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孩子早恋心理咨询十篇孩子早恋心理咨询十篇

孩子早恋心理咨询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3:40

孩子早恋心理咨询篇1

您好!我女儿今年14岁,前几天我在她书包里面发现几张纸条,刚要看就被她一把抢过去,我怎么发火也不肯给我看,最后被她撕了。不过从“残骸”来看,应该是她喜欢上某个男生了。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家长真的不知该怎么办,还望您能给个好的解决办法。谢谢!

焦急的母亲

焦急的母亲:您好!

您的提问让我想起了有期综艺节目讨论“该不该偷看孩子的手机?”现场由6位社会知名人士组成正反两方。一方认为,无论孩子多大都有他的隐私权,如果孩子不愿给你看,家长就不应偷看;而另一方则坚持认为,为了更好地监护孩子,完全可以偷看他们的手机内容。正在此时,观众席上有位中学生发言道:“如果家长根本无法通过观察孩子平时的举动、友好交流来发现问题的话,就算偷看手机又能怎么样呢?”

不知中学生的这番话是否对您有所启发?

您也许觉得急需咨询的是孩子,她面临“早恋”或“早恋”倾向的问题,而我则认为在这里还有一个亲子关系的重要性问题!

家长如何认识“早恋”

我在“早恋”这个词上打上了引号,是因为在西方根本就没有这个词语!中国人发明这个词背后所蕴藏的心态就是否定的、打压的;而西方的家长对于进入青春期孩子相互之间产生好感、向往甚至爱慕之情则首先会感到十分欣喜!因为这是完全符合人性及生理发展规律的现象!如果孩子到了年龄还对异性完全不感兴趣或根本不知道如何与异性正常接触交往的话,家长反倒应该好好地担心一下孩子的性别认同、性取向和自卑感问题了!

在所谓“早恋”问题的处理上,家长的心态需要从第一反应的紧张、认为不应该不正常,转变为理解的、欣喜的、接受的。有了心态上的根本转变,接下去的亲子沟通才会顺利。

做孩子的朋友给予引导

影响亲子间沟通效果的还有另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彼此的关系模式:是家长式的控制型呢?还是朋友式的顾问型、引导型?从您的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当女儿不愿让你知道纸条内容时,您通过发火来试图掌控,但结果是女儿的彻底反抗,索性把纸条撕了。

如果在相同情况下,一位朋友式的家长通常会这样处理:先不要求女儿立刻在自己面前做个透明人,反而恭喜孩子说她长大了、成熟了,有自己的秘密了!然后化两周时间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及情绪,如果觉得变化有些大的话可以主动对孩子说出自己的担心或进一步交流。比如:“最近你看上去有点心神不定,妈妈挺为你担心的,是否遇到什么烦心事啊?看看说出来是否心里会好过些呢?还是喜欢上哪个男孩子了呢?如果是的话很正常的呀!妈妈像你这么大时,曾经喜欢过不少男孩呢!比如……不过后来渐渐发现还有比他们更加吸引我的优秀男性,当然当时的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好的、单纯的……”“你欣赏的男孩一定为人等方面不错吧?或者说出来让妈妈听听哪个男孩这么厉害,把咱女儿给吸引住了?……你要鼓励那个男孩更加努力地学习、多帮助别人,否则咱女儿以后会看不上他啦……”

总之,顾问型的亲子沟通模式会让孩子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您,而您则完全可以通过引导让孩子把这份美好但也不够成熟的情愫转化为彼此激励成长的动力。

祝您早日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

戴红宇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戴老师在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402室有心理咨询,需提前预约,预约电话:021-62233062转128或126)

您有心理困惑,可与本栏目联系,有两种方式:

孩子早恋心理咨询篇2

[关键词]依恋关系安全依恋应用

[中图分类号]R174.2[文献标识码]a

依恋理论(attachmenttheory)是由精神分析学家鲍尔比(Bowbly)提出的,最初指的是母婴依恋,以后衍生出成人依恋、婚姻依恋等概念。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关系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依恋理论在指导对儿童安全依恋的培养、临床心理咨询及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提出的,最初特指婴儿与其母亲之间形成的特殊和强烈的情感联结(BowlbyJ,1982)。美国心理学家爱因斯沃斯(ainsworth)在70年代首创了陌生情境(StrangeSituation)技术,设置一系列标准化的程序,测量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的不同表现,从而对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进行了分型(ainsworthmDS&wittingSa,1969)。80年代以后,人们引入了成人依恋、婚恋依恋等的研究。

(一)亲子依恋

亲子依恋通常被定义为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连接的纽带(陈会昌,梁兰芝,2000)。婴儿与环境的接触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大都是通过母亲这个中间人实现的。著名的“恒河猴社会剥夺实验”证明了母子关系的基本特征不仅是提供营养,而且能通过亲密的身体接触从中得到安慰,而无生命的代替品是不能提供正常的有生命力的特定种类的母亲所能给予的同样刺激(VandenBD&HocksmaJB,1994)。

鲍尔比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将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1)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儿童还未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因而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和爱护。(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这一时期的儿童表现出对熟悉人的识别或再认,对熟人较陌生人更易引起强烈的依恋反应,但仍然无区别地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这一时期儿童出现了分离焦虑和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态度,出现了对熟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并能与其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从而形成对特定个体的一致的依恋反应系统。(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儿童这时已能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

爱因斯沃斯设计的“陌生情境”实验,根据孩子对母亲和陌生人的主要行为表现将依恋关系分为4型:安全型依恋关系(B)、不安全-淡漠型依恋关系(a)、不安全-矛盾型依恋关系(C)和紊乱型依恋关系(D)。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对外界反应是积极的、良好的;淡漠型(回避型)孩子常常表现为冷漠、无反应;矛盾型或紊乱型孩子的反应为不确定的,如拒绝、烦躁等。总之,3型不安全型为消极的依恋关系(LefrancoisGR,2001)。研究资料显示,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婴儿约占60%-70%(李秀红,静进,张德胜,蔡小梅,陈学彬,苏晓梅2004)。婴儿时期能否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关系,关键取决于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对婴儿所发出信号的敏感性,以及对婴儿是否关爱。当有依恋之情的婴儿需要安慰与时,母亲能够给予立刻的满足。同时,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表情较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与孩子进行密切接触,婴儿的依恋之情就会逐渐加深,并形成对自身的安全感,进而形成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婴儿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负责任、敏感、充满爱心的母亲常常能够与婴儿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反之,则易形成反抗或回避型依恋。

(二)成人依恋

在早期亲子依恋之外,人们又提出了成人依恋这一概念。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鲍尔比把依恋解释为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儿童会在整个童年期继续维持依恋联结,直至成人期发展起其他依恋关系(如配偶、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的依恋)(BowlbyJ,1988)。研究发现,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童年的依恋经历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亲子互动关系没有改变,它就会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

以成人为对象的依恋研究主要涉及成人依恋的类型研究、成人依恋的评估以及成人依恋类型与亲密关系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成人依恋类型同样可分为安全型或安全-自主型、冷漠型或回避型、焦虑-矛盾型。安全型的成人与别人交往有自信,不担心被别人抛弃;回避型成人与别人亲近时会感到不舒服,很难完全相信或依靠别人;焦虑型的常常担心会被别人抛弃,过于依赖他人。

