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十篇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十篇

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7:27

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篇1

第66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3月2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长 陈竺

二九年五月一日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第一条为规范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保证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科学、准确,促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通过开办医疗卫生机构网站、预防保健知识网站或者在综合网站设立预防保健类频道向上网用户提供医疗保健信息的服务活动。

开展远程医疗会诊咨询、视频医学教育等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按照卫生部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

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医疗保健信息等服务的活动。

非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是指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共享性医疗保健信息等服务的活动。

第四条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在向通信管理部门申请经营许可或者履行备案手续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

第二章设

第五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为依法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社会组织;

(二)具有与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设施及相关制度;

(三)网站或者频道有2名以上熟悉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提供性知识宣传的,应当有1名副高级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

第六条申请提供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中含有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内容的,除具备第五条规定条件外,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办单位必须是医疗卫生机构;

(二)具有仅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的相关网络技术措施。

第七条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和申请表。申请表内容主要包括:网站类别、服务性质(经营性或者非经营性)、内容分类(普通、性知识、性科研)、网站设置地点、预定开始提供服务日期、主办单位名称、机构性质、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负责人及其身份证号码、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包括机构法人证书或者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三)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学历证明及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复印件,网站负责人身份证及简历;

(四)网站域名注册的相关证书证明文件;

(五)网站栏目设置说明;

(六)网站对历史信息进行备份和查阅的相关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说明;

(七)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在线浏览网站上所有栏目、内容的方法及操作说明;

(八)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九)保证医疗保健信息来源科学、准确的管理措施、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

第八条从事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网站的中文名称,除与主办单位名称相同的以外,不得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冠名。

第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对申请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材料进行审核,并作出予以同意或不予同意的审核意见。予以同意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公告,并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不予同意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格式由卫生部统一制定。

第十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填写《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项目变更申请表》,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一)《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中审核同意的项目;

(二)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主办单位的基本项目;

(三)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基本情况。

第十一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有效期2年。需要继续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2个月内,向原审核机关申请复核。通过复核的,核发《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

第三章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第十二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的相关规定。

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应当对的全部信息包括所链接的信息负全部责任。

不得含有封建迷信、淫秽内容的信息;不得虚假信息;不得未经审批的医疗广告;不得从事网上诊断和治疗活动。

非医疗机构不得在互联网上储存和处理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信息。

第十三条医疗广告,必须符合《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应当注明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并按照核准的广告成品样件内容登载。

不得夸大宣传,严禁刊登违法广告。

第十四条开展性知识宣传,必须提供信息内容的来源,并在明显位置标明。信息内容要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审核把关,确保其科学、准确。

不得转载、摘编非法出版物的内容;不得以宣传性知识为名渲染性心理、性伦理、性医学、性治疗等性科学研究的内容;严禁传播淫秽内容。

第十五条开展性科学研究的医疗保健网站,只能向从事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开放。

严禁以开展性科学研究为名传播淫秽内容。综合性网站的预防保健类频道不得开展性科学研究内容服务。

第十六条提供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网站登载的新闻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登载的药品信息应当符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应当在其网站主页底部的显著位置标明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或者《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复核同意书》的编号。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审核和日常监管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依法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主办单位提供的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开展审核工作,对本行政区域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对下列内容进行日常监管:

(一)开办医疗机构类网站的,其医疗机构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二)提供性知识宣传和普通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是否取得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资格,是否超范围提供服务;

(三)提供性科学研究信息服务的,其主办单位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是否违规向非专业人士开放;

(四)是否利用性知识宣传和性科学研究的名义传播淫秽内容,是否刊载违法广告和禁载广告。

第二十条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接受上网用户对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投诉举报。

第二十一条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对上网用户投诉举报和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予以改正;对超范围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应责令其停止提供。

第二十二条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和监督管理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未经过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通报同级通信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二十四条已通过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或者复核同意从事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非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处以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提供者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提出监管处理意见,并移交通信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审核同意范围提供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

(二)超出有效期使用《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的;

(三)未在网站主页规定位置标明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或者复核同意书编号的;

(四)提供不科学、不准确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五)借开展性知识宣传和性科学研究为名传播淫秽内容的。

第二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违规对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申请作出审核意见的,原审核机关应当撤销原批准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同意书》;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章附

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篇2

为何医疗健康互联网能够频频引得Bat的青睐?

投资界的香饽饽

“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基于市场需求。”某知名风险投资公司医疗投资经理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医生资源紧缺、人均医疗成本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服务自然能够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大会上,清科董事长倪正东表示,拥有巨大需求的医疗健康行业始终会是VC/pe关注的领域。“如果一家综合基金没有设立医疗投资部门是无法想象的。医疗健康行业不太会受经济环境影响,不论是金融危机还是经济下滑,医疗健康行业一直呈现稳健增长。”倪正东称,目前整个投资界最关注的两大行业分别是移动互联网和医疗健康。作为这两个最热门行业的交集,移动医疗会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所谓移动医疗,就是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2013中国医药互联网发展报告》(下称“《发展报告》”)也对中国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给出了预测。据《发展报告》估算,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3.4亿元,较上年增长25.8%。《发展报告》预计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到2017年底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

这一概念究竟有多火?看看眼下屡创新高的投资规模便可见一斑。继8月19日春雨移动健康(以下简称“春雨”)拿下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刷新国内移动健康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9月2日,中国最大的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丁香园又宣布获得来自腾讯的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成就了国内目前该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

核心资产是医生资源

在业内人士看来,已经各自拿下三轮融资的春雨和丁香园之所以能够成为医疗健康互联网领域的佼佼者,是因为它们掌握着医疗产业里最核心的资源――医生。

创建于2000年的丁香园是中国最大的面向医生、医疗机构、医药从业者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的专业性社交网站。丁香园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天天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丁香园目前的网络平台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医学专业领域,能够推动医学专业人士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研究及药学研发等多领域内的学术沟通、信息共享和专业合作。

“成立14年来,我们的专业会员数量已经超过400万人,其中超过200万人都是执业医师。”李天天说。

《中国经济周刊》查询国家卫计委于今年4月的《2013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发现,截至2012年,中国执业医师总数为261.6万人,换句话说,中国每10名执业医师中,就有7~8个人拥有丁香园账号。

“丁香园拥有的医生和医疗资源,与微信和手Q资源对接,无疑会为这个行业提供独特的价值。”腾讯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医学专业人群和数据最大程度地与千万用户连接,将大大降低用户获取医学信息及获得指导的难度。

李天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除腾讯之外,Bat中的另一巨头近期也向丁香园提出过融资计划。最终选择腾讯是因为看中了它的微信功能。

李天天称,丁香园将会把资金用于研发面向医生和大众的医疗健康类产品,“并希望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进一步为大众群体提供可信赖的医疗健康信息与相关服务,告诉大家一些健康常识、疾病知识,指导大家安全用药。”

尽管李天天反复强调,丁香园只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不涉及线上问诊,但成立仅仅3年的春雨却在后一领域做得风生水起。

作为中国第一家移动医疗公司,春雨主打产品掌上问诊app春雨医生目前已拥有3000万激活用户量,4万名在线医生,每日健康问题咨询量超过5万。“在春雨医生这个平台上每天的问诊量已经超过中国任何一家医院的日门诊量。”春雨创始人张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春雨医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患沟通手机平台。

