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英语基础知识总结十篇英语基础知识总结十篇

英语基础知识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3:52

英语基础知识总结篇1

关键词:英语复习方法技巧

我从事职业高中英语教学多年,从教学实践中掌握了一种科学的英语复习备考方法。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其做法如下:

一、抓好两个基础培养能力

无论什么考试,基础的东西都是最重要的。英语高考也不例外。考生应努力做到保证拿到基础题的分,力争难题的分。在复习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练习的难度。如果水平不是很高,就一定要以练习基础题为主,不要嫌容易,不要跟别人攀比。要把基础词汇、基本句型弄扎实,要做到懂、会、熟。越临近高考越要降低难度。有人以为做多难的练习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也要看学生原来的基础。两个基础就是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是指灵活使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解决英语交际使用中的具体问题。知识是技能和能力的载体,是技能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是知识。技能则是通过训练获取的解决具体问题的技巧。例如书面表达和阅读的某些技术。高考英语试题侧重于语言能力的考查;对语言知识的直接考查相对地减少了。所以,在英语高考复习中,首先应该花大力气去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同时要通过不断的语言练习,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是高考取得优良成绩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科学系统训练,培养能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总结归纳,查漏补缺

复习过程,不是对已学过知识简单重复,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理解和使用能力的过程。对于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要逐项地记忆掌握,要通过总结归纳,使之条理化、规律化,建立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对于英语学习和发展学科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要求我们扎实地把握必要的知识点,并建立相关知识联系,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实际使用中,就可以不再在回忆基本概念上浪费时间,而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同时,在学习知识点时,必须把握它们的用途,适用条件,以及与其它知识关系。把知识学深、学透,为灵活使用英语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做好准备。

语法知识可以从不同角度分项归纳。例如归纳定语从句知识时,要记住它们的一般内容,如,定语从句的意义、结构和用法,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分类、作用、意义和用法区别,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意义、作用、结构区别等,更要结合一般规则记忆某些特殊情况。同时,还可以利用知识网络联系的多维性,进行发散性扩展思维,归纳对比英语中其它定语的意义、用法和结构,从另一方面加深对定语从句的认识。总结归纳的目的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学习使用。对各项语法项目的复习要求是:理解意义,掌握结构,明白使用条件。

英语词语的复习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说语法是英语语言结构的大框架,词语就是英语语言的血肉了。有血有肉才能组成有生命的语言。英语词语的复习,首先是单词,其次是词组、短语和其他一些固定搭配。要音、形、义、词性用法一块记,要着重理解记忆,明确用法,而不要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要通过句子记短语,通过短语记单词,做到词不离短语,词不离句。这就把记忆和使用结合起来了。复习动词,一要记住其惯用法,二是要同时记住出它们构成的词组或短语。总之,词语复习的内容十分繁杂丰富,应该结合复习进行分类的归纳总结,以求准确理解和使用。这种复习最好结合科学的练习而进行,而不要停留在概念的记忆上。

三、读为中心,本面推进

在考英语中,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已放在首位,我们强调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要在平时学习中,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训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更要通过复习阶段的强化训练。通过阅读理解的检查,可以发现英语基础知识方面的一些问题,可以及时查漏,也可以发现阅读技巧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弥补。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可以帮助你顺利地解答其他高考英语中的阅读理解试题,其能力还可以迁移到解答其它试题中去。例如:解答完形填空试题和短文改错题。其基础都是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理解训练中,各项英语基础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可以学习到许多英语表达和技巧。这些东西又成了书面表达的能力基础。阅读理解能力也可以迁移书面表达中去。所以,我们主张在英语复习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以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中心,以此带动英语复习质量的全面提高

四、抓重点,突破难点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重点是在整体中或各层次、各部分中起关键作用,发挥提纲作用的内容。重点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是可以分层次的。从英语整体能力来看,阅读理解、英语听力和书面表达是重点。从英语词类知识学习上看,英语动词和介词又是重点,这个仅是因为它们是英语语言所密不可分的,更是因为英语动词的活跃程度和介词的固定搭配,都是汉语中所鲜见的。因此有人说:英语是动词和介词的语言。在全面复习中,抓住重点就是抓住关键性的东西。抓住大面积的内容,抓住英语交际中使用中经常使用的内容。抓住重点,就是要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集中精力,抓好关键性内容的掌握,带动全面要求的落实。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可以使复习更加有成效。可以带动全面知识的掌握,捉进使用能力的提高,是节省时间,事半功倍的方法。

五、加强实践,举一反三

英语基础知识总结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总复习;两极分化

随着初中阶段新课程的结束,英语学习进入总复习阶段,教学内容上不再出现新词汇、新语法,学生有了时间来回顾、整理所学的知识。我认为这是缩小两极分化的契机。如何抓住总复习这个契机,尽可能地缩小英语学习中的两极分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调整心态看“学困生”,用爱和关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大多数“学困生”都有自卑感,缺少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是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成绩的基础。“爱和关心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和优生比起来,“学困生”真的让人爱不起来。一提到“学困生”,出现在老师脑海里的先是他们的缺点、潦草的作业和低劣的分数。然而“学困生”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的欲望,他们更加渴望老师、同学的理解、尊重和宽容,在毕业和升学面前,他们的压力更大。如果我们老师换位思考,调整心态后再看他们,用一只眼睛缩小他们的缺点,用另一只眼睛放大他们的优点,把冷漠和讽刺、嘲笑变成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真心爱护他们,用宽容的微笑、体贴的话语、会意的眼神鼓励他们抓住总复习的时机从头学起,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辅导。当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就大声地表杨,让他们获得成功感,而后再悄悄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通过多次的鼓励、表扬,消除他们自卑、厌学英语的情绪,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依纲据本,夯实基础

大多数的“学困生”也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因他们学习时缺少毅力,吃的“夹生饭”太多,英语基础薄弱,能力较差,从语音、词汇到语法运用都有缺漏,面对九年级大量的词汇、众多的英语句式、复杂的时态,他们望而生畏,无从下手。但“信心是动力,目标是方向”,在鼓励“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的同时,进一步让他们认识到英语学习对他们升学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明确学习英语的目标,根他们各自不同的基础,制订出各阶段的学习目标,以深化英语基础、提高能力为目标,以大纲为标准,以课本为依据,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对一至六册的每一单元进行系统地复习,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立足于课本,以词汇记忆、应用为重点,帮助“学困生”加强基础的常用词、短语、习惯用语的复习,系统归纳、梳理语言点,讲透知识点,把最基础的五种时态、两种语态的结构、特点、用法、常用时间状语等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归纳,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便于学生对比、应用、记忆。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用实践,达到熟练掌握,让学生从语音、词汇到语法应用都得到强化性的记忆和提高,把“夹生饭”彻底做熟,让“学困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夯实基础。

