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有关环保标语十篇有关环保标语十篇

有关环保标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3:56

有关环保标语篇1

1、少一串脚印,多一份绿意。少一个脚印,多一份芳香

2、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

5、生命来源自然,健康来自环保。

6、改善空气质量,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7、大力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8、植树造林,平衡自然生态;开源增产,促进社会文明。

9、花儿美,草儿绿,爱护绿化齐参与

10、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11、请别乱坎树林,让空气更加清新

12、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13、保护戈壁植被,防止沙尘污染,保护大气环境。

14、小草正睡觉,请你勿打扰。

15、点点滴滴,从我做起。

16、人人爱花草,空气环境好。

17、清明时节雨纷纷,植树造林正当劲。

18、植树造林,青山永不老;种草栽花,赤县更增光。

19、保护蓝天碧水。

20、造林即造福,栽树即栽富。

21、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景区一草一木。

22、年年义务植树,无山不翠;岁岁绿化造林,有岭皆春。

23、喝洁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这需要您每时每刻爱护环境!

24、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25、同花儿一起开放,和小树一起成长。

26、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创建生态宜居城镇

27、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28、我是水宝宝,请你珍惜我。

29、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春小树苗。

30、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31、幼儿园是我家,人人都爱它。

32、保护空气,就是保护我们的肺。

33、冬天栽树树正眠,开春发芽长得欢。

34、小花小草传芳香,请你把路绕一绕。

35、空气能让我们生活,保护树木就等于保护空气

36、植树造林,创造新天地;移风易俗,改变旧干坤。

37、环境你不爱,美景不常在!

38、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

39、捡起一片小树叶,我是环保好娃娃

40、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41、村有千棵杨,不用打柴郎。

42、洁净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每个人都应对环境保护尽一份义务。

43、若要地增产,山山撑绿伞。

44、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45、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46、高山松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47、高高抬起你的脚,花儿草儿对你笑。

48、植树节,你也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地球长出美丽的头发来!

49、植树造林,绿化神州大地;栽花种草,点缀锦绣江山。

50、污染空气,等于慢性自杀

51、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个个争当绿色天使。

52、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

53、让大地妈妈更加干净、美丽

54、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

55、珍惜每一滴水,让地球妈妈不再哭泣。

56、植树节,给地球一点色彩,一起动起来哦!

57、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

58、创建绿色校园,从你我做起。

59、干榆湿柳水白杨,桃杏栽在山坡上。

60、用我们的小手放飞绿色的希望

61、植树节,人人来参与,添一片绿色,建美丽家园!

62、节约用水,从每一滴开始。

63、保树盖荒山,不愁吃和穿。

有关环保标语篇2

一、挖掘环保素材,激发学生的环保情感

现行的初中牛津版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时代性,蕴含丰富的环境教育的内容,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一定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7BUnit6pets;8aUnit4wildanimals;8aUnit5Birdwatchers这些单元谈论人和动物的相互依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编者还在warmingup,Reading,integratedskills,writing中以听说读写各种形式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野生生物?中学生能为保护湿地、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做些什么?8aUnit6naturalDisasters(自然灾难);8BUnit1pastandpresent(家乡的过去和现在)介绍人类的活动、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9BUnit1Lifeonmars介绍地球的现状: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资源的过渡消耗等导致人类的家园――地球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在未来,人类不得不移居到其它星球。在教材的Reading,integratedSkills部分还让学生讨论和对比地球和火星上两种生活方式的利弊,学生能从中清楚的认识到:火星上的生活有许多缺点,地球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所以,人类必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才能继续生存。这些内容都是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最好素材。

二、创设有效情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依据课本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以任务驱动学习,指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学习内容。”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与课本内容有关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体验、反思,采取探究性学习及合作性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就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8aUnit4wildanimals,8aUnit5Birdwatchers,8aUnit6naturaldisasters这三单元都是跟环境有关的话题。我通过幻灯片和视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大熊猫,松鼠、海豚等野生动物在野外自由地奔跑、嬉戏的画面;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自由自在生活、飞翔的画面;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接着画面一转,出现的是光秃秃的树干,干枯的河床,被破坏的湿地,残忍地杀戮野生动物的场景,又黑又有毒的工业废水,灰蒙蒙的天空,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满目疮痍的情景……在强烈震撼的对比后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这几幅画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然后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共同探究解决自己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的措施。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始终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体验语言、运用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又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精选课堂练习,创设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境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以在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以及首字母填空部分,选择一些跟环境有关的新闻报道或新的探索发现等,提供真实的运用语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另外,初中牛津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maintask部分都有写作训练,在以环保为主题的单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探究解决身边环境问题的策略。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而且大量与环境有关的数据和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借助校园环境营造环境教育的情境

通过精心布置校园,把学校营造成一个全方位的视读环境,我们能将环保教育从课堂延伸到整个校园。我们在校园内挂上了许多有关注重环保的中英对照的劝告语和标语牌,如:在草坪边标上:Don’tsteponme,i’myourgoodfriend!(我是你的好朋友,不要把你的脚踩在我身上”或者Keepoffthegrass(勿踏草地);在教学大楼的墙壁上标上:nospitting(禁止吐痰);Keepclean(保持清洁);在厕所的洗手池边标上:Handonmebeforeyouleave,don’tletmecry!(洗手后请记得顺手关水龙头,不要让我哭泣)。另外,我还和学生一起布置了教室,制作以“onlyoneearth”为主题的黑板报;在墙上贴上:Remembertoturnoffthelightswhenyouleave;在饮水机旁贴上:Don’tletmecry!;在空调旁贴上:Letmerisealittle!以此让学生知道节约能源。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地处于一种学习英语和环境教育的氛围中,既在潜移默化中激活了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增加了英语词汇量,又突出了在校园环境中的环保教育,加强了师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三、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有效地利用英语课外活动能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形成。如举办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环保时装秀、演讲和作文竞赛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制作丰富多彩的服装、图文并茂的手抄报。他们通过活动认识了废弃物品循环再利用的好处,减少资源浪费。通过一系列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英语学习活动,学生们提高了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增强了环保意识,也养成了关心环境、爱护环境、主动保护和美化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有关环保标语篇3

