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十篇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十篇

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4:43

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篇1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内容和语言两个层面对我国人教版初中英语教科书是否存在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该套教科书中仍存在语言方面的性别歧视。

关键词:歧视性语言;思维;教科书

thisresearchtakesthequantitativeandqualitativemethodstostudythesexisminenglishtextbooksinjuniorhighschoolfromtheperspectiveoflanguageandgender.theresultsshowthatthephenomenonstillexistsinthetextbooks.

Keywords:sexistlanguage;thought;textbooks

一、引言

教材建设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国华,1996),英语教科书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教科书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那么将会对学生的认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里讲的性别歧视是狭义的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有研究发现,世界著名的报刊有时也难免出现歧视性语言,本研究对于今后我国教科书编写及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性别歧视等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就语言中的女性歧视现象而言,潘建(2001)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做了比较研究。通过列举大量的实例来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高月琴(2008)通过对比20世纪60年代与90年代以后出版的美国《读者文摘》各300篇文章的内容及语言,来研究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现象是否呈减弱趋势。

曾天山(1995)研究人教版小学语文和中学英语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后发现男女在角色数量、职业特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李晓惠、周民(2004)对《大学英语》精读练习题中体现出的语言性别歧视进行了研究。

以上研究都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对性别歧视现象进行了分析,却没有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层次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通过对新版人教版的初中英语课本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的阅读理解课文进行研究,试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层面分析产生歧视的原因。(注:七年级及八年级上册课本主要以对话为主,因此选择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的阅读理解课文进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课本中的语言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内容方面,统计了男女作为主角、杰出人物在课文标题、内容及插图中出现的次数。并用microsoftexcel2003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在语言方面,对课文的语言使用是否有歧视进行了统计。

四、结果分析

在内容方面,统计结果如下:

表1初中英语教科书杰出人物性别统计表

次数八年级(下册)九年级(全一册)合计

男性91120

所占比例75%78.57%76.92%

女性336

所占比例25%21.43%23.08%

表2初中英语教科书插图中性别统计表

次数八年级(下册)九年级(全一册)合计

男性94116210

所占比例68.12%58%62.13%

女性4484128

所占比例31.88%42%37.87%

在语言方面,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统计:表示女性职业的词,如:womenpoliceofficers,womendoctors,actress,policewoman,waitress;he或man来通称男女两性。据统计,在教科书中,表示女性职业的词出现了好多次,如:

Healsothinksthatwatchingenglishmoviesisn’tabadwaybecausehecanwatchtheactorssaythewords.(Unit1,3a;第九册)

thewaitressbroughtyouthewrongfood.(Unit7,SectionB1a;第八册)

用he或者man来通称男女两性这一现象,在人教版教科书中有明显体现,如:

asolidermustdohisduty.(Unit1,3a;第九册)

Hewhowoulddogreatthingsshouldnotattemptthemallalone.(Unit5,SelfCheck2;第九册)

itmightbeamanridingahorse.(ReviewofUnits1-5,2a;第九册)

英语词典编纂家SamuelJohnson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的变化与发展和社会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本身不会歧视,正是因为有歧视女性思想的存在,才会影响人们的思维,从而是语言也就加上了歧视的色彩。反过来,如果教科书中有大量歧视女性语言的存在势必会强化人们女性歧视的观念,也会影响学生们对性别认知的发展。

五、结论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科书担负着语言学习与文化输入的重要责任。这套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较前人的研究有明显减弱,但仍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歧视现象,但总的来说,这套教材编写质量高,内容丰富,兼顾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仍有改进的余地。

参考文献:

[1]高月琴.英语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实例研究[J].语文学刊(高教外文版),2008,8.

[2]李晓惠.周民.《大学英语》精读练习题中的语言性别歧视[J].理工高校研究,2004(1).

[3]潘建.英汉语言性别歧视的比较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3.

[4]于国华.必须抓好教材建设[J].求是,1996(22).

[5]赵蓉晖.语言与性别一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篇2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

针对本学年学校要求教材整合的实际,因此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我准备应用:

1、整体设计,体现灵活开放,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2、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3、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合作;

4、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发展,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让英语学生学习生活中成为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快乐。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3)(4)班从整体而言,学生成绩两级分化严重,这也是初二学生的特点。优秀的学生英语基础好,善学习会思考,成绩出色;而还有部分同学英语基础差,个别同学甚至连26个字母都背不全,学习还懒散,对英语课兴趣不大,主要表现在:

(1)在听、说、读、写等的技能未达标,连音标和单词的拼读都有待提高;

(2)上课时精力不,对英语有的抵触心理;

(3)学生自觉性很差。

(4)学生在情感,学习策略还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待加强。

三、教材分析

本册书共有十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都列出了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sectiona和sectionb、reading三部分。section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section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附有selfcheck部分,学生可用来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在本书主要安排了一般将来时,过去进行时,句子的成分,情态动词,现在完成时及宾语从句等语法内容,增加了复习单元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并增加了任务型学习成份和语篇输入。

四、工作措施:

(1)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采取集体备课等形式,对教材认真研究,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针对教材整合的实际,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创设情景,尽量让学生在较为逼真的情景中渗透文化,了解文化,设置任务,完成任务。

(3)规范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每天朗读课文中的对话和短文。目的:培养学生语感

(4)每周做1—2次听力练习。

(5)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

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2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在听完宗校长新学期工作计划和对教科研室工作计划介绍后,内心无比激动,受到很大鼓舞。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的工作计划如下:

在教研工作方面,一如既往地进行业务理论学习,充实博客内容。针对学生情况研究本学期的教研课题。及时记录教后札记并进行积极思索。按时教案以及精品教案。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严格要求抓基础,抓单词,在教单词时,把单词的读音与拼写有机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通过音标记单词,黑体单词与非黑体单词分开抓,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对单词的考查力度;抓笔记,笔记是运用单词的钥匙,抓重点单词、句子结构的用法,精讲多练,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好单元检测工作。其次,抓课文朗读,默读课文不等于他们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八年级的课文较长,知识点都在课文中,让学生背诵课文较难,只能通过朗读让他们充分理解所学知识,本学期注重学生语音、语调、语速的培养,争取让大部分学生能快速流利的朗读课文,以此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通过此种方法也能让他们的听力水平有所提高,检查朗读情况,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把关,并且定期举行朗读比赛。第三,做好优等生的培养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各班优等生的所占比例及质量,做好偏科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教给他们学习英语的好方法,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成绩。第四,在教学中,我会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用热情去鼓励学生,用方法去鞭策学生,用行为去指导学生,圆满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

