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十篇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十篇

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0:27

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篇1

通过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城管职责,进一步建立城市管理责任制度,进一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和管理领域延伸,形成“责任明确、分级负责,责权对等、高效运转”的工作格局,促进城市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基本原则

在学习借鉴外地城市管理工作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我市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的基本原则是:完善分局功能,执法重心下移,管理全面覆盖,市区齐抓共管。

(一)市城管执法局是市政府专司城市管理的工作部门,承担着城市管理的职责,是责任主体单位。负责行政执法队伍的教育管理、综合协调、执法保障和行政执法的督促、指导、考核、行政审批等。

(二)为了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优势,借鉴外地的做法,将环卫清扫、保洁作业权下放到琅琊区、南谯区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城管执法局负责垃圾的中转、运输、处理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及市容环境卫生的宏观管理等工作,同时负责对三个区环卫清扫保洁工作的督查与考评。

(三)保留分局建制,增设开发区分局,充实三个区城管执法分局力量,全面推进“7+*”模式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执法范围做到辖区内“全面覆盖、不留死角、长效管理”,三个分局管理范围覆盖*市城市规划区的全部(面积95平方公里)。

(四)市城管执法局将执法人员分配到三个区分局,具体执法活动和行政处罚权由三个区分局行使。

(五)全面推进城市“棋盘式”管理,做到定岗、定人、定责、定奖罚。三个区分局按照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划,下设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对辖区内的占道经营、占道堆放、乱贴乱画、绿化美化等行使行政执法权,并对各街道、社区的清扫保洁工作行使监督权。

(六)区行政执法分局服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接受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安排。分局执法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市行政执法局和区委、区政府共同负责。分局领导班子的任命应当征求区委、区政府和开发区工委、管委会的意见。

三、具体方案

按照上述原则,市城管执法局下设机构保留环卫处、渣土管理处、城管*支队、公园广场管理处和琅琊城管执法分局、南谯城管执法分局,撤销一、二、三、四支队,成立城管执法督查支队、开发区城管执法分局。环卫所及垃圾中转站(不含中转站)以下的清扫保洁作业按属地管理原则分别移交各区。

(一)成立*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督查支队,为市城管执法局的直属机构,副处级建制,领导职数一正两副。定编20名,督查支队下设两个大队(正科级),每个大队设大队长1名。其主要职能是对全市的城管行政执法、市容管理进行检查、督查、考核。

(二)成立*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副处级建制,定编45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内设办公室(法制宣传科)、综合执法科(均为正科级),下设三个大队(正科级),每个大队设大队长1名。

(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琅琊分局的编制由原来的40名增至110名,设局长1名,副局长3名。内设办公室(法制宣传科)、综合执法科(均为副科级),下设七个大队(副科级),每个大队设大队长1名。派驻各办事处大队的大队长兼任各办事处的副主任。

(四)*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南谯分局定编50名不变,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内设办公室(法制宣传科)、综合执法科(均为副科级)。下设五个大队(副科级),每个大队设大队长1名。

(五)城市管理*支队由原来的两个大队增设为三个大队,分别派驻三区执法分局。三个大队的大队长分别兼任三个区城管执法分局的副局长。

(六)将环卫处所属的负责清扫保洁的环卫所,按照人随事走的原则,按管理区域划入各区。下划人员级别工资、环卫清扫保洁临时用工人员的待遇维持不变。

(七)市环卫处增设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管理办公室、*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中心,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填埋场管理办公室定编25名,征收中心定编15名,人员从市环卫处内部调剂。

四、其它

(一)琅琊、南谯两区城管执法分局(支队)成立时分别从两区选调的人,本着自愿的原则决定去留,留下的人员按事业编制参公对待,回区里的人员,按原身份对待,由区里接受安排,不再留任市城管执法局及其分局。

(二)滁城95平方公里范围内市城管执法局现有保洁范围内,清扫保洁费用(中转站以下),按实下划三个区,同时给予适当补助,由市财政一并直接列入三个区财政支出基数,以后建成区扩大所增加清扫保洁费用经费标准提高,由区里确定和承担。开发区原承担的道路清扫保洁经费仍然由开发区自行承担。

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篇2

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是解决机构臃肿、职责交叉等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权责一致、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城市政府在这次改革中,大力精简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认真转变职能和强化行政责任,积极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奠定良好基础。重庆市从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出发,将农业局、农办、农机局整合为农委,实现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统一管理。深圳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城市管理的有益经验,在10个领域实现机构整合,政府工作部门由46个精简为31个;特别是整合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职责,以及卫生局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成立市场监管局,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职责,执法监督整合优势初步显现。佛山市顺德区对党政机构进行全面重组,将41个党政部门大幅度地压缩为16个,实现机构和职能的有机组合。大部门制改革促进了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精干了机构和人员,发挥了城市管理的整体效应。

二、清理整顿执法机构,实行综合行政执法

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涉及城市机构设置形式、政府管理方式和编制性质定位,是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队伍过多、多层多头执法、管理不规范、执法扰民等问题,各地城市政府认真清理整顿现有执法队伍,在城管、文化、资源环境、农业、交通等领域,合并组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明确执法主体和权责关系,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一些城市在实行大部门制后,将原主管部门下设的多支执法队伍进行整合重组,适当下移行政执法重心,执法力量得到集约,达到精简高效的目的。如重庆市涪陵区整合涉及城市管理领域市容环卫、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市政公用、环保、工商等10个部门的执法职能和7支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效率。大部分城市政府还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清理归并文化领域行政执法队伍,形成执法合力。通过改革,城市市场经济秩序得到有效规范,为促进依法行政和从严治政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三、调整城区布局结构,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城市辖区是城市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各自功能特点的独立行政单位。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区在城市整体布局和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提高核心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地区经济社会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一些城市政府先后调整城区管理体制。北京市将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功能核心区分别合并为新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天津市将塘沽、汉沽、大港三区合并为滨海新区,上海市将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改革不仅发挥了核心区的自身优势和辐射作用,优化了城市总体布局,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而且精简了政府机构和人员,整合了区域资源。一些城市还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市区关系,合理确定市与区的功能定位,在保持城市管理统一性的同时,向城区下放管理服务事权,充分发挥城区的功能优势,特别是以城市规划为龙头,统筹考虑、合理设置城市建设和管理机构,建立各具特色的市场监管体制,调动城市和辖区政府建设管理现代城市的两方面积极性。

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篇3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建设部《关于推广市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城管效率”的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改革城市管理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建设和谐城市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适应我市城市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需求。

二、工作目标

年内初步建立数字化城管新模式,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城市秩序等公共服务领域,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市管理信息采集主动及时的发现机制、问题解决快速精准到位的处置机制、职责分明监督有力的综合评价机制以及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信息采集覆盖规划区1076平方公里;实施区域控制在核心区439平方公里,另加市区城市4个出入口区域。

三、工作任务

(一)建设应用系统

1、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1)单元网格划分。原则上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道路、河流等作为分界线,按自然形成区域进行。(2)城市管理事件、部件普查及地理编码。将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按照城市管理实际应用体系,暂分为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其他类等6大类,先由各区、各职能部门对每个部件进行拉网式调查、登记,再请专业部门进行地理勘测,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单元网格地图上。地理信息系统统一使用市国土局制作的数字地图和航测图。

2、软硬件系统环境建设。建设数字城管需要建设一套完备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基础应用平台:包括网络环境服务器、显示设备、存储设备、呼叫中心、系统软件、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和安全保障等。中央信息控制中心,包括系统中心机房、电子大屏幕显示系统、呼叫中心等。数据采集设备,包括“城管通”、电子监控系统等。协同工作系统,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在监督和指挥中心与各专业部门间搭起信息实时传递系统。

3、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城市管理信息主要由监督信息员采集,市区城建热线服务电话系统并入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作为数字城管的特别服务号。对重点区域、路段的信息采集实行电子监控,市公安局的电子监控系统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的电子监控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监督中心专门组建监督信息员队伍,监督信息员每人配备一套“城管通”,按照“定人、定区域、定时间”的要求,明确各自监管的巡查区域及工作职责,及时掌握城市管理的动态和信息,及时向监督和指挥中心上报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核实处理情况。

