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学高二总结十篇化学高二总结十篇

化学高二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7:04

化学高二总结篇1

高二化学备课组成员由我和朱国英老师组成。高二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二第二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二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一次的测验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是化学实验考查,我和朱老师为使学生能全面通过,平时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多动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考试前一周加班加点让学生到实验室里训练,以增强他们的熟练程度。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汪萍琪、朱国英老师的示范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高二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二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二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化学高二总结篇2

1、课前准备:备好课。

把握课程目标,使知识技能与学生生产生活实际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的体验、感悟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积累相结合;使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与学生立志化学研究为化学的发展而努力的志向相结合;逐步转变以知识教学为主的备课模式,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变革。

2、认真钻研教材。

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那些材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的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己经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教学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学为主体,教为客体。教如何实现客体适应于主体特点,从学生为本源的思维策略去实施教学,才是培养有特色、有创新、有发展的新人才观的根本要求。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对象为微观粒子,看不见,模不着,学习中增加难度,从思维的角度看,对学生抽象思维要求很高,特别是高中教学,这种问题更加明显。如何建立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联结点,只有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效应。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抓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训练,除了教材中安排的演示实验保证高质量完成,还结合知识系统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部分演示实验,保证学生实验的做出率100%,对于某些用品,发动学生自己想办法,使用代用品,或者缩小实验用品的比例,或者采用微型实验,实验中,随时引导学生养成节约、勤俭的良好习惯。

既学习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鼓励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材料,并制成材料实物标本,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动手、对比、判断,增强对材料的理解,体验化学对生活的促进作用,培养学习化学的情感。在能源利用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对家庭燃料的构成、性能、价格、资源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实际调查、分析,提出自己对燃料利用的见解。

化学高二总结篇3

怎样才能克服学习化学时普遍感到的多、乱、杂、理解不透、记忆不深刻和应用不好的现象呢?

在近些年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章节知识总结”法,并把这一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这种方法。对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起了促进作用。

所谓“章节知识总结”法,就是每学完一章知识后,进行一次全章的知识小结。即把学过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知识的体系,相互间的联系,内在规律,用最简单的语言或文字表述出来,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成网。

总结知识的过程,可认为是整理和消化知识的过程,通过总结知识也可以检验自己学习这一章知识的效果如何,及时得到反馈,并得以矫正。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一、高一年级(我称此阶段为培养阶段)

在培养阶段,每章讲完后,主要是教师带着学生做总结,特别是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教给学生总结方法,一般向学生介绍三种方法。

(一)读书笔记法

即按教材知识顺序,根据个人的理解,将重点、难点用简要的语言记述下来。

(二)网络图示法

根据化学的特点,以代表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主线,按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将全章的重点知识整理出来。这样,将知识网络化,易于记忆。

(三)联络图示法

用分子式表示各重点物质,用箭头指示出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形成相互转化关系的网络图。画好联络图后,再向学生提出五项要求:

1.写出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是氧化一还原反应的,分析氧化一还原反应过程。(包括分析电子转移方向数目;氧化剂、还原剂等)

3.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4.描述某些反应的反应现象。

5.指出某些反应的实际用途。

经过高一一年的培养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会总结方法。

二、高二年级(称为学生自我实践阶段)

高一一年的训练,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总结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一般利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时间,让学生将高一学过的知识,按着自己的理解,重新做一次总结,开学后让学生交上来,升入高二后,每学完一章,便让学生先自己做章节总结,择其优者,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在学生互相交流时,教师适时的引导补充,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总结重新整理,完善后上交,教师进行批阅。这样学生自己动手,看书,查资料,互相讨论,深思熟虑后。把知识重新组织起来,变成有规律的,自己认可的东西,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自学习兴趣。

经过总结,学生对知识从无疑到有疑,又从有疑到无疑,提高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向着深层次,高水平的阶段迈进。高二学年结束前,搞一次元素化合物部分章节知识总结的展览。这样又为学生提供了复习知识和互相学习的机会。

三、高三年级(称为再提高阶段)

有了两年的基础,在高三进行章节知识总结时,就可以以学生为主了,教师适当加以指导,有时分专题让学生讨论;有时提出难点让学生看书,查资料后来解释;有时让学生自己出一份单元测验题。其结果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对知识的总结,可以巩固和深化已学习过的知识,给应用知识打好基础,学生总结知识不是单纯的抄书,是经过看书、理解、重新组织,并选择适宜的表达形式,这样就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自学能力。

这种“章节知识总结”法,我已坚持实践了多年,效果比较显著。几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

1.采用“章节知识总结”法,训练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习成绩有大幅度提高。

2.采用“章节知识总结”法,其过程中增加了学生的活动内容,发挥了学生这一主体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化学高二总结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升级;产业转移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114-02

引言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造和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如何把握市场的动态变化,寻找规划河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和路径,发挥区位优势并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实现河南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很多。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的《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在威廉·配第的关于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研究成果之上完成,书中在阐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演变规律。即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钱纳里和赛尔昆在《发展的形式,1950—1970》中,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投资和技术进步主要集中于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而剩余劳动力主要集中于农业部门。汪茂泰和钱龙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中对完全消耗系数、投入—产出系数进行实证分析,提出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现阶段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明显;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具有不相适应性。

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和演变趋势与这些研究相符吗?河南省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在中原崛起战略的带动下迅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以1978—2011年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建立模型来探索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的方向。

一、河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和优化。这可以从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看出。

图11978—2011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河南省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相比而言,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39.8%下降到2011年的17.6%,第二产业由1978年的42.6%上升到2011年的57.3%,第三产业由1978年的17.6上升到2011年的29.7%,非农产值比重在不断上升,这符合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度化方向发展的特点。

1978—2011年中,较为重要的年份是1986年和1992年。在1986年以前,河南省产业结构为“一、二、三”格局,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比重最小。1986—1991年间,河南省产业结构变为“二、一、三”格局,即第二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主导产业。从1992年开始至今,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格局。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39.8%下降到2011年的13%,全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10%,可见,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一直高于全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河南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42.6%上升到2004年的48.9%,从2005年的52.1%上升到2011年的57.3%,而全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47.9%下降到2004年的46.2%,从2005年的47.4%下降到2011年的46.6%,2005年以前河南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一直低于全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2005年以后河南第二产业迅速发展,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严重偏低,从1978年的17.6%上升到2011年的29.7%,而全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11年的43.4%,河南省第三产业一直缺乏竞争力。总的来说,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增长方式,这已经成为河南省在中原崛起中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

二、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Romer认为,短期经济增长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带来的,但是长期经济增长只依赖于技术进步。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必须是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中发挥作用的。在资本、劳动和技术既定的情况下,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根据三次产业的划分,假定河南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函数为:Y=F(x1,x2,x3,ε),Y表示总产出,xi(i=1,2,3)表示第i产业的产出量,ε表示除了三次产业以外的其他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则模型logY=β0+β1logx1+β2logx2+β3logx3+ε可直接求出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了检验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1978—2011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为样本,运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如下估计结果:

log(Y)=0.721log(x1)+0.424log(x2+x3)

(19.63)(13.51)

R2=0.9986,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第一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721,即第一产业每增长1%,GDp将会上升0.72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424,第二三产业每增长1%,GDp将会上升0.424%。

x3=159.84+0.512x2

(3.593)(57.48)

R2=0.99,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引致推动作用,模型系数为0.512。

用同样的方法对中国1978—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为样本,运用eviews软件对上述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如下估计结果:

log(Y)=0.4531log(x1)+0.631log(x2+x3)

(20.826)(33.692)

R2=0.999,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第一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453,即第一产业每增长1%,GDp将会上升0.45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总支出弹性为0.631,第二三产业每增长1%,GDp将会上升0.631%。

x3=2575.242+0.924x2

(-4.32)(115.83)

