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20:10

教师随笔篇1

关键词:反思;成长;感悟

一、读《弟子规》有感

昔日未读《弟子规》,传统文化少摩面。今日读得《弟子规》,方觉古人重孝贤。此文三言相隔韵,家外待人显规范。人生成长必修课,启蒙养正后生健。教育学生读善书,敦伦存诚忠厚现。生活如此好习惯,心性善美家国愿。

注:初识《弟子规》耳目一新,敬佩古人的教养风范,由感而生。

二、反思与呐喊

深深的积水潭,留下儿时的怀念;高高的喜鹊窝,搅得鸟儿难以入眠;长长的滑雪坡,载着童年的汗颜;宽宽的冰河面,承载着多少狂欢。然而,积水潭低吟,喜鹊窝静观,滑雪坡无痕,冰河面空闲。童年的身影伸向那边,是否另有景色一番?

提高素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牺牲童年的自由空间。积水潭成就游泳健将,爬高技能造就了侦察兵的尊严;滑雪坡造就了冠军的梦想,冰河面成就了冠军的摇篮。千军万马不能都行独木桥,因材施教才是培养的卓见。

奉劝那些拔苗助长的家长和先生们,给孩子一些空闲,给学生一点时间,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事,哪怕是淘气、捣蛋。恢复少年的纯真和浪漫,回归往日的朴实和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努力去操作施展。世界是他们的世界,定会散发意想不到的璀璨。

注:回忆童年的阳光,洞察今日学生失去自由的无奈,意在对现实各教育机构提出呼喊,给孩子们假期自由的空间。

三、满江红――观教师才艺展示汇报会

各校教师,已齐聚中心教室。观才气,几多书展,几多画艺。篆隶落笔邀行楷,花鸟生辉吸虫鱼。看展台缤纷手工艺,聚巧技。

说课畅,导语奇;体功实,唱功迷。按顺序出展,标新立异。新老踊跃展台耀,男女赏欣赞声移。看展示一幕胜一幕,珍契机。

注:记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才艺展示会,令人难忘,催人进取,以词记之。

四、教研成果――七律、语文插图有效研究

课堂教学科研化,插图研究亲自抓。教师随册定计划,学生按课细归纳。实践二年把言发,经验四篇得方法。现场交流又提拔,重新开题再上马。

《七律・语文插图有效研究》是我们深入教学第一线,并取得成果,再次启动向更高层次研发的实录。

教师随笔篇2

我爱一中光阴荏苒,快三十年了,一中情结在心里愈加深厚。

学生时代没在一中上过学,但从知道一中开始,心中充满了对一中的仰慕。后来幸运降临了,我成为了一中的一员,虽是普通的实验教师岗位,但我接触到的人,接触到的深厚的学校文化,却无时不在感染着我,在影响着我的成长。一路走来,自己的点滴进步都得益于自己遇到太多的良师益友

和身在一中这片文化圣地中。

在一中工作已是第二十七年,工作经历可以一分为二。前十三半主要在教务系统工作,担任过实验教师,劳动技术教师和微机教师。见证了学校实验和微机等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见证和参与了校舍改造和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的创建,见证了学校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和成果。学校在关键时刻,总能抓住遇到,自力更生,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这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之一。

都说当老师不当班主任,体会不到做老师的幸福。1997年初,因为五老师调高三,学校安排我担任高96级8班班主任。当我在教室宣布学校这个决定时,很多学生哭了,看到学生对闫老师的感情,也这让我感受到了当班主任的幸福。由于自己没有当班主任的经验,只是尽力地去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从生活、学习上提供些许帮助。半年的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朝夕相处,建立了很深的情谊。班主任是辛苦的,但又是充实的。两年后学生毕业了,又升入大学。开学后不久我就收到了学生的来信。这个学生叫**,在高一的时候数理化非常棒,但英语比较差。他说老师,上英语课的时候我只能听懂老师叫我的名字。由于我也不懂英语,只能给他一些鼓励和建议,与英语老师沟通,做些工作,后来他的英语高考考得很好。他在信中说,老师,我的英语能考得这么好,你有40%的功劳,英语老师有60%的功劳。看了信后的那种幸福真是无以言表。这个学生上大学不久就入了党,后来又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

