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数学家故事论文十篇数学家故事论文十篇

数学家故事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8:00

数学家故事论文篇1

[关键词]数学史教学小传科研故事会

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大学本科理科班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史概论》课程。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开放式教学,采用为数学家写小传、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布置开放作业、进行数学故事会等授课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为数学家写小传

数学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数学史中蕴含着科学探索过程、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及数学家深邃的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积淀着极其丰厚的人文教育营养。数学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和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面临着危机,数学史也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记录。从数学发展史可以看到数学的每项成就都是时代的产物,都离不开经验和教训,每项重大的发明和创造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之上研究的成果。同时,也应看到,在数学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那种一丝不苟、乐于奉献、不畏坚难的追求知识的精神,对学生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教学中,我让学生为数学家写小传,先后写过刘微、泰勒斯、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欧几里德、牛顿、莱布尼茨、高斯、欧拉、阿贝尔、魏尔斯特拉斯等等。把这些数学家的事迹及数学成就串联在一起,就是一部数学发展史。下面是学生写的高斯小传。

二、师生合作科研

大学生不仅要学会课本知识,还要学会如何搞科研。中学时间紧,谈不上搞科研,学生根本没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大学生情况就不一样了,学生有较多的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去年我担任了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的主持人。在立项时,我就吸收了两名学生,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参与科研的意识,从课题的选题、填表、审报、写开题报告、阶段性成果汇报到结题报告书写以及参加鉴定会,都让学生参与,并定期召开会议,公布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从2007年9月到2009年6月近两年的时间里,本课题组把中学数学中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总结,达二十多种,我还让学生把一些思想方法编成歌诀的形式,以方便学生的记忆,效果很好。该课题于2009年6月结题并顺利通过专家鉴定。我们还把研究的成果写成论文“论中学数学思想方法”发表在《科技信息》上。

通过这一个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全部了解到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对于今后学生进一步深造撰写毕业论文以及搞教学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布置开放作业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再认识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教材没有作业,我所布置的作业好多是开放性的,例如:“论述费马大定理的内容及研究过程”、“简述非欧几何的创立”、“介绍欧拉的生平及数学成就”、“简述庞加莱的数学成就”、“20世纪数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数学有那些猜想,研究进展如何”。“数学史上有哪三次危机”

这些作业,需要学生上网查资料,还要到图书馆查阅书籍才能完成,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小的研究课题。这样唤起了学生科学研究的愿望,使教育的外因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变必需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内在的自觉的要求,学生的作业兴趣浓厚了。这样的作业形式,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力,对于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四、开展数学故事会

数学故事会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科技活动形式。数学故事会主要是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开扩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数学故事会的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现的故事、数学游戏故事、数学童话故事、数学科幻小说等。数学故事一定要突出故事性,情节要引人入胜,还要强调语化。

不同的数学故事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数学家的故事是以介绍数学家生平事迹为主要对象,记人也记事。通过动人的事迹、典型的事例,表现出他们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出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再现数学家的形象,使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得到教益。象大数学家欧拉的故事,就很鼓舞人,攻克费尔马猜想,使之成为大定理的过程也很艰难也是十分有趣的。

每两章进行一次“趣味数学故事会”,激励学生查阅搜集有趣的数学材料,并将这些材料进行梳理与整合,写出有趣的数学故事,以便在故事会上演讲。

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史,研究数学史的积极性,使一门枯燥无闻的课程变得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数学家故事论文篇2

关键词:中职数学;故事教学法;探讨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166-02每个人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故事。从故事中收获着感悟与成长。生活充满故事,生活离不开故事。那么故事教学法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中是否适用,就此问题进行申而论之。

1.中职数学教学的现实情况

现在的诸多中职学生存在数学基础薄弱,并且学生之间的数学基础存在差异,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基础没有打好,导致中职的数学学习难度较大,对中职数学的内容理解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对中职数学的数学定义、定理的接受程度普遍显示较差,与此同时,大部分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没有产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无从谈及良好的数学知识结构。所以,随着数学深度的不断加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越吃紧,学生就越反感、厌恶学习数学课程。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出现疲于应付考试,以求按时毕业,老师疲于应对学校的教学要求,以求教学任务的完成。目前,在中职学校,教学上以传统教学、讲授式教学、填鸭式教学为主,重视数学定义与定理的讲授,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案例等很少出现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本就薄弱的基础,加之教学方法的传统,自然课堂内容对学生而言无任何新意而言,无任何吸引力。综上,中职数学的课堂如何吸引学生、如何让学生对中职数学感兴趣,文章所谈的故事教学法成为一种新的尝试而成为一种可能。

2.故事教学法的理论根源

2.1大脑功能分工理论。现代的科学表明,人的大脑分为左脑与右脑,并且左脑与右脑各有不同的分工。大脑功能分工理论认为左脑善于处于处理抽象的事物、逻辑的推理、语言的辨析与学习、文字的处理、数字的分析、次序的整理等,右脑善于处理对颜色的感知、音乐的享受、想象能力的提升、多维度的空间感觉、平面的直觉、图形的处理等。人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或者处理一件事情时,若想追求效率的提高,那就需要全脑的配合。数学学习中的"数形结合"的方法,强调"数"与"形"相结合就是这个道理。

大脑功能分工理论结合到中职数学就是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一些发展右脑的平面直觉的材料,如故事情节和故事情境,进而引起相关兴趣的讨论与研究,引发学生的想象,这样就可以到达"数形"想结合的效果。有助于数学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2.2情景模拟教学理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生进入情景,扮演其中各种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学者布朗曾这样讲到:"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处在情境中并在行为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根据这样理论,理想的教学应是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工具的应用、角色的扮演来真正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本领。

在中职数学的课堂上,引入故事教学法,可使学生感到趣味性、实践性、身临其境,把抽象的逻辑定理变为具体的平面感知,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到达理性的思维和顿悟。

2.3新叙事理论。新叙事理论是文学界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经典与后现代叙事理论,是对结构主义的叙事学的反思,创新与超越。叙事理论是关于叙事的理论和系统的研究,它以不同形式存在。叙事不仅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作用重要,而且在自然科学领域同样可以引用。一般认为那些重要科学理论从根本上说也是类似于故事的。

2.4教育文化理论。布鲁纳晚期的教育文化理论,阐释了布鲁纳早期"认知主义"的教育思想,布鲁纳晚期"文化主义"的教育思想,其核心以三个最重要的概念为基础,它们是:文化、心灵、教育。三者共同构成了布鲁纳教育文化观的基本框架。中职数学教师在数学的授课中可以以"故事"为媒介、操作手段来实施教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教学中故事教学法必须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依据数学教学内容,从生活、数学史、文学作品等方面中取材,适当地进行创作,经过有效的编写与组织,然后由教师或同学声情并茂地、极富渲染地展现在课堂上。

3.故事教学法符合中职数学的教学大纲要求

"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素材的选取,要便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内容的表述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科学性与可读性。"这是中职数学大纲对中职数学教学进行的阐述。

故事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学生对于中职数学的学习是人脑负责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中职数学教师辛苦的讲授,也不是学生被动的"题海战术"完成的。符合教学内容的故事可以提供情境认识,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感知,进而吸引学生参与对中职数学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中职数学的兴趣,让中职数学课堂中的沉闷、呆板远离我们。只有学生的兴趣被调动,数学中的抽象逻辑、定义、定理才有可能真正被学生所掌握。

4.故事教学法对中职数学教学的影响

4.1有效改善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中职学生在喜欢听故事的同时,而且还喜欢创作和演绎故事。就这使得故事教学法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引入提供了可能性。中职数学教师要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积极挖掘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大家喜闻乐见的教学故事。积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故事教学情境,在加之教育的生动语言艺术的表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数学家故事论文篇3

摘要:我国河流密布,水运条件便利,水上交通运输业发展很快,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对促进区域发展、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水上运输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随着国内、国际贸易往来的增多,水运的日益繁忙,各型号船舶的增多及航行速度、密度不断增加,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本文总结了水上事故的特征及原因,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促进水运安全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上事故;风险预测;类型分析;原因总结;事故再现

预防和避免水上事故时航运界的重要课题。为更好的进行水上事故的分析研究,提高水上交通的安全水平,本文从风险预测、事故分析及建立通航安全数据库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建立水上事故数据平台为基础,利用事故再现技术进行事故分析的技术手段。

一、水上事故风险预测

水上事故的风险预测主要指船舶风险评估,即在事故发生前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综合预测。“事故数、沉船事故率、事故死亡人数、沉船率、直接经济损失”是评价水域交通安全状况的主要标准,但以上标准对事故的评价还停留在事后评价阶段。现在,以风险分析为核心的安全评估办法――FSa已经被引入到水运事故预测当中。

