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习总结数学十篇学习总结数学十篇

学习总结数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5:52

学习总结数学篇1

   一 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方法

   与数学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就是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方法等的基本方法。

   1、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预习是独立学习的尝试,对学习内容是否正确理解,能否把握其重点、关键,洞察到隐含的思想方法等,都能及时在听课中得到检验、加强或矫正,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因此,预习时就要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的知识,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得不好,甚至不理解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预习的方法,除了回忆或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或预备知识)外,还应该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预习时,一般采用边阅读、边思考、边书写的方式,把内容的要点、层次、联系划出来或打上记号,写下自己的看法或弄不懂的地方与问题,最后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打算,以提高听课的效率。在时间的安排上,预习一般放在复习和作业之后进行,即做完功课后,把下次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其要求则根据当时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多思考一些问题,钻研得深入一些,甚至可做做练习题或习题;时间不允许,可以少一些问题,留给听课去解决的问题就多一些,不必强求一律。

   2、听课的方法

   听课是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师的指导、启发、帮助下学习,就可以少走弯路,减少困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数学知识,否则事倍功半,难以提高效率。所以听课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听课的方法,除在预习中明确任务,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符合自己的问题外,还要集中注意力,把自己思维活动紧紧跟上教师的讲课,开动脑筋,思考教师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要从中学习数学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一般化、特殊化等,就是如何运用公式、定理,了解其中隐含着的思想方法。

   听课时,一方面理解教师讲的内容,思考或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独立思考,鉴别哪些知识已经听懂,哪些还有疑问或有新的问题,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课内一时不可能解决,就应把疑问或问题记下,留待自己去解决或请教老师,并继续专心听老师讲课,切勿因一处没有听懂,思维就停留在这里,而影响后面的听课。一般,听课时要把老师讲课的要点、补充的内容与方法记下,以备复习之用。

   3、复习的方法

   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炼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复习应与听课紧密衔接、边阅读教材边回忆听课内容或查看课堂笔记,及时解决存在的知识缺陷与疑问。对学习的内容务求弄懂,切实理解掌握。如果有的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思索,还得不到解决,则可与同学商讨或请老师解决。

   复习还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其重点、关键,然后提炼概括,组成一个知识系统,从而形成或发展扩大数学认知结构。

   复习是对知识进行深化、精炼和概括的过程,它需要通过手和脑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发展和提高能力的极好机会。数学的复习,不能仅停留在把已学的知识温习记忆一遍的要求上,而要去努力思考新知识是怎样产生的,是如何展开或得到证明的,其实质是什么,怎样应用它等。

   4、作业的方法

   数学学习往往是通过做作业,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加深理解和学会运用,从而形成技能技巧,以及发展智力与数学能力。由于作业是在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的,能检查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考查出能力的水平,所以它对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困难,或做错的题目较多时,往往标志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上存在缺陷或问题,应引起警觉,需及早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通常,数学作业表现为解题,解题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在做作业前需要先复习,在基本理解与掌握所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事倍功半,花费了时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解题,要按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首先,要弄清题意,认真读题,仔细理解题意。如哪些是已知的数据、条件,哪些是未知数、结论,题中涉及到哪些运算,它们相互之间是怎样联系着的,能否用图表示出来,等等,要详加推敲,彻底弄清。

   其次,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探索解题的途径,找出已知与未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回忆与之有关的知识方法,学过的例题、解过的题目等,并从形式到内容,从已知数、条件到未知数、结论,考虑能否利用它们的结果或方法,可否引进适当辅助元素后加以利用是否能找出与该题有关的一个特殊问题或一个类似问题,考察解决它们对当前问题有什么启发;能否把分开,一部分一部分加以考察或变更,再重新组合,以达到所求结果,等等。这就是说,在探索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联想、比较、引入辅助元素、类比、特殊化、一般化、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方法,并从解题中学会这一系列探索的方法。

