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学语言的真实性十篇文学语言的真实性十篇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2:55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篇1

一、课堂活动的真实性——对真实材料的合理使用

材料的真实性与真实的材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材料的真实性是指没有被简化或改动过的蕴涵真实信息的日常语言,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原始材料。语言材料的真实性是交际法教学的一项要求。传统外语教学中根据词汇和语法的要求人为编造的语言材料脱离现实生活,缺乏交际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语言交流能力。真实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接触真实自然的语言,了解交际话语和背景文化,并能在课堂活动和社会交际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知道所学习的语言材料就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语言交际。

真实的材料是交际活动的材料,而不是专门为语言教学准备的材料,如报刊杂志、因特网上的文章、广告等;电台、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访谈等;电影、戏剧、歌曲等;有关西方历史、地理、自然常识的原版教材等;英美人士的演讲或讲话录音等;旅游地图、景点介绍、航班时刻表、餐馆菜单、宾馆旅客登记表、海关申报单等;法律文书、案例分析、商业信涵、产品书等?这些材料源于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可以使语言材料生动、有趣、实用,更有教学意义。

真实的材料是就材料本身而言;而材料的真实性是指材料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关系,它存在于学习者使用材料的过程中,是对材料的合理使用,对材料做出的恰当反应。换言之,真实的材料应辅之以相应的交际活动和以真实交际为目的的课堂活动。学习者在课堂中接触到的语言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听到和看到的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中要完成的任务和活动就是现实生活中可能要解决的问题。

1.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

在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时,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为教语言而教语言的做法,而是要把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最终使学生既学习专业知识又提高了外语水平。以学游泳为例,我们学游泳是阅读有关游泳的书籍,还是在游泳池或江河里边实践、边领会?答案当然是众人皆知的。同样,在语言教学中,学生也应像学游泳那样,充分接触真实的语言材料,参与真实的语言交流活动。

教师根据真实的材料设计和组织课堂活动时,不能一味考虑如何教授有关语言的知识,还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真实的语言材料,设计真实的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运用、实践语言机会。例如,在听天气预报的课堂活动中,天气预报的材料是真实的,但如何根据材料开展课堂活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听材料,然后决定是否可以去野餐。显然,第二种做法是真实的语言运用,因为它需要学生对真实的语言材料和信息做出合适的反应和判断。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景。第一种选择只注意教授学生某项语言技能,而似乎脱离了现实生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会把天气预报听写下来。

2.课堂活动的交际性

现在我们一讲到交际语言教学,提到交际能力好像大家都认为交际能力就是学生说得流利,管它有错没错都没关系,其实这是我们对交际语言教学的一种误解,一种扭曲。但如何才算课堂活动的交际性?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中多开展对话活动,让学生多开口,就算是课堂交际了。

真实的交际活动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学生会在交际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并出现犹豫、幽默、恭维、尴尬、脸红等各种自然反应。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答案存在多种可能性和不可预测性。学生必须经过自己的思考、发现和探索,结合情景,找出关系,给出合理的解释。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而是通过逻辑思维构建思想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交际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具有交际的自和选择权。

非真实的交际活动往往以考试等功利性目的作为学习动机。一旦出现交际失败或交际障碍,学生往往会以老师教得不好、材料乏味等外因作为借口,最后导致恶性循环。而真正的交际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体会交际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引导学生从事更多的课内外交际活动,在大量接触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自然吸收新的语言知识,也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提高英语水平。

3.课堂活动的社会文化性

在外语教学中,真实的语言材料具有不可此拟的优势:规范的用法和表达为外语学习提供了范例;话题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不仅学习西方的语言,还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使学习的过程更生动有趣,学习的内容更深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种渴望了解西方文化和社会的内在动机,将更有利于他们的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

把课堂活动的文化真实性分为三个层面:通过恰当的交流获取信息;理解他人以及外国文化和社会;在理解他人和外国文化的过程中理解自己和本国文化。对于他国文化,我们不能单纯模仿和接受,但也不能一味排斥。身处异国文化之外(outsider)的我们应批判性地理解外国文化和社会习俗;但同时我们又是局内人(insider),应积极融合到文化交流中去。

二、环境的真实性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篇2

关键词:真实语料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一、真实语料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

关于真实语料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国内外语言学家有大量的研究和论述。Brown(1994)指出,学生最关注新学语言的实际用处,他们不堪忍受那种毫无回报的、既不真实也无意义的语言内容。他建议语言教师应该把“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富有语境意义的而不是干瘪抽象的”语言教给学生。真实性原则绝不仅仅是从课堂外面引入材料那么简单,非真实性的活动来使用真实材料就会极大地削弱课外教学效果。如果充分挖掘真实材料,就能有助于学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中,使用语言交流思想而不仅仅是展示语法知识和词汇。

二、运用真实语料进行英语教学的文献综述

英语教学中大量的文献资料说明,传统的教科书或单纯地使用规定的教材,已不能满足学生读懂和听懂大量的真实语言材料,以提高其英语交际能力(如能说和写地道、流畅的英语)的需求。因此,语言专家们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应适当运用真实语言材料。

Higgs在1982年指出,教师通过运用真实材料进行阅读教学,学生们将能够获得在现实场景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有用技巧”。paulineRobinson在1991年指出,真实性在交际英语教学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他强烈建议在英语教学中应使用真实语言材料。ellis及Johnson把真实语言材料定义为“任何来自于现实世界的材料”。他们指出,真实材料包涵了学习者需要接触的以及需要表达的各种语言类型,比如具体的术语、行话及典型的语言组织特点和句型,而这些语言类型恰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未来职业中所要接触和使用的。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各种真实材料来补充教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水平,而且可以多给学生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因此,语言学家如moffett和wagner在1992年指出,教师可提供一些适当的真实阅读材料,并配备相应的阅读理解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比如:讲故事时可用一些卡通图片及系列图画,阅读报上的文章之后可以进行一些口头报告或文章摘要总结。然而,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专家们还建议,在学生练习使用语言时,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精心制作的场景对话及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这些都将激发学习者使用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Jamesw.porcaro在2001年也建议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真实英语材料,诸如科技杂志中的文章及教育电视录像,再加上一些有意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交流性的阅读材料,这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并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真实语言材料,只要进行恰当的挑选及运用,可以通过各种体现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架起一座语言知识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的桥梁。真实英语材料是规定教材的很好的“补充材料”,运用真实语料不失为一种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三、可用于英语教学中的真实语料

正像文献综述中所提到的,真实语料反映了交际英语教学的特点,它把语言看作以语篇为单位,既注重语言的结构层次,又注重语言的语义层次及文化层次。因此,各种真实材料如文学艺术作品(小说、短篇故事、诗歌、戏剧)及功能文章(报纸、杂志),都可以用作教材的辅助材料,因为这些材料语言丰富,适合各个层次的学习者。如果教师在使用教科书的同时能恰当地使用这些辅助材料,学生就可以接触到出现在真实英语环境中的各种词汇、语法形式和语言结构,从而极大地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

当然,真实语料教学并不一定限于课堂学习,教师既可以自己搜集实用而有趣的真实语言材料,也可以从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中获得这些材料。教师可鼓励学生收集诸如英语故事、真实信件或卡片,与外国朋友往来的e-mail,以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书籍、小说以及各类商业文件和手册,从因特网、图书馆中收集的英语资料或信息,等等,这些均可作为课堂或课后的学习和讨论材料。

总之,运用真实语料进行英语教学,既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了英语语言知识,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可发展其语言交际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现代外语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Breen.m.p.authenticintheLanguageClassroom,appliedLingistics,1985,6.1:60-70.

