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广东教育论文十篇广东教育论文十篇

广东教育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3:19:20

广东教育论文篇1

――《广东教育》创刊60周年感言

《广东教育》1952年创刊,至今60年。

跨越两个世纪,完成一个花甲。这本期刊,能有这样的坚持,倚仗教育事业的发展。《广东教育》生长在教育园地,靠教育人扶持,为教育人服务,几代人的浇灌,让它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今天,编者、作者、读者,在《广东教育》创刊60周年之际,共同回味一起走过的路。光荣与梦想同在,甘辛与收获共存,彼此肝胆相照,都是为了一个愿望:表达教育的心声――《广东教育》永远的主题。

六秩回望,还有更多的希望:愿《广东教育》今后的视角更加多元和新锐,教育智慧的表达更加丰富和精致,以新鲜的思想,先锋的姿态让自己更加坚实和亮丽。

穿过60年沧桑岁月,广东教育杂志社一路走来,风雨兼程,成绩斐然。自1952年《广东教育》创刊至今,历经60年的时光洗礼,几代杂志社人的辛勤耕耘,广东教育杂志社由当初的一种刊物到今天的八刊一年鉴(《广东教育年鉴》)一网站(南方教育网),已发展成为具有多元化出版方向、跨领域经营模式的综合性教育期刊社。

60年,广东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精彩纷呈;60年,广东教育新闻宣传事业欣欣向荣。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广东教育杂志社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时刻牢记使命,忠实履行教育宣传的职责;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加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教育行业媒体的主导作用;始终坚持“传播前沿理念、关注热门话题、荟萃鲜活经验、贴近教育生活”,刊物质量不断提高,获得了“全国优秀少儿期刊金奖”“全国十佳学术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等光荣称号,在加快事业发展进程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出色地担当了教育行业媒体的社会责任。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广东教育杂志社要保持教育期刊的领先地位,就要以60年社庆为契机,面对网络电子媒介的冲击和市场的挑战,抓住大好的发展机遇,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努力做到:

一是坚持正确舆论方向,造就优良的舆论氛围。教育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当前,教育是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首。广东教育杂志社要密切关注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焦点和难点,坚持把体现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事业的主张和反映广东人民的教育诉求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发挥主流教育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将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作者、读者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实现刊物的人文关怀和文化责任,从而坚持为我省的教育中心工作营造出优良的舆论氛围。

二是注重提高刊物质量,成就优秀的文化价值。文化品位是衡量教育期刊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当前,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增长、不断提升,而我省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市场呼唤更有品位、更有个性的教育期刊,给广大师生提供一种开放性、先进性的文化。广东教育杂志社自建社以来,其编辑出版的各种期刊就一直被读者誉为“良师益友”。广东教育杂志社要发挥刊物为我省教育中心工作服务,为全省广大师生服务,为教育的理论创新和改革实践服务的作用,就一定要让编辑出版的刊物政治有高度,理论有深度,实践有力度,视野有广度,信息有速度。为此要不断创新教育宣传形式,多刊联动,准确及时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服务于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要以编辑出版的各种期刊为平台,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典型示范的作用,切实提高教育宣传的吸引力,提升教育宣传的感染力,真正做到用高质量的言论启迪读者,用高水平的报道传播前沿理念,浓墨重彩地展示广东教育发展成就,生动活泼地宣传本土典型经验,亲切感人地报道南粤教育先进人物,从而以优秀的文化价值为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服好务。

广东教育论文篇2

粤搭建“多元化”环境科教平台

记者从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了解到,根据广东省“十三五”环保工作的需求,广东将会在环境教育理论研究、环境教育从业人员能力培养、完善环境教育学科体系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并将继续积极搭建多种类型的高水平国际环境教育学习与交流平台,为广东储备更具国际视野的环保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及提升全省环境保护人才队伍水平。

据介绍,通过多年的努力,广东省环保部门不断推动环境科教体系建设,目前,省内高水平、多层次的环境科教平台正在逐渐丰富,如省环保宣教中心联合了华南师范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就绿色公民教育、生态文明公众教育、广东环境教育基地创建模式等一系列课题共同开展研究;联合了中山大学发起成立广东省环境教育促进会,搭建广东环境教育政府咨询、科学研究、教育实践和公众服务平台;联合广州大学发起成立广州环境教育学会,还与台湾环境教育学会签订粤台环境教育合作协议;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和广东省环境保护学校签订宣教合作协议,以及与中大、华工、华师、暨大四大高校的环境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扶持广东青少年环保科技创新和环境教育发展等。

可以说,这些环境科教平台的搭建与日渐成熟,都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环境教育理论研究、环境教育从业人员能力培养、环境教育学科体系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据透露,下一步广东还将会就环境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拓展方面和各相关高校和学术、科研机构建立更进一步的合作。

环境教育升级“全民化”

记者注意到,广东省环保部门除了与省内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展开了多层次的深度科教合作外,还通过“绿色创建”、种子教师、志愿服务下基层、自然学院等项目,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学校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区管理中,不断推动广东全民科学素质水平及环境教育普力度的升级。

其中,以倡导“在自然中学习,向自然学习,为了保护自然学习”为宗旨的自然学院自今年6月宣布正式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广州大学附属小学、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小学、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六马路小学的学生已分别在海珠湖湿地、华南植物园体验了“自然学院”的部分课程。对此,体育西路小学林雁校长深有感触:“自然学院的课程让青少年们在大自然中学习,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增长了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唤起了对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据了解,“自然学院”将在广东省内多个环境教育基地和自然保护区设置分校点,通过开展一系列青少年春秋游、社会实践、亲子课堂等公益自然环保体验和自然知识课程,提升学习者的自然感知力,更直接地了解环境问题、学习环保生态及人文科学知识、主动反思保护环境与践行绿色生活的价值,在享受自然乐趣的同时,成为生态环境的守护者。同时,该项目还将通过“种子教师”计划项目,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环境教育导师与讲解员,并积极发展高校志愿者作为课程助教,促进广东环保志愿服务相关工作的开展等。

创新“多样化”接轨国际平台

据了解,近年广东积极打造各类青少年环境保护活动品牌,接轨国际环境教育平台,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并通过多项创新推动着广东环境教育向多样化、国际化和时尚化转变。

记者近日从广东省环境保护厅获悉,首届“国际青少年绿色低碳实践交流营暨广州・世界青少年环保交流大会”已定于今年7月17日―19日在广州举行。此项活动“落户”广东,标志着广东青少年环境教育接轨国际平台,促进青少年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取得了又一重大进展。

广东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培养是大学生们的理想信念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信仰教育。从政治信仰这个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出发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充实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内容和体系。政治信仰教育的成效与当前的社会环境有极大的关系,不断研究新的环境、采用新的对策才能有效地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接班人。

1当今环境下广东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特点与成因分析

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选取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等几间学校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了广东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态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态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态度等内容。

1.1高度认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但仍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现象80%的广东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高度认同,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广东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认知度高,②广东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的认同感深。但是,少部分广东大学生仍然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现象,一些大学生认为实现共产主义仅仅是一个设想,理论上可行,现实中根本实现不了或实现的可能很渺茫。

1.2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但仍感到前进中缺乏动力85%的广东大学生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信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表现:①广东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度较高。②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较高。但是,少数广东大学生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时,表现出思想上的动摇,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认识不足,受到西方政治思潮的影响,

1.3对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仍存在一些疑虑88%广东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取得的成绩,表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且因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①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认识和态度。②关于广东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的认识和态度。③广东大学生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态度。

2当今环境下广东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今环境下广东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问题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宏观的社会原因,也有政治信仰教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2.1国内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对大学生无疑是一大冲击影响。如全球化的影视、网络信息等各种信息都渗入到学生当中,弱化我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认同。国内的如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趋利性、""、"钱权交易"腐败现象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此外,对于广东大学生来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也是影响其进行政治信仰选择的其中一项因素。调查发现广东大学生的务实性比较重,相对内地省份大学生显得较为重视物质性。

