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九年级语文总结十篇九年级语文总结十篇

九年级语文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9:00

九年级语文总结篇1

 

本学期,我们九年级语文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指导,制定了《2018年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在工作中,备课组成员认真执行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复习工作,团结协作,较好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计划,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制定计划

学期初,我们备课组全体成员在充分考虑了新授内容和复习时间的基础上,确定了九年级下册学习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本学期教学计划。在新课即将结束时,备课组成员在认真学习《教材纲要》的前提下,精心制定了九年级中考复习计划,并经过了校长审核,在中考研讨会上向九年级全体老师做了汇报。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和复习工作中,我们备课组实行了“三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要求。每单元先由主备人说课,提出授课方案,其他人共同讨论,最后形成统一要求,说课人整理出授课思路。我们严格按教学计划去实施课堂教学工作。同时,我们会把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在备课时提出来,大家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在这过程中,每位成员都努力去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借鉴。

三、狠抓基础

为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我们统一习题和试卷,统一教学活动,并在集体研讨的过程中,使每个教师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单元测试按计划进行。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位老师都能认真对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在全组教师的共同探讨、研究下,我们利用好每个早晚读和课堂时间,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同时每一个单元都按计划进行了测试,从测试结果看,既及时进行了复习巩固,也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检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今年能取得好成绩,我们狠抓基础、下苦功夫。针对学生情况,落实备考工作。例如:抓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我们是一课一练,以期收到好的效果。抓文言文,要学生反复复习,强化练习,最后再经过筛选,整理出一些重点篇目的中考试题进行强化训练。默写已经成为一项常规工作,组内也是你追我赶,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好知识。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了很好的巩固,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成绩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初三语文备课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中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30分以上的人数达到了13人,100分以上的人数达到了145人,均分达到了114分,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各项评比指标均高于去年,为2018年中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不足之处

1.我们的学习意识和反思能力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实现自身的岗位价值,仍旧需要努力。

九年级语文总结篇2

刘彩霞

本学期我代九三、九四两个班的语文,中考平均成绩为:九三班101.4分,在全局排名第九。九四班101.84分,全校语文最高成绩九三班黄倩同学119分,第二李丽117分,平均分和其他学校相比,不是十分理想,下面我就一学期来,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两个班级,我都是中途接上的。九三班,八年级第二学期李正玮老师请假,学校安排我接代这个班的语文课。九四班,王校长来了之后做了调整,接替高洁老师的课。

(一)九三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变动频繁,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没有紧迫感,学习自觉性较差。最大的问题是不交作业,逼急了就抄作业。在这方面我也下了不少功夫,具体如下:

(1)抓抄作业的学生。早上到校那段时间抄作业的人多,指定班长负责抓抄作业的学生,被抓到的,第二天早上站在讲台上抓其他抄作业的人,被抓到的接替前一个。执行了两天,就进行不下去了,因为抓不到抄作业的人了。但并没有完全杜绝,只是早上到校这段时间没有了。

(2)成立语文学习小组,组长检查并收交作业,给课代表提供不交作业的名单,课代表交给老师,有老师处理,如扣德育分、课堂上点名批评、课下做思想工作等。

2.背课文慢,能按时完成背诵任务的寥寥无几。在提问检查背诵方面浪费了不少时间。

3.好学生少,差学生多。学习自觉、主动的少,女生好于男生。不学习、不交作业的多。如张涛、詹培琛、杜生贵、于腾飞等,从不交作业。后面复习时,早上到校迟,杜生贵还经常不上课。

4.字写得认不出来的多,如朱宏亮、何翔霖、詹培琛、石瑞、杜生贵、于腾飞、张涛、张晓海等,字迹潦草,奇形怪状,影响语文成绩,尤其是作文成绩。

可喜的是,这个班的语文成绩,在李正玮老师代课时,一直高于同行班其他班级,我接上之后,也一直保持这一良好势头。

(二)九四班存在的问题

1.作业收不上来。全班31人,作文收的最好的时候能收上18本。练习册十来本,由于收不上,五一后再没收过作业,在抽查时多数学生没完成作业。

2.好学生少,差学生多。尽管是补习生,但学习自觉性也差,课文背诵总有部分学生完不成任务。一部分男生上课说话,不学习。

3.对语文复习不重视。由于是补习生,从接上这个班,就着手复习,先复习了九年级上下册,之后是八年级上下册,最后是七年级上下册,同时穿插复习《中考通》。《中考指导》,八套卷子全部复习完,另外还印发了中学生必备50首古诗词、2009年各省古诗词默写汇编等,作为老师,我尽心尽力了,但部分学生并不领情,有厌烦情绪。不过中考成绩还算可以。

