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寄语是什么意思十篇寄语是什么意思十篇

寄语是什么意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08:55

寄语是什么意思篇1

赛马娘寄是什么梗

音译自GG,也就是GoodGame的意思,一般在电子竞技中表示对对手实力的认可,自己选择认输。

赛马娘手游在养成过程中,能够选择去神社祈愿来给马娘恢复心情等,其中动画为马娘会拿着一张祈愿结果展示给玩家看,大吉为最优,效果最强力,但是有玩家将字p成了寄,马娘拿着这个结果笑着给你看的场景顿时形成了强烈的嘲讽和反差效果,由此产生了大量同类表情包。下图中的角色是赛马娘中的飞鹰,因此飞鹰也被称作寄寄子。

寄语是什么意思篇2

前几年,我常常在每学期阶段测试、期末测试后把学生的成绩按名次排队并公布于众,有时把考得差的同学狠狠地训上一顿,甚至对成绩差的同学采取惩罚措施,这样,自己又生气,学生又不舒服。慢慢地,学生学习兴趣逐渐降低,语文教学越来越难,有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时故意与我对着干。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最近,在一次批改作文时,我在一位语文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的作文本里发现了这样一张纸条:

老师:

我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在班里一个职务也没有,没有什么特长,我也不敢问老师问题,在家里也感受不到一丝温暖。我也没什么朋友,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可是我真的很努力地学,因为写字慢,作业写完就没时间看书了。我怎么能像其他同学那样优秀呢?我很想把语文学好,可我又不知从何入手,您能给我指点一下迷津吗?

学生:阚玉萍

看到这位同学的字条,我恍然大悟,也许给学生写字条――寄语是师生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我结合这位同学平时的表现,写下了如下的寄语:

阚玉萍同学:

老师一直认为你是个聪明善良可爱的女孩。你遵规守纪,努力认真。老师为你骄傲!生活中的苦难正是磨练我们、促使我们成熟的财富。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心境,老师对你充满信心,相信你会勇敢面对,敞开心扉,露出笑脸,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积极主动地直面人生。我希望看到一个快乐优秀坚强的阚玉萍,好吗?你是一位比较懂事的好学生,我相信你能把语文学好。你可以像你小学时一样把基础知识如字词、作者、诗歌等记诵下来;对于阅读,应该以多读为主,因为多读才能培养语感,有了语感才能做好阅读理解题;至于写作,那就应该平时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多动脑子思考,随时记下自己的感悟,还要多看一些别人的作品,借鉴别人的写作经验,这样才能写出比较理想的文章。

祝你成功!

你的大朋友:陈蕾

作文发下去之后,我给阚玉萍同学的寄语传遍了整个教室。之后,同学们纷纷在作业本中给我这个平时总是板着面孔的老师写寄语。我忽然发现:寄语是师生们表达心声、沟通心灵的好方式。

为了防止同学们的寄语丢失,脆在教室内放置了一个寄语信箱,以便同学们存放寄语。通过寄语信箱,让我们走进学生们的心灵吧!它会拨动你心底里最脆弱的琴弦。

请看我班各门功课都考a的女生的内心独白:“比”,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字眼。在家和妹妹比,在学校和别的同学比,我记着“永远坐前排”,后面的同学总发誓要超过我,我觉得好累!我不明白,同样考a的朱青、李才好像没什么压力,时刻都能快快乐乐,我怎样才能消除压力,快乐多一点呢?我又发现眼镜的度数已快500了,我想换个位置是不是对眼睛有好处?能不能不按等次排位?我想没有多少人“敢”这样把心里话说出来,希望老师原谅一个太累的学生,别生气……

看完她写的内容,我体会到越优秀的孩子心理压力越大。竞争的残酷已不容许他们喘息。人活着做任何事心态很重要。我告诉她:优秀的孩子会因为压力而更努力拼搏争取完美。适当地调节放松自己,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考试,你绝对有实力,努力做个轻松的成功者!胜败乃兵家常事,赢得起更要输得起,不妨也给别人一个得a的机会。做事要看过程,结果是其次。别太在乎别人,“比”只跟自己,该玩就玩,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老师理解你,体谅你,祝福你笑靥如花!