2.2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广东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并努力建设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①实效性不高。②对政治信仰教育新载体的运用不足。③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师资队伍不够专业化、职业化和稳定化。同时,家庭的政治信仰教育作为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3网络文化的消极作用由于年龄等因素影响,好奇心、新鲜感使得网络中的信息在大学生接受和专递特别快,期间既有好的,自然也有大学生无法分辨的负面消极的东西。使大学生形成了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大学生政治实践行为的缺失。

2.4大学生自身原因青年时期,好奇心与求知欲旺盛,自我意识强烈且自尊好胜,极具可塑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增加了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不可预测性、突变性和复杂性。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广东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内容、探索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新途径。

3.1完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内容

3.1.1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拥护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事业、并且能以此作为目标,在行动中做到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前进。

3.1.2理论联系实际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内容,树立正确的社会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世界观;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治教育,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3.1.3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要求教师既要系统地传授政治信仰教育的相关理论,又能贴近社会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形势政策,加入社会实践的相关事例内容,引导大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和热点问题进行有理有据的剖析。

3.2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①要与时俱进,切合实际地不断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以达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标。②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最大化地达到教学目标。③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的水平。教师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大学生分析社会矛盾和思想困惑提供科学的理论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真正做到引领作用。另外也要提升教学水平和因材施教的能力。

3.3实现奖励育人、资助育人、关爱育人的政治信仰教育目标表彰奖励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培养祖国的优秀人才,树立典型,产生影响。同样,大学生中的困难补助、学费资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服务等都可以灌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3.4营造正能量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深入开展校风建设。通过校风建设,在校园树立坚定信念,培育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②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3.5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来拓宽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途径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促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和国情,使大学生增长才干、培养毅力、陶冶品格,增强自身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3.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灵活实现政治信仰教育目的政治信仰教育要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对学生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把网络建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性外在环境。利用网站、微信平台、网络微博、QQ群、网络论坛、网络聊天室等新媒介,宣传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不断拓展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当然,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途径也包含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政治信仰教育机构和大社会环境的构造也一样重要。

参考文献:

[1]田杰.现代性风险中的政治仪式与文化认同--关于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回顾与思考[J].青年探索,2010,(1).

广东教育论文篇4

《齐民要术》中的鱼酱加工探析

略论唐诗中的“饼”及其文化内涵

新疆博州蒙古族饮食习俗与女性角色

云南红河地区彝族传统服饰的类型及其图纹探究

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壮族服饰文化研究》评介

论阴阳五行说与服饰色彩

中国—东盟发展研究

泰国地方传统知识收集与整理研究

中国-东盟商贸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近代泛北部湾开放港埠外贸结构的嬗变——以广西港埠为例

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广西加工贸易

南宁发展研究

南宁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

香港职业教育事象及其启示

构建促进中职英语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后评价构想

基于延承传统文化的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中国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从“蚁族”谈起

越南语基础阶段教学法探讨

校企合作打造高效顶岗实习联合管理模式

联合办学高职院校发展问题探讨

高职高专体育课程建设探析

中国—东盟保税物流形式及人才培养

广西南宁加强与泰国产业合作的思路

广西在“10+1”和“9+2”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广西与东盟教育合作问题探讨

职业教育研究_示范建设

高职示范性项目建设过程监控策略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_课程建设

高职文秘专业行动课程开发研究——以《秘书实务》为例

略论高职文秘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

职业教育研究_教学探讨

试析机电一体化复合人才与自组织教学

浅谈形态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工程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教学方法探析

高职文秘专业课堂教学中的职业意识培养

职业教育研究_实训建设

广西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职业教育研究_就业指导

浅谈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施

台湾的开发与饮食文化的变迁

从“豆”之演变初探中国古代的饮食技艺

广西壮族服装的分析与欣赏

苗族服饰文化溯源

高职教育职业指导课程标准研究

高职《装饰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课堂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服装结构制图制板与工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从概念入手解析外汇与汇率教学中的难点

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与综合英语教学实践的整合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语文德育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体系的思考

广东教育论文篇5

农民工是技能型人才的蓄水池张学英/天津(1.1)

德国职业教育如何应对工业4.0赵文平/天津(2.1)

美国职业教育模式争辩的历史沉思吴洪成/河北(3.1)

现代学徒制研究的施力方向谢良才/北京(4.1)

激活创新因子扶持创业梦想胡坚达/浙江(5.1)

略论京津冀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李捷/天津(6.1)

“职教人”的观念转型是职教发展的关键基石陆俊杰/河南(7.1)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主体与方向曹晔/天津(8.1)

如何理解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赵文平/天津(9.1)

人的职业社会化刍议蓝欣/天津(10.1)

判断标准研究是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前提聂伟/北京(11.1)

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郝评/天津(12.1)

理论前沿

基于农民需求的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对策探析顾馨梅/江苏(1.5)

农村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现状研究综述

王朔王永莲李爽/四川(1.10)

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养殷喜悦/辽宁(1.15)

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研究

文启金寇化勇周遇春王太斌蒋双娇叶芩何/四川(1.20)

基于产业联盟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赵新宽周文瑜陈东群/广东(2.5)

中国制造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辩证思考陆俊杰/河南(2.9)

“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王新宇/江苏(2.14)

中小型制造企业与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调查研究

罗德红罗颖/广西(2.18)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服务于区域制造产业的实践探索

李龙根陈永刚舒雨锋/广东(2.23)

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综述成伟伟孙翠香/天津(3.5)

应用技术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研究古翠凤王绿原/广西(3.11)

构建安徽省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新探谭艳华高洋洋/安徽(3.16)

论职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关系盛晓君/上海(3.20)

西方现代学徒制经验在中国本土化应用研究王明哲/辽宁(4.5)

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误区及路径探析张玉改/江苏(4.10)

试析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几个问题周昆/云南(4.15)

中职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周伟杨欣然/安徽(4.19)

社团法人型职教集团的有效运作研究王志伟/江苏(5.5)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热点分析张军霞祁占勇/陕西(5.11)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政策述评侯艳芳刘利利/河北(5.18)

关于职业教育满意度研究的文献分析贾璇徐大真/天津(5.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分析董凤/广西(5.26)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的教育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程慧平/湖北(5.30)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

鄂甜/北京(6.5)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中职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刘利利/河北(6.9)

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李志涛/天津(6.13)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1+1嵌入式”校企合作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成启明/河北(6.17)

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综述周霞霞王资/云南(7.5)

关于构建职业教育弹性学制的思考黄振菊/河北(7.10)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探讨高凡修/河南(7.15)

杨叔子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研究刘晨雪王怡倩蓝欣/天津(7.21)

汽车见习工程师研究综述高瑞霞张伯俊张鹏飞/天津(7.26)

从教育体系内部考察应用本科的本质和职业教育的定位

贾剑方/广东(8.5)

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张修哲/辽宁(8.11)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王冬良/江苏(8.17)

应对工业4.0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几点思考

闫妍曹洁李薇/天津(8.22)

关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

邓志虹林强/广东(8.26)

高职院校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刍议荣莉胡利胜/江苏(9.5)

高职院校专业规划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问题研究张振中/江苏(9.9)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构建职教体系新模式研究沈言锦/湖南(9.13)

地方本科院校参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张兄武陆正林/江苏(9.18)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形式研究

张媛远陈晓曦/天津(9.22)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成长历程研究沈文张英/浙江(10.5)

试论职业教育的博雅取向孙宁张晓军/河北(10.9)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路径研究陈立平/湖南(10.13)

技术人文性视域下的职业教育观蒋小佩张棉好/浙江(10.16)

世界技能大赛参赛经验对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

刘东菊/天津(11.5)

基于“完整知识”的应用型本科课程开发模式研究翟陆陆/河北(11.10)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困境与对策分析孙婷高军/辽宁(11.15)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路径研究李碌/辽宁(11.19)

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保障策略研究

张帅宋晓欣闫志利/河北(12.5)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制定研究综述程娟娟/河北(12.11)

