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6:01

实施意见篇1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依据《》规定的党员义务、权利,着眼“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这一目标,立足州直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实际,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化组织管理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向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进行公开承诺,努力形成目标明确、监督严格、奖惩分明、操作规范的新型管理机制,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承诺范围

州直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

三、承诺重点

(一)党组织的承诺重点

围绕经济发展,主要承诺壮大集体经济、引领农牧民群众致富方面的中长期目标规划、阶段性工作任务、落实措施、保障体系、完成时限及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结构调整主攻方向,年度任务,结合单位性质和行业特点,承诺单位党组织发挥作用服务经济建设的具体措施;围绕执政能力,主要承诺对党的路线的宣传、执行和贯彻,加强自身建设,改进作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发展党员和后备干部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措施;围绕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承诺开展“三大创建”、加强阵地建设、拓展阵地功能,丰富精神生活、对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对少年儿童、妇女权益、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围绕民主与法制建设,主要承诺推进民主管理、依法治乡、依法治校、依法治企进程、普法教育及落实、完善制度建设和执行的保障机制、听取、接纳和回复群众意见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主要措施;围绕为民办实事,主要承诺年度或阶段性时间内需办理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事的件数、内容、保障措施和完成时限以及密切联系群众的做法等;围绕社会稳定,主要就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化解社会各类群体矛盾和问题,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环境等方面进行承诺。

(二)党员承诺内容:

党员承诺以“我是党员,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为总要求,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讨论提出的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为基本标准,结合个人岗位职责、个人特长或自身存在的亟待改正的问题,就几方面或某一方面做出公开承诺。承诺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共性承诺,主要是《中国共产程》所规定的党员必须严格履行的所有义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讨论形成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二是岗位承诺,党员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目标和实现手段,对加强自身建设、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做出承诺。三是实事承诺,党员在年度内至少做一至两件实事,所承诺的实事必须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四是自律承诺。主要承诺维护党员形象,遵守规章制度、党风党纪,增强党性修养、宗旨意识方面的主要措施。

1、农村党员主要承诺:

(1)带头学习、宣传和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州县乡配套政策,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

(2)带领群众致富,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经济能力和经营能力的党员,可以就带头创办党员示范基地、党员示范户,带头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做出承诺。

(3)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掌握生产技术的党员,可以在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广新品种、牵头组织农业产业化专业协会等方面做出承诺;经营着一定产业或领办企业的党员,可以在扶贫帮困、发展公益事业、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承诺;致富门路广、经营信息灵的党员可以在提供信息、引进或领办发展项目等方面做出承诺;年龄较大、群众威信高的党员,可以在带头移风易俗、调解邻里纠纷、维护家庭和睦、促进邻里和睦、与不良风气作斗争,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做出承诺。

(4)遵守党纪国法和政策法规。可以在带头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带头支持村“两委”工作,积极参与村内公益活动和改革发展建设,破除封建迷信等方面做出承诺;村干部中的党员主要在发展党员、维护党组织的凝聚力、协调村“两委”关系、统一发展思路、不多占、私分宅基地、侵害集体资产、群众利益、廉洁奉公等方面做出承诺。

(5)整改承诺。针对党组织、党员或群众提出的亟待改正的问题,做出改正承诺,把改正的时限、成效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

2、社区党员主要承诺:牢记共产党员身份,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切实提高党性觉悟;爱岗敬业,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努力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不等不靠,带头创业,守法经营,勤劳致富,积极支持、帮助社区组织和居民开展劳务创收,创办经济实体。树立主人翁意识,热爱社区,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活动,开展便民利民服务,积极帮扶弱势群众,主动为社区群众学习、生产和生活方面做出自身努力,维护好、发展好社区居民的正当权益。顾全大局,诚信守诺,模范遵守党纪国法,遵守职业道德,大力传播先进文化,不煽动、不组织、不参与、不支持各种群体性上访和封建迷信活动,协助做好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社会稳定工作。

3、机关党员主要承诺: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围绕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主题,结合本职和满意部门创建(巩固)工作,履行自身职责,转变和改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作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质量和效益,维护群众利益,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服好务的措施和办法。

4、企、事业单位党员主要承诺:

结合“三级联创”活动和自身本职,围绕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主题,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转变作风,提升单位竞争力和知名度,争做业务能手和先进工作者,实现企业增效,事业进步方面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等内容。

5、党员领导干部应着重在选人用人、重大决策、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班子团结、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和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廉洁自律等方面选择具体承诺事项。

四、实施办法

(一)科学制定承诺内容。各基层党组织的承诺内容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以会议集体酝酿提出的原则;党员承诺内容的提出坚持党员自愿、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承诺内容应避免空话、套话,做到符合实际、力所能及、简明具体、易记便行。党组织和党员的承诺事项要结合实际,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防止把承诺等同于一般性的工作和纪律要求,同时,承诺书要条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二)全面公开承诺内容。党员自己提出承诺内容后,以书面形式交所在党支部审核。对随意应付、搞形式,或不负责任、说大话的,要坚决予以纠正。支部和党员的承诺内容确定后,采取板报、广播电视、会议、承诺书、承诺专栏等形式,将承诺事项、落实时限、联系电话等向群众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认真兑现承诺事项。每个党员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自己的各项承诺,结合每年年底民主评议,召开公开承诺兑现会,党组织对承诺事项逐项对照,自查落实情况,并以书面形式报上级党组织,对没有落实的要公开说明情况。每个党员都要向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群众代表逐项说明公开承诺的落实情况,并接受群众质询。对因客观原因难以兑现的承诺,必须向群众解释清楚,赢得群众谅解;对无故不履行承诺的党员,视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四)督促党员落实承诺。基层党组织都要建立承诺工作例会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员承诺工作例会,及时掌握党员公开承诺的落实情况,并把党员履诺情况于会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党组织要对每个党员履诺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对好的典型、经验和做法,要及时加以推广,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形成文字材料,由支部书记对其谈话,进行批评教育。