教师随笔篇3

关键词:外教;备课;上课;师生关系;业余生活

我校在2010年3月成功申报了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指导下的英语快速学习的研究》--子课题《外籍教师与应试教育有机结合的研究》。第二期子课题名称为《发掘外籍教师在现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应课题组的要求,我校先后请了三名外籍教师,他们分别来自英国(2人),美国(1人)。通过听他们的课,研究他们的教案,观察他们的备课过程,我很受启发,在平时的交往中也能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外籍教师的课堂幽默,风趣,学生参与度高。作为一名外籍教师,他们平等地对待学生,上课态度亲切,对学生总是多鼓励、少批评;乐于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而不是高高在上;外教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相处,所以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外教放手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

随着我校课题的结束,作为三中的英语老师,我的感受颇深,也从3位外教身上学到了很多新鲜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也被我们的中国学生欣然接受。在众多的优点当中,我选取一些我最欣赏的地方进行探讨。

一.听课记录及感受

我校第一次请外教,老师们也很兴奋,于是很早就等候在教室门口,当来自英国的JasonGargett第一次走进课堂时,与学生的互动也就开始了。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没有任何的紧张,羞涩,看不出是第一节课,更看不出是在异国他乡的第一节课!后面还跟着我校近30名教师!那种自如,洒脱令我羡慕不已。他在课堂上非常认真,整个教学过程步骤完整,条理清楚。课堂上他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激励每位学生开口,使他们都能得到锻炼。教学中的他总是精力充沛,异常兴奋,总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因而他的课堂教学效果十分突出。

后来的两位年轻老师也毫不逊色,课堂上板书很整齐,教学方法更是灵活多变。例如,他们用抛乒乓球来代替指定学生回答问题;用小组讨论代替单一的朗读;允许学生自行组合代替教师的安排······。来自英国的小伙子上课内容很丰富,方法多样,尤其善于鼓励学生,哪怕只是一点点进步。他曾把家人从英国寄来的食品拿到教室奖励表现出色的学生;随手能画出英国地图,甚至世界地图及各种动物、花鸟的简笔画,让学生从心底里服气。来自美国的年轻姑娘也同样把各种方法应用于自己的课堂,充分体现出东西方教学模式的大不同。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很积极,她那种听歌记歌词的教法刚开始学生觉得很难,但对听力的提高确实起很大作用。

总之,三位教师的共同特点就是肢体语言、表情的充分使用,真正与学生融为一体。而我们的课堂上师生之间总像是隔着层面纱,没有那么亲近。他们的课堂给学生更多的游戏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定的任务,让他们在轻松,快乐中学到很多东西,通过对比证明,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学到的知识记忆更牢固,更持久。

美国的一位教育品论家艾德斯和福茨在著作《教育改革研究》中断言:合作学习是最伟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因此我们要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

二.备课过程

外籍教师的备课过程与我们的差别很大,我们通常是坐在办公桌前,翻看教案或上网查资料,基本上不离开自己的座位,常常用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一课时。而他们跟我们大不一样。首先讲讲mrGargett.他时而坐在桌子前凝神,时而走出办公室来到走廊,嘴里含着笔,边想边记录着什么,有时还跑到校园里或英语角,他表情很特别,使你不明白他要干什么。然后就见他笑眯眯地回来了说自己备好课了。让人无法理解。他在我校时每周20节课,不同的年级、不同性格的学生他选择不同的内容及方法,基本不重复。这就是说,要准备近20节不一样的课!他的备课过程令我特别感动,有一次他想准备一节多媒体课,让学生感受西方文化习俗,亲历万圣节的真实过程。准备这样的一节课需要南瓜,可是当时是初春买不到南瓜,他便花了近200元买了几个西瓜,自己花了十多个小时,一点一点刻出所需要的形状,手好几次被划破,裹了几张创可贴;又买了果冻等,用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为学生完整地展示了万圣节的庆祝过程。这一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学到了平时只是来自文字的东西,亲历异国风俗他们还是第一次,其兴奋程度可想而知!

另两位老师,备课也是很认真,很独特。例如,他们会在晚上来到办公室,让我们教一首汉语诗词,然后自己重复到确实会了才肯回去。为的是熟练之后用在课堂。可以想象,作为一点汉语基础没有的外国人,能背诵我们的唐诗需要花多长时间!像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一点点的回忆起来,我只有感动!