区域聚焦

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鄂甜/北京(1.24)

致用与适性:台湾技职教育的特色与启示余军奇/广东(2.27)

21世纪台湾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曾春妹/福建(2.33)

甘肃省高职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中观失衡探析张小军/甘肃(3.24)

宁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调整策略研究

马宝成何万丽/宁夏(3.29)

民办职业院校发展策略分析程立浩柳军/江西(4.24)

浙江省“选择性”中职课改的逻辑路径与价值取向探析

崔丽莉章剑坡陈明昆/浙江(4.31)

广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及对策研究陶红杨阳/广东(5.34)

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建设研究哈满林/安徽(5.39)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分析及启示欧剑锋/湖南(6.21)

台湾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研究花兆润/安徽(6.26)

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李付亮李娟/湖南(7.30)

基于产业转移视角的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研究谢茂康/湖南(7.33)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及优化布局策略

王振刚/天津(8.30)

基于产业需求的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罗庚兴李大成/广东(8.36)

贵州省高职院校发展状况调查研究何国伟/贵州(9.27)

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的适切性分析

陈逸平李鸿杰/甘肃(9.32)

甘肃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与消除贫困的思考

保承军岳桂杰/甘肃(10.20)

京津冀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冯赵建/天津(11.23)

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湖南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研究

陈湘满朱健贺适/湖南(12.16)

提高湖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路径探析

阳益君/湖南(12.21)

管理世界

数字化校园建设调查分析黄小平/安徽黄乐辉/江西(1.30)

基于CiS理念的职业院校品牌形象建设研究张萌/天津(1.37)

现代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要素研究邢彦明/北京(1.41)

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策略研究与实践

吕玲马国泰/新疆(2.37)

高职教育第三方评价的优势与挑战宁业勤楼世洲/浙江(2.41)

学校效能:职业学校评价的新视角邢飞越蓝欣/天津(2.45)

技工院校产业系建设的探索性实践

彭豪陈实周志德高小秋/广东(2.50)

基于“赛考培”联动的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策略研究吕大章/四川(2.54)

职业院校对外合作与交流探析李国和闫辉蔡玉俊/天津(3.34)

中韩高职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王乌兰雷松林朴荣基/安徽(3.38)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张烨汪玉娇/湖北(3.42)

农村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刘再贵/云南(3.46)

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特征衡量李富/江苏(4.34)

浅谈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东丽/天津周东华/陕西(4.40)

高职院校校长职业能力提升问题研究李贺伟王忠诚/辽宁(5.44)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发展模式探索

李昱言李宇红侯雪玮/北京(5.50)

“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研究

单福彬杨兵刘鸿雁/辽宁(6.31)

职业教育教师流动中心激励机制研究宋莹/宁夏(6.36)

试析基于用户特征的职业院校校园信息安全体系模型

张涛毕超张陆/天津(6.43)

高职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王乐/江苏孙攀/上海(7.38)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王文渊王玮娉李贝晶唐鹏程/湖南(7.42)

关于构建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刘凤存/山东(7.46)

试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李欣孙翠香/天津(8.41)

一体化:应用型大学实训室建设研究李双h/河北(8.46)

通用职业素质测评软件拓展应用模型构建研究孙仁伟/天津(9.36)

“现代学徒制+分段组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机制探索

刘望隆平田伟军/湖南(9.41)

战略管理在中职示范校项目建设中的应用褚建伟/天津(10.2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杨长虹/湖南(10.29)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设探讨牛志斌/山西(10.33)

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涂华锦邱远/广东(11.28)

公司化办学:一种面向应用的专业办学方式

王长武雷璐荣/重庆(11.33)

高职智能电子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廖建尚/广东(11.37)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体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黄兆军赵新宽何加坤/广东(12.26)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龚静敏黄燕/湖南(12.30)

试析高校职教师资基地培训体系的内涵与构建张世荣/天津(12.34)

教师与学生

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职校教师成长的环境要素分析

林晓敏陈丽君/广东(1.55)

技工院校职业指导师资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李赛张元/天津(1.60)

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选拔和培育机制研究

欧阳斌易利英/湖南(2.64)

校企合作培育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内容与途径分析

薛栋/天津(2.68)

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非合作学习行为研究

周青政杨永艳邓先春/四川(2.73)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调查研究惠转转/天津(3.55)

高职生人格特征对手机成瘾的影响朱玲玲刘志强/江苏(3.59)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研究综述李玉明/吉林(4.44)试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角色的嬗变谢敏/贵州(4.50)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教师标准》研究与开发

王张妮张蜜/浙江(4.55)

高职生心理资本现状调查研究姜丽红/江苏(4.59)

中职教师培训过程质量的评价问题研究

刘玉容徐晓燕何应森/四川(5.54)

中职学生幸福感的现状、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

王良崔红红/天津(5.58)

基于教师流动中心的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杨永光/宁夏(6.47)

中职师资队伍、专业成长需求与教师培训现状调研分析

王新月张玮张志凯/江苏(6.51)

先前学习认定理论在UCC师资培养模式中的应用梁晨/浙江(6.57)

依法治校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吴让汉孔志军/天津(6.61)

微文化生态下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

刘卫琴/江苏(6.65)

中职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专业能力构成调研分析

蔡跃余清泉/上海(7.51)

高职院校教师关键能力构成与培养策略研究刘平/天津(7.55)

职教师资培养课程开发研究王金震王张妮朱毅/浙江(7.59)

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李秀天/辽宁(8.52)

应用型大学“博士双师型”教师素质研究胡志利路宝利/河北(8.56)

从教师职业资本发展的角度谈教师队伍建设周昆/云南(8.60)

职业院校师德建设路径探析张葆春/天津(9.45)

试论高职教育中加强美育的必要性赵瑾/天津(9.49)

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职校德育课教师的职业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林晓敏林幸福陈丽君/广东(9.54)

父母职业类型和文化程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系研究

程玮/广东(9.59)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李欣孙翠香/天津(10.37)

中职学生学习质量提升评价体系建构研究王立平/贵州(10.43)

中职教师合作文化的现状研究李艳菊/山西(11.42)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刍议刘玉洁/天津(11.46)

试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吕大章/四川(11.50)

高职学生入学动机的地域差异及应对策略

张帅孙雯雯闫志利/河北(11.54)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邵长兰/天津(12.38)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胡文丽/北京(12.43)

招生与就业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倾向分析徐秀玉张春霞/广东(1.45)

关于中职生职业认同的研究刘影关荐/宁夏(1.51)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就业服务体系研究

张学英李薇闫妍/天津(2.58)

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工作思维模式郭月兰/江苏(3.51)

高职院校促进大学生职业适应实践研究丁茂芬/浙江(4.64)基于在校工作经验的明瑟收入函数实证研究王云多/黑龙江(5.63)

高职教育注册入学招生改革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刘瑞芹/广东(6.70)

我国就业训练中心职业技能培训绩效分析胡凯彭丹/江西(7.64)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就业态度与就业预期研究黄旭升/天津(8.65)

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中的应用研究

刘灿亮/广东(10.48)

试论高职学生职业个性发展层次和教育策略武文/山东(11.58)

劳动关系新常态下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张旭军张楠/天津(12.47)

课程与教学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三核”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张烨吴昌友汪玉娇刘霁雯景丽/湖北(1.64)

基于mooC模式的课程资源建设探究罗伟/湖南(1.68)

新媒体背景下的珠宝营销职业教育

周琦深包德清张鹏飞张馨月/湖北(1.71)

专业教学工作室:一种中职教学组织新模式周宏伟/浙江(2.77)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民俗体育的必要性及途径

张凯徐佳/天津(2.82)

中职药剂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适应性调研分析

覃隶莲/广西(3.63)

基于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究

李龙根刘志伟/广东(3.67)

“三螺旋”理论和“五秀”模型下的职教师资课程体系构建

王龙卢红/广西(4.68)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五轴加工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李杰谭积明/天津(4.73)