[关键词]环保环保术语中文译名

1概述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问题已同和平问题并列为世界两大主题,备受关注。而环境保护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中很重要的一项,正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成为不单是环保工作者而且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大事。

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相对较晚,有许多须借鉴西方之处。正是这一过程,涉及到大量环保词汇的引进和翻译一事。如果没有准确、易解的译名,我们的环保事业和日常宣传将面临许多麻烦和误区。

目前,国内相关的词典和文章较少且零散,给翻译工作带来种种不便。为此,笔者寻找了大量资料,整理出部分较集中并已经认可的环保术语及其中文译名,在此加以归类,希望能对今后的相关翻译工作有所帮助。

以下,笔者将从环境科学、工农业生产环保、日常生活环保和环保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其分别进行介绍。

2环境科学方面

环境科学是一门精密而广博的学科。由于环境保护这一课题的特殊性,它对大千世界的各类物质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严格定义,主要分有:returnableorrecyclable(可回收利用的),disposable(一次性的或不可回收利用的),explosive(爆炸性的),reactive(易起化学反应的)等。在能源方面,又分为renewableornon-renewableenergysources(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non-pollutingorpollutingenergysources(无污染和污染性能源)。这些术语及其中文译名大多已被公布在中国环境保护网上,是公认的环保基本词汇。所以无需多释,大家只闻其名,便知其义。

环境科学中必不可少、同时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一项就是环境监测(ambientorenvironmentalmonitoring)。像天气预报一样,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判断环境好坏的一个晴雨表。其主要监测手段有:eco-labeling(生态标志),identificationofpollutants(污染物鉴别),noisemonitoring(噪声监制),pollutionmonitoring(污染监测),pollutantsourceidentification(污染物来源鉴别)等。同时,各国还出台了一系列环境判断标准,如environmentalcriteria(环境标准)、environmentalassessment(环境评价)、environmentalstatistics(环境统计)、monitoringcriteria(监测基准)等。因为这些监测手段和评估标准也同样适用于我国,这些术语已在环保工作者中得到广泛接受及应用。

提到环境科学,就不得不提到垃圾分类和处理这一大块。这门学科对各种垃圾的分类可以说是层层展开、极为细致;而这方面的词汇也相当丰富,比如按垃圾来源可分为industrialwaste(工业垃圾),agriculturalwaste(农业垃圾),commercialwaste(商业垃圾),residentialwaste(住宅区垃圾),institutionalwaste(公共机构区垃圾);按处理方法分,则有specialwaste(特种垃圾),其中又包括bulkywaste(大型固体垃圾),householdhazardouswaste(家用危险废品);按垃圾性质分,则有hazardouswaste(危险垃圾),toxicwaste(有毒垃圾),non-hazardouswaste(无危险垃圾);按垃圾形态又可分为solidwaste(固体垃圾),liquidwaste(液体垃圾)等。需要说明的是,对于householdhazardouswastes一词,各大英汉词典并未给出相应的中文译名,作者根据epa上给出的解释“家庭洁具或标有(小心)、(有毒)、(易燃)、(易爆)等标记的个人用品的废旧部分”将其试译为家用危险垃圾。

至于垃圾处理,有些总的说法,例如wasteabatement(垃圾清理)和wasteminimization(垃圾最少化)。而一些传统的处理方法像absorption(吸收作用),adsorption(吸附作用),degradation(降解作用),transformation(转化作用)也在国内外得以广泛应用。此类术语无需多做解释,亦能了然于心。

现在,国际上又开始流行许多更科学的新做法,由此带来了更多新词。比如,现在有一种处置城市垃圾的新技术,它将事先未经过分类和加工的固体垃圾放入一个控制系统中统一焚烧。国际上给这种新技术冠以一个统一的说法――massburn(大规模混合焚烧)。

另外,在epa公布的词汇表中还出现了两个很有趣的词语,分别是aircurtain和airgap。乍一看,很难把它们同环保词汇挂上钩。实际上,它们分别是两种专业污水治理方法。虽然它们在国外已被广为应用,但在国内此类说法还未见到,也没有明确的译名。

3工农业生产环保方面

工农业生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关系公众日常衣食住行的大事。因此,这两个领域的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但出于经济和技术方面的种种原因,它们已成为环境领域的两大主要污染源。在农业方面,第二节中提到的农业垃圾(agriculturalwaste)可细分为cropwastes(作物垃圾),farmyardwastes(农家场院垃圾),slaughterhousewastes(屠宰场垃圾)等。此外,农业中存在的compositepollution(混合污染)、infestationofcrops(作物虫害污染)、infestationoffood(粮食虫害污染)及erosionsfromover-plowing(由过分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严重。而工业生产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更是巨大。在新疆环境保护网公布的信息中,例如塑料、水泥等工业甚至被视做主要环境污染源。关于工业污染的主要用语有:industrialeffluents(工业废水)、industrialemissions(工业排放物)、industrialfumes(工业烟尘)、industrialnoise(工业噪音)以及相关重工业部门中产生的inorganicpollutants(无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难降解有机污染物)、micro-pollutants(微污染物)、oilspills(石油泄漏)、oceandumping(海洋倾倒)、thermalpollution(热污染)等。这些词汇随着在媒体中的曝光率不断提高,在公众中的认可度也随之加深。

