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启蒙教育报告十篇启蒙教育报告十篇

启蒙教育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6:03

启蒙教育报告篇1

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幼儿园坐落在苏州市“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创新基地――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这里聚集了众多的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代表当今科技领先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拥有相应的设施、环境等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使翰林幼儿园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具有了独特的优势,为幼儿园打造“科学启蒙教育”办园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初步意识,从而迈出科学素质发展的第一步,幼儿园设计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家长调查问卷》,在家长中开展调查,广征信息。从而初步梳理筛查出具丰富性、趣味性、安全性、教育性、可操作性、可参考性与于一体的翰林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库。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进行

1.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由幼儿园设计,试图调查科教创新区的科学教育资源现状,了解园内幼儿家庭及家庭成员所在单位中可利用的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环境条件等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问卷内容包括家长基本信息调查、选择题和简答题和问答题,对家长进行实名调查。

2.调查范围以及收卷情况

调查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三个年龄段新入园幼儿的家庭进行。

三、调查问卷的分析和结论

1.广大家长对幼儿园实施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具有正确的认识。

问卷首先了解家长是否对幼儿园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感兴趣。据统计,100%家长对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感兴趣,家长的科学教育意识普遍较强,他们知道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科学教育的实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国家振兴和民族强盛的重要和深远意义。

2.家长能充分认识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

问卷让家长从“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展开选择。据统计,93%的家长认为从观察幼儿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入手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最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87%的家长认为从开展科学小实验入手;75%的家长选择了“进行亲子科技小制作”;68%的家长选择“阅读科普图书”;67%择观看科普动画片的。数据显示,家长注更重培养幼儿对日常科学现象的感知和激发幼儿动手探究的兴趣。

3.对科教创新区内有无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家长有足够的了解。

问卷调查了家庭成员所生活的周边环境中有无可供幼儿分享,以丰富幼儿知识面的科学常识,科技知识的资源。调查表明,家长们普遍认为科教创新区的科普教育基地丰富,如科技园、创意产业园、欧瑞动漫基地展厅、中科院纳米所、西交大利物浦大学、苏大物理学院等高校的实验室等均有适合幼儿了解或学习的科学常识和科技知识。调查问卷收集了大量的可利用挖掘的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地,为幼儿园深入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家长的家庭和工作单位承载着丰富又可利用的科学启蒙教育资源。

调查显示,家长所在的家庭和工作单位承载着丰富可利用的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可供幼儿园挖掘使用。如有家长表示自己的工作环境为机械类型,可告知幼儿各种机械、工具、手工艺品的来源;有的单位有化学仪器和实验用具;有的所在的单位可以提供参观,实验室各光学显微镜供小朋友们学习了解微观事物放大之后的形态等。从问卷中,我们感受到了翰林家长地处科教创新区所拥有的独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今后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实施保驾护航。

5.全体家长均愿意担任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志愿工作。

调查反映100%的家长都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内担任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志愿者,同时愿意介绍、联系具有相关学识优势的朋友及同事对幼儿园提供帮助。众多家长自我推荐,服务内容涉及了众多高端科技项目,如:医疗、生物医药、太阳能电池、光电器件、动能纳米与软物质、激光光谱、建筑设计、化学化工、纳米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有的家长已具有高级职称或担任一定的职务。这些人才资源需要幼儿园根据幼儿的认识水平、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加以研究和利用,从而构建具有科教创新区特点、适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实际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库。

6.家长对我园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意见。

调查问卷收集了大量有效建议,其中包含了科学态度、兴趣、方法等方面,为幼儿园开展科学启蒙教育拓宽了思路。家长们建议:幼儿园可发挥本园的独特优势,大力与区内相关研究机构携手,建立科学启蒙教育实践基地;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应以常识教育为主要任务,从日常生活和幼儿身边的简单现象入手,培养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究科学奥秘的主动性;保护好幼儿的好奇心,以游戏为主将科学教育理念渗透于日常活动中;多进行实践活动、科技制作、增加亲子互动公开课等。

四、问卷分析后产生的教育实践指导建议

根据收集的调查问卷,幼儿园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汇总分析,最终形成了翰林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资源库,库内拥有了较为完善的科学启蒙教育资源体系,随着家长资源的不断更新扩大,资源库的资源也随之更丰富完善,为科学启蒙教育的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幼儿园总结归纳了幼儿园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教育实践建议:

1.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应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初步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能力。

2.根据幼儿的认知基础,遵循科学启蒙教育自身的特点,注重科学性、启蒙性、可接受性和趣味性,以游戏为主将科学教育理念渗透于日常活动中。

3.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科学探索活动,营造亲子科学探究的氛围,家园共同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精神以及好奇探究等科学品质。

启蒙教育报告篇2

1.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背景

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登上了帝位,中华民国形同虚设,复辟帝制意味着封建专制的回归,各派军阀不服新君,派系混战成了常态,官场中互相勾结,黑暗成风,经济上由于发展实业和对外通商,民族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但是外交上却免不了日本帝国的欺压和侵略。面对内忧外患的丧国危险,社会各阶层的表现各不相同,以军阀、当权派为主的是保守派,只顾个人利益;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改良派和激进派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又怀着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因而四处奔波,企图挽救中国,而以工人阶级和底层民众为主的下层群众却表现得愚昧无知、麻木不仁、自高自大和自欺欺人。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知识分子掀起了思想启蒙运动,企图用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唤醒国民。其实这也是当时知识分子唯一能做的使命,没权没力是很难撼动政治围墙的。

2.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1)报刊杂志。报刊是当时开展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抓手,从《新青年》到《新潮》、《每周评论》、《星期评论》、《京报》等全国性的报刊遍地开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高一涵、周作人等一大批激进知识分子都纷纷在这些报刊上发表文章,如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李大钊的《青春》、《晨钟》,鲁迅的《阿Q正传》,胡适的《文学改良刍义》等,对中国青年的思想进行了启蒙,影响深远,毛泽东也承认当时最喜欢看的杂志就是《新青年》,与陈独秀在北大图书馆的一次谈话对他影响很大。由此可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通过创办报刊,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对中国青年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启蒙作用。

(2)学生社团。受到启蒙的青年学生,在各大高校纷纷成立了各种社团,如互助社、新民学会、新潮社、国民杂志社等都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社团,这些社团除了在同学中扩大新思想的传播外,也致力于对下层民众的传播,他们组成平民演讲团,通过演讲的方式向劳动群众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思想。除了有专门的社团组织知识分子到平民中去演讲外,也有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人,五四运动期间在大街上演讲,唤醒民众。所以青年社团和演讲也是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3)学生运动。从最初的新文学运,到各种小型的学生运动,再到影响深远的五四运动,正是这样的运动使得新思想从知识分子到学生再到普通民众中扩散发展。特别是声势浩荡的五四运动过后,不论是商人还是工人或者是最下层的民众,都用着他们的方式罢市、罢工来声援运动,从这就可以看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也许他们还没有被完全启蒙,还不知道民主与科学是什么,但是他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都被激起了,他们敢于反抗,就是人性的回归,也是启蒙思想在一定层面上的反映。

综观整个五四新文化运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在五四运动前,主要是以民主科学为主思想启蒙,意在立人,对愚昧国民性进行改造,树立西方的民主科学新思想。而五四运动后,各种思潮开始盛行,形成了各种思潮辩论的新局面,最终以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取胜,这当然与当时的时局,民众的诉求,以及国际的形势有关,而随着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成立,《新青年》也就成为了党的刊物,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引导了整个社会的理论风向。

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首先,由最初的大众媒介《新青年》报刊开始,到全国的运动热潮,具有由小到大,层层递进的特点,采用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大众媒介报刊开始,从思想最可塑的青年入手,激起青年的民族情感,培养他们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再由他们自发地去引导和教育普通群众,继而以运动这一声势浩大形式把整个启蒙运动推向高潮,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有效的。其次,这一时期的启蒙运动是在批判旧思想和与其他思潮论战的过程中实现了,因而具有论辩的特点,通过批判和论战确立了新思想的主导地位。最后,这一时期的启蒙运动最终是与社会变革相联系的,无论在哪一个时代,似乎总是这样,思想运动无法独立于社会现实,当权派掌握主流思想,因而启蒙应该是一项自上而下的运动,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带有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

