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三数学个人总结十篇高三数学个人总结十篇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7:10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篇1

一、时间进度的安排。

在高一、高二时完成了整个高中数学的新课教学工作,所以高三从前一年的7月就开始复习,这样的安排是完全合理的,我们第一遍复习用了高三的整个第一学期,应该是比较充分的,效果也比较显著的。第二学期前一个月作专题复习,主要是知识专题,实际上是第二遍的知识的复习,是对前一学期第一轮复习的补充与提高。从第二学期刚开学时的第一次考试和一个月后全市第一次模拟的考试成绩对比来看进步是显著的。4月初第一次模拟考试后我们安排做综合练习,我们安排就做前一年即2009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这也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最后一个月,从四月底到五月中有2到3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很关键,我们安排解答题的专门练习,针对高考要考的6道解答题我们分6个单元做练习,分别为①三角函数,②概率统计,③立体几何,④解析几何,⑤数列不等式,⑥导数及其应用。该部分的习题的都是自己组卷,这样针对性较强,难度适当,学生反映也较好。最后在学生自主复习的两周,学生自主复习时我们要求学生做一些做今年当年的模拟试题,主要是今年安徽省省各地市的模拟试卷,这些试题的水平比较高,高考的方向掌握的比较准,难度不大,正适合这时的需要。

二、复习一定要把握好高考的方向。

我省的高考命题水平逐年提升,质量逐年提高。而他们命题的样板就是前一年考试中心的试卷,他们也在努力学习考试中心的命题思想,所以只要充分研读前一二年考试中心的试卷就能摸准当年高考命题的脉搏。实际情况也是如此,高考试卷的型式:21道试题,10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各题的得分比例都与去年的考试中心的命题试卷雷同。各章考查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比率与6个解答题的考查方向,都与去年考试中心的试卷的相似。我就是以这样的思想来指导高考复习。也就是说以去年的考试中心的6道解答题主要考查方向是我们复习的主攻方向。

三、重点内容重点复习。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篇2

一、评奖原则

1.全面性原则。(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2009—2010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细则》对学校、教师进行全面评价;(2)评价对象的全面性:对高中三个年级的年级主任、班主任、备课组长、任课教师全面进行评价。

2.达标性原则。每学年对学校进行两次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根据两次综合得分的高低确定学校受奖等次。

3.多元性原则。根据《*2009—2010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细则》确定每校各层面受奖总数,学校根据内部管理的各项综合评价条例进一步确定具体的受奖人员。

4.过程性原则。对学校和教干、教师,按教学工作综合评估、阶段质量调研和日常教学监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

5.鼓励性原则。对学校层面,根据评估成绩的高低设置不同受奖等次,综合得分未超过600分的学校不设奖。对个人层面,根据工作性质实行分层设奖,使各层面工作突出的个人都能有受到表彰的机会。各层面设奖人数除年级主任外,其他原则上不超过该层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6.发展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实行水平评价与发展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水平评价,按“关注整体水平,以平均分高低为基本依据”的原则进行。对发展评价,按“关注基础水平,以平均分相对提高率为基本依据”的原则进行。

二、奖励依据

根据《*2009—2010学年度普通高中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办法》,每学年对学校进行两次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按评估的成绩进行奖励。主要包括:1.办学思想与教学规划;2.教学资源与校本培训;3.教学实施与校本教研;4.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5.教育质量与发展水平。

三、奖项设定

1.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根据教学工作综合评估得分的分布情况,确定各奖次的具体受奖单位数。

2.优秀年级主任:全县设奖总数约为年级主任总数的二分之一。其中高三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高二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高一约占总数的六分之一。

3.优秀班主任:高三奖班主任总数的三分之一,高二奖班主任总数的六分之一,高一奖班主任总数的九分之一。

4.优秀备课组长:高三奖年级备课组长总数的四分之一,高二奖年级备课组长总数的八分之一,高一奖年级备课组长总数的十二分之一。

5.优秀教学奖:市级教学奖只面向高三任课教师。县级教学奖面向高中三个年级的任课教师,高三奖任课教师总数(获市级教学奖以外的)的三分之一,高二奖任课教师总数的六分之一,高一奖任课教师总数的九分之一。

6.突出贡献奖:(1)各层面突出贡献奖的总数根据每年高三教学质量的水平和提高幅度确定,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2)获一等奖的学校再加奖2人。(3)只面向高三任课教师。

四、奖励办法

1.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奖励条件

每学年进行两次教学工作综合评估,按评估结果的综合得分确定奖次。900分以上(含900分)为一等奖;750~899分为二等奖,600~749分为三等奖;600分以下(不含600分)不受奖。

2.优秀年级主任、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长、优秀教学奖奖励条件

(1)各校“优秀年级主任、优秀班主任、优秀备课组长、优秀教学奖”的受奖名额,根据高中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的结果,结合各层面的实有人数进行计算。具体计算办法见附件。

(2)对当年考入北大或清华的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直接授予优秀班主任。

(3)对当年奥林匹克竞赛有学生获省赛区一等奖,且被省级及以上高等院校招为保送生的指导教师,直接授予优秀教学奖。

(4)对考入北大或清华的学生所在班级的8位任课教师,直接授予县级优秀教学奖。

(5)市级优秀教学奖与县级优秀教学奖不重复奖励。

3.突出贡献奖奖励条件

(1)根据每年高三教学质量的水平和提高幅度确定各校获突出贡献奖的总数,具体分配办法由学校根据内部管理评价制度及结果确定。(2)在校长、业务校长和受奖的高三年级主任三个层面中,获一等奖的学校共奖2人,具体人员由学校根据内部管理评价制度及结果确定。(3)考入北大或清华的学生所在班级的8位任课教师(至少含2位基本能力科目任课教师),直接授予突出贡献奖,不占计算名额。

4.几点说明

(1)县级优秀教学奖项面向高中三个年级,以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积分为依据;突出贡献奖、市级优秀教学奖项面向高三年级,以教学工作综合评估积分和重大教学质量检测水平为依据,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2)所有具体到个人的奖项,相关人员在学校内部学年度综合考核中必须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等级,否则一票否决。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吻合度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61-04

近30年多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基础薄弱,高等职业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专业结构不合理,与区域经济不协调,毕业生就业率低等。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教高[2012]4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高等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只有主动适应一定区域内经济结构调整对高职人才的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使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步,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中发挥作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拥有应有的地位。

目前,江苏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国际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国内经济也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江苏经济也受到国际经济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对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开展科学研究,总结经验,寻找问题,探究根源,可以发现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并为江苏经济的提档升级提供人力支持。

一、高职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罗素在其《罗素论教育》一书中说:“大学乃是为了两个目的而存在:一方面,为某些职业训练人才;另一方面,从事与眼前用途无关的学术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这样一种职业导向型很强的高等教育形式。发达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大多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与技术学院,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等,无论是在个人发展还是在社会发展上,均很好地发挥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显然还相对滞后,因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在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

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介绍;二是相关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最近两年的相关研究出现了一波热潮。从研究视角上来看有关注一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问题,也有以一个市或一所院校的专业设置为依据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早期主要采用定性的方法来阐述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问题,近两年的研究开始采用定量的方法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二、江苏省区域经济特点分析

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的《2012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江苏省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40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8.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7121.9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23518.0亿元,增长9.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6.3:50.2:43.5,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比2011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具体产值行业分布见表1。

表12012年江苏省分行业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一)第一产业稳定增长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九年增产,全年总产量达3372.5万吨,比上年增产64.7万吨,增长2%。大多数农(含林、牧、渔业)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棉花、花生和蚕茧的产量下降。

