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三英语学习建议十篇初三英语学习建议十篇

初三英语学习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3:40

初三英语学习建议篇1

(一)现状分析

1.数据统计

2006年6月我们对全市初一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成绩进行抽样统计(总分100)

2.数据分析

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问题:①两级分化提前了;不及格中的低分学校以及低分学生数在增加。试问在未来重语数外高考形势下,这么多人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太可惜了。②全市初一学生在第一学年已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已接近放弃的边缘。

(二)原因分析

1.地区发展不均衡

从课程开设情况来看:由于各校师资力量不均衡,小学课时开设严重不足。

从师资队伍来看:小学英语教师学历达标不均衡,加之多数教师教龄短、缺乏教学经验,所以难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从对英语学科的重视度来看:各地小升初语数外分值不均衡导致对学科的重视度不均衡。

2.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现状分析

从教学条件上来看:小学、初中民办学校电教设备其全,小学小班化教育优势明显,家长重视并配合学校教育;而公办学校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落后,家长素质偏低,不重视也不配合学校教育。

从学习时间上来看:住宿制学校安排早读和晚自习时间,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环境。公办初中为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按照规定课程设置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每天下午5点左右放学。细想一下,面对已失去学习英语兴趣的初中生,课上又无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后没有家长的配合,每天怎能完成10个左右生词记忆任务?英语学习的屡次失败,使学生渐渐地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长期下来,痛苦的学习对学生的心理构成了伤害。

3.新旧教材教法对比分析

新教材是对旧教材的改进。《牛津英语》教材语言好、理念新、有时代感,但对教学要求比以前高,例如:初一第一学期新教材要求掌握的词汇超过旧教材200多个。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现状来看,不少教师只具备“教”教材的水平,而不具备“用”教材的能力。此外,英语教学评价标准也过于单一,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精神压力和学业负担过分沉重。

(三)调查结果

公办小学、初中现状:①地区发展不平衡②师资力量薄③教学设备差④教法需改进⑤学法待研究⑥两级分化已提前⑦评价体系需构建⑧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要重视

二、具体对策

(一)加大投入强化管理

1.加大投入开发资源

落后的教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限制了教师教改的积极性与教改的热情。建议学校要结合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习的资源,如:鼓励学生制作班级小报、墙报;鼓励学生交流学习资源;鼓励英语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制作直观教具,共享实物、挂图、图片、单词卡等资源,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通过聘请外教、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光盘资料、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2.加强管理多加指导

建议管理部门①督查各地区开足开全上好小学英语课。②调研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情况。③调研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情况。④检查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有实效。

3.重视起始年级教学

建议管理部门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重视小学三年级、初中一年级英语教学。小学三年级要配备语音较好、教学能力强的英语骨干教师;对生源差的初一年级允许在初一第一学期多上英语课,这样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提兴趣、改习惯、会音标、懂学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提高英语教师语言能力。真实自然的语言输入不仅仅来自课本和录音,还来自教师的语言,如果教师的语音语调不正确,语言表达不清楚,会使学生过早放弃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自信。

2.加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建议教研和培训部门要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供和加强对课堂观摩的研究,使之系统化、经常化。培训内容可为:小学英语教师应有的三大教学技能①常规技能―教态、课堂管理、板书、课堂用语、简笔画、制作教具②专项技能―字母教学、语音教学、语汇教学、句型语法教学、课文教学③综合技能―新授课、巩固课、练习课、复习课。

3.建议人事部门在招聘小学英语教师时,增加教学技能考核;招聘中学英语教师时,增加语言运用考核。

4.建议学校鼓励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充电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育教学能力。

(三)优化教法指导学法

1.加强英语教学法研究

建议研究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研究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希望小学研究出音、形、义相融的教学模式。

建议公办初中重点研究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次教学”是解决学生两极分化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我们要珍惜小学三年级起点公平,重视初一年级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分层次教学的具体要求是在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学习探究、作业设置、测试练习等方面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合适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充分挖掘其发展的潜能。

建议没有晚自习,周末不补课的初中重点研究自主学习模式。

建议各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有关教学模式及课型研究。

2.加强英语学法指导

学必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对预习、听课、作业、错题整理、课外学习方法以及复习方法进行指导;教会学生正确的记忆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善于、敢于、乐于给学生留下独立体验和思考的机会等。

(四)构建合理评价体系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

1.建议重视形成性教学评价

形成性评价会使学生主动积极性、自觉愉快地学习。其方法有:①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建立过程可分为:指导学习――准备档案袋――累积、搜集学习资料――将所搜集的作业、作品放入――反思、总结、评估――挑出最满意的作品――建立学习档案。②要求学生写学习周记。周记长短不限,但应注意要求学生每周尽量运用近阶段所学的词汇、句型和语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反映师生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给予反馈。③访谈评价。

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提倡以学论教

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方面进行评价。

3.构建合理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的评价,多以考试的形式进行,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导向、监控、反馈和激励作用。

建议小学三年级考试只有听力和口试部分。

建议小学英语竞赛只设口语比赛。

建议1―6年级英语考试题干部分用儿话语言。

建议小学英语试卷把写英文短语放到听力部分中。

建议小学英语考试要确保均分不低于80―85(100分制)。

初三英语学习建议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语言项目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44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日益频繁,熟练掌握英语成为21世纪新型人才的必要技能。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英语综合实践课指的是与英语学科有机结合下,所形成的项目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和应用。而语言项目学习则是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中最常见的教学模式,教学理论体系较完善,其蕴含的教学理念,包括“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等,能够有效满足综合实践课教学需要,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为此,本文对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语言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和阐述,以期语言项目学习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更好的发挥正面作用。

一、语言项目学习阐述

语言项目学习结合了基于任务和基于内容的两种教学模式,是项目学习在语言教学领域的发展和延伸。所谓项目学习,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或与他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获取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w模式,由此可见,语言项目学习即是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提高学习者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现阶段,语言项目学习在中国尚属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而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便已经将其广泛运用于eSL\eFL教学中,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中进行语言项目学习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人才已成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高低不但是影响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对其评价的高低。初中作为英语教学的初始阶段,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在学生英语语感、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中进行语言项目学习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此外,不仅事关学生语言能力,同时也将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语言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模式建构