三.对待学生(师生关系)

我们中国教师天天喊着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得歧视差生······。可是有几人能做到对差生有耐心的?一段时间内如果见不到进步就可能放弃他们了。课堂上提问,发现他/她回答不了,很多就是训斥之后另找他人回答,导致学生压根就不敢再开口了,渐渐地对英语失去了兴趣,从此再也不想进英语课堂。而三位外籍教师的做法完全不同。我班有位学生王某某,英语从未考过60分以上,什么也不会,听不懂也看不懂。有一节口语课,正好mr.Gargett提问到他了。别说回答,他根本就不知道老师问的是什么。mr.Gargett没有表现出惊讶,也没有厌烦,而是走到他面前,一个词一个词的教了起来!其他学生都看呆了。他领着这个学生读了几遍,又让他重复几次,便鼓励他大胆地,完整地回答了问题。全班为这师生二人鼓掌!掌声足足响了两分钟!说实在的,当时的我有惭愧更有感动。都说西方人人情味淡,wrong!从那以后,该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增,每天积极的读,写,背,成绩上升很快,还有几次已经突破90分了。外籍教师的最大特点是与学生的关系处理得好,他们能真正做到以朋友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四. 积极评价,动力持久

我们曾经思考过,为什么学生如此喜欢外教上课的游戏环节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它的娱乐性?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管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如何,不管答案是对还是错都会得到外教的鼓励和好评。这也是最值得我们中国老师学习的,教师的积极评价能够让学生的动力持久。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在运用所学语言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时,他们是把自己看作学习主体,他们的感受是:我有能力做这件事。外教在评价学生完成时,把评价的核心放在学生的态度、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过程,语言的知识和技能是融在全过程之中的。具有交互功能的任务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把全部语言资源调动起来,把他们的语言知识发挥到顶点。在外教的课堂上评价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正因为如此,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易于合作,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学生的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识大大增强,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英语教育教学的质量。

五.业余生活

西方人的生活习惯跟我们差别很大,主要是他们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生活态度。三位外教的共同点是:工作时认认真真,业余生活时尽情享受。就先以mr.Gargett为例吧,他课堂上非常认真,准备过程也是一丝不苟。但到了周末或节假日,他就要尽情释放一周的疲劳与压力。或旅游,或去KtV,或与朋友聚餐······总之,一定要"玩"。第二期的两位外教由于年轻,就更会玩了。每逢周末,就会去旅游,去购物,去健身房······,他们还交了不少校外的朋友呢。他们比我们更懂得什么叫生活。

六.我和学生的"点滴"收获

外教的到来对我和我的学生都有很大影响。我的班级有幸被选为口语实验班,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与之交流探讨的机会,能共同探讨关于英语教学的话题。同时也督促我们积极参与学习他们的上课形式和风格。在经过了两学期的观摩和学习,并积极的探索研究,以及对数次问卷调查的分析后,我们发现总结出了许多值得我们中国老师学习、思考的东西。

师生口语的提高自不必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他们终于找到了"用英之地"从一开始的不敢开口到后来的主动与外教接触,找机会练口语,很多还是他们的网友。学生觉得能跟外国人交流是件令自己自豪的事,令他人羡慕的事。所以,他们学习英语的劲头更大了。一年来,学生的英语成绩明显提高,与非口语实验班对比后特别明显。当时我班的耿某某就是个典型例子。他在中考时英语90多分,高一从未考过100分以上,偶尔还会不及格。高二开设口语课以来,学习兴趣使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英语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后来基本上在120分左右,还有过130以上分数。课上课下大胆开口,主动提问。

自从研究了missJuliaLane让学生听歌记歌词的方法后,我开始试着在我的课堂上使用,效果挺好。高三以来,学生听力练习次数增加很快就厌烦了。我便换成这种听歌记歌词的方法代替听力试题训练。每周一首,不同音乐种类变换使用。现在,学生不仅会唱很多英文歌曲,听力测试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通过一年的交往,学习,我看到了他们对我们的影响之大。目前,我国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引进外教是培养素质教育,避免哑巴英语的重要手段。让学生能说会写开设英语课才有真实意义。这就是我们在完成课题研究后的最大收获。我真希望学校以后能继续这样的做法,这么做能提升我校的办学档次,更重要的是能提高我校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媛:2009《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孙鸣:2004《英语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教育出版社)