(二)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112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增长最快的六个产业见表2。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6559.4亿元,增长20.4%。其中,制造业投资15601.7亿元,增长19.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4059.0亿元,增长5.6%,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24.5%。主要工业行业投资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1717.0亿元、通用设备制造业1490.8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1492.0亿元,分别增长30.5%、38.6%、67.9%。

表22012年工业中增长最快的6个产业

(三)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持续提高

服务业发展较快。全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2367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3.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生产稳健增长。铁路客运量完成1.2亿人次,增长10.9%;公路客运量25.5亿人次,增长8.4%;公路货运量15.4亿吨,增长9.2%;水路货运量5.9亿吨,同比增长8.6%。2012年年底,全省服务外包企业登记单位数有6524家;全年完成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118.5亿美元,同比增长53.6%;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97.8亿美元,同比增长53.3%。

服务业投资较快增长。全年服务业投资增长21.4%,在15个服务业行业中,投资保持增长的有14个,其中金融业增长7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3.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63.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50.3%。

三、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招生状态分析

2012年,南京共有25所院校招收高职考生,占全省高职教育招生单位的近三分之一,这一群体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5所院校共设置了207个专业(注:笔者在资料整理过程中对有不同方向的专业进行了合并),共招生34794人。与2011年相比,出现了20个新专业,同时有15个专业停止招生,招生总人数减少了4321人。

(一)专业及招生人数行业分布情况

在2012年招生的207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有59个,占专业总数的28.50%,59个专业共招生1110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31.90%。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有129个,占专业总数的62.32%,129个专业共招生1674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8.11%。其他的19个专业没有明确的产业指向,共招生6854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8.92%。

(二)新增专业的行业与产业背景

2012年在宁高职院校招生新增专业20个,合计招生875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2.5%,详情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新增的20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一产业的专业数量为0个;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数量为4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20%,共计招生188人,占新增专业招生总数的21.5%;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数量为14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70%,共计招生638人,占新增专业招生总数的72.9%;没有明确产业指向的专业2个,占新增专业总数的10%,共计招生49人,占新增专业招生总数的5.6%。

(三)停招专业的行业与产业背景

2012年与2011年相比共有15个专业停止招生,这15个专业在2011年共招生448人,平均每个专业招生约30人,招生人数最少的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只招了1人,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无线电技术专业,招收了90人。在停招的15个专业中,有10个专业指向第二产业,其余5个专业指向第三产业。

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吻合度分析

(一)总体吻合度分析

由于在宁高职院校中没有涉农专业,而在江苏省的其他城市有专业的涉农高职院校,所以在本文的分析中,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农业之间的关系暂不涉及。为了分析需要,本文将没有明确产业指向的19个专业,6854人,按产业比例分摊到第一、二、三产业中去。数据处理之后,指向第二产业的招生数为14544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1.8%,指向第三产业的招生数为19721人,占招生总人数的56.68%。

与地区产业生产总值相比,招生数向第三产业倾斜比例较高。即使结合区域内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对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预期,这一比例关系依然预示着区域内的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偏离。

(二)产业内分析

1.第二产业。表1中的数据显示,在第二产业内部,统计部分又分出了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其产值分别占地区总产值的0.6%、41.4%、2.2%、6%。

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编写的《201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将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进行归类,并依据招生数计算出分行业招生占比、分行业产值比一起构成表3。

表3第二产业产值与招生对比表

以招生占比和产值比为基础数据,绘制第二产业分行业产值比与招生占比散点图,见图1。

图1第二产业分行业产值比与招生占比散点图

散点图显示,在第二产业内部的分行业产值比与分行业专业招生占比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偏离的一点是建筑业。

散点图给出了产值比与专业招生占比之间大致的相关关系,但无法准确描述相关程度的大小。可使用eXCeL计算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其结果为0.8823,这一数据表明,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较高。

为进一步确定第二产业分行业产值比与专业招生占比之间的关系,下面开展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只需要在散点图的基础上添加趋势线,即可得到回归分析的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趋势线的公式为:y=0.423x+0.0267,拟合优度为:R2=0.7785。回归公式中的斜率0.423,反映了两个变量之间关系较强,说明分行业产业产值比每增加1%,该指向该产业的高职教育招生占比就增加3%,R2=0.7785说明这个公式能够解释数据的77.85%,说明这个公式的解释力度较强。

分析表明,在第二产业内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比例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吻合度较高,偏离较大的产业是建筑业,这和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建筑业繁荣有密切关系。

2.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一国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一个部分,国家统计部门将第三产业又划分了14个产业开展统计。依据这14个产业的划分,将高职院校的招生的专业指向再次细分,得到表4。

表4第三产业分行业产值占比与专业招生占比对比表

为了看清在第三产业内的产值占比与招生占比之间的关系,制作图3。

图3第三产业分行业产值占比与专业招生占比散点图与趋势线

图3表明在第三产业内部分行业产值占比和专业招生占比呈现出的相关性较弱,趋势线反映出产值占比和招生占比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R2=0.0976表明趋势线公式解释力度较弱。

分析表明,在第三产业内部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招生比例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吻合度较差。

五、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的建议

(一)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吻合度

分析表明,江苏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吻合度相对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业设置与招生数过于向第三产业倾斜,且分布无序,专业实力参差不齐。在2012年招生的207个专业中,有129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三产业,占专业总数的62.32%,129个专业共招生1674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48.11%;在2012年这一不均衡进一步强化,在2012年新增的20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一产业的专业为0个,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为4个,其中两个指向建筑业,有14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三产业。而在2012年取消的15个专业中,10个专业明确指向第二产业,5个专业指向第三产业。

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实力参差不齐,其中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是物流管理专业,共招生945人;招生人数最少的是医学文秘和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专业,只招了1个人,招生数超过100人的专业20个,平均每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130人。指向第三产业的大多数专业招生人数不到100人,从而专业也就无法做强,对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差。

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分布无序,与区域经济吻合度较差。

2.专业设置与招生数过于向热点行业倾斜。2012年招生的207个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共招生17384人,占当年招生总人数的49.96%。

在招生人数最多的前20个专业中,明确指向第二产业的专业数为7个,共招生5697人,前20个专业招生总人数的32.8%在指向第二产业的7个专业中,有3个专业指向产值只占6%的建筑业,合计招生2744人。明确指向第三产业的专业数9个,共招生6322人,占前20个专业招生总人数的36.4%;其中有3个专业主要指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招生人数1833人;1个会计专业,招生人数多达2821人。

3.忽视基础性行业的人才需求,不均衡有强化的趋势。在统计的25所院校中,没有一所院校招收直接指向农业的专业,而2012年农业产值占区域总产值的6.3%,从业人口更高达989.98万人。而明确指向产值占区域经济总产值41.4%的制造业专业仅有43个,招生人数仅占招生总人数的19.44%。即使是在招生人数相对较多的第三产业中,产值占比10.6%的批发和零售业,明确指向该行业的招生占比仅为1.3%。

(二)优化专业结构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主动适应江苏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化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在江苏省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重新厘定政府在专业设置中的作用与地位。政府部门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过程中,应做好政策制定,经济预测等方面的宏观职能,积极引导高等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建立符合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相关职能部门做好人才的需求预测,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设置调整的宏观指导,并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规划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指导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专业结构设置调整行为,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规划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重复与盲目,避免人才资源的过度生产。

2.强化人力资源市场在专业设置中的导向作用。就业质量是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人力资源市场是实现就业的最重要途径。因此,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人才需求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风向标的作用。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时刻关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规模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强化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建立课程适时调整机制,便于将企业对人才最新的能力需求加入到培养过程中,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上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

3.发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的自主功能。应该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自主功能,建立科学的专业设置论证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院校―行业―企业互动机制,提高专业设置与建设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建设一批与江苏省支柱产业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专业建设和调整要突出区域特点,关注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和优化专业结构统一起来,努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吻合度。

参考文献:

[1]罗素.罗素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户小英.国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对我们的启示[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3]曾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4]赵磊等.浙江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3,(30).