据春雨副总裁毕磊介绍,新一轮投资主要用于扩大用户量和医生量,按照春雨医生app目前的日新增量级估算,至2015年年底,春雨医生用户量可以达到1亿,医生量超20万。

商业模式能否盈利是问题

尽管医疗健康互联网发展得如火如荼,仍有不少人对其发展提出了各种担忧。如何在合规的前提下建立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并实现盈利,就是摆在春雨和丁香园面前的首要问题。

8月29日,国家卫计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提出医务人员不得私自从事远程医疗服务。《意见》要求,医务人员在向本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时,应当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并使用医疗机构统一建立的信息平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则《意见》将直接打击春雨的主营业务。

毕磊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政策的目的不是打击春雨,而是规范市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于今年年底开放处方药网上销售,国家势必要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医生开处方的行为。“我们现在提供的是健康建议而非远程医疗。如果我们的医生在网上给患者开具电子处方,那么这就属于远程医疗,肯定是需要规范的。”毕磊说。

相比于还处于成长摸索阶段、主要目标是拓展用户数量而非短期实现盈利的春雨,成立14年的丁香园已经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李天天称,丁香园已经连续4年盈利,预计今年的收入将接近1亿元人民币。“我们的业务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是跟药企合作,帮助制药企业推广产品、收集医生反馈意见。另外两部分是帮助药企、医疗企业进行人才招聘和建立垂直电子商务。其中第一部分是丁香园主要收入来源。”

一直以来,都有不少人质疑丁香园在医生和药企之间扮演的角色与身份。李天天则称,药企需要平台宣传和推广自己的药品与治疗方案,医生也需要有渠道去了解最新的药品情况。“丁香园只是一个沟通渠道和桥梁”。

“我认为,丁香园的模式不仅不违规,还可以帮助这个产业真正走出医药代表带金销售的状态。”某私募基金投资经理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但是作为医疗健康互联网企业,光想着怎么赚药企的钱还不够。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应该把患者和医生这两个终端客户绑在一起,同时还要把支付方式整合进来。”

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篇3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阿里健康资源合理配置

一、引言

基于医疗刚性需求的不停扩大,互联网医疗正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快速成长。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当前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9.5%,估计2030年该指标将达到16.2%。在可预见的未来老年群体对于医疗、保健的需求因人口老龄化急剧增加。另一方面,我国失衡的医疗资源配置将成功的为互联网与医疗行业提供完美切入点。

《2013中国医药互联网发展报告》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医疗仅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就达到19.8亿元,同比增长50.0%。而这一数值在2017年将达到200.9亿元,4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8.5%。随着产业链不断延伸,我国互联网医疗产业已经整合了医疗设备制造商、移动医疗服务商、it巨头、移动运营商、风险资本、应用开发商、保险企业和数据公司等众多参与者,形成了以可穿戴设备和在线医疗为主的产业格局。2016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并多次提及要利用“互联网+”力量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未来,跟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成长、新产物开发的加速和企业筹划实力与立异能力的不停加强,互联网医疗将通过提高医疗机构效率、让患者掌握主动权、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方式突破传统医疗服务短板,将对传统医疗行业的服务模式产生倾覆式的影响。下面将以阿里健康为例来浅谈中国互联网医疗。

二、阿里健康发展的根本及前提

对于中国医疗的现状可以得出中国医疗问题重点突出表现为“看病难”及“看病贵”。

1、“看病难”:一方面是等待的时间,国外预约后的时间去看病就成,从预诊到就诊者中间的时间,患者可以有自己的各种安排,就算这中间的时间很长,患者有其他的事情做着,也不会觉得长,因为你没有漫无目的的等待;而国内的预约很不健全,很多都是去排队挂号,排队的时间全都是等待,排一个小时,会感觉过了一天,等待消耗着患者的耐心。另一方面,国内缺乏杰出的基层医疗体系与转诊制度。你知道2014年中国医生的工作负担量吗?来看表1。

我们不难看出,越高级别的医院,承担的医疗任务越多,形成一个倒立的金字塔。这还只是医院级别,如果在考虑中国地域间的巨大差距,现实就可以浮现出――东部大城市的大医院,医生每天忙得没工夫吃饭,中西部农村小医院的医生,恐怕一个星期也没几个病人,他们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技术。所以看似是“看病难”,实际是医疗资源利用不合理。如果那个医生负担分布变成了一个正的金字塔,基层医院治疗最多的病人,而有需要的重症或疑难杂症才被转诊到更高级别的医院,医疗资源分配合理了,看病也就并不存在难了。

2、“看病贵”:对于这个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和信息不对称及信息不透明化有很大关系,一种药生产出来可能只要一元钱,到经销商手里可能要五十,而到医院可能就要八十。商品中介的存在很大程度提升了一种产品的价格。如果信息透明化了,商品中介减少了或者消失了,我想能很大程度的消减看病的费用。

三、阿里健康面对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就提出“实施分级诊疗室从根本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性制度设计,事关医改成败”。老百姓抱怨看病难、挂号难是因为信息的获取不对称,互联网大数据的存在可以帮助患者在选择所需医生时掌握主动权,将患者和医生相链接,将就医数据相连接,实现挂号、诊断、查房、缴费等数据共享。而通过接入一些基层的数据信息系统,可以为患者自动匹配一些合适的医院,这很好的迎合了国家推行的“分级诊疗”。所以互联网医疗出现了,所以“阿里健康”出现了。

“阿里健康”依托阿里巴巴的在线支付、金融解决方案、云计算能力、大数据平台等领域的优势,迅速的布局于互联网医疗。阿里健康的前身是中信21世纪,中信21世纪是中国第一块第三方网上药品销售牌照的获得者,并掌握一套完整的药品监管码体系,这表明其将获得药品流通过程当中的全部数据。阿里健康的原本的目的是作为一款吸引用户的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在医院获得的处方,于该软件上进行对应药物的比价,该软件可以将价格最低的合作药店推送给用户,而后用户可以自取也可以通过药店的配送拿到价格较低的药物,这样阿里健康便达到网售处方药的目的。仅仅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阿里健康必须扩大自己的产业链及多样化自己的服务模式,后来阿里健康成功的与新浪爱问医生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成功的接入新浪爱问医生业务,拓展了购药的上方产业链。天猫医药馆的接入,使阿里健康网上售药成为可能。2015年以来,阿里健康不断扩充自己的规模,与多家互联网服务与医疗设备方面的公司达成合作。由此可见阿里健康的目的是打造成一座医疗平台,集药房、医疗机构、医疗器材、保险公司等于一体的医疗平台。

而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阿里健康想挑战传统医疗必然会遇到挑战。众所周知医院和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便是处方药,阿里健康想让用户拿着医院提供的药方,通过药店竞价的方式来降低医疗费用,而医院和医生想办法拒绝提供处方。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医疗点等基础医疗服务机构或许是不错的合作对象,基础医疗机构缺少流量而恰恰阿里健康可以引入流量,这可以很大程度的缓解中国看病难的难题。但如果无法与更高级别的医院达成合作意向,阿里健康便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医疗平台,重病患者则无法转诊到更高级别的医院。问题在于更高级别的医院重来都不缺少流量,他们不会愿意开放自己的数据接口。好消息是政策层面的支持,阿里健康可以将目光放于一些大型的军医院,邀请其开放数据接口。

四、互联网医疗对传统医疗的冲击及其成长前景

(一)传统医疗的痛点

对于传统医疗的痛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得出:

1、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优质的医疗设施及医生过分的集中于三甲及以上医院,区域性的分布也不合理,大都集中于大中型城市。这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及技术水平下降严重,也使得大型医院的资源得到不合理的应用。

2、分级诊疗的推行效率低。医院都想得到更多的优质资源因而努力向三甲医院发展,患者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不信任,努力向三甲医院看病,扎堆现象因此形成。

3、以药养医问题严重。医院的主要的收入便是药品收入,而运营上的很多成本便被摊在药品上,这直接导致看病贵这一难题。

4、医保系统性风险,医保连续多年的支出增长率大于收入增长率。

5、医院、医生、患者这三者的关系复杂。

(二)互联网医疗的优势

而互联网医疗的出现为这些难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1、对于分级诊疗难推行,我们如今缺乏的是从三甲到中间、到基层的统一化信息平台,而互联网医疗中的远程医疗及医生交流论坛可以很好的促进分级诊疗的推行。

2、网上竞价售药对于消减药品的中间利润扮演着重要角色,互联网的出现可以消除商品中介,消除中间利润、

3、医保的互联网化,可以精化医保的管理,减少医保的不合理支出,使医保的支付更加便捷。

4、在传统环境下,因事业编制的存在,使得医生和医院是隶属关系,医生和患者是服务关系,患者想见到医生就必须到医院。互联网医疗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改变了,一个医生可以看到更多的病人,解决了资源分配的不合理的问题。而未来,越来越多的医生会走出体制龋自由的服务于更多的患者。

五、研究结语

中国传统医疗行业“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催生了人们寻求一种崭新的医疗方式的想法,而当下最火的当属互联网,各种互联网+的出现,启迪了互联网医疗。互联网的快捷方便对很多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很方便的,信息也变得越来越对称,这可以消除很多成本,商品可以由厂家直接到消费者手里,消除了很大一部分中介成本。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大的概念,很多人可能无法理解这一存在,好在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始开发这一概念,我们已经可以具体的去感触这一概念。阿里健康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让人们已经开始去发现去体验互联网医疗带来的快捷,市场导向已经开始。每一个伟大事业的诞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人力去摸索,去发现挑战,并克服挑战。我们可以从阿里健康的发展历程中感触到,传统医疗的阻挠,上下游壁垒的打通,各种层面的博弈等等。于其解决的方案我们也可收获良多。中国历史上很多的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然后倒逼整个体制进行改革,相信互联网医疗的出现对传统医疗的冲击能够加速中国的医改,为人民营造出贴心,舒适的医疗环境。在这里我想以一句话对如今的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做个总结:“关山路远,道阻且长”。

【参考文献】

[1]赵平.2015年互联网医疗最具投资潜力的五大领域[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5(Z1)

[2]2015年最有可能ipo的14家互联网医疗公司[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5(08)

[3]李洪磊,王强.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7)

[4]晏茜勤.我国互联网医疗运作模式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

[5]郝宇航.生物医药企业研发融资渠道研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6]张卫华,戴淑芬.风险投资运作中的风险分析――导入期风险企业的风险分析与评价[J].技术经济.2000(12)

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篇4

(一)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涉性、低俗不良广告,网上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或服务行为,以及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虚假违法广告。

(二)清理网上非法“性药品”广告、性病治疗广告和低俗不良广告,整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色情及低俗信息。

(三)清理整治涉及商业加盟、科技诈骗的虚假违法广告,以及房地产销售、房屋中介、招工招聘、职业介绍、招生培训等虚假违法广告。

(四)加强户外广告、印刷品(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广告内容违法、未经登记擅自或未按规定要求户外广告、固定印刷品广告行为。

(五)加大群众投诉举报集中、广告违法率居高不下的商品或服务广告的治理力度,整合监管措施手段,强化案件查办和跟踪督办,有效遏制虚假违法广告屡禁不止、屡罚屡犯的现象。

二、整治工作的职责分工

(一)区委宣传部要积极支持并会同广告监管部门,进一步落实广告管理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政府和政府部门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的措施和成效。

(二)区工商分局要切实履行牵头职责,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推动广告专项整治各项措施的落实。要进一步强化广告日常监管,加强媒体广告审查的行政指导,指导媒体单位建立健全广告审查等管理制度,把广告前审查把关职责落实到位。加强广告监测,完善监测机制,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户外广告管理,加大对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及时查办上级交办、有关部门移送、监测发现、群众举报的违法广告案件。对多次虚假违法广告(尤其涉及商业加盟、科技诈骗)、屡罚屡犯的,依法暂停其广告业务,直至取消广告资格。构成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部门依法查处。

(三)区公安分局要严厉打击虚假广告的犯罪行为,依法惩治利用互联网、手机媒体传播色情的犯罪行为人,会同区工商分局依法查处为提供广告服务的网络广告商,对相关部门移送的涉嫌虚假广告犯罪行为要认真组织查处,依法严厉打击以有效震慑犯罪。

(四)区监察局要继续将虚假违法广告列为治理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有关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履行监管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疏于监管、执法不严等行为,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问题严重的,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五)区电信分局要规范互联网、手机广告,对未取得互联网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手续,擅自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站,责令当事人关闭网站,同时通知相关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停止为其提供接入服务,并依法追究相关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的责任。对经有关部门书面认定擅自从事药品、医疗器械、医疗保健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且备案信息不真实的互联网站,依法注销备案,通知相关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停止为其提供接入服务。

(六)区卫生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广告的监测,以违法违规医疗广告为线索,对医疗机构违法违规的执业行行严肃查处,及时对违法广告的医疗机构进行警告、责令其限期整改。对医疗机构违法医疗广告受到两次警告仍拒不改正的,或因违法医疗广告使患者受到人身伤害或者遭受财产损失的,责令其停业整顿、吊销诊疗科目,直至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七)区文体局要深入各类影剧院、体育比赛场馆、网吧等文化体育场所,对电影放映前后、比赛前后、互联网上的广告播出加强监管,对违法的广告要依法查处。

(八)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要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的跟踪监测,强化对严重违法广告涉及企业和产品的监管,对严重违法广告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一律列入“黑名单”重点监管,一律采取暂停销售行政强制措施;对严重违法广告且产品抽验不合格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一律依法从严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九)区房产局要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权利人、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的房地产项目预售、预租、出售、出租、项目转让以及其它房地产项目介绍的广告进行监管。以下情况的房地产不得广告:对在未经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开发建设的;在未经国家征用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设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规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预售房地产,但未取得该项目预售许可证的;权属有争议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建设的;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经验收不合格的。对违法的广告要依法处理或依法移交。

(十)区城市管理局要加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工作,尤其对未经批准利用户外场所、空间、设施等设置的户外广告要依法查处或拆除;也要对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户外广告的设置、不按照本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范设置;未经批准变更户外广告批准设置事项的;未在户外广告画面上标明批准设置文号和设置人名称;版面空置而未补充公益广告或者未按照规定比例设置公益广告的;未保持户外广告外型整洁、完好或者未按照规定开启照明设施的;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测的户外广告要依法查处或拆除。

(十一)区计划生育委员会要配合区卫生局对含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内容的广告严格把关,广告用语要符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发现违法违规的广告应依法移交给相关部门查处。