(五)民主评议践诺情况。党组织要制定配套考核办法,对公开承诺落实情况实行严格考评,考评结果公开,并作为创先评优的主要依据。评诺采取四种方式进行,即党员互评、群众帮评、领导点评、组织终评。时间分半年初评、年终总评。民主评议结果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六)奖惩承诺党员。对履行承诺较好、群众比较满意的党员,要给予表扬;对履行承诺积极,兑现承诺到位,群众满意的党员给予一定的荣誉和物质奖励;对于特别优秀、群众公认、成绩突出的党员,大张旗鼓地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评选劳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很好地履行承诺,群众反映较差的党员要给予批评教育;对不履行承诺,在民主评议中被评为不合格党员的,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予以处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充分认识党员承诺制的目的和意义,迅速行动起来,成立领导机构,按照中央《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精神》,把此项工作作为“一级组织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项长期的工作,作为学习、维护、遵守、贯彻《》、建设务实高效党组织、诚信党员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精心部署,抓好落实。按照州党委的总体安排和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及操作性较强的承诺制考核管理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二)创新形式,注重实效,不断总结完善党员承诺制的长效机制。在落实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承诺中,要注意创新载体,与党员科技致富、“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示范岗、民情联系等行之有效的主题党建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承诺制的内容,务求取得实效。基层党组织要坚持“稳步推进、重在实效、贵在长效”的要求,在认真学习、充分讨论基础上,由党员个人自愿提出承诺事项,能做到什么就承诺什么,能做几条就承诺几条,防止图形式、走过场,将推行“党员承诺制”作为一项制度和党员管理机制长期坚持下去。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认真帮助党员解决在履行承诺过程中遇到的热、难点问题。要大力宣传党员履行承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不断总结推进“党员承诺制”的成功经验。

实施意见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层政情及时地向群众公布,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断释疑解惑,沟通情况,改进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管理民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二、主要形式和互动内容

政情民意互动以镇、村定期召开会议为主要形式,同时通过党务和政(村)务公开栏、举行听政会和干部进村入户等形式开展互动活动,活动要力求生动活泼,注重实效。镇、村一般每季度首月召开一次会议,遇到重要事项可随时召开。具体参会对象包括镇、村干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民和党员代表、各类协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能人大户等,其中村民要占50%以上。要鼓励和引导参会人员在会前广泛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努力提高互动实效。

开展镇政情民意互动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宣传上级党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下达的工作任务、要求;本级党委、政府工作目标任务以及工作完成情况;年度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上级下拨专项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债权债务;集体企业及其他集体资产处置;工程项目招投标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情况;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征用土地及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发放、使用情况;宅基地计划安排及审批使用情况;救灾救济款物发放、优待抚恤情况;农业生产排灌水电费情况;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情况;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情况等。

开展村情民意互动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宣传上级党委、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要求;村党组织、村委会工作安排及开展情况;财务收支情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粮补资金、良种补贴及救灾救济款物发放情况;宅基地使用、村集体资产处置情况;村干部报酬、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四荒”承包拍卖、村机动地发包情况;村集体债权债务;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等。

三、工作程序和基本要求

开展农村政情民意互动机制工作的基本程序为:调查研究、公开政情、沟通互动、归纳梳理、落实办理、督查督办、通报反馈。在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环节:一要深入调研。镇、村要设置举报电话、监督信箱,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全面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二要注重实效。镇、村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反映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研究。对能够解决的,明确专人负责办理,公布责任人,接受群众监督;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要说明情况,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解决;对于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的,主动及时进行汇报,争取早日解决;对于不能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做到事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提高互动质量。三要健全档案。镇、村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建立政情民意互动台帐,做到“四有”,即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活动记录、有规范的档案。

实施意见篇3

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侨情普查是侨务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内外侨情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留学、定居、技术移民等渠道出境定居的新华侨华人及眷属急剧增加;改革开放初期出国的留学生,现已在当地站稳脚跟,一部分在政治、经济、科技领域崭露头角,有些已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其中有一部分带着学习成果回国创业,这些都是我们实现“四大目标”的急需人才。在新的形势下,开展侨情普查工作对提高侨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充分发挥侨务工作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普查的对象和重点

(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所指对象为主(包括华侨、归侨及他们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抚养关系的其他亲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将港澳同胞及其眷属、回国(来华)创业人员、留学人员及亲属均列为本次普查对象。凡注册户口在*或在*辖区范围的从业人员,亲属在港澳和国外的城乡人员均列为本次普查范围。

(二)普查工作将在1994年普查的基础上,巩固老侨户,发展新侨户。重点弄清:

1、海外亲属,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定居海外的亲属中重点人物及其国内亲属情况。

2、县内归侨、侨眷高级知识分子和来渠创业的新华侨华人及海外亲属状况。

三、普查的组织领导

侨情普查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的工作。县上成立侨情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侨务办公室,对侨情普查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的机构,抽调一定的力量,负责开展普查工作。