(三)婚恋依恋

Hazna和shaver对恋爱关系背景中的鲍尔比的观点进行了早期考察,与1987年第一次提出成人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联结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依恋关系(HaznaC&SheverpR,1990)。Haazll和shaver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Hazna和Shaver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基于这些类似,Hazna和Shaver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他们认为,婚恋关系与母婴依恋的情绪及行为动力为同一生物系统所控制,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以提高生存的机率及安全性。婚恋依恋表现为三种主要的依恋类型:安全型依恋对应热情无私的爱;回避型依恋对应轻浮的爱;而矛盾型依恋对应占有式的爱。

二、依恋理论的应用价值

早期依恋质量对人的一生的影响之重大。理解依恋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应用价值,体现在指导家长对儿童安全依恋的培养、成人人际关系的改善、心理问题的咨询及治疗等方面。

(一)安全依恋的培养

研究发现,不同依恋类型的儿童人格发展的结果不同。安全依恋的儿童社会得分显著高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同时安全依恋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是低于不安全依恋儿童的。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积极主动,与照顾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安全感的支持下饶有兴趣地探究周围环境。对于陌生人也能友好相处,表现出自信、独立、适应性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些社会品质的发展与积极进取的探索行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认知尤其是智力的发展,改善了整体素质,增强了身心发展的和谐性。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由于受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内心冲突所困扰,不能有效地探索环境,难以与人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探究活动,限制了他们的经验范围。

因此,对儿童安全依恋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小儿从出生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该期是小儿体格、动作和认知能力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婴儿通过和父母的互动开始建立对外界的信任感,构建人际关系的基础。Bakermans-Kranenburg等人对70项研究的元分析表明,只集中于母亲敏感性的干预比目标广泛的干预效果要好(Bakermans-KranenburgmJ,VanijzendoodmmH&JufferF,2005)。当主要照护者存在生理、心理问题、遭受压力事件或社会支持缺乏时,被照护者患有疾病时,都将会影响照护者与婴儿的早期母婴互动,而不良的母婴互动与早产儿将来不良的行为、社会和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依恋理论告诉我们,要想使我们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人际关系良好,惹人喜爱,作为父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首先,做父母的要努力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只有父母自然大方地表现自己的爱,儿女才能在爱的表现上没有障碍;而且父母表现出来的爱,重要的是告诉子女他们是可爱的,值得人喜爱的,孩子在心理上有这个自信心,也会在人际交往中有自信,坦荡地与他人交往,不自卑,不自闭,这对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对那些不安全依恋儿童的环境中高危因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是否具有组织性和连贯性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养育者在养育过程中,一定不能随性而来,一定要有责任感,不能使孩子因为把握不住父母的情绪而感到焦躁不安。不安全依恋儿童的各种表现从本质上是想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

(二)心理咨询及治疗应用

Connors提出应将依恋理论广泛用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心理咨询及治疗中去(Connorsme,2011)。一些儿童或成人的不良人格及行为可能是由于不安全依恋关系造成的(杨玉岩,李秋丽,刘晓慧,王晓娟,哈丽娜,戴秀英,2012)。作为心理咨询及治疗工作者,首先就要对来访者的不安全依恋进行干预。干预方法可以通过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以使来访者重塑早期的不安全依恋。要塑造安全的依恋关系,就要通过对来访者的无条件的关住和提供支持。

应用依恋理论可以开展对非安全依恋型父母的干预工作。如对于回避型父母,关键是要使他们理解孩子有依恋的需要,他们应该对孩子的亲近行为做出反应,尽量使其避免对孩子的亲近行为表现出回避的倾向。还要强调孩子有表达痛苦、不舒服和不确定状态的需要,这种需要应该得到父母的安抚和帮助。另外,过于独立的孩子,也许只是掩饰的。要努力识别孩子歪曲了的依恋需要。对于专注型的父母,首先要让他们意识到孩子有独立探索的需要,他们的行为干涉了孩子的这种需要,这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和成熟。父母还应知道,孩子的自治能力与社会适应有紧密的联系。还要告知父母,孩子的独立之所以会使他们感到不安,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有想与孩子亲近的需要。对以上这些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在孩子独立进行探索时,他们就可以控制自己的不安情绪了。对于恐惧型父母,干预的关键是要针对他们的恐惧感、保护性和紊乱的关系层次。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需要以及如何对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与父母一起去发现何种情境会使父母产生恐惧,从而使他们能够对这些情境产生预期,并采取适当的应对行为。让父母知道干预目的就是有效纠正角色混乱,使父母知道该在何时对孩子提供帮助。总之,根据对成人依恋理论的研究和了解,可以为提高早期亲子关系质量提供多种有效建议。

(三)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安全型依恋在成人良好人际关系、婚恋关系的建立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管依照哪种成人依恋类型的划分方法,安全型依恋的成人的表现都是相同的,不安全型的成人,虽然略有差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担心受到拒绝。他们要么会通过讨好的行为表现去获取他人的关注和亲密,一旦受到怠慢,就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不敢随便对他表现出冷淡的神情,时间长了,就会尽量避免跟他交往。要么因为担心受到拒绝而避免跟人交往,即使有人主动走近他们,他们的内心也认为,他人会随时离开自己的,因此就避免付出自己的感情或者隐藏自己的感情。他们对人充满了不信任,因为这种不信任和冷漠,他人也常常就不再跟他亲密。这反而有更加印证了他的观点,即认为他人与自己接触久了以后,就会讨厌自己而离开自己。例如,不健康的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不安全型依恋模式可能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以依恋建构为核心的心理治疗重在帮助当事人建构健康的依恋关系和发展安全型依恋模式,通过咨询师、父母、老师和同伴的支持帮助其逐步戒除网瘾,通过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找到现实价值感,最终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完善(严万森,2010)。

目前,依恋己成为研究婚恋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在欧美得到普遍的采用。如果成人婚恋关系是依恋关系,那么爱因斯沃斯在陌生情景测验中观察到的那种个体差异,也应该在成人关系中观察到。例如,一些无安全感的成人会是焦虑一抵抗型:他们忧虑于别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并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和愤怒。还会有回避型成人:他们似乎不太在意亲密关系,可能宁愿不依赖于别人、或不让别人过于依赖自己。在婚恋生活中,依恋理论就变成了“爱的能力说”,我们之所以爱得不太好,并非因为我们没有把爱情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全力学习之,而是我们从小就不知道像样的“爱情”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就不习惯于健康的爱情关系,正如我们不适应于安全的依恋关系一样。我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此,学习和理解依恋关系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些不良人际关系的根源,从而加以改进,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会昌,梁兰芝.(2000).亲子依恋研究的进展.心理学动态,8(1):29-34.

[2]李秀红,静进,张德胜,蔡小梅,陈学彬,苏晓梅.(2004).75例婴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性质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8(5):291-293.

[3]杨玉岩,李秋丽,刘晓慧,王晓娟,哈丽娜,戴秀英.(2012).神经症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中国全科医学,15(3):787-788.

[4]严万森.(2010).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依恋理论的应用.医学与社会,23(4):100-102.

[5]ainsworthmDS&wittingSa.(1969).objectrelations,dependencyandattachment:atheoreticalreviewoftheinfant-motherrelationship.ChildDevelopment,40:969-1025.

[6]Bakermans-KranenburgmJ,VanijzendoodmmH&JufferF.(2005).Disorganizedinfantattachmentandpreventiveinterventions:areviewandmeta-analysis.infantmentalhealthjournal,26(3):191-216.

[7]BowlbyJ.(1982).attachmentandloss,Vol1:attachment.2nded.newYork:Hogarthpress

[8]BowlbyJ.(1988).asecurebase:parentchildattachmentandhealthyhumandevelopmet.newYork:BasicBooks.

