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十篇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十篇

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5:54

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篇1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门诊输液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前来门诊输液的儿童共计16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儿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上对患儿的心理疏导,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满意程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上述研究比较,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3%,一次穿刺不成功率为3.6%,满意率为97.6%;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8.1%,一次穿刺不成功率为22.5%,满意率为86.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心理疏导;门诊输液;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181.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333-01

儿童门诊输液是治疗患儿综合病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患儿会在输液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会产生不同的抵触情绪或者其他,这样很不利于患儿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当患儿出现烦躁、反抗等等情绪时,医护人员对患儿的穿刺成功率会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度大打折扣[1]。本文通过选取164例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对其接受输液时的状态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心理疏导对门诊输液儿童的影响,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前来门诊输液的儿童共计16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男性患儿共计89例,女性患儿共计75例,年龄在2-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0.4)岁;其中发热患儿共计65例,急性肠胃炎共计46例,呼吸道相关疾病共计37例,其他疾病共计16例。两组患儿无论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过程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输液进行治疗,进行常规的巡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加以心理疏导:在输液前,主动与患儿进行交谈,询问患儿的个人情况及相关病情,取得患儿的基本信任,使患儿的情绪放松;对家长进行了解,详细询问患儿的过敏史等个人情况;在进行静脉穿刺的时候,应当以微笑告知患儿,可能会有少许疼痛感,给患儿一定的心理准备,利用患儿的自尊心,与其他患儿进行比较,使其勇敢接受穿刺[2];穿刺成功后应当鼓励患儿,并询问是否有不舒服的地方,告知如有不适应当立即通知家长或医护人员;对于胆子较小或者不予配合的患儿应当给予患儿更多的信心,给予更多的肯定,使其尽量配合;在输液过程中要增加巡视工作,主动询问患儿是否有不舒服的地方;在输液结束拔针时,要以轻柔的动作来完成,防止血液外渗或者造成皮下淤血,给患儿带来心理阴影;最后告知患儿及家长按压十分钟进行观察,如果确定没有不适出现方可离开。

两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的状态和输液效果应当详细记录,便于后期比较;在输液过程中如出现任何不适情况应立即进行相应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患儿的穿刺一次成功和一次不成功率进行比较;对满意率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意义:

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结果

经过上述的输液过程和心理疏导,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3%,一次穿刺不成功率为3.6%,满意率为97.6%;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8.1%,一次穿刺不成功率为22.5%,满意率为86.6%,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3讨论

静脉输液是门诊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在输液过程中患儿如果不配合而进行穿刺,很容易对患儿的血管和神经产生损伤,直接影响到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3]。所以,在门诊输液中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能够缓解患儿对输液的恐惧,使患儿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静脉穿刺,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增加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综上所述,心理疏导对于门诊输液儿童有着深刻的影响,能够调整患儿的心理和情绪,改变患儿的被动接受治疗心态和行为,有利于患儿的治疗,保护患儿血管,从而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护关系,值得在临床上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欧丽萍.心理疏导对门诊输液儿童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3):15~16.

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立法;预防虐童行为;科学依据;虐童法律责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2月的报道,在全球范围内,估计有多达10亿名2—17岁的儿童,在2017年中,遭受过身体、性或情感上的虐待,其中,学前儿童所占比例较高[1]。在我国,近年来也有一些学前教育机构虐童事件被媒体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梳理2010年到2019年年底媒体所曝光的虐童事件后发现,我国当前虐童行为种类包括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疏忽伤害等。但迄今为止,我国没有立法规定虐童行为的构成要件,更没有立法规定虐童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这使得学前教育机构的一些虐童现象无法得到足够重视,学前儿童的合法权利长期无法得到保障。

从已有研究来看,我们尚未发现学者从虐童行为危害后果的角度,提出学前教育立法必须明确虐童行为法律责任。本研究从后果考量,对学前教育从业人员虐童行为的危害后果进行研究,提出学前教育立法必须明确虐童行为的法律责任。后果考量理论来源于后果主义,是法律裁判的一种方法论主张。依据该理论,虐童案件的裁判应着眼于虐童行为可能导致的伤害后果。在实践中,法官所考量的后果多种多样,包括道德后果、经济后果、政策后果和政治后果[2]。然而,对学前儿童而言,学前教育机构①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教师、保育员、育婴师等)虐童行为最直接的后果是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造成长期的甚至不可逆的危害。本文基于学前教育机构从业人员虐童行为的危害,运用后果考量理论来对学前教育立法明确虐童法律责任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学前教育法》立法明确虐童行为的法律责任,弥补民法和刑法在虐童治理方面的不足,有效预防虐童行为的发生。

一、学前教育立法明确虐童行为法律责任的必要性

过去30年间,许多心理学、精神学、脑科学、健康学的研究成果证明,虐童行为容易引起儿童心理机能损伤、大脑生理机能损伤及各种心理疾病。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已有法律在虐童行为治理上效力不足,由此导致当前教育领域虐童现象普遍存在。虐童行为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巨大危害,以及已有法律责任在虐童行为治理上存在的不足,都充分显示出学前教育立法明确虐童行为法律责任的必要性。

1.虐童行为对学前儿童的危害

(1)虐童行为危害学前儿童心理机能

人的心理疾病分为两种:心理机能性失常和心理机体性失常。心理机能性失常表现为,虽然在行为上有失常,但是在机体上找不到原因,属于心理性疾病。健康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心理记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显示,虐童行为会危害学前儿童心理机能,导致学前儿童形成消极性人际关系、消极性情绪反应、内隐性被侵犯记忆、压抑型认知结构、回避型调控技能。患有消极人际关系的受虐儿童表现为防御性强、咄咄逼人,或害怕、害羞、无法与周围的人充分沟通,该表现会一直持续到成年[3]。患有消极性情绪反应的受虐儿童常常伴有恐惧感、羞愧感、痛苦感、悲伤感或愤怒感等。消极性情绪反应会对学前儿童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虐童行为也会导致儿童患内隐性被侵犯记忆。儿童一旦形成内隐性被侵犯记忆,意味着其内心的恐惧感、背叛感和无力感体验会成为一种心理习惯。压抑型认知结构、回避型调控技能也是虐童行为所导致的心理机能伤害后果。压抑型认知结构的危害后果是儿童有暴力倾向;回避型调控技能会导致儿童逃避现实,如退出社交,避免或破坏人际关系,通过游戏、网络等逃避现实,或通过自我伤害方式来表达痛苦[4]。

(2)虐童行为危害学前儿童大脑生理机能

人的全部心理活动是由大脑支配,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脑科学、健康学的研究成果证明,虐童行为会对学前儿童大脑生理机能造成危害,导致额叶皮质活动降低、皮质醇产生量发生变化、大脑左右半球的发育不良、儿童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表达水平低等问题。大脑是人类思维的所在地,额叶位于大脑皮层,儿童受虐后,额叶皮质活动降低。其危害后果为:儿童学习、解决问题、决策、自控等能力都会降低。虐待和暴力会导致儿童皮质醇产生变化,对儿童的情绪、免疫力和血压,以及维护结缔组织等方面带来不良影响[5]。虐童行为会影响学前儿童大脑左右半球的发育,导致儿童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表达水平低。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表达水平低会导致受虐儿童被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淹没[6]。这意味着儿童易有愤怒等情绪方面的问题,并且未来有自残、焦虑、自杀和抑郁等倾向。