(十二)区人力资源局要对招工招聘、职业介绍、招生培训、寻求合作、寻求服务等经营性广告进行规范和管理。发现违法违规的广告应依法移交给相关部门查处。

(十三)工商分局、区高校办公室要会同工商分局协调辖区各高校,对校内、外(周边50米)的橱窗广告、路牌广告、印刷品广告进行监管,包括单页、招贴、宣传册和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要与成员单位配合,加大对招生培训、职业介绍、无痛人流等虚假或不良广告的监管力度,发现违法违规的广告应依法移交给相关部门查处。

三、整治工作的具体安排

(一)时间安排

根据国家十二部委、省十一部门、市十一部门要求,专项整治工作从5月25日开始,到12月10日结束。按季度、分类别、有重点开展“一季一整治”,具体布置是:

第二季度整治重点:医疗、医疗器械、化妆品及美容服务等违法广告。时间:5月25日至6月30日。

第三季度整治重点:保健食品、药品、农资、招生培训和商业加盟、科技诈骗等违法广告。时间:7月1日至8月15日。

第四季度整治重点:网上、手机、电视购物、房地产等违法广告和校园周边不良广告。时间:8月16日至11月10日。

(二)督导检查

11月10日至30日,迎接省、市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合检查组考核评估。区工商分局会同相关部门对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对群众投诉举报集中、广告违法率居高不下的广告、部分虚假违法广告屡禁不止、屡罚屡犯的媒体,实施综合治理。

(三)总结验收

12月1日至12月10日,各相关部门对开展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总结、收集相关资料,并于12月5日前书面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和区工商分局。12月8日前,区工商分局向市工商局上报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四)广告监测

整治期间,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加强辖区主要媒介所的医疗服务、药品、保健食品、网上非法“性药品”、电视购物及重点广告和阶段性重大违法广告。每季后5日前将上月的监测结果(附件1、2)报区工商分局。

(五)信息沟通

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每季度向上级和区工商分局反馈整治情况。1.反馈时间:每季后5日前,即二季度于7月5日前,三季度于10月12日前,四季度及全年整治工作总结于12月5日前书面报送。2.反馈内容:包括违法广告监测结果(附件1、2)、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整治成果、典型案例以及其他有关情况等。3.其它事项:对整治工作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及时沟通协调,对在整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上报。

四、整治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统一领导,营造整治氛围。这次虚假违法广告整治活动要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强化联合整治力度,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机制,把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并且要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宣传工作,营造整治虚假违法广告的良好氛围。

(二)统一思想认识,注重整治实效。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的重要性,增强打击虚假违法广告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有机结合起来,认真做好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按照整治工作要求,及时作出安排部属并加强组织领导,围绕整治重点,严把媒体广告这一关键环节,从源头治理,严厉打击利用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商业欺诈行为,严格监管广告经营活动,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增强联合监管的整体合力,扎实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注重实效,不走过场。

(三)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各相关部门要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切实履行职责,扎实有效地抓好全市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开展监管执法联动,整合监管资源和手段,综合运用经济处罚、行政处理、责任追究等多种措施,切实增强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的法制观念和诚实守信意识。要协同查办严重虚假违法广告案件,并且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工商部门要做好牵头工作,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增强联合监管的整体合力,积极协调、督促、推动落实整治措施。

(四)落实监管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广告监测、违法广告警示公告、媒体责任追究、药品广告前备案、广告审查员、暂停广告、违法广告退出市场等广告管理制度,夯实齐抓共管的基础,完善联动执法机制,督促广告经营单位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工商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及时《违法广告警示公告》和《严重违法广告公告》,并进行点评分析曝光,在查处案件同时联合相关部门追究媒体相关人员责任,对屡教不改、屡禁不止严重虚假违法广告的经营者,实施退市场、暂停广告的处理。

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篇5

为保障群众获取全面、准确、及时的医疗服务信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公开度,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依法执业、诚信服务,2010年8月,当时的卫生部颁布实施了《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信息公开管理办法(试行)》(卫生部令第75号),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单位的信息披露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类规定。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需要进一步突破的8个关键问题,其中就包括全面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促进医疗机构良性竞争问题。国外对于医疗信息披露的发展早于我国,如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医院要在每年6月份提交年度报告并通过互联网媒介向社会公开。公开内容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服务质量报告和年度报告[1]。英国为了使公共部门更加公开、透明,2005年颁布《信息自由法》,将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作为信息公开的部门[2]。国外大量研究表明,信息披露会在医疗质量、医院声誉管理等方面对医院产生影响。在医疗服务数据披露后,医院会更加关注质量改进,促进了医院管理水平提升和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其中,绩效比较差的医院通过对照比较,可以明确差距,聚焦问题所在,提高服务质量,减低医疗纠纷和治理腐败[3];绩效较好的医院则会因为信息披露情况好而使其市场份额和收入水平均有所提高[4]。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医疗服务信息披露对医疗服务质量的促进作用并不是绝对的,Russellm等[5]总结了苏格兰信息披露的经验,发现除了关注数据的披露,也要形成一种恰当的激励机制和组织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披露的作用。国内对医疗机构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现状的研究以及对信息披露规制策略和评价指标的探讨。檀琳[6]以自办网站为例,对大型公立医院的医务信息公开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大多数医院的网站存在片面夸大医院业绩、医患沟通便捷渠道未充分发挥作用、院务信息公开随意性大、医德医风建设信息缺失、公益信息不规范等问题。袁建国等[7]对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公立医院进行分析,发现各医院的信息披露内容大同小异、不同等级医院的披露程度详略有别,北京地区医院的信息披露情况好于其他地区。孙海涛等[8]提出公立医院改革中构建信息公开监管制度的建议。但国内尚没有对于信息披露情况与医疗服务质量关联关系的定量研究。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2012年北京市卫生工作统计资料》(汇编)公布的北京市三级、二级、一级医疗机构的运营数据作为基础研究样本。实际检验中剔除了没有官方网站的医疗机构。最终,得到可以用于实证分析的样本三级医院55家、二级医院69家、一级医院20家,共144个样本。

2.2研究方法

在信息披露情况指标方面,本研究选取能够反映医院对医疗质量重视程度的相关词汇组成数据字典,进而对数据字典中的词汇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评估医院网站的信息披露质量。数据字典中既包含能够直接反映医院医疗质量过程和活动的词汇,如“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等,又包含反映终末质量的相关词汇,如“治愈率”“满意度”等,还包含间接相关、可能会影响医院医疗质量的词汇,如“义诊”“对口支援”“公益”“社会责任”“绩效考核”“医疗救助”等。对于数据字典中的词汇,本研究利用词频统计法,计算数据字典中的某一关键词在医院网站中出现的频率,用以量化该医院对这个关键词所表达内容的重视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tF=包含关键词的网页数/网站总网页数。对于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的情况,本研究中采用住院死亡率来表示。医疗服务质量越高,医院的住院死亡率越低。

2.3研究模型

(1)假设。信息披露情况与医院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在本文中,即数据字典中的词频能够反映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水平。(2)模型建立。本研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因变量为数据字典中的关键词的出现频率,考察变量为医院年住院死亡率。为了增加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考虑到医院规模对其就诊患者病情的影响,本研究中加入了医疗机构类别、急诊死亡率和病床使用率作为控制变量,回归模型为:tFi=β0+β1X1+β2X2+β3X3+β4X4+εi。其中tFi表示出现频率,X1表示住院死亡率,X2表示医疗机构级别,X3表示急诊死亡率,X4表示病床使用率。(3)变量含义。①因变量。tFi为数据词典中第i个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即医院网站中出现第i个关键词页面数占网站总网页数的比例。本研究以tFi作为医院信息披露程度的指标。②考察变量。本研究以住院死亡率作为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因为医院的主要诊疗活动来自于住院病人,住院死亡率能够有效反映医院的诊疗水平和医疗质量。③控制变量。本文选取医疗机构的级别、急诊死亡率、病床使用率作为控制变量。住院死亡率通常还跟医疗机构的规模、诊疗水平、患者认可度相关。因此,本文中分别选取了上述3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医疗机构的级别控制医疗机构的规模,急诊死亡率控制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病床使用率控制患者认可度。