3.胡春洞王才仁著: 《英语学习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4.[美]StephenD.Brookfield著(张伟译)《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教师随笔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意义内容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看似简单,却又让人难以完全正确掌握。为之付出再多,也收效甚微;高分考生表现出的语文素养也让人不敢恭维。这些不免让语文老师感到很困惑、迷茫。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最终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思考语文教学的意义。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思考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即这件事的意义,语文也是这样。不管是进行语文教学的老师,还是进行语文学习的学生,都要首先弄清楚这个问题。这样,才不是盲目的,我们才是更高境界的人。我国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过,一个人的觉解越多,他的人生境界越高;而动物是没有觉解的。冯先生说的觉解便是关于意义的问题。只有人会思考关于意义的问题,动物不会。一个人思考得越多,他与动物的距离就拉得越大。在精神世界里,这样的人是巨人,而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比起芸芸众生,这样的人便超凡脱俗。

在回答为什么要学语文时,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语文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有关于“意义”。“是什么”的问题有关于“内容”。我认为,语文的内容就是两个:语文和文学。有人望文生义,把语文理解成语言和文字,从而取消了文学,这是不对的。而且,文字就包含在语言当中。我认为语就是语言,文就是文学。我们在中小学时期学习语文,在大学时期也学习语文。与语文相对应的一个本科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就是专门学习语言和文学的。当然,我们这里说的语言是指我们的母语,而非外国语。从中也可以看出语文的文应该是文学。只不过年级越低,语文学习的侧重点就越在语言上,比如小学;随着年级的增长,文学的分量在不断加大,比如高中。当然,语言和文学是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的。两者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不是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吗?就是说当语言在表情达意的时候,如果富有艺术性,它就变成文学了。这在语文课本里得到了明显的验证:大多数课文都是文学作品,就是一些应用文也具有文学性。

那么,语言又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字词句篇的学习。具体讲,就是教会我们识字,字形、字音之类,比如初中阶段要求我们掌握3000多个基本汉字;丰富词汇量,能理解会运用;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读懂比较繁复的句子,不写病句;能写作比较连贯的篇章来表情达意,会写作基本的应用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求是十分基础的,因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接受的最低文化教育程度,而高中的语文要求就要高一些,大学的语文要求更高一些,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要求更高,学得也更细,毕竟这是一个专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的工具性,即它是交流的工具,它使我们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举个例子,有些人听别人的话老是听错,读别人的文章读不懂;有些人心里明白,但就是说不出来,也无法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有时候表达清楚了,却没有技巧,让别人听了很生气,这就是语文没有学好的恶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语文的工具性里,其实有着对于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交际能力或情商的训练,这又引出了语文的另一大特征:人文性。

语文的人文性十分明显地体现在文学里。我认为语文的人文性主要提高三大修养:思想修养、品德修养、艺术修养(或审美修养)。具体讲,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使得我们不是一个庸人;可以提高我们的道德品质,使得我们向“古之君子,今之文明公民”的标准靠近,而不是沦为没有操守的小人;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脱离了低级趣味,用艺术(比如文学、美术、音乐)来陶冶情操、娱乐心灵。

只要我们认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随笔、小说、诗歌等),有了兴趣,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自己在文学的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很多。你会发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何等紧密,学好语文又是何等重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阅读的爱好,而且很有可能激发写作的欲望。当养成了爱读书、爱写作的习惯后,你会发现你与语文已经难分难解了。生活就是语文,而语文也就是生活。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语文、文学,才变得更有趣、更充实,也更有意义。即使生活里有不堪承受的,也因为语文、文学而变得可以承受。

语文的两大学习内容(语言和文学)引出了语文的两大特征(工具性和人文性),而学习语文的意义便在其中,即语文是交际的工具,学好语文有助于交流沟通;语文又是生活的映照,学好语文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与人生境界。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的意义在于提高人们的人生境界。我以为语文的最高意义也在于此,因为语文天然地以文史哲为依附,而纵观语文教育,片面地重视工具性的一面,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人文性的一面,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素养低下,更谈不上什么人生境界,不过一俗物而已。

参考文献:

教师随笔篇5

一、培养主动的愿望。

刚入学的一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所以说,他们对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观察他们新的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这就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使对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二、有意识创设活跃的氛围和生动有趣的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习惯。再如:上《小猫钓鱼》一课时,先让观察猫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态,再让戴上小猫的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三、引导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本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时,很多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生都列算式为:2+6(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教师随笔篇6

如果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规则,也就不会有这些事发生,人们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为此,我思考了许多问题,也想了一些解决方按。

1、如何解决闯红灯现象?