本学期学困生转化是五班的胡子卓。我会努力作好他的转化工作,他反应很快但对学英语兴趣不浓,学习不是很认真,性格外向,喜欢表现自己,所以我要根据他的特点多一点耐心,多给他一些鼓励,争取让他有一个较大的进步。

教学进度及期末复习安排:

本学期共19周的时间,除去放假时间,教学时间为18周。

unit15课时第一周----第二周

unit25课时第二周---第三周

unit35课时第三周---第四周

unit45课时第四周---第五周

unit55课时第五周---第六周

reviewandmid-test2课时第六周

unit65课时第七周----第八周

unit75课时第八周---第九周

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3一、本学期的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下理念的应用: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目标设计以学生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即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总之,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User而不仅仅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最实用的工具而非累赘,让他们在使用和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味到轻松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无尽的担忧和恐惧。

二、所教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今年我教的是八十班,整体来说,该英语成绩不容乐观,没有尖子生;中部力量薄弱,是重点发展对象;个别同学严重偏科,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奋斗目标

钻研新课标,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努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教学指标。缩小班级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行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确定每堂课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拓展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强直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需求,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如英语演讲比赛、单词听写比赛、朗读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学唱英文歌曲,课前五分钟活动等。

5、注重个别辅导,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培优补差。

6、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五、提高学生成绩的可行措施

1、每天背诵课文中的对话。

目的: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培养语感。

2、每天记当日学过的单词或对话,每日进行检查。

实施:利用“互测及教师抽查”及时检查,保证效果并坚持下去。

3、认真贯彻晨读制度:规定晨读内容,加强监督,保证晨读效果。

4、坚持日测、周测、月测的形成性评价制度:对英语学习实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给学生检验自己努力成果的机会,让进步的同学体会到成就感,让落后的同学找出差距,感受压力。

由此在班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竞争意识。

5、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7、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8、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9、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0.针对学生阅读能力差的问题,本学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每周阅读三篇英语短文,并准备专门的阅读摘抄本,定期检查。

(要求:翻译并摘抄新词汇、优美句子等)

12.准备听写本、短文本、笔记本、摘抄本,加大学生训练的力度,培养各方面的技能。

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4这一学年,我任教八年级英语一班和三班。结合上一学年教八年级的经验和教训,本学年我将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统筹安排,有的放矢。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尤其是八下教材,内容偏多,对于农村地区学生来说,学好全部内容有些难度,我决定在备课上多下功夫,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将重复知识点,相关联知识点和语言信息整合在一起,备课时力争做到详细,层层深入,追求高效。

根据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增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重点更突出,难点更容易突破,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好英语。

第二,激发兴趣,引领学生主动学习。

八年级教材内容相比七年级难度加大,学生也过了刚入初中的新鲜期,一些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英语有所松懈,压力加大,所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其重要。

我将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充分详细备课,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有事可做,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参与其中。

每堂课前五到十分钟进行复习,对学生情况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鼓励学生养成复习的习惯,从复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肯定他们的付出,尤其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每堂课结束时也留出一个小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使优等生有继续拔高的机会。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成功了一半。在开学前两周重点进行学习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到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整,学习用品是否齐全,带领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严格落实学生上课三大步:预习、听讲、复习。督促学生大声朗读,重视听说,并让学生养成善于总结,查漏补缺,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

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计划5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优良的英语学习兴趣、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实际应运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注重综合能力的开发、提高,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观意识,并结合课外学习,达到教学的最优秀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并做到持之以恒,使本年段的英语教学能进一步发展、提高。

在这一学期中,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继续培养学习英语的学习习惯,要很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学习任务,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把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放在学科教育的首位,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为学科和学生本人再创佳绩。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英语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冀教版英语,教材编排有以下目的:

1、要使学生受到听、说、读、写、英语的训练,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及培养初步援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外语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2、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3、培养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从语音、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着手

1、语音教学本册课本在上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运用音标和单词的发音规则,着重抓好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力。

2、词汇教学本册课本所要学习、掌握的单词约400个,另有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若干条,任务较重。

3、语法教学本册课本的语法教学项目有:动词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情态动词、五种简单句的结构等。

4、阅读教学是重中之重,本册课本中的阅读课文比上学期难了很多,仍以对话为主,还有一些简单的短文。

因此,提高学生的听说、表演对话的能力仍是本学期的一个教学重点,还应有一定的语法基础,具备相当的句子表达能力,能运用一定的词组和句型。

四、学情分析

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兴趣不高,甚至有部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不够一年级水平,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出现有学生不守课堂规则,不愿听课、睡觉或是做与课堂无关事情的现象,这使得课堂难以调控,难以形成英语学习氛围。有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好,自制能力较强,能认真听课,按老师要求完成各项任务,。总的来说,本班的英语教学具有挑战性,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五、教学措施

1、依据学生基本情况,逐步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

2、重视课堂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3、有意识培养学生听力、表述、朗读、书写和作业的基本能力。

4、重视思维过程系统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循环往现,以加深影响。

5、特别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

初二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十分关键,而这届学生英语底子薄,兴趣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同时,要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好的学生要加大知识的容量,拓展知识的层面,使好学生成绩更上一层楼;对于差生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差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重点:笔头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应保证学生在写之前明确他们要做什么,应有一定的示范、例子,使他们明白该怎么做;听写是培养学生写这一技能的有效方法。

【一】、阅读训练

1、读材料题目

2、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一遍对话或短文

3、当学生找到答案时,鼓励他们回答

4、再细读一遍,进一步理解文章

5、对于生词何习惯用语,让学生推测

6、学生间的讨论

7、加强阅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

【二】、语法教学

教师应控制讲解时间,重点必须在学生言语训练上,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探索和归纳。

【三】、其他方法、措施

六、教学进度

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方法;训练

英语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英语薄弱学校的一个教学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是英语教师长期以来不断在探究的问题。本人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现将本人的一些心得总结如下,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探究。

一、初中生的英语写作现状

1.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生写作中常出现一些弊病,词汇量有限,对句子结构不理解,常用汉语式的翻译,使得文章病句很多,语言贫乏。导致学生的中考写作得分很低。