(3)虐童行为会诱发学前儿童患心理疾病

心理学研究表明,许多被虐待儿童在成年后可能患上多种心理疾病,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抑郁症、人格障碍等。当学前儿童在校园里遭受虐待,经历恐惧、无助、无力感时,创伤后应激障碍尤其容易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包括惊恐发作、失控式哭泣、恐怖、饮食失调、睡眠障碍、过度情绪反应等[7]。恐慌症是因为受虐所导致的长期性恐惧或不适引发的心理疾病。恐慌症具体症状包括心悸、颤抖、憋气或呼吸困难、胸疼或有不适感、恶心或腹痛、头晕、害怕、寒战等。如果学前教育从业人员长期威胁、恐吓、打骂儿童,或经常侮辱、歧视儿童,或向儿童宣讲有恐怖、暴力、迷信等内容的故事,或播放不适宜学前儿童观看的影像等,都会使学前儿童感到恐惧和不适,患恐慌症的可能性极高。抑郁症在学业表现差的学前儿童中比较常见。抑郁症的心理表现为:对未来感到沮丧,对生活不满,甚至希望自己死去。如果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经常评论学前儿童没有价值、不被爱、能力不足,或布置超负荷学习任务,当学前儿童内心屡次产生挫败感、长期自我评价低时,他们会与他人隔绝,缺乏精力来完成学习任务,无法集中注意力,更严重的表现为无法正常进食或睡觉。当儿童的无助感、无价值感或对家人、朋友及活动失去兴趣等症状持续两周或更长时间时,学前儿童就会出现严重的抑郁症。抑郁症通常包括无价值感、无兴趣感、可观察到的不安、食欲减少、失眠、缺乏动力、注意力不集中、瞌睡等。学前儿童遭受虐待,未来有可能患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分为多种亚类型,如反社会型、分裂型、冲动型、边缘型、偏执型、强迫型、表演型、依赖型等。人格障碍严重损害儿童社会功能,危害儿童身心健康,还会对社会带来危害。

2.已有法律责任在治理虐童行为上的不足

近年来,虐童事件在媒体频频曝光,较为典型的事件是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和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这两起虐童事件引起了社会对虐童事件的强烈反响。然而,此后,媒体关于虐童事件的报道依然频频惊现报端,各种虐童事件屡禁不止。2019年初,又有多起虐童事件被报道。根据《钱江晚报》报道,2019年3月,杭州市某幼儿园不到3岁的幼儿被老师头朝下倒吊45分钟,并有拉拽等粗暴行为。同月,深圳某幼儿园多名家长爆料,赵姓女老师拍男童下体照片,并注明照片上儿童姓名和出生年月[8]。《东楚晚报》报道,2019年3月,黄石市某幼儿园,老师使用教鞭连续抽打幼儿[9]。

媒体所报道的案件可能只是虐童事件所呈现的冰山一角。民办幼儿园,特别是不发达的农村、偏远山区的民办幼儿园更是虐童现象的重灾区。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虐童现象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以上虐童事件的法律介入情况,笔者发现我国在虐童行为法律责任立法上存在如下不足:

(1)缺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预防虐童行为法律责任

迄今为止,已有的法律没有规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预防虐童行为行业准入、培训、监管、事后补救等方面的法定责任。在上海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中,8名教师存在严重虐童行为,显然其所在的学前教育机构在虐童行为管理上存在严重疏忽。然而,该事件之后,社会上虐童事件依然不断惊现报端,而且被报道的虐童事件多由家长提出投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虐童行为管理上只是事后处理。相关法律的缺失导致虐童事件没有得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补救等源头性治理,由此导致虐童事件频发。

(2)缺少虐童行为精神伤害的刑事处罚

已有的法律在虐童行为精神伤害上的处罚严重不足。如在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和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中,幼儿遭受教师针扎、殴打、强行喂食药片、喂食疑似芥末的不明物,这些虐待行为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根据科学的研究成果,这些儿童在被虐待过程中,会形成消极人际关系、消极性情绪反应、内隐性被侵犯记忆等心理机能问题。在大脑机能上,这些虐童行为会导致儿童额叶皮质活动降低、皮质醇产生量发生变化。而且,事后受虐儿童患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的概率极高,甚至在未来还会出现学业问题及社会功能、身心健康受损等问题。然而,虐童行为带来的巨大的精神伤害无法通过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来论罪。因为,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只针对“情节恶劣”的行为后果进行论罪。情节恶劣的精神伤害表现为:受害人精神崩溃、患有精神疾病、严重缺乏安全感,甚至有自杀倾向、自残倾向等。显然,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在预防和处罚虐童行为精神伤害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3)缺少虐童行为精神伤害的民事经济赔偿

在虐童责任上,当被虐待儿童的人身受到伤害时,已有的法律规定父母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虐童者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是现有法律没有就学前儿童的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疏忽伤害后果提出对应的精神伤害民事经济赔偿的规定。以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例,幼儿遭遇老师扎针、殴打、强行喂食不明物,这些虐童行为对幼儿精神伤害巨大。而这种受虐导致的巨大心理创伤,需要长时间的心理干预与治疗才能够痊愈,其治疗过程需要大量的咨询费、治疗费用。然而,已有的法律缺少针对虐童行为精神伤害的民事经济赔偿,这无疑会给被害人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二、学前教育立法如何明确虐童行为法律责任

从法理学上分析,为了便于清晰明了地知晓和执行教育法律规范,无须到处查找,一般应在同一教育法律中加以规定和规范②。为此,为了明确虐童行为法律责任,学前教育立法必须明确虐童行为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必须制定专门针对虐童行为的法律责任条款。

1.学前教育立法必须明确虐童行为法律责任构成要件

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虐童行为,首先看其行为是否符合虐童行为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迄今为止,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律都只提出禁止虐童行为,但是,都没有对虐童行为法律责任构成要件进行规定。从刑法角度,与虐童行为法律责任相关的法律为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虐待行为主体、虐待行为对象、违法虐待行为、伤害后果。然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构成要件不适用于虐童行为法律责任构成要件。因为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采用的是结果违法说,只针对虐童行为的直接性伤害后果,即针对“情节恶劣”的行为后果进行论罪。所谓“情节恶劣”,目前尚无具体司法解释。一般的“情节恶劣”指身体损伤和精神伤害后果。身体损伤指轻伤、轻微伤、伤口不能愈合或短时间难以愈合、大面积损伤等;精神伤害表现为受害人精神崩溃、患有精神疾病、严重缺乏安全感,甚至有自杀倾向、自残倾向等。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采用的是结果违法说,无法预防和处罚虐童行为导致的长期的甚至不可逆的间接伤害后果,包括心理机能伤害、大脑机能伤害、各种心理疾病。

德国法学家倪佩尔代(nipperdey)教授首倡行为违法说,在学界获得了不少支持者。行为违法说是针对间接伤害后果,即违反注意义务行为就等同于具备违法性[10]。事实上,国际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确定虐童行为的法律构成要件上,采用的是行为违法说和结果违法说。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虐童行为危害后果,我国学前教育立法虐待行为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为:虐童行为主体、虐童行为对象、虐童行为类型。

(1)虐童行为主体

我国学前教育立法中,虐待行为主体要件关系到《学前教育法》所要惩罚的虐童行为主体的范围。为了全面保护学前儿童,我国学前教育立法中,虐童行为主体必须包括所有工作于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活动机构的从业人员,即工作于0—3周岁儿童托幼机构的从业人员、工作于3—6周岁儿童保育与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工作于0—6周岁儿童早教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校外学前教育培训机构的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教师、保育员、育婴师等相关从业人员)。

(2)虐童行为对象

我国学前教育立法明确虐待行为对象要件关系到《学前教育法》所保护对象的范围,因此是学前教育立法必须解决的前提性问题。在立法现实中,我们发现,现行学前教育规范体系主要关注的是3—6周岁儿童的保育教育,而0—3周岁婴幼儿的保育教育问题则付之阙如。从学前教育政策的规定看,2010年党中央与国务院共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特别强调“重视0至3周岁婴幼儿教育”,这一点应当在学前教育立法中有所体现。事实上,0—3周岁婴幼儿阶段是儿童语言、情感感知以及思维启蒙的关键时期,也是人们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11]。为此,考虑到0—3周岁婴幼儿与3—6周岁儿童的年龄阶段特点,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必须明确虐童行为法律构成要件中虐童行为对象为0—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