4.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

启蒙教育报告篇3

关键词: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

职业是个体谋生的手段,引导个体开展职业探索、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之路,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内容。职业意识对个体的各种职业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与调节作用。职业意识启蒙教育有助于个体尽早学会依据自身特点确立发展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与未来的工作,使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观[1]。20世纪以来,职业意识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直到1971年,美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生计教育,才使人们开始关注职业意识的启蒙教育[2]。在我国,初中毕业意味着义务教育的结束,部分初中毕业生需要面临就业与择业的问题。但由于职业意识启蒙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造成了许多人在就业与择业过程中对“职业意识”的无意识,从而导致了“新失业群体”等就业难题的产生。因此,对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现存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应对之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1.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的概念

职业意识是指个体对各类职业劳动的总体认知,及在认知基础上对各类职业所产生的情感和态度。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职业意识就是在对具体职业进行认知的基础上,把自己对未来的各种美好憧憬,寄托在具体的职业上,并按照相应职业的有关标准去进行日常学习,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3]。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是指为激发初中生对职业的兴趣与好奇,培养其完整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劳动观念,对初中生的初步职业认知进行的一系列与职业相关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初中生具备最基本的职业基础知识,使初中生获得正确的职业意识[4]。

2.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2.1研究对象与方法

为了对我国现阶段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的现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本研究共选取赣州市10所初中(其中,城镇初中3所,农村初中7所)的506名初中在校生(其中,148名为城镇初中在校生,358名为农村初中在校生)和98名初中在职教师(其中,42名为城镇初中在职教师,56名为农村初中在职教师)进行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2.2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显示:现阶段,应试教育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仍然很大。在升学率的影响下,教师对初中生职业启蒙意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学校对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也不够重视,普遍缺乏对初中生的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指导。在教师方面,只有29.6%的初中教师认为在初中阶段有必要开展职业意识启蒙教育;91.8%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及课后与学生的交流中都没有涉及职业意识或职业启蒙的相关知识。可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初中生的职业启蒙教育重视不够,多数没有给学生讲授过有关职业意识启蒙方面的知识。在学校方面,80.2%的初中生对学校开展的职业意识启蒙教育不满意,超过72%的初中生认为,学校并没有开设职业启蒙方面的相关课程;83.2%的初中生认为,学校没有举办过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相关的讲座或活动。这些数据表明学校对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并不关注。

受到学校和教师影响,初中生对职业启蒙的重要性也缺乏应有的认识。调查显示,仅有16.4%的初中生认为在初中阶段有必要开展职业意识启蒙教育,仅有5.9%的学生主动关注过有关职业发展的信息。在问及“找到一份好工作重要还是学习成绩好重要”时,超过95%的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好更重要。可见,学生很少主动关注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只知道盲目追求学习成绩,却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缺乏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意识。但在问及“如果你正在从事一项你不喜欢的工作,你会认真地完成此项工作还是敷衍应付”时,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选择会认真完成,只有6.9%的学生选择敷衍应付。可见,尽管初中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但他们的职业责任感还是比较强的。在问及“你毕业后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时,49.8%的学生选择轻松舒适的工作,39.9%的学生选择有权利和地位的工作,另有10.3%的学生则不清楚以后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问及“你擅长做什么样的工作”时,32.8%的学生能说出具体的工作,超过60%的学生则并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样的工作,他们认为只要学习好,考上好的大学,到时候自然就有好的工作适合自己。调查发现,仅有7.5%的学生为了以后能从事某项工作而在当前的学习和业余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从事该项工作应具备的能力。而在职业体验方面,仅有29.2%的学生参加过相关的职业体验,而且这些职业体验基本是通过自己打假期工的方式获得的。另外,受到目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影响,仅有约10%的学生认为自己未来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从调查结果看,初中生的享乐主义、思想比较严重,职业定位不够明确,缺乏职业规划,职业自我效能感比较低。这就要求初中教育阶段需要对初中生进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身的特长,并引导其进行恰当的职业定位,使其逐渐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调查还显示,83.4%的初中生认为父母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选择有很大影响;但仅有16.4%的学生父母会特意带子女去他们的工作单位了解他们工作内容,让孩子有意识地了解与职业有关的知识。这表明,尽管家长对孩子的职业规划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在初中阶段,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学业成绩方面,而很少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相关的职业意识启蒙与职业规划。

3.建议与对策

3.1学校方面

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的有效开展与学校的教育理念、重视程度有直接关系。学校只有在认识上重视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的发展,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才能得以有效开展。首先,学校应培养一批具有丰富职业启蒙意识教育经验的教师。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学习兄弟学校的经验,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围绕职业意识启蒙教育这一主题开设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关于职业启蒙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学校应开设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的相关课程。鼓励学生们根据的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以满足他们未来升学和就业的需要。再次,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职业意识启蒙的讲座或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到职业活动方面的丰富信息,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学校可以与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通过让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观摩,体验真实职业,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帮助其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特长,从而达到职业意识启蒙教育的目的。

3.2家庭方面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安全港湾。家庭生活环境、教养方式和教育期望等因素对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其他任何教育因素都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母对孩子的职业意识启蒙同样具有关键性的作用[5]。为此,家长首先要摒弃片面追求孩子学业成绩的错误思想,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些接触工作的机会,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其次,家长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发现孩子“天赋”的本领。通过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仔细观察孩子的性格特征、爱好及兴趣,对孩子进行总体分析,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并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有选择性地参加相关的活动,为孩子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好准备。此外,家长可以有意地带孩子到自己或亲友的工作单位,向孩子讲解他们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发展前景,让孩子了解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增加孩子直接体验职业的机会。

3.3社会方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对人、对社会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教书育人绝不仅仅是学校及教育者的责任,它是整个社会的职责。初中生职业启蒙意识教育的质量将影响到未来人才的质量,因此社会各界应大力支持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工作。首先,社会要重视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工作。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应积极为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引导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其次,各企事业单位应发掘自身潜能,为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提供更多的平台,让初中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职业启蒙的活动中去,以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认知、职业技能、劳动态度、公德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4.结束语

在我国,每年有几百万初中生在毕业后因无法进入更高一级学校接受教育而面临着就业与择业的问题。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职业意识启蒙教育,他们在面临就业与择业问题时常难以适从。因此,对初中生进行职业意识启蒙教育尤为必要。积极落实初中生职业意识启蒙教育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有助于初中生对自我进行合理定位,踏实学习,健康成长;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们站在国家前途与利益的高度来审视与教育发展的相关问题,更好地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提供参考视角。

参考文献

[1]刘华,马丽群.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上海样本[J].中国德育,2012,(1):17-20.

[2]薄晓丽.从英国职业指导计划论及我国儿童职业启蒙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12,(11):79-80.

[3]张桂宁.基于就业质量的职业意识教育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39.

