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木的诗句精选219句木的诗句精选219句

木的诗句精选219句

发布时间:2024-04-25 08:23:34

木的诗句精选70句

1.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五言·出自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

2.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五言·出自唐·常建《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

3.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到是著花时。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悲。

4.狂风拔倒树,树倒根已露。上有数枝藤,青青犹未悟。

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6.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7.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8.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9.高景争来草木头,一生心事酒前休。(徐凝《答白公》)

10.枝枝转势雕弓动,片片摇光玉剑斜。见说木兰征戍女,不知那作酒边花。

1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1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七言·出自宋·黄庭坚《登快阁》

13.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七言·出自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4.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七言·出自唐·韦庄《秦妇吟》

15.风帆木兰楫,水国莲花府。——五言·出自唐·韩翃《送万巨》

16.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

17.好鸟集珍木,高才列华堂。

18.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19.秋风一夜吹桥树,明日来看已非故。

20.身逐烟波魂自惊,木兰舟上一帆轻。——七言·出自唐·吴商浩《泊舟》

21.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五言·出自唐·刘长卿《送舍弟之鄱阳居》

22.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七言·出自明·王守仁《登大伾山诗》

23.见说上林无此树,只教桃柳占年芳。

24.故园亦有如烟树,鸿雁不来风雨多。

25.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五言·出自唐·王维《过香积寺》

26.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五言·出自唐·朱湾《筝柱子》

2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五言·出自唐·杜甫《春望》

28.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0.长烟晦落景,灌木振岩风。

31.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3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3.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

34.刺鼻何曾嚏,蹋面不知嗔。高生两个齿,自谓得胜人。

35.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五言·出自两汉·甄宓《塘上行》

36.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五言·出自唐·孙逖《淮阴夜宿二首》

37.披山穷木禾,驾海逾蟠桃。

38.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五言·出自唐·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39.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40.坎男会遇逢金女,离女交腾嫁木郎。——七言·出自唐·吕岩《七言》

4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2.平芜寒蛩乱,乔木夜蝉疏。

43.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五言·出自唐·许棠《秋江霁望》

44.不堪旧里经行处,风木萧萧邻笛悲。——七言·出自唐·卢尚书《哭李远》

45.永日无馀事,山中伐木声。——五言·出自唐·韦应物《西涧即事示卢陟》

46.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

47.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48.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49.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五言·出自唐·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

50.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51.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七言·出自唐·岑参《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52.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西周佚名《诗经・角弓》

53.羁木畏漂浮,离旌倦摇荡。

5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55.芦沟南望尽尘埃,木脱霜寒大漠开。——七言·出自清·张问陶《芦沟》

5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7.木死沙崩恶谿岛,阿母得仙今不老。

58.软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谁与诗人偎槛看,好于笺墨并分题。

59.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五言·出自唐·李白《紫藤树》

60.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五言·出自唐·韦元甫《木兰歌》

61.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

62.草木犹未伤,先伤我怀抱。

63.始欣云雨霁,尤悦草木长。

64.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七言·出自唐·李白《日出行》

65.思填东海,强衔一木。

66.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五言·出自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67.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终日与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

68.木棉花尽荔枝垂,千花万花待郎归。

6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70.东风不择木,吹照长未已。

木的诗句精选119句

1.不见露盘迎晓日,唯闻木斧扣寒松。

2.朔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五言·出自唐·薛曜《子夜冬歌》

3.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五言·出自唐·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4.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5.孤松宜晚岁,众木爱芳春。

6.木行城邑望,皋落土田疏。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8.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西周佚名《诗经・木瓜》

9.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10.墙壁分散尽,木植乱差横。——五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11.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12.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五言·出自唐·韦元甫《木兰歌》

13.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14.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七言·出自宋·张栻《立春偶成》

15.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16.玄冥气力薄,草木冬犹绿。

17.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18.庭木萧萧落叶时,溪声雨声听不辨。——七言·出自唐·陈润《宿北乐馆》

19.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七言·出自唐·杜荀鹤《小松》

20.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21.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22.水木谁家宅,门高占地宽。

