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殡葬管理条例十篇殡葬管理条例十篇

殡葬管理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4:59

殡葬管理条例篇1

第一条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殡葬管理遵循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土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方针。

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殡葬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殡葬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与殡葬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四条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化;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化的地区,允许土葬。

实行火化和允许土葬的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送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在实行火化的地区,国家提倡和鼓励以少占或者不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制定本行政区域殡葬改革工作的总体规划,把殡葬改革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在允许土葬的地区,国家提倡和鼓励以深埋遗体、不留坟头的方式处理遗体。

第六条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殡葬习俗。自愿改革殡葬习俗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涉。

第二章殡仪服务管理

第七条殡仪馆是提供遗体运送、冷藏、火化服务的公益性非营利机构。

其他殡仪服务机构可以从事遗体运送、冷藏、火化服务以外的其他经营性殡仪服务。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火化需要,制定建设殡仪馆的数量、布局和规模的规划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

殡仪馆经批准设立后,应当依法办理事业单位登记。

第九条殡仪馆使用的遗体运输车、遗体冷藏柜、火化机等殡葬设备,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

殡仪馆应当更新、改造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火化设备,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条火化遗体应当向殡仪馆提交死亡证明。死亡证明的式样及其出具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殡仪馆应当对运送遗体的车辆进行消毒处理。对运送生前患有甲类传染病或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遗体的车辆,应当由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第十二条火化遗体时,殡仪馆应当查验死者的死亡证明。殡仪馆应当建立火化遗体的档案并长期保存。

第十三条暂时不火化的遗体在殡仪馆保存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15日。需要延长保存遗体期限的,不得超过180日。逾期不处理遗体的,殡仪馆可以在书面告知15日后或者公告60日后将该遗体火化。

第十四条殡仪馆提供遗体运送、冷藏、火化服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收费。收费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按照不营利的原则制定。

第十五条经营性殡仪服务机构应当符合企业登记条件,经工商登记后,可以从事遗体运送、冷藏、火化以外的殡仪服务活动。

第十六条殡仪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实行规范、文明的服务,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牟取私利、索要或者收受财物。

第三章公墓管理

第十七条公墓是依法设立的安葬遗体、骨灰或者安放骨灰的场所。

第十八条在实行火化的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按照从严控制公墓建设的原则,统筹规划本行政区域的公墓建设方案。

第十九条申请建设公墓,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备法人资格;

(二)有专职从事公墓经营活动的组织机构及人员;

(三)符合建设公墓的规划方案;

(四)有用于公墓建设的土地;

(五)有公墓建设总投资50%以上的资金;

(六)在实行火化的地区,骨灰存放设施应当占有较大的比例。

第二十条申请建设公墓,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交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能够证明其符合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有关材料。受理申请的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查,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向申请人颁发许可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公墓建设竣工后,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的公墓经营单位应当在依法进行工商登记后,方可从事营业活动。

公墓经营单位变更许可事项的,应当申请变更许可。

第二十一条公墓经营单位应当凭用户出具的死亡证明提供墓葬用地或者骨灰存放格位,不得向没有出具亲属死亡证明的人提供墓葬用地或者骨灰存放格位。

第二十二条公墓经营单位应当遵守墓葬用地面积和使用年限的规定。墓葬用地面积和使用年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节约土地的原则规定。

第二十三条公墓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收取墓葬用地费或者骨灰存放费,收费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按照鼓励骨灰存放、限制墓葬的原则制定。

第二十四条墓葬用地或者骨灰存放格位的用户不得向他人出让、转租墓葬用地或者骨灰存放格位。

第二十五条农村为村民设置公益性墓地或者骨灰存放设施的,应当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农村的公益性墓地或者骨灰存放设施,只能供村民使用,不得向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葬用地或者骨灰存放格位。

第二十六条禁止在公墓或者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建造坟墓。其他地方现有的坟墓,除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予以保留外,应当限期迁移或者深埋,不留坟头。

第四章丧事活动和丧葬用品管理

第二十七条办理丧事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公共管理的规定,不得占用城市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停放遗体、搭设灵棚,不得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卫生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八条在实行火化的地区,禁止土葬遗体或者将应当火化的遗体运送到允许土葬的地区土葬。

第二十九条在户外办理祭奠活动,不得使用明火。祭奠场所规定可以在指定地点使用明火的,不得在指定地点以外的地方使用明火。祭奠场所的管理者应当加强对使用明火的管理,防止发生火灾。

第三十条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以及供祭奠活动燃烧的物品。

禁止在实行火化的地区生产、销售棺木等土葬用品。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殡仪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民政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验收火化遗体的死亡证明的;

(二)未按照规定建立档案、保存死亡证明的;

(三)使用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火化设备,造成环境污染的。

殡仪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牟取私利、索要或者收受财物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退还财物,处以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未经许可建设墓地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建设、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公墓经营单位向没有出具死亡证明的用户提供墓葬用地或者骨灰存放格位的,或者提供墓葬用地超过规定的墓葬用地面积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农村的公益性墓地或者骨灰存放设施向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葬用地或者骨灰存放格位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民政部门予以制止,责令改正:

(一)占用公共场所停放遗体、搭设灵棚,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卫生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二)在实行火化的地区土葬遗体的;

(三)将应当火化的遗体运送到允许土葬的地区土葬的;

(四)办理祭奠活动违反规定使用明火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三十六条在公墓或者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建造坟墓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第三十七条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或者在实行火化的地区生产、销售棺木等土葬用品以及供祭奠活动燃烧的物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殡葬管理条例篇2

第一条为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保护土地资源,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湖北省殡葬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县行政区域内的殡葬活动及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殡葬管理工作方针:积极地、有步骤地改革土葬,支持火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四条县人民政府应将公墓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殡葬管理部门应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调整城乡殡葬改革范围和管理措施,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五条县民政局是殡葬管理的主管机关,负责全县殡葬监督管理工作;殡葬服务单位具体办理各项殡葬经营、服务业务,为丧户开展系列有偿服务。县直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殡葬事务的协调、管理工作。

第六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要做好殡葬改革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引导公民破旧俗、树新风,积极贯彻执行殡葬管理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殡葬设施管理

第七条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应建立经营性公墓和殡仪服务等殡葬设施。乡镇集镇应提倡建立经营性或公益性公墓,由乡镇负责修缮和管理。

农村应提倡建立公益性公墓,逐步推行以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定墓区,实行集中墓葬。边远高山地区的农村不具备建立公益性公墓的,可划定荒山瘠地埋葬遗体。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兴建殡葬设施。禁止建立或者恢复宗族墓地。