[2]Lee.w.Y.textauthenticityandLearnerauthenticity,oxfordUniversitypress,eLtJournalVolume49/4october,1995.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篇3

关键词:交际测试真实性语言能力反拨作用

1.引言

20世纪70年代,交际法语言测试兴起。其理论主要源于Hymes(1971,转引自黄大勇2004)提出的“交际能力”,此后Canal和Swain(1980,转引同上)发展了Hymes的交际语言观,90年代Bachman提出了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机制组成的新的语言交际能力模式。Bachman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即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场景特征的结合,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语言使用是多种知识、技能及心理过程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随后Bachman和palmer又将其模型进一步改进为互动模型。交际法语言测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真实性,考查学习者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使用能力。受试不仅要注意语言的正确性,还要注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得体性。因此,加强对学习者真实语言能力的考查,充分发挥测试的反拨作用,才会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语言测试“真实性”的界定

Bachman将语言测试真实性定义为以下两种:(1)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authenticityasreal-lifelanguageuse),测试要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特征,通过考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评估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说得通俗些,考试的真实性意味着考试的语言行为要复现真实生活中而不是考试中的语言行为。考生所接触到的语言就是平时在生活中听到和看到的语言;考生在考试中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要解决的问题。(2)交互真实性,即authenticityasinteractivelanguageuse,它强调的是考生与测试任务之间的交际关系,如考生在完成某一测试任务时,其语言能力的哪些方面参与了该测试任务的活动,参与程度如何。这两种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二者并不互相冲突。在测试实践中,命题人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如测试目的、测试对象的不同,选择其一或结合两者使用。可以肯定的是,测试材料和测试任务方面真实性都较高的测试,能够增强考生与测试之间的交互性。

3.交际测试的语言真实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要实现有效交际,只有语言形式是不行的。语言交际涉及多个因素,如交际双方的角色、地位及交际目的、语境等。相同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意义完全不同。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交际双方的意义协商过程。Bachman认为语言测试的真实性体现在应试者、测试任务与测试情境三者间的交互作用。所以,语言测试需在真实语境中采用真实材料进行,观察考生在真实语境中使用语言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并以此判断考生的语言程度。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即考生在测试中使用目的语完成测试任务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的相似程度,也就是语言测试与语言交际的统一程度(Bachman,1990)。

测试的真实性体现在文本、任务、情境的真实性三个方面。文本真实性是指测试材料与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情况相一致。设计测试时,文本的外观及内容要与生活相似。卢晓仙认为,国内学生外语测试可以使用以下真实材料,如听力测试要尽量选取与生活接近的文本,如天气预报、机场广播、时事新闻、体育报道、学术讲座等。一些来自实际活动的材料,为了符合被试者的英语水平,经过加工,删除难词难句,甚至略微改变结构,仍然有很高的可信度。此外,出自母语为英语人士之手,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虚构材料也是很好的材料,这些虚构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母语人士的真实交际特点。还可以通过插图、照片、图表等视觉辅助材料尽量做到外观上的真实性,以此生动地体现实际的交际情景。在写作测试中,材料尽量是考生生活或未来工作中可能碰到的写作材料,与实际生活相接近,如信件、邮件、简历、校园广告等。在外观上尽量做到真实性,即语言材料或语言任务最好配有视觉的辅助材料,如插图、照片、图表等,有助于生动地体现实际的交际情景。

测试任务与真实交际活动的相似性被称为测试任务的真实性,其中的任务即考生要做的事。Bachman和palmer对测试真实性的定义是“语言测试任务的特征与目标语使用任务的特征的对应程度”。这就要求测试任务不能仅限于选择、填空、改错等,还应侧重考查被试在当前或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真实情境中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测试任务应尽可能与现实交际任务相似,命题者需确定被试的实际语言使用目的、范围及特征,使之与测试任务相对应,吻合度越高,真实性越高。

考生完成测试任务的情境与完成真实交际任务的情境的相似程度称为测试情境的真实性。情境的真实性取决于任务的真实性。例如在口语测试中,我们经常会让考生模拟在讨论、讲座、购物、娱乐等情境下完成交际任务。情境的创设可通过文字描述、图片等,如Cet-4考试中的漫画写作,向外国朋友介绍风景名胜、家乡、学校校园等。

4.交际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

语言测试因语言教学产生,为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测试对教学具有指导、诊断及促进作用,即语言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测试的真实性有助于推动义务教育、高中及大学各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语言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帮助教师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语言测试应侧重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其反拨作用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分别反思各自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加工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英语思维及表达能力,推动教育者建立,更新外语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增强课程设计和内容的时代感、现实感。

参考文献:

[1]Bachman,L.FundamentalConsiderationsinLanguagetesting.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

[2]Bachman,L.andpalmer,a.Languagetestinginpractic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篇4

关键词:真实性;教材;学习者真实性

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3-0068-02

真实性的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论题出现于交际语言教学(CLt)之中,并与功能意念教学大纲直接相关。自从它被首次提出就引起了人们大量的争议。现在在外语教学届有这样一种认识,即在课堂中使用真实材料对于学习过程有益无害。然而,对于在课堂中为什么和如何引入真实材料这一问题,人们仍需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一、真实性的定义

关于真实性这一术语,人们有许多解释。一个被共同认可的传统定义为:“如果文本是语言使用的真实例子而不是为语言教学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例子,这些文章就可以说是真实的。”(Johnson&Johnson,2001:24)应用于课堂语言教学中的真实的材料即为那些现实世界中真正应用于交流的材料而非特意为英语教学而准备的材料(wong,Kwok&Choi,1995)。从这些定义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真实性的传统的一般的观点集中于材料的真实来源。

二、引入真实材料的原因

语言教学的核心在于帮助学习者在课堂上学会做那些他们在课堂外需要并有能力做的事情。因此,语言材料应该反映外部世界。换言之,它们应该具有一定的真实度。另外,与人为设计的材料相比,真实的材料有许多优点:

(1)真实材料使学生学会真正的英语,因为这些材料使学生能够接触到那些类似于母语使用者使用的语言。它们包含了自然语言的所有特征。这些特征对于语言学习者恰当地解释文本是必不可少的。

(2)使用真实材料是维持或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途径。因为它们取自于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母语使用者的所使用的英语(morton,1999)。

(3)精心挑选的真实材料可以触发学习者的一般常识,反映并进一步激发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兴趣。它们也能够使学习过程快乐有趣(程,叶,2002)。

(4)真实性材料的使用会帮助学习者在课堂知识和他们参与真实的现实事件的能力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5)通常来讲,因为真实材料内容更新,与日常问题和活动相关,它们比课本中的材料更有趣,对学习者更有吸引力。

尽管使用真实材料有许多优点,但是也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真实材料没有进行简写,没有对句型和词汇进行分级,因而通常是更加困难。学习者有可能会有挫败感,困惑,丧失学习动机(Guariento&morley,2001)。过分强调真实性材料会导致对于教学法原则的漠视,而语言教学必须有赖于这些教学法原则(widdowson,1979)。因此把真实性材料引入课堂却需进一步思考。

三、对真实性的再思考

从以上定义看,可以发现,在早期的研究中,“真实性”这一概念总是和材料来源是否真实相关。然而,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局限性的。当考虑真实性时,除了材料来源外,材料中使用的语言也应当一起考虑。例如,有些材料并非取自于真实的来源,而是特意为教学目的编写的。只要它们反映自然语言的使用情况,它们就应当被认为是真实的(张,1998)。事实上,材料来源和材料语言的真实性同属于一种真实性-“文本真实”。

上述内容非常关注材料自身的真实性。但是尽管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真实材料,那些真实材料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讲是否真实这一问题似乎没有涉及。有些教师认为,只要给学习者真实材料或使他们利用到真实的话语,他们就能达到交际教学的目的。他们似乎没有认识到真实材料对于学习者来讲可以看起来“不真实”,正如非真实材料可以看起来真实一样。在实践中,材料对学习者的真实程度似乎更多地取决于这些材料是如何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的。因此,“学习者真实性”应当被引入(Lee,1995)。

学习者真实性指的是学习者与学习材料的相互交流,主要表现在恰当的反映和积极的心理反应。这就是说,只有材料编写人员的目的和学习者的理解达成一致时,才能达到真实性的目的(Lee,1995)。所以,以这样的方式看待真实性,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文本真实的非课本材料并非对学习者来讲是真实的,文本非真实的材料并非一定对学习者来讲是非真实的。当决定某些材料是否对学习者来讲是真实的时候,应当考虑四个因素: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学习者的需求,学习习惯,和文化背景。