这个年龄的孩子们最具活力最有激情也最迷茫困惑。请听,我班这个大男生的心声:

令人悲痛的学业水平测试离我而去,从中得到的教训却常留我心。听着老师的苦口婆心,我一点感动也没有。他们讲的一切早已被我的大脑炼成了钢铁。我认为我的思想超越了我。我总是冷眼旁观自己,为什么就再也找不回从前的自己?我快要发疯了!在这段年龄最适合学习,而我为什么不是呢?人说活到老学到老,这话对不对呢?也许你听不懂我的语言,谁也不了解我,包括父母,我的心里只有自己清楚。我是不是有病了?泪水顺着我的脸庞滑过,从前的我哪去了?

像这样的学生,我们班还有许多。于是我对全班同学写下了这样的寄语:

同学们,作为老师,能成为你们的知心朋友,我感到非常自豪!在我的心目中,你们个个都是好孩子、好学生、好朋友。实际上,咱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成熟的过程,人总要自己学着长大。现在要单纯地活着,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想的太多就会失去做人的幸福。每一次考试都促使你们成长,每一次失败都让你们得到锻炼。人要有目标,要有永不服输的精神,要有战胜自己的勇气,要脚踏实地平心静气地努力。困惑与挫折都是暂时的,我发现你们有很多很多的优点,我相信你们会成功,会坚强,会取得让自己最满意的成绩,老师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每当我打开寄语信箱,翻开同学们的那一张张寄语,看着他们那些近乎幼稚的困惑,我会感动,会激动,会有所触动。因为我看到他们心灵上的忧伤和青春道路上的迷茫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其实作为学生也很不容易,尤其是好学生们,他们对学习、竞争、名次感受到的压力比常人要多得多。内向学生们心灵上的孤独与迷茫,特困学生们生活上的负担,外向学生们与父母间的矛盾,与朋友间的摩擦,对语文教学的合理化建议,对我的“不满”与关心,这所有的文字就象一颗颗真诚的心在眼前跳动,激人奋发,催人上进。通过寄语信箱,我和学生们共同进步,彼此心心相印。有承诺,有行动,有信任,有快乐,有成效。学生们轻松地说出心里话,如释重负。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我也欣然同意,大家同乐,师生心连心。

师生共同写寄语,改变了过去由教师单向为学生写评语的做法,做到了师生间的双向的、平等的情感交流,是以感情换取感情,用心灵赢得心灵。它消除了彼此间的情感隔膜,缩短了彼此的心灵距离,增加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友谊,使大家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和睦团结的大家庭。

寄语是什么意思篇3

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读后,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解读这五行诗,以此来谈谈作者对母亲表达的情感。

(注意:“心中的风雨”的理解,与“躲”字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是结合自身经历来解读的关键。)

《母亲》流露出了对母亲的无限依恋,那《纸船——寄母亲》又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纸船——寄母亲》。

朗读《纸船——寄母亲》,你能从诗中发现作者与母亲身处的情况吗?联系作者与母亲身处的情况,再次朗读体味作者表达的情感。

根据作者与母亲身处情况及作者表达的情感,请你说说怎样朗读这首诗。

请同学们朗读这两首关于母亲的诗歌,想想这两首诗有什么异同之处?

母爱是伟大无私的,永恒的,但它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形式一般都是平平常常的。请你搜索一下平日母亲对你的关爱,尝试完成下面的仿写。

母爱是。

2.《纸船——寄母亲》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思念,眷恋祖国的一片深情。你想借助什么样的具体形象来表达对母亲的爱,请尝试写一首小诗。

教师讲述:人生不幸啊,多坎坷啊!但这个经历无数挫折的人却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现在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许多人只看到成功美丽的花环,却很少有人注意成功背后隐藏的艰辛。让我们看看冰心是怎样概括成功的过程的。

1)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注意语气语调重音,小组交流朗读方法及处理的理由。

(以第一句为例“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应该以感慨的语气来读,重音要落在“只”和“现时”上,这样读就能很好地表现人们只惊羡别人所得到的荣誉,却看不到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劳动,表达了作者的感慨。)

2)朗读后三句思考:作者通过这三句告诉了我们什么?请概括出你的感悟。

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花的成功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花的成功印证了许多名言,你想到了吗?

同学们,现在你们在这里学习,为的是将来有所作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你认为人的一生哪个时期比较重要?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嫩绿的芽儿》会告诉我们些什么。

1)作者用哪三个词对芽、花、果进行描绘的?为什么用这三个词呢?