[9]Connors,me.(2011).attachmenttheory:a“securebase”forpsychotherapyintegration.Journalofpsychotherapyintegration,21(3),348-362.

[10]HaznaC&SheverpR.(1990).Loveandwork:anattachmenttheoreticalperspectiv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9:270-280.

[11]LefrancoisGR.(2001).ofchildren:anintroductiontochildandadolescentdevelopment.9thed.Belmont,Ca:wadsworth:p277-291.

孩子早恋心理咨询篇3

关键词:未成年学生;早恋原因;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早恋这一现象变得普遍化与低龄化。说到早恋,人们通常会用消极的态度来看待它。笔者认为早恋不是一种问题,而是基于社会快速发展和中国教育模式产生的一种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从三个系统(家庭,学校,社会)来正确引导未成年,积极的面对早恋现象。

一、早恋的定义

早恋是基于当代中国本土化而产生的概念,是指发生在生活、经济上尚未完全独立,同时距离法定结婚年龄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少年群体里的恋爱行为。早恋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狭义的早恋:是男女双方都向对方告白,才能称之为恋爱。如果没有过告白行为,就不能称之为恋爱,不能称之为恋爱就更不能称之为早恋。一般认为在大学阶段以前的恋爱都属于所谓“早恋”。广义的早恋:早恋并不是一个正式和专业的词语,只在中国内地被广泛使用。实际上也并没有正式的标准来界定是否早恋。将青少年由于正常生理和心理发展造成的对异性的爱慕归为“早恋”。

笔者总结的早恋的定义:未成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不平衡的快速发展,从而产生对异性的向往所导致内心矛盾冲突或行为实践的现象。

二、早恋的界定标准

查了很多的资料都没有早恋的界定标准,其原因在于早恋这一现象可以是外显得行为模式也可以是内在的心理反应。所以没有一个标准的界定标准。但是从某中学学校查到对于早恋的界定标准。如下:1.长期向异性提供金钱、物质诱惑;2.向异性互赠贵重礼物;3.男女同学单独在无人区、角落里、树底下、花丛中等偏僻处谈话;4.在操场上、通道,男女同学并肩散步;5.在校园里牵手、挽手搭肩、拥抱、接吻等肢体亲密接触;6.利用纸条、信件、手机短信、QQ聊天等进行谈情说爱;7.男女同学串寝室,特别是周末串寝室加倍予以处罚。

对于以上标准笔者有一些看法:从积极的方面上看学校是从教学的方面来制定其根本的方向是对学生有益处的,也符合了家长的期望。提升自己学校的教学质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孩子健康的成长。从消极的方面看该标准是否有实际的意义,例如上面说的一些情况我们都可能经历过,但是我们是否就归因于早恋呢?如果归因于早恋后是否会对学生心理上产生什么不良的影响,是否会对以后的产生什么困惑。这种标准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得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

三、早恋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心理反应强烈,外显行为也强烈。这种类型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及时发现,对这类型的青少年容易做工作和疏导。关键点在于是家长和教师不要忽视和藐视他们强烈的感情,应该表示理解但是这种理解不等于支持。

第二种类型是心理反应强烈,外显行为不强烈。这种类型的青少年较多,若此类青少年出现一些心理不适,老师与家长应该及时的进行疏导,避免过于焦虑影响身心发展和学习成绩。

第三种类型是心理反应不强烈,外显的行为确很强烈。这种类型的青少年多数是品德存在问题,他们的早恋行为是为了寻求刺激感,有的是性紧张,有的是占有欲,有的是寻求心理寄托。

第四种类型是心理反应不强烈,外显行为也不强烈。这种类型应该是最健康的孩子,但是如果发现了排斥甚至是拒绝和异往,老师和家长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干预。

四、早恋的形成原因

(一)生理原因:中学生和高中生性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性心理发生急剧变化,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心理。但是对于小学生的早恋行为却不能归为性器官的发育,应该归于过度的社会化。

(二)家庭的原因:家庭结构中缺少成员,如单亲的家庭缺少父亲或母亲。这样他们就会寻求相应的异性,产生早恋的现象。再如家庭之间的不和睦也会导致早恋的行为产生。

(三)心理的原因:心理成熟期提前,身心发展不平衡,并且心理缺乏自控能力。此外,与此阶段易受暗示,同学中有,便进行模仿。青少年的新奇感和叛逆心理及寻找爱、归属及尊重的需要也催动了早恋的萌发。

(四)学校的原因:首先从学校的周围环境来看,例如在大学的周边会有附属中学或者附属小学,大学中恋爱是一种及其普同和普遍的行为,随处可见的拥抱和亲吻,试问在这样的环境包围中,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是不是一定会模仿,早恋的行为是不是一定会产生。从教育的方面来看,小学、初中和高中一直都是特别的关注成绩和升学率,忽视对这些未成年的生理健康课的重视,虽然在学校配置了相应的心理老师,但是实施起来却是形同虚设。

(五)社会的原因:第一社交的网络形式多样化展现在孩子面前,为中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恋爱榜样。一些黄、网站,过分暴露的电视、电影镜头无疑给分析判断能力正在发展中的中学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第二从个人在社会方面上分析,个人的过度社会化是未成年学生早恋的重要的原因之一,现代的社会发展迅速,对于未成年的社会化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冲击。

五、对待早恋的策略

对待未成年的早恋现象,笔者认为不要过度的去关注,如果未成年稍微有一点的行为改变,不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就不要进行疏导。如果要过于的重视,会起到反作用,根据强化理论,过度的关注会强化早恋的行为。但是如果出现影响生活学习时候,我们应该从三个打得方面去进行应对,家庭,学校,社会。尤其是学校的关注应该更多,原因是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学校渡过,其次是家庭,最后是社会。

(一)对于社会环境的一些不良信息应该尽最大的可能屏蔽到,在一些特殊的公共场合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应该禁止入内等等一些限制条件。倡导成年人给未成年做一些规范的行为榜样。社会是一个大的系统在是一个大的系统实施起来有一定程度的。所以要尽可能做大的去做。

(二)家庭环境:如果家长知道了孩子已经早恋,首先要疏导好自己,别过于的焦虑。能够正视早恋,以冷静的心态分析孩子早恋的原因;要平等、真诚、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帮助孩子提高认识和正视早恋。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指导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转移情感。

(三)学校是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对于早恋的预防和解决早恋这一现象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学校的周边应该杜绝有大学的存在,这样有效的减少早恋的发生。其次对学校设置的心理咨询室,应该积极的让同学们参与进来,而不是把心理咨询室当一个摆设,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到心理咨询室去寻求帮助。学校还应该加强心里健康课的重视,多开设一门课,不要仅仅在乎学习成绩而忽略一些重要的隐形东西。最后,教师要理解、尊重、宽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要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发现学生有早恋倾向或早恋行为,要以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导致的结果,并提供指导性或参考性建议。(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孩子早恋心理咨询篇4

在中职校园里,我们经常会见到两个女生之间互称老公老婆,形影不离,或两人在一起搂搂抱抱,你亲我一口、我喂你食物等特别要好的现象。她们往往对其他同学的介入很不高兴,更对男生不感兴趣。她们的关系远远超出了一般同学之间的友情,简直就像热恋中的情人。于是,有的教师就想当然地认为她们是同性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她们只是青春期同性依恋。