(3)违法虐童行为类型

认定学前教育从业人员是否需要承担虐童行为法律责任,其违法虐童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通过对虐童行为危害的分析,可以发现,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以及疏忽伤害行为对学前儿童心理机能和大脑生理机能有极大的危害,并在未来可能患上各种心理疾病。这些研究成果,为学前教育立法明确虐童具体违法行为类型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虐童行为的后果考量,我国学前教育立法虐待行为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中,违法虐待行为类型必须包括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以及疏忽伤害行为。

身体虐待包括:击打、掐、摇晃等身体伤害行为;不符合年龄、不适合情境的伤害性管教或体罚,如不允许如厕、不允许吃饭、不允许正当休息、限制活动等。

精神虐待包括:打骂、侮辱、贬低儿童,不公平对待儿童,公开场合取笑,公开场合羞辱,不给儿童机会表达观点,布置超负荷任务,威胁、恐吓儿童,剥削或索贿,向儿童宣讲有恐怖、暴力、迷信等内容的故事,播放不适宜儿童观看的影像,按学业表现排座位等等。

性虐待包括:迫使儿童参加性活动,如手淫、亲吻、触摸行为、强奸行为、猥亵行为;非接触的性活动,如让儿童看色情图片、不健康网络视频等行为。

疏忽伤害包括:冷落、忽视、丢弃儿童;没有为儿童提供国家安全标准的食品,没有提供足够卫生的食物和水;没有提供符合国家要求的交通工具;生病没及时处理等。

2.学前教育立法必须制定专门针对虐童行为的法律责任条款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未成年儿童受教育权、人身权、人格权等相关规定,儿童的生命、健康、教育和人格尊严是儿童最大的利益。为了保护学前儿童,有效预防与惩戒虐童行为,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必须制定专门的虐童行为法律责任条款。

(1)将虐童行为所有法律条款统一在学前教育法中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在同一个法律中统一规定虐童行为的法律责任条款。关于虐童行为法律责任条款,在《学前教育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刑法》等法律中,都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这极不便于明确虐童行为的法律责任。鉴于当前我国正在面对的虐童治理难题,为了有效预防与惩戒虐童行为,加强学前儿童的保护,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应将虐童行为的所有法律责任条款统一规定在学前教育法中。

(2)制定针对学前儿童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疏忽伤害的虐童行为法律责任条款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学前儿童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疏忽伤害而制定的虐童行为法律责任条款。现有的《学前教育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虽然提出禁止虐童行为,但是没有专门规定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疏忽伤害对应的法律责任。已有的《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也没有就学前儿童的身体虐待、精神伤害、性虐待、疏忽伤害提出对应的法律责任。我国刑法中虽然有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故意伤害罪,猥亵儿童罪,但却没有针对儿童身体虐待、精神伤害、性虐待、疏忽伤害而专门制定的法律责任条款。为了特殊保护学前儿童,避免虐童现象进一步恶化,我国需要制定专门针对儿童身体虐待、精神伤害、性虐待、疏忽伤害的虐童行为法律责任条款。

(3)制定针对间接伤害后果的虐童行为法律责任条款

我国目前的法律对于许多学前儿童虐待行为,还没有一个能与其行为后果的危害性和应受处罚相适应的法律责任来预防和惩戒。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故意伤害罪,猥亵儿童罪,这些刑事罪只针对造成直接损害后果的违法行为,无法预防和惩戒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疏忽伤害行为对学前儿童所造成间接性伤害后果的违法行为。为了预防和特殊保护学前儿童,我国学前教育立法必须针对间接伤害后果,制定专门虐童行为法律责任条款;对于导致间接伤害的行为,必须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学前教育立法中虐童行为具体的法律责任

学前教育立法必须明确虐童行为法律责任,其重要价值在于:在虐童事件发生前,依法预防虐童行为发生;在虐童事件发生中,依法监管和惩治虐童行为主体;在虐童事件发生后,依法援助与补救受虐儿童。为了特殊保护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我国学前教育立法中虐童行为的法律责任必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1.行政责任

第一类是针对学前教育从业人员虐童行为的行政处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据事实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对虐童行为的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其他虐童相关工作人员予以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级别从轻到重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暂扣教师职业资格证、吊销教师职业资格证、行业禁入(终身禁止其从事儿童教育相关行业)、行政拘留、法律和行政法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行为的类型由轻到重包括如下内容:第一,违反注意义务的学前儿童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疏忽伤害行为;第二,多项学前儿童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疏忽伤害行为;第三,持续时间长的多项学前儿童身体虐待、精神虐待、疏忽伤害行为,且致使学前儿童身体或精神遭受损伤行为;第四,学前儿童性虐待行为;第五,导致学前儿童身心遭受巨大伤害,影响其正常学习与生活的学前儿童虐待行为。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据事实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对学前儿童虐待违法行为予以行政处罚。

第二类是针对学前教育机构虐童行为管理疏忽、制度不全、不合法的行政处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据事实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对具有虐童行为的教育机构法人代表、教育机构主要负责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予以处罚。行政处罚方式从轻到重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招生、暂扣或者吊销办学许可证。行政处罚内容由轻到重包括:第一,针对未实施虐童预防法律教育和宣传工作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处罚;第二,针对存在虐童现象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处罚;第三,针对造成重大人员伤害或伤亡的学前教育机构的处罚。

第三类是针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虐童行为管理渎职、疏忽、不作为的处罚。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据事实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对有虐童行为管理渎职、疏忽、不作为的下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予以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级别从轻到重包括警告、限期整改、降职、调岗、开除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行为的类型由轻到重包括如下内容:第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对其管辖区域的学前教育机构开展预防虐童行为的新教师准入考核和入职后培训;第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建立预防虐童行为的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第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定期对自己所管辖区域的学前教育机构开展虐童行为监查工作;第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建立和运行受虐儿童事后免费心理干预补救制度。

2.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主体包括形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学前教育机构法人代表、学前教育机构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民事责任是针对虐童行为带给学前儿童身心伤害后果的惩罚与赔偿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虐童行为包括:第一,对于学前儿童身体虐待、精神虐待、性虐待、疏忽伤害等违法行为,学前教育机构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其他相关人员,根据儿童受伤害的程度,依法承担经济补偿、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第二,对于虐待行为同时导致多名学前儿童遭受身体伤害或精神伤害,根据其情节严重程度,学前教育机构法人代表、学前教育机构负责人依法承担经济补偿、赔偿损失责任,直接责任人、其他相关人员依法承担经济补偿、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3.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针对已构成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犯罪行为的惩罚与赔偿责任。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是指构成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的机构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其他相关人员。我国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相关刑事惩罚的方式为:主刑从轻到重包括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违法记录录入儿童虐待案件查询系统。此外,还适用于对犯罪的外国人驱逐出境。

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篇3

一、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

儿童和周围人或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直接影响着儿童心理各方面的发展。

1、促进言语发展:儿童主要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学会说本民族语言。交往激发了儿童说话的积极性,也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模仿榜样。儿童在交往同时逐渐分清语言、积累词汇、掌握表达自己愿望的方式。年龄长大时,儿童的言语也因在交往中受到锻炼而日益发展完善。反之,如果儿童缺乏交往活动,言语发展往往迟缓落后。

2、激发智能活动:社会交往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涉及内容广泛繁杂,活动进程灵活多变。儿童和人交往必须注意集中,思维敏捷,能及时运用记忆中的经验,预想未来发展的结果,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做出恰当的应答反应。在发生矛盾冲突,更需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儿童的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能活动在交往中得到激励发展。

