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十篇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十篇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2:44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篇1

引言

一千多年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有序,并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中形成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本土风格,是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不可避免地受到景德镇地域文化的深重影响,并在此影响下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这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索。

景德镇地域文化和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略述

景德镇地处江西省鄱阳湖流域的昌江中游沿岸,群山环抱,在长期的相对独立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景德镇以陶瓷文化而闻名世界,被誉为瓷都。从总的文化圈来看,景德镇自古处于江南丘陵地区,属于江南文化圈范畴,自古有江南雄镇之称。从民俗文化上来说,景德镇的文化为江南文化圈中的赣文化与徽文化的融合,同时也涵盖了大量其他外来人口文化元素,具有显著的兼容并存的多元化特征。景德镇地域文化带有浓厚的陶瓷文化气息,其他文化大都围绕陶瓷文化来展开。景德镇早在东汉时期即开始制陶,景德镇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单一的传统手工制瓷而支撑了上千年经济发展的手工业城市。景德镇的民风民俗、、城市格局、建筑形式等等,都与陶瓷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中国手工制瓷史中,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发展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猛,在宋代时即已经跻身于中国六大窑系之列,以青白瓷而闻名天下。而到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枢府白瓷、颜色釉瓷开始兴起。经过元代过渡以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宫廷在景德镇设立官窑进行皇家用瓷的烧造,景德镇一跃而成为天下瓷都,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手工制瓷技艺达到巅峰状态。与其他产瓷区相比,景德镇是唯一自瓷业兴起后一直保持繁荣的城市,在2006年,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列入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分工极为细密,主要工序达到七十二道之多,核心工序主要为拉坯、利坯、施釉、彩绘和烧造。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其延续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地域文化对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影响

首先,地域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造就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体系的独特性。景德镇地处江西东北部的江南丘陵地带,相对稳定的环境和独立的文化环境造就了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景德镇工匠代代相传的手工制瓷技艺的完整性与独立性是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所绝无仅有的,其中的许多为景德镇所创烧,如古彩、粉彩、青花玲珑、颜色釉等技艺.其次,多地文化所形成的行帮文化,造就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方式的二元化。在历史上,各地工匠为谋生而大量到来并聚居在景德镇,成为各地文化杂处地带,各种文化以陶瓷文化为中心,互相融合影响,为了维持手工制瓷技艺的稳定传承,二元化传承方式是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得以精确传承的重要保证,但同时也使技艺传承被限制于较小的范围内。而行帮还对技艺传承设置了大量的规矩,这也大大限制了技艺传承,使部分技艺因此而可能失传。最后,皇家用瓷烧造所形成的官窑文化体系,造就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内容的丰富性和先进性。明清时期设立更具权威的御窑厂,打破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单调性,官窑带来了丰富而先进的技艺,民窑通过效仿官窑,模仿学习了大量新的技艺并进行传承,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内容。

新时期地域文化变迁对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影响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篇2

引言

一千多年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有序,并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文化中形成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本土风格,是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不可避免地受到景德镇地域文化的深重影响,并在此影响下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这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索。

景德镇地域文化和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略述

景德镇地处江西省鄱阳湖流域的昌江中游沿岸,群山环抱,在长期的相对独立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景德镇以陶瓷文化而闻名世界,被誉为瓷都。从总的文化圈来看,景德镇自古处于江南丘陵地区,属于江南文化圈范畴,自古有江南雄镇之称。从民俗文化上来说,景德镇的文化为江南文化圈中的赣文化与徽文化的融合,同时也涵盖了大量其他外来人口文化元素,具有显著的兼容并存的多元化特征。

景德镇地域文化带有浓厚的陶瓷文化气息,其他文化大都围绕陶瓷文化来展开。景德镇早在东汉时期即开始制陶,景德镇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以单的传统手工制瓷而支撑了上千年经济发展的手工业城市。景德镇的民风民俗、、城市格局、建筑形式等等,都与陶瓷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中国手工制瓷史中,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发展较晚,但发展却非常迅猛,在宋代时即已经跻身于中国六大窑系之列,以吉白瓷而闻名天下。而到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枢府白瓷、颜色釉瓷开始兴起。经过元代过渡以后,在明清时期,由于宫廷在景德镇设立官窑进行皇家用瓷的烧造,景德镇一跃而成为天下瓷都,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手工制瓷技艺达到巅峰状态。

与其他产瓷区相比,景德镇是唯一自瓷业兴起后直保持繁荣的城市,在2006年,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列入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分工极为细密,主要工序达到七十二道之多,核心工序主要为拉坯、利坯、施釉、彩绘和烧造。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之一,其延续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地域文化对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影响

首先,地域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造就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体系的独特性。景德镇地处江西东北部的江南丘陵地带,相对稳定的环境和独立的文化环境造就了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景德镇工匠代代相传的手工制瓷技艺的完整性与独立性是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所绝无仅有的,其中的许多为景德镇所创烧,如古彩、粉彩、青花玲珑、颜色釉等技艺。

其次,多地文化所形成的行帮文化,造就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方式的二元化。在历史上,各地工匠为谋生而大量到来并聚居在景德镇,成为各地文化杂处地带,各种文化以陶瓷文化为中心,互相融合影响,为了维持手工制瓷技艺的稳定传承,二元化传承方式是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得以精确传承的重要保证,但同时也使技艺传承被限制于较小的范围内。而行帮还对技艺传承设置了大量的规矩,这也大大限制了技艺传承,使部分技艺因此而可能失传。

最后,皇家用瓷烧造所形成的官窑文化体系,造就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内容的丰富性和先进性。明清时期设立更具权威的御窑厂,打破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单调性,官窑带来了丰富而先进的技艺,民窑通过效仿官窑,模仿学习了大量新的技艺并进行传承,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内容。