3研究结果

3.1医疗机构网站建设及词频筛查状况

选择北京市60家三级医院、120家二级医院、340家一级医院作为初始样本,考察医疗机构的官方网站建设情况,得到样本医疗机构三级医院55家、二级医院69家、一级医院20家。以医疗机构官方网站中“医疗质量”出现频率为例,研究多元回归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数据字典中“医疗质量”出现频率不为0的条件进行筛选后,最终得到有效样本123个,其中三级医院55家、二级医院68家、一级医院0家。

3.2多元回归模型分析

表4显示,“医疗质量”的出现频率与住院死亡率负相关,也就是说“医疗质量”的出现频率可以反映出住院死亡率的高低,医疗质量的词频值越高,该医疗机构的住院死亡率越低。这个结果是在保证多个变量不为空的前提下给出的结果。与此同时,“医疗质量”的出现频率与医疗机构的急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与急诊病人病情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有关,不能反映出医疗机构一贯的医疗质量水平。

3.3交互项分析

通常在回归分析中,通过利用两个变量之间的交互项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交互效应。为了找出医疗质量出现频率和住院死亡率之间的交互效应,本文构造模型如下:Y=β0+β1Z1+β2Z2+β3Z3+β4Z2Z3+ε。其中,Y是住院病人的手术人次占总就诊量的比例,即手术比;Z1是医疗机构级别;Z2是医疗质量出现频率;Z3是住院死亡率;Z2Z3为交互项。公式反映医疗质量的出现频率和住院死亡率对于医院住院人数的影响。表5结果显示,手术占门诊量的比例与住院死亡率负相关,也就是说死亡率越高,医院的住院人数越少。而医疗质量的出现频率与住院死亡率交互项为正,说明死亡率高的负向影响会因为医疗质量的出现频率的影响而得到消除,也就是说如果医院信息披露做得好,可以有效消除因为住院死亡率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讨论与建议

4.1医疗质量词频与住院死亡率存在负相关关系数据表明,“医疗质量”的出现频率与医院的住院死亡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医院网站中“医疗质量”的出现频率可以反映出医院服务质量水平。“医疗质量”的出现频率越高,该医院的服务质量较好。通过这一点,可以帮助患者判断医院对医疗质量的重视程度,并推测出医院的实际服务质量情况,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就医选择困难的问题。

4.2我国医疗机构信息披露意识薄弱互联网是医院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也是医院自我宣传的重要平台[9],目前,在我国的医院中,利用网站进行信息披露和自身宣传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大部分医院并未建设网站,更没有相应的信息披露。已有网站建设的医院的信息披露内容单一,披露意识不强。二级、一级医院的网站建设情况较差。二级医院的网站建设率不超过58%,一级医院的网站建设率更是只有6%左右。三级医院的网站建设率较高,但提供的信息较为单一,大多以基本的就诊信息为主,如门诊时间、就诊指南、门诊时间、医生介绍等。部分医院还会提供在线咨询、网上预约、保健知识等,但对财务、医疗质量、就诊满意度等动态信息的披露较少。

4.3信息披露可以有效消除因死亡率给医院带来的负面效果医院网站除了可以提供正确的医疗保健信息,还应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层次,使网站成为医院和公众接触的桥梁。公众可以从网站认识、了解医院,医院可以通过互联网使公众建立起对医院的信赖感和信心。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信息披露可以有效消除因死亡率高给医院带来的负面效果。医院可以通过信息披露扩大影响,改善公众形象[10]。

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篇6

日前,中国移动浙江分公司推出基于4G网络的远程医疗系统以及一站式的物联管理平台等相关应用,为全面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开创了新的局面。其实早在2010年,浙江移动就曾在全国首次推出12580医院预约诊疗平台,引起广泛关注。“借助互联网推进智慧医疗时机己成熟,并且要利用好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着力推动就医模式创新升级。”全国人大代表郑杰在全国两会上表示。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移动医疗等新型的就医模式正在成为新宠,并陆续在全国多地推广应用。

移动医疗速度与效率同行

随着4G网络、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慧医疗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2013年,浙江移动通过4G网络为医院搭建了远程医疗系统,实现了医生的远程会诊;又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搭建了120院前急救信息化平台,极大地提高了急救效率。

以首次第一时间获得救治的心肌梗死病例者为例。当时,安装了4G移动终端的试点救护车一到现场,见到的是一位呼吸困难的老年病人,急救医生初步预诊为心肌梗死,马上抬患者进车。上车之后,急救医生接通各种仪器,在一个平板电脑上输入患者身份证号,迅速调出他的电子健康档案,血犁、既往病史、过敏药物等一目了然;与此同时,救护车监护仪上所有生命体征信息也通过蓝牙同步到电脑上。为了进一步研判病情,急救医生立即与目的地医院、120指挥中心进行视频会诊,各方在清晰看到患者并共享监护数据的情况下,诊断出患者确为心梗,甚至将心梗的位置准确定位。当患者一到达医院,立马被推进了手术室,及时地抢救了过来。目前,中国移动还在进一步大力推进4G网络建设。从技术角度来说,4G的平均网速可达到80兆/秒左右,这将为提升各类医疗服务和应用的信息化水平提供有效支撑。

在武汉,早在2013年5月,借势无线城市建设的东风,武汉移动就积极与天佑医院携手,以手机为信息化媒介,搭建起个人医护、医患互动、无线诊疗等环环相扣的智慧医疗平台,为市民健康铺就了一条医疗信息化之路。“武汉移动与天佑医院的合作将朝着华中第一家4G全覆盖医院的目标进发。”武汉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然,广州也不甘落后。日前,广州市多家三甲医院相继上线手机app软件。患者在手机上只需安装相应的医院软件后,即可在手机上完成预约挂号、排队叫号、缴费等服务,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和看病烦等难题。除广东外,北京、上海、浙江的多家医院也已经上线了手机app应用软件。

多家商业巨头抢先布局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受青睐。而作为传统医疗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移动医疗更是受到资本的热情追捧,甚至一些医疗门诊经营者也开始逐步把眼光瞄准这片新蓝海。一时间,各类的医疗app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增长,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寻医问药也日渐成为消费者生活的新潮流。

在国外,不少大型公司也紧紧盯着这块“蛋糕”。日前,高通公司就成立了移动医疗部门“高通生命”(QualcommLife),并建立了一个技术平台,让移动医疗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对人们的用药和自我检测结果等数据进行整合,方便医生能够获得用户更加完整的健康信息。

而以色列LabStyleinnovations公司近日了一款新型手机血糖测试仪,糖尿病人可以实时监控自己的血糖水平。据该公司官网的消息称,这款名为Dario的血糖仪可以直接插入智能手机。它自带的一款软件程序,能实时记录、监控并分析使用者的血糖。为客户使用方便,该测试仪兼容苹果ioS和安卓系统。

近日,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randViewResearch(以下简称GVR)对外的报告称,全球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的规模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到490亿美元。另据艾媒咨询的预测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125.3亿元。