现在闯红灯现象真是屡见不鲜,就是因为闯红灯,事故频频发生。解决这个问题也成了交通部门头痛的事,他们只好对闯红灯者进行处罚,其实我觉得,光是物质处罚不是最好的,但这也是需要的,可最好还是宣传和教育,让司机知道,自己的幸福家庭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要让孩子提起父亲就觉得没面子,要让他以自己为豪。一想到这个,自然会注意了。

2、如何解决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危险的。我在新闻上看到这样一个镜头,一个年轻人横穿马路,被一辆行驶的汽车撞飞,当场死亡,我的心也提了起来,这样的事件并不少见。我们作为小学生的,更要遵守交通规则,让社会上的人都引起重视。还有,街道上的主要的岔路多设斑马线,封闭一些人为的植物,让一些偷懒者没有机会。

教师随笔篇7

同步随笔即老师和学生一起写随笔,完成后相互交流。老师检查同学的随笔时把自己的随笔交给同学,由同学检查阅读,评价批改。经过一学期的尝试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益处。

首先是语文教师写随笔可以引导学生明确随笔的素材选取方向。

学生作文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会搜集生活素材。这可能和作文的启蒙有一定的关系,他们总以为写作文就应该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是主题高度不够就不可以展示在卷面上。久而久之就无话可写,无情可抒了。毕竟现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生活基本上无所忧虑,相对单一。哪里有那么多重大的事件发生以供他们写作?鉴于此,转换学生的选材观念就显得比较重要。随笔之"随"则是更好地体现了这种引导方向。但是无论老师课堂上如何启发诱导,仍旧会有不少的同学面对随笔时无所适从。而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相对丰富,思想相对成熟敏锐的语文教师则可以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写起。笔者在进行这种尝试的时候并不是随意而为,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写作计划的。先写的随笔是回忆系列,大多写童年时的一些事情。高中生也是经历了童年生活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但人们的童年生活应该还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童年时的天真无邪、幼稚单纯相同,那么必然也都有做错事情的时候,有愉快的时候,有忧伤的时候。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共识的基础上,如果悉心整理,必然会有不少值得回忆的内容。该环节主要以记叙事件为主。学生传读教师随笔后也受到启发,明白只要是事情就可以写。就竞相写了一系列回忆童年的文章。因为是自己的经历,所以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即使语言尚不够完美,但是真实的情感感受是表达到位了。这个系列随笔让老师也会更进一步了解孩子的过去,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形象让老师不胜欢喜。学生在随笔中也了解了教师,这个虽然悖逆了传统的师道尊严,但是孩子会更加喜欢这样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教师形象。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要训练写人的记叙文。笔者写自己的老师同学亲人朋友,写他们的优点也写他们的缺点,但是唯一要遵循的原则是个性鲜明。经过两次的交流,学生在随笔中就有了比较积极的回应。他们在随笔中写自己身边的同学,老师,发生在他们身边有趣的事情,当时在班级里形成了风气,由此写出来的随笔自然成文,语言流畅,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最后一个环节是议论文方面的训练。笔者自己对身边所见、所闻做出评价,尽量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这有利于引导孩子正确理智地分析问题,不至于偏激。当然这必然要求教师具有相对的思想高度,否则,容易误导学生。孩子们在这样的引导表达过程中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自然就不再害怕写随笔了。而且一次成功的随笔就会给学生一次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享受到这样的乐趣,也必然会促使学生主动地再次创造成功。