寄语是什么意思篇4

关键词:诗词鉴赏方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093-02

诗词是中国瑰丽的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赏析诗词不仅感受到它昭示了五千年古国的文化底蕴,更对自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初中语文阶段中,古代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重要的考点和难点,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现在已经成为中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兼收并蓄的命题视角和灵活多变的命题方式让古诗词鉴赏变得“可望而不可及”。但是,只要掌握了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做此类题目就可以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1旁敲侧击理思路

做诗歌鉴赏题最先看到就是题目,而题目是文章明亮的“眼睛”,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提炼、浓缩和精华。好的标题能透露出文章的大概内容,写作对象、体裁甚至是作者写文章的情感基调和写作目的。例如,2010年四川成都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春雪》,题目透露了写作内容,也点明了写作对象即春天的雪,体裁是咏物诗。2010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丰乐亭游春》,从题目中的“春”字可以看出写作内容是与春天有关的事物,据此可以推测诗歌体裁是山水诗。既然是游春就可以得知作者的情感基调一定是轻松愉快的。2009年金华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送客诗》,从题目得知写作内容和对象和目的是与送友人有关,而情感基调是有留念的情绪。

通过对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的分析,发现名家的诗歌是命题的首选,所选作品多是名家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性的佳作。例如,2011年河北承德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2011年湖北黄冈出自杜甫的《春望》,2011年连云港来自王维的《使至塞上》。如果学生平时对中国古代诗歌流派和代表人物都有了解做起题目就会得心应手。如浪漫主义的代表李白,现实主义的代表杜甫,山水田园派代表王维,了解作者便可得知作品大概内容、艺术风格。如陶渊明的诗淡然平淡,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李白诗清新飘逸,豪迈奔放。杜甫诗沉郁顿挫揭露现实,抨击时政,苏轼、辛弃疾的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柳永、李清照词婉约含蓄。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知识点往往是解题破题的关键,学生要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这些常识,在考试中才能灵活运用。

2开宗明义慢赏析

在分析完题目和作者后就要直接进入到作品内容本身,了解诗歌的内容有两种快捷方法,一是通过诗歌体裁;二是了解诗歌意象。

通过诗歌所表现的内容,诗歌可分为咏物诗、田园诗、边塞诗、哲理诗等。弄清诗歌的体裁,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诗歌的内容、作品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咏物诗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歌。咏物诗中所咏的“物”通常是和作者相关的,作者把自己和所咏之物联系融合在一起,作者在咏物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例如2010年杭州中考的古诗词鉴赏题《早梅》,作者通过对梅花的寻觅和探知过程,写出了自己与梅花在精神上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的契合。

田园诗指描写田园生活自然风光、农村景物和农民安逸恬淡的生活为题材。诗歌的语言清新洗练,风格恬静淡雅,诗境隽永优美。这类诗歌的主题通常有钟情山水,归隐田园;描绘祖国河山,表达爱国情怀;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感情。2010年河南省中考古诗词鉴赏题《饮酒》,是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佳作,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后感受到的自然之趣的人生真谛。

边塞诗通常都含有“塞”“军”“征”“”凉州词“关山月”“从军行”“少年行”。例如,2010甘肃省兰州市的王之涣《凉州词》,2010年广西省百色市的王维《使至塞上》。边塞诗通常是游子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或者是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

送别诗从诗歌的题目上就可以判断。通常是含有“送”、“别”字。例如,2010年云南曲靖市的题目《渡荆门送别》,湖北恩施自治州的题目《送友人》都是李白送别诗的佳作。这类诗的内容通常都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留恋和思念;劝诫鼓励的安慰;坦白心迹的告白。

诗歌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但是,诗中所赞咏或描述的社会事物,所雕刻描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历史事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些也可作为意象。了解意象所寄托的情思可以简单明了的明白诗歌的内容。

在我国古代可以寄托情思的自然景物很多,例如月亮是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甚至月亮就是思乡的代名词。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称颂它清高的气质或者赞叹它坚强的品格。梅花是冲寂自妍,不求赏识的清高气质,蕴含着高尚的道德精神与人格操守的价值。“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在送别朋友之时,常常折柳枝以相送,来表示依依惜别的深情。梧桐和芭蕉一样是凄凉悲伤、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杜鹃鸟的啼叫声像是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寄托了游子凄怨哀伤,乡愁乡思的思乡之情。羌笛在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寄托了征夫怆然泪下并产生凄切之情的乐器。由于鸿雁的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之情。所以是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的寄托。江河流水则是象征了莫名的忧愁和时间的流逝。