美国相关学者提出,语言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应当包括师生协商主题、制定项目计划、确定成果;学生自主收集信息、分析结果、评估项目完成情况;教师提供支持、汇总信息等内容,该教学模式下,语言项目学习特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将该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中,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就构建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语言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建议如下:①在项目准备阶段新增教师制定学习目标与评价方式的导入活动,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②在项目实施阶段,将项目作品的制作视为独立教学环节,并新增“教师学生准备项目作品的制作提供语言、技能、策略支持”环节,以充分体现作品制作的重要性。③在项目评估与巩固阶段,新增“语言聚焦”环节,确保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消化,进而有效巩固教学效果。

(二)模式应用分析

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语言项目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满足教学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需要,不仅可显著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在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上也有着突出作用。①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即为学生所设定的项目任务是真实的、具有可实现性的,进而促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灵活运用英语。如设置项目任务“地方旅游风景区介绍”,要求学生就真实的风景区进行介绍,并自主完成资料收集、撰写口语汇报材料、语言阐述、项目成果汇报等内容。②可提升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语言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自信心实。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也是其学习动机得到不断强化、实践自信心得到不断增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学生为了成功顺利的完成任务,必将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必将因项目取得进展而获得强烈成就感。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语言“学”和“用”的特点得到高度统一,当学生被要求与真实的观众分享最终作品时,学生对于语言形式准确性的关注度会更高,学生语言知识、技能、运用能力因此随着提高。④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英语课本知识的讲授、学生考试技能的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被严重忽略;语言项目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语言学习情境、创设真实社会实践情境的方式,为学生组织、问题分析解决、决策制定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三)发展建议

为进一步发挥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语言项目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势,笔者建议如下:①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语言项目学习有机结合,将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如将英语课本单元话题与语言项目学习主题关联,使学生在课堂内外不断学习、巩固知识。②教师在语言项目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③首先,妥善处理项目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缩小项目范围,合理设置项目完成难度,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心;其次,尽可能的关注到每一位学生,采取分组的形式,要求学生就项目内容进行组内讨论,以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④获取专家引领、学校支持。语言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中,不论是应用范围还是应用深度均十分有限,建议更多的英语教学专家、学校可以积极投身到语言项目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中来,为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

初三英语学习建议篇3

【摘要】大陆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香港实行九年强制教育、十二年免费教育,两地同根同祖,英语教育成果却差别较大。文章以大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标准”)和香港《英语语言教育关键学习领域课程指引(2002年版)》“指引”)为研究对象,归纳概括彼此的异同点,并对我国义务阶段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大陆;香港;课程文件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18-02

一、课程定位对比

大陆的课程定位在前言中的课程性质中有所体现,香港的课程定位在第一章介绍中的英语教育关键学习领域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中进行说明。

1.相同点

(1)两地均以学习者为本。“标准”中“帮助”、“有利于”、“增进”等字眼都是从学习者出发,为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素质着想。“指引”中将英语教育明确列为学习者的权利,是为了学习者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学习者的主体思想在“标准”和“指引”中都得到了体现。

(2)两地均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标准”中明确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项,是开设英语课程的愿景之一。“指引”则要通过英语教育使得学习者能够以英语为媒介拓展对其他文化的知识和经验,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是英语本身,而是要成为跨文化的人。

(3)两地均注意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英语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国际通用语的地位。“标准”中的“三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简明扼要地表明了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的地位。“指引”中用“瞬息万变”、“极具挑战”、“知识经济”这样的字眼以彰显目前国际视野的重要性。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两地均注意到授人以英语知识不如授人以国际视野。

2.不同点

(1)大陆具有民族主义元素,而香港没有。在“标准”中,学习英语有利于学生“传播中国文化”,而“指引”中却没有类似表述,这与其自由贸易港的身份不无关系。

(2)大陆兼具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而香港只注重其工具性。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其工具性自不必说。“标准”从国家层面出发,关注综合人文素养,从个人层面来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亦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软实力”。“指引”则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硬实力”,即英语水平、智力发展等。

二、课程内容

大陆“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分级标准分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维度。香港“指引”小一至中三的课程内容下设人际、知识、经验三个维度,同时联结九大通用技能(合作、交流、创造力、批判思维、信息技术、算数、解决问题、自我管理、研究)和价值观与态度。

1.相同点

(1)两地都涉及语言知识、情感态度两项内容。语言知识是英语学习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众所周知,而端正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反过来则会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吸收。

(2)两地都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发展。学习英语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是用英语进行交流、用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思维进行思考,让学习者变成“跨文化的人”。两地除了语言知识和情感态度,还注意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其他素质,例如,“标准”中的文化意识、“指引”中的九大通用技能等。

2.不同点

(1)“标准”中有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制定的四大学习策略: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而“指引”中没有。学习策略是对学习过程的安排,“指引”赋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和更加灵活的学习环境。

(2)香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标准”虽在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却只停留在课堂层面的听说读写上,对于真正的交际能力涉及较少。“指引”则在课程结构中专门列有人际一项,与知识平行,作用等效,这充分说明了香港教育局对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视。

三、实施建议

“标准”的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包含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与利用建议。“指引”的第四、五、六章分别为学与教、评价、学与教的资源,与“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有较强的对应关系。

