首页范文家具与艺术设计十篇家具与艺术设计十篇

家具与艺术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6:02

家具与艺术设计篇1

中世纪建筑艺术产生的背景

早在罗马帝国的末期,西欧的经济已经变得十分衰落。就在公元5世纪初,大量的日耳曼民族的一个分支部族――哥特人的入侵下,使罗马帝国的政治和经济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他们借此机会踏遍了整个欧洲大地,使欧洲的政治和经济从此一蹶不振。而此时,教会却利用人民的苦难,大肆宣传禁欲主义,试图起到愚昧和迷信百姓的目的。

公元5―10世纪,西欧的建筑仍然不发达,很多大型的公共建筑根本起不到实际的作用,而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技术或艺术经验也失传了,而此时只有修道院是当时唯一的质量较好的建筑物。由于人们长期受到教皇的愚昧统治,出现了一些市民开始展开对封建领主的斗争,同时也展开了对教会的斗争。建筑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建筑中的人力还是物力,都要超过古罗马时期。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时间是18世纪,此时正是欧洲的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让人们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相反,却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在艺术上,由于机械化的生产,使艺术的品味越来越低俗。一些艺术家面对这种状况,试图通过设计改革来达到改善的目的。他们提倡回归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将艺术与设计结合的思想,然而,工业革命的发展是无法阻挡的,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艺术家的理想最终成为泡影。但是他们并没有终止自己的艺术创作,而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进行艺术创作,最终他们将目光停留在了中世纪的艺术中,试图从中世纪的建筑艺术中寻找出他们理想中的典范。工艺美术运动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对后来的设计运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中世纪建筑艺术对工艺美术运动中家具设计的影响

1.哥特式教堂对工艺美术运动中家具设计的影响

(1)哥特式教堂最引人注目的形体特征是空间上垂直线和水平线的发展以及简洁的装饰风格。建筑师普遍采用拱券造型,在建筑主体上面修建了许多层叠向上、变化有序的独立塔楼,增加了建筑物的高度,强调了建筑的垂直性。教堂内部则采用横向线条的构成,一排排连绵不断且方向一致的窗户、穹顶、柱子和长长的廊墙相结合组成了一道道水平的线条,加强了教堂内部的纵深透视感。哥特式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拱孔巨大、造型简洁。由于经济落后,柱子没有过多的装饰,墙壁着原始的石材,整个建筑内部空间很大但陈设的家具很少,这一切使整个空间显得纯净而简洁。工艺美术运动的家具设计师很好地借用了哥特式教堂的这些造型符号,他们设计的家具很多都采用垂直和水平线条作为结构线和装饰。

垂直和水平线条是这一时期家具设计的明显特征。同时,家具表面没有更多装饰,体量较大,由于大量使用垂直和水平线条,整个造型方正结实,非常具有中世纪建筑朴实耐用的典型风范,很符合设计师们返朴归真的民主主义思想。

2.中世纪罗曼式风格对工艺美术运动中家具设计的影响

在中世纪的罗曼式风格时期,建筑师有意拉长了建筑节点,使其有了装饰的可能。工匠们在柱头上使用了一些纪念性的雕刻,但雕刻中人像被拉长,背靠立柱,融入了柱子的形状之中。在随后几个世纪的发展中,由于经济落后等原因,人们很少在教堂内使用装饰,但为了美观,他们将一些结构的节点外露,开创了以结构作为建筑装饰的先河。除了这些作为结构的装饰外,绝大部分家具都不再有其它的装饰,最多就是一些诸如拉手、柜门玻璃等的装饰品。这样一种装饰方法突出了材料的质感和手工制作的精细,既显得朴素大方,又与当时设计师追求自然简朴的心态一致。这都是受到罗曼式建筑风格的影响而衍生的设计风格,使这一时期的家具设计独具特色。

结语

家具与艺术设计篇2

关键词:客家民间;艺术资源;艺术设计

民间艺术与民俗和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它经过长期的创造、积累、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是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资源,它植根于赣南地区,它具有强烈的赣南地方特色和美学价值,真实地反映了赣南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情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1赣南客家民间艺术的特点与现状

赣南客家民间艺术的浓厚地方特色反映了赣南客家人的艺术感受和审美趣味。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快,城市化进程加速,年轻人对民间艺术失去兴趣,导致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失去了生存土壤,正在逐渐衰落,而民间艺术也由于缺乏创新,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而日益边缘化。赣南客家民间艺术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严峻挑战,目前,虽然赣南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缺乏有效的解决途径,导致了民间艺术传承的缺失,许多传统技能面临着消失。

2客家民间艺术资源融入艺术设计实践课程中的必要性

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又由于专业设置和盲目扩招等原因,对设计实践课程在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未受到足够重视,目前依然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目前,艺术设计教育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大都借鉴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教学模式。在迅速拉近与世界先进的教育水平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多的问题,如过分追求国际化的表达方式,而忽视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本土优秀民间艺术资源的吸收和发展。由于缺乏对民间艺术资源的深入研究,设计专业的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过时”和“老土”的标签里,陷入了为了追求所谓“国际范”而生搬硬套国外文化元素的窘境。导致设计出的作品往往千人一面,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高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时,逐渐意识到设计教育既要保持现代艺术视野,同时也要理解和传承传统民间艺术文化。高等教育开始重视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艺术设计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对学生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进行培养。相关专业学生在掌握设计知识和技巧,提高审美能力、设计和创作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民族文化的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所以,艺术设计的教育必须扎根于民间艺术的土壤中,将民间艺术资源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客家民间艺术的深刻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将赣南客家民间艺术资源融入艺术设计实践课程,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客家民间艺术,有效激发学生弘扬和传承客家民间艺术,实现客家民间艺术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有效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本土意识,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传统艺术素养;有利于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理念,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能够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艺术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3艺术设计教育中引入客家民间艺术资源的价值

民间艺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为教育界所重视,李砚祖先生认为民间艺术在设计艺术中它独具魅力地为诸多现代艺术设计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甚至可以说民间美术既是现代设计的“源”,也是“头”,它们之间应是一种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连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关系。[1]客家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多样、风格多样具有吉祥意蕴,为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元素和灵感来源。

3.1有益于提高艺术设计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客家民间艺术是在客家地区这一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智慧结晶,反映了客家人的生存哲学和生活方式[2]。理解在民间艺术背后形成的造物思想对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客家民间艺术的语言一直在追求生活和生命,是既具有艺术性和生活性,又具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赣南民族生活的习俗和审美观念,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客家民间艺术具有人文情怀和纯粹而简单的象征视觉语言以及独特的审美视角,赣南民间艺术从形式的隐喻象征到色彩的搭配,都体现了赣南客家民间艺术家的创新能力。在“平淡处见神奇”是客家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手法对生命和生活的渴望无处不在,总是使用积极的形式来揭示或追求他们对美的追求[3]。在赣南客家地区传统民居为代表的建筑艺术和客家服饰吉祥纹样所表现的题材大都取材于客家人日常生活的事物、通过夸张、重构和重复等艺术手法创作出新的视觉体验。如客家服饰中常见的花蝶图案,就是把花和蝴蝶结合在一起使蝴蝶和花结合成一体而形成是花非花是蝶非蝶的艺术效果。这些原创的艺术资源反映了人们的内心愿望和生活理想,它保持了生活化和世俗化的特征,体现了自然的审美趣味,其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需要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继承和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只停留在对民间艺术形象外在表现的层面,而对民间艺术笼统的大而化之的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只能让学生停留在模仿和再现的层面,我们的设计教育关键是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除了造型样式和色彩搭配的外在表现方面还要对于其形成背景和起源发展过程进行思考和再设计。让学生学习掌握用象征与寓意表达思想之美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赣南客家民间艺术家将客观事物与主观思想相结合,将看似无关的事物结合起来,效果是新颖独特的[4],如桃李柿同树,太阳和月亮同升,春夏秋冬同现等,这些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加工,可以创造一个能够更多地表达人们意愿的载体,它们都象征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它来自生活,高于生活,这种大胆的组合方法对今天的艺术设计教学很有价值。许多艺术形式是历代赣南客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反映了大自然的原始想象和创造力,这种基于自然崇拜的思维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正是艺术设计教育所需要的。

3.2有益于提高艺术设计学生的造型能力

民间艺术造型来源于生活,其产生和发展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倾注了创造者的质朴情感和对生活意象的再造和升华。它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感和精神世界,具有强调个性的夸张,突出造型的特征,并将其简化为艺术再创造是民间艺术造型的变形方法。赣南客家的民间艺人通过简洁、自由夸张的造型语言,重现他们所看到或感知的事物,不管是对自然物体的描述还是对自己生活的记录,都是通过这种自由、灵活和质朴的造型语言来表达的。赣南客家民间美术的图形由点、线、面组成,采用高度概括、变形和夸张的造型,运用对比统一的形式美来表现。赣南客家民间艺术的独特造型理念使赣南客家民间艺术的构图与造型具有自己的结构逻辑,如对称与均衡、条例与反复、节奏和韵律、对比与调和等形式规律。赣南客家民间艺术的造型特征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为艺术设计教学提供参考,这种简洁明了的造型理念应用于艺术设计形式思维培训,可以提升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风格的民族化。通过不断提炼其精华,提高艺术设计学生的民间艺术元素的运用能力。因此,将赣南客家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艺术设计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造型能力,加深对赣南地区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提高其审美能力,对学生学习创意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3有益于提高艺术设计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赣南客家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源泉[5],其色彩在现代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凸显了民族文化精神,是深化设计语言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赣南客家民间艺术作品色彩的高度概括特征与色彩在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应用是一致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色彩是赣南客家民间艺术重要的部分,赣南客家民间艺术的色彩往往饱满、单纯、明快、简洁、艳丽、清新,多是采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装饰效果更加强烈。赣南客家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主题广泛,色彩搭配大体形成了温暖、纯净、简约、质朴、俊秀、自由的特色和艺术魅力。在赣南客家民间艺术中纯色、互补色和对比色是主要用色方法,大量作品也体现了这种色彩氛围。赣南大部分的客家民间艺术作品主要表达了吉祥庆祝的愿望。赣南客家民间艺术的使用的色彩往往都包含有寓意的。大红喜字、红衣服,红蜡烛,红对联和客家福字等都表明红色是喜庆的象征。现代设计追求醒目、个性的视觉冲击力。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色彩具有吸引注意力的作用。设计作品向观众传达信息,色彩表达是重要因素之一,那么赣南客家民间艺术的强烈装饰色彩就具有这种魅力。如果当代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掌握了这些色彩的运用规律,对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的传承民族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艺术设计中使用民间色彩既反映了色彩的构成,也体现了传统民族文化和美好的象征,这正是赣南客家民间的艺术色彩的魅力。