三、加强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大多数“学困生”都存在学习方法上的问题。他们除了学习信心不足,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毅力外,还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往往记忆不牢固,自学能力较差。因此,在总复习期间,老师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特点,帮助他们探讨一些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词汇复习方面,可通过词型、词义的转换;词根、前缀、后缀的意义分析;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的用法比较等,把单词和一定的语境联系起来,在应用中加深记忆,帮助“学困生”攻克“单词关”,克服遗忘,把“死记硬背”变成分析、归纳和灵活应用。在语法复习方面,帮助他们寻找规律,从单词不同词性的用法、搭配;短语、习语的用法特点;常用时态、语态的结构和时间状语的特点、规律等方面着手,分析、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教他们学会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有效地去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以练为主,讲练结合,由浅入深地帮助“学困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基础知识的总结、知识网络的构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归纳、实践都离不开讲、练。只有让学生充分地练,才能把教师所讲的内容牢固地掌握和深化。在总复习阶段要特别重视精讲精练,讲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练要有针对性,既要让学生做足量的练习,又要避免不加选择地重复性练习,把讲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基础词汇、基本句型的应用入手,由浅入深,抓住重点,分类推进,并注重综合知识的渗透,逐步指导、带领“学困生”掌握基础知识,通过多角度练习,对所学内容进一步整理、消化,加深理解。使学生把英语基础知识的记忆、掌握逐步向语言技能的应用转化,以提高“学困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五、通过模拟训练,提高“学困生”的综合应试能力

在学生总揽教材,对基础知识有较全面、系统复习、掌握的基础上,以课本内容为基础,进行专题性和综合性的模拟训练,注重精选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试题,让学生在限时模拟的实战演练中进一步巩固、应用知识点、语言点,通过讲评、分析,让学生明白解题的原理,总结规律,归纳出同类型题的解答方法,帮助“学困生”弄清楚出错的原因,让他们及时纠正。并对典型的试题进行引申,注意强化易错点,侧重培养他们审题、解题能力,做到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以提高他们的综合应试能力。

总复习阶段是学生提高综合能力的良好时机,也是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缩小两极分化的契机。只要我们努力帮助“学困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指导他们夯实基础,有针对性地训练,就会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缩小差距,从容应对中考,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英语基础知识总结篇3

关键词:教学趋势;复习方法;综合能力

古人有句名言说得的好,温故而知新。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初三英语总复习的目的就是在于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吸收、掌握和运用,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高。作为最基层的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深知初三英语总复习对于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能力的提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目前初三英语总复习存在的问题

1.复习课教学目标不明确。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初三英语总复习课不好上,原因是很多教师不知道从何着手,只是笼统地将各章节知识的重点一提而过,不能将知识系统的联系在一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复习课效率的提高。

2.只重题海练习,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大部分教师复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中考成绩,在复习阶段,让学生做大量的英语习题。教师是逢题必讲,往往忽视了学生对于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不但使得复习的效果不佳,还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复习兴趣。

3.教学方法不当,学习气氛不佳。由于初三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加之教师采用的复习方法不当,使得学生对于英语的复习缺乏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能得到有效地激发,对于英语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热情,使得复习课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所以复习的效果当然不好。

二、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要达到一个良好的复习效果,就必须制定适合学生的科学的复习计划,这对于提高复习效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在制定计划前要看清教学发展的趋势,我通过对这几年中考英语试题的分析,看出英语考试的趋势在于考查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当然基础知识的考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一点来说,学生不但要掌握基础知识,更应该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其次,制定计划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以我们的英语教材为本,不要脱离教材。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也要考虑到整个班级的学习现状,以便分清层次,因材施教,使得复习计划适应每一个学生,通过复习使整个班级的英语水平都有所提高。

三、复习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抓住重点

在实际的初三英语总复习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词汇、语法和语音,这是学好英语的最基本的三个要素,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何谈提高英语技能。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重点,比如学生的听力、阅读能力、口语能力等,针对这些问题有选择性地进行复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更使得我们的英语复习效果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改进初三英语复习的方式方法

英语基础知识总结篇4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师知识基础;英语教师培训;教师教育改革

abstract:accordingtothetheoreticalresearchonteachers'knowledgebaseandthedemandsofenglishcurriculumstandardsofbasiceducationonteachers,theauthorthinksthatthetrainingcurriculumfor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teachersofenglishcanbepidedintosixcategories:languageskills,subjectmattercontentknowledge,pedagogicknowledgeandeFLteachingskillsandtechniques,educationaltechnologyandapplication,contextualknowledgeandresearchmethodologyinappliedlinguistics.

Keywords:curriculumsetup;teachers'knowledgebase;englishteachers'training;teachereducationrefo

一、导言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积极配合和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各级师范院校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200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也再一次提出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根据新课改对师资的要求,改革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办学质量。作为我国学校教育中的最重要课程之一,英语课程目标的设置日趋完善,而随着基础阶段英语新课程标准在我国中小学的全面实施,在职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对普通教育和外语教育理论中关于教师知识基础的研究进行简单描述,并以此为依据对比某师范学院英语系自1992年以来为培养中等学校英语教师所设置的历届本科函授课程教学计划,分析其培养目标,找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针对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提出高校英语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

二、理论依据──教师的知识基础

(一)普通教育及外语教育中的教师知识基础类型

美国著名教育家舒尔曼认为教师的知识基础主要包括三大类:学科知识、教育学和方法论知识、课程论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了解学生及其学习特点,熟知社会文化环境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以及教育的目的等。[1]在他的研究基础之上,很多学者都围绕教师的知识基础类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国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沿用了英美国家的研究模式,其研究成果也都大同小异。

teSoL(teachingenglishtoSpeakersofotherLanguages)教师的知识基础是教师为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而需掌握的所有的知识和技能。[2]由于外语教育是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紧密相关的,所以外语教师知识基础也来自不同的学科。早在1987年Richards就曾指出,在teSoL领域,典型的师资培训课程为教师提供的知识基础来源于语言学和语言习得等学科的理论,以及在这些理论指导下依据语言教学方法论进行教学所获取的实践知识。[3]随着教师职业化教育的发展,构建teSoL教师知识基础的组成部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Richards认为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及其教学实践活动,一种与学科知识、学科课程论和教学论知识有关,另一种则与教师本人对待教学的主观态度有关。[4]Richards在舒尔曼关于教师知识类型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teSoL教师的知识基础应该由以下六个方面的核心内容构成:①教学理论,如广义上的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社会心理学等理论,该学科领域的听说法、交际法和自然法等理论;②教学技能,如最基本的课堂学习活动的选择与展开,对学生的提问方式及检查其学习效果的方式,对学生语言错误的处理方式等;③交际技能,一般技能方面,如教师的性格和举止风度、声音的清晰度、对声音的高低及语流速度的控制调节、建立和保持与学生间和谐关系的能力等;语言熟练程度方面,如是否能够流利地执行言语行为或语言功能;④学科知识,指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提供理论基础的基本概念、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如语音学、英语句法、英语语法、英语语言学、二语习得、课程和教学大纲的设计、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teSoL研究、方法论和测试等;⑤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⑥背景知识,如语言政策、语言教育政策、学生个体差异、学习环境及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等。[5]