1.教学建议

(1)相同点。①两地均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大陆“标准”教学建议的第一条便是面向全体学生,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掉队。香港“指引”中也表明要适合学生的多样性,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②两地均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大陆“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奠定英语基础,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学习,还要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香港“指引”用五大指导原则(道德和公民教育原则、智力发展原则、社区服务原则、生理发育和美学发展原则、工作经验原则)指引教师的教学实践,并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兼顾学生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2)不同点。①香港比大陆操作性更强。“标准”中有八条教学建议,但表述诸如“奠定基础”、“培养能力”等,较为笼统,在具体指导教学实践方面稍有欠缺。“指引”上有指导原则,下有教学方法加以引导,并具体细化,另外还明确要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操作性更强;②“标准”条理更清楚,而“指引”系统性更强。“标准”的八条教学建议大致遵循由初级基础到高级能力、由课内到课外、由学生需要到教师需要的顺序,条理清晰。“指引”中的学与教一章下设指导原则、教学方法和适合学生多样性三节,并分别下列小条,小条下又下列小条,多角度、多层面呈现对教师的要求,非常系统。

2.教学评价

(1)相同点。①两地均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双方都鼓励使用的课程评价方法,在过程中较多运用形成性评价,以管控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在一定学时之后采取终结性评价以考察学习成果;②两地均注重课程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标准”指出,要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指引”中教学评价的指导原则之一便是应该有学习目标的合适范围,以限制教学评价;③两地均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对小学和初中学生来说,几乎是唯一动力。“标准”指出,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明确指出评价的作用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引”的最后一条指导原则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应该用来促进学习者的进步,进步导致成就感的产生,从而进一步诱发兴趣。

(2)不同点。香港比大陆更细致、操作性更强。“标准”仅列九条教学评价,对理论的指导意义略显单薄。“指引”不仅有对于评价的指导原则,还有具体的评价模式、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以及最后生成报告的指导,对评价活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课程资源

(1)相同点。两地均重视教材资源、学校资源和网络资源。“标准”中明确将这三种资源列为应该加以开发与利用的课程资源。而这三项也体现在“指引”中的精品教材和其他学与教的资源、学校里的资源管理和支持课程发展的材料资源中。

(2)不同点。①大陆提出要开发和利用人的资源,而香港没有。其中,学生资源为重点,教师资源和家长资源也在其列,他们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知识结构都可以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而“指引”在这方面并未涉及;②香港提出要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而大陆没有。为了便于进行全方位地英语学习,香港各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和教育机构等也要做出独特贡献,例如,提供最新的信息和职业服务等。而“标准”在这方面并未涉及;③香港的材料资源更丰富。“指引”支持课程发展的材料资源有课程资源库、学与教系列参考文件、报告、电视、数据库、网络等,纷繁多样,方便学习者采用最易获取的资源。而“标准”在这方面仅仅提出了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相对单一,增加了获取难度。

四、建议

1.加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标准”课程目标中的五个方面虽然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但相对于“指引”来说,工具性还是有所欠缺,尤其是英语交际能力,书面文件中规定的力度不够,实际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英语终究是一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不只是躺在课本和试卷上的知识技能。建议进一步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借鉴香港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实际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完善教学评价系统。大陆与香港的课程文件在评价部分差别非常大,在大陆,教学评价几乎是小学和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唯一动力,通俗点说就是为了应对考试。相对于“指引”,“标准”在这方面操作性不强,相关篇幅与实际教学中的重视程度不够匹配。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系统,给教学评价实践更多操作性强的指导,并在评价建议中加强对实际英语交际能力的考察建议。

初三英语学习建议篇4

一、影响角色扮演的因素

尽管角色扮演对初中英语教学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如何利用好它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影响角色扮演的因素主要有三大类:学生因素、老师因素和其它方面的因素。如何明辨和处理这些因素是首要一步。

1、学生因素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是主角,学生的参与是角色扮演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且角色扮演一般是双人或多人参与,所以不同水平和不同个性的学生合作对角色扮演影响最大。从个性上说,学生可以分为内向和外向的学生。外向型学生喜欢表达自我,角色扮演成为他们喜欢的方式。内向的学生可能害怕犯错,在角色扮演中拒绝说话。甚至外向的学生会在角色扮演中控制整个活动,导致内向型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作用。

2、老师因素

老师也是影响角色扮演的重要因素。来自老师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老师个人的角色、老师对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反馈和老师个人的魅力。交际教学法提倡教师成为课堂的监督者、建议者和观察者。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应发出清晰的角色扮演指令,使学生明白要做什么,并对活动中学生的表现监督、观察,提出一些改进意见。我认为,反馈对学习者的表现提供如何达到成功的信息。一个合适角色扮演的反馈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努力表现更好。过度批评和忽视错误都是不可取的。过度批评容易使学生失去信心,打击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积极性。错误是学生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犯错误才有进步。而经常忽视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重大错误并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进步,也要注意及时纠正。老师个人的魅力是影响因素之一。许多学生喜欢英语,可能因为英语老师对他有强烈的吸引力。

3.其它方面的因素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也对角色扮演的使用有消极影响。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强调语法,忽视语言的交际使用。习惯了沉默的学生对关注语言使用和交际的新课堂会产生害怕和紧张的心理。而且课堂的氛围也是值得探究的。紧张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无法正确使用英语、忘词等。

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角色扮演

通过上述分析,在初中英语课堂中使用角色扮演,必须要处理好这些影响因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教师应仔细认真地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是教师设计角色扮演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在内容的设定上,应足够新颖,以吸引学生。在话题的选择上,要优先考虑那些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和乐于分享的。其次,内容应紧密联系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要太难,更不要过易。难易不同的角色扮演还可以交替使用。我认为这个水平应不仅仅是学生可以掌控的语言形式,还应包括使用语言形式的掌控度。再次,内容还应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和与之相关的社会。角色扮演是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而不是那些陌生的不现实的未来。这就是说学生应对角色扮演的主题和情境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平时表现,可以事先规定好时间,也可以在活动中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再叫停活动。

第二,鼓励不同学生间的合作和学习。合适的水平差距可以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初中英语教师应鼓励优秀学生主动和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合作,也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勇敢地加入到优秀同学中,互帮互组。在合作中,学生应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应互补共进。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应提倡无歧视的学生间的合作和学习。

