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二数学期末总结十篇高二数学期末总结十篇

高二数学期末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6:48

高二数学期末总结篇1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期末自动转账思考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综合学科,以培养学生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目的,现在大多数高校都采用用友eRp-U8.72财务软件作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软件,以企业相关案例进行实验。在近几年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综合性和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些业务的处理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其中以自动转账功能的运用最为明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总结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找出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会计电算化期末自动转账的意义

期末自动转账是财务软件中一项强大的特殊功能。不同于传统手工转账,而是根据会计期末工作的特点,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优势,将繁琐的期末手工转账转化为信息化自动转账。它的运用更适应现代高节奏的企业财务工作特点,以最简便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财务的要求。

二、会计电算化期末自动转账的流程

会计核算期末结账前,有许多成本、费用需要结转,转账分为外部转账和内部转账。外部转账指将其他子系统(如薪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存货核算等子系统)生成的凭证转入总账系统中;内部转账是在总账系统内部通过设置凭证模板自动生成的凭证。下面以用友eRp-U872财务软件为例对自动转账的应用进行介绍。

(一)自定义结转

会计月末时,经常需要重复做一些转账业务,比如:结转各种费用、计提折旧、计提借款利息等。自定义转账就是在转账设置时由自己设计一个凭证模板,包括凭证的摘要、借贷方科目、方向及金额计算公式等。

在总账系统中,选择“总账―期末―转账定义―自定义结转”命令,进入“自定义转账设置”窗口,在此设置“计提短期借款利息”的转账凭证。设置成功后,选择“期末―转账生成”命令,单击“确定”按钮,系统自动生成转账凭证,保存后凭证左上角显示“已生成”字样,这是自动转账凭证的标志。

(二)销售成本结转

销售成本结转是月末根据商品销售数量和商品的平均单价计算各类商品销售成本并进行结转。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比较复杂,特别是企业销售多种商品,又必须分别计算各种商品的销售成本时,若采用销售成本结转功能模块,可以准确、快速地实现销售成本的自动转账。

在总账系统中,选择“总账―期末―转账定义―成本结转”命令,进入“销售成本结转设置”窗口,只要选择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三个科目对应的科目编码并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设置,进入“销售成本结转设置”窗口,操作方法与自定义转账生成基本相同,只是转账类型选择“销售成本结转”。

(三)汇兑损益结转

汇兑损益结转用于期末自动计算外币存款、外币现金、外币结算的各项债权债务账户的汇兑损益,并在转账生成中自动生成汇兑损益转账凭证。

在总账系统中,选择“期末--转账定义--汇兑损益”命令,进入“汇兑损益结转设置”窗口,系统列出所有具有外币核算的会计科目。输入“汇兑损益入账科目”,并对需要计算汇兑损益的科目进行选择,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操作方法同上,选择转账类型“汇兑损益结转”和外币币种。

(四)期间损益的结转

期间损益结转是月末将所有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以便计算当期经营成果。在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中,企业期间损益结转业务原理一致,共性较强,因此软件开发商已在系统内部设计好结转规则,用户只需输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编码,系统即可自动定义该凭证模板。

在总账系统中选择“总账―期末―转账定义―期间损益结转”命令,进入“期间损益结转设置”窗口,选择本年利润科目。转账类型应选择“期间损益结转”。

四、期末结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期末自动转账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实验时,由于对转账设置和生成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不够了解和注意,在实践环节经常出现错误,致使上机操作无法正常进行。现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如下:

(一)自定义结转公式错误

进行自定义结转定义时,需要设置分录公式,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公示设置错误”的提示。这是由于公式理解错误、公式设置格式错误导致的。公式设置作为自定义转账设置的关键环节,就算一点小失误,都会造成自动转账生成的凭证与应得到的正确结果大相径庭。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取数函数和不同公示的设置讲解。

(二)销售成本结转无法正常进行

进行销售成本结转设置时,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集中出现两种错误:一是提示“库存商品科目、商品销售收入科目、商品销售成本科目的科目结构不同”,造成设置不成功;二是提示“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库存科目期末数量余额”,造成无法生成转账凭证。出现上述原因在于“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这三个科目的结构不相同及期初余额没有录入库存商品的数量。销售成本结转设置要求科目结构必须相同,即所有明细科目一致且都是数量核算,将三个科目增加明细账时可以使用会计科目维护中的“成批复制”功能,它可以准确、快速地实现上述要求。此外,在数量核算下,期初余额中必须录入库存商品数量及手工录入“确认销售收入”的凭证时必须输入产品的销售数量,才能在月末自动生成销售成本结转凭证。

(三)汇兑损益结转数据错误

汇兑损益结转的设置需要两个汇率:记账汇率和调整汇率。月初操作时,在“基础档案--财务--外币设置”中设置记账汇率,月末汇率发生变化,在外币设置处设置调整汇率,调整汇率与记账汇率的差额,即可作汇兑损益凭证。有些同学在汇兑结转时没有数据生成,是调整汇率没录入,到“外币设置”中录入即可。

(四)期间损益转账生成的金额错误

损益转账定义设置正确,生成凭证后发现数据与实际不符,期末转账业务的数据大多来源于账簿,在生成期末转账凭证前必须先将其他业务登记入账。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在处理期末转账业务前,必须将其他经济业务审核并记账,相关转账凭证才能生成,否则就会导致取数错误。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将本月填制的所有凭证审核记账,其次生成期间损益结转凭证,这样生成的凭证数据才不会出错。

五、结论

教学过程中期末处理自动转账,可以提高会计系统的工作效率。但在设置和生成过程中不注意数据间的关系和转账生成顺序,会造成凭证无法生成或生成数据错误,影响后续工作顺利进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了解程序,掌握操作要点,力争全面掌握这一重要功能,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高二数学期末总结篇2

[关键词]用友软件;UFo报表模板;问题;解决方案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5.046

[中图分类号]F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5-0085-03

UFo报表是用友软件的报表处理系统,通过系统提供的自定义方式和利用报表模板生成报表方式,既可以编制对外报表,又可以编制内部报表。尤其是系统提供了各行业的对外报表的模板,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利用报表模板可以快捷地生成企业所需的各种对外报表,为企业和个人用户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既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UFo报表系统提供的报表模板取数公式的设置存在问题,比如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利用UFo报表系统提供的报表模板,生成的资产负债表的个别项目有数据错误,导致资产负债表资产合计数与权益合计数不相等。本文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例,介绍在使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报表模板时遇到的问题,以供大家参照。

1资产负债表报表模板取数公式设置问题

1.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对外报表,其数据生成栏目包括“年初数”和“期末数”。“期末数”栏目的填列方法一般包括以下4种情况:

(1)直接根据有关的总分类账户的借方或贷方余额填列。如:“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其期末数公式可定义为Qm(“1101”,月,,,年,,),表示取“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账的期末余额。

(2)根据有关总分类账户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取数公式设置为Qm(“1001”,月,,,年,,)+Qm(“1002”,月,,,年,,)+Qm(“1009”,月,,,年,,),表示取“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3个账户的合计数。

(3)根据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项目;“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项目。比如“预付账款”项目,需要根据“预付账款”账户所属各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填列。(如果“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有关明细账有贷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如果“应付账款”所属有关明细账有借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预付账款”项目内。)

(4)根据报表有关数字计算填列。比如合计、小计项目。

1.2资产负债表报表模板取数公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2.1“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项目

存在的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账款”项目根据“应收账款(1122)”和“预收账款(2203)”账户的所属相关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1231)后的净额填列。如“应收账款(1122)”账户所属明细账期末有贷方余额,应在“预收账款(2203)”项目内填列。“预收账款”项目根据“应收账款(1122)”和“预收账款(2203)”账户的所属相关明细账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填列。当“预收账款(2203)”账户所属明细账户期末出现借方余额时,则在“应收账款(1122)”项目内填列。“应收账款”项目在UFo报表模板的单元取数公式为:Qm(“1122”,月,,,年,,)-Qm(“1231”,月,,,年,,)。公式含义是取“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后的金额。“预收账款”项目在UFo报表模板的单元取数公式为:Qm(“2203”,月,,,年,,)。公式含义是取“预收账款”科目总账期末余额。可见报表模板设置的取数公式的计算原理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相符。只有当“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总账期末余额方向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余额方向一致时,从总账取数的结果与从明细账取数的结果才能相同。举例说明某公司年末部分账户期末余额见表1。

表1某公司部分账户期末余额情况单位:万元

该企业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应为700+300+100-20=1080(万元)。而如按报表模板的取数公式计算,则“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为800-20=780(万元)。显然,由于报表模板的取数公式有误造成二者的计算结果不一致。

解决方案:在单元取数公式中加入“方向”参数。UFo报表系统账务取数函数余额函数方向的设置有3种选项:“默认”“借”“贷”。“默认”表示取该科目总账的期末余额,其方向默认为在设置会计科目时的总账科目方向,在公式设置时可省略。方向设定为“借”时,表示取科目所属明细账的借方余额,方向设定为“贷”时,表示取科目所属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因此,可以将原报表模板的取数公式进行修改。将报表模板的“应收账款”项目的期末余额取数公式由Qm(“1122”,月,,,年,,)-Qm(“1231”,月,,,年,,),更正为:Qm(“1122”,月,“借”,,年,,)+Qm(“2203”,月,“借”,,年,,)-Qm(“1231”,月,,,年,,),公式含义表示:取“应收账款(1122)”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的借方余额合计,与“预收账款(2203)”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的借方余额合计之和,减去“坏账准备(1231)”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余额后的金额。同理,将报表模板的“预收账款”项目的期末余额取数公式由Qm(“2203”,月,,,年,,),修改为:Qm(“2203”,月,“贷”,,年,,)+Qm(“1122”,月“贷”,,年,,)。表示取“2203预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加上“1122应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1.2.2“预付账款”与“应付账款”项目

存在的问题: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2202)”和“预付账款(1123)”账户的所属明细账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计算填列。如“应付账款(2202)”账户所属明细账期末有借方余额,应在“预付账款(1123)”项目内填列。“预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2202)”和“预付账款(1123)”账户的所属相关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计算填列。如“预付账款(1123)”账户所属明细账期末有贷方余额,应在“应付账款(2202)”项目内填列。而报表模板的“应付账款”项目的取数公式为:Qm(“2202”,月,,,年,,),含义为取“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预付账款”项目的取数公式为:Qm(“1123”,月,,,年,,),表示取“预付账款”总账期末余额。由此可见,报表模板设置的取数公式的计算原理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相符。只有当“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总账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的期末余额方向相同时,从总账取数的结果与从明细账取数的结果才能相同。

举例说明:某公司年末“应付账款”总账的余额表示为贷方500万元,其中,“应付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合计为700万元,借方余额合计为200万元,“预付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为150万元,该企业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项目的金额应为700-150=550(万元)。而按报表模板的取数公式计算,则“应付账款”项目的金额为500(万元)。由于报表模板的取数公式有误造成二者的计算结果不一致。

解决方案:按上述原理,将报表模板的“应付账款”项目的期末余额取数公式由Qm(“2202”,月,,,年,,),修改为:Qm(“2202”,月,“贷”,,年,,)+Qm(“1123”,月,“贷”,,年,,)。公式含义表示取“应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加上“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将报表模板的“预付账款”项目的期末余额取数公式由Qm(“1123”,月,,,年,,),修改为Qm(“1123”,月,“借”,,年,,)+Qm(“2202”,月,“借”,,年,,)。公式含义表示,取“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加“应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1.2.3“未分配利润”项目

存在的问题:“未分配利润”项目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列报项目,根据“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两个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本年利润”账户年末结转后无余额,但在年中尚未结转时有余额。而报表模板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取数公式为:Qm(“4104”,月,,,年,,)。表示取“利润分配”总账期末余额。取数公式中没有考虑到年中各个月份的“本年利润”账户尚未结转到“利润分配”账户的情况。

解决方案:将报表模板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末余额取数公式由Qm(“4104”,月,,,年,,),修改为Qm(“4104”,月,,,年,,)+Qm(“4103”,月,,,年,,)。表示取“4104利润分配”账户的期末余额加“4103本年利润”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

2利润表报表模板取数公式设置问题

2.1利润表的编制原理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该表是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依据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次序编制而成的。利润表生成数据的栏目包括“本期数”和“上期数”。

2.2利润表报表模板取数公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营业收入”项目存在的问题:在实务中,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和“其他业务收入”账户的实际发生额合计计算填列。而损益类账户的发生额既有借方发生额,也有贷方发生额。如“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记录企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借方记录内容一是发生的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时应冲减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二是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收入额,结转后应无余额。“营业收入”项目在报表模板的取数公式为:FS(“6001”,月,“贷”,,年)+FS(“6051”,月,“贷”,,年),含义是取“主营业务收入(6001)”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加上“其他业务收入(6051)”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如企业无销售退回等情况时,即“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平时无借方发生额,则按报表模板公式取数正确,如企业发生销售退回等业务时,即“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平时有借方发生额,则按报表模板的公式取数就会产生错误。