其次,教师随笔可以极好地发挥德育的作用。

语文教学更高的层面上来说,人文素养的教育比知识结构的教育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而德育目标一向也是语文教学目标必须的内容。平时说教的内容也只是架空的道理,学生很多时候并不乐意接受这种方式。但语文教师在随笔中寓理于事就会有极好的思想引导作用。笔者曾经在随笔中写过《谁为你负责?》的文章,文章中以儿子自己烫伤脚这件事件为核心,表明一个人做错了事情是最严重的后果只有他自己来负责,身上的伤痛任何人无法替他承担。学生在读后自然明白其中道理。这比单一的说教更加有意义。

教师随笔篇8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透过随笔练习来不断展开对于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并且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欲望。教师要透过有效的随笔训练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并且让学生能够对生活有更好的观察与感知能力,也可以将写作技巧的教学融入到随笔训练中。

【关键词】

小学随笔训练作文教学

随笔训练是一种灵活而自然的作文训练形式,能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写作空间,也能够让学生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而言,教师要善于透过随笔练习来不断展开对于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并且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欲望。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一些特定的训练内容融入到随笔训练中,以展开对于学生某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同样能够取得很好的作文教学成效。

一、针对素材积累展开的随笔训练

如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这是很多教师都会关注的一个教学问题。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对于生活具备更好的观察与体验能力外,也可以将观察的任务有针对性的融入到随笔作文中,让学生带着具体的意图来作文,这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写作主题,也会潜移默化的展开对于学生某方面能力的训练。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生活经验都还十分有限,对于写作素材的获取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生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渠道,要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获取更多好的写作素材与写作资源,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习作更加充实具体。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写作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写,写的过程便是对于生活细节的一个回顾的过程,这也会让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更加深刻,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素材有更好的积累与丰富。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和人物,在写作文的时候要多与生活相结合,通过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来对人、事、物进行揣摩描述,把生活中积累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并要养成写随笔的习惯。写作源于生活,我们需要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细节进行细致的观察,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写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以《我的假期生活》为题进行作文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假期的生活,在平时积累的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展开写作。透过这样的随笔练习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这也会让学生领会到更多从生活中积攒素材的方式。

二、针对观察感知展开的随笔训练

随笔训练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观察与感知能力展开,这同样是作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能力。小学生们对于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与瞬间往往缺乏敏锐的捕捉能力,对于生活中很多内容的感受也比较浅,这也是造成很多学生的文章中缺乏情感的表达,整篇文章平平无味的主要原因。教师要帮助学生逐渐化解这一问题,要透过有效的教学引导来不断丰富学生的感受能力,要在有针对性的随笔训练中来增强学生对于生活中那些值得回味的瞬间的体味。这才是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构建,观察与感知能力的具备对于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很有意义。

随笔训练和写作教学中,需要教师培养活跃的课堂气氛,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来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秋天的树叶》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不同种类的树叶到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颜色、形状以及气味,并通过幻灯片播放一年四季树叶的变化,让学生观察秋季和其它季节有何不同的地方。教师要深化对于学生的教学引导,要让学生找到正确的观察与感知事物的方法与角度。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够更为细致与敏锐。这些都会使学生能更好地开展写作,并且是对于学生自身写作能力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构建。

三、针对写作技巧展开的随笔训练

随着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不断丰富,自身的观察与感知能力的不断强化,这个时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化对于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要让学生掌握更多好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很多教师会发现,学生的习作很乱,无论是文章的整体结构上还是段落内语言的安排与设置上都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学生写作技巧的缺乏。因此,教师可以在随笔训练的过程中深化对于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要让学生们对于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有良好的掌握,并且能够逐渐将其灵活的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将会让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与写作素养得到极大的提升,这也是学生从随笔训练中获取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收获。

在随笔训练中,展开对于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时,教师要让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展开。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审清题目,根据题目正确判断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开头应能够做到统领全文。随后,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写作方法,比如:自然形式、抒情形式、写景形式、设问形式和设疑形式等等。在结尾写作时要注意首尾呼应,保证简洁有力和令人深思等。开头和结尾是写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整理一些优秀范文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揣摩与摘抄,使其深入地了解开头结尾的写作方式。这些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写作技巧,也是好的写作中应当具备的特征,深化对于学生习作技能的训练才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