2.产生弊病的原因

(1)学生思想上忽视写作,心理上畏惧写作。在城乡结合部的中学或农村中学,许多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差,产生了厌学情绪,而在内心深处,因为英语成绩低下,潜意识中就认为英语很难学,一看到英语写作就想马上放弃,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2)由于积累的写作素材少,受到母语思维干扰,学生在写作时就产生了无话可说的现象,不知该如何表达。有的学生一到写作就去查字典,将英语单词按汉语翻译一个个地堆砌起来,导致全文几乎没有正确的句子。

当然,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训练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对策

当前,我们只有寻找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突破目前英语写作中的窘境。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强化课内词汇记忆与句子背诵默写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单词与句子记忆方面,可以采用滚动式默写方法,根据记忆曲线的特点,在容易遗忘的前期多复习巩固,逐渐延长记忆周期,直到熟练为止。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每周第一堂课上就把本周所要学习的重点词句罗列在导学案上,在每节课上完成一部分的背诵与默写,第二节课考查前一节课的内容,每一节课逐步增加,直到本周最后一节把这一周的词句完整考查一遍,第二周再考查一次,第三周则把本单元和下单元的一起考查,每学完一单元就把之前的再考查,每单元内容至少完整考查2~3遍,让学生养成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书本的重要句子或话题内容,可将书本的话题内容进行分类,并用简单的造句让学生熟悉句子的运用,用五字作文或小话题写作让学生巩固运用。

2.套用范文,模仿练习,同一话题,反复操练

写作是语言输出,应建立在语言材料输入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在获得大量语言输入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语言输出。同时学生如果没有相关主题信息的知识输入,就很难有相关话题的语言输出。所以我们应该指导学生积极背诵范文,积累素材。其中,课文是提供给学生的最好范文。背诵课文有助于学生对词句的记忆,能帮助学生感悟内容,内化语言,增强语感。让学生养成坚持背诵的习惯,这对他们终身学习英语有益。同时,通过背诵积累的词句语篇对学生的写作会起到明显的效用。

套用书本上的范文,“依葫芦画瓢”是一个不错的训练方法。例如,八年级上册Unit3的话题写作,我给学生的题目是myvacationplans,要求学生模仿3a写作。首先是总述句i’mtakinga...vacation.然后按照书本对话的顺序回答what,who,How,why,Howlong等问题并将答案连成一个简单的段落,最后加上总结的话,如i’llenjoymyself等总结或表达感想的句子。写完后让学生归纳出此类作文的写作模式及句子,再让学生将文章与课文进行比较,再次修改,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选出最优秀的作文作为范文让大家背诵。

每单元的3a都是写作最好的范本。为了让学生能提炼出书本的语言,我用表格形式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将重要内容改造成对话让学生操练,以加强输入。我对每单元的3a文章的三大部分beginning,body,ending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其写作模式,引导学生写出篇章的outline,从而对整个篇章的思路有清晰的认识。

3.积累课内外好词好句,巧用妙用谚语

“写作是思维的训练。”要训练学生的思维,首先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习语或谚语。我也常给他们补充一些。如,在教学颜色的内容时,我就罗列了一些与颜色相关的习语,如greenhand,whitelie,blueday等让学生猜测其意并记录下来。而谚语如,everydoghasitsday.everyroadleadstoRome.eachcoinhastwosides.等与课文话题相关的也让学生背诵记忆,有些学生能在写作时运用谚语,使文章增色不少。

此外,我也让学生背诵书本上的好词好句,并激励学生运用复合句来表达。

4.注意文章层次,搭好写作的支架

文章的层次体现在作者的思路上,写作时要沿着一条脉络去写。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设计文章的层次,确定文章的中心及描写的顺序等。在写作时,围绕某个话题进行写作,按一定的顺序,如时间,按一定的结构,如总分总,写出中心句,再举例说明。借助一些连词来改变句子的表达顺序。如,八年级上册Unit7在描述步骤时用的first,next,then,finally以及八年级上册Unit8中的first,then,afterthat,afterlunch等都是表示顺序性的词,表示递进关系的如,what’smore,besides,also等。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都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使得文章层次清晰。

在七到九年级的教材中,有很多话题都是相关的,如,七年级下册Unit9,八年级上册Unit8,九年级上册Unit7都是关于节假日的话题,我把相关的内容按一个中心串起来搭好一个框架,让学生按照这一个框架进行写作训练。如,人物描写,可介绍其姓名、年龄、职业、身份、外貌、语言、国籍、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及主要成就,这就概括了很多单元的内容。学生根据文章需要适当删减或扩充。这就如建筑中搭的“脚手架”,教师教学生搭好框架,学生自由发挥。

5.坚持不懈,逐步提升

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对学生要多鼓励,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也不同。训练时由易到难,逐步提升,经常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面改。“坚持就是胜利。”不断坚持,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大的提高。

总之,方法再多,也只是方法,关键还在于学生的实践,所以多写多练才是硬道理。

参考文献:

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篇4

关键词: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写作能力;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3.3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是吸取,写作是倾吐。”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犹如泥土与鲜花,没有深植泥土汲取i养,如何尽情盛放艳丽的花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一线教师将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采用分开教学方式,单纯讲授阅读题的解题策略和写作技巧。虽然其中不乏系统归纳与精辟总结,但结果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得分情况却很不理想,教师的教学成效事与愿违。事实证明,这种传统的割裂教学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反而可能会对其思维造成负面影响,挫伤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本文从现实教学困惑出发,探究如何实现阅读课与写作课的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

二、读写结合的具体措施

1.打好基础,让阅读成兴趣

(1)把好词汇积累关和句型运用关。提升词汇储备量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如果词汇、句型等英语基础关不过,那么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法正常开展,所以积累词汇与句型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教师应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语境,联动词汇和句型教学,使学生自然而然学会新的词汇和句型,不知不觉进入阅读阶段,为以后的写作做好铺垫。

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6topic2Howaboutexploringtian’anmenSquare?在SectionC教学中,学校一位老师在导入新课时,就创设了游玩天安门广场的真实情境,讲述了游玩经历。在声音与图片的帮助下,逐步引导学生体验考察故事,并自然而然地学习了tour、experienceinalldirections、befullof等词汇和时间状语从句的使用,为本话题“描写旅游经历”的写作奠定了词汇基础。

(2)精选阅读材料,增加学生语料储备。英语课本是语料的重要来源。在初中英语书上有很多短小精悍的阅读文章,如果教师只是简单传递信息,让学生读一读,完成相应练习。学生一味被动、机械地接受信息,久而久之,就会对阅读兴趣大减,更谈不上语料储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阅读文章犹如欣赏美景,不同的角度能欣赏不一样的美。教师应对所教语料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结合相关语境,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样化品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语言输入量,又能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信手拈来”。