(二)我国英语教师知识基础类别

我国有多种形式的英语教师培训机构,每个独立的培训机构也都随着国家英语政策的变化及英语教学大纲的改革相应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但迄今为止笔者发现国内对英语师资培训课程设置方面的实证性研究还很少。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针对培养目标对教师提出了如下要求: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规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选择和调整英语教学策略;发展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依据关于教师知识基础的理论研究,结合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笔者认为中小学英语师资培训课程设置中所有的课程可划分为六种基本的知识基础类别,即:①语言技能(LanguageSkills),如听、说、读、写、译的技能;②学科知识/基础理论(SubjectmatterContentKnowledge);③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与技巧(pedagogicaltheory&eFLteachingSkillsandtechniques),包括课程论知识(CurriculumKnowledge);④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educationaltechnology&application),如信息与通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iCt: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CaLL:ComputerassistedLanguageLearning)等;⑤背景知识(ContextualKnowledge);⑥科研方法知识(KnowledgeofResearchmethodologyinappliedLinguistics)。

从这六类教师知识基础的角度入手,笔者对某学院英语系自1992年以来为培养中等学校英语教师所设置的本科函授生教学计划及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对其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实用性进行了研究。

三、研究结果

我们选择的这所师范学院英语系自1992年开设本科函授以来,每年的课程有增有减,但变化不是太大,按照前面所划分的六类知识基础类型可以把这些课程归类为:①语言技能:高级英语、英汉/汉英翻译、英语写作(1995年始)、英语听说(2004年始)、高级英语阅读(2004年始)、英美文学及选读、欧美文化;②学科知识/基础理论:英语语言学、英语文体学、英语语法概论、英语词汇学、语言测试理论、第二语言习得(2001年始);③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中学英语教材教法(2004年始)、现代教育理论(2002年始);④其他课程:第二外语(日语/法语)、教师职业道德(2000年替代语言测试理论)、毕业论文指导(2001-2003)。各课程所占总学时的百分比见表1。

表1该师范学院英语系本科函授课程课时分配比例

从表中数字可以看出,自1992年至今,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背景知识和科研方法知识一直都是空白,所以为了更有利于研究,使读者能更清楚地了解各知识基础类型间的关系,笔者借助下面图1的形式来分析其他四类课程比例。

1.语言技能和学科知识

历年来语言技能方面的课程比例一直高于学科知识方面的课程,尤其是自2000年开始,在语言技能课程比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学科知识比例逐渐下降,两种类型间的比例2000年相差大概10几个百分点,2001年开始超过20个百分点,到2004年更是相差56个百分点。从2000年起学科知识类型中取消了语言测试理论,降低了该知识基础类型的课时分配比例;2001年又取消了英语语法,虽然同时增加了第二语言习得,但文体学和词汇学课时的相对减少使得该类型语言技能类的课程课时比例差别继续加大;直至2004年又增添了两门新的语言技能课:英语听说和高级英语阅读,但文体学和词汇学又被取消,从而使两种知识基础类型中的课程比例出现严重的不平衡。

图1不同知识基础类型课程比例

2.学科知识和其他课程

2000年以前学科知识方面的课程比例一直要高出其他课程很多(其他课程共包含三门:第二外语、教师职业道德和毕业论文指导,学时比例未单独计算),但从2001年开始却少于其他课程所占课时,一个原因是上面所讲的学科知识课程和有关课程课时的减少,另一个原因是增加了第二外语的课时并增添了一门毕业论文指导课程。虽然毕业论文指导在2004年又被取消,但其他课程所占学时比例依然要高于学科知识类型所占比例。另外从图1可以看出,这两类课程与语言技能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化不是太大,只是在2004年这些课程总课时数要远远低于语言技能课程所占学时。

3.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与技巧

图表显示,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一直到2002年才开始开设,2002和2003年同为一门现代教育理论课程,学时为63,2004年增加了一门105学时的中学英语教学法。

四、分析与建议

(一)课程设置与英语教师知识基础的建构分析

1.语言技能

语言技能指的是英语的听、说、读和写的运用能力,该英语系根据国家对外语人才的要求增加了英汉互译能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英语教学开始提倡交际法的应用,随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已成为新世纪的导向,所以英语教师本人的语言运用能力便成为重中之重。该英语系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培养教师的语言技能,尤其是在2004年又加大了比例,增加了英语听说和高级英语阅读。

培训和提高教师语言技能一方面体现在课程的选择和学时分配上,另一方面也应体现在传授方式上。所以我们必须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授课策略,使接受培训的教师最大限度地提高语言技能,这样才能体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2.学科知识/基础理论

teSoL学科知识是英语教师需要了解的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能为英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英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国内外对teSoL领域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举不胜举,本文不再赘述。

本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从1992年至1999年,所有学科知识/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一直是语言学、文体学、语法概论、词汇学和语言测试理论,并且课时安排和所占总学时的比例几乎未变,2001年虽增设了第二语言习得,但语言测试和语法却相继被取消,2001年起又取消了文体学和词汇学,到2004年就只剩下了语言学和第二语言习得。另外,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课程如课程论和教学论、社会语言学、teSoL研究等从未被涉及过。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变化是,其他课程类比例自2001年起要高于学科知识课程的比例,其中第二外语(日语/法语)在1999年以前(含1999年)的学时比例一直是学科知识学时的41%~50%,但2000年教师职业道德替代了语言测试,2001年又增设了毕业论文指导,致使其他课程的学时比例增大,而2004年仅第二外语一门课程的学时比例就超出了学科知识类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学的总和(13.1%和10.7%)。

从这些变化结果来看,该系在课程设置方面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规范性,课程设置的标准、选择课程的依据以及增减课程的原因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与技巧

按照Richards的观点,外语教师培训的核心课程是教学理论,因为它能为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实施提供依据;而教学技能与技巧则是一个语言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5]该英语专业自2002年为本科函授生开设了现代教育理论,在2004年又增设了中学英语教材教法(有些学员在专科阶段已经学过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学英语教学法课程,本研究未加统计)。根据其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说明,现代教育理论包括教育科学的新理论、新成果和新观念,国内外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介绍;中学英语教材教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基本技能、基本素质,中外英语教学法的流派及其特点,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等。但是,如何让教师真正掌握实用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与技巧是培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的来源与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及传授方式等都是这个环节中重要的因素。

4.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背景知识、科研方法知识

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英语教师的知识基础也要随之变化和更新。新英语课程标准和该英语系函授生培养目标中都有这方面的描述,要求英语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辅助英语教学等,但目前该英语专业本科函授培训课程中却还没有设置相关课程,缺乏对相关知识的介绍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关于背景知识,笔者赞同Richards的观点,它应该是教师知识基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学生个体差异及其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不同需要、课堂学习环境、学校的办学目的和整体教学规划、不同地市的文化氛围及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国家的外语政策及外语教育政策、社会文化背景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对英语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它们为英语教学提供条件,同时英语教学也要受到这些社会因素的制约。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把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纳入英语教师培训计划,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如一门课程或者几个学时的讲座,这样会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帮助。