新时期地域文化变迁对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的影响

首先,地域文化的日益开放与包容,造就了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体系的开放性。而由于开放程度的提高,从而使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几乎不再受到任何限制,打破了地域界限。技艺传承的开放性使新时期外地来景德镇学习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人口迅猛增长,除高校学生、还吸引了许多外地艺术家前来学习,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体系进入到空前开放的大时代。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篇3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政府

针对传统手工艺日渐消亡的局面,政府自上而下发动多种社会主体,以多种途径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本文将在分析政府政策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政府目前对传统手工艺人扶持现状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中国政府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2004年,在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政策,以渐进的方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国政府先后公布了两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大类,1028项,且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日”。2009年,桑蚕丝织技艺、云锦织造技艺、宣纸制作技艺等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名录项目居世界之首。

政府也积极探索保护传统手工艺人。在认定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就有传统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166人的第一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有94位传统手工艺人,在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有446位传统手工艺人。国家认定、命名代表性手工艺传承人,无疑加大了我国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尽管传统手工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有重要地位,但政府对传统手工艺人的保护尚未形成完善体系。这种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的传承机制固然合理有效,然而未曾把关注点聚焦普通手工艺人群体,导致针对性不足,有一定的保护盲区。

二、对政府进行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对手工艺人实施分类保护

现阶段,各行业的手工艺人生存状况与市场前景各不相同。政府相关政策有其普适性,但在实际保护中要有具体的、针对性的行动。对国家认定命名的代表性手工艺传承人,以宣传手工艺为核心。可以运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开展多种培训、手工艺品展览扩大此类手工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普通的手工艺人,要联合当地政府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鼓励以师带徒传承技艺。对市场前景不理想的手工艺品,要引导手工艺人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尝试多种销售方式。

2.健全传承人发掘与扶持机制

在评定命名时,设立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评审考核委员会,具体负责传承人评审命名工作,明确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条件、评审命名程序以及具体要求。可对传承人进行登记建档,如政府拨专项经费建立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优秀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个人档案,对传承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艺术特长、艺术成果等进行登记造册,采取录音录像方式对他们传承的文化艺术进行分类采录。

在赋予传承人权利的同时,也要明确传承人的义务。不能随意改造手工艺,在技艺传承、收徒授艺等方面形成明确规定。

3.健全传承人培养机制

首先,政府要支持收徒授艺。可设立多种奖项,举办手工艺师徒大赛,鼓励支持优秀师徒,增强手工艺人收徒授艺的意愿。其次,建立传承基地。传承基地可以分专业型、学习型、生产型三种,专业性侧重经验交流和创新性设计,学习型侧重普及大众手工技艺,生产型侧重手工艺品的生产。依托各类文化保护中心和文化协会,为手工艺人收徒授艺提供场所。再次,重视课堂教学。可以开展手工艺人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课余时间开展趣味性课程,请优秀的手工艺人走上讲台为同学们展示精湛技艺与精美产品;在高校开展讲座,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热情。

4.培养良好的传承氛围

命名认定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是一个有效的举措,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工艺人的地位。政府也要采取其他方式如做好宣传、提供经济补贴等。在传统节日期间,可以举办大型手工艺展出,与节日风俗活动相结合。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印制书籍、标语、开办讲座、培训、组建民间艺术团等,以鲜活的艺术形式让更多群众领略到传统手工艺的艺术魅力。

总之,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政府应整合社会、学界多种力量,以多种途径扶持发展手工艺,传承传统手工文脉,弘扬优秀手工艺。

[参考文献]

[1]张传寿.“非遗”视角下的传统手工艺人保护[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2013(3).

[2]张晶.断裂和延续――传统手工艺的回溯和反思[J].浙江工艺美术2001(1).

[3]袁东升.近20年来中国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研究述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5).

[4]邱春林.“共享性技术”与手艺人的成材之路[J].民族艺术2010(1).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篇4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逆发展传承人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073-01

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手工技艺定义:是指纯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的产品。可以使用机械工具,但前提是工艺师直接的手工作业仍然为成品的最主要来源。在《辞海》解释:民间工艺是指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就地取材,而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品种繁多,如竹编、草编、蓝印花布、蜡染、木雕、泥塑、剪纸、民间玩具等。

一、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传统手工技艺于六朝时进入过渡阶段,吸收了很多印度、西域和波斯等地的艺术风格,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就是佛教化和异域化。隋唐时期进入兴盛时期,随着唐代经济的空前繁荣,手工技艺发展迅速,种类繁多。宋代手工技艺在隋唐的基础上发展至顶峰,呈现了不同于前代的独特风格。宋代的瑁釉漏花碗技术使我国的瓷器手工艺进入一个重要时期,并出现了著名的五大名窑。染织和刺绣在宋代也发展到一个巅峰,针法精细、用色典雅的织锦是当时手工技艺的一枚奇葩。织绣出来的山水、楼阁、人物、花草、鸟兽的真实生动,与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代的漆器、玻璃器、玉器、皇家御用的象辂、竹雕等都达到很高技艺水平。明清时期的手工技艺风格由简至繁,进入从传统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技艺的现状

随着过度的商业开发,传统手工技艺出现了延续断层的问题,很多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手工艺面临濒危的情况,在小范围地区缓慢地维持发展,商品经济社会已经占有了太多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空间;有的甚至已经湮没失传,或者仅仅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孤品,失去了以往的实用价值,而只能作为文物或艺术品束之高阁,更不要提进行社会化的生产相传了。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进入了尴尬的死胡同,而要解决这种局面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传统手工技艺逆发展的原因

(一)传统的传承方式与时代经济发展水平不对称。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方式往往是手手相传、口口相传,如果手工技艺的主体不在了,即使再高超的技艺也会随之消失。而现在的快节奏社会,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像早年的工艺大师一样十年磨一剑,缺少继承人或继承人手艺不精都会导致一门技艺的没落。