R2=0.9976,回归方程在总体上拟合程度很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参数在0.05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国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引致推动作用,模型系数为0.924。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全国的水平,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引致推动作用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的来说,第二三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并且与第一二产业相比,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三、优化河南省产业结构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时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组合也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产业动态优势也时刻在发生变化。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式,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社会经济状况,依据河南省各个区域的区位条件和区域优势,要创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逐步增强对发展中地区产业转移的吸引力。

河南省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交通、通讯、城市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还要加强对市场、社会服务等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创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大力改善服务业基础设施,提高商品流通的速度、质量、规模和效益,强化包括金融、保险、证券、物流、专业咨询等配套服务,提高和加强对转移企业的服务水平。

产业结构优化应注重协调原则。要注意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为出发点,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关系,促进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重点调整转移资本在一、二、三产业的投资结构,实现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的协调统一发展。

首先,积极改造传统农业。积极引导转移资本投向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研发及推广、生态农业和环保型农业的开发,以及一些与农业相关的产业领域,以改造传统农业并提高农产品生产科技水平。

其次,不断提高工业化整体水平。第二产业是决定人均收入和就业结构的关键,若没有第二产业的物质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发展第二产业过程中,要注意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共同发展战略,还要充分考虑现有的优势,继续保持在食品加工业、医药、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的优势地位,以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重视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创业,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最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目前,河南省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员比重都严重落后于我国平均水平,改变落后状况,使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有利于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城市化建设,引导转移资本投向现代物流、旅游、文化、会展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领域,积极发展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高成长业。

河南省应抓住机遇,扩大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引进和接纳,适度控制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引进,逐步提高产业吸纳的层次。准确选定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点,引导产业转移资本投向河南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以提高承接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演进。同时,可以实施适度的提升式承接策略,引导转移资本投向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这样,更能够立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起点上,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引进新兴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这对促进河南省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威廉·配第.政治算数[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形式:1950—197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汪茂泰,钱龙.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2).

[4]郑云.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和现实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化学高二总结篇5

(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全球变暖与环境污染日益引起来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并引起理论界的探索研究。采用ipCC计算方法,对中国碳排放量进行估算,并定量研究了碳排放量与GDp,碳排放强度与能源消费结构、环境治理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碳排放量与GDp显著正相关,碳排放强度与环境治理水平显著负相关,最后,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等角度提出促进中国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碳排放数据;碳排放强度;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X78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6.0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基于CGe模型的我国低碳发展政策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2YJa790214);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科研究“三重”重大专项“新常态下河南省产业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对策”(项目编号:2014-SZZD-07)

收稿日期:2014-12-26

0引言

根据联合国(nGo)世界和平基金会世界低碳环保联盟总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碳排放量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家,但人均碳排放却远远低于美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阶段内,对于能源消费数量庞大,而且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关注以及国内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引起人民关注,减少二氧化碳等废弃物排放,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已经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2009年中国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中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中国每单位GDp中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首先要明确影响二氧化碳产生的因素,较为经济、准确地获得二氧化碳排放数据。本文将估算中国碳排放数据,为低成本、高质量获取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参考依据。

国内外有关估算碳排放数据的方法的研究主要有,Druckman等采用类多维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结果显示英国碳排放量与收入水平、居所、职位和家庭组成有关;Ramakrishnan应用Dea方法研究了了GDp、能源消费、碳排放三者之间的联系;UgurSoytas运用VaR模型研究了美国能源消耗、GDp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魏楚通过研究发现GDp增长与能源利用效率对碳排放影响较大;许士春采用LmDi加和分解法得出我国碳排放的最大驱动因素经济产出效应而最大的抑制因素为产业结构效应的结论;赵敏利用ipCC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方法估算出上海居民城市交通碳排放数据,并分析了碳排放强度;叶震参考了RaS双向平衡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估算出我国1995-2009年数据。现有文献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技术以及能源消费结构有重要的关系,然而现有研究方法有些过于复杂,所需要的参数较多,结果未必更真实接近真实碳排放量。

1碳排放数据的估算方法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如投入产出法、碳足迹计算器法、ippC计算法等。ipCC计算碳排放的方法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的,为世界通用的计算方法,ipCC的评估报告阐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为人工排放,而人工排放的途径主要来源能源消费。尽管各国减排技术或资源禀赋存在诸多差异,但是这种方法依然可以通过变换相应参数进行调整,这种方法为研究者提供了所需要的各种能源的参数以及排放因子的缺省值,计算十分简单。

采用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方法,假设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为固定数值,将其结合能源消费数据:

式(1)中,a为通过能源消费向空气中排放的碳排放总量;Bi为能源i消费量;i为能源种类;i=1,2,3,估算的是由煤、石油、天然气三种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量;Ci为能源i的碳排放系数。

上述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在连续进行时间序列数据估算时存在一个缺陷,即如果选定基年的碳排放系数,那么基年以后年份同样选择相同的碳排放系数,则明显没考虑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综合治理的因素,因为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提高,循环利用或综合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弃物的力度也在加大。但是很难获得二氧化碳回收等方面的数据,因此,选择“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这一指标修正碳排放系数。

取某一种能源基年的碳排放系数为Ci1,基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值为,则基年以后任一年份碳排放系数为:

本文选择2000年为基年,利用以上公式估算中国2000-2012年碳排放总量(文中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GDp以2012年价格计算,估算结果如表1和图1。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在总体增长的趋势中,出现几次阶段性下降现象,主要原因不是能源消费总量下降,而是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中国碳排放量主要由煤炭产生,而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较少,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较大,而其他所占比重较小,产生单位热量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多。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见图2。

碳排放强度是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其大小直接反映了经济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大小。从图2可以看出,碳排放强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中国在节能减排上取得的成效,然而应该认识到中国碳排放强度依然较高,而且最近几年下降速度变慢。

2碳排放量与GDp关系

中国经济正在处于高速发展之中,能源消费结构和环境治理水平也在不断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碳排放量的增长,而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和环境治理水平提高又减少了碳排放量。因此,有必要研究碳排放量与GDp关系以及碳排放强度与能源消费结构、环境治理水平的关系。

为解释变量,以2012年不变价格计算,碳排放量被为被解释变量,模型中参数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则中国二氧化碳碳排放量与的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用2000-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估计模型中的参数,则2000-2012年中国二氧化碳碳排放量与的关系为:

从上述建立的一次线性回归模型各参数可以看出,GDp对碳排放量显著,回归系数显示为正值,表明中国GDp显著正向影响碳排放量,随着GDp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与之同步增长的趋势,并且GDp每增加1亿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0.24万t。由于GDp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呈长期的单调递增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将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减排压力。

用Ci表示碳排放强度,f1、f2分别代表煤炭、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用表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000-2012年,中国碳排放强度能源利用结构以及环境治理水平的回归如下:

括号中数据为相应参数的t检验值,1%显著。

碳排放强度和煤炭、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变化的正向关系说明,煤炭、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的提高都会使碳排放强度增加,但是从回归结果来看,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1%要比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1%促进碳排放强度增加得快一些,因此,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提高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符号为负,表明环境治理水平能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系数的绝对值较大,表明在中国提高环境污染治理将会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

3促进中国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

3.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的局面

要把加快低碳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宣传,使全社会认识到中国由于经济发展引起的过多碳排放量面临的国际减排压力,以及由于大量碳排放量引起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要明确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碳排放方面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要牢固确立低碳发展意识,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保护环境等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要发展理念。要区别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部分内容,经济发展不仅有经济总量的增加,更需要有经济效益、环境治理以及人民水平的提高。中国要避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低碳发展。