第三章殡葬活动管理

第九条县城规划区范围内(暂不含太矶头小区、雷家坪小区)的居民办理丧事的,应在规定的殡仪服务场所进行,禁止在县城城区其他范围内搭设灵棚、举办丧事活动。

县城规划区范围内(暂不含太矶头小区、雷家坪小区)的居民死亡后一般应安葬在规划的公墓内,禁止在县城规划区内乱埋滥葬。

禁止在县城规划区内非法经营墓穴墓地。

第十条在殡葬活动中,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在殡葬活动中,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和公民的,禁止任何封建迷信活动。宗教教职人员死亡之后,可以按照宗教习俗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举行殡葬活动。

第十二条运送遗体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卫生,防止传染疾病和环境污染。

第十三条殡葬服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实行规范化的文明服务,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财物,不得刁难死者家属。

第十四条殡葬服务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的价格政策,必须按县物价部门核定的项目标准实施收费,禁止任何形式的乱收费。

第四章骨灰安置与公墓管理

第十五条支持火葬。对自愿实行火葬的,应予鼓励,他人不得干涉。

倡导以深埋、播撒、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的方式安置骨灰。

第十六条公墓经营单位负责墓地维护、清洁卫生、节日照明、日常管理和服务。

公墓区要合理规划,整洁肃穆。

第十七条公墓内墓体、墓型要统一规划,规定标准。遗体占地标准严格执行《湖北省殡葬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

第十八条公墓内遗体安葬,由丧户选择墓地、墓型,按照公墓管理要求进行安葬。

第五章华侨、外籍华人及港澳台胞的殡葬管理

第十九条华侨、外籍华人及港澳台胞要求将骨灰运回我县原籍安葬的,应向县外事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外事管理部门会同民政部门确定安葬地点和安葬事宜;要求将遗体运回我县安葬的,应事先报经省民政部门批准,依法办理入境手续,安葬地点由县殡葬管理主管机关按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十条已定居我县的华侨、外籍华人及港澳台胞死亡后的殡葬管理,适用本办法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华侨、外籍华人修复祖坟的应向县外事管理部门和民政部门申请,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丧葬用品管理

第二十二条丧葬用品主要指棺木、寿衣、花圈等。

第二十三条生产销售丧葬用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营业。

第二十四条经营丧葬用品应明码标价,民政、物价、工商等部门予以监督。

第七章罚则

第二十五条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建设、国土等相关职能部门按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非法经营墓穴、墓地的,由县民政部门责令限期迁移或平毁坟墓,获得非法收入的,按《湖北省殡葬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办理丧事活动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由民政部门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借办理丧事活动进行封建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的,由民政部门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九条制造、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殡葬设备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责令停止制造、销售,按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殡葬服务单位不服从相关部门管理,损害丧户利益的,由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殡仪服务和公墓经营单位有违反殡葬价格规定的违法行为的,由县物价部门依法查处。

第三十一条殡葬工作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财物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退赔,殡葬工作人员造成恶劣影响或酿成重大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由其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附则

殡葬管理条例篇3

自1998年我市实行殡葬管理目标责任制以来,我市各级积极推行以提高火化率、建立殡葬管理机构、加大殡葬管理执法力度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全面推行遗体火化,火化率连续三年均超过省政府下达的目标,并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到2000年我市火化率已达到100%,有力地促进了江门五邑侨乡两个文明建设。但是,全市殡葬工作仍存在个别地方殡葬设施建设缓慢,骨灰存放设施规划建设滞后,“三道两区”坟墓专项清理工作进展不大,骨灰违规二次土葬时有发生等问题。为使我市殡葬管理工作在“十五”期间(2001—2005)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省政府《关于加强我省殡葬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府[1998]67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殡葬管理工作“十五”计划〉的通知》(粤府办[2001]61号)精神,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我市殡葬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江门侨乡实际,做到三个并重(殡葬改革与葬法改革并重,遗体处理与骨灰处理并重,引导合理殡葬消费与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并重),继续全面推行火葬,清理乱埋乱葬坟墓,节省殡葬用地,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基本任务

“十五”期间,我市殡葬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进一步加大殡葬管理工作力度,规范殡仪服务,完善配套设施,改善殡仪机构环境,巩固火葬工作成果,全面开展对乱埋乱葬坟墓专项治理工作,实行骨灰多样化处理,实现葬法与葬礼改革的同步进行,促进江门五邑城市一体化建设,把我市建设成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滨江园林城市。

三、实现目标

(一)巩固火化率。2001—2005年全市火化率要保持100%。

(二)治理乱埋乱葬,基本实现无坟化。至2003年全面完成全市范围内的清坟工作,全市基本实现辖区无坟化。

(三)骨灰处理多样化,加强对火化后骨灰的管理。大力推行骨灰植树、撒散、撒海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处理骨灰方式。

(四)深化葬礼改革。坚持葬法改革与葬礼改革并重,引导群众文明治丧,破除丧事中的封建迷信,提倡丧事简办,制止丧事大操大办,规范殡葬市场秩序。

(五)加快殡仪馆和骨灰楼堂设施建设。在2002年底前,建成鹤山市殡仪馆;2003年底前完成恩平市殡仪馆迁建和新会市会城殡仪馆扩建工作。根据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要求,开展创建殡仪馆上等级工作,力争到2003年,江门市殡仪馆评为国家一级殡仪馆,2005年开平、会城、台山殡仪馆评为国家二级馆,恩平、鹤山殡仪馆评为国家三级馆。结合治理乱埋乱葬专项工作,各市、区要统一建立一批以镇为单位的骨灰楼堂设施。

四、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加强殡葬工作,推行葬法和葬礼改革,是各级政府特别是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各级政府要把深化殡葬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共同配合,齐抓共管,务必抓出成效。要成立由市府办、民政、国土、公安、工商、林业、宣传等部门组成的殡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各级政府应把殡葬管理工作目标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列入政府年度工作考评内容。要逐,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级签定殡葬管理目标责任书,落实一级抓一级的层级责任制。民政部门是殡葬改革的主管部门,必须主动地做好工作,发挥职能作用,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用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观念观察和思考殡葬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努力解决殡葬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制定规划,认真实施。各市、区政府要按照本计划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2001—2005年殡葬管理工作计划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各市、区民政部门要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规定,按照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骨灰处理工作的通知》(粤民事[1999]50号)要求,根据当地人口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制定骨灰楼堂等骨灰寄存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于2002年6月底前报江门市民政局审批。