[5]周开俊等.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

的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2013,(26).

[6]杨濯.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13,(23).

[7]江苏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江苏统计年

鉴(201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8]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资料

汇编(2009-2011)[Z].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实效性

高中数学的总复习是高三学生将所学数学贯通的必要路程,也是学生从大量做题到理解数学的质的飞跃。所以如何做好高中数学的总复习是需要探索的一大课题。因为许多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并不能真正的融会贯通。本文将从高中数学知识点的分布情况、高中数学重难点的把握、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方法等方面阐述如何增强高中数学复习实效性。让师生共同努力,为学生的高考铺平道路。

一、高中数学复习的重难点把握

以笔者的教学经验和习惯来看,学生复习期间总是对数学重难点的把握不准确,不能把最多的精力放到重难点上去。

1.高中数学复习的重点把握。高中学生应该订立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高考,所以高考的常考点和易错点都是平时的复习重点所在。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高考数学主要通过以下几部分考察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一是三角函数,第二是立体几何,第三是概率问题,第四是数列推理,第五是解析几何,第六是函数的微积分。这五部分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数学内容,然而又都是重点内容。根据这几年的高考题目的难易程度来看,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问题以及数列推理问题都属于重点而题目比较容易。是考生需要下功夫的主要内容。尤其是三角函数和数列推理两个问题由于公式繁多,变形比较容易,所以这两个部分属于重点注意部分。在笔者讲课时,以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公式为基础延伸出不同类型题目的处理方法。而对于数列推理问题,笔者更是研究出一种以公式变形为突破口的思想方法。

2.高中数学复习难点的把握。根据高考题目的难易程度而言,解析几何和函数微积分应用为难点。解析几何以双曲线的移动和双曲线与椭圆的结合问题最为棘手,也最让学生头痛。函数微积分中的积分问题考的较少,而微分问题变形较多,有涉及到微分方程问题的题目也是十分有难度。所以高中数学的难点一般在于解析几何与函数微积分问题。

3.考生应该如何把握重难点。对于考生来讲,把握重难点是学习的基本方法。在高中数学总复习期间,一定分清自己的重难点,巩固好自己的优势,弱化自己的劣势。前期复习要攻坚克难,争取在把握好重点的同时也能多把握难点内容。复习后期,以自己的优势为主,适当放弃一部分难点内容,对考试来说也未尝不是好事。

二、以高考题目为标准培养学生自主总结习惯

高三学生数学总复习的一大目标就是高考的良好发挥,所以平时以高考题作为标准无疑是最合适的。教师要以高考题难度以及涉及面为研究对象,提升自主编写的练习题目的质量,争取趋近去高考题目的质量。而作为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点下承担更多的工作。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三点。

1.对高考题目的总结。学生在大量研究历年高考题目之后要学会对高考题目进行总结。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要自备错题集,将错题记录并多看。这只是总结的一个方面,学生要在研究高考题目时吃透出题人的意图,明确出题人的考核方法,更要明确各种题目中出题人所设的陷阱,将出题思路与学习重难点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总结。

2.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探究新的知识点和新的解题方法。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增进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过就目前来讲,还无法脱离教师的全面指导,需要老师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入手,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而达到的自我价值的满足感,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教师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就高中生学习模式而言,不同学生的互相鼓励和监督是保持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最好方法,利用高中学生的竞争性精神,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从而以外在条件为发起点而促进内在条件起到作用,从而决定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尤其是面临高考的高三学子们,在高中数学总复习时肯定是各有所长,所以让学生自由结合取长补短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方法。这样能使学生建立起互帮的体系,还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优势点更加深入的钻研。所以这无疑是高三学子复习数学的一大方法。

三、全局性把握讲解并串联知识点

全局性把握讲解知识点是作为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在学生参与数学总复习时,就不能仅仅把数学课当成复习课,要让学生体会到学到了新的东西而不是一直在复习曾经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将课程安排的科学合理,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应用于不同的题目讲解之中。

案例1笔者在讲立体几何时,以求二面角为例,用传统方法和向量方法相结合的手法解决同一道题,这样,可以在一节课里同时复习传统二面角的证明方法和向量的求法。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笔者认为在立体几何向量法解决问题时,应该加入立体解析几何的内容。虽说立体解析几何从根本上超出了高中数学的所学范围,但是让学生一直接触解析几何的理念对学生处理解析几何这一难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笔者在讲解以正方体为原型的立体几何时,会加入切割正方体并移动切割线的问题,将立体几何转化为比较容易的解析几何。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引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有些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讲得、做得很少,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这样做是有失偏颇的。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对象在学习数学知识、解析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技能的过程中,借助于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引导,其学习效能是“完全自主”状态下效能的2~3倍。新课改虽然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同时也指出,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一旦离开了教师的引导,教学就会失之于弥散。那么,教师如何引导以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在此谈些拙见,与大家探讨。

一、课堂导入,教师设计主导问题,让学生明确方向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成功的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但有些教师在情境引入中让学生看东说东、看西说西,尽情挥洒,花费十几分钟时间还不能进入主题,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从情境中提取各种信息本没有错,错的是没有方向、浪费时间。因此,情境导入要求教师及时引导,从情境中提取出为新知服务的主导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讨论、交流,明确学习方向。如“认识几分之一”教学,教师拿出几个苹果创设情境,此时,如果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很容易说苹果好吃不好吃、喜不喜欢吃、苹果价格是多少等问题,很难进入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所以,这时候,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设计主导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直奔主题。

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几个,请你用一个数表示,填入括号内。

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个苹果。

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个苹果。

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个苹果。

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到()个苹果。

前三个问题学生很容易解答,最后一个问题,学生都知道是半个苹果,但要求用一个数表示学生就犯愁了。教师偏让学生尝试,学生饶有兴趣,开动脑筋,想出各种表示方法。这时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表示“半个”的一种新的数叫作分数――[12],它是怎样得到的?如何书写?表示什么?我们一起探究。这样教学,让学生生“疑”,从学生的“疑”处入手,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产生求知欲望,自然贴切引出新知,为新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既突出了主题,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二、课堂展开,教师提供系列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

新课程改革以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获取新知,这一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做起来很难。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难以从有限的文本材料中获取新知,抑或即使获取新知也是肤浅的,缺少深入思考。因此,为了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开发文本材料,为学生提供系列材料或系列问题,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自我感悟。如“认识百分数”教学,学生会说出具体情境的百分数意义,但没有深入思考,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以银山小学六年级体育达标率80%为例)

师:谁能说出这80%的意义?

生:银山小学六年级体育达标人数是总人数的80%。

师:是不是银山小学六年级正好100个学生,达标80个?

生:不一定。

师:那你说说这80%是怎么来的?

生:[达标人数总人数]。

师:是不是直接得到80%?

生:不是。

师生完善:[达标人数总人数]。

师:既然是“达标人数”除以“总人数”转化过来的,请你假设举例,“达标人数”和“总人数”可能是多少?

生(举例以后回答):[45],[810],[3240],[4860],[80100],[160200],[12001500]。

:这些分数都相等吗?

生:相等。

师:既然相等,为什么不用[45]表示,而要用80%表示呢?