3.2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由于不同产业生产相同价值的产品其消耗的能源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生产等值产品第二产业消耗的能源最多,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最多,第三产业消耗的能源最少,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最少。中国要想完成在哥本哈根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中作出的承诺,就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力争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碳排放总量最少。

3.3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碳排放强度与能源利用结构显著相关,一般来说,产生等热煤碳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少,而清洁能源排放更少。长期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形成以煤炭为主,清洁能源较少的局面,在一定程度造成了碳排放量的快速增加。因此,要加大对风能、核能、水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另外,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在改善国内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碳排放量的同时,又可以显著促进经济增长。

3.4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中国碳排放量的增加,影响因素很多,由前面研究可以看出环境治理能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一直较低,而且其值一直难以稳定,处于不断变化中。当前,中国面临诸多问题,其中大部分问题都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不够相关,因此,有必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可以逐步引入碳税制度。碳税可以迫使企业因为沉重的税收而放弃碳排放量较多的一些产品生产,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最具有市场效率的减少碳排放的经济政策手段之一。

3.5增加碳汇

减少二氧化碳除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外,还应该尽量吸收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碳汇的目的就是从大气中除去二氧化碳的一些方法过程、活动以及机制,主要依靠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是最大的碳库,通过树木和花草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出氧气并向外排出,这样会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缓气候变暖的效果。当前,中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较低,需要继续增加森林面积。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排放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十分庞大,要想保证空气质量,减缓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需要扩大森林面积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另外,国土的绿化会使国家的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观光,不仅有利于降低二氧化碳,同时也可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angelaDruckman.theCarbonFootprintofUKHouseholds1990-2004[J].ecologicaleconomics,2009(68)

2Ramakrishnan.FactorefficiencyperspectivetotheRelationshipsamongworldGDp,energyConsumptionandCarbonDioxideemissions[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SocialChange,2006(73)

3UgurSoytas.energyConsumption,income,andCarbonemissionsintheUnitedState[J].ecologicaleconomics,2007(62)

4蒋金荷.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11(4)

5许士春,习蓉,何正霞.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J].资源科学,2012(1)

6赵敏.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o2排放及减排对策[J].环境科学研究,2009(6)

化学高二总结篇6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包容无遗。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使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历史性的潮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了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才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我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的商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显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是在18世纪末进入这个阶段内……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1940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theCon-ditionsofeconomicprogress)一书中,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研究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化之间的关系的规律,从而拓展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应用研究,使得三次产业分类方法得到了普及。因此,三次产业分类方法更多地是与克拉克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这种产业的分类方法又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法。

1.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提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验性学说。早在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已经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研究成果之上,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的。克拉克认为他的发现只是印证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观点而已,故后人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克拉克首先把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三个主要部门,即现在普遍称作的三次产业:农业——第一产业;制造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第三产业。克拉克所说的农业除了包括种植业外,还包括畜牧业、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矿业被认为处在边界线上。采矿业在经济活动中分明是取自于自然的产业,理应划入第一产业。但采矿业有更多的属性近乎制造业。克拉克在1951年出版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二版)时,将其划入了第二产业。这个部门的特点是所有行业都直接地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部门除少数例外,通常遵循报酬递减规律。制造业被定义为:一个不直接使用自然资源,大批量连续生产可运输产品的过程。这个定义排除了不可运输产品(建筑与公共工程)的生产和小规模的不连续过程(如手工缝衣或修鞋等)。制造业的基本性质是它的材料和产品娟必要即可远距离地运输,它要求有相当大的资本投资和高度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部门的生产具有报酬递增的特点。第三部门由大量的不同活动所组成,克拉克把它们统称为服务部门。这个部门包括建筑、运输与通信、商业与金融、专业服务(如教育、卫生、法律等)、公共行政与国防以及个人服务业等。服务业按照某种目的还可以区分为直接提供给最终购买者(消费者、投资者和政府)的服务,和被用来帮助其他生产过程的服务(如商品运输、批发商业以及为商业目的乘客旅行和旅馆提供等)。

克拉克在搜集和整理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国际比较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②克拉克认为,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因此,配第-克拉克定理可以表达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小。

克拉克对其本人总结的规律提出了两点解释,一是需求因素,二是效率因素。关于需求因素,克拉克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很明显,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一直在下降,而对制造品的相对需求开始上升然后下降,而让位于服务业。”③他进一步指出,如果把服务业限于对消费者的服务,那么,相对于其他产品,服务业不会表现出很高的边际需求。但是,若把服务业扩大到包括为企业提供的服务,那就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服务业的相对需求将是上升的。除了部门间需求差别外,部门间效率差别也是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克拉克观点,不同部门存在不同的生产产率。制造业的人时实际产品差不多总是比同一个经济中其他部门的人时实际产品以更大比例增长,因此,“制造品的一个静止的相对需求将会导致该部门就业劳动力比例的下降。甚至当制造品相对需求增加时,我们仍然可以一般地预期,在长期该部门的就业劳动力比例是下降的”①。农业劳动生产率除原始社会外也显示了持续上升的趋势,虽然通常没有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上升得那么迅速。上升的生产率与持续下降的相对需求结合在一起,必然导致农业劳动力比例持续下降。当然,服务业的效率也同样得到巨大的改善,但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对服务业的各个部门的需求比生产率增加来得更为迅猛,因而服务业中劳动力的相对比例相应地迅速提高。

克拉克认为,“经济规律是从比较观察中总结出来的,而不是从事先假定中演绎出来的”②克拉克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的序言中明确指出:经济学应当是建立在对经济世界现实材料的收集和考察基础上的科学。因而,克拉克对经济世界分析方法的思想,体现在其产业结构理论中有如下特点:(1)克拉克的产业结构研究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把全部经济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作为基本框架。③(2)克拉克采用了劳动力这一指标来分析产业结构的演变。克拉克考察了经济发展进程中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的变化。(3)克拉克通过分析若干国家在一定时间序列中所发生的变化,来探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一国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规律。(4)克拉克引用了最终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以及劳动生产率劳动来规范经济事实。

因此,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上看,克拉克所发现的规律,其理论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配第定理,即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描述性规律现象;二是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分类法。

2.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是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在西方经济学界获得“国民生产总值之父”的美名。他特别强调经验统计对经济学研究的意义。1971年,他因在各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的结构分析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产业结构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现代经济增长:速率、结构与扩展》④和《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出和生产结构》等专著中。

库兹涅茨在继承了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他探讨了国民收入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分布与变化趋势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化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方面的研究。

库兹涅茨把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a部门)、工业部门(i部门)和服务业部门(S部门)。他认为:“分三个主要部门:农业及相关的渔业、林业和狩猎;工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水力电力、运输业和通信;服务业——贸易、金融、不动产、动产、商业、仆佣、专业人员及政府。每个主要部门所包括的行业,在考虑原材料、生产性营运、最终产品及其行业间的区别特征方面各有不同,因此,同广义分类一样,以上的狭义分类定有不同意见。”⑤

库兹涅茨认为,“在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口和产值的高速增长总是伴随着多种产业比重在总产出和所使用的生产性资源方面的明显变动”⑥他在收集和整理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基础上,通过对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进程中,这些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净值中所占份额的趋势是类似的:a部门的份额显著下降,从开初几十年的40%以上降到近年来的10%以下,i部门的份额显示上升,从开初几十年的22%-25%上升到近年来的40%-50%,以及S部门的份额微微的而且不是始终如一地上升……这些趋势在按当年价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份额数量中可看到……所有这些都由近年的按人口平均总产值中的部门份额间的截面联系进一步证实。”①