正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国当前已大力着手于工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及各类污染的治理整顿。在此过程中,我们吸收了许多西方先进的观念和技术。同时,这也促成了大量环保词汇的引进和翻译。在农业方面,现在十分流行的有:agoecosystem(农业生态系统)、ecologicalbalance(生态平衡)、soilconservation(土壤保持)、soilimprovement(土壤改良)、soilcapabilities(土壤潜力)、pestmanagement(病虫害控制)、pesticidecontrolstandards(杀虫剂标准控制)、conservationofgeneticresources(基因资源保护)等。而在工业治污领域一些常用词汇有:acousticinsulation(隔音)、chemicaldecontamination(化学污染清除)、filter(过滤器)、noiseabatement(噪音治理)、scrubbers(洗涤器)、radiationprotection(辐射防护)等。

工业经济,发展至今,日趋生态发展(ecodevelopment)方向。许多投资合作的大项目都设立了专门的环境规划(environmentalplanning),其中包含有众多指标。这些指标都有受到普遍认可的中英文名称,常用的有:environmentalaccounting(环境核算)、environmentalauditing(环境审计)、environmentalvaluation(环境定价)、environmentalcosts(环境成本)、environmentalhealthimpactassessment(环境健康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statement(环境影响状态报告书)、environmentalindicators(环境指标)、environmentalpolicy(环境政策)、pollutionrisk(污染风险)、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环境风险评估)、environmentalmanagementindicators(环境管理指标)、environmentalqualityindicators(环境质量指标)、sustainabledevelopmentindicators(可持续发展指标)等。

与环境经济相关的术语也是色彩纷呈。比如,在政府政策方面,有governmentenvironmentalexpenditures(政府环境开支)、wastedisposaltaxes(垃圾处理税)、greenfiscalinstruments(绿色财政手段);在股市上,则有environmentalstockexchange(环境股票交易);在商业营销领域,又有internalizationofenvironmentalcosts(环境成本内在化)、markingwithgreenlabeling(以绿色标志促销)。另外,valuedecosystemcomponents则被称为已定价值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

4日常生活环保方面

任何环保工作都是以人为本、以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为基本出发点的。因此,事关人类社区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城市、农村等人口主要居住区,人口密集度极高、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其主要污染源在公共场所中有motorvehicleemissions(机动车辆排放物)、post-consumerwaste(消费后垃圾)、trafficnoise(交通噪音)、trash(垃圾)、odornuisance(恶臭公害);在食品卫生中有adulterants(不纯的掺合剂);在室内污染中有animaldancer(动物毛屑)、greywater(灰水)等。其中,post-consumerwaste(消费后垃圾)是指那些已没有使用价值的生活用品废弃物;greywater(灰水)则指洗涤槽或洗衣机排出的废水等。

所有这些生活污染都被归指为habitatdestruction(生境破坏)。同时,生活在危险垃圾场所附近的以及由于接触到食品、水源、空气或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导致健康受到不良影响的人群,在环保领域被统称为affectedpublic(受影响人群)。

针对这种严重的生境破坏现象,世界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healthadvisory(健康忠告)一词现在就很常用。这种说法源于美国,它是指一些非强制性的饮用水污染物控制参考指数。随着各类矿泉水、离子水等在国内的普及,这一名词也将逐渐被人们熟知。目前,人类社区的batterydisposal(电池处理)、septictanks(化粪池)的sanitarylandfills(卫生填埋)、environmentalcontingencyplanning(环境应急计划)等也日趋规范化。

外出旅游正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大时尚;但大量人群的进出也给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相当的负面影响。于是,便有了eco-tourism概念的引入。这一理念在国外盛行已久;而它的引进使得eco-tourism一词及其中文译名生态旅游也渐渐流行开来。

此外,buy-backcenter(回购中心)和drop-offcenter(投放中心)等词也频频出现在各种宣传环保的标语中。

5环保法律法规方面

要真正改善环境、解决污染问题,就需要社会各部门、多方面协同配合。而在如今这个日趋法治的社会中,法律法规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作用更是不容忽视。为此,各国政府都各显神通,相应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法规并将其统称为pollutioncontrolregulations(污染法规控制)。这些法规按其政策倾向性的不同,主要分有:environmentalincentives(环境激励措施)、antipollutionincentives(污染防治激励措施)、environmentalsubsidy(环境补贴)、polluter-paysprinciple(污染者付费原则)和限制性作用的maximumcontaminantlevel(最多污染物含量标准)等。

说到环保法的制定,西方人走过的路比我们长,有的法律甚至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立法不单触及工、农、林各大领域,还有专门的健康立法(healthlegislation)、住房立法(housinglegislation)等。现在,法律词典中已出现environmentalcrimes(环境犯罪)这一专有名词。而环境犯罪又可具体追究至:environmentalliability(环境责任)、environmentalmisconduct(环境过失)、pollutionliabilities(污染责任)、penaltiesforenvironmentaldamage(对破坏环境的惩罚)等。另外,在epa的环保词汇表中,还有部分环保法律名词及其解释,例如ReserveConservationandRecoveryact(资源保护及恢复法令)和SafeDrinkingwateract(饮用水安全法令)等。美国环境保护总署还制定了一个专门用于控制食品中杀虫剂含量的科学标准,一旦超标,他们就可采取具有法律效应的行动,这种标准在epa上被称为actionslevels(行动标准)。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各国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加强。为了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程度,保护环境,特别是一些国际性重要的生态系统(internationallyimportantecosystems),各国之间的合作越发紧密,尤其是对进出口物品的把关越来越严格。因为涉及重要的国际关系问题,这个领域的词汇也十分规范化,主要有:environmentalsecurity(环境安全)、environmentalwarfare(环境冲突)、environmentalvandalism(环境破坏行为)、exportofhazardouswastes(危险垃圾的出口)、priornotificationforhazardouswastetransport(危险垃圾运输的事先通告)、trans-frontierpollution(越境污染)、transportofhazardousmaterials(危险物质的运输)等。