二、复习工作

九四班是补习班,复习工作做得扎实,按九年级、八年级、七年级的顺序,复习了课本。现代文,重点复习了字词、文学常识。文言文、古诗词是复习的重点。复习课本时,同时做《语文中考通》。之后做《语文中考指导》,还给学生印了一些2009年各省中考古诗词默写。后几周又第二轮复习了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初中六册书中的古诗词。冲刺阶段,做了几套卷子。总的感觉,九四班复习的比较扎实,按计划圆满前完成了复习任务,没有什么遗憾。

九三班,有所欠缺。由于时间不足(第一次摸底考试结束开始复习的),课本的复习,走马观花的复习了文言文、古诗词。《中考通》做完了,《中考指导》中的现代文阅读没做,8套卷子最后几天紧赶慢赶做完了。文言文、古诗词背诵默写本计划再复习第二遍,可时间不足,后面两天临近考试,学生情绪不稳定,没有心思学了,没有完成预定计划,有点遗憾。

九年级语文总结篇3

一、根据计划,我认真抓了课堂内的效率。

课堂效率尤为重要,本学期努力抓了课堂内的效率,增强课堂内的容量,提高课堂内的训练效率;根据学生的生物钟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依托中间兼顾两头,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即使是布置同量的作业,也是分不同的要求,好的要完成得“好、准、快”,中间的要完成得“好、准”,中下的只要完成好就行。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提倡自学。

毕业班级的学生,自学的能力必须练出来,要依据教师教的方法,以个人完成任务为主,团结协作为辅,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积累并逐渐形成习惯。促使他们积极归类知识,在多看多说中掌握。针对新题型,在老师的带领下,作一些典型训练。

三、在古诗词的积累方面,狠抓背诵。

除教师在课堂上指导他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外,重要的是督促检查他们灵活运用方法去巧记,注重实效,抓重点,突破难点,对诗词作适当的归类,对一些名句则多角度地训练和思考,在实际的语言中灵活运用。

四、在阅读训练方面。

从课堂内开始严格训练,依据课改新理念,利用现在有的各种参考书、材料、工具,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运用浏览、略读、细研等方法,在多读中整体感悟,快速理解课文。在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后,深入重难点,细细体味,在团结互助协作中多方研讨,尽量让文本成为他们提高语文水平的一个工具,而不是他们一定得记住的死知识。

课外注重培养大语文观,多阅读欣赏各类文章,增长见识,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学生掌握的情况看,现代文的课外阅读得分率较低,阅读依然是个薄弱环节。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依然是今后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五、在写作方面。

九年级语文总结篇4

   一、根据计划,我认真抓了课堂内的效率。

   课堂效率尤为重要,本学期努力抓了课堂内的效率,增强课堂内的容量,提高课堂内的训练效率;根据学生的生物钟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面向全体学生,依托中间兼顾两头,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即使是布置同量的作业,也是分不同的要求,好的要完成得“好、准、快”,中间的要完成得“好、准”,中下的只要完成好就行。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提倡自学。

   毕业班级的学生,自学的能力必须练出来,要依据教师教的方法,以个人完成任务为主,团结协作为辅,在平时的生活中主动积累并逐渐形成习惯。促使他们积极归类知识,在多看多说中掌握。针对新题型,在老师的带领下,作一些典型训练。

   三、在古诗词的积累方面,狠抓背诵。

   除教师在课堂上指导他们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外,重要的是督促检查他们灵活运用方法去巧记,注重实效,抓重点,突破难点,对诗词作适当的归类,对一些名句则多角度地训练和思考,在实际的语言中灵活运用。

