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外汉语的含义十篇对外汉语的含义十篇

对外汉语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9:32

对外汉语的含义篇1

[关键词]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合作原则;态度准则

一、引言

近些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慢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但是由于教材编排的不成熟和教师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导致没有形成系统的会话教学方法。因此,学生的交流障碍还普遍存在,机械死板的会话还有待改善。因此,本文拟从会话含义理论出发探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会话,为教材的编写和汉语会话教学提供实用的思路。语料搜集主要从以下四本教材中获取,分别为:《发展汉语一初级汉语口语》(陈晨、VickyChu)、《话题口语》(郑国雄、陈光磊)、《汉语会话301句》(康玉华、来思平)、《新汉语情景会话》(陈如)。

二、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会话编排分析

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Grice,H.p.)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做演讲《逻辑与会话》时提出交际的合作原则,他借用康德在“范畴表”中列出的“质”“量”“关系”“方式”四个范畴的名称,在合作原则下面建构了四条相应的准则:量准则、质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本文从会话含义理论出发探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会话编写情况,主要是按照“合作原则”的四个范畴准则,再加上态度试颍对教材中会话进行对比分析。

(一)量准则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应答语提供的信息量过多,那就太过繁琐和累赘,而如果应答语提供的信息量过少的话,没能满足引发语发出者的预期效果,交流就会出现问题。因此,会话中要求交际者提供恰当数量的信息。

1.李明:你是什么时候到北京的?留学生:是去年十一月二十号来的。

李明:大卫也是去年来的吗?留学生:他是上月十七号来的。(《新汉语情景会话》)

2.刘京:这儿的天气你习惯了吗?和子:还不太习惯呢。这儿比东京冷多了。

刘京:你们那儿冬天不太冷吗?和子:是的。(《汉语会话301句》)

第一段对话中李明每询问一个问题,留学生就如实地回答他的问题,在回答的量上满足问题的要求,不多不少,符合量准则。第二段会话中刘京问和子是否习惯了这里的天气,和子在表达了不太习惯后,又加了一句“这儿比东京冷多了”,把当地的天气和自己家乡的天气对比,说明不习惯的原因,更加有礼貌和态度温和,也为二人的谈话增加了话题点。因此违反了量准则却遵循了礼貌准则,显得更为得体。

(二)质准则

遵守质准则也就是说要求所说的话真实可信,这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条件,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会话中大多数都是体现遵守质准则的。

1.保罗:我很喜欢吃中国菜,以后有机会,我也要学做中国菜。王刚:好啊,我可以教你。不过,我可要收学费。保罗:没关系,等我学会了做中国菜,天天请你吃饭,就算交学费了。(《发展汉语》)

这段对话中王刚和保罗所说的话均违反了质准则,但是他们的“学费”在这样的语境下显然是好朋友之间的玩笑话。因此,他们为了追求态度准则的幽默次准则而违反质准则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达到了很好的交际效果。

(三)关系准则

话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围绕话题展开,只有切合题意互相遵守相关准则才能顺利交流下去。还有一种情况是故意违反相关准则为了传递特殊的含义或者为了维护其他准则而违反相关准则。

1.甲:你记得那个泰国朋友李星吗?乙:记得,是上个月你给我介绍的。甲:他要来北京旅游。乙:是吗?什么时候?甲:下星期六乙:太好了,我们一起去看他。(《新汉语情景会话》)

2.王刚:下面可以打鸡蛋了,把两个鸡蛋打开,放进大碗里,然后用筷子调匀。保罗:怎么调?王刚:我来吧。你在旁边看一看。(《新汉语情景会话》)

第一段段对话中的甲和乙都紧紧围绕泰国朋友李星这一话题,使得交际环环相扣、紧紧相连。第二段中,在保罗询问怎么做时,保罗可能怕他做不好,又怕打击他自信心,所以没有围绕怎么调这个话题,而是说明自己要亲自调,这是维护了礼貌准则而违反了相关准则。可见,故意的违反有其背后隐藏的特殊含义,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更为重要的准则。

(四)方式准则

在日常话语交际中,我们要注意自身说话表达的方式。模棱两可、过于冗长、过于简练等等不当的回答方式都会对良好的会话交际造成不便。

1.丈夫:(转身问)明天天气怎么样?妻子:晴天,有风。丈夫:热不热?妻子:很热,35度。(《话题口语》)

2.玛丽:这张照片上的小宝贝是谁啊?一头黑发,一双大眼睛,真是要多可爱又多可爱。苏珊:是小王的儿子苗苗,大家叫他“小皇帝”。玛丽:“小皇帝”?这话怎么说?

第一段会话中的妻子的应答语干脆简洁,准确真实地回答了丈夫期待和需要的信息。第二段,苏珊回答玛丽的问题时加了一句“小皇帝”,故意造成的歧义是为了幽默有趣,因此引发了后面的话题,达到了较好的交际效果。

(五)态度准则

西方对于格赖斯合作原则的发展和补充最多的集中在礼貌态度等方面。因此,本文选择周礼全的理论成果,即在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后再加一条态度准则,包括:礼貌次准则、幽默次准则、委婉次准则。

1.幽默次准则

科尔:山本别不好意思,我来当“红娘”,你们谁要我帮忙?玛丽:就算我找不到对象,也不要你帮忙。苏珊:科尔,你多帮帮自己的忙吧。科尔:好,你们现在不来找我,过几年都变成了“老太婆”,不来求我才怪呢。(《话题口语》)

这段对话中,虽然科尔说“老太婆”是违反了礼貌次准则,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开玩笑的时候,在这里违反礼貌次准则反而达到幽默有趣的效果,也使得交际双方的交流更加有趣真实。

2.礼貌次准则

(1)王同学:你要去哪儿?玛丽:我要回国了。王同学:日子过得真快,你来北京已经一年了。玛丽:常来打扰你,很过意不去。王同学:哪儿的话,因为忙,对你的照顾很不够。玛丽:你太客气了。王同学:哪天走?我去送你。玛丽:你那么忙,不用送了。(《汉语会话301句》)

(2)科尔:我看除了生孩子,男人干什么都比女人强。苏珊:你真是大男子主义。大概美国多的是你这样的男人,所以妇女要搞女权运动。科尔:你爱怎么说怎么说吧,我不在乎,我要走了,再见。(《话题口语》)

第一段会话,玛丽回国前和王同学的道别中,二人对话充满感谢和客气的话语。在汉语语境中重礼节和人情,遵守礼貌次准则更加真实自然。第二段话可以说是真正地违反了礼貌次原则,科尔强势和不礼貌的态度是出于自己真实地想法,苏珊听到后说他“大男子主义”,二人不太愉快的谈话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此对话对汉语学习者面对不如意对话的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3.遵守委婉次准则

(1)王兰:明天有个画展,你能去幔看笪溃何液芟肴ィ可是明天有个约会。王兰:怎么?是和女朋友吗?大卫:不是,有个同学来看我,我要等他。

(2)爸爸:我看有点儿瘦。妈妈:袖子有点儿长。爸爸:领子也高了一点。孩子:我喜欢这件衣服!(《新汉语情景会话》)

第一段中,王兰邀请大卫去看画展,大卫没有直接回答“去”或者“不去”,而是先表达了想去的意愿和不能去的原因,委婉地拒绝了王兰的邀请,符合中国含蓄内敛性格文化。第二段,爸爸和妈妈委婉表达这件衣服不适合孩子,想劝说孩子不买这个,但是孩子直接表明自己对衣服的喜爱,故意违反委婉次原则来抗议父母的劝说,就是要告诉父母想买这件衣服。

对外汉语的含义篇2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文化因素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2012年人才引进项目(12XSYK004)。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11-184-2

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整个教学环节是涉及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吕必松曾说过:“探讨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研究语言的先行条件,因为任何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都与特定的文化因素是密不可分的。”Brown也从这个角度出发所提出了文化同化概念,他指出:“人们学习汉语的同时必须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同语言理解密切关系的文化理解。”由此可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可窥见一斑。