6结语

受到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发展历史和自身特殊性的限制,国外一些环保词汇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内。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词汇,由于宣传和推广方面的问题,暂时无法找到明确、固定的中文译名。许多情况都是只有英文或中文名称,却难以对号。在一些大型词典中也不易找到相近意义的词条解释。反倒是一些环保网站上公布的词汇较为新颖、丰富。总之,现在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很多,而专门有关环保名词翻译和解释的词典、书籍却少之又少。期望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壮大,该领域的中英词汇互译将更为完善、更加多彩。

参考文献

[1]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有关环保标语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校内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20-0098-03

以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出台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为标志,高职教育开始从规模扩张阶段转入内涵发展阶段。[1]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质量保障成为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程度的衡量标尺,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取决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质量保障则涵盖质量产出始末,更是一个复杂、综合的系统。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以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为依据,是由学院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的质量保障活动所构成的复杂而相互制约的立体网络,致力于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因素进行控制和保障,即对“教育服务”的实现和支持过程实施控制。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大系统包括校内保障和校外保障两部分。其中,校内质量保障是整个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加强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使其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可以在基础操作层面为校外质量保障创设前提和条件,使得两者之间的协同合作成为可能,从而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大系统的建设,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增强社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公共英语属于高职院校工具类、必修性公共基础课程。作为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公共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早在高职教育发展初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就制定并颁布了《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57号文件),作为指导性文件,以引领和规范公共英语教学。为促进公共英语教学向纵深发展,推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2001年根据教高[2001]6号文,“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肩负使命,应运而生。十余年来,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伴随着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公共英语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科研课题开发、师资培训、课件制作、技能大赛等相关活动稳步推进,从总体上大大提升了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与研究。另一方面,在发展、提高、完善的主旋律下,不和谐音符也时有出现,使得公共英语教学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而近几年来,由于生源质量差异、师资结构变动、市场需求变化、社会环境影响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公共英语教学一度遭遇瓶颈,陷入低谷,出现教学效率低迷及教学质量低下的“双低”现象,并进而导致毕业生英语综合能力普遍薄弱,成为就业求职和个人未来发展的巨大屏障。

二、高职公共英语校内质量保障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及全球化趋势的加速,英语日益彰显其强大的工具性特征,成为新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高职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要件。面对公共英语重要的学科地位与疲弱的教学现状之间的巨大落差,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引入质量保障意识并注重加强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尤显必要与紧迫。目前,随着高职教育步入转型发展阶段,质量意识和质量保障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但就公共英语教学而言,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质量意识和质量保障意识相对淡薄,出现为教而教、为考而教的消极被动局面,不能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全局合理定位高职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没有针对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要求明确公共英语教学的质量目标,也没有以校内质量保障体系为宏观统领规约公共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其次,对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校内保障认识不足,缺乏系统和全局观念,认识简单化、片面化,或将其仅仅等同于质量监控,或简单罗列教学环节以求构建所谓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再者,在公共英语教学质量产出链条的具体环节的实施及运作方面,制度缺位,操作失当,管理乏力;以片面、被动、滞后的改进和调整居多,而乏全面、主动、预见性的操作和调控,流于形式,内容空泛,效率低下。

三、高职公共英语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的科学构建

加强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校内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校内保障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要求,必须立足高职院校自身,以保障公共英语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有效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定,科学构建权责分明、协调有序、监督有力、互相制约的有机系统整体。[2]一方面,要以教育教学质量校内保障宏观体系为总体依据和全面指导,合理规范和约束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校内保障;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公共英语的微观具体要求,结合其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科学规划设计其教学质量校内保障体系。作为一项复杂而特殊的教学活动,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下、教学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直接、间接参与该活动的一系列要素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上,要坚持以系统全局和过程控制为宗旨,从纵向延伸和横向辐射两个维度综合考量,同时注意前后贯通、点面结合、立体交叉。依据教育教学质量校内保障宏观体系,因循公共英语教学质量产出过程,公共英语校内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有决策指挥、管理控制、执行实施、评价监控和服务支持五个子系统共同构成。

(一)公共英语校内质量保障决策指挥子系统

决策指挥子系统由学院领导核心及其权威学术机构构成,是公共英语教学质量产出链条的起点,在整个质量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定位作用。要真正秉持高职教育特色,重视其社会约束性,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真正在教学质量形成的源头合理定位、科学把关、正确导航。首先,要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教育教学特色和规律,适时进行行业需求、就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分析,对高职生英语综合水平进行科学定位,明确其对学生自主、和谐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合理制定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目标,提高前瞻性和导向性。其次,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保障意识,突出、强化公共英语教学质量预警,划分责任,明确分工,密切联系各相关部门,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再者,重视公共英语的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统筹安排,制定细则,加强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严格审查和及时核定,为公共英语教学的稳定有序开展提供保证和依据。此外,要加大整治力度和深度,注重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积极营造和谐愉悦的育人环境,努力打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公共英语教、学提供思想和精神保障。

(二)公共英语校内质量保障管理控制子系统

管理控制子系统由学院、各教学系部及公共英语教研室三级管理控制机构所组成的立体网络构成,旨在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指导和引领下有效行使管理职能,以保障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顺利产出和目标的如期实现。首先,要根据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要求,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运行制度,加强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突出长效性;同时,注重改革创新,科学制定并适时修订相关规定,不断丰富教学管理内涵、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力争实现弹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其次,充实并完善教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强化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再者,注重加强公共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建立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一方面,加强管理,注重对英语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对其职业道德的提升。同时,支持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鼓励他们向“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和“创新型”教师的方向积极努力。[3]另一方面,建立英语教师技能培训制度,灵活形式,拓宽渠道,加大培训力度,多途径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三)公共英语校内质量保障执行实施子系统