   四、在阅读训练方面。

   从课堂内开始严格训练,依据课改新理念,利用现在有的各种参考书、材料、工具,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运用浏览、略读、细研等方法,在多读中整体感悟,快速理解课文。在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后,深入重难点,细细体味,在团结互助协作中多方研讨,尽量让文本成为他们提高语文水平的一个工具,而不是他们一定得记住的死知识。

课外注重培养大语文观,多阅读欣赏各类文章,增长见识,不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学生掌握的情况看,现代文的课外阅读得分率较低,阅读依然是个薄弱环节。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依然是今后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五、在写作方面。

九年级语文总结篇5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积累;文言词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是摆在我们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教学“瓶颈”。我们如何才能很切入、到位地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对于这一难题,有的语文教师说,文言文教学重在诵读,背诵下了即可;有的则说,文言文教学应在文意理解上下功夫;还有的语文教师说,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翻译,必须通篇翻译。对于以上观点,我不完全赞同。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按“通读文言文――练说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解悟文言文”的教学思路来设计教学流程。其中,“积累文言词”这一教学环节是文言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也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显著特点。

通过近十五年的语文教学活动,我曾不断地勇于创新和尝试,深深地领悟到: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平台。所以,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言词的教学。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才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实现了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瓶颈”问题。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对文言词的积累,应分门别类,切入文意,立于语境作以理解和积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通假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通假类型。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七年级上册《童趣》)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贴”)(七年级下册《木兰诗》)

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古今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古今类型。

1)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可怜、怜悯)(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古义:道歉;今义:表示谢意,感谢)(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义:一天天;今义:指太阳)(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对于古今类的文言词,既要理解、积累古义,也要理解、积累今义。

多义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多义类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写”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纸条”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任用”的意思)(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责任”的意思)(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意思)(七年级上册《论语》)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的意思)(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对于多义类的文言词,有的多义类文言词义项可供选择。根据当时的语境,即可选择性确定。例如:

之――

1)用为第三人称代词,代人、代事或代物。是“他们”、“她们”、“它们”。

2)用为指示代词。是“这”、“这样”、“这种”。

3)用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地、得”。

4)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

5)用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作为宾置动前的结构标志。例如: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属于第一种)(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属于第二种)(九年级下册《公输》)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属于第三种)(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

4)孤之又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属于第四种)(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5)孔子曰:“何陋之有?”(属于第五种)(八年级上册《陋室铭》)

称谓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称谓类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指刘备)(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指刘禅)(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指刘备)(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指秦王)(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疑问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疑问类型。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为什么”的意思)(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能”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3)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哪一个”的意思)(九年级上册《隆中对》)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的意思)(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语气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语气类型。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吗”)(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罢了”)(七年级上册《孙权劝学》)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啊”)(七年级上册《论语》)

4)与臣而将四矣。(表示陈述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了”)(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

对于语气类文言词,是要根据句式特点来判断,就表示何种语气。有的语气词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某个语气词。

活用类。例如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的文言词属于活用类型。

1)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唔之。(“喂乳”的意思)(名词活用为动词)(七年级下册《口技》)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远离”的意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3)父利其然也。(“认为……有利”)(意动用法)(七年级上册《伤仲永》)

4)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使……发扬光大”)(使动用法)(九年级上册《出师表》)

5)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像狐狸一样”)(名词用作状语)(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对于活用类文言词的理解与积累,应根据文言词所处的语境理解和积累活用的意思。

其它类。根据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和理解与积累文言词的需要,有侧重点的积累一些文言词。主要是一些陌生、重点难点的文言词。

另外,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固定词组,其表达的意思是确定的、唯一的。例如:“如太行、王屋何?”一句中的“如……何”,是“把……怎么样”的意思。(下转第368页)

(上接第285页)以上九种类型的文言词,是我们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掌握和积累的。其类型是切入文言文文意和当时句子的语境而划分的,也是文言词归类积累的需要和学生便于识记积累的要求。但不是唯一的,应在语文实际教学中灵活对待即可。源于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是按分散到集中,少到多,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科学性的顺序编排,我们初中学生一定要学好文言文,也一定要继承和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从理解和积累文言文的文言词做起!

【参考文献】

[1]叶青.现代视野下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发现及其改革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6.