科研能力是该英语专业为本科函授设定的培养目标之一,并且在现代教育理论课程说明中也提到要通过学习加强学员教育实验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但在培训过程中却没有界定和体现英语教师所应具备的科研水平,也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有研究表明,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实证研究不够,研究成果大多是以发表意见、总结经验等形式来表现,这样很容易出现研究与教学现实分离的现象。[6]如果中小学一线教师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基本的科研能力,那么他们把在不同教学环境中直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这样得出的结论将对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直接的帮助,也会在我国英语教育政策的制订方面为英语教育专家提供可借鉴范例。如国外比较普及的行为研究是在教师任教的课堂上进行的小规模的调查研究,教师可以选择课堂行为的某一现象,使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资料,然后制定计划以帮助改进课堂行为(James,2001)。[7]我国的英语教师培训课程中是否可以介绍如行为研究之类的知识和基本的科研方法,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是否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要达到什么样的科研水平,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于其他课程,第二外语(日语/法语)、教师职业道德和毕业论文指导,本文没有列入教师知识基础,故不做进一步分析。

(二)结论和建议

依据国内外关于教师知识基础的研究,按照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我国英语教师知识基础可以分为六类:语言技能、学科知识/基础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与技巧、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背景知识和科研方法知识,前三类是教师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后三类是教师应该掌握的辅助教学实践、完善教学过程的相关知识。

数据分析表明,该英语专业尤其重视教师语言技能的培养,特别是从2001年开始,语言技能类的课程总学时已经是学科知识类总学时的两倍以上;教学理论课程是近期才开设但课时不多,而与其他三种知识基础相关的课程一直没有开设。从数据比例可以看出,该英语专业的本科函授生课程设置缺乏整体宏观规划,在课程选择和课时分配上没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笔者认为,如果要检验其课程设置合理与否,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否使学员达到所规定的培训目标,那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国家教育政策,尤其是国家英语语言教育政策,了解国家在新时期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做需要分析,通过调查、访谈等有效的研究手段获取学员的语言和知识需要,了解他们所在学校对英语教师素质的需求;

借鉴发达国家外语教育先进理论,根据国家和当地学校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依据教师需要分析所获取的数据,为及时更新教师知识基础在不同时期适当增减个别课程调整学时分配,使其课程设置规范化;

合理选择教材,并对该专业实施函授教学的英语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函授教育系统化。

参考文献:

[1]ShulmanLS.thosewhoUnderstand:KnowledgeGrowthinteaching[J].educationalResearcher,1986,15(2):4—14.

[2]FraddSH,Leeo.DevelopmentofaKnowledgeBaseforteSoLteachereducation[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1998,14(7):761—773.

[3]RichardsJC.theDilemmaofteachereducationinteSoL[J].teSoLQUaRteRLY,1987,21(2):209-226.

[4]RichardsJC.teachers'maximsinLanguageteaching[J].teSoLQUaRteRLY,1996,30(2):281—296.

[5]RichardsJC.Beyondtraining:perspectivesonLanguageteachereducation[m].Cambridge[england];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6]LiD.modernizationandteachereducationinChina[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1999,(15):179-192.

英语基础知识总结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识记语境关联

词汇是语言的组成细胞,词汇掌握不好就好比盖楼没有打好基础,势必成为豆腐渣工程。尤其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缺乏根本的语言环境,同学们不容易对英语词汇产生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有一定的技巧,引导他们循序渐进深入到英语词汇学习中来,奠定坚实的语言词汇基础。当下的初中英语教材也特别注重对学生词汇理解和记忆能力的培养,通常在趣味的故事里面融入适当的新词汇,让学生在对应的情境中对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然后我们一线教师再传授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就能稳步前m。鉴于此,本文联系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有效提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效果进行以下几点总结:

一、基础识记法

积累词汇的方法不胜枚举,但是最常见的、最基础的方法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

1.多看。教育心理学认为通常我们要接触10次左右才能有效掌握词汇的听说读写四维用法。因此,鉴于我们缺乏语言环境的实际情况,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有意识创造条件多读,多看,特别是对不容易记的单词,或者有特殊文化涵义的词汇等,我们更应该创设条件让词语以不同的用法和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通过反复识读耳濡目染,掌握用法,产生语感,全面提升英语能力。

2.多练。常言道:熟能生巧。所以学习新词汇除了多看还要多练习,要能自主地将一些容易混淆的单词或者词组进行对比运用实践。比如:abit(有点儿),abitof后跟名词abitofhousework.学习完后我们要趁热打铁进行造句练习,这样才能及时迁移知识,生成能力。譬如:ifeelalittlelonelyfromtimetotimebecauseihavejustcometoanewschool(我偶尔因为感到有点儿孤独因为我刚刚来到一所新学校)。

3.复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对知识的巩固与总结,如果不及时复习,就可能产生大面积的遗忘,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指导大家对词汇进行归纳,比如相同词根的归类,反义词归类,动词形容词及名词形式归类。

二、语境记忆法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有着很强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单纯的语言学习枯燥而乏味,这就要求我们在词汇教学中一定要创设学生喜欢的英语情境,以此来激活学生兴趣,通常可以这样引导:

1.借助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活的语言,能有效传递信息,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们产生深刻印象,强化单词记忆。例如:我们教学cry就扮可爱的哭相;教学shout就将手做喇叭状放嘴边做大声喊样;教学laughter时可以学周星驰做夸赞的表情等,我们将幽默活泼的肢体动作用于词汇教学,利于强化学生记忆,提高识记能力。以此类推,我们教师还可以利用动作情境演示法,尝试全英语直通教学,提升语境的真实感。

2.借助课外读物。课堂时间只有短短的45分钟,要想让同学们从对应情境中攫取更多的词汇,我们还要鼓励大家展开课外阅读。自由阅读中同学们一般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所以更容易产生深刻印象,这样能更好地融入到英文学习情境之中,然后掌握更多的英文词汇。总之,牛津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境的创设,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与语境的结合点,通过有效的语境导入把英语单词、句子、语法规则等向学生进行形象的渗透和强化,为语言操练奠定基础。