在FSa风险评估框架中,水上事故的风险预测方法主要包括事件树分析法、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当前,对水上事故的风险评价主要集中于航道、港口等微观水域。国外大多通过统计回归模型进行船舶风险评估,而国内则主要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理论、故障树分析等进行船舶风险评估,如轩少勇等在贝叶斯概率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航运、引航单位的水上事故情况对水上事故的发生频率及后果的双重特性的随机性进行了分析,刘大刚等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大风大浪中航行的船舶的危险度的定量评估模型。

无论是采用智能计算模型还是统计回顾模型进行水上事故风险评估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①不同空间、时间内的水上交通满足的数学分布不同,且回归模型在交通流量增加的情况下准确性也有所降低,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②通航安全数据与事故数据的缺乏使得很多智能算法不能应用,评测可靠性偏低。因此,有必要针对水上事故风险评测方法进行基础性研究。

二、水上事故分析技术

1.水上事故特征分析

当前,大部分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水上事故数据管理系统,并要求相关部门及时填写、上报交通事故登记表,根据水上事故数据事故特征统计数据。如英国自1998年起,每年均水上事故统计表,包括不同国籍、吨位的船舶发生的事故次数、事故类型及损失情况等,再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总结水上事故的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最后对不同类型的船舶提出航行建议。李光辉等通过分析我国1996~2005年的水上事故统计数据(主要为事故数、沉船数、伤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4项指标),找出了水上事故的宏观规律吧,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将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了事故情况与经济发展等指标的关联情况。

2.水上事故原因分析

水上事故的原因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通过事故致因理论研究事故发生机理和从大量事故案例中挖掘致因因素与事故的相关性。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典型事故的原因分析中提炼出的事故模型,反映了事故的发生规律,能为事故的预测与安全管理提供较为完整的依据。事故致因论主要包括事故因果连锁论、事故倾向论、轨迹交叉论等。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各致因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是在数据不完整、格式复杂时提出的,可以说,随着数据挖掘措施的不断进步,事故致因分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由于水上交通事故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尤其是事故发生前后的原始数据的支持,而当前还基本处于定性分析阶段,缺少对事故致因的定量分析。因此,对事故中“人因”的研究还应是事故致因机理的研究关键。

3.事故再现技术

水上事故再现技术是指在事故发生后,利用采集到的航行数据结合计算机技术将事故发生工程以二维或三维的形式重新演示出来。事故再现技术对了解事故致因,明确事故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水上事故再现技术主要有三种:①通过船载VDR、aiS复原事故前后船舶的航向、航迹,模拟碰撞过程;②通过有限元分析,根据航行数据及航道水文与气象条件用数值模拟事故过程;③使用船舶操纵模拟器,结合电子海图再现事故时的通航环境,选择不同的人员进行模拟实验。

尽管国内外早已展开对水上事故再现技术的研究,但以上几种方法仍具有一定的缺陷,结合多个方法来进行水上事故再现能有效弥补单个方法的不足,是可行性较高的方式。

三、水上事故与通航数据库技术

从前文的分析不难看出,不管是事故风险预测还是事故分析,都需要大量的航行数据,因此,建立水上事故与通航数据库也是当前水上事故分析的重要内容。

当前,大部分国家已经建立了本国的水上事故与通航数据库,一般都详细记录了事故的发生日期、位置、时间、天气、船舶信息等。我国也建立了水上交通数据库,记录事故船舶、事故地点、时间、救援情况等信息,但还缺少对通航信息的记录,因此,仍有必要完善事故通航环境数据,结合电子航道建立水上事故空间数据库,直观反映事故特征、规律。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水上事故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的表现出来,使人们能迅速了解某一水域的安全情况,根据水上事故数据库探索事故原因,对增强水上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提高水上航行安全性的策略

(1)建立水上事故数据库时空模型,建立分析水上事故的二维、三维时空数据平台,为水上事故分析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是进行水上事故分析的重要基础。

(2)研究水上交通事故数据的时空特殊性,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各致因因素与事故的映射关系,是总结水上事故发生规律和致因因素的重要途径。

(3)结合水上事故的发生规律,引入安全工程与人因工程理论,进行事故中人因因素的量化研究,是探索事故致因机理的工作要点之一,也是难点。

(4)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利用船载GpS、VDR、aiS等记录船舶航行数据,建立水上事故仿真建模,开发水上事故再现软件,是进行事故分析的重要手段。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上交通日益频繁的今天,只有积极预测水上事故的发生风险,总结水上事故的发生规律,利用现在信息技术建立水上事故数据库,才能促进水上航运的安全,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汉平,刘传波.浅析内河VtS系统在水上交通事故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05)

[2]张晓辉,刘正江,吴兆麟.基于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基础数据的模式发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02)

数学家故事论文篇4

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叙事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同时受俄国形式主义影响才得以正式确立。它“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5](p3)。

虽然叙事学确立只有短短不到半个世纪,但叙事学的研究范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移:从关注故事/话语的经典叙事学转移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多元叙事学。应该看到,不同研究范式中同时存在着研究层面和研究方法的显著差别。为方便论述,我们将经典叙事研究范式分为以故事为对象的研究层面和以话语为对象的研究层面。

一、以故事为对象的研究层面

俄国形式主义区分了叙事作品中的“情节”(sjuzet)和“故事”(fabula),大致相当于叙事学中区分的话语(discourse)和故事(story)。早期叙事学家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选择“故事”作为叙事学的研究对象。事实上,托多罗夫首次提出叙事学一词时,给"narratology"的定义是:

叙事学:关于叙事结构的理论。为了发现结构或描写结构,叙事学研究者将叙事现象分解成组件,然后努力确定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6]

很明显,这一定义带有浓厚的结构主义色彩,其重心在于确定叙事中的行为,然后描写行为的功能和序列关系,以便从中找到支配叙事的结构。

托多罗夫之前,法国人类学家兼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L.Strauss)对神话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在浩如烟海的神话底下隐藏着某些永恒的普遍结构,任何特定的神话都可以被浓缩成这些结构,这就是叙事中所谓的“深层结构”,其中的变项是一些普遍的文化对立(如生/死、天堂/尘世等)和处于这些对立项之间的象征符号。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些深层结构将演变出具有不同价值的表层结构。[7]可以看出,作为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并不关心叙事序列,他关心的重点是赋予神话意义的结构模式。[8](p59)与之相反,俄国形式主义者普罗普(propp)依据对俄罗斯民间故事的研究,对事件的功能进行了明确分类,同时提出与这些功能相对应的人物类型。格雷马斯(Greimas)继承并发展了普罗普的分析模式。他将后者对民间故事的分析方法扩展到所有叙事,提出与行动相关的三对共六种“行动元”概念,即:与愿望、探求和目标相对应的主体和客体;与交流相对应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与辅助支持或阻碍相对应的帮助者和阻挠者。同时,格雷马斯压缩了普罗普提出的功能种类,并将它们归入三种序列结构:契约型结构、完成型结构和离合型结构。如契约型结构中,叙事可能采取两种模式来进行:

契约——违背契约——惩罚

缺乏契约(秩序)——重建契约(秩序)[8](p59)

并非所有叙事学者都认同上面的分析模式,比如布雷蒙(Bremond)认为格雷马斯关于叙事序列的分析不能囊括所有叙事现象。他在肯定普罗普的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叙事的基本序列由下列三个功能组合而成:

1)表示可能发生变化的功能;

2)表示是否实施这种变化的功能;

3)表示变化是否实现的功能。

由这三个功能组成的基本序列互相结合产生复合序列,布雷蒙列举了“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和“左右并连式”等几种常见类型。[9]

罗兰·巴特(RolandBarthe)区分了“核心”和“催化”两种功能,核心功能以其依据的行为为故事“打开或结束一个未定局面”,而催化功能表示的行为则只起连接作用。[10]

托多罗夫综合各家论述,借用语言学中的关键术语,对最小叙事单元、序列和文本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叙事中的最小单位是一些基本命题,可以是表示行动元的命题,如:“X是国王”,也可以是表示动作的命题,如“X娶了Y”。五个命题构成一个序列:表示初始平衡的命题——表示外力侵入的命题——表示失去平衡的命题——表示恢复平衡力量的命题——表示新平衡的命题。而序列按照嵌入、接续、交替等方式结合起来就构成完整的叙事文本。[8](pp60-61)