第三,角色扮演应有恰当的角色分配。学生既是参与的主体,又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生的英语水平给予恰当的角色分配或相关建议。一般来说,应选择一些性格相近的学生作为同一组以利于开展合作和对话。不同水平同学的搭配合作,两者的英语水平不要差距过大,有适度差距最好。在角色分派中,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但在不合理的地方,老师应给予积极的建议。

第四,教师应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交际课堂教学强调老师不再是课堂的独裁控制者,而是一个监督指导者。在角色扮演中,教师不要过多干涉学生的活动,维持纪律、给出指令、观察指导、反馈建议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作为一个课堂的监督者,教师应组织好角色扮演活动并保持课堂纪律。作为一个观察者,教师应小心地观察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优缺点有大致的了解。作为一个指导者,教师应给予学生合理的建议,关注学生说的内容和说的方式,而不仅仅是语法。

第五,教师应给予学生合适的反馈。反馈既可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的意见,还可以是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的总结性评价。一个合适的反馈,不仅仅关注学生好的方面,还应关注学生不足的地方,特别是角色扮演中学生交际能力方面的缺陷。角色扮演在交际课堂中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教师的反馈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语言流利性和交际性,而不是语言的准确性。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通过流利语言表达情感和解决语言冲突。当然反馈要及时,避免无反馈或过长时间才给反馈。

初三英语学习建议篇5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

引言:

学习兴趣是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重新确立了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往往忽略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尽管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和改进,但至今仍然存在问题。因此,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帮助老师和学生找到一些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从而提高英语教学。

一、调查设计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现状和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设计了十个小问题供学生回答。本调查于2015年6月5日上午第四节课在邢台市第三中学初二7班的教室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参与调查的学生即为7班的68名全体学生。为保证结果的真实性,调查之前先向学生解释本调查只做了解之用,为了排除学生的担忧,采用不记名方式,请学生按真实情况填写。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每一份调查问卷包含十个问题,旨在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的现状和影响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调查问卷的结果及分析见下:

问卷的前6题旨在了解初中英语学习兴趣的现状。问题1的结果显示23%的学生在最开始开设英语课的时候,对英语学习非常有兴趣;52%的学生有兴趣;22%的学生觉得一般;3%的学生没兴趣。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在最开始学英语的时候是感兴趣的。问题2的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不如刚开始了。问题3的结果显示61%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34%的学生有时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3%的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以及2%的学生不能确定自己的情况。这表明一大半学生是可以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问题4的结果显示73%的学生希望培养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只有6%的学生不希望培养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5%的学生不能确定。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希望老师培养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问题5的结果显示48%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更愿意向同学求助;31%的学生会选择向老师求助。这表明师生关系不是那么好,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向同学求助,当然,这种情况也许和一个老师同时带的学生过多,忙不过来有关系。问题6的结果显示85%的学生喜欢看英文电影;89%的学生想要听英文歌曲;44%的学生想做游戏。这表明学生们希望通过多种丰富的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

问卷的后4题旨在了解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问题7的结果显示80%的学生不能确定自己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13%的学生认为英语太难学不会;只有5%的学生觉得英语枯燥没意思和2%的学生不喜欢他们的英语老师。这表明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到他们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问题8的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其中有23%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18%的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愿意;只有6%的学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的。我们应该给学生这样的机会来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问题9的结果显示39%的学生认为影响英语学习兴趣最重要的因素是英语学习氛围;24%的学生认为是老师;21%的学生则认为影响英语学习兴趣最重要的因素是教材;16%的学生无法确定此因素。这表明与英语学习相关的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其中英语学习氛围尤为重要。问题10的结果显示77%的学生认为组织课堂活动和游戏能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60%的学生认为经常被老师鼓励和表扬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56%的学生认为老师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40%的学生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建议

根据分析调查的结果以及实习期间的亲身经历,本文得出了以下5条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建议。第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对课堂教学起主导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俗话说:‘爱屋及乌。’,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他的英语老师,那么他就会喜欢英语课。因此老师应该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关注学生,给学生鼓励和信心,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第二,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每个班级的英语水平都是不尽相同的,但是教材是完全一样的,这就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增加过渡性活动或者去除不必要的活动。此外,幽默的故事、个人经历、有趣的事情、创设情景、小视频、图片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运用多媒体设备。调查表明很多学生还是很喜欢老师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的。多媒体设备可以把抽象的内容转化成形象的图片或ppt,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可以展示英文歌曲、电影和西方节日,可以建立一个英语环境等等。第四,运用多种英语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并且恰到好处的课堂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快乐。比如:讨论、任务报告、新闻报道、对话、角色扮演、各种演讲比赛、小视频、歌曲、话剧等。第五,建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根据调查,成就感和兴趣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设定目标,一旦达到目标,就要表扬他们。如果达不到,则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提出克服困难的方法,并且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总结

本文主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深深地体会到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生们对于多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的需求。这对将来的教学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习非常重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程降低趋势,他们希望老师帮助他们重拾兴趣提高动力。老师应该用多种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具体见上。虽然本调查得出了一些结论和成效,但是还是有很多局限性的,比如:调查对象太少,不足以说明全部情况,调查问卷的设计不甚完美等等。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需要更多和更深层次的研究,本调查仅起参考作用。(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郭德俊.aRCS兴趣问卷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33-37

[2]孟昭兰.情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初三英语学习建议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预习;有效性

初中学生较之小学生在英语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对英文文本的理解能力有限,对句子的领悟力也不足。因此,教师对于初中生英语的学科教学,应当考虑其所处学习阶段的特殊性采取合理丰富的教学策略。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英语成绩。