三、互相关联记忆

英语教学中,一线教师可以给学生开一个切入口,引导他们回顾学习过的旧知识,比如讲将发音相同抑或词义相近的词语总结出来,这样相互关联记忆不但可以拓展知识,还可以稳步积累。比如学习到animals这个单词,我们可以这样来启发学生进行横向联系:whatdoyouthinkofwhenisay“Giantpanda”?然后给出大家几分钟时间,让大家写出来。基础扎实的话,三分钟内有的同学可以写20-30个动物名词,诸如:bear,white,forest,black,fat,strong,zoo,bamboo,protect,shoot,mountain,(nature)reserve,slowly,wildanimal,rare,die,dangerous(indanger)hunter,fur,quiet,peaceful等。基础不太好的,也能写出一些比较简短的。这样的话不但让大家回顾知识,还为大家树立榜样,引导大家寻找差距,写的少的同学产生积极的驱动效应。横向联系词汇教学法比较适合初中英语新旧知识的连接,这样边引导边复习,让大家互相启发、相互拓展,总体词汇量得到巩固和提升。

概括地讲,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我们教好英语的第一关,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能根据词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进行巧妙地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有效激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词汇知识,从而提高词汇识记效率,才能够为英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英语基础知识总结篇6

[关键词]双语教学;专业知识;基础医学

[中图分类号]R33;G642.0[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b)-108-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我国越来越需要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一门外语结合起来运用的新型人才,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它是为了适应时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正在全国推广并展开[1]。那么何谓双语教学,如何有效实施及其意义何在?本文以基础医学课程为例从上述几方面展开讨论。

1什么是双语教学

根据目前国内界定,双语教学(Bilingualteaching)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获取同步,即教师用外语(主要是英语)编写外语类以外的其他学科课程的讲义,进行板书,同时用汉语和外语进行讲解并组织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2]。笔者的体会是双语教学就是教师以各种方式(包括课堂讲授、文稿演示、课后讨论等)运用一定量的非母语(一般是英语)进行教学,达到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与之相关的外语的效果。

2基础医学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聘请国外学者和专家来华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留学回国人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能力”。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目标,基础医学专业以顺应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适应现代化生物医学科学技术和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所需为前提,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科研型人才,能够进行基础医学教学和相关科学研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能够通过阅读国内外科技文献获取相关领域的最新信息和动向,为今后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基础医学专业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3教师如何开展双语教学

结合近几年高等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效果评估和学生们反馈的情况,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确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且效果显著。例如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从2000年开始改革了教学模式,对基础医学五年制的学生开展组织胚胎学双语教学,使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专业英语,实践证明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了提高[1]。但是,有些研究认为,理想双语教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不均衡性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大大限制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3],要使双语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卓有成效地开展并非易事。进行双语教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能够用一门外语熟练清晰地表述出来;另一方面双语教学也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量的英文专业词汇。所以这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下面笔者着重从“教”的角度谈谈如何开展基础医学双语教学。

3.1提高师资力量

本学院每年都会选派一些教师到国外访问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观摩国外医学教学课堂,也培养了教师用英语思维来传达医学信息的能力。此外,一年一度的中青年教师双语教学优质课评比大赛也积极促进了教师优化双语教学课堂,提高双语教学质量。

3.2因“科”施教

不同科目的讲授需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在讲授形态学科目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时,提倡用以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讲授方式,因为形态学的科目较易理解,教师在必要时用中文加以总结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而在讲授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等偏重理性思维的科目时,以中文为主英文为辅的讲授方式最优,例如可以用英文幻灯片、中文讲授,总之,合理选择讲授方式才能兼顾专业知识和相关英文词汇,避免顾此失彼。

3.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讲究中英文字的比例,切忌全版的英文或全版的中文,应多选用一些中英文双语注释的图示,它们能够在强化中文信息的同时给予英文提示,反复地刺激学生对中英文的理解记忆。又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小组给予一定时间的自由讨论,然后请一个同学上来用简单的英文代表小组总结发言,这种方式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师生互动性,也使讲的同学和听的同学都得到一次基础知识和专业英文词汇的强化。再如在课堂上放一些自带英文讲述的教学视频也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3.4完善双语教学评估体系

设置适当的双语考试题目,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良好的激励机制,把现行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潜能发展,可以促进医学专业的学生双语学习的热情[4]。比如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采用英文试题或者中英文结合试题的方式;同样答题也可以要求用全英文或中英文结合的方式。

4学生怎样应对双语教学

前面在如何开展双语教学这一问题时从教师的角度谈了一下,这里笔者结合自身学习经历从学生的角度谈谈怎样学习基础医学双语课程。

初次接触双语课程的医学生很容易走入一味专注于专业英语学习的误区,这是必须要避免的。有人认为医学英语语言的学习不能以牺牲医学专业学习质量为代价,双语教学中第二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不能本末倒置[5]。那么怎样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呢?

4.1做好预习工作

这一步最好使用中文教材。预习要达到两个目的:其一,理解教材上讲解的基础知识,找出重难点做上标记,这样课堂上我们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且有的放矢;其二,在对下节课老师讲授的内容建立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后,重点关注中文教材上标注有英文注释的专业词汇,尽量记忆,因为中文教材中的英文注释一般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词汇,老师上课时也是会经常提到的,预先对这些单词有个印象,上课时就会轻松许多。

4.2重视听课质量

专心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把握重难点是老生常谈了但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大多数学生往往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相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勇于用英文发言的学生,他们无论是专业基础知识还是医学英语词汇方面都掌握得比较好。听说结合可以不断地刺激强化你的专业知识和英文词汇。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提高听课效率。

4.3课后及时巩固

听完课后的当天或者最迟不超过两天应该对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进行回顾。我们可以以老师的课件为主线进行复习、整理和小结。用英文写病案讨论、实验报告等可逐渐培养我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若有余力,阅读与该章节相关的英文文献或英文原版教材也可以起到巩固和补充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训练阅读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总之,应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多渠道多方式地增加听觉、视觉的接触量来反复强化医学专业知识及英文词汇,长期坚持下来收效甚大。

4.4注意学习方法

在基础医学的双语学习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进行理解性记忆可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同学反映医学专业词汇生僻难记。的确,医学英语中相当一部分单词是由拉丁文衍化而来或直接采用拉丁文,生词量大且不太常见,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其实掌握医学英语的构词规律特别是词根词缀的使用就可以化难为易轻松应对。笔者从解剖学词汇中试举几例:表方位的前缀有antero-,postero-,supero-,infero-等,因此遇到带有方位的名词的英文表达时再相应地加上方位词就可以了;又如词根optic表示“视”,记住它就可以记住有关“视”这个家族的词汇,像opticchiasma,supraopticnucleus,medialpreopticnucleus等;此外记住简写也能帮助我们回忆起英文单词,如SCm就表示sternocleidomastoid,仔细看这个看似很长的单词实际上是由sterno-(胸),cleido-(锁骨),mastoid(乳突)三个词根构成,记住这三个词根很容易就记住这个词了。

5总结及展望

学习了三年的基础医学双语课程,笔者自身最为真切的感受就是前期的大量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对于笔者后期双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阅读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也大幅提高,平时读一些生物医学方面的英文期刊,至少在语言这一关上是不成问题的。这些都得益于基础医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在基础医学专业的实行是顺应基础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是实现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积极推广基础医学课程双语教学将是大势所趋。

当然,目前双语教学工作尚未完全成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特别是对基础医学五年制学生开展双语教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但笔者相信提高师资力量,重视课堂教学,增进师生信息反馈,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基础医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丁艳,周雪,章为,等.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教学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4):476-477.