3.4有益于推动客家民间艺术的传承,学校办学特色

艺术设计教学需要特色,客家民间艺术是一种很好的资源[6]。赣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艺术比较发达的客家地区。它在书法、绘画、民间工艺、居住文化和民俗文化方面具有很好的客家特色。例如,木雕、竹雕、石城砚台、会昌藤编、客家扎染和刺绣等民间工艺,写实尚意、巧夺天工、制作精良、被世人视为珍宝;建筑史上熠熠生辉的赣南客家围屋等民间建筑;形式多样的地方戏曲,有赣南采茶戏、客家古文、兴国山歌等,都可以很好地融入艺术设计教学中。将赣南客家民间艺术资源合理地融入艺术设计教育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客家民间艺术,有效激发学生继承客家民间艺术的意识[7]。赣南客家民间艺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整合,不仅有利于客家民间艺术的推广和传承,也有利于客家民间艺术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更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是促进高校教育形成地域民族特色的必由之路。

家具与艺术设计篇3

一、报考形式和条件

我校专业考试均采用各省艺术统考成绩,不另行组织校考。报考对象和条件参照各省艺术类统考安排和要求执行。

二、设计学类和美术学专业报考说明

(一)招生专业类/专业及初定总计划数(具体计划数以各省考试院最后公布为准)

招生大类/专业

所含专业

层次

招生计划

设计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210

服装与服饰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美术学(含美术学(数字艺术)、美术学(师范)专业方向)

备注:报考设计学类的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只需要填报设计学类,进校后第一年按大类培养,一年后根据“志愿+考核”的原则在大类里选择专业。

(二)招生省份和各省初定计划数(具体计划数以各省考试院最后公布为准)省份

设计学类计划数

美术学计划数

浙江

30

10

山西

9

河南

10

湖南

23

7

山东

19

6

安徽

23

9

江苏

14

3

湖北

12

甘肃

7

广西

6

江西

7

3

福建

10

2

总计

170

40

三、音乐学(师范)专业报考说明

(一)招生专业类/专业及初定计划(具体计划数以各省考试院最后公布为准)招生专业

层次

计划

音乐学(师范)

本科

60

(二)招生省份和各省初定计划数(具体计划数以各省考试院最后公布为准)省份

音乐学(师范)计划数

浙江

5

湖南

8

江西

8

江苏

8

湖北

6

安徽

10

黑龙江

8

甘肃

7

总计

60

四、录取原则

报考我校的浙江省艺术文理考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参加浙江省的艺术联考并取得合格证;2.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浙江省划定的艺术类本科线。

报考我校的外省艺术文理考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参加该省的艺术联考并取得合格证;2.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份划定的艺术类本科线。

符合以上要求的考生,我校将分省按综合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录取。

综合分换算方式:文化总分(高考总分按750分制计)×50%+专业成绩(总分折合100分制计)×7.5×50%。

备注:江苏省综合分换算方式:文化总分(高考总分按440分制计)×50%+专业成绩(总分折合100分制计)×4.4×50%。

五、招生学院及专业介绍

(一)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

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惠泽于潘天寿大师的艺术教育思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凝聚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挥宁波大学的综合性优势,整合原艺术学院美术系、艺术设计系、服装与服饰设计系,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工业设计系等校内资源,借助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潘公凯先生的社会影响力等外部资源组建而成,于2015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

学院以潘公凯先生提出的“设计就是生产力”的思想为指导,坚持高起点办学、差异化竞争的建设思路,以需求为驱动,紧扣宁波加快发展和培育创意设计产业的战略布局,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创新引领能力的一流现代艺术设计学院,致力于构建开放、灵活的艺术设计协同创新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意能力、创业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端艺术设计人才。由的版画家、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原院长徐仲偶教授担任院长,由美国艺术联盟主席、原芝加哥艺术学院院长托尼先生担任顾问和包玉刚讲座教授。

学院现有美术学、产品设计、环璄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共有32个实验室。学院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7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人员23人。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09人,留学生14人。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竞赛、全国工业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成绩优异,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学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基础宽厚,专业扎实。

1.设计学类

设计类专业是在原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上,按照国家2012年新颁布的学科目录建设和发展的新专业学科。原艺术设计专业是宁波大学重点建设专业和宁波市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拥有国家财政部专项资金项目“艺术设计数字化教学实验平台”、省财政厅项目“品牌服装设计实验室”,是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宁波市纺织服装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特色是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艺术素养,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应用型设计人才为基本目标。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结构合理的工作团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配套齐全的实验教学设施。良好的就业前景与国际化的办学方向是设计类专业的优势。现设计学类下设四个本科专业: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品牌设计思想、艺术综合素养和创新设计能力,精于品牌整合设计和现代家居设计解决方案的专业人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设品牌设计和家居设计两个专业模块方向。品牌设计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行业的品牌设计思维和品牌整体塑造的能力;家居设计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人文艺术素养,陈设、家具产品的设计能力和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等,包括家居陈设设计、家具设计、家具美学研究。本专业拥有丝网印刷实验室、商业摄影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广告输出、综合材料实验室、木工机械实验室、3D扫描及打印实验室、木作工作室等专业实验室。主干课程:品牌设计方向有视觉传达设计史、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品牌形象策划、印刷与设计、广告摄影、影视广告、网页设计、设计心理学、插画设计等,家居设计方向有材料学、人体工程学、家具史、家具美学、家具营销、家具制图与透视学、模型设计和制造、陈设设计、家具设计等。毕业去向:高校、媒体经营单位、文化创意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广告媒体公司等。

(2)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本专业是宁波市的本科服装设计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市场意识、时尚观念和艺术品位,具备艺术创意和实践能力的服装设计、技术、管理的专门人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本专业设家纺设计和服装设计两个专业模块方向。家纺设计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艺术品位、时尚观念和产品开发能力,兼具纺织品设计和室内空间陈设设计的高素养与高技能的专门人才;服装设计方向旨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服装与服饰设计高素养与高技能的专门人才。根据现代化服装产业运作要求和课程教学的需要,学院搭建了服装专业实践教学平台,构建起同服装产业运作一一对应的校内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设备,营造了优良的实训环境。经过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拥有11个服装实验室,构成了一个系列实验室群体:服装企划实验室、服装设计实验室、服装结构实验室、服装制版实验室、服装工艺实验室、立体裁剪实验室、服装整烫实验室、特种设备实验室、服装印染实验室、服装面料资料室、服装样品展示室。实验中心共有用房面积约635㎡,拥有缝纫机、特种机等设备40多台,仪器完好率达100%。主干课程:家纺设计方向有计算机三维设计、图案设计、专业表现技法、家纺造型设计、纺织品创新项目、纺织品视觉推广、传统手工技艺、纤维艺术、品牌产品策划与设计、家居环境设计、室内陈设设计等,服装设计方向有时装画专业技法、服装创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立体裁剪、服装缝制工艺、服装品牌设计、计算机设计、服装工业制板、三大构成等。毕业去向:面料设计公司、家纺企业、室内软装饰设计公司、文化创意类公司、服装品牌公司、服装设计工作室、服装外贸公司、时尚媒体、服装专业院校、服装营销公司、服装销售公司、文化艺术单位等。

(3)环境设计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人文艺术素养、空间环境设计能力、精通专业制图等,能够从事建筑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空间装饰艺术设计的专门人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基于现代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本专业设家园设计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城乡环境设计、城乡小型建筑设计、新农村改造设计等专业素养与高新技能的创新人才。本专业拥有雕刻机实验室、木工机械实验室、灯光实验室、精细模型制作实验室、3D扫描及打印实验室、公共艺术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主干课程有计算机三维设计、专业制图、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家居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室内设计-餐饮空间设计、景观设计—景观设施设计、乡土景观设计、独立式住宅庭院设计、园林设计、小型覆土建筑设计等。毕业去向: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建规划管理部门、建筑艺术设计公司、景观设计公司、室内装饰设计公司、文化艺术单位和独立创业等。

(4)产品设计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交叉整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把握市场、技术和创意关系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和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本专业依托宁波市创意产业的优势,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购买课程”的方式,拥有和丰创意广场和宁波大学园区实践基地。该专业设家电设计方向,以设计创新引领家电制造,瞄准智能家电,抢占蓝海市场,为宁波的家电产业提供前沿时尚的设计研发和高端的产品设计人才。该专业建有人机实验室、家电实验室、色彩实验室、三维打印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主干课程有人机工程学、家电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家电产品商业规划、家电产品设计技术、家电产品设计与开发、家电产品系统设计等课程。毕业去向:学生能够在家电、装备、汽车、文具、LeD、电子、医疗、家具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创新工作。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设计公司、企业研发及设计部门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和自己开办设计公司或设计工作室。