(1)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真实的材料只要适应了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时才能取得有益的效果。

(2)学习者的需求:不同需求的学习者对真实材料会有不同的需求,从真实材料中获得的收获也会大不相同。

(3)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也会对学习者真实性有些影响。

(4)文化背景:如果材料缺乏对学习者的文化背景的考虑,它会使学习者取得较低的真实性。

四、把文本上真实的材料变成对学习者真实

由于其交际性质,文本上看来真实的材料往往比非真实的材料更有可能被改造为对学习者真实。这一观点得到alderson(1980)的支持。他指出,当教师们不能找到为商业目的而出版的学习材料来满足他们的学生的需求时,为了模拟与现实世界需求相适应的学习活动,他们就开始创作自己的学习材料。为了把文本上看来真实的材料变成学习者真实,需要考虑五种因素(Breen,1985,转引自Lee,1995):文本因素(材料选择),学习者因素(个体差异),任务因素(任务设计),学习者条件因素(学习环境)和教师因素(教师的态度和教学方法)。五种因素相互关联,而每种因素都会对学习者真实性的质量有帮助。尽管它们相互关联,五种因素的作用和地位并不完全相同。其中学习者因素应起关键作用,因为学习者才是学习材料的使用者。

参考文献:

[1]Lee,w.Y.1995.authenticityrevisited:textauthenticityandlearnerauthenticity[J].eLtJournal,49/4:323-328.

[2]Guariento,w.&morley,J.2001.textandtaskauthenticityintheeFLClassroom[J].eLtJournal,55/4:347-353.

[3]Johnson,K.&Johnson,H.2001.encyclopedicDictionaryofappliedLinguistics:aHandbookforLanguage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morton,R.1999.abstractsasauthenticmaterialforeapclasses[J],eLtJournal,53/3:177-182.

[5]wong,V.,Kwok,p.,&Choi,n.1995.theuseofauthenticmaterialsattertiarylevel[J].eLtJournal,49/4:318-322.

[6]widdowson,H.G.1979b.explorationsinappliedLinguistics2[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篇5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非真实性话语男女性别语言差异权利和亲疏理论

一、引言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非真实性话语。从某种意义上说,非真实性话语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非真实性话语的资源,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被人们普遍采用的交际策略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许多学者都曾对非真实性话语做过研究,但他们大都集中于心理学、哲学、发展心理学等视角。后来语言学家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关注非真实性话语,大多数研究是从语用学、语义学和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进行的。总体来说,上述这些研究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真正的理论体系,而且很少有人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研究非真实性话语。

社会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只有很短一段时间,男女语言性别差异一直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研究者也关注于男女性别间交际的失误问题。刚开始,人们对男女性别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词汇、语音的差别及其男女性别的语言模式差别。近来,人们开始把性别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学变量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然而,几乎大多数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男女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都是以真实性话语为语料的。据我所知,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男女使用非真实性话语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国内几乎无人问津。

本文采用社会语言学的视角来研究非真实性话语,关注男女性别使用非真实性话语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男女性别使用非真实性话语的差异进行研究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既可以丰富对非真实性话语研究成果,又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差异性,促进男女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社会交往。

本研究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男女性别语言差异和权利亲疏理论为基础对男女性别使用非真实性话语的差异进行实证性研究。

二、非真实性话语的定义

许多的心理学家都设法对非真实性话语从不同的视角来定义。到现在为止,对非真实性话语的定义从广义上讲可以分为三类。

(一)第一类的定义较为宽泛和不够全面。在国内,一些学者只是对“谎言”进行了定义。mc-cornsk(1992)认为非真实性话语是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何自然(2006)曾经指出谎言只是非真实性话语的一个种类。以上对于“谎言”和“非真实性话语”的定义只是从说话者的角度出发,对非真实性话语或谎言的简单描述,且没有区分非真实性话语与夸张、暗喻、拟人、讽刺等修辞手法的区别因为后者也违反了合作原则,也与事实相反。

(二)miller认为非真实性话语是说话人为了使听话人或第三者产生一种说话人自认为虚假的信念所产生的通过蓄意地对信息的造假或省略的一种对信息的歪曲。尽管这个定义自身并不是很完善,但是他提出了非真实性话语定义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成分。

(三)第三类对非真实性话语的定义比较可取在定义非真实性话语时,有以下两种定义值得我们的注意。它们就是原型理论和民俗模式。原型理论是从三个语义学的层面来定义非真实性话语的。

1.陈述违反事实。

2.说话者知道自己所说的话语违背事实。

3.说话者蓄意的欺骗听话者。

本文借用Galasinski的定义,把非真实性话语看作是一种语用策略,指说话人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标刻意地对信息的真假进行调控,让听话人产生某种错误的信念。

三、研究内容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男女性别语言差异和权利亲疏理论为基础对男女性别使用非真实性话语的差异进行实证性研究。

四、研究方法

选取来自临沂大学的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访谈和观察的方法来探究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男女使用非真实性话语的性别差异。

五、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1)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为了他人的利益而使用非真实性话语。(2)男性和女性都更倾向于对处于较高社会权势地位的人采用非真实性话语策略;而对于与自己更亲密的人,他们更易于采用真实性话语的策略。(3)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对拥有较高社会权势地位的人使用非真实性话语;更倾向于对自己亲密的人采用真实性话语策略。

希望本研究发现的男女性别在使用非真实性话语时的差异能促进跨性别交际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丰富非真实性话语的研究,并期待在这一领域出现更多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相场均.谎言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2]BaiChunsheng.Deception: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americans[D].Losangles:CaliforniaStateUniversity,(DoctoralDissertation),2002:23,62.

[3]王炯,辛自强.儿童说谎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中华女子学报,2007:19,(2),68.

[4]Hudson.,R.a.Socio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5.

[5]张淑玲,何自然.非真实性话语研究评述[J].现代外语,2006,29,(1):37.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篇6

关键词:真实性;任务型;语言测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3月25日

一、引言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适应新世纪社会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需求变化,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建立起一套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体系。但是,由于这种考试对考生的笔试分数有很高的要求,它的普及面和影响面非常有限,不仅多数学生无缘参加,而且对英语口语教学无法起到很好的反拨作用;而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口语表达能力是考核学生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指标之一。因此,大学英语口语测试势在必行。我国许多地区的许多学校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制订了形式多样的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但是在试题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许多因素,除反拨效应外,还有效度、信度、区分度、难易度和可行性,等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制约,语言教师很难通过一个信度、效度均很高的口语测试来检验学生的交际能力。因而在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师对测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足等因素,所设计出来的试题往往存在种种问题,既给教学带来负面反拨效应,也会妨碍测试功能的正常执行。随着这类考试的日益推广,对这类考试及其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的研究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会遇到如下问题:“本次期末考试,应该采用何种形式的口语测试呢”,“口语测试应该如何评分呢”,“如何减少面试偏见呢”,“本次口语测试的效度如何”,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往往因不同的具体情况而异,因此没有唯一的、最佳的答案。本文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但是本研究将就口语测试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为基于任务法的英语口语能力测试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个好的大学英语口语水平测试应该能直接检测受试执行真实的交际任务的行为能力;这种测试应该是一种行为测试,检测的是受试的产出性技能,而非领会性技能;好的测试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它所固有的不足,如成见效应、面试偏见、评分员自身的一致性、评分员之间的一致性等。正如Hughes(1989:101)所说的那样,“我们所要设计的任务旨在为受试所完成的大量的口语任务提供代表性的样本。这些任务能促使受试的行为真实地反映出受试的能力,对其评分也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而基于真实性任务的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20世纪七十年代,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出现,widdowson(1978)提出了语言教学的真实性问题。Hymes的“交际能力”说使人们认识到语境及社会文化因素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1972:218)。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语言交际测试法的出现,morrow(1991)和Bachman(1990)等人再次提到了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此后真实性问题成为语言测试的热门话题之一。语言学家和测试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widdowson1978,1990),其重要性可见一斑。Carroll(1985)指出,应通过考查考生在非测试(non-test)语言环境中的语言行为全面衡量考生个体的语言水平。morrow(1991)也认为“真实性问题是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wood(1993)进一步指出,“语言测试的两个主要问题,效度与信度,可以归结为真实与不真实一个问题”;Bachman&palmer(1996)认为真实性是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国内,诸多学者也谈及测试的真实性问题,如李筱菊(1997)、韩宝成(2000)、邹申(2001)和李清华(2001)分别探讨过口试及交际测试的真实性问题,但对任务型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真实性问题,目前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二、真实性含义