3、增长情绪反应:儿童出生时,只有惧怕、愤怒等极少几种原始情绪反应。在和周围人们接触往来后,逐渐增长了新的情绪反应,如对父母的依恋,对陌生人的畏惧,对交往活动的愉快等。两三岁时已表现出高兴、得意、喜爱成人、喜爱儿童以及厌恶、嫉妒、激动、惧怕、愤怒等多种情绪。其后,儿童接受系统教育,参加群体活动,社会交往日益广泛频繁,儿童逐渐形成了各种高级情感,如友谊感、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

在交往活动和教育影响下,儿童也发展了情绪自控能力,逐渐学会约束自己激动的情绪和行为。这是情绪发展的重要方面。

4、发展社会行为: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进行社会交往,形成人际关系,掌握行为准则和参加群体活动等。

社会交往既是社会行为发展的表现,又推动社会行为的发展。儿童最初只和母亲或其他照料者接触往来,随着活动能力增长和活动范围扩大,儿童可和更多的成人或儿童接触,而交往活动又常使儿童欢乐愉快,激发了儿童交往的积极性,这样促使儿童的交往活动日益广泛频繁,且能主动接近别人和别人往来。

在社会交往中,儿童和其他成人形成了各种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友伴关系以及入学后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儿童正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下成长。社会交往使儿童直接领会什么行为会受到赞许,什么行为会被禁止,从而逐渐掌握社会已经确立的行为准则,并自觉依靠准则行动。

5、形成个性特征:儿童和其他人交往时,渐能分清“人”“我”,形成自我意识,认识自己的需要愿望等,且进一步发展了自独立性、自尊心等。

儿童在和其他人接触往来时,总表现一定的兴趣爱好、品性态度、行为倾向。通过频繁的交往,一些反复表现而受到赞许认可的特性,便成为儿童独特的、巩固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引导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

父母还应进一步引导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多方面促使发挥对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

1、改进教养方式。父母首先要改进不利于儿童进行社会交往的教养方式,为儿童进行社会交往排除障碍。

疏忽冷淡的教养方式:有的保育人员任使幼小的婴儿躺卧床上,不多理会。有的教养员让幼儿长时间一人独坐、不和同伴往来。有的父母只抓学习、不许儿童和同学交接。这种疏忽冷淡的教养方式完全忽视了社会交往活动,往往导致儿童神情淡漠,性格孤僻,不愿主动接近别人。

专断严管的教养方式:有的父母对儿童的谈笑举止都严格约束,儿童必须事事听从指导,不许自行活动,这种教养方式导致儿童胆怯畏羞,缺乏自信,不敢随便和人交往。

宽纵放任的教养方式:当前更多的是宽纵放任方式。儿童任何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任何行动不受约束,任何困难都有人代为解决。这往往使儿童骄横任性,形成自我中心主义。而且依赖父母,不愿和其他成人或儿童接近往来。纵使往来,也常常不为其他人欢迎。

2、组织交往活动。父母应为儿童创立条件,组织交往活动。

对于不能自由行动的婴儿,父母应多爱抚逗引,常向其说话唱歌,对于用奶瓶喂养的儿童,应抱起喂奶,边喂边逗。使他们处在交往中。在托儿所、幼儿园,保教人员要主动热情接近儿童,要组织儿童一起游戏活动。在小学,教师应克服“重课业、轻活动”思想,组织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使儿童多相交往。

当前,我国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又多生活在核心家庭。父母更应经常带领儿童看望亲友长辈,或热情接待客人来访,欢迎其他儿童来家玩乐,同做作业等。也应鼓励儿童参加社会组织的温课小组、科技中心、少年宫等活动。使儿童能和其他成人或儿童广泛接触、经常交往。

3、进行交往教育: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喜爱交往,培养儿童交往能力。

父母要培养儿童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会客习惯。例如能注意聆听别人的谈话,能连惯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说“早”“好”“请您”“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别人讲话时不随便插嘴打扰等。

父母要指导具体的交往方法和行为准则。例如能和其他儿童共同玩或轮流玩一件玩具。能关心帮助年龄小的同伴。参加集体活动能守纪律、听指挥。懂得如何接待客人等。

父母应针对儿童的个性特点进行交往教育。对于性格孤僻、畏缩退避的儿童,要激励交往,多指导交往方法。对于不怕陌生人、爱交际的儿童,要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防止在客人面前过度兴奋,表现自己等。对于爱好饶舌喧闹的儿童,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语言交际行为。

4、处理不良行为:在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中,确实也常常出现各种不良行为。例如儿童之间独占玩具,争夺玩具,互相撕打谩骂,故意捣乱或互不理睬。又如对待长辈缺乏礼貌;参加群体活动自由散漫等。这种不良行为往往使友好积极的社会交往转化为冲突消极的交往活动。不仅破坏友谊,影响群体生活,也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

父母发现不良行为,便应立即制止,了解引起的原因,公正判定是非,而且耐心引导,指明正确的行为方式,使其能进行积极的交往。

5、帮助讨厌儿童:在儿童群体中,往往有一些不受欢迎的讨厌儿童。他们虽和其他儿童同在一处,却少往来,常被排斥在群体之外。

这种讨厌儿童所以被憎厌拒绝,往往由于和人交往时,骄横任性,逞强好胜,常要支配别人,不能友好合作;而且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而同伴的憎厌又转而使这儿童疏远同伴,对群体产生疑惧对立情绪。

父母要帮助教育这种不受欢迎的讨厌儿童。首先要接近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消除对别人的疑惧对立心理。而且耐心教育他们改正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和同伴友好往来。同时,也应帮助教育其他儿童,改变对讨厌儿童的看法和态度,接受他们,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回到群体中友好相处。

父母应重视和引导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使儿童能在友好积极的交往活动中,发展心理,形成个性,健康成长。

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篇4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城市生活学习中,由于建立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不确定,家庭亲子依恋关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昆明市两所中学(初中阶段)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流动儿童与城市一般儿童在亲子依恋总体及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隔代教育”、教育整合的缺失、个体差异等。针对差异性,提出寻求切实可行的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城市环境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键词: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90X(2015)03-0007-04

一、亲子依恋的相关研究

(一)概念定义

1.流动儿童

由于义务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的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其结果是:在现行的城乡政策框架下,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也被排斥于乡村正式的教育体系之外,成了被“边缘化”的一个庞大群体,这一群体称为“流动儿童”。本文的研究对象特指该群体中的初中生[1]城市一般儿童指6~14周岁(或7~15周岁),自出生便在本市生活、学习,其属于本市户籍的儿童[2]。

2.亲子依恋

依恋是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狭义的依恋是指儿童与第一照看人的情感联结,并且不仅有对象上的限制也有时间上的限制,它一般指儿童早期所发生的依恋。广义的依恋从对象上包括成人、恋人、配偶、同伴等依恋(横向);从时间上来说它可以包括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等人的所有发展阶段(纵向)。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的依恋,它们共同的特质就是个体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感到安全愉悦,而在面临分离时则会产生分离焦虑[3]。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心理学对亲子依恋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以鲍尔比为代表的学者创建了亲子依恋的理论框架;二是以爱因斯沃为代表的学者发展了陌生情境技术并积累了大量观察资料;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依恋与社会情绪整合等方面的发展[4]。

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的研究在我国始于瞿玥涵等人于2011年6月发表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上的《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为例》。文章发现,流动儿童家长经常忙于生计,与流动儿童交流沟通的时间很少,并且很多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低,教育子女时经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孩子又处在一个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寻求独立的叛逆时期,对父母的认同逐渐出现分化,导致亲子冲突不断,难以保持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而流动儿童数量的逐渐壮大,也使得这一群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针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去研究其亲子依恋,对关注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流动儿童家庭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研究过程

(一)对象的选取

根据本研究对流动儿童的定义,在昆明市选取两所初中,一所是XXX民办中学,60%的生源没有流入地户口,另一所是昆明市一所公立学校,其生源90%左右持有本地居民户口。各发放问卷150份,每个年级50份,共计发放300份,回收287份,剔除无效问卷,本研究可用问卷279份。根据是否从农村转学到城市、离开出生地的时间是否是半年及半年以上、是否是农村户口的标准来筛选是城市一般儿童还是流动儿童。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