四、普查的方法和步骤

(一)搞好试点。各乡镇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试点。试点工作由各乡镇侨情普查工作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配合,县侨情普查办具体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二)宣传动员。各乡镇普查办要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或新闻媒体,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在宣传中要切实做好解释工作,力争做到家喻户晓,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三)培训普查队伍。在全县范围内对普查骨干进行一次培训。各乡镇普查办要按照工作量大小抽调适当数量人员,组织普查队伍,并对普查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使之掌握普查的知识和方法。各乡镇要从实际出发,抓好对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普查人员的培训。

(四)普查程序。侨情普查表格由县侨情普查办统一制作,按普查程序逐级下发填报。普查的程序是:各乡镇通过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管辖单位派出普查员,将普查登记表发给普查对象填写后,逐级汇总上报。

五、普查登记标准时间及工作进程

(一)以2006年12月31日为普查登记标准时间。

(二)各乡镇的普查登记表务必于*年8月底前完成,县级各部门、中央、省、市驻渠各企事业单位和县级各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普查登记工作由所在辖区负责。同时上报县侨办(样表附后)。

六、工作要求

实施意见篇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策应生态城建设,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为目标,以增强森林整体功能为核心,以封山育林培育资源为手段,做到以封为主、封育结合,努力构建我县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绿色生态万载。

二、工作目标

通过封山育林实现林地面积扩大,林分结构、林相林貌改善,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提升,全面达到建设绿色生态万载的总体目标。

三、基本原则

封山育林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管理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四、管理规定

(一)范围划分及期限

1、对补偿性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实行全封山,期限为长期。

2、国道、省道、县道以及主要乡道两侧的可视范围集水区地段(或第一山脊)山林和列入国家投资封山育林项目区内的山林实行全封山,期限为10年。

3、对上述两种情况以外地段的山林,实行半封山,期限为5年。

(二)封山育林措施

1、在封育期间内,必须采取严厉措施,严格禁止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禁止非法征占用林地、采石、采矿和野外用火。

2、在封育期间内,坚决禁止在全封山内采伐木材,在半封山范围内少量采伐达主伐年龄的针叶林和生长五年以上(含五年)的毛竹林。林木(包括毛竹)采伐审批由林权权利人提出申请,经乡镇(街道)、村、林业工作站核实后,报林业局按照林木采伐管理有关规定审批,并严格按采伐许可证规定实施采伐。

3、鼓励并扶持荒山造林,坚决禁止以造林为由采伐中幼林、稀疏林、阔叶林和毁林造林。

4、封山区域内实施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建设,由乡镇(街道)提出申请,报县封山育林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5、在封山期内,如遇国家重大林业政策调整等特殊情况,我县将根据政策再作调整。

6、封山育林起始时间全县统一从2011年3月1日起。

7、从2011年起,每年全县木材(包括毛竹)商品材采伐按省下达的计划指标调减35%分配、使用。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为组织和实施全县封山育林工作,成立县封山育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县委办、政府办、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监察局、财政局、国土局、安监局、旅游局、林业局、广电局、森林公安局、各乡镇(街道)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林业局,由林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街道)是封山育林的责任主体,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抓好本辖区内的封山育林工作,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于3月底报县封山育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

2、规划定界。封山育林范围由县林业局根据范围划分及年限规定统一规划,绘制封山育林规划图,分类界定封育面积及四至界线。各乡镇(街道、林场、垦殖场)要根据规划,在封山育林区醒目地段设立封山育林永久性界桩和宣传牌。

3、组织队伍。建立和完善乡村两级护林组织,使全县形成由森林公安、林政执法和乡、村护林队伍组成的封山育林管护网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原则上村级护林员队伍按最少3000亩标准聘用一名护林员(每村至少一名护林员),由各乡镇(街道)统一招聘,签订聘用合同,乡镇(街道)和林业局共同管理,护林员工资由乡镇和林业局、财政局联合考核后,由县乡财政统筹解决。

4、广泛宣传。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封山育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宣传工作,要通过广播、电视、横幅、标语、宣传牌、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封山育林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对封山育林工作的认识,使封山育林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县、乡、村、组要逐级召开动员大会,使封山育林规定家喻户晓,在全县形成推动封山育林工作的浓厚氛围。

5、强化措施。结合我县实际,县封山育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万载县封山育林管理办法》。县政府与各乡镇(街办)签订《万载县封山育林责任状》。各地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封山育林护林公约和村规民约,使实施封山育林更具有操作性。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严厉打击。为方便广大群众监督,县政府设立举报电话

6、财政补偿。对列入全封山范围,但未享受生态公益林补偿和其它国家、省级项目补助的,建立县级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采伐情况每年补偿林权权利人每亩不超过5元,补偿资金由县、乡财政各负担50%。

7、扶优扶强。加大县内木材加工企业整顿提升力度,为加工企业引进县外原材料提供政策支持,原则上不再审批和上报新的木竹加工企业,并且每年淘汰现有小木竹加工企业20%,实现我县木材加工企业数量减少,规模提升。

六、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绿色生态万载的大局出发,促进我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有机农业基地县建设,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封山育林重大决策上来,精心实施好封山育林工作。

2、落实责任。各乡镇(街道)、林场(垦殖场)作为封山育林的责任主体,要把封山育林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封山育林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主要领导是封山育林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林业局做好封山育林规划和实施过程的技术指导。森林公安局和林业行政执法单位要严厉打击全县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从重从严查处涉林案件,对经森林公安侦查的刑事案件,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要依法从重从快惩处。各责任主体要全力配合司法机关和林业部门的严厉打击行动。