总之,以故事为对象的研究层面下,叙事中的行为因素受到高度关注,而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对人物和叙事文本意义的研究,同时由于叙事学仍在初创之中,所以大量地借鉴了语言学中的术语和概念,如行动、功能、序列、结构、语法等。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叙事分析,首先需要在某特定叙事或某类叙事中寻找出深层结构(可能是二项对立的结构,也可能是其他类型的结构),然后确定体现这一结构的行为,将行为按功能进行分类,同时也对完成功能的人物进行归类,再分析功能的系列结构,最后在文本的高度上分析这些基本序列的组合方式。这一时期几乎所有叙事学家都声称要找到适用于所有叙事的普遍语法,但在实践中,将他们的方法用于分析单个叙事或某类叙事(如民间故事、侦探故事、狄更斯叙事等),往往能够得到更为有效、也更令人信服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托多罗夫还是罗兰·巴特,后来都改变了最初的研究方向,从对故事语法的研究分别转向叙事的文化层面和符号层面研究。有些批评家,如范·迪克认为,故事中的诸活动之间存在由社会习俗决定的秩序,所以很多动作序列实际上是受惯例支配的:如出发意味着返回;许诺意味着去完成它们的意向等。因此,他们建议“把叙事作为行为哲学和话语分析这些更广阔的领域中的一个特殊区域”,这样叙事才能获得更好的研究[11]。应该说,这为以故事为中心的叙事学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二、以话语为对象的研究层面

只在故事层面进行叙事研究有很多缺陷,尤其不能解释“同样一组行动可以用不同方法来叙述”这一事实,使叙事学家开始关注叙事的话语层面,即故事的表述方式,主要包括叙事时态、时间、语态、语式、人物描写、人物话语表达方式等。这一研究范式的代表人物包括(后期的)托多罗夫、热拉尔·热奈特(G.Genette)、查特曼(Chatman)、普林斯(G.prince)等。

经典叙事学对时态和时间的研究通过对照它们在故事和话语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来进行,从而确定话语在何种程度上对故事进行了“变异”处理,以及这样处理带来的效果。叙事时态分现在时和过去时两种,现在时态又分故事现在时和话语现在时。根据话语和故事之间的时态关系,可将叙述分为三类:回顾叙述、同步叙述、预示叙述,而这三类叙述都有各自不同的时态、体式和情态系统。[12]

对时间的考察分三个子系统:时序、时距和频率。如果叙事话语中的时序与故事中的时序不同,则说明话语中出现了“时间倒错”现象,如倒叙、预叙、中间叙等。故事时距和话语时距的关系可能体现为:等距(如对话体的场景叙事)、故事时距大于话语时距(如概述或全景式叙事、省略或停顿)以及故事时距小于话语时距(比较少见,主要用于主观心理叙事)。频率用来比较故事发生的次数和话语中发生的次数,分单一叙述(故事中发生n次,话语中也讲述n次)、重复叙述(故事中发生一次,话语中讲述n次)、反复叙述(故事中发生n次,话语中讲述一次)。[13](pp125-126)

语态和语式也是从语言学中借用的概念,分别解决叙事中谁说和谁看的问题。语态研究中的关键术语是叙述者,指叙事话语的发出者(或“声音”)。叙述者可以在叙事中表明身份,也可以隐藏身份;叙述者若出现在叙事行动中,该叙事为同故事叙事(如很多第一人称叙事),若没有出现在叙事行动中,该叙事为异故事叙事(如很多第三人称叙事)。在第一人称叙事中,通常出现两个“自我”:叙事自我和经验自我,两者常常交互作用以完成叙事功能。[14]

“声音”本指叙述者的声音,但在巴赫金的影响下,叙事学者将这个概念扩大至包括叙事文本产生的所有声音,包括文本内声音(叙述者声音及人物声音)和文本外声音(指作者的声音),并进一步探讨各种声音的辨认及产生的复调效果。[15](p45)

苏姗·兰瑟(SusanLanser)将声音作为“意识形态的表达形式”,探讨叙述声音和女性作家写作的关系[16];詹姆斯·费伦(Jamesphelan)则将声音看成是叙事“为达到特殊效果而采取的(修辞)手段”,探讨声音在叙事交流中所起的作用[17]。这些研究都继承并突破了经典叙事学中“声音”的范畴。

语式用来描述叙事信息调节,热奈特区分了两种调节方式,即距离控制(即叙事信息数量控制)和投影控制(即叙事角度控制)。这儿的关键术语是聚焦者,指充当叙事视角的眼光。叙事可以采取叙述者聚焦(如全知型三人称叙事),也可以采取人物聚焦(如一人称叙事或三人称有限视角叙事)。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叙事都混合采用两种聚焦方式。[15](p57)热奈特在分析叙事聚焦之后进一步指出,选择了某类叙事聚焦,也就选择了信息数量和叙事角度,因为特定的聚焦只能感知到某些信息,如果叙事超越了这些信息,则被视为“视角越界”。但他同时指出,很多情况下视角越界并不影响读者的阅读和判断,读者的认知策略可以帮助他们合理地排除这些越界可能带来的阅读困难。[13](pp143-147)

另一位颇有影响的叙事学家(FranzK.Stanzel)则没有区分语态和语式,而是提出了一个“叙事情景”的概念。斯坦泽尔将叙事情景分为三种:第一人称的叙事情景、叙述者的叙述情景,人物的叙述情景,并描述了每一叙述情景中的典型特征,包括叙述者的参与程度、距离、知晓范围、目的、可靠性、声音和聚焦情况等。[18]

叙事中人物描写可以由叙述者或人物来完成;可以直接描写,可以间接描写;可以自我描写,可以由他人描写;可以在公开场合下描写,也可在私下描写等。但每一种描写的可靠程度并不相同。另外,叙述者(作为作者虚构的主体之一)在叙事中体现出来的特征也受到了高度关注,尤其是叙述者的可靠性和叙事意识。可靠的叙述者让读者相信并接受他对事件的报道、理解和评价,不可靠叙述者则由于知识的缺乏、对事件参与不足或有问题的价值判断系统,让读者对其报道、理解和评价产生怀疑。叙事意识是指叙述者进行叙事时的心理状态。[19]

热奈特根据叙述者的干预程度对人物话语和思想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了区分:叙述体(叙述者行使最大干预)、间接体(叙述者实施部分干预)、直接体(叙述者实施最小干预),同时在间接体别分析了自由间接体,在直接体中分析了自由直接体。[13](pp125-128)同样,对人物意识的表达方式也有心理叙述方式、戏剧独白、内心独白、思维风格等几种。[15](pp92-95)

以上的分析其实已经表明,把叙事作为话语进行研究的范式也包含对故事的研究,只不过研究重心不在于对故事行动功能及序列进行描写。而在于故事转化为话语中的种种方式,属于俄国形式主义所谓“技巧”范畴,从而使研究成果更贴近文本现实,在批评实践中也更具操作性,缺陷是研究总停留在形式描写层面上,缺乏对叙事运作机制更全面的探讨。

三、整合、开放的研究范式

将经典叙事学中的两种研究范式进行有机整合,是近年来叙事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其中的代表人物包括米克·巴尔(m.Bal)、查特曼、普林斯等。经过整合,叙事学家试图重建完整的“叙事语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句法(由一套有限的规则生成所有故事的宏观和微观结构);语义(对这些结构进行阐释,包括叙事内容的宏观和微观结构);话语(结合上述结构,由另一套有限的规则来解释叙事话语,如叙述时序、叙述速度、叙述者干预等);语用(影响前三部分分析进程的认知和交际因素)。[5](p7)可以看出,整合后的叙事研究范式有如下几个重要变化:

1.从“静态”走向“动态”。无论是列维-斯特劳斯还是普罗普,以及早期的叙事研究都忽视了叙事的“句法”层面,热衷于分析故事的最小单元及其功能(普罗普甚至强调叙事中各功能事件的序列是固定不变的),而没有关注故事中各因素的动态配置规律,所以他们的研究无法解释推动叙事进程的动力所在。整合后的模式则注重研究故事中的动态因素。如帕维(pavel)在情节的研究中,既突出了事件和转化的重要性,又勾勒了情节中的动力、张力和阻抗因素。[20]还有研究者从叙述者对叙事信息的控制出发,研究读者在将话语还原成故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断点”现象,再结合认知学相关理论,探讨这些“断点”对读者确定事件功能的影响,这等于强调了“功能”的动态性。[21]

2.从“规则”走向“语境”。经典叙事学从结构主义发展而来,宗旨是将叙事研究系统化和“科学”化,客观上使其难以与语用、语境融合。但近年来由于社会语言学不断强调语境的重要性,叙事学界也越来越倾向于将叙事看成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产品。“……从文本中心模式或形式模式转到形式与功能并重的模式,即既重视故事的文本,也重视故事的语境。”[22](p8)也就是说,叙事研究不应只注重形式,还应该注重叙事形式与叙事阐释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叙述者与事件的位置推断、叙述者的可靠性推断、哪些主题在故事中处于优先地位的推断、哪些叙事结构可能引起不同性别的特殊反应,以及读者如何回应叙事技巧再现出的价值观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能依靠规则的描述,而是依靠对作者、叙述者、文本、读者之间的语境关系的分析和判断。