4、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各个环节的实施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工作绩效和规范标准进行评价,包括区域评价、部门评价、岗位评价三个方面。区域评价按一定周期对市本级直管区域、区管区域、街道、社区(单元网格)的不同层面区域进行评价。部门评价按一定周期对专业部门和各责任主体进行评价。岗位评价按一定周期对监督指挥信息中心各岗位和监督员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模型,由系统自动生成评价结果。

(二)建立监管机构

成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负责发现和收集城市管理问题,向指挥中心转发,对各区、各个专业职能部门有关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完成信息处置整个流程的运转维护工作,同时管理监督信息员队伍。成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负责承接监督中心转入案件的协调处理、下达指令和跟踪指导工作。区、、市开发区分别成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分中心,负责各块城市管理任务的派遣和协调处理。上述机构的性质、行政级别和人员编制按有关规定另行研究确定。

(三)设计工作流程

数字城管的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信息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具体程序是:监督信息员负责在责任网格内实行不间断巡视,当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发送语音或图文信息向监督中心报告情况,监督中心还可以通过便民热线、公众投诉等获得信息,监督中心得到信息后,进行甄别、立案,传送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问题归属,按照“先属主、后属地”的原则立即派遣相关专业部门或区进行处理;专业部门和区处理完毕后,向监督、指挥中心同时报告处理结果,监督中心派监督信息员进行现场核查,并获取核查结果,办结的整个工作流程结束,未办结的反馈给指挥中心继续办理,直至办结;同时,将这一处理结果作为评价结果的基础数据。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数字化城管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分管秘书长和市城管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为区政府、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和市发改委、法制办、编办、监察局、人事局、公安局、财政局、规划局、建设局、房产局、交通局、环保局、国土局、工商局、水利局、广电局、局、信息中心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秘书长任主任,由市由市城管局局长任副主任,具体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规划、建设、组织、指导、协调、督促工作。区、、市开发区也要组建相应的工作机构,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篇4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提升”为主导,以数字化为载体,围绕标准化管理、精细化作业、人性化服务、社会化参与的目标和瞄准一流、创新推进、整体设计、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实现好省的要求,建立监督(评价)、指挥(处置)两轴相对分离,作业、管理、执法、监督、评价有机衔接的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区域数字化、管理内容数字化、部件和事件处置标准化,推进城市管理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标准和效率。

二、目标任务

(一)成立市城市管理数字化中心。在市级组建市城市管理数字化中心,按照“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原则,形成相对独立的监督和指挥双轴体制,以及权属和责任清晰的管理处置网络。市城市管理数字化中心,挂靠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全市城市管理数字化系统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系统的标准、运行规范、规章制度;负责对城市管理部、事件问题的发现、受理、任务派遣、跟踪协调及处置情况的监督、考核和评价;负责监督员队伍管理工作;负责县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工作人员暂由市城管执法局从各区局或有关单位抽调或整合人员解决,根据工作运行发展需要,逐步完善编制和机构。市城市管理数字化中心内设监督和指挥两个平台。监督职能主要包括问题受理、立案、批转、监督、结案、定期提供自动生成的考核评价,提供普查数据分析以及管理和联系信息采集员队伍等;指挥职能主要包括向部、事件的属地或属主派遣任务和跟踪协调、督导等职能。一期工程,将区、区及相关市直部门及直属单位纳入数字城管监督指挥(处置)系统;在区、区区级城管部门同时设置二级指挥中心,二级指挥中心服从市城市管理数字化中心的任务派遣指挥,代表区政府对辖区各街道办事处、乡镇和区属专业部门进行处置任务的派遣指挥。在市直和区直有关责任和处置部门(单位)、所有街办和社区设立终端,建成权属清晰、责任落实和响应快捷的处置网络。二期工程随着工程进展逐步扩展完善。

(二)城市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1、单元网格划分。以万平米为基本单位,由专业测绘部门和街道共同协作,将中心城区数字化城管区域范围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划定按照法定基础、属地管理、现状管理、方便管理、地理布局、负载均衡、无缝拼接、相对稳定的原则,一个社区可划分为个或多个单元网格,网格不跨社区。

2、城市管理事件、部件普查及地理编码。按照国家住建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先由各区、各职能部门对城市数字化管理区域范围内所有城市管理部件进行一次地毯式、拉网式调查,摸清现状、分清权属和管理责任,为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运行提供基础数据。再由专业部门进行地理勘测,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管理对象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单元网格地图上,详实反映管理对象的属性、类别、网格区域、责任单位等情况,将城市管理内容具体化、数字化,并一一对应责任部门。实现对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管理及其他设施(河道管理等)等六大类部件设施和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等五大类事件的精细化管理。

(三)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信息采集方式以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的主动式现场采集为主,并与市民投诉举报、职能部门开展业务过程中的信息采集相结合,以保证信息采集的及时、准确、全面。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应坚持整合资源的原则,确保实现资源共享。一是网络资源整合,包括借用电子政务网、劳动保障网等,实现各专业部门和街道、社区间信息传递和共享。二是监控信号资源共享,包括公安指挥中心和交警指挥中心部分视频监控信号,环保、路灯、河道、山体绿化监控信号等。三是被动接受的案卷信息资源,将城建服务热线整体整合至市监督平台,做为呼叫平台;将市长热线、书记、市长信箱、领导批示、公众短信、网站举报、社区的上报的涉及城市管理内容的信息,实行监督平台统一受理,规范立案。

(四)综合评价体系建设。以国家住建部《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为基础,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各个环节的实施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工作过程、责任主体和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包括区域评价、部门评价、岗位评价三方面。根据评价模型,由系统自动生成评价结果。

(五)组建信息采集队伍。为保证对城市管理部、事件信息的采集和问题处置的核查,组建信息采集队伍。人员暂时由各区城管局执法人员、各办事处城管及协管人员组成,待工作运行成熟后,根据需要逐步完善信息采集队伍。

(六)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各项制度建设。以制定数字化城管《指挥手册》、《监督手册》、《部件手册》为核心,建立《主动来源信息采集标准》、《被动来源信息接收标准》、《案卷批办处理工作标准》、《终端操作维护工作标准》、《数字城管网络系统管理办法》、《市级平台值机员综合考核条目》、《二级平台绩效考核办法》、《职能部门终端登陆平台考核制度》等一整套工作标准,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七)设计工作流程。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信息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具体程序是:信息采集员主动巡查发现的或城建服务热线、市长热线、书记和市长信箱、领导批示、公众短信、网站举报、社区上报的有关部件、事件问题进入市监督平台,市监督平台得到信息后进行甄别、立案,生成工单派送至市指挥平台;市指挥平台按照“部件属主、事件属地”的原则分别指挥相应的责任部门或区指挥中心进行处理,并对处理情况进行督办;责任部门或区指挥中心处理完毕后,将结果反馈至市指挥平台;市指挥平台将反馈结果报市监督平台,市监督平台派遣信息采集监督员进行核查,并上报核查结果,办结的整个工作流程结束。处理结果自动生成考核评价基础数据。

三、项目涵盖范围及投资模式

一期工程建设以中心城区建成区(区、区)为主,重点范围划定为路以北、环以西、广场以南、西外环以东,另包括龙泉广场及周边环山景区等,约45平方公里。其他区域列入二期工程范围。、园区在与中心城区统一各项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自行建设本辖区数字城管平台,并预留与市级监督和指挥中心的互通互联接口。数字化城管建设是政府性投资项目。市城市管理数字化中心的建设投资,由市财政局牵头会同市城管执法局对投资模式、偿债方式和运行费用保障做出安排。该项目建设应包括监督和指挥中心设备及配套设施、平台建设(含网络系统、安全系统、存储系统、服务器、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数据普查和网格划分、视频监控、“城管通”等设备的采购集成和日常运行维护经费保障等。各区的二级指挥中心平台(含街道办事处、乡镇和区属专业处置部门终端)由市统一协调建设,区级承担所需费用;市直有关责任和处置部门(单位)的终端建设,由各部门(单位)自行承担和保证建设及运行经费。各有关方面要认真落实投资和经费保障计划,并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充分支持。

四、工作步骤及时间要求

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从年月开始,按省政府规定的时限,至年月底结束。具体工作步骤:

(一)委托有资质的专业部门进行“数字城管工程”技术方案的系统设计工作,通过项目环境评价和立项批复,并请相关专家论证。此项工作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市环保局和发改委配合,月底完成。

(二)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地图修测并采取移动测量技术录入街景影响地图,在此基础上完成城市管理单元网格划分、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的调查、分类和编码工作。此项工作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各区政府,规划、国土部门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各有关方面提供支持,月中旬完成。

(三)按照国家住建部部颁标准,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包括:数字化城管业务信息系统;数字化城管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化城管部件、事件数据库;数字化城管评价系统;数字化城管协同工作网络系统;数字化城管与相关信息系统的交互平台;城建服务热线的整合以及部门(单位)、街办和社区终端(处置)建设等。此项工作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各区政府、财政(政府采购中心)等市直相关部门配合,月底完成。

(四)组建市城市管理数字化中心,包括:市级监督、指挥平台(办公地址在市城管执法局办公大楼内)和区级二级指挥中心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基本建设等,此项工作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各区政府、有关单位配合,月底完成。

(五)培训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队伍,配备必要的信息采集设备,进行专业培训。此项工作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各区政府、有关单位配合,月初完成。

(六)制定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流程各环节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措施。此项工作由市城管执法局牵头,月底完成。

(七)邀请国家住建部或省住建厅专家对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建设进行评审、验收。此项工作由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相关部门配合,月底前完成。

五、组织保障

成立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重要决策和重大问题的协调处理。组长由市委常委、副市长担任,成员单位包括:区、区、区、园政府,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城乡规划局、市财政局、市编委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城管局、市公用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管执法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城管局局长宋润泉担任,市城管执法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公用局、市编委办、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区、区政府以及区管委会各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为成员,具体负责数字化城管的各项建设工作及日常管理协调工作。办公室下设信息技术、数据普查、编制和人力资源、财政保障和项目采购招投标、信息保密、综合协调等项目组,分别由相关责任单位牵头负责,完成专项职能任务。

六、有关要求

(一)各区和市级各相关部门及单位要高度重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把推进数字化城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篇5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建设农村规划

××市新农村规划的主要经验

××市深刻分析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依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规划和建设环节,创造性地提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向农村社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的先导和引导作用,充分激活土地流转模式,全面突出政府主导,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互动,推进了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具体而言,他们在规划方面的主要经验有: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作用

××市提出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城镇、农村的合理建设,城乡产业的合理布局,让城乡居民通过城乡一体化得到实惠。为此,该市通过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了规划编制市域全覆盖,使全市城乡规划真正成了一盘棋。

一是加快分区规划和远郊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修编;完成了龙泉驿、新都等7个卫星城的分区规划和都江堰市、崇州市等8个远郊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市20个区(市)县都有了自己的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完成了中心城117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域实现了控规全覆盖;编制了198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二是加快镇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落地。组织了对全市3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评审工作;对全市2800多个总投资1538亿元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各级规划中逐一进行了审核和落实。

三是积极推进农民新居工程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农民新居工程的建设规划,高效优质完成了“新居工程”选点和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工作,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市还积极推进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取得显著成效。如白果村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方案专门由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进行规划,县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制定了以“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大”为主要内容的白果新农村建设方案。

在农民新村规划编制中,××市注重结合实际,突出五项原则。一是将农民新村纳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编制建设规划。农民新村建设强调搞好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同时要求应有相应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商贸、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新村、文化新村、现代化文明新村;二是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增强农民新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规划编制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有利于农业和村庄产业多样化发展,兼顾城镇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农民新村规划分区域控制。城镇规划区内不设置中心村,属城镇近期建设片区,根据规划和有关标准设置农村居民点或城镇居民住区,防止形成“城中村”;四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民新村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配置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满足居住服务的基本功能,还结合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需要,统筹考虑各种生产因素,综合布局,使生产与居住、生活有机结合;五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当地环境和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农民新村规划在布局形态上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加强对房屋建设风格、色彩的指导,推荐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使农村新村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规划建设农民新村,使农民既增收致富,又改善居住环境,享受现代文明。

二、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认识到城乡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该市按照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高规划“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建立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体制,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满覆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理顺规划工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市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市规划委员会决策作用。健全市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结构,加强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力量,理顺市规划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提高规划决策水平。调整区(市)县城乡规划制定程序。各区(市)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须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按法定程序审批。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将城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及技术标准的编制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对××市高新区、龙泉驿区等15个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由市规划局负责归口管理和指导。

二是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将市规划管理稽查大队并入市规划执法监督局,不再保留市规划稽查大队。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龙泉驿区、金堂县等14个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负责所驻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工作督察。市规划局加挂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

专员办公室牌子,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组建××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发展战略研究。组建××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组建××高新区、金堂县等15个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行政区域规划管理工作。

同时,××市还特别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在温江区、双流县等14个区(市)县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负责所驻镇(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工作。规划助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当地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

三是切实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市政府派驻的督察专员、规划执法监督局的组织人事由市规划局统一管理。其余区(市)县规划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征求××市规划局意见,由当地区(市)县任免。市规划局及派出机构、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人员编制由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下达,各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及驻镇(乡)规划助理员的人员编制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市)县同级公共财政预算。

三、突出重点,抓好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市特别注重突出重点,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

在规划环节,该市提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抓好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45个区域中心镇相互呼应的城镇体系。重点完善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包括城镇居民安置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今后5年,规划并建成城镇安置小区80个、农民新村示范点20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适时规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整合乡(镇)资源,充分发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的吸纳和辐射作用。

在建设环节,注重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总结经验,促进全面推广。例如在白果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健全机构,切实加强白果村全国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的领导。双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白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白果村设了现场指挥部。同时,永安镇也成立了白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经济发展组、文化休闲旅游组、基础设施建设组、风貌整治组、现场办公室等,各组分别由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做到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市改变传统的“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都把城市和农村结合在一起共同规划,这对于避免“城中村”,加快产业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意义深远。××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几点启示。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全市人口1060万,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而我市也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明显,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市的经验对于我市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市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首先源于该市党委、政府对发展形势和地方实际的科学判断,源于对城市化的正确认识。该市主要领导多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从而为上下联动,左右呼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我市最近几年也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经济发达区域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其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通过对××市的调研,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尽快转变观念,寻求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

在组织领导上,有必要借鉴××市的经验,成立由区(市)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对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二、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我市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市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上大胆创新,超前运作,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以土地流转制度为核心,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我市地域面积广,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结合各地区实际,选择正确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应该说,××市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在我市都具有推广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深刻分析各地区发展实际和自然条件,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在都市区部分地区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模式,例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特色经济,这些做法都亟待归纳总结和加强引导,提升档次。

三、抓住重点,加快我市经济发达区域和近郊区新农村规划编制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切实将城乡规划放在基础和龙头地位。××市在规划编制方面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一是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全覆盖理念;二是注重在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三是注重推进镇乡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直接指导新农村村容整治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快速推进,规划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目前,都市区新一轮总

规确定的8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中,已有460平方公里实现控规覆盖,其中两山之间的主城核心区及山外主要拓展用地如大学城和茶园地区等已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另外,在编控规220平方公里,也即将形成成果。都市区单独编制的36个小城镇规划,除极个别城镇因特殊原因适当延后外,其余均基本完成。这些为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规划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控规编制,特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拓展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尽快实现都市区控规全覆盖;积极做好控规维护和更新,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环境资源保护等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引导都市区城乡协调、健康发展。

另外,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开展农民新村规划编制和都市区范围内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工作。试点启动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充分借鉴××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亚太市长峰会环境综合整治积累的宝贵经验,尽快出台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导则,引导村容整治工作。