浅论高职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梁骥/浙江(4.76)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德育体系六要素研究贾讯彭容容/江苏(5.68)

浅析高职模具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黄海龙周亮/吉林(5.72)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微课开发模式及路径研究

周敏罗金梅/湖南(6.74)

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实践探索林俊标/福建(6.79)

岗位任务驱动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杨本胜李建忠/广东(7.69)

高职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杨正校/江苏(7.74)

移动学习环境下云班课支持的大学英语SpoC教学实践探究

王红艳/广东(8.69)

试析多元需求融合的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汪幼辛/浙江(8.76)

论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情境的变革董志霞/北京(9.65)

将app资源引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研究刘琳/广东(9.69)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鹏孙静晶/河南(10.53)

构建基于生产线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高新/山东(10.57)

高职“会计学原理与技能”课程虚实共建探索黄浩岚/江苏(10.61)

高职情境任务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徐志山/安徽(11.62)

计算机基础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周晓宏/广东(11.67)

现代技工教育产训融合教学模式初探李欢荆婷高涵/湖南(12.52)

光伏行业人才需求及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周亚东/海南徐宁/广东陈惠俊严春景/海南(12.56)

创业创新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团队创业力及培养开发研究

徐明/北京(1.75)

依托技能竞赛平台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唐燕妮戴卫军袁光华/广东(1.81)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养成探索焦彩丽/广东(1.85)

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晏自翔卞艺杰赵美惠/江苏(3.71)

高职创新教育成效分析与对策研究刘建云/浙江(3.77)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跨界创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胡坚达童雪央/浙江(5.77)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李晓静张沛朋/河南(5.82)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五年内的创业情况调查朱益新/江苏(12.61)

浅谈高校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对策薛珊/四川(12.66)

试析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创业基地建设占挺/广东(12.71)协同视阈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探析刘盈盈颜玄洲/江西(12.75)

探索与争鸣

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不当督导研究贾剑方/广东(7.78)

对学徒制的再思考李海/广东(7.84)

关于跨企业培训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乔龙阳吴教育/广东刘大力/湖北张振中/江苏(10.67)

校企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探究肖胜阳贺芳/广东(10.72)

引企入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的过程管理研究与实践

乔启成陈建军顾卫兵/江苏(10.76)

基于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曾琦斐陈科李翔/湖南(10.79)

关于国家资格框架的功能探讨张宇/天津(12.79)

基于校中厂模式的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

肖斌/广东(12.82)

海外t望

二战后澳大利亚教师教育政策的变革张燕/浙江(1.89)

英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内容、特征及其启示张亚兰/湖北(2.86)

美国社区学院研究综述安莹莹祁占勇/陕西(3.81)

目标导向的美国aBet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及其借鉴李慧芬/辽宁(3.88)

美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王维思/辽宁(3.92)

英国高等学徒制勃兴与发展探析王维思/辽宁(4.80)

英美国家职业院校内部治理经验及借鉴陈本敬/广东(4.84)

提高培训效果:美国柯氏评价模式研究徐君邵庆/浙江(5.87)

新加坡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特点及启示陈婵英/广东(5.93)

21世纪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政策演进解读查国硕/浙江(6.83)

澳大利亚taFe师资培养模式探究

闫辉李国和蔡玉俊/天津(6.88)

巴西“S”系统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李豆豆李晓阳陈丽能/浙江(7.89)

马来西亚社区大学高收入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妥协问题研究

mohdnorahmadRosli,mohamadSattarRasul,Sallehamat/马来西亚(7.93)

中国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研究刘艳申/陕西(8.80)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发展中心的特点及启示

黄芳罗先锋/福建(8.84)

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的比较研究刘红徐国庆/上海(9.74)

中国与印度远程教育比较研究:启示与建议周小明/浙江(9.79)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演进与现代思考

赵学瑶林若鑫/广东卢双盈/天津(10.82)

美国中等农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探析傅佳青刘剑虹/浙江(10.89)

美日英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及启示阳益君/湖南(11.71)

英国基础学位“雇主参与”模式综述黄芳/福建(11.75)

日本新职业训练指导员养成制度

谷口雄治著/日本蓝欣译/天津(11.80)

南非国家资格框架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

曹梦婷方华明/浙江(11.84)

国外中学创业教育研究周劲波郑艺杰/广西(12.85)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析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孙婷/辽宁(12.91)

史海钩沉

亚当・斯密职业教育思想与我国高职教育改革

何杨勇萧斌/浙江(2.92)

陶行知“职业试习科”教育思想探析支亚虹高军/辽宁(4.88)

论陶行知的“生利主义”教育观张东余冬阳/重庆(4.93)

全国首批短期职业大学的建立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

张爱军/天津王千弓/湖北(6.93)

我国古代手工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与辩证思考

韩静张力跃/浙江(8.89)

《农政全书》中涉农教育的特点及影响评析

许译心沈亚强/浙江(8.94)

我国当代职业培训要事概览芦羿君/河北(9.83)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法规的演变史光姗/天津(9.89)

简析《职业教育法》的立法过程及其历史价值

杨静张爱军/天津(9.94)

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始末陈凯/天津(11.88)

广东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广东经济增长率贡献

高等教育不仅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贡献,而且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达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测算广东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于处理好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计算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模型选择

在定量分析中,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是国内外众多估算方法的基础,本文也主要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教育投入和经济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

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是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根据历史统计资料,研究二十世纪处在研究美国制造业劳动和资本对产出的作用时得出一个生产函数,即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

Y=aKαLβ(1)

这个生产函数可以表述为:假设土地数量没有变化,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抽象为资本K、劳动L和技术进步率a,K、L可以相互替代,且能以可变的比例组合,又假设经济发展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都以其边际产品作为报酬,规模报酬保持不变,那么在时间t范围内变化的中性技术进步的产出增长模型可以被构造为:Yt=atKtαLtβ(2)

其中,Yt是第t期经济产出量,用GDp表示;at为第t期技术水平,一般作为常数;Kt为第t期的物质资本存量;Lt为第t期人力资本存量;α是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β是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而且α0,β0,αβ=1。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也就等于使初始劳动力投入量成倍增加,因此可以将劳动投入量细化为初始劳动力L0与教育投入e的乘积,于是公式(1)就可以转化为:Yt=atKαt(L0tet)β(3)

这同时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卢卡斯(RoberteLucas)于1988年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Y=Kα(Hl)1-α的思想基本一致(《经济增长导论》,2002)对公式(3)两边取自然对数后再求时间t的全导数,然后再用差分方程近似代替微分方程得到方程:y=a+αk+βl0+βe(4)

其中,y表示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年均增长率,a为社会技术进步的水平增长率,α表示产出的资本投入弹性,K为资本投入的年均增长率,β表示产出的劳动投入弹性,l0代表初始劳动投入的年均增长率,e代表教育投入的年均增长率。因此,估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可表示为:

Re=(ye/y)×100%=(βe/y)×100%(5)

公式(5)是目前国际广泛采用的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模型,它表示教育这个要素投入所带来的那部分国民产值的增长率占国民产值总增长率的比率。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教育投入的年均增长率e也可以表示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求出广东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β的测算

在本文的模型中,β的系数值对模型的影响较大。本文主要根据广东省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回归分析的方法,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t=atKtαLtβ的基础上,通过两边取自然对数构造线形回归模型:lnYt=lnat+αlnKt+βlnLt,设α+β=1。为避免出现序列自相关和多重共线形问题,在上述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造一阶差分方程:lnYt-lnYt-1=C0+α(lnKt-lnKt-1)+β(lnLt-lnLt-1)+θ,设α+β=1。这里θ为随机误差项,假设其均值为0,且自变量的一阶差分与随机误差项无关。

2000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978=1),实际投资额(1978价格),实际资本存量(1978年价格)来自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p42-43

2001-200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978=1),实际投资额(1978年价格),实际资本存量(1978年价格):根据张军等(2004)采用的方法计算得出。