3.从“作者”走向“读者”。经典叙事学在进行形式描述时,常常预设了叙事的意义,如普罗普给“功能”的定义(功能是人物的一种行为,由它对行动进程所具有的意义来界定)中,就预设了作者赋予叙事的意义,其结果是,对形式进行预先阐释后再对形式进行描述。整合研究模式也研究叙事的形式,但将其放在读者的阅读语境中,叙事形式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阐释框架中才能体现出意义,从而将叙事意义的确定权交给了读者。[22](p12-13)

叙事学不断从其他研究领域汲取养分,同时丰富其他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众多的跨学科叙事学分支,成为近年来叙事学研究的一大景观,使叙事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数变成复数。美国知名的叙事学者杰恩(m.Jahn)评价道,今天的叙事学“是‘叙事学+X’的研究模式”,这里的"X"无论是女性主义还是性别研究,是文化研究还是后殖民研究,他觉得“都很有研究价值”[15]。

事实上,“后经典”叙事学延伸出的分支远不止杰思所述。综合已有资料,可以举其要者如下:心理分析叙事学、历史纪撰叙事学、可然世界叙事学、法律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认知叙事学、后现代主义叙事学、修辞叙事学及文化叙事学等。复数叙事学强调该学科的开放性,尤其是与语言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语用学等学科的对接。

四、国内叙事学研究现状

不久前,笔者对近三年中国叙事学研究状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发现,从1999~2002年,国内重点文学评论刊物上刊登的叙述学研究文章数量呈明显上升之势,其中2001年比2000年增长了50%,而2002年上半年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近100%,这说明中国叙事学研究的热情正在逐渐高涨。但研究中笔者也发现了目前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理论研究角度不新,国外理论介绍范围不广。理论研究的选材范围基本上还处于经典叙事学的范畴,如对话语/故事、叙述者的研究;对国外叙事理论的介绍数量相当有限,没有覆盖叙事学的最新发展方向。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叙事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难以形成方法论,导致从事叙事批评实践的研究人员不能跟上国外最新发展,使叙事批评实践不能走向深入。最令人不解的是,这一时期甚至没有出版国外叙事学研究的最新译著(直到2002年5月,北京大学出版社才翻译出版了一套《新叙事理论译丛》(注:本套丛书由申丹主编,从解构主义叙事理论、女性主义叙事理论、修辞性叙事理论、后现代叙事理论和跨学科叙事理论等5个方面介绍了国外叙事学研究的最新方向。)),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对经典叙事学的翻译引进和评介热潮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2.叙事批评实践中,研究范式过度集中在叙事话语方面(80%以上),其中又以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人称和叙述时间的研究为主,对叙事话语中叙述声音、叙事层次、叙述接收者等方面的研究较少。鲜有将叙事话语和故事结合并提炼出有效叙事规律的研究;同时研究角度不深,常常浅尝辄止,没有将语境真正纳入到文本解读中。如认为通过论证《简·爱》中使用了女性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就可以与女权主义结合起来[23],而没有考虑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出来的声音,或这种女性叙述方式与当时的文学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相互作用来表现作者“对社会主体意识进行了反叛和解构”,使论述显得极其仓促而缺乏深度。同时,这一时期的叙事批评实践还缺乏对“亚文类”、不同时代小说及不同作家小说(如侦探小说、浪漫小说、古代小说、现代小说、后现代小说、狄更斯小说等)叙事共性的研究,而多从一文出发,将叙事研究变成了单纯的文学技巧欣赏。

总之,尽管过去三年中国叙事学的研究数量并不少,但由于缺乏与国外最新研究模式的有效呼应,使我们的研究范式显得陈旧,研究角度显得狭窄,这种形势使引进和研究国外最新叙事理论的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收稿日期:2002-09-11

【参考文献】

[1] 殷企平等.英国小说批评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78.

[2] Henry,J.theartofFiction[m].朱雯等译.小说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3] Forster,e.m.aspectsofthenovel[m].Florida:Hartcourt,inc.,1985.35-43.

[4] Sehorer,m.techniqueasdiscovery[a].inYanZhongzhi(ed.).SelectedReadingsin20[th]CenturyLiteraryCriticism[C].Chongqing: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press,1997.26-40.

[5] prince,G.aDictionaryofnarratology[m].nebraska:Universityofnebraskapress,1987.

[6] todorov,t.GrammaireduDécameron[m].mouton:theHague,1969.69.

[7] Levi-Strauss,C.thestructurestudyofmyth[a].inStructuralanthropology[C].newYork:anchor,1955.

[8] Selden,R.aReader'sGuidetoContemporaryLiterarytheory[m].Kentucky:UniversitypressofKentucky,1986.

[9] 布雷蒙.叙事可能之逻辑[a].张寅德选编.叙事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53-176.

[10] 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a].张寅德选编,叙事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42.

[11] VanDijk,t.action,actiondescription,andnarrative[J].newLiteraryHistory,1975,(6):273-294.

[12] 玛戈琳.过去之事,现在之事,将来之事:时态、体式、情态和文学叙事的性质[a].马海良译.新叙事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9-113.

[13] Genette,G.narrativeDiscourse[m].trans.Janee.Lewin.oxford:Blackwell,1980.

[14]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23.

[15] Jahn,m.poems,plays,andprose:aGuidetothetheoryofLiteraryGenres[m].Cologne:UniversityofCologne,2002.

[16] Lanser,S.Fictionsofauthority:womanwritersandnarrativeVoice[m].ithaca: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2.17.

[17] phelan,J.narrativeasRhetoric:technique,audiences,ethics,ideology[m].Columbus:ohioStateUniversitypress,1996.22.

[18] Stanzel,FranzK.atheoryofnarrative[m].trans.CharlotteGoedsch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4.

[19] Rimmon-Kenan,S.narrativeFiction:Contemporarypoetics[m].London:methuen,1983.100.

[20] pavel,thomasG.thepoeticsofplot:theCaseofenglishRenaissanceDrama[m].manchester:manchesterUp,1985.

[21] 卡法勒诺斯.似知未知:叙事里的信息延宕和压制的认识论效果[a].马海良译.新叙事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35.

数学家故事论文篇5

关键词:远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1-5118-02

在实时信息系统的运用中,随着信息源的多样化和实时信息的复杂化,实时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前期的测试信息输入也没有现场环境接收实时信息的复杂多样,系统容易出现各类故障。如何快速实现远程故障诊断,克服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实时信息系统而言是必须解决和关注的课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远程过程调用技术的软件远程故障诊断模式逐步产生了。本文在阐述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框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1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1系统构架设计

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在远程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库技术,能够实现异地有效故障诊断。

基于模糊规则的推理机是故障诊治模块的核心部分,推理机是整个专家系统的控制中心,控制知识库、人机交互接口、数据库和其它机构的运行,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推理机构的控制方式被称为推理机制,亦称控制策略,目前比较成熟也较通用的控制策略主要是推理策略,即根据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推断推理机处理所输入的参数,在知识库进行搜索,并获取参数对应的权值,结合匹配公式,对相应的隶属度进行计算,计算的结果用于最后决策。

1.2网络接口设计

软件系统故障诊治专家系统的模型数据库主要维护以下几种数据表文件,分别是环境因子表存储了系统运行环境、网络结构等数据项目。系统因子表存储了信息系统运行参数等数据项目,还有中间变量,故障规则,模型参数等。其中故障规则表中存储着软件系统故障的所有信息,包括故障分类号,故障事实描述,前提条件iD,后续结论iD,还包括事实可信度,以及阈值、权值等。

1.3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

1)软件系统故障模糊知识库的建立

设备故障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多种故障结果也可能来自一种故障原因,因此专家系统的知识库构建是十分关键的,本课题构建知识库的思路阐述如下。

知识获取是故障专家系统中的重要流程,通过知识获取,可以从众多的知识源处提炼出专门用于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故障诊治的专门知识,然后将其转化为程序。本系统采取人工获取方式、半自动获取方式以及全自动获取方式获取知识,并经整理分析后存储入数据库。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对应于知识库中的一条事实规则。

结合模糊专家系统的特点和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故障诊治的实际需求,构建以下的事实结构类:

classCFact_:publicCobject

{

public:

CFact_();

intm_Fact_ClassiD;//软件系统故障分类号

intm_Fact_iD;//软件系统故障序号

floatm_Fact_Cre;//可信度

CStringm_Fact_Kw;//软件系统故障关键词

floatm_Fact_thhd;//阈值

floatm_Fact_wgh;//权重

intm_Fact_preiD;//前提条件序号

intm_Fact_ntiD;//后续结论序号

BooLm_bFact_Visited;//“己访问”标志

};