对留学生来说,要完成学习汉语的目标,就必须掌握汉语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只有做到细致而深刻地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与历史,才能更精准、更灵活地使用汉语。从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的角度来看,学习汉语不仅仅只是为了掌握一种技术,而应该是在掌握汉语的基础上,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文化,进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语言的基础是词汇,核心是词义。”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就是词汇。因此,词汇总是能够以最生动、最便捷的模式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历史更替与生活变迁。词汇可以非常敏感地反映出语言的任何变化。所以,词汇可以做到任何时候都能迅速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然而,由于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历史背景又不尽相同,指代意义相同的词汇在不同语言体系中蕴含着本民族所特有的意义。汉语词汇许多词语的语义涵义,都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这样就使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障碍。要使学习者真正理解词汇的含义,就必须解释词语的文化涵义。只有全面揭示词汇的文化涵义,才能增强学习者辨别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因此,文化渗透就成为词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甚至可以在具体实践之中成为一项独立的教学设计。

一、何为具有文化义的词语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我们所认知的文化与广义层面尚的文化概念有所不同,它主要是指与语言有关的精神文化,一般指的是通过某种语言中的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即狭义上的文化,对外汉语界将其称为词汇的“文化义”。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义的内涵有多种界定,常敬宇指出:“具有文化涵义的词汇是指包含特定文化范畴的词语,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将该民族的文化反映在语言词语之中,这些词语把隐含的深层民族文化信息明确的呈现出来,它来源于一个民族的心理、物质以及制度文化。”陈光磊认为应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增加与目的语语用及语义相关的文化知识,包括如下内容:1.在词汇与语义中所呈现出的民族文化有的概念及特有的事物;2.具有相同指称意义或书面意义的词汇,但在不同语言体系中所表现出来文化含义却大相径庭;3.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同一对象的概念在语义上的分类会略有差别;4.一些可以体现特定文化内容并具有固定结构的习惯用语,例如:成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俗语等等。

以上界定的实质都是从汉语词汇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进行阐述的。换句话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那些所谓的蕴含文化内涵的词汇指的是拥有承载汉民族特有文化能力的词汇,其特点是先有所指,在这个基础之上必然又承载着一定数量的文化信息。因此,结合教材和课堂教学实践,本文所涉及的具有文化义的词语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一)仅包含字面意思的文化义词语。“仅包含字面意思的文化义词语”,是指凭借字面意义即可直接了解中国独特文化的词语,这类词语无论是对讲授者还是学习者来说相对都是比较容易的。例如:熊猫、饺子、竹子、对联等等。

(二)具有隐含意义的词语。即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引申义,并且有些词语本义与引申义同时都保留着。例如:1.说曹操,曹操到。(一指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另指形容曹操的耳目众多,动作迅速并且无所不在,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他人面前,是需要提防的人。是时下一句比较流行的俗语。)2.肚子里的蛔虫(引申为知己,知音。此词义是运用修辞的方式所引申出来的意义。)3.风云(本指风和云,现在常用它象征战争或变幻动荡的政治局面。)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汉语词汇有着非常丰富的意义,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宽广深厚。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广义范围的“文化”,词汇的文化义常常具有隐含性和民族区域性特点,更重要的是这个特点在本族人日常运用中往往是“习而不察”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些容易被我们所忽视的文化义,常常会成为留学生学习汉语最大的障碍。在词汇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借助文化教学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词汇教学中文化义涉及的内容

上文提到,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系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事物或概念,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化信息。经过实践调查,在留学生较难掌握的词汇之中,将涉及文化义的词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词汇的文化成因。这是指一些能反映一个民族所特有物质文化的词语。例如:成语是最能体现此特点的一种形式,大多数成语记载了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的言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以达到令人警醒和信服的目的。如:“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此词出自苏轼的《文与可画谷偃竹记》中“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现常常运用其引申后的意思,即比喻解决问题之前就已经有了充分的方案完整。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个成语的上述这些文化背景,就不可能体味其真正含义,甚至出现有的西方语言翻译者把此成语译为“肚子里有根竹子”的笑话。由此可见,了解汉语的文化背景对留学生来说是习得汉语的必经之路。

(二)词汇的具体运用。其实质包括:所学词汇汉民族如何使用?为什么这么说?现实语境中如何运用?这些问题应该说是词汇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障碍。如“入乡随俗”,是《发展汉语(初级下)》第一课的生词。对于初次接触成语的学生来说,这种四字格式的词语相对于他们以前所学的,所包含的内容就要丰富多了。自然,在理解上和运用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而,在课堂上,结合学生初到中国的生活写照,从文化习惯上对这个词进行了讲解,可以使学生真正领会词语的含义。诸如此类的方式同样适用于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词汇形式的教学中。

(三)词汇的文化背景。由于民族区域性特点,产生词汇歧义以及多义的问题。词汇含义多样(包括歧义)产生的原因很多,如时代的变迁、语境的不同、南北方地域的差异、普通话与方言的差别等等。如因南北方地域的差异而产生的同一词汇而含义不同:“南方人说的‘包子’原来就是北京人说的‘馒头’,南方人说的‘戒指’就是‘顶针’,南方人说的‘留声机’,在北方就成了‘话匣子’。”此外,不同民族对相同事物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这些问题都可能对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扰。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实质就是教文化中的语言。也就说“对外汉语的本质特征是语言与文化教学的统一,这是由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化教学的特质所决定的。”文化影响语言的结果,使得语言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想圆满地达到交际的目的,除了学好目的语以外,目的语中所包含的大量文化信息也是不容小觑的教学重点。否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在交际中闹笑话,甚至发生矛盾冲突。

参考文献:

[1]石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衔接[J].文学教育,2007,(9):78.

[2]常敬宇.汉语词语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语言文学应用,1997,(1):69.

对外汉语的含义篇3

一、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的界定

(一)文化空缺词语

所谓文化空缺词语(cultural-gappedwords),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与概念在词汇语义上的呈现。文化空缺词语几乎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的当中,这是因为每个国家的语言都包含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就先拿我国的汉语词汇为例,很多词汇都是我国所特有的,比如“道”,“八卦”,“三纲五常”等等,在如特殊时期的“红卫兵”,“上山下乡”等等,以上词汇均为我国特有,在外语中没有对应概念的词汇,因此这些词汇就是文化空缺词语。

再举一些外语中的例子,俄语中的苏伯汤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空缺词语;再如英语中的hippies(嬉皮士),knightliness(骑士精神);日语中的刺身(生鱼片),西班牙语中的flamenco(弗拉门戈舞),gazpacho(西班牙冷汤),蒙语中的那达慕也是文化空缺词语。

(二)特殊文化含义词

所谓特殊文化含义词,指特殊文化含义词(culturally-loadedwords),主要指在不同语言中概念意义相同但是因文化差异而造成文化意义相反或有较大差异的词语。

1.概念意义相同,文化意义相反或有很大差异

这类词汇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汉语中的“狗”和英语中的“dog”。然而就“狗”和“dog”的文化义来说,中国人倾向于因为狗“苟且偷生,得过且过”的习性而产生排斥厌恶的心理,因而由狗构成的词汇大多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看门狗,狗胆包天,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但英国人却把“dog”看成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manbestfriend),又如中国人视黄色为尊贵之色。皇帝穿的服饰颜色就是黄色,比如“黄袍加身”的典故。但在英文词汇中,yellow含有胆小卑怯之意。如,ayellowlivered的意思是“胆小鬼”。

2.概念意义相同,文化意义彼有此无或者此有彼无

这一类型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蜡烛”和“candle”。蜡烛的概念是指用蜡或油脂所做的供照明的物品。在汉语中,蜡烛有其特有的象征意义,例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优秀品质,又如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炬具有顽强拼搏之意。在英语中,“candle”一词只表示蜡烛,没有类似汉语那样的文化含义。

如像“朱门”,“扫帚星”这样的词汇,其文化含义实际是“富人家的房屋”和“不祥的女子”。然而,在其他语言中,它们的含义只是表面意义上的红色的门和彗星,并无它意。如若不了解中国古典文化,是无法了解上述词汇的真实含义的,所以上述词汇也是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词汇。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词语的教学