生(疑惑):对啊!平时不是说能约分的要约分吗?[45]比[80100]简单多了,为什么要用[80100]表示?

这时候,就看教师如何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引出百分数的必要性”。

师:请看下面一组材料。下面是几个学校六年级体育达标汇总情况,你能比较好差吗?(先出示前三列数据)

[学校六年级

人数达标

人数达标人数是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分母是100的分数百分数大洋

小学400370[370400][92.5100]92.5%巾山

小学366355[355366][97100]97%银山

小学54[45][80100]80%托阳

小学7366[6673][90.4100]90.4%临海

小学981911[911981][92.9100]92.9%汛桥

小学246225[225246][91.5100]91.5%杜桥

小学200180[180200][90100]90%]

有的学生说化成小数进行比较,有的学生说把分子化成相同进行比较,有的学生说通分进行比较。

师:通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现在就请大家通分进行比较,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学生无从下手。教师不断催促,学生还是抓耳挠腮无法完成,个别学生窃窃私语:“我们会二三个分数通分,不会七个分数通分。”

师:大家讨论一下,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讨论很热烈,教师也参与其中。这时,几个胆大的学生对教师说:“老师,我们以前学过,可以把几个分数化成一个指定分母的分数,您能不能确定一个分母,我们都把这些分数化成您指定的分母。”

师(面向所有学生):刚才有同学说,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分母,然后把所有分数都化成指定分母的分数,大家说这个方法行不行?

生:行!

师:既然老师可以确定,那么大家自己也可以确定一个数。大家再讨论一下,确定一个什么数做分母比较好?

学生通过讨论,认为确定100做分母比较好,转化方便。

师:那为什么不以10或1000做分母呢?

生:10有些小,1000有些大,100不大不小比较合适。

师:分母化成100以后就便于比较,这种固定的格式就叫作百分数,我们一起完善表格。(完善上面表格的后两列内容)

概括板书:

[百分数]

师:大家把达标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不管你在临海、上海,还是北京,人家一听就能比较那所学校体育达标好,达标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又可叫作百分比(百分率),也叫作达标率。再如我们穿的衣服,大家看看标签,含棉多少都用百分数表示就方便比较,如果你写成[4050],我写成[1315],就要通过计算才能比较,不方便。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化成百分之几了吗?能不能把80%约分?

生:知道了,不能约分。

教师通过一个百分数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递进,一环紧扣一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如果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很难明白百分数的实际意义,搞不懂为什么要把分母转化为100、百分数能不能约分等问题。教师呈现系列材料,让学生犯难,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解决办法,最后结合实例说明采用百分数的必要性。学生从模糊到清晰,自己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牢固建立百分数的概念,弥补了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的不足。

三、课堂练习,教师逐步引申发展,让学生巩固提升

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所以,每节课都要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如果仅仅让学生做课本上的几道习题,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可能不成问题,但要深入理解、发展能力就有难度,因为课本上的习题形式比较单一、层次不够分明。因此,要想发挥习题的多种教学功能,教师要认真钻研习题,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巧妙设计问题,一题多用,使习题真正达到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我们设计这样的一道习题。

计算下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6分米][4分米][4分米][8分米]

教师设计这样练习的目的,一方面,应用、巩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另一方面,训练学生找准相对应的底和高,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如果仅以此教学,就没有用透习题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这道习题的作用。那么,还可以怎样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呢?

思考一:平行四边形有相对应的两组底和高,这两组底和高的乘积相等吗?你能根据这道题目写出等式吗?

4×6=8×h

思考二:你能根这个等式计算另外一条底上的高的长度吗?

思考三:如果没有出示图形,仅仅告诉你:一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分别是4分米和8分米,一条边上的高是6分米,你能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学生就要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高6分米应该与什么数相对应,画在哪里,从而才能准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这样做,引申挖掘,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发展学生比较、分析、思辨等能力。这样层层递进、深入思考,学生自己是很难想到的。只有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一题多变,才能培养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

四、课堂总结,教师盘点课堂表现,让师生不断进取

课堂总结包括学习内容的总结、学习方法的总结和课堂表现的总结等内容。通过对学习内容的总结,让学生及时回忆、复习,达到巩固知识、学了能记住的目的。通过对学习方法的总结,让学生谈谈如何学习这一内容,并将此方法迁移到对其他内容的学习中,从而达到学了会学的目的。通过对课堂表现的总结,指出表现好的方面和表现不好的方面,表扬表现出色的学生,促使他们今后做得更好,达到学了还要学的目的。有的教师一讲到底,下课了匆匆收场,没有时间总结,不管是从教学角度,还是从管理角度,都是不妥的。有些教师虽然进行课堂总结,但只重视对学习内容的总结,而忽视了其他两方面内容的总结,也是有缺陷的。如“认识几分之一”这节课可以进行这三方面的总结。

1.这节课学了什么内容?(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一如何得到的?(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表示1份就是几分之一)

进一步概括,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2.我们如何学习的呢?你能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上吗?

师生讨论得出: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操作抽象得出[12],再将同一材料进行不同分法得出不同分数,然后进行系统比较、分析、概括。让学生明白操作的重要性,也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对学习数学的作用,促使他们将此方法迁移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之中。

3.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你觉得哪些同学表现比较好?你觉得老师表现怎么样?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让学生畅所欲言,回顾自己的表现,明确缺点,彰显优点。然后教师表扬得到同学肯定的部分学生,用激扬的语调大声说:相信这些同学下节课会比这节课表现更棒。还有什么比得到同伴的肯定更令人鼓舞的呢?平时虽然表现一般但本节课表现出色的学生也得到了同学、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多么令人兴奋。这样总结,能激励他们下节课有更好的表现。得到表扬的学生能把每节课都当作前进的里程碑,不断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当然,教师也要不点名地指出课堂中表现不好的一些行为,希望这些学生能得到警示,下次改正。最后,教师要对同学们能指出老师的不足之处表示感谢,并决心下节课改进。

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学生可能会对学习内容进行回忆、总结,但很难想到要总结学习方法,更难想到要总结课堂表现。通过教师引导,师生能够全面盘点课堂表现,扬长避短,不断进取。

(浙江临海市教师进修学校317000)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篇6

*,男,苗族,出生于*12月,*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系

本科学历并获理学学士学位,*年7月至*年8月在广东省开平市第一中学任教,2002年8月至今在南海区第一中学工作。*年被评定为中学数学二级教师,从1999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已满4年,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并任班主任。根据有关规定,现申报中学数学一级教师资格。

二、申报理由

从*年参加工作以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积极负责任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师德高尚,为人师表,谦虚谨慎,任劳任怨,勇挑重担,服从工作安排,尽职尽责,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刻苦钻研业务,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当强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教学效果好,教书育人成绩显著,学校及学生满意,

*年8月被评定为中学数学二级教师。担任过高一、高二和高三的数学教学任务,其中任教高三数学2年,*学年度第一学期获得“校级先进班主任”称号;200*-200*学年度第一学期获得“校级先进班主任”称号;第二学期获得“先进学科老师”称号;承担过高一、高二和高三数学尖子生培训和全国数学联赛培训工作;200*-*年在南海一中工作,担任高三(4)班班主任,高三(4)、(5)班数学科任,第一学期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和“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称号;其中担任班主任工作4年,至今任现职已满3年,符合有关规定,现申报中学数学一级教师资格。

下面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一个简表:

学年度所在学校任教班级班主任

*

三.