九年级语文总结篇6

测试方式的转变必然引起教学策略的变化。过去,在知识立意型测试的背景下,因为考的是教材上的一些语言知识,学生只需把教材背熟,把教材上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记牢,机械地套用一些句型和用法,就能获得较高的考分。于是,毕业班的教师往往拼命赶新课,有的在初三上学期就结束了新课,然后留出半年的时间进行总复习――第一轮复习教材、第二轮分块复习语言知识和第三轮综合复习。但是,在能力立意型测试的今天,学生只掌握教材上的知识和一些语言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因此,针对考试形式的变化,九年级的英语教学也必须做相应的调整。

一、总体设计教学时间

能力立意型测试不直接考教材上的语言知识,注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实际上是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力的形成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的,离开了必备的知识,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另一方面,能力是知识的运用,只有知识,缺乏大量的实践,能力又无法形成。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对于语言知识,我们可以在随教材进行的新课和复习中,适时进行操练和小结,而不必在总复习时专门安排一轮的时间集中训练;词汇的巩固和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集中一段时间就能有突出效果的,因此也不宜在总复习时专门安排时间进行,而应分散到整个九年级阶段的每一天,与新课和复习分开,整体设计,循序渐进,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复习词汇,每天进行一个方面的能力训练。综合训练主要是针对中考的结构、形式、难度、时间等进行的模拟训练,不宜安排太早,也不宜安排太多,可以在整个九年级阶段的每个月进行一次,在中考前一周进行两次。

二、四条线索,齐头并进

1.以教材为主线的新课与复习

中考不考纯语言知识的题,总复习不安排专门的阶段复习语言知识,不等于语言知识不重要。我们可以在上新课时,根据教材上该单元出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话题等内容,进行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分析和操练;在分单元复习时,重点是让学生全面复现、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熟读教材上的对话和短文,形成对所学内容的整体印象和语感,对相关的语言知识,应前后联系,进行总结和综合运用。

2.以词汇为主线的拖

词汇复习当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强记,但强记的数量有限,遗忘得也很快,初中英语中1000多词汇,靠强记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周密计划,经常、反复地记,才能牢记。我们可以从九年级的第一周开始,就安排学生每天复习一些词汇。如:从七年级的第一单元起,先每天复习一个单元;一轮结束后,再每天复习两个单元;第二轮结束后,再每天复习三个单元……在新课一个单元结束时,可以抽一天的时间复习、检查一下该单元的词汇。

词汇复习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领读。学生到了九年级,分化很大,有的学生学过的词汇基本都能读、会写,有的学生却有部分单词读不准、写不对,还有部分学生甚至大多数单词都不会读、不会写。读会是拼写的前提,因此,在最初复习词汇时,教师或优秀学生应领读两遍,给学生正音是很有必要的。(2)词不离篇。词汇复习必须与读教材上的语段、语篇结合起来,要督促学生养成在文中记词汇的习惯,将词的发音、拼写、意思、语境结合起来记忆,既可以增强语感,又可以产生联想,延长记忆保持的时间。而孤零零地背单词表,记得快,忘得也快。(3)分层要求。既然九年级的学生分化严重,我们就不应该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恰当的标准可以激发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性,过高的标准则会抑止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能力和已有基础,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的原则,我们可以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掌握不同数量的词汇,如95%、85%、75%……5%。不要认为5%太低了,有的学生还可能达不到,但他们总不能定0分的标准吧;要求他们掌握5%,他们经过努力有时还是能达到的,他们就有了成功的机会,有了学习的动力;如果非要他们达到50%,那么他们干脆不学了。(4)严格把关。一部分九年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还不很强,需要教师经常督促和检查。检查可每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用听写等形式;不必把当天该记的全部词汇都写出来,重点抽查10个左右的常用词、词组和难记的词即可。检查之后要立即批改,亲自批改;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要立即采取弥补措施,督促其达标;对连续多次不能达标者,要适当降低标准。

3.以能力为主线的训练

能力训练主要是指针对当地中考题型而进行的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训练。众所周知,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需要大量的实践。因此,和词汇复习一样,能力训练也应该从九年级的第一周开始,每天花几分钟的时间,训练一个方面的能力。