(一)把握教学中的重点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但凡涉及到物质和制度方面的词汇,外国学生大都可以理解,不太容易出现误解。假如一位外国学生爱慕中华文化,经常涉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那么便会积累很多中文词汇。但是如果这位外国学生只是因为工作或是学习的原因才学习中文,那他就没有大量阅读名著的需要,所以上述名著中的古典词汇不应该作为对外教学活动中的重点。

(二)讲解文化知识

一些留学生学习中文,原因就是对中华文化感兴趣,因而对其讲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初始阶段,可以用学生的母语向其传授一些中国的基本文化常识,为其后期的文化教学打下基础。在外国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常用的中文词汇之后,可以开设类似中国历史,中国经济这样的课程,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中文水平。

(三)情景设置教学法

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情景设置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文化词汇。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难以理解的成语时,可以用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将成语进行解释,让学生通过联想的方式将解释与成语本身联系到一起,让学生真正理解成语的内涵,并锻炼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时代在进步,教师应该更多的采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相对于教师的口授讲解,音乐,电影,图片等多媒体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为深刻的理解文化词汇的内涵。

对外汉语的含义篇4

关键词:对外汉语;成语;成语教学方法;成语教学的意义

一、关于成语

1.成语的来源

汉语中的成语多数来源于这六个方面:神话寓言,主要指上古先秦的一些神话故事,这些寓言大都是在神话的基础上再予以发挥,具有哲理性;历史事件,后人对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加以概括形成成语;诗文语句,古代丰富的典籍和脍炙人口的语句是提取成语的重要来源;民间俗语,这些成语一开始可能产生于口头,后来被广泛运用并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借自外语,这类比较少,多与佛经的翻译有关;现代创新,这类的也较少,因为成语具有很强的历史性。

2.成语的含义和特点

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定、形式简洁、整体使用的定型短语[1]。它主要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历史的习用性,成语是历史的产物,绝大多数是历史上沿用流传下来的,它们大多反映的是古代的事件、人物、传说和寓言等,而且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语音、词义和语法现象;意义的整体性,大多数成语都有来历和出处,讲述的是完整的故事和事件,需要去体会其整体的意思和深远含义;结构的凝固性,成语在词序、语素和字数上都是固定的,不可以随便更换;韵律的协调性,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成语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它抑扬顿挫、变化多端、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形式的整体性,成语多数是四字格或双四字格的,它们整齐匀称,简洁明了,结构完备,表义丰富。

3.成语的表达作用

因其鲜明的特点,成语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的表达作用:言简意赅,成语表达的内涵十分丰富,虽然只有四个字,却可以表达复杂的思想内容,它在交际过程中不仅可以精炼、概括的表达出实际意义还可以传达出一种历史文化信息;整齐匀称,成语作为一种四字格的语言形式,是汉民族喜欢和谐对称的心理写照,它可以协调句式,增加文章的整齐感和节奏感;生动形象,许多成语本身就是借助于修辞手法构成的,所以使用起来就会产生很多修辞效果,非常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读后又令人回味无穷。

二、对外汉语中成语教学的方法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成语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汉语成语一直被誉为“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瑰宝”,在汉语的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汉语成语“集中体现了语言的结构—功能—文化的特征”[2],这也使留学生们无一例外地都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适时有效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展开成语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同时还会提升整体的词汇教学质量。因此,成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引起了大家的广泛重视,潘先军明确地提出成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成语教学“在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占有重要地位,它属于词汇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有别于一般的词汇教学,有其独特性”[3]。

根据成语的特点,我们发现要想学好成语必须注意到三个方面:要深刻理解成语的关键字含义以及潜在含义,要注意相近成语之间的各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侧重点、程度轻重、褒贬色彩、语体色彩、搭配对象、理据色彩等方面),要注意成语的字形和读音。所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成语教学: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大多数的成语是可以有故事可循的,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瞎子摸象”、“拔苗助长”、“掩耳盗铃”、“请君入瓮”等,这些成语的故事性非常强。所以在对低年级的留学生教学中,我们可以先由故事引导,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对中高年级的留学生,可以通过指导学生看故事、讲故事、演故事来感受成语的魅力,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故事中的成语。

2.成语一方面是和古代汉语有着紧密的联系的,由于成语的历史性,成语中保存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比如:使动用法(敬而远之),名词活用为动词(莫名其妙),名词作状语(半途而废),动词活用作名词(得不偿失),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无微不至)。所以在高年级开设了古代汉语课程后,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对这些现象进行必要的说明,加深学生对成语中所含古汉语语法特征的认识,引导学生集中学习涉及古汉语常识的成语,通过成语与古汉语齐头并进的做法,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另一方面,成语学习是孤立的,没有体现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4]。成语的语义和它的用法相互制约,所以要对成语的用法做适当的阐释说明,否则将可能妨碍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其意义,诱发母语干扰而造成误用成语。语义的理解是掌握汉语成语的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严格区分出成语的难度层次,有选择的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首先要了解成语中各个汉字的字义。有些成语的意思较为简单,在对其组成部分的各个汉字的字义解释以后,整个成语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3.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语言的学习与社会文化知识的获得是不同步的,对外汉语教学界中有很多关于文化和语言教学的关系的观点,此处无意于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成语教学却是非常特殊的涉及到了这两方面的教学问题。

成语的实际含义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字面意思,但又是在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经过比喻、引申推导而出的,它们之间的意义一脉相承。汉语是一种非常注重用隐喻产生表达效果的语言,而成语本身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修辞格,其中隐喻是成语中采用的最主要修辞手段。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分析成语的隐喻意义。“隐喻能力”与“语法能力”和“交际能力”一样,是人们熟悉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5]。当成语的来源涉及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时,分析好隐喻意义,让学生结合古代文化来了解成语的感情色彩,可以使他们加深对成语语义和中国文化的理解。

中国的成语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涉及和联系到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因为留学生社会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经验、自己国家历史典故、社会政治、宗教信仰、观念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学生容易产生理解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不符,不能理解内在含义的情况。这样就需要教师运用填补词汇空缺、讲解重点字词、述说传说故事、介绍宗教文化、介绍深层文化含义、进行中外观念对比等方法去引导学生整体理解,启发学生联想。

各国的语言中都包含一定数量的成语,但是有的成语中语义和文化内涵却往往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各种语言中相关的成语进行一番中外内涵意义对比和翻译对比。汉语中的很多成语与其他语言中的成语有着某种对应关系,如英语中的“loveme,lovemydog”跟汉语中的“爱屋及乌”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有相似之处,对于这种成语,学习者可以联想到自己本国语言的故事背景,激活潜意识里的文化信息,更加清楚地理解所用的成语,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对于一些同形却不同义的成语,如汉语中的“朝三暮四”指的是变化多端,反复无常;日语中的“朝三暮四”则指花言巧语地愚弄,教师要做好授课前的准备,杜绝学生母语的负迁移作用。

4.任何语言的运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因此教师要对成语进行语用教学。人们首先习得的是那些具有语言功能和意义的“板块”结构,然后通过分析和总结,从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预制材料中获得语法[6]。这种“板块”在语言习得和语言运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由于受语言环境和社会习惯的制约而具有一定的标准或准则”,同时“在语篇中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它们是意义和功能的结合[7]”。我们可以把经常一起搭配使用的词联系起来练习,这些不仅能帮助学习者记忆词汇,也对确定词的语义范围有好处,还有助于学生从语境中推断词义和用法。另外,我们可以设定很多情景,以情境做例证,通过例证可以揭示词的实质,说明它的内涵与外延,并展示成语的各种语法功能。经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语境分析能力和成语运用能力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意义

成语有着较强的表达作用,它含义丰富,风格高雅,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它蕴含着许多显而易见的常理和深奥玄妙的哲理,那些精妙不衰的典故蕴含在这短短的四个字中,成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一直是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兴趣之所在,却也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展开成语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扩展他们的知识面,还会为词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H].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谢新卫.第二语言教学中成语教学探析[J].语言与翻译,2006.(9).

[3]潘先军.简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J].汉字文化,2006.(1).

[4]周青王美玲.当前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弊端和方法革新[G].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6).