   第三,根据探索得到的解题方案,按照所要求的书写格式和规范,把解的过程叙述出来,并力求简单、明白、完整。最后还要对解题进行回顾,检查解答是否正确无误,每步推理或运算是否立论有据,答案是否说尽无遗;思考一下解题方法可否改进或有否新的解法,该题结果能否推广(事实上中学课本中不少题目是可以推广的)等,并小结一下解题的经验,进而发展与完善解题的思想方法,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二 “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

   “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是数学家华罗庚多次提到的治学方法,他认为学习要经过“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理解和弄懂所学的数学知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习不仅要理解和记住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而且还要想一想它们是如何得来的,与前面的知识是怎样联系着的,表达中省略了什么,关键在哪里,对知识是否有新的认识,有否想到其他的解法等等。这样细加分析、考虑后,就会对内容增添某些注解,补充一些的解法或产生新的认识等,出现了“书越读越厚”。

   但是学习不能到此止步,还需要把学过内容贯串起来,加以融会贯通,提炼出它的精神实质,抓住重点、线索和基本思想方法,组织整理成精炼的内容,这就是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是量的减少,而是质的提高,所以具有更重要的作用。通常在总结一章、几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时,就要有这种要求,运用这种方法。这时由于知识出现高度概括,就更能促进知识的迁移,也更有利于进一步学习。

   “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它具有不同的层次和要求,学习中需要经过从低到高多次的运用,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这一学习方法体现着“分析”与“综合”、“发散”与“收敛”的辩证统一,就是说数学学习需要这两者统一起来。

   三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数学学习应是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有意义发现学,如何使两者互相配合、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和综合的效力这是学习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

   接受学习,不论是听系统的讲授,还是以定论的形式给出的教材,都不涉及任何的独立发现。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非只是单纯的接受,他们总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问题,如定理是如何发现或产生的,证明的思路是怎样想出来的,中间要攻破哪几个关键的地方。许多数学家都十分强调“应该不只胀到书面上,而且还要看到书背后的东西。”在进行接受学习时,还要增添某些发现学习的万分,从中学习创造、发明的思想和方法,而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接受上。

   发现学习,是依靠自己对所提供的材料或问题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独立地了现的解决某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在解决问题时,要真正理解问题中所涉及的要领、原理、公式、定理和法则,懂得每步操作的意义,以及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目的等。解决问题,总需要联想以往学习过和知识与方法,一时回忆不起来的,还要重新复习,以求进一步理解的应用。有是遇到困难问题,甚至还在查看参考书或请教老师者能解决。可见,这期间也穿插着接受学习。

   数学学习既需要接受学习,以便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前人积累起来的宝贵知识财富,也需要发现学习,以利于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因此,学习要根据自身的年龄、学习能力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使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篇  数学,与其他学科比起来,有哪些特点?它有什么相应的思想方法?它要求我们具备什么样的主观条件和学习方法?本讲将就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思想以及数学学习方法作简要的阐述。

   一、数学的特点(一)

学习总结数学篇2

时间过得很快,五周的时间转眼过去了。看作业——听课——讲课——听课,就是实习中的主要任务,由于一直准备着教师考试,实习中投入的也不算太多,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收获。在此小结一下。

首先,课堂教学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应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撰写教案。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二)加强实际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而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不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所以早期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也称作“用手思维”。到了学前期儿童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到了小学、中学以至成人逐步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仍有很多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正如心理学家所说,这种“用手思维”的形式并不会随着更高级的思维形式(即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消失。赞科夫也说过,有实际对象的活动(即指实际操作),不仅具有运动的技能和技巧本身的特点,其中也以一定方式反映出感觉、空间观念和思维活动。教学实践也表明,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要观察、分析、比较所操作的对象的相同点、不同点,然后进行抽象、概括。例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学生通过摆小棒或圆片,逐步总结出凑十加的方法。又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摆小正方形,很多学生就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见学生操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思维的过程。由于实际操作是在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发现规律性知识,因此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习总结数学篇3