Bachman和palmer在《语言测试实践》一书中进一步拓展了该观点,使其内涵更加一目了然。他认为,真实性即“某一测试任务的特征与目的语使用任务的特征一致性的程度”,可以用图1来表示。(图1)

Bachman和palmer的这一定义使真实性在测试中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对测试实践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既然特征的一致性是真实性的关键,那么只要使测试任务尽可能具有目的语使用任务的特征,该测试就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其次,目的语使用任务的特征主要涉及交际能力、语言环境及其他测试方法层面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可以根据Bachman的模式加以总结;第三,真实性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一项测试的真实性或高或低,但一般没有百分之百的真实性或完全没有真实性。此外,Bachman和palmer拓展了目的语使用域的范围。他们认为,该范围不仅包括真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任务,而且包括以交际为目的的(或以任务为根据的)外语教学的课堂用语。这一见解加深了人们对真实性本质的认识,也丰富了真实性测试的内容。

三、任务型语言测试的真实性

任务型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不同于传统的口语测试,它着重考查考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完成真实的语言任务的能力,“真实性是语言测试的‘核心问题’”。这是因为:首先,根据真实性测试的结果才能推测考生在目的语使用域中或其他非测试语境中的语言使用能力;其次,真实性测试影响考生对测试的接受程度及其测试行为,有助于激发考生的积极性,使其发挥最佳水平;再次,测试的反馈作用能促使学生学习真实的语言材料,从而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交际语言能力。

考试是考核和评估教与学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测试会对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进步,相应的口语测试也不断地在完善,然而如何开展可信而高效的口语测试却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对广大的大学英语教师而言,用直接的口语测试方式来检测大学生执行真实的交际任务时所表现的口语能力,这仍然是一个挑战。无论是国内比较权威的Cet四六级考试,还是大多数院校的期末口语考试,都还存在某些问题,特别是一些口语测试缺乏真实性,测试的效度就无法保证,而效度和信度都很高的口语测试能对教学起到非常良好的反拨作用,因此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任务型语言测试(简称tBLa)并非单纯地用现实中的任务激发受试者语言系统的某个方面,对其进行测量或评估;而是基于受试者完成任务的表现(韩宝成,2001)。它旨在检测考生的产出性技能,与传统的语言测试有很大区别。其核心是任务,重点在于考查学习者的语言意义方面。由此可见,任务设计是tBLa中的重中之重,任务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学习者能力评定的效度。同时,任务型测试与评估的设计应该能够诱导和评价学习者在以意义为中心,并有明确交际目的的语言使用环境下的交际行为(ellis,2003)。

任务型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就是“某一语言测试任务与实际语言运用任务在特征方面的对应程度”(Bachman&palmer,1996)。真实性是语言测试的核心问题,也是语言测试设计中最难的问题之一,它是现代交际法语言测试区别于传统语言测试的一大标志。命题人在设计测试任务时,首先要确定现实生活或未来目的语使用中考生的语言使用范围及特征,然后尽可能地使考试任务与之对应,对应的程度越高,真实性就越高。

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包括两种方法:现实生活法与交际/能力法。现实生活法强调通过设计能够再现具体语言使用环境的考试来测试真实性。考试的真实性体现在语言运用实景的真实性上面。它主张尽量模仿非测试语言使用实际行为,把该语言行为本身看作评价真实性的标准,强调了考试的表面效度、预测效度与内容效度。而交际/能力法则强调交际语言运用过程中的显著特点,如语言使用者、情景与篇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某一具体的语言运用行为。从这种观点来看,真实性体现在考试是否真正测试了构成语言能力的那些特征。它所关注的是语言能力或能力结构,即结构效度,主张考虑考生本身的语言能力水平,强调利用影响测试行为的诸多因素的理论框架来编写包括语言使用特征的测试,从而有效地激发考生与测试环境、语篇之间的相互作用。

任务型语言测试法要求受试用其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真实的交际、完成某项任务,它与其他测试法的不同点在于检测考生的产出性技能,而非领会性技能。任务测试法所要求的真实折射出了当前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学习一门语言,不仅要领悟其语言的特点,而且要知道在特定的场合下如何运用恰当的目的语进行交际”(Bachman&palmer,1996)。这种任务可以是让受试充当角色扮演任务中的某一个角色,或者描述某个问题的优缺点等。它所考查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是多种技能的综合,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任务。

在任务型语言测试中,偏向于设计语言运用实景来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任务的设置同时又需要考虑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层次。一方面真实是语言运用的必然,真实性是必然的。“如果不真实地运用语言,那么我们就无法实现有效交际、有效思考等语言行为”(鲁子问,2003)。测试任务如果缺乏真实性,那么测试的效度就无法保证;另一方面真实性又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概念。真实性对于不同类型的考生、不同层次的语言能力以及不同的考试目的,又具有不同的内涵。此外,真实性的相对性与学习者的类别、考试的目的、情景及施考条件都有关系。一项测试的真实性有高低之分,但一般没有百分之百的真实性或真实性完全为零的情况。真实性是必然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主要参考文献:

[1]Bachman,L.1990.FundamentalConsiderationsinLanguagetesting,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2]Bachman,L.andpalmer,a.1996.Languagetestinginpractic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3]ellis,R.2003.task-basedLearningand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4]Hymes,D.H.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a].inSociolinguistics[C].eds.prideandHolmes,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5]Hughes,a.(1989).testingforlanguageteacher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6]morrow,K.1991.evaluatingCommunicativetests,inanivan,S.,editor,CurrentDevelopmentsinLanguage.

[7]widdowson,H.G.1978.teachingLanguageasCommunica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8]韩宝成.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

[9]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10]李清华.论交际测试中的“真实性”[J].外语界,2001.6.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篇7

        0 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1980年开始实行以来,在推动我国英语教学水平发展的同时,也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作为一场大规模标准化的考试,有许多学者专家对它的测试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本文就大学英语四级的真实性,分别从三个主要测试部分-听力、阅读和写作-的内容和题型,进行分析与讨论。 

        1 测试真实性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根据巴赫曼和帕尔默(1999)提出的语言测试有效性的模型,测试的有效性包括以下六个要素:信度、效度、真实性、相互作用性、后效作用和可行性。一项测试的总体有效性等于各项要素的总和。 

        在这个理论里,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语言使用领域(target Language Use domain,or tLU domain),它指的是非测试情景下的语言使用任务。测试任务反映语言使用领域特点的程度越高,便意味着该测试任务的真实度越高。 

        在设计一个真实性高的语言测试任务的时候,首先要识别语言使用领域中某一任务的特点,然后选择反映这些特点的测试任务。一个真实性高的语言测试,能够完全反射出真实生活场景中的语言。 

        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测试真实性浅析 

        2.1 识别语言使用领域及其特点 根据大纲,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在中国,大学在校生主要是在学术环境中使用英语,如大部分英语课程的课堂活动是用英语进行的:学生听教师的口头指令,提问,回答,做笔记,与教师或者同学进行讨论,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料,使用英语教科书,做课后习题,写论文或报告,做试卷等。然而,他们很少在课堂外用英语进行交流,与外国人进行社交的机会也不多。就非学术环境而言,在学生将来的工作中,他们可能在一个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情景下使用英语,如读写邮件、阅读并制定各种说明和表格,或有时与客户进行口头交流等。 