以八年级下册Unit6topic3SectionD的阅读材料为例,本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笔者在while-reading的设计是将复述课文环节设计成短文填空的形式,清晰地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呈现在学生眼前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文结构为“Beginning”“Body”和“ending”,为写作部分“HealthyeatingHabits”奠定写作结构范本。又如九年级上册Unit4topic3的阅读文章theimportanceofComputers中,学生训练的内容是列举生活中人们对电脑的应用,陈述电脑的重要性。文中提供了很多优美句式,如“thereisnodoubtthat…”“withthehelpofcomputers…”“Forinstantce,ifwe…”等,这些佳句都为写作增加了语料储备。

二、以读促写,让读写更有效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使学生拥有高质量的输出,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明确阅读与写作的本质联系,在教学中设计科学合理的读写结合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历练思维、升华情感、学会创新,从而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成效。

(1)读前――巧设任务,激趣导入。教师根据文本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设计简单的活动和互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阅读做好准备。在读前活动设计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完成词汇、阅读材料主题内容、阅读材料体裁与篇章结构方面的认知,以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阅读。

七年级下册Unit8topic2SectionC阅读课前,先让学生讨论如何才能确保旅游安全,分享旅游安全小贴士。针对这个主题学生们畅所欲言,给出了众多建议,有些建议与课文内容不谋而合,这时进入课文阅读,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2)读中――归纳积累,以读促知。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阅读材料中的美词佳句,名人名言、谚语等,采用摘抄方式,归纳记录,为写作积累语言素材。可以设置一些与材料有关的问题,以帮助学生清晰把握文章内容和文章结构。同时解释文中词汇及语法,为接下来的写作扫清障。还可以结合不同题材和体裁的阅读材料,由教师提供关键词,让学生“按图索骥”复述全文或片断。如八年级上册Unit6topic1KingorQueenforaDay中,笔者要求学生利用以下关键词复述加拿大、美国校园常见的筹钱办法:“common/specialways/cost/aticketforthedraw/winningticket/greet/carries/sit/mobilephone/order/serve.”学生在复述中巩固了课文的学习,培养了语感。同时,完成任务的成功感让学生对写作充满信心。

(3)读后――拓展思维,提升语言品质。尽管教师三令五申、理性分析,但“中式英语”的表达失误在学生写作中仍屡见不鲜,令老师颇为头疼。究其原因在于:母语写作中语言与思想可做到自然融合;而一旦外语写作,学习者语言与思维脱节,无法运用自如。随着教学条件的优化,多媒体设备已成为大众化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在阅读后,运用多媒体给学生输入与主题相关的,言语优美、富有内涵的佳句美文,既可以引领学生体验文本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有助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语言品质。

例如,八年级下册Unit5topic3SectionDHowtoStayinGoodSpirits课文阅读后,笔者让学生品读关于化解不良情绪、保持好心情的谚语,帮助学生理解快乐真正的含义。

Sayingsabouthappiness:

agoodlaughissunshineinahouse.

令人愉快的欢笑是房间里的阳光。

Laborisoftenthefatherofpleasure.

劳动常常是快乐父。

oneofthegreatestpleasureinlifeisconversation.

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之一是交谈

除此之外,读后活动还可设置为课文续写、针对主题讨论、辩论等。总之,读后活动应当从思维深度上引领学生思考,并通过各种口头或笔头任务,实现知识的内化迁移,为后续的写作做充分铺垫,从而水到渠成地完成写作任务。

以往大多教师忽视了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忽视了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阅读和写作教学成效是工作中的硬伤。可喜的是,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与反思,教师们逐步厘清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他们充分解读文章、解构文章,挖掘文本资源,努力设计出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致力打造有效的读写结合课堂,以期为学生铺设好阅读和写作间的桥梁,最终实现知识内化迁移,实现阅读写作双促双赢,实现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篇5

摘要:教材对教学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根据教材内部评估标准,通过教材结构、任务类型、素材真实性和任务实用性四方面,对人教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对教材使用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教材评价分析

一、引言

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英语教材包括所有有目的用来提高学生知识和经验的输入材料,英文常被称作materials,其中包括教学中所使用的教科书,及与之配套的教辅资料,如练习册、录音带、卡片、教学多媒体等等。与之相对的是狭义的教材,即英文所称的textbook或者coursebook,主要指代传统观念上的教学课本或教科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常作为语言课程的基础进行系统学习。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狭义上的教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实施,我国也将逐步实现教材多样化。目前,市场上初中英语教材主要有外研版,人教版,仁爱版,冀教版,译林版,牛津英语等。面对眼花缭乱的教材市场,我们应该具备教材评价和分析能力,作出科学的调整和取舍,整合各种资源,真正实现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更加科学地认识各种教材的优缺点,我们应该了解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只有有了客观的评价标准,才能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来对教材进行革新性、批判性地使用,以致有效实施课程,达到预期目标。《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建议,中学英语教材应该具有发展性、拓展性、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并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同时,教材应该做到语言真实、内容广泛、题材多样;教材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方式。一般而言,英语教材的评价主要由内部评价(internalevaluation)和外部评价(externalevaluation)构成。内部评价是指教材本身的或内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外部评价是指教材对某一群体的适用性。笔者主要从内部评价标准出发,结合《课标》对人教版Goforit教材八年级下册七单元“Howdoyoumakebananamilkshake?”为例进行分析与评价。

三、教材分析与评价

本单元的语言目标是:describeaprocessfollowinstructions,笔者对应《课标》(四级)发现,课标提出的目标要求有以下几点:

分级目标能合作起草和修改简短的指令等。

听能听懂连续的指令并据此完成任务。

说能根据提示给出连贯的简单指令。

写能写出简单的文段,如指令、规则。

本单元的任务的设计是否能够有助于学生达到《课标》以上要求,笔者将通过以下几方面对本单元进行分析:

1.教材的结构。人教版教材goforit主要以话题为主线,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兼顾交际功能和语言知识结构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情。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共有10单元,每个单元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分为Sectiona,SectionB,Selfcheck三部分,并且各有侧重点,笔者以七单元为例进行分析,详见表(一):

表(一)