[2]俞阿勇,颜笑健.高等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思考[J].健康研究,2009,29(2):169-171.

[3]刘学红,张泳,张金萍.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2):115-117.

[4]赵兴利,刘春明.医学专业双语教学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119-121.

英语基础知识总结篇7

笔者结合连续多年初三英语的教学实践,来具体谈谈初中英语总复

习的策略。

一、紧扣教材,循序渐进

教材是中考命题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教材是“源头”。在复习过程中要紧紧依据课本,复习教材要充分体现以下四性:“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透彻性”。(1)目的性,即做到复习什么心中有数,这是前提。所以教师首先应在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明确的复习目的。(2)针对性,这是关键,复习前教师要研究学生,找出薄弱环节,引导学生事先预先,明确目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有针对性地复习。(3)系统性,复习过程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的综合制作过程,通过复习,将学会的知识分析、综合、概括、抽象,上升到理论认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复习应讲究系统性。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教材时,要全面,包括句型、课文、词汇、语法等等,对相关知识点要广泛的联系,以care为例,可以复习care的形容词careful、副词carefullv、及其比较级morecareful/carefully。最高级mostcareful/carefully复习被动语态时,应与各种时念紧密结合,全面掌握。(4)透彻性,“透”要贯穿在复习教材的始终,教师对教学火纲、教材要吃透,弄清各个知识的重点、难点,弄清重点知识的内

涵和外延。对“四会”要求的知识点要深入充分掌握,不能“蜻蜒点水式”复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弄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区别,进行系统有序的总结归纳,使之成为知识网,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因为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研究题型,有的放矢

中考命题原则,遵循教学大纲和教材,注重基础,注重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考查。因此,中考题型呈现多样性,考查知识点面广,量大,且体现学科渗透、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精神,通过多种途径检测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其主要题型有口试和笔试两部分。口试,即口语测试;笔试部分的题型有听力、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词汇、动词填空、改写句子、英语写作等。教师要充分对各个题型进行研究,从中找出解题的思路和规律,推测命题动向。同时,可开设专题讲座,辅之与其题型相适合的习题进行专题练习,通过讲练相结合的方法,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把握住应考的主动权。

三、注重交际,突出重点

听说训练是英语学习的先决条件,中考命题思路和中考题型己充分体现。听说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但不少学生在听力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在同常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让学生多听英美人的读音,以此来增强语感,提高听力水平。日前,常见的听力题型有:l、单句理解2、对话理解3、短文理解,针对这些题型需有目的地加强训练。可以每个星期安排二节听力测试课,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每次测试后要及时反馈评讲,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要注重听力技巧的传授和指导。

JeFC新教材的特色是交际用语多,课本中有相当多的情景对话,涉及购物、看病、就餐、问路、打电话、借东西、谈天气和其他情景。教师要根掘这些不同的语言情景,创造氛围,指导学生进行交际对话,锻炼交际口语会话能力,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语言点和实际结合起来,真正把英语学活,学以致用,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四、精选内容,加强阅读

阅读理解是中考英语试题的重头戏,占分比重大,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的能力。学生能否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阅读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务必在平时拓宽视野,加强阅读,掌握阅读理解的思路。在日常练习中指导并教授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材料,做到熟能生巧。同时,在材料的难度、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加以拓宽,可涉及历史、地理、科普、天文、人文趣事等各方面,难度应与中考相当;同时适当选择部分趣味性强的文章加以拓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技巧。可精选英语报刊杂志上的材料,供学生阅读。另外可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口味的英语原著,鼓励他们多读多看,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

五、血精讲精练,归纳总结

精讲是针对课本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突出重点,分解难点,讲知识结构系统,讲关键,讲规律,讲思路,讲技巧,讲方法。用较少的时间覆盖尽可能多的知识,由“点”到“面”,纵横交错,大幅度进行串联,把孤立的、零散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归纳、综合等多种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精讲是前提,而精练才是关键。在吃透教材和认真听取教师所讲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要选好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练习题加以巩固。练习方式应多样化,训练手段不能单一化,更不能搞“题海战术”。在精讲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抓住重点,多角度,多形式,多手段地去精练,真『F做到练习有质量,体现出以质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学生感到“学而复习之,不也乐乎?”对精讲和精练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归纳总结,从中发现问题的异同,归纳出普遍性,从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以求从认识一练习一再认识一再练习的反复过程中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更大的进步。

六、科学分析,合理安排

英语基础知识总结篇8

语言交际有口头和书面两种交流形式。人们用语言进行交流时,必须通过有声的语言(听和说)或者文字记录的语言(读和写)进行。没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作为基础,就不可能实现这两种形式的交流。基础教育阶段,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来进行并得以巩固。同时,听、说、读、写是提高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二者的关系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图2

一、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

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英语课程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基础教育英语教学阶段,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来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实践是教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语言知识质量的可靠保证。为此,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做到:

第一,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学活动要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要杜绝单纯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做法。

第二,语言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提示、注意和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方式进行。应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到上述过程之中,以使他们在科学的思维方法上也得到锻炼。语言知识的归纳或总结的范围、深度、方法、时机要由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和教学的需要来确定。

第三,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果孤立起来,语音、词汇、语法任何一项都不是语言,也不能起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语音、词汇、语法的使用,都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通过有意义的句子或篇章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单词的意思和用法;可以学会语法点的用法;可以学到流利自然的语音和语调。

第四,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语言知识,即真实听说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用法;真实读写实践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用法;真实交际中的语言知识。

二、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

语言是一个充满着抽象规则的复杂体系,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不规则的现象。但是儿童却能够在出生后不久,就顺利地掌握母语。于是外语教学就提出了“习得”(acquisition)的理论。习得对于改进和提高我国英语教学起到无可置疑的作用。但是,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与母语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随着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抽象思维能力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具备了一定自觉接收、储存和加工信息能力;能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调整学习方式,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学得比较多的东西。

其次,学生已经有第一语言的经验,发音器官得到相当训练,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已经形成的语言认知结构对操作英语信息可以得到记忆、对比和监控作用,能加速英语规则的内化过程。

再次,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的;教学内容是优化组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信息集中地安排的,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缩短了学习的进程。

为此,英语教学不可过于强调“习得”式的学习以及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而应该重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知识内容、技能实践和学习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景,以营造启动学生思维的教学环境(如呈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境),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加速知识的内化过程,使他们能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变语言知识为英语交际的工具。正如《标准》所要求的,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使英语课程的学习,成为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

三、倡导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开放的、互动的学习模式

语言知识不单单是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还包括概念意义、语言篇章结构、文化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要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张每个学生都不应等待单纯语言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赋予这些经历以意义。为此,英语语言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构性、累积性、目标指引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情景性、社会性以及问题定向性等内在驱动的学习。