四、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力度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管理新体制。该市理顺规划工作关系,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这些举措对我市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特别是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规划管理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乡镇一级规划工作机构薄弱,导致了乡镇一级规划管理的缺失。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范围由2002年前的2500平方公里扩大至5473平方公里,新增96个镇乡,均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经费来源。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都市区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都市区内的每个建制镇,均需要建立规划管理办公室,形成“市局—分局—规划办”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体系。同时,为加强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需要进一步调整村镇规划管理职责,建议将村镇规划管理职责,统一划归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对远郊区县,目前大多数区县未设立单独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职能仍由建设主管部门代行。而镇乡一级的规划管理更是严重缺位,从而导致规划无法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区县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城乡一体、集中统一的要求,帮助其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将规划管理职能延伸至镇乡。应尽快帮助万州、涪陵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按规定成立独立的政府序列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稳步推进行政辖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区县,按规定成立规划局;帮助辖区人口不足50万人的区县,根据需要参照设立规划局,或者完善现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管理的职能职责。积极帮助各区县在其辖区特大镇,建立规划办公室,其它镇配置专职规划管理助理员,建立起“区县规划局—规划办(规划管理员)”的管理体系。

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篇6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分析当前我区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建立科学高效、运转协调的城管体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文秘部落为实现争先创优和争创#的目标而作出积极的努力。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搞好城市管理工作的紧迫感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入开展了居民小区、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和六项专项整治活动,城市市容环境面貌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并在多次全市市容环境卫生检查评比中取得了第一名的较好成绩。#月#日,市政府关于调整城市管理体制职能的方案公布以后,各有关部门、各街道办事处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通力合作、积极落实,迅速完成了区级城管体制和职能权限的调整工作,实现了平稳过渡,协调运转。

根据市、区近期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检查情况,城市管理体制和职能权限调整以后,虽然城市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城市面貌有所改观,但是,就整个城市管理工作而言,进一步幅度不大,面貌改善不明显,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治脏不彻底。个别地区、路段、居民小区保洁质量不高,果皮纸屑、塑料袋随处可见;路边、居民小区等处堆放垃圾不能及时清运;临街餐饮店、市场及洗车场污水横溢,卫生状况较差;环卫设施损坏较多,垃圾运输撒漏仍然存在。二是治乱不到位。各类违章搭建有蔓延的趋势,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效果不明显;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涨市经营、乱设夜市烧烤点出现回潮,个别路段、小区还十分严重;户外广告设置不规范,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监督;非机动车摆放不规范,无人进行管理。三是治差力度不大。路边、花坛杂草丛生,部分绿地损坏严重;一些沿街小门面门头字号设置不规范,档次低,店外乱堆乱放严重;家犬管理有所放松,不办证、不按规定时间地点遛犬的现象有所抬头;乱贴乱画及各种野广告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油烟扰民、噪声扰民情况严重,投诉不断,解决不力。四是城管职能、权限落实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审批部门与执法单位衔接、抄告备案、结果反馈等工作配合不够,对出现的问题,不是重复处罚,就是无人过问;少数单位不能坚持依法行政,仅从单位利益出发,要么乱作为,乱批、乱建、乱摆、乱罚、乱收;要么不作为,为了经济收入,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该管的不管,该罚的不罚。

对于存在这些问题,虽然有城市管理问题矛盾积压过多等客观因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过程、时间和财力支撑,但主观因素十分突出。首先,个别单位领导对城市管理i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松懈、麻痹、厌战的情绪,面对面广量大、问题矛盾较多的城管工作,缺乏完整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的工作措施,对经济工作与城市管理关系处理不当,害怕管得太严,影响经济创收,甚至给执法队员下达拉税源、搞创收的硬性任务,造成执法人员不但不可能集中精力去做好城市管理工作,而且还要想方设法乱批、乱设、乱罚。其次,少数城管、环卫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对存在问题熟识无睹。第三,城管工作制度流于形式。“四定”工作机制和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制度有些还未真正建立,有些制度没有真正得到落实,造成责任不清、奖罚不明,城市管理反复、回潮现象严重。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搞好城市管理工作的紧迫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千方百计把城市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二、集中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城管工作争先创优各项目标

市政府已作出决定,各部门、各街道要针对当前城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以城管体制职能调整为契机,再次掀起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新高潮,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市城市管理争先创优各项目标。

(一)继续开展道路和居民小区综合整治活动。开展城市道路、居民小区综合整治和犬类管理、市场治理等六项专项整治,是市委、市政府#工程之一。经过前几个月的整治和检查验收,我区整治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因后续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到位,一些整治过的地区和路段回潮现象已非常严重。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一次回头看,对全区#条主次干道、#个较差居民小区存在的问题进行摸底排队,从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户外广告、建筑物容貌和绿化管理等多方面,制定出整治方案,再进行一次脏、乱、差全面整治活动,确保近期内城市市容状况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城管工作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提高。

㈡加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一是突出抓好违章建筑整治。违章搭建问题目前十分严重,既有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有#日后新建的;既有社会上的,也有街道办事处搭车新建的。市政府已经明确,对于#日前历史遗留的违章建筑,由#规划

局提出处理意见,区城管部门作为执法主体,逐步予以拆除;对于#日以后新增的违章建筑,由区城管、街道办事处具体处理,违章建筑必须无条件拆除。各街道要加强对辖区内违章建筑的管理,早发现、早制止,并及时告知规划执法中队,力

争阻止在开始阶段,杜绝既成事实增加执法难度现象。对已建成的违章建筑,区城管执法局要认真核查、落实,依法作出处罚,并限期彻底拆除。各街道要强化法制观念,不得带头违章搭建,更不得对辖区违章搭建越权审批、以罚代批、以罚代管及乱收费、乱罚款,坚决遏止违章搭建上升的势头。二是加强广告管理工作。对已经设立的广告,要依法进行全面清理,凡是经过批准的要提高档次,达到规划标准;凡是没有经过批准的要依法拆除。对于今后的广告审批,要严格按照市规划部门的整体规划,从严控制。三是开展油烟、噪声扰民治理工作。对居民楼下、居住区内经营有噪音、油烟污染的行业,要进行一次专项整治,协调工商、环保部门,无证经营的一律取缔;虽证照齐全,但不符合经营条件的也要依法注销。四是认真解决市场涨市经营问题。积极协调工商部门取缔马路市场和市场涨市,规范市场周围秩序,改善环境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强化对各类停车场、洗车场的监管。

㈢进一步加大城市中心区整治工作落实力度。城市中心区#路的整治是市委、市政府为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造福城市居民,对老城区提档升级采取的重大举措,沿线相关街道,特别是#承担着艰巨的任务。虽然前一段时间整治工作进展较为顺利,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各有关街道要进一步认识这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改造任务,严格工作标准,不折不扣地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采取先易后难的办法,选准突破口

,带动两条道路整治工作开展;要牢牢把握施工合同签订工作,协调产权单位与施工单位尽快签约实施;要按照市政府“四统一,’的要求,加强督促、协调、配合,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

(四)加强市政设施、绿化、物业的管理。区街道路经过三年的整治,基本上完成了大部分的维修工作,但部分道路出现新的破损,一些市政配套设施人为损坏的现象依然存在。建设部门要进一步对人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矛盾较为集中道路、市

政设施维修问题,排出方案,制定计划,年底前再整治一批;要进一步加强对市政配套设施的管理,对掘路施工、占道施工等方面的问题,严格审批,加强监管,及时恢复,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绿化管理职能下放后,绿委办、绿化所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市绿化监督部门通报的情况看,树木、花坛、广场的除草、修剪、维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绿化部门要注重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汛期造成的险树、危树处理工作。物业管理企业不履行职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小区的管理工作这次的城管职能权限调整,区房管、执法、街道都具有一定的职权。对物业管理企业,各有关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监督、指导、检查,采取一定的管理手段,把物业管理企业纳入全区整体城市管理体系中来,全面提高居民小区管理水平。

三、强化各项工作措施,全面开创我区城市管理工作新局面

抓城市管理工作,关键是要有清晰的思路,得力的措施,突出抓特色,创品牌,做徐州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头羊。