“在发达国家的增长进程中,a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急速地下降,从开初的50%-60%水平下降到60年代初的10%以下到20%左右的水平。i部门份额则从开初水平的20%-40%,在大多数国家都上升到超过40%—但情况与产值份额的变动不同:i部门份额的上升与a部门份额的下降相关地来看,它并不占支配地位。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中,i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上升,或是低于S部门,或是大体相等。i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和缓上升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份额的和缓上升,这同制造业在产值中所占份额的具有支配作用的上升恰成对照。接着的则是S部门份额的显著上升,它抵消了a部门份额下降的大部分。如果说,产值结构的‘工业化’和部分地‘服务化’了。”②当然,“主要部门在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的趋势与按人口平均产值及劳动力份额间近年来的截面联系是相一致的”③。

库兹涅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部门相对产值的概念,对部门i的产值与部门i的资源份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

我们令:t和ti分别为总产值和部门i的产值;o和oi分别为总资源和用于部门i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或两者);fi为部门i占总产值的比重;gi为部门i占总资源的比重。则有fi/gi=(ti/oi)(t/o)

因此,如果这个部门占总产量的比重上升比例(ki)大于其中总资源的比重的上升(mi),相对于全国劳动生产率,这个部门劳动生产率上升;如果这个部门占总产量的比重的下降比例少于其占资源比重的下降,也会有同样的结果。当然,这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运动,也将依赖于全国单位资源产出率的变动(t/o)。

在多数国家农业部门占总资源(劳动力、资本或两者)比重的相对下降几乎与其占总产值比重的相对下降一致,那么ki/mi约为1。相对于全国的劳动生产率而言,这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肯定保持着同一水平,因而,农业部门劳动率的增长速度肯定与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一致。同样地,工业部门的情况证明,其占总资源的比重上升比例比其占总产值比重上升慢得多;而且由于ki/mi大于1,与整个经济劳动生产率相比,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肯定会明显地以高速上升。最后,事实表明,一些国家服务部门占总资源的比重相对上升得比其占总产量比重要快;且ki/mi小于1,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明显地低于整个经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

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一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这表现为三次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所处地位的变化。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三次产业结构有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种趋势分别反映在劳动力结构、产值结构等方面。

1、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趋势。随着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从一国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截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点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小,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必然会同“一、二、三”向“三、二、一”转换(表6—1)。

《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显示,世界各国在19605年至1980年世界经济普遍增长的情况下,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类型,其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都呈现出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表现在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都有所下降,低收入国家或地区下降了5%,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下降了19%,发在国家或地区下降了11%。其中,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下降得尤为明显。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都有所上升,低收入国家或地区上升了1%,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上升了11%,发达国家或地区上升了14%。其中,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得尤为明显。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或地区的比重有所上升,分别提高了4%和8%。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第三产业的空前发展,极大地吸引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向其转移,从而形成劳动力产业分布的“三、二、一”格局。

《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同时显示,在进行同一时点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类别横向比较时,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分布比重也存在着向“三、二、一”演变的趋势。从1960年和1980年两个时点横向比较分别观察到,一国经济处在低收入阶段,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占绝对地位,而一国经济进入高收入的阶段时,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位居第一位。一国经济从低入到高收入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大约下降了60%,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上升了约20%-30%,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上升更为迅猛,约为30%-40%。这些充分证明了,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第三产业对劳动力转移吸引力最大,从而形成劳动力产业分布的“三、二、一”格局。

2.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趋势。一般在工业化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以食品、纺织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么饮食、商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较小,因而,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呈现“一、二、三”的格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社会消费需求升迁,以机械制造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迅速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随之变化为“二、一、三”或“二、三、一”的格局。进入工业化后期,以金融、保险、医疗、教育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迅速软化,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随之演化为“三、二、一”的格局(表6—2)。

《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显示,1960年至1990年,发展水平不同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类型,其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都呈现出向“三、二、一”转变的趋势。这表现在低收入国家及地区的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了17%,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11%,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了6%,其中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比较显著。

因而,低收入国家及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960年的“一、三、二”,转换为1980年的“二、一、三”,1990年演化为“二、三、一”。低收入国家地区在1980年和1990年的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结构属于向“三、二、一”演化的过渡状态。中等收入国家及地区的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始终呈现出“三、二、一”的状态,但其内部构造有所变化,即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得继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趋缓。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三次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也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但产业结构软化趋势非常迅猛。在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迅猛上升的同时,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趋于下降。因此,从不同收入的国家类型的时间序列中可以观察到,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先升后降。这必然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演化为“三、二、一”。

《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的统计资料同时显示,在进行同样是时间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类型横向比较时,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次序也存在着向“三、二、一”演变的趋势。对1960年、1980年和1990年三个时点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及地区,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得较低;与此相反,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而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对1960年、1980年和1990年三个时点横向比较同时发现,一国经济从人均低收入进入到人均高收入的发展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会持续上升,而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会先升后降。综合横向比较分析结果可知:一国经济发展从人均低收入到人均高收入水平的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次序必然由“一、二、三”演化到“三、二、一”的结构状态。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因素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因素,单就技术经济因素来说,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第一产业,在第一次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第二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样,也只有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因此,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和界限。所以,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加强农业也就是支持工业和第三产业;为农业做贡献,也就是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贡献。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为全社会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为第二、三产业提供原材料。工业的主导地位作用主要表现为为第一、三产业提供现代化的劳动手段。总之,产业间的关联性是双向的,但双向的关联性质又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具体地表现在三个产业的科技进步、社会需求、分工发展和市场规模的差异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对三个产业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力,但对各产业的推动作用是有差别的。由于第一产业的生产周期长,受自然环境限制较大,其科技进步比第二、三产业要困难得多,所以必须多方增加农业投入,发挥科技兴农的作用。科技进步会促进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步减少;而第二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又会不断从第一产业中吸收劳动力。这种减少和吸收相抵就导致了第二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趋于稳定,这也是形成第二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和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总数中的比重长期处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重要原因。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三个产业的发展有制约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其自身的劳动力相对比重降低和绝对量减少,这就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即劳动力必然要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三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比较,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第一产业,这也是加速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动力之一。

社会主义生产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要,而三个产业从不同的方面满足着人民的需求。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是相适应的。收入水平越高,对第一产业的产品需求比重越会相对下降,而对第二、三产业的产品需求则会相对上升。因为第一产业的产品主要是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其弹性不大;而且随着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需求在整个消费需求总量中会趋于下降。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对第二、三产业的产品提出更高和更大的需求。这就必须在大力加强第一产业的同时,调整工业结构。21世纪我国应在继续加强基础工业基础上逐步提高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强对第三产业的规范管理,重点应发展为社会生产和广大群众基本生活服务的行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知识产业与文化产业。从而使产业结构逐步由“一、二、三”——“二、一、三”向“三、二、一”的方向转变。

当代世界的知识经济与文化经济之潮

长期以来的两极对立思维使我们形成了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文化与经济相互对立、相互冲突,差异鲜明,独擅一域。实际上,马克思早就指出,一定的经济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上建立,一定的文化则必然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生成,文化中有经济,经济中包含着文化。

前已述及,随着当代世界的发展,一个重要的全球趋势就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所谓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至少包括当代经济的产业下游化与公民需求上游化、高级化的趋势,经济的文化化趋势和文化的经济化趋势。这就是说,经济中的文化的、知识的、信息的、科技的乃至心理的因素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主导的、甚至某种决定性的作用,而文化作为日益强大的产业结构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的、以至支柱性的产业。

1990年,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玻特(m.poRteR)提出了经济发展四阶段论。这四个阶段分别是: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

要素驱动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廉价的劳力、土地、矿产等资源;

投资驱动阶段:以大规模投资和大规模生产来驱动经济发展;

创新驱动阶段:以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财富驱动阶段:追求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追求文学艺术、体育保健、休闲旅游等等生活享受,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主动力。

也有学者把前三个阶段对应于资源经济阶段、资本经济阶段和知识经济阶段:

要素驱动阶段——资源经济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集约化

投资驱动阶段——资本经济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集约化

创新驱动阶段——知识经济阶段——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集约化

从以上可以看出,所谓创新驱动阶段,就是以知识产业为经济主产业的阶段,知识创新为经济发展主动力的阶段,也即今天人们常说的知识经济的阶段。而知识经济之后的财富驱动阶段,意味着第三产业将进一步分化,其中的自然产业、精神产业和社会产业将逐步成为经济中的主产业。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这就是产业结构的下游化和需求结构的上游化。产业下游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条重要规律。

产业结构下游化的突出表现是实业逐步让位于服务产业。如从总体发展来看,相对于农业和工业等生产部门,商业等流通部门的地位逐步上升;其后,相对于实体经济,金融产业等经济方式成为现代经济的中心;再次,服务业的地位:如从业人员数量、层次,吸纳社会资本的总量,资金流量和行业利润率等进一步上升。

产业结构下游化源于需求结构的上游化高档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需要也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生存质量。人们在生活中对第一产业产品的需求在总体支出中的比重会相对下降,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则会大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的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这就是德国社会统计学家恩格尔发现的定理:饮食费用占整个家庭开支的比重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而减少。饮食费用与家庭总开支的百分比就叫做恩格尔系数,人们的收入越高,对主要提供人们食品的第一产业的需求就相对越少,恩格尔系数就越低。

70-80年代以后,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人们提出将第三产业中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进行划分,将其中的脑力劳动部分称为第四产业,一般称其为知识信息产业。这一命名历时近20年,才为我国经济所瞩目。

下游产业和高级需求优先增长的规律,在文化经济领域就表现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文化产品与文化消费的优先增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们在满足了生活最基本需要之后,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消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1997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方面的精神消费的支出不断提高。1995年此类消费的比重为8.84%,1996年提高到9.57%,1997年提高到10.7%,消费支出1997年为人均448元,比1995年增长43.1%,比1996年增长19.6%。其中在娱乐耐用消费品上的支出年人均为112元,比上年增长25.3%,用于教育的支出年人均238元,比上年增长16.5%;用于文化娱乐的支出年人均98元,比上年增长21.1%。另据林毅夫先生《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99亚欧文化产业与文化发展国际会议提交的论文)一文提供的材料,按可比价格计算,我国1994年社会文化娱乐用品的零售总额相当于1978年的16.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9.1%,1994年我国书报杂志的社会零售总额相当于1978年的12.7倍,年均增长率17.2%,而199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是1978年的3.6倍,年均增长率为8.3%。由此可见,社会文化娱乐用品消费的增长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

当代世界服务业异军突起的现实实践,促使人们又将第四产业中的满足人类心理感觉的服务业分出来,称其为第五产业。丹麦未来学家沃尔夫•伦森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在商品世界中,不仅娱乐业,而且日用品行业也在产品中加入想象、故事和情感。他断言,在未来25年里,人们从商品中购买的主要是故事、传奇、感情及生活方式。贫穷将被重新定义为“无力满足物质需要以外的需求”。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从物资需要转移到精神需要,从科学和技术转移到情感和逸闻趣事。他甚至预言,未来收入最高的人要数那些“故事大王”,一个产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们给产品所编的故事。看看当今的“故事大王”们,你就会觉得此言不虚。看看今日席卷全球的世界杯足球浪潮,看看罗马里奥数千万美元的转会费就一目了然了。电视节目主持人欧普拉•温芙雷当然是讲“故事”的行家,闻名世界的大导演斯匹尔伯格也真正是讲故事的巨匠,大众文化明星迈克尔•杰克逊则更是煽情的高手,他们无一不是坐拥十亿的亿万富翁。而迈克尔•乔丹则是制造“故事”的“一代天王”。这位nBa的“激情王子”成了这个星球上激情事业的象征,anYtHinGiSpoSSiBLe,一切都是可能的,所有的梦都是可能实现的。nBa就象这个世界上曾经经历过的革命、摇滚艺术,甚至性解放一样,成为席卷世界的飓风。nBa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在一个消费故事和消费梦幻的时代,它出售故事和梦幻。所以有学者提出,随着人类对服务业、娱乐业、旅游业、影视业、信息业、网络业的日益增加的需求,未来的经济学将让位于心理学。当然这是指中心地位的出让,而不是指经济学的消亡。在我看来,今日的经济学已在大力关注知识、信息、文化,乃至人的心理,因此,未来的发展不是心理学取代经济学,而是经济学与文化学、心理学的双向交融,是经济文化学或文化经济学取代今日的经济学。

总之,当人们的初级的、低层次的、偏于物质层次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高级的、更高层次的、精神的、心理的需求就会凸现出来。人们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实现。

传媒高新技术革命对艺术文化生态格局的巨大影响

文化在经历农业经济时代之后,步入工业经济时代。而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新技术革命,以及由此伴生的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的新经济革命。文化发展如果不与这种高新技术与经济的革命性突破相结合,就会被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淘汰出局。因此,建设与未来世界新的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相协调的新的文化形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现代高新科技革命对人类当代文化的发展正在产生着以往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当代科技的发展引起当代社会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而主导传媒形式的变化则引起了原有艺术生态格局的全面变化。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激光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在文化领域掀起了新科技革命的旋风,已经导致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生产方式工业化,实现了从文化手工业到现代文化大工业的深刻变革,直接导致文化工业革命。文化作坊让位于文化工厂,社会文化大生产取代个人文化小生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高新技术的产生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不仅导致所有传统艺术形态的升级换代和现代更新,而且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艺术形式。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文化传播随着现代大众传媒从纸媒质到电媒质的创生变换,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媒体革命。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多媒体网络艺术相继产生,不仅创造了崭新的文化工业——广播工业、电影工业、电视工业、音像工业、广告工业直至多媒体工业,而且带来了旧的传播媒体的更新发展,形成了专业化、现代化的造纸工业、印刷工业和出版工业。如果认为文化媒体革命仅仅只是传播方式变革,无疑是极大贬低了这次革命的重大意义。因为它同时带来了文化本体革命,实现了从纸媒质文化向电媒质文化的变革,荧屏取代舞台成为表演艺术的主要天地,广播文化、电视文化、电影文化、音像文化乃至多媒体文化代替图书文化,成为新兴的主导文化形式,并且在图书的基础上创造了报刊,新闻产业、广告产业等等相继诞生,文化不断经历创新扩容。文化的领土前所未有的猛烈扩张。

相对而言,如果说中国20世纪初叶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实现了中国文化的新旧置换,是一场具有中国历史意义的文化本体革命;那么,以电媒质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媒的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使人类文化具有了崭新的传载形式,不仅实现了人类文化史上继纸媒质发明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化媒体革命,同时也创造了崭新的现代文化,实现了文化本体的更新发展和创新扩容,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革命。

与现代工业和信息文明相对应的文化艺术就是广播、影视、音像、多媒体艺术。广播艺术、电视艺术、电影艺术等都是现代化工业文明的产物,我们时代的最新创造是音像、多媒体艺术形式。它们组成了光与电序列。它们是间接艺术,并不直接面对观众,艺术本体通过电子艺术媒体传播。在间接媒体艺术领域,如今以它们为代表的电媒质艺术已经取代了以图书报刊为代表的纸媒质艺术上升到前沿地位。即使在广播影视音像多媒体艺术之间也是代际更替,相继领先发展的,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多媒体相继问世,依次占据时代前列,显示了文化发展生生不息的创新更生态势。这一序列才是典型的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志性艺术形式。如果将来有一天,人们再问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艺术形式、代表性艺术作品和里程碑式的人物的时候,答案将会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广播影视音像多媒体艺术序列可以参加侯选。