实施意见篇5

一、“五条规定”适用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即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副县(处)级以上(含副县、处级)领导干部,包括已到退(离)休年龄,尚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上述干部。

按国家规定批准设立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司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总会)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等群众团体机关中副县(处)级以上(含副县、处级)领导干部,也适用“五条规定”。

上述机关中任非领导职务的副县(处)级以上(含副县、处级)干部,也适用“五条规定”。

二、对违反“五条规定”的行为,凡是党和国家已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过去没有规定的,按照本《实施意见》处理。

对经商办企业,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和亲友经商办企业提供优惠条件,在各类经济实体中兼职(包括名誉职务)领取报酬,到下属单位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等问题,按党中央、国务院及中央纪委已的有关规定处理。本人自查自纠的,可以从轻处理。

对违反“五条规定”的行为,过去没有规定的,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决定》公布实施前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的,按经商办企业处理。

《决定》公布实施后,继续从事有偿中介活动的,责令其停止活动,收缴经营所得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决定》公布实施前合法持有的股票,必须向所在单位登记并依照股票交易规则售出。已持有的企业内部职工股,必须按发行时的价格立即退还企业;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委等部门〈关于立即制止发行内部职工股不规范做法意见〉的紧急通知》后,购买、无偿获取企业内部职工股的,除必须立即退还企业外,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决定》公布实施后买卖股票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依照《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处理。

无偿或非法获取的股票及其非法所得,予以没收,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三)《决定》公布实施前以各种名义接受下属单位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赠送的信用卡、归个人使用的本单位的信用卡,应立即退还。因私事使用上述信用卡所开支的费用如数退还,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拒不交出信用卡和拒不退还用于私事费用的,从重处理。

《决定》公布实施后以各种名义接受下属单位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赠送信用卡以及将本单位用公款办理的信用卡归个人使用的,必须立即交出所持有的信用卡,退还因私事开支的费用,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四)《决定》公布实施前用公款取得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的,必须立即退出。如不退出,由本人支付全部费用。

《决定》公布实施后,仍用公款取得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的,必须退还公款,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五)《决定》公布实施后,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的,由个人承担费用,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实施意见篇6

一、进一步节水节电

1.干部职工应增强“节水节电、人人有责”的意识。

2.室内温度高于33℃或者低于10℃时,可以使用空调。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2℃,开空调时要注意关闭门窗,下班前半小时和离开办公室半小时以上的应关闭空调(下午下班关闭空调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提倡使用电风扇降温。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坚持不用即关,减少待机耗电。办公区域光线足够的情况下不应开启照明灯。坚持人走灯关,杜绝“长明灯”现象。提倡干部职工不乘电梯或少乘电梯。

3.用水后随时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现象。

4.水龙头、开关等水电用具出现损坏时,应立即通知物业公司修复。

二、进一步节约公务车经费

1.机关实行车辆定点加油,限车限号,定点维修。减少非公务用车。

2.严格执行《机关公务车辆管理补充规定(暂行)》(合残联〔2011〕102号),坚持统一调度,合理安排,严格控制公务用车范围与用车时间,领导和各处室工作人员因公用车时应提前通知办公室,做到统筹合理安排。

3.驾驶员使用车内空调时应注意节能减耗。领导和工作人员开会时驾驶员如需在会场外长时间等待,应尽量减少使用或不使用车内空调。

4.保持公务车辆整洁卫生,驾驶员平时多动手擦洗,以节约车辆清洗费用。

5.办公室统一办理2张公交iC卡,给机关工作人员因公外出时使用,用完归还办公室。

6.机关车辆无法安排时,经办公室主任同意后方可乘出租车。费用报销按合残联〔2011〕102号文件执行。

7.机关各处室向省市机关报送文件和资料时,在非紧急情况下一般不派车,由办公室视情统一办理。办公室每周一、三、五下午有专人前往市政务中心进行公文交换,各处室需报送市直机关的文件资料应提前交至办公室。

8.各直属单位应参照上述条款,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出相应的公务车经费节约措施。

三、进一步节约印刷品和标牌类经费

1.提倡并落实网上办公,实现无纸化办公。

2.最大限度减少外印。各处室、单位应尽可能利用本部门、本单位的设备印制文件、资料等。

3.严格执行定点印刷制度。确需外印文件、资料等印刷品,费用在1000元以下的,由处室(中心)提出,分管该处室(中心)的领导批准;费用在1000元以上的,由处室(中心)提出,经分管该处室(中心)的领导同意后报主要负责同志批准,会办公室统一安排,认真进行询价比价之后确定承印单位,由处室(中心)或会办公室负责办理。

4.会标、奖牌、证书等定制,会办公室统一询价比价后,报分管后勤领导确定,由会办公室安排有关人员办理。

四、进一步节约大型活动和宣传经费

1.各类光盘和宣传展板的制作,部门或单位提出方案和经费预算,经分管该部门或单位的领导同意并报理事长批准后,由部门或单位组织实施。

2.各处室、各直属单位组织各类大型活动,应先编制活动方案和经费预算,经财务室审核、分管处室或单位领导同意后,报理事长或理事长办公会议批准,由处室或直属单位组织实施。

五、进一步节约零星维修和改造经费

1.各处室、各单位需要零星维修办公室、会议室、训练室等,由处室、单位提出方案,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实地察看并提出意见,经分管后勤领导同意后,由会办公室或单位负责办理。