运用SpSS软件求出β的值,其中,Y表示广东省2000-2009年实际GDp,参见表1;K表示广东2000-2008年折旧后的资本存量,参见表2;L表示广东省2000-2009年从业人数,参见表3。

将广东省历年GDp对数的一阶差分lnYt-lnYt-1、实际资本存量对数的一阶差分lnKt-lnKt-1、从业人数对数的一阶差分lnLt-lnLt-1,代入一阶差分方程:lnYt-lnYt-1=C0+α(lnKt-lnKt-1)+β(lnLt-lnLt-1),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

由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建立的广东省劳动投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回归模型是成立的。从回归结果得到广东省的的劳动的投入弹性β为0.636。

三、计算广东教育投入的年均增长率e和高等教育的年均增长率eh

第1步,分别计算2000年、2008年广东从业人员的人均教育综合指数

(一)用教育综合指数代表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带来的劳动投入量,需要确定劳动简化率

关于劳动简化率的确定是个复杂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西方的丹尼森和麦迪逊的“工资收入法”(又称“丹尼森系数法”)、前苏联的“复杂劳动简化法”(又称“劳动质量修正法”)以及中国学者的“修正的劳动简化法”。各种方法测算的结果差距比较大,仅中国学者在采用修正的额劳动简化法时就计算出四种(分别根据工资法、教育年限法、工作年总课时数法和劳动生产率法)等不同结果。

丹尼森“工资收入法”在中国使用时,学者们一般是部分地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文化程度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收入差别确定不同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然后与经验值相结合做不同程度的折算,得到的结果虽然有差别,但波动范围不大,崔玉平(1999)按三级(初等、中等和高等)得到劳动简化系数为:1、1.4、2;李洪天(2001)按四级(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计算得到劳动简化率分别为:1、1.2、1.4和2;杭永宝(2007)按五级(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以上高等教育)得到劳动简化系数为1、1.28、1.38、1.81、2.2。由于目前广东的研究生所占比例还比较小,可以把他们归入本科学历,所以本文根据综合考虑采用杭永宝的劳动简化系数。

(二)计算2000年、2008年广东省人均受教育年限数据

根据模型Re=ye/y×100%=βe/y×100%的要求,需要用一定时间段内的数据来反映增长率,又依据“教育综合指数”的内涵,需要人均受各级教育年数来计算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考虑到数据的权威性和可获取性以及可比较性,本人选取《广东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中的数据。

资料来源:2000年数据:根据《广东省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全省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的各行业人口》(p3046-3053)中的数据整理、计算得出2008年数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编,《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2009年,p77。

计算公式:pi=ni∑Xi,其中,Xi是各级文化程度分布比例,i={(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上);(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上);(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上);(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上);(大学本科以上)};ni是各级教育规定年限(假设小学受教育年限为6年;假设初中受教育年限为3年,高中包括中专受教育年限为3年,并且把这3种教育统归为中等教育;假设大专受教育年限为3年,大本以上受教育年限为4年,且把这良两种教育统归为高等教育。前面介绍过由于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从业人员相对较少,本文把这部分从业人员归为受过高等教育)。

2000年广东省15岁―64岁劳动力人口人均受各级教育年数计算如下:

人均受小学教育年数:S小=(25.9+49.9+16.8+3.6+1.5+0.15)*6/100=5.871

人均受初中教育年数:S初=(49.9+16.8+3.6+1.5+0.15)*3/100=2.159

人均受高中教育年数:S高=(16.8+3.6+1.5+0.15)*3/100=0.66

人均受大学专科教育年数:S专=3.6*3/100=0.108

人均受大学本科教育年数:S本=(1.5+0.15)*4/100=0.066

则2000年广东省就业人口人均受各级教育年数总数是5.871+2.159+0.66+0.108+0.066+=8.9135。同理可以计算出2008年广东省就业人员人均受各级教育年数依次为:5.923、2.37、0.8133、0.162、0.1364,人均受教育年数总数为9.4047。

(三)2000―2008年广东省就业人口的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e

计算公式:e=∑piSi,其中,pi是各级劳动简化系数,Si是人均受各级教育年数,i=(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上)。

2000年广东省就业人员的教育综合指数为:

e0=5.871+2.159×1.28+0.66×1.38+0.108×1.81+0.066×2.2=9.881

2008年广东省就业人员的教育综合指数为:

e1=5.923+2.37×1.28+0.81×1.38+0.162×1.81+0.1364×2.2=10.668

2000年―2009年间广东省就业人口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采用几何平均法:e′={(e1/e0)1/n-1}×100%={(10.668÷9.881)1/8-1}×100%=0.97%

同理2000年-2009年间广东省就业人口高等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eh′={(0.162×1.81+0.1364×2.2)÷(0.108×1.81+0.066×2.2)}1/8-1=6.21%

由于工资的差别进而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个人的禀赋素质、家庭背景、勤奋努力程度等都会导致工资收入的差别,只有一部分差别可以归因于所受正规教育的不同,而且,劳动力质量、素质、技能的提高也不能完全归因于正规教育,因此,按照丹尼森等西方学者通行的算法,对于依照工资差别而计算出的教育综合指数的增长率(即由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带来的劳动量的增长率)用0.6做折算,于是得到广东省教育综合指数年平均增长率的修正值:e=0.97%×0.6=0.582%。广东省高等教育综合指数年平均增长率的修正值:eh=6.21%×0.6=3.726%

第2步,计算广东省2000-2009年间高等教育在全期年均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中的比率(eh)。排除高等教育后,2000-2009年间广东省高等教育综合指数的平均增长率为={(5.923+2.37×1.28+0.81×1.38)÷(5.87+2.159×1.28+0.66×1.38)}1/8-1=0.68%。由此可得,2000-2009年间广东省高等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平均增长率中的比率为:eh′=(0.97%-0.68%)÷0.97%=29.9%。

(四)计算2000-2009年广东省实际GDp的年均增长率y

我们用GDp的增长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考虑到物价指数的上涨,所以要剔除物价因素,计算2000-2008年间GDp的实际增长率。以本国货币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率习惯上称之为实际增长率。为保持一致,这里依然以1978年为基期,那么,根据表1,我们知道2000年和2008年的GDp的实际值分别为3233.1966、8768.58885,2000-2008年间GDp实际年平均增长率为:y={(Y1/Y2)1/n-1}×100%={(8768.58885÷3233.1966)1/8-1}×100%=12.86%。

(五)计算2000-2008年广东省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GDp)增长率的贡献Re和Rh

根据上面推导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率贡献的表达式Re=(βe/y)×100%,将β=0.636、e=0.582%、eh=3.726%、y=12.86%分别代入,则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Re=(βe/y)×100%=(0.636×0.00582÷0.1286)×100%=2.9%,同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Rh=2.9%×29.9%=0.87%。2000-2009年间广东教育对经济增长率贡献实际增加值为2.9%×12.86%=0.373%,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贡献实际增加值为0.87%×12.86%=0.112%。这表明:广东2000-2009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12.86个百分点中的0.373个百分点是由教育带来的,0.112个百分点是由高等教育带来的。这表明广东省的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是比较低的。

参考文献:

[1]陈璋.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证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李洪天.20世纪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6

[3]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4]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

广东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中高职“宽口径衔接”模式;高职本科“对口衔接”模式;高分子专业

一、中高职、本科教育衔接的现状分析

(一)广东省中高职招生方面衔接现状

到2009年底,广东省中职毕业生升学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3+X考试,与高考相似,为中职毕业生专门设置。1995年由广东省统一组织单独命题考试,实行“3+1”考试模式,“3”为语文、数学、英语三科,“1”为专业技能课程。从1998开始,普通高等院校高职班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考试由原来的“3+1”改为“3+证书”[1]“证书”为广东省职业技能证书。二是成人高考,这是中职毕业生主要选择的升学方式。

从2010年开始广东省实施“3+2”中高职教育,到2012年,有32所高职院校与149所中职学校对接,开展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技能型人才招生试点工作[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专业作为2012年试点专业,面向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化工大类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实行自主招生三二分段“宽口径”专业衔接。