解决方案:依据利润表的生成原理,表中损益类账户的金额即为期末结转“本年利润”账户的发生额,其发生额就是计算利润的依据。因此,可将UFo报表模板“本期数”栏的“营业收入”项目取数公式由FS(“6001”,月,“贷”,,年)+FS(“6051”,月,“贷”,,年),修改为DFS(“6001”,“4103”,月,“借”,,年)+FS(“6051”,月,“贷”,,年)。其中公式DFS(“6001”,“4103”,月,“借”,,年),表示取借方科目是“主营业务收入(6001)”,对方科目是“本年利润(4103)”业务的金额。即取“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金额。

3结语

UFo报表模板为用户生成报表数据提供便利,免除了用户自定义报表的繁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同的财务软件提供的账务函数各有不同,由于企业会计事项的复杂多变,软件所提供的功能很难做到十全十美,软件操作人员应在充分掌握软件各项功能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的工作习惯,对其提供的各种函数的功能应深入了解,灵活运用UFo报表模板。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新玲,汪刚.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用友eRp-U8.72)[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黄水平.会计电算化下损益类科目处理方法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高二数学期末总结篇3

关键词:生理学课前提问期末考核

课前复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往日学过的知识,有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在以往教学工作中,笔者在课前复习环节中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带领学生回顾上次课重点,导入新课;二是针对上一次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课前提问。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其学科特点是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懂。对于中职阶段的护理专业学生来讲,这门学科难度系数大,再加上学生本身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缺乏热情,因此学习生理学的积极性较差,对课前提问的回答积极性也不高,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导致最终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也不能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针对上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尝试将每次课前提问的情况做好记录,作为平时成绩纳入期末考核的成绩,以便于观察这一方法对学生学习生理学的积极性及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

教学实验对象为学校2015级三二连读制护理专业一班、二班、三班和十一班四个班级学生,年龄15―17岁,多数为女生,有少数男生。学完基础课程后,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生理学。实验组为二班、十一班两个班级,总人数91人;φ兆槲一班、三班两个班级,总人数92人。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第一学年基础课成绩比较,统计学无显著差异。

二、研究方法

1.教学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同样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选用同样的教材,由同一位教师讲授生理学。实验组:采用课前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前复习,教师每次讲授新课前,用约10分钟时间,针对上次课的重点内容设置问题,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记录。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次课知识点,不进行课前提问,或者进行课前提问,但不做记录,不纳入期末考核成绩。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

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题目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调查,以匿名方式完成。

理论考试:按学校要求出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实验组学生的最终成绩计算公式为:期末成绩=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对照组的学生直接以考试成绩为最终期末成绩。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软件对理论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

1.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未计算平时成绩之前)为(72.26±16.15)(有效试卷91份),对照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58.22±21.84)(有效试卷86份,6名同学作弊,试卷无效)。两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以SpSS22软件进行t检验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t=4.882,p

2.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发放问卷183份,回收问卷183份,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见下表)。

四、讨论

1.学情分析

生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学校五年连贯制护理专业的学生多来自初中分流。这部分学生年龄小,基础知识差,理解能力也不强,学习生理学兴趣也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

2.课前提问纳入期末成绩的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将课前提问纳入期末考核成绩,可起到以下几方面效果。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表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进行课前提问的对照组学生,课下看书的比例仅有28.26%,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差。而将课前提问纳入期末考核的实验组课下看书、自主学习的比例提高到了67.03%。对照组学生,上课之前看书的比例为66.30%,实验组学生上课之前看书的比例提高到了89.01%。另外,对实验组学生的单独调查问卷也显示,有55名学生(60.44%)认为将课前提问纳入期末考核,提高了自己学习生理学的积极性。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进行课前提问的对照组学生,对生理学感兴趣的比例仅占17.39%,而将课前提问纳入期末考核的实验组学生,对生理学感兴趣的比例提高到了62.93%。生理学的学科特点使得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学。将课前提问纳入期末考核成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通过学习的加深,很多学生开始对生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将课前提问纳入期末考核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生理学的学习兴趣,并且实验组中65名学生(71.43%)喜欢将课前提问纳入期末成绩的考核方法。

(3)提高了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对期末理论考试成绩采用SpSS22软件进行t检验的统计分析,对照组平均分为58.22,而实验组的平均分达到了72.26。二者对比有显著差异。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将课前提问纳入期末考核成绩,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期末理论考试的成绩,显著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课堂讲授的重点内容。

(4)其他。在调查问卷中,有的学生还认为,课前提问环节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感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心理素质。另外在期末考试中,课前提问组的学生考风考纪良好,而对照组的学生中则有6人出现了作弊现象。

3.课前提问的注意事项

课前提问法主要适用于小班教学,教师提问时应注意态度和蔼,不要过于严肃。在时间安排上,课前提问一般为5~10分钟,教师应注意把握时间,以免影响新课讲授。另外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在课前提问环节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不要忽略掉一些内向胆小的学生,要鼓励、引导他们多和老师互动,如果回答错误,也要以鼓励为主,切忌言语上的讽刺。对于一些活泼开朗的学生,积极和他们互动,及时表扬他们,活跃课堂氛围。在课前提问问题设置上,应当有难有易,难的问题,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耐心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正确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能力;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可以独立完成,教师应借此机会表扬他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学好这门课程,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学习中乃至生活中的困难。

高二数学期末总结篇4

【关键词】高职学生大学英语分层次英语学习水平

一、研究背景

1.研究目的。通过在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6级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管理方向、早教方向、特教方向、高研方向和多媒体方向的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实践,优化完善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提高我校学生大学英语学习水平,推进同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研究问题。实施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半个学期后,a组与B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提高是否显著?a组与B组学生成绩差异是否显著?