中国诗歌艺术一向重视“意”与“象”,“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而意象又和诗歌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掌握意象所寄托的情思就能简单地分析文章的内容。这样的方法既简单又明了。

3珠联璧合易做题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能力层级要求较高高的一道题。大部分考生既失分严重又心有不甘。答题不得要领往往是最主要的原因。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和模拟题的分析和探究,分析提炼出了古诗词鉴赏题的四种答题范式。

首先,是景物特点题。例如,2010年杭州市中考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第一个问题是:一、二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2009年杭州市《城南》第一个问题是: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2010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题《春光好》第一个问题是: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做此类题要看清题目,找到句中的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概括并描绘诗中展现的图画,既能与原诗契合又能适当加入合理的想象。

其次,是语言特色鉴赏题,此类题也可以叫做“炼字”题。主要是通过对字或词来进行设题。例如2009年湖北襄樊《望岳》第一个问题:诗中加点的“割”字练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一样,突出了山的什么形象。做此类题首先要解释字义,并且要把这个字所在的句子进行描绘,最后抒感。切记不可将字孤立起来,要放在句中,结合全诗意境来作答。

再者,是艺术手法鉴赏题。这类题通常会问这首诗(词)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效果?例如,2010湖北恩施自治州的题目《春芽》第二问:诗人发挥新奇美妙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咏物抒情,结合句子赏析,2010年山东菏泽市的题目《书湖阴先生壁》第二问:第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做此类题首先要回答诗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其次,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如何运用,最后分析此手法产生的效果。

最后一类题是意境和艺术形象鉴赏题,此类题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题。出题方式是: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例如,2010遵义市《次北固山下》第二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10年东营市《梅花》第二问:这首诗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和愿望。回答此类题有三个步骤,第一要具体描绘诗中的客观事物;第二要概括客观事物所具有特点和营造的氛围;第三步要分析作者由此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语

中国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但是由于时代背景、文化教育社会要求的层次不同,我们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感情的时候会有所偏颇。中考语文中诗歌鉴赏题是重要命题部分,如果学生平时掌握了做与诗歌鉴赏题相关的步骤、方法和技巧。那么,在阅读诗歌时就不会产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之感。做起题来也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继筠.中学诗词赏析[J].语文教学参考,2005(1)68.

[2]韩晓蓉.初中古诗词赏析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0(1).34.

寄语是什么意思篇5

古典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题。《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

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我们总结出古典诗词鉴赏评价的具体内容大致如下:

一、文学形象有作品中的人物和栩栩如生的自然图景其形象主要包括

1.从整体上了解作品描绘的生活图画中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2.了解形象的典型性。

3.了解形象的个性特征。

二、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包括

1.分析作品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即从情感、意境上品味语言,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

2.分析作品运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与效果。

3.分析作品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其明快、朦胧、沉郁、飘逸、雄奇等风格特征。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指,诗词所描绘的景象、所叙述的事情、所阐释或蕴含的哲理、所抒发的感情等。

三、作品的内容与主旨

主要有:咏物寄兴,自况自喻;

借古讽今,咏诗述怀;边塞征战,借物逞情;状物抒怀,述感言志;谈禅论理,认知世情;羁旅行役,思远怀亲;隐逸田园,寄情山水。

四、古典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

表达身世之感:抒写怀才不遇、感发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表达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叙说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感,抒写个人际遇、宣泄伤时伤乱之情;披沥报国之志、忠君之诚、体察君国之忧的忧患风骨,倾述怀古之情、黍离之悲,表现恋友之情、惜别之意,表达羁旅之思、客心之愁。

在表达技巧中,情景结合是常见的一种,从诗歌的情景结构关系来看,一般有先景后情、先情后景、寓情于景、先事后景几种情况。从表达情感的方式看,可分作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有三种情况:①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与景、乐景写哀、哀景写乐。②托物言志、象征、寄寓、寄托。③即事述怀、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转贴于

尽管上述方面很多,其考察点总落在诗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上,而艺术技巧总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所以,无论怎么命题,其命意总会落在: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人、事、物、景)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这是命题者真意,只是考察的点有小有大,考察角度不一样罢了。

比如,2005年高考湖南卷诗词鉴赏(2)题干:两诗都到了“山”。李世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世曰“尖山似剑”,。