(二)机械化生产充斥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空间。在商品经济时代,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事物发展的硬性指标。传统手工技艺的主体和工具的统一性决定了不会有机械生产的效率。所以生产成本相对要高很多,而在收益相同、成本高昂的前提下,就没有资本和动力进行发展和创新。地处大理的白族手工扎染虽然还延续着以往的手工制作,但传承人表示这种状态维系得很艰难。一块布从最初到成品需要五天的时间,以一块染好的布卖120元算,其中光线的成本就需要30元。而化工的扎染可以用机械扎、用造价低廉的化工染料染,时间又快成本又低,传统手工艺很难比及。

(三)缺少保护、展示、销售的平台。“养在深闺无人识”是很多传统手工艺目前的真实写照。现代社会中,很多手工艺品种难得一见真容,无人了解的东西势必也无人问津,无人问津势必就没有市场,再加上一些文化部门缺乏保护的意识,那必将面临尴尬境地退出历史舞台。

四、扭转传统手工技艺逆发展的措施

(一)建立保护名录、分级开发。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开发应本着“抢救第一、保护优先”原则,分批分层次地把各级各类的手工艺资源纳入到保护名录中。要侧重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的抢救,全力进行抢救性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二)注重艺人的保护和继承人的培养。以往的传统手工艺人因为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有动力进行创新和发展。进入市场经济后,一段时间的关注物质忽视非物质使掌握传统手工艺的老艺人受不到相应的重视,后续继承人缺乏。文化行政部门可以对长期从事手工艺创作的老艺人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精神奖励。在相关院校开设专业,并培养艺术骨干,设计专项基金。

(三)加强手工艺品生产销售的市场环节管理。手工艺品不同于其他产品,需要从事相关职业的人既懂艺术、又懂市场。其次手工技艺的生产大多沿袭自然经济的家庭作坊式,把零散的资源化零为整,走产业集群化道路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和发展。

【参考文献】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篇5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水平有了飞跃,人们沉浸于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日益提升的物质生活水平,品味着国外文化给我们的生活方式转变带来的不同感受。在世界日益扁平化进程中,发现我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正被快速弱化,逐渐淹没在单调的国际化浪潮中。传统生活用具是见证我们民族曾经的智慧与文明的活化石,如何保护与传承传统生活用具所承载的传统工艺、民族智慧、传统审美、工匠精神,对工业革命4.0中的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型具有深远意义。

1、“活化”传统手工艺的必要性

所谓“活化”,即赋予文化遗产以新用途,获得新生命,从而使文化遗产能够服务于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需求。传统手工艺也属于文化遗产,对传统手工艺的“活化”就是赋予传统手工艺以新用途,获得更旺盛的生命力,为现代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服务。

传统手工艺门类众多,根据张道一先生的研究分类,生活用具类是其中的类别之一。中国传统生活用具,是我们的祖先为满足生存、生活需求,经过长年累月不断地实践探索而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品,能充分体现中国人传统的造物智慧、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对生活用具类传统手工艺的“活化”,首先是中国人对文化身份、文化归属感和文化价值追求的心理需求。在西式生活深刻影响国人之际,传统生活用具都被现代工业化产品替代,传统手工艺走向消亡。而中国人骨子里的“乡愁”情怀,让即使身在琳琅满目的现代商品世界,也会对记忆深处的传统手工艺蔓延出怀念的情愫。其次,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文化的需要。生活用具类传统手工艺凝聚着中国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智慧,体现着造物过程中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阐述着先人依材造物、物尽其用的绿色环保造物理念,展现着雕、描、刻、绘、嵌、烙、漆等朴素自然的装饰技巧。再次,符合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理念要求。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在巴黎总部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具有5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更应该弘扬发展好传统文化。再有,是推动民族特色品牌,从“代工中国”向“品牌中国”转型的需要。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未富先老”,只有顺利转型,才能真正解决一些重大问题:而传统手工艺文化,能给现代设计注入中国传统的魂,推动民族产业品牌化。

2、“活化”传统手工艺的意义

传统手工艺技艺以及产品中凝集着大量的传统文化信息,它反映了生产力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呈现了地域文化的特质以及手工艺人的品格内涵。同时,手工艺产品传递出细腻质朴的人文乡土气息,唤起人们最本质、最原始的文化记忆和乡土文化认同感。可能有人认为,在现代产品及其丰富的时代,那些传统手工艺品是过时的东西,不符现代生活方式,完全可以被淘汰。然而,这些传统手工艺凝聚积淀着中华祖先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理解,都有着各自的传统,如果舍弃了,中国也就失去了中国的特色。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之根,只有传统文化根系保护完好,充满生命力,枝叶、花朵才会健康生长。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具有民族大树不倒之力量。传统手工艺是民族产业发展之根,传统手工文化所代表的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审美境界。要使我们的民族产业茁壮成长,必须要保护和传承好我们的传统手工文化,吸取借鉴传统手工艺的造物思想,发扬传统手工艺的工匠精神,运用并发展符合国人审美的各类手工艺,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族产业,生发出更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当代产品品牌之花,形成中华民族产业之树不倒之力量。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造物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我们能激活这些承载于物质文化之上的传统技术工艺、古老智慧用于我们当代产品设计,那么,将会为国际设计多元化贡献智慧,我们的生活也将更接近我们民族文化的本源。

3、“活化”传统手工艺的定位方向

传统手工艺门类繁多,各具特色,基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部分传统生活用具都有现代工业替代产品,根据使用价值在传统用具中的权重,传统手工艺的“活化”大致朝两个方向定位。一个方向是淡化生活用具的使用功能,突出生活用具中传统手工艺的艺术欣赏、收藏、装饰及纪念品功能,如油纸伞、团扇、折扇、臂搁……等:这部分传统手工艺的“活化”,主要从传播精神文化的角度切入,这类传统手工艺品运用的传统手工技艺丰富,有雕、描、刻、嵌、绘、漆等多种工艺,可用作舞台、影片的场景背景或道具以及当代环境艺术设计,还可以根据地域景点开发成旅游纪念品,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给游客留下一件记忆载体。一个方向是结合现代生活方式,用现代产品设计来完善优化传统生活用具的使用功能,使传统手工艺走进百姓日常生活,如木梳、首饰盒、餐具、茶具……等。有些传统手工艺,既能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也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可以以一个方向为主,而兼顾其他。