启蒙教育报告篇4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3-0007-06

教学的实效以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为标准乃不争之事,然而课程目标的内涵丰富,其表述又往往相对宏观,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课程内容,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地将课程目标化解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依据循序渐进的设计原则,通过持续训练,使每一堂课所达成的教学目标最终能汇聚成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如果说前者是一个(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的)化整为零的过程,后者则指向(从教学目标到课程目标的)化零为整的效应。而这种“过程”的实施与“效应”的获得,固然必须遵循课程标准所秉承的理念与原则,但同时也一定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创新能力,这就为教研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本文借助于近半年来两场以此为主题的上海市教研活动(下文用“初探”与“再探”区别之),谈一些初步实践的思考与体会,抛砖引玉,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研活动有目标,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教研活动也不例外。但从“初探”到“再探”,两场教研活动的目标还是有所变化。

(一)“初探”的目标

通过观摩、交流与研讨,进一步关注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将课程目标分解到具体的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中,准确拟定教学目标;树立以目标具体化而非形式化的方法、手段作为教学准绳的意识;探索全市中学历史各基地联合教研活动的模式。

(二)“再探”的目标

通过观摩、交流与研讨,树立基于标准的教学意识;提炼依据学生实际,针对课程内容,有机分解课程目标的基本路径;探索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为当下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积累实证。

两场活动的目标虽各有四条,但除却最后一条,“初探”的目标总体定位在目标分合观念意识的形成,“再探”则在进一步强化这种观念意识的基础上,开始注重方法及路径的探索。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基层教师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关注与理解程度不够。这表现在忽视课程目标对教学目标的制约指导作用,教学无目标,或是抄袭他人的目标,抑或是有目标却缺乏梳理;尤其是对基于史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漠然无知;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史学研究、史学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混淆初高中教学目标的差异,无限拔高目标,致使初中教学高中化、高中教学大学化的现象甚嚣尘上,教学仅是传达史学研究结论、以卖弄新观点替代目标的倾向愈演愈烈。诸上种种,使得开展“初探”时必须首先在观念上作正本清源。自然在目标分合的方法路径上也开始作出思考实践,但仅是起步,尚不够圆满;至“再探”时,考虑到观念意识层面的转变已初见成效,故重点关注了目标分合的路径及其有效达成的方法。

两场教研活动探讨的主题均是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但从目标来看,首先解决的是“分”,即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化整为零的细分,对于“合”的要求尚未涉及。实际上,基于样本的限制,仅靠两次教研活动的确也无法论证这种“合”的效应。当然,如果把“合”只是看作针对课程目标不同条目内容的整合,或是完整而非分解地达成某条课程目标的话,那么这种“合”的效应在两场教研活动中还是存在的。

思考这两场教研活动的路径固然先是从内容层面开始的,但对教研形式的考量也是早早就定下了,毕竟形式是一定内容的反映。

(一)形式

1.采用基地联合教研模式

两场活动均采用了历史学科基地的联合教研模式,有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建设基地、上海市普教系统历史名师培养基地、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上海市初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浦东新区历史教师培训基地共同组织参与,以确保资源的丰富与共享。因此,规模大、受众多、参与面广、分工合作、成为这两场教研活动的显性特点。

2.设计关联递进教研流程

两场活动均以课堂教学和专题报告为依托,以交流发言为主要研讨方式,以专家点评和教研员小结为方向引领,其基本流程总体可概括为:教学观摩――专题报告――研讨交流――总结提高。教学观摩仅是切入口,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形式熟悉,也易接受、易形成印象,为人所识;专题报告的跟进意图深入,寻找理论支撑也好,注重实践倡导迁移也罢,抑或是探讨教师个人或学校教研组开展类似教研的可能性,均在于强化印象,提供样板,进而寻求触类旁通。有了这两个环节的支撑,研讨交流方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由系统而至分列,由整体而至局部,由专攻而至常态,能基于主题拓展和深入,因而总结提高也就有了着落点。

(二)内容

这里仅就两场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和专题报告内容作重点探讨。

1.教学体现目标分合方式

两场教研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均是选择初高中都涉及的思想史课程内容:“初探”选择的是“启蒙运动”,八年级、高一年级、高三年级各开一课;“再探”选择的是“新文化运动”,七年级、高二年级各开一课。

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课堂教学的设计路径首先是依据课程内容确立主旨立意;其次是针对思想史内容,对照课程目标后筛选出可尝试达成的目标条目;再次是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水平,思考这些目标如何分解与整合;然后才是依据主旨及目标,思考结构、选材、设问、演示等方法手段问题,包括教学环节的导入、过渡、收尾等;当然最后还要考虑教学策略,以预估教学临场中的种种问题及应对预案。

“初探”选择了“启蒙运动”,三堂课最终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八年级《启蒙运动》教学目标:

了解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性质及影响,知道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代表作,理解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好了舆论宣传和思想准备;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影响,理解油画等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写实反映历史的价值,更能折射特定时代的社会思潮;认同个人价值取决于他的智慧、意志和社会贡献的历史观点,培养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高一年级《启蒙运动》教学目标:

通过表格分类整理知识的方式,大致知道启蒙运动的经过、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式教学,进一步培养从多种历史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尝试从多视角解释启蒙运动是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条件下的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初步感悟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高三年级《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教学目标:

从思想家的著作中理解法国启蒙思想的内容及其差异;结合时代特征,分析理解思想的流变;体会“自由”、“平等”的原则如何成为人类的共同价值和精神财富,感悟“启蒙”的深刻涵义。

三堂课在教学目标设定及目标分合意识的达成上力图体现如下特点:

(1)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定上,由同一课程目标作出分合处理

初高中都想通过教学达成“解放思想,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按客观规律办事;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一经人们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现实力量”的课程目标。①但分野在于初中偏重“思想的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高一侧重后半句,高三强调整句。

(2)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不同年级选取了不同的课程目标

初中历史教学为贴近学生认知实际,多以人物及其故事切入,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侧重于掌握“运用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思想认识等具体处境的视角,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高一年级的教学则更多地把启蒙思想作为一种优秀文明成果,以成果带出历史人物与事件,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侧重于从“运用基本特征、主要贡献、创新意义的视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解释与评价优秀文明成果的主要特点与贡献、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的课程目标中抽离出可行部分。

高三年级的教学追求高屋建瓴和前后通达,以事带人,又凸显思想的流变及个性,突出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对思想形成、承继与发展的影响力,故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上,侧重于掌握“运用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的视角,有重点地解释与评价历史事件的联系、特征、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应该说,从目标的表述来看,第一条特征体现得还比较明显,但第二条特征体现的力度与清晰度均不够。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两堂课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上也不乏亮点,但教学实效与设计之间确有不小距离。如不少教师反映关于过程与目标的设定上,不同年级选取不同的课程目标显得“各说各的话”,看不出分合关系,没有借鉴价值。基于此,“再探”时进行了重大调整。

“再探”时,继承和发展了“初探”处理目标分合关系的做法,即对同一课程目标作分解与整合,且以目标的行为动词作出要求上的程度区分。“再探”所选择的“新文化运动”,两堂课最终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七年级《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感受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懂得文献、著作、回忆是获得史料的基本途径,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感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不畏艰难、勇于变革的精神;赞赏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初步认同个人价值取决于他的智慧、意志和社会贡献的观点。

高二年级《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学目标:

知道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等重大史实;理解文献、著作、回忆等资料的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以“变”字为主线,学会从基本特征、联系比较、创新意义等视角解释与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方法;体认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群体对文化的思考与抉择,感悟其对民族未来敢于担当和探索求真的精神,认同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先导的历史观点。

较之“初探”,“再探”分合同一课程目标且要求程度化的意图明显。如在“懂得文献、著作、回忆资料是获得史料的基本途径,以及这些史料不同的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这一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分合关系处理上,初中强调“懂得文献、著作、回忆是获得史料的基本途径”;高中则是“理解文献、著作、回忆等资料的历史特点和证据价值”,行为动词的差异已明确了目标达成的程度。同样,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课程目标的分合关系处理上,初中提出“感受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感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不畏艰难、勇于变革的精神;赞赏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高中则是“认同思想变革是社会变革先导的历史观点”“体认新文化运动中知识分子群体对文化的思考与抉择,感悟其对民族未来敢于担当和探索求真的精神”。不同的行为动词及其内容清晰地界定了达成目标的不同水平,其分中有合的关系是明确的。在后续的研讨交流环节中,多数教师也对这两堂课教学目标分合课程目标的方式及效果表示认同。

当然,“再探”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还多少留有取向不一致的痕迹,如初中提出“学会从基于史实的历史故事中发掘历史信息”;高中提出“学会从基本特征、联系比较、创新意义等视角解释与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方法”。即初中仍是突出以人带事,高中仍是强化以文明成果带人与事,这种不一致的依据仍是不同学段学生的历史认知水平,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历史学习方式的差异。这个问题在后续的研讨交流环节中也有争议,有老师责疑仍是“自说自话”,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立论者则认为前者还在固守着“教条化”。这个现象非常有趣,“初探”时这种责疑的观点几乎占尽上风,但到“再探”时已有不少教师开始对这种“责疑”表示怀疑,进而有了责疑的责疑。固然,初高中相近课程内容的教学是否允许课程目标的取向不一致,对其尚需作进一步研究,当下似乎也难有定论。只是,围绕这一问题的探讨,在两次教研活动中教师所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思维火花却是值得肯定的。