能力训练切忌抓到什么资料就用什么资料,不加筛选地打题海战,要有整体规划,根据当地中考的形式,精选和改编训练材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既然能力立意型测试淡化了纯语言知识的考查,我们在对学生分层教学时,就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要求一些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哪样的东西掌握,哪样的东西不掌握,哪样的题做,哪样的题不做,否则,学生就没有题可做了。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和综合训练时,也应该和词汇达标一样,引导学生达到不同程度的标准。

4.以综合训练为主线的复习

现在,许多学校的九年级还在一个月进行一次统一考试,我们可以把这当作一次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机会,依据本地中考的结构和形式,结合一个月来学生所学习和复习的内容,认真命制一套试题进行训练。

九年级语文总结篇7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内容和语言两个层面对我国人教版初中英语教科书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该套教科书中仍存在语言方面的性别歧视。

关键词:歧视性语言;思维;教科书

thisresearchtakesthe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methodstostudythesexisminenglishtextbooksinjuniorhighschoolfromtheperspectiveoflanguageandgender.theresultsshowthatthephenomenonstillexistsinthetextbooks.

Keywords:sexistlanguage;thought;textbooks

一、引言

教材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国华,1996),英语教科书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教科书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那么将会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里讲的性别歧视是狭义的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有研究发现,世界著名的报刊有时也难免出现歧视性语言,本研究对于今后我国教科书编写及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性别歧视等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就语言中的女性歧视现象而言,潘建(2001)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做了比较研究。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来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高月琴(2008)通过对比20世纪60年代与90年代以后出版的美国《读者文摘》各300篇文章的内容及语言,来研究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是否呈减弱趋势。

曾天山(1995)研究人教版小学语文和中学英语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后发现男女在角色数量、职业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李晓惠、周民(2004)对《大学英语》精读练习题中体现出的语言性别歧视进行了研究。

以上研究都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对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分析,却没有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层次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通过对新版人教版的初中英语课本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的阅读理解课文进行研究,试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层面分析产生歧视的原因。(注:七年级及八年级上册课本主要以对话为主,因此选择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的阅读理解课文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课本中的语言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内容方面,统计了男女作为主角、杰出人物在课文标题、内容及插图中出现的次数。并用microsoftexcel2003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在语言方面,对课文的语言使用是否有歧视进行了统计。

四、结果分析

在内容方面,统计结果如下:

表1初中英语教科书杰出人物性别统计表

次数八年级(下册)九年级(全一册)合计

男性91120

所占比例75%78.57%76.92%

女性336

所占比例25%21.43%23.08%

表2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中性别统计表

次数八年级(下册)九年级(全一册)合计

男性94116210

所占比例68.12%58%62.13%

女性4484128

所占比例31.88%42%37.87%

在语言方面,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表示女性职业的词,如:womenpoliceofficers,womendoctors,actress,policewoman,waitress;he或man来通称男女两性。据统计,在教科书中,表示女性职业的词出现了好多次,如:

Healsothinksthatwatchingenglishmoviesisn’tabadwaybecausehecanwatchtheactorssaythewords.(Unit1,3a;第九册)

thewaitressbroughtyouthewrongfood.(Unit7,SectionB1a;第八册)

用he或者man来通称男女两性这一现象,在人教版教科书中有明显体现,如:

asolidermustdohisduty.(Unit1,3a;第九册)

Hewhowoulddogreatthingsshouldnotattemptthemallalone.(Unit5,SelfCheck2;第九册)

itmightbeamanridingahorse.(ReviewofUnits1-5,2a;第九册)

英语词典编纂家SamuelJohnson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的变化与发展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本身不会歧视,正是因为有歧视女性思想的存在,才会影响人们的思维,从而是语言也就加上了歧视的色彩。反过来,如果教科书中有大量歧视女性语言的存在势必会强化人们女性歧视的观念,也会影响学生们对性别认知的发展。

五、结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科书担负着语言学习与文化输入的重要责任。这套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较前人的研究有明显减弱,但仍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歧视现象,但总的来说,这套教材编写质量高,内容丰富,兼顾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仍有改进的余地。

参考文献:

[1]高月琴.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实例研究[J].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8,8.