选用我国学者包克冰改编的适合于我国青少年的依恋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方式进行样本团体施测,使用工具是依恋问卷(ippa)。

(三)数据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以不同的对象为自变量,父亲依恋、母亲依恋总体以及各维度为因变量,考察被试在父亲依恋、母亲依恋总体以及各维度上的差异性。根据调查对象,把被试分为两组:流动儿童和城市一般儿童,调查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1)流动儿童的父亲依恋及母亲依恋总体均值均低于城市一般儿童,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亲子依恋的各维度上,父亲信任、父亲沟通、父亲疏离、母亲信任、母亲沟通、母亲疏离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父亲疏离、母亲疏离上呈现出负值。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三方面。

其一,是流动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出现了所谓的“隔代教育”。流动儿童家长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由于流动性很大,因此很多流动儿童早期跟随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亲戚生活,在来到城市以前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所谓的“隔代教育”。流动儿童早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很少,而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照顾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不能替代的。有调查显示:在祖父母、外祖父母中大约有50%是文盲或半文盲,祖孙之间年龄相差40岁以上,心灵沟通困难很大,一些年纪较大的祖辈出现眼花耳背的现象,更是加大了祖孙辈沟通的障碍。流动儿童早期没有与父母建立良好的内部工作模式,而通过内部工作模式这个系统,过去的教养经验将影响儿童对将来人际关系行为的解释和理解。亲子依恋温暖、反应及时和稳定,促使了安全依恋的发展,拒绝以及不连续的反应和可获得性则通过儿童对父母的回避或矛盾发展出不安全的依恋[5],流动儿童则属于后一种情况,因为早期内部工作模式对父母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导致流动儿童在初中阶段亲子依恋的得分低于城市一般儿童。

其二,是流动儿童这一群体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缺乏整合。一些流动儿童的父母把子女丢给学校以后便不管不顾,子女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教师也难以与家长或者是监护人加强沟通协作,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袭,大量各种不良信息的媒体报道,导致流动儿童早期缺乏足够的良性影响,出现教育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而这些不良的外界刺激逐渐内化成流动儿童的性格和态度,形成流动儿童的内部工作模式,影响流动儿童对父母的依恋态度。

其三,是流动儿童个体原因。当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以后,面临着一些适应问题。根据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是流动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重要表现[6],对于刚到城里生活和学习的流动儿童来说,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差,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不主动、积极,甚至出现了退缩、胆怯。他们在班级中很难建立自己的存在地位,在他们的眼中,城里人就是城里人,和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群。他们自己虽在城市生活,却很难融入城市同学的圈子。在周皓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的调查中发现,在我国流动儿童中近1/3人感受压抑、与城市一般儿童很难找到共同语言认为城里人看不起他们。这些孩子大多性格内向行为拘谨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存在相对孤僻性以至于不敢、不愿与人交往。而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又很难像城市一般儿童一样,能够从父母身上获得较多的反馈信息和充足的家庭心理支持,从而导致流动儿童家庭亲子依恋和城市一般儿童存在差异。

四、对策与建议

如何能够更好地促进流动儿童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家庭方面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的和睦,尤其是与父母的相处方式、婚姻的稳定状况对亲子依恋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父母只有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才能够为亲子沟通提供良好的环境,以促进亲子依恋和谐发展。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营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流动儿童家长凡事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尊重孩子的权利和自由,倾听了解孩子,鼓励他们去独立思考等。在建立良好亲子依恋关系上,流动儿童父母在语言上应该注意体现民主精神,多一些鼓励、赞赏,少一些训斥、惩罚。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平等交流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良好信任和沟通的建立。

其次,流动儿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父母对于子女来说,就是生活中一个活生生的示范,父母示范得好,子女自然也能潜移默化学到好的习惯。在城市中生存,流动儿童父母势必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城市的一些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夫妻之间要学会相互体谅与包容,在精神上给予一些慰藉。凡事不能冲动,争吵和打架只会给子女的心理带来伤害。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是良好亲子依恋建立的前提和基础。

2.注重家庭传统伦理的教育

现在的家庭,很多父母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一方面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但是另一方面却不谈及自己如何善待老人,尤其是农民工,他们外出打工,父母留在老家,一年见面的时间也许只有短暂的几天,平日里很少有时间去孝敬老人,要想成为一个使子女尊敬的人,就一定先孝顺长辈,这样,在一个家庭中,潜移默化的孝道教育就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这样形成的态度认知和行为模式将会更稳定和持久。

3.重视家庭心理环境的建设

家庭心理环境是由每个家庭成员的个性、性格、思想、感情、观念、信仰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它时刻存在于家庭生活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调整,尤其当孩子处于青春期,特别需要尊重、信任和宽松的家庭氛围。对于流动儿童家庭来说,父母虽然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或者子女对父母的爱并不受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关键在于相互理解和尊重,流动儿童家长要调整自己对子女教育目标的期望值,不要在学习上给以子女过多的压力。此外,父母应根据子女的实际年龄情况,对子女及时进行指导教育,疏导流动儿童的不良情绪,减少他们因环境和心理变化带来的矛盾。家庭和谐,家庭教育就容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对子女个性品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意义,孩子健康积极、保持良好的心态,最终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

4.运用恰当的方法与亲子沟通

首先,擅于抓住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孩子便容易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得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其次,关注孩子的感受并与其交流,父母应该多关注子女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子女的心理变化,最主要的是以一颗、平和的心去与子女交流,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子女的真实感受;再次,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流动儿童父母在与子女沟通时,情感的交流是第一位的,情感的融入能够使子女更加信任父母,可以将自己的心事倾诉给父母听,在子女遇到挫折的时候,要多关心,尽量与子女沟通,使子女的心理能够保持良好的状况,增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程度。

(二)社区方面

社区作为流动儿童继学校和家庭以外第三重要的生活场所,对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个环境良好、可以提供流动儿童学习、参与有意义娱乐活动的社区将对流动儿童良好亲子依恋的形成提供辅助帮助。社区建设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设立社区家庭亲子关系咨询服务

据笔者了解,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已经建立了儿童活动中心,专门针对流动儿童每天课余的时间和周末的时间去学习和参加活动。笔者认为,通过儿童活动中心这一平台,在校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在流动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一个桥梁,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活动中心负责人安排固定的时间去为流动儿童家庭做咨询,使流动儿童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子女在城市中适应环境面临的困境,流动儿童处于青春期中会产生的一些问题,与子女沟通的技巧,以及如何去设身处地考虑子女的感受。另外,流动儿童也可以参与其中,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可以认真倾听流动儿童的心声,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典型的个案追踪处理并提出处理意见。这样,在流动儿童家长和孩子之间,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就成为了一个“调节剂”,对于一些家长和子女之间无法解决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作为第三人,势必有清醒的头脑和专业的态度,可以为家长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提供专业的意见。这样一来,父母和子女之间就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便有利于流动儿童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

2.不断完善社区建设

保障流动儿童与城市一般儿童同等的活动参与权,对于社区建设中的活动中心、图书室等应免费向流动儿童开放,使流动儿童消除不公平感和歧视感;在城市社区中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利用周末时间开展一些文明素养活动,在社区宣传栏宣传一些文明新风、尊老爱幼、勤劳上进、讲究卫生等主题的宣传活动,使流动儿童家长和子女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利于流动儿童家庭良好家庭环境的形成。

(三)社会方面

首先,政府应该不断完善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使流动儿童能够真正在城里扎根上学;其次,发挥新闻媒体的力量,请企业家、爱心人士进行募捐,筹集的资金进行社区建设或农民工子弟学校软硬件设施的配套工作。

相信,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学校教师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流动儿童家庭会有更充足的条件去建设精神世界,流动儿童的父母势必会对子女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与子女沟通交流,及时给予家庭支持,与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更好地促进流动儿童健康人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丹丹.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蒋玲.流动儿童心理适应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康莉.土家族中学生依恋、自尊特点及二者关系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4]陈会昌,梁兰芝.亲子依恋的研究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8(1):29-34.