一些曾经十分红火的文化艺术形式将逐步失去大众,一部分曾经居于主导地位的文艺样式将失去原有的主导地位,被边缘化。其中一部分传统样式将主要依靠国家文化支持保护体系继续生存发展。如果说通常所说的文物是死文物、是死的文化化石或者静态文化遗产,那么它们则是活文物、活的文化化石或者动态文化遗产,应该列入文化遗产支持保护目录之中,受到国家文化支持保护体系支持保护,使之不断传承下去,不致于湮灭失传,从而保护人类和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而其中的一部分经过更新发展,获得新的文化生命,适应了新的文化生存环境,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将继续发扬光大,活跃在文化大舞台上。这正是我们提倡的积极的文化支持保护战略。

迅速动员,实施21世纪中国文化创新发展工程

面对飞速发展变革的社会现实,我们必须实施我国当代文化的创新发展工程,以推动我国当代文化的更新发展,创新扩容,转换生成为与当代高新技术时代相适应的新文化、新艺术。从科技方面来看,我国面对知识经济挑战,已部署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步骤。在科学界,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联合推出了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工程”,教育部推出了旨在提高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水平、培养科技人才的“221工程”。这在宏观层面上形成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战略布局。但文化产业似乎被遗忘在知识经济与创新工程之外。文化似乎与未来的国家创新体系无关。这里存在着严重的思维误区。难道当代文化产业不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难道文化的发展不应包括在国家知识创新的体系之中吗?

实际上,如前所述,现代科学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领域,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新的高科技的文化娱乐方式不断创生。同时,文化也全面渗透到高科技产品之中。一切高科技产品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服务的,它们都离不开文化,离不开文化所昭示的生存的意义、意味和人的生命的本质。高科技产品也只有最终依赖人们对文化服务的越来越广泛全面的需要而获得日益广阔的市场。一种无关人和人的文化的高科技既没有必要发展,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化学高二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控制增量、削减存量为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狠抓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配合,综合推进,确保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3.《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

4.国家环保总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编制指南》;

5.《“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

6.《“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

7.《“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

8.《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指导意见》;

9.《“十一五”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

10.《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15号);

11.《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试行)》;

12.《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试行)》;

13.《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

(三)编制原则

1.全过程系统控制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资源消耗、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治理、监督管理等全过程提出综合工作方案,系统推进污染减排工作。

2.同口径比较原则:以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年统计基数、口径、范围为实施方案编制范围。将排放总量基数分为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工业企业、非重点调查的一般测算工业企业、生活源三部分,现状分析和未来综合措施均按照同口径分类进行比较。

3.强化动态变化原则: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方案编制重点在于安排各项工程、措施,以能形成稳定削减能力的硬件建设为主,以能反映污染物排放总量动态削减量的工程因素为核心,注重实效。强化新增量部分的预测。

4.责任分解落实原则:以实现从上到下的减排政府责任目标任务为基本要求,通过计划编制,将污染减排的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镇、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将减排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和企业。

5.可达性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在综合考虑新增量的基础上,做好新增量、存量、减排量之间的系统分析,使减排目标和计划任务相吻合,强化可达性分析。

(四)口径和范围

基准年:以年为基准年,同时分析、、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总量排放基数与范围:主要污染物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的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两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年主要污染物总量按照统计数据确定。未纳入总量统计口径的污染物总量不作为减排计划的编制重点(如农业源),不产生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动态变化的工程措施不考虑(如生活垃圾处理厂)。同时强调属地原则。

(五)目标确定

减排目标的表达以绝对量和相对量两种形式,减排目标必须考虑新增量、工程实施进度等因素。

全区“十一五”污染减排总目标:区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十一五”期间我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及预测

(一)污染物排放现状

年区水环境中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890吨。

年区废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7563吨。

年区水环境中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73吨。

年区废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6280吨。

(二)污染物排放预测

1.社会经济增长、城镇人口及能源消费预测

(1)城镇人口增长预测

年区常住人口为7.077万人,年常住人口为7.79万人,根据我区多年统计数据,预计到年末,我区城区常住人口将达到8.028万人。

(2)经济增长预测

年全区GDp为55.27亿元,年全区GDp为66.59亿元,年全区GDp为69.997亿元,年全区GDp为77.5亿元。按照《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预计年我区GDp将达到82亿元。

(3)煤炭消费量预测

随着我区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不断关停、不断改造,燃煤量不断减少,预计年一般工业燃煤量将持续下降。

2.化学需氧量新增量预测

(1)工业化学需氧量新增量预测

工业企业不断更新生产技术、处理工艺,所以年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将大大减少。

(2)生活化学需氧量新增量预测

采用排放系数法预测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根据城镇人口测算,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新增量为新增城镇人口与化学需氧量产生系数乘积。

测算年末,我区新增城镇人口0.238万人。按照系数法(系数选70克/人·日),年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新增产生量为60.8吨。

我区年化学需氧量预测新增量为64吨。

3.二氧化硫新增量预测

预计我区年生活二氧化硫没有新增量。工业二氧化硫量由于新增的脱硫设施,所以新增量很小。

(三)污染物排放减排目标任务

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目标任务

年,全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1195吨以内。

2.二氧化硫排放量目标任务

年,全区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在14815吨以内。

三、主要污染物减排措施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减排,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能耗低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使产业结构向低能耗、高技术和高水平方向发展,达到协调、优化、符合实际的结构形态。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重点淘汰能耗高、污染大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对生产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逐步依法淘汰或关闭。

通过抓好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措施实施减排,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大区污水处理厂监管力度,通过抓好监督管理实施减排。严把企业环保准入审批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全面强化对化工行业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做好燃煤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监管工作,确保重点污染企业稳定达标排放。严格执行限期治理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切实加强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设。

(一)化学需氧量减排措施

1.工程措施减排:工业化学需氧量减排工程措施包括废水治理、再生利用及清洁生产工业化学需氧量削减量。

2.监管化学需氧量减排

(1)加强化学需氧量排放重点污染源监督管理

我区要结合污染源实际情况,确定化学需氧量排放重点污染源名单,全面准确地摸清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对主要污染源要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设施,加强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和污染处理设施运行现场监督检查,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不正常运行废水处理设施,造成废水超标排放的单位,依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并责令其恢复正常使用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对未建立污染处理设施或处理设施不完善,满足不了处理要求,污染物长期超标排放的单位,一律限期治理,限期达标排放。对经常不运行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关闭。

(2)全面强化对化工企业的监督管理

化工行业现有企业必须稳定达标排放。企业生产废水处理不能达标排放,责令限期治理,处以罚款。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报请区政府批准,责令关闭。凡擅自铺设暗管,进行偷排、直排的,责令限期拆除,并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所需费用由企业承担,并提请区政府责令停产整顿。

(3)加强对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管。区环保部门要负责监测污水处理的达标情况和核定污水处理排放量,认真履行监督职能。要对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实施24小时不间断在线监控。

通过以上监督管理措施,确保重点污染企业和区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

(二)二氧化硫减排措施

1.工程减排

中铝分公司热力厂6#-9#锅炉脱硫治理目前已投入试运行,估计6月底完成,形成有效减排能力;中国长城铝业公司后勤服务中心5台燃煤锅炉已拆除完毕,降低燃煤消耗量。

2.加强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企业监管工作

所有有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业必须实现达标排放。监督检查企业用煤质量,一律使用低硫煤,并加装除尘装置,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不定期监测,依法处罚烟尘、二氧化硫、烟气黑度超标排放的单位,对超总量排放单位限期治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机构。成立区污染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督导、检查各责任单位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区政府有关部门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形成齐抓共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强化环保目标责任制,建立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考评体系。进一步完善对镇、各街道办事处等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把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削减目标作为任期内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达标的企业,评先创优活动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实行“企业限批”,暂停审核该企业新、改、扩建项目。