一是要强化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各街道、各部门要按照争创#的要求,真正把城市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保持城市管理的领先地位。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担起辖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各项责任,认真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日常管理工作;要协调处理好城市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不得出现利用职权,乱搭乱建、乱批乱设的现象,不得向城管执法队员下达创收指标和罚款任务,确保城管队伍集中精力管好城市。城管执法、建设、绿化、规划、房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既要履行各自职责,又要与街道办事处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辖区的城市管理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城管机制、制度。全区城管执法队员、环卫职工、民办保洁员近千人,组织好、使用好这支队伍,提高城市管理和保洁水平,关键是要靠良好的机制去激励人,严格的制度去约束人。虽然我们围绕机制、制度创新作?大量工作,但在落实问题上还存在许多不足。近期,要在全区城管、环卫职工中进一步完善定人、定岗、定职责、定奖惩的工作机制,制定明确的奖罚制度,做到责任明确、人员到位、制度健全,确保考核有据、奖罚到人、管理有效。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错案追究制度和执法评议考核制度,促进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是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城市管理执法队伍是我们搞好城市管理的关键和依靠,培养一支敢于触难碰硬、能打善战的文明之师至关重要。因城管体制调整,目前的执法队伍还很不稳定。月底前,对经培训合格的执法队员要迅速做好政审、体。检和资格审查,尽快完成城管执法人员定编和执法证办理工作,确保城市管理工作不出现断档。在定编工作中,要注重纯洁执法队伍,对不具备执法人员基本素质要求的坚决拒之门外。个别单位聘用的协管人员不允许参与行政执法,有劣迹的协管人员要严格清退。

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篇7

一、问题及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但用高标准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在城市规划和硬件建设方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前几年财政投入资金不足,导致城市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该更新的没更新、该改造的没改造、该完善的没有完善。槐里路、金城路、南关西路排水不畅,雨涝季节常常出现“人工湖”景观,最深处达1米多;公厕数量有限,卫生条件差,群众反映强烈。城区内包括几个居民小区至今没有一个公共停车场,所以随着近年车辆剧增,车辆无序停放,街道也显得十分拥堵。

(二)在城市美化方面:作为西安卫星城市,又是全省三个县级市之一,城市的基本卫生和基本秩序比较到位,但城市建设水平相对滞后、档次不高、特色不够鲜明、城市美化水平偏低。特别是城区主要街道风貌差,次要街道立面视觉效果差。街道、广场安装的路灯、景观灯档次不高、缺乏个性。加之城区的绿化面积非常有限(主要表现在东城区),老居民区和城中村脏乱现象突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城市的美化效果,不利于提升城市品位。

(三)在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方面:我市城区农贸市场仅为3个,截止目前按照有关标准,改造相对比较合格的也只有1个,其余2个农贸市场由于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设施简陋,功能不全。由此引发的市场暴市、以街为市(西南巷南端的饮食马路市场、影院路的菜市场等)脏乱差,堵塞交通等大量城管问题,菜农卖菜难、市民买菜也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在市容市貌方面: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店门前随意堆放垃圾、倾倒油污和废水、乱张贴广告和标语、乱写乱画、借助树木违章搭建和悬挂物品、损坏公共设施等现象较为普遍;二是店门前随地吐痰和乱扔瓜果皮核、烟蒂、纸屑、攀折树木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三是店门前乱设灯箱,非机动车辆停放无序,流动商贩乱摆摊点等现象较为突出。

(五)在市民综合素质方面:一是在获得“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荣誉后,个别部门有松动厌战情绪,特别是一些社区、居委会对城管工作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二是市民综合素质偏低,特别是大量流动人口加入城市,由于缺乏卫生意识和城市意识,随地吐痰、乱扔白色垃圾、乱摆摊点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发展成为城市管理尖锐的对立面;三是部分市民城市主人翁意识不强,家园意识不够,对城管工作漠不关心,对违反城管规章的违章者不仅不制止,反而加以同情,站在执法的对立面,影响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原因及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状况,其原因及分析如下:

(一)城管宣传的氛围不够浓厚。“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城区居民既是城市管理的主体,又是城市管理的受益者。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居民城市意识淡薄,对城市管理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在行动上不够自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管执法工作开展。在宣传方面力度不够,无论是管理职责的宣传,还是执法活动、为民服务等工作的宣传,没有形成一个全覆盖、高密度的宣传网络,致使很多执法活动和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二)城市管理理念相对滞后。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加强城市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管理工作尚未引起城区居民等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不同程度的存在重建轻管倾向,认为管理工作是软指标,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设施相对薄弱。由于历史遗留等问题,原有规划、建设相对滞后,造成了城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是沿街楼、沿街店铺过多,极易引起门前乱停乱放、店外经营、乱扯乱挂等现象;二是城区道路两侧没有足够空间停放车辆,致使车辆乱停乱放,治理工作难见成效,特别是几个大型商场超市,占用人行道停放车辆,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三是城内功能齐全、管理到位的农贸市场数量有限,部分小型市场、马路市场取缔难度大;四是“城中村”较多,尤其是沿街房屋参差不齐、破旧不堪、建设档次较低,制约了城市品位的提升。

(四)机制不够健全。执法机制上,体现在罚款收费执行、乱停车辆处罚、噪音污染查处等方面,由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机制不完善、落实不到位,造成专项执法工作难以破题;管理机制方面,体现在“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上,缺乏有效的抓手,致使“门前三包”责任制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与城区驻地街道办、社区的管理职责还需进一步明确界定。

(五)执法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增强。部分执法队员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与构建和谐的要求还有差距;二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执法方式、手段比较单一,缺少创新意识,不符合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的要求;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主动服务意识不够,个别队员工作上责任意识不强,敬业精神不足,处理问题方式方法简单,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作效果。

三、建议及对策

城市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就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是奉献”的思想,就要做到虚事实抓、事实真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绩效,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管理之路,构建城管与城市的和谐。

(一)从狠抓公共设施入手,提升城市品位。一是建议进一步建立完善落实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发挥市城管委协调指挥、检查监督、综合议事等作用,加强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定期组织检查、分析城市规划、建设、改造、管理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及本市实际,建设2至3个公共停车场。住建局要在居民小区,尤其新建小区停车位、停车场的规划建设方面严格把关,防止功能异化,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为重点,加强静态交通秩序管理,规范停车秩序。与此同时,在城区还必须建设一定数量条件好、功能全的公厕,充分体现人性化城市的理念。三是合理布局,并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自建几个设施功能齐全的农贸市场、净菜市场、瓜果批发市场及饮食“一条街”,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又疏通了城市交通,更为重要的是规范了饮食摊点的经营行为和经营条件,消除了老百姓饮食安全隐患。另外,重新设置旧货交易市场,使粮食路真正整洁起来、亮丽起来。四是从彰显个性,突显汉唐雄风的角度出发,要在以加快公厕建设、景观照明、路灯照明、路牌设计、交通标识牌、城市的立面造型、色系要求等配套建设为重点,大力提升公用市政设施档次,实现城建城管新突破。五是下势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方面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克服困难,解决如槐里路、金城路、南关西路等城区多处路段排水不畅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下势立茬开展“噪音扰民”、“黑车宰客”、“非法营运”、“街道飙车”等各类专项整治,维护城市形象,消除城区交通安全隐患。

(二)从落实“五项”制度抓起,彰显城市魅力。一是落实常态化教育引导制度。坚持宣传、教育、引导机制的常态化,进一步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加大城市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努力实现宣传教育工作的多元化、常态化、制度化,始终做到政府网站开辟专栏,电视上举办专题,积极营造良好的城市管理氛围。二是落实执法责任制度。在加强执法队员业务学习和素质提升的同时,按照“局管面、队包片、队员包段”的分级管理模式,对执法人员实施“定岗、定路段、定时段、定责任”的管理制度,制定出台城管执法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严格执法程序,落实管理责任,规范处罚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三是落实执法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监督作用,对内要发挥执法督察的作用,监督检查执法队员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文书档案情况,定期组织法规业务培训,实施内部绩效考核、按时发出督察通报等。对外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对机构分布、办事流程和职能职责、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标准、执法时限、执法结果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辖区主动征求不同层面的批评意见,努力实现信息畅通、管理到位、群众满意的多赢效果。四是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考核办法,建议由市三创办办牵头、城管执法、财政、住建、卫生、食药、工商、教育、公安等部门共同参与,每月进行一次“门前三包”工作大检查,形成“一次提醒、二次曝光、三次通报”的工作机制,对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彰,对落实不力、门前环境卫生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给予通报批评。城区企事业单位、社区、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建筑施工现场、车站的管理单位以及其他组织要继续坚持环境卫生每日小扫除,周五大扫除,每月一自查的管理制度。五是落实城管执法保障制度。针对部分执法职责还存在“履行难”等问题,要建立违章车辆查处移送和执行机制,做好违章车辆的锁档和执行工作;建立健全规划、建设、城管执法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信息,规范城区建设,加大不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违法建设查处工作力度;建立处罚案件执行机制,对拒不执行的违法案件,由城管执法部门及时移送法院,由法院依法强制执行,以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篇8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