2.美术学专业

美术学专业包含美术学(师范)和美术学(数字艺术)两个专业方向。美术学类专业以继承和发扬潘天寿与潘公凯两位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为依托,以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与民族艺术为己任,以小班化教学为特色,旨在培养高、精、专的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人才。美术学专业强调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先进的艺术思想并存,强调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强调艺术与人文素养共同提升的教育理念。

(1)美术学(师范)旨在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美术创作、美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能力,能胜任学校美术教育及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主干课程: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中外美术史、艺术学概论、解剖学、透视学、美术教育学、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教师书写技能、中国画、油画、水彩画、书法、电脑绘画、雕塑、综合材料绘画等。毕业去向:学校、社会艺术教育机构、群文单位等。

(2)美术学(数字艺术)旨在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具有数字艺术设计和运用能力,能胜任从事数字设计、制作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主干课程:数字媒体概论、程序设计基础、数字摄影、摄像、数字短片制作、影视剪辑技术与后期制作、影视特技与非线性编辑、二维动画设计、三维动画与游戏设计、界面设计、动画动力学、定格动画设计、人机交互设计、多媒体网络与通信、动画影像与流媒体技术、动画编程技术、网络游戏程序设计、数字合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体产品策划与包装、电子商务、新媒体管理与运营、主题设计。毕业去向:互联网、移动通讯、物联网、国内外电视台、数字影视制作公司、手机电视台、影视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动画公司、学校、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

(二)音乐学院

宁波大学音乐学院是浙江省重要的应用型和理论型音乐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前身为原宁波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目前下设音乐表演系、音乐教育系、音乐学系、音乐研究所、美育教育中心、胡晓平声乐艺术中心、以及艺术实践与社会服务中心等教学和研究机构。学院拥有同波兰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共建国际合作音乐学专业博士项目一个,民间艺术理论与实践二级硕士点一个,宁波市文化创新团队一个。现有专任教师40名,其中正副教授12名,博士(含博士后)10名。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上异军突起,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课题在内的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课题“互联网语境中中外音乐交互影响研究”为浙江省首次获得的此类课题,也是我国第一个音乐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学院拥有国内外一流水准的演奏家、歌唱家、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学院喻辉教授为浙江省“”长期创新类海外特聘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评审委员、会评专家;我院歌唱家胡晓平教授曾代表中国参加第二十届布达佩斯国际声乐比赛,荣获大赛第一名和特别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重大国际音乐比赛金奖得主和获此殊荣的首位东方歌唱家;叶巧红老师曾获得第八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银奖第一名;郑洁老师曾获得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年钢琴比赛“天才少年奖”,是迄今为止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常振华老师作为荷兰歌剧院签约歌唱家,曾经同十几个世界歌剧院和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享誉欧洲,中央电视台《华人世界》栏目曾对其进行专访介绍。

学院乐团首席指挥为西班牙籍指挥家兼长笛演奏家orlandoCela;长期训练乐团爵士乐队的tomSmith教授是世界长号演奏家、美国多次富布莱特基金获得者以及世家爵士杂志DownBeat2012年全球爵士教育名人堂入选者;印度尼西亚甘美兰音乐家、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音乐学博士SutrisnoHartana2012年加盟艺术学院开始训练中国综合性大学第一支甘美兰乐队。学院乐团合唱团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过浙江省合唱比赛一等奖;入围中国第14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合唱比赛;赴波兰参加第32届比得哥什国际音乐节获得“比得哥什市市长奖”;2012年应邀赴加拿大多伦多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并且得到加拿大艺术界和当地华人的高度赞誉,被当地媒体誉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合唱团。乐团的民乐团队近年来曾多次参加各种国际音乐节演出和国际音乐比赛,先后获得过第34届波兰比得哥什国际音乐比赛并列第二名和波兰政府文化与社会遗产部大奖、2012年第七届莫斯科“现代艺术与教育”国际音乐比赛“世界民族乐器与吉他”组三等奖等奖项。乐团师生在过去几年里先后三次登上央视舞台,并远赴加拿大、韩国、法国巡回演出,多次举办国际声乐比赛和国际声乐大师班,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对外合作与交流方面,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荷兰、波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其中,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中阿肯色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波兰克拉科夫音乐学院、韩国釜山国立雅乐院、荷兰皇家音乐学院、越南胡志明音乐学院等海外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高校学习访问。

音乐学(师范)专业

本专业拥有一支富有教学经验、责任心强的骨干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名,其中正副教授12名,博士(含博士后)10名。师资力量在国内处于水平,包括:女高音歌唱家胡晓平教授、旅美音乐学博士喻辉教授、爵士乐演奏家和音乐学家tomSmith教授、长笛演奏家orlandoCela、旅德青年钢琴演奏家郑洁、徐奋博士、旅美国声乐艺术指导孙铭澧博士、旅荷男中音歌唱家常振华。本专业拥有设备先进的小音乐厅、实验剧场、实验琴楼、音响视听实验室、数码钢琴教室、miDi音乐制作实验室等音乐艺术实训中心实验室,教学硬件设施良好。专业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及各种课外演出实践和观摩等活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音乐艺术人才,学院下设宁波大学实验乐团、宁波大学民乐团以及宁波waVe室内乐社,乐团的成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艺术实践,同时与宁波市演艺集团、宁波市群艺馆、宁波市少年宫、文化馆等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教学实践及实习基地,加强学生参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的能力。2013年成功举办具有国际威望的意大利“拉菲尼契”国际声乐比赛中国选拔赛,2014年成功地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声乐大赛,2015年成功举办“国际学术季”。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音乐教育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胜任于学校、群文系统及文化产业从事教学、表演、研究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主干课程有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概论、合唱与指挥、钢琴即兴伴奏、音乐教学法、声乐、钢琴专业课、器乐等。毕业生就业去向为中小学校、社会艺术教育机构、群文单位、音乐研究单位等。

六、附则

(一)新生入学后,我校将进行全面复查,凡与教育部规定不符或有弄虚作假者,按有关规定查处。

(二)学费、住宿费按浙江省物价局批准的标准执行,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标准,学费采用预收制。

(三)此招生简章由我校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同时在学校招生网站上公布。

上述内容如与现行国家和相关省份招生政策不符的,以国家和省级招生政策为准。

学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邮编:315211

咨询电话:0574—87600233传真:0574—87609301

家具与艺术设计篇4

一、漆艺发展状况

漆艺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几千年前就作为祭祀品和礼乐品被使用,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曾给中国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但这一传统的工艺,却在这漫漫的艺术长河中曾一度在走下坡路。而在近代,由于战争,民族手工业等的影响,传统的漆艺发展到近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许多艺人被迫转行,而更多的人对漆工艺更是一无所知,漆工艺的发展缓慢,甚至很多独特的制作技法失传,漆工艺仿佛脱离了人们的生活轨道,脱离了生活的实用性,转向以装饰为主,一跃而迈入了一个“高冷”的贵族领域。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漆艺这一古老的工艺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也显得格格不入。社会的发展是加速的,而漆工艺的制作工艺本身却是十分复杂,时间漫长的,跟现实生活的关系并不那么密切,更重要的是漆工艺的制作大多是以手工为主,这是一种很单一的生产模式,不利于对于这项传统工艺的再研发。没有与时俱进的漆工艺,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发展变得举步维艰。

二、当今漆艺实用性与审美性

漆艺就是漆作为涂料与胎体作为媒介二者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自从漆被推到艺术舞台上的那一天起,它那无与伦比的光泽就被赐予了实用与审美并存的两种功能。现如今,漆艺换了新面貌,它以审美功能为主并结合传统的实用功能,给当今漆艺呈现出一种新的漆艺文化。

1、当今漆艺的实用性

漆艺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是因为自古以来漆艺作为祭祀品与礼仪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虽然中国的漆艺在近代逐渐衰落,那也是人们忽视了漆艺的实用性,过多的重视了它的艺术性,或者远离了日常生活的范畴。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享受,而此时漆工艺作为民俗工艺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漆工艺的产品也独树一帜,为人们提供更有文化内涵的生活环境。如今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地增强,艺术行业也随之增强,漆艺在家具设计领域的前景非常可观。比如,漆工艺做成的家具,把这一古老工艺与当今家具设计结合在一起,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具有实用价值。当今的漆艺在继承了传统工艺的同时,融入了许多现代生活的设计和审美等诸多因素。在现代家居环境艺术中,漆艺对于现代室内空间的设计和意境都有不可多得的价值和存在意义,这在拓展当今漆艺家具在市场中的新价值,发掘它的实用性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2、当今漆艺的审美性

漆艺作品中的微妙色彩给人们产生独特的神秘感,不得不承认漆工艺有其他艺术没有的独特审美价值。传统的漆艺主要目的是实用功能,当今的漆工艺更注重审美价值。漆艺以坚持传统技艺和实用功能为前提,注重民俗性、区域性和时尚审美的表达。漆艺的主要制作材料是天然的生漆,漆艺其实是自然的漆艺,自古以来就为人类的生活增添了缤纷的色彩。当今的漆艺不仅是具有物质使用性,还进一步加强了其审美性。现在的漆器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现在的漆艺生产设计由原先的注重功能性转化为功能和审美并存。当今的漆艺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漆艺的文化注入了对当代人文情感的关注,适应了当今社会的文化需要,开拓了漆艺发展,更注重漆艺的审美性,使当今漆艺成为一个可持续性的产业。