一、同性依恋不等于同性恋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从儿童过渡到青年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大致要经历两小无猜期、两性疏远期、两慕期和正式恋爱期四个阶段。有些青少年在两性疏远期可能有另一种自然倾向——同性依恋。

青春期同性依恋与同性恋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同性依恋发生的时间是14~18周岁,正好属于青春过渡期;而同性恋任何时间段都可发生。其次,同性依恋发生在感情上很聊得来的朋友之间,没有生物学上的原因,只是青春期精神上的寄托,主要突出在“依”上,过了18周岁后绝大多数人很快就会发展到两慕期;而同性恋有生物学上的原因。再次,同性依恋者只在孤寂时想要见到对方,没有对同性的性幻想,更没有;而同性恋以同性为性幻想对象,只对同性有性兴奋,同时还有。

所以,对两者我们应区别对待,不能把中职生同性间的要好或亲密现象一概视为同性恋。

二、中职生同性依恋产生的原因

经过调研,笔者发现中职生产生同性依恋的原因诸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女当男养,性别错位

有一名女生,还在三岁时,她的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将她一手拉扯大的。为了让女儿不被人欺负,同时也因为自己的“儿子情结”,母亲错误地将她从小当男孩抚养,让她穿男孩的衣服,与男孩一起玩。时间一长,她也将自己当成了男孩。入校后,她对异性不感兴趣,相反却对同性产生了好感,喜欢与女生粘乎在一起,并与某一女生特别要好,像照顾亲人一样照顾和保护她。

2.寻求温暖,同舟共济

有一对体形较胖的女生,可能自感身材或体重等不理想,怕被其他同学看不起,因而急切地寻找能理解自己的人。由于同病相怜的缘故,她们同舟共济,相互关心体贴。再加上她们是住宿生,又同在一个宿舍,更增加了接触的机会。平时她们形影不离,不与班级其他同学接触。在上体育课时,也是两人单独在一起打羽毛球。她们天天黏在一起,在长期的交往中,相互得到对方的温暖。她们就像小夫妻一样,组成了“二人世界”。在心理咨询时,她们也不避讳,竟当着心理教师的面公然称对方为“我的老公”或“我的老婆”。

3.异性恐惧,同性安全

有的学校将中职生的早恋问题当成洪水猛兽,为防止中职生早恋,甚至规定不许异性中职生单独在一起。若发现早恋问题,轻则告诉家长,重则校纪处理。有的中职生来自单亲家庭,由于其父母中的一方被对方无情抛弃,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了“男人/女人都不是好东西,今后要当心”等类似的思想。有的家长为了防止早恋,不断提醒子女“不要和异性有过多接触”。另外,有些中职生因为在恋爱时情感上受过伤害,为逃避恋爱,转而将感情投入到同性身上。也有的女生不是同性恋,只是十分讨厌与男生接触,认为男生很脏、不安全,从而产生了异性恐惧症。如此种种原因,导致这些中职生对异性的认识出现偏差,从而错误地对异性产生恐惧心理,认为与同性在一起较安全,对此大部分学校教师也不会多加干涉。

4.强者认同,崇拜同性

同性依恋是友情的“升级版”,无话不说、形影不离是建立在对方某方面让自己充满了向往和认同的基础上的。有的中职生由于刚入校、长得比较弱小、不善言辞等原因,担心自己在学校被其他同学欺负。这时候,有些女生渴望结识年龄稍长的、能保护自己、了解和爱护自己的“学姐”。有些男生因为比较腼腆,不大善于与人交往,则愿意和见多识广的“学长”交往。他们对中职生中的强者表示认同,特别崇拜那些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或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和号召力的同性中职生,将对方当成自己的偶像,开始时只是效仿,进而发展成为爱慕与依恋。

5.模仿潮流,认为时髦

有些中职生之所以产生同性依恋,是因为受某些同性恋影视明星(如张国荣)的影响,认为这是一种潮流。他们错将同性恋当成时髦,从而和比较要好的同性粘在一起,成为“伪同性恋”。一般这种情况以女生居多。以我校为例,我校部分专业(如护理、学前教育等)班上基本都是女生,她们大多系未成年人,尚未具备分辨事物的能力。她们刻意做一些看上去“有个性”的行为,以属于同性恋为荣,目的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而已。

三、中职生同性依恋的辅导对策

虽然同性依恋不等于同性恋,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警惕同性依恋对中职生身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果同性之间过分依恋,会产生只有同性在一起玩耍交往才舒适协调的意识,到了成年后,可能仍然不愿意或害怕与异性接触交往,从而导致未来对社会生活的适应障碍。对此,据笔者的经验,一般我们可采取以下的辅导对策。

1.普及同性依恋等相关心理学知识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师生分不清同性依恋与同性恋的区别,错误地将同性依恋当成了同性恋。为此,我们可通过心理课、心理小报和心理培训等活动形式,普及相关心理学知识,让师生明白同性依恋不等于同性恋,消除对同性依恋的误解。另外,现有的中职校《心理健康》统编教材在性健康教育章节中没有同性依恋和同性恋相关的内容,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建议今后再版时应加上这方面的内容,使师生消除对同性依恋和同性恋的神秘感。

2.理解和宽容同性依恋者

青春期出现同性依恋是很正常的现象,对此,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当我们发现有同性依恋情结的中职生时,千万不可责怪他们,也不可从道德层面进行抨击,更不可歧视他们。要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造成逆反心理。我们要理解和宽容他们,与他们交朋友。

3.了解中职生同性依恋的原因

对有同性依恋情结的中职生,我们可拿出一张纸来,先让他们在纸上写出“如果你和依恋对象分开,你会感觉怎么样?”通过他们写下来的内容,分析他们的依恋到底是出于何种原因:是对独立的恐惧,对父母依恋的转移,还是逃避异?通过分析,可以了解其依恋背后真正需要的东西。然后让他们将自己最欣赏对方的地方写下来,并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让自己也能够拥有对方的品质。通过分析,让同性依恋者发现,自己和对方的关系可以变得轻松自然许多。

4.进行性别认同教育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自我认同是我们每个人依据自己的经历理解到的自我。自我认同中最基本的一项就是性别认同,即一个人把自己看成男性或是女性。性别是出生之前就确定的,性别认同却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逐渐地完善它。对此,我们可通过心理辅导课或个别心理咨询等形式,向有同性依恋情绪的中职女生讲解女性的性别特征,让那些“假小子”明白,不管再怎么穿男性的服装,自己骨子里仍是女性。另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她们穿女性的服装,并让她们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同性的言行,逐渐向女性靠拢,最后成为一名真正的女性。同时,我们更要鼓励她们与异性同学交往并建立友谊,发展她们的性别认同感。

5.鼓励异性中职生之间的正常交往

面对一些中职生的同性依恋情结,我们要及时引导他们怎样交朋友。发现他们有过分依恋同性的苗头时,可在温馨友好的气氛中鼓励他们加入到其他同伴群体中,扩大交往的范围,多交朋友,以逐渐减少特定的同性之间的依恋感。另外,中职生的早恋不是洪水猛兽,我们不必过于紧张。异性学生之间大大方方地交往,哪怕是个别交往,只要不出格,作为教师和家长,不仅不必反对,相反还要支持。

有一名女生,性格比较豪爽,她认为男生比较大气,不像女生容易记仇,所以喜欢与男生待在一起。这样一来,有些女生就在背后说她的坏话。她很气愤,也很迷惘,走进了心理咨询室,前来咨询该不该继续与男生交往。笔者问了她有关情况后,得知他们的交往是很纯洁的,就鼓励她不必在意其他女生的言论,以前与男生怎么交往现在继续怎么交往。该女生听了我的建议后,高高兴兴地离开了心理咨询室。由于他们的交往是正常的,此后,其他女生也不再说她的坏话了。