【结语】

随笔训练是一种很好的作文教学形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一些具体的教学内容融入到随笔训练中,这往往能够收获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透过有效的随笔训练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并且让学生能够对生活有更好的观察与感知能力,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教学部分。教师也可以将写作技巧的教学融入到随笔训练中,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提升,并且让学生从随笔训练中有更多成长与收获。

【参考文献】

【1】徐蓓春.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

【2】杨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教师随笔篇9

一、课堂导入阶段的随笔

课堂导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引入新课,以便能迅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传统的做法是衔接导入、悬念导入、案例导入、典故导入、名言导入、情境导入、实验导入等。虽然这些导入方式各有千秋,都有各自的成效,但他们都是教师的单独行动,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际上也是一种被动学习的行为。如果在这些常用的导入活动中,适当地用随笔作文的方式来加以调剂和补充,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和兴趣,师生互动,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

例如,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可以这样引入:“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不管身处何时,身居何地,我们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让自己开心的原因。特别是在花季年龄的我们,更应该有梦想。那现在就用我们的笔,把我们的梦想描绘下来吧,看看你的梦想和马丁・路德・金的有什么不同。”3分钟后,找三名学生来朗读展示,并组织学生给予鼓励和点评,然后教师再引入新课。课前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用随笔化写作的方式导入,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和做法,在语文这个特定学科中应占有一席之地。当然,我们不必为了追求这个导入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导致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或打乱了学生的注意力,这都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学生的随笔可长可短,可文可白,可雅可俗,可整可散,可叙可议,嬉笑怒骂,不拘形式。

二、课堂教学阶段的随笔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也可结合具体的情境,给学生提供随笔作文的舞台。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提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例如,讲授鲁迅的《祝福》,师生共同探究了课文的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的情节结构后,可以出一个随笔作文的题目:祥林嫂的故事。要求学生在10分钟之内写下来。学生要写好这篇随笔作文,必须要再次深入课文,对于之前预习不充分的学生来说,是再次给他们预习的机会,把课外学习变为课内学习;对于预习得相对要好一点的学生来讲,是给他们再次深入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能更深层次地学习课文,进而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10分钟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成果,教师随机进行展评,给予表扬、肯定和鼓励。

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曾说:“学生的写作不只局限于专门的写作课,学生可以随时写,不管在课间、阅读课上、自习时间、语文课堂还是周末、假期,灵感闪现之时,情感涌动之际,均可以挥笔作文。”语文课堂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主阵地,听、说、读、写是应该同步并重和发展的。

同时,在课堂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用随笔作文的形式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例如,当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时,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不妨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生活或时事热点来让学生说、写几个句子,可以是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是对生活的刻画,可以是对时事的评议,可以是对心理的外现,可以是对未来的憧憬,随意而为,率性而写,在内容上不受局限,也不苛求主题鲜明,学生可以充分地表现自我,彰显文章的个性。当然,这些不宜花太多的时间,只要有效果就停下来。这样,不仅调整了学生上课的状态,加深了对课文的认知,还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也受益匪浅。

三、课堂小结阶段的随笔

很多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重视一节课的导入和过程,而对于课堂小结,只是匆匆而过,草率完成,甚至根本就没有小结。其实,课堂小结是一节课的必要环节,能突出一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为学生练习和复习提供导向。将随笔作文的形式运用到课堂小结中,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可以让学生回忆本节课学到了什么东西,得到了什么启发,收到了什么感悟;可以写自己对课文的独到见解;可以阐发对下一节内容的展望;可以是如果由你来上这节课,该怎样上。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课堂的实际,根据学生在随笔中的反映,做出总结。这样,课堂小节不再是教师的单向行动,变成了人人参与、生生合作、师生互动,效果肯定显著。

例如,讲《窦娥冤》时,教师可以这样做:都说窦娥冤,那么她到底有什么冤,她“冤”的原因是什么,这与戏剧冲突有什么关系呢?然后根据学生随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明确和总结。再如,上《雷雨》一课时,在完成内容临近下课时,教师不妨设计这样的课堂小结:如果要你来讲这篇课文,你将怎样来给同学们讲?这时,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的说要观看视频,有的说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有的说要读得充分,从中教师可以把相关的建议作为自己的课后反思。