3.研究意义。本研究,拟要解决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差异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和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将大学英语教学与高职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真正实现一门教学课程、两级教学目标、两套教学方案及两套评估体系,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满足未来岗位需要。

二、研究方法

1.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本次分析的数据是黑幼专354名16高专学前管理方向、早教方向、特教方向、高研方向和多媒体方向的学生,其中参加入学考试292人,占总人数82.5%,参加期末考试347人,占总人数的98%。样本量适中,样本具有代表性,具有时效性。

2.研究步骤与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方法。横向比较法:a组和B组内部将入学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纵向比较法:将a组和B组成绩进行卡方检验,检验a组和B组学生成绩差异是否显著。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叙述统计。对样本入学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的整体平均数统计结果分别为37.4914和65.3098,其中a组入学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高于整体平均数;B组入学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低于整体平均数。这说明a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明显高于B组,这是符合当初分层次较次教学设计需要的。

在拟定的《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具体的培养目标,即a组的学生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英语专项技能,提高英语三级整体过级率,且为专升本、自考、大学英语四、六级等大型考试打好基础。B组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幼儿英语教学活动的教学技能,拥有较好的语音面貌和听力、口语能力,能胜任幼儿园一日常规的英语教学活动。

2.a组与B组学生英语学习水平提高是否显著分析。

(1)a组学生入学考试和期末考试比较分析。为横向比较a组各班入学前和期末考试成绩差异性是否显著,此次采用了成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但在采集的样本中,样本总人数345人,但入学成绩有效样本只有292人,期末成绩有效样本有347人。因此,在进行检验前,对本数据进行筛查,目的是保持两样本观察数目相同。筛查后,a组140人,B组152人,共292人。

在第一配对组,a组各班在期末英语知识运用权重上平均数为0.7519,标准差为0.16601,平均数估计标误差为0.01403,在入学英语知识运用权重上平均数为0.4022,标准差为0.13836,平均数估计标误差为0.01169。期末英语知识运用权重高于入学英语知识运用权重,两个层面的平均数值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还需进一步检验。

在a组各班在三个配对层面上的平均数差异的t检验结果得知:就英语知识运用权重而言,期末与入学前平均数差异值为0.34971,平均数差异值检验的t值为22.242,df=139,显著性检验概率值p0.000

(2)B组学生入学考试和期末考试比较分析。在B组各班在三个配对层面上的平均数差异的t检验结果得知:三组配对显著性检验概率值p均为0.000

3.a组和B组期末成绩差异显著分析。在对a组和B组期末成绩差异显著分析中,采用的是卡方检验。

在a组与B组英语知识运用上,经过交叉表卡方检验pearson卡方检验值为0.0000.05,因此证明a组与B组在阅读方面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a组与B组在写作方面,过交叉表卡方检验pearson卡方检验值为0.000

四、结论

此项研究表明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取得了预期阶段性成果,a组B组学生在英语学习水平在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三方面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为后续课程的训练提供了保障。但在今后教学中应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建议以后教学中加强学生阅读词汇的积累与阅读技巧的培养。

参考文献:

高二数学期末总结篇5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3亿元,下降1.6%;第二产业增加值3323.1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10330.5亿元,增长9.1%。

“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低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1.4%、9.5%和12.3%。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3:29.1:69.6变化为2010年的0.9∶24.1∶75。

财政: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235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实现增值税和营业税210亿元和855.4亿元,分别增长16.8%和13.7%,实现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513.1亿元和215.3亿元,分别增长19.2%和21.1%。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含中央追加支出)2716亿元,增长17.1%。其中,用于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分别增长22.9%、41.6%和18%。

全市完成国税、地税税收(费)收入64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地税税收(费)收入210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

“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和支出(一般预算,含中央追加支出)累计分别达到8827.9亿元和9941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7倍和2.6倍。

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开高走,四季度明显加大。10月份突破3%,11月份超过4%,12月份继续走高,达到4.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4%,涨幅高于上年3.9个百分点。其中,低收入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食品价格上涨5.5%,非食品价格上涨1%;消费品价格上涨1.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7%。

农产品生产价格比上年上涨6.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5%。土地交易价格上涨15.9%。

房屋销售价格自5月份开始逐步走稳,月度同比涨幅持续小幅回落。全市房屋销售价格从4月份同比上涨14.7%回落到10月份上涨11.1%、11月份上涨9.1%,12月份进一步回落到上涨6.3%。其中新建住宅价格从5月份上涨22%回落到12月份上涨9.9%;二手住宅价格从4月份上涨8.4%回落到12月份上涨2.6%。全年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1.5%,其中新建住宅上涨18%,二手住宅上涨5%。

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6万人,比上年增加2.2万人。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7.7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7%,比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73元,比上年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1%,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262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9%,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2%,低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2.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9%,低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982.5万人、1063.7万人、774.2万人和823.8万人,比上年末净增154.8万人、125.3万人、98.5万人和76.7万人;比2005年末净增462.5万人、488.9万人、379.6万人和494.9万人。年末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159.3万人,参保率为92%。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278.5万人,比上年末净增3.5万人,参合率为96.7%,高于上年末1个百分点,高于2005年末16.4个百分点。全市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13.7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民为8.2万人。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有所提高。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418家,床位6.8万张,收养各类人员3万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68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75个。

三、水资源、能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水资源:全年水资源总量23.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6%。全市总用水量35.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6%。其中,生活用水15亿立方米,增长2%;工业用水5.2亿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农业用水11.6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3%。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29.9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71%。“十一五”期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累计下降39.54%。

能源:“十一五”前四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3.5%,提前1年达到《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的目标。

环境:全市污水处理率为81%,其中城六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均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分别比2005年提高18.6个和24.9个百分点。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根据垃圾产生量计算)为96.7%,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86天,比上年增加1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8.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14.3个百分点。

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达到5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生产安全、火灾、铁路交通、农业机械死亡事故1062起,死亡1176人。与上年相比,事故增加13起,死亡人数增加19人,分别上升1.2%和1.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9;道路交通每万车死亡人数为2.03人;工矿商贸从业人员每10万人死亡人数为1.45人;煤矿每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57人。

四、城市建设

道路建设:年末全市公路里程21201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03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9公里。城市道路里程6380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33公里。

公共交通:年末全市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713条,比上年末增加21条,比2005年末增加120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4条,比上年末增加5条,比2005年末增加10条。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长度18743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73公里,比2005年末增加529公里;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336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8公里,比2005年末增加222公里。公共电汽车运营车辆2.2万辆,比上年末下降0.8%,比2005年末增长16.5%;轨道交通运营车辆2463辆,比上年末增长22.3%,比2005年末增长1.5倍。全年公共电汽车客运总量50.4亿人次,比上年下降2.3%,比2005年增长12.1%;轨道交通客运总量18.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9.3%,比2005年增长1.7倍。

公用事业:全年自来水销售量8.7亿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1.3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4.2亿立方米,均与上年持平。

北京地区用电量达到80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6%。其中生产用电670.6亿千瓦时,增长9.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39.3亿千瓦时,增长8.2%。

全年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29万吨,比上年下降21.6%;天然气供应总量(不含燕山石化)72亿立方米,增长12.5%。年末共有燃气家庭用户62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8%;其中天然气家庭用户445万户,增长6%。全市燃气管线达到15500公里,比上年末增长1.2%。

全市集中供热面积4.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

五、农业、工业和建筑业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第一产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