市委书记在九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两区”互动(园区、城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的工作重点,特别强调最关键的是用城市建设的杠杆撬动发展,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把走向八里湖时代作为拉大城市框架的主要途径,逐步把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城市建设贵在建,重在管。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我市的城市管理能否及时跟进,结合近期的调研及平时的一些思考,特形成此报告。

一、我市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

我市行政执法局自7月成立以来,坚持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努力改善市容环境,并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了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建立城管联动机制。加强与规划、建设、国土、房产、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建立互动机制,畅通信息通道,开展联合办公、集中整治活动。

2、实行片区管理责任制。以城区86条主、次干道为基点,划分为86个责任片区,实行片区管理,做到“定岗、定位、定人、定责”,将城市管理的职能分解到各辖区执法大队、中队,落实到每一队员身上。

3、推行城管责任承包制。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辖区街道与驻区单位、店主(业主)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在责任范围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责任,把城市管理的重任分解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4、扩大市容协管员队伍。通过走进企业、走进社区,加强与企业和社区的联系与沟通,并把其保安人员、物管人员聘用为市容协管员,组织开展培训,自觉担负起部门的“门前三包”管理的责任。

5、着力解决农民自产自销的问题。一是在农贸市场内开辟农民自产自销点,并给予政策上特殊照顾(免税、免费);二是设置限时鲜菜早市、时令水果等特色市场;三是进入社区和物业小区经营,并纳入社区和物业小区的管理。

6、落实“双重管理”制度。按照辖区街道、乡镇,配设执法大队、中队,实行“双重管理”,即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辖区大队要服从辖区政府(管委会)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指挥与调度,执法局在大队、中队干部人选的任用上,听取辖区政府(管委会)、街道(乡镇)的意见。

7、妥善解决困难家庭的实际问题。开辟阳光早餐工程,设置夜市点,并利用移动公厕、报亭、爱心亭等,解决部分家庭困难人员就业。

8、建立三级接访机制。设立局、大队、中队三级领导接访制度,积极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执法一线。

9、开展全方位督查。专门成立了市、区、街道三级城市管理工作督查组,采取人换车不停、24小时上路巡查的方式,对辖区政府(管委会)、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履责情况及“一局一街”工作进展,进行全方位的督查,每半月综合检查一次、每月评比排位一次,并通过市级新闻媒体通报排位结果。

二、当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中发现,虽然我市城市管理已经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摸索出一些值得继续坚持完善的好的举措,但也存在一些与城市发展难于适应的困难和障碍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对城市管理的投入不足。执法局已成立7年,至今还没有解决办公场所,局机关、大队、中队,大都靠租房办公;执法办案的专用装备、服装、执法车辆等保障,未列入财政预算,保障难度大;公用经费偏低,执法大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公用经费每人每年只有3300元,低于一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更低于公检法等执法办案单位人员的公用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执法队员的职业自豪感和进取意识。

(二)城管执法力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市行政执法局人员编制数是由市委确定的,全局共302人,当时的已建成城区面积只有48.4平方公里。到底,已建成面积达70平方公里,随着八里湖时代的到来,城区面积将达100平方公里,人均管辖面积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各级领导和市民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城市管理要实行人性化、精细化管理和保姆式服务;各个辖区要求执法局按街道、乡镇来设置执法中队,将城市管理的区域范围向城乡结合部和乡镇拓展,城管压力越来越大,执法力量明显不足,直接影响到城市管理的质量与实效。

(三)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还不强。部分市民的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比如:违法建设、违章占道、垃圾死角、垃圾广告等问题时有反弹、屡禁不止;执法人员在依法纠正违章行为时,不仅得不到围观群众的支持,反而招致个别不明真相人员的指责;政府推行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在个别单位、个别门点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四)市、县(市、区)体制机制不统一。目前,全市从事城管执法的人员达余人,这些人员身份杂乱,既有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人员,也有事业编干部和工人,甚至还有部分临时工,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有高有低,法规政策的把握能力有强有弱,并且他们分属于市容局、执法局、城管局、建设局、街道和乡镇,管理机构混乱,市执法局难以起到指导、帮带和督促作用,城管执法过程中,简单粗暴管理、不依法办案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损害了各级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创新举措推进城市长效管理再上新台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城市管理工作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思想和理念,既要严格依法行政,又要体现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执法的效果,实现城管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一)努力营造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社会氛围

首先,要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基本素质和法律意识。文明执法必须提升市民素质和对城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市民在获取环境享受的同时,普遍认同并愿意承担城市管理、保护环境的义务。宣传教育部门、新闻媒体等要加大城管宣传力度,舆论监督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而使市民了解城管、理解城管、支持城管,明确接受城管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是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明确不接受依法处罚或暴力拒绝城管依法行政是违法行为。只有在城管执法被市民普遍认同为是保护城市环境的行为,在外部环境优化、执法环境成熟的情况下,文明执法才能顺利进行。

其次,政府要转变观念加大投入,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力配合。城管执法队伍对市容市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其目前的社会地位并未与其突出贡献成正比。城管队伍装备较差、经费紧缺、待遇不高,而执法中遇到的矛盾冲突却日趋激烈。每次执法队员们都要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忍辱负重,即便如此,队员被辱骂、殴打的现象还是屡屡发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新闻媒体对上述问题进行正面报道的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城管队员要在执法中求文明,在整治中求安全,在困境中求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城管的投入力度,提高城管队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善城管装备,完善城管执法中的强制性措施。同时,公安、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达成共识,认真履行职责,协同搞好城市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城管执法效率,确保文明执法。

(二)加强行风政风建设,树立城管队伍良好形象

1、坚持深化教育,大力培育城管文化。由于受编制、体制、机制等问题的影响,城管执法的合力和解决问题的力度方面受到制约;城管执法对象多为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社会对城管工作存在很多误解和偏见,缺乏良好的执法环境;城管执法力量不足,执法队员超负荷工作等等,造成部分城管执法队员对城管事业的认识产生偏差。对此必须深化对城管队伍的教育引导,使其看到城管执法所面临这些问题都是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是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社会矛盾“凸显期”在城市管理领域的显现,是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既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转变政府工作职能的重要内容。用行政执法事业凝聚城管执法队伍,增强从事城管执法事业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发扬城管执法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城管人精神,用城管人精神激励城管执法队伍全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通过大力培育城管文化,用城管文化增强城管执法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执法行为。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实施对队伍的严格管理,确保队伍建设保持健康有序的强劲发展势头。一是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城管行政执法实行“准军事化建设和准军事化管理”,既要参照国家公务员条例建设标准,又要参照军队管理模式要求,这就是“准军事化建设”的内在特点。因此,必须有一套满足准军事化建设需要、符合队伍建设实际且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言行,真正做到在制度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大家养成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形成行动统一、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观念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服从意识,不断提高组织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铸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准军事化”行政执法队伍。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坚持做到政务“四公开”,即:执法依据公开、执法责任公开、执法程序公开、执法结果公开;坚持实行挂牌上岗和两人以上着制服执勤制度,采用简易程序处理每一项违法行为时都要做到“三先三后”,即:先亮证表明身份,讲明道理,后管理;先告知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指出违法事实,后整改;先讲清执法依据和标准,后处罚。在执法过程中始终做到“五统一”,即:风纪严整服装统一,持证执法证件统一,挂牌执勤标志统一,文书齐全程序统一,认真处罚票据统一。三是严格落实执法责任。执法责任制是督促依法行政的一种层级监督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是保障和监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要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定职责和行为规范确定为内部考核目标,通过逐级分解、检查考评等方式,促进依法行政。要加强对执法责任制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分工和目标任务,形成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亲自抓,承办部门具体抓,执法业务科(室)责任到位的工作推进格局。