分析题干提示语,很自然分成了三个环节:内容,手法,感情。再看答案: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

这个答案直接对应提示语,也自然分成了三个环节:内容,手法,感情。

再如,2006年高考福建卷诗词鉴赏题(2):这首诗的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这个答案首先说出手法,再简述所写内容,最后说明表达的思想感情。

寄语是什么意思篇6

1.习作教学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为什么第一堂课没有第二堂课有冲击力,让学生欲罢不能,乐此不疲,因为第一堂课“平”了——看了课题《寄情于景》,就大致猜到接下来每一步师生会做什么,没有新鲜感,吊不起学生的胃口,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刘老师选择《道歉》这个题目,很新鲜,方式也很有刺激力,如丰富的图片,极有现实时代感的资源,给孩子耳目一新之感。

这启示我们:习作要努力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话题,让孩子有米下锅,把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统统扔掉。

2.教师要用复合思维、复杂思维统领课前设计与课堂实践。

比如表达方式,我以为没有绝对的好与绝对的不好。我们强调“寄情于景”这种表达方式的好,但不能轻易否定“直接抒情”,说它不好。它们各有各的好。在这个变革的时代里,教师要有复杂思维、复合思维的意识与习惯,摒弃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割裂单一思维方式,用复合思维、融合思维指导我们作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还是说表达方式,不能追求表达方式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吗?

3.作文是生命的感发,不能技巧第一,本末倒置。

作文是生命的歌唱,是对生活的感发。要摆正“道”与“技”之间的关系,不能技术至上,技巧第一,那是本末倒置。

古人早就有“情动而辞发”的概括,教师可能做到的,其实就是引发,刺激,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感,付诸笔端,不吐不快。“吐”后再来讨论如何“吐”得更好,可能更能被他们接受。

4.要善于机智地运用教学策略。

寄语是什么意思篇7

1.鉴赏诗中的意境

常见问题: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情景)?

另类问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路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表述技巧: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景象:细雨刚过,天气放晴,杨柳青绿,枝头的残花已在雨中落尽,只有流莺在树上鸣叫(第一步)。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第二步),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时的思乡之情(第三步)。

2.鉴赏诗中的形象

常见问题:诗中所写形象(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为什么要写某一形象(意象)?所写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思路分析:诗歌的形象主要是带有主观感情的意象或意境,它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完整的场景,更多的时候是把物和人、景和情融合在一起。分析诗歌形象就要分析这些“象”的个性特征,特别是分析意象中作者所寄寓的感情。另外,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象征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一些意象,会对解读古诗带来很大帮助。例如: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书信;杜鹃――哀怨、凄凉或思归;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出尘脱俗之境;――高洁品质;杨柳――离别怀思之情;采薇――隐居生活等。

表述技巧:①结合诗句明确指出形象或意象的特征。②点出该形象的意义,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闻雁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诗中为什么写到雁?

答: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它在秋天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第一步)因此诗人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第二步)

3.鉴赏诗中的语言

常见问题: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另类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特色。

思路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例如:清新自然、平淡质朴、华美绚丽、通俗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表述技巧: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第一步)“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交代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第二步)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三步)

4.鉴赏诗中的词句

常见问题:这一联(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另类问题:某字(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妙在哪里?诗中某个字(句)换作某字(句),你认为哪一个好,为什么?

思路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

表述技巧: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加以描述。③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答:“阔”字更好。“阔”在诗中指平野的开阔。(第一步)春潮涌流,长江水波激荡,江水几与岸平,江面广阔浩渺。(第二步)“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春意已浓的景象。(第三步)

5.鉴赏诗中的技巧

常见问题:这首诗(某句或某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效果)?

另类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从某一角度赏析这首(句)诗。

思路分析:表达技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如诗歌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想象和联想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对偶、夸张、用典、互文等)。考生应抓住技巧运用的主要手法作答,不要面面俱到。

表述技巧:①准确指出使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作者是怎样使用这种手法的。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第一步)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第二步)写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第三步)

6.评价诗的内容

常见问题: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说说你的理由。

思路分析:依据原诗作答,一定要从原诗中找出理由。

表述技巧:①结合诗人的身世或相关的背景理解作品,做到“知人论世”。②找到原诗中的关键几点,用翻译的形式分条作答。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寄语是什么意思篇8

要是你问首尔有哪个地方是必须去的,告诉你,n首尔塔(nSeoultower)!