一、重视初中英语预习方法的必要性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应重视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这其实追求的是教学的逻辑化和系统化。而有效的预习,则可以帮助学生预先大致了解课程内容,初步构建课堂框架。长此以往,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条理性十足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教师与学生共处于一个教学系统内,其关系本就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优质的预习工作不论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而言都百利无一害。在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了预先了解的前提下,教师无疑需要更高的课堂组织筹划能力,时间统筹能力。因此,这对老师而言也是一种考验。对学生而言,学生需要提前背诵单词,了解相关语法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新课改强调自由民主,重视合作教学。初中英语预习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有效协调学生与教师相统一、和谐发展的关系。真正做到:学生学得好,教师才能真正教的好;教师教的好,学生应当好好学。在上述教学理念下,教师如果没有对课程内容建立清楚的框架,学生不易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很难跟上教师的思维以及对教学内容充分的把握,也很难对课程单元分类的目的、标准、主题等方面拥有清醒的认知。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必须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预习效率,这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具有长远的意义。

二、对优化中学英语教学预习策略的建议

(一)教师发挥“引路人”的关键作用

学生积极预习的前提是对教师的课堂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好引路人的角色,成为学生预习道路上的改善者。教师应当积极活跃课堂氛围,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优越的学习环境。充分重视预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高效的英语预习习惯,抛弃传统英语教学观念中的不足,适时转变教学思想,树立素质教育、文化育人的理念,激发初中学生对英语课程预习的兴趣。教师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增加个人魅力,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小游戏,加强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预习战略辅助,帮助学生克服对学习英语的恐惧,鼓励学生开口说,大声说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改善学生预习教学观念,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预习习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耐心的引导学生预习,引导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开放意识,找到合适的预习方式,提高成绩的同时提升各方面学习能力,为日后的发展打下持久的基础。

(二)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在预习工作中,学生无疑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做学习的“主人”,对于英语学习,要有自己的判断建立自己的理解。学生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单一的理解英语教学内容,而应在对几个单元的内容做到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对于课程的内容安排,课时内的不同模块形成自己的认识。这种总结、分析建模的能力不是短期内可以养成的,而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需要长久预习习惯下培养的分析能力的配合。在预习中逐渐找到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关注点和兴趣,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成绩虽重要,但学生也不应以成绩的提高为单方面目标,忽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学生要找出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不足,在预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弥补自己的不足。要知道,预习不只是提前学习为学知识的单一概念,更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比如,听力不好,可以多找一些听力资源,在课下多听多练,逐步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需注意的一点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应单方面片面关注课程内容,忽略最重要最核心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习七年级课程第一课“goodmorning”时,学生在提前学习这一课的单词时,不应以背住单词为终极标准,还应该去找一些音频,把握英语单词正确的发音。同时,学生也可以主动搜集网络上与这一课相关的课时资源,预先浏览课时内容。充分利用便利的网络资源,利用新兴多媒体提升自身技能。在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丰富知识面,提升自我的同时不忘开拓自己的思维。

(三)师生共和,建立友好伙伴关系

在教学中,师生处于利益共同体内。师生只有在友好默契的基础上,建立共同的目标,才会齐心协力,共同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我们知道,预习工作通常是学生在课下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课下就可以完全脱离老师。事实上,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和老师保持联系,就预习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求指导。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因为英语不是中国人的第一语言,而且英语和汉语在语法上有很多的不同,所以不可避免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疑问和困惑。问题出现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便会影响学生后续英语的学习。教师也应该加强和学生的课下交流,通过电话,家庭走访,面对面交谈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苦难,并对解决措施给出合理的建议。这样不仅可以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增进师生友谊,也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建立清楚的认知。此外,教师应建立一定的评价体系,对预习工作进行的好,预习习惯优的学生做出表扬和一定奖励,对预习工作完成的不是很好的同学要多鼓励,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学习意愿。

初三英语学习建议篇7

【关键词】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写作能力培养

对学生英语自主写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是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新时期促进和提升学生英语综合基础能力,如表达组织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下文中,笔者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围绕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具体要求作出了详尽论述,就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及策略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一、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英语应用的普及,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逐渐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培养,是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更是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标准下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对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措施进行论述前,我们首先应对课程标准中关于自主写作能力方面的要求有所了解,以明确措施采取的方向及路线,提高策略的针对性。

与传统英语教学相比,课改后的初中英语教学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对学生进行应用策略的指导,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强调从学生学习的兴趣入手,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经验的能力,倡导通过参与、实践以及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其中,对初中学生的写作要求包括了以下几点:其一,能够从写作的要求出发,进行素材和语言基础的积累,并且能够做到针对性;其二,能够独立完成短文及短信的写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及时的修改,并且能够有所收获和提高;其三,能够使用基本的常见及常用词汇进行逻辑顺序及关系的表达;最后,能够对人物及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和表达,能够根据给出的图示或是表格进行简单的段落说明。

二、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从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来看,初中学生自主写作过程中问题存在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自身对写作的畏惧和无感;其二是教师教学方式及方法不够合理,要么连贯、跳跃性大,要么定位不准确。结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的具体要求,建议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和定位合理的步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听与读为基础。英语教学中,听力与朗读几乎是最为基础的入门阶段,在对学生自主写作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听读练习的有效进行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知识积累的水平出发,收集一些与学生综合水平相匹配的短文或是篇章,在早读时间让课代表进行播放,然后通过多媒体软件播放让学生进行发声朗读,提高英语听读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优秀作品的结构和框架进行借鉴和吸收。比如就“myfavoritesubjectisscience”这一章节写作训练之前,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优秀的精要的短文,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去发现别人优秀的地方,进而再对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调整。

2.背与说为积累。除了听读环节的铺垫之外,教师还应对背与说阶段引起充分重视。从单词到短语,再到句型,背诵是贯穿整个初中英语的重要内容,背诵是初中英语教学中最为基础的输入形式,说则是相对应的输出形式,在背诵与说之间,会形成有效的知识积累和巩固,为学生写作提供足够的素材支撑。比如就“Howdoyoumakeabananasmoothie?”这一章节写作训练的进行来说,其中会涉及到许多有用的短语和句型,在安排同类型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将包含这些短语及句型要素的短文打印出来,让学生进行语篇的背诵,通过脱稿方式再将语篇的大致内容复述出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能为学生自主写作的有效开展奠定知识基础。

3.练与思为训练。继上述措施后,是练习与思考环节的进行。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对不同类型写作方法的吸收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这一差异,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处理好练习与思考的关系――在写作练习之后进行写作方法及经验的总结,在经验总结的指导下再进行写作尝试,通过良性循环,最终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总结

学生自主写作能力培养,是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更是初中英语课程教学标准下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的具体要求,建议可以分别从“听读”、“背说”以及“练思”环节入手,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和定位合理的步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合理的创新,争取为学生自主写作能力以及其他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做出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健.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写作能力培养[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3,14:25-26.