对外汉语的含义篇5

关键词:汉语;熟语语义;文化;

中图分类号:C41文献标识码:a

1熟语语形特点的文化心理分析

1.1审美心理的体现

汉语熟语语音语形上的这些特点,是与汉民族人民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有关。是汉民族注重和谐的文化心态的体现。和谐、均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民族人民劳动生活中的一种审美情趣。这一方面与汉族人民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关。长期以来,在汉民族的传统认识中,“统一体内部各种对立因素的均衡与和谐是保持统一体稳定生存的根本条件。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甚至人体内部都讲究和谐平衡,如此就形成了汉民族的审美准则―和谐美。这种和谐美要求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等在总体上都要处于对称、均衡、守常的状态。就形式而言不失为均齐、宽对。如偶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便有着庄重平稳协调安和的感觉,请客用餐四盆八碟十大碗,男婚女嫁,以双栖偶,出双入对为美等等。就语音节奏上,体现在平仄配合,交替出现,音节回环跌宕,节奏鲜明,和谐,自然顺畅,给人一种平衡的,不偏不倚,循环回复的中庸、和谐之美。

1.2语用心理的体现

熟语产生于文字之前,它定型、定义,集民族文化积淀于理据,并超时空地在口头上流传,代代相继,有时比书面语都稳定。熟语就是储存于人民头脑深层的历史符号和历史见证。简洁、匀称、和谐叶韵的语句读来上口,听来悦耳,易读、易记、易听、便于传递信息,便于信息储存。熟语主要靠口耳相传,句子不简洁,不和谐,不朗朗上口,不悦耳动听,不过耳不忘,就会失去生命力。

2汉语熟语语义的文化分析

2.1汉语熟语语义的特点

分析汉语语法结构的产生不重形式,重意合分析,正如普通语言学家洪堡德在《论语法形式的性质和汉语的特性》中说:“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个词排在那里,要你斟酌,要你从各种不同的关系去考虑,然后才能往下读。由于思想的联系是由这些关系产生的,因此,这一纯粹的默想就代替了一部分语法。”所以,一般情况下,汉语词语的语义是显性的,其意义是几个词的意义的总和,人们对其理解尽管有时因为思维和认识的不同而不同,但理解都是直接的。如“文化语言学”、“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等,其意义是一目了然的,这些固定短语的意义就是各个词意义的组合。而熟语则不同,熟语中,除了部分谚语以外,大部分熟语的意义都是隐性的,即其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不相同,即他的语义具有二重性,或者说具有隐含性。如“胸有成竹”,其意义决不是“心中装有整个的竹子”表面意义,

而是隐含“做事前己有成熟的规划”的深层意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意义也不是“头痛治疗头,脚痛治疗脚”,而是隐含着“只知治标,不知治本的行为”,再如:画蛇添足,水深流去慢、贵人话语迟,拍马屁,猪鼻子插葱―装象……等等,都是词约义丰,蕴涵丰富的智慧或哲理或象征意义,通常不等于各个单个词义总和的,除表面意义外,还具有非常浓厚的生动活泼的形象的比喻义和引申义。

2.2熟语语义特点的文化分析

2.2.1汉民族含蓄的心理体现。

东方人区别于西方人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含蓄,而中华民族尤以含蓄著称。中华民族不仅追求行为举止的含蓄,推崇笑不露齿、行不露足,更追求语言表达的含蓄,推崇含而不露,意在言外。含蓄成为公认的汉语表达的较高境界,是听读者乐于接受且容易接受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说写者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含蓄成为汉语的一大特征,“追求话语的优美和含蓄是汉语修辞的优秀传统”。中国人之所以有含蓄的文化心态,是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影响有关。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发育、性格成长和气质形成,也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情感表现和语言表达。“和”是仁学体系的核心,是儒家所追求的目标。“和为贵”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有影响的人生格言,“和”成为中华民族人生哲学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和”的方法就是中庸的方法。所谓“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防止专化和走极端,提倡模糊性和灵活性。“和”的精神、“中庸”的方法表现在言语表达上就是要含蓄,要委婉,不要观点鲜明,言辞激烈,不留余地,不要单刀直入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好恶,而要拐弯抹角、迁回曲折,由古及今,由远及近,层层推进,要设喻取譬,要隐晦,要影射,要“微言大义”,“言近而旨远”,总之就是要用或温柔敦厚、或生动的语言形式,含蓄的表达方式。汉语熟语意义的二重性或者说是隐含性,正是这种审美心理和语用心理的生动体现。

2.2.2重意象的民族审美心理体现。

意象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自发性想象意识,是由记忆或现有知觉形象而成的想象性表象。而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意象,是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不注重抽象的分析和形式的论证,而重视主题的直觉体悟和豁然贯通。刘舰说:“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王弼说:“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周易略例・明象》)这与中国传统的整体直觉思维方式和取象比类的形象思维方式有关。整体直觉思维方式重视整体性,但对整体性的把握不是依靠逻辑推理,而是依靠非逻辑思维的直觉和顿悟。取象比类,采取比喻、象征、借代、类比等形象的手法来表达思想也是中国古代的基本思维方式之一。而这两种思维方式又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古人对意象的独特的民族审美观。李卫中等指出:“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一些普通的东西、景物携带上了浓厚的文化信息,它们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组合成了特定的意象,成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语言表达上,不要求抛弃表象,深入里层的纯思的抽象,而是观物取象,托物连类,超越具体而又回归具体。例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甘瓜苦蒂,物无全美”、“宰相肚里能撑船”、“掩耳盗铃”、“狐假虎威”、“四面楚歌”、“铁棒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泼冷水”、“露水夫妻”、“白马王子”、“猫哭老鼠一一假慈悲”等,寓抽象于具体,寓推理于类比,模糊多于明确,含蓄多与显露,让人从感性的把握中去体味抽象的深层的涵义。

参考文献

对外汉语的含义篇6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交际文化因素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其对语言交际的重要作用

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习得性,即文化知识和经验不是人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观察得到的。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对中国文化的习得有着更重要的意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所谓文化因素,即外国人在学习和使用汉语的过程中、与中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那部分文化。吕必松(1989)认为,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隐含在语言系统中反映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社会习俗、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跟语言理论和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因素。这种文化因素因为是隐含的,所以本族人往往“习焉不察”,只有通过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研究才能发现其特征并揭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差异规律。①如果不了解语言层面的知识也许还可以交际,很多时候还可以完成交际任务,但是如果不了解目的语中的文化因素,就会影响交际进程甚至直接导致交际的失败。

我们必须从跨文化的角度研究这些文化因素,必须细化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学习的过程,因为交际中的误会和冲突往往都是交际双方不同的、有差异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造成的。若单纯从留学生母语或者目的语出发,就不能准确分析他们出现偏误的深层原因,不能有效化解和避免这种冲突和误解的再次发生。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重点应该是那些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隐藏在词汇和语法等语言要素背后的不同习惯、不同观念、不同价值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不同的行为方式。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就是要让外国人了解“究竟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哪些心理特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以及哪些风俗习惯使中国人形成了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②,从而真正理解中国人在表达某一意图时为什么不能那样说而只能这么说、这么说的含义是什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不讲清汉语中所包含的相关的文化因素,在很多时候学生就会产生疑问、出现偏误,也无法在实际交际中说出正确、得体的句子进行成功的交际。

二、文化因素教学与语言因素教学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语言及其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们对世界、对人生的一系列思想观念、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汉语也是这样,汉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是深深蕴含在汉民族的语言之中的。

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是对语言交际起规约作用的、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反映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因素,它“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之中”。(吕必松,1992)语言要素就是一种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书写符号文字。对外汉语教学内容既包括语言层面的字、词、句、篇章、语法等方面的教学,又包括通过语言层面所反映出来的汉民族的词语文化与观念文化等文化因素的教学。两者不是相分割、相对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相互伴随的。

语言教学实质上就是文化因素的教学。因为只有通晓了一门语言背后的相关文化内容,才能在各种场合说出语法、语义、语用都正确的目的语语句,才能够跟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自如、得体地进行交际活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这些内容本身的教学一向很受重视,在这些方面已经出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探讨相关教学规律的成果为数不少。但是,语言实践中留学生们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误。

1.词汇方面的偏误

在概念意义已经掌握的情况下,他们还可能出现错误。

a感彩方面

我爸爸年轻时跑得像狗一样快。

B语体色彩方面

老师,我是昨天抵达北京的。

这样说违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在本来应该表示尊敬的人身上使用了含贬义的词语,或者在口语中出现了庄重的书面语,这些偏误反映出留学生对“狗”、“抵达”等词语附带的感彩或者语体方面,习得不足甚至完全空白。

2.语法方面的偏误

我想结婚她。

这是留学生把母语中的语序错误应用到汉语学习之中了,出现了负迁移。

3.语用方面的偏误

a(中国人)你有空就到我家去玩吧!