(三)加大宣传力度。要坚持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和集中宣传发动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每年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月活动,确定每年殡改宣传月活动内容,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举办专题报道、知识问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把殡改法律法规等知识深入到千家万户。广泛教育和动员干部群众积极支持殡葬改革;把宣传教育与推行火葬、大力倡导文明、节约办丧事以及制止丧事中的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结合起来,使群众真正体会到实行殡葬改革的好处,提高实行殡葬改革、依法治丧的自觉性。

(四)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殡葬管理。各级政府要按照签定的殡葬管理目标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巩固火化率,继续完善管理办法,使火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保持100%火化率。各级政府要按照有关要求,逐级建立殡葬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并在人员、编制和经费上予以保证。进一步加大殡葬管理执法力度,依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省、市有关规定,采取强制管理措施,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殡葬行为。加快葬礼改革,破除丧葬陋俗,在乡镇或人口多的村,尽可能设立殡仪服务站,方便广大群众文明节俭办丧事。进一步加强殡仪馆和公墓管理,规范殡葬服务行为,切实提高殡仪服务质量,开拓形式不同的品种,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努力使殡葬事业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要求。建议在2003年提请市人大组成检查组对我市执行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殡葬法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五)加大殡葬事业经费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殡葬事业专项资金,积极支持兴建或改善殡仪场地设施建设。各级民政部门要多,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殡仪设施建设,促进殡葬事业的发展。

殡葬管理条例篇4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切实增强做好殡葬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几年来,我县殡葬改革工作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各乡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殡葬改革逐步纳入到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县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依法管理殡葬事务的水平不断提高,殡葬改革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逐步攀升。但是,我县殡葬改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各乡镇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发展的不平衡,乱埋乱葬问题和丧事中的封建迷信和大操大办现象依然存在,殡葬改革管理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县殡葬改革与市政府要求相比,与兄弟县区相比还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强化措施,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大殡葬改革工作力度

我县殡葬改革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采取措施,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大殡葬改革工作的力度。

(一)加大殡葬改革执法力度,建立文明健康的治丧秩序。民政部门要加大稽查和执法力度,对各乡镇的殡葬管理工作情况要认真稽查,督促落实,对土葬行为必须依法改正,坚决维护殡葬法规的严肃性。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在县城区临街搭建灵棚、办丧扰民、沿街游丧等不文明行为,依法整治丧事中的封建迷信和大操大办现象。工商部门要配合民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丧葬用品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殡葬服务市场,取缔违章丧葬用品摊点和封建迷信用品的生产和销售,营造文明节俭办丧事的良好氛围。国土、建设、林业部门要配合民政部门规划建设城镇村级公益性公墓,对公墓以外私建乱造坟墓的要依法查处。

(二)加强对党员干部殡葬法规教育。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对本乡镇、本部门党员干部的殡葬法规的教育,严格执行殡葬管理有关条例,必须坚持火化,严禁土葬;严禁大操大办,严禁出现违背殡葬法规行为。今后,模范遵守国家殡葬改革政策,实行火化、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俭办丧事,要作为全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条严明纪律。凡是由于治丧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不执行殡葬改革政策被检举揭发的,为亲戚朋友讲情撑腰土葬遗体的,一律由纪检、监察部门视情节严重程度,根据党纪、政纪有关条例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殡葬改革健康发展

一是各部门要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哪个部门的干部、职工在丧事活动中违反殡改政策,就由哪个单位的领导负责任,并且负责做纠正工作。

二是殡葬管理工作实行政府一把手责任制。各乡(镇)的殡改工作由乡镇政府一把手负责,认真落实与县政府签订的责任状,把工作做深做细,落到实处。乡(镇)政府对村委会也要签定目标责任状,由村委会一把手负责,不准推脱责任,同时明确专人管理。乡、村两级要超前做好丧主的思想工作,村委会要事先给丧主送达《火化遗体通知书》。如发生土葬现象,一定要追查乡、村两级的责任,由责任人负责做丧主的起尸火化工作。

殡葬管理条例篇5

2005.01.20 广东民政信息网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民政厅的指导下,我市殡葬改革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省殡葬管理工作“十五”计划和粤府办[2003]81号以及2004年4月在深圳召开的全省殡葬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殡葬管理,加强行业监管,稳步推进了殡改工作的开展。

自1998年全面推行遗体火化以来,我市殡改工作成绩显著。1999-2004年我市遗体火化率连续六年保持100%。《殡葬管理条例》颁布后出现的新坟均已清理完毕,“三道两区”内15万个历史旧坟的清理工作已基本完成,非“三道两区”的旧坟已清理41.4万个。我市唯一的经营性公墓——市福荫园公墓目前已开发了14个墓区,墓位2.2万穴,墓位销售达到九成。镇区公益性骨灰楼有9个已投入使用。全市成立市、镇两级殡葬执法队伍25支,执法人员267名。

一、建章立制,夯实殡改工作基础

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以及2001年10月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殡葬管理工作“十五”计划》,为实现和巩固火化率100%成果,加快“三道两区”内历史旧坟的清理工作以及确保新坟不冒出来的工作目标,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经市长办公会议及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批准,我市先后出台了《中山市殡葬管理办法》、《中山市殡葬管理工作“十五”计划》,明确了各镇区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和要求。为使殡改措施更细致,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我市制定出台了涵盖清坟、骨灰楼建设、遗体骨灰处理等方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具体有《中山市殡葬管理工作“十五”计划实施方案》、《中山市殡葬管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关于下拨清坟专项补贴经费的通知》、《镇区骨灰楼建设资金补贴方案》、《关于殡改优惠措施及焚化骸骨的情况说明》、《关于落实我市无名尸处理专项经费方案的通知》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我市殡葬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稳步推进了殡改工作进展,较好地完成了省下达的殡改工作目标和任务。《中山市死亡人员遗体处理规定》,规范在中山市辖区范围内死亡人员遗体处理程序,明确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的职责,对遗体接运、保存及火化环节进行规范管理,防止遗体非法偷葬或错烧遗体。五是大部分镇区对遗体火化每具补贴300-1000元,鼓励群众自觉参与殡改工作。