[2]胡小颖.基于网络资源的英语自主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2:57-59+69.

初三英语学习建议篇8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块整体备课观“轻负高效”

在教学无外乎是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也就是教师教的时间少,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学习最多的知识,能力充分得到发展。于是,轻负担高质量是我们在教学研究中一直秉持的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花费时间最少,质量又最高。轻负担高质量是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境界。它不仅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升自身的品质、层次。轻负担高质量绝对不等于“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事,而是应该有一个既定目标。一个人只要有了目标,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自己、给学生确定一个目标,让学生轻轻松松上阵,明明白白学习,实实在在掌握,让教师教学手段简简单单,教学过程清清楚楚,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简单,何乐而不为呢?

轻负担高质量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遵循此理能使我们在教学生涯中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能赢得了学生的喜欢、家长的称赞、社会的肯定。但是要获得如此丰厚的回报也并非易事――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英语(新标准)》,以“题材―功能―结构―任务”为编写原则,每一个模块都有相对独立的话题和语法项目。但是一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会分解在五个课时之中,这是一种“条块分割”的教学模式,易让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走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也不利于学生对模块整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如果教师在备课一开始就本着“模块整体教学观”,在每一个课时的操作时就对本模块的核心知识了然于心,在具体教学时就会胸有成竹。将每个模块的内容细分为模块课标内容、模块学习目标、单元具体学习目标、课时分配及课型确定和重点、难点及核心知识突理等单项,这是一个模块整体教学的起点。

一、模块内容与《英语课程标准》的比对

《英语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起点和标准,将教材中的一个模块内容(以nSe8amodule1Howtolearnenglish为例)与《英语课程标准》进行比对,作为对这个模块学生掌握知识的理论上的要求和在每一个课时教学时要把握住的准绳。

1.话题

本模块以征询建议、提出建议的内容为主线,介绍英语学习的基本方法。对应《课标》对应话题项目表:64.语言学习经历(Languagelearningexperiences)。

2.语法

本模块的语法为复习所学过的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式、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通过模块中具体的语境再次重温这四种时态。对应《课标》语法项目表:9.动词(6)时态。

3.功能

要求学生合理地征询建议和提出建议。对应《课标》功能意念项目表:21.建议。

4.语言技能

(1)听:能听懂接近自然语速、熟悉话题的简单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

对应《课标》四级“听(1)”。

(2)说:能引出话题并进行几个话轮的交谈。

对应《课标》四级“说(2)”。

(3)读:能从简单的文章中找出有关信息,理解大意。

对应《课标》四级“读(3)”。

(4)写:能写出简短的文段,如简单的指令、规则。

对应《课标》四级“写(3)”。

5.学习策略

(1)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善于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运用规律举一反三。对应《课标》五级“认知策略(8)”。

(2)注意了解和反思自己学习英语中的进步与不足。对应《课标》五级“调控策略(5)”。

(3)善于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在交际中遇到困难时,有效地寻求帮助。对应《课标》五级“交际策略(2)(5)”。

(4)注意生活中和媒体上所使用的英语。对应《课标》五级“资源策略(3)”。

二、模块学习目标

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等五个方面共同促进了在这一模块学习过程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及运用此能力来体现某一个具体任务的功能。

1.语言技能

(1)听:能够听懂有关学习的建议。

(2)说:能够口头就学习方法提出建议。

(3)读:能够读懂介绍建议的文章。

(4)写:能够用书信的方式提出学习建议。

2.学习策略

(1)自学策略:通过阅读能够掌握一些阅读和词汇的学习策略。

(2)合作学习策略:能够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共享学习策略。

3.文化意识

通过学习征求和提出建议的表达方式,理解西方人是如何提建议的,对比自己生活中的有关经历,掌握妥当的征求与提出建议的方式。

4.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提出建议,掌握与他人交流时语言的得体性,掌握如何照顾对方的情感,不要令对方不舒服;对他人的建议要表示感谢。

5.任务

能够根据同学的学习情况,就其学习问题或困难提出适当的建议;根据别人的建议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

三、单元具体学习目标

一个模块的内容纷繁复杂,如在本模块中,共有生词55个,语法上又要复习四种在七年级接触到的时态,并且又是八年级的第一模块。如果处理不当,让学生在开学伊始就被这第一模块吓到,岂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词汇列表中的生词要求学生掌握的级别是不同的,如单词为课本词汇表中要求掌握,《2011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词汇表中有的单词,定为c级,表示“分析、重组和运用”;单词为课本词汇表中要求掌握的,但在《2011年中考说明》词汇表中没有的单词,定为b级,表示“领会和理解”;单词为课本词汇表中只要求理解的单词,定为a级,表示“了解、记忆和识别”。

而对于词组和短语亦是如此:c级词组为课本词汇表中要求掌握的词组及课文材料中常用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且其中的单词均是四会单词;b级词组为课本词汇表中要求掌握,但其中有部分单词在《2011年考试说明》词汇表中没有的;a级词组为课本词汇表中只要求理解,且其中有部分单词在《2011年中考说明》词汇表中是没有的。

Unit1trynottotranslateeveryword.