从上表我们可以发现,sectiona部分为基础知识和重点词汇的学习,sectionB部分则强调学生应用知识的学习,检测学习效果,shelfcheck部分主要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可以说,教材这样的结构设计在层次分明的同时,又使学生明白了已掌握的知识点与能力和须待弥补的地方,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相关语言知识点。

2.任务类型。本单元任务涉及到听、说、读、写、做五个方面的,详见表(二):

表(二)

从表二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更注重听、说、写,尤其是写共有12个相关练习。这与我们《课标》是相符的:分级总目标要求学生在学完本单元后能合作起草和修改简短的指令等,这其实就是对写的要求,《课标》同样对听和说也给出了相应的要求,所以,相对来说听、说、写的练习要多。但是,我们也知道,英语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课标》,读和做也要融入,由此可见,本单元任务类型的设计能够有助于学生达到要求。

3.素材的真实性。由于教材编写素材的获得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编者自己编写的、或录用一些已过时的语言材料,这样教材中就会存在不真实、不地道、不合时宜的语言材料。同样的,为了模仿练习相关语言知识点,有很多对话练习也缺乏真实性。如在SectionB1b练习中有这样一个对话:

a:Doyoulikelettuceinsandwiches?

B:Yes,ido.

a:Doyouliketomatoes?

B:no,idon’t.

这段对话明显缺乏真实性,首先两个人的对话不会直接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就进入“Doyoulike...”这个话题。其次,在对话中B简单地回答“yes”“no”,这显然这不是一个真实场景的对话,这不符合正常交流时话轮转换原则。实际生活中,B肯定会积极引出新的话题,不然给人一种不情愿、不乐意的感觉,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

3.任务的实用性。本单元中一些语言材料书面表达偏浓,缺乏真实的、有实际交际意义的语言操练活动,与学习者语言交际实践存在距离,制约了学生真正的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练习如何给出指令、按指令做事,我们也不难发现,本单元出现了大量地对话练习,旨在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学会运用相关语言规则和知识点。本单元题目:Howdoyoumakebananamilkshake?学生在学完本单元之后到底都多少学生真正知道怎样制作“bananamilkshake”,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能够对相关句型或者知识点倒背如流,但却做不出一个“bananamilkshake”,学生就会感觉学习英语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要以“能够用英语做什么”为评价标准,所以,仅仅是本单元相关的任务,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会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实用性与生活化。笔者针对此现象给出自己的建议:老师在对本单元进行教学时,给学生布置两个任务:第一,让学生到附近超市把所看到的蔬菜或者肉类全部用英语表达出来;第二,让学生周末回家录一个自己做饭的视频,同时用英语描述。学生根据自己录制的视频再开展活动:如配音、猜谜、补充字幕,大家相互pK。最后让学生写一个菜谱或者写一个烹饪过程小作文。通过这两个活动,不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能够快速达成,还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我们能够用英语做事,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

四、结论

本文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七单元教材进行了评价分析,希望通过以上评价与分析,教师能将教材评价和选择、调整与取舍的理念植入和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教师教学的要求。通过对教材的评价、分析、调整与取舍,总结出相对稳定的经验、规律,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篇6

初中学生的优点是上课积极活跃,动手动脑能力强,同学之间有相互竞争的意识。如何把这种优点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呢?在实践中我深切感到在课堂上设置游戏,能够激活课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变成课堂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游戏的英文意思是anamusementorpastime(娱乐、消遣),它特点是:1.规定特定的任务或目的。2.有一定的规则。3.参加游戏者彼此竞争。4.参加游戏者进行口头语言交际。按其特点,英语课堂教学游戏有三条基本的衡量标准:1.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课堂教学多样化。2.能否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能否激发学生使用英语的动机。

根据英语教学游戏特点和标准,结合教学实际,我使用和自创了一些英语课堂教学游戏,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下面就列举一些我常在课堂上做的小游戏:

一、在单词教学中采用的游戏

游戏1: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2isthisyourpencil?教师准备好一个手提袋,取出物品,依次询问学生:t:what'sthis?S1:it'saruler.(write“ruler”ontheblackboard).t:what'sthis?S2:it'sapencil.(write“pencil”ontheblackboard).

这种一问一答一写的方法,促进了学生们动脑动口的能力,学生们学得也轻松。

游戏2:任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我在上复习课时,拿着一个小球走进教室。我先将游戏规则向学生们做了介绍,然后我说出了一个单词“fish”,并把小球迅速地传给第一组的第一位学生,那个学生根据我所说的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h”很快说出了“hat”。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扩充单词。在短时间内,学生们记住了几十个单词。

二、句型教学中采用的游戏教学

游戏1: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5i'mwatchingtV.我在教授语法知识――“现在进行时态”时,用学生学过的动词在纸上写出一些指令,如:swim、cleantheclassroom、run、playbasketball等,然后让一个学生上台任意抽出一张纸,照纸片上所写的指令做“哑剧”动作,同时发问:“what'shedoing?”学生们被滑稽的哑剧动作逗乐了,纷纷回答:“He'sswimming.”“Sheiscleaningtheclassroom.”“He'srunning.”“He'splayingbasketball.”等等。学生们轻松自如地用上了新学的现在进行时的句型。

游戏2: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6Doyoulikebananas?我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进行教学。我拿了许多水果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们说出他们最爱吃的水果。S1:ilikeapplesbest.S2:ilikeorangesbest...然后让他们猜老师最爱吃的水果,猜中者奖励一个水果。S3:Doyoulikeoranges?t:no,idon't.S4:Doyoulikeapples?t:Yes,ido.You'reclever.

由于学生急于知道老师最爱吃什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顺利完成了句型“ilike...best.”和“Doyoulike...?”的口语练习。

三、课文教学中采用的游戏

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篇7

针对这些现实的问题,下面结合我这八年的中学英语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培养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永恒不变的真理,它适合于每个领域。培养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就是一种“原动力”,而这种“原动力”会让他们对英语保持一种特殊的情愫。

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老师精心准备,上好开学时的第一堂课。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英语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他们对这一科的认识就像是一张白纸,如何在这张白纸上勾勒出美丽的图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所以,上好开学时的第一堂英语课尤为重要。

因此,在上第一堂英语课时,老师首先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做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把它们翻译成中文,接着,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朗朗上口的短小儿歌,但一定是英文版的,如“两只老虎”的英文版,“littletigers,littletigers,runsofast,runsofast”,当播放一两遍后,老师可以领着学生唱,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轻松而有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Goodmorning.Hello!Howareyou!等,这样,整个课堂都充满了浓厚的英语氛围,学生觉得英语既神秘又有趣,这也会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教师一定要面带微笑,以一种亲切、和蔼、自信的状态上第一堂课。