二、加强管理,巩固殡改工作成果

为巩固和维护殡改工作成果,我市采取了一些扎实有效的措施来加强遗体、骨灰、骨殖管理。一是建立镇区殡葬工作定期汇报制度,由镇区民政办定期将本辖区范围内死亡人员的火化、骨灰寄存、是否有乱埋乱葬等情况向市殡葬管理部门汇报,市殡葬管理处则根据汇报情况进行核查。二是规范骨灰管理,逐步实现骨灰处理多样化、科学化。为有效防止遗体、骨殖火化后的骨灰二次装棺(塔)土葬,对自觉实行殡改不保留骨灰的,殡仪馆免收骨灰处理费用。对选择到公墓、骨灰楼安放的凭有效骨灰寄存证明由镇村给予相应补助。对少部分丧属把骨灰取回家中安放的,镇(区)殡改执法队亲自上门核实并做好登记工作。同时积极推行骨灰植树、撒海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处理骨灰方式,促进殡葬改革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根据镇区人口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制定了全市骨灰存放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市政府专门下拨600万元骨灰楼建设补贴资金,资助镇区建立公益性骨灰楼(堂)。目前,各镇区已投入资金近7000万元,建成骨灰格位12万多个,坦洲、黄圃、大涌、神湾、火炬开发区、沙溪、南区、横栏、三角等9个镇区的骨灰楼已投入使用,小榄、古镇等2个镇区的骨灰楼正在加紧建设,阜沙、南朗等镇区处于规划设计阶段。据统计,目前我市已投入使用的骨灰格位3万多个,切实解决了群众清坟的后顾之忧。四是制定《中山市死亡人员遗体处理规定》,规范在中山市辖区范围内死亡人员遗体处理程序,明确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的职责,对遗体接运、保存及火化环节进行规范管理,防止遗体非法偷葬或错烧遗体。五是大部分镇区对遗体火化每具补贴300-1000元,鼓励群众自觉参与殡改工作。

三、规范收费,减轻群众办丧负担

为配合殡改工作的开展、减轻群众办丧负担,我局积极与物价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加强了全市殡葬服务价格管理。所有殡葬服务单位的收费须经民政局审核同意,报物价局批准或备案后,方可按规定收取。

市殡仪馆本着“保本微利、注重社会效益”的原则,坚持较低廉的收费价格,让利于民,体现了实行火葬“省钱、省事、省心”的好处。如:推出了485元的全套式服务收费(包括火化费、运尸费、遗体处理费、骨灰代处理费)。对丧葬用品的价格作出适当调整,多次降低常用的火化纸棺、骨灰盒(盅)等丧葬用品的价格。实行四项减免优惠措施:免收加班费;减免五保、低保对象的基本火化费用;清坟中迁移出来的骨殖免收火化费;不保留先人骨灰的,免收骨灰处理费。2004年,市福荫园公墓对墓碑销售、加工、安装经营权进行招投标,两家公司取得了为期两年的墓碑经营权,此举开创了全省公墓墓碑经营管理的先河。实行招投标后,墓碑价格均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市公墓管理处限定了墓碑、配套殡葬服务和丧葬用品的价格,共有15款(每款两种不同材质)墓碑供群众选购,价格从555元到15630元不等,并报市物价局备案。各镇区骨灰楼也能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的物价标准,明码标价,收取合理的成本费。

由2001年开始,市殡仪馆、市福荫园公墓开始实行全额“收支两条线”制度,除了按省规定收取的火化、运尸、骨灰寄存等三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须上缴财政局外,其它殡仪服务和丧葬用品的销售收入,每一分钱都于当日上缴市财政专户,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范畴。殡仪馆、公墓每年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财政预算上报市财政局,经市财政局审定后拨给。另一方面,市财政局出台了《经营服务性收费征收激励办法》,对市殡仪馆、市公墓管理处等单位的超收收入部分进行核定,并按适当比例给予返还。“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杜绝了殡葬服务单位的滥收滥支现象,堵住了腐败的源头,调动了殡葬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依法行政,加强殡葬行业监管

我市现有25支殡葬管理执法队伍,执法人员267人,执法经费440多万元由市、镇(区)财政全额划拨,为殡葬执法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市殡葬管理处是市级殡葬执法队伍,参照公务员单位管理,配有7名专职工作人员。为加强殡葬执法队管理,接受社会监督,该处将服务程序及业务流程图在网上公布,并建立市、镇(区)执法队的联系沟通制度,定期到各镇区进行巡查,镇(区)执法队也及时将辖区内殡改工作情况上报该处。

在殡葬执法过程中,各级殡葬执法队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对违反殡葬管理法规的人和事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火化违规土葬遗体23宗,查获棺木300多副,制止、拆毁新建水泥坟墓30多座,处理假冒殡葬专用车数辆。随着我市殡葬工作的深入开展,从2001年起,殡葬执法工作从偏重查处违规殡葬行为逐渐转移到全面提高殡葬行业服务质量上,对喃呒佬、仵工等民间殡葬从业人员实行造册登记,教育和引导他们改行另谋出路。联合工商、城管等部门不定期对丧葬用品市场检查,收缴封建迷信丧葬用品。为使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一支人员精干、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殡葬

五、以人为本,顺利完成清坟任务

bbsarticlestyle="font-size:14px;text-indent:2em;line-height:160%">

为全面推动“三道两区”内旧坟清理工作的开展,市委、市政府专门划拨800万元清坟补贴经费,对清坟群众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镇区也拨付经费,迁坟每穴补贴50-150元、上缴棺木每副补贴500元、将先人骨灰安放到骨灰楼(堂)每具补贴50—200元。清坟工作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妥善处理殡葬执法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例如,谁家刚好生小孩,或者有人过生日不方便迁动的,经友好协商,与家属签订协议,可适当延迟迁坟时间。另外重点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就地处理的原则。引导坟主深埋骸骨,不留坟头,就地处理,以减轻群众负担。对必须迁移的坟墓可由坟主将骸骨(骨灰)迁往合法的公墓或经火化后寄存于骨灰楼(堂);骸骨的火化必须运到殡仪馆进行,不得就地焚化污染环境;对逾期不迁的坟墓,由各镇区组织清坟专业队按“挖上不挖下”的原则,平坟头,移走露出土面的墓碑或在原坟面挖坑放置好并用泥土掩埋,不挖走骨殖。二是分类指导的原则。落实好民政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等6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特殊坟墓处理问题的通知》(民发[2000]93号)及广东省《关于处理涉及华侨祖坟和保护重点侨务对象祖墓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粤府办[2003]81号)等文件精神。对纳入清理范围的重点侨务工作对象的祖坟,需要保留的,由其本人或家属提出申请,经市侨务局、民政局提出具体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方可予以保留。近两年,审批保留了如墨西哥驻华大使李子文先生的祖墓、沙溪镇阮氏、黄圃镇黎氏、韩氏等重点侨务对象祖坟共27座。对革命烈士墓、知名人士墓和古墓群及被列入部级、省级、市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的墓地,就地做好保护和管理工作。这些举措维护了华侨同胞的合法权益,较妥善地解决了重点侨务对象祖坟的问题,使侨胞切实感受到殡改工作人性化的一面,得到了广大侨胞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了政府的威信,没有发生华侨、侨眷投诉或上访事件,进一步调动了侨胞支持家乡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殡改工作和争取侨心工作的双赢,有利于“三道两区”内清坟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广泛宣传,倡导葬礼葬法改革