三、漆艺与家具的结合对漆家具的发展

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漆艺并且广泛应用于家具设计中,特别是明代大漆家具在当前收藏领域中更是特别受欢迎。现如今在家具设计领域中,漆艺家具设计已广泛到亚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特别在日本家具市场已经相当成熟。200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北京漆艺家具展”,展览两个月,推出了好几千件各种漆艺家具,充分表现出当代漆艺在我国艺术市场中的位置,所以漆艺家具的发展相当可观。

1、漆艺与家具的结合

1)漆家具设计模块化漆艺术的美不仅有本身的自然美,而且又包含工艺美,并且加入了漆艺家自身的情感,因此漆家具便有了艺术之美。但是在传统的漆家具中很多都大面积运用,不但制作的工序复杂,而且要是在家中大量放置,难免在视觉上使人眼花缭乱。(如图1),只有抽屉部分做了装饰,其他的都是统一的色块,图案的选择也是十分关键的,太过于复杂的图案会给人以躁气,图案运用了堆漆、雕漆、压纹理,贴蛋壳等漆画语言。这样的漆家具不仅简洁大方而且具有现代简约风格,给人一种神秘感,这就是漆家具的独特魅力所在。所以,在当代家具设计中,漆家具非常需要模块化设计,而且应以局部的装饰为主,避免大面积装饰。为了迎合现代化市场,漆家具的模块设计主要是在家具的功能设计基础上,设计出系列功能的家具,再利用各功能的模块化来拼合组合成不同的家具。在家具设计的实际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遵循模块设计的原则,将漆艺装饰与功能进行结合,就可以设计出多种造型风格不一的产品。

2)图案选择迎合现代审美在以前,中国传统的图腾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那些图案并不是现实中有的,而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一些美好的图腾,即使有些是结合了现实中的实物,经过加工、变形、夸张等表现出来的,所以说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它不仅仅有着民族色彩,而且还具有时代特色。据调查了解古典家具市场少数消费者会喜欢古典的家具形式,大多数消费者认为传统家具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而这些家具造型过于传统,纹样图案过于民族性,与现代的审美大不相同,不受广大青年消费者欢迎。,图案选择上具备了中国传统图案,经过加工变形修饰转化成满足了现代化装饰图案效果,此座椅手法上只运用了雕漆,颜色上只采用了黑色、朱红;造型简单大方。所以,在此类的家具设计中,特别是在图案的选择上,多以装饰性的题材为主,并且注重形式与构图,寓意可以放在其次,这样才会更加贴合现代化家具,更加受大多数消费者认可。

3)漆艺技术现代化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是快速的,漆工艺生产模式很单一,所以现代生产工业化迫使传统漆艺不得不改造。漆艺由于工艺性和材料本身的限制,传统的手工业很难完全解放,要完成一件漆器作品,需要花费好几个月时间,甚至几年。漆艺产品的需求量供不应求,纯手工生产方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现代化的设备不仅仅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数倍,而且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因此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加入是生产的必要之路,也是现代漆家具生产的市场需求。漆家具的设计要具有传统的民族性,还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时尚性。这种具有浓厚的民族原创性的漆器产品在弘扬着传统工艺的同时还具有现代化的时尚漆艺的魅力,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设计,中国制造”。

2、现代家具设计对漆艺的发展

家具与艺术设计篇5

关键词:室内设计金属艺术陈设品艺术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室内设计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陈设品在室内设计中具有审美环境塑造和知性彰显等积极作用,它可以缓解家居空间的单调乏味感。陈设品的材质众多,其中,金属因为装饰性超强、功能齐全而深受人们喜爱。这就要求设计师准确把握金属陈设品的用途和艺术理念,通过金属陈设品传达时代审美趣味,营造宜居的生活环境,进而推动室内陈设艺术的创新性发展。

1金属艺术陈设品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历史

我国金属艺术陈设品的应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这一时期常见的金属艺术陈设品以青铜器为主,当时在贵族阶层盛行的铜鼎、铜尊、铜编钟都属于金属艺术陈设品的范畴。在封建社会时期尤其是宋、明、清时期,我国金属艺术陈设品的风格、造型和种类不断发展变化,金属艺术陈设品也达到了发展高峰。不过,在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我国金属艺术陈设品大都以实用性陈设品为主,且金属艺术陈设品较为难得,只在达官权贵阶层流行。这是由金属的材质、价格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如在宋代,金属的主要用途是铸币,加上制瓷业比价发达,寻常百姓多以瓷器做生活和摆设之用。不过,这并不妨碍宋代金属工艺的发展,宋代的铜镜,无论是挂镜还是柄镜,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明清时期,随着采矿业的发展,金属艺术陈设品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2金属艺术陈设品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重要的室内陈设品,金属艺术陈设品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从用途来看,金属艺术陈设品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单纯做装饰之用的工艺品,如金属雕塑(金佛)、金属摆件(马踏飞燕)和金属壁饰等,这些陈设品只具有单纯的观赏价值、装饰作用或文化意义,却没有使用功能。一是实用性金属艺术陈设品,如家具、食具、洁具等。古代金属材料品种众多,有金、银、钢、铁、铜、铝等,这些金属材料具有轻盈、耐久、易加工、表现力强等金属共性,还具有各自独特的金属特性,如铁厚实沉静,青铜沧桑厚重,黄金雍容华贵,白银色泽亮丽,用它们制成的金属艺术陈设品也深受人们喜爱。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利用金属材料的特性,又制作出了许多兼具实用性和观赏价值的物品,这就赋予金属艺术陈设品以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功能,金属艺术陈设品的艺术感染力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金属艺术陈设品也越来越多地被用到室内设计、装饰中来。

3现代室内金属艺术陈设品的艺术理念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室内设计已经成为一门热门行业,民众也不再满足于具有其所的基本需求,在“住的舒适,有品质的生活”理念的驱使下,室内设计和装饰也成为大众消费热点。室内陈设是随着室内设计发展起来的一门专业学科,陈设设计的领域非常广,单从陈设品来讲,现代室内陈设品从功能上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功能性陈设品和装饰性陈设品,陈设品的材质又可分为金属、木质、陶瓷、玻璃、树脂、纤维等几大类。现代金属艺术陈设品的材料和技术都较之前有了飞跃性的进步,金属陈设品作为陈设品大军中的一员,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公众在选择金属艺术陈设品的时候,口味、需求和眼光都更加多样。在诸多内外因素的作用下,金属艺术陈设品的艺术理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就目前来说,我国金属艺术陈设品的艺术理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3.1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虽说艺术类金属陈设品的种类越来越多,风格也更加多样,但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绝大多数金属艺术陈设品都兼具实用和艺术双重属性,如一些灯具、果盘、钟表、烛台,既可做摆设又有实用价值比。因此,如何创造出更多兼具实用和艺术功能的金属陈设品,也成为许多艺术家、设计师努力的方向。欧美国家自19世纪下半叶的工艺美术运动开始,就开始了“实用与艺术相结合”艺术实践与探索,设计师们在设计过程中,非常看重美术、技术与实用功能的结合,如家居设计家斯各特以及阿什比、格林兄弟设计的金属器皿都兼具实用和艺术摆设功能。至包豪斯时期,功能主义已经成为室内陈设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指导理念,并逐渐演变成为家具材料设计的美学原则。那个时期的艺术家、设计师在制作咖啡壶、桌椅、灯具、楼梯、镜架等日用品时,都会遵从功能主义原则,尽可能多地摈弃一切“无用”的装饰,力求突出物品的功能性、简约性。与此同时,受现代设计理念的影响,设计师在陈设品设计中,常常会运用简单的直线、几何造型来彰显金属艺术陈设品的艺术感,即便是在对传统产品进行外观改造时,他们也会从艺术和科学的双重角度对产品形态进行重新认识和开发。今天,这一艺术理念也被更多的设计师所接受并运用到现代金属艺术陈设品设计中去,如鬼才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设计的柠檬榨汁机、ww椅,就在充分考虑这些物品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赋予其雕塑艺术的品质,从而颠覆了人们对于榨汁机、椅子的想象。

3.2崇尚视觉上的愉悦感

金属艺术陈设品是现代室内常用装饰用品之一,金属材质与其他材质相比,有着更加丰富的材质语言,如金银可以给人以典雅、富丽堂皇的感觉,铝合金可以精致柔美,也可以坚固豪放。金属材料的这一特性,赋予了金属艺术陈设品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也决定了它必然会有极其广泛的用途。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消费者已经成为金属艺术陈设品的主要服务对象,在现代金属艺术陈设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也不得不迎合大众审美需求,去设计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反映大众价值取向的作品。受此影响,更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倾向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运用与时展步伐一致的艺术设计语言,设计出更多舒适、美观的金属艺术陈设品。

在工业社会,以功能性为主的金属艺术陈设品早已实现了大批量生产,并且,为了适合批量生产,绝大多数功能性金属艺术陈设品都造型简洁,风格朴素。现代功能性金属艺术陈设品在生产和设计方面都深受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想影响,酷爱用几何形体和简约的色彩来概括客观对象,这正好与工业社会大机器批量生产的标准化、机械化要求不谋而合。其次,许多金属艺术陈设品在设计中还从人的角度出发,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和感观需求,有目的地突出了陈设品的装饰性存在。

美化生活,提高环境品位,是以人的生活审美需要为本的金属艺术陈设品设计和生产的目的,这类陈设品都非常关注物品本身的装饰意义和创新功能。虽然这类装饰性金属艺术陈设品古已有之,但是,当代金属艺术陈设品无论是在造型、风格和品位上都较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许多金属艺术陈设品都紧跟时代艺术潮流,吸收了现代美术、绘画、雕塑艺术的精华。此外,一些设计师还大胆创新,或赋予坚硬的金属以生机和活力,或将自然元素融入到金属刚性之中,试着通过有趣味的创意营造轻松愉悦的艺术环境,满足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思想需求。运用现代工艺处理手法,许多经过处理的金属材质不仅色彩柔和,并且质感更细腻、现代感更强,如高级工艺美术师方学斌创作的《汴河客舟》,采用的虽是传统金银工艺,但是其中也用到了许多运用现代手法处理过的铜材,因此,制作好后的成品色泽和视觉效果也更好。