执行实施子系统由各教学系部、公共英语教研室及公共英语任课教师构成,该系统涉及质量产出过程中的微观具体操作,是质量目标统领下的最基础部分,直接关涉质量的生成。要在明确、细化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突出强调日常教学行为的规范运作。首先,要合理安排英语基础知识传授与英语基本技能提升的比重,突出英语的工具性特征,努力把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变为创造性的知识构建和技能提升的综合过程。同时,适时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努力摆脱学科本位思想而向就业本位思想转变,增强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学习和就业趋向的衔接度与贴合度。其次,加强教学研究,加大教改力度,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反思教学行为,大胆改革创新,提升教学效果。再者,灵活形式,创新渠道,优化公共英语教、学环境。一方面,要结合高职特色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电化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另一方面,注重显性及隐性的第二课堂建设,力争使公共英语的教、学立体化、多元化。此外,重视学生自身在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校内保障中的协同合作,突出其主体作用,合理引导其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自我管理、改进学习策略、完善学习过程。

(四)公共英语校内质量保障评价监控子系统

评价监控子系统的构成相对复杂,既包括专家、教师、学生等个体因素,也包括公共英语教研室、各教学系部直至教务处、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且呈互为评价主、客体的立体交互网络。评价监控是质量产出过程的重要环节,为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提供微观具体保障,并为其他子系统的科学构建和有效运作提供技术参数和实际依据。首先,要本着全面、客观、多元的思想正确认识评价监控的主体与客体,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稳定高效、创新发展的评价监控体系。其次,优化评价监控策略与方式,过程监控与结果监控并重,个体诊断与群体检测并举,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充分发挥多种评价方式的互补优势。再者,把评价监控渗透到公共英语教学质量产出的各个环节,以提前预防、实时监控和及时纠错为主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症下药,及时改进完善,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充分发挥评价监控的调节和指导功能。[4]此外,建立评价监控长效机制,完善奖惩制度,突出科学化、人性化,鼓励先进与激励后进结合,关注改进实效与突出发展过程结合,既剔除工作纰漏,又保护工作热情。

(五)公共英语校内质量保障服务支持子系统

服务支持子系统由各教学辅助机构及后勤服务部门构成,主要致力于为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产出提供物质基础、条件支持和环境保障。首先,要切实转变思想,端正态度,更新观念,正确认识服务支持子系统在整个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校内保障体系中的意义及作用,真正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真正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立足本职工作,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创造健康向上、和谐平等、轻松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优化教书育人软环境,提升软实力。再者,注重资金投入,加强公共英语教学与学习的硬件设施设备建设(包括多媒体语音实验室、电教设备、校园广播、英语发射台等),数量与质量并重,先进性与完好率并举,切实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满足公共英语教、学对客观物质条件的要求。同时,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功能,打造立体化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工作的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此外,要注重加强图书资料建设,丰富形式载体,提升内容品质,保证各类相关图书及资料的馆藏数量和质量,真正满足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不同需求。

决策指挥、管理控制、执行实施、评价监控和服务支持五个子系统涵盖了公共英语教学质量产出的方方面面,以其为要素构建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校内保障体系,既充分考虑到了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形成的时间和空间因素,又切实关注到了系统构建上的横向辐射和纵向延伸。五个子系统各有分工与侧重,同时又地位等同,不可或缺。要充分认识各个子系统的意义与作用,有效加强其各自的内涵建设,提高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注重加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互相配合,突出长效性与有序性,从而真正保证系统整体的构建质量和运行效果。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高职教育的教改重心已逐步呈现出从宏观领域向中观和微观层面转移的趋向,而教改的中观和微观问题则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中最紧迫的问题。[5]寻求构建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校内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以致力于提高其教学质量,即针对高职教育中观层面的探讨与思考,完全符合当前高职教改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在当前公共英语教学步履维艰、发展滞缓的特殊时期,这一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在很大程度上切实帮助公共英语教学摆脱困境,突破桎梏,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作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校内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及其在具体学科教学个案上的灵活运用,加强公共英语教学质量校内保障体系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时期加强校内质量保障大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切实贯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在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方面突破过去、不断创新,从而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2).

[2]徐中意.关于高职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文秋芳.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有关环保标语篇5

一、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发展现状

随着当前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加,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行业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注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的创新工作,但是在实际的运行环节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对受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当前部分地区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综合素质水平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播音主持的声调是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的重要标准,为了提升实际的播音效果,需要对播音主持人的语速以及声调进行调整,从而提升播音主持人播音感染力。由于当前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模式发生了变化,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长期受到传统播音主持模式的影响,没有对相关的播音模式进行创新,严重偏离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化的要求,从而降低了社会受众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吸引力。

二、完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的有效的对策

(一)实现播音主持的多元化

实现播音主持的多元化是完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的关键,随着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的要求较高,此时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播音主持,以此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当前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节目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随着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行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其中涉及的范围也较多,在播音主持题材的选择上要注重题材的多样化,保证后续策划环节的顺利进行。在实现播音主持的多元化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标准,在实际的播音主持的环节中严格按照播音标准进行播音,是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规范性的重要举措。同时,要充分结合当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实际特点提升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认同感,在实际的工作环节中,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有机的结合,为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奠定基础。

(二)实现播音语言的规范化

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的关键是要实现播音语言的规范化,在实际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环节中,播音主持人的随机应变能力是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的关键环节,需要在播音主持过程中加强播音主持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标准,充分结合当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实际情况对其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进行规范,并注重日常的培训环节,采用模拟现场的方式开展突发事件的训练活动,针对在实际训练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尽心纠正,从而有利于提升播音主持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注重提升播音主持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在真正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才能提升播音主持人的播音水平,使受众达到情感上的升华[1]。