6.增强中职生的自信心

有些中职生之所以产生同性依恋情结,是因为缺乏自信。有一名女生,由于在一次恋爱中受挫,被男生“踹”了,她很伤心,认为男生都不是东西,发誓再也不与男生谈朋友了,转而在同性中寻找温暖。调研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征得她的同意,将她请到了心理咨询室。我没有对她说一句批评的话,而是和颜悦色地告诉她:“其实,男生与男生是不一样的,这名男生与你分手,不代表所有的男生都会与你分手。再说,你有爱别人的权利,别人也有不爱你的权利,否则就是不公平的,你说对不对?而且你长得不丑,相信肯定还会有其他男生追求你的。实际上,伤心的不该是你,而是那名男生。你可以想一想,因为你失去的是一个不爱你的人,而他失去的却是一个爱他的人,从某种角度上说,他的损失才比你大呢,你说对吗?在恋爱的道路上,你应该充满自信才是……”我的一番话,说得这名有同性依恋情结的女生破啼为笑。由于增强了自信心,不久,她就从同性依恋的圈子里走了出来。

7.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知识的培训

有条件的学校可举办家长讲座,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知识的培训。教育那些单亲家庭的父母,不要总在孩子面前说前夫/前妻的坏话,也不要强化孩子对异性的怨恨心理,否则,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还要让家长明白,青春期出现同性依恋是很正常的现象。看到自己的孩子经常和同性朋友一起玩或是过于亲密,完全不用太过担心,更不要把同性恋的观念强加给他们,因为这样一来,反倒会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真正的同性恋。实际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慢慢变得“正常”起来。相反,家长一些过激的做法,反而可能使他们“弄假成真”。

8.不要将同性恋当时髦

孩子早恋心理咨询篇5

“我想自杀。”12岁的云云坐在咨询室里低着头、痛苦地说出这句话。云云患了重度抑郁,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脑海里总有很多的担忧。更让她痛苦的是,自己不知道如何跟周围人交往。看着课间同学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她内心紧张;老师让她回答问题,她像一只受惊的小鸟,心怦怦直跳,头脑一片空白。挫败感和羞耻感折磨着她,使她内心充满了自责和自卑。

12岁的云云怎么会这样呢?这要从她和妈妈的关系说起。云云妈妈跟养母长大,一直没有得到过足够的母爱,结婚之后和丈夫也是貌合神离,几乎没有情感的交流。云云就是妈妈所有的情感寄托,云云已经习惯于所有的事情都是妈妈说了算。

这是一个生活细节:云云3岁时的一天:“妈妈,我不想吃了。”云云放下饭碗,看着妈妈说。妈妈说:“不行,你还没有吃饱,你要把碗里的饭都吃完。”这时,云云的心里有点困惑:我到底是饿着,还是饱了呢?因为妈妈说我还没有饱。妈妈的话一定是对的,于是妈妈的声音覆盖了她自己内在的感受。类似这样的事情无数次地发生,云云无法辨别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源于需要,还是仅仅为了服从妈妈,她成了妈妈的乖乖女,她已经找不到自己真实的感受。

云云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妈妈给她出主意、想办法,妈妈说这里不安全,那里太危险;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去。云云跟在妈妈的身边不敢越雷池半步,她没有机会去体验生活和犯错。这就是为什么云云在学校,面对老师和同学出现了交往困难,在遇到挫折时不知所措,或感到无助的原因。

案例解读:

云云和妈妈的关系是一种病理的共生关系。她和妈妈是亲密无间的同盟,而爸爸是被排除在外的。云云说起妈妈总是“我们”,比如她会说:“我们都很讨厌爸爸,他不在家,我们反倒觉得更好。”云云妈妈有意无意地把全部的情感投向女儿,女儿成了她生命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云云对妈妈很依恋,至今母女俩还睡在一起,女儿从某种程度上替代了丈夫的位置。

云云和妈妈形成的共生关系阻碍了云云的自我发展和独立性。云云面对人际交往时总是退缩,感到无助,从而更加依赖妈妈,但同时又对妈妈的过分干预感到厌烦,这又加深了她的自卑和自我否定感。云云想表达可她不敢表达,也不会表达,在与妈妈或同伴发生冲突时,她宁愿把冲突内化,指向自身。她觉得自己错了,不应该让妈妈难过,她要体贴和保护妈妈。

云云和妈妈形成的共生关系导致了云云的低价值感。因为云云的内心是冲突和矛盾的:一方面她觉得自己是妈妈唯一重要的人,但是同时,对妈妈的彻底依赖导致她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只是妈妈的附庸。双方的亲密关系从来就没有真正变得平等,所以她在人际关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法与他人建立平等的关系。

妈妈对孩子的无限温情、时刻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孩子面对世界的第一道安全屏障,更是自尊的基础,但是,仅有爱是不够的,特别是妈妈如何帮助女儿完成分离个体化过程,对女性一生的人格发展都是非常重要。

孩子出生后的半年,妈妈与孩子的共生关系是正常和必要的,但从孩子开始学着独立行走,孩子开始进入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分离个体化阶段,则需要跟妈妈适当地分离,妈妈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探索与同伴、他人的交往。这时候,父亲的参与对孩子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父亲是把孩子和母亲的二元关系带到三元关系中的人,孩子开始有自己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关系体验。而云云妈妈害怕女儿长大,用对女儿过度的关注来补偿自己童年时情感的缺失,并不自觉地让女儿为自己提供无条件的爱和情感支持。

咨询师建议:

云云的案例提醒我们,情感缺失的、自恋的母亲很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和羁绊。我们并不是要指责云云妈妈,但这样的母亲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读到这里,你如果意识到自己也是一个早年有情感缺失的妈妈,也是不自觉地想控制自己的孩子,也不必过度紧张,这是一个很好地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的机会。你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或心灵成长修复自己的早年创伤,你的内心会变得更加健康、快乐。

在你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你有能力了解孩子真实的一面。当孩子哭泣时,你才不会说:“不要哭,妈妈不喜欢爱哭的小孩。”因为你知道,这样说的危险在于,它会让孩子否认自己的情感,牺牲真实自我,扮演一个妈妈可以接受的形象。如果妈妈给孩子施加压力,让他戴上面具,你就是逼着孩子相信自己的真实自我是不被接受的,孩子从此无论取得多少成就,都不会真正地快乐。

孩子早恋心理咨询篇6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摘要:本自我成长报告由自我成长分析和职业行为分析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自我成长分析,通过自我成长简介和成长记忆碎片来描述成长中的人和事对我的影响,以及一些自我分析;第二部分职业行为分析介绍了我选择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的原因以及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等等,最后构想了一下我的从业期待——要做一名出色的心理咨询师,助人自助。

关键词:自我成长分析职业行为分析心理咨询师

1.自我成长分析

我一直觉得每个人的一生集合起来就是一本故事书,你翻开这本书不经意一看,也许会觉得和别人的故事差不多,都是从出生到尽头。但认真研读的话,你会发现原来从出生到尽头这段路程各有千秋,就像树枝上的叶子般看似相同,仔细观察确各有各的独特之处。是相似,让我更能够了解人类的一生及人性;是独特,让我成为唯一的自己。