(二)中高职专业设置方面的衔接现状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多为文科、计算机、汽车等办学要求没那么高的专业,没有围绕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设置专业,已不能满足广东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广东省是塑料大省,产值位居全国第一,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由于高分子专业涉及面广,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本科院校开设较多;广东地区有四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专业;而广东省中职学校没有高分子专业,不能适应塑料产业升级的需要。

(三)高职、本科专业设置方面的衔接现状

虽然广东省有27所高职和100所中职的10个专业大类参与中高衔接三二分段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但是目前还没有进行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本科院校有设置高分子专业,但是以“学术目的为主”的学科型的本科。2011年第二次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序数为5,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序数为6,相当于博士生教育。第一阶段又分为理论型5a和实用型、技术型5B。其中5a又分为5a1和5a2,前者按学科分设专业,后者按行业分设专业[3],见图1。

参照该分类框架,我国大部分研究者将5a和5B分别对应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一般而言,5a1系列的高校在我国被认为包括“985”大学、部分“211”大学,5a2则包括一部分“211”大学以及大量地方本科大学,人才规格由高到低有硕士、本科和专科;5B则是指高职高专院校,也包括硕士、本科、专科层次院校,但目前我国只有专科层次院校。在我国,研究者和普通大众通常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为标准来区分三类高校:5a1高校培养学术型人才,教学内容一般以纯理论知识为主;5a2高校培养技术型人才,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5B高校则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但偏重实践性技能。毫无疑问,5a1与5B的人才类型界限比较明确,5a2与5B的界限则不太明显,但基于我国地方大学培养的主要是本科层次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专科层次人才。在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很多高校都是按学术型人才模式进行培养,即便是本应定位培养技术型人才的5a2类高校也都有意无意地按学术型人才方向去办学,导致学术型人才过剩而技术型人才匮乏,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极不匹配。

二、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及高职本科“对口衔接”的必要性

(一)能够满足区域产业需求,促进产业升级

随着广东省“三促进一保持以及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对人才结构和素质也产生了新的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广东职业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考验,实现中高本教育的有效衔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国家的利好政策推动了中高职的衔接,在政策支持下,广东省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中高职衔接也几经波折并逐渐优化。广东省是塑料大省,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初、中级层次人员严重缺失,亟需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由于高分子专业涉及面广,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深度,本科院校开设较多;广东地区有四所高职院校开设了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专业;而广东省中职学校没有高分子专业,所以,与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化工类专业“3+2”合作,通过中职学校招生,实行“宽口径”专业衔接。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相关产业是广东省支柱产业,广东省“十二五”优先发展产业LeD、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产业与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又由于高分子加工专业涵盖了化工、机电、控制及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和专精要求,培养目标的定位要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更新。从广东省的人才培养来看,开设有高分子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偏重于科研,实训时间及条件严重不足,对加工生产线缺乏总体认识;而高职院校由于学制短了一年,在基础理论方面和思维提升锻炼方面存在不足,工作中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提升空间不足。因此,目前的教育培养的人才出现了“本科的学生深入不下去,高职学生提升不上来”的尴尬局面,使技术型人才匮乏;教育发展的规律及生产力发展都要求双方改革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资源互补,专业“对口衔接”协同培养新型高级技术型人才。

(二)发挥中高本教育资源效益,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广东省201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广东将进一步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中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职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横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打通以后,从职业教育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面向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化工大类的中职毕业生,实行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打通中职学生继续深造的通道,探索中高衔接培养应用型人才新路子,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实现职业教育优秀人才梯队建设。

本科院校具有雄厚的学科优势及师资等资源,高职院院校具有丰富的校企合作等资源。根据国家、省教育规划改革文件精神,选择石油化工特色院校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合作,协同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级技术型人才,既符合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求,在获得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也充分发挥了两种类型院校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为打造新型办学模式、最终实现培养高质量的高级技术型人才的目标提供有效途径与措施。探索高职、应用本科对口衔接,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新路子,构建广东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实现职业教育优秀人才梯队建设。

三、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及高职本科“对口衔接”的可行性

1.国家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中高本”衔接提供了契机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政策推动了中高职的衔接,广东省教育厅以“通知”或者“意见”的形式,也出台了一系列中高衔接执行条例;2012年广东省出台《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03号)文件,要求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在政策支持下,广东省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广东中高职衔接渐成体系;高职院校也开始与应用型本科合作,专业对口衔接,协同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充分发挥了两种类型院校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打造新型办学模式。

2.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中高本衔接”提出了要求

广东省是塑料大省,截止2009年,广东省规模以上企业3796家,中小企业星罗棋布,从业人员超过50万,年产值2372亿元,产值位居全国第一;广东同时也是高分子材料加工新技术发源地。塑料企业行业调研表明,高分子行业的从业人员涵盖了初级、中级、高级等几个层次,初、中级层次人员严重缺失,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亟需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另外,另外,教育部的数据显示,1997年~2005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人数持续九年走低,已从2574万人降低到1694万人,此后四年,该数据保持在1700万人左右。高中毕业生的生源逐渐减少,未来高职的主要生源是中职生,中高职如何衔接,研究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日显迫切。

“十二五”时期是广东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相关产业是广东省支柱产业,广东省“十二五”优先发展产业LeD、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等产业与高分子材料加工相关,又由于高分子加工专业涵盖了化工、机电、控制及高分子材料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和专精要求,培养目标的定位要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更新,这要求高校提供大批本科层次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因此,通过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协同培养的改革,形成四年的高级技术型人才培养,满足广东省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3.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为“中高本衔接”提供了保障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始创于1960年,办学历史长,基础扎实,是国家示范性建设重点专业,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勤奋务实,勇于创新的专兼并举的教师队伍;建立了以小型生产为依托,融教学、生产、研究、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五位一体”的综合化实训基地,这些教育资源为“中高本衔接”提供有力保障。

4.职业资格标准实施为“中高本”课程衔接提供了依据

中高本教育衔接模式的核心是课程体系一体化,而中高本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关键是根据产业行业的需求,认真分析职业岗位的要求,按照企业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研究技术型人才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构建中职、高职、本科院校整体育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区分中、高职、本科培养技术人才的目标差异。[4]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牵头,联合多家高职院校、相关企业,制订的《塑料制品配料工》、《塑料成型制作工》国家职业标准,已上报劳动部审批,每个工种均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4个等级,为合理构建中高本专业课程标准提供了依据。

四、中高职教育“宽口径”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中高职“宽口径”专业衔接

根据“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一体原则,无论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是为区域经济或者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两所院校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与设置要一体化。专业是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条件,只有中高职专业建设规范化,才能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5]。本案例,选择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分子专业与广东省石油化工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石油化工专业进行三二分段“宽口径”衔接,以期达到优化中职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为经济发展加力。

(二)“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合理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源头,也是确定课程内容的基础。根据高分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院校的代表到我校参加《材料类专业中高衔接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研讨会》的研讨意见,再结合与中职学校化工大类专业宽口径衔接的特点,高分子专业三二分段五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按2+0.5+0.5+1.5+0.5形式进行,具体见图2:

图2高分子专业三二分段五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完成,职业技术课与专业综合实践课一般安排在第三至第四学期完成,衔接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高职学校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完成,职业技术课与专业综合实践课一般安排在第八至第期完成,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十学期进行。

五、高职、本科教育“对口”专业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围绕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双方办学现状等方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和论证。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现有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专业群建设基础扎实,并可依托双方的校外实训基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省级工程中心(广东高校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开展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采用“2+1+1”的“对口衔接”协同培养模式,即:第1~4学期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就读,主要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5~6学期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主要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7~8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学习,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教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以及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谢文静.广东省高职院校达标性考试加开放式招生模式的思考.高教探索,2008(4)

[2]赖红英,广东中高职衔接试点再扩大,中国教育报,2012-5-15.