我市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葬礼与葬法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骨灰植树、撒海等不占地、少占地的骨灰处理形式,以鲜花、网络拜祭先人的文明祭祀方式逐渐被群众接受和采纳。

每年殡改宣传月活动和清明、重阳等传统祭祀节日,我市在电视台、电台、报刊等宣传媒体以新闻、专题、特写和典型人物事例推介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殡改宣传工作,使禁止土葬、实行火化、推进殡葬改革的有关政策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殡葬改革的自觉性,营造了良好的殡改氛围,保证了殡葬管理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2000年起,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大型骨灰撒海植树活动,参加群众近2000人次,处理骨灰1000多宗,群众反映良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加强葬礼改革,各级殡葬管理执法队伍依据《中山市殡葬管理办法》,对我市的丧葬活动进行巡查和监控,查处违规殡葬行为。严禁在住宅、公共场所进行丧事祭祀、法事活动及安放花圈、抛掷烧纸;杜绝利用丧葬活动进行封建迷信活动,依法惩处造谣惑众,诈骗钱财的行为。随着葬礼改革的深入开展,引导了群众文明治丧,革除丧葬陋习,减少辖区内大操大办丧事的现象。

殡葬管理条例篇6

第一条为了推进殡葬改革,加强殡葬管理,引导、规范公民的丧葬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市殡葬管理条例》、《**市林地保护管理条例》、《**市殡葬事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县行政区域内的殡葬活动、殡葬服务及殡葬管理适用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殡葬管理工作坚持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习,保护环境,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四条本县辖区均为火葬区。凡本县辖区内公民(含外来人员)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的遗体或无名尸体,一律实行火葬,严禁土葬。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宗教教职人员死亡后,可以按照其丧葬习俗安置处理遗体,但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第五条县民政局负责全县的殡葬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殡葬管理机构负责殡葬事务管理的具体工作;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殡葬事务的管理工作。

公安、工商、环保、市政、卫生、国土房管、林业、交通、劳动保障、文体广电、财政、监察、民族宗教等部门按各自职责积极配合支持民政部门,共同搞好全县的殡葬管理工作。

第六条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殡葬工作的领导,统一协调由民政部门牵头,国土房管、林业、公安、工商等部门参加的联合执法队伍的殡葬执法工作。各级各部门对殡葬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落实殡葬工作责任制。对工作不力的地区和部门要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

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居)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积极宣传殡葬改革,教育和引导本单位职工及本地区村(居)民文明节俭办丧事,自觉实行火葬。

第二章殡葬活动管理

第七条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应加强居民户籍管理,严禁为逃避火葬将户口外迁。

第八条公民死亡后,其家属或有关单位应及时通知殡仪馆或殡仪服务中心接运遗体。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接到通知后,应当安排专用车辆按约定时间接运遗体。死者家属或所在单位有运送条件的,也可直接将遗体运送到殡仪馆或殡仪服务中心。

外地来**县死亡的人员,应就近到县殡仪馆火化。因特殊情况遗体需要外运的,须经县民政部门同意,用殡仪专用车运送。

港、澳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同胞、华侨和外国人在本县的丧葬事宜或其遗体(骸骨、骨灰)需出入境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运送遗体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卫生,防止污染环境。

因患传染病死亡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正常死亡遗体的火化,凭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

非正常死亡的遗体或无名尸体火化,由县以上司法鉴定机构出具死亡鉴定书。遗体因办案需要保存在殡仪馆的,不得超过三十日;确需延期的,由办案单位持县以上公安、检察、法院出具的证明,办理延期手续;逾期未办理的,县殡仪馆可直接火化。

第十条运至殡仪馆的遗体应在7日内火化。因特殊情况需延期火化的,应经县殡葬管理部门同意。未办理延期火化手续的,殡仪馆应书面通知丧事承办人限期办理,逾期仍未办理的,由殡仪馆报县民政局批准、当地公安派出所备案后,可以火化遗体。

对患一、二级传染病死亡和高度腐烂的遗体,殡仪馆应立即火化。

第十一条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寄存骨灰堂或葬入公墓,提倡以抛撒方式或植树、深埋不留坟头等文明形式处理骨灰,严禁将骨灰装棺埋葬和在公墓、骨灰堂以外的地方建坟埋葬。

无名尸体火化后的骨灰,三十日内无人认领的,由县殡仪馆处理。

第十二条我县文明治丧示范区划定为:棠香街道办事处、龙岗街道办事处、龙水镇主城区。

在文明治丧示范区内,死于家中人员的遗体在家停放时间不得超过3天,死于其它场所的遗体应当停放在县殡仪馆、县殡仪服务中心,严禁在公共场所停放遗体。

在文明治丧示范区内办理丧事活动,只能在县殡仪服务中心或丧属家中进行。在文明治丧示范区以外的区域办理丧事活动,只能在丧属家中或乡镇人民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指定的地点进行。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占用街道、公共场所和市政设施搭设灵棚、举办丧事活动。

在我县文明治丧示范区、各场镇、居民区,严禁在殡殓活动中敲锣打鼓、吹奏哀乐和播放高音响等噪声扰民。

严禁在办理丧事活动中搞封建迷信及等活动。

第十三条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督促县内各医院加强太平间管理,建立遗体停放、运出登记制度。并接受县殡葬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不得将遗体私放出院土葬。

第十四条禁止县殡仪馆、县殡仪服务中心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从事经营性的遗体运送、防腐、整容、殡殓及火化服务活动。

第十五条违反殡葬管理规定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受县民政局、国土房管局、林业局委托收取的殡葬罚款,应按县财政局、民政局有关殡改费用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十六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中的干部、职工(含离退休干部、职工)死亡后和其它意外事故死亡人员的丧葬费、抚恤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发放,凭殡仪馆出具的火化证和火葬费收据或遗体捐献证明按现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领取。

第十七条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操大办。

严禁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及其驾驶员为土葬以及大操大办丧事活动的丧家提供交通工具。

严禁送葬途中沿途抛撒钱纸、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环境的行为。

第三章殡葬用品、设施管理

第十八条禁止制造、销售冥币、纸扎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禁止制售棺材等土葬用品。

严禁在城镇主要街道、干道公路两侧、旅游景区等窗口地区设置丧葬用品生产销售点。

第十九条本县行政区域内殡葬设施的数量、布局规划,由县民政局提出方案,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农村为村民设置公益性墓地,经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县民政局审批。