1.1自我成长简介

我家是在农村,我出生于1989年10月,我是家中的老二,哥哥比我大两岁,妹妹比我小一岁。因为妹妹只比我少一岁的缘故,妈妈的奶水供应不足,我喝母乳的时间相对较短,我的体质就比较弱,到现在都比较瘦,妹妹现在都经常开玩笑说,就是因为小时候我不喝奶,她帮我喝了,现在她都瘦不下去。因为家中兄弟姐妹有三个,爸爸妈妈需要耕种大量的田地以维持生计,所以需要爷爷、奶奶帮忙照看,我在一岁多的时候就是爷爷带着我睡觉。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爸爸和妈妈总是在忙碌着,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陪我们。我出现营养不良,时常会有一些小病小灾。

六岁之后,爸爸、妈妈因为家里的经济困境不得不把我们交给爷爷、奶奶帮忙照看,从此我们三姊妹成了留守儿童。爷爷、奶奶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为人厚道,督促我们学习,教会我们为人处事。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我们三姊妹就非常懂事、很孝顺,帮着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这使得我们都非常的独立。

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话,每周爸妈都会打到2隔壁的邻居家里让我们听电话,我们很少打过去,除非问他们要钱。后来上高中,一个月的样子会给他们打一次电话,汇报一下学习情况之类的,一般情况下,我都只报喜不报忧,因为害怕他们为我担心。和爸爸沟通少,几乎都是妈妈接,除非有很重要的事情他才讲几句;有时妈妈不在,和他没很多话讲,打个几分钟就挂了,可能是父爱要深沉一些吧。留守的经历虽然给我留下了缺少父爱、母爱的遗憾,这种经历使母亲与我的亲密感建立不够完整,安全感没有基础,我是属于不安全依恋的依恋类型。但是也使我养成了坚强、独立的性格。

感谢生命给我的所有经历,使我有机会细细体味人生。

1.2成长记忆碎片

1.2.1自我意识

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个男生总是说我长的丑,说我长的想猿猴。那时候我就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一直被别人说的事情,自己就会越来越关注,慢慢的我也觉得自己难看,自卑感油然而生。当时被那个同学那样说我的时候我很伤心,每次他一说我,我就会哭,觉得自己不争气,怎么这么容易哭。他还说要不是我的成绩好,别人才不会理我呢,当时我感到深深的被贬低,特别没有价值感。回家之后,也没有给家人说,使得我在这个事情上纠结了很久,初中时期都没有从自卑、退缩的阴影笼罩中走出来。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己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这个方面现在没有那么大的困扰了,但是不自信的影响还是隐约存在着,但是当自己又开始否定自己时,我就会喊暂停,问问自己“这是真的吗?”。

1.2.2爸爸生病

爸爸在我印象中很憨厚、勤劳、善良,不太爱说话。在我大三的时候,有一天我正在上课,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第一次我没有接,妈妈继续打,我猜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说,所以我就出去接了电话。只听见妈妈带着哭腔的告诉我,爸爸住院了。细问才知道爸爸因中风正在医院,当时还处于危险期。听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子懵了,不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胡思乱想着,如果爸爸不在了可怎么办,一种分离的恐惧笼罩着我,那是我感受到的人生当中一次最大的悲痛。幸好抢救及时,爸爸目前恢复的还不错,只是有些许后遗症。从那时起,我突然觉得自己需要成长起来,到了该承担属于自己那份责任的时候了。

1.2.3爷爷去世

爷爷在我大四上学期的时候去世了,这对我而言是一大创伤。爷爷从小就很疼爱我,有什么好吃的都会给我留着。在接到爷爷去世消息的那一刻我奔溃了,什么,爷爷去世了,我不相信,我还没来得及和爷爷说说话呢。我后悔、我内疚,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有给爷爷打电话,现在再也听不到爷爷的声音了。听到奶奶说爷爷去世的时候都说不要告诉我,因为我在准备考研,听到这样的话语,我泪流满面。这是一个没有道别的分离,现在每当看到爷爷的照片,总觉得爷爷还能看到我,还能听到我说话,爷爷一直在我心中。

1.2.4我与初恋

我与自己的初恋男友(目前已分手)在一起近两年。他比我大5岁,我们俩性格方面有些相似,都比较喜静,他比较憨厚,和我爸爸比较像,兴趣、爱好总觉得有点代沟的感觉。我们待在一起久了就觉得特没趣,可能我俩情商都比较低的缘故。我总是在问这是爱情吗?也吵过、闹过,他能包容,我也比较珍惜我们的感情。有时我总觉得他不够爱我、不够在乎我,可能是我自己没有安全感的原因。

每当吵架的时候,我会对爱情产生许多的疑问。竟而问自己爱情到底是什么?如何让爱情持久保鲜,让他多爱我一点?在这样的纠结、痛苦中两个人的关系最终走到了分手的尽头。从成长的经历来分析,我早年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去外地打工了,得到的照顾自然就会有些缺失,所以现在特别需要得到爱的保证,把早年在父母身上没有得到的足够多的爱都想从恋人身上得到,对恋人抱有很多期待,但是恋人也是人,不可能满足对方所有的期待,而当恋人没有满足我的期待的时候,我就会体会到小时候不被爱的感受,有很深的恐惧感,感觉对方不爱我了,我就没有价值、没有存在感。现在我认识到,小时候对于我而言父母的爱就是天地,没有他们的爱,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但是现在我已经成人,如果还体会到小时候不被爱的那种恐惧,只能说明自己在被潜意识控制着。通过这次分手,我认识到当我一遍遍的问恋人是否爱我,其实是小时候那个小孩在问爸爸妈妈是否爱自己。当我向恋人要那么多的爱的保证,其实是小时候的自己在向爸爸妈妈索取爱。当我对恋人抱有那么多的期待,其实是小时候的自己对爸爸妈妈抱有很多期待,但是没有得到满足,所以现在期待从恋人身上得到满足。每个人都是带着家庭在前行,当把自己的潜意识变为意识之后,它就不会再操控着我们的行为了。

人因为经历过才会逐渐变得成熟,生命中每一个阶段的经历都会影响或决定着人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这又将会影响着一个人生活中的每一个关键的抉择。这让我相信,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的形成又与成长密不可分,所以又可以说早期的成长为成人后的命运之路做下了铺垫。

2.职业行为分析

2.1为什么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

大学四年我学的并不是心理学专业,而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我最初接触心理学是在我大三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开了一门教育心理学的课程,我发现我对心理学非常有兴趣,心理学可以使我觉得学习很快乐,我很有动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就自学通过了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考核。到了大四的时候我继续学习心理学并奋战跨专业考取了心理学咨询方向的研究生。我很珍惜现在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因为可以与自己喜欢的专业为伴,目前已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核。随着自己的心理学知识的增加、积累,我了解到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动力学习心理学,可能我潜意识里面觉得自己有某些方面、某些创伤需要修通。我相信心理学是一扇让我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心灵的大门,帮助自己、也帮助别人,助人自助——帮助别人自己帮助自己。

2.2个人所具有的从事心理咨询师行业的条件

首先,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凭着我目前对心理学的热爱及自己的探索精神,我学习专业课及相关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了,力图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圆满完成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其次,为了更好地做到理论结合实际,现在正在我们学院的一个咨询机构从事实践工作,使我平时有机会参加咨询案例督导及沙龙学习,该机构给我提供了接个案的平台,我相信理论结合实践会使我的心理咨询技术得到提升。最后,从我自身的气质、性格、能力三个人格角度来说,我的亲和力很强,善于倾听,喜欢与人交流,富于爱心,能很好的共情、同理、理解来访者。另外,为了使自己具备从事该行业的素质,我有意识地培养我的观察力、洞察力,以便于更有效地关注来访者的外部语言、感觉、情绪、想法、意图等。