关键词:兴趣思考练结

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数学学习,无论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还是请教研究数学的专家,或者了解学业优异的同学,兴趣几乎总是开篇的话题。

我们知道,学习兴趣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内驱力”。兴趣总是同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的探求精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高涨的学习热情紧密相联的。“动机是成就的基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日趋进步,教育日渐普及,社会日益发展,竞争日见激烈的今天,莘莘学子一方面从“头悬梁、锥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的古训中吸取奋发的营养,又一方面从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中探求新路,研究学习动机,注意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这必将给数学学习注入新的活力。

兴趣是入门的阶梯,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因此,兴趣的激发、持续和向更高层次的升华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激发、持续和升华兴趣呢?第一,要丰富自己的学习活动。丰富的反面是贫乏,贫乏伴随枯燥。我们不应该把数学学习局限于记定理、背公式,做作业的小圈子里;也不应该把数学习搞成脱离实际,全无感情的字母、数字、图形的大杂烩。事实上,数学是密切联系现实,应用非常广泛,充满逻辑美和形式美,富有思想的方法的神奇宝矿。勾股定理带去了我们对人类智慧的问候,黄金分割把美写在山川大地。了解一些课堂外和校园外的数学,有助于使它变得生动活泼,富于激情,充满吸引力,进而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无穷的学习积极性。第二,体会成功的快乐。兴趣推动着我们达到成功,成功又使我们增添了新的兴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机会,一道习题的奇思妙解,一种思路的豁然贯通,或得益于经年累月的苦苦求索,或智慧火花的瞬间一闪,或是灵感吧,然而它带给我们的愉悦和欢乐是刻骨铭心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深情地回忆起童年的第一个100分,说它激励着往后一生学习、工作和研究。第三,根据自己的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它、超越它,这是数学学习值得注意的特点。目标具体,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这样才能促进兴趣的保持和升华。

二、思考

有了兴趣就能学好数学吗?记得经常有学生求助于我“老师,我喜欢数学课,你讲的题我都懂,就是做作业时感到困难,更害怕考试”。原因何在呢?喜欢,说明还有些兴趣;懂,说明学习有了成效;但怕做题,怕考试,说明终究没能把数学学好。“懂”是有层次的,简单地说有真懂和假懂之分。“例题我都懂”,是懂它的具体解法,还是弄清了问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是懂得解题过程的每一步推理和运算,还是整体把握了求解过程?只有弄清了的实质,把握解法的精髓,从局部到全貌完整地理解和掌握,才能达到真懂。

学习数学更离不开思考。数学的逻辑性、系统性很强,而其应用又十分广泛,一条简单的数轴,既直观地表示了小学所学的整数、小数和分数,又明显地预示着初中将学习的负数、有理数,还直观地蕴含着相反数、绝对值及大小比较等概念,它的基本思维-------数形结合,还将影响到更广泛的数学领域。数学公式的正用和逆用,妙趣横生。定理,定义的理解,更须融会贯通,纵横驰骋。数学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天地,思考则富于情趣,思考则别有洞天,思考则通达。“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考便是数学学习的源头活水。

三、练习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体操有赖于练习,数学也是有赖于练习的。一位老师说,数学学习犹如入山探宝,不练习则犹如入山探宝而空返。美国新数学丛书的编辑者关于练习也说过一段话:“学数学的最好办法是’做数学’,要养成读书时手边备有纸和笔的习惯”。这些都是至理名言,但我们不禁问,今天的学生练习还少吗?课本,习题集,练习册,达标题,甚至还有课外辅导书,已经够多了,太多了!看来怎么练,练习什么?这里有一个方法和选择问题。首先,练习的概念是广泛的,做习题无疑是最常见的练习。但学习的全过程中,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这样经常性的动口、动脑、和动手,应该是更广泛的地练习,甚至是更重要的练习。做习题,也不能只满足于选用公式,算对答案,更重要是通过“为什么要这样使做”以训练解题的思路,“还能够怎样做?”以积累的方法,“怎样解更简单合理”以提高解题的技能技巧。此外,练习题要有选择。就当前情况看,程序解法,技能训练的习题要适度,过多过滥则事与愿违,还容易造成思维惰性。难度大、方法独特的题目要少练习,一则它很少有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二则它不是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注重通解通法的训练。总之,题量要适中,题目要精当,题型要变化。重在精练,深思,反思。