2.报告强化目标分合行为

两场活动在课堂教学后均分别跟进两个基层教师的专题报告。

“首探”的两个专题报告,一为《多维与贯通》,教师在分析初中、高一和高三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差异的基础上,引出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不同。然后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用教学目标分类表格将这三课的目标逐一细化,使大家对教学目标分合关系的理性认识有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初步体会了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论意义。二为《分・合・效――以历史人物的教学为例》,教师以中学历史人物教学为例,进一步阐述基于课程目标、不同学段的学习如何分解与整合教学目标,从而凸显认知规律;如何挖掘教材中的隐性信息,源中有高地把握课程内容,从而取得教学实效等。这两个报告,前一个偏重理论,后一个侧重实践中的迁移,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合地看这两个报告,因其独有的操作性、启发性,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教师们的思维空间。

“再探”的两个专题报告,一为《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对主题阐发了自己的认识,并提出了两个基本做法:(1)“分层设定教学目标、有合有分的意识”,即关注同一课程目标的分合问题;(2)“创新学习方式”,以适合学生认知水平、跳一跳能够得着的问题设计,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已知中发掘未知,通过思考探究获得新知。二为《积跬步,致千里》,教师结合实例,重点介绍如何以学校历史教研组为单位,从内容主旨的把握、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有效等视角深化对初高中教学目标分合教研主题的认识,并介绍了经初步实践探索所获得的若干经验。这两个报告,前一个偏重个体教研,后一个倡导集体(教研组)教研,所谈经验与问题均比较实在,走的都是“怎么做”的路子,即实践操作及方法建模,其内容背后所蕴含的示范引领意义不言而喻。

(一)追求系列研究以结构化

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教研活动有待持续、深入,从系列化到达成系统化。两场主题教研,在目标分解的路径研究上,“再探”比“初探”有所进步;在目标“合”的结构研究上,进步有限。无疑,系列化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研的品质,至少,有足够的样本积累,也有助于发现典型问题,破解疑难症结,总结点滴经验。当然,系统化的研究必须基于一定数量的实证,其有助于通盘设计目标分合的整体结构。

(二)倡导主旨先行以明晰化

不应把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教研行为简单地等同于“同课异构”,从本质上讲,该教研是基于相同的课程目标和相近的课程内容,基于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以达成应有的教学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探讨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分合,其前提有三:一为把握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中“课程目标”和“内容与要求”的规定;二为对学生群体的历史学习水平作出基本判断;三为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主旨。而在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主旨方面,对教科书文本表述作深入理解必不可少。①

在教学理念倡导“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时代背景下,倡导对教科书文本表述作深入理解大概会被不少人诟病。但是,平心而论,教师真的能够挖掘、把握教材文本结构及其表述背后的思想观念了吗?(这是不是属于“教教材”?)真的能敏感地捕捉到教材文本对课程标准的贯彻意图了吗?(这又是不是属于“教教材”?)比如说,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启蒙运动》一课,②全以人物(启蒙思想家)立目;高中历史基础型课程教材中的《启蒙运动》一课,③把作为启蒙思想家的人物生平均置于小字,却以启蒙思想的共性――“批判君主专制”“宣扬自由和平等”――立目,第一自然段中有两句关键话:“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们的思考和判断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忽视或无力窥破初高中教科书对同一课程内容表述方式的这种差异,也就无法把握课程内容的主旨所在,也就易于无限拔高教学目标,背离基于标准开展教学的原则。

主旨明确是准确分合、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因为主旨在把握过程中,既从教材文本表述角度探寻其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的紧密程度,又考虑了史学因素,更顾及了学生的认知因素,因而实际已蕴含了对目标分合关系的初步思考。在这方面,“再探”时由于较为明晰地先行确定内容主旨,其与教学目标的呼应程度、对整体把握目标分合的意图贯彻大为提高,较之“初探”有不小进步。大家可以对照“再探”时两堂课的内容主旨,不难窥破个中的关联。

七年级《新文化运动》内容主旨:

20世纪早期,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运用新的语言形式,倡导新文学,宣传新思想,寄望以新文化培育新青年,开始了救国道路的新探索。

高二年级《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内容主旨: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时代“激变”和历史“渐变”下的产物;它“改变”了当时的中国,也推动之后中国的“巨变”。

(三)谨慎分合目标以精准化

纷繁复杂的历史内容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这涉及教学目标制订的精准化问题,教学目标的分合也自然为这种精准的把握提供了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教学是史学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学习历史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安排。刚刚接触历史学习的七年级学生,上到第7节课就“被要求”全面评价秦始皇,这种荒谬尚易被人看破,但高中讲启蒙运动,明明尚未学到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凭什么说启蒙运动对他们有深刻影响?明明还未学到《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凭什么说启蒙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明明还没学到雅各宾,凭什么说卢梭的启蒙思想也有负面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历史事件、文明成果的影响时,常常不自觉地会犯观念先行的毛病,其实这就是片面追求史学认识要完整和系统化所带来的问题。但若采用“学到呼应到”的顺势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历史认识规律来说,未尝不是有效的方式。而且,因为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必面面俱到,教学时间就会相对富余,教学内容也就相应集中,提高教学实效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启蒙教育报告篇5

为了辨清它俩,先弄清“启”、“示”、“事”各自的字义。

启,甲骨文由“户(单扇门)”和“又(手)”组成,表示用手开门,泛指打开。如,启门而入、启齿、开启。后小篆形变,“又”变作“支(即文)”,隶变添“口”作“”,表示教育者用“口”中的言语发人之蒙,开人之智,犹如用手打开窗户,令人开阔视野,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说文》:“启”教也。“本义教导、开导。”如,启蒙、启发、启迪。引申为:(一)陈述、报告,如,谨启、招领启事;(二)较短的书信、公文。如,书启、小启、谢启。

示,古文字由“二(古文‘上’字)”和表示上天的日、月、星的三条垂线“川”组成,表示天象显现某种征兆。显现吉凶祸福。如,上天示瑞。引申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晓。如,示范、提示、显示、启示。

事,指事情,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切现象和活动。如,事物、事实、事必躬亲、公事。现在谈谈“启示”与“启事”的不同之处。

第一,不仅“示”、“事”的含义不同,两个“启”的含义也迥然有别。“启示”的“启”,是“开导”、“启发”之意;“启事”的“启”的意思则是:陈述、告知。“启示”的意思是:开导启发,使有所领悟,或指通过开导提示领悟的道理;“启事”的意思则是:把事情告诉给人,向大家陈述事情。

第二,词性有别。现代汉语中,“启事”只指为了公开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于墙壁上的文字。这是一种常用的文体。仅作名词用。如,寻人启事、征文启事、招聘启事。而“启示”则既可作名词,如,三鹿集团的破产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要谨守诚信、重视生命;更常作动词,如,这本书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再如,这篇作文是在老师的启示下修改出来的。

启蒙教育报告篇6

关键词:李光洙启蒙主义文学观

李光洙,号春园,是韩国近代文学的先驱,也是韩国近代启蒙主义、民族主义文学家和思想家,在整个朝鲜半岛的近代思想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0岁时,父母染病双亡,两个妹妹也相继去世,李光洙成为孤儿,13岁受到资助前往日本明治学院就读。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光洙开始接触到新学,与洪命熹、文一平、安在鸿、崔南善等人交往甚密。1910年中学毕业后李光洙回到朝鲜,在五山中学任教,1917年开始,在《每日申报》上开始连载韩国最早的近代长篇小说《无情》。1919年,李光洙和在日本的留学生起草了“二八独立宣言书”,后流亡上海,参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并担任过临时政府的机关报《独立新闻》报社的社长。此间,李光洙在韩国文坛十分活跃,发表了多部作品,如《再生》、《土》、《有情》、《开拓者》等。他的作品均在启蒙主义的立场上批判旧的封建主义制度,探讨近代的自我觉醒等问题,对韩国文坛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启蒙主义文学观的形成