下面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总结

(一).在教研教学工作方面,我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深入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经常总结和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改正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力求把每个知识要点以最佳方法传授给学生,1999年-2000年,我教高一(5)、高一(6)班数学,高一(5)班班主任,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我刚毕业,经验不足,但是我有新观念、新思想,还有精力旺盛。开学我拟定四关:第一关:教材关,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觉得处理不当的地方就去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他们的热心指教下,我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填补手上资料不足,我订阅了大量的专业杂志,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第二关:吃透学生关,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作为老师,是学生信得过的朋友,跟学生交朋友,以情动人,学生因“亲师”而“信道”,会对你所教科目感兴趣。第三关:上课关,我是从学生过来的人,学生喜欢怎样的课我心里清楚,备好一节课,不一定能上好一节课,还需要你有驾驭课堂的能力,照本宣科不符合时代要求,我们需要创新,怎样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才是最重要的。我喜欢讲一些数学史,创设数学情景,拟定一些开放型题,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主动思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第四关:信息反馈关,不要自我感觉良好,就忽约了学生的心声,每一次考试后,我都会叫学生给我提出意见,综合反馈回来的信息,重新拟定教学计划。我在进步,学生也在进步,付出总会有收获的,这一年,我所执教的两个班,中段考、期终考数学科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排在前茅,在组织竞赛方面,开平一中数学科每个年级都开设尖子班,每周一节课,尖子生的培训工作由本年级的老师负责,我主动承担高一尖子生的培训工作的全部,这一年在第十一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本年级有16人获奖(1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我所执教的班有6名同学获奖,他们分别是:二等奖:关石链;三等奖:梁文江、张妙仪、关思贤、张焕堂、周卫明;因而我被“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组委会评为“数学教育优秀园丁”。2000年---2001年,学校对班进行调整,分成文科、理科,我执教高二(5)、高二(6)两个文科班,任高二(5)班班主任,班上学生的数学普遍基础差,对数学的学习不高,我明白,学校又给了我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学期我的任务比较重,既要承担全级的尖子培训的大部分工作,又要负责差生的转化,我的了!《一个不等式的探讨及推广》刊登在部级刊物《数理天地》杂志2000年12期上。我想这只是开始……,实践出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教学方面,我以基础为主,彻底弄清每一章节的定义、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深入其本质,时而讲一些数学史,时而开几道开放型题,以数学家的成长历程,以开放型题的归纳总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动手的能力,一次次的考试,一次次的向理科班平均分靠近,……。在组织竞赛方面,我负责了高二级尖子培训工作的大部分,这一年在第十二届“希望杯”数学邀请赛中,本年级有14人获奖,(3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我执教的两个文科班,选派4人参赛2人获奖,他们分别是:三等奖:李梓烽、谭国杰,因而我获开平市数学竞赛辅导优秀奖。2001年-2002年,我执教高三(5)、高三(6)两个文科班,任高三(5)班班主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探讨,刻苦钻研教学大纲,结合高三复习课的特点,狠抓学生的双基训练,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效果显著,所带的文科班在2002年的高考中成绩显著,数学单科700分以上17人次,高三(5)班数学平均分541分,高三(6)班数学平均分553分,文科数学单科平均分接近理科数学单科平均分,不得不让校长另眼相看,2002年-2003年在南海一中执教高三(4)、高三(5)两个政治B班数学,任高三(4)班班主任,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得离谱,有一部分学生初中知识都达不到,上课跟本不听。作业不做,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晓之有理,动之以情,学生因“亲师”而“信道”,慢慢的作业多起来了,数学成绩差的学生也自觉的来问问题了,每次下班是门庭如市,在2003年的高考中,成绩良好,1人上重点,15人本科,54人上专科线的好成绩,超出预想的目标!!

总之,教研是教学进步的动力,更是教学特色形成的根本途径;因材施教,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多年来我坚持在教研中教学、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教书、在思想的升华过程中育人。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开展了“主体式教学”、“分层教学”、“尝试法教学”、“自学——总结学习”的尝试和“多媒体环境下多师教学法”、“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淡化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的探索,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成为有教学个性的教师。

使用多媒体手段和借助数字化信息辅助教学是现代高水平教师的重要标志。我于1999年开始学习电脑操作,当年就能熟练使用word编印试题,掌握了excel和powerpoint的使用,2000年学习使用authorware制作简单课件,同年通过了“计算机初级考核”,2001年学习Flash软件,2002年学习photoshop和网页制作,现在已拥有个人主页——数学之门,2002年通过了计算机中级考核。

以下是工作以来承担的公开课和实验课

类型承担时间课题主办单位范围完成情况与效果

公试

开验

课课1999.10《反函数习题课》市教育局全市优秀

2000.3《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开平一中全校优秀

2000.11《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市教育局全市优秀

2002.4《在复习中怎样去分类归纳、总结及推广》南海一中全校优秀

多媒体教学,配有特殊的动画处理,教学效果很好,受到上级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21世纪的教育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继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为了进一步提高

教学水平,我积极参加省、市及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不断追踪教育科研信息,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教学法、现代教育理论。先后完成了《数学思维教育学》、《教育评价》、《计算机应用》、《数学素质教育学》、《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概论》、《生活中的数学》、《高观点下的中学数学》、《数学建模与中学数学教学》、《管理教育专题》、《高考备考方法指导》等科目的学习,成绩良好。

(二).培养青年教师方面

教学能否有新的进展和突破,教科研是关键。我喜欢参加备课组、科组、学校等组织教科研活动,如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青蓝工程”的培训,

作为二级教师,我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先后与多个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一方面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他们提供一些宝贵的教学素材;另一方面我也虚心向他们学习。

这几个青年教师进步非常快,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且能胜任高一至高三的数学

教学工作,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如2002年-2003年青年教师贺锋是第一次担任高三的教学任务。在工作中,我们开展“结对子”、一帮一活动。在备课时,我和他一起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结构和方法;探讨学生提问的角度;在他上公开课前,我和他商量公开课的内容、程序和讲课的艺术;当他教学上碰上困难时,我和他一起研究教学中出现的疑难,平时,我们设计课堂复习的教学程序,探讨网络环境下多媒体的有效利用和借助网上资源提高高考备考的方法,交流教学体会。另外,我指导贺老师做复习课件,选编高三资料。经过一个学年的培养,贺老师很快走向成熟,从一名高三级的新手变成能独当一面担任高三数学兼班主任工作的骨干;2002-2003年,张宇玉老师刚从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我利用工作之便经常与她交流,很快她就在集体备课、公开课、班主任工作等方面成熟起来,并取得令人信服的实效。

三.班主任工作方面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十分注意钻研教育理论,虚心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勤于总结工作中的得失,不断提高领班的艺术,当班主任四年了,我逐步摸索、掌握而最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与所领班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1、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工作和政治思想,大胆提拔选用有能力的学生做班干部,对班工作中的一些事务,如卫生、纪律、体育比赛、集体活动等放手让班干部去组织实施,培养他们的独立的工作能力,几年来培养了不少优秀干部和三好学生。

2、坚持一视同仁、亦师亦友的原则。对待学生,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我都待之以真诚,而且以“既是老师,更是朋友”的身份教育、引导、帮助、关心学生,和他们谈人生,谈理想,谈学习,谈作风,从而在朋友式的交谈中给他上了一堂印象最深刻、收益也最大的思想教育课。由于我坚持这样的原则,所以我既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也赢得了他们的友谊。

3、坚持正面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引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的最主要的途径。平时我十分注意从报纸、刊物、书籍中搜集思想教育的素材,随时将思想教育穿插在班会、课堂教学,个别是谈心之中。如报上刊登孔繁森、利春晓事迹的当天,我就在班上向同学们讲述了其感人的事迹,并组织开展向他们学习的活动,而《中国青年》上刊登的《除了奋斗,我别无选择》及张海迪写的《再登上一个新台阶》则是我每年用来教育学生的典型材料。而每次进行这些正面的思想教育,收到的都是学生流下感动的泪水激发起拼搏的斗志的效果。