四、总结

经过前三个阶段的积淀后,第四步是贵在及时总结,全方面地总结,形成自己的思想,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练习水平,进而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学习总结数学篇4

在近十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对低段数学教学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总结,并归纳出了培养低段数学学习习惯六字法,即“听”、“说”、“思”、“读”、“写”、“查”,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实践运用:

一、“听”。要学会倾听,“专心致志”听老师的讲解,“半信半疑”地听同学发言,让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良好学习氛围中积极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低段教学中我常用“小耳朵,注意听”等激励性的语言,帮助和提醒学生积极倾听,纠正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不良习惯。学会倾听是有效学习的开始,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低段教学中“听”成为培养学习习惯的首要目标。

二、“说”。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语言能力的增强可以极大地改善孩子的学习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上我尽量创设让学生说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用简单、准确的数学语言说说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因为……所以……”,让他们成为“能说会道”数学家;还常用“老师也是这样想的,可你这样的表达比我好多了,谢谢你”等方式鼓励学生养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的习惯,纠正学生说半句话和非数学语言的毛病。

三、“思”。要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想法,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积极独立地思考。可采用启发诱导式,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追根问底,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能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寻求简便、灵活的方法,纠正学生懒于思考、事事依赖别人的不良习惯。

四、“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数学学习中多读题目可以帮助孩子理解题意和帮助记忆。如在二年级学习“乘法口诀”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我采取了反复读背方式至滚瓜烂熟,再利用“对口令”、“开火车”等方式进行巩固和运用,学习效果较好。

五、“写”。独立完成一份高质量的作业是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径,“认真”、“整洁”、“有条理”、“按时”是我对学生写作业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我也以身作则,时时提醒和严格要求自己,以最好的态度和书写给学生做好榜样。

学习总结数学篇5

一.发挥集体智慧

开发校本复习材料,组长组织有效分工细致,老师们认真完成,尤其是疫情期间精工合作,共克时艰;充分吸取往届经验,并研究高考最新动向,合理订制复习进度,调整复习重难点,例如数列和概率统计的复习;

二.仔细研究考试大纲,了解高考新动向

《考试大纲》对高三备考的参考价值,它是高考的导航灯和牵引线,给我们明确了考试的范畴和重心,备课组进行集体研读,每位老师对大纲内容至少有整体的把握,以及“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察内容的研究。

三.认真做好三轮复习的合理规划

在高三的复习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三轮的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有讲有评,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将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整理,有机的串联,构建成知识网络。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常规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第二轮复习:在疫情期间,我们针对高考“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特点,对重点的能得分的章节进行适当的小专题综合,建立知识的跨章节联系,狠抓学生的练和错题讲评,落实到每位学生,同时也是对第一轮复习的巩固提高!限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专题的综合度较小、难度也不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轮复习:疫情后回到学校,主要是查漏补缺,对二轮的分模块专题又进行了一遍专题强化,拔尖促高,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知识和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四.重点模块循环重现,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互交替

因为高考数学复习的知识既有系统性特点,又有独立性特点,在第一轮复习各知识点得到巩固后,数学知识网络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但第一轮复习前后横跨的时间很长,就会出现学习后面忘记前面的情况,而模块知识循环重现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二轮复习每个模块的同时,布置一些其他综合试题给学生留作业做练习,一般不多,同时,我们还进行了每周一次的综合测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且在进行三轮复习之前,我们针对二轮期间易错点,重难点进行里又一次的补漏筛查,使学生又巩固复习一遍,效果良好。