2.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这套教材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它里面有很多适合学生谈论的话题,如职业类的话题有:七年级下册Unit4iwanttobeanactor.八年级上册Unit10i?蒺mgoingtobeabasketballplayer.兴趣爱好类的话题:七年级上册Unit10Canyouplaytheguitar?八年级下册Unit6Howlonghaveyoubeencollectingshells?这些都是我们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材料。

教师在教授新课时,一定要落实每个单元的1C,2C等的练习,让学生在这些练习中得到成长、积累,进而增加一份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3.除了英语对话外,教师可以在每次课前设计一个“dutyreport”,或每月一次英文歌曲比赛,每学期一次英语演讲比赛等,通过这些比赛,学生不仅能享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还能在快乐中使英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更能让学生对英语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背诵英语课文是农村学生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该怎样落实课文的背诵呢?

1.熟读成诵。要背诵课文,首先要读得准确,读得流利,所以在七年级时,我特别重视学生齐读、分组读、自由朗读的习惯。学生在背诵前教师要领读,或让学生跟录音读,这一过程要指导学生注意句子的语音、语调、重读等语音现象。

2.分层次背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把他们的分成若干小组,给他们安排不同层次的背诵内容,比如后进生只背Grammarfocus,中等生背一些较长对话,学习较好的学生就要背3a中的短文,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不同学生英语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3.在落实学生背诵课文这一教学工作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学生刚开始背诵课文时,教师要选择内容简单的材料,并多以鼓励为主。(2)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我们可以让学生经常进行朗诵比赛,课文故事复述,课本剧表演,英语会话大赛等。(3)让背课文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背诵是大量输入和输出语言信息的有效途径,是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选择好背诵的材料,采取有效的背诵方法和灵活多样的背诵形式,并配以各种形式的活用练习,背诵的材料就可被内化为学习者的活的语言,形成自然、流利、准确的语言表达,为真实交际做好准备。

三、采用分组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性格差异等将他们分成a、B、C、D四等,然后再将这四等学生编排成不同的小组,由a等学生做组长,负责管理B、C、D学生(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文背诵情况、课堂讨论),平时我会对这些小组的组长进行指导与培训,每个月都会对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考评,这样各个小组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意识,组员之间又形成了合作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分组学习的教学模式也可为学生在课外创造一种英语交际的学习环境,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让英语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四、尽可能多地运用多种教学媒介

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工具就是一本教材,一块黑板和一台录音机,而我们英语教师大多数时间就只凭一张嘴,以及黑板上的板书来教学生,虽然有时我们也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那样的时间毕竟太少,所以,农村中学的教师应增加使用多种教学媒介的机会。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Unit2what?蒺sthematter?时,与其让学生一味地跟着老师重复或录音重复“ihaveaheadache”,还不如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去猜那张表达ihaveaheadache意思的图片,因为那张图片让学生感受更直观,同时还有视觉的刺激,学生就更能感受到headache的意思。

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情境教学

一、教材的分析

拿到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我们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详细了解教材要给学生带来的学习目标。根据笔者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为以下两点目标:目标一,以教材课文中的话题为主线,要求培养学生日常交际功能,同时融汇语言知识的渗透,进而达到任务型教学的目的。目标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兴趣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在五年级之前,教材把学生们领入李明、Jenny、Danny的生活世界,教给学生们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比较简单但很常用的词汇与日常用语,学生们主要是字母―单词―语句的学习。而到了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教材单元中开始加大了对话和课文的语言信息量和篇幅,语言结构也更加复杂,增加了语言活动量,教材逐步向学生提供相对完整的、有语境的语言片段,它更加突出了语篇――语段――语句――字词这一整体语言教学的思路,此时我们的教学应该逐步向整体语言学习的方向转型,指导学生从语境中学习、理解并掌握一些完整的语句,整体理解、感悟语言,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分析

1.注重整体把握教材,灵活设计教学活动

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从第一册至第八册自始至终是围绕中国和加拿大三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这一主线展开,并根据各单元话题内容设计了真实自然的情景,并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特别是进入了六年级以后,对话内容从低年级的三四幅配图及两三个话轮发展到高年级的十几幅配图及七八个话轮,再加上出现了部分篇章阅读课文的教学,无疑教学内容和难度大大增加了,使得教师们很难准确地把握教材,灵活地设计教学活动,所以在进行第7、8册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通读全本教材,了解主线和单元话题的情景,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添补,并且要尽可能地利用直观的辅助教学用具和多媒体媒介等创造设计出各种语言情景,让学生们利用各种感观进入到英语的实践活动学习中,加快学生们对教材中语言材料的接收和运用,提高学生们灵活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

2.培养学生兴趣,引入竞争机制

兴趣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学习的巨大动力。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地关注这个问题,并有意识地应用各种方式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采用Game(游戏)、play(短剧)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也十分有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如white(白)、Black(黑)、Red(红)、Green(绿)四个组,整理好四份档案,每节课上在读书、写字、回答问题等环节上进行评比打分,把平时的成绩记入档案,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公布一次,给表现好的小组奖励。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富于表现自己、争强好胜的年龄阶段,为了各自小组的胜利,每个组员都会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为小组争光。这样一来能激化学生们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3.充分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情境教学

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们听录音,整体感知故事里的情节、语境、语音语调以及语言内容,然后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探讨,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故事。学生对基本故事情节有了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表演故事,或根据keywordsorkeysentences提示复述故事,改写或仿写故事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语言运用思路。

三、教学总结

教学完成后,及时进行反思,加强教学经验总结。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一定是经验加反思。教学中的有效反思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方法、决策以及结果等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然后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利弊进行总结。这样做既可以使教师品尝到教学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不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纠正、补救、调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新,马桂平.整合教材.创设情境.优化复习课[J].教材教法.

[2]小学英语暑假备课指导课题组.Lesson20HowFarisBeijing[J].暑假备课指导,2006(07).

[3]张海燕.突出情感教育.设计英语教学[J].备课指导:英语,2009(07).

[4]陈春英,王静敏,王丽娟.浅谈英语教材内容的适度扩展[J].

备课指导:英语,2008(08).