[3]方泽强,分类视角下高职本科与应用型本科探略,职业技术教育,2012(13)

广东教育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 发达国家 东盟 中国 广西 职业教育 合作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是指青少年一面在私营企业受职业训练,一面在公立的职业学校里兼职并受义务教育。职业学校与该培训企业是该制度的双元,二者密切配合,分工协作。二者既各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有自己独立的机构设置,又是不可分割的职业教育组成部分。教育对象也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企业受训练的学徒,同时还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双元制的双重性也体现在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上。国家既对学徒训练负有责任,又要尊重私人经济自治的原则。企业不仅关注自己的经济利益,而且承担法律规定所应负起对职业教育的责任。 

二、加拿大的cbe教学模式 

cbe教学模式可概括为“ 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须的全部能力”。其基本特征包括以下4点:(1)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即教学基础、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策略和测评标准等均以职业能力为主, 以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科目学习模块的组合, 以知识学科作为学习科目, 以学科的学术体系和学制确定的学时、安排教学计划。(2)实施教学以个人能力为基础, 教学目标师生明确, 学习内容以模块式的学习包为主, 学习时间灵活掌握, 强调个性化教学。(3)强调学生自学, 强调学生多次自我测评, 教师仅仅是管理者、帮助者、示范者、指导者, 以能力作为测评学生的标准, 测评结果及时反馈。(4)学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等灵活多样, 但管理严格科学。总之, cbe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课程内容为模块式结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有机结合, 重视个别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 学”而非注重“ 教”, 测评客观、反馈及时。 

三、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可以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他们所采用的“教学工厂”模式是在德国“双元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并不是我们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实习工厂,所谓的教学工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学和工厂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学校按工厂模式办,给学生一个工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真实的生产和实际的项目设计,学到实际的知识和技能。从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所做的项目是企业当前最需要开发的实际项目,学生在“教学工厂”里所生产的产品是企业正在生产和销售的产品。 

四、马来西亚的校企合作 

马来西亚教育部提出并实施“职教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做法,目的在于促进职教机构与工商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为此马来西亚教育部制定了明确具体的措施:(1)使用范围。课后时间及节假日,教学设施对外开放,供工商企业和公共机构进行培训使用,但明确规定不允许私营的培训机构及以营利为目的的中间机构使用。(2)收费。收取使用单位相应的使用费(设备损耗折旧费、维修费及水电等费用),教育部规定了统一的收费标准,全国适用。 

五、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现状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推动下,中国-东盟的教育合作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层面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广西与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在教学科研层面更是异军突起。自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得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培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广西与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发展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合作的模式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改进。 

(一)开设院校及语种 

目前开设有东盟语种的广西职业院校主要有: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华侨学校等十几所,以高职院校为主。开设的东盟语种主要有:越南语、泰国语、柬埔寨语、马来语、缅甸语等。 

(二)合作模式 

广西职业院校与东盟国教育合作的模式一般有:(1) 对广西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国内专科+国外本科”的培养模式,即派学生到语言对象国,系统学习语言对象国的语言和文化经济,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东盟语种专业学生在国内学习2年或者2.5年,接着到语言对象国学习半年或者1年,完成学业后,如学生有需求,仍然可以在语言对象国深造,继续升本甚至硕士研究生。(2)东盟国合作院校派短期留学生到广西的职业院校实习。广西的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是结合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培养具有必备职业知识和较强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比较吸引东盟合作院校的留学生。 

六、广西加强与东盟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学习引进国外职业院校的教育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可以在与东盟院校合作的同时加入“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具体可以是让学生在国内学习,在国外的企业学习,这样既可以完成语言的学习,又可以完成实训课程。 

(二)响应教育部发出的号召,结合马来西亚的“职教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做法,把“低碳经济”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具体是全力推进南宁—东盟高教职教园区的开发建设,打造一个功能布局合理,交通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院校紧密结合、资源共享、互相弥补、互动教学,节约型、生态型、和谐型的高教职教聚集区。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南宁的城市开放开发步伐不断加快。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和合作不断增强,对各类人才尤其是市场急需的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三)扩大与东盟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在巩固和扩大与原有国外院校合作的同时,增加与东盟的合作对象。比如扩展到职业院校与东盟国家在科教文化、专业教师互派、应用型人才培养、夏令营、旅游等方面开展合作交流。继续扩大外国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外国留学生培养质量,使广西高等教育在东盟国家逐步赢得信任和地位。 

广东教育论文篇9

一、广西职业艺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我国的职业艺术教育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目前已逐步构建起新世纪职业艺术教育的体系。职业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能力。广西地区艺术技能教育相对滞后,致使该地区的职业艺术发展受到限制,主要存在以下几大方面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短缺由于经费投入短缺,致使广西地区的职业艺术教育发展比较缓慢,校舍、实验室、工作室等硬件环境亟待更新,必须引导社会各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

(二)师资力量薄弱职业艺术教育类教师多数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高学历高资历的人才较少,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他们基本具有较强的系统理论知识,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且与社会企业脱节。在高职高专的艺术教育中,缺乏既具有学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三)教育理念落后,教育体系杂乱无章职业艺术设计的性质要求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学生,包括其艺术和美学的素质以及各种专业技能融为一体的综合素养。目前广西职业艺术教育存在观念意识落后、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等问题。课程设置方面实践环节课时较少,且具体实践的内容没有落在实处。学生往往眼高手低,力不从心。在教学体系方面仍然沿袭普通美术教学或工艺美术类的教学系统,其职业艺术设计教学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四)课程设置单一广西职业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仍然沿袭专业美术院校的传统设置模式,以基础课为重点,缺乏职业技能教育特色;对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做得不够;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缺乏合理的过渡和科学的衔接;课程和教材的选定与社会的发展有些脱节;毕业生中部分存在专业功底薄弱、职业技能不强等现象。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对原有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

二、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合作对广西职业人才的新要求

2006年3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运作,标志着广西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2006年7月,中国—东盟“一轴两翼”战略构想,海上经济合作、陆上经济合作、湄公河流域合作这个战略的提出,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而由于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广西在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占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是广西连接中国内地与东盟的两大板块,起着桥梁作用;二是广西依靠中国内陆,面向东南亚诸多国家,是东南亚和中国连接的首要地区;三是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水陆相连的省区,既拥有通往中南半岛便捷的陆上通道,又拥有通往东盟各国的诸多港口,跟东南亚大多数国家之间的陆路、水路、航空线路都是最短的。近年来,广西与东南亚各国在东盟经济合作的推动下,与东南亚各国在政治、经济交流加强的同时,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包括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体育等。广西俗称中国的第三大侨乡,云集二百多万华侨华人,其中广西许多民族与东南亚多个国家多个民族有着亲缘关系,生活习惯比较接近,语言交流也较方便。尤其是汉语在东南亚诸多国家不断升温,学好汉语成为东南亚国家人民的一项技能、找好工作的优先条件。因此,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与东南亚国家院校的相互往来更加密切。由于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促进了东盟诸多国家与广西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科学等领域的合作与相互支援,并在教育、职业、技术及行政训练和研究设施方面加强了交流,在此背景下,广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们受教育意识逐步增强。借着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东风,广西全区诸职业院校与东盟各院校教育交流将越来越频繁。在双方院校交流与合作中,促使广西地区的职业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新的思考。