2)推理机的设计

a)推理方式的选择

在不确定性推理过程中,为计算双方相似的程度,本文设计了计算两者匹配相似程度的算法,同时指定一个相似度的阈值,以判定双方的相似度是否在限定范围之内。定义模糊集合a,B贴近度为:(a,B)H=1-δH(a,B)

式中,a,B的汉明距以δH(a,B)表示,其值反映了特征元素对模糊集的隶属度。

通过基于模糊规则的推理机,处理输入参数,并在知识库中进行搜索,获取权值与可信度,结合匹配公式得出隶属度,进行判决。考虑到软件系统故障诊断相应结论较少,症状较多,本文选取的是反向推理模型。直接从目标结论出发,紧紧围绕着能证明目标结论的方向进行推理,与求证目标无关的事实和规则不必参与运算,因此反向推理的效率更高,推理的目的性更强,特别适合于故障诊断系统。

b)软件系统故障模糊推理机的设计

在专家系统的设计中,结合模糊推理机的工作特点,为使之易于实现并具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引入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模糊推理机收到用户输入软件系统故障具体症状信息的激励,在系统的全局数据库中进行搜索,然后从相关知识库中提取出没有匹配成功的规则,并将这些提取出的规则与已有事实进行匹配,将实现了成功匹配的规则选取出来,采用按匹配度排序的冲突消解策略以及基于可信度表示的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对其可信度传播值进行计算,将可信度传播值以及匹配次序号和成功匹配的规则等信息输出至用户面对的人机界面,此即本次推理所得的防治措施结论。图2所示为模糊推理机的工作流程。

在本系统的实现中,冲突消解策略选取的是按匹配度排序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对两个模式的相似程度进行计算,如果所得的相似度超过了设置的阈值,即判定二者匹配。选择模糊推理机的加权因子中较大的规则,并将其作为被激活的规则。

2结束语

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结合了故障诊断技术、计算机科学以及通信技术,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在网络的支持下实现了异地故障判定与处理,远程故障诊断与传统的故障处理方法相比,跨越了时空限制,避免了人员的流动,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了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黄文虎,夏松波,刘瑞岩.设备故障诊断原理、技术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吴今培,肖健华.智能故障诊断与专家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数学家故事论文篇6

一、构建具有校本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东风小学首名“达善学堂”,始创于1898年。110多年来,东风人始终践行着“成德达材”的校训。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中,学校以故事为重要教育载体,融合到学科教学、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丰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涵,形成了以校园文化、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和评价方式四方面组成的完整的“价值观”教育体系,让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如图1)

二、实施以故事为载体的“核心价值观”――校本课程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围绕着一个事件又一个事件展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是由故事组成的。这恰恰符合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成为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由此,我们想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核心词,我们可以通过具有关联的生动的故事让学生认识、理解价值观。具体如:认识“富强”。

〔解释语〕多姿多彩中国梦――富强梦,我的梦。

〔名句〕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东汉,王符)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近代,詹天佑)

〔小故事〕《为了中华民族的富强》――苏步青的故事。

苏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阳县的一个山村里。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是,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的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

〔大讨论〕读完故事,请同学们说说苏步青学习、研究数学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小组讨论“富强”的涵义?说说你能为国家的富强做些什么?

通过以上“解释语的理解、名句的解读、小故事的品读和对‘富强涵义’的理解与讨论”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学习“富强”的基本内涵并内化于心。再如,通过《六尺巷的故事》《民主人士中左派的旗帜》《大义灭亲的由来》等故事让学生认识“和谐、民主、公正”等高度概括的核心词。通过对故事的解读和学习,这些简单的关键词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离学生的生活也不再遥远。

三、建设灵活开放的“核心价值观”――校园文化

建设开放、灵活、立体的价值观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学校抬眼就能看到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教育,更是一种渗透式“教材”,使价值观教育覆盖整个校园。

长廊文化:我校的两幢4层教学楼,有很多过道、长廊和楼梯。我们就在这些地方统一放置了核心价值观24字标语,让学生抬眼就能看到这些字、牢记这些字。

窗口文化:学校充分利用东风人校园网、东风人电视台、东风人校报、东风人宣传窗进行教育宣传,形式有文字介绍价值观、图片解读价值观、故事引导价值观等。

教室文化:充分发挥各班级的个性文化,展示学生关于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如毛笔书法展示、漫画展示、作文展示等等。

食堂文化:我们结合“文明餐桌行动”把与价值观相关的标语张贴在食堂最醒目的地方和食堂的每一根柱子上,让学生从光盘行动开始,从文明餐桌开始,争做“文明餐桌小达人”,践行“文明、和谐、友善”的价值观。

墙绘文化:学校开展“手拉手”亲子共绘核心价值观活动,并通过墙绘的方式把每班最优秀的一幅图展示在学校大操场的墙上,吸引了学生、家长的观看与学习。

四、搭建体验式的“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平台

如果说故事教育、环境教育能够让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那么体验式的实践活动则是外显于形的必然途径。学校通过搭建“三项竞赛活动、月主题活动、携手1+6活动、达善论坛、基地活动”等体验式平台,化说教为行动,让学生在行为的选择过程中深切体验核心价值观:三项竞赛活动――体验公正、民主、文明;月主题体验活动――体验富强、和谐、爱国、敬业;携手1+6活动――体验和谐、自由、友善;达善论坛――体验民主、平等、诚信、友善;基地活动――体验富强、爱国。

如携手1+6活动,这是一个社会实践平台。通过“手拉手小队”走进社区、街道,分发《24字学习倡议书》,以亲子共绘形式学习24个字,以地球1小时行动践行价值观等等。如图2是核心价值观亲子共画一等奖作品选:

图2

又如,基地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学校附近的玉皇山勿忘碑亭,让学生参与每月一次的清扫活动、南京大屠杀公祭活动、清明扫墓活动等等活动,让学生勿忘国耻,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五、融入以生为本的“闪亮星”――德育评价体系

学校充分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文明、爱心、好习惯、孝敬、节约、小助手”等“闪亮星”德育评价方案的实施中,形成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以促成学生向更高的目标不断努力、发展。

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过程性努力,取得“爱心、文明、节约”等一定的单项闪亮星奖励卡后,根据奖励卡多少参与期末荣誉性评价,获得相应的“钻石奖、金星奖、银星奖、新星奖”。同时学校还把班级参与闪亮星评价的总体情况与班级集体行为规范评比挂钩,评出期末行为规范达标班级和示范班级,让个体和集体在评比活动中共成长。

图4

数学家故事论文篇7

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除了扮演好消费者的角色,让广大制造业的农民工继续在深圳珠海有饭碗之外,大量不甘于此的普通民众期盼或者已经开始尝试成为创作者。博客、播客和微博正好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进行匿名狂欢的最佳场所,他们不再满足于通过享用别人的创作――如看电视、看电影、看小说等方式来获得精神文明的提升,而开始拿起计算机技术为我们提供的诸多便捷工具,自己开始进行创作和发行。自此,网络上开始不断充斥着各种业余者的叙事作品,本文将这些作品称为“个体数字故事”。

一、个体数字故事

就数字故事(DigitalStorytelling)来说,其涵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要讨论的是数字叙事中的一种形式,其从故事的内容和模式上与以往传统媒体的新闻叙事、文学叙事、虚构故事片叙事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它是由过去的普通观众、听众或者读者使用计算机工具创作出来的故事,它们多为集中关注“我”的个人故事,渠道和创作工具多为各大社交媒介。在媒体研究专家克纳特・朗德比编辑的《数字叙事与媒介化故事:新媒体的自我表达》一书中,作者将这样的故事称为“媒介化故事(mediatizedStories)”,意指在当今社会一切事物都被媒介化的状况下,故事从创作、发行、传播、观者观看、观后交流互动到社会影响的形成等,一切过程皆离不开对媒介的依赖。创意产业研究专家约翰・哈特利和凯利・麦克威廉姆将在其著作《故事圈:世界各地的数字故事》一书中将这类故事解释为普通人利用数字媒介所创作的短小的视听故事,这些故事的主题往往都与创作者本人的生活有关,数字故事旨在将叙事和自我表达的乐趣交到每个普罗大众的手中。

这种故事篇幅通常很短,如果你要利用微博发一个小短文,那twitter和新浪都是以140字为上限的长度要求;如果是Youtube或土豆网上的原创片往往也就是数分钟的长度。