B(留学生)我现在就没事,走吧!

a(中国人)嗯……

上面的例子,留学生不明白听到的只是一句寒暄客套的用语,跟英美人见面常常把谈天气作为开场白一样,并不说明那个中国人想马上就招待客人。这句偏误源于对中国文化观念的隔膜,说明他在学习中只习得了“有空儿到我家玩”的字面意义,而没有明了寒暄语背后的真实含义。如果欠缺足够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则留学生听中国人说话,即使每个字都能听懂,却只能从字面意义上理解,经常产生误会或者迷惑,并不能领会其中的真正含义,当然也达不到交际目的。

这些语言偏误,携带重要的文化信息,折射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体现出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习得的缺失。语言教学只有渗透文化因素,才能深入进展。在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认真研究留学生使用汉语中出现的种种偏误入手,深入分析其中包含不同社会文化、思维之间的差异,找到最恰当的办法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文化因素教学。

三、促进文化因素教学的途径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的教学具体体现在词语文化、语用文化和观念文化三方面,都需要结合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文化背景循序渐进地介绍;而且要采取自然而然丰富多样的形式,可以随时随地、结合具体事件和情景,借助讲授、聊天、短信、邮件等多样方式灵活进行教学。

1.词语文化教学

在不同社会中,同一概念完全可能包含不同甚至相反的感彩和语体色彩,比如,“寡妇”和“遗孀”,概念意义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它们的使用受到语境的制约,“张老汉的寡妇”可以,“孙中山的寡妇”就不能说,“张老汉的遗孀”也不能说,因为这一对词,“寡妇”是个中性词,偏于口语使用,“遗孀”则是褒义词,偏重书面使用,它们的区别既表现在感彩方面,又表现在语体色彩方面,在不同语境里是不能随意换用的。

在词语教学中,汉语教师在介绍意义的同时,也要注重向学生介绍词语的感彩和语体色彩,渗透文化观念。教师们只有把文化因素的教学融入语言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之中,自觉、持续地加以传授,这样才能帮助留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汉语词汇,正确使用汉语。例如,可以通过词汇教学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如解释“旗袍”、“长衫”等词汇时适当介绍服饰文化;结合《茶馆》、《孔乙己》等词汇适当介绍中国现代文学艺术文化。除了口头讲解外,最好利用图片、影视资料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寓教于乐,让学生饶有兴趣地了解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

2.语用文化教学

教师可以创设各种语用情境,介绍中国的社会文化习俗,展开正确的语用练习。例如在分角色对话练习之后,教师不仅要纠正留学生们语言层面的偏误,更要指出学生说的语言形式完全正确但是不符合角色身份或场合的话;在句型练习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们把话说完整,尽量有前言后语,交代清楚语境,逐渐超越单句训练,让学生从词语使用、腔调表情甚至手势等每一个细节都符合做到自然、真实,完全契合中国的社会文化心理。

3.观念文化教学

留学生的语言偏误,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中国观念文化习得缺失而产生的隔膜。留学生们产生误会、出现语言偏误的深层原因,是他们在学习汉语时受到本国观念文化的负面干扰,他们往往把本国语言中的相应的文化内容套用到汉语中,发生了“负迁移”;这时虽然他们已经习得了汉语中相关的字、词、句、语法,但其实还只站在自己国家文化的角度来考虑,并没有理解这符号在汉语中真正蕴涵的观念文化。在观念文化教学中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教师要主动给留学生们介绍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并跟他们的母语中的观念文化进行对比。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具体词语、课文拓展开来,也可以结合实际事例来传授。比如,俄罗斯学生不明白教师在他们作业上写的“10-8”的意思,经过解释,他们才明白是批改作业的日期,因为在俄罗斯,书写时间的顺序是日期、月份、年。时间书写顺序不同充分体现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重视整体,向来提倡以天下、国家、集体利益为重,把个体放在比较次要的地位,这种观念反映在时间的表达上,就是先大后小的顺序;西方人重视个体、自我、独立,注重自我的价值,在时间的表达上,就是先小后大的顺序,比如2013年10月28日,中国人写成2013.10.28,而俄罗斯人写成28.10.2013。

其次,在价值观念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中西文化存在深刻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甚至截然相反。中国人认同的价值观念,但西方人并不一定认同。例如:中国成语课上,留学生们一度很有怨言,他们认为像“愚公移山”、“铁杵磨针”、“郑人买履”等,都是笨蛋的故事,学习这些内容毫无意义,简直是浪费时间。教师应该在文化层面给学生们解释清楚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这些小故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一种精神,并不是中国人都要做同样的事情;要准确理解故事含义,必须联系它们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教师解释之后,留学生们对学习这些蕴含中国文化信息的成语更有兴趣。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文化因素的教与学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语言教学的同时,中国文化及时和广泛的习得能使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更加顺畅自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引领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符号层面的同时有意识地习得目的语包含的文化因素,熟悉明了隐藏在词句背后的心理和价值观念,从而逐步真正掌握这一语言。

注释:

①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国家教委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内部资料.第21页.

②林国立.构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因素体系一研制文化大纲之我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1):17.

参考文献:

[1]陈光磊.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2).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2(1).

[3]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中山大学学报,1996(6).

[4]张淑贤.文化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5]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文字应用,1997(1).

[6]孟子敏.文化依凭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2).

[7]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8.

对外汉语的含义篇7

摘要:词汇是语言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大都承载着有民族文化特色,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离开民族文化背景,很难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更谈不上准确地使用了。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密不可分,语言意义是文化意义的载体。因此,在词语教学中,对学生讲解蕴涵在语言意义之中的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含义,对语言交际至关重要。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育;词语;语言意义;文化意义;词汇教学

一、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与实践中,词汇意义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英国著名学者杰弗里·n.利奇将词义分为七种类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概念意义,即语言意义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意义,是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条件。利奇把词的概念意义以外的意义统称为“联想意义”。联想意义,也就是词语的文化意义,实质上就是指一种语言中本来普通,但其内部蕴含着巨大的民族心理容量和强烈的感彩的词。它们置于既定语境中会引发许多具体的联想内容,产生语言意义所没有的意义。

关于词语的文化意义的界定,苏宝荣在《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一书中有明确的论述:词的文化意义和语言意义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词的语言意义,是指以概念为核心的词的基本意义及由语言本身因素所形成的派生义;词的文化意义,是指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也就是说,一个词语首先有所指,在所指的基础上又负载一定的文化信息,这时特定的文化信息就是词语的文化意义。比如汉语中“虎”这个词指称一种“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的一种哺乳动物”。这是关于“虎”的概念意义,同时“虎”又具有“凶猛、威武、力量、凶恶”等文化意义,于是就有了“虎贲”、“虎威”、“虎口拔牙”、“虎穴龙潭”等词语。又如“油条”是指一种“油炸的面食,长条形”但人们又赋予它“世故、圆滑之人”的文化色彩。所以,“凶猛、威武、凶恶”是“虎”的文化意义,而“世故、圆滑之人”是“油条”的文化意义。所以,词语的文化意义是相对的、特指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非汉语母语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排除文化冲突和文化误解,进一步帮助学生把这些交际文化因素转化为实际的交际技能便显得极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词语的词汇意义,更要注意它的附属意义,尤其是文化含义。

例如:中国人所熟悉的“莲”,即荷花,它的概念意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叶子大而圆,叫荷叶。花有粉红、白色两种。种子叫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合称莲蓬。地下茎叫藕。种子和地下茎都可以吃。也叫‘荷’、

‘芙蕖’或‘菡萏’”(《新华字典》,2000)。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后,人们便以“莲”喻指“清正廉明,不同流合污”。“莲”的这个义项就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获得的,是它的文化意义。词语的文化意义是我们认识和确定文化词语内涵的主要依据。它使我们得以区分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帮助我们对词语进行分类,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义。

再如:英语“magpie”与中文“喜鹊”指的是同一种鸟。但两个词代表的文化意义却有大不相同。“magpie”含有“唠叨”、“烦人”的含义,喻义是“叽叽喳喳说个没完”,此义极像汉语中“麻雀”一词。而“喜鹊”在汉文化中,代表的是“好运”、“喜庆”,喜鹊的叫声被当做是报喜之讯。在英语中,含有相似含义的是另一种鸟,“cuckoo”(杜鹃鸟)。在牛津英语词典中有这样一个例句:

Hewassofondoftalkingthathiscomradesnicknamed“magpie”.