4、把抓学习放在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位置。首先,我要求学生每学期初都要确立本学期的奋斗目标和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其次,注意指导学生制订严谨而可行的学习计划,而每过一阶段或大考之后,我又指导其进行认真地总结;第三,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务使每个学生都努力摸索、掌握到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第四,注意与科任老师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各科的情况,遇到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第五,在班级管理中,大胆实行改革,2000年担任高一(5)班的班主任时,为了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的情况,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让人人都有事做,人人参与班中的管理,把学生每八人分为一个小组,小组中有组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卫生委员等,每个小组中好中差答配,以小组为单位,每月评比一次,把各小组一月来的学习、卫生、纪律进行评定,奖励前三名。让他们小组间相互竞争,组内相互间督、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实行一段时间后使班风和学风有了显著的好转。正因我在班主任工作上倾注了自己大部分的心血,所以近4年来,我所带的班都形成了严谨的班风和良好的学风,每次考试我所带的班的成绩在年级都名列前茅。

四.转化后进生方面

在转化后进生方面,人非草木,岂能无过?我们班的黄俊,是转班到高二(6)班来的,不爱学习,生活松懈,其最大特点:仪表异常特别,头发长长,大热天戴一顶长舌帽,帽舌拖到脑后,从高一到高二,从不思改,大家都视为另类人物。其父母也无可奈何。有时迫于压力,稍作整改,但过几天依然故我。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该生本质还是好的,还算遵纪守法,在班上没有破坏力,只是在仪表方面有另类的嗜好。

在乎别人对自已的评价乃人之天性,特别是学生时代,我抓住这个特点,宣扬人性,有个性、有主见的人才会创新,才有前途,课余时间找他谈心,从家庭背景、从兴趣、从生活、从学习各方面向他了解情况,交流思想,对他敢于坚持自已观点的执着表示欣赏,还跟他分析了社会与学校的区别、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认为这种执着的精神如果用于坚持对真理、对知识的追求,是前途无量的,个人的执着不应该影响学校形象,不应该影响班集体的利益,希望他有这个认识,并反复表示对他的前途充满信心,有一天,黄俊的头发短了(我抓住机会在班上表扬他,夸他很帅,的确很帅),斜戴的帽子也没了,穿的衣服也象个学生了。

有一次他母亲送衣服来学校,对我说:“儿子近来变化很大,比以前懂事多了”

我只是笑!,要改变一个人不容易啊!

我追求完美,追求完美的人生!

五.我参加工作以来突出成绩、获奖情况

1.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被开平一中评为先进班主任

2.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被开平一中评为先进班主任

3.2001-2002学年第二学期被开平一中评为先进学科老师

4.2000年在第十一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16人获奖(1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我被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组委会评为数学教育优秀园丁;

5.2001年在第十二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中,14人获奖,(3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我获开平市数学竞赛辅导优秀奖,我被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组委会评为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

6.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被南海一中评为优秀班主任

7.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被南海一中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六.晋升后的设想

我喜欢教书,因为我喜欢那种成就感!教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不要棝桎于某种教学模式,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法,因材施教,教会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才是主要的。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结构特征;空间布局;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22-0036-05

办学体系是指由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以及不同功能的教育机构相互联系而构成的集合。职业教育的办学体系结构是否完善、层次是否丰富、功能是否健全、布局是否合理等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理清我国学术界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问题的研究状况,以“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了我国学术界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结构研究方面的文献。检索结果表明,关于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1][2][3][4][5][6][7][8]。就全国而言,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有何结构特征、层次类型特征、行业门类特征以及区域差异?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期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一、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结构特征

所谓职业教育办学主体是指职业教育的投资举办者。目前,我国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或培训机构的投资办学主体十分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中央部委办学、教育主管部门办学、地方政府办学、行业企业办学、集体办学以及政企合作办学等。总体而言,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经费的公办职业院校,另一类是由国家财政拨款以外的各类社会力量兴办的民办职业院校。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在行业门类上五花八门,但在形式上主要有两类,即以正规学历教育为主的职业院校和非学历教育的职业培训机构。

(一)职业院校办学主体结构特征

为全面了解我国不同层次职业院校办学主体的结构特征,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上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从学校数量、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和在校学生数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公办和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和结构特征,见表1。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为迅速,民办职业院校数量增长较快,但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兴办的职业院校依然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公办高职院校在教职工数、专任教师数以及在校学生数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

表1我国不同层次职业院校办学主体概况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

与高等职业教育相比,民办和公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差距更加突出,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力量还很弱。

(二)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办学主体结构特征

除了各级各类能给学生提供系统职业教育的院校以外,那些专门提供某类短期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机构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培训机构具有规模小、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灵活多样、办学成本低等特征。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有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近13万所,教学班(点)532983个,注册学生49250045人,教职工473108人,其中专任教师242299人,从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323258人。这些培训机构有的依托职业院校,有的独立办学。总体来看,政府和集体举办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占绝大多数,个体和民办的培训机构还很弱小。

从类型上看,我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企事业单位职工提供培训服务的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另一类是针对农村地区的化技术培训(学校)。除此以外,还有其他性质的培训机构。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和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从办学主体来看,我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政府部门(包括县乡层次的教育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主办,二是集体(主要是村集体)主办,三是社会个人主办。

二、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的层次结构特征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已形成了三层次多类型的结构体系。在层次上,分别是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每一层次职业教育又可细分出相应的办学形态。

(一)高等职业教育

目前,我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和机构在类型上比较多样,主要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各行各业的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独立学院、大学下设的职业学院和成教学院以及一些民办的其他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其中,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

根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11年我国有各类高等职业教育机构2772所,在校生近1763万人。其中,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共计1246所,在校生数达到966万人,教职工数约60万人,专任教师40万人左右。2011年,民办高职高专学校数共计351所,占总量的比例约为28%,学生数达216万人,比例为22%,说明民办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等职业教育

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门类上显得相对简单、清晰。我国能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有四类,分别是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以及技工学校。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其办学规模较高等职业教育要大。2011年,我国共有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5884所,约是高职院校总数的5倍,在校生约2239万人。

在四类中等职业学校中,就学校数来说,职业高中最多,共有5206所,占所有中职学校的32.8%。在校生数则是普通中专最多,2011年全国共有普通中专学校3938所,占所有中职学校的24.8%,但在校生约878万,比职业高中多出约152万,占全国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的39.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门类。二者的教职工数和专任教师数分别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总数的68.6%和69.1%。

(三)初等职业教育

我国初等职业教育不但层次低,而且办学类型也很单一,主要由职业初中承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初等职业教育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规模和地位都在不断缩减,见图1、图2。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我国有职业初中1194所,在校生88.64万人。到2011年,全国职业初中的数量减至67所,在校学生数仅有34173人,教职工2187人,专任教师1975人。

图12000~2011年职业初中学校数

图22000~2011年职业初中在校生数

三、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的产业门类特征

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导向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是否与产业经济结构相协调,专业设置能否适应并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都需进行深入分析。