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已利用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1%和16.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3068.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内销产值11436.9亿元,增长23.7%;出货值1632亿元,增长8.8%。产品销售率为98.81%。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1%,低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3.96,比上年提高38.9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07.7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45亿元,增长50.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69.5亿元,增长61.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220.7亿元,增长43.4%;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56亿元,增长17.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76亿元,增长11.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797.8亿元,增长21.4%。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21.5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196亿元,比上年增长28%;本年新签合同额6969.8亿元,增长23.7%。

“十一五”期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低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3.2个百分点。

六、新产业

全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与上年持平,比2005年提高2.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66.5亿元,增长11.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比2005年下降0.9个百分点。生产业实现增加值6642亿元,增长1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8个百分点。

七、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9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1%。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内资单位完成投资1907.3亿元,比上年下降17.7%;非国有内资单位完成投资3179.1亿元,增长51.6%;外商及港澳台单位完成投资407.1亿元,下降8.5%。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5002.6亿元,增长14.3%;农村投资490.9亿元,增长2.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3.2亿元,下降24.8%;第二产业投资528.1亿元,增长28.4%,其中工业投资522.3亿元,增长28.6%;第三产业投资4922.3亿元,增长12.1%。

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03.5亿元,下降4%,主要投向交通运输和公共服务业,交通运输投资720.5亿元,所占比重为51.3%,公共服务业投资359.1亿元,所占比重为25.6%。

房地产开发: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住宅投资1509亿元,增长66.4%;办公楼投资259.1亿元,增长55.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36.3亿元,增长67.5%。

政策房建设:全市完成政策性住房投资412.7亿元。年末政策性住房施工面积4023.4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1958.5万平方米。全年政策性住房竣工面积495.1万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203.5万平方米。

“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38.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倍;五年间年均增长14.4%,低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其中,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137.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7倍,五年间年均增长24.3%,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15.8个百分点;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0863.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8倍,五年间年均增长12%,低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

八、国内贸易、对外经济、旅游和开发区

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619.5亿元,比上年增长33.9%;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430.8亿元,增长25.8%;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197.2亿元,增长6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189.3亿元,增长17.6%;通讯器材类实现零售额130.6亿元,增长33.9%。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315.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倍;五年间年均增长16.4%,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4.5个百分点。

全年销售机动车143.2万辆,比上年增长24.7%。其中,新车91.6万辆,增长30.4%;旧车51.6万辆,增长15.7%。“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销售机动车497万辆,是“十五”时期的2.6倍。其中,新车294.5万辆,是“十五”时期的2.2倍;旧车202.5万辆,是“十五”时期的3.3倍。

对外经济:全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301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3%。其中出口554.7亿美元,增长14.7%;进口2459.4亿美元,增长47.8%。

“十一五”期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11389.3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9倍。其中出口2482亿美元,进口8907.3亿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2.7倍和3倍。

全年批准合同外资8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3.6亿美元,增长4%。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27.6%;房地产业占22.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15%;制造业占10.8%。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81.8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3倍。

全年境外投资中方实际投资额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倍;“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10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实现营业额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营业额83.3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4倍。

旅游: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9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外国人421.6万人次,增长23%;港、澳、台同胞68.4万人次,下降1.7%。旅游外汇收入50.4亿美元,增长15.8%。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1.8亿人次,增长10.1%。国内旅游收入2425.1亿元,增长13.1%。国内外旅游收入总计达到2767.9亿元,增长13.3%。全年出境游人数272.7万人次,增长1.1倍。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107.4万人次,国内旅游者7.6亿人次,均为“十五”时期的1.4倍。累计实现国内外旅游收入11334.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8倍;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4.7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9712.9亿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1.5倍和2倍。

开发区:年末全市共有开发区19个,累计招商企业38658家,比上年末增加2614家;其中投产开业企业21992家,减少470家。各类开发区实现总收入179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实现利润1470.7亿元,增长19.4%;应缴税金801.9亿元,增长12.4%。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投产开业企业15754家,实现总收入154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出口总额223.1亿美元,增长7.1%;实现利润1293亿元,增长15.2%;应缴税金664.7亿元,增长10.6%。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产开业企业1592家,实现总收入3500亿元,比上年增长7.3%;实现利润329.4亿元,增长15.9%;应缴税金177.7亿元,增长18.3%。

九、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全年货物周转量511.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其中,铁路257.5亿吨公里,增长12.2%;公路101.6亿吨公里,增长15.6%;民航46.4亿吨公里,增长30.7%;管道106.4亿吨公里,增长20.3%。铁路、公路、民航、管道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比重分别为50.3%、19.8%、9.1%和20.8%。

全年旅客周转量1326.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7%。其中,铁路99.6亿人公里,增长6.4%;公路287.1亿人公里,增长7.2%;民航940.3亿人公里,增长19.8%。铁路、公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比重分别为7.5%、21.6%和70.9%。

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480.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9.7%,比2005年末增长86.2%。民用汽车452.9万辆,分别比上年末和2005年末增长21.7%和1.1倍,其中私人汽车374.4万辆,私人汽车中轿车拥有量275.9万辆,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4.7%和26.5%,比2005年末增长1.4倍和1.8倍。

邮电: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111.7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8.7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06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累计达到885.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696.4万户,农村电话用户189.2万户。全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92.3万户,年末累计达到2117.7万户。全年短信业务总量达到368.7亿条,比上年增长1.2%。互联网用户数548.7万户,增长8.7%。全年发送邮政函件6.8亿件,增长5.3%;特快专递2982万件,下降2.9%。

十、金融

存贷款: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66584.6亿元,比年初增加9628.1亿元,增加额比上年少2546.8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64453.9亿元,比年初增加10183.9亿元,增加额比上年少1859.1亿元。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36479.6亿元,比年初增加5428.2亿元,增加额比上年少2454.8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9563.8亿元,比年初增加4143.5亿元,增加额比上年少1134.1亿元。

证券: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87575.4亿元,比上年下降5%。其中股票成交额79843.1亿元,增长1.9%;基金成交额1714.9亿元,下降23.9%;债券成交额3384.3亿元,增长88.9%。年末股票市场累计开户数475.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49万户。

保险: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66.5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2.3亿元,增长29.1%;人身险保费收入754.2亿元,增长41.5%。全年各类保险赔付支出199.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财产险赔付93.7亿元,增长9.8%;人身险赔付105.9亿元,下降4.3%。