1.语法

通过对话形式复习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式、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教学要求:c

2.单词

(1)translate,correct,match,number,repeat,grammar,pronunciation,spelling,term,advice,writedown,mistake,notebook,else,radio,newspaper,message,each,excellent教学要求:c

(2)translation,orchestra教学要求:b

(3)writing,punctuation,other教学要求:a

3.词组

try(not)todosth.,welcomeback,writedown,inclass,nextto,penfriend,eachother,helpsb.withsth.,sendsth.tosb.,askfor,realenglish,talkaboutsth.withsb.,themeaningof,enjoyyourself,startaconversation,takeadeepbreath,eightortenwordsaday,onpiecesofpaper,allthetime,bestwishes教学要求:c

4.句子

(1)welcomeback,everyone.whydon’tyouwriteitdown?Ready?Youshouldalwaysspeakenglishinclass.whatelse?it’sagoodideatocheckyourvocabularynotebookeveryday.that’sagoodidea.thanksalot.Howaboutlisteningtotheradioorreadinganewspaperinenglish?Buttrynottotranslateeveryword.excellent!教学要求:c

(2)Sheplaysinherschoolorchestra,andthey’redoingsomeconcertsinChina.andwhenyou’reshopping,howaboutcountingtheenglishwords,orsayingtheenglishnamesforeverythingyousee?教学要求:b

5.语音

提出建议及建议应答的语调。教学要求:c

Unit2pleasehelpme!

1.语法

通过在语境中复习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式、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教学要求:c

2.单词

(1)send,language,improve,basic,watch,guess,just,yourself,shy,conversation,deep,smile,remember,forget,place,count,wish教学要求:c

(2)breath教学要求:b

(3)piece,accent教学要求:a

3.词组

(1)sendsthtosb,askfor,realenglish,talkaboutsthwithsb,themeaningof,enjoyyourself,startaconversation,takeadeepbreath,eightortenwordsaday,onpiecesofpaper,allthetime,bestwishes教学要求:c

(2)makealist教学要求:b

(3)americanandBritishaccents教学要求:a

4.句子

(1)manystudentsaskforadviceaboutimprovingtheirenglish.Butittakesalongtime.Justenjoyyourself.manypeopleareshywhentheyspeakenglish,sobeforeyoubegin,takeadeepbreathandsmile!Smilingalwayshelps!trytoremembereightortenwordsaday.writethemonpiecesofpaperandplacetheminyourbedroom.教学要求:c

(2)andwhenyou’reshopping,howaboutcountingtheenglishwords,orsayingtheenglishnamesforeverythingyousee?教学要求:b

Unit3Languageinuse

4.句式:whydoesCharliethinkborrowingmagazinesmightbeagoodidea?

ileftmyhomeworkathome.教学要求:a

四、课时分配及课型

一个模块有多个教学课时,课时如何分配、每节课的课型如何定位等都需要通盘考虑,尽量做到多课型兼顾,以便能多角度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学生学到的核心知识体系也会是立体且有形的。

五、重点、难点及核心知识突理

一个模块中的核心知识需要查找、突破和巩固,重点和难点知识需要在教学中多加以兼顾,引导学生把握好每一节课的精髓所在,这就需要将模块中每个单元的核心知识、重点、难点都提前梳理,在每课时教学中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方可步步为盈”。

Unit1

重点:能合理地征询建议和提出建议,并对一些常见的提建议的句型有所了解。

难点:针对他人在英语学习上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建议。

核心知识突破建议:作为听力前的两个活动,activities1、2本身涉及一些学习策略,要向学生讲明单词学习策略。在处理activity4时,务必提醒学生不要看之前的文本,真正将activity4的“听”的功能发挥出来。由于对话中没有出现Don’tforgetto...在开展activity7时最好先讲解一下这个句型。

Unit2

重点:理解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和提出相应的提高英语的建议。

难点:语篇阅读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文章中的相关信息。

核心知识突破建议:在activity1中可以首先组织学生谈论下自己在理解、表达和词汇学习方面的困难,这样接下去的语篇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activity3要求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要求较高。为保证学生得到阅读训练,必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另外,反馈时不只是让学生宣读答案,更重要的是介绍自己找答案的方法,这样可以判断学生使用的阅读技巧是否正确。activity4对问题的回答要求较高,可先让学生合作完成,再反馈,并做适当的讲解。处理activity6时最好让学生交换求助信,根据对方的求助信写一封回信,就对方的学习问题提出学习建议。

Unit3

重点:有关英语语言学习的词汇和相关表达。

难点:针对英语学习的困难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核心知识突破建议:通过activities1和2可以把提建议的表达方式明晰化,起到展示这些表达方式的作用。activities3和4可以让学生说出每一幅图片中Jack的行为,然后进行评论。activity5可让学生进行角色对话。activity6在反馈阶段要讲解几种选择表达方式的技巧,根据之后的动词形式而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activities7、8、9可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操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任务完成意识。activity11可以先让学生阅读activity12中的样文,然后利用activity10中的信息制订学习计划。

参考文献:

[1]陈琳.SimonGreenall《英语(新标准)》初中二年级上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陈琳.SimonGreenall《英语(新标准)教师用书》初中二年级上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初三英语学习建议篇9

“新的听说考试将会进一步拉大听力口语较佳的尖子生和其他学生的差距”,从事中考英语研究的老师向记者表示。

作为此次改革的重点,多位专家指出,考生备考关键在于针对听说合考这一新题型着手准备。不过广东实验中学(以下简称“省实”)初中英语科组长梁幸老师告诉记者,虽然题型和分值已经确定,但由于最终样题仍未确定,考生后续备考仍“充满了不确定性”。

新“听说考试”分值降至40分

根据《方案》,此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原本的口语考试和听力考试进行了合并,两者的总分值也从原来的50分下调到了40分。新“听说考试”共三大题,包括模仿朗读、信息获取、信息转述及询问,考试时长约为20分钟。而此前,听力和口语分开考试,分值分别为35分和15分,口语考试也一般在中考前一个月左右提前考试,分为朗读、情景应答、简短说话三道大题。