同时,据艾媒咨询的统计数据还显示,我国现阶段移动医疗app己达2000多款。比如提供药品介绍和购药服务的“掌上药店”;满足专业人士了解专业信息和查询医学参考资料需求的“杏树林”;满足寻医问诊需求的“春雨掌上医生”;预约挂号及导医、咨询和点评服务平台,“就医160”等。

2014年1月,信息技术咨询公司的报告《中国医疗行业it市场2014年10大预测》也指出,移动医疗系统在大型医院快速普及,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报告提及移动医生类应用系统(例如移动调取电子病历、移动诊断和会诊)。截至2013年9月,中国17.5%的三级医院已经使用了移动医疗系统。

移动互联网的人力推动,正在改变着人们信息获取的方式,通过移动互联网来及时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医疗、养生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加深,这种需求也将呈上升趋势。可以说,移动医疗正成为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热点,吸引了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被视为是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蓝海。

移动医疗应用落地成关键

尽管手机看病给用户带来了便利,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的发展阻力和挑战。

首先,缺乏行业的监管。从实际发展来看,现阶段移动医疗领域的监管仍然可以用“空白”二字概括。比如移动医疗资格的认证与服务,如果通过移动医疗app诊断,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将非常棘手,且相关法律文件也并无参考案例。

其次,当前用户的认知度偏低。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日前仅有8.6%的用户了解移动医疗,而用户完全没接触过且不清楚的高达77.1%。有业内人士则认为,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大众对医疗健康的积极关注,移动医疗得到了一定成长,但当前仍需要很多医疗机构和政府对移动应用、云计算等概念作进一步的引导和教育。

当前我国移动医疗app的产品尽管已达2000余种,但绝大部分的移动医疗app用户参与度并不高,且在较为缺乏具有医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情况下,直接导致了该类产品的研发受限。

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篇7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模式;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传统的医疗行业带来了冲击与变革。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新应用是将互联网与医疗系统相联结,医院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电子医疗档案、疾病健康风险、在线问诊、远程会诊、健康建议等多形式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1-2]。从前传统医疗服务中的挂号慢、候诊长、费用不透明的时代被新型的互联网+医院所代替,为规范和促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针对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未来5-10年全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要求,2018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从业务应用、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新兴技术这5个方面提出262项建设标准,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导提供了实操性指南,将引导提高各级医院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行业信息发展[3-4]。本研究将互联网+医疗模式与传统医疗模式进行对比,旨在探讨互联网+医疗模式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与影响。现将有关工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使用的常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对照组,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互联网+医疗模式下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观察组。医院规模、医疗团队、使用两组系统的工作人员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传统医疗模式下进行排队挂号、检查、问诊、收费等项目。观察组在互联网+医疗模式下搭建“云医院平台”。包括:窗口、电话、网络、诊间及自助机等多渠道分时段的半小时以内精准预约;建立辅助检查集中预约中心,实现多项目检查一次预约、单项检查诊间预约;全面推行门诊诊间结算、支付宝、微信、社保卡资助结算、窗口结算和住院床边结算;实现移动医疗、移动护理全覆盖;实现药事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和门诊取药“零排队”;建立无胶片医院,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云报告”等。所有门诊挂号、辅助检查预约、取检查报告等都可自助完成。以门诊挂号为例,患者可通过医院网络预约平台,通过该平台注册登录、选择自己方便的就诊时间和想要选择的医生,在平台上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行卡等方式确认支付,就诊时仅需持成功预约的短信前往分诊台报道就诊。就诊后还需再次复查面诊的患者,可再次通过预约平台录入自己信息可进行快速挂号。预约成功但因故不能按约到达的需进行网上退号,避免浪费医疗资源。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种模式下患者满意率、患者投诉次数及经济效益增长率。患者满意率评分采用自制问卷形式,分别在18年12月和19年12月应用系统数字随机法选取100名患者进行调查。共20个项目,总分0~100分,86~100分为非常满意;71~85分为满意;56~70分为基本满意;40~55分为不满意;≤40分为非常不满意。两次问卷回收率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分析相关数据。以%表示计数资料,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模式下患者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模式下患者满意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714,p<0.05)。见表1。

2.2两种模式下患者投诉次数比较

对照组信息管理系统显示:2017年~2018年全年医院就诊人次为2358956573人,全年投诉次数为103次;观察组信息管理系统显示:2018年~2019年全年医院就诊人次为2582193456人,全年投诉次数为66次;观察组全年患者投诉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13,p=0.001)。

2.3两种模式下经济效益增长率比较

对照组信息管理系统显示:2018年全年总营收86.47(亿元),经济效益较17年同比增长11.53%;观察组信息管理系统显示:2019年全年总营收107.09(亿元),经济效益较18年同比增长23.85%。

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篇8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民营医院也不例外!我国民营医院的发展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相同步的,时至今日,在全国所有的医疗机构中民营医院已经将近占据了一半。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级各医疗机构30多万家,其中非公有制医疗机构13万多家,有实力的大约500家。民营医院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占据了很大的分量。随着这些医院的兴起,老百姓反映多年的就医难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而受这些医院的市场竞争压力,国有的一些大型医院也在医疗设备、服务质量上得到了推动。然而无可否认,国立医院有自己先天的优势,很容易获取人们的信任,而民营医院受多重因素制约影响了竞争力的提升,主要集中在消费人群对民营医院的信任程度、技术力量的薄弱、高级人才的匮乏、营销成本居高不下、核心竞争力的薄弱、媒体负面的报道等等,都会对民营医院形成致命的打击。医院自身的不足外加上媒体等社会舆论的妖魔化,使得在与国立医院竞争上自然是困难重重,

为了争夺市场,实力稍强的医院就会通过大量的宣传广告来影响大众的选择,无疑,媒体宣传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营销费用的消耗,使医院利润率下降,从而影响医院的设备、技术的再投资,这些又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另一方面大量夸张、干扰的广告使得大众逐渐开始质疑民营医院的发展模式,进而消除了大众对其选择的欲望和需求。另外,随着医疗广告禁止刊播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个行业大洗牌的前夜,对于依靠广告来打市场的民营医院来说,生存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小了。民营医院一旦断奶,预见的是竞争将会越来越白热化;实力不济的医院倒闭,社区门诊关门大吉,医疗行业两极分化;有的医院跟不上市场的步伐,因为资金链断裂大批死去;大型综合医院也会遭遇阵痛,营业额急剧下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寻找一个新的营销平台,打造医院品牌,使其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是令民营医院院长们头疼的一个难题。

随着分众传媒的崛起,楼宇广告、卖场广告、地铁广告这些也成为了品牌商的又一选择,再加上传统的一些路牌、户外、报纸、电视、广播等等广告形式,品牌商的组合广告投放模式日趋多样化。这种变化的背景正是传播媒体的越来越多样化。如果说以上媒体传播还算是传统,比较容易掌握的话,那么,变化迅速的互联网上的广告投放技术就是最难掌握的了。在成千上万的网站上,什么是性价比最高的广告?什么是最有效的推广方式?这对于传统的广告公司和市场部人员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谜,更不要说是民营医院了!