宗教组织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置公益性骨灰堂,经县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审核后,由县民政局审批。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民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兴建公墓和其他殡葬设施。经批准修建的宗教性墓地、少数民族墓地、骨灰堂不得对本教教职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和对外从事经营性活动。

禁止非法建立或恢复宗族墓地。

第二十一条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在下列地区建造坟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

(三)水库、河流堤坝、水源保护区500米以内;

(四)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有效视觉范围。

第二十二条严格限制公墓墓穴占地面积。公墓内埋葬骨灰的单人墓和双人合葬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

第二十三条公墓墓穴(格位)使用期和收取管理费时间不得超过20年,逾期墓主应重新办理延期使用手续。超过一年仍不办理延期使用手续的,其墓位(格位)由公墓管理单位收回,骨灰(遗骸)集中安葬。

收取的墓穴(格位)管理费用应专项用于墓地的绿化、维护和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四条殡葬服务单位应加强对殡葬服务设备、设施的管理,保持殡葬服务场所和设备、设施的整洁和完好,防止环境污染。

殡葬服务单位应按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费用,禁止任何形式的乱收费。

殡葬服务单位的从业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和职业道德,实行规范化的文明服务,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财物;殡葬服务从业人员必须接受县殡葬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业务培训及管理。

第二十五条殡葬服务单位应善待遗体(骨灰),不得损坏、灭失。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殡仪服务站、医院太平间等停放遗体的场所、设备及运送遗体车辆应定期进行消毒。非殡仪专用车运送遗体,由到达殡仪馆负责对运尸车辆及设备进行消毒。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将骨灰装棺埋葬的,由接埋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责令限5日内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县民政部门对责任人处以1000元的罚款,并会同公安部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强制改葬,其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在公墓和划定区域以外占地占林(毁地毁林)建造坟墓的,由当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责令限5日内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县国土房管、林业、民政部门按墓位使用期20年和占用面积及毁地、毁林情况合并计算,依法给予处罚(处罚依占地实际丈量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按10平方米计算)。具体处罚标准为:

1、占用耕地的,按该坟墓占地(毁地)面积×30元/平方米×20年标准予以处罚;

2、占用非耕地的,按该坟墓占地(毁地)面积×20元/平方米×20年标准予以处罚。

3、占用林地的,按该坟墓占林(毁林)面积×30元/平方米×20年标准予以处罚。

对非法建坟占用耕地、非耕地与占用林地处罚只能选择其一,不得并用。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占用街道、公共场所搭设灵棚、停放遗体、举办丧事活动的,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分下列情形予以处罚:

(一)占用街道、公共场所和市政设施搭设灵棚、停放遗体举办丧事活动的,由所在地市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拆除灵棚,民政部门负责遗体运送,公安部门负责维护治安秩序;同时由市政行政主管部门,对责任人依照《**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进行处罚。

(二)占用街道、公共场所和市政设施举办丧事演唱活动的,由所在地文化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有演出许可证的,由文化管理部门处以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无营业演出许可证的,由文化管理部门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未经工商注册登记的,由工商部门处以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医院擅自将遗体私放出院,造成火化对象土葬的,由县监察局会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该医院主要行政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政纪处分,并取消该院及负责人当年度的所有奖金和评选先进的资格。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从事经营性遗体运送、防腐、整容、殡殓及火化服务活动的,由县民政部门责令停止经营活动,并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八条、十六条、十七条规定,由县民政局、县监察局会同该单位(人)的主管部门对单位负责人、丧主、驾驶员区别以下情况给予处理:

(一)驾驶员将应当火化的遗体运出土葬的,由公安交警部门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没收违法所得。

(二)无《火化证》和火葬费收据或遗体捐献证明而发放丧葬费、抚恤费、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对单位负责人给予纪律处分,并取消该单位和责任人当年度的所有奖金和评选先进的资格。

(三)单位派车或单位驾驶员私自为土葬以及大操大办丧事活动的丧家提供交通工具的,对单位负责人和驾驶员给予纪律处分,并取消该单位负责人和驾驶员当年度的所有奖金和评选先进的资格。

沿途抛撒钱纸、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的,由市政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制造、销售棺材以及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的,由县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二十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和建立或恢复宗族墓地;经批准的公益性公墓、宗教墓地、少数民族专用墓地,对外从事经营活动的,由县民政部门会同城建、规划、国土房管等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原状,没收非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责任人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公墓墓穴占地面积超过规定标准的,由县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在殡殓、火化、安葬等过程中,因殡葬服务单位的过失,构成殡葬事故,造成丧事承办人损失的,殡葬服务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属于工商、林业、国土、规划、市政、卫生、交通、文化、公安等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由相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罚。

第三十六条抗拒改葬,阻碍公务人员执行公务,聚众闹事,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部门依法给予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殡葬管理工作人员和殡葬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索贿受贿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殡葬服务单位及工作人员失职,给死者家属造成损失的,应赔偿直接经济损失。对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财物的应当予以退赔,并依情节轻重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

第三十八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党员、干部、职工在办理丧事活动中违反本办法规定的,除按本办法给予处罚外,另由县监察部门会同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和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附则

殡葬管理条例篇7

一、加强领导,切实把殡葬改革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殡葬改革领导小组。要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按照有关要求,层层签定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切实把殡葬改革工作落到实处。要把殡葬改革责任状落实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评先、评优、升迁和调任直接挂钩。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每年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责任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未能完成任务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广泛宣传,积极营造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

各县(市、区)要在近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做好殡葬改革宣传工作,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手、覆盖各角落的宣传态势。要大力宣传殡葬改革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干部积极参与殡葬改革的生动事例和感人事迹;大力宣传各级各部门殡葬改革的典型做法、成功经验、明显成效。营造比、学、赶、帮氛围,指导和推动殡葬改革工作的落实。总之,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办法,大力宣传殡葬改革工作,使殡葬改革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依法行政,切实加大殡葬改革监管力度

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省殡葬管理办法》,以及《市殡葬管理暂行规定》。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殡改政策法规、落实包干责任、健全基层殡改工作机制、部门齐抓共管、加强执法、责任追究等方面具体措施和办法,尤其要严肃单位、个人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促进殡葬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火化率。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遏制违规殡葬行为,对违反规定土葬的,要做到发现一宗,坚决起棺火化一宗,决不手软,形成高压的执法态势。市政府将组织文明办、国土资源局、林业局、工商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对各县(市、区)坟墓清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凡是未达到预期计划的,责令限期整改,在规定整改期限内仍不能完成目标任务的,将给予责任人相应处罚。