2.在政府招标标准以下的公共设施、场所、设备等改造,由有关部门、直属单位负责编制改造方案和经费预算,经财务室审核,报请理事长或理事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后,由办公室和下属单位组织实施。

六、进一步节约业务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经费

1.系统内业务培训、各类专项业务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活动要从严控制,注重经费的节约。各处室、各单位如因工作需要,确需举办各类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活动,应先编制培训方案和经费预算,经财务室审核、分管处室或单位的领导同意后,报理事长或理事长办公会议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培训、考察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经费开支,不得突破预算。

2.个人参加上级单位或有关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外出学习考察时,应严格执行有关财务制度,并严格按照培训考察主办单位通知的经费标准报销,不得报销与培训无关的费用。

七、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实施意见篇7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变缺乏生存条件的山区、库区贫困农户的生存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最终走上富裕道路为目的,采取上级扶助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移民扶贫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办法,积极稳妥地组织安排缺乏生存条件的山区、库区贫困农户实行移民搬迁,共享社会平均资源,推进社会和谐建设。

二、目标任务

年全县完成1048人(其中异地搬迁942人;深山移民56人;生态移民50人)的移民扶贫搬迁任务(各有关乡镇任务见附表)。

三、范围对象

(一)范围

移民扶贫工作的地域范围主要是生产生活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的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区。

1、生存条件恶劣,经常性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水旱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区;

2、至今未通路、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条件差的地区;

3、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行政管理成本较高的地方;

4、信息闭塞、土地资源有限、贫瘠、缺乏脱贫致富基本条件的地方;

5、扶贫开发投入成本高,致富潜力难以发挥的地方;

6、生产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符合上述移民搬迁条件的地方,以居住点或自然村为单位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先易后难、先远后近的原则,实行整体搬迁。

(二)对象

移民扶贫工作的对象是指上述范围内的贫困群众。具体对象为:

1、移民扶贫搬迁村组范围内,2009年12月31日前有当地户口的常住农业人口。

2、在移民扶贫搬迁村组范围内,于2009年12月底前因婚姻男到女家或女到男家,虽未办理户口迁入手续,但事实上已经结婚并领取了结婚证的农业人口。

3、父母符合移民安置对象条件,其子女虽未办理户口登记手续,符合计划生育条件,不属超生的子女。

4、长期居住在移民搬迁村组范围内的,虽属非农业人口,但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的企业下岗人员,残缺人员。

5、移民搬迁村组范围内,原属农业户口,因上学、参军户口已迁出的现役义务兵军人和在校学生。

以下人员不能列为移民扶贫安置对象:

(1)已经死亡,但未注销户口的;

(2)取得了合法婚姻手续,离开了搬迁范围的原居住地,虽未办理户口迁出手续的;

(3)在职干部,职工和有固定退休养老金、生活补助金来源的离退休人员。

四、安置方式

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群众自愿选择,采取无土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鼓励移民投亲靠友,自谋出路,自谋出路安置享受同等的资金补助。

五、工作步骤

年的移民扶贫工作从年1月开始至年12月底结束,按前期准备、组织实施,检查验收三个步骤进行。

(一)前期准备

1、宣传发动。召开村组干部和搬迁户主会,广泛深入地宣传移民扶贫的有关政策、措施、办法,使移民扶贫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2、调查摸底。组成专门调查组,对拟作整体搬迁的村和居住点基础设施状况,居住人口,家庭经济状况,受灾情况等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初步确定移民对象;选择和确定拟作移民安置的地点、方式、人数等。

3、编制方案。有关乡镇根据县实施意见,制订本乡镇移民扶贫实施方案,对需要搬迁的农户进行分类排队,合理确定批次和对象。

4、确定移民安置对象。移民扶贫搬迁对象通过以下程序确定。

(1)农户申请——由自愿移民搬迁的农户提出申请,填写《移民扶贫搬迁申请书》。

(2)村级审核——村委会收到《申请书》后对自愿移民的农户进行资格审查,核定有关情况并签署意见盖章后推荐到所在乡镇政府。

(3)乡级审核——乡镇政府收到《申请书》后按照上级规定的移民扶贫范围、人数和对象条件对申请移民的农户进行严格审查,对符合条件拟作移民搬迁的农户,将名单在村一级张榜公布,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之后在《申请书》内签署意见,加盖公章送交县移民扶贫办公室。

(4)县级审批——县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各乡镇递交的农户《申请书》后,组织人员到乡镇、村进行核实,逐户审批。经再次在乡村张榜公布征求群众意见后,最后正式确定移民扶贫农户名单。

5、落实移民安置点。有关乡镇落实好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点,搞好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

(二)组织实施

1、县扶贫和移民办审查确定移民搬迁对象,审批搬迁计划;乡镇发放《搬迁通知书》,与移民户签订《移民扶贫安置协议书》,移民对象填写《移民扶贫分户审批表》。

2、建设移民安置点。县扶贫和移民办和乡镇组织搞好集中安置点的“三通一平”工程。筹集的配套资金,各成员单位争取的有关资金,用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户按规划设计要求分户实施建房。

3、县扶贫和移民办根据移民建房进度发放建房补助款。集中安置的个人建房补助资金,根据工作进度按比例分三次发放。第一次为移民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为移民对象,开始建房并搞好地脚樑后发放30%;第二次在移民户建好第一层房后,发放40%;第三次在移民户搬迁入住,经县移民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后发放30%。分散安置和投亲靠友自行安置的移民户搬迁入住并经县移民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后,凭有关房地产手续且资料齐全一次性发给建房补助。