4、传统手工艺“活化”途径探索

4.1用现代设计为传统手工艺注入灵魂

也许传统手工艺人抱怨,一味追求现代设计会对传统手工艺带来致命冲击。但是事实证明,给传统手工艺发展带来颓势的,恰恰是那些安于现状的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他们没有创新的重复制作,不能使产品随着民众对不断变化的生活需求而更完善,造成功能滞后,导致现代设计的“冲击”有可乘之隙。相反,恰是当代设计紧密结合生活,追求不断创新,使得传统手工艺被不断挖掘并得以应用。如日本喜多俊之对“taKo”照明器具的设计,考虑安装的便携性和独特柔美光线的追求,给日本最早出F但濒临消亡的传统手抄和纸工艺带来了新的生机。再如我国的“谭木匠”梳子,将传统工艺与现代专利抛光技术、插齿技术结合起来,用料考究,具有防静电、保健、顺发等基本功能。而且产品装饰主题极具民族特色,有牡丹、翠竹组成的“花开富贵,竹报平安”,有凤求凰、鹊桥仙、合家欢等系列产品,符合国人思维、审美习惯,也为产品增添传统人文气息。“谭木匠”每年向社会开展不同主题的设计征稿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产品经常推陈出新,给消费者带来新惊喜。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当代设计给一些濒临消亡的传统手工艺注入了灵魂。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艺,不是复制,而是“用设计,给过去一个未来”。传统手工艺一旦与现代设计结合,不仅给传统手工艺有了发展的机会,同时也给现代设计遗传了民族文化的基因。

4.2用现代品牌营销策划为传统手工艺注入活力

传统手工艺产生于自给自足农耕经济模式的传统手工业,“酒香不怕巷子深”成为传统手艺精湛,不用任何宣传也能吸引顾客的代名词。但是在到处充斥成本低廉的日用品的当代,如何开拓市场是传统手工艺面临的问题之一。保持一定的市场需求量,是传统手工艺成功“活化”的保障。现代品牌营销策划,是以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为研究的重点,在掌握了大量信息资料的前提下,遵循系统性、可行性、针对性、创造性的原则,为企业品牌的整体营销活动提供一个科学的活动规范方案。通过现代品牌营销策划,挖掘蕴含在产品中的传统手工艺的文化内涵,在宣传产品功能与质量的同时,彰显传统手工艺文化悠远的人文情怀,与受众达成情感共鸣,产生品牌价值,提高市场的销售量,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活力。如前面提到的“谭木匠”梳篦的品牌营销策划,谭木匠从梳子的木材质入手,并以“我善治木”“纯手工”制作的生产加工过程为产品定位,规避以塑料为质的梳子市场的过度竞争。通过挖掘中国几千年积淀的梳文化,结合“情人节”、“七夕节”、“母亲节”等节日开展主题营销活动,塑造品牌形象,品牌风格易于辨认,有浓厚的文化品味,大大提升了谭木匠的品牌内涵。谭木匠的梳子做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而是文化。正是谭木匠引入现代品牌营销策划,才促使谭木匠充满活力,靠销售小小的梳子和镜子,塑造了优良品牌,创造了巨额财富。

4.3充分利用“互联网+”让传统手工文化融入生活

传统手工艺以人为核心、以生活为载体的特征,决定了它只有融入现代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在公众的需求中被更好传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曾经被冷落一时的传统手工艺也在这个时代获得了“活化”的机遇。通过手机app或者是其他互联网平台,不但可以直接购买传统手工艺品,同时还能通过视频看到这些手工艺品制作的过程,直观感受这些具有“工匠精神”的传统手工艺人,如何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地制作出精美绝伦的传统生活用具。“互联网+传统工艺”的模式,不但为传统手工艺的活态化培育了文化生态环境,也通过网络创客的创新设计,赋予传统手工艺以全新的生命,同时传承与弘扬传统手工文化。上海民俗学会会长仲富兰说:“文化是从社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脱离了生活环境的文化必然无法生长,传统文化要更好地传播,就必须生活化,而互联网恰恰是将其生活化的重要载体。”

总结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篇6

关键词:工艺美术教育;价值;发展方向

一、工艺美术传承新形势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课程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一直以不可捍卫的地位存在,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工艺美术专业逐步被与工业化生产结合更为紧密的艺术设计专业所取代。近年来随着国人对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认知与重视,我国工艺美术传承面临新的形式。任何一部成功的工艺作品的背后都存在着其特定的加工技艺,这些精湛的技艺都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并传承下去,以供后人分享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并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而感到骄傲,但在传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颇多。传统工艺美术的主导地位以手工业为主,随着时代与人们大量的需求,工业生产逐渐发展成为工艺美术产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因手工业满足不了大量的需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至此,完全依靠传统手工艺谋生的只能是小部分人。根据工艺美术传承模式分析,可分为以下两大类:一是依靠传统纯手工艺为营生的一类人,通过师徒方式的学徒,通过言传身教方式传承,也是中国较为传统的学习方式传承下去;二是仅依靠人们个人兴趣爱好,在正常工作生活的闲暇时间进行制作,没有系统学习,按照个人对工艺美术的喜好与感悟进行制作,并不存在拜师学艺等说法进行传承。因人们现代化生活方式等因素,上述两种手工艺的传承也随之受到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很难接受长期学习传统手工艺,因传统工艺技术精湛,需要花费过多精力与时间进行学习与研究,因此传统的学徒生活方式逐渐远淡出统手工艺行业,很多年轻人认为与其花费过多时间学习手工艺制作,不如进入城市打工生活,上述现象的发生归根结底是因为传统手工艺需花费过多时间学习且收益效率偏低等因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倡导引入工艺美术教育,以此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完整传承下去,现如今根据生活整体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工艺美术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意识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工艺美术在内的文化艺术消费有了新的需求,国家也加大对工艺美术教育的重视与在工艺美术教育上大量投资,为的是将我国传统的优秀工艺美术技术传承下去,并集合现代工艺美术创新发展,使中国工艺美术在传承之余有着进一步的突破与发展。