3.3鲜明的艺术观念

因为时代的发展和现代艺术家的参与,现代金属艺术陈设品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艺术面貌,也有了更加丰富的艺术理念。现代艺术家、设计师大大改变了金属艺术陈设品的价值观,使其成为鲜明的艺术观念的直接载体,使其在内涵、风格和表现力上不同于一般的陈设品,使其功能又不同于一般的装饰品。就金属艺术陈设品的艺术风格来说,与其说现代金属艺术陈设品是为了美而被创造出来的,不如说它们是为了体现和传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而被创造出来的。进一步来说,不论其表现手法如何,现代金属艺术陈设品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都是为其价值理念而服务的。虽说许多为了传达理念而创造的金属艺术陈设品,都保留着鲜明的器皿使用功能,但是,也有许多金属艺术陈设品直接摈弃了陈设品的功能性概念,以2009当代国际金属艺术作品展中的参赛作品《胸针》(作者唐绪祥)为例,这里的胸针根本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它纯粹展示的就是集材料、色彩和肌理和谐之美于一体的人文艺术。

3.4艺术理念的多样化

社会与艺术对多样化的认可和包容,为金属艺术陈设品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现代艺术环境中,设计师们可以立足于传统,对异质文化进行吸收、移植、借鉴和加工,也可以借助异质文化打开本民族封闭发展的文化大门,赋予金属艺术陈设品全新的面貌和气质。在金属艺术陈设品设计领域,人们都非常认同这一说法,个体的行为固然不能代表时代趋势,但是个体的思想和作品,无不是时代艺术的反映。受此影响,金属艺术陈设品的创作思维也更加独立和多样化,从个体需求出发,现代金属艺术陈设品已经无法保持原先固有的固定的面貌,它只好顺从社会发展潮流走上综合社会、心理、经济、技术、艺术等多种因素的艺术发展道路,并以丰富多彩的面貌改变着不同文化群体的生活。如今,随着现代大众追求个性、崇尚原创心理趋向的日益明显,许多艺术家都走上了文明大融合的道路,一些人在金属艺术陈设品设计中,一方面吸收了传统工艺的创作手法,一方面着力挖掘金属艺术陈设品身上所蕴含的那种被非人格化的技术所摈弃的自然情感,从而有效丰富了金属艺术陈设品的存在方式。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室内金属艺术陈设品的设计水平也会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民众的金属艺术陈设品需求量也会不断加大。鉴于此,我国现代金属艺术设计是和艺术家要积极吸收世界艺术文化的营养成分,努力提高设计水平,以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金属艺术陈设品,促进民族艺术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新路.现代室内金属艺术陈设品的艺术理念[J].装饰,2005,06:79-80.

家具与艺术设计篇6

关键词:陈设艺术;艺术设计;室内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270-01

陈设设计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延伸产品。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宗旨是解决室内空间形象问题及实施室内装饰的设计构想,达到室内家具、灯具、观赏品等设计达到协调统一的目的,从而为人们营造出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陈设艺术设计更加重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

一、陈设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作用

(一)创造二次空间,丰富环境空间的意境

由墙面、地面、顶面围合的空间称之为一次空间,除非进行耗时耗费的改造,很难将其改变。利用陈设艺术可以很好的分割空间,这种在一次空间划分出的可变空间就是二次空间。在室内设计中,利用家具、地利用室内陈设品可以将原来单调、乏味的由钢筋混凝土构筑成的原始空间分隔开,丰富室内环境的空间层次。比如可利用沙发和茶几的组合,构建出会客与休息小空间;学习空间可利用书架、书柜来分开;在一些家庭庭院中,放置一圆形青石板小茶凳,引入山水意境,分割出休闲空间。这种空间不仅使空间的使用功能更趋于合理,更能为人所用,还使室内空间更富层次感,创造出环境空间的意境。

(二)烘托室内气氛、创造环境意境

氛围是室内空间环境给人的总体印象,如不同的室内设计会营造出热烈奔放的喜庆气氛,亲切柔和的轻松气氛,深沉凝重的庄严气氛,高雅清新的文化艺术气氛等。与气氛相比较,意境则是内部环境所要集中体现的某种思绪和主题,意境不仅能被人感受,还能引人联想,给人启迪,是空间精神世界的一种升华。不同功能、不同性质的室内环境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三)营造艺术氛围,陶冶个人情操

现代人非常重视生活质量,并且追求美的艺术。格调高雅、造型优美,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陈设品放在室内能使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这时陈设品已超越其本身的美学界限而赋予室内空间以精神价值。选择与布置室内艺术品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职业特征、性格爱好及修养、品味,还是人们表现自我的手段之一。如在书房中摆设中国字画、工艺品古色古香的书案书柜或者是各种盆景等,这些陈设品的放置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使人们以在此学习为乐,从而进一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如此陈设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陶冶人的性情,增加了生活的情趣。

二、陈设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分类与具体应用

陈设艺术从功能上来分一般分为实用性陈设与装饰性陈设。

实用性陈设就是指在具有一定实用价值而且兼有一定观赏性的陈设,如家具、灯具、织物、器皿等,它是室内环境陈设的基础,是室内陈设艺术的主要构成元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家具虽然是以实用功能存在的,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家具在具有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其艺术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人们更加注重家具的外观造型、色彩等艺术效果。

陈述艺术的另一种是装饰性陈设,室内装饰性陈设艺术不同于一般的装饰艺术片面追求富丽堂皇的气派和毫无节制的排场,它强调科学性、技术性和学术性,装饰性陈设品在室内设计中不仅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还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是人在精神层面上的体现。装饰性陈设主要是指具有观赏、陈列价值的工艺品等,如工艺品类:玉器、石器、刺绣等;艺术品类:字画、雕塑、摄影、陶艺、金银饰品等;纪念品类:奖杯、荣誉证书等;观赏性动植物:花、鸟、鱼、虫等。在进行陈设艺术设计时可充分利用上述几种物品进行装饰性的设计,比如观赏性的织物,可以选择从乡间野趣中寻找室内艺术设计主题,将室内空间设计成具有乡间气息的农家小屋的形式。

在室内环境中布置陈设品时,除了要把握每个室内陈设品的个性特征外,还要从室内环境的整体出发,在统一中求变化,要综合考虑风格、外观、颜色与质素等各个方面来进行选择。在室内陈设艺术设计中,不要因为某一项设计而忽略了整体格调的统一,另外,环境陈设品的构建应注意均衡,在空间中摆放位置合理,此外还应注意观赏性,并考虑陈设品布置的安全性,加强人性化处理,从而创造出一个舒适、典雅的室内宜居环境。

家具与艺术设计篇7

关键词:艺术设计;艺术风格;融合性 

 

艺术设计的风格,一般是指艺术设计家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个性。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审美观念、素质层次、民族文化的总体需求与反映。对于艺术设计风格,涉及艺术家主观方面,诸如思想感情、性格气质、生活经历、文化修养和审美理想的特殊性。而所有这些,又受到国家民族的物质、精神文明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殊性影响,受政治、哲学、宗教和美学思想的影响。艺术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也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由于欣赏主体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层次、文化层次、年龄层次,属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造成审美需要的千差万别,反过来刺激和推动着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 

艺术设计风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必然要在艺术作品上留下艺术家个人的印记。艺术家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创作主体,他的性格、气质、禀赋、才能、心理等各方面的种种特点,都很自然地会投射和熔铸到他所创作的艺术品之中,通过创造性劳动使主体对象物化到精神产品之中,艺术家在艺术设计过程中或创作完成后的作品中都物化了艺术家的个性特点和认知原则。艺术风格是设计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 

一.时代风格 

艺术的时代风格,是反映某一时期、某一时代的科技、文化、审美意识的写照,艺术设计时代风格,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观念、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在设计上的物化表现。商周前期青铜器装饰性较强,幻想的成分较浓,形象也更为怪异,颇具凝重森严,威猛逼人的气势。中国古代的青铜器从总体上讲,都具有造型生动、纹饰精细、铭文清晰、装饰华丽等特点,但如果仔细区分,仍然可以从青铜器的风格中发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商周时代,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青铜艺术也随之达到了极盛的阶段,尤其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一般体积庞大厚重,尤其流行一种“饕餮”兽面纹,它既像牛头,又像虎头,既像某种凶猛的野兽,又像令人恐怖的妖魔鬼怪,它显出一种神秘的威力,一种狰狞的美,它带有明显的奴隶社会的印记,象征着奴隶主阶级统治的权威和秩序,这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才出现了“鼎”这样整齐、规范、条理、秩序的造型形式。 

例如在中国虽然商代和周代同属奴隶制,但商代与周代的文化特征还有所不同。商代的文化更突出地表现在祭祀方面,它的生活内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主要是围绕着祭祀来进行的。因此,殷商的青铜器,其造型的体积感和力度大大加强,以此适应祭祀的需要。而周代的“礼”,尽管也有祭祀,但它不同于殷商的“先鬼而后礼”,而是“敬鬼神而远之”,成为一种比较理性的、有着丰富伦理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的礼仪活动。 