其次,社交媒体上的故事创作人大多都是非专业人士,因此,他们所使用的创作工具和设备往往都是简单易学、容易获取的,因此制作成本相对低廉。

第三,这类故事不太关注宏大主题和抽象的意识形态,而多表现作者本人的生活内容和状态;即使是针对某专业作品所作的改编或者针对某社会现象所作的评论,也多是表达作者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

由以上三个特点出发,我简单的将这类故事命名为“个体数字故事”。其中“个体”二字体现故事主题和内容的个别性,以及创作者的业余身份上;“数字”二字则体现其创作工具的类别,以及发行传播渠道为社交媒体的特点上。

例如,2007年9月一位来自美国田纳西州的博客作者克里斯・克劳克在位于myspace的博客以及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上贴出了自己的原创视频《还布兰妮自由》,视频全长2分钟,全是克劳克本人的近景镜头,克劳克在片中声泪俱下的为小甜甜布兰妮鸣不平。这则为布兰妮打抱不平的视频因作者本人在片中表现出的真挚情感而迅速走红,在视频贴出的短短2天内就获得了超过400万人次的观看数量,不仅使布兰妮事件再次受到广大传统媒体的关注,也使克劳克本人迅速成为在美国家喻户晓的网络红人。这是一则典型的“个体数字故事”,作者出于对歌手布兰妮的喜爱和同情,勇敢站出来捍卫自己的偶像,将自己对贬低布兰妮的舆论的控诉用DV拍摄下来,发表在视频分享网站以获取更多网友的支持和讨论,从而让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在以往社会绝不会被重视的个体声音引起社会的共鸣。

二、个体数字故事与传统媒体

被业余者霸占的精英领域

2005年两个年轻人在硅谷创办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一年后被google公司以16亿5千万美元收购,两人各分到价值3亿美元的股票;一个刚走出校门的美国华裔青年在1999年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鞋类销售网站Zappos.省略)张贴了一则令人毛骨悚然的个体故事,这个网站是一个电子布告栏,邀请各种在恋爱婚姻中遭受不幸的女人在此发泄对伤害她们的男人的不满。根据茱莉的贴文,一个名叫圭多的男子严重伤害了她。问题就出在,这个故事没有一个字是真实的,不仅一切纯属虚构,就连茱莉这个名字也不是贴文者的真实姓名,圭多这个虚拟人物的照片实际上是作者一位朋友的照片,这位朋友是多可怜的受害者啊,他的照片要被多少人指着鼻子骂脏话。化名“茱莉”的作者最终在网站上承认了这则可怕的故事完全是她开的一个玩笑而已。[4]

这真的是一个玩笑那么简单吗?人们又为什么要开这样的玩笑呢?因为网络是匿名者的狂欢地?因为人人在网络上都有话语权?还是因为你想看看自己能通过网络在社会上引起多大的关注?恐怕以上因素都是存在的,网络上有很多像茱莉一样的人,靠编排故事成为最受关注、最受欢迎的网友,说不定就此成了网络明星也未可知。

我们都知道,在很多社交媒体的运作机制中都是以演算法来衡量哪一则信息应该最快被人看到的。例如google就是如此,搜索结果的顺序会按照之前被搜索和查看的次数来排列,因此我们得到的问题答案并不会以谁最权威、谁最真实来排序,而是以谁被看的次数最多、谁最受欢迎来排序。土豆和优酷等视频分享网站也是如此,被查看次数最多的视频会被放在首页或网站最显眼的位置以供网友点击,这就使得很多内容创作者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受欢迎,网站上也就出现了众多诸如上述虚假、自恋的个体故事。可是,真相的仲裁、作品好坏的仲裁真的能交由这样的演算法来担任吗?如果能,我们的文化和道德认知会成为什么样子?

我们都知道,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因就是我们要依靠创意产业来提升经济,从而获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因此,如何让自己的国民更有创意似乎已经成为教育行业里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从华人戏剧大师赖声川和创意泰斗、设计界的巨星级人物米尔顿・格拉泽(miltonGlaser)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创意虽然是可以学习的事物,但其根源却是来自一个人的同理心,即“能易地而处、切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地明白及体会身边人的处境及感受,并可适切地回应其需要。5因此,创意需要的是对他者的关怀,而不是对自我的迷恋。由此,社交媒体“个体自我故事”泛滥能给我们创造的未来文化已经显明:自我表征与相互评论就是未来文化的全部。正如安德鲁・基恩所预言的那样,“文化平庸化”已经成为必然。[6]

四、结论

据统计,互联网上现在有超过1万个社交网站,在上面个人故事的网民更加不计其数,个体数字故事的大爆炸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除了传统媒体的生存在这种境况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精英文化面临业余创作者的侵蚀之外,个体数字故事的普及还带来很多其他的问题,例如网络造假造成的社会道德沦丧和网络泄密造成的个人隐私全面暴露等。社会的良性发展要求我们注意这些问题,文化的传承也要求我们反思业余者的创作究竟能不能产生出《红楼梦》和《文化苦旅》。而要遏制文化的没落和道德的堕落,需要的是社会对更多精英文化和传统媒体的扶持,让其生产出更多对人类文明有贡献的内容;需要的是我们的政府和舆论将真相与优劣的仲裁者角色交托到专家和权威手中,并全力的维护其威信与公信力;更需要的是我们的家长和教育者要秉承传统,教养孩子们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面对如何分辨网络内容的优劣、如何在社会立足、如何赚钱糊口等实实在在的生活问题。

注释:

[1]Skodzinski,n.(2009,June).YourGuidetoadRevenuetrends.publishingexecutive,24(5),20-24,49.Retrievedmarch5,2010,fromaBLinFoRmtrade&industry.

[2]Keegan,Rebeccawinters.“FinancialCrisisputsSqueezeonHollywood”,timeBusiness,September,2008.December,2011..

[3][4]《你在看谁的部落格》:安德鲁・基恩,尤传莉译,早安财经文化2008年版。

[5]《赖声川的创意学》:赖声川著,中信版社2006年版。

数学家故事论文篇8

1国外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和理论基础

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管理实践经验证明,通过体系化管理,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风险识别、控制和管理,实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故障,逐步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最终是可以实现本质安全的。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较早,伴随着工业进步,其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也有了飞跃式发展。从法默的安全事故频发倾向理论、海恩里希的因果连锁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轨迹交叉理论、系统安全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和理论从最初的宿命思想到可控思想,从单独因素到系统因素,从单一关注伤亡到将健康与安全统一考虑,这都是不断进步的表现。从最初的事故学理论到后来的风险控制论,再到现在的安全哲学理论、安全逻辑科学、安全法学理论、安全信息理论、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理论、安全工程理论、安全仿生理论、安全文化理论、事故灾变理论等,其他学科的理论不断与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相结合,对现代安全及健康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法默的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少数工人由于自身原因,具有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是所谓的事故频发倾向者和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这种理论目前不被大多数人认可。海恩里希的因果连锁理论认为:安全事故的发生会经历多个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中间环节起到预防作用,就能避免事故;只有重视消除轻微事故,才能防止轻伤和重伤事故,否则大事故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1961年,吉布森提出事故是一种不正常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意外释放的各种能量是造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因此,应该通过控制能量及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作为一种事故致因理论,轨迹交叉理论强调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的运动轨迹交叉,即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发生。系统安全理论是人们为解决复杂系统的安全性问题而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和方法体系,其强调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即在设计系统时就用安全工程方法进行风险管控,系统安全工作包括危险源识别、系统安全分析、危险性评价及危险控制等一系列内容。安全行为管理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种企业行为安全管理方法,后迅速在欧美及日本等现代工业化国家兴起;由于其成功地为许多知名企业(如杜邦)实现卓越的安全绩效,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并采纳。安全行为管理以心理学和行为学为理论基础,主要采用“行为前因-行为-行为后果”的行为模型,通过创造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和鼓励人的安全行为,从而减少由于人的行为而引起的事故,进而实现事故预防和安全生产目标。

2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情况比较

基于上述理论,西方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就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典型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是我们熟知的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以下简称HSe管理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职业健康安全评价标准体系oHSaS18001。众所周知,西方国家的HSe管理体系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在石油化工领域的效果十分明显。HSe管理体系强调以领导承诺为核心,以无事故、无害于员工健康、无损于环境为目标,包括核心和条件部分、循环链部分、辅助方法和工具部分三大要素;体系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建立的准备、初始风险评价、策划和设计、文件编制、执行和实施等。为提升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包括13个要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从我国相关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结果来看,普遍存在重体系、轻日后管理,重机构审核、轻自我提升,重原汁原味、轻联系实际等问题,导致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与安全管理能力不匹配。此外,有学者认为,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过多地强调管理的标准化,而忽视现场操作的标准化。不可否认,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然而,众多国外企业发现,在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后,虽然企业的重大安全事故比例明显下降,但企业的一般事故却没有得到明显控制。为此,国外企业结合其安全生产管理实际,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推行安全行为观察管理方法,使企业安全绩效得到明显提升。业界一致认为,安全行为观察方法不仅丰富了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而且是基层队站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及促进安全团队文化落地的重要工具。