英语基础知识总结篇9

一、做好听力总训练

听力能力的训练,要求提高学生的听力基本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学生“听”的技巧。教育学生学会捕捉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短语、句子、数字。这对帮助学生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映,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对这些材料只是简单地听,但不懂意思,教师要提炼出这些材料中的重要部分进行反复训练,不要让学生丧失信心。对于内容较简单的基础字、词、句子要人人过关,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提高篇,要部分人过关,尤其是尖子生。另外,在选择材料时,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等,让他们听了印象深刻,久久不忘。

二、做好基础知识的提高、训练、总复习

在讲完九年级的课程之后,进入总复习阶段,其时间大约是三个月左右,要注意分时段、分步骤、分层次、分题型练习。

1.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

包括初中英语七至九年级的五本课本,称之为“过课本复习法”。在过课本复习法中,要做到有的放矢,要紧扣《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参照《初中英语中考说明》,抓住初中课本中的重要知识进行复习。从字词的复习、课文的复习、句型结构和语法的复习几方面入手,把在课文句子中出现的关键语法知识让学生理解性地去掌握,对句子的结构类型进行提高性训练,做到单词背诵、用法人人过关,句子结构练习人人过关。

2.专题复习

把初中英语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首先按照词性分类复习,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冠词、数词等几个方面,在复习的过程当中,要详细地复习,对于各种不同的词性的词语要归纳、总结出其涵义、用法、句法功能等。其次,是句子的总复习,包括句子的类型、句子的时态、句子的主谓一致练习等。

3.对各种中考题型的复习

对各种中考题型的复习要全面、具体。我们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教师,要研究近三年的中考题,弄清中考可能要涉及到的重要信息进行专项训练,包括单选题、完型填空题、阅读理解题(包括任务型阅读)、写作题。其中主要是对阅读理解题的复习,它分值大、难度大,是学生失分率较高的题型,也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强的思维过程,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训练的进程中,要狠抓词汇,打下坚实的基础,选择正确的读物,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总结一定的阅读技巧。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不断积累、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接受、体会和理解语言。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进行持之以恒的练习,争取每天带学生做一个阅读题,扩大词汇量,丰富阅读知识,提高阅读技能。

写作题方面的训练,更是一项长久的硬功夫,从初中一年级起,我们就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从易到难,由少到多地积累学习。

三、要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展开训练,分阶段、分侧重进行练习

英语基础知识总结篇10

关键词:课程设置英语教学改革英语应用能力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

1.引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广西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别是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和地区合作与竞争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使得人才需求出现了“复合型”的趋势,即“外语+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迅速上升。为了解当前广西高职在培养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方面能否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为深化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本课题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调研:即分别以“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以下称为问卷1)和“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以下称为问卷2)。

2.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与目的

本课题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北海、钦州与防城港四市的用人单位、高职毕业生。问卷1的调查目的有:1、毕业生对自身英语应用能力的总体评价,2、英语应用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3、毕业生对英语5项能力(听说读写译)的总体要求,4、毕业生对各项能力的具体要求,5、毕业生欠缺哪项英语应用能力,6、毕业生对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建议。问卷2的调查目有:1、用人单位对英语应用能力的总需求,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5项能力(听说读写译)3、用人单位对高级技能性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结构的侧重,,4、用人单位对于高级技能性人才英语能力的期望,5、英语素质与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6、用人单位对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建议。

2.2调查工具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两种方式,问卷1包括两个部分:1、毕业生在就业中对自身英语应用能力的自我评价,2、毕业生对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建议。问卷2也包括两个部分:1、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与要求的调查;2、用人单位对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建议。

2.3统计工具

本次调研发放调查问卷1共320份,收回295份,回收率达92.19%,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达90.63%。发放调查问卷2共100份,收回问卷95份,回收率达95%,其中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达92%。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主要采用百分比的统计方法,按所选人数所占比重进行比较分析。

3.研究结果

3.1“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调查结果

3.1.1毕业生对自身英语应用能力的总体评价

26%的毕业生认为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完全能胜任目前工作,50%认为可以满足目前工作需要。说明目前的英语教学具有其合理性。但选择自身英语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目前工作的毕业生仍占到24%,这些数据表明目前高职英语教学确实需要改革。

3.1.2英语应用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认为英语目前很重要和较重要的毕业生达到63%,也就是说英语能力在他们的工作中非常重要。

3.1.3毕业生对英语5项能力(听说读写译)的要求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认为英语口语最重要的达53%,其次为英语听力(19%)和英语翻译(14%)。

3.1.4毕业生欠缺哪项英语应用能力

52%的毕业生认为最欠缺的是口语能力,其次为听力能力(19%)和翻译能力(15%)。这些数据与3.1.3的数据完全一致,说明最重要的也是最欠缺的,这反映出高职英语教学仍处于传统的语法教学,对听说训练不够。

3.1.5高职院校是否应该开设行业英语课

所有毕业生都认为高职院校应该开设行业英语,说明高职英语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技能。

3.2“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与需求”的调查结果

3.2.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总体需求

在所调查的用人单位中,常用英语的单位达到32%,偶尔使用英语的单位也达到54%,这些数据说明,除了少数用人单位(14%)不需要英语外(个别面向国内市场的个体企业),英语的使用还是较为普遍的。

3.2.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总体要求

65.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以够用为度,这与《基本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一致。

3.2.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五项英语基本能力的要求

表1说明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五项基本英语能力要求的情况。

3.2.4用人单位对高级技能性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结构的侧重

53.8%的用人单位认为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二者并重,即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应是全面的。

3.2.5用人单位对于高级技能性人才英语能力的期望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并非高、专、尖型的外语人才,而是具有较高英语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占63.4%)。

3.2.6英语素质与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系

表3说明了英语应用能力在毕业生将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可以看出,是否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对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很大影响。

3.结果分析与建议

用人单位的需求应作为英语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之一。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两个“目标”和调查报告数据,笔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3.1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两个衔接

根据教育学原理,前一阶段的学习要为后一阶段的学习打基础,后一阶段的学习是前一阶段学习的提高和深化。这样不同阶段的学习就会较好的衔接起来,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前提条件。

3.1.1中学英语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

调查数据表明,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与听说基本技能的欠缺,及学习的渴望。因此,高职高专学生要顺利完成高职基础英语课程与行业英语的学习,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学英语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入学阶段不要急于进行高职英语教学,用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中学所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在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适应高职英语教学,自然地过渡到高职英语学习。

3.1.2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强,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已呈多元化、行业化趋势,外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高职院校培养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外交流、对专业领域先进知识的学习与借鉴,没有行业英语的支撑是无法实现的。然而这也导致一些人走极端,认为高职高专没有必要开设基础英语课,但是“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语法知识和语言规则习得的内化是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刘黛琳,2008:240)。从调查数据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清醒地认识到,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并重,且行业英语不是基础英语与行业有关的专业词汇相加,也不是要替代或削弱基础英语教学,而是相互融合。融合除教学内容上的融合,还应包括教学时间上的融合,为学生提供真正实用的服务。