[5]李凤莲.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6]苏文.流动儿童城市角色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7]刘正荣.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6.

[8]瞿玥涵,陈晓庆,孙俊岚,等.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39-41.

[9]符明弘,李鹏.中小学生亲子关系现状及教育建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91-95.

[10]徐济达,何源.儿童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899-901.

[11]白丽英,王素凤.关子亲子依恋的研究[J].中外教育,2002:70-72.

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篇5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已经十分普遍。许多儿童“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

1.“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到伤害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例如上网玩游戏成瘾,天气炎热受他人蛊惑下水游泳,这些事例都会给“留守儿童”带来身心上的伤害,有时会危及到他们的生命。

2.“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疾病能力弱等情况,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3.“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缺乏父母关爱,心理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行为的表现得不到有效制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孤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产生隔阂,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

4.“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

由于缺乏监管或监管方法不当,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厌学情绪日趋严重。严重者发展到经常旷课、逃学。

5.“留守儿童”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

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加之爷爷、奶奶的溺爱和代监护人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

二、对“留守儿童”采取的对策

1.学校、家庭、村委建立联防机制

学校成立校委会,成员由家长、老师和村干部组成,定期研究学生安全管理问题,对于一些特殊学生,要建立档案重点关注其行为和思想动态,尤其是在寒暑假期,校委会要在学生经常路过的池塘、河流等危险区域树立警告牌,村干部和家长要思想统一,即凡是看见有学生在水边玩耍的都要进行劝阻。

2.加强与父母的联系和沟通

学校的教师要多和留守儿童的父母加强联系,告诉他们孩子在家和学校的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情况,与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避免此严彼宽现象的发生。

3.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并弥补“留守儿童”空虚心理,起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4.健全学校教育

首先,要求每一个农村中小学都要对留守学生进行登记备案,专门管理,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学校和老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护,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难题。尽量多安排他们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留守学生的业余生活,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其次,充分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再次,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不断增强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学生自尊、自立意识,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重要意义。最后,重视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对其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篇6

__县总人口44.8万人,其中妇女22万人,据统计我县共有留守儿童39050人,其中男童20862人,女童18188人,仅农村学校的学生就有80%为留守儿童,他们约有80%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抚养,13%被托付给老师、亲戚、朋友,7%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这些正处于成长发育关健时期的留守儿童,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而这种角色又是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的。这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许多教育问题:一是亲情淡薄、感情冷漠;二是不合群,心里相对封闭、孤僻;三是较任性、顽皮、偏激、脾气暴躁、我行我素、难以管教;四是学习自觉性差、马虎、拖拉;五是缺乏安全感、胆小怕事;六是存在安全问题。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都对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而作为弱势群体的留守儿童更应该受到重视和关爱。

1、家庭教育缺失。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主要都是母亲或祖辈进行隔代抚养,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限制,无法对留守儿童的知识学习进行适当的辅导,无法担负起抚育儿童健康全面成长的重责。

2、亲情关怀缺失。多数留守儿童每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屈指可数,打电话成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的主要方式。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淡漠,他们无法得到足够的来自父母的关爱。据学校老师反映,学习不认真的往往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长的监视力度不够,他们的学习就无人过问,很容易成为差等生。

3、安全问题有待解决。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对儿童监管不利,或顾不过来,或无人照管,而儿童又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更容易遭受伤害或侵害他人。

1.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第一,淡化“留守儿童”观念。社会在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时,要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比如在学校要多开展各类交流互动活动,特别是利用婆婆妈妈大舞台举行一些歌诵亲情、感恩生活、人格教育、安全常识等方面的教育娱乐活动,、构建一个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大环境。第二,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研和针对性举措。组织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加大对本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成因的调研,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心理介入和疏导方面的措施,避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二是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学校老师要经常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以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并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籍他们残缺的感情。

3.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和义务。一是强化家长的责任意识。加大对留守儿童现状及个案的宣传,提升家长的责任感。二是利用农忙或者春节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黄金时节,由村委会联合街道、学校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4.加大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体系的建设。一是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一整套工作体制。改变当前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各自为政的局面,由政府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定期交流、总结经验,定期统筹部署,使这项工作长抓不懈,收到实效。二是在政策层面上给予支持,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出台一些举措。比如:降低入学的户籍、成绩、费用等门槛,让务工人员的孩子能够享受跟随父母外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三是实施好“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加大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社会参与关爱行动网络。招募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特别是发动退休的教师、干部等参与这项工作。这些老同志思想觉悟高、时间充裕、精力充沛、热心公益事业,可以成为关爱留守儿童的主要力量,让他们充当爱心大使,与留守儿童牵手结对。对这些爱心人士,相关部门要对他们进行较为专业的教育学和心理疏导技能培训,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能力和沟通技巧,关爱帮扶方式要从传统的简单给钱给物,向充当孩子心灵朋友的角色转换。

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篇7

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4名儿童服食农药告别人世,其中最大的13岁,最小的只有5岁,在这之前,母亲因家庭纠纷离家出走,父亲也一直在外打工。

2015年7月12日,山东沂水县一名3岁女童,被幼儿园园长遗忘在车内近10个小时,发现时已经不幸死亡。而且,大同小异的车内之殇今年已发生5起。

……

因大人种种疏忽漠视而导致孩子受伤害或者死亡的案例,令人心惊胆寒,更令人心痛不已。儿童忽视,我们再也不能忽视!

忽视,隐形伤害之痛

儿童忽视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在具备完全能力的情况下,在儿童的健康、教育、心理发育、营养、庇护和安全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未能提供应有的帮助。在儿童遭遇的主要伤害(身体虐待、待、情感虐待和忽视)中,它的发生率最高、涉及面最广,情况也最为复杂。

由于儿童忽视很难界定和评估,它受到的关注度远远不如其他儿童伤害案例。为唤起人们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19日定为“国际防止儿童虐待忽视日”。

国际上普遍认为,儿童忽视应包括身体忽视、情感忽视、医疗忽视、教育忽视、安全忽视和社会忽视等六个方面。各种类型之间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受伤害的儿童中有的只受到某一种类型的忽视,但大多数都是受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忽视。

当前,我国儿童忽视现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严重忽视。亲子长期分离,父母监护不力,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遭受多方面忽视: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损;农活、家务活强度超出承受能力,影响正常的校园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逃学辍学;缺乏亲情抚慰,导致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得不到适时的引导、教诲,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违法犯法案件有上升趋势;经常受到不良同学或邻居等的欺负,身心创伤难以弥合。

单亲家庭子女容易被忽视。近年来,伴随着离婚率上升,单亲儿童数量增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单亲父亲或母亲经济水平、养育能力相对较弱,同时成人间的怨恨纠结,牵扯消耗夫妻双方太多精力,使儿童忽视现象倍增。一些在离异家庭中成长的儿童,内心更为敏感脆弱,容易产生心理和人格问题。

正常家庭中的儿童精神忽视较普遍。在父母双全、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中,儿童的健康、医疗与学业等需求均能得到满足,但一些家长往往疏忽了对孩子的精神关爱和情感交流,以致儿童精神成长、心理发育出现偏差。例如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给孩子提出很多不切实际的要求,导致孩子长期精神压抑,妨碍甚至伤害了儿童的人格塑造。

造成儿童忽视的因素比较多,既有儿童本身的原因,也有照看者及家庭乃至社会氛围的影响。

照看者因素:在自身成长中曾受到长期忽视,患有身心疾病,滥用药物或酗酒,情感不成熟,不爱或不想要孩子,缺乏作为照看者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儿童因素:孩子性情执拗,早产或早熟,患病或残疾,有发展障碍等,如太乖巧或者太调皮,都容易被忽视。