因为这座塔能够满足你小小的浪漫情节哦!

n首尔塔位于韩国首尔市龙山区的南山,前称首尔塔或汉城塔。这座塔高236.7米,建于1975年,是韩国著名的观光点。n首尔塔的n既是南山(namsan)的第一个字母,又有全新(new)的含义。

我是2012年10月份背上行囊,前往我的旅游目的地―韩国首尔。十月的韩国还是暖洋洋的,就算是到达了位于南山上的n首尔塔也不觉得冷。游览一圈n首尔塔虽不用多长时间,但它总会在不经意处赐你一处浪漫。

爬南山的过程中也不忘娱乐一下,所以就跟朋友摆出了《江南Style》的造型,来韩国当然要来一下喽!

俯瞰着美丽的城市,写下浪漫的话语,是不是愿望真能成真呢?细心看,你是不是发现了不少手机壳呢?

浪漫锁

在进入塔内之前,我被塔外的一处景象震撼到了,无数的爱情锁组成了一面面富有爱意的墙壁。除了锁,还有五颜六色的心形木牌,木牌上写着各种愿望和祝福语。有意思的是,我还发现很多人用各种各样的手机壳来取代木牌,在手机壳上写上美丽动听的语言也不失为一种美妙的创意!

进到塔内自然是先登塔顶(即展望台)啦!令人激动的是,在欣赏着展望台和城市的风光时,我看到了“BeiJinG”,北京距离当时的我们有955.77Km。在异国他乡,看到有关自己国家的信息总是那样的骄傲!

赶紧和“BeiJinG”合张影!

看着这么大的一颗心,我的心跳得更激烈啦,哈哈!

浪漫信

咦?位于展望台的这个漂亮的红色邮箱是干什么用的呢?告诉你吧,是用来寄明信片的!展望台上有一个商品区,里面卖一些和n首尔塔有关的纪念品,其中就包括各种各样的明信片,看得我是眼花缭乱啊!在各种取舍之间(因为每张都不便宜啊!),我选了9张,其中一张投进了邮箱里。

在邮箱的旁边有一张桌子,是写明信片的地方。桌子的表面是玻璃做的,玻璃之下零零散散地放着几张写过的明信片,这是在教人们怎样写。玻璃之上的那张明信片就是我要寄的哦!

写好后,投进邮箱里了哦!记住,在明信片的袋子里要放进200韩元哦,是邮寄费用,邮递员寄信也是很不容易的呢!

其余的8张明信片我一直都不舍得用,因为它们太精致啦,只能把它们好好地收藏,不停地欣赏。照片中的它们正躺在我的办公桌上。

那张寄出去的明信片我也收到了,也是静静地躺在我的办公桌上。收到它可是等了一段时间呢,不知道它在被邮寄的过程中都经历了什么……正因为得来不易,我更加珍惜它!

寄语是什么意思篇9

一、赏关键字词,领略诗词意境

古人十分讲究“炼字”,即锤炼词语,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卢延让诗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欣赏重点词语来体悟诗词意境。张先的《天仙子》中有“沙上并禽池上冥,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王国维在评价这首词时说,“云破月来花弄影”中这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因为这个“弄”字,能引发人的联想,“花弄影”,那又是什么弄花呢?这个“弄”字,把“影”这种死景写活了,这就是化静为动。这个“弄”字,含有“嬉戏”、“”之意,又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情趣。

二、分析意象,走进诗词意境

意象是诗词中浸染作者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人用来寄托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诗歌的意境是透过诗中的意象浸润出来的,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第一步就是要找出意象,初步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表现自己的个性色彩、表现自己的希冀和追求、抒发自己的感情的。诗人把抽象的情绪寄寓于具体可感的事物之中,也就是诗歌中诗人创造的“意境”。我们在鉴赏时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个人的审美兴趣的角度,透过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去探知诗人的内心和情绪。换句简单的话说,一首诗,写了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写了景物、人物的什么特征,表达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能弄懂这些,就能领悟诗的“意境”,也就把握了诗的主要内容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写的是落寞单调的秋景,这种秋景,创设的是沉郁悲凉的意境,浸透的是羁旅断肠的情怀。

在古典诗词中,传统意象很多,寄予的情思基本不变。如月亮、鸿雁等属于思乡类意象,表达思乡、怀人思绪。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品鉴诗歌,就是要找意象,通过意象来明特征、悟内涵,通过意象来感受、揭示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三、反复诵读,感受诗词意境