探究李光洙的启蒙主义文学观,必须分析对其文学观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和时代因素。李光洙出生于朝鲜东学革命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的1892年,死于朝鲜半岛分裂的1950年,一生经历了李氏朝鲜灭亡,日本侵略殖民和韩国近代化的全过程。在李光洙坎坷的人生历程中,家庭没落和日本留学两个阶段都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1.家庭的没落

对于李光洙来说,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始于家庭衰败。李光洙的先祖是李氏朝鲜太祖李成桂的旁系后代,爷爷李建圭曾任正五品文官通德郎,但是他的家庭在父辈时期就已经开始衰败了。由于家庭贫困,李光洙小时候曾搬过九次家,他的三个兄长也都在幼儿时期夭折。在父母双亡后,李光洙十几岁就早早担负起家庭的重担,他带着妹妹寄宿在亲戚家里,为了不给亲戚增添负担,他经常辗转四处做体力活或者卖香烟以补贴家用。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小小年纪的李光洙患上了肺炎和结核,由于没有钱负担医疗费,错过了治疗时期,导致李光洙一生身体羸弱多病。在贫苦的生活中,李光洙深刻地感受到了世间冷暖,周围人的蔑视和恶语相向给他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挫折感,无依无靠的他产生了强烈的孤儿意识,有着希望通过自己打破困窘现状的强烈意愿,这也唤醒了李光洙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的个人意识。

当时的朝鲜半岛正处于被日本侵略吞并时期,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失去国家和土地的整个民族滋生出一种孤儿意识,这种全民族的孤儿意识和李光洙个人的孤儿意识不期而遇,使得在落后社会中遭遇家庭衰败、国土沦亡的李光洙逐渐强化甚至夸大自我意识和责任。这种过度的个人意识使李光洙养成了过于强调个人责任的习惯,无论在文坛还是社会中,他都是一个过于强调自己责任的先觉者,总是以启蒙者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

2.日本留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值明治时代末期,日本近代文学创立,在日本东京,自然主义思想、前苏联文学作品、社会主义思潮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吸引着大量来自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学生前去留学。年轻的李光洙正是在这段时间在日本度过了自己的中学时期。读书期间,李光洙广泛涉猎了尼采的无神论和不可知论、海克尔的适者生存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等思想,同时他与洪命熹、崔南善等人相识并交好,受到洪命熹的影响,接受了托尔斯泰的批判主义和人道主义,这些思想理论都对他日后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日期间,李光洙还特别尊敬有着“日本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福泽谕吉,他将福泽谕吉称为“上天赐福日本而降下的伟人”,并梦想成为和福泽谕吉一样的人。

1907年,朝鲜独立运动家,被称为“韩民族独立之父”的安昌浩从美国回国途经东京时做了一场爱国演说,李光洙听后深受触动,下定决心投身于独立启蒙运动中。之后,起义抗日将领申h石因朝鲜人告密而被捕的消息深深触动了李光洙,他确定地认为民众是无知而贪婪的,民众亟待也必须受到教育,这更坚定了他教育启蒙的决心。

二、李光洙的启蒙主义文学观

作为韩国近现代文学的先驱作家,李光洙被认为是启蒙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以文学为媒介,力图实现对民众的启蒙。在他看来,启蒙的任务是当务之急,启蒙大众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价值取向①。

李光洙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家庭,在一个比较不幸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期,之后留学日本,在日本的各种经历使他发现自己原来生活的世界竟有着那么多的不合理。因此,李光洙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始终努力向读者描述并揭露当时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不合理陋习和弊端,力图向民众传播新思想新观念,他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使当时民众认清面对的现实,并冲破封建主义的桎梏。他认为民众无法摆脱蒙昧状态和落后生活的根本原因就是封建主义思想和封建制度,如果不能废除封建制度,废除落后的思想弊端和陋习,民众就没有可能从当下的落后和迷茫中走出来。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进行一场可以改造国民意识的思想革命就是当务之急,而文学正是改造国民意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李光洙选择了文学作为启蒙大众的手段,为了克服朝鲜病入膏肓的封建主义思想和制度,李光洙以一个先觉者的姿态挺身而出。李光洙通过文学引导民众,成为民族启蒙的先驱者。他经常以俯瞰民众的先驱者身份自居,对于大众的愚昧感到忧心,号召群众革新教育、宣传自由恋爱、引导群众接受新教育。他将自己变成了一个说教者,在作品中无时无刻不在激昂地做演讲和宣传。在小说《无情》的结尾处,李光洙借几个年轻人之口呼吁:“要给他们以力量!要给他们以文……要教他们引导他们……用教育,用实践。”在《开拓者》中他又通过先觉者闵殷植这一人物对封建旧家庭制度的批判“今日社会是男人和女人共同拥有的,男人和女人要以各自天赋的特长竭尽全力努力实现我们认识的理想社会……因此朝鲜女人也有抓紧拳头奋发图强的必要和义务”。

作为民族先觉者,李光洙在辛辣地批判封建主义制度的同时,还主张改革教育。李光洙特别强调“情育”,在封建教育中,“情”的教育一直低于“德”或者“智”,李光洙认为情是打破旧思想的武器,要想完成个人的解放,首先是“情”的解放,他主张强调“情”相对于“智”和“德”的独立性和对等性。他认为如果说民众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是智德体的教育的话,那么情的教育责任主要应由文学承担。李光洙强调情文学不仅是强调情育的重要性,还是抨击批判只看重智育和德育的封建传统教育的畸形。他的小说《无情》、《有情》、《爱》等均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纠葛体现出“情”与“理”的冲突,他将“情”与“理”对立起来,向落后的封建社会提出正面挑战,表现以情抗理的启蒙思想。

可以说,启蒙主义是李光洙最具代表性的文学观。李光洙一生的文学创作都以启蒙为己任,对于读者而言,他不仅是作者,更是老师,是整个民族的先觉者,他通过自己的文字极力抨击封建主义旧观念、旧思想,用带有鲜明启蒙主义色彩的笔调向社会传递启蒙主义和新文化教育,借手中的笔向蒙昧的民众传递新思想、新观念,推进韩国文学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注释:

①王金霞.韩国近现代著名作家李光洙文学思想探微.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

参考文献:

[1]..韩国:,2001.

[2]王金霞.韩国近现代著名作家李光洙文学思想探微.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

启蒙教育报告篇7

[关键词]《妇女杂志》;话语变迁;形象建构;女性启蒙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12)05—0005—05

20世纪初期,中国处于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中,在旧社会与新社会、旧制度与新制度反复博弈的漫长探索过程中,“启蒙”成为那个时代生动的注脚。在新旧冲突且交融的社会语境中,大众媒介承载起自由言说、知识传播、思想启蒙的重要功能,反映并加快了社会变革的进程。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部分,妇女运动亦被纳入了议程,开始了女性启蒙的漫漫征程,而《妇女杂志》正是当时讨论女性问题、推进妇女解放的重要的言说空间。《妇女杂志》于1915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创办与发行,先后受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大社会变革的影响而历经了多次风格变迁,并以极高的销售量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稳坐当时女性出版物中的“第一把椅子”。可以说,《妇女杂志》的传播实践,使其成为那个时期女性形象、妇女生活状态、社会思想观念的鲜活见证。适因于此,本文将以女性主义作为主要理论视角,从语境、文本、传播效果三个层面来深入解读《妇女杂志》的传播实践。

一话语变迁:商业与文化的合奏

每一种媒介文本都是时代的产物,因不同的时代语境而演绎出独特的风貌。正如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所言,“每种媒介出现时,都面临了一系列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它们形成了这种媒介在社会上特殊的采纳方式”。[1]《妇女杂志》的创办与发行,与当时的社会语境密切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的爆发使中国社会正式走向了新旧杂陈的境地。政治上,伴随着爱国民主运动的此起彼伏,近代意义的女权运动也逐步开展起来,其与近代革命互相交织,通过组建妇女团体、办报刊等多种方式来争取妇女教育、婚姻自由、妇女参政等有利于实现妇女解放的机会;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有了明显的增长,尤其是在上海等大都市,大众传媒业和印刷出版业与其他商业资本共存互促,其商业运作顺畅,规模也逐渐扩大;社会文化方面,民主、自由、平等等新思想得到传播,女权思想的萌芽亦以一种张扬却坚韧的态势向前演进。总之,在新旧交替的社会语境下,各种文化思潮先后涌现,此时,以大众媒介为阵地,思想宣扬、舆论建构的热潮一波一波地袭来,呼应着政治变革的发展。《妇女杂志》等近代妇女报刊的创办,无疑正是在社会变革的大环境下,呼应着当时妇女运动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诉说着近代女性的生活形态,为广大女性传达启蒙思想,从而建构出一个以“女性”为内容的媒介话语空间。