五.重视小题的限时训练,加强解答题的得分能力

要让成绩上去就一定得小题分上去,所以我们在小题的限时训练方面从三轮后期开始狠抓,基本上是每天一次限时练,每次训练的题目都按照高考的要求,训练的时间是一节课,每次练完以后我们都会及时而详细的讲评。同时,对客观题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了专门训练。在第三轮复习中,我们还特别向学生强调解答题的答题要求,就是常说的容易题争取不丢分(规范表达少跳步);中等题争取少丢分(得分点不能省);难题争取多拿分(知道一点写一点,不知道也要写一点);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对于学生做的每一个解答题都按照考试评分标准给分,让学生了解解答题怎样去得分。

六.加强学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们一直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构成的,拿到题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的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将隐含条件转化为明显条件,有时须联系题设和结论,寻找突破口,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2)要求学生养成解后反思,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解完题后,要不失时机地回顾下列问题,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学生养成纠错订正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能力。对做错的题要反复琢磨,寻找错因,写出心得,进行更正,日积月累,反复查看。不少问题就会豁然开朗,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位。

2022年高考备考建议

1.回归课本。课本是根基,在进行复习时,要回归课本,发挥课本例题或习题的作用,注重基础,抓牢基础,充分利用课本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对知识追根溯源。

2.从今年高考题来看命题者依然坚守“重视通性通法,淡化技巧”.因此高考数学备考不宜过难过偏,要多从归纳解题通法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备考。

3.从2021年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好,存在主要问题有:第16,21题。在考前复习时,我们讲过类似的题目,所以说学生大部分是有思路的,但是最后结果往往没算出来。计算能力较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重视探究运算技巧和熟练程度。

4.要充分利用高三的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练习,优化答题策略、思考答题技巧,培养好的答题习惯和书写习惯。

5.及早强调和要求答题规范,后期很难改变;

6.科学安排专题练习和综合练习,针对性、实用性强

7.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班级情况适当拓展;加强数学练习,丰富练习类型,试卷的风格要有变化、多样,出题人的想法往往与众不同

8.适当增加限时训练,注意提醒学生在平时做题中培养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9.加强尖子生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10.重视基础,强化基本题型的反复训练,力争该拿的能拿到满分;

学习总结数学篇6

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这一课题的研究始于20XX年秋我市实施新课程之后。20XX年8月由课题负责人卓和平老师正式向市教科所申报立项,被确认泉州市第二批

十五教育科研规划研究课题。20XX年10月召开课题开题会,组建课题实验指导组,修订并形成了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二、加强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20XX年秋季,课题组即按实验方案拟出的实验阶段的时间表,着手开展有关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1、组建了一支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指导人员队伍。

本课题的指导组成员,主要来自我市相关的教师进修学校及市直和区直学校的教研员、分管教学的业务领导。其中特级教师1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6人,省小学数学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7人。他们精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

2、初定了两所课题实验基地校。

为保证实验工作能立足于我市的实际,为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服务,我们暂定了泉州第二实小和丰泽区实小两所学校作为课题实验基地校,并从中确定了4个实验班,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3、按实验计划开展工作。

(1)组织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

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采用两种形式:

专家引领

由课题组负责人卓和平于04年3月和4月为基地校的老师举办了两场培训,主题分别为《关于新课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实践》、《关于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实验方案》的阐释。

同伴合作

由实验基地校的指导组成员组织相关的老师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学习研究。

(2)每学期召开一次课题组现场研讨会,及时交流各子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上半年课题组举办了三场研讨活动,分别是:

04年4月于市直小学,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黄志强、李惠珍开了两节研讨课,课题组进行座谈交流;

04年5月于晋江市第二实小,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黄海生、陆海鹰指导本校的吴雅彬,洪月蓉开了两节研讨课,并进行说课,课题组成员参与评课研讨;

04年5月于丰泽区实小,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郑惠懋等指导本校的陈龙燕老师向丰泽区的教师开了一节研讨课,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评课交流活动。