家具与艺术设计篇8

关键词:家具;造型艺术;色彩;心理效应

家具是室内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室内设计和室内陈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家具既是日用品,也是艺术。家具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以空间的形体而展示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家具的形态多姿多样,然而从它的各种形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它的美,从它的造型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和文化艺术成就。不过每一个时代,在反映这个时代的特色的任何一种潮流下都蕴藏着一种社会的审美意识和心理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了知觉的特征,即完整性、恒常性和理解性。人类在对客观实物进行认识的事物,其知觉过程不是某些视觉的片段印象或听觉的个别印象,不是个别的感觉印象。知觉印象给我们传递的是一个完整而有意义的信息,这些被知觉从现实生活中摄取的一切有意义的对象信息,都是造型艺术语言的心理基础。

要了解家具的心理特征,我们首先要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的心理活动,作为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是对各种信息的吸取、加工与传递、交换。家具设计师也是把这些对象筛选加工后作为创作的素材然后形成产品的,因此家具造型艺术的信息流程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设计师从没有和他的产品观赏者直接见过面,但是他们却能通过设计出的家具产品传递他们的情感意识信息,然而这种信息交流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家具造型艺术特有的心理功能。

中国古代的八仙桌,就是设计师联想到八位神仙,想到他们的逍遥生活,受到启示而设计的,为了预示人间的幸福。我们从旧式的民间家具的雕刻装饰中,可以看到常采用的有佛手、桃子、石榴等图案,这些也体现了古代人希望多福、多寿、多子的传统思想。从明式家具的官帽椅、挂灯椅和现代家具造型中所采用的马蹄脚、鹅冠脚、鸡腿脚等,都是模拟的官帽、挂灯、马蹄、鹅冠、鸡脚而设计的,这些都是根据一些事物的外形或形态通过比拟和联想而创作出的作品,这都体现出了家具的造型艺术反映着一定的心理效应。

在当今这样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民族、地域文化与国际化多元文化碰撞的信息划时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念、审美情趣等也各不相同,对于家具消费,也是越来越显示出个性化的需求。每一件家具都表现着设计师的创作思想,凝结着社会文化意识和审美意识。我们在欣赏每一件家具的造型时,其实就是一种认知活动,这种认知活动具有一定的心理特征。首先,它是一种欲望性的认知结构,其次,在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要获得一定得心理满足,形成一种美感享受,最后使人完全置身于艺术作品之中,甚至达到忘我的程度,这个时候,欣赏者便会受到极大的艺术感染,从而使情绪得到共鸣产生情感上的变化,即心理变化。这就是不同的家具造型艺术所带来的不同的心理反映。

我们要求舒适,也要求美,舒适是美的前提条件之一。在美感要求方面,现代人追求的不只是要家具好看,还要使用起来舒适方便,所以要求设计师在创作设计中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不但从造型上满足使用者,而且要从色彩上满足使用者。所谓色彩,它是整个设计中最重要的视觉传达要素,在视觉上起着先声夺人的效果;在家具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对家具造型、家具形态和其他方面视觉传达方面的信息也有着影响。好的色彩搭配和设计可以给人以新颖舒适、安全可靠等视觉感受,从而加强产品的视觉感染力;反之,不恰当的色彩搭配和设计让人们产生视疲劳、紧张、错视觉等视觉感受,在心理和生理上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些关于色彩的基本要素也会在家具的设计中体现出来,所以,在对家具进行色彩设计时,也要考虑到色彩这一要素的艺术效果,并且也要注意色彩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心理作用。只有了解了人们的心理才能通过家具的设计更好的来为观赏者和使用者服务。由于我们所处的地域、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政治观念、人生哲学、文化水准、个人性格、爱好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人的审美心理也是不同的,所以对家具造型和色彩的设计要求和看法也是五花八门的。但是,在人们的基本需求方面还是具有共性的,这种共性就是要求舒适,也是我们在设计家具时应该把握的重要元素。即要设计师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任何一件家具都是由材料构成的,材料是构成家具造型设计形式美,以及色彩效果的第一要素,家具自身表现出来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也可以是色彩艺术,由于人们对家具设计材料有着不同理解,便形成不同的设计思路和风格,从而形成复杂的审美心理。所以,色彩、形态和肌理的心理效应,即黑格尔所说的“感性材料的抽象统一的外在美”[1],是构成家具设计的自然物质材料的美。家具造型艺术美感的产生直接来源于点、线、面这些基本形态要素中,家具的造型艺术的表达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线的艺术”。日本有一位学者海老根聪朗对中国元代绘画有所研究,他说:“对于线条的美,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深层的感悟力,它被笼罩在某种神秘的氛围中。”“中国人对于线条的理想,是清除出其他的造型因素,将其作为纯粹的形而抒写。”[2]在设计中,即便是家具的造型设计,线总是表现出它那最活跃、最富有感情的要素。平面上的形与家具中的形态,其表现出来的繁杂于单纯、跳跃与静谧、安严肃与活跃、定与轻巧等情感性质都与线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具造型艺术的心理实践活动和审美经验都有了一些积累,通过家具造型艺术不同的审美联想和想象中都能隐约显现出对自然形态的模仿;对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的概括。因而在人们心理上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感受。

家具设计的可视、可感的肌理美和材质感要素,都会在人们的视觉或触觉上产生感应和刺激。因为人们感受到了这些不同程度的感应和刺激,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效应,便有了人们审美心理的不同感受,即不同程度的美与不美。

好的产品,成功的产品,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师能否考虑到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心理效应。家具设计也是如此,因为现代家具造型艺术和色彩的审美意识因人而异,所以只有重视“以人为本”,更讲究个性化,才能够反映和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心理效应,才能设计出受人欢迎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商务印书馆,1979:172.

[2]外国学者论中国画[m].湖南美术出版社,1986:175176.

[3]魏浩.色彩的感性与理性[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

[4]胡景初,戴向东.家具设计概论[m].

家具与艺术设计篇9

关键词:工艺美术运动;简洁;实用;大众化;自然

1引言

工艺美术运动是一项综合了设计和美学的现代设计运动,由英国著名设计师威廉•莫里斯倡导并领导,该运动主张民主主义思想、大众化思想、整体化美学构架以及唯美主义思想,这些先进的思想推动了英国设计美学由传统走向了现代,继而带来了现代美学革命,并对后期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格拉斯哥学派和包豪斯流派产生了甚远的影响,因此,工艺美术运动在艺术设计美学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对这一时期的美学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对现代艺术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工艺美术运动背景分析

设计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在一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应用型艺术.因此,研究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特点,就需要对其背景进行深入分析.

2.1工艺美术运动产生时的社会状况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于18世纪中期,这一时期恰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继位期,我们将她在位至去世后的十三年时期称为“维多利亚时期”.这一时期英国工业革命崛起,其经济、文化、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期,尤其是工业,更是真个民族的骄傲.这一时期的制造商和消费者都没有话语权,设计师更是退居幕后,长期如此英国形成了贫富差距极大的局面,一面是贵族奢侈的庄园式生活,另一面则是农民的茅屋和草舍生活.

2.2维多利亚时期艺术风格

由于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安定,因此,对艺术的追求逐渐开始盛行.这个时期对艺术的研究和追求出现了不同的方向,一方面有折中的倾向,另一方面也有向装饰繁琐化的趋向,当然,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物质丰裕而导致的.

2.2.1折中主义表现

折中主义态度主要体现在,人们经常随机的使用不同的风格元素进行搭配,将所有样式的装饰元素进行自由组合,例如将现代元素加入到古典的艺术作品中,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原有的风格.

2.2.2装饰繁琐化表现

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产阶级开始增多,这部分人开始想通过居住环境的变化和室内装饰样式的改变提升自身的地位,以标榜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显示他们的尊贵身份.因此,以装饰风格为主的“维多利亚风格”开始盛行,这种风格与中世纪的“哥特风格”具有极为相似之处,都崇尚飞檐走壁、玫瑰花窗式的建筑风格.

2.2.3维多利亚风格的形成

哥特风格与维多利亚时期的浮华性、世俗性和繁琐性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矫揉造作、纷繁纷杂的美学风格,这就成为了维多利亚风格.这一时期的审美对当时的文学、绘画、服装、家具、书籍设计、建筑设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也引发了后期的工艺美术运动.

3工艺美术运动

3.1工艺美术运动产生原因

1851年,英国举办了世界上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伦敦世界博览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展示英国的成就和科技实力.这次会议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并不是展品,而是展馆本身,被人们成为“水晶宫”的一座奇特建筑.它是由英国著名建筑学家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的巨大建筑,全部由玻璃和钢材建造而成,新的建筑材料和新的建筑方法显示了工业生产的力量,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工业生产与美学脱节的问题.拉斯金层这样评价这座伟大的建筑“大批深凹的洞穴和低矮的山丘,使整个建筑看起来傻傻的”.

3.2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和领袖

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者是英国的思想家、美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而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艺术家和世人威廉•莫里斯.

3.2.1拉斯金的理论

拉斯金深受著名设计师普金的影响,并在后来的实际行动中,将乐普金的观点进行了发扬和延伸.拉斯金的《建筑的七盏明灯》和《威尼斯的石头》是两部极具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著作,著作对旧的艺术标准进行了供给,提出了反对工业化思想,主张美学家应该从事产品设计,将美学与技术相结合,这种观点对工艺设计和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当然,拉斯金的理论也充满了混乱和矛盾,一方面他否定工业文明,另一方面又大力提倡适合现代人使用的美观又实用的真正艺术.但就整体而言,拉斯金的理论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具体表现有:①设计要面向大众,艺术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全社会都应该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②艺术设计要具有实用性,伟大的作品是要适合某一特定场合,满足某一需求的,不是那种非装饰性的作品.③设计要回归自然,要想自然学习,通过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获得构想和创造力,然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将其表现出来.④消除“高级艺术”和“实用艺术”的界限.虽然拉斯金的实用主义思想与后来的功能主义并不完全一致,但他的思想和理论仍影响了当时设计家们的思想,其中,英国的设计家威廉•莫里斯就将自己的设计融入了拉斯金的理论.