中国企业经历了衷情"公关"、崇拜"点子"、迷信"广告"、依赖"企划"、相信"CiS"这样一段心路历程。然而,卓越的企业必须以营销作为主导,或者说以消费者作为主导,在互联网时代,这个要求会变得越来越突出。目前,在互联网营销的领域里包括多种营销方式,如:Sem(搜索引擎营销)、Seo(搜索引擎优化)、电子商务网站(B2B、B2C、C2C、C2B)等。这些营销方式不但涉及到it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还涉及到美工知识、文案知识等等,这也使想从事互联网营销工作的人们不得不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复合型人才,更是让不知所措的民营医院迷茫,寻找不到切入互联网时代的落脚点!

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篇9

“那是在1816年”,埃里克低声说道。他话锋一转:“不过到了2016年,等听诊器发明200周年的时候,就没人再需要一个听诊器了,取代它的将是无线的数字设备。”于是,演讲台的投影幕上显示了一组呈现在苹果iphone上的心电图―“作为一名心脏病医生,你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通过手机实时地监控到病人的心脏和脉搏跳动情况,在我身上,这一切已经发生了。”

埃里克•托普是全美最早把诊疗和对病人的服务搬上移动平台的医生,也是一名传统医疗工具的终结者。

在他看来,这是医疗的未来。

这也是科技公司创业者和风险投资者的普遍期许―市场研究公司aBi在2011年12月的一份报告称:到2016年,无线网络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3.4亿美元,届时将有3000万台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中的“医疗局域网”相连接,可佩带在人们身上的无线医疗感测器将达到1亿台。

这些“感测器”将感知你的体温、心跳律动、脉搏、睡眠深度、血压和体内含氧量,甚至胎儿的心率情况―过去你可能听到过这样的“恐吓”,如果要实现上述功能,你得在身体内植入一块芯片。现在你知道了,其实一切都可以用“非侵入”的方式进行。它们可能是一款戴在手腕上的心脏跟踪器,一款放在腰带上的血压测量仪,或者一条搭在身上脉搏位置的睡眠质量传感带。

它们连接着一个被数据构成的“互联世界”―――这些数据变成了最终呈现在你手机和电脑屏幕上的“信息图”(inforgraphic)。在一个屏幕上,那些不同颜色、字体、大小和随时变化的折线图记录着你的各种生命体征,它们也可以生成各种电子报告,发送到你和家庭医生的电子邮箱里。有的时候,这些数据还可以化身成一款催促和监督你体育锻炼的趣味程序和游戏……

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已将医疗定位为下一个业务增长点。无线芯片和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高通不久前宣布成立高通生命公司(QualcommLifeinc.),运营此前的高通无线医疗(QualcommwirelessHealth)部门业务。高通同时还将设立规模为1亿美元的高通生命基金,用来扶持相关的移动应用创新与设备研发。它的第一个产品是用于无线医疗终端的2net平台和集线器,目前已在美国上市,主要用于基于云计算的医疗数据信息整合与传输。

你可能已经意识到,关于医疗的未来已经被“移动互联网”这个最热门的领域绑架了。这并没什么不好。当一切辅助医疗、健康监控和改善的工具都变成了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当它们都可以通过3英寸到10英寸大小的可移动屏幕随时呈现在你、医生和健康教练的面前,这些被聚合的健身与健康数据,被应用和智能传感器设备构成的生态系统收集、传输并通过应用编程接口互动―再通过一个简单的控制面板为用户提供跨平台和移动设备的服务。这个描述起来有点复杂的过程,让医疗与健康变成了不是那么复杂和奢侈的事。

而对投资者、创业者和关注无线互联网未来的人们来说,在经济持续下挫和对投资泡沫的担忧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与医疗相关的投资看上去像是最可能在“移动互联网”这个重灾区领域避免泡沫泛滥的方向。原因很简单,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真正需求,不应该是一两款《水果忍者》和《愤怒小鸟》的游戏那么简单,更不会是几款寻找附近陌生人搭讪的工具,它总应该是一点更迫切和必需的事―你很难想象医疗与健康不在其列。

在aBi的报告中,其预测的13.4亿美元无线医疗与健康的市场规模中,有4亿美元将来自那些与健康和医疗相关的移动应用程序,人们似乎更愿意为这些程序付费―这是一个用apps和软件改变医疗与健康行业的好时代。

旧金山和硅谷仍是风向标,这里出现了专门针对医疗健康创业的投资俱乐部和孵化器―如果你的创业项目与医疗相关的话,你可能未必需要去找创业教父保罗•格雷厄姆和他著名的创业训练营YCombinator,你需要的可能是RockHealth,一个针对移动医疗创业项目的投资基金、创业训练营和孵化器―在你提交完申请表格后,会有投资者与医疗健康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进行评估,每期选择10个项目展开为期5个月的“夏令营培训”―它们也会像YCombinator的种子团队那样,得到一笔至少2万美元的项目启动资金,并由RockHealth提供办公场地,以及法律、市场营销等配套的支持。

这个医疗领域的YCombinator同样有着强大的创业导师和顾问阵容:包括Facebook开放平台的早期设计者、移动社交网络path的创始人兼Ceo戴夫•莫林(Davemorin),twitter的工程副总裁迈克尔•阿贝特(michaelabbott),以及来自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副局长斯科特•戈特利布(ScottGottlieb)和基因测试公司23andme的联合创始人琳达•埃维(Lindaavey)等。RockHealth还与一些医院和医学机构建立了联系,以确保它孵化出来的创业团队不会从一开始就离市场太远。

从加入RockHealth的第一期公司来看,它们中的大部分显然是简单而有趣的应用程序开发者―比如insidetracker,这是一款透过感应器量化身体内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分含量的应用工具,它还可以向你推送优化健康和体育运动的建议;还有CellScope,它通过将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连接到web平台上,创建了一个让你在家就可以接受疾病诊断的系统。该公司正在试验一个诊断儿童耳部感染的智能手机附件,每年美国医生因这种疾病而出诊的次数达3000万次。而pipette让医生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监督和教导病人,以帮助病人康复,改善治疗效果,并发现预防保健的机会。

它们甚至可以感知你的大脑运动:比如BrainBot,它采用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最先进成果,让你轻松地提高大脑性能,从压力管理技巧,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到提升冥想的效果―对创意工作者来说,这可能是个福音。重要的是,通过无线实现的未来医疗并不局限在人们的生理机能上,它甚至能影响和改善人们的头脑和心理健康。

这些围绕着医疗的创业项目正在通往商业成功的道路上。旧金山最炙手可热的创业者、twitter和Square的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Dorsey)也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如果有下一件能让移动数据通过互联网直接延伸到真实的物理世界,那么它一定是医疗。

杰克•多西本身就是这一过程的亲历参与者。他创立了两年的Square试图把人们的银行数据信息和现实的物理世界连接在一起―它率先推出了一个读卡器(Card

Reader),让人们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就可以直接刷银行卡接受别人的付账。这个读卡器在任何一家苹果位于美国的零售店里都能免费领取。

但即便是杰克•多西的发明,也抵不过类似的医疗服务工具―另一款与Square类似的延伸的接入设备却不能免费获取,它起码卖到了几十美元―这就是移动睡眠监控工具提供商Lark的“睡眠腕带”。

Lark的睡眠腕带能追踪一个人的睡眠情况,并在某一时刻开始在你的手腕上震动,无声地将你“唤醒”,而不会吵到枕边的人(如果真的有那么个人的话)。而你只需要翻个身,用手指在iphone上轻轻划一下就能关闭震动,接着睡眼朦胧地查看Lark追踪的信息:在过去的几个小时里,你醒了几次,什么时候醒的,都体现在一张睡眠图表里。