二、构建完整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与工艺美术相关课程大致可分为专业型和普及型两种形式。专业型指以工艺美术为主,专业学习工艺美术或与工艺美术密切相关的专业进行重点学习,如大中专艺术类教育等专业性极强;普及型即指对非专业工艺美术类人群进行普及所开设的课程教育。因此专业型教育成为传承与发展工艺美术教育的主要途径。由于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工艺美术的可贵,某些传统工艺手艺的失传,让一些精美的工艺美术成为历史,因此国人更应提高工艺美术的重视程度,尽可能让传统工艺美术继续传承下去,并结合现代工艺美术的优点顺利发展。因此许多院校针对工艺美术教育进行改革,构建适合现代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在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加大对工艺美术知识进行普及,提高学生对工艺美术认知度,加大了学生对工艺美术的兴趣度,并在飞专业院校同样开设工艺美术教育课程,让非专业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相关知识,这一构建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无论是对工艺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学生对于自身发展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篇7

[关键词]民族技艺;传承人;困境;解困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9―0127―02

云南民族技艺传承人,他们身份各异,特点不同,但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显著特征,那就是:他们的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精湛技艺和文化精华,拥有卓越的特殊才能或超凡的技艺,是千百年来乡土知识和乡土手艺的传递者。然而,随着社会的现代化推进,这些掌握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少,逐渐淡出平常生活的视野,传承人作为技艺得以传承的桥梁,呈现出无人继承的尴尬状况。一方面是技艺本身在现实社会中应用的弱化,导致人们对技艺传承的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是技艺传承人培养的环境造成当前传承人培养的困境。

一、虽有国家扶持但却无法避免自生自灭的状态

民族艺术通常以展演的形式为大众所接受,但民族传统技艺却没有民族艺术那么幸运,它常常被淹没在日常生产生活的琐事中,少有艺术欣赏的彰显,对大多数人而言,传统手工技艺的产品制作耗时又成本昂贵,在现代化进程中消亡最快、也很彻底,这个事实已经摆在社会现实之中。

在一次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云南某一小镇,在20世纪60年代,青石板的小道上人来人往,甚是热闹。住房临街的一面基本上都用作商铺,访谈对象的家门口是一打铁铺,每天听着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左边不远处就是一个木匠铺,各种成品和半成品木器摆放在铺内,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来挑选铁制工具和木质品。90年代以后,两个匠铺相续凋零,前来购买商品的人越来越少,成本反而越来越高。力壮的铁匠为了生存只有关门改行,而木匠因年事已高,虽然很少人前来购买产品,但他仍然坚持做着,只是他身边没有了徒弟和帮工,只剩年迈的自己一个人。直到有一天,木匠铺不存在了,才知道木匠师傅已经去逝了。

像铁匠和木匠这样的乡土技艺还有很多,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还留存着,这些掌握技艺的人有些改行、有些技艺生疏、有些当做业余爱好,这些传承人虽然在乎自己的技艺,但在市场上已经没法实现其价值。近年来,虽然各级文化及相关主管部门也搞过一些有关传承人的调查和命名工作,但主要集中在已经获得或者将要申请“非遗”的项目上,而众多的云南民族民间乡土技艺和技艺传承人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二、虽愿意传授技艺但却面临人去艺绝的无奈

目前,云南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大都散落乡村,且年事已高,或者在乡村民间的生活中,基本上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

以云南德宏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水鼓传承人李腊补(音译)为例:水鼓是德昂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逢年过节都要敲,但是现在当地会做水鼓的基本都是和李腊补一样七八十岁的老人了。李腊补说,他儿子没有学会制作水鼓的全部工序,只是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做过几次,不是很熟练。在他们那个地方前几年还有几个会做水鼓的,但是现在除了他本人,其他人基本都不在了,现在他愿意教,其他人却不愿意学,也没有人主动来学,如果有年轻人或者外地人愿意学,他也会教他们,可惜现在没有人来拜师学,谈到以后水鼓制作的问题,李师傅直接表露出以后可能没人会做的担忧。

此案例中,李腊补师傅的谈话反映了当前水鼓技艺传承的方式,以及传承人培养问题所遇到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制作技术被动失传的问题,对当前民族传统技艺传承人培养方面凸显的缺失和焦虑,也折射出物质因素对于民族技艺传承的制约。

三、虽尽力保护技艺却面临青黄不接的危局

以德宏德昂族竹编传承人李腊泥为例。以前这个地方家家户户都会竹编,但是现在这个村子里面的除了李腊泥之外,只剩下个别能编制得熟练一些了。在探讨传承出现的问题时,老人家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竹编赚不着钱,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赚钱了,没人愿意待在村子里学竹编;二是现在掌握德昂族传统编制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谈到以后这门技艺传承的问题时,老人担心传承人的青黄不接、无人传承会慢慢导致这门民族技艺成为历史记忆。

此案例中,李腊泥师傅的谈话反映了当地德昂族传统竹编面临的传承困境。当然,也折射出了市场经济对于传统技艺的冲击和影响。传统技艺的传承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导向对手工技艺、传统技艺人的价值认识不到位,传承人培养的主动性不强,长期处于被动传承的局面。谈到这一问题,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赵自庄说,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不少正面临消亡,尽管已经做了及时保护,但能不能传承下去依然是未知数。