        由此可以判断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语言使用领域包含两个方面,即学术和非学术的环境。 

        2.2 听力 在听力方面,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广播节目”。表格1对样卷中听力部分的考试内容和题型进行了分析,以衡量测试任务是否具有真实性。 

        表格1: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真实性分析 (‘o’ 代表测试任务与语言使用领域之间有较高的一致性, “X” 代表缺少一致性, “” 代表一致性不确定)。 

        样卷包括了学生在学术环境中会遇到的讲座(如篇章理解)和对话。虽然日常生活中朋友、夫妻之间用英语进行对话的可能性较低,但对话部分模仿了真实的语言情景,并加入了一些英语口语中常用的表达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使用领域的特点。因此,这一部分的测试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真实性。 

        然而,听力部分的内容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尽管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功能性的对话,如出借和归还物品(第1题),但是对中国在校大学生来说,主要的语言使用领域却是学术环境下的英语课堂,而朋友之间日常交往发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对话部分中,则很少有内容包含学术环境下的对话,这又恰恰是在校大学生使用英语最频繁的领域。 

        2.3 阅读与写作 对中国在校大学生来说,第二语言环境是英语相关课程的课堂,他们阅读教科书上各种体裁、题材的文章;他们完成英语课程的作业,如写论文、报告等。此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强调学生应该能够阅读和写作与将来从事职业相关文章,如备忘、通知、邮件、说明、表格、报告、日程安排等。这些题材的文章也应包括在阅读和写作的测试中。 

        表格2和3对样卷中阅读和写作部分的考试内容进行了分析,衡量测试任务是否具有真实性。 

        表格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部分真实性分析 

        表格3: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写作部分真实性分析 

        从表格2中可以看出,阅读部分的测试内容的真实性较高。阅读文章的话题涵盖范围广,包括社会学、环境问题和教育,这些话题都有可能在教科书和课外资料上看到。此外,学生要求掌握的语言能力也具备较高的真实性。如在语言使用领域中,人们经常需要快速阅读某个材料,以寻找某个特定的信息,而略读和查读这一测试正好符合了这一特点。 

        表格3显示,写作部分的测试任务详细反映了大学生所应掌握的学术环境中的写作能力,如演讲稿。因此,也体现了一定的真实性。 

 然而,这两部分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样卷中,无法找到应用类型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事实上,非学术环境中常用的应用型阅读文章和写作题材,如备忘、通知、邀请函、邮件、说明书等,在学生将来的工作中是主要的题材。同时,这些测试要求在考试大纲中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又恰好是学生在未来职业中经常会遇到的题材。它们的缺乏,表示测试任务和考试大纲、语言使用领域之间的一致性不高,从而降低了阅读和写作测试的真实性。 

        4 总结 

        通过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样卷听力、阅读和写作部分内容和题型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即该考试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这三部分的测试内容和题型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真实语言使用领域的特点,与语言使用领域的一致性较高。然而,也不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阅读与写作部分,测试内容并没有包含非学术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任务,如应用型文章的阅读和写作没有在测试内容中体现出来。至于听力部分,虽然模拟了真实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场景下的对话,但是却缺少对学术环境下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的关注。 

参考文献: 

[1]Bachman,L.F & adrian S.palmer 1996.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Bachman,L.F.1999.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Carroll, B. J. 1980. testing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 an interim Study[m]. oxford: pergamon press.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篇8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克服了结构主义只强调构成性规则的片面性,又使解构主义非理性的批判回归理性道路上,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合适的语言学基础。同时,表达的可理解性、命题的真理性等有效性主张为译文的多样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早在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著作中就已经出现言语行为理论的某些观点。马林诺夫斯基、布龙菲尔德、华生等人早在20一30年代也曾提及言语行为。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不能与西方哲学的发展孤立起来考察,古希腊到20世纪的西方哲学从中心论题可以宏观概括为主个阶段模式:本体论—认识论—语言。柏拉图的本体论为人们确立了知识对象和客体;到了近代,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从本体论变成了认识论;本世纪初,哲学产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学的。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弗雷格、摩尔、罗素及维特根斯坦等开创了分析哲学的先河,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语言的分析,语言学转向后的哲学称为语言哲学。

    语言哲学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一是从弗雷格、罗素、前期维特根斯坦、逻辑实证主义者到蒯因和美国哲学家戴维森。主要是讨论意义和真理的关系,讨论一个话语的真值条件是什么。他们认为,语言的目的是传达可能为真或假的东西。另一个方向是以后期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等为主要代表,他们更多的是讨论语言的使用问题,把语言看做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他们所探讨的不是意义和真理的关系问题,而是意义和使用的关系或意义和说话人说出话语意图的关系问题。塞尔认为:“把语言哲学中许多问题的讨论都加以改造而铸进关于一般人类行为的讨论这个更广大的背景中去,这是非常重要的。”后期维特根斯坦和行为语言学派开始考察说话时的语境,说话人的意图和目的,受话人的信念等语用因素。

    现代语言哲学意义上的言语行为的概念却是奥斯汀最先提出的。1957年,约翰·奥斯汀应邀到哈佛大学作了《如何,以言行事》( how to do things with act)的讲座,他认为所有的语句分为叙述句(constative)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 ),随着研究的深入,奥斯汀又把施为句分为显性施为句(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和隐性施为句(不含有施为动词的语句)。其后,他又提出“言语行为三分说”。奥斯汀从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中抽象出三种行为,分别称为言中行为(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通俗地说,言中行为指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言外行为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语力(即说话人的用意);言后行为指言中或言后行为在听者身上产生的某种效果。

    在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塞尔使之进一步系统化、严密化。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言语行为的分类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概念的提出。塞尔认为,使用语言就像人类许多别的社会活动一样是一种受规则制约的有意图的行为,人类交际和交往的最小单位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单词或句子等语言单位,而是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的意义就是句子意义的功能。在塞尔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后,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对言语行为理论普遍关注,言语行为成为了西方哲学、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研究的核心。

一、言语行为理论是规范语用学的出发点

    哈贝马斯一直追踪并详细研究了与交往理论有关的各家各派关于语言的见解,积极参与学术界引发的各种争论,接受和改造了言语行为理论,并以此作为通向他的规范语用学的出发点。

    规范语用学本质上就是把有能力主体之实践地被掌握.的前理论的直觉知识(know一how)转换成一种客体的和精确的知识(know一what)的重建过程。奥斯汀、塞尔等人的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分为叙述句(constative)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叙述句有真假,施为句无真假,只有恰当与不恰当。哈贝马斯接受奥斯汀关于表述性言语行为(以言表意行为)和施为性言语行为(以言行事行为)的划分。但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所有言语行为都具有这两种行为,而且两者不可分离;哈贝马斯更注重以言行事部分,强调语言的应用主要就是为了以言行事,这比语言的认识功能更为重要。正是基于这一点,哈贝马斯把关于言语行为的研究作为其普遍语用学的主要对象。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是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即集中关注人际关系,因此它把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不过,哈贝马斯的规范语用学所着重研究的不是言语的规范结构,而是言语的过程,即言语行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只能对语言进行规范分析,而不能对言语进行规范分析。哈贝马斯不同意这种观点。在他看来,“不仅语言,而且言语—即在活动中对句子的使用—也可以进行规范分析的。”哈贝马斯赞同索绪尔关于语言与言语的这种划分,但他强调言语不仅具有陈述功能,而且具有启动行为的功能。哈贝马斯不仅认为言语行为是以理解为目的的,而且认为言语行为本身就是理解的过程。在哈贝马斯看来,理解主要不是一种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是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在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中,言语成为人们活动的条件,理解成为人们活动的目的。

    哈贝马斯将语言与言语的区分作为其普遍语用学的基础,想通过克服传统语言哲学的片面性,以推动言语行为的研究。哈贝马斯根据奥斯汀关于三种言语行为区分的理论,提出言语的双重结构理论:施为性结构和表述性结构。哈贝马斯对言语的表达的可理解性、命题的真理性、意向的真诚性、言说的适当性等有效性主张的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哈贝马斯试图将运行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所有行为统一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这三个把语言作为普遍中介物的世界中。以上种种研究促使学术界从对语言的可理解性的研究深化到语言行为的可理解性的研究,进而认识到言语行为具有规范性和规范可分析性,从而使对言语行为的经验研究进入对言语行为的理论研究。