2.3从业期待——我的奋斗目标

我的奋斗目标是做一名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实现自我的价值。我深知自己需要修通,正因为如此,我也将能真正体会到来访者达到自我领悟和成长的喜悦。心理咨询师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积蓄力量,修通自我,这样我才有能力和资格去面对不同人生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的道路是一个漫长的征程,途中会面临许多坎坷、痛苦,需要我们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去迎接这一切。我相信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成为我生活中最大的喜悦,我也将在这种喜悦中真正的实现自我、照亮他人,最终让自己成为真正能理解人心的心理专家,伴随来访者共同成长。

我深知成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这条路还很长,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学无止境,目前主要学习的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技术。在这条路上,我要感谢我的来访者,是你们与我结伴同行,感谢你们愿意相信我并向我吐露心声。

参考文献:

孩子早恋心理咨询篇7

原来,晓慧毕业后一直在学校做教务工作。开始晓慧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可是慢慢地感觉不对劲,三番五次地找领导,说自己愿意上课,要求领导安排让自己任课。学校就在今年开学的时候让她走进了课堂。按说,自己强烈要求的东西现在满足了,应该感觉不错了。可晓慧感觉还是不对劲。于是,就认为自己工作做得不好,对自己现在的教学工作不满意。

“不满意为什么要强烈要求?你认为自己做什么工作才满意?”我问。

晓慧迟疑片刻说:“跟您说实话,我感觉在学校里什么工作都不满意,都没有感觉,我比较喜欢在机关里的工作,如果可能我随时想离开学校……”

“这就应该去做就业方面的咨询了,干嘛来做心理咨询?”我追问。

“不是的,我还有困扰,就是我的感情问题。”晓慧说。

原来,晓慧至今还没有确定男朋友。毕业后,经别人介绍先后与几个男孩交往过,但都没有谈成,一般不到一个月就再见了,最多交往不到两个月。晓慧说是因为自己的任性,高不成低不就。怎样的高不成低不就呢?晓慧讲了几个恋爱的故事,归纳起来,前面的几个男孩所以分手,有的是自己看上了人家,人家不同意,有的是人家同意了,自己却看不上眼。看不上眼的原因,要么是学历低,要么是外貌差,要么是工作不好。谈到这儿晓慧不无惋惜地说:“其中有一个男孩性情外貌都让我很喜欢,就是因为学历比自己低而再见了,现在想来还有几分后悔……就这样,到现在和自己一同毕业的几个女孩,有的都快当妈妈了,而自己还是一个人的世界……”

说到这里,晓慧再次苦笑着摇摇头。

“那就是说你现在的心境不好,既有来自工作的困扰,也有来自恋爱的困扰。”我说,“但是,关键是恋爱的困扰,是吗?”

女孩摇摇头,又点点头,眼里已经泪光闪闪。

在我接待的类似个案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当事人光知道自己心境不好,却似乎弄不清是因为什么了。一些本来是因为恋爱而痛苦的年轻人,却往往说是工作或别的问题让自己苦恼。其实,这是在潜意识里进行心理自我防卫:找一个不太令人痛苦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痛苦,这叫作“合理化作用”,从而掩盖了真正让自己更加痛苦的事实,这叫“否定作用”。但是,这样的心理自我防卫并不真正解决问题。现在,晓慧终于还是直面了自己的恋爱的困扰。

“但是,工作问题真的也是让我很困扰的,而且我感觉与恋爱是有直接联系的。”晓慧说出了我所预料的话。

我知道,晓慧不是无端地用工作的困扰来掩盖恋爱的困扰,在她心里把二者看成了有必然因果联系的事件。于是我说:“在你看来,在学校里一线教师比二线人员地位高,而机关干部又比学校教师地位高。工作的社会地位高了,恋爱的砝码就重了,就容易找到完美的爱情了。于是,你想通过提高工作的社会地位给恋爱增加砝码。是这样吗?”

晓慧第一次抬起头直视着我,似乎是找到了希望,眼睛也亮了:“对,就是您说的意思,您说的比我自己还清楚。”

我笑了:“如果揭开温情脉脉的面纱看爱情,在现实生活中,似乎纯美的爱情里面的确是掺进了很多沙子,包含了很多明显的功利因素。就是说,爱情需要许多非爱情的东西当砝码。一般说来,工作的社会地位应该说是恋爱的一个条件,年轻人通过发展自己的事业的确比较容易赢得更好的爱情,这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有些事情就是让人费解:现实生活中独身的大龄女孩,却偏偏多是那些工作和社会地位并不低的女孩,比如不少独身的高薪女孩或者高知女孩。而那些工作一般甚至四处打工的乡间女孩,反而早早地享有了爱情和婚姻。当然这种情况在男性中也存在,但确实女性较多一些。”我只好实话实说,“你说,按理那些高薪女孩或高知女孩的爱情砝码已经够重了,为什么她们却依然独往独来,走不出一人世界?”

“那,那是她们条件太高了……”晓慧又锁起了眉头,低头不语了。

我知道晓慧开始了反思,递给她一杯水,不再说话。片刻,晓慧抬起头来:“您的意思是说,我要面对现实,降低条件?”

我肯定了晓慧的看法:“面对现实是恋爱最好的准则。年轻人工作当然要上进,也可以靠发展自己的事业来加重自己爱情的砝码。问题是,一个年轻的女孩担任中学教师,这爱情的砝码已经不轻。如果继续靠盲目地给自己加重爱情的砝码来找对象,那么随着砝码的加重,条件也会提高。其结果未必能帮你走出一人世界。你说是吗?”

我看晓慧点头,知道她开始了认知的转化。最后我说:“更重要的是,你说的面对现实降低条件,并不就是委屈了自己。因为,前面那些男孩所以没有让你接纳,都是因为外在条件挡住了你的眼。如果不再被这些外在的条件所阻挡,你就会走近男孩的心灵,在一个适合的男孩那里找到你的真爱。你说是吗?”

孩子早恋心理咨询篇8

反思:年轻人,你是怎样把善意“提醒”一步步变成“催婚”的?