这句话的中文字面翻译是,“他十分喜欢说话,所以同事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喜鹊’。”显然,在这句话中,“他”的同事们想要表达的含义并非汉语中的“喜庆”、“吉祥”,而是英文中“唠叨”、“烦人”的意思。因此,此处意译为“他太喜欢说话了,以至于同事们都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麻雀’”会更为适合。如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没有能够把“magpie”与“喜鹊”、“麻雀”三者所代表的文化含义关系介绍清楚的话,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便很可能在翻译或者是交流的过程中出现偏误,从而导致交际交流的失败。

其他的还有如龙在中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象征着高贵、尊严与神圣,所以汉语里有“东方巨龙”、“龙的传人”、“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叫中国”等语句,而在英美文化里,龙是一种爬行动物,是邪恶凶残的象征。此时教师就要及时地讲清楚龙在汉民族文化中象征着尊贵与吉祥,以免引起学生的误解。另外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狗、猫头鹰等在中国都有消极象征意义,而在有的文化系统里它们却代表着积极向上的意义。再如在中国文化中以梅花来表现不畏惧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以及清雅高洁的形象;竹因其挺拔且空中有节,所以常用来象征正直、坚毅、有节气;鸳鸯则因为雌雄终日相伴,永不分离,因而被中国民间当作夫妻恩爱的象征。中国习俗中过年要吃鱼和发糕,由鱼的谐音联想到了年年有余,由糕的谐音联想到,步步登高,有个好兆头。这些都是其他语言文化中所没有的。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普遍的词语往往可能含有民族文化的语义内涵,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赋予词语不用的文化意义,词语的文化意义充分反映该语言社团的生活现实和该语言社团成员对词的所指对象的心理印象,最能反映民族差异,同时也对词语的理解产生干扰。

因此,学习此类词,语言学习者极易受母语文化的影响,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有差异的地方和表面相似而实则不同之处往往是干扰学生汉语学习的因素,这实质上是指已形成的思维模式对新的思维模式的干扰。这种类型的文化差异,是教学中的重点。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明确汉语的语音、词义和语法规则外,还要有双文化意识,不仅对汉语本身的文化知识要熟悉要了解,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在使用这些词语时形成的语用习惯,对于学生的母语文化也要有相当的了解,对于汉语与学生母语之间的这种文化差异要敏感,在讲授时能够做到有对比讲解,这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基本方式

在词汇教学中,每课的生词可能有不少,我们不能平均用力,要有重点地讲解、一些比较容易掌握的词,如: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可以一带而过或是略加讲解。重点词的讲解,应当放在课文教学进行完了之后,这样,既不影响课文的教学,又可以加强重点词的教学。每课重点词的挑选,不宜过多,2一3个即可。讲解重点词,首先应当让学生把重点词在本课文中的词义和用法弄清楚,然后再讲解该词的其他义项和用法。另外,选择重点词,也要选择那些常用词。下面介绍几种解释词义的方法。

1、利用实体事物、手势语等来理解词语的意义。实体事物主要用于理解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事物,如“桌子”“椅子”等。手势语主要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动词,如“挥手”、“摇头”等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很方便地用手势语来向学生做出解释。

2、利用反义词的词义对比性进行词汇教学。如:

大——小、快——慢等。区分反义词的练习是很容易做的,而且学生也很有兴趣,它可以复习旧词,巩固新词,可以顺便扩大词汇,。

3、采用特定语境加强对词语意义的理解。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是语言中静态的词汇,而是言语中动态的词汇。也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个词,如何用这个词来表达。因此,要结合语境和句子来进行词语教学。比如说“意思”这个词,它有几个意思,如果不结合具体的语境教学,就很难说清楚它是哪个意思。

4、词语搭配的方法。即学了一个新词后,让学生来组词,凡是能够组词的词都让学生来组词。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这个词实际交际中的表达,学到的词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这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5、词义的辨析与词性比较的方法。汉语的词除了本身具有的意义之外,有的词还有附属义,即词的应用范围大小,词义的轻重,以及词的褒贬感彩等等。这些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如:“成果”与“后果”虽然都表示结果的意思,但是“成果”是褒义词,多用于好的事情;而“后果”是贬义词,多用于不好的事情。对类似这样的近义词,应当进行必要的适当辨析和比较。但要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与接受能力,不能讲得过于繁琐。

6、带有文化蕴含的词语。这种词语我们主张点到为止,只要告诉学生其所表示的意思即可,如学生不要求则不必对词的来源作出过多解释。

7、语素释义法。解释清楚词汇中每个语素的意思,再说明它的整体意思。在理解了词中的一个语素意思后,再引申到一系列跟此语素意思相关的词,如“手”的本义是身体的一部分,动词是“手拿着;手持”的意思,引申义为“在某方面有特长的人”,这个引申义是“手”作为语素时的意义,那么,我们就进而可以理解一些由这个语素参与构成的词如“歌手”“吉他手”等。学生在学会了一个语素的基本意义之后,再接触由这个语素组成的其它新词时,就会根据该语素义去理解和记忆新词词义,方便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

8、对虚词的教学。虚词是我国现代汉语中存留着古代词义的现象最为突出的,对这样的一些虚词,应当让学生了解它的古汉语词义,这比单纯地讲解虚词的用法,效果要好得多。如“于是”一词的“是”字,便是采用的古义。在古文中的“是,,都作“这、“这样”解。“是”字在古文中,有时还作“对”、“正确”解,这些“是”字的古义,在今天的现代汉语中仍然保存,如表示“这、“这样”之义的“是可忍,孰不可忍”;表示“对”、“正确”之义的“自以为是”、“实事求是”等。现代汉语中虚词“是故”、“于是”,皆为古义“这样”的意思,它与“我是教师、你是学生”的“是”字义不同,今天作为判断词的“是”义,是由古汉语演变而来的。

也可利用母语副词和目的语虚词的比较研究。如汉语中的“和”,在英语中译为“and”,但在汉语中“和”既能做连词又可以做介词,在“我和她一起去学校”一句中是作连词用,在“我和他商量以下”一句中是作为介词来用的;而“and”只是作为连词来用。通过这种对比,就可以使外国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和”的意思和用法。(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仲清:《关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几点思考》,《合肥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4]许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法问题》,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5]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对外汉语的含义篇8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词汇教学跨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各种语言都充分地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而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征的则是词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特点鲜明,许多文化内涵都浓缩在词汇中。例如,“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一个人如果不达到预定的目标而放弃努力,无论男女,就不是一个有志气和有抱负的人。这里的“长城”和“好汉”都带有比喻性质,隐含着中国固有的文化背景,因而不能仅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为具体的古迹长城和真正的男子汉。汉语词汇充分渗透了汉民族文化,积淀着汉民族的认知经验和感彩。留学生在交际中所犯的错误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词汇,他们不了解这些词语的文化内涵,或用其本民族的文化习惯来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造成理解偏差,产生偏误,形成“文化干扰”。因此汉语国际教育尤其是汉语国际教育词汇教学,特别要关注那些汉文化积淀丰厚、不解释清楚就影响学生正确理解和实用的词汇成员。