23.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沈沈山更绿。——七言·出自唐·薛涛《题竹郎庙》

24.啄木觜距长,凤凰羽毛短。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

2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6.夕烟杨柳岸,春水木兰桡。

27.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五言·出自南北朝·范云《渡黄河》

28.木产长生汞,金烹续命铅。——五言·出自唐·吕岩《五言》

29.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五言·出自唐·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30.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五言·出自唐·耿湋《宋中》

31.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七言·出自唐·韦元甫《木兰歌》

3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33.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

3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5.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36.桦巾木屐沿流步,布裘藜杖绕山回。——七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37.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38.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五言·出自唐·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39.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五言·出自魏晋·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4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4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42.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五言·出自唐·杜甫《佳人》

43.从知无远近,木落去闽城。

44.回晚平阳歌舞合,前溪更转木兰桡。

4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4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4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8.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9.人生有行役,谁能如草木。

50.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五言·出自唐·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51.木窗银迹画,石磴水痕钱。

5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3.风高群木落,夜久数星流。——五言·出自唐·郑谷《长安夜坐寄怀湖外嵇处士》

54.木石生怪变,狐狸骋妖患。——五言·出自唐·韩愈《谢自然诗》

55.气和草木发萌芽,德畅禽鱼遂翔泳。

56.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57.木魅风号去,山精雨啸旋。

5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9.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60.夏木才结阴,秋兰已含露。

61.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62.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63.月明僧渡水,木落火连山。

64.铃音传意风送行,木长参天云雨情。

6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66.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五言·出自宋·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67.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五言·出自唐·杜甫《刈稻了咏怀》

6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9.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70.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五言·出自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四》

71.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72.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七言·出自清·顾炎武《精卫·万事有不平》

73.岸头树子直如筠,谁遣相招住水滨。

74.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五言·出自唐·刘长卿《晚次湖口有怀》

75.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7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7.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78.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

79.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1.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82.侵侵槲叶香,木花滞寒雨。

83.有霜不杀草,有风不落木。

84.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七言·出自唐·王建《精卫词》

8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86.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

87.戎夷非草木,侵逐使狼狈。——五言·出自唐·王昌龄《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88.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89.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90.月明更想曾行处,吹笛桥边木叶秋。——七言·出自唐·罗隐《忆夏口》

91.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七言·出自先秦·佚名《越人歌》

92.杨柳如丝风易乱,梅花似雪日难消。

9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4.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95.刳木出吴楚,危槎百余尺。——五言·出自唐·李白《江行寄远》

96.高景争来草木头,一生心事酒前休。

97.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98.西海栽若木,东溟植扶桑。

99.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五言·出自唐·马戴《落日怅望》

100.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五言·出自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101.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

102.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五言·出自唐·李白《树中草》

103.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104.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

105.涧泉含宿冻,山木带余霜。

106.鸷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五言·出自唐·王昌龄《九江口作》

107.啄木觜距长,凤凰羽毛短。

10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09.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110.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真。

111.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西周佚名《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

112.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七言·出自唐·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113.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五言·出自唐·白居易《清夜琴兴》

114.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西周佚名《诗经・樛木》

115.羽客已登仙路去,丹炉草木尽凋残。——七言·出自唐·林杰《王仙坛》

116.行殿幽兰悲夜火,�识记悄酒锓纭!哐浴こ鲎郧濉�赵翼《题遗山诗》

117.木落识岁秋,瓶冰知天寒。

118.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11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木的诗句精选30句

1.晚登高楼望,木落双江清。

2.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尽向南。——七言·出自唐·郎士元《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

3.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七言·出自清·黄宗羲《山居杂咏》

4.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七言·出自宋·苏麟《断句》

7.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五言·出自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9.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阴。

10.避地鸟择木,升朝鱼在池。——五言·出自唐·白居易《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

11.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五言·出自魏晋·左思《咏史八首》

12.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3.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五言·出自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14.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五言·出自唐·李白《观鱼潭》

15.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五言·出自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16.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西周佚名《诗经・出车》

17.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18.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

19.天生百尺树,剪作长条木。——五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愁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1.荒坟护草木,刻桷吹煨烬。

22.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有怀》)

23.客心惊落木,夜坐听秋风。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5.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七言·出自唐·钱起《避暑纳凉》

26.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27.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七言·出自唐·李白《江上吟》

28.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29.短鬓经霜蓬,老面辞春木。

30.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