三、完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创新的有效对策

(一)注重保持亲和力

注重保持亲和力是完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创新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的播音环节中,播音主持人的亲和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播音主持人的专业素养。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播音主持人的亲和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环节中,为了提升受众的吸引力,要在播音主持的语言上进行改进,通过使用具有亲和力语言的方式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实现媒体传输的创新性。当前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行业顺利运行的关键是要与受众进行及时的互动,只有在实际的互动环节中才能了解受众的需求。同时,在与受众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注重适应具有亲和力的语言,使受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二)注重保持个性化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节目正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有效的实现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创新,在进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环节中要注重保持个性化,在播音主持语言的表达上要尽量选择风趣幽默以及受众所易接受的语言,根据自身播音主持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况培养具有自身独特的主持风格,在播音题材的选择上要注重题材的新颖度,针对不同地区文化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地方文化的差异。在进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前期准备阶段,要深入到社会群众中去,将受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热点融入到播音主持环节中,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播音主持人的播音主持水平[2]。

有关环保标语篇6

摘要:校园标语是每个校园里塑造校园环境、宣扬校园文化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榭翁媒萄У睦购脱由欤校园文化毋庸置疑地成为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和人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英语标语也渐渐地走进了校园。

关键词:校园环境;英语标语;初中生;积极影响

校园是师生工作学习的必要环境,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师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校园设立文明标语牌,目的是努力营造学习区域的文化氛围,使校园环境实现最大程度的“人文化”,使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品质等方面在有意无意中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影响,对学生起到激励学习、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作用。

一、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学习一门外语最缺乏的就是语言环境了,而张贴校园标语恰恰是营造语言环境的有效手段。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在当今这个学习英语风潮盛行的社会,英语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学生走在校园、走廊、教室、食堂等学校的各个角落的时候,他们看到校园里张贴的英语标语,就会自然而然地说英语。例如,在教室黑板的上方张贴“nopains,nogains.”这样,当学生在上课时想要开小差时,这个标语就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激励学生认真听课,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得到保证。再如,走在校园里,花坛旁边与草地上都可以立上一个英语警示牌,像“Keepoffthegrassandtrees”,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英语,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处于这样的校园环境中,良好的英语氛围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说英语,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会有所提升,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规范师生的一言一行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教学生如何做人。因此,规范师生言行、培养他们的品德是十分重要的。而校园标语作为学校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如何发挥出其自身的教育优势与价值也是众多教师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恰当的校园标语可以起到规范师生言行、陶冶师生情操的作用,有利于师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习惯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如果教师直接对其灌输正确的想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其叛逆的心理得到激发,而校园标语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在教室门口张贴“modestyhelpsonegoforward,whereasconceitmakesonelagbehind”这个英语标语,让学生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事情都能够谨慎地对待,戒骄戒躁;再如,在操场上张贴“Unionisstrength”的标语,让学生在进行课外活动时注重合作,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有效地美化校园环境

好的校园标语不仅可以给人以鼓舞和启迪,而且能很好地装饰、美化校园环境,让校园充满灵气与生机。校园文化需要校园标语来烘托营建。校园标语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校园环境的美化有着直接的作用。在制作这些标语时,学校的领导与教师不仅要注重标语本身的作用,还要注重标语条幅的美观,从而让学生在充满美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得校园标语不仅可以起到鼓舞身心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美化校园的环境。

那么如何让英语标语充分地发挥出美化校园的作用呢?我觉得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设计出不同的创意使其达到美化的效果。例如,在草地上树立一个英语警示牌,并在警示牌上设计一些小草小花的图案,使其与周围的红花绿草相得益彰;在食堂门口张贴横幅,并设计农民辛勤播种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使其自觉地旅行“光盘行动”。这些不仅是对学生身心的锻炼与培养,也是美化校园环境的有效手段。

总之,英语标语对初中生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可以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心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规范师生的一言一行,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有效地美化校园环境,为学校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学校要精心地设计英语标语,充分地发挥出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为初中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

保障。

参考文献:

有关环保标语篇7

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标语(最新)1.善待地球,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加大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

3.保护资源环境,善待地球

4.保护资源环境,善待地球

5.世界地球日宣传口号标语横幅

6.保护国土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7.人与自然和谐才能拥有美好明天

8.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

9.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0.保护资源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1.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2.坚持保护资源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13.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14.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5.人与自然和谐才能拥有美好明天

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标语(热门)1.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2.保护节约资源光荣,破坏浪费资源可耻

3.保护地质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5.加大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

6.保护资源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7.保护地质环境监测设施,做好地质环境监测工作

8.保护资源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9.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10.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11.加强法律建设,保护资源环境

12.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13.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14.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

15.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标语(经典)1.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2.保护环境,人人有则

3.人人为环保环保为人人

4.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5.珍惜资源永续利用

6.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7.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

8.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9.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10.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11.保护环境山河美持续发展事业兴

12.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13.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14.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15.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6.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7.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18.尊天重地敬天爱人

有关环保标语篇8

【导语】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以下是整理的《环保标语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环保标语(1)

1.环境你我他,绿色靠大家。

2.不要让绿色从身边消失。

3.保护环境,少说多做。

4.保护环境=保护自己。

5.美我校园重在每一举动。

6.请您足下绕一绕,草儿向您笑一笑。

7.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

8.“绿色生死恋”——有绿才有生命。

9.痰吐在地,辱写在心。

10.我选择,我喜欢,我环保,我健康。

11.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12.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保护自然。

13.绿色奥运应从绿色校园开始!