十一、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全市共有52所普通高校和118个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万人,在学研究生22.5万人,毕业生5.9万人。全市89所普通高等院校全年招收本专科学生15.5万人,在校生57.8万人,毕业生15万人。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6.6万人,在校生19.8万人,毕业生6.2万人;初中招生10.2万人,在校生31万人,毕业生10.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1.4万人,在校生65.3万人,毕业生10.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7.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招生7.1万人,在校生21.9万人,毕业生7.1万人。特殊教育招生967人,在校生7981人,毕业生1914人。

年末全市共有民办小学21所,在校学生3.3万人;民办普通中学73所,在校学生3.7万人;民办高等教育77所(含民办高校和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校学生15.7万人。成人高校24所,在校学生26.6万人(含普通高校成人本专科生)。

科学技术: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5%,与上年持平,比2005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人员26万人,比上年增长2.8%。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5.7万件和3.4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4.1%和46.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3.3万件和1.1万件,增长14.1%和22.4%。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5.1万项,增长1.8%;技术合同成交总额1579.5亿元,增长27.8%。“十一五”期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累计分别达到21万件和10万件,均比“十五”时期增长1.5倍。累计签订技术合同25.6万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5422.8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64%和2.8倍。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25个,总藏量4451万册。全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4处。全市拥有注册博物馆156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39.9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90%。北京地区13条院线102家影院共放映电影72.6万场,观众2774万人次,票房收入11.8亿元。北京地区出版报纸259种,出版期刊3030种,出版图书15.5万种。全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7个,已开放档案87.5万卷。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531个,比上年末减少72个,比2005年末增加1713个;其中医院551个,卫生院115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9.4万张,比上年末增加0.4万张,比2005年末增加1.5万张;其中医院8.5万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64人,比2005年末增加4.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3万人,注册护士6.5万人。全市医疗机构共诊疗14148.4万人次。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66.39/10万,死亡率1.14/10万。

体育: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6151个。全市共有优秀体育运动员1100人,获得国际性比赛奖牌81枚,其中金牌52枚,银牌15枚。获得全国性比赛奖牌157枚,其中金牌59枚,银牌38枚。

公报注释:

1.本公报中2010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与上年相比增速为2010年初步统计数与上年统计年鉴数比较结果。

2.地区生产总值及其中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情况待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汇总及评估完毕后以普查公报等形式。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5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5.根据国家有关规定,2010年能耗数据待国家统计局审核评估后另行。

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能耗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如按现价计算,201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25.91立方米。

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8.新产业增加值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

9.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据均包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亦庄园。

高二数学期末总结篇6

关键词:零售业务信用卡透支数理统计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10-052-03

随着信用卡发卡量以及卡消费额、卡交易额的快速增长,信用卡透支额(也称信用卡贷款)也在快速增长,在商业银行各项贷款、特别是个人贷款中的占比正在逐步上升,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信贷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信用卡贷款分散、循环的自身特性,商业银行很难象对公司或其他个人贷款那样,对其进行精确、有计划地调控。但是,按照目前央行统计口径的要求,信用卡贷款作为商业银行贷款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商业银行整体贷款规模管理之中。因此,研究信用卡贷款的变化特点,对信用卡贷款的增长趋势尽可能准确地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于商业银行完善全面信贷管理、合理调控贷款规模,特别是在货币信贷政策从紧、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十分宝贵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借助收集到的某行近年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有关历史数据,试图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和建立商业银行信用卡透支额测算模型,并借助模型对商业银行未来信用卡透支额的增长情况进行预测。

一、建立测算模型的基本思路

信用卡透支额与发卡总量以及卡交易额(消费额加取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直接关系讲,发卡总量的增长决定着卡交易额的增长,而卡透支余额的变化又取决于卡交易额的增长变动情况。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图1、图2获得直观的反映。

根据上述初步分析,可以设定:信用卡发卡量、信用卡交易额和信用卡透支额之间存在一定的近似函数关系。所谓建立测算模型就是要通过设置适当的变量,找出这种函数关系。由于发卡量是已知的(商业银行往往编制有信用卡年度、季度发卡计划),因此,如果能够建立起模型,找到发卡量、交易额及卡透支额之间的近似函数关系,那么,根据商业银行各时点的计划发卡量,即可测算出该时点的信用卡透支余额。该基本思路可用如下框图表示:

二、测算模型的建立

每个会计期末(本文设定为月末)的信用卡透支余额是由本期(当月)卡交易额及上期(上月)卡交易额共同沉淀下来的,由于信用卡贷款是一种循环贷款,且存续期一般不超过60天(少量逾期贷款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以将月末卡透支余额y直接设定为月度卡交易额x的函数,表示为y=f1(x);而每个月度信用卡交易额是由当月那些可以使用的信用卡进行交易形成的,也就是说,月度卡交易额x是当月可使用信用卡总量z的函数,可表示为x=f2(z)。同时,由于通常情况下,我们所知道的是某个时点所要达到的计划发卡总量,因此,还要找出时点发卡总量与所在月度可使用信用卡总量之间的关系,显然,可使用信用卡总量z是总发卡量t的函数,即z=f3(t)。合并以上三个函数,就构成了完整的测算信用卡透支余额模型,按照数学运算先后顺序排列如下:

z=f3(t),x=f2(z),y=f1(x)

下面根据某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数据,通过数据回归与函数拟合的方法,构建以上三个函数的具体近似表达式。

第一步:构建函数f3。当月可用信用卡总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上月末的存量卡,另一部分为本月新增可用卡。假设当月新增发卡在一个月内的时间分布上是相对均衡的,则当月新增卡量平均有50%成为可用卡。结合商业银行发卡、审批等实际运作过程,这一假设是合理的。依据上述假设,设本月末发卡量为p1,上月末发卡量为p0,则当月可用卡量p=p0+(p1-p0)/2=(p0+p1)/2。我们搜集到了某行2005-2007年36个月信用卡发卡量的历史数据,依据上式计算计算出这36个月的相应可用卡量,然后,再通过对36个月的月末发卡量和计算出的相应当月可用卡量两个系列数据进行回归拟合,获得了当月可用卡量z与月末总发卡量t之间的函数关系:

z=0.957t+6208.254

第二步:构建函数f2。将搜集到的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共25个月的信用卡交易额数据与第一步计算出的2005年12月-2007年12月之间每月可用卡量两个系列数据进行回归拟合,获得当月卡交易额x和当月可用卡总量z之间有如下近似函数关系:

x=805125275-119.4z+0.00033z2-1.81e-11*z3

第三步,构建函数f1。与上述第一、第二步相类似,将

搜集到的信用卡透支余额与当月卡交易额的历史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回归过程表明,月末卡透支余额和当月信用卡交易额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9,并且,两者之间为线性相关。