3.2.2莫里斯的设计理念

莫里斯受过艺术和建筑方面的训练,在大学期间读了拉斯金著作《威尼斯的石头》后,对哥特式建筑风格极为着迷,并逐渐从建筑家、画家转为设计家和设计理论家.1857年加入拉斐尔前派兄弟会,开始对文艺复兴前期感情真挚、形象朴实的艺术风格产生认同感.于是,在这一流派的影响下,莫里斯开始将“美丽形式与表现内容合二为一”作为自己的设计理念.

3.3莫里斯与红屋

结婚事件,使莫里斯真正开始了艺术设计.莫里斯结婚需要建立新的家庭,但在采购家具和新房时,对当时或简陋或繁琐的设计很不满意,于是萌发了自己设计、建造住宅的想法.新房地址在肯特郡的内克斯利赫斯的郊外,是一片荒凉的草地,被当地人成为“肥猪圈”,但却满足了莫里斯的居住需求,视野开阔、土地肥沃、河流潺潺.建筑师菲利普•韦伯为他们设计了新房住宅,即具有舒适、悠闲的特点,适合中产阶级及以下家庭居住;同时又打破了对称、表面粉饰的常规,设计了一栋具有功能性、实用性和舒适性的建筑.“红屋”打破了原有的设计风格,无论房屋内部还是外部,都设计大胆,不受拘束,设计粗犷但均精心设计,整个室内装修风格统一,成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这就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4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建筑风格

4.1工艺美术运动的美学主张

莫里斯的设计风格与维多利亚风格大相径庭,开辟了设计领域的新方向.其美学主张包括:①重视手工制作,反对大机器化生产;艺术是为人民创造的,也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不仅是创作者的乐趣,更应该给使用者带来乐趣.②提倡诚实、诚恳的设计风格;讲究简单、朴实、重视功能性;反对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设计.③崇尚自然,利用大量的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动机.④重视民主思想,认为艺术应该是为大众服务的,设计是集体活动,不是个体活动.⑤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的产品才会有市场.

4.2工艺美术运动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风格是非常独特的,这种风格对当时的建设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将以“红屋”为例,对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进行简要介绍.

4.2.1整体性

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设计十分重视整体性,设计者在处理对象关系时,从整体感觉出发,而不是从单一效果出发.红屋建筑在设计时就非常重视整体风格,室内布置和周围的建筑环境达到了高度统一,都体现了简洁、宽敞、实用性.红屋从外部建筑到花园设计、室内的家具造型、墙纸、地毯、餐具、灯具等都体现了装饰性和功能性的统一;红屋整体户型没有受门和窗局限,更有利于通风和光线采集,提高了建筑的功能性.为红屋楼上客厅橱柜,其装饰风格充分体现出了简洁、大方、实用的风格.

4.2.2唯美性

唯美主义学者认为,艺术的使命是为人们提供愉悦,而不应受到道德的数据.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唯美性主要体现在自然主义和富有张力的线条.工业文明带来了快节奏的生活,拉开了人们与自然的距离,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更加迫切.因此,这一时期的设计者开始将植物运用到图案设计中,形成了唯美而奢华的风格,这种风格不同与维多利亚风格的矫揉造作,也不同于现代设计的刻板精明.如莫里斯将植物的枝蔓、花卉和小鸟做为动机,将其设计在图案中,形成了浪漫的自然主义色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成为设计者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源泉,这种设计使作品保持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清新的艺术气息.

4.3工艺美术运动评价

工艺美术运动以其简约的风格、唯美的造型、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并且为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奠定了风格基础.工艺美术运动提出的艺术为大众服务、美学与实用性相结合、艺术结合自然等理念,为后来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美学思想开启了先河.工艺美术运动中的设计理念不仅在设计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信息化、现代化、知识化的今天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结束语

工艺美术运动是英国设计者为反对维多利亚风格而引导的一种设计革命,运动理论领导者拉斯金和莫里斯对当时的设计风格十分抵触,受哥特式建筑风格和拉斐尔前期设计思想的影响,开启了简洁大方、实用美观的新型设计风格,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进而引发的一项艺术设计革命运动.该运动以建筑设计开始,随后涉及到绘画、装饰、印刷等多个领域,极大的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工艺美术运动无论是作为设计理论,还是作为专业设计资料,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龚婷婷.中世纪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家具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3(07):43.

〔2〕金鹏,田珂.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与设计教育的反思[J].大众文艺,2011(07):233-234.

〔3〕朱云飞.浅析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9):265+267.

〔4〕程世卓.英国建筑技术美学的谱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滕晓铂.威廉•莫里斯设计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8.

家具与艺术设计篇10

关键词:建筑美术;设计思维;艺术自觉

中图分类号:tU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7-0080-03

1.建筑学中的美术存在

1.1艺术的生活本质

人类的生存有没有终极的目的?至少生活的过程需要有追求的目标,而对生活追求的价值判断之一是艺术的存在。尽管不是在这里探讨艺术的生活发生本质,尽管“生活产生艺术,艺术丰富生活”已是老生常谈,却也是颠覆不破的至理。

艺术同时也是天赋人权。观察河姆渡出土的画有人面和鱼形的陶盆,并倾听盆壁被敲击而发出的悦耳音韵,便已经超出了“当其无,有器之用”的生存利用的目的,这超出器物之用的价值,被接受为艺术的存在。

对艺术门类之分化产生的理解,一定程度上,与不同门类的艺术品(或艺术表现)的物质性以及艺术价值的发生过程的差异有关,即外在的,艺术的发生与分化与工具的发展有某些联系,而工具直接地来源于生活。最基本的工具是人的身体、感官和精神,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艺术的发生渗透到人类生活的任何一个角落。很大程度上,艺术发展史见证了人类文明史,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建筑现象。

1.2建筑的艺术价值与美术同源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需要艺术。

人类发蒙以后,房屋的建造是最经常的应用技艺。而当美术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以来,回溯历史进程我们会发现,自觉的美术创作与建筑现象同源共生,同时建筑又是人类艺术的集大成者,建筑并肩负有传达艺术价值的责任。

是共同的造型本质使美术与建筑不可须臾或分,建筑文化中的精华同时贡献于造型艺术的发展。

人类生活在有形的世界中,所创造的一切,与造型有关的人类活动,具有基本的人类美学认同。人类及其个体对建筑的初期认识,也总是从造型和装饰开始,建筑学生从造型的研究开始入门,并贯穿职业生涯始终,建筑造型的创造是无止境的,而造型的基本原则与美术的价值判断是相通的。

另一方面,建筑的创作首先是一种生活的设计,美术在其中的作用,正是艺术对生活最直接的反馈。

1.3美术史中的建筑艺术

建筑史曾经是美术史的一个章节,建筑中艺术的巨大存在是谁也不能和不曾忽视过的。

西方建筑历史中,在风格的观念仍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建筑的风格与艺术的思潮也是互动的,严格地说是联动,建筑的风格变化经常滞后于艺术的发展。

建筑的古典理论使用与艺术理论相同的语汇,如造型、色彩、构图、比例、尺度、韵律、节奏、母题、形制、夸张、联想、通感、组织、有机,等等,不一以足。是不是因为职业的原因,美术家对艺术的判断更敏锐于建筑家,而在现代早期,毕加索也曾向柯布西耶讨教过建筑图样的制作方法。看不懂画家的作品吗,便不会真正看得懂并要求进而设计高尚的建筑。

建筑的艺术在当代,已经是一种后文化现象。现代建筑技术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艺术的存在,使大量建筑设计成为普通智力下的、少量心血投入的简单重复劳动。中国建筑现实中的文化贫乏的环境,折射出时代精神的多元化和当下大众文化流于庸俗的局面。建筑师不了解现代艺术精神,如何使现代建筑承当时代的文化角色?

艺术家原是替人类保存和宣扬理想的人,历史上美术家从来就是领先于建筑师的。所以美术的意义和艺术的精神之于现代建筑尤为重要,有著名建筑教育家呼吁中国建筑补现代主义的课,则从建筑教育抓起,让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先补现代艺术精神的课。

2.美术创作中的设计思维

2.1美术的创作

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包括现象感知、主题构思、表达制作等潜在的心理变化和外在的行为表现,通常要经历反复的存废、修改与推敲研究,最终达成艺术价值。这其中工具的技巧与材料的掌握是必备的专业技能,灵感的被捕捉,包括创作冲动、主题发现和表现方法,也是所期待的,这一切只能来自于长期的艺术实践经验的积累。

建筑物的设计生产,包括建筑作品的创作,理想化地,与艺术创作的情感体验和一般过程应该是相同的。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艺术品的创作,可以由艺术家相对自由地操作,而建筑方案的产生却一般是技术性的命题设计,这一特点使设计的概念小于创作的内涵。并且同样地,在具体的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设计的概念也同时技术性地存在,换句话说,“设计”本身是艺术创作的工具之一。

绘画创作中的设计成分最直接地表现为画面的经营,如造型、构图、比例、光影、色彩、调子,无一不是技术性的设计思维在发生作用,并逐渐产生技巧和手法,于绘画的艺术境界中,已是等而下之的匠人手艺了。

成熟的艺术家是艺术本身。艺术创作是天赋职权,并且是艺术家的生存本能。这本能的形成依靠多年的艺术实践积累,靠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最终反映到艺术创作时忘我的境界中。在创作构思和画面经营中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设计”看似无形,却真实地隐身其中。