3基于安全行为观察的集装箱码头企业

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在集装箱码头企业的应用普及,部分码头企业开始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来固化和提升安全生产管理,但国内绝大多数码头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仅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文档(法律、法规、制度、应急预案、组织架构、安全目标、安委会会议、安全投入等)电子化、安全检查表等管理功能,针对班组安全的信息化应用却鲜有案例。为此,本文提出基于安全行为观察的集装箱码头企业360安全体系建设方案,利用信息化手段集成企业管理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实现现场安全状态评估和预警体系与标准化融合,形成自下而上的安全生产管理优化模式。为实现集装箱码头企业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行为管理,可将生产要素抽象分类为5个一级要素和162个二级要素,其中,一级要素主要包括人(即各工种)、设备和工属具、设施(即码头、库房、办公楼、道路等)、环境(即天气、船舶、水域等)、管理(即教育、会议、资金、制度等)。集装箱码头企业的生产作业流程可拆分为11个一级工作场景(包括靠泊、系解缆、集港、装船、拆打加固、揭舱盖、船前准备、辅助生产、提箱、离泊、卸船等),在将工作场景与生产要素交叉后,按照安全行为观察的方法对员工的反应和站位、个人防护装备、工具和设施、程序和标准、人体工程学、现场环境和秩序等标准进行图文采集,从而实现对指定场景员工安全行为标准的数字化处理。此举是推行集装箱码头企业全员安全行为观察和团队安全文化的基础,也是安全职责清单具体化的重要手段。对照安全行为观察标准,员工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反馈观察结果(反馈结果包括现场行为实时照片和定性评价),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分析安全行为结果,并通过系统发送达标行为统计和安全行为标准图文资料,从而对行为不安全人员进行培训,并要求相关责任人确认。同时,系统还具备安全行为随手拍功能,以启发员工发现自身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此外,360安全体系对物(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和安全管理标准也进行了图文标准定义,并设定相应的排查周期,从而实现安全主体责任层层预警和监控功能及安全预警指数的计算功能。收集到员工安全行为数据后,便可以随时应用安全行为观察方法开展安全行为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结合行业典型安全事故,在360安全体系中定义重点安全行为治理的4个领域,分别是人机配合、高空坠物、流机作业、机械维修,从而使安全管理人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行为管理。360安全体系提供一键式安全行为排查功能,例如,在针对岸桥高空坠物的安全行为管理中,系统对岸桥容易产生高空坠物的部位进行安全标准化信息(包括易坠落物的标准状态图片、排查周期等)采集。360安全体系定期向指定员工发送排查任务,以便其实施现场排查,反馈排查结果。360安全体系分为以下三大模块:(1)手机端,是隐患群防群治和隐患数据采集的工具;(2)个人计算机端,是各部门落实自身主体责任的工具,同时也是安全管理人员实施监管的工具;(3)系统后台,是企业级隐患评估和安全管理的工具。360安全体系后台有10个有助于安全行为改进的度量指标,称之为“十率”,即检查标准覆盖率、自查隐患率、逾期整改率、较大隐患控制率、标准排查超期率、隐患标准重复率、学习人员覆盖率、标准学习覆盖率、考试人员覆盖率和考试标准覆盖率。“十率”的作用在于:实现集装箱码头企业隐患不排查、系统能觉察,排查不上报、系统能知道,上报不整改、系统有记载,整改不及时、系统有警示的安全生产管理功能。

4结束语

数学家故事论文篇9

第一条为规范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确保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有序进行,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

第三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

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争议的再次鉴定工作。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以下简称医学会)可以设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组织和日常工作。

第四条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二章专家库的建立

第五条医学会应当建立专家库。专家库应当依据学科专业组名录设置学科专业组。

医学会可以根据本地区医疗工作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实际,对本专家库学科专业组设立予以适当增减和调整。

第六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成为专家库候选人:(一)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二)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三)健康状况能够胜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符合前款(一)、(三)项规定条件并具备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法医可以受聘进入专家库。

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原则上聘请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建立专家库;当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不能满足建立专家库需要时,可以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进入本专家库。

负责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原则上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建立专家库;当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不能满足建立专家库需要时,可以聘请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家进入本专家库。

第七条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同级的医药卫生专业学会应当按照医学会要求,推荐专家库成员候选人;符合条件的个人经所在单位同意后也可以直接向组建专家库的医学会申请。

医学会对专家库成员候选人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聘任,并发给中华医学会统一格式的聘书。

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法医,有义务受聘进入专家库。

第八条专家库成员聘用期为4年。在聘用期间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由专家库成员所在单位及时报告医学会,医学会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一)因健康原因不能胜任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二)变更受聘单位或被解聘的;(三)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四)受刑事处罚的;(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聘用期满需继续聘用的,由医学会重新审核、聘用。

第三章鉴定的提起

第九条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共同书面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书面移交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第十一条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的,应当由涉及的所有医疗机构与患者共同委托其中任何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只可以向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

第四章鉴定的受理

第十二条医学会应当自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之日起5日内,通知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需的材料。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医学会的通知之日起10日内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

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医学会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医学会应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二)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的;(三)医疗事故争议已经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的;(四)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司法机关委托的除外);(五)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六)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四条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应当按规定缴纳鉴定费。

第十五条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对需要移交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支付。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中止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当事人未按规定提交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的;(二)提供的材料不真实的;(三)拒绝缴纳鉴定费的;(四)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专家鉴定组的组成

第十七条医学会应当根据医疗事故争议所涉及的学科专业,确定专家鉴定组的构成和人数。

专家鉴定组组成人数应为3人以上单数。

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其中主要学科专业的专家不得少于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

第十八条医学会应当提前通知双方当事人,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从专家库相关学科专业组中随机抽取专家鉴定组成员。

第十九条医学会主持双方当事人抽取专家鉴定组成员前,应当将专家库相关学科专业组中专家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告知双方当事人。

第二十条当事人要求专家库成员回避的,应当说明理由。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会应当将回避的专家名单撤出,并经当事人签字确认后记录在案:(一)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三)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

第二十一条医学会对当事人准备抽取的专家进行随机编号,并主持双方当事人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专家编号,最后一个专家由医学会随机抽取。

双方当事人还应当按照上款规定的方法各自随机抽取一个专家作为候补。

涉及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由双方当事人各自随机抽取一名法医参加鉴定组。

第二十二条随机抽取结束后,医学会当场向双方当事人公布所抽取的专家鉴定组成员和候补成员的编号并记录在案。

第二十三条现有专家库成员不能满足鉴定工作需要时,医学会应当向双方当事人说明,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他医学会专家库中抽取相关学科专业组的专家参加专家鉴定组;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专家库成员不涌满足鉴定工作需要时,可以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专家库中抽取相关学科专业组的专家参加专家鉴定组。

第二十四条从其他医学会建立的专家库中抽取的专家无法到场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以函件的方式提出鉴定意见。

第二十五条专家鉴定组成员确定后,在双方当事人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由医学会对封存的病历资料启封。

第二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认真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妥善保管鉴定材料,保护患者的隐私,保守有关秘密。

第六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第二十七条医学会应当自接到双方当事人提交的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材料、书面陈述及答辩之日起45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第二十八条医学会可以向双方当事人和其他相关组织、个人进行调查取证,进行调查取证时不得少于2人。调查取证结束后,调查人员和调查对象应当在有关文书上签字。如调查对象拒绝签字的,应当记录在案。

第二十九条医学会应当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7日前,将鉴定的时间、地点、要求等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通知的时间、地点、要求参加鉴定。

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双方当事人每一方人数不超过3人。

任何一方当事人无故缺席、自行退席或拒绝参加鉴定的,不影响鉴定的进行。

第三十条医学会应当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7日前书面通知专家鉴定组成员。专家鉴定组成员接到医学会通知后认为自己应当回避的,应当于接到通知时及时提出书面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因其他原因无法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于接到通知时及时书面告知医学会。

第三十一条专家鉴定组成员因回避或因其他原因无法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医学会应当通知相关学科专业组候补成员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专家鉴定组成员因不可抗力因素未能及时告知医学会不能参加鉴定或虽告知但医学会无法按规定组成专家鉴定组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延期进行。

第三十二条专家鉴定组组长由专家鉴定组成员推选产生,也可以由医疗事故争议所涉及的主要学科专家中具有最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家担任。