获得的月末卡透支余额y和当月信用卡交易额x两者之间近似函数关系如下:

y=1.2999x-1.6088

将上述3个步骤获得的函数f1、f2、f3合并起来,就得到了信用卡期末透支余额的测算模型,如下所示。

z=0.957t+6208.254①

x=805125275-119.4z+0.00033z2-1.81e-11*z3②

y=1.2999x-1.6088③

其中,t为期末计划发卡总量(单位:张),z为该期末月份可用卡总量(单位:张),x为该期末月份信用卡交易总额(单位:万元),y为预测期期末信用卡透支余额(单位:亿元)。

三、测算模型的实际检验

依据上述模型,对某行2008年各季度季末信用卡透支余额、各季度及年度信用卡透支增长额进行了测算,根据一、二季度的情况来看,测算值与该行信用卡透支额的实际增长情况具有很好的吻合性,从而初步验证了该测算模型的可靠性。

四、小结

实证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用卡透支额(信用卡贷款)、卡交易额以及发卡量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通过积累三者的历史数据,采用统计回归的数学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卡贷款增长进行预测是有效可行的。本文主要依托某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有关数据,研究阐述了通过建立模型对商业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进行预测的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本文所建立的测算模型虽然基于某一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历史数据基础、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中回归和拟合的方法建立,但所依据的基本思路和规律对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而言具有普遍性,因此本文所阐述的测算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只不过由于各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历史数据各有差异,因此,需要对其相关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并重新进行回归拟合;第二,回归与拟合的方法建立在详实的数据基础之上,历史数据越完备、时间跨度越长,所得出的回归结果就越精确、越可靠。因此,随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以及相关数据的积累,运用本文所述的基本方法对数据进行回归拟合所建立的测算模型,其可靠性可以获得进一步提高。

高二数学期末总结篇7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项目t形账户法分录结转法

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表中主要的报表之一。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刚接触会计的新生编制该表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账款”、“预付款项”四个往来项目数据的填列就是一个教学难点。如下案例:

某公司2009年12月31日账户余额中,“应收账款”总账借方余额100万元,其中,应收a公司明细账户为贷方余额20万元;“预收账款”总账贷方余额25万元,其中,预收甲公司明细账户为借方余额3万元;“应付账款”总账贷方余额75万元,其中,应收B公司明细账户为借方余额12万元;“预付账款”总账借方余额18万元,其中,预收乙公司明细账户为贷方余额2万元。请计算“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金额。

一、常规填列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与运用》等资料,结合实际运用,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账款”、“预付款项”四个往来项目数据的填列方法如下:

(一)“应收账款”项目:该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中应收取的款项

应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合计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如果“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预收款项”项目填列。

(二)“预收款项”项目:该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收客户的款项

应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如“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内填列。

(三)“应付账款”项目:该项目反映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数填列。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额的,应在资产负债表“预付款项”项目内填列。

(四)“预付款项”项目:该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购货合同或服务协议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等

应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填列。如“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的,应在资产负债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针对上述案例,运用常规填列方法,学生十有九成九填列出错。究其原因,是对“应收账款”等四个往来项目的内涵理解不够透彻,且对总账与明细账的内在关系运用不够熟练。笔者在多年的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总结出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二、t形账户法

t形账户法是从总账与所属明细账的关系入手,根据账户的原理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一)“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分析

分析1:如案例所言,“应收账款”总账有借方余额100万,其中,其所属明细账“应收账款—a公司”有贷方余额20万

从一般原理上看,“应收账款”属资产类账户,余额一般在借方。但“应收账款—a公司”出现了与反方向的余额,其实质是“预收账款”了。在填报资产负债表项目时,应当将“应收账款—a公司”的贷方余额计入“预收账款”项目中;同理,“预收账款—甲公司”出现了借方余额,其实质为“应收账款”了。在填报资产负债表项目时,应当将“预收账款—甲公司”的借方余额计入“应收账款”项目中。

分析2:鉴于“应收账款”总账余额和“应收账款—a公司”余额不相等,方向不同,意味着“应收账款”总账下肯定还有其它明细账,并且这些明细账的余额肯定在借方。这种类型的明细账数量有多少个,于本案例数据的计算无关紧要,假设这些类型的明细账合为一个,即“应收账款—X公司”,余额在借方,金额未知(设为X万元);同时,“预收账款”下肯定还有其他的余额在贷方的明细账,数量未知,将之合为一个明细账“预收账款—Y公司”,金额未知(设为Y万元)。

分析3:1、开立“应收账款”总账及其明细账

2、根据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总账的余额=所属明细账余额之和”,即得出X=120万元

3、由于“应收账款—a公司”的贷方余额20万元要转入“预收账款”中去,那么,该明细账户转出金额后,余额为零

同时,根据“总账的余额=所属明细账余额之和”的公式,此时“应收账款”总账余额应等于“应收账款—X公司”明细账余额,即借方120万元。这一步是理解的关键,因为转出了反方向的明细账户余额,总账账户的新余额反而增加了。

4、另,由于“预收账款—甲公司”有借方余额3万元,实为“应收账款”,填报资产负债表时,要计入“应收账款”项目中

故,再设一明细账“应收账款—甲公司”,其余额为借方3万元。根据“总账的余额=所属明细账余额之和”的公式,此时“应收账款”总账余额应等于“应收账款—X公司”明细账余额及“应收账款—甲公司”明细账余额之和,即120万+3万=123万元。以t形账户列示如下

分析4:根据上述“应收账款”项目数据的填列分析,同理可得“预收账款”项目的最终填列数据应当为48万元。

(二)将上述“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的分析方法解析完毕后,可将“应付账款”及“预付账款”的数据填列做为堂上练习,交由学生参照完成。

高二数学期末总结篇8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测

中图分类号:R1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366-02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增加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日常饮用水的水质卫生。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对于提高人们的卫生水平、增进健康、防止疾病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的优劣也愈来愈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关注。随着庄河市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高层商品楼出现,二次加压供水单位也相继产生,现有二次加压供水单位21家,已建成供水单位13家,供水覆盖3108余户,供水人数为12000余人,取得卫生许可证为3家。为了解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我们于2o10年对庄河市市政管网末梢水及13家高层建筑二次加压水进行卫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2010年出庄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的要求从各个点现场取水样标本。检测164份市政管网末梢水及90份高层建筑二次加压供水共254份饮用水。

1.2监测项目

1.2.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度(度)、浑浊度(ntU)、臭和味(描述)、肉眼可见物、pH、铁(mg/L)、铜(mg/L)锌(mg/L)、锰(mg/L)、氯化物(mg/L)、硫酸盐(mg/L)、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mg/L以CaCo3计)、耗氧量(mg/L)、氨氮(mg/L)。