所以艺术家更自由,艺术品更纯粹,艺术生活也就成为一种理想。

但从技术上说,没有单纯的观察。观察总是有“发现”的目的,从而就没有纯粹感性的表达,从来没有纯粹感性的艺术的存留,拿起笔,就已经是理性的方式。如何小说的艺术不能尽用影视的方式表达?小说已不是纯粹感性的艺术形式了。所以绘画艺术,以造型与色彩刺激视觉感官,本质却是理性的。

2.2建筑的设计

建筑设计具有更大的理性成分。由于造型材料的不同物质存在和建造者目的之要求,建筑设计思维与绘画艺术相比较有更多的“技术”成分,但就“设计思维”本身的发生而言,于情感体验和心理运作上是相同的,并且这种相同是永恒的。

建筑设计是解题式的主动过程。建筑设计的对象是三维的空间存在物,原是多元技术应用的综合性创造劳动。这里限于造型与空间设计的方法和工具而论,建筑界数百年来形成了图解设计的行业传统,制作精良的图纸或妙手天成的草图,具有绘画一样的表现力。

绘画和设计,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绘画的结果与建筑的被设计方案,同样地可传达情感并预见有机的内在和谐的世界景象。但是,绘画可以无畏地想象,音乐可以无言地倾诉,文学可以无形地刻画,但建筑必须坚实地站立并真实地触摸。

从而知道建筑物与建筑物的被设计方案不是同一样东西,二者是不同性质的存在物。

2.3绘画与图纸

艺术品构成的世界,当“画意”超越于画布载体之上以后,这个世界独立于物质的世界,成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而艺术品本身则是精神的物化,这一点与设计方案(图纸)的阶段性成果的属性是一致的。艺术品所期待的是理解和升华,这里“升华”的语义是准确的,艺术价值跨越一切中间形态而获得精神上的认同。而建筑被设计方案自身则有待于进一步地转化,即需要经由建造的过程而使设计图纸物化为方案所同构指向的建筑物实体。

美术的“虚拟性世界”与建筑设计的本质相关联,建筑设计其实是一种“虚拟的建造”。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建筑设计本身及其专业教育,都不是直接的房屋或构筑物建造,而是主要地进行图上的作业,已经是一种模拟的方式。绘画与图纸的差别只是来自于艺术与技术的目的上的分别,而绘画与建筑设计表达物的形态,在认知对象媒介的水平上,是一致的。

3.建筑美术训练的任务

3.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建筑美术教育的任务,是以培养建筑学生的美学基础素养为中心。这个中心任务靠两个基本点来完成,即表达的基本技法训练和设计的一般情感体验。

美学修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画家的成熟需要大约二十年的时光,普通的艺术教育中,即使对于天资极聪颖的学生,足够的艺术实践也是自我发现的必要过程。

创作和设计,必须经过学习,本质上却是不可以教的。教育首先是外力施加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触发受体的感应,感应的存在正是人类的学习本能,是每一位个体都具备的能动的心理机制。教育有使受体自身觉醒的目的,便不可单凭热情地教,不能仅守道德地学。艺术创作是生命力的投入,需要激情。在这一点上,设计的冲动,也即感知、表达和创作的欲望,是美术训练成为设计基础的本钱,并且不仅是基础,正是设计本身而贯彻始终。因此掌握建筑美术作为实用美术的工具性,只是其一,美术训练使精神境界的进阶和艺术修养的养成才大目标。

需要有明确的教育思想的指导,通过训练量的积累,形成对象的观察力、表现的欲望和胆气、表达的抽象力和技巧,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工具和方法,体会创作的冲动,验证主动设计并捕捉灵感的心理和情感经验,对美学基本的自在规律的把握便发生于艺术的实践的过程之中。

3.2建筑学专业后续学习的要求

传统的建筑教育体制中,这里指突破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教育思想以后的,现代已形成的建筑教育的一般意识,美术训练课是作为专业学习的基础之一而设置,期望与后续的建筑设计学习相接续,但是这一期望因为操作的简单化和理论依据的贫乏而发生脱节现象。建筑学专业的教师有时会无奈叹息,相当一些学生的建筑设计草图和作业的线条表现得琐碎幼稚,缺乏色彩观念,构图与造型意向丑陋甚至愚蠢,仿佛从来没有学习过美术。作为职业的教师自然不能一味要求所有学生具备先天素质,为解决这样的问题,设计课教师自有义务要承担,但美术教师的辛劳苦心也不可被如此轻易虚掷。

这里再次强调美术的存在和作用,却不是单纯的美术教育观念,而是建筑师职业教育的美术教育思想。

最直接的,学生徒笔画的勇气和图解的习惯、徒笔线条的表现力、基本构图常识和能力、基本色彩观念、基本观察能力和方法、基本表现工具的使用,是两年的美术训练所应该要求达到的目标。

同时,一般美术作品和美术史常识的了解也是相关联的过程。这一切是为了最重要的、核心的,造型美(学)的修养和美(学)的判断力的养成。

总之,让学生学会像艺术家那样去工作。

在当代条件下,美术的技法和工具是多样的,徒笔的技巧也不是设计的唯一表现和表达技术,尤其如数字化技术的影响,更使美术基础教育训练和艺术境界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3.3美术训练不只是建筑设计学习的前奏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什么时候开始“正式”学习建筑的设计?实际上,从造型设计的本质上说起,所谓的“设计”,从美术课的第一幅素描静物的第一根线条就开始了。造型,光影,环境,主题,空气,整体,细部,线条,速度,力度,节奏,情绪,情感,感知,表达,点线面体的维数转换,其中的美术创作、画面经营的心理体验,无不与建筑空间与造型设计表现为相同的本质。所以让基础的建筑美术训练真正成为建筑设计学习的有机组成,而美术训练中存在的设计和研究性,可以让建筑美术训练延伸到建筑设计学习中,并成为建筑设计学习本身。

美术的训练当然不去替代建筑设计的研究。贺兰山房的旧闻,是某个号称艺术家的家伙给中国艺术家带来的耻辱,几乎没有发现建筑家任何正式的评论,一定程度上说明建筑艺术的独特性质,不是可以简单跨越的。也许贺兰山房的策划者,深受平庸的建筑师低能的创造力的困扰,希望通过艺术家给当代建筑家一些颜色看看,但是所谓艺术家的表现如此苍白无力,着实让建筑家大大地出了一口恶气。也许是视觉经验与建成造型环境的生活影响,破坏了现代艺术家的感觉,但是艺术表达方式的移情最是人心的试金石,总是能够考验艺术家的艺术精神境界。

建筑与美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互动,这种互动应该在建筑学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就开始并持续地发生。建筑学院中的美术家是建筑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资源,这一资源长期以来被忽略并浪费了。我们曾经有过尝试,美术课教师受邀请以艺术家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建筑设计作品讲评,对建筑造型与建筑空间的艺术价值进行直觉地判断,成效是显著的。在美术家眼里任何艺术价值中的瑕疵都是不能忍受的,美术家对于造型比例和色彩调和的缺陷的高度敏感和激烈批评。得到设计课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和欢迎。

3.4建筑家的成熟

一位建筑家的成熟,在职业技能之外,要求其有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了解人和人群的行为与心理,洞悉当代艺术精神的真谛和走向。有著名建筑家说过建筑设计是老年人的工作,当然这老年人还需要有如毕加索般年轻的活力。

美术训练本身,作为艺术创作的雏形,正是一种生活体验,即表达的欲望和创作的冲动的情感和行为体验,学生的专业境界的成长在这一生活体验中完成,将是一段不可多得的经历。傅雷说傅聪,学习音乐,不一定成为艺术家,但是有一块艺术园地可以耕耘,一生都受用不尽。二年的美术学习和其后(三年)的美术存在,如播种机,使艺术的滋养、成长和收获,贯彻于建筑师的整个身心和职业生涯。

4.艺术自觉

艺术发生时,人类首选欣赏自身的价值,形成自我中心的情感,然后移情为对外物的观察和感受,分辨了自然艺术与人工艺术,所以才有“夺天工”的说法,但反过来,本质的,人工艺术又如何不是自然艺术的延续。艺术家就是来源于具有天赋感受力并富于表达的冲动力的自然人群,他们并具有非凡的献身精神,最终生活于艺术的自由中,所以总是少数人的群体。但是艺术作品和艺术的行动精神,以及艺术所发现、记录、传达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则是全人类的财富。

可是人类如何得到她的艺术家?敏锐的眼,灵巧的手,丰富的情,亢奋的性,执著的心,长寿的命,谁人有如此齐备的天赋才情去担当艺术的使命?所以能够有机会,哪怕是偶然地或者被迫地,获得资格去学习美术和亲近艺术,已经是人生中天贶般宝贵的礼物了。

但是无论如何,建筑学院并不承担培养传承美术本身的人才的任务,未来建筑师的艺术精神境界才是头等大事。

在建筑学修养的初级观念中,艺术与技术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并不是任何一个房子造出来就具有艺术价值,有些刻意设计的房子反倒证明设计者的浅薄或愚蠢。真正的建筑设计师,其天赋使命正是将艺术引入工程。

学生的基础条件不可以奢求。职业教育从来具有某种强制性和定向性,并不总是让人心甘情愿、心情愉快,但是当学生经过数年的艰苦训练,超越工具和技法的限制,获得设计的自由的时候,教师和艺术家,艺术教育的传播者的职业甘苦也正在这里获得价值体现。因为尽管艺术的发生有工具发展的因素,但是先验的,在发生后的时段里,工具不在时,生活在,艺术在。素描在,色彩在,书法在,绘画在,情感和精神在。

不只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也观察世界,感受并发现规律,而且更直接、更人本,差别是,艺术经验的传达方式通常是个体的,科学因为转化为技术,所以更普及,艺术先于科学,艺术引导科学,艺术的想象刺激科学研究并引导科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