家庭因素:婚姻危机,社会孤立,工作或经济压力,兄弟姐妹间关系紧张,家庭结构不良(如单亲家庭),突发事件(如亲人死亡),家庭功能不健全(角色混乱、生活紊乱)等。

教育因素:教育者工作压力大,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落后。

社区因素:社区居民贫穷、失业率高、犯罪率高,社区内居民缺乏交往,缺乏社区资源和公共设施的支持(如幼儿园、托儿所、娱乐场所和学校)等。

社会因素:社会不稳定、立法不完善、性别和种族歧视、社会对儿童的忽视等。

从现有的研究结果看,父母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是造成忽视的直接原因,因此,要给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需求,需要父母的自我成长,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撑。

忽视,后患无穷

国外的研究反复证明,儿童忽视尤其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忽视,对儿童以后的发育成长危害严重。

早期忽视除了对身体发育方面的影响外,主要是心理层面的危害。在儿童早期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会损害儿童的大脑发育,脑功能的缺损导致儿童心理调适能力发展障碍,进而影响儿童行为认知、情感、语言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为后期发展埋下不良隐患。

青春期的儿童忽视易造成儿童社会角色混乱,对家庭功能认知错误。儿童对家庭功能的认识在青春期逐步定型,长期受到父母忽视的孩子,成年后在自己组建的家庭中,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父母当年对自己的养育方法和家庭行为,从而忽视子女。南京饿死女童案中,母亲乐燕就重复了这样的模式。

教育专家学者们大多认为,成人的种种忽视几乎是儿童受到各种伤害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受忽视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亲人的关爱,容易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找不到生活的希望与乐趣。贵州毕节事件中,与很多身陷贫穷困境的留守儿童不同的是,四个孩子住着3层楼房,家中尚余1000多斤玉米和50多斤腊肉,衣食无忧。可见,必备的物质条件依然无力支撑起孩子孤独寂寞的心灵。被家长长期情感忽视的孩子,还容易寻求或相信他人的、接受虚假的情感欺骗和诱惑,从而遭受犯、待等剥夺性伤害。

从亲子沟通的视角看,受到忽视的儿童,比遭受虐待的儿童,更易发生心理、行为或情感的异常问题。在儿童发育的关键时期,打骂等粗暴行为虽然让孩子伤身伤心,却还存在一种“交流”,哪怕是残酷的。而交流对于儿童,就像水对于生命――即便是不卫生的水也能维系生命一段时间,但滴水尽失,生命便会枯萎。严重忽视则完全剥夺了儿童身体、情感方面与家人的交流,使之陷于孤独、冷落、寂寞、无助之中。因此,孩子一旦在儿童期受到忽视,必然造成终生不可逆转的危害。

当然,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儿童需求偶然、短暂的“忽略”不在忽视范畴。因为任何人不可能全面知道儿童在每一个年龄段和发育时期其身体、心理、情感各方面的全部需求;由于社会竞争压力、工作紧张和经济等原因,家长也不可能随时随地为儿童需求提供完美的满足;有些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生存、生活能力,偶然善意地让孩子“挨饿”“受冻”,不能被视作“忽视”。实际上,偶然、短暂的“忽略”也不会危害或损害儿童的健康或发展。

合力关爱,不让忽视成灾

改善家庭教养之道。首先,家长要改变养育观念,充分自觉地将儿童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其次,家长主动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并提高自身的养育技能,改善教养方式。家长、监护人要尽量多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体格生长、心理发育的特点,满足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尤其是早期和青春期阶段的生理、心理、情感和认知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安排好子女基本的衣食住行,长期在外的父母一定要认真安排孩子的托养环境,呵护儿童安全感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无论在家或外出,父母都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联系,使孩子能时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建立归属感和信任感的积极心态,有助于孩子实现人格的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强化父母的责任自觉。在我国,因父母疏忽而造成孩子的意外伤害,如何对父母追究责任,已有相关法律依据;可对父母明显疏忽、长期疏忽,但尚未造成孩子实际身体伤害的情况,如何提前干预,现行法律法规尚不十分明确。在父母及社会对忽视儿童造成的危害认识比较薄弱、行为不受约束的现实环境中,尽快建立针对儿童忽视的法律法规,对于防患于未然,及时终止伤害十分重要。徐州市全国首例撤销监护人案例就有很好的示范效应。曾有法学专家发出警告说,做父母太“安全”太随性太有理由了,孩子们就难免遭殃。所以,对父母等监护人忽视孩子的司法处置要更加严苛,让每一个为人父母者明白,忽视孩子安全,自己就很不安全。

幼儿园与学校主动作为。幼儿园、学校应加强对受忽视儿童的心理辅导与干预。在家庭中受到忽视的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必然存在很多的困惑和问题,他们需要幼儿园、学校教师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更需要通过集体的温暖、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爱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学校还需设置家庭教育课程,建立儿童对家庭的科学认知。这对于青春期孩子尤为重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避免儿童忽视的现象一代代延续。

创建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是家庭文化的重要源泉,是家庭的重要支持力量;社会应致力于为儿童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儿童优先体制和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儿童忽视事件的报告、立案、干预计划、处理与结案,在预防、处置儿童忽视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对受忽视的儿童给予及时救助,防止儿童在身体、心理、行为、情感等方面遭受进一步伤害。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充分发挥舆论支持和监督作用,广泛运用电视、广播、书籍、网络等文化资源,在思想意识层面营造防止儿童忽视的社会环境。

链接一:警惕6种忽视表现

1.身体忽视:指忽略了对孩子身体的照顾(如衣着、食物、住所、环境、卫生等)它也可以发生在儿童出生前(例如孕妇酗酒、吸烟、吸毒等);

2.情感忽视:指没有给予儿童应有的爱,忽略了对儿童心理、精神、感情的关心和交流,未能满足孩子在情感情绪方面的需求;

3.医疗忽视:指忽略或拖延儿童对医疗和卫生保健需求的满足;

4.教育忽视:指没有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各种接受教育的机会,从而忽略了儿童智力开发和知识、技能学习;

5.安全忽视:指由于疏忽孩子生长和生活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使儿童有可能发生健康和生命危险;

6.社会忽视:由于社会发展限制或管理部门对儿童权益保护、对儿童优先关注不足,造成社会生活环境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如鼓励或默认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实际上也是忽视儿童的一种表现。

链接二:国外相关法律规定

1.加拿大:12岁以下儿童不能独自在家。

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篇8

本文以“渭源县清源二小留守儿童心理状况”为例,指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长期的隔代监护或单亲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等,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出诸多不良心理问题。在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上,本文提出要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教育模式,共同搭建留守儿童爱心教育平台。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隔代(断代)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在孔子《论语》中的《里仁》一章,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之说,这句话引申到西部教育现状,就呈现出“孩子在,父母游”的现象。究其根源,是因为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由此产生大量留守儿童现象。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2亿农民工,它们的子女在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约有1000多万留在家乡,而且这个数逐年在增长。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业、人格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他们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得不到满足[1]。为了充分了解这些滞留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特对我校24个班级的216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及其咨询活动。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留守儿童在长期的隔代监护或单亲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的影响下,造成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疏离,情感缺失,他们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障碍、学习焦虑、性格偏差等方面。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丧失家庭教育的环境,这是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面临的困境。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1、隔代和断代教育造成过份溺爱,物质上得到满足,心灵上缺乏父母关爱,产生各类不良心理现象

在家庭生活中,儿童对父母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依恋情结,留守孩子虽然有祖辈们的照顾,但老人们所能给予的更多的只是身体、起居饮食方面的关心,而心理方面大多爱莫能助,导致孩子极易产生心理焦虑[2]。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孩子一般都由祖父母或外祖父代养。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祖辈们对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错误行为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溺爱。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因隔代教育与断代教育过分溺爱娇惯造成儿童的任性的现象尤为严重。