在汉语国际教育过程中,词汇教学始终贯穿于各个阶段,特别是中、高级阶段。在汉语国际教育的中、高级阶段,以扩大学生词汇量为主,此时不仅要注意词语的用法,更应揭示词语的文化内涵对语用的制约。因此中、高级阶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所以更要遵循词汇教学规则,在词语理性意义及用法教学基础上,抓住非理性中的文化信息充分发掘,训练学习者的交际文化技能。词语的文化内涵,具体地说是依存在词的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之中,特别是色彩意义。色彩意义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是约定俗成的规范和心理模式,是指导交际行为的文化规约。这种规约不仅隐含在语言中,而且也隐含在非语言的动作、行为方式、手势和眼神中。本民族人对于这种规约往往习而不察,视为当然,异文化者往往对此很敏感。因此,汉语国际教育词汇教学,要特别关注词语的附加色彩和文化含蕴。汉语国际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非汉语母语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排除文化冲突和文化误解,对外汉语教师必须进一步帮助他们把交际文化因素转化为实际的交际技能。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词语的理性意义,更要注意它的色彩意义,尤其是文化含义,这样留学生们才能说出地道的中国话来,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词语的附加色彩恐怕是最具有目的语文化特色,最容易引起跨文化交际误解、冲突的最敏感的区域,也是最难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我们要重视词的色彩,加强对色彩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教学。

跨文化角度下的汉语国际教育词汇教学重难点及技巧

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中,词汇教学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词汇学习是学生掌握和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前提。在中高级阶段的词汇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对词的色彩意义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词语的色彩意义及其词汇意义的获得不同步。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往往只对词汇意义进行记忆和理解,对词的色彩意义没有太多关注;另一方面,适合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汉语词汇色彩意义的词典很少,几乎没有。这就导致第二语言学习者对与汉语词汇的色彩意义掌握不准确,在言语表达方面不得体。因此,在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扩大词汇量外,还要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理解两种不同语言词汇方面的差异,还要帮助他们加深了解汉语词汇的色彩义和文化义。

汉语词汇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反映和认识,但是一些汉语词汇的含义体现出汉民族历史文化、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联想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这就给来自不同国籍背景、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带来理解和表达上的困难。因此,需要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结构,到达其文化的深层内涵,这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才能帮助留学生破除母语文化的干扰,树立跨文化意识。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中针对这些词汇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技巧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能够体现汉民族文化的独有词汇的教学重难点及技巧

能够体现汉民族文化的独有词汇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语,主要包括:1.反映汉民族特有文化的节日词汇,如中秋、寒食、春节、端午等指称民族传统节日的词语,蕴涵着浓厚的文化特色;2.汉民族的历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所特有

的人物词汇,如曹操、林黛玉等,这些词汇往往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如“曹操”可代指乱世奸雄,“林黛玉”则可代指多愁善感的女子;3.指称汉民族传统食物的词汇,如饺子、豆腐、粽子、麻花等,而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的语言存在着这些词语的缺失现象;4.反映汉民族独有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特点的某些特殊词汇,如臣为君纲、计划生育、小皇帝、下岗等;5.某些典故成语,如叶公好龙、揠苗助长、画龙点睛等等。这些词一般单从字面上是无法探究其含义的。它们是汉文化所独有的,其内容从表层意义和形象构词到深层内涵的文化特征,都难以用其他语言进行对译。这类词在英语中,很多直接用汉语拼音拼写。因此要真正学好汉语,就必须尽可能的掌握这些词语以及这些词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以“饺子”为例,其中最重要的文化信息有两种。其一,它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种特别典型的食物。其二是它代表人们对新年来临的企盼。饺子是“交子”的谐音,“交”是交替的意思,“子”则是指夜里十一点到第二天一点的时间,表示新的一年的到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实物教学的方法,展示饺子的图片,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饺子。对于饺子的隐含文化含义,则可以通过看ppt和视频,老师讲解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方式。这样既可以减少纯文字教学带来的乏味,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又可以让学生了解此词背后的故事,一举而数得。

二、反映汉民族传统观念的词汇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技巧

这一类别的词汇主要包括:1.颜色词汇。不同的民族对同一色彩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指称色彩的词语常常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稍不留意就容易导致语用错误。例如:中国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喜庆、高贵的象征;西方国家则认为红色是暴力和色情的象征2.指称动植物名称的词汇。语言中有大量指称动植物的词汇,是同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东西方相同的动植物词语往往具有不同的寓意。例如: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中国皇帝穿龙袍,自称是“真龙天子”,很多地方都建有龙王庙,民间在喜庆的节日里常常举办舞龙大会,划龙舟比赛。在中国,龙经常与水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一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最重要的是,龙被认为是中华民族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团结的象征。西方也存在有口喷火焰的龙,但它则被认为是童话故事里的一种邪恶的怪兽。

针对此类文化词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多使用语料。一些有趣的笑话、寓言故事或者是图文搭配的讲授,或者是关于此类文化词的视频都能够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起到一定的帮助。这些方法寓教于乐,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风俗民情。

三、具有文化差异的称谓语词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技巧

中华民族的家庭民族观念深入人心,“国家”这个词将“国”和“家”连接在一起,就足以说明一切。生活方式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从汉语的称谓语中就可以看出。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十分丰富和细致,剧统计不下50个。例如,英语中的“uncle”,翻译成汉语是“伯父”、“叔父”、“姑父”、“大伯”、“大叔”、“大爷”等;英语中的“aunt”翻译成汉语是“伯母”、“婶母”、“姨母”、“舅母”、“姑母”、“大妈”、“大娘”等;“cousin”翻译成汉语是“堂兄”、“堂弟”、“堂妹”、“姑表兄”、“姨表兄”等;“nephew”翻译为“侄子”、“外甥”;“niece”翻译为“侄女”、“外甥女”,等等。由此可见,西方人要想搞清中国的这些称谓以及它们之间的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而不晕头转向是多么的困难。

针对此类文化词,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母系和父系亲属称谓分开教授,利用ppt或图片展示亲属关系谱系图来进行教授和练习,或把此类文化词放在简单会话里反复操练,以免学生混淆其关系。例如,a:这是谁?B:这是我的妈妈。a:你妈妈的妹妹是你的?B:我的姨妈。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除了部分语音教学阶段以外,课堂教学都应该是建立在词汇教学的基础上。所以丰富和完善词汇教学的技巧对课堂教学的展开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而汉语国际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留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而掌握一种语言的交际能力,不仅要掌握语言的运用,还要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词汇教学中,要正确认识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始终将跨文化因素贯彻于其中。总之,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所教授词汇中的异质文化对比特征,加强跨文化因素在词汇教学中的渗透,以“结构―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方法作为课堂教学原则,有效地将语言教学的基础层次与文化教学的高级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德鑫.中外文化漫议[m].华语教育出版社,1996.89.

[2]赵贤州.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1)

[3]杨振兰.现代汉语词彩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4]张若莹.从中高级阶段学生词汇习得的偏误看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的基本问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7-28.

对外汉语的含义篇9

关键词 指示含义 方向指示 “欠” “owe”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指示是人类语言中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指示语在现实生活交际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指的是“一些意义有某种相对性和抽象性特点的语汇,在语言体系中这些词汇的意义只是指示某种相对关系,并与客观事物、现象相联系的指物意义,在实际交际中其具体所指需借助交际参加者和其他语境因素才能确定。”本文将要进行对比的汉语“欠”和英语“owe”的指示意义并不是典型的指示语,但是它们内在的指示意义也属于指示语的讨论范围。“欠/owe”的指示含义属于方位指示语范畴。

1“欠/owe”的基本含义的内在指示含义

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欠/owe”的基本用法都相似,但是由于认知,文化,社会背景等各个因素,它们的很多用法有了不同点。汉语“欠”有动词的词性也有名词的词性。其动词的基本含义是:1.身体稍稍向上移动2.缺少3.借别人的财物没有还。第一种基本含义的“欠”这个动词的内在指示含义是从下到上或者从后向前。例如:

(1)受礼人欠身点头,同时伸右手表示谢意。

(2)我们在餐厅远处的一张桌旁围会,我不时欠身起来为刘炎递东西。

在(1)中,欠身中的“欠”的内在指示含义就是从后向前的方向指示。而在(2)中,欠身的“欠”的内在指示含义是从下向上的方向指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表示从后向前这个方向指示中都会暗含着从下到上的方向指示。

动词“欠”的第三种基本含义表示财物的转移。指示现象的传统分类中的地点指示,就是用词语表示相对于参加者所处位置的空间方位。在对地点指示的解释中参与者是很重要的因素。

(1)我已经欠管大爷三个月的房租了。

(2)我们还欠房东800元租金。

(3)总共付利息粮3000多克,欠粮10万克。

(4)我一直觉得很亏欠他们。

可以看出,前两个例子中都涉及了三个参与者。如果把财物的来源看作参照物,那么方向就是远离参照物。“欠”的指示含义不仅仅有地点的指示作用而且要通过时间得以实现。当然这是在社会语境下体现出来的。第三个例句中只有一个参与者,没有了间接宾语,而第四个句子中没有了参照物,但是“欠”的指示含义没有改变,即使在句子中没有参照物,但是从上下文中仍然可以找到参照物。“欠”的指示作用在这些例子中都是远离参照物。

在英语中“owe”的基本含义有:(1)对……负有(义务,债务等),受有……的恩惠,欠;(2)(把名誉等)归给……,归功于

(1)ioweyou10dollar.