四、虽有现代抢救技术但却赶不上失传的速度

民族传统技艺在被现代化的过程中,虽然得益于现代技术助其提高效率,但却赶不上技艺失传的速度。比如,德宏阿昌刀传承人娄四东。四五年以前,刀鞘就是靠纯手工做,但是手工雕刻比较粗糙,而且比较费时。而现在使用机器雕刻,只要手绘一下就行,用a4纸设计好,再扫描到电脑里面,用专业的软件,先做平面,再做立体,再做尺寸,将尺寸大小匹配好,最后输到电脑里面,由电脑控制机器雕头,速度快很多。现在这个已经普遍代替以前手工雕刻刀鞘了,娄师傅还坦言,主要也是因为机器雕刻的效果比手工的要好。

其实其他制作工艺也可以用机械代替,但是为了保留这门传统的手工技艺,他还是主张大家将这门优秀的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娄四东师傅的谈话反映了当前机械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对于阿昌刀传统制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也折射出传承人对于民族技艺的传承、保护和促进等方面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通过和娄师傅聊天了解到,当前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进行,但是传统技艺传承人培养,还是必须遵循老的师承方式,不能走市场化或者其他的模式,否则就不叫培养传承人了,只有这样才能将古老的技艺保留和延续。当前的市场化物质利益和市场需求驱动,导致人们对民族技艺产生了不少误解。

五、云南民族技艺传承人的解困路径

云南民族技艺的主要传承方式包括:师承传承、家传传承、学校传承为主。技艺可以传承,技艺传承人也可以获取相关独特的技艺。在同一地域,甚至出现几个技艺传承人以家传和师承出较多的新传承人,这些人获取了相关的技艺,那么由此而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如何划分?如何规划?如何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来确保?传承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如何协调?这些都是导致传承人培养的成效衡量标准之一。我们还应对知识产权理论进行创新,将技艺传承人培养、技艺传承人、知识产权保护等三者有机结合起来。〔1〕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得以保护得以传承的重要主体,因为他承载着特有的技艺和知识,因此对传承人进行保护急不可待,主要从四方面入手:

(一)尊重民族技艺传承人意见,培养知识产权意识

民族技艺传承人的权利主体是其本民族的传承人,因此在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民族技艺传承人的意见,将传统的民族技艺和改良过的民族技艺进行区分,培养民族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而加大传承和创新的积极性,对民族技艺传承人进行保护和弘扬。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传承人和受承群体进行界定和资助

由于民族技艺的传承人是一个非特定的群体,权利主体难以确定,因此在确定代表性传承人时需要一个健全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认定。对其进行认定后,完善相关资助体系,对其传承人培养行为进行认定,根据指标来确定获得的传承人培养补助。同时,对学习民族技艺和从事民族技艺的人,可以像给予免税或政府提供公共场地等补助和政策,来推动传承人学习动力。

(三)制定国家、政府、高校及成立民族技艺协会“四位一体”的培养方案

首先,将民族技艺作为乡土课程,纳入地方的基本教育中。同时,明确传承人培养中的指导思想、目的、基本任务、机制、目标,以及相应的政策、资金、法律等保障体系,相关机构制定具体的传承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指导性的参照。其次,地方政府要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结合本地区民族技艺的遗存现状、文化特征、传承人概况等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利用本地各种资源优势,制定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地方性、民族性技艺传承人才培养方案”,使该地区的传承人才培养落到实处。〔2〕扶持发展,不一味为了保护而最后进入博物馆。最后,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协会下成立民族技艺传承人培养方案,具体到各个分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制定出详细的方案,比如:像当前的《刘三姐歌谣传承人才培养方案》、《傣族孔雀舞传承人才培养方案》等,我们也可以成立《象脚鼓制作技艺传承人培养方案》、《德昂族酸茶技艺传承人培养方案》、《白族雕刻技艺传承人培养方案》等等。

(四)对技艺类型分类,倡导群众“业余爱好型”人才培养模式

民族技艺产生长于民间,传承于民间,它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在于其“活态性”。因此,使民族技艺源渊流传、经久不衰的强大动力在于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加入到民族技艺的传承中来,并将民族技艺融入到日常生活。我国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民族技艺,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广大人民群众业余爱好的方式来传承的,如广西刘三姐歌谣、侗族的芦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如此,这些民族技艺的传承人不是单一的个人或特定团体中的“圈内人”,而是爱好这些民族技艺的广大人民群众。〔3〕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分类区别对待,对民族传统技艺能产生实用价值的,也就是能自然走向市场的,传承人培养模式自然不用太过于强求,他本身就已经具备一个自然传承的过程。对具有审美价值的民族传统技艺,这类技艺可以补偿潜在着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有着深层意蕴和内在含义的价值取向,则就需要从乡土教育为基础,高等教育为补充的双重教育模式来推动。对具有产生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民族传统技艺,则更多方面是推动师承和家传方式来促进传承人培养。

〔参考文献〕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篇8

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实施动态管理,鼓励地方参照建立本级的振兴目录。对列入振兴目录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

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各地要通过多种方式为收徒授艺等传统工艺传习活动提供支持。引导返乡下乡人员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创意等产业。

(三)将传统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重点。

依托相关高校、企业,组织传统工艺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组织优秀传承人、工艺师及设计、管理人员,到传统工艺项目所在地开展巡回讲习,扩大传承人群培训面。倡导传承人群主动学习,鼓励同行与跨行切磋互鉴,提高技艺水平,提升再创造能力。

(四)加强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理论、技术研究。

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传统工艺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传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传承。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帮助传统工艺传承人群提升学历教育水平。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单位设立传统工艺的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工艺装备的有机融合,提高材料处理水平,提高产品整体品质,为传统工艺发展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撑,并切实加强成果转化。鼓励出版有关传统工艺的专著、译著、图册等研究和实践成果。