年龄到了,可有些年轻人一讲到结婚就显现出厌烦、抵触的情绪,或者直接板着脸沉默。这种表现使得家长们更加操心了,一焦虑自然就不停唠叨,甚至开始安排各种相亲,皇上不急太监急。结果往往在子女与家长的拉扯和抗争中,却错过了收获幸福的时机。

建议:年轻人应当反客为主,化解长辈的忧虑

年轻人应当好好思考理想的择偶标准,并主动与家长交流,让家长明白你的择偶偏好,周围的人也好帮你留意,这样才不会出现乱点鸳鸯谱的状况。这么做,老人家反而能够以更好的心态来面对这件事,而不是赶鸭子上架。须明白,疏胜于堵的道理。

对于长辈,确实应该与年轻人沟通,多听听他们对于婚姻的想法。心中仍怀有封建家长专制想法的老辈人其实蛮多,觉得年轻人若不按照我既定的r间成家立业就是不孝不听话。我倒认为,只要年轻人愿意就此事沟通,并有自己相对比较明确的计划,家长们就不需要操之过急。婚姻这件事,父母只可建议不可干预,否则只会有反效果。在我的咨询工作中,听到许多来访者的教训都反复验证了这个道理。

分析:有些年轻人对结婚特别反感,可能是某些不良心理作怪。

1、受父母不幸的婚姻影响,觉得婚姻就意味着伤害,因此害怕步入婚姻殿堂。这种心理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对于这类年轻人还是建议他们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2、觉得还年轻,想多玩几年。对于这部分年轻人,好歹去多谈几次恋爱吧,也让父母有点念想。如果谈了很久还没有勇气结婚的,就趁早散了吧,因为明摆着对彼此感情都不够有信心,多谈几年也只是虚度光阴。别把游戏人生当做自己不断回避面对情感问题的借口。

3、拒绝相亲,觉得相亲的人都是奇葩,而且怕去相亲父母会赋予额外的压力。实际上,相亲接触的人,都经过长辈一定筛选,最起码家庭背景比较相称、成长经历比较健康,以认识多一个朋友的心态去见面就好,也别觉得一接触就得谈成。或许,家长们也并没有抱这么高的期待,是年轻一代自己把相亲这件事看得太可怕了。

孩子早恋心理咨询篇9

案例过程

2011年9月30日晚10点钟,我接到华的电话。她说,“我该怎么办,我无法平静下来……”我能听到她急促的呼吸声,“不行了,我要杀了他们……是他们毁了我的一生……”她声嘶力竭。

事情是这样的:9月中旬,华经人介绍随哥哥来到了咨询室。她38岁,小学四年级就辍学了,26岁结婚,30岁离婚,有一女儿,跟着前夫。几年来一直孤身在外地打工。家中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个寄养的妹妹。她说自己在―个大学老师家里做保姆,经常看到出入校园的学子们,很羡慕,她期待自己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她动情地说:“到那时,我拿到了大红的大学毕业证书,是多么骄傲,即使是死我也瞑目了!”

随着咨询的进行,她像祥林嫂一样不断述说她早年的故事。

“我上小学的时候已经10岁了。当时看到同龄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去上学,非常羡慕,在自己反复的要求下,父亲才同意自己去上学,从此以后,我是唱着歌来往于学校和家庭之间。谁知道好景不长,到四年级下学期的一天,爸爸突然对我说,‘别去上学了!’对于我,这无疑是晴天霹雳。‘为什么人家都在上学啊?’父亲没有丝毫妥协。虽然被迫停学,但我一直梦想着上学,到了15岁时,父亲开始给我找婆家,我极度厌恶,每逢媒人见我,我都极力躲避,为此招来父亲很多恶毒的责骂‘你个不要脸的,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我还是尽力躲避着,不久我满身长了疮疖,不住流黄水,连续几年都没有痊愈。就这样,父亲仍没有停止给我物色婆家。对于我的反对,父亲是恼羞成怒,他经常说,‘你满身是疮,没人要你,你要不找婆家,我就打死你!’今天这样的话,好像还常常在我耳边响起。我不知道,自己在父亲的眼里到底是什么!到了26岁那年,我出嫁了,当我在内屋恋恋不舍的时候,听到父亲说‘终于把她推出去了’!在婆家的几年里我总是想去上学,不知怎么,我无法和丈夫处好关系,在后来也不知怎么就离开了我年幼的女儿,和丈夫离了婚……”

华在电话中要杀的人是自己的父母。可惜的是父亲已经在三年前因癌症而去世,母亲也因为脑血栓发作坐在轮椅中。

我无法生动地表述华痛苦的经历,但是我可以负责地告诉读者,每次华讲这些故事,都是声泪俱下。

专家点评

家庭应当是爱的港湾,华的父亲不顾她的感受,强迫中断了她接受教育的权利,给她造就了终身的遗憾。更严重的是,有了这样的亲子关系,华的心中恐怕会留下永远的阴影。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人格和人生的影响有多大。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庇护所,是孩子的依靠,作为父母,应当要负起该有的责任,用孩子需要的方式去关爱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座桥,作为父母,有责任加固这座桥梁。不能以爱的名义行伤害之事,更不能以父母的威严去压迫子女,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伤口。

专家简介:

孩子早恋心理咨询篇10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学生遭遇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或境遇,用常规方法无法有效应对,进而引起急性的认知、情感、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失衡或危险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发展性心理危机。是指在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反应。例如新生入学适应不良、毕业时不能就业、考试不及格、对专业没有兴趣等原因引起的心理行为的异常反应。二是境遇性心理危机。是指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时,个人因无法预测和控制出现的危机。例如失恋、被强暴、突然得重病或其他自然灾害都可能导致境遇性危机。三是存在性心理危机。是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出现的内部冲突和焦虑。对于大学生来说,例如是考研还是工作,是出国还是留在国内,两个不同单位选一个,是否转专业,是否发展恋爱关系等存在性危机。新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一、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于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于2013年5月1日实施。《精神卫生法》实施后,“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违背本人意志进行确定其是否患有精神障碍的医学检查”。《精神卫生法》实施之后,大学的心理服务机构只能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只能由专科精神病医院进行。但学校的心理教师和学工人员在发现疑似病例之后,应该告知其监护人,并建议其到专科精神病医院就诊。发生自燃灾害、意外伤害、公共安全事件等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事件,学校应当及时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心理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尊重接受咨询人员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心理咨询人员、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中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部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到了大学阶段,虽然脱离了父母的呵护,但还没有脱离幼稚的孩子气,诸事都需要自己去做,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碰到诸多的困难,自己协调不好,这是他们没想也没考虑到的事情,这就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落差,从而产生心理危机。危机人格理论认为,心理危机还受个体的人格特征的影响,容易陷入危机状态的人格特点有:看问题只看表面看不到本质;过分内向;瞻前顾后,情绪情感不稳定性;自信心低,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极差等。

(二)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特别是十八大之后,社会日趋开放,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也难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2.严峻就业压力的影响。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人数居高不下,这对大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

3.家庭问题的影响。一是家庭困难,使得大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想与人接触、交往,又缺乏勇气,怕别人瞧不起,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严重的出现心理问题。二是父母的价值观、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影响甚大。父母在教育中只追求成绩,考好大学,而忽视了孩子本身素质培养和健康的人格培养,使得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另外,父母离异、子女关系不融洽,对孩子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4.学业问题的影响。由于大学和高中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大学老师课堂讲授只是抛砖引玉,大多数得靠自己自学,如果学生自控能力不强,而去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上网、看小说、谈恋爱等),耽误了学习主业,从而导致逃课、厌学、考试作弊、课程考核不及格等问题,甚至有的降级或未能正常毕业,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5.情感问题的影响。大学生在心智上还不完全成熟,虽然对人际交往抱有强烈的需求与较高的期待,但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和经验,从而使得他们在相处过程中出现矛盾、纠纷,导致分手、自杀等一系列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意义

(一)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需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文件精神,特别是国家《精神卫生法》颁布实施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的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渡过心理难关,走出心灵的困境,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十八大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试想没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学生怎么能成才?

(三)丰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需要

危机干预是从国外引进的实用的心理咨询方法,在国外有很多的研究,国内对于心理危机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也不少。本文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进一步拓展了高校关于心理危机的研究内容,以便更好的总结研究经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四、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模式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有的是校院班级三级干预体系,有的是学校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五级干预体系。同时,加强同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使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逐步由被动处理转变为主动介入,努力做到心理危机早发现、早干预、早转介、早治疗,有针对性地做好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从而提升了心理危机干预的组织化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