2、社交行为和社交品质较低,导致孩子产生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

社交障碍分为社交心理障碍,社交功能社交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在社会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不行,缺乏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在我们调查时发现,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孩子在与外界的交往时容易出现两种情况:—种是孩子不愿或不敢与他人交往,心理越来越闭锁和内向;另一种是孩子乱交往,不分是“朱”还是“墨”。这就很容易使孩子沾染不良习气,甚至导致部分孩子产生“社会交往综合征”。转贴于

3、留守儿童由于作为弱势群体,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会产生遗弃感,自暴自弃,并衍生为反社会行为。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他们和城镇子女相比处于劣势,是属于弱势群体,久而久之就表现为讨厌他人,乃至仇视他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产生人际认识扭曲,认为别人总在寻机暗算他,从而逃避与人交往,甚至表现为攻击心理行为。这种对学校、对社会的不信任危机,导致憎恨、仇视、逆反的情绪,千方百计找机会对他人、对社会进行报复来宣泄情绪,以求得内心的平衡。反常的人际关系,过高的物质需求,畸形的需要结构,轻浮的生活态度,错误的思想意识,愤世嫉俗,偏执倾向,精神空虚,心理不平衡,承挫能力低等又决定了他们对不良刺激内容的选择和消化,如不及时矫治和消除,其直接恶果必然导致各种违法犯罪的发生。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1、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完善家庭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家庭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完善家庭教育模式,是父母和监护人的责任。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关键。父母和监护人要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并和祖辈监护人就孩子的教养方式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父母要利用网络、通讯等多渠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注重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心理。

2、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建立留守儿童心理预防干预机制

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时,要加大正面教育,加强法律、道德教育,开辟第二课堂,把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纳入德育课,避免教育教学形式化,把正确的是非观引入其头脑中,使正气成为健康心理的支柱。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跟踪管理档案,开展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

3、依托校外青少年活动中心,舆论宣传,强化和拓展社区教育,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建构留守儿童之家。

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明天,要充分发挥校外机构的作用,扩大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建立留守家庭与社区的互动机制,帮助留守家庭教育、关爱孩子,共同搭建留守儿童关爱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道德引导和心理疏导等。留守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让我们同心协力,给留守儿童一片完整的天空,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注释】

[1]李斌强,赵鹏程.和谐社会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6(1):119-120.

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篇9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

农村空巢老人家庭还普遍面临看病就医、农业生产投入、人情往来等经济压力,同时子女外出务工还导致不少老人接替子女承担农业生产、人情往来等责任,加重了经济负担。

但70岁以上高龄空巢老人缺乏生活照料,他们在吃饭、穿衣、入厕、上床、洗澡、走动等方面遇到重重困难,尤其是两位老人同时得病,或一位老人独居更为困难。

精神慰藉是空巢老人渴求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来自家庭成员的上门探视、打电话问安等形式,他们渴求的探视频率要求在一周或一月一次。他们渴求向配偶、子女或亲友倾诉烦恼。

(二)留守儿童生活现状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这种状况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燥、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1、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通过对该镇秦家学区走访调查发现: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和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2、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

据调查,有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19%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觉得自己受岐视,9%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儿童心理疏导的意义篇10

关键词:网络时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研究,一直受到政府、教育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这反映出留守儿童发展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机遇。目前以网络给儿童成长带来消极心理影响的研究居多,而迅速发展的积极心理学,为网络时代开展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视角。

一、网络时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共享的网络环境为留守儿童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个人行为的习得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的观察和模仿,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帮助、合作等都是在观察学习(模仿)中获得的。”良好的网络环境能够使留守儿童从中学会积极地模仿,促进了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使他们更具创新精神、独立性、自我表达意识及民主意识。因此,借助于网络的共享和传输的特性,向学生展示发生在生活中的事实,结合事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

2.丰富的网络环境为留守儿童拓宽视野提供了新的渠道。互联网将时事、政治、科技、文化、生活等全球资讯,以信息交互的方式进行组合,以图、文、声的形式呈现,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空间进行了极大拓展。网络发展使留守儿童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如,聆听“百家讲坛”,能观察到精彩的世界,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网上浏览,阅读操作便捷,信息量大、内容新颖,非常吸引山区留守儿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资源、区域、时间及语言等的局限,留守儿童获得丰富、实用及新颖的知识,极大地扩展了视野,使学生养成自主和个性的学习习惯。

3.网络的社会性为留守儿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保障,他们特别希望得到家人、同学、朋友及老师的理解与支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聊天交友、沟通交流、提问及评论已经成为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这种远程、虚拟的沟通,拉近了留守儿童与亲人、朋友及老师的心理距离,能够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关系,赢得更多的信任和认可。

二、山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表现

1.缺少亲情体验,内心孤独。众多学者研究表明,基本信任感是在儿童与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良好关系和互动中形成的。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交流和亲密接触,对父母的爱和信任的感受体验较少,而内心烦恼得不到疏导,内心不信任和孤独感增强。亲情和信任感的欠缺,严重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他们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

2.缺乏有效监护和引导,学习状况不佳。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多交由爷爷奶奶照顾。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水平低,把教育孩子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抚养行为,主要负责孩子的生活,把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推给了学校和监护人,忽略对留守儿童学习和心理的关注和引导。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和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往往不爱听他们管教。由于这种长期缺乏有效监护和指导,导致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主动性、自觉性较差,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出现了厌学和辍学现象。

3.学校教育缺位,心理问题突出。学校生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较其他学生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制约了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导致留守儿童的很多心理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指导。

三、网络时代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通过网络改善留守家庭教养方式,优化留守儿童的心理环境。政府和社会组织建设针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教育网站,向他们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改变只顾挣钱而忽视对孩子教育的现象,指导家长积极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e-mail、QQ、微博及微信等聊天工具,实现亲子远程交流,分享成长,传承关怀,消除隔阂,增进亲情。借助网络,留守儿童家长与孩子、班主任、同伴建立起良好关系,有助于孩子得到师长、同伴的关心和帮助。

2.通过网络加强教育引导,促进留守儿童自主学习。利用“留守儿童亲子的网络效应”,鼓励在外的父母以聊天、鼓励或表扬等方式,给予及时教育和引导,有效增强留守儿童自主学习的效能感。丰富、生动、新颖的网络学习资源能激发留守儿童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形象化、体验式地进行学习。通过引导留守儿童正确鉴赏优质文学、音乐,品读励志人物专题,帮助留守儿童陶冶情操,培养意志。创建留守儿童平等、互助的学习交流网络平台,让留守儿童自由表达学习需求、理解及困惑,获取共鸣和支持,克服学习的自卑感;可以让他们主动承担朋辈咨询和援助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中体验自己的价值。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参加网上各类竞赛、社会活动及创意兴趣活动,进行积极自我塑造。

3.通过网络拓展社会支持体系,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留守儿童因心理发展和家庭环境的特殊性,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扎实的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辅导技术的专业人员。在我国山区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较紧缺的现状下,建立远程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网站,突破区域和人员的限制,联手各地区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家通过网络对留守儿童进行远程测评、访谈及治疗。利用网络进行远程农村心理师资培训,帮助山区农村学校心理老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巧,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师生交往、学科教学及学生管理中。留守儿童通过微信、qq、论坛和专题教育节目,获得心理宣泄和自我调节,达到心理与环境、心理与行为的协调统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题材丰富,时间灵活,留守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合适时间和专题进行学习,满足留守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通力合作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共建一些优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网站,使留守儿童感知世界的真、善、美,让他们获取心理“正能量”。

参考文献:

[1]葛明贵,汪昱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教育思考:基于调查的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13(02).

[2]赖运成,叶一舵.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J].教学与管理,2013(02).

[3]申继亮.流动和留守儿童的环境资源比较[J].教育探索,2008(02).

[4]钱兵.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