04年4月份还与市教育局课改办一起,在惠安八二三实小召开了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科研课题现场研讨会,在会上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方案。

上半年课题指导组还组织有关成员到相关学校观摩了常规性的研讨课近10节。进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

(3)各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根据课题指导组的要求,各课题组成员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指导组的成员身体力行,撰写了8篇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中陆海鹰的《依托信息技术手段

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一文获全国征文一等奖;李惠珍的《构建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一文发表于Cn刊物《小学教学设计》04年第6期;卓和平《关于新课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实践》于03年在福建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为讲座专题进行介绍交流。

此外,我们还注意积累实验优秀课例(含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案例近30个(篇),根据实验目标和原理指导的4节研讨课参加省、市级教研部门举办的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均获得好评。其中:

泉师附小谢玉娓老师执教的《平行与垂直》一课,于2004年4月在华东六省一市举办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由课题组成员卓和平、黄志强设计并指导);

安溪实验小学章美珠老师执教的《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课,于20XX年12月在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研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卓和平、张玉煅指导);

泉师附小谢玉娓老师执教的《左右的认识》一课,于20XX年在福建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黄志强指导,卓和平评点),并在福建教育电视台播出;

丰泽区实小许鸿瑜老师执教的《读统计图表》一课,于2004年5月在泉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郑惠懋指导)。

学习总结数学篇7

2015年6月4日上午10:30,数学系在第一教学楼e105召开2014级统计实务专业赴四川省统计局见习总结大会.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数学系副主任李兴贵副教授、学工办主任杨晓芳、团总支徐亚永以及全体见习同学.

会议首先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同学们见习工作时的图片.黄浩茹、刘勇等5位见习生代表分别从岗位情况、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实习的心理成长过程等方面讲述了自己的见习感悟.李兴贵副主任对同学圆满完成见习任务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评价.杨老师强调在同学们身上,体现出了强烈的集体意识,大局意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这不仅获得了实习单位的赞誉,为学院、为数学系赢得了荣誉,也为未来实习生的派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见习,同学们不但丰富了专业知识,提升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认识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为思考今后的人生,规划自己的未来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关闭窗口]

学习总结数学篇8

在我看来本次课题其实是课改的延续与深入,“小学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教学策略”从题目上看“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环境,“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方法,“策略”是指教师主导方法,“有效教学”是课题的灵魂。它要将前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而前三者也要对它做出体现。那么如何去塑造有效的教学呢?

首先,教学前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才能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有效的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的材料,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材料,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使用教材需要教育的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照本宣科。要能挖掘和寻找教材中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灵活使用教材,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关系极大。

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因为如果目标本身不合理,与学生的发展是冲突的,那么这个活动再“精彩”也仍然不合理。同时教师要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切忌走形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尤其是对有困难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成学生小组合作的教学活动。这样能有效降低入门难度、循序渐进提高并且完成教学目标。教具、材料要能帮助学生主动高效地学习,不能对教学的学习产生干扰;操作起来方便。

二、有效的备学生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有效教学的的基本理念,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一个个情感丰富的个体,是一个个有着多方面“经验”的个体,任何新知的获得都需要唤起并暴露学生的经验,并与之取得联系,然后由学生自己把新知内化,逐渐建构,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由此可见,找准学生的“新知生长点”,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过程的重要一环。

教师的准备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困难学生,尽可能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包括学生不断变化的兴趣特征和心理状态。

三、有效的备个人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自身知识的储备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讲的少了。教师看似轻松了实则不然,因为小组活动与以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相比需要更多的预设,学生之间会碰撞出更多火花,会有更多的想法,教师就要做出更多的准备。“讲出一碗水,必须得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科学日益发达信息化的今天,教师要不断补充知识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东西。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尤其教师必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在完成学科教学的同时完成对学生思想领域的教育。

其次,新课改提出要“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也是我们这次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我们要面对的就是在数学课堂上如何组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我认为也有几点需要注意:

1.合理分配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的优越性。学生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的,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提供展示与进行互补的平台。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则需要依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特长合理分配学生组成小组,

以我班为例,因为班形,及科学的小组团队配比模型的原因,我班小组采取4人一组模式。全班3个大组,在分组时每小m由一名优生,两名中等生和一名学困生组成,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互相帮助,优等生在帮助学困生时可以把知识更好的内化、运用,而学困生能从中学到知识,中等生则可以通过全程的参与学习到学优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路,这样即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能达到使学生提升发展的目的,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精神。

2.组员之间配合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平等和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它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增强了自信心也使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了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的新型学习任务。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全面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数学课堂上可以使学生有效的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

而想要达到上述效果就必须保证组员之间的有效合作,比如爱表达是低年级儿童的天性,所以有的时候还会出现组员抢着做、抢着说的现象,那么这就需要有一套制度让学生能有序的合作、并有一位能够负责人又有威信的组长来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再活动中还要有组内检查的项目,例如我在执教《什么是周长》时就提出了一个活动方案“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换手中的图片,拿出彩笔,描一描最后你手中拿到的图形的周长。”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督促,能很好的合作更有效的理解周长的意义。

3.教师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做及时有效的处理

学习总结数学篇9

【关键词】中专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自学能力;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一定的数学知识,更重要一点是要教会学生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发现、归纳类比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层次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而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指出,高度概括的知识能够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更为长久的记忆。传统的教学观不注重对知识进行概括,太过于强调对数学知识本身的灌输和记忆。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呆板僵化,思考能力会降低,创造力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想要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必然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而且现在中专实行的是“2+1”教学模式,即在学校学习两年,最后一年顶岗实习,留给数学课的教学时间很少。有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习,然而,现在招收的中专学生数学基础普遍不好,学习的兴趣很差,自学能力基本没有。这样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是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要想培养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教师是关键。教师除了深入教材、备好课外,还要强化自我的归纳总结能力,才能给同学们起引导作用。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归纳总结教学内容

数学中每章每节的知识大多是孤立的、分散的,要把它们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每学完一节、一章、一单元、教师都要进行归纳总结,而且要教会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对所学知识要有一个概括,必须掌握关键内容和重点知识。对比易混淆的概念,并理解它们。学习一个专题时,要把各章中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结构化,将所学知识按照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归纳,用列提纲法、表格法、逆向思考等,引导学生概括出知识的框架,有利于巩固、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把知识由点到面,形成知识体系。开始时,教师列出总结提纲,例如本章学习了哪些概念,哪些公式等等,然后具体讲评、提问,做出示范,然后学生模仿,补充,逐步独立完成。在总结开始时,有的学生写的马虎,有的只写寥寥几个字,有的感到为难,无从下手。对于这些同学,教师要积极鼓励,热情辅导,启发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归纳总结时,可以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完善。养成善于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关键是要归纳出所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定理与公式以及、推理的技能技巧。例如同学们在总结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时,通过列表进行类比,简明易证,知识间的区别与类同及联系清楚明了。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有针对性的点拨,师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共同研究,互相补充。对于写得好的总结及时张贴、传阅、交流、表扬,激发同学们分析、归纳、总结的兴趣。

2.归纳总结习题类型

在学生学习了解一些典型习题具的基础后,要求学生去自己在解题时探索、归纳、研究解题方法的规律、总结出习题的解法,以达到触类旁通、运用自如的目的。例如在正余弦定理的学习中,测量距离,测量高度的题实质上都是要想办法构造三角形。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这三个公式来解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培养他们从特殊事例中概括出普遍规律的能力,归纳总结中要注意教材知识的前后沟通,承前启后,能总结概括出结果来。