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9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GDp增加值分别为35226亿元、157638亿元和148038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33%、46.24%和43.43%。具体来说,第一、第二产业GDp的比重偏高,尤其是第二产业的比重仍过高,而第三产业GDp的比重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如前所述,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可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但在学校数和招生规模上中职教育都是主体,其专业门类的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模比较有代表性。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1》的统计数据,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门类设置和产业结构并不完全一致,而是顺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有所超前。2011年,我国共有中职在校生1816万人,属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专业门类的学生数分别约为195万人、462万人、1160万人,三大产业门类学生的比重分别为10.71%、25.41%和63.88%,见表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中职在校生比例和第一产业的产值比例较为协调,均处于10%~11%之间。而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上,两者的差距较大。2009年,第二产业GDp增加值所占比重达46.24%,说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之我国第二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较多。而同期中职在校生数所占比例为25.41%,说明所有的中职在校生中,只有1/4是为第二产业培养的。换言之,在我国第二产业仍占较大比重的形势下,中职业学校第二产业门类专业的在校生数量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着第二产业的健康发展。2009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3.43%,而同期中职学校第三产业门类专业在校生的比重高达63.88%,二者相差近20个百分点,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当前第三产业门类的中职人才培养存在较大的过剩。

表2我国三大产业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门类比例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

四、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状况的区域差异特征

习惯上一般将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2011年6月国家统计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将我国的经济区域重新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以更加科学地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国家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等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6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2个省(市、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

(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

1.区际差异

从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职业教育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区际差异。在职业学校数量方面,2011年,东部地区共有高职高专、成人高校、中职学校和初职学校4538所,占全国所有职业院校总数的34%;中部六省有4010所,占30%;西部地区有3440所,占26%;东北地区最少,有1390所,占10%。从单位国土面积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平均每千平方公里土地上有职业院校12.11所,中部地区为3.96所/千平方公里,西部地区为1.07所/千平方公里,东北地区为2.17所/千平方公里。可见,不论是总量还是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的职业教育都处在领先地位。

从学生数量来看,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也走在全国前列。2011年,东部10省市各类职业院校共有在校生1416.68万人,占全国总量的39%,平均26.38人/千平方公里;中部6省有各类职业学校在校生1020.30万人,平均10.03人/千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量的28%;东北3省有253.66万人,仅占全国总量的7%,为四大经济区域中最少,平均4.12人/千平方公里;西部地区有939.02万人,占全国总量的28%,平均仅为3.25人/千平方公里,为全国四大经济区域最低。东部地区的成教、高职高专和中职学校在校生均居全国首位,所占比例分别为46%、41%和36%,其面积平均发展水平更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

2.区内差异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仅在四大经济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区域内部的发展也并不均衡。在东部地区的10省市中,2011年河北省拥有的职业学校最多,共有855所,其次是山东省,有828所,广东位列第三,有689所。高职高专院校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江苏、广东和山东,成人高校从多到少依次是北京、上海、山东,其他民办高校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上海、山东、北京,中职学校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河北、山东、广东,初职学校仅河北有1所。中部6省中,河南省的职业院校最多,达1044所,最少的是江西省,有606所。相对来说,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不如东部地区那么大。中等职业教育在河南、安徽、湖南等人口大省较为发达。东北三省中,黑龙江和辽宁的职业教育相对发达。2010年,黑龙江有520所各类职业学校,辽宁有489所。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西部地区职教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四川和陕西。2010年,作为西南经济中心的四川省共有各类职校650所,其中中职学校有558所,高职高专学生约66万人,中职在校生约124万人。地处西北的陕西省共有各类职校450所,其中382所是中职学校。就总量规模而言,这一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程度最滞后的是青海、和宁夏等少数民族自治区。

(二)我国职业教育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各区域、省之间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为找出主导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因素,以职业学校总数作为衡量各地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并整理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职校总数和各地国土面积、人口总量、GDp总量、人均GDp、总就业数、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总体来说,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有显著关联性。

1.人口因素

将各省、市、区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高职高专、成人高校、其他民办高校和中职学校)总数与相应的人口总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α系数小于0.01水平上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886,见图3,说明一个地区职业学校的多少和职业教育的规模与发展水平同该地区的人口多少高度相关。

图3职业院校总数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

2.经济发展因素

相关分析表明,一个地区的职业学校总数与其GDp总量、总就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α系数小于0.01水平上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0.85和0.748。在α系数小于0.05水平上与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和0.435。充分说明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水平主要与该地区的经济总量直接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就业人数以及规模以上企业数也越多,对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就越大。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一,国家财政拨款单一办学局面被打破,多元化办学格局正在形成,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但民办职业教育在各种层次上都还显得比较弱小甚至缺失。

第二,我国职业教育办学层次不完善,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较少,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院校缺乏。职业院校主要以初级、中级和相当于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为主,整体办学层次低,造成职业院校的社会吸引力不足。

第三,当前我国职业人才培养在专业门类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匹配问题,并集中表现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上,造成人才结构失调问题的出现。

第四,从空间布局来看,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存在区内和区间的差异,这种空间布局不均衡,与经济总量和人口因素有着正相关关系。人口规模主要影响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经济总量主要影响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战略重点就是要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适应的问题,迫切需要对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升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满足行业企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金良.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之构建[J].教育评论,2006(3):11-13.

[2]马尧炯.建立起职业教育体系[J].人民教育,1983(7):10-11.

[3]欧阳河,蒋莉,张燕.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与演进[J].职教论坛,2008(10):59-63.

[4]欧阳河.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5-7.

[5]吴福生.努力建立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J].望周刊,1985(37):45.

[6]于红旗,王键.论我国职业教育新体系的建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5-146.

[7]于明春.构建开放性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J].职业,2006(S1).

[8]周鸣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机制[J].经济导刊,2010(10):90-91.

Studyon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VocationaleducationSysteminChina

wanGJian

(Researchinstitutefor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BeijingVocationalCollegeofFinanceandCommerce,

Beijing101101,China)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为主体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106-01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落实好“以生为本”的理念,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取新知,并在总结与反思中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知识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身的感悟学到的,把课堂“让”给学生,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也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以生活情境为素材提出数学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把课堂“让”给学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应起到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剖析,引导学生向更深层面展开探究,这样才能使问题在学生的逐步探究中得到升华,也才能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一课时,传统教学都是让学生利用尺规作图的方法按要求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将这个三角形剪下与原三角形比对,观察是否重合,从而得出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教学时,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思路,让学生自主猜想具备什么条件时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样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提出问题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可以提出用最少条件得出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在用三个条件得出三角形全等时,学生会按有序思考的方法将各种可能的情况罗列出来,但有的学生提出了“两边一角”中的“两边和一边的对角相等”与“三个角对应相等”不一定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讨论,通过用多种方法验证,学生达成了共识,进而加深了对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的掌握。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数学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同时,可以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收获,在收获中提高对数学的兴趣。但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教师学会放手,只有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发现知识,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也只有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才能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升华。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对那些枯燥的计算题,多数学生并不喜欢,这时教师可以用“24点”游戏来激活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参与游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在上课伊始,教师拿出一副扑克牌进行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然后再分发给各小组一副扑克牌,让学生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他们肯定会猜想:平时严谨、刻板的数学老师要干什么?在教师作了简单的说明后,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由互动,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真正地让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在参与中收获了成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三、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

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提高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学会总结与反思,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纳入自我的认知体系中,从而在不断完善中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让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的情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总结与反思中构建知识框架、总结经验,提升数学素养。

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二次根式》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完本章之后进行知识梳理和总结,并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的学生只是罗列了本章所学的知识点,毫无新意可言;有的学生从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为出发点进行剖析,但不成系列;也有的学生将本章所学知识与已学实数和勾股定理结合在一起,使整个初中阶段的相关知识构成一个知识链,从而实现了由点及面的拓展。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篇9

二、测试项目:身高体重,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此五项的数据代表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三、测试数据:身高体重:男生营养不良0,较低体重20,正常体重160,超重56,肥胖4;女生营养不良0,较低体重54,正常体重63,超重2,肥胖1。