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篇9

关键词:有效课堂兴趣教学关键

几乎每位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初中阶段,基础弱的学生学习英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怎样才能保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呢?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学生缺乏客观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英语水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成功激发与把握好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就能使教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笔者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以下几点显得尤为关键。

一、要注重warmingup的设计,让课堂学习有良好的开端。

有些老师认为课堂教学任务重,中考压力大,没有时间精心设计导入课。笔者认为,兴趣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每堂课的前五分钟很关键,笔者通常会利用这五分钟进行warmingup(热身),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warmingup的设置是多样的,如对话、讨论、看图填空、回答问题等。例如八年级上册Unit1“Friends”中的warmingup,教师可以在ppt中呈现一张自己好朋友的照片,向学生介绍她的外貌、性格等,从而复习以前所学的形容词,同时可以呈现并新授本单元一些描述人性格的形容词:generous,honest,humorous,polite,等。然后进行生生间的互动,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学生有话可说,学习的热情被充分调动,整堂课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当然就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要组织多样化的activities,保持学生运用英语的热情。

由于应试,很多英语课堂都是以老师为主讲人,这势必会使课堂封闭而沉闷,学生参与不积极。要打造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师必须采用启发式,实行开放式的英语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牛津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阅读,介绍的是好莱坞影星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学生较感兴趣的电影片段,例如成龙的《绝地逃亡》,由本片的影星着手。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Doyoulikewatchingfilms?whoistheleadroleinthefilm?Doyouknowanyotherfamousfilmstar?让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影星及他们所拍的电影。学生对这一话题比较感兴趣,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为后面介绍好莱坞影星做好铺垫。接着问:HaveyouheardaboutthefilmRomanHoliday?Doyouknowtheleadroleofthisfilm?SheisoneofHollywood’sgreatestactresses?Doyouwanttoknowsomethingabouther?学生比较好奇,会非常感兴趣地阅读文章。

三、布置有针对性的assignments,及时巩固学习成果。

作业(assignments)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辅助,对于巩固课堂知识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作业,在备教案的同时备好学案,这样可以及时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能减轻学生的作业总量。此外,作业的布置要有层次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认真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适量的同步训练。教师不应搞“一刀切”,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的同时,可以补充一些提高性的练习,如各种阅读材料等,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降低一点要求,只需完成基本练习即可,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不断探索,从而不断提高。只有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不断提高。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会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研究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法,努力打造高效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麦库姆斯,波普.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英语八年级下册总结篇10

关键词:新版教材;小学英语;变化;特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2-083-06

一、教材修订总体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Learningenglish(三年级起始版)》是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而成的,经教育部审定通过,供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使用。此次《小学英语Learningenglish》2011版,能更全面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积累,学法形成及情感培养;彰显英语教材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保持教材先进的教学理念、地道活泼的语言特色,并保持教材浓厚的生活气息,突出趣味性;提高了教材的适切性,调整了教材的容量和难度,增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教材修订依据

此次修订根据2001年以来的教材实验情况,听取了广大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对教材的修订意见和建议,综合分析各地区反馈的各类信息,切实增强教材的适切性和可操作性,继续发扬教材内容活泼有趣、知识系统、语言地道等特点。

三、教材修订内容

第一,调整话题内容,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渗透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人身安全教育以及绿色健康生活观念的养成。比如:在四年级上册增加了购物不用塑料袋,使用环保手袋的内容。六年级上册中加入一定要吃早餐,多吃蔬菜和水果,积极锻炼身体等。

第二,进一步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例如:在五年级上册中扩充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内容,包括春节包饺子、串亲友,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传统文化常识。

第三,增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适当减少新授内容,增加各类活动和练习,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玩、唱、演等活动中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例如:三年级上册Unit1,Let’splay!通过memoryGame这种课堂上常用的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练习his,her等较难区分的词汇,有效的形成对知识的运用和巩固。

第四,降低教材的整体容量及难度。

例如:每册减少了4节新授课,四年级下册Unit2改变原来星期、月份、序数词、节日集中出现的情况,调整其出现的顺序和位置,使知识点分解在不同的单元。

针对一些规律性的语言内容进行提示,如四年级下册Unit2数字几十的构成、序数词词尾的th等用不同颜色标示,复数构成通过对话中的语句进行引导等。

四、修订后教材的基本框架与编写体系

小学三年级起点教材按学期分册,从三年级至六年级共八册,每学期一册。每册包括四个单元,每单元包括6节新授课和1节单元复习课,共24课和4节单元复习课。教材最后收录两个词汇表,一个是单元词汇表,方便学习,另一个是字母词汇表,方便查词。

(一)新授课

每单元第1-5课都是新授课,每课两页。新授课采用学习内容加活动的形式,即首先呈现学习内容,然后设计相应的活动以练习学习内容。

(二)故事课

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开始,每单元第6课为故事课,用本单元所学语句及词汇编写故事,生动有趣、可读性强。通过故事阅读既进一步巩固了单元所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并使其初步形成了阅读策略,提高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复习课

每单元最后是复习课。三至四年级复习课占3页,一般设计5-6个练习活动,其中包括听、说、读、写等综合技能的练习。第1个活动Listenandtalk.通常是本单元主要语句在语境下的运用练习,目的是通过创设一个情景培养学生语音运用能力。第2-4个活动,通过看、听、读、做的形式,检验本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五、修订后教材的具体变化

(一)结构变化

新教材结构:

>>每册包括四个单元;

>>每单元包括6课+1复习;

>>每册共24课和4个单元复习;

原教材结构:

>>每册包括四个单元;

>>每单元包括7课+1复习

>>每册共28课和4个单元复习

(二)话题变化

在保留原来的整体结构、提倡交际语言教学为中心的编写体系的基础上,对原有单元话题进行了调整,使主题更突出,前后内容更连贯,安排更合理,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三年级从学生的切实生活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话题。包括学校生活、数字、颜色、家庭、动物、食物等。

四至六年级话题根据主人公的成长活动及生活经历,重点关注学生自身成长和社会生活,包括生活习惯、交通规则、环境保护、理解交流、跨文化交际等,强调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理解中外文化,提高个人素养。

Book1

原书修订后

Unit1:SchoolandnumbersUnit1:Schoolandnumbers

Unit2:FriendsandColoursUnit2:FriendsandColours

Unit3:BodyandFeelingsUnit3:FeelingsandBody

Unit4:FamilyUnit4:Family

Book1

原书修订后

Unit1:FoodandmorenumbersUnit1:animalsonthefarm

Unit2:FoodandRestaurantUnit2:animalsatthezoo

Unit3:ClotheswewearUnit3:Foodandmeals

Unit4:atHomeUnit4:FoodandRestaurants

(三)降低教材的整体容量及难度

减少了词汇量。第一册出现的总词汇数由原来的259个缩减到了163个,认读词汇由原来的74个缩减到了73个。第二册出现的总词汇由原来的270个缩减到了194个,掌握词汇由原来的76个缩减到了74个。