移民扶贫异地搬迁直接用于个人建房补助3000元/人,就近避灾搬迁的移民每户建房补助4000元,市县配套资金主要用于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

(三)检查验收

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有关单位对有关乡镇的移民安置、搬迁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整理归档各种资料。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移民扶贫搬迁是省、市确定的民生工程,也是县委、县政府今年要着重办好的实事之一。各有关乡镇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要成立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抽调专人负责,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移民户在年底前能搬迁入住新居。

(二)落实工作责任

移民扶贫工作政策性强、时间紧、要求高、涉及面广、难度大。各有关乡镇和县直单位要根据省政府出台的若干政策,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落实工作责任,周密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三)注重搬迁实效。

移民扶贫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要高标准规划建设移民新村,使移民新村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快产业培植和移民培训步伐,努力提高移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想方设法使移民依靠经商、办厂、务工寻找创收门路,解决移民迁出容易、稳定难的问题,从而实现长期稳得住和逐步富得起的目标。

实施意见篇8

第二条除军事测绘外在本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的测绘活动,适用本实施意见。

第三条本实施意见所称测绘活动,是指大地测量、界线测量、工程测量、房产测绘、地形测绘、地籍测绘、地下管线测绘以及卫星测量、摄影与遥感测绘、数字化测绘等;建立与各种地图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编制地下综合管线图和各种地图;使用和管理测绘成果;设置、使用和维护测量标志;进行测绘管理等与测绘有关的活动。

第二章行政管理主体

第四条*市*区规划管理局(*市*区测绘管理办公室)是*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下列测绘活动的组织实施、管理工作:

(一)本行政区域内各级导线网的建立与维护;四等以上高程控制网的建设与维护;

(二)本行政区域内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和数字化测绘产品的测制与更新;

(三)本行政区域内探测面积小于10平方公里的地形图、地籍图和其它专题测绘的备案管理;大于10平方公里的地形图、地籍图和其它专题测绘,由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转报市测管办办理备案。

(四)本行政区域内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五)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基础测绘项目;

(六)日常规划测绘、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线路测绘等测绘项目备案管理。

第三章采用坐标系统和技术标准规定

第五条在本行政区域内从事非基础测绘活动和市县级基础测绘活动,除国家、军队、省统一组织的测绘工程和跨市域工程测绘外,必须采用*平面坐标系和国家85高程系。

涉及本行政区域的跨市域工程提交测绘成果时必须转换为*平面坐标系和国家85高程系。

第六条在本区行政区域内从事非基础测绘活动和基础测绘活动(如规划测绘、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等)应依据国家、省、市相关的测绘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测绘;

所有竣工资料和基础测绘成果资料数据应满足《*市*区地理信息平台入库标准》。

第四章基础测绘

第七条基础测绘是公益性事业,实行分级管理,分级投入。

下列基础测绘项目经费应当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并由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一)、本行政区域内各级导线网的建立与维护;四等以上高程控制网的建设与维护;

(二)、本行政区域内1:500、1:1000、1:2000基本比例地形图、影像图和数字化测绘产品的测制与更新;

(三)、本行政区域内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四)、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区政府确定的其它基础测绘项目;

第八条基础测绘规划和年度计划

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区发改部门、财政部门,根据市级人民政府的基础测绘规划和本区实际,编制基础测绘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报区政府审批,并报市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由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区政府应当将基础测绘和年度实施计划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第九条基础测绘成果更新

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基础测绘成果更新制度。*平面坐标系和高程控制网每5年为一个维护、监测周期;1:500和1:1000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更新周期为5~8年;1:2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更新周期为5~8年;地下空间信息采用实时动态更新。

第五章地理信息系统

第十条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是指一切与地理分布有关的各种地理要素图形信息、属性信息及其相互间关系信息的总称。

第十一条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参照*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标准,制定符合本区域实际的地理信息平台入库标准,并负责本区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应符合分级、分类、统建、统管、协作、共享原则,禁止重复建设。

第十三条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的管理。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数据库,除国家、军队、全省统一组织和跨市域的外,必须采用符合本区域统一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数据库,以促进应用和共享。

第六章日常测绘活动管理

第十四条规划测绘

直接为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服务的测绘活动,应当依据已批准的城乡规划和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实施。

规划日常测绘主要内容有小区域地形补测、红拨测量、建筑物放验线、线路测绘、建(构)筑物竣工测绘等。测绘成果取得测绘备案后,方可作为规划报建、规划审批、规划行政许可(“一书三证”)的法定测绘依据。

第十五条地籍测绘

地籍测绘成果取得备案后,方可作为国土部门办理土地使用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的法定测绘依据。

第十六条房产测绘

房产权属测绘成果取得备案后,方可作为房产部门办理房产权属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的法定测绘依据。

第十七条地图管理

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地图的编制、出版、展示、登载,组织开展国家版图意识的宣传教育。

测绘、新闻出版、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地图和地图产品的监督管理。

编制出版地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内容表示和保密的规定,保证地图内容的现时性和准确性。

第十八条测绘备案管理

除按《四川省测绘项目备案登记办法》要求由省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登记的项目外,测绘单位在本行政区域内承担测绘项目的,应当在测绘项目合同签订后20日内,持测绘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测绘项目合同文本复印件向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基础测绘项目备案登记由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转报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七章测绘市场管理