表1:男生240人

表2:女生120人

四、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1.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男生低体重者占总人数的8.3%,正常体重占66.7%,超重者占23.3%,肥胖者占1.7%,营养不良者为0。女生低体重者占总人数的45.8%,正常体重占52.5%,超重者占1.7%,肥胖者和营养不良者为0。统计结果说明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国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学生的身高体重的发育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营养不良检出率极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男学生超重者比例比较大,原因为日常饮食营养不平衡,摄入体内的热量增加,锻炼过少,造成脂肪在体内堆积。女生的低体重者比例过大,为了保持良好的体型而在日常的饮食时少吃或者不吃造成体重偏低的结果。

2.表1、表2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耐力素质明显偏低,优秀率仅为男生4.6%,女生5%。而应该占绝大多数的良好率仅为男生42.9%,女生13.3%,优秀率和良好率的总和不到总人数的50%。与之相对应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测试结果也不理想,优秀率为男生3.3%,女生1.7%。良好率为男生50%,女生20%,优秀率和良好率的总和同样不足50%。反映力量素质的握力体重指数测试结果同样偏低,优秀率为男生7.5%,女生3.3%。良好率为男生44.2%女生13.3%。统计数据显示:学生的耐力素质、力量素质、肺功能体重指数三项成绩偏低。只有反映学生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测试结果较为正常,优秀率为男生12.5%,女生11.7%,良好率为男生75%,女生61.7%。

3.结果分析:耐力素质是衡量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劳动工作能力的基本素质,耐力水平对学生的健康状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握力能够间接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从测试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生的耐力素质、力量素质、肺功能机能水平总体偏低。这三项指标占《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五项测试中的三项,也就是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偏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第一,学生对健康的概念认识不清,认为只要不得病就是健康,没有认识到身体形态、机能、基础素质才是健康水平的主要要素。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互联网等活动上,体育锻炼时间不够、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好的主要原因。第三,饮食结构和习惯不合理,造成摄入体内的营养成分不均衡,也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要原因。

4.建议:为了使学生的健康水平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应该做到:第一,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健康概念。第二,科学综合的评价学生的个体体质健康状况,对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监控和及时反馈,激发学生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第三,改变课程结构和教学策略,建议增加体育课的教学时数。第四,指导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篇10

【关键词】人口结构主成份分析教育投资经济发展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人类社会最基础的问题。而且也引起了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从古典经济学派到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人口与经济理论,包括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理论,人口增长阻碍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适度人口理论等。这些理论都说明人口数量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自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果。然而随着人口生育率的急剧下降,新的人口问题即人口结构极不寻常的蜕变显现出来。如果说数量问题是20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的话,那么结构问题就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关于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做了一定的研究。有研究表明,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人才,但是,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稳定,会造成人口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地方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何楠,2007)。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湖北经济发展中人口知识水平偏低对经济具有较大的负作用也体现了这一点。

一、湖北省人口结构构成与影响经济发展的因子分析

人口结构包括的因素很多:性别比、城镇化水平、产业人口结构、科技人员及人口受教育水平等,而这些方面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此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数据的可得性,确定以下解释变量代表人口结构的各种因素:X1: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X2: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X3: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4: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5:自然科技人员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6:残疾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7: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8:中等学校在校生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9:初等学校在校生数占总人口的比例(%)。9个解释变量全部为比例数值。由于以上考虑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广泛,而且每一个因子都是占总人口的比例数值。所以要考虑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选择湖北省的GDp作为反映经济发展的被解释变量Y。所引用的数据为湖北省1978-2006年共29年的年度资料。数据来源为湖北省统计年鉴1978-2006年的相关项目。

运用SaS软件对Xi与Y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提取因子的依据是Xi(i=1,2,…,9)的相关系数矩阵R,经过试算得出,提取5个因子合适,以方差最大法做因子旋转,回归方法计算因子得分,利用SaS软件得到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5个因子方差贡献累计达到1.0139,说明5个因子完全可以解释9个变量的信息。

由前5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正交因子旋转结果,如表2所示,旋转后的因子得分矩阵如表3所示。

由表2可知,可以命名第一因子F1为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4)和自然科技人员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5)的综合因子即服务产业人口因子;第二个因子F2为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7)和中等学校在校生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8)的综合因子即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因子;第三个因子F3为残疾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6)即残疾人口因子;第四个因子F4为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X1)即性别因子;第五个因子F5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X2),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3)和初等学校在校生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9)即低知识水平劳动者因子。由表3可以得到5个因子变量的值,从而方便后面的模型建立与分析。

二、计量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根据所做的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研究需要,设定Y与Fi(i=1,2,…,5)之间的回归模型为:

最后得到的回归方程的R2=0.9830,调整后的R2=0.9810,方程的拟合程度较高。F值为482.92,p值

从以上的定量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三个结论:湖北省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结为3类。第一类是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因子(为F2中的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7);第二类是性别因子(为F4中的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X1);第三类为具有较低知识水平劳动者因子(为F5中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X2,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3和初等学校在校生数占总人口的比例X9)。F1和F3因子由于没有通过检验,故剔除。其中由因子回归方程可以看出,第一类和第三类因子对经济的影响最大,而且教育水平呈两极化对经济进行影响,一方面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人口因子对经济的贡献率为8.5388,另一方面较低受教育水平的劳动者这里主要指一产业从业人口因子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0546,两个因子都极显著,第二类因子对经济的贡献率也较大。总之,这三类因子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模型有较好的解释作用。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湖北省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较高受教育水平因子是影响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舒尔茨在其理论著作中早就提出了人口质量的概念,认为经济发展的程度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一国的人口素质的高低。舒尔茨的论断不仅为许多经济学家认同,而且也为各国现实所证实。人口素质越高,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高。在本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较高水平受教育程度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由较大的正影响,这一点是与舒尔茨的论断相符合的。一个地区的整体受教育水平是影响该地区GDp的一个重要因素,地区人口受教育的程度与GD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性别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目前,湖北省仍然是男多女少,男性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1%左右。而由于男性人口占主要,因此主要的劳动力就比较充足,因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从而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说明湖北省经济发展主要还是靠劳动密集型来促进的。低知识水平劳动者因子对湖北省经济发展有明显的负作用,关于低知识水平劳动者也是与舒尔茨的人口质量学说相印证的,而湖北省的低知识水平劳动力对经济的显著负作用也从侧面说明了劳动者素质不高是制约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在湖北省现阶段,提高劳动者素质对经济的正影响会大于低水平劳动者对经济的负作用。

三、优化人口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

根据以上对湖北省人口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分析,为促进湖北省经济的良好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大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始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一点在蔡增正《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证依据》中重点提及过:继续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与人口政策相结合。要将解决人口文化教育素质不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矛盾放在重要位置,将人口政策的重点逐步转移到提高人口素质上,周宏春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现状与政策建议》一文中说到提高人口素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第二,发展多种层次教育,适应不同劳动者对知识的需求。并且根据国家要求,鼓励促进职业教育,从而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大量合格的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第三,提高人口质量,改革企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自动化,控制人口增长,平衡男女比例,继续坚定不移的执行计划生育的相关政策,维持社会男女人口结构,保证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何楠:郑州市人口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经纬,2007(2).

[2]珊丹:深圳市人口结构分析与经济发展[J].西北人口,2002(4).

[3]刘毅、张建梅、程慧: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分析――对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检验[J].经济问题探索,2007(10).

[4]西多・w・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5]汪长江:沿海地区人口结构对经济水平影响的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