[2]李晓惠.周民.《大学英语》精读练习题中的语言性别歧视[J].理工高校研究,2004(1).

[3]潘建.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的比较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3.

[4]于国华.必须抓好教材建设[J].求是,1996(22).

[5]赵蓉晖.语言与性别一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九年级语文总结篇8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正在进行英语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我校中小学生除了国家颁发的英语课本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英语读物,学生英语阅读量明显偏少;二是学生离开英语课堂就难开口说英语;三是我校英语课外活动还不够丰富,活动的随意性比较大。课题组试图通过九年一贯制英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二、研究成果

(一)通过课题的研究,开发出校本英语阅读和口语教材,并探索出编写和使用该教材的方法

1.开发出九年一贯制校本英语读物,总结出选编该教材的方法

课题组从一批原版英语阅读资料中筛选出一套供小学和初中学生使用的英语系列读物——《英语阅读选编》共9册。课题组总结出选编该教材的基本方法:

(1)明确各学段现行教材的主要内容:课题组通过备课,将一至九年级英语教材的话题、词汇、语法项目分别列出,并参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相关项目内容进行了增删。

(2)明确各学段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对阅读内容的需求:课题组通过访谈英语教师和学生,了解一至九年级学生对英语词汇、语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英语阅读能力基本情况以及各年级学生熟悉或喜欢的话题,为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

(3)明确选材的基本原则:课题组将校本阅读教材定位为现行课本的阅读辅助材料,因此选编本教材的原则应与现行教材编写的原则基本一致,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4)确定各学段校本读物的内容:根据对现行教材、学情的调查结果,读物内容的选择原则上跟各学段教材的话题、词汇量和语法要求一致,同时兼顾不同年级熟悉或喜好话题不同而有所侧重。

2.探索出使用九年一贯制校本英语读物的基本教学活动形式

为配合该教材的使用,课题组设计了系列教学活动:一是每周一、三、五下午利用读报课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并设置相关问题,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所读内容;二是设计阅读播报等活动让学生复述或讲述所读内容,同时考查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三是布置缩写、改写、仿写等作业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和笔头运用能力。

3.开发出校本英语口语教材,总结出编写该教材的基本思路

针对学生离开英语课堂就难以开口说英语的问题,课题组编写了一套英语校本口语教材,帮助学生在校园熟悉的场景中轻松、自如地说英语。课题组总结出编写该教材的基本思路:

(1)明确编写的目的和基本原则:编写本教材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尽快开口说英语,因此教材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且内容不宜过多、过难,编写时应遵循简易性、真实性、实用性的原则。

(2)明确教材的内容:课题组将学生在校园中的常见活动情景作为对话背景,选取了问候、告别、致谢、道歉、请求允许、祝愿与祝贺、请求与提供帮助、问路、时间、方位等易于掌握的功能意念项目作为教材主要内容。

(二)通过课题的研究,开发出系列英语课外活动,探索出英语课外活动的评价策略

通过调查各学段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了解学生喜欢的活动形式,分析和总结本校和其他学校开展英语课外活动的经验,课题组开发出系列的英语课外活动。主要有竞赛类课外活动如英语单词记忆比赛;表演类如英语歌唱表演、英语短剧表演等;游戏类如填词游戏等;展示类如英语小报展示;集会类如英语角、英语节日联欢等。以下是评价的策略。

1.明确对课外活动进行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遵循目的性原则,避免评价的随意性;遵循公正性原则,避免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遵循可行性原则,避免评价要求过高或过低而失去评价的意义;遵循激励性原则,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和自主发展。

2.明确评价的对象、范围和内容:一是对教师设计的课外活动方案和组织工作进行评价:主要从活动设计的理念、活动的方式以及活动的评价标准、班级学生获奖人数、班级学生参与人数等方面进行考查。二是对学生参加活动情况的评价:针对不同的课外活动,课题组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标准,选拔出优胜学生进行表彰奖励。课题组也对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态度进行评价。

3.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制定合适的评价标准: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应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比如英语单词记忆比赛就应采取定量评价的方法,而像英语作文比赛,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更合适。评价标准是衡量课外活动运行质量和评价工作运行质量的具体规定。课题组制定出《教师参加英语课外活动情况评价标准》《学生参与英语课外活动情况评价标准》等。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邱德雄.英语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01).