论及媒介话语,我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妇女杂志》背后的传播机构——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是当时上海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出版机构之一,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商务印书馆一直秉持着紧扣时代脉搏、传播文化知识的精神格调,而这主要源于商务的领导者张元济的理念。张元济是翰林出身,一直坚守“文化救国”的精神追求,并将这种知识分子的追求贯穿于商务印书馆的编辑思想中,力求通过编辑出版来实现“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理想。而同时,作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产物,商务印书馆自诞生起就处于薄弱的民族资本发展环境中。尽管商务印书馆通过教科书发行、招登期刊广告获取了较高的利润,但只有始终维持良好的经济条件才有可能顺利地将其文化传播者的崇高使命付诸实践。于是,“这就给出版社赋予了两副面孔:一副是知识分子,另一副是商人”,[2]而《妇女杂志》当时的情形是“只要能确保一定程度上的销售利润,刊物的编排与内容,实际上都是由妇女杂志社的主编及编辑部来决定的”,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1987—1992)—我和商务印书馆[m].北京:商务印书馆.

在文化追求与商业考量的综合作用下,《妇女杂志》经历了多次主编更换,并由此形成了不同时期独特的刊物风格及其话语诉求。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胡勤:试析《妇女杂志》(1915—1931)的传播实践

启蒙教育报告篇8

关键词:钢琴教育;启蒙阶段;启蒙技巧

钢琴因音域广阔、气势磅礴、富于音色变化及表现力而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根据学生发展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钢琴教学方法,如下:

一、注重教材的选择,讲究形象性、愉悦性和适龄性

近年来,伴随着钢琴启蒙教育的深入发展,初级钢琴教材众多,但都存在共通之处,即音乐作品标题反映的往往只是乐曲的形式、类别、力度或标记速度,《小奏鸣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就是如此,这无疑就使学生在理解上增加了难度。而如要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接近音乐,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些方法指导,正确感知音乐作品标题所传达出的含义。以《小奏鸣曲》为例,在正式展开该课程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理解“奏鸣曲曲式”的基本含义。

谱例:

如克莱门蒂的《小奏鸣曲》,不但符合一般小奏鸣曲三章的规律,也闪耀着克莱门蒂自身音乐作品的光辉,因此,在实施该课程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把握小奏鸣曲作品一般规律的同时,也对克莱门蒂及其代表作品进行了介绍,使得学生在演奏过程中也融合了其他演奏标记,而这就犹如为充满想象力的学生插上了一双翅膀,使得学生翱翔于音乐世界的美丽蓝空下,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教师实施钢琴启蒙教育时,要做到浅显易懂,激发学生兴趣

1.要善于打比方

钢琴启蒙教育具有“泛灵化”的倾向,为此,在儿童学习音符、五线谱时,在需求手型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一些形象化的比喻。在教育中多做演示,让学生知道某种情感的音乐教育;多鼓舞和表彰学生,可以画五角星或奖励贴纸,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2.要善于发问

教师要善于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并认真回答学生的问题。在开展钢琴启蒙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做好提问准备,注重提问的方法及语言,讲究因人而异,注重问题的渐进性,具有一定逻辑性,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开启钢琴学习的大门,听得懂、学得会、兴致高。

3.要善于解说

教师要善于解说,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在了解音乐作品创作背景及作家情况的同时,深入挖掘其与音乐作品内容及情感间的关系,在学习新曲目之前,应先解说有关音乐的背景,引导其去幻想,然后投入到教育中。

4.要善于利用机遇

教师应在适当的机会下,让学生参与报告、表演和比赛,让他们增强自我意识、自尊心和荣誉感。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和演奏练习的需要,积极和陪练家长展开合作,引导年龄相近的学生在学习与较量中进步。可以适当地开展表演观摩活动和比赛活动,为学生创造登台表演的机会,为学生的内心播撒一颗希望的种子。如,让学生在生日聚会上扮演;在节假日和客人来访时“炫耀”等。所以,让学生建立起自尊、自信,享用成功的喜悦。

三、培育良好的师生情谊,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学生第一次上钢琴课都是带有好奇心又紧张的心情。因此,作为学生的启蒙老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就是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培育好这种师生关系就很重要。以我为例,我跟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可以用一半的时间跟学生聊天,让学生觉得学习钢琴是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也要让学生爱上钢琴,因为老师的表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把对学生的爱和鼓舞都写在脸上,单纯无暇的学生对老师的表情是非常敏感的,亲切和蔼的表情会使学生和教师的距离片刻缩短。

实践证明:“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教师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以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并坚定他们的学习决心。其次,老师应正确积极地鼓舞学生学习钢琴,协助他们构成自动、活跃的内涵动力,保护、关注、鼓励、赞美儿童,这样才能让孩童钢琴学习将从简单到复杂,从表涩到成熟,从失败到成功。

参考文献:

启蒙教育报告篇9

很多企业老板苦恼自己品牌的商业模式,要么请专业的公司,要么就去参加各种培训。当然,在培训的时候,大师们就会引用出比如“王老吉”、“好记星”的商业模式和策划都是他们做的了,让你精神兴奋,但又一头雾水!

好记星一直是众企业学习的经典成功案例,经典之后,成功了不光是好记星的品牌、公司、老板,还有很多“策划人”。引用蜥蜴团队长官的一句话:“一个成功的项目成就3个策划人”。

好记星从16万到24亿的跨界智慧

当年在策划好记星的时候,我们用跨界的智慧把好记星从一个品类做到一个行业。好记星的商业模式,说简单也很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其关键点在于你有没有做过医药保健品。在本篇文章中,范志峰将与大家一起分享当年蜥蜴团队帮助好记星商业模式策划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跨界智慧:巧设专柜,开天辟地

好记星的专柜商业模式,很多企业老板已经知道大概了。简单一点,不就是在新华书店卖嘛!在范志峰“产品营销策划之渠道策划”的文章有个重点,在什么地方卖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你一家在卖。好记星早期把商业模式的赢利点之一放在新华书店,这只是其一,还有其二。

其二就是这套专业的专柜模式是医药保健品的蒙派模式,如果没有做过这套模式的企业麻木的用这套模式,会不懂如何操作。在好记星第二次启动的时候(第一次启动在沈阳,这一点没几个大师知道,因为好记星的策划与他们无关,他们只知道在武汉启动,其实并不知道在武汉之前做沈阳市场效果不好,好记星的老板这个时候只剩下16万做武汉市场),打武汉市场,我们建议好记星做跨界的商业模式,就是把医药保健品营销的蒙派电话销售、专柜销售的商业嫁接到了教育行业。

好记星的营销团队之前是做与医药保健品有关系的“背背佳”,所以,这套商业模式,对于好记星来说,很容易上手。现在学好记星在书店销售学习机的品牌有很多,比如步步高、学之友、诺亚舟等等品牌。但销售的过程中,远远不如好记星。

医药保健品蒙派模式的手法:

1、 用报纸投放广告;

2、 专业接电话的销售人员,有咨询电话进来,直接销售产品;

3、 设立专柜,但专柜数量不会很多,一个区2-3个柜台,表示产品是新奇特,让消费者直接到柜台直接购买;

4、 设立柜台促销;

5、 当天上广告,当天就必须把所有成本收回来。报纸广告的效果在前几年有3个天的效果,第1天收回成本,第2天和第3天就在赢利。

好记星用这套模式,在第一天启动就把成本全部收回,一个非常好的开头。3天后继续投放报纸广告,在武汉连续投放了半年之久。好记星的老板已经从16万变成了几百万,在第2年,好记星进入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跨界智慧:另类招商,跑马圈地