全套教材1~8册按照《英语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要求,将词汇学习进行科学分类,总共三类,即掌握词汇(能听懂、会说、认读、书写并正确运用)、认读词汇(能听懂、会说、认读并口头运用)和听说词汇(能听懂、会说并口头运用)。其中1~8册教材中共出现词汇约700个(歌曲、歌谣中词汇不计其中),其中掌握词汇(能听、说、读、写、运用)调整为约500个左右(涵盖课标所列的423个词汇),认读词汇200个左右(包括短语)。

(四)增强了教材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五)强化了教材的趣味性和复现率

(六)增加了语音系统的学习

(七)增加了音素Lettersandsounds的学习

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开始,每单元第5课添加了LettersandSounds,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发音规律并逐渐运用语音规律认读简单的单词。

三年级重点了解常见的五个元音字母及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

四、五年级了解常见的字母组合的发音,并增加了trytoread。

六年级设有解重音、连续、升降调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小学生单词拼读能力,为英语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八)增加了单元复习课的具体练习活动

每单元有一个单元复习课。根据单元目标设计了典型的包括听、说、读、写的练习活动,检验学生对该单元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九)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借鉴性方案

每个单元复习中增加了Howamidoing?评价部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形式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体现学生是评价主体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十)词汇表变化

每册书后附两个词汇表。表一是重点词汇,按单元顺序排序,所列词汇要求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第一册要求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表二是整体词汇表。按字母排序,标注本册出现的所有词汇(前面已掌握的词汇除外),包括听懂、会说、认读词汇以及超标词。

(十一)增加并简化部分歌曲、歌谣

低年级歌曲总数量有所增加,增加了一些歌曲简单、曲调优美、琅琅上口的经典儿歌和歌曲,简化、改写部分原有歌曲、歌谣,减少生词。

六、修改后的特点

1.话题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好地体现了“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学习情景。

2.安排了大量有趣的活动,使本套教材的英语学习更加体现了“有趣而容易”的特点。

3.教材内容更加连贯、系统,编排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4.修订后的教材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渗透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体现了教科书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要求。

5.增加了有针对性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七、教材使用建议

在使用教材前,请老师们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按《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学习目标、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等开展教学。请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学习目标循序渐进

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任务,设计教学目标。

三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内容,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整体感受学习内容(尤其是有关问候、介绍姓名等),对数词、学校学习相关的物品词汇应注意从音、义、形整体输入,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注意倾听、认真模仿、大胆开口、不怕出错的学习习惯。

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特别是在小学起始阶段,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教学简单化现象。有的老师认为:这些单词早晚都要背,不如学了就让学生背写。这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没有学字母,单词要如何记忆呢?可在学完字母之后,逐步让学生尝试记忆单词的拼写。

(二)设计多样活动用语言做事

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教材中的活动都用图示的方式说明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操作的方式。第一册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有听听说说、说说唱唱、玩玩演演、读读写写等。

活动有两类:

一是语言操练活动。如:歌曲、儿歌等。小学生喜欢轻松愉悦的活动,学生在歌曲的旋律和儿歌的韵律中熟悉语言、记忆语言有非常好的效果,尤其适合低年级学生。建议老师合理采用此类活动,不要认为教唱歌、说儿歌是浪费时间。

二是语言运用活动。如:第一册第四单元19课第3部分Let’sdoit!以Danny为范例,要求学生能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

教学中应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般情况下,先语言操练活动,后语言运用活动,以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为目的。教材中语言运用活动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

如:第一册第2课第3部分Let’splay!活动具有真实的交流意义,以游戏的形式介绍自己和他人的姓名,操作方式一目了然。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活动展示学习成果,练习语言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教材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都是依据小学生的生活设计的。如第一册内容的主题:"Schoolandnumbers","Friendsandcolour","Feelingsandbody","Family"。

如:故事课的设计,体现了单元内容学习从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整合。故事课Lynngoestoseeadoctor中actoutthestory活动,体现了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教材中的活动体现了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联系。

如:第一册第3课第3部分Let’splay!画画猜猜,第一册第10课第4部分Let’sdoit!找字母涂颜色等,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三)指导学习策略提高效率

教材中体现指导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内容。

如:从第一册第3单元开始,逐渐构建语音系统,帮助学生了解简单的语音规律,运用规律认读简单词汇。其中能够结合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针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异同,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学习策略的能力;感知和模仿英语发音的特点;有效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的方法。

请老师们注意:

教材中语音学习的内容安排是每单元呈现一次,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应体现在每节课中,只有坚持积累,学生才会了解、运用其规律,形成词汇学习的有效策略。

(四)运用多元评价激励为主

教材在每个单元增加了Howamidoing?部分。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该部分体现了评价目标的多维化,以学生为评价主体。

请老师们注意:

教材中的评价表只是提供一个可参考、借鉴的案例,在实际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可针对每一课的学习目标设计评价目标。

如:针对第一册第1课,可设计如下:

建议教师建立并说明评价的标准,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在运用形成性评价时,一定要考虑其可操作性,不宜太繁琐或影响课堂的正常进程。

(五)结合教学需要使用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和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1.根据所在学校的教学实际需要、学生现有水平、课时安排等,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对教材所做的补充和删减,不应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根据实际教学目的和学生学习需求,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和活动加以替换。如:第6课第2部分

Let’schant!

one,two.Howareyou?

three,four.openthedoor.

Five,six.pickupsticks.

Seven,eight.Don’tbelate.

nine,ten.Sayitagain.

其中生词较多,如有困难,可加以调整或替换。

3.根据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对教材编排顺序作适当的调整。

4.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调整教材中建议的教学方法,采用最适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方法和步骤。

(六)需要关注的问题

1.关于教学步骤,本套教材教参中提供的教学步骤为:

Classopeningandreview

newconcepts:Demonstrate,drill/practice

Classclosing

与其它教材的教学步骤(如人教版的5步法)是一致的。

2.关于字母书写,本套教材提供的字母手写体是目前英语国家较流行的一种书写体。有些字母书写的笔划、笔顺与斜体书写不一致。切记,这不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