1.2.2毒理学指标:砷(mg/L)、汞(mg/L)、氟化物(mg/L)、硝酸盐(以n计mg/L)。

1.2.3细菌学指标: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100mL)、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

1.2.4与消毒有关的指标:应根据水消毒所用消毒剂的种类选择监测指标,如游离余氯(mg/L)、臭氧(mg/L)、二氧化氯(mg/L)等。

1.3监测方法及评判标准按严格按照GB/t5750.2-2006标准进行水样的采集和保存。监测项目的评判标准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进行评价,按照GB/t5750.3-2006标准进行水质分析质量控制,尽可能减小分析过程中的误差,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2结果

2.1感官卫生指标市政管网末梢水与高层建筑二次加压水的色度全部合格。前者浑浊度的合格率为98.16%,后者为72.22%,见表1。

2.2化学卫生指标市政管网末梢水余氯全部合格,铁的合格率为98.71%;而高层建筑二次加压水的余氯合格率为91.11。见表1。

2.3细菌指标管网末梢水总大肠菌群合格,菌落总数合格率为97.56%;高层建筑二次加压水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为97.78%,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6.67%。见表1。

3讨论

由于市政供水水压较低,大多数高层建筑均采用二次加压供水方式供水。因高层建筑二次供水多采用水箱、蓄水池等方式蓄水,通过加压送至用户的供水方式,所以二次加压水二次污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加。从检测情况可以看出,高层建筑二次加压水浑浊度合格率85.2%比市政管网末梢水浑浊度的合格率97.56%明显要低,高层建设二次加压水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合格率也低于市政管网末梢水,市政管网末梢水铁的合格率98.71%低于其它几个项目,254份水样中其中2份饮用水样铁超标,提示自来水在管道的输送过程中可能有2次污染,或管道陈旧影响了水质,铁合格率低与管道质材也有一定关系。

监测情况表明,庄河市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合格率总体还是好的。近年来各级部门对公共饮用水卫生工作提高了认识,加强了各方面的卫生管理,使公共饮用水状况日趋好转,合格率较高。而二次加压水饮用水卫生问题还是存在一定的隐患,如水样中微生物2次污染。设施周围排水不畅,水箱顶部与屋顶距离小于80cm,水箱内没有爬梯;水箱容积超过48小时用户用量;水箱、水池循环不良;没留有安装消毒器位置;蓄水池封闭不好。不能定期清洗、消毒。《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管理单位每年应当对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有的单位没有清洗、消毒。缺少最基本检测仪器。水质检验常规指标中余氯指标是反映管网是否可能受污染的指数,大多数单位没有余氯比色计。水质检验份数有限。每个供水单位每次只检验一份管网末梢水,达不到规范要求,反映不出整体水质现状。说明二次加压供水的管理还有待加强,提示管理部门应切实负责起二次加压供水的日常运转、维护、清洗和消毒工作,制定和落实二次加压供水的卫生管理制度,并应有专职或兼职的饮用水管理人员。同时对二次供水系统每年至少进行2次全面的清洗消毒和水质检验,对出现水池缺盖,严实或渗漏问题及时处理;适当增加清洗水池次数,减少微生物在池中生长繁殖的机会,对二次加压供水设施的供水、管水和清洗消毒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若发生二次加压供水污染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尽快向用户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日常生活饮用水,同时报告卫生部门协助调查。另一方面是市政集中式供水系统也有待改善,特别是一些铺设年代较久的管理应进行检修,防止渗漏;以及考虑居民生活饮用水和一般的生活用水输送管道分开,以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参考文献

[1]汪求真、张超英、鲁晓晴;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水质调查(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刘展华、李裕生、李裕利等;一起广西某生活饮用水厂供水水质污染事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7,10(5):1475-1476.

[3]罗建平、刘普阳、方英等;一起宋内氏志贺氏蓖污染学校水引起的菌痢暴发的实验室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1):170-171.

[4]郑华英、周敦金、龙一兵;一起病源菌污染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调查[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12(6):713-714.

高二数学期末总结篇9

班级

高二(9)

班主任

蔡卫强

人数

61

男:39

 

 

 

 

 

四月

1. 召开主题班会《关注共同话题——学习》。

2. 期中考试及家长会。

3. 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

女:22

  全班61人,男生39人,女生22人,本学期借读生3人,国家二级运动员1人。

班内人际关系融洽,班级组织较完善,班内有统一的行为规范。班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年级中不拔尖,少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勤奋,吃苦精神差。

 

五月

1. 组织参加高二课本剧赛。

2. 法律知识讲座。

 

近期目标:开学两周内建立有威信的班委会,改变班上午间喧闹现象,一个月内明显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

中期目标:树立良好的集体舆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要缩短与兄弟班的差距,力争在高二(结束前)阶段使本班成绩在平行班中居上游水平。高二会考合格率100%。

远期目标:高三毕业时,全班学生成为合格毕业生,争取有更多学生考入名牌大学。

六月

1. 组织会考,期末考试。

2. 期末总结及学生的期末评优。

二月

1. 建立新的班委会,完善班级制度。

2. 召开主题班会《总结与目标》。

 

 

三月

1. 召开主题班会《感动中国,感动高二》。

2. 组织参加高二乒乓球赛。

3. 学习雷锋精神活动。

 

 

高二数学期末总结篇10

班级

高二(9)

班主任

蔡卫强

人数

61

男:39

四月

1.召开主题班会《关注共同话题——学习》。

2.期中考试及家长会。

3.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

女:22

全班61人,男生39人,女生22人,本学期借读生3人,国家二级运动员1人。

班内人际关系融洽,班级组织较完善,班内有统一的行为规范。班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年级中不拔尖,少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不勤奋,吃苦精神差。

五月

1.组织参加高二课本剧赛。

2.法律知识讲座。

近期目标:开学两周内建立有威信的班委会,改变班上午间喧闹现象,一个月内明显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

中期目标:树立良好的集体舆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要缩短与兄弟班的差距,力争在高二(结束前)阶段使本班成绩在平行班中居上游水平。高二会考合格率100%。

远期目标:高三毕业时,全班学生成为合格毕业生,争取有更多学生考入名牌大学。

六月

1.组织会考,期末考试。

2.期末总结及学生的期末评优。

二月

1.建立新的班委会,完善班级制度。

2.召开主题班会《总结与目标》。

三月

1.召开主题班会《感动中国,感动高二》。

2.组织参加高二乒乓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