(2)Heoweshissuccessmoretoluckthantoability.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owe”可以带双宾语,同时也可以用两种表达方式来表达相同含义。像是上例(1)中ioweyou10dollar.也可以用iowe10dollartoyou.但是这时这个句子中的指示含义也可能是由to这个介词承担。同样也是远离参照物的方向。

2“欠/owe”的引申义的内在指示含义

以上是汉语“欠”和英语“owe”作为动词的基本义的内在指示含义,而引申义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点。在汉语中,我们经常会看见“欠揍”“欠骂”这样的词,而在英语中“owe”后不能直接加动词原形。汉语中的这种“动词+动词”构成新词情况很多,而英语中不会出现“v+v”构成一个新词的情况。

(1)他欠揍。艾红恶狠狠地说。

在这个例句中“欠”字本身的指示含义还是远离参照物,因为“欠揍”这类词是“欠”第三个基本含义的引申义。但是当“欠”后又加上了“揍”这两个词已经不是独立的动词了,而是一种隐喻义。这时“欠揍”这个词的指示方向就是“欠”和“揍”的指示方向的合并了。

例(1)这个句子中“揍”这个动词没有参照物。也就是当“欠揍”放在一起作为一个词的时候,只有“欠”的参照物可以出现在本句中,而“揍”的参照物缺失。“欠”除了参照物的另一个参与者是“揍”的参照物,而揍除了参照物的另一个参加者是“欠”的参照物。这个词的指示方向是个圆圈。“欠”和“揍”共享了一个参与者。而这个参与者是模糊的,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

3结论

不论是汉语的“欠”还是英语的“owe”,当它们作动词的时候都是有内在指示含义的。基本含义的指示含义汉语和英语大致相似,都是远离参照物的指示方向。但是当汉语“欠”表示身体微微向上移动的时候,它的指示方向是从下到上,从后向前。英语“owe”没有这一含义,这是汉英认知机制的不同造成的差异。也正是这种认知机制的差异,使得汉语“欠”和英语“owe”的引申含义和构成也不相同。汉语中与“欠揍”类似的词的方向是不像是基本含义中的直线远离参照物,而是一个圆圈,从参照物出发最终回到参照物。而英语“owe”中没有这种用法,也不具备这样的内在指示含义。

参考文献

[1] 郭聿楷.俄语中的指示语[J].外语学刊,1995:7.

[2] S.C.Levinson.语用学论题之五:指示现象[J].国外语言学,1987:2.

[3] Levinson,S.C.pragmat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4] Lyons,J.Semantics,Vo.12,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5] Lyons,J.DeixisastheSourseofReference.inKeenan.1975.

[6] 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

[7] 王宏军.论英语中的指示现象[J].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学报,2002(3):34-37.

对外汉语的含义篇10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外国学习者对汉语背后的中华文化接受态度往往表现出四种状态:一是完全排斥,认为仅需要将汉语作为工具来学习而不必学习中华文化;二是完全认同,这对于汉语的学习在短期内会有强化和促进作用,但长远来看会带来文化归属的困惑和文化冲突的困扰,同样是不可取的;三是在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全面吸收中华文化,持这一观点的学习者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文化间客观上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的社会化影响,做到双向的文化适应是很难的;四是在立足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学习中华文化的先进成果,并内化为本民族文化。正是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是跨文化的语言教学,因而必须直面由文化内在特性所带来的差异。尤其是隐含在中国语言中的内心情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尺度、审美标准等文化因素,常常给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带来障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语言组合习惯有待提高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由于中文与其他语言文字在时间、空间的表述上大相径庭,使初级学习者往往对汉语中的语言组合习惯不适应,表现出汉语表达前后颠倒的现象。如部分学生会将“东北大学”错写成“北东大学”,将方位“左上角”错误描述为“上左角”,这是东西方在空间方位表述方面文化心理不同造成的。我国在方位表述中,通常以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在同一坐标轴中,也往往先“东”后“西”,先“南”后“北”,先“上”后“下”。再如错误表述“以后,我生活在纽约,现在沈阳就是我的新家”中“以后”的用法,表现出学习者对汉语中抽象时间概念“前”与“后”的混淆。另外,韩国学生还存在把时量补语倒置的情况。这些看似简单的语言组合习惯,蕴含着我国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和心理侧重。由此看来,在语言运用与写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正确把握语言语法,而且要深入了解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如果单纯从语法角度进行语言的学习与应用,而不注重对语言背后所内含的价值观念、使用习惯以及文化背景进行了解,那么,正确使用语言就面临较大的困难与障碍。

(二)文化背景知识亟待加强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外国学习者会发现自己的汉语水平止步不前,陷入瓶颈,尽管能够读懂每个词的意思和句子结构,却依然无法领会整句话表达的含义,这通常是由于对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而导致的。以英文笑话“Shesodumb,shethoughtthaticebergwasayiddishname”(她傻到觉得冰山是个犹太人名字)为例,如果英文学习者不知道犹太人名字多以“berg”作为后缀这一文化背景,就难以理解整句话的笑点所在。同样,如果不理解汉语中“香火”一词的真正含义,就无法读懂“我吸烟的理由很简单:祖父吸烟,父亲也吸烟,轮到我不能断了香火”这一中文表述中的幽默。此外,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对于部分词汇的含义东西方常具有不同的解读,比如“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在西方则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岁寒三友“松竹梅”在中华文化中代表高洁和坚韧,而在西方语境中则无此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饱含了中国人民的希望和向往,而在部分西方国家却被错误地视为专制集权的代名词。

(三)知识与时代的契合度仍待提升

文化具有时代性,作为文化承载体的语言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这客观上要求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也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目前,部分对外汉语教材的内容对我国文化的介绍还停留在传统层面,如中国人很少使用“谢谢”而用“哪里哪里”来表达对别人好意的领受,以交流年龄、工资、子女等话题表示关系亲密等,以致外国学习者照搬教材而造成一些不得体的语言交际。事实上,伴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人在日常交往中,很多习惯已越来越与世界接轨。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向学生说明这一变化趋势。另外,对外汉语教学要以让学生能与当代中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为目的,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以“打酱油”“鸭梨”等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崭新的汉语表达方式和文化景观,正映射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诉求和心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网络语言逐渐成为中国年轻人的常用交际语言,对外汉语教学也应对其有所体现。

二、基于文化融合的教学道路探寻

(一)增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对于母语,学习者在幼年时就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了语言学习的能力。而外语学习则不同,学习者往往是在主观能动性作用下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其学习环境远不如学习母语那样方便有利,需要以目的语文化的感召力来保持语言学习热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都要正确认识到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旗帜鲜明地反对“语言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部”这一错误观点。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这不仅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自身的客观要求,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也顺应了外国学习者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迫切需求。

(二)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内涵

对外汉语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接触中华文化的先导,对外汉语教师对于中华文化的掌握直接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水平,因而要大力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内涵。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教学能力,还需要掌握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弥补语言教学在文化教育方面不够系统的弊端。此外,在教学中必须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常识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化打下基础。

(三)保持对外汉语教学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