3、树立弘扬典型,营造城管良好氛围。典型就是榜样,就是方向,就是力量。我市城管执法队员每天战斗在城市管理执法第一线,推进“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实行便民为民服务,为改变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秩序做出了贡献,涌现出了一批政治过硬、业务娴熟、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管理高效、文明规范、开拓创新的优秀单位和爱岗敬业、文明执法、诚信服务、勤政廉政的优秀城管执法队员。我们要挖掘、树立各方面各层次的先进典型,大力宣扬这些先进典型的动人事迹,展示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新面貌,在城管执法系统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为城管执法事业建功立业,促进城管执法事业长足发展。

(三)注重内强素质,提高城管队伍整体水平

素质是立队之本,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发展的办法解决自身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1、注重固强补弱,打牢基础素质。城管执法人员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基本思路,下功夫把城市管理最需要、自身素质最弱的能力素质补上去。要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必须抓紧补充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技能,切实把基础素质打牢。在基础素质方面,要在强化“三熟、四会”上下功夫,“三熟”即:熟悉城管职能、熟悉行政法规、熟悉执法程序;“四会”即:会法言法语、会文书制作、会装备操作、会电子政务,以便更好地开展城市管理工作。

2、着眼岗位需求,增强必备素质。城管执法工作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岗位有不同的标准,每名城管执法人员必须要具备与本职岗位要求相适应的素质。一是要着眼岗位需要不断增强素质,要盯着职责“补课”和“充电”,领导干部应着重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协调控制能力,执法队员应着重提高依法行政和办案能力;二是要加强协调沟通,促进素质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队员都要善于在工作中联系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内外,努力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动城管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要重视在重大活动中催生本领。参与重大活动特别是重大专项执法活动,是检验队伍执法绩效高低的标志,也是锻炼和催生自身素质的重要机遇,要把能够参与重大活动作为提升素质的一种机遇,要把能够组织重大活动作为施展本领的一种待遇,要把在重大活动中得到的褒奖作为检验素质的一种荣誉。

3、创新学习方式,提升整体素质。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必须切实把自己紧缺的素质内容搞清楚,把面临的突出问题搞清楚,把解决的思路办法搞清楚,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使自身整体素质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一是要围绕重点学。要结合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学习共同的、了解相关的、精通本职的,不断完善充实理论底蕴,提高工作能力;要系统地学习城管业务知识,特别是相关行政法规,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二是要针对课题学。要按照城管工作为建设城市优美环境服务的要求,注意研究政府的中心工作,研究城市改革的大政方针,找准城管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创建学习型城管,争做知识型队员”,积极更新学习理念,加强对党的政策的学习,注意重大改革措施出台的背景、内涵和相关举措,研究可能出现的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时提出应对和治理对策,切实把城市管理工作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保持城市管理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三是要结合实际学。要把本职岗位作为提高素质的主要平台,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强化素质。

(四)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一是适时研究解决执法局的办公楼,让执法人员有一种归宿感,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二是将执法装备、服装、车辆的购置列入市财政预算,每年拨付30-50万元专项经费;三是提高公用经费的标准,按公检法等执法部门的标准下拨公用经费(国务院第一批试点城市的北京、广州、深圳、长沙等地,都是按公检法执法部门的公用经费标准执行的),以解决执法局办公经费不足等问题。

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篇9

关键词: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管理效能评价;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12

1.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效能评价基础

1.1评价的目的

国内有很多关于城市管理方面的文献,但是管理水平方面评价的文献数量并不多,且主要是从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或管理绩效的角度展开讨论的,对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应用效果考量的文献更加鲜见。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自试行起,就有其一套综合绩效评价管理系统,该评价体系主要对系统中各个环节的人与事进行监督、管理,从而确保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转,但对该系统在某一区域具体应用水平缺乏整体考量。

1.2评价方法选择

通过对各种评价方法的比较,选择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将数学处理与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分析目标指标体系的非序列关系,特别是在经济管理、社会科学等领域。

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对一些边界不清晰的模糊因素实现量化处理。而在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中有着大量的且不易定量化的模糊指标,因此用这个方法对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展开效能评价非常适当。确定隶属函数是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关键,实际常见的确定模糊集隶属函数的方法主要有模糊统计方法、三分法、套用F法。在本文中,定性指标的隶属函数采用模糊统计方法来确定,定量指标的隶属函数则套用F法来确定。

2.指标的选取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设计既要对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效能评价指标的含义和范围进行科学的界定,又要客观地反映其与各子系统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2.2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设计要从系统观点出发,要从影响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系统效能的各个方面设立指标,以保证评价结果全面地、综合地、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

2.3目标一致性原则

指标体系设计不仅与评价目标相一致,而且还包括指标体系内部二、三级指标指标的具体内容应相互融合,不应把相互冲突的放在同一指标体系中。

2.4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体现在“可比性和测量”两个方面。可以比是指评价对象之间的评价对象和标准进行比较;可测量的是设置城市网格细化管理有效性指标可以在实践中获得足够的信息,并使这些项目的评价对象进行定量描述。

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效能评价

以莲湖区为例进行效能评价研究,其中一些定量指标通过对该区相关管理部门调研获得,并采用定量指标所套用的隶属函数确定每个指标的隶属度;定性指标则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数据,并运用模糊统计法计算这些指标的隶属度。

3.1指标隶属函数值的确定

3.2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对莲湖区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效能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到结果其属于良级别且偏向于中级别。莲湖区虽然在实行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期间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因此该评级能够较为准确描述莲湖区的城市管理现状。通过对具体指标得分的分析,可以得出莲湖区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效能总值为良好,其中效益类指标和效果类指标得分较高,然而效率类指标得分相对来说较低一点,处于中级别。

科技应用水平较低是导致效率指标得分低的主要原因。在效果类指标中,信息公开度与公民参与便利度,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两个得分却较低,莲湖区城市管理部门也应在这两点上下足功夫,尽最大努力扩展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渠道。

效益类指标普遍得分较高,说明了莲湖区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取得的效益比较好。

总而言之,莲湖区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要想达到高效能,仍然要走很长一段路。在实践中要努力克服管理中的不足部分,并将良好的做法不断的进行优化。

3.3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走访调研和数据的分析,认为莲湖区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实践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对莲湖区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的优点进行分析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3.3.1管理理念未深入人心

在莲湖区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实践中,部分领导深刻领悟了要打破原有落后城市管理模式,就要先进行城市管理理念革新。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的正常运转需要诸如精细化、善治等理念的指导与支持。可是这些先进管理理念并没有被全区的城市管理人员所理解。在调研过程中,很多参与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员表现出对新模式的不理解、不清楚,稀里糊涂的机械式执行或是依旧沿用旧思想执行任务。

3.3.2缺乏与社会公众互动

对莲湖区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效能评价后发现,公众参与平台欠缺与信息不够公开成为制约管理效果提高的主要原因。实际中,社会公众参与到城市管理的渠道非常狭窄,缺乏介入城市管理的平台以及适当的机制与准则,因此,社会力量很难进入到城市管理的角色中。调研结果发现,不少市民不知道可以通过热线电话举报城市问题。此外,政府不及时公布城市问题处理结果,使公众对政府缺乏信任,甚至个别人对政府怀有敌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公众参与到城市管理当中。缺乏与社会公众互动,政府要依靠大量的财政投入去管理城市,这违背了“善治”管理理念,也为地方政府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

(3)扩大宣传,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网格监督员在走街串巷发现城市问题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周围的市民宣传城市问题举报电话、官方微博等公参与平台。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向市民发放印制宣传卡片等方式使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此外还应设立相应的基金,以提高市民举报城市问题的积极性。

(4)尽最大可能公开城市管理处置信息。近些年来,社会公众对政府呈现出不信任的状态越来越明显,而博取公众信任是使其参与城市管理的前提。因此,城市管理部门要利用大屏幕显示器、微博等方式及时向公众公布城市问题的处置信息,使公众对城市问题的处置过程和结果有明确的了解,拨开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误会的迷雾。

4.4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效率

网格地图技术、地理编码技术、3S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等十几项技术的综合集成,使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模式亮点大增。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在政府体制改革中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政府应当与时俱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使科学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莲湖区信息化建设要加紧步伐,尽快完成软件三期建设。