(五)提高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

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结合现代生活需求,改进设计、改善材料、改良制作,并引入现代管理制度,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和体系,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鼓励传统工艺从业者在自己的作品或产品署名或使用手作标识,支持发展基于手工劳动、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手工艺。鼓励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合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注册产品商标,保护商业秘密和创新成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培育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知名品牌,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依托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培训基地,推动传统工艺品的生产、设计等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工艺大赛、技能大赛,发现、扶持传统工艺创意人才。

(六)拓宽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

鼓励在传统工艺集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自然和人文景区、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传统工艺产品的展示展销场所。集中展示、宣传和推介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推动传统工艺与旅游市场的结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等相关节会上设立传统工艺专区。举办多种传统工艺博览会和传统工艺大展,为传统工艺搭建更多展示交易平台。鼓励商业网站与相关专业网站设立网络销售平台,帮助推介传统工艺产品。

(七)加强行业组织建设。

鼓励地方成立传统工艺行业或同业组织。行业或同业组织要制定产品质量行业标准,组织或支持开展面向本地区或本行业传承人群的培训和交流等活动,并提供信息、权益维护等服务。

(八)加强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

鼓励各地对传统工艺集中的乡镇、街道和村落实施整体性保护。结合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注意保护传统工艺相关的文化空间和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鼓励研发绿色环保材料,改进有污染的工艺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整合现有资源开展非商业性象牙雕刻技艺研究和传承,引导和支持使用替代材料传承以象牙等珍稀动植物资源为原材料的相关技艺。

(九)促进社会普及教育。

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支持各地将传统工艺纳入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和中小学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支持大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体验和比赛,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鼓励电视频道、网络媒体等推出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类节目。拍摄和译制传统工艺纪录片、教学片和宣传片,弘扬工匠精神,促进知识传播、普及和技艺交流,方便大众学习传统工艺知识。鼓励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或组织传统工艺相关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依托公共文化服粘∷积极开展面向社区的传统工艺展演、体验、传习、讲座、培训等各类活动,使各级公共文化机构成为普及推广传统工艺的重要阵地,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增强传统工艺的社会认同。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篇9

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课题关于广东、山东、浙江、河南、陕西、甘肃、云南、贵州、内蒙等9省,民间工艺美术、行业工艺美术、工艺美术培训教育等领域的243个调研个案情况,振兴民族传统工艺美术,需从市场规范、设计发展、教育传承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推进。具体建议如下:

一、实施“中国工艺美术产业转型升级计划”

(一)建立“中国工艺美术产品质量标准”。加快传统工艺美术工艺等部级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制定,出台工艺规范、质量要求和行业标准,以此为基础,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或产业品牌,提升工艺品品质及溢价能力。

(二)实施“工艺美术市场分级认证机制”。就手工、原创与机械化、规模化复制仿制等,建立分类认证制度。依据原创性、工艺流程及数量规模等,划分原作、限量版、精品、普通品等类别,以印章、证书及作者签名等为标识。保护手工原创,并使批量化生产适得其所,引导市场经营向原创原真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以良性竞争带动传承和行业发展,防止市场受伪劣仿冒冲击和破坏。

(三)建设“工艺美术知识产权服务托管平台”。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构建工艺美术发展激励机制,促进工艺美术知识产权服务托管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破除行业垄断,减少创意、生产和销售的中间环节,开放工艺美术产品发行传播通道,避免民间自发原创版权保护导致的封闭。

(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倡导工艺美术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工艺美术企业以中华造物精神、工匠境界、匠人态度等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工艺美术产品制造、产业行销的思想文化支撑,突出中国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深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文化内核和发展潜力。

二、建设“全民工艺美术创业系统”

(一)成立“工艺美术中小微企业管理服务部门”。借鉴美国SBa(SmallBusinessadministration,小企业管理局)经验,由主管部门成立工艺美术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为工艺美术中小微企业市场化发展提供投融资服务、商业咨询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服务,使需求式创业成为全民手工创业常态。

(二)设立“工艺美术扶持基金”、“工艺美术创业基金”。借鉴国家“双创”扶持政策,对工艺美术创业者给予扶持。尤其基于多数传统工艺美术学习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环境条件差,“板凳一坐十年冷”,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收益,影响从业选择,部分工艺美术因此面临行业发展困境,需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扶持鼓励。

三、加强民族传统工艺美术基础信息建设

建立“民族传统工艺美术造型体系”基础数据库。针对工艺美术发展主要以市场、展览、比赛为中介,相关题材、样式以及工艺技法为市场消费、展赛导向等所主导,原有丰富性被削弱,与传统生活相关的母题母本、图式形态、符号纹样、工艺技法等大量流失,文化潜力弱化的现象,从文化信息基础上加以梳理、修复和保护,建立留存手工艺文化样态演变过程中的母本、母题以及文化符号、图式、形态的基因数据库,留存民族文化意象和工艺的资源谱系。

四、进一步修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

已有《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于1997年颁布,迄今已近19年,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修订《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进一步明确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价值、传承方式和社会意义,提出更为有效的保护与发展措施,拯救濒危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并切实促进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振兴,迫在眉睫。

五、在贫困地区实施“工艺美术精准扶贫”

在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及贫困地区,鼓励村民从事传统手工艺劳作,以家庭作坊为主体,前店后坊,发展手工艺生产,建立以手艺带农户,以农户带农村,以农村带基地,以基地带销售的经营模式。加强基层协作组织建设,成立农村手工艺合作社。发展特色手工艺品牌,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贴牌”产品和更多“创牌”产品。发展手工艺公平贸易,为相对闭塞贫困地区的手工艺生产者直接寻找市场和消费者,提高手艺收入。建设配套服务体系,在手艺生产、技术创新、产品推广、市场服务、资金投融资等方面提供政策、人才、基础设施支持。