四、部门配合,通力协作,切实制止偷埋乱葬行为

殡葬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协作,积极配合,形成合力,要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明确各自部门的责任。工商管理部门要依照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查处、取缔火化区内的棺木经营点,以及无证经营丧葬用品的店铺;相关职能部门要对违规组织大操大办的送葬行为进行查处,同时对违规经营殡仪运输业务的车辆予以处罚;城建部门要负责组织协调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对沿街撒纸钱的行为,要给予制止和处罚;卫生部门要加强医院太平间的管理,坚决堵住尸源从医院流入社会;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法查处未经审批而私自建造的坟墓,并责令其恢复地貌;林业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在林地上建造坟墓者依法责令恢复原貌,并依据有关法律予以处罚;法院要积极配合,依法支持申请强制执行的要求;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党员干部违规操办丧事的查处;民政部门要负责做好殡葬管理日常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违规殡葬的强制执行工作。各职能部门没有正当理由,而又不履行职责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抓好殡仪馆建设,为殡葬改革奠定物质基础

按照省政府要求,到年所有15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都要完成殡仪馆的建设任务。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有寿、屏南和周3个县没有殡仪馆,除周县殡仪馆动工在建外,其余2个县还未完成征地等前期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因此,要求未建馆的3个县要高度重视,把建设殡仪馆列入议事日程,尽快完成选址、立项等前期工作,加快进度,确保如期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建馆任务。蕉城区殡仪馆的改扩建争取明年动工建设,年底投入使用。

殡葬管理条例篇8

第一条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殡葬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殡葬管理工作。

第四条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当实行火葬;暂不具备条件实行火葬的地区,允许土葬。

实行火葬和允许土葬的地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国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占或者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实行火葬的具体规划,将新建和改造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堂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

在允许土葬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墓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第六条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自愿改革丧葬习俗的,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章殡葬设施管理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殡葬工作规划和殡葬需要,提出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堂、公墓、殡仪服务站等殡葬设施的数量、布局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八条建设殡仪馆、火葬场,由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提出方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建设殡仪服务站、骨灰堂,由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审批;建设公墓,经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利用外资建设殡葬设施,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民政部门审批。

农村为村民设置公益性墓地,经乡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兴建殡葬设施。

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不得对村民以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墓穴用地。

禁止建立或者恢复宗族墓地。

第十条禁止在下列地区建造坟墓:

(一)耕地、林地;

(二)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

(三)水库及河流堤坝附近和水源保护区;

(四)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

前款规定区域内现有的坟墓,除受国家保护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墓地予以保留外,应当限期迁移或者深埋,不留坟头。

第十一条严格限制公墓墓穴占地面积和使用年限。按照规划允许土葬或者允许埋葬骨灰的,埋葬遗体或者埋葬骨灰的墓穴占地面积和使用年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节约土地、不占耕地的原则规定。

第十二条殡葬服务单位应当加强对殡葬服务设施的管理,更新、改造陈旧的火化设备,防止污染环境。

殡仪服务人员应当遵守操作规程和职业道德,实行规范化的文明服务,不得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财物。

第三章遗体处理和丧事活动管理

第十三条遗体处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运输遗体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卫生,防止污染环境;

(二)火化遗体必须凭公安机关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证明。

第十四条办理丧事活动,不得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不得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在允许土葬的地区,禁止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

第四章殡葬设备和殡葬用品管理

第十六条火化机、运尸车、尸体冷藏柜等殡葬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禁止制造、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殡葬设备。

第十七条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禁止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出售棺材等土葬用品。

第五章罚则

第十八条未经批准,擅自兴建殡葬设施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建设、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取缔,责令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墓穴占地面积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办理丧事活动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由民政部门予以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制造、销售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殡葬设备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制造、销售,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三条殡仪服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索取财物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退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殡葬管理条例篇9

关键词:殡葬改革;农村;调查;对策

一、改革实施背景

1994年,安徽省颁布的《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明确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管理办法推行20年来,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城镇中,火葬已被广大人民所接受。然而在一些农村,土葬习俗却仍旧兴盛,殡葬政策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似乎不甚理想。2012年,安徽省政府在原先基础上颁布了新修订的《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重新明确了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提倡节俭、文明办丧事的新方针。2014年,安庆市在此基础上也修订颁布了《安庆市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惠民工作实施办法》。3月16日,安庆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成立安庆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3月25日,安庆市就下发了通知,4月1日,启动殡葬改革,城乡居民死亡后火化。5月初,再次下发通知称,6月1日起正式实施殡葬改革。

二、改革实施现状

对农村村民来说,殡葬改革政策的“一刀切”,令备有棺木数十年的老人心里无法接受;政策推行过于迅速,致宣传、教育不到位;基层强行收缴棺木,直接刺激老人;而当地重土葬的传统习俗也令老人心结难解。

在有着浓厚土葬风俗的安庆农村,棺木是许多老人后半辈子最重要的“财产”,强制收缴棺木令他们在心理上备受打击。在安庆市桐城方圆50公里范围内,先后有6位自杀身亡的老人。其子女均称老人是为了避免6月1日后的火葬政策而自杀的。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村民特别是年轻村民对此次殡葬改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办公态度却不赞同。强行拆解棺木、生硬回答村民的提问、提出“这项政策并不会因为受到舆论影响而停止,6月1日肯定将继续实行”的言论无不散发着对生命的漠视和权利的傲慢,这些都是村民反对的原因。

三、改革受阻原因

虽然作为政策极力推广的火葬有着自身难以比拟的优势,但经过几十年的却依然无法将土葬取而代之。

(一)土葬民俗由来已久。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送终的伦理情感。“入土为安”是我国广大农村传统的丧葬方式,孝道是中国华族的传统美德,儒家“养生送死”的孝道观,与历代帝王所倡导的以孝治天下不谋而合。皇帝主张“以孝治天下”其实也是中国“家邦”社会制度的总体要求。隋唐佛教盛行,出现了火葬,跟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思想冲突。土葬只是一个习惯行为,它符合汉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观念。

(二)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普遍认为,土葬就是最能体现死者生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封建思想引导下,死者相信请道士做法事,烧纸屋纸钱,建豪华墓地等,通过这些手段就能永登极乐,而活人亦能从贩卖丧葬物品中谋取利益。此外,在丧葬费用和排场上无节制地铺张浪费,似乎也成了死者家属们表达对死者的重视或是显示财力的手段。这些丧葬中的迷信思想是我们应该打击并逐步消除的。土葬满足了人们情感的需求是远远超过理性的。