更为重要的是,“听说考试”提前在“纸笔考试”之前,采用计算机辅助考试(“人机对话”)方式进行。按照《方案》规划,“听说考试”初步定于2016年5月进行。

笔试部分也相应发生变化,原笔试共五大题,满分135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新笔试共四大题,包括语法选择、完形填空、阅读和写作,满分11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10分的语法单选题在2016年的英语考试中将彻底消失。上述英语老师指出,这道语法单选题是“历年中考平均分得分较高、难度较低的大题”。

此外,笔试部分还有少量变化,如阅读部分新增“阅读填空”题型、完形填空从原来的1分/题变为1.5分/题,单词拼写从原来的5题增加至6题等。

难度提升 口语强有优势

尽管“听说”部分分值下调,但是整体难度却在上升。分析指出,听说合考的新题型要求考生不仅具备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在提取听力信息的同时,还要能够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对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大方向是强化听说统一能力的考核,这一块肯定是主攻方向”,梁幸透露,省实已计划再增建一个语音室,让初三学生有更多训练听说读能力的场所。

英语老师则指出,“新的听说考试将会进一步拉大听力口语较佳的尖子生和其他学生的差距”。其表示,每年广州中考英语科高分的考生非常多,但口语考试高分或听力满分的考生并不多,大部分考生在口语表达上比较欠缺,随着听说合考实施,听力口语优差生的差距也将被拉大。

“分值和题型的调整更能体现出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水平的考查,如果还仅靠死背硬记、临急抱佛脚、最后冲一冲的学习方法,是完全没有可能在中考英语这个科目中获取高分的”,英语老师梁韵舒表示。

不过省实初三英语备课组课长卢颖老师却持有不同看法,“难度其实并不算高”,其表示,从听说考试内容来看,对于学生的考察更为灵活,重点在于对学生的速记能力、记忆能力以及模仿朗读能力、甚至于语音语调模仿能力的要求更高。卢颖老师建议考生应在平时多跟读录音,提高语言表达的灵活性。

备考仍有不确定性

调整幅度并不小,备考时间也相对紧张,从9月14日《方案》正式到5月初的考试,仅有7个月左右的时间。然而,样题尚未出炉也让备考仍缺乏更为细致的方向。梁幸坦承,虽然2016年中考英语题型和分值已经确定,但最终样题仍未出炉,这对于之后的备考来说充满了不确定性。

省实初三英语备课组课长卢颖老师表示,预计样题将在今年12月面世。而在样题未有确定的情况下,梁幸表示目前省实初三英语科目主要依靠教辅材料,针对题型进行有目的地训练,同时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熟悉,利用课文内容按中考改革题型进行听说训练,“虽然老师会加大工作量,但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也熟悉了新题型的变化,争取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初三英语学习建议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学进去;讲出来

前言

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具体而言就是指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初中英语教师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教师不在发挥原本的灌输式教育中主要传达者的角色,而是作为指导者,帮助学生在小组内部相互合作和探讨,小组共同完成相关的英语学习任务,最终,初中英语教师再通过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小组活动的相关表现,进行评价和奖励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而学进去与讲出来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学讲方式”,与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帮助确立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英语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帮助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力与效益。本文余下部分将具体论述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实现学进去与讲出来的结合。

一、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互动性日益强的知识型社会,这也就反过来要求学校在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合作能力;而这种合作能力的激发,势必又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对于初中生的英语教学工作而言,我国多年来对于英语课堂教学,仍旧处于一种哑巴英语的状态,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及合作学习技能的发展,进而抑制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与兴趣。因此,加强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相当的必要性,能够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从以英语教师的讲授为主,转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的实现学进去与讲出来的结合。因此,应当在初中英语课堂广泛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从而更好的帮助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改善因故课堂的学习氛围,帮助初中生形成互助互帮的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个性,促进初中生积极的进行英语的自主学习,进而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水平。

二、小组合作组建和学习模式

初中英语课堂的学习与初中的其他科目不同,初中英语学习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写作和阅读实践。在此情况下,想要更好的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能力,实现学进去与讲出来的结合,就有必要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上更多的应该是充当一个向导和顾问,中学生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更好的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当首先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科学的分组,以便于每一小组能够具备充分的学习活力;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内部也应当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小组内部进行科学的分工,促进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英语课堂上,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英语的互助学习时,要选好组长发挥积极的学习引领作用,建立小组内部的互助与竞争机制,从而更好的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着力落实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深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层次,巩固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全面落实学讲计划。

三、如何实现学进去与讲出来的结合

(一)优化合作小组,增强学习信心

想要更好的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现学进去与讲出来的结合,就必须要优化英语课堂合作小组,首先要依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其次,通过给各个组员分配互补的或相互联系的任务,让他们明确各自在小组中的目标和任务,进而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再次,布置适当的任务,促进合作小组内部更有活力的进行积极主动的英语学习;最后,通过合作小组内部适当的竞争和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

(二)精选合作内容.促进活动展开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想更好的实现学进去与讲出来的结合,就必须能够精选小组合作的内容,基于合理且有吸引力的小组合作内容,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初中生在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合作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内容必须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和英语学科改革的要求,适应学进去与讲出来相结合的教学建设目标,同时,也要结合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与诉求,最终精选制定出小组合作内容,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好的贯彻学讲计划,推进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能力。

(三)出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

在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好的实现学进去与讲出来相结合的过程中,必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类问题。因此,想要更加充分的贯彻学进去与讲出来的结合目标,更好的激发初中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参与热情,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问题时,要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互帮互助,合作促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小组内部均衡参与合作学习时间,合理分工布置任务,并且建立起动态的英语学习合作互助考评机制,最终充分实现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学进去与讲出来的结合。

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时代对于英语教育的要求和关于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具体分析研究了在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实现学进去与讲出来的结合。通过对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的必要性进行了概述,以及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介绍;最终,提出了如何实现学进去与讲出来结合的具体建议,首先,优化合作小组,增强学习信心;其次,要精选合作内容.促进活动展开;最后,出现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褚军平.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组织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5-39

[2]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2(9):65-66.

[3]龚凡履.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