14.理想校园——绿色、生机、健康、希望

15.保护绿色摇篮,你行,我能!

16.环保从点滴做起!

17.环境就是你的“脸”,要好好爱护。

18.让校园成为绿色殿堂!——

19.绿色——永恒的美;学校——永远的家。—

20.水清自然甜,水浑人人厌。

环保标语(2)

21.把绿色带入校园!

22.当绿色褪去,就意味着人类走向命运的低谷。

23.让绿色的希望从校园萌芽!

24.追求美好生活,应先拥抱绿色!

25.保护环境系各人,美化校园靠大家。

26.爱花、爱草、爱树、爱校园。

27.见垃圾,弯个腰,争做绿色小使者。

28.垃圾筒——我不想“失业”!!!

29.让绿色的旋律环绕每一个生命!

30.幸福就是天蓝、山青、水绿。

31.绿色的祖国,绿色的家,绿色的环境人人夸。

32.萋萋芳草青,贱踏何忍心?

33.栏杆拦人,人自拦心。

34.生命如歌,让绿色来渲染这美丽的旋律。

35.动物:别再猎杀我们了,好吗?难道人类认为朋友太多了吗?

36.要想小草好,请不要在小草上手舞足蹈。

37.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你忍心伤害我们的母亲吗?

38.绿色的校园,绿色的家,美丽的环境靠你我他。

39.生命如此短暂,请不要将我伤害。

40.你在我心中最美,请不要将我摧毁。

环保标语(3)

41.人人爱花草,空气环境好。

42.让优雅的环境与美好的心灵同在。

43.美化校园环境,就是美化我们的生活。

44.环境卫生的洁净,有您的一份文明。

45.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

46.环保做不好,生命就难保。

47.绿化环境,净化心灵。

48.鸟儿渴望洁净的天空,人类渴望绿色的家园。

49.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自已。

50.校园美如画,受益你我他。

51.为了校园一片绿,珍惜脚下每颗草。

52.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做绿色人生使者。

53.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54.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55.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56.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57.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58.促绿色消费,做绿色选民

有关环保标语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分析

语文教学视野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规范、简明、连贯而得体的口头语言,再辅以适当的非言语的形式与人交流,实现某种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在学生自然习得语言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口语交际的形式、方法、技巧和原则,并加强词汇和语法的练习,从语言知识、语用知识、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完成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主动参与的日常交际向有明确目的的交往活动的转换,提高并完善口语交际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口语交际有着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口语交际教学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作用,可以使学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2.口语交际教学对促进学生的思维有很大作用。3.口语交际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帮助。

一、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经过问卷调查,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基本上是:“大部分学校把口语交际教学当作教学的附庸,看作是教学中一项可有可无的内容。系统、专项的课程几乎没有。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教学与阅读、写作教学具有相等的地位,但在实践操作中却与要求有很大的区别。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口语交际的正常教学呢?下面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导致口语交际教学不受重视的主要原因是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与考试制度的脱轨。当今的教学现状是口语交际内容在考试时基本没有涉及。所以大部分老师都坚持“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这一宗旨进行教学,因此,口语交际课几乎都被取消。据调查显示,口语交际教学在我国小学从未独立设科,口语交际基本上是依附读写教学进行,而且口语交际课有时上有时不上,课时得不到保障。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分析了客观原因,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参与活动的主体――学生。在应试制度的趋势下,大部分学生通常只会注重能得分的知识,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因而对口语交际这一内容也是怀着不重视的态度进行学习。除了消极的学习态度,导致口语交际教学不能顺利开展的因素还包括学生自身经历的匮乏,知识的狭隘,对一些口语交际内容无话可说。

纵观以上因素,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研究现行小学语文教师用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二是对其进行分析,结合当今教学实际情况对案例进行优化,使其案例更有实效性。

二、现行小学语文教师用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及分析

现行小学语文教师用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案例,在设计时都有比较清晰的脉络,普遍可分为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前准备的要求、教学过程的解读以及对本次教学活动的评价。

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教学案例的设计中,就包含了借助学习成果汇报,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成果汇报,达到学生倾听、应对、表达三个目标。这三个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相符,这种教学目标的确定方式,值得教师们在以后的教学案例设计中借鉴。

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用书中也有明确的指示,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追求人类起源》这一口语交际教学内容中,就对口语交际教学课前准备这一环节有了完美设计。它要求上课之前老师和学生都应该留出时间分别进行准备:教师在搜取资料的同时,要坚持记录自己学习的过程和心得体会,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更为完善,然后把学生按照平均比例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的水平大约持平。对于学生的要求则是让学生针对这个话题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整个案例设计的核心,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师用书中,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的设计是非常全面的,它对每一个口语交际内容下的小话题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中,就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语文教师用书中对这个话题进行了如下要求: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的启示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但想要依据这个话题发表一次成果汇报,说出自己的观点,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了。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要求老师在指导活动时有一个带动作用,调动学生收取资料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成果汇报活动。这个话题能否达到学生间的广泛交流并能写出心得,关键在于要找到想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条件,只有创造了条件,才能从失败走向成功,反之,只能永远停留在失败之处。教师的指点能“点”到这个关键上,就能使学生对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在分析了语文教师用书案例的教学过程之后,就到了活动评价环节,这一部分的设置,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作用。一方面可以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另一方面可以对没有发挥好的同学进行鼓励,达到全体同学共同发展的目标。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但要反映学生口语交际水平,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这样的教学评价机制很大程度地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大力推广。