    语用学与翻译活动中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再现密不可分,译者策略的选择也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诸多语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作为语用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的发展必然对翻译研究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言语行为理论为翻译学构建提供了语言学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死后,他的学生巴利和塞歇根据其笔记整理出版的《普通语言学》体现了他的语言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并对结构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翻译研究的结构主义范式以结构主义为理论根基,使用语言分析、结构分析的方法。结构主义翻译观的前提是任何文本都有一个终极意义,即原文的“结构”。结构主义给翻译带来了科学的理性,使人们摆脱了语文学之下的点评式、随感式的翻译批评,破除了原来语文学式的神秘性和主观直觉的翻译研究方法。但由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自身不足,如静止性、封闭性和自足性,难于适用翻译中语言实际使用灵活多变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结构主义翻译观把整个翻译过程简单化、机械化.、程式化了,译者的任务只是按语言规律去解码与编码,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由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显然,结构主义语言学不能作为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结构主义静止、封闭性的翻译研究被解构主义的多元翻译研究模式打破。人们开始关注如文化、意识形态、翻译目的等语言结构外的因素。大大拓展了翻译研究的疆域,同时带来了许多困惑与混乱。解构主义语言观从语言本体论的立场看待语言,认为语言不是一种外在于言说主体的工具,而是人的存在形式。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之区域—存在之圣殿,也就是说,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的本质既非意味所能穷尽,语言也决不是某种符号和密码。因为语言是存在之家,所以我们是通过不断穿行于这个家中而通达存在着的。”这样,语言被不断神话、虚化,成了没有固定所指的符号,没有确定意义。海德格尔举过这样的例子,“命名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回答说:‘命名’意指赋予某物以一个名称。那么,一个名称是什么呢?是一种给某物提供一个声音或文字符号亦即一个密码的标记。但一个符号又是什么呢?……”这种语言观以语言自身为反思的对象,是一种元语言的语言观,会形成一种元语言的追问,与现实没有任何联系,不指向经验世界的事物,与现实世界脱离,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这种哲学会对翻译研究本身“解构”,使人们只关注翻译活动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甚或把翻译研究变成文化研究、意识形态等研究的附庸。因此,它不可能作为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哈贝马斯根据奥斯汀关于三种言语行为区分的理论,提出言语的双重结构理论:施为性结构和表述性结构。表述性结构是语言的正确性问题,指的是语言构成性规则(constructive rules),它保证了所说的话语在语义和语法上是正确的。施为性结构把人引导向人际关系的层面,在人际交往中要遵守第二套规则,即语用性规则(pragmatic rules ) ,它是协调性的规则与规范(regulative rules ),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它可以使说出的话得体,即恰当。没有构成性规则一语言系统无法存在,也就无语用规则而言;同样,无语用性规则,人们之间的交往会变的不得体、混乱,或者引起交往的失败。从方法论上讲,哈贝马斯借助乔姆斯基对语言能力的阐述,提出交往能力的观点,即言语行为主体是否具有“交往能力”是使得交往能否在各种语境下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完成交往行为的前提‘言语行为是社会整合和社会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机制,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合理人际关系的建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哈贝马斯理性重建新模式的出发点。译者在口译、笔译、同声传译等所直接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语言或是文献作品中的语言,那译者在从译文生成过程中同样必须遵守构成性规则和语用性规则。这样,言语行为理论克服了结构主义只强调构成性规则的片面性,又使解构主义非理性的批判回归理性道路之上,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合适的语言学基础。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有效性主张为译文的多样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哈贝马斯认为,言语者必须遵守一些基本预设,这样交往才能得以成功。为此,他提出了有效性主张:(1)表达的可理解性,即讲话者必须选择一个可以理解的表达,以便讲话者能够与听者从语言结构中获得正确的理解;(2)命题的真理性,即讲话者提供的陈述必须是真实的,以便听者能够分享讲话者的知识;(3)意向的真诚性,即讲话表达自身的意向必须是真诚的,必须满足以导致听者对讲话者的信任;(4)言说的适当性,讲话者选用的言说必须是适当的,应当符合公认的言说交流背景从而使听者认可。这样一来,讲话者和听者也就在有效性主张的基础上有了可以依赖的普遍的理性基础—交往理性,依此做出接受、拒绝等各种行为。它克服了西方哲学的“逻各斯中心”的偏见,并在实践之上的理论首要性中重新思考了传统哲学信念。传统上,西方哲学一直固守于命题的真理性这一有效性的单一论之中。哈贝马斯把它的交往理性看作不仅包含了命题的真理性,而且包括表述的恰当性和交往的真诚性。这种交往理性的多域论就要求有更多的话语,从而有效克服了单一话语所导致的极端性和统治性,既避免了系统和工具理性的过分膨胀,有为主体的互动交往提供了鲜活的语境基础。作为原文的听者和译文讲话者的译者,如何在翻译活动中遵守这些有效性主张,克服单一话语所导致的极端性和统治性,使得译文既准确又恰当,就显得极其重要。如把“coffee , please”这个句子译成“咖啡,请!”,这个译文虽然完全表达原文意思,但译文不太好理解,虽不至于令人费解,至少会使听者觉得唐突,如果为主体的互动交往提供了鲜活的语境基础,加上符合公认的言说交流背景:

    (1)(如果在酒吧,顾客对营业员说的话)可译为:请来一杯咖啡!

    (2)(如果在商场,顾客对营业员说的话)可译为:我要一瓶咖啡!

    (3)(如果在家,主人对客人说的话)可译为:请喝咖啡!

    这样,译文真实传达原文的内容,条理性清晰,言说恰当,可理解性强。

    哈贝马斯认为具有交往行为能力的行为主体能根据言说对象的年龄、地位以及交往的环境、场合和其它有关环境方面的限制等条件来选择最为适当的表达形式。翻译中所处理的各种语言表达也应该根据不同的语境基础准确地表达语言层面内容、语气和语调。如“您下车吗?”、“你下车吗?”、“下车吗?”三句都是用来表达一个非言要旨,即“你是否下车?”但其表达的语气依次渐强。如果把这三句均译成:“are you getting off?”也未尝不可。但仅此一种译文无法体现原文汉语中敬称“您”改为一般性称谓“你”以及再改为一般性问句的变化。交往理性的多域论要求有更多的话语,我们可以把以上三句依次译为“you are getting off, area’ t you?”,“are you getting off?”,“getting off or not?”这样就体现出原文语旨由弱到强的变化。

    再者,从有效性主张出发,原文是讲话者(作者)对某一陈述言,通过真诚的意向,选择一个听者可以理解的表达,选用符合公认的言说交流背景从而使听者认可的适当性言说。要对原文理解听话者(译者)需要遵循原文的有效性主张,倘若要对所听的话进行转述(翻译),讲话者(译者)必须遵循讲话者(译者)自身的有效性主张。如此一来,原讲话者(作者)的有效性主张和既充当听话者又充当讲话者(译者)的有效性主张在表达的可理解性、命题的真理性、意向的真诚性和言说的适当性方面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也就解释了在文言文盛行的年代,林琴南翻译西方小说为什么使用文言文,后人重译时相继使用欧化文体和白话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听话者和讲话者有效性主张的具体内容在具体时间和具体环境下有所不同,导致不同的讲话者(译者)选择的话语会有所不一。因此,言语行为理论在为“重译”提供了理论依据的同时,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重译”的必要性。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篇9

关键词:模糊语言文学表现功能

一、引言

模糊语言(vagueness)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必然属性,它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模糊性缘于对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但正是自然语言的这种模糊性,使它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有表现力。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这种模糊语言艺术用得很广。作者往往在作品中故设模糊性语言,通过双关、委婉、暗示等手法,以创造某种意境,表达某种情感,从而达到文学作品的语言模糊美和情节表达美。