(三)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各镇办、各部门要在区域开发和招商引资活动中,根据环境容量进行有序开发。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不得审批用地,要停止信贷或者依法取缔。

(四)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提高环保监测监控能力

1.完善统计制度,认真执行国家统一的减排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及时掌握污染源增减动态变化情况,提高环境统计的数据储存、传输和共享等信息化水平,建立科学的环境统计体系。

2.建立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提高环境监测仪器装备水平,提升环保部门监督监测和自动在线监测数据传输能力,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有效。

3.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和信息网络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总量发展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提高应对重大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完善环保投入机制,实施奖惩机制

各部门要加大对污染物总量削减工作的支持,采取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成绩显著的项目予以支持。区财政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重点用于污染治理、综合整治、清洁生产、环保能力建设等重大项目的补助等。要逐步增加环保投入,环境保护投入要与我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对于污染物总量削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加强部门联动,严格环保执法

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环保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完善执法部门信息通报、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制度。强化环保行政执法力度和效果,建立健全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制度,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和长期得不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区监察、环保部门要密切配合,跟踪问效,限时办结,确保查处到位。开展广泛的社会监督,接受区人大、政协的监督,大力推进“12369”环保热线建设,方便人民群众参与监督。

化学高二总结篇8

【关键词】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区域经济经济发展阶段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对西部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的影响,出现了中东部产业西进、人才西流现象,这将促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再次加速。西部地区开始借调控契机,利用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展现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理论界对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和测度方法做出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统计模型以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模型。

一、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及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概述

1、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kuznets)在其代表作《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研究了现代经济增长问题,根据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了国民生产总值、生产效率、产业结构、人均收入水平等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的变化,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条件、方式、内容、趋势和规律,见表1。

2、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与结构演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其中,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HollisChenery)的“标准结构”最具影响。钱纳里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了“世界发展模型”,并以此模型求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从而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见表2。

二、研究区概况

按照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方法,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重庆等共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5%,人口36298.0万(2007年底),占全国的27.9%(如图1)。

西部地区各省近年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2954.7亿元,占全国的16.9%,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306元;到2007年底,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7864.1亿元,占全国的17.4%,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3212元。5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约108.5%,而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109.5%,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2)。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统计测度

本文将利用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框架,并结合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具体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具体数据资料参考了《中国统计年鉴2008》。

1、人均收入水平

西部地广人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在西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以人均GDp排名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内蒙古、新疆和重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贵州、甘肃和云南(见表3)。

西部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汇率计算为1738.42美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90.01美元。根据表1中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标准,对照分析可知西部地区的经济处于工业化后的稳定增长阶段,显然这并不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这是因为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人均收入的数据是1985年的标准,没有做相应的调整。但根据钱纳里的统计标准,西部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发展阶段。因此,综合分析,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库兹涅茨模型中的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2、西部地区产业结构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以及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加上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作为内陆的西部很好地承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各省区根据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得以不断调整优化。

如图3,1998年以来,西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由1998年的25.4%下降到2007年的16.0%,下降了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升,由1998年的41.0%提高到2007年的46.3%,提高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1998年的33.5%提高到2007年的37.7%(如图3)。总体上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序列。

2007年,西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864.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7645.0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2172.11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8046.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6.0、46.3、37.7(见表4),第二产业比重为46.3%。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模型中的数据,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3、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西部地区各省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变化(如图4),就业结构不断优化。

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最大,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8年的63.6%下降到2007年的51.4%,下降幅度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最小,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从1998年的13.3%上升到2007年最高的17.9%。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相对较小,但比重呈缓慢上升趋势,由1998年的23.1%上升到2007年的30.7%,提高近8个百分点,并且从1998年起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总体上,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依然过大,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比重相对较小,劳动力产业结构呈现为一、三、二序列。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很不协调,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2007年,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为51.4、17.9、30.7,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为51.4%,根据表1可知,低于库兹涅茨统计分析模型中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的63.3%,处在46.1%~63.3%之间。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为36.96%,高于表1中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的32%,处于36.0%~49.9%之间(见表5)。因此,通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构成和城市化水平综合分析,对照库兹涅茨统计模型的经验数据,可知西部经济发展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的准备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四、结论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正确认识西部区域经济增长阶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西部地区不同阶段的比较优势,成为确定未来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对于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胡建等: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化学高二总结篇9

[关键词]二级学院;教学评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08.06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08-0111-03

2003年开始,教育部历时5年多时间对五六百所普通高校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教育部此次大规模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普通高校综合实力的全面评估,它加强了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通过这次评估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和支持高校的教学工作,同时也促使各高校利用评估的有利时机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履行文化传承、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的职能。

1我校二级学院教学评估的重要性

我国现行的教学评估形式主要是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整体评估,它的目的是评估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具有周期性,时间间隔较长,为了将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促进建设、促进改革、促进管理的作用长期化、机制化,有必要深人研究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如何与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相互融合、衔接的问题[1]。

泉州师范学院作为一所省市共建的一般本科院校,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以此为契机,建立了常态化的年度二级学院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我校的二级学院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是继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来在我校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自发行为;是对我校教学质量监控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我校秉承“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本科教学为主体,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能创新、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大学的有力践行。

2二级学院教学评估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对我校这样一个教学型高校来说,二级学院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但对我校的教学工作具有导向作用,而且对科研工作、学生工作、人事工作等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是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本身也包含几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素: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人员,评估的奖励方法,评估后结果的处理,特色项目的把握和提炼等。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以上因素直接关系着二级学院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的积极意义的发挥。

2.1评估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开展评估的基础,它通过一系列完整、系统的指标衡量二级学院的年度教学工作,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二级学校的参与、配合程度,鼓励和引导二级学院从各自实际出发,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并能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多出成果,提高效益。在建立二级学院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体系时,如何处理指标体系中定性与定量的关系使指标体系具体且易于操作;如何找到学校的客观历史条件与服务地方经济的切入点履行研究学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高校职能;如何处理指标体系的稳定性与变化性问题,在发挥评估导向性作用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完善评估指标体系都需要不断思索、研究。

2.1.1指标体系制定的宏观依据

依据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7]2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6号、《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等文件和精神,既体现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又反映现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势和发展方向。

2.1.2集思广益、与时俱进,完善指标体系

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是我校的一项常规工作,为科学、完善、顺利地开展年度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调动各方面教学工作评估的积极性,教务处在每年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前向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征求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从全校角度做了相应的修改、完善。重视征求和吸收二级学院的意见,发挥被评估者的主体意识,增强二级学院在评估中的参与感和自我体验。

2.1.3指标体系制定的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实行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为便于操作和横向比较,尽可能把评估指标量化,采用百分制评分办法进行评估。同时,为体现“重在改革,重在建设”的精神,评估方案还力求体现过程评估与效果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指标落实和评估操作,“突出特色、培育特色”,考察长期以来的发展和积淀,又坚持“年度发生原则”即:指标体系中各评估指标项目主要集中体现本年度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工作内容。

2.1.4评估指标体系

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目前我校的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5大项目、7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5大项目包括师资水平(15分),专业建设(37分),教学管理(14分),教学效果(24分),特色(10分);7个一级指标包括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教风学风,教学质量,特色项目。

从多年的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实践中得出,“师资水平”得分高的学院,“专业建设”一般得分也高,“特色”加分也多。但“教学效果”得分与“师资水平”得分的相关性却不十分明显;“教学管理”评分本身区分度不高,因而很难发现与其他4项评估项目的相关性。