第三十三条鉴定由专家鉴定组组长主持,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双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分别陈述意见和理由。陈述顺序先患方,后医疗机构;(二)专家鉴定组成员根据需要可以提问,当事人应当如实回答。必要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现场医学检查;(三)双方当事人退场;(四)专家鉴定组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陈述及答辩等进行讨论;(五)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专家鉴定组成员在鉴定结论上签名。专家鉴定组成员对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应当予以注明。

第三十四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根据鉴定结论作出,其文稿由专家鉴定组组长签发。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盖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用印章。

医学会应当及时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送达移交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对符合规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的,直接送达双方当事人。

第三十五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二)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医学会的调查材料;(三)对鉴定过程的说明;(四)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五)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六)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七)医疗事故等级;(八)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

经鉴定为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应当包括上款(四)至(八)项内容;经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应当在鉴定结论中说明理由。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格式由中华医学会统一制定。

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第三十七条医学会参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会的工作人员,应如实记录鉴定会过程和专家的意见。

第三十八条因当事人拒绝配合,无法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终止本次鉴定,由医学会告知移交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或共同委托鉴定的双方当事人,说明不能鉴定的原因。

第三十九条医学会对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认为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或者鉴定程序不符合规定,需要重新鉴定的,应当重新组织鉴定。重新鉴定时不得收取鉴定费。

如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不符合规定的,应当重新抽取专家,组成专家鉴定组进行重新鉴定。

如鉴定的程序不符合规定而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符合规定的,可以由原专家鉴定组进行重新鉴定。

第四十条任何一方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原受理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理时,应当以最后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作为处理依据。

第四十二条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无异议,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应当及时将收到的鉴定材料中的病历资料原件等退还当事人,并保留有关复印件。

当事人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的,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应当及时将收到的鉴定材料移送负责组织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

第四十三条医学会应当将专家鉴定组成员签名的鉴定结论、由专家鉴定组组长签发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文稿和复印或者复制的有关病历资料等存档,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0年。

第四十四条在受理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后至专家鉴定组作出鉴定结论前,双方当事人或者一方当事人提出停止鉴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终止。

第四十五条医学会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将上一年度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情况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必要时,对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商请中华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数学家故事论文篇10

通过调查发现,在人们传递知识和分享经验时,经常会利用故事来实现。不管是报刊还是广播,不管是电视还是网络,都是在对那些虚构古老的故事进行讲述,或者是对我们周边出现的故事进行分享。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逐渐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故事叙述方式,它将多媒体技术作为主要介质设备。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采用数字化故事叙述方式,可以有效融合图像、声音以及视像等,以此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技能和智能。

一、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概念和功能

(一)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概念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某位人员最先发起了数字化故事叙述,他自己制作了一部自传体电影,除了一些老照片之外,还搭配了个人讲述,并且将其播放于公共场合,播放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并且越来越多人开始投入到数字化故事叙述当中,在推广过程中,也开始将其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

数字化故事叙述作为一种特殊的叙述形式,在讲故事的同时,有机融合了其他的先进多媒体技术,如图片、声音、视频、邓华等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数字化故事叙述,可以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相关信息,并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被充分激发出来。

(二)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功能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数字化故事叙述,可以对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行开发,促使学生的媒体素养得到培养,并且还可以有效地整合其他信息技术课程。在开发多元智能方面,因为目前高中所用到的英语教材都涵盖了某些人物的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向学生传输一些必要的英语词汇、英语句型等,完全符合于学生的基本认知和心理特征、年龄特征等。在高中牛津译林版英语中,涉及到了非常广泛的话题,并且有着较强的时代感和鲜活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经常只是让学生进行一些口头对话,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通过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方式,则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对相应的词汇、句型和对话等进行学习,并且数字故事作品包括了诸多形式内容,如图片、文字以及视频和音频等,充分调动了学生感官器官,促使学生多元智能获得均衡发展。

二、结合教材,针对性地设计数字化故事叙述

在高中学习课程中,英语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相较于初中英语来讲,高中英语有着较大的难度,学生如果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会感受到吃力和困难,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教学措施,就很容易让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对于高中英语教师来讲,就需要将学生已经掌握到的知识系统给充分调动起来,促使学生对高中英语知识更加系统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数字叙述是数字化故事叙述的主要内容,一般在小组学习模式中应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材内容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数字化故事叙述模式,因此教师就需要来筛选教材,对数字化故事进行科学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将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等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在保证传输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如在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第二单元《Growingpains》课文进行教学时,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这个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比较接近,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必然会经受各种各样的烦恼,对这个话题必然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应用数字化故事叙述的方式来进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除了将教材中的四幅图展示出来之外,分别是最大程度的开卧室里的音响、放学回家已经很晚了、追星严重并且沉溺于电子游戏等等;将著名的影片《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相关部分给截取出来,供学生们欣赏;同时,在课堂开始之前的几个星期内,还让大家阅读了伟大的著作《少年维特之烦恼》;通过这一系列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充分激发了出来,观赏完这些影片和图片之后;笔者提出了几个问题:

isthereanythingyoulikeverymuchbutyourparentsdon’tlike?(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你特别喜欢的,但是你的父母却非常不喜欢?)

Doyourparentssometimesforceyoutodosomethingyoudon’tlike?(你的父母会有时候让你做一些不喜欢做的事情吗?)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就创设了一个非常自然的情景,学生们都进入到了这个故事之中,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纷纷表示有很多事情自己特别喜欢,但是父母却非常厌恶,如小明喜欢周杰伦的歌曲,但是父母却说一个字都听不清楚等等。之后我将学生划分为了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分组讨论,讨论之后,各组派出一个代表,用英语来表达讨论的结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这个步骤,学生也会深化本课中学习到的单词和词汇语法等等。

三、明确活动目标,分层次进行教学

在开展小组活动中,需要促使不同的组员来互相分工,共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式学习能力;但是,这种活动方式容易会导致知识转移性的出现,那么就需要将活动的主要目标明确规定于数字化故事叙述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设置多个目标,将其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在主体安排时,有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通过小组探讨和学习,促使学生能够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如在开展高中牛津译林版英语课本模块一“Unit1”,将校园生活为主题的数字化故事叙述活动中,活动目标确定了下来之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分工,如某学生擅长编写文字,有学生擅长搜集资料等,通过任务的合理分配,来促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对自身存在的知识缺陷进行完善,这样才可以将数字化故事叙述的作用给更好地体现出来。

同时,为了促使活动任务能够更好地完成,还需要拟定学习计划,如在时间安排上,就需要设置具体的时间段,在本时间段内完成数字故事作品制作中的哪一个环节等等。

在高中牛津译林版英语课本模块一“Unit1”中,某小组确定了这样的活动计划书:小组成员对数字故事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决定,决定将“我的校园生活”作为故事主体,记录员对工作进行记录;编剧来编写数字故事稿本,其他成员阅读过之后进行修改,记录员进行记录;信息员结合确定下来的主题,对相关的图片、音乐以及视频等资料进行搜集,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对于数字故事串联工作,由导演和编剧来共同完成,将相应的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设置到相应的场景中,如《十八岁的天空》电视片段、其他的一些文字资料等。将数字故事播放出来,小组成员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大家纷纷表示校园生活是最美好的阶段,可以交到很多的朋友,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对于以后自己的发展有着较大的作用。然后针对制作的数字故事,提出自己的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教师需要做好示范工作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示范工作的影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数字化故事叙述更是如此,因为数字化故事叙述活动有着较强的概念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那么就需要教师进行一个示范,然后对小组合作模式进行规范,将数字化故事叙述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详细阐述和解释接下来需要进行的活动,并且带头进行活动,将自己的工作成果展示给学生。

以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为例,在模块一“unit3”的教学过程中,将数字化故事叙述教学模式应用了进来,在具体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对活动主题进行了确定,那就是《Lookinggood,feelinggood》,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英文来对健康、锻炼等问题进行表达和叙述,能够用英语进行e-mail的交流,学生要对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以及反意疑问句等进行掌握,通过小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等。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将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学生,如电影片段《激战》、网上搜集的健身资料等;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以此来促使学生对本节课话题更好的理解,如:

whatdoyoudotokeepyourselflookinggoodandfeelinggood?

多设置一些问题,层层深入,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必要的词汇知识以及语法句型等,如workout;goondiets等,并且通过回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之后,教师将自制的课件展示出来,包括一些文字和视频等。然后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让学生自己展开数字化故事叙述,教师将必要的多媒体制作技术提供给学生。

五、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数字化故事叙述作为一种新型的故事叙述模式,将其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可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整合相关课程等,促使学生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数字化故事叙述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材内容,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孙卫华,郑红艳.数字故事在美国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教育,2008,(2).

[2]钱玲,孙小叶,郝争.数字化故事叙述在初中英语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