二、模糊语言的基本特征

关于模糊语言有这样的解释:第一,认为模糊语言,作为一种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即:语义的表达不分明、不清晰的语言便是模糊语言。第二,模糊语言是建立在“清晰”和模糊的相对基础上的,是一种有“亦此亦彼性”语言,有不精确性。形式逻辑排中律认为:两个矛盾的概念,不能同时都是假的,必须一真一假,没有第三种可能。而模糊语言则恰好是恰巧是对排中律的突破。它表达的概念是亦甲亦乙。以上两种解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模糊语言的语义不明确,内涵丰富,有较大的概括性。而英语是一种自然语言,它毫无例外的带有人类语言的共同特性,即模糊性。

在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也得到巧妙大量的运用。从语言学的观点看,语言是用于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是人们相互之间交往的一种符号体系,一种信息的载体。文学自身的特点是通过塑造典型形象传达出文学家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体验,所以,文学注定要用人们通用语言来表达那种不可言传的东西,而这种语言既要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审美体验,又要沟通作家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的语言才是真正的文学语言,它完全不同于普通语言,内涵远比普通语言丰富,有暗示性、心理蕴包性、妥帖性、独创性、音乐性等。而且,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形象性,形象性是靠形象思维来完成的,而形象思维的主要思维活动则是模糊思维。作家的构思过程基本上是一种模糊思维的过程,而读者的理解过程又是一种对作家模糊思维的接受和延续。因此,我们又可以说,文学作品是一种模糊信息的载体。同时,文学作品的另一面是含蓄,含蓄本身就有模糊的饿性质。因此,模糊语言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艺术性的模糊语言。换言之,艺术性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中带有模糊特征的艺术语言,而模糊语言运用更好的实现了语言文学的表现功能。

三、文学语言普通语言和文学的模糊性表达

首先,文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文学的本质特征是审美,塑造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字形象。因此,文学作品中的真不同于自然的真。在作品中,作家并不对事件或人物进行真实的叙述和描写,只是把现实中、真实的事件、人物作为叙述和描写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典型化的规律创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以,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和人物饱含了作家的主观感情和体验,和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出入,甚至很多时候不合生活逻辑。关于这一点苏珊・朗格曾说过:“这种创造物指艺术品)从科学的立场和生活实践的立场上看,完全是一种幻觉。这种创造出来的幻想可以令人联想到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地方,就像历史性小说或是描写某一地区风貌的小说可以令人回忆往事一样。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创造出来的幻想却是一种不受真实事件、地区、行为和人物的约束的自由创造物”。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不同于普通生活中的客观世界。文学作品只求艺术世界的真,而不是客观的真,这样的文学作品中的艺术世界有时是不合逻辑的,甚至是离奇怪诞的。因此,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就具有明显的不同:普通语言要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经的住客观生活的检验,不能有半点模糊;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符号世界,指向作品本身的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只要符合艺术世界,合乎作家的情感逻辑就可以了。因此,在文学创作的传达阶段,作家为了使情感更储蓄、深刻,常常使用模糊性的文学语言,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更好地发挥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

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散文,它不同与科技文章,不是对具体事物的科学说明,而是要创造一种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使诗超越的存在,以取得意在意外,情在辞外之效。这种意象,这种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糊修饰语的作用来表达,模糊修饰语可创造一种意境,产生一种凝练、生动、形象的语言魅力。

SoftisthestrainwhenZephyrgentlyblows.

andthesmoothstreaminsmoothernumbersflows.

ButwhenloudSurgeslashthesoundingshore.

thehoarse,roughverseshouldlikethetorrentroar.

pope:essayoncriticism

这首四行诗前两句用了模糊修饰词soft形容strain,gently修饰blows,smooth修饰stream,smoother修饰numbers,描绘出一副微风轻拂,溪水潺潺的柔和景色。后两句话锋一转,用了另两个修饰词loud对Surges,sounding对shore,hoarse和rough对verse,torrent对roar,展现出了一个惊涛拍岸,激流咆哮的激烈画面。如果去掉这些模糊修饰语,诗就失去了诗的意境和诗的美感。

从语言功能看,普通语言也区别与文学语言。语言都具有指称和表现两大功能。实际运用中语言的指称和表现功能总是重合在一起,“指称”使语言同现实联系起来,“表现”使语言具有了更多的心理内涵和感彩。对此,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论述过:“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的名称,而是概念的音响形象。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索绪尔强调的正是语言的指称和表象。语言的指称和表现功能在实际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侧重点不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语言侧重运用语言的指称功能。当文学语言用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抒感时文学语言就不那么明确了。因为,情、情感体验是不可言传的,但又要把它传达出来,所以,作家就用一些看似不确定的模糊语言进行描写,在模糊中求得诗意的妥贴,这时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就显得重要了。意识流小说语句模糊段落在作品中往往既有既能生动灵活又能相对准确的表达人们复杂的情感和潜在意识的作用。美国意识流大师威廉・福克纳就不时的在他的作品中运用模糊段落,表意“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这喧哗和驿动,却没有任何意义的主思考。(Lee,1993,59-63)我们看乔依斯《死者》中运用模糊的妙笔之处。

…otherformswerenear.Hissoulhadapproachedthatregionwheredwellthevesthostsofthedead.Hewasconsciousof,butcouldn'tapprehend,theirwaywardandflickeringexistence.Hisownidentitywasfadingoutintoagrayimpalpableworld:thesolidworditself.whilethesedeadhadonetimerearedandlivedin,wasdissowingdwindling(pickering,1974:564)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看到主人公在妒忌他人之余,感到他的爱情生活实际上是肤浅的、苍白的、模糊的。他联想到“他的灵魂已接近那个住着大批死者的领域,他的自身正消逝到一个灰色的无法捉摸的世界去”。这种对模糊联想的描写段落,既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又可以进一步展开下面的故事情节。如若把模糊的,耐人寻味的东西说破,作家的风格不仅表失殆尽,作品也骤然变得毫无韵味。

其次,从作家的创作看。在作为创作语言最重要的现实生活中,无不充满着模糊的现象,并在极大程度上与模糊思维密切相关。生活的模糊和创作思维的模糊使作家创造的形象并非绝对的清晰,结果导致语言运用上的模糊性。创作过程一般分为心理表象的感知阶段、审美意象的孕育阶段和艺术形象定性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作家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感知阶段到孕育阶段始终伴随着鲜明的形象性。

艺术形象的模糊性和生活的模糊、创作思维的模糊性有密切的关系。作家的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情感,情感本身也是复杂的,有时连作家自己也不能主宰,不能确定自己的情感导向,所以,形象思维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创造客体的模糊性和创造主体情感的模糊性,直接影响创作思维的精确性。这样,艺术传达阶段的语言运用必然带有模糊性特征,模糊语言的运用使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文学语言的表现功能,给读者以朦胧含蓄、扑朔迷离、不可穷尽的想象空间。

itwasatypicalsummereveninginJune,theatmospherebeinginsuchdelicateequilibriumandsotransmissivethatinanimateobjectsseemedendowedwithtwoorthreesenses,ifnotfive.therewasnodistinctionbetweenthenearandthefar,andaauditorfeltclosetoeverythingwithinthehorizon.thesoundlessnessimpressedherasapositiveentityratherthanasthemerenegationofnoise.itwasbrokenbythestrummingofstrings.