寄语是什么意思篇10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考点是针对古代诗歌的。从高考新课标卷的考题来看,考查的重点以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两个考点的试题最多,对鉴赏形象、语言的考查只不过融入其中。可见,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成了必考题。课标卷同大纲卷相比较,诗歌鉴赏由大纲卷的8分增加到课标卷的11分,从增加分值的情况来看考察力度将会加大。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诗词鉴赏成了同学们语文试题作答的瓶颈,难以突破。但是,只要寻找正确的方法,理性应对,不要盲从,做题总会得以突破。下面,我就从如何鉴赏诗词的思想情感这一个题型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先找“情”点,去粗求精。读到一首诗词,传统的方法大家喜欢从头到尾完整的翻译。岂不知答题者就会进入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界,不知何去何从,甚至陌生的一个字词就会挡住我们前进的脚步,扰乱了考生的思维,乱了方寸。考场上,需要效率,直奔问题。那就需要去掉诗词磕磕绊绊的枝叶,由面到点,留主干,去粗求精,把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找“情点”。

何谓“情点”?就是一首诗情感的集中点。

古人说“诗言志”“词缘情”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词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有感而发。诗是生命的宣泄,是诗人生命体验的高度概括。可见,抓住了一首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抓住了它的灵魂。

一、情点明确在诗词当中

以2013年高考试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为例: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诗歌首联“惆怅江头几树梅”,作者就将自己内心的惆怅移情于梅花。颔联诗人于此联宕开一笔,不写自己的惆怅,而忆寻梅之经历。披文入情,尾联“沉吟”描写诗人行绕于梅下满腹心思的样子,再次表现其内心难以排遣的“惆怅”。“独自回”,表现其孓然一身返回时的孤寂落寞。还通过环境描写“日落”、“寒鸦起”渲染环境的冷寂、凄清,烘托诗人内心的孤寂落寞;表现了其徘徊于梅下时“惆怅”之深。披荆斩棘,可以确定全诗的情点就是“惆怅”。

为何“惆怅”?颈联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也是理解全诗的关键。上联“折寄遥怜人似玉”,意谓折一枝梅寄送给似玉的远人。原来诗人是希望他虽经历磨难却能像梅一样坚贞不屈,像玉一样保持高洁人格。读至此,我们也才恍然大悟,原来诗人惆怅并非为自己,而是为朋友;诗人“杖藜行绕去还来”原来是在为朋友忧虑担心。

总之,按寻觅“惆怅”――谁“惆怅”――为何“惆怅”这一条思路,缩小范围,解读出诗词中的关键点,诗歌内容自然读懂了,思想情感的鉴赏题第二题也就迎刃而解。

二、情点标明在诗歌后面的注释中

以2013年的安徽卷为例: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琊山。?摇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3.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那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14.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6分)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整首诗找不到一个词语,直接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也就是找不到“情”点。但我们知道,迁客骚人要么抒写内心壮志未酬的激愤,排遣遭贬谪内心的凄苦,要么抒发诗人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从诗中描写的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漂流等几幅美景,可见作者表现的是一种愉悦,“一切景语皆情语”。注释明确告诉我们,作者写这首诗是在贬谪期间,也暗示了第13题的答题内容,这里传达的是诗人贬谪之后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一种久违的畅快与惬意,从而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与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三、情点蕴含在字里行间

以201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卷诗词鉴赏为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摇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摇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死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答案】《宿渔家》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初读此首诗,瞻前顾后,情点落在了“灯前笑说归来夜”句,读者感受到的是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场景。他们为何如此开心畅快?原来首句“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个“涯”字告诉我们辛劳的渔民一生以海为伴,“两三间屋盖芦花”句,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居住环境简陋,生活简朴。他们苦并快乐着。“明月随船送到家”句用朴素的语言写了渔夫们白天的时候在海上捕鱼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非常的开心惬意。整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渔家生活的苦乐与渔民豪爽乐观的性情。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灯前”透露出诗人惆怅孤独与无奈。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束、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自然第9题也就解决了。

全诗写夜宿渔家所感到渔家生活的苦乐与渔民豪爽乐观的性情。首句“几代生涯傍海涯”中叠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一生以海为伴,“两三间屋盖芦花”句,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居住环境简陋,生活简朴。他们虽苦但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