好记星虽然在武汉成功了,但要做全国市场,就当时的资金实力,远远不够。可能很多人想到了,招商就可以了。是的,好记星要做全国,肯定要招商。

那么,面临好记星的问题也来了,招教育行业的商吗?还是招电子类的商?这几个行业的商,如果就比资金实力来说,随便一个省级的商都要比当年的好记星有钱。和他们谈,心里也没底,而且商也会要求好记星这个支持,那个赞助。还有,也不懂好记星当时的赢利模式。

好记星的第二次跨界,就是寻找合适商业模式的商,而非本行业的商。好记星赢利的商业模式,是采用医药保健品蒙派手法,要启动全国市场,招募懂这套手法的医药经销商要比电子和教育行业的经销商成功率高很多。

好记星在第二阶段,采用这套手法,商业模式整套输出,底价供货,全部的商是医药保健品的经销商,只招募了少数的几个省级经销商就轻松的启动了全国的市场。当时市场没有一个同类产品可以与好记星叫板,如果你有看报纸的习惯又经常出差,你会发现,怎么跑到那里都有好记星的报纸广告,这好记星也太有钱烧了吧。其实你肯定不知道,这些广告是商轰炸的,并非好记星自己在运营。

蒙派经销商产品的几个特性:

1、 底价供货,折扣是零售价的2-3折;

2、 市场所有的费用经销商自己负责,包括电视、报纸、电台等所有的广告费用;

3、 蒙派经销商只用专柜模式、电话销售模式。

好记星只在西安市场输给了e百分股东之一的白总(2010年7月,白总在广州中国大酒店与范志峰聊天时谈起,白总非常佩服当时的营销策划)。全国其它市场全部赢利!

好记星在短短的时间,成为了著名品牌,赢利从16万,用了短短的1年时间就超过1个亿。然而,在这个时候,好记星出现了第三次跨界和决定好记星命运的战略。

第三阶段跨界智慧:广告中国,铺天盖地

现在看好记星,在电视上卖,电视购物而已。但试问,如果好记星不做这个跨界,可能现在还没有人敢在电视上卖学习机。

在好记星借势跨界招募经销商后,做了两个战略性的转变:

1、 取消所有医药商,收回权;

2、 将从报纸宣传转向电视销售模式。

在同行业的品牌中,都是在商超销售,电视上形象宣传品牌的知名度。而好记星在最后一次跨界营销中,所做出的战略完全不同与所有的品牌。很多不了解这套模式的企业可能会以为费用将更大,其实正好相反。电视购物方式比报纸还便宜。范志峰简单分析一下,可能大家就懂了;

后记:好记星的三次跨界营销,从一个市场到全国市场,从16万到24个亿,从自营市场到招募经销再到自营全国市场,从一个小品牌到著名品牌。好记星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启示:

启蒙教育报告篇10

关键词白话报近现代办刊思想

徐小凤,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传媒与文学研究。

湖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湘哲社2010YBa030),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09C186)。

学界对于白话与文言的界定,历来观点不尽相同。吕叔湘认为“白话是现代人可以用听觉去了解的,文言是现代人必须用视觉去了解的”。[1]由此可见,白话浅显易懂,是一种直观语言,易被人接受。中国的白话报产生于近现代之交,有数据统计,“清末最后约10年时间,出现过140份白话报和杂志,再加上不少适合妇孺阅读的浅说画报等,数目相当可观”。[2]其中较有影响的如《京话日报》《安徽俗话报》《无锡白话报》《平湖白话报》《福建俗话报》《湖南白话报》等,蔚为大观。

白话报刊的兴起和发展,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和转折,从此,报刊真正成为替民众传播信息和知识的窗口,它使“高高在上”的文化走近普通民众。报刊不再是过去政府下达通告的渠道,不再是上层知识分子的咬文嚼字之所。

一、白话报出现的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渗透

19世纪末期,清王朝统治岌岌可危,濒临亡国。为达到占领土地和统治人心的目的,帝国主义通过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侵略,除不断地武力入侵外,还通过办报、传教等方式对国人进行思想和文化的渗透。早在19世纪初期,第一批基督教传教士就开始来华办报,如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1815年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即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中文报刊。较早采用白话文体写作的《中国丛报》,由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该报在报道时事新闻时,大量使用白话,字眼浅显易懂。但它仍未能冲破中国“邸报”的层层包裹,破茧而出。中国近代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白话报刊――上海申报馆附出的《民报》,也由外商创办。该报通篇采用白话写作,其读者对象主要是社会下层识字不多的人。它使报纸的读者范围由官方扩至民间,由上层普及底层,《民报》完成了中国报刊从文言过渡到白话的第一次有益尝试。

2.启蒙思想的兴起和有识之士的实践

清末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启蒙思想开始发展。国家危难的现状使大批有识之士意识到:要想寻求富国强民之道,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单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要启蒙民众,挽救民族危亡,使自己的主张产生影响,在当时民众文化教育匮乏的情况下,只能依靠报刊这种大众化的传播媒介,来培育自己的支持者,使传播内容通俗化,变文言为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是加强和深化这种影响的有效途径。于是,白话报刊应运而生,并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蓬勃发展,成为左右大众舆论的主流媒介,文言报刊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都市通俗文化的迅速发展

东西文化和新旧体制的碰撞,影响到许多先进知识分子,进而使其把这种改变实施到自己所擅长的文化上来。清末,在政治启蒙意识的影响下,在梁启超“小说界革命”对白话小说的大力倡导下,中国小说开始进入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亦即中国小说的现代化时期,白话小说的地位也由过去的边缘向中心靠拢。另外,戏曲的转向,现代电影的出现,也都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于文化的接受方式:不再是阳春白雪的雅文,而是下里巴人的通俗白话。

4.旧式报纸弊端的凸显

自报纸产生以来,中国上层统治阶级对报纸的监管就异常严格,对于私人办报更是严加管制,因此,中国的旧式报纸都带有浓厚的官方特色和政治色彩。他们从不把普通民众当做报纸的传播对象,也不把传播利润和传播效果当做追逐的目标。因此,旧式报纸所用的语言大都是艰深的文言古话,所载内容主要是些朝廷旨意和通告。

关于旧式报纸对民众影响薄弱的原因,著名办报人彭翼仲将其归结为两条:“第一条是各报的纹理太深,字眼儿浅的人看不了,第二是卖的价钱太大,度日艰难的人买不起。”[3]另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南边出的有《中国白话报》《芜湖白话报》《杭州白话报》《绍兴白话报》,都是极好的,但有一层,都是订本子的,不能天天看见,也还觉得不大方便。”[4]由此可见,旧式报刊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白话报刊的出现势在必行。

二、白话报的办刊思想

1.宣扬新思想,传播新文化

与西方报纸大众化源自读者需求的动力因素不同,中国的白话报是办报者为点醒懵懂民众而孜孜以求的结果。报人为救国救民的目的积极宣扬新思想,传播新文化,以期能被更多的人理解并接受。《无锡白话报》的办报宗旨在于“俾商者农者工者,及童垫子弟,力足以购报者,略能通知中外古今及西政,西学之足以利天下为广开民智之助”。[5]陈独秀指出,他创办《安徽俗话报》的目的,就在于教育与服务民众,绝非仅仅为说些无聊的白话,希望“大家别要当做怪物,也别要当做儿戏,才不负做报人的苦心”。[6]《智群白话报》则把“开通下等社会,以新理新事又重衍,庶几扫除腐败社会恶习,于改良风俗或有补焉”当做自己的办刊思想。[7]

由上可见,开启民智是传播新文化的基础,而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又是救国救民的最有效途径。因此,白话报鉴于自身的特殊性,自然成为普通民众接受新文化洗礼,投身社会变革力量的有效武器。