3.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由于教学时间的缩短,学生练习的时间很少,所以老师在数学习题讲评时,教师不要为解题而解题,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归纳总结出常用的解题方法,及涉及到的知识点,使学生分析一道试题,会考虑到如何入手,怎么样思考分析,采取什么方法,让学生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做题时有章可循、有路可行,易于入手,增强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些习题,尽量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思考、总结各种不同的解法,这对加强前后不同章节间的知识的联系、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是大有益处的。教师课堂例题如果能用多种方法,就绝不用一种方法,以达到以少胜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提问讨论中,在完成作业时,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倡认真思考,分析。善于一题多解,例如用代数法、几何法、数形结合法等等。教师要注意启发点拨,善于发现同学们独特的解法,给予表扬、推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知识点的增加,学生所具有的知识一方面变得丰富复杂起来,这些知识如果在学生头脑杂乱无序地存在,无论从记忆或思维的角度考虑都会起阻碍作用,只有把所学知识融汇贯通才能变得完整、牢固。因此,在中专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时能及时归纳总结,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是相当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兰正强.数学教学中应着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07).

学习总结数学篇10

关键词:数学总复习教学策略素质教育技能培养

1、前言

小学毕业班的数学总复习指的是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和内容进行再次学习的过程。在数学总复习的过程当中,数学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总结与归纳,并对数学学习当中所存在的缺漏和疑问进行弥补和解决,将小学所有学过的数学知识变得系统化以及条理化,以便于全面且熟练的掌握数学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数学总复习质量的优劣和复习成效的好坏,与数学教师对教学大纲的了解,数学教材的熟练程度,复习内容的罗列以及复习方法的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2、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的教学策略

不同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总复习当中有着不同的复习方法,但是每位数学教师的复习效果都是不一样的,以下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数学复习教学策略。

2.1突出教学重点,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1.1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数学总复习当中所学习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所以,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减少复杂与困难的计算、加强逆向思维知识的练习及学习,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生活作为学习的前提,数学复习要面向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除此之外,要重点突出重点知识的复习,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猜想能力,更深层次的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因此,数学总复习的最初阶段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复习,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2.1.2加强方法、知识与能力之间的交叉与渗透

每一节数学总复习课都要达到最大的效率,只有将每一节课的功能充分的体现出来,才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加强思想方法的融合及交叉。为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师在数学总复习的过程中要有效的结合教学内容,将比较和类比、对应与转化、分析与综合等思想方法渗透到数学复习的教学策略当中,以加深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的理解。

2.2分类整理数学知识,加强数学复习的系统性

2.2.1建立科学的基础知识教学体系

数学教师应该以教学的系统原理为指导,帮助学生将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把较为分散的数学知识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2.2.2引导学生区分清易混淆的概念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当中存在着一些很容易产生混淆的概念,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分清楚,抓好概念的具体意义。比如:比与比例,质数与质因数,合数与偶数的比较,质数与奇数的比较等等。对于类似这样易于混淆的概念,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以避免概念混淆对学生的数学复习产生干扰。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解题方法也要进行详细的比较,充分的明确解题的正确方法。

2.3抓紧课堂的数学复习

在数学的复习课当中,数学教师应该将各个知识点合理的划分为几个学习板块,每一个学习板块都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以有助于数学教师及时的发现学生在复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辅导,确保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在数学总复习得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的复习策略,以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呆滞和逆反心理的产生。数学教师要积极的参与到学生的解题过程当中,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数学学习上的不足,以有效的改善不足,从而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进度。

2.4重视数学知识的训练,加强复习效果的反馈

2.4.1及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检查

在进行数学总测试的时候,数学教师应该选取一些灵活度较高,并且能够真实的体现学生解题能力的测试题,以便于数学教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及时的对学生复习的不足之处和遗漏之处进行处理。

2.4.2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的习惯

在每一次数学总测验过后,数学教师都应该对学生问题的所在之处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讲解,并有效的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此外,在下一次总测验之前,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经常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再次的讲解,并加强知识难点与重点的锻炼。考试之后,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且全面的评估与反思,主动的查漏补缺,理清整体的知识脉络,抓住知识规律,总结出自己的解题经验,避免再次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