九年级语文总结篇9

考试时间

2020年陕西铜川中考时间定在了6月20日、21日、22日,分别为周六、周日和周一,连续考3天!(以上时间仅供参考,具体考试时间以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第一天上午考试科目为语文,下午考试科目为英语;第二天上午考试科目为数学,下午考试科目为物理、道德与法治,考生为九年级学生。第三天上午考试科目为化学、历史,考生为九年级学生;下午考试科目为生物、地理,考生为八年级学生。

体育与健康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4月底前进行。

信息技术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5月底前进行。

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5月底前进行。

音乐、美术的终结性考试时间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课程进度并结合实际安排。

考试方式

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等科目实行闭卷笔试方式;

道德与法治实行开卷笔试方式;

“体育与健康”的体质健康实行现场考试方式;

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和信息技术实行现场操作考试方式;

音乐、美术实行过程性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试分值与时长

说明:体育与健康60分,其中体育课成绩占10分,平时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情况考核占5分,体质健康现场考试成绩占45分。

物理、化学实验操作分值各10分,考试时长各15分钟。

从上表可以看出与2019年相比,2020年中考有这些变化:1语数英分值不变,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各增加20分

2物理、化学、体育各增加10分

九年级语文总结篇10

【关键词】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22-01

英语写作是初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技能,也是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灵感,提高学生遣词造句与组织的写作技能,使其能交流信息与表达情感,形成规范的写作习惯。因此在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寻找写作教学路径,设计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小组合作学生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与教育理论,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依据,遵循明确分工的原则,采用团体成绩的评价标准,开展互助式的学习,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而言,其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在八十年代中期获得较大进展,目前已经发展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教学流派[1]。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合作学习模式,并被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和接受,在实践教学中开发了部分高效可行的实施方法。通常小组合作学习具有明确的思维导向性与教学目标,通过教师分配任务和小组互助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一)注意事项

教师在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评价原则运用的灵活性。由于学生在认识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可通过分层评价方式来客观评价学习过程,对学生的优点与进步加以肯定,采用鼓励性评价的方式对待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教学针对性。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对自身的作用加以明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来开展组内活动,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任务,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③要选好组长这个领头羊,任务分配要分工合理,各司其职,不能做甩手掌柜,或一人独揽。

(二)具体应用

1.小组的组建

小组设置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深入了解,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划分小组。其中组间同质是指各个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整体认知水平基本相似,便于组间的对比分析;组内异质则指小组成员在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按相应比例来划分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使学生在写作中具有互补性,学有所获[2]。在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划分好小组之后,需要对每组成员的责任和解决进行分配,明确教学任务,形成良好积极的互赖关系。同时教师应对讨论话题加以明确,选择学生感兴趣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如对单元主题“food”进行教学时,可确立与“food”相关的话题如:whatdoyouhavefordinner?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词汇与语法知识。

2.组内讨论与互改

学生在讨论环节应该围绕话题而展开,比如怎样选择写作内容或挖掘主题等;同时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详细的交流,如写作中使用的写作方法与精彩句子等,然后让其他成员自由表达见解,相互补充,集思广益,最后进行小组总结,小组总结一般以小组长为代表发言。在讨论过程中可以通过英文来写出观点、重要词语和大致提纲、思维导图等,实现思维的激烈碰撞。以“myDay”单元主题为例,教师可让学生自由讨论,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如cleantherooms,dosomecooking,playpingon,dohomework等,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另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合作批改,让学生检查文章格式、主题、结构、语法、拼写等是否正确,指出文章中的不足与精彩之处,用符号标注精彩的词语与句子,增强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3.归纳总结

学生在交流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疏漏,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从不同角度与层面来评价文章语言、技巧和内容等,积极肯定文章中的精彩部分,对普遍性与典型性问题加以指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3]。当然教师也可以选择优秀的作文作为范文,供全班学生欣赏,指导学生在此完善与修改文章,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于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需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灵活运用评价原则,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批改,加强组内讨论和互改,善于归纳总结。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钟丽.合作学习在初三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培训,201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