2.2评估人员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学校、学院领导足够重视才能引起二级学院教职员工的重视,同时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对评估的工作人员具有指导作用并可提高评估人员的素质,而评估人员的素质不但直接关系着评估能否公平、客观、公正地进行,而且决定着对各二级学院的指导、参谋作用。虽然我校每年都进行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评估,但每年在评估中都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加上每年的评估体系都会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因此评估前评估指标体系的深入、细致地学习、研究对评估人员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由于年终评估时间紧,人手少,评分标准的量化程度并不十分严密,留有执行人自由裁量的空间;加上每一评估项目基本上是单兵作战,缺失第二人的复核,因而可能出现一些偏错。为尽量做到评估工作的严密、公正、科学,从2011年开始,每一项目最少有两人参加评审。虽然我校的年度教学工作评估设置了由分管校领导和人事处、科研处、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处长组成的评估领导组,负责对重大问题的裁决;由督导室、教务处教学科和人事处、科研处、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经办人才组成的评估专家组;领导组的人员因为工作繁忙,很少直接参与评估工作,专家组的人员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建议增加每学院的教学副院长全程参与教学工作评估,作为学院的教学副院长深入学院教学第一线,比其他人更熟悉学院的教学情况,同时通过评估也是各二级学院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好机会。

2.3评估奖励方法

科学、合理的奖励方法对评估活动的参与者有着一定的激励作用。我校以往只奖励总分第一、二名,其激励作用有限,不利于调动各个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有的二级学院在师资队伍方面不具优势,而师资水平又影响着专业建设、特色等相关指标,可师资队伍结构的改变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若不设单项奖,他们将很难因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而获表彰。根据历年二级学院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情况,为了更好调动各二级学院评估工作的积极性,我校在2011年度评估工作中对原有的评估奖励方案进行修订,在原有奖励总分第一名、第二名的基础上,新增师资水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特色5项单项奖励,单项奖励与总分奖励不重复,即如获总分第一、二名者单项奖不再予以奖励。如果总分第一、二名与单项奖重复,单项奖励依次顺延。2011年度年评估因新增单项奖,除总分一、二名的音舞学院和化生学院获奖外,还有文传学院、工商学院、政发学院、外语学院和教科学院获单项奖,获奖的二级学院达到7个,占13个参评二级学院的53.5%;2012年度,除总分一、二名的化生学院和数计学院获奖外,还有物信学院、工商学院、政发学院、文传学院、音舞学院和教科学院获单项奖,获奖的二级学院达到8个,占13个参评二级学院的61.5%。

2.4评估后结果的处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评估结果的妥善处理、及时反馈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二级学院客观分析存在问题,挖掘学院发展的动力,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我校针对每年度的年度教学评估都有一份总结报告,但报告只从整体上说明了评估的概况,缺乏针对性,尤其缺少宏观性的指导意见因此不利于二级学院的整改、建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效果。我校对评估结果的公布仅限于对师资水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特色5大项目的得分和总分,二级学院对各个指标体系的明细得分不了解,不利于及时发现评估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建议对各个指标体系的明细得分一一公布,让二级学院更加清晰、一目了然地知晓评估的结果;针对每个学院制定一份实事求是、具有指导性意见的评估总结报告,更好地发挥评估的反馈作用。

2.5特色项目

特色项目是经过长期办学积淀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亦即具有多年一贯的实践效果,并由此得到社会公认。它与特定的办学理念相联系,是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对办学优势的选择与创新。特色项目具有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功能。它起着“扳道工”的作用,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所以,它不是局部的,暂时的,但可以通过局部过程或环节来体现[2]。特色是一个学校、学院的核心竞争力;特色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积淀性,故一年之内特色成果难以体现,但应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特色在全校、全省范围内是否有示范性、可比性、创新性、独特性、持续性、发展性。我校对特色的解释:特色是指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个性和优势体现为本学院特有的,优于其他学院的独特的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并取得显著效果。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在本年度工作中有所体现,在十二五期间如何保持和发展;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办学理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此外,对于代表学校参加校外各种竞赛活动,包括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艺术、体育、语言文学等大学生部级、省级学科赛事,取得省部级一等奖励或部级奖励,为学校争光,也可作为特色项目加分。

从历年的二级学院评估来看,有些学院的把年度工作总结当作特色,有些学院的特色每年不断变化,有些学院的特色有七八项之多,特色模糊、盲目、随意性、没有等级标准。特色项目在指标体系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它给学院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二级学院来说,如何发现、挖掘、提炼学院特色关系着二级学院的评估成绩;对评估人员来说,如何鉴定、评价、认可二级学院的特色,并指导二级学院与学校特色相匹配。在我校历年的评估中,特色分值为10分,占总分的10%,因而特色得分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总分的成绩。从特色项目的得分来看,第一名的为7分或6分,其他学院的得分更少,这说明各二级学院可以也有必要在特色项目方面再创佳绩。可以说,在其他项目都做好的基础上,哪个学院的特色分多就有可能获得总分的第一、二名。如果各二级学院的特色分多了,学校也就将更具有特色,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也就将会做得更好。

3结语

校内评估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手段,是为了在学校内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评估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强化教学管理的机制和手段[3]。我校的二级学院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二级学院来说是一年来二级学院工作的盘点、总结、梳理,通过评估活动知长短、知进取、知方向;对教学管理部门来说是对学校一年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效能(领导办学与组织办学的能力)、效率(教学运行机制的效率)、效果(人才培养的效果)、效应(办学传统与特色的效应)的综合性评估。二级学院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需要全校教职员工发挥主人翁意识,不断探索、研究,更好地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启元.创建以二级学院评估为基础教学质量监控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5(22):25-26.

化学高二总结篇10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的发展能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在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安徽省各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分析。科技论文,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和薄弱环节,力求给出有效的调整对策。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0年658.0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874.17亿元,增长了13.5倍。其中:第一产业从1990年的246.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418.08亿元,增长了5.8倍;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251.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37.35亿元,增长了16.5倍;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160.4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318.74亿元,增长了20.7倍。按照年均增长率来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0.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3%。从各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各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次由1990年的37.4:38.2:24.4演变为2008年的16.0:46.6:37.4。自1990年到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为25:40:35。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这18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的“一、二、三”结构演变为现在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第一、二、三产业大约相同的贡献率,逐渐演变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居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小的态势。

就安徽省与同期全国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1990年以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18667.8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增加了16倍。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由1990年的5062.00亿元、7717.40亿元、5888.4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4000.00亿元、146183.40亿元、120486.60亿元,各自增加了约6.7倍、18.9倍、20.5倍。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27.1:41.3:31.6演变为2008年的11.3:48.6:40.1。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产业组成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还是较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略低。科技论文,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关于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其中,表示总产出;,表示第产业的产出量。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产业之间可能出现共线性现象,或有的产业本身对总产出不显著,但是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上述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1)

上式两端同时除以得:

(2)

其中表示第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则(2)式可表示为:

(3)

其中,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和技术水平对经济的贡献。根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1990~200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历年统计数据。各项研究指标为: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3.0经济计量软件可得到以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

(17.22)(9.55)(13.84)(7.08)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0.9996,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5,这说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统计量为1.366822,说明回归方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置信的。

根据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和经济计量模型可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产量增长0.2250%、0.4115%、0.2366%。从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25%,40%,35%(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2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250%;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40%,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41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3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366%。这说明安徽省在1990~2008年之间,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上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进一步从产业的内部来看,农业的发展速度慢和工业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论文,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还只是农业资源大省,却不是农业加工强省。科技论文,产业结构。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丰富,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增加,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安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不断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偏低,工业发展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安徽省的经济增长。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演化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笔者认为: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向加速增长阶段递进时期,仍然要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第一产业总值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低,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将还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安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不能只是随便地将相关产业直接转移过来,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那些前向、后向和旁侧连锁效应明显的支柱产业。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只有发展支柱产业,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像江淮和奇瑞这样的制造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国产化,逐渐形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第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仍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徽省未来的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安徽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安徽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同时要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3]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11―11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69―72.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