三、现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这一问题上,个人比较认同朱绍禹先生“在预设和非预设之间的地带进行教学设计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设计思路”这一观点。教学是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需要有预设方案,但语文学科涉及的范围非常大,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是按照精心设置的提问,设有预定的标准答案,按照不同环节的过渡及教学时间的大致分配进行教学,那么就会使教学过程非常机械化和程式化,教师不易了解学情,学生应变的空间较小。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过程中有较高的应变思维,要相信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口语交际要贯穿每单元的教学内容中学习。下面我就浅谈几点三年级下册《我们能做点什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增强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2.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课下都有已经积极地走入了自己家的小区、街道,观察了周边的环境,同学们对于周边的环境了解了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首先,让学生畅谈一下自己所观察到的身边的环境情况,激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其次,进行关于写景的古诗句接龙,以小组的方式进行:1.各组同学以抢答的方式进行诗句背诵;2.诗句不可重复;3.保持纪律安静。最后得分多的小组获胜。

再次,展示在课前准备的关于保护环境自己将如何做的成果。1.手抄报;2.保护环境标语;3.关于美好环境的图画;4.关于保护环境的小诗等。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鼓励学生深入到自己的周边去捡垃圾、植树,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着手,为环境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活动评价

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表扬,可以是口头表扬,也可以在小组的日常评比中进行加分,以此鼓励。

以上就是我个人分析的语文教学视野中的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及意义、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归因,以及现行中学语文教师用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设计及分析之后对语文课本(人教版)中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进行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蒋祖瑞.口语交际教学方法谈[J].文学教育,2008(1).

有关环保标语篇10

关键词:小学口语;口语教学;有效方法

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基本语言能力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口语教学作为其中的一支,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使用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小学生的口语教学应被足够重视,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打造出轻松易学的口语课堂。下面,我们浅谈一下实现小学口语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已被大量运用于各种学科的课堂中,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也不例外。情境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具有较高的模拟性,很容易将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环境中,给学生真实的体验感,也就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课的热情。以“我们能做点什么”这则口语交际题目为例,口语交际的主要内容是:“家乡有哪些污染现象?”“谈谈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这是在锻炼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小学生将现实生活中对环境污染的看法转化为正式口语交际中使用的语言。教师可根据此内容,收集家乡未被污染前山清水秀的照片,然后将现在家乡被污染的地方拍摄下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施将照片和视频展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描述对于未被污染的家乡的感觉,以及对于当前家乡环境污染的看法。教师还可以将那些环境被污染后又治理好的城市图片展现给学生,通过治理前和治理后的强烈对比,带给学生以震撼,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决心,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对于保护家乡环境的看法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使学生对口语交际的题目有所了解,否则学生只凭自己的想象,很难联想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性,也就没办法从心底里产生想要保护家乡环境的真情实感,那么学生的口语交际课也就与现实生活脱轨,只能是纸上谈兵,意义不大。

二、活跃课堂氛围

口语教学尤其要注意打造出轻松的语言环境,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形成发散性思维,进而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可以全班参与的小活动,以活跃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紧张情绪。以“说说我自己”这则口语交际题目为例,教师可以先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等通过提取关键词的形式写成小标签,然后打乱顺序,再分别发给每个学生,然后让学生依次向全班朗读自己手上标签的关键词,进行全班竞猜,若被人猜到标签的主人,那么那个学生就要站起来向全班同学详细地介绍自己,将标签上的关键词一一做出解释。最后将没被人猜出的标签收集,找出标签主人,让其他同学说明标签上的哪些词语并不符合标签主人的性格特点,然后让标签主人对同学们抱有争议的关键词进行解释,或者由其他同学描述他们眼中的标签主人,再解释原因。这是一个全班都可以参与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迅速活跃,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投入课堂讨论,而且还可以使同学间更加了解,从而更加体谅每个同学。在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口语课的兴趣,也为今后的交际之路铺平了道路。

三、实现多维教学

口语教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口语交际的情景千变万化,所以为了追求真实感,教师要时常变换自己的教学方式,为每个口语环境打造出最适合的教学方式,以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以“描述人物外貌”这一课为例,为了避免小学生陷入描述人物外貌的思维定式,教师可以将这堂课命名为“你来描述我来猜”,为这堂课量身打造一款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首先,教师将班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选出两个小组对老师指定的人物进行描述,被描述的人物可以是班上的同学或者为多数人所熟知的明星,被描述的人物只能被两个小组的描述者知晓,描述的语言必须是四字以内的词语或成语。然后两小组进行“竞拍”,使用词语最少的小组获得描述资格,如果本小组成员未能根据描述猜到人物,则由下一组进行描述,以此类推,最终正确猜到人物的小组获胜。成功小组继续进行游戏,失败小组则被淘汰。以记分方式,在游戏结束后选出优胜小组,给予奖励。通过这种具有紧张感的小游戏,可以锻炼学生对语言的锤炼能力,使自己的语言简洁又有内涵,而且这种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容易获得学生的青睐,也就易于得到学生的配合,打消学生认为口语交际课枯燥烦闷的固有看法,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

四、创建评判机制

很多语言没有对错之分,但不同的表达方法却又确实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受,这也就是语言的魅力之处。口语交际的开设正是为了培养学生与人交际的技巧,提升学生语言的艺术性。所以,在口语交际课上,应该对于语言设置一个评判标准,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锤炼自己的语言,掌握交际技巧。比如,可以将语言划分为三个级别:表述信息级、令人欣然接受级和幽默趣味级。对于讲话最基本的要求是说话者能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述出来,并能被倾听者理解;再高一点的要求,便是说话者能够使用说话技巧,能够让倾听者很容易地将自己的信息理解并能欣然接受自己的看法;最高层次,便是说话者能将尴尬的事或者令别人难以接受的事情通过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人们对自己的看法付诸一笑。这是三个大致的语言表达级别,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量身创作几个话题,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划分级别,激励学生对自己讲话的不足之处进行提升。

口语交际的特点就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要想让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达到有效性的目标,教师就要在自己的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给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寓教于乐,将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训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