(三)法规与民俗的冲突。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也加大了火葬推广的难度。殡葬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基层干部(特别乡镇、村一级)对火葬认识不到位,态度消极。有的认为违反火葬政策算不上违法,有迁就、同情心理,只要没有人举报,就不管不问。还有的本身就不赞成火葬,带头违法进行土葬。更有些地区,执法简单粗暴,对村民态度恶劣,这些人为因素都使得火化工作开展困难。

四、改革对策觉解

(一)以市场为导向。在城市地区之所以会达到100%的火化率,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现有条件下没有更好的丧葬方式,城市人口比较集中,土地较少,没有多余土地可以埋葬,也可以说城市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根”了,只能完全实行火葬。而农村地区土地较多,人口分布相对稀疏,农村生与死都在自己的土地上,所以土葬还是广大农民所认同的。政府要合理的引导而不是强制。政府应引导农民不要砌坟和埋棺材,避免二次葬。采用一些新形式的生态葬如海葬、花葬、树葬和农田葬等。将广大农村的祖坟改造为农田,其骨灰将会为农作物提供极好的养料。

(二)完善法律法规。完善殡葬法规,依法治理丧葬,就要从实际出发。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监管到位。对殡仪馆销售的骨灰盒、花圈、寿衣等殡葬用品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或采取其他必要方式管理。修改完善《殡葬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允许农民在节约土地、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选择土葬方式;改变城乡双重殡葬标准;民族地区可根据群众意愿制定可行的地方法规;规范丧葬行为;各地都要大力提倡丧事简办。总之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保本微利。

(三)健全殡葬政策。第一,尊重民俗就是尊重社会规律,生死乃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殡葬习俗是民俗中的重要一节。政府贸然的移风易俗应该不是长久之计。在农村民风淳厚,殡葬政策未落实,并不是当地居民造成的,虽然入土为安的思想影响最大,但民政执法部门也执法不力,对于殡葬改革的落实,宜奖不宜罚,对自愿进行火葬的村民免除火葬费,并予以奖励。但对于依然按风俗进行土葬的不宜进行强制起尸和火化。

第二,广泛开展惠民殡葬。殡葬改革关键在于政策的落实,政策不惠及农民,不惠及到农村就不算真正地“惠及”。在殡葬改革有困难的地区还可以进行奖励制度。另外可以给予殡仪馆补贴,更新设备,将服务规范化。

综上所述,想要完善殡葬法规,依法治理丧葬,就要从实际出发。修改完善《殡葬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不论火葬或是土葬,都是一种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坚持十精神,进行合理的殡葬改革首要前提是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力图在规范生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农民切身利益。(作者单位: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基金项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2014年中国史重点学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4ZGS001

参考文献:

[1]常纪文,肖保国.火葬与土葬的生态和法律比较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05).

[2]章林,杨宝祥.生态殡葬文化习俗的林学研究价值[J].河北林果研究,2011(03).

[3]李欣然,黄成林.生态墓园殡葬方式的大众心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02).

[4]李德瑞,刘燕舞.火葬政策的国家实践与村庄效果[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22).

[5]崔家田.关于当前农村殡葬改革的调查与反思:以河南为例[J].原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6]陈淑君,陈华文.民间丧葬习俗[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7]武文.中国民俗学古典文献辑论[m].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8]叶春生,施爱东.典藏民俗学丛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殡葬管理条例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省殡葬管理办法》、民政部《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县殡葬管理实施办法》、《*县殡葬管理奖惩办法》、《*镇殡葬管理奖惩办法》为契机,依据殡葬法规治理殡葬环境,加强殡葬管理,彻底治理遗体土葬、占用耕地私建坟墓、乱埋乱葬的违法违规倾向,以规范全镇的殡葬行为,纠正违法现象,达到节约土地,文明殡葬的目的。

二、整治内容

第一条凡在本镇范围内的死亡人员(少数民族除外)一律实行火葬。对私自土葬(包括骨灰入棺土葬)的,由镇人民政府和所在社区(村)责令死者家庭起尸(棺)火化,一切费用由死者亲属承担。拒不执行的,予以强制执行。

第二条我镇已于20*年11月在*村黄龙岗征地50亩,建成了一个大型的公益性公墓,其墓穴规格符合公益性公墓规定。待条件成熟后,再新建1—2个公益性公益。

第三条镇社会事务办、公墓办、殡葬车驾驶员要面向社会,作出服务承诺,做到丧户至上,礼貌待人,爱岗敬业,展示风采。

第四条各村(社区)对殡改工作都要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镇政府殡改办的举报电话为:*

第五条实行公墓安葬是深化殡改的重要内容,是移风易俗、节约耕地、文明节俭办丧事的重要标志,是杜绝乱埋乱葬的关键措施。各村(社区)火化的骨灰安葬一律进入公墓,严禁自行选址安葬,更不允许入棺土葬。

三、方法步骤

这次专项整治活动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8月1日—8月10日)

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这次专项整治活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要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利用会议、广播、有线电视、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这次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要召开殡改工作再动员会议,形成强大的殡改声势,营造氛围,为这次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打下强有力的舆论基础。

2、调查摸底阶段(8月11日—8月20日)

在此期间,各(社区)要组织力量对本区域内近年来死亡的国家工作人员(含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村固定编制干部、共产党员进行土葬的来一次彻底调查摸底、掌握确切的数字。对近年来占用大量耕地面积兴建的豪华坟墓,群众意见较大的也要认真彻查。边清查边宣传,边清查边登记。

3、组织实施阶段(8月21日—9月20日)

首先,各村(社区)对清查出来的操纵违法违规土葬的亲属以及直接责任人员要上报镇殡改领导组,镇殡改领导组将依据殡改法规政策给予相应处罚。对在专项整治期间出现的违法违规土葬行为,要从严从快予以查处。其次,对于群众意见较大,占用大量耕地面积兴建豪华坟墓的,各村(社区)要依据有关法规政策,对其作出处理。对不听劝阻,阻碍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部门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第三,逝者火化后的骨灰,各村(社区)一律按整治内容中的第五条款予以处置。第四,镇社会事务办、公墓办、殡葬车驾驶员以及从事殡殡葬行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着力做到让“逝者走好”,丧户满意。

4、总结验收阶段(9月21日—9月30日)

这次专项整治活动从8月份开始,力争9月30日之前结束。从10月份开始,镇政府将组织镇殡改领导组成员分四组,对全镇20个村(社区)的专项整治情况开展督查,总结成绩,纠正不足,以便这次专项整治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四、奖惩措施

镇政府已出台《*镇殡葬管理奖惩办法》,对在这次专项整治期间以及今后的殡改工作,都必须严格按照此办法中的条款坚决兑现奖惩。

五、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