六、将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一)实施中小学“传统工艺美术进课堂计划”。工艺美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籍之外一支生动的造物文脉,承载工艺匠心、人文风俗以及中华美学精神。将传统工艺美术作为动手实践及文化体验课程,有助于深化青少年对中华传统造物精神及传统文化艺术的体验和认识,培养心灵手巧的实践能力和文化创造力,锻炼专注坚韧的态度和品质,也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为延续发展民族文化创造力,埋下种子,打好基础。

(二)发展民族地区工艺美术职业教育。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不能简单照搬东部发达地区模式,需与文化生态资源开发有机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富含特色工艺美术资源,发展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健全课程体系,鼓励聘请专业技师和能工巧匠传授技艺,有助于解决民族特色文化进课堂问题,培养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特色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特色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打牢内生式发展的教育基础。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篇10

党的十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和要求,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部署。从横向看,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未来总体目标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的布局及报告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的表述,体现了党对于文化地位的高度认识,对文化引领作用的高度重视。在报告内容非常丰富、惜字如金的情况下,用22个字提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央对这个任务在文化建设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的肯定。从纵向看,在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首次全面阐述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要求、原则、任务之后,在十报告中,再次明确肯定地提出了建设传承体系的总体要求,使其成为全党工作的重要任务,成为全国人民的努力目标,更加重了这项任务的分量。

十报告无论是总结经验还是部署工作,都体现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发展,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三个方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对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重要意义、根本要求、遵循原则、工作任务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从道路的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可以归结为五大建设,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其中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总结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可以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和持久的动力的。

2.从理论的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品格,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自然不可能离开中国的文化土壤,而这块土壤又是丰厚肥沃的。引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阐述:在我国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早就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这一份丰厚的遗产我们应该继承,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与做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有机统一起来,才有思想,才有中国革命的成功,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从制度的角度。创造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是在理论指导和实践总结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律性的认识和程序上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含了文化在内的各方面制度。我们认识到,十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正是一个制度性的要求,是把传统文化传承这样一项重大任务用制度化来给予保障。我们对于体系建立的努力,一定要通过制度化来实现。

二、从工艺美术教育这个侧面,看传承体系建设的问题

从工艺美术教育这个侧面来看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大类之中,传统手工艺是个大项,品类丰富,据潘鲁生统计,国家、省、市、县四级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9个门类180多个品种,达8600余项。民间手工艺的传承,历史上始终是师徒制。

新中国成立之后,各地建立了一批工艺美术学校,开始了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现代教育进程。1956年中央工艺美院建立,之后各地建立了多所工艺美校。这是工艺美术教育发展较好的时期。

1999年中央工艺美院合并进入清华大学,改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之前的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中原“工艺美术”二级学科被二级学科“艺术设计”代替。这一阶段包括清华美院和各地工美学校大多形成转型发展的局面。现代设计的各专业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工艺专业,从名称、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到招生方式、考生意向和社会反应都背弃了原来的办学初衷。可以说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遇到了又一次低潮。这与当时手工艺低迷的市场遭遇和现代设计在市场上因需求成为宠儿(包括产品和人才)的实际大体符合。

应当看到,在这种潮流中也有坚守者、清醒者,如山东工艺学校改为山东工艺美院后,始终沿用工艺美术的院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也还保留了工艺美术系。

随着2004年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兴起、中国经济发展、文化市场兴隆;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等机会使世界关注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又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受到追捧。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文化建设的重大命题,文化产业渐成支柱产业。民间收藏热和一批以民间手工艺为基础的企业的成功(湘绣、紫砂等),使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人才的培养又受到大家重视。

2012年教育部再次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在艺术门类一级学科“设计学”下,恢复了“工艺美术”二级学科。

当前工艺美术教育存在喜忧同在的情况,一方面,一批学校开展了工美人才培养,据我们初步调查,目前开设工艺美术类、民间工艺类高等教育的学校大约有20所,分为三类,一类是清华大学等综合性院校(7所左右),第二类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艺术院校(6所左右),还有一类是职业院校,含公办和民办,如湖南湘绣学院等(5所左右)。另一方面,不少非遗项目仍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急待解决传承人培养问题。

北京城市学院2012年创办了“首都文化艺术学院”,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已经招生、开学。办学目标是培养有地方特色的,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艺术素养的,手工技艺扎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继承者,从中能产生有文化、能设计、会制作的真正的传承人。当然,能培养出大师级传承人是更高的目标。我们在机制上采取校企合作,校业合作,与北京工美总公司及玉雕厂、牙雕厂、服装厂合作,与工美行业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合作。通识教育由学校进行,聘请高水平专家、专业教师授课。技能培养采取合作模式,实训基地建在工美技校和工厂、工作室。聘请工美大师等拜师带徒,探索一条传承人培养与学历教育结合、人文教育与技能养成结合、构思设计与手工技艺结合、专家教育与大师培养结合、课堂学习与一线实训结合的路径。力图探索一条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模式,为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出力。

三、关于工美教育在建立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作用的几点建议

(一)需要对工美传承与教育的现实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有必要组织一次深入一点的调研,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建议有关部门或协会组织这项调研。

(二)通过研究对传承体系的理念和要求进行理论思考和梳理。如传承必要性,什么是优秀传统文化,怎样有效传承,教育与传承的关系,传承体系的内涵和要求,传承体系的架构和组成,传承体系的建立、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规律,传承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建设途径、措施、评价标准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深入思考,使传承体系建设形成观念、认识的引领和理论的支撑。

(三)对传承体系建设进行实践探索。说探索是因为体系建设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日之功,不能理想化,甘于寂寞,不计名利,从点到面,星火燎原。建议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教育的专业委员会,联合起有志者,形成实践的点、线、面,为形成体系做实际努力。我们实践探索即从传承人培养与教育结合的模式探索开始,通过对传承与教育、学历与师承、文化与技艺、设计与手工等方面的关系的探讨和实践,与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开展中职、高职、本科打通培养。为专业人才和重要技艺的传承做实际工作,避免人亡艺绝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