“它是一款移动应用程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产品。”Lark创始人朱莉亚•胡(JuliaHu)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因为目前仅仅在iphone上才能运行Lark的睡眠监控程序,所以Lark“睡眠腕带”的销售大部分都是在苹果零售店里完成的。乍一看你会认为Lark是苹果的产品―它的简单、弧线、设计甚至包装盒的装置都与苹果的产品一模一样。Lark尝试与苹果庞大的零售系统商谈合作,但没想到苹果立即决定将Lark的腕带摆在苹果零售店里的显著位置上―他们已经追踪和关注Lark很久了。

朱莉亚认为,这是因为Lark产品的唯一性。“它能让人们用最简单的方式明白它将给你的睡眠质量带来什么。”她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她承认Lark从苹果学到了很多关于产品、设计和营销的东西。但另一个方面,苹果也需要这样一款产品表达自己的态度:苹果关注人们的健康,它很重要。

“未来医疗”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反向推动也不容忽视。这一两年来,人们一直寻找着将互联网上的数据和服务直接延伸到线下的方式(o2o模式,onlinetooffline)―团购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是最直接的代表。然而团购的“线下服务”从来就不能真正地实现与互联网上的数据在时间上的完全同步,“增强现实”技术囿于媒介的局限,在广告和游戏领域仍处于尝试阶段。而现在你似乎应该清楚了,真正实时、同步和最实用的o2o服务,其实来自未来的医疗―任何一款移动终端设备与它连接的传感装置,都直接通往最具体和鲜活的offline(线下)实体―你的身体、心脏、皮肤和大脑皮层。

当然,这并不是未来医疗的全部意义所在。这个变化带来的真正影响在于:它让属于你本人的健康信息真正地为自己掌握。它们不再被密封在医生的听诊器和诊所冷冰冰的机器设备里,那些数据和表格也不再只有医生才能查看,或只选择有限的几张投影和X光片传到你的手里,更重要的在于―关注你的生命体征、指数和健康状况,成了随时随地甚至每分钟都可以进行的事。

它改变着整个的医疗行业―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

如果你的手机上安装了HealthinReach这个工具,你也许就知道未来会发生些什么了。这个即将毕业于RockHealth的创业项目提供了一个“用户生成内容”的信息平台―你可以把它当作医疗领域的Yelp或大众点评网,如果在一些医疗项目上需要自付费用的话,这个平台能够让你了解到不同医生的教育背景、经验、价格和从业信誉等多方面的信息,甚至你可以参与“团购”某一个医生的医疗和服务―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医疗实在是太贵了。

“透明的医疗市场”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姗姗来迟的东西―比起酒店和餐厅等基础服务来说,但现在,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工具,它终于实现了。

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报告篇10

这一背景下,医院重心也由原来的“重视医疗设备、专家技术力量等硬设施”转移到了“重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水平等软设施”。以此为目标,北京协和医院不断探索,在解决既有信息化难题之外,也致力于引入新技术新应用最大限度改变“三短一长”医疗服务现状。

消灭孤岛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消灭一个孤岛比新建一个更加困难。北京协和医院管理层意识到,做好顶层设计,实现系统的全面整合、数据的互联互通才是医院信息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此,医院下大力气主抓数据互联互通,消灭孤岛。现已形成以业务数据仓库、数据整合仓库、HiS业务平台、paCS影像平台和UiS数据平台为纽带的信息支撑体系。在这一体系里,所有数据通过平台进行对接。

重症医学科就是北京协和医院系统融合的受益者。据了解,该科于2008年引进一套独立的重症医学信息系统(CiS)。但CiS和医院原有HiS系统是分离的系统,不能实现一体化,有些内容需要手工记录在CiS系统中。当医院决定上线新HiS,在统一平台上实现数据融合的时候,重症医学科积极响应,在新HiS平台上以定制化的方式、按需开发了更符合临床实际需求的功能和界面,同时保证了历史数据的完整性。“我们和新系统磨合了差不多半年,最后平稳过渡。虽然初期也暴露了一些新问题,但通过日夜加班、积极改进,两周时间就把大部分问题都消化了。”重症医学科张青医生表示。现在的CiS集成了大量的监控数据,与HiS完全对接,实现了出入量、泵入药物量、血滤数据的自动计算、危急值自动报警等,很好地支持了重症治疗的连续、动态管理。

为了让一体化的新HiS系统更贴近临床实际,信息管理处收集并整理了来自各科室关键用户的5000余条建议,通过系统改进和二次开发,实现了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申请与报告、影像、医嘱执行的闭环管理、医疗知识、手术申请与麻醉记录、数据展示、质量控制、Ca认证等35大系统功能,开发了临床路径、院内感染管理、重症监护、专科治疗、专科检查预约、临床移动应用、危急值等多个专项业务系统。大大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和医院运行效率。

面向管理全面优化就诊流程

在新门诊楼启用及新HiS上线之际,医院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思路,借助信息手段对患者就诊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可实现窗口、114预约、银行atm机、网银挂号等多种挂号方式,以及挂号、缴费、查询结果、打印报告和胶片等多种自助服务。医院已经安装导医系统,可实现分级候诊,65%的检查无需预约或自动预约,引入自动摆药机“人等药”变成“药等人”,大幅缩减排队等候时间,让患者看病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医院还在数据挖掘领域开拓创新,开展数据展示研究,以多种形式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与微软公司合作,搭建医疗数据集成与应用整合平台(UiS),通过动态数据采集和不同场景模拟,对科研数统分析、医院经营管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继续开发科研电子病历,为科研人员提供协和特色的模板服务。

数据主导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实现医院各方面对数据的需求,近年来北京协和医院的数据利用主要在临床、医疗质量和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加以实现。

“在临床上,我们尽可能提供完善、便捷的临床数据共享服务。如门诊病人的综合视图、住院病人的综合视图等,能够在一张图上便捷地查询到近七次门诊的医生、诊断、处方、检验结果、检查结果,或在一张图上可以查询到近七天的医疗结果。”协和医院信息科马琏工程师表示。

据其介绍,在医疗质量方面,北京协和医院可提供多种数据展现形式。如系统化地实现危急值的网络回报与追踪、病历质控、抗菌药物管理,以及可以全面掌握医院感染情况并根据规则预判疑似感染病例的院感系统等。

此外,协和医院还将数据应用于运营管理中。“我们为院领导、临床科主任、职能处室管理者开发了数据展示系统,可分角色分权限对数据进行分层显示、分级管理,提供常规院科两级门诊量、周转率等日常监控数据。”马琏表示,“此外,系统还可对会诊的时效性、检验和检查报告完成的时效性、诊室利用率、医生出诊等情况加以分析。”以医院运营数据为基础,北京协和医院还在不断探索闭环的科学化管理体系,通过动态数据采集和不同场景模拟,探索医护人员工作负荷、投资效益、诊疗流程以及管理模式。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在2010~2014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连续五年名列榜首,这也得益于北京协和医院在信息化领域中不断创新建设理念、管理方式、应用水平,不断创新,跻身国内医院先进行列。

相关链接

尝试“互联网+医疗”新模式

2015年9月16日,协和医院正式启用手机app挂号系统。患者只需在手机上下载一个手机app软件,就可用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挂号、查询检查报告、咨询用药等。据了解,此app挂号系统是由华为的FusionSphere、oceanStor、FusionServer等软硬件构建的云平台来承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