4.4.1加强信息共享,确保资源有效利用

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独自开发的数据库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成本,且存在严重的数据重复和数据冲突等问题,降低了城市管理效率。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动态复杂的背景下实现社会经济资源共享和多组织多层次业务协同,很显然,实现资源共享非常关键。莲湖区目前在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莲湖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与公安、安监等部门的跨部门数据共享),但这种共享还是局部的,共享不够充分。应进一步统筹,依托莲湖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信息平台,构建覆盖全区的公共数据中心,将信息资源共享作为构建城市网格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基本出发点。

城市管理和城管的区别篇10

xx作为一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在迈向21世纪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加快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发展目标,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过程中,应当从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市市容和卫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尽快实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重大跨跃。从地域空间角度来看,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应成为环境卫生整治的战略重点地域。

城乡结合部,又称为“城乡边缘带”(urban-ruralfringe)、“城市边缘带”(urbanfringe)、“城乡连续区域”(urban-uralcontium)、“城市蔓延区”(theareaofurbarawl)、“城市阴影区”(urbahadowzone),“是一种土地利用、社会和人口特征的过渡地带,它位于城市连续建成区与几乎没有城市居民住宅和非农土地利用的纯农业腹地之间,兼有城市与乡村两方面的特征,人口刻度低于中心城市,但高于周围的农村地区。”。国内学者对城乡结合部的涵义和划分方法有不同的看法。规划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将成乡结合部认同为城市近郊区,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城市建成区的拓展区域,在地域上表现为不边片、不完整的空间;地理学者认为城乡部是典型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出现的城乡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事例,兼有城乡双重特征的独立地域实体;从行政区划的角度看,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区和郊区分管的接壤地带。从xx市的实际情况看,按不打破乡镇和街道的原则,则可将城乡分界线两侧的街道和乡镇划入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即xx的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环绕城区,连续的、宽窄不一的环地带。

由于受城市与乡村的双向辐射,城乡结合部社区人地系统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1)受城乡之间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过程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城市与乡村各要素,景观及功能的空间变化梯度大,是城市与乡村两类性质不同的区域之间的“急变带”,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远较城市城乡城域内部大:同时城乡结合部地区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分别来自城市与乡村的人口、物质、技术、信息等在这里相互作用与竞争互生;(2)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两种社区相互接触、混合及交融的地区,其人口与社会结构特征地过渡性也十分明显。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相互混杂,而且还存在着本地常住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的异质反差,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质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3)由于同时受到城市与逐村经济的双向车射,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点,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依附性不断加强,城市性产业及城市需求导向产业在增加。正是上述过渡性特征使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具有特殊性,给这一地带的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特别是社会管理带来了难度。

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户籍管理问题:鉴于城乡结合部与老城区在就业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巨大反差,城里动迁户凡是牵涉到就业和子女教育的,多数保持人户分离;而农村劝迁户则鉴于经济利益的考试,也不愿意农转非,增加了户籍管理的难度。行政区划问题: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而导致土地管理分割,城乡单位犬牙交错,“一地两府”及“一地多主”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来较突出的跨区的管理矛盾。外来人口问题:在城乡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租屋,加上管理较薄弱,使大量外来人口在些集聚,虽然给这一过渡带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同时带来环卫、治安、计划生育等许社会问题。农民的出路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土地多数被预征完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在就业、居住和撤队、撤村后集体资产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土地开发问题:按现行法律,土地批租后,逾期完不成开发的坚决加收。然而,现实情况是,土地逾期完不成开发的较为普遍,有的竟长达10年左右。物业管理问题:在城乡结合部,由于房地产的大规模开发而出现了众多的住宅小区,由于一些牧业管理公司管理不到位或不规范,引发新迁居民的不满,增加了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复杂性。

上述管理问题的大量存在,使这一被称为“都市里的村庄”的特殊社区,土地开发支离破碎,原有的道路、水系等被打乱,垃圾成堆,排水不畅,违章搭建十分严重,环境卫生恶化,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无论是在社区景观或是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与市区形成强烈的把差,成为全市创建卫生城市和建设现代文明城市的“老大难”地带。

显然,造成城乡结合部社区上述诸多问题与矛盾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应当从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充分认识这一地区包括环境卫生的内的各种问题的特点、规律与解决的难度,以便从战略高度,从机制、体制上研究解决的对策。

首先,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环境卫生等诸多问题的产生,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成市大规模建设改造并不断向边缘区推进,乡村――城市急剧转型过程中形成“都市村庄“这一特殊类型的社区所出现在XX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考察与研究第2页

的可避免的现象,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二,城乡结合部地区特有的区位优势,一方面,引来大规模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使大量高新技术工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向结合部集中;与些同时,由于外来人口的集聚,引发了某些原始的、并对城市市容有严重影响的城市产业――如城市垃圾回收业(闵行区虹桥镇虹四村)以及为外来人口的服务业在这里“见缝插针”地滋生与发展,再加上原有的乡镇和村办企业,各类性质不同,差别很大。难以事例的产业聚集在城乡结合部,是导致这一地区环境卫生等社会问题十分复杂的产业因素。

第三,被城市乌黑的“都市村庄”社区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利用其自有多余的住房和“见缝插针”式的乱搭建,以较低廉的房租对外租赁,使大量外来人口在些集聚,从而形成包括导入的城市居民、原住农民和外来人口在城乡结合部混杂居住、十分复杂的社会空间。这是这一地区市容卫生、社会治安等问题十分突出的社会因素,也是一个直接的、主要的因素。

第四,城乡土地所有制的差别和“都市村庄”社区局部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是使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卫生状况难以根本改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乡村城市化过程中,位处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土地制度仍属集体所有,农民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而乡镇以下的村委会又是自治组织,因而在都市村未能完全融入城市、纳入城市管理的情况下,村民和代表村民利益的村委会,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较少考虑限制某些影响环境卫生和容貌的产业的发展,如虹四村,外来人员在些经营了27家废品收购站,1996年的财政收入中,仅从包括乱搭建在内的各类房租收入即达210万元,占全村全部收入的近三分之一。 第五,体制不顺,管理薄弱是造成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变化的一个制度性因素。如果说前述三个方面带有客观规律因素的话,那么体制和管理则是一个主观性因素。在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管理中,普遍存在“一地两府”和“一地多主”的现象。“一地两府”指一片土地内由一个城市政府和一个乡村政府兼管,如虹桥镇虹四村的8个村民小组,其中3个在徐虹铁路支线以北的长宁区地盘上,5个在铁路以南的闵行区地盘上,早在10多年前,位处铁路以北的3个居民小组的土地即已被古北开发区所预征,从而形成较长时期的“一地两府三方”的格局,即长宁区、闵行区和古北集团,由此而产生管理上的一系列矛盾。所谓“一地多主”是指一片土地上有多个主人。如浦东新区的钦洋镇,已规划为大型居住区,随着土地不断开发,辖区范围越来越小,并被“多主”所分割。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有城区和郊区的政府部门,还包括开发区和众多房地产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形成“一地多主”的管理局面,在工商业行政、税务、卫等方面存在着交叉管理或管理空白。收费、罚款等有经济利益的事情争着办,而对治安工作、环境卫生的综合管理、外来人口的管理等要承担责任和尽义务的事情则相互扯皮、推诿、拖延不决。

第六,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力也是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的一个制度因素。城乡结合部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存在许多与一般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不同的特殊性,应有特殊的法规,特殊的执法机构采用特殊的手段实行管理。目前大多数采用与市区相同的行政手段整治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容貌,只能起到暂时的治表作用,无法实现现长产管理。

因此,正确处理城乡结合部城市规划建设、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环境卫生的相互关系,在社区规划建设与整治环境中求得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发展经济,加速城市形态建设的同时,实施社区卫生环境的综合整治。

首先要制定高起点的结合部社区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包括环境卫生整治、绿化、生态建设在内的综合规划,并将社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范畴,使之与总体规划、开发区规划相协调,与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相衔接。第二,在结合部社区形态建设实现乡村向城市转变过程中,同时注意实现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正确引导现有乡镇企业、低层次的城市产业、租赁业的规范经营和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结合部社区的重要支柱产业。第三,要及时解决传统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转换问题。对于人均土地不足2分的村,及时撤销村建制,变农民为市民,实行土地的统一规划、建设与管理。第四,帮助新市发和外来人口寻找新的就业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