第十九条测绘市场管理

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在区内从事测绘活动的测绘单位的监督管理。承担测绘任务的单位应当经国家有关部门或者市测绘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取得《测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测绘活动。测绘单位不得超越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从事测绘活动或者以其他测绘单位的名义从事测绘活动,并不得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从事测绘活动。

第二十条测绘承发包、转包管理

测绘项目实行承发包的,测绘项目的发包单位不得向不具有相应测绘资质等级的单位发包或者迫使测绘单位以低于测绘成本承包。测绘单位不得将承包的测绘项目转包。

第二十一条测绘人员进行测绘活动时,应当持有测绘作业证书。

第八章测绘成果管理

第二十二条测绘成果

测绘成果指各类测绘活动形成的记录和描述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图件和档案。

第二十三条测绘成果管理主体

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为测绘成果管理主体,并可授权与有相关测绘资质的单位保管测绘成果。

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四川省测绘成果管理实施办法》组织测绘成果的接收、收集、整理、储存,并定期编制测绘成果目录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四条测绘成果汇交

凡在*区内完成的基础测绘项目,测绘项目出资人或者承担区财政投资测绘项目的单位,应依法向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汇交成果目录。

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收到汇交的测绘成果副本或目录后出具汇交凭证,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测绘成果目录。

第二十五条测绘成果质量监督管理

测绘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其完成的测绘成果质量负责。

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测绘成果质量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抽查检验制度,处理测绘成果质量争议。

基础测绘成果必须通过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后才能向社会提供使用。

第二十六条测绘成果的充分利用

使用区财政资金的基础测绘项目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工程测绘项目,有关部门在批准立项前应征求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应充分利用已有的测绘成果,避免重复测绘。

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征求意见函件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就是否有适宜的测绘成果可以利用提出意见。已有适宜测绘成果可以利用的,有关部门不可批准该测绘项目的立项。

第二十七条测绘成果提供

使用基础测绘、地下空间信息等测绘成果的单位,应当先向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

测绘成果保管单位凭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凭证向使用单位提供测绘成果,并签订《关于使用*市*区部分测绘成果的保密承诺》。

保密测绘成果应当妥善保管,严禁转借或者转让。未经批准,不得销毁、复制。

第二十八条测绘成果使用

任何单位、个人未经测绘成果所有者同意,不得擅自使用、或者向第三方提供测绘成果。

测绘成果依法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具体收费标准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基础测绘成果和国家投资完成的其他测绘成果,用于国家机关决策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应当无偿提供。

第二十九条数字化成果管理

利用基础测绘成果制作公示版数字化产品,制作方需经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数字化产品成果须经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使用。

第九章测绘标志保护

第三十条测量标志保护

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测量标志管理工作。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保护测绘标志的义务,不得擅自移动、拆卸、损毁测量标志,不得侵占永久性测量标志用地,不得进行危害测量标志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动。

设置永久性测量标志的单位,应当对永久性测量标志设立明显标记,可以委托当地有关单位或个人负责保管。委托保管的,应当签定委托保管协议。

本办法所称永久性测量标志,是指各等级的三角点、基线点、导线点、军用控制点、重力点、天文点、水准点和卫星定位点的木质觇标、钢质觇标和标石标志,以及用于地形测图、工程测量和变形测量的固定标志。

第三十一条测量标志迁建

进行工程建设应当避开永久性测量标志。确实无法避开,需要拆迁标志的,建设单位向区测量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按国家有关规定报批。迁建工作在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迁建费用由建设单位支付。

测绘人员使用永久性测量标志,必须保持标志完好。使用完毕,应由负责保管该标志的单位和人员查验其完好状况。

第十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实施意见规定,未经批准进行以测绘为目的的航空摄影与遥感的,由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测绘成果;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没收测绘仪器及其设备,可处以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实施意见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

(一)伪造、涂改、转借和转让测绘资质证书和测绘作业证件的;

(二)未经发包方同意,承包单位擅自将承包的测绘项目分包的;

(三)未按规定办理测绘资质变更、重新办理和注销手续的。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实施意见规定,未向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书面告知测绘项目的名称、测绘内容和测绘方法从事测绘活动的,由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测绘行为,暂扣测绘仪器及其设备,限期补办测绘项目备案登记手续。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实施意见规定,未经审查在影视、互联网和各类出版物中或者在公共场所展示绘有中国版图示意图,或者加工制作各种涉及中国版图示意图的地图图形产品的,由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实施意见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同级行政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使用财政资金的测绘项目和建设工程测绘项目不如实提供是否已有适宜的测绘成果可以充分利用造成重复测绘的;

(二)明知已有适宜测绘成果可以充分利用却违法批准该测绘项目立项造成国家财政资金严重浪费的;

(三)发现测绘违法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实施意见篇9

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办《关于开展“百企扶百村”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为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河委发[2006]6号)精神,推动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开展“百企扶百村”活动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县内外企业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动员、鼓励县内外企业发挥人才、物资和资金等资源优势,帮助和扶持我县农村发展经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动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帮扶对象和内容

通过一定的形式动员、鼓励百家以上(简称“百企”,下同)热心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县内外企业支持、帮扶我县315个行政村和36个居委会(简称“百村”,下同)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的企业或企业主可以从资金、物资、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对全县315个行政村和36个居委会的任何一个村(居委会)提供支持和帮助:1、帮扶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收入;2、帮扶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3、帮扶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4、帮扶发展社会事业,加快精神文明建设。

三、帮扶形式

自愿帮扶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帮扶:

1、企业或企业主自主联系帮扶村(居),也可提出要求,由县“百企扶百村”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际给予安排。

2、企业主回乡创业或捐款、捐物支持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企业或企业主捐款捐物支持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发挥企业主自身影响力,联系、发动有关县内外企业或企业主支持帮扶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鼓励措施

凡是热心参与支持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企业主,县政府将视帮扶情况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

1、企业主到帮扶村(居)创业,带动50户以上农户参与种养、加工和资源开发以及培训、转移村(居)富余劳动力100人以上就业的,经当地镇政府验收确认后报县委农办审批,对回乡创业的企业主授予“回乡创业模范”荣誉称号,外县企业主则授予“县荣誉市民”称号。

2、企业捐款、捐物20万元(不含2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上的,对籍企业主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心乡贤”荣誉称号,对非籍企业主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热心人士”荣誉称号;企业捐款、捐物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的,对籍企业主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杰出乡贤”荣誉称号,对非籍企业主授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杰出人士”荣誉称号。

五、组织领导及工作要求

实施意见篇10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思想,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化全县卫生系统“效能革命”,进一步转变作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医疗卫生各项工作的落实,根据中共永嘉县委、永嘉县人民政府《关于*年深化机关“效能革命”的实施意见》精神,现就全县卫生系统深化“效能革命”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深化效能革命”和“千名干部下基层”狠抓工作落实动员大会精神,根据全县卫生工作会议提出的“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深化三大改革、强化四项基础、推进五大建设”的总体要求,着眼于深入实施全县卫生发展规划,着眼于干部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效能革命”长效管理机制的完善与落实,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服务态度,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切实解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各医疗卫生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和改革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在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有新的改进;在人民群众对卫生系统的满意度上有新的提高。

二、工作重点

1、努力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以深化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和解放思想大行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权力观、政绩观、改革观、发展观、民主法制观教育,牢固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创建学习型单位、服务型单位,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动力,提高机关干部的整体水平。同时,努力把学习成果付诸工作实践,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措施,更好地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2、严格执行效能监督各项制度。继续严格执行“四条禁令”、县卫生系统“效能监察”、“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和绩效考核”若干意见和“领导干部请假报告审批”、“卫生执法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严禁业余行医”等方面的制度;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和工作aB岗等办事制度,以及领导干部岗位聘任、交流轮岗、竞争上岗等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强化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根据权责统一的原则,凡是因管理不善,导致多起责任事故或违反行风管理规定的现象发生的,单位主要领导一律负连带责任;加大明查暗访的频率和违反规章的人和事的处罚力度,消除本系统工作人员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通过内外监督、严明执纪等强有力的手段,确保制度落实到位,真正达到用制度规范人、约束人的目的。

3、大力加强行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永嘉县国家工作人员末位调整待岗暂行办法》(永委办发〔2003〕191号)。按照分类别、分层次、重量化、动真格的总体要求,继续在医疗卫生单位中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纠建并举,以评促建,通过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问卷测评、明查暗访、综合考评等主要环节工作,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系统形象和制约医疗卫生事业的行业不正之风,特别是去年行风建设排名靠后的单位要加大整改力度,变压力为动力,开展“挑刺、拔刺”活动,把上级的要求变为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务求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推进医疗卫生系统的行风建设上一新台阶,在县机关部门排名中保留前三位。

4、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继公共卫生许可证实行一站式审批之后,今年把医疗机构设置的审批权和公共卫生许可证的校验再下放到办证窗口,从受理、审查、审批到发证都由窗口一并办理;承诺办事时限,尽可能使办事者少跑路、少费时、少花钱。

5、深入开展便利群众的医疗服务活动。继续开展“进十村联百户”医疗服务活动,把已定的优惠措施至少保持三年不变;开通《永嘉卫生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卫生方面的政策法规和健康咨询服务;大幅度降低药品价格,让利于民,根据省市有关精神,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统一降低10%-15%,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要从3月份开始执行新的价格标准,各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做好充分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也要降低药品价格;建立导医制度,要求规模较大的医疗单位都要确定导医员,不但为病人提供咨询,还根据需要把病人直接带到有关科室,尽可能实行宾馆式服务,大力推行医疗卫生单位的行为规范标准,创建文明单位。

三、实施步骤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本系统实际,深化全县医疗卫生统统“效能革命”大致按以下步骤进行:

1、动员部署(3月-4月)。召开深化“效能革命”动员大会,认真学习贯彻全县深化机关“效能革命”动员大会精神,全面部署全县医疗卫生系统深化“效能革命”工作。各单位要进行深入的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搞好深化“效能革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和完善工作机构与工作制度;研究制定深化的工作措施和工作计划,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前的各项工作。

2、组织实施(4月-10月)。围绕县卫生局关于深化“效能革命”的五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制定务实明晰、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和各个阶段主要工作计划,细化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在单位内部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在改革发展和影响群众利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工作举措、改革与完善机制体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务求取得明显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县局领导班子成员既要抓好各自分工负责的一条线,又要联系一个片区,指导好一个单位的工作。

3、考核考评(11月-12月)。认真总结经验,组织考核考评。各单位要对深化“效能革命”情况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县局组织力量对深化机关“效能革命”工作进行考核考评,并把考核考评工作与工作目标考核、党建工作考核、行风评议、领导干部年终述职、工作人员年度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全系统深化“效能革命”工作阶段性总结表彰,并提出进一步搞好深化“效能革命”的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