在课堂的不同阶段写随笔,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不是课堂的重点和全部,我们绝对不能舍本逐末。语文课堂上的随笔写作只是零散和片断的写作训练,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灵活进行。当然,真正意义上的随笔作文教学远不只这些,有情境作文课、作文展评课、随笔阅读课等,语文课堂的随笔,是利用课堂的空间,给学生一个思维锻炼、写作训练的平台。美国学者唐纳德・奎恩说:“在整个写作中,写作和思维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能及时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养成乐于思考、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正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

教师随笔篇10

一、随笔训练以及作文教学的现状

对于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以及作文教学,相关的教育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对随笔训练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是对随笔训练的训练方法以及对作文教学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了较多的理论结论,但是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却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学生对随笔训练这一教学模式存在着兴趣不高的情况,教师对学生的随笔训练指导性意见不足,使随笔训练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随笔训练的方法

1.制定随笔训练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进行随笔训练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内容进行写作方法的制定,防止学生作文写作内容的重复性,保障写作内容的多样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年龄和年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建立适当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让学生写关于自然方面的文章,首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再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规定有关自然方面的主题,可以通过摘抄优美语句或者名言警句的形式,来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描写。通过这样的训练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2.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在确立了作文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应该注重语文写作课堂氛围的营造。通常来说,大多数学生的随笔训练和随笔写作能力较差,与呆板的课堂气氛存在着很大的关系。针对这一影响作文写作的情况,教师应该进行课堂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写作,在平时的随笔写作中去抒发自己的感情,对于相关的写作工具书,在平时的训练中不需要对学生做太多的要求,应该鼓励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工具书。另外,要教会学生将写作内容尽量贴近现实,对于篇幅和内容等问题,不需要做太多的要求,应该从全方位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存在着知识不丰富和社会阅历少的现象。所以在作文写作中,难以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会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将课堂上的好诗句和优美的语句与学生进行及时的分享。同时,在随笔训练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扩展,对学生的作文写作素材进行构建,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另外,要告诉学生将优美的语句背诵下来,光靠阅读只能带来浮光掠影的作用,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随笔训练中的好词好句进行背诵,在写作时进行应用,减少写作时的思考时间,用背诵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阅读的印象,起到了良好的作文写作效果。

4.对作文进行多样化评改

作文评奖是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步骤,如果该环节处理的好,对学生的作文写作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如果处理不好,该步骤无法取得一定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对作文写作的评奖步骤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有:首先,应该根据学生自己存在的不同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总体训练目标和写作水平进行综合的考量,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将不同时期的随笔训练进行纵向考虑,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进步,使学生能够更加的明确自己,提升作文写作的兴趣。其次,应该建立多样化的评奖方式,采取大评奖和小评奖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随笔训练情况进行综合的讲评,并及时反馈,提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三、随笔训练对作文教学的作用

1.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

随笔训练是提升学生作文写作成绩的关键步骤,可以帮助教师找到合适的作文教学方法,能够扩展学生的作文写作思路,丰富写作的内容,提升学生的作文成绩。随笔写作的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将平时阅读中浏览的优美语句积累下来,防止学生作文写作内容的重复性,使作文的语句和内容更加新颖。同时,随笔写作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学生可以随意进行写作,没有束缚性,对学生写作的内容没有特定的要求,可以用简短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总之,学生在随笔训练中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写作没有过多的要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促进学生在写作中抒发真情实感

随笔训练所表达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可以对平时发生的琐事和对事物的感想进行充分的表达,写作的形式自由化,促进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日常的琐事是作文写作的最主要素材,能够提升作文写作内容的真实感,提升作文内容的丰富性,学生在随笔训中对写作素材进行不断的积累,能够促进学生作文成绩的提高。

3.与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更加贴切

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对中考进行了改革,而作文又是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传统的命题作文向看图说话和材料作文的方向进行转变,使作文考题更具灵活性,并且考试的内容更加能够贴近生活。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考试的题目划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求,不能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扩展和写作内容的多样化,会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无法促进学生作文成绩的提高。所以,随笔训练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物进行记录,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与当前的考试方向和学生的培养方向具有一致性,贴近作文考试的命题方向。例如,当前中考作文考试题目中,涉及到较多的思乡类作文,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可以采用随笔写作中的内容,将日常记录的内容更好的应用到作文写作中去,提升了学生作文写作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学生通过随笔训练,能够更加适应考试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