2.采用白话、方言,显现平民化传播理念

白话报所刊登的文章,内容通俗易懂,语言形象朴实,完全摒弃了文言文的深奥晦涩,受到下层读者的欢迎,并迅速打开了自己的市场。林白水是《中国白话报》的创刊人,他于1903年12月19日在该报的《发刊词》中说“要让种田的、当兵的、做买卖的,以及妇女和孩子们,个个增长见识和学问”,明确提出了自己平民化的办报思想。1904年,陈独秀创办《安徽俗话报》时,用平实的白话文谈天说地、博古论今,提出了与林白水相似的观点,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代表作《瓜分中国》,在文中,他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比作“切瓜”,“我一块,你一块,大家一起分”。语言看上去轻松诙谐,表达的却是悲怆沉重的主题。《京话日报》通篇报道均用白话,就连商家送来的广告也“一律白演”。对于那些仍习惯于使用文言的投稿者,报刊编辑深表歉意,谢绝发刊。上海等地的白话报也开始以广东话、湖南话、苏白等方言发表议论、记录新闻。媒体报道中融入大量生动的方言词,“白话”的语言形态也在发展中被重塑。

白话报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传播理念的改变,其告别了过去那种对读者单向宣讲的方式,尝试在读者与编者间形成一种“对话”,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参与欲”。如京城的第一家民间报纸《京话日报》,不仅大规模地发表下层读者来稿,公开声称不收取任何资费,且报刊编辑还经常对文章措词欠妥的读者稿件进行润色或者修改,同时一再强调“登报之后,有什么是非,都归本馆一面承担”。[8]这样不仅解决了稿件来源有限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报纸能够直接反映民间心声,正为读者的乐见。读者来稿中的作者既有职员、学生、中下层官吏等文化程度较高的,也有小店员、小商贩、小业主等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总之,“天下人”甚至包括优伶和娼妓,都可在此找到发表自己见解的一席之地。

3.揭露社会弊病,履行舆论监督职能

白话报对以往旧式报纸的一大突破就是敢于仗义执言,说民众的话。《京话日报》将国内社会新闻报道重点放在揭露政治腐败上,为百姓说话,特别是为人力车夫、贩夫走卒等弱势群体直言疾苦。主编彭翼仲认为“报馆是天下人说话的地方,专讲公理,不徇私情,徇了私便够不上报馆的资格”。[9]关于中国的一些不良风俗习气,例如供奉菩萨、谶纬之说、包办婚姻等,《安徽俗话报》用大量的篇幅对此进行报道与批判,这对于传播科学思想、净化社会环境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京话日报》第235号还刊登了《武职衙门聚赌》一文:“有某营武官,居然借游击衙门,邀请学堂的学生和各局委员,在那里尽夜聚赌。巡警局就在对门,关着面子不好意思去问。巡警整顿地面的责任,也会讲情面,实在可笑。”[10]官员公然聚赌,警察放任自流,这岂不是典型的官官相护?第214号的《捕厅贪赃被告》则揭露了地方恶霸的暴行:“高阳县捕厅冯太爷分受贿赂,纵容聚赌,闹出两条人命。”1905年还追踪报道了王府活埋侍妾的新闻和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春阿氏杀夫案”,连续发表《王府活埋人》《不近人情》等报道,引起社会关注,最终达到了惩恶扬善的目的。白话报的这些做法,使之逐渐深得民心,与百姓建立起了亲密关系,很多百姓自愿购买报纸义务为其宣传。

4.开女智,体现男女平权意识

在封建社会,妇女完全没有地位。女人从一出生便是弱者,不能够接受教育,不能够参与政治。在那个年代,并没有人去重视妇女问题。白话报从创刊起,就热衷妇女问题。如创刊于1905年8月20日的《北京女报》以开女智为宗旨,利用白话对妇女界进行启蒙教育。报纸中经常报道有关女性跳楼、上吊、投井等触目惊心的话题,而选择这条道路的大多是些缺少教化的女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社会夫权的绝对权威性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迂腐思想,《北京女报》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多方报道及强烈批判。除此外,为体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北京女报》还极力提倡女学,并分别从女学与母教、女子与社会风俗的关系等方面来强调女子接受教育的好处。

辛亥革命后,许多白话报刊对女子参政及革命女士的活动多有报道,如对于秋瑾案,报纸从多个角度进行报道和分析,既有政府的公文,也登有民间的说法,同时还附载了上海等地报章的报道,对社会各界公祭秋瑾女士的活动,更是以纪闻的方式大量报道。另外,有关女性的婚姻问题也成为讨论焦点,许多报刊就介绍过西方妇女在婚姻家庭上享有的平等权利,如财产分配、子女归属等问题。发表了《婚姻问题之研究》《自由婚姻》等一系列关注女子婚姻自主态度的文章,并提出了戒早婚,提倡一夫一妻等,由此体现出其“开女智”的主张。

三、白话报办刊思想对现代报刊的启示

1.坚持自身特色,加强舆论监督

白话报一个重要取向就是平民化。白话报基于民众,又服务于民众,为老百姓说话,揭露社会黑暗和政府腐败,刊登了大量的时论批评,发挥了强大的社会监督和舆论导向作用。如《北京女报》主要以批评女性的劣根性为主色调,督促、教育女性自立自强。《京话日报》则大量报道了有关揭露清政府腐败和社会黑暗的新闻,警示当局者。而如今的都市报在经过一番同城媒体的报业大战之后,追求所谓的新闻“硬化”,一味模仿党报进行大篇幅的会议精神报道,导致正面报道经常流于形式,丧失锐气,内容乏味,特色缺失,进而失去了自己的读者群。尤其是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方面声音孱弱,缺乏深度报道,不敢批评时政等问题。因此,白话报的强大舆论导向及监督能力值得当今报刊学习。

2.细分受众,准确定位

作为报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工具,白话报有自己明确的办报宗旨和办报思想。在刊登文章时能针对不同的受众群,选择适合的内容,发表易于接受的言论。这样细分受众的结果,可使报纸互取空白,不易出现内容上的交叉和重复,从而获得受众的青睐。如今,由于报业竞争的激烈,信息传播工具的发达,报刊逐渐产生了同质化现象。越来越多的报刊对目标读者缺乏细分,一味把发行对象锁定为城市居民。出报时间重叠,编排手法和版面风格也趋同,报刊的个性特征逐步削弱。随着媒体日渐走向成熟,甚至各报对新闻价值的评判标准也大同小异,使得读者对报刊产生审美疲劳和厌倦的感觉。当今的报刊当继承白话报参与新文化传播、进行思想文化启蒙的文化传统,同时,顺应时代要求,结合各自特点,准确定位,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启蒙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提高品位,注重质量

综观近现代白话报刊,新闻题材严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明显特点,即新闻态度的严谨性、新闻事实的严肃性、新闻选择的重要性。以《安徽俗话报》为例,在它所报道的新闻中,涉及的多是有关教育、科技、政治、经济等国家头等大事的硬新闻,主题内容严肃,态度严谨。那种纯粹消遣化、娱乐化的新闻几乎看不到。这就体现了当时白话报刊语言通俗,但格调绝不低俗的品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压力的加大,现代民众对于娱乐的需求越来越多。为迎合受众,报刊内容也出现了“泛娱乐化”现象。明星绯闻、花边炒作大有统治报纸版面之势,甚至对新闻报道也采取娱乐形式的处理。报刊内容疯狂追求刺激化、媚俗化,以此来迎合受众的某些猎奇心理。虽说报刊的生存依赖读者,但报刊也不能仅仅一味地取悦大众浅薄的趣味。如果置社会责任于不顾,盲目迎合受众,无疑是在自寻死路。

总之,近现代白话报作为大众传媒的一部分,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为白话文在实践中的广泛使用创造了良好条件,培植了舆论空间,发挥了报刊应有的媒介功能。从更深远的角度看,白话报的出现,是对全民尤其是底层民众进行启蒙教育和信息传达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民众素质、履行舆论监督职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更高层面看,白话报已然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办刊思想值得现代报刊借鉴。也许现代报业应回过头来看看这些报刊的元老,才能不忘报刊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振萍.晚清白话问题研究纲要[J].清华大学学报,1999,14(1):96.

[2]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59.

[3]彭翼仲.作京话日报的意思[n].京话日报,第1号.

[4]看报比读书还强[n].京话日报,第14号.

[5][7]陈万雄.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38-45.

[6]陈独秀.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m]//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85.

[8]来稿诸君鉴[n].京话日报,第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