(tessofthed'Urbervilles,Chapter19)

这段文章中把“没有生命的东西”描写成“仿佛有了两种或者三种感官,即便不能说有五种。远处和近处,并没有分别,凡是地平线以内的东西,听的人都觉得,好像近在眼前。”(《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9章,第185页)这种通感手法的应用,就是通过语言表面的模糊实现特殊的艺术效果,使读者去意会那美丽的“典型的夏季黄昏”。

最后,从文学欣赏的性质看,作为一种审美认识活动的文学欣赏,它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优秀的作品是为了让读者在形象之外有所发现和补充。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往往是在读者利用想象进行再创造时潜移默化的实现的。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读者面对作品,首先接触到的是作品的语言外壳,读者通过对语言的阅读,理解语言的隐喻义和内涵,而语言的隐喻义和内涵的实现又是离不开文学语言中、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语言的。所以,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为读者欣赏作品时的想象、审美、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于江龙、胡鹏:《英语歧义的语用价值分析》,《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6。

[2]廖立方:《论英语新闻中的模糊语言》,《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张烁石:《高校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学的语用价值》,《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文学语言的真实性篇10

“商谈伦理学”为社会和谐提供了一种手段:言语交往。其实,这种手段是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中延伸而出的。在这一理论中,交往成为社会成员的重要行为方式,语言则被视为重要的交往路径[3]。哈贝马斯为交往行为制定了一套“语言的有效性要求”:正确性、真实性和真诚性[4]。这套规则在“商谈伦理学”中同样被延续下来。在哈贝马斯看来,要为社会成员提供能被认可的道德规范也是需要语言的,而且这些语言必须遵守“语言有效性要求”,这是社会成员获得道德规范的前提条件,也是成员间相互理解的一条可行性路径。具体而言,“正确性”原则指的是言语者需要运用恰当合理的语法来进行句子陈述,句子和交流过程中不要出现语法错误、歧义等现象,它是语言交流的最基本条件。比如,“这位是英雄的母亲”就存在歧义:一是指这位———英雄的母亲(母亲是英雄);二是指这位英雄的———母亲(母亲之子是英雄)。“商谈伦理学”的基本前提是“商谈”,如果商谈的语法都出现了错误,那么何谈构建统一的道德规范呢?“真实性”原则要求言语者具备真实地描述一个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能力。比如,描述一个苹果的形状,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生平,阐释国学教育的内容等。在“商谈伦理学”中真实地表达客观现实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它使得商谈双方得以更好、更客观地相互理解,另一方面只有真实地理解了对方的需要才能建立起为大多数人认可的道德标准。“真诚性”不同于“正确性”和“真实性”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是对言语者的要求,也是对听者的要求,即在交流过程中,言语者和听者都需具备真诚的态度,以便使自己获得对方的信任。“商谈伦理学”认为建立一套可为社会成员接受的道德规范,缺乏真诚是不可能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不仅为一个理论的成熟提供了学理依据和实践基础,而且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可执行策略。而这两条对于我国国学教育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它为国学以及国学教育提供了理论前提与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它也为国学教育的具体操作提供了可行性言语方案。

二、“生活世界”之于国学教育的作用

哈贝马斯强调了“生活世界”在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第一,它是“商谈伦理学”的前提与主线;第二,它为一个理论提供了脉络走向。“文化上的释古与创新,都与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关联,……换言之,文化思考是与社会结构连贯在一起的,非抽象地、概念地谈道德与价值。”[5]所以说,文化要传承就需要进行合理教育,而“生活世界”对于我国国学教育的作用正是围绕这两方面展开的。首先,国学的发展本身就需要承接地气,这个地气就是国学的“生活世界”;其次,我国国学教育的走向要以满足“生活世界”中的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为目标。在讨论“生活世界”之于国学以及国学教育意义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国学的“生活世界”究竟指的是什么。在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中,人类及其相互关系只能在其中得以完成,它其实就是人与人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个网络,只是这个网络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那么国学教育存续的生活世界又是什么呢?国学教育究其根本,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是以人为核心建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心灵和谐关系的网络。这个网络就是生活世界,只有在这个生活世界中,我国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围绕这一思路,我们会发现,“生活世界”之于国学以及国学教育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表现两个特性:一是需要“国学”尤其是国学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即“强实践性”;二是需要“国学”及国学教育涵盖范围广,国学要满足存续于“生活世界”中各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需求,这是一种“广对象性”特征。

(一)“强实践性”是国学以及国学教育发展的最终归宿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一个理论若要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不具现实可操作性的理论通常很少能够对政治决策产生作用。比如,墨家的“兼爱”理念想法很好,它为全社会成员谋福利,但是这种无差别的“兼爱”却不符合当时封建社会现实情况,所以并不为统治者接受,最终早早没落。而我国国学要想得到发展、要想重新获得社会成员的认可,就必须以实践为前提,看看国学在我国当今的市场在哪里、具体应用模式是什么。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国学或者国学教育的实践和市场应当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学的市场是要平衡我国市场经济下的“重利”思想。这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重利”成为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想法,随之而来产生了许多问题,比如商人唯利是图、公务员以权谋利等,“毒馒头”“地沟油”“假酒”等案件也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淡泊名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思想就会对这些不好的思想起到抑制和引导作用。第二,国学教育的市场是沿袭着国学的市场而来的,只有加大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才能够使得这些优秀思想得到更多地认可和普及;而且国学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够完善和发展。这与我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思想相吻合,只不过应当称为“百年树思想”。

(二)“广对象性”是国学以及国学教育推进的根本依据

“广对象性”指的是价值理论所对应的受众群体需广,它包括两个含义:其一,这个价值理论需要涵盖当前情形下的大多数民众;其二,这个价值理论所涵盖的民众范围愈广则其存在时间愈长[6]。举例而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便只符合广对象性的第一个特征却不符合其第二个特征。它之所以被奉为封建时期的圭臬,一个重要原由在于它宣扬读书人、士的重要性,这种理念不仅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还为一些贫穷的有识之士提供了向上的门路,故此其受众群体颇为广泛,成为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价值观念;但由于它只宣扬士而轻视其他阶级,所以其对象覆盖范围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局限性会愈加明显,便不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了。这种只强调一些人利益的观念并不能代表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故此只能存在于特殊的社会历史之中了。国学及与之相应的教育也应当以符合这两个含义为目标来设定具体措施:首先,它的服务对象一定要广,不仅包括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还要使绝大多数人认同并遵循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与发扬。其次,要达到这个目的,国学教育就不能仅仅局限在高校教育或者课堂教育上了,而应当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比如广告、影视等,还可以在各个单位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竞赛活动等方式来进行。据上可知,从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中可以挖掘出“强实践性”和“广对象性”这两个重要特征,它们对国学教育的启示性意义在于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引导性作用。也就是说,国学以及国学教育的受众群体同样应当是社会全体成员,而非仅仅是高级知识分子或无产阶级;而且这一价值理念不能仅停留在口号上,更要融入社会实践之中,将传统优秀理念贯穿至社会的每个领域。

三、国学教育中的三种语言路径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为社会交往提供的手段是言语交往,并为其设定了一套具体施行措施“语言有效性要求”:正确性、真实性和真诚性。这一理念在国学教育中同样适用,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历史活动的积淀,是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完全破除的[7],如何传承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了。教育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语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国学教育中遵循“语言有效性要求”,则有利于国学更好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

(一)正确性是国学教育表述的基础要求

语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口头语言、情绪语言,也可以是体态语言、书面语言。而“正确性”要求更多指的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要求语言文法的恰当与用语的准确。国学教育中的“正确性”要求,也更多集中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发展时,首先需要保证的是所宣传思想的正确性,包括思想形态要紧跟党的领导、要与基本国情相一致,即这种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其次,在进行具体的宣传教育时,用语也需准确。比如要对《诗经》进行讲解与分析时,就需了解它是自西汉后才被称为《诗经》的,先秦时还被称为《诗》或《诗三百》,如果说错了就会闹笑话,更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二)真实性是国学教育表达的客观条件

“真实性”原则也更多集中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国学教育中,“真实性”指的是教育者应当具备客观描述一个国学或传统知识的能力。比如,正确描述“孝”的含义,在一些封建卫道士眼中的“孝”是“顺”,无论父母的决定是否正确都一概听之、任之;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贯“听妈妈的话”并不是真正的“孝”,只有从实际出发,真正地为父母考虑才是“孝”。而国学教育者在进行国学教育时也需要具有这样的辨析能力,剔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取其精华。

(三)真诚性是国学教育实现的情感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