因此,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行业环境下,培养他们用英语处理真实任务、解决真正问题的能力。与行业紧密结合,解决从业者日常工作中最棘手的英语交流难题,关注最容易引起交流障碍的文化差异,重视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同时以够用为度,以行业需求和学生水平为依据,以细致的行业需求分析为基础,培养从业者日常工作中需要的英语交流技能,着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工作的能力。实现英语语言知识和行业知识齐头并进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其终极目的。

行业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拓展,是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专业英语教学和基础英语教学就是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两个层面。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工作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使之有效衔接,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3.2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方法要兼顾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要建立与行业、企业联系更紧密的具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

然而,调查数据表明,目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由于受到传统语法教学思想的深入影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讲授内容以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这种课堂缺少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几乎没有。从而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费时低效。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围绕其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交际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交际法明确提出外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学以致用为原则,即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的学习者进行“专用英语”(即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简称eSp)的教学,突出不同交际目的和方式,以及不同交际范围里所使用的目的语的特点(刘黛琳,2008:236),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正是“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实用性与职业性。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反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原则,注意对学生的研究,主张在“学”的基础上研究“教”的问题,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李宏业,孙德常,2003:39)。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口动脑,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主动完成各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以致用,让学生意识到这是在为将来的职场工作做储备。这样,一、可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目的,二、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完成从被要求学习到主动要学习的转变。二者相结合同时兼顾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需求。

3.3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与地区特色

3.3.1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内容要具有实用性

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张尧学司长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讲座上的讲话中强调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另一个是要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知识的培养系统。这两个系统应是高职教育目标的两个层面,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就是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在英语教学上的体现就是英语基础课和行业英语课并重,调查数据也反映出对这两个层面的要求。因此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应包括这两个层面。针对这一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不仅要注意基础性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也要加强行业英语的教学。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需求来看,对本行业的高技能人才在英语应用(比如,产品说明书、设备说明书、合同文件、工程项目书、协议书、会议通知等)方面的读、写、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应根据所教授学生的专业,选择与专业对口的写作材料,使教学内容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将应用性写作的社会需求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求(白静等,2009:85-90)。

3.3.2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内容要具有地区特色

此外,《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职院校也应根据所处的经济区域,把该区域内国家与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纳入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中。因此笔者认为,广西高职英语教育改革也应主动适应“广西处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核心位置”这一新形势,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外语+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从而带动英语课程的调整与建设,引导英语教学内容改革,开发适合广西高职高专的地方性英语教材作为基础英语课程的教材。这套教材应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行业英语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英语教材的开发应与行业、企业合作,确保英语教材符合企业的需求。从而使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内容更具真实性、实用性和应用性,学生能在在校的学习中获得将来就业所需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不需在实际工作中重新学习。同时,英语教师应该走进用人单位,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的新动态以及对英语应用能力需求的最新动态;了解学生所学专业未来就业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对英语技能的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充实教学内容,增强其实用性。

3.4高职高专英语测试要具有实用性

Hughes认为,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即存在教学合适、合理但测试不佳的情形,这时测试会有消极的反拨作用,也存在教学不合理但测试能够对之施加正面影响的情形,此时测试就有积极的反拨作用(1989:2)。测试与教学既互相促进又彼此制约,教学从目标、内容与手段等方面制约着测试,而测试又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反拨作用。这种反拨作用具有二重性:科学的测试可以给教学指明正确方向,将英语教学引入健康的轨道;而不科学或使用不当的测试,则可以误导英语教学方向,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教学和学习的质量。既然高职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行业中英语应用能力,教学内容英语基础与应用能力并重,那么作为教学效果和学生语言能力检验手段的高职英语测试也要与其教学目标和内容和目的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英语测试在内容、设计、手段上都应该注重实用性,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既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考语言应用能力。这样才能使高职英语测试与教学成为良好的“伙伴关系”,真实、准确地评价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

依据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调查结果,笔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测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英语教学为主阶段,以“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以下称“应用能力考试”)为主,第二个阶段是行业英语教学为主阶段,以校内测试为主,同时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英语证书。鉴于目前各类证书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高职院校应要求学生至少通过“应用能力考试”的B级,对于优者,鼓励其参加并争取通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四级,甚至六级。同时“应用能力考试”也是目前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最重要、最具权威性的考试,且该考试信度、效度、区分度高,既考核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也考查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阅读理解中的practicalreading、翻译第五小题和应用文写作)。这也正是高职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因此笔者建议把“应用能力考试”作为高职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之一和检验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之一,与之相应,这一阶段的平时与期末测试在内容、难度、题型及方法上都应该参照“应用能力考试”。

第二阶段的校内测试建议采用詹春芳(2009:95-96)提出的“高职英语测试的基本模式”“3+x+1”:“3”指语言学习和运用中的基础知识与共同部分,包括基本的语言知识(3a)、四项基本技能(3b)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3c);“x”代表依据不同教育目标和任务在语言运用上的不同部分(如行业英语)主要包括以内容、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风格方面的语域中的区别;“1”是指学能测试,用于诊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进展的参考,同时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一测试模式不但考核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考核了不同专业学生的行业英语的知识、技能与运用,增强了测试内容的实用性和真实性,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将来的工作需,要同时兼顾了语言的共性与个性。可见,在这一测试模式下的测试内容与高职高专毕业生未来就业岗位的需求是相吻合的,同时与调查结果所反映出的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需求是一致的。

4.结束语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兴起与发展,使得广西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别是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和地区合作与竞争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从而使得人才需求出现了“复合型”的趋势,即“外语+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迅速上升。本课题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进行,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及对英语设置与教学改革要求、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自身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需求及对英语设置与教学改革要求和广西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与英语教学改革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掌握了比较全面与客观的相关数据。并根据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需求,对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提出了四个建设性建议:1、解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两个衔接问题,即中学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与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衔接;2、交际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方法;3、提出了把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纳入高职英语教学内容;4、提出了“3+x+1”的高职英语测试基本模式,一个综合考核学生基础英语知识、四项基本技能、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行业英语与学习能力的测试模式。

然而,由于调研时间的限制无法进行实证研究,上述建议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其合理性、具体实施与操作仍需在今后的后续研究中进一步修正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昌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2009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论坛演讲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2.杜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2009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论坛演讲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3.李宏业,孙德常.“任务教学法”在培养英语应用能力教学中的应用[a].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职高专文件汇编,2009:8.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刘黛琳主编,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vii,236,240.

7.白静等,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外语,2009,Vol.6,第2期,总第28期:85-90.

8.詹春芳,高职英语测试基本模式的理论框架[J].教育与职业,2009第10期:95-96

9.Hughes(1989:2)Hughesa.(1989)testingLanguage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