三、新时代广西职业艺术教育新要求

(一)整合教育资源、创建国际化职业教育新领域随着东盟区域的经济发展不断深化,广西职业艺术教育也必须以高水准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来要求自己,逐步与国际化教育理念接轨。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在区位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自从与东南亚国家建立经济自由贸易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以来,广西高校与东盟国家建立了互通平台,应整合不同国家的教学资源,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办学模式,引进国际化教育新理念,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国际合作提供了多样灵活的教学模式,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东盟国家和广西区学生进行互换生教育,实行学分和学历学位的互相认证,互派师生访问学习,增强国际意识思维。要学习东盟十国的不同民族艺术文化,了解不同国家的教育特色,博采众长,以培养国际型职业艺术人才。同时职业艺术教育的国际化也必将对实现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广西地区的教学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封闭很多。校内师生交流很少,校外校企结合更少,国际范围内校际交流更是有限。目前,现代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渐提高,但是深受诸多纯艺术院校、综合类大学艺术专业模式的影响。现在广西与东南亚国家艺术院校的交流来往日益密切,职业艺术院校应该积极与之交流观念、探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并结合当地的经济环境,建立起具有自我特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市场需要的现代设计人才。依托与东盟博览会这个契机,把东盟各国家的优势教育项目引入广西高校,打造广西职业艺术教育国际化品牌形象。要不断吸纳东盟各国留学生到广西学习,促进广西职业艺术人才与东盟各国学生的多元化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能更好地服务于广西的经济建设,同时也可提升地方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代职业艺术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科学技术能力和现代思维模式的创造性人才。就设计教育来说,在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区的新形势下,倡导“术业有专攻”的教学新观念,改变传统工艺美术教学的“广种薄收”式的教学方式。要建立以理论结合技能为宗旨和特征的综合教学方式,使职业艺术教育类的学生“学有所长,技有所专”,成为时代所需的新技术型人才。职业艺术教育是在启发式和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启发式教学主要依照教学大纲和计划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授课手法开启学生的思维机制,以理论讲授和多媒体辅助讲解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图片、视频和示范范例进行客观现象的分析研究,针对该现象提出问题,以小组讨论或查询资料的方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充分的空间进行思考,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供参考。比起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更适用于多种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基础专业课、专业技能课以及毕业设计),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启发式”与“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还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该教学方法能很好地树立起学生的现代设计意识,通过与企业、社会和市场的结合教学,可改变学生闭门造车的狭隘设计思想,既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相互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不仅可以为企业减轻负担,还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p#分页标题#e#

(三)加强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艺术教育中,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是通过组建课程项目(课题研究)与课程团队的建立而进行的。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明确课程团队及负责人,各核心课程形成项目课程的框架结构,各项目、模块的能力培养目标,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概要描述。要完成项目课程内各模块的详细设计与教学单元安排的详细描述,以及教学单元的典型教学设计方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划分课程项目的单元模块,使之与教学大纲和计划目标相统一,提出教学重点与难点;其次确定团队组成成员和领导人的职责,必要时可以邀请企业技术骨干与管理精英作为辅助的兼职教师;最后,在进行单元模块的详细设计任务时,坚持设计方案各模块之间的连续性,单元教学设计方案要有明确的任务或技能训练要求,教师领导学生团队进行案例分析、重点剖析、启发引导、角色扮演等情景结合的实体操作过程,从而真正体现“学做合一”特色教学课程模式新要求。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改变原先的小课程教学模式,以团队领域的表现形式即项目组织替代课程教学。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知识的编排与衔接在项目中必须由易渐难逐渐过渡,使学生自然地进入项目课题的研究过程。一个完整项目的实践学习,可锻炼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洞察市场判断能力,有利于开阔视野,拓展设计思维。最重要的是通过有目的实践技能操作,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些项目教学不仅强调相关知识的有机联系,也要注重设计过程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从初期的题目计划、团队人员组织、负责人的确立到实践环节的每一个过程,从市场调研到材料整理,技术操作、研究讨论、设计修改与校正,以至到最终项目完成。这个过程可有效坚定个人的意志,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真正落实融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为一体。

广东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新东方;市场导向;4C理论;品牌战略。

一、新东方在4C理论下的营销战术。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自1993年成立来,逐步发展成为以外语培训和基础教育为核心,拥有短期培训系统、教育研发系统、出国咨询系统、文化产业系统等多个发展平台的教育机构。(摘自百度百科“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消费者是营销中永恒的主题,是市场营销基本要素之首,因此企业首先要面对的是市场需求。最初的新东方以短期英语培训为主,而英语正是我国初高等教育的重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我国的英语辅导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得以流行并逐步发展。首先,速成教育满足了人们追求效率的心理;第二,短期高强度的培训可以确保学员的数量;第三,励志式的讲课理念降低了学科本身的专业性。“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校训使得新东方的课程中包含了大量激励因素,通过改变学员态度改变学生学习习惯。这点独具特色,摆脱了传统教学的束缚,“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新东方把握住了消费者的心理,赢在起跑线上。

从成本上讲,新东方成功的注重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将学员时间成本降至最低,也为在职学生开辟了一定的空间。在营销过程中,他们注重的是完整的学习方案。针对英语学习,针对消费者的不同年龄,不同考试,不同目的,他们开设了不同的项目,而每个项目都是循环渐进的,而消费者可以采纳他们的建议,也可以进行自主选择。

大量学院同样师资意味着丰厚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员所负担的成本。

在便利性上看,新东方在全国主要城市开设多个校区,其选址和布局使得新东方具有易接近性。短期集中培训意味着学员餐饮成为企业经营的一部分,针对没有新东方的城市,他们设有短期寄宿制学校,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最后,新东方在沟通方面,主要运用宣传页和网络,在宣传讲座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二、新东方的营销创新战术与战略。

目前教育市场蓬勃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正确的营销策略,完善多样的营销模式可打开广阔的教育市场,使企业在众多教育机构中脱颖而出,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最终牢固市场地位。以市场为导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造出新服务项目的能力。新东方成立之初,针对出国考试培训项目,看重的是市场的潜在需求,长远的目光为新东方站稳中国市场打下良好的基础。随后新东方向各种教育领域进行了拓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进行有效的市场间隔,是新东方有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例如,新东方的国外考试部根据国别进行划分,针对不同出国需求,他们形成了从留学咨询,到考试培训,到留学申请的,到签证等的一系列的服务,对整个出国留学产业进行了拓展针对国内市场,从大学四六级,到职称英语,到高教自考培训等。新东方满足了消费者的个别需求,战胜了一般化的教学项目。

新东方采用了多元化的营销战术,首先,校园营销尤为突出。在大学校园里,新东方的宣传随处可见。针对不同需求大学生,他们提供了完善的培养模式。例如,在国内谋求发展的学生注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意欲走出国门的学生关注国外各种考试。他们以市场为导向,覆盖了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当一种服务需求下降时,意味着满足另一个区隔市场的服务将得到更多关注。在杠杆的作用下,企业得以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第二,新东方的网络营销。学校的门户网站结构划分清晰,内容精致,布局合理。调查表明,企业81%的收入来自培训课程。该网站注重的用户的参与度,并设有网络报名的超链接。新东方创建的论坛,为大学生提供了共同讨论的平台,通过教育资源吸引学员,通过老师与学员在论坛上互动,进行无形的宣传。其留学服务平台成熟的推广,通过网站上留学生活经历,吸引了消费者眼球。通过网络,除去企业网站本身,新东方老师会通过博客进行软宣传,推广新东方品牌。

同时,新东方在现有学生关注的人人网,QQ空间的等平台上都有着较为人性化的宣传,许多学员或者以学员为角度的文章得到广泛关注,形成了口碑营销。利用社交网络的宣传,等同于用消费者来推广自己的品牌,宣传力度较其他方式高出很多,提高了消费者的忠诚度。在虚拟通路方面,新东方开辟了在线教育服和远程教育市场,这是一次创新在实体教育的经验中,辅之技术支持,教育内容的信息化,使得新东方的推广得以加速。远程教育节约成本,方便了消费者。

第三,新东方的书籍营销策略。新东方的培训课程基本都含有配套教材,通过课堂,新东方的大愚丛书得以发展,新东方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更多的宣传。新东方精神从企业的一个刊物发展成为新东方图书的主题。不单是教辅书籍,大愚系列丛书包含了励志,留学经历等内容,迎合了不同读者需求,用学员自身经历,感动消费者,吸引消费者走进这个企业的文化,增强了企业的品牌效应。由网络到书籍,纸质媒体可以说是对新东方网络营销的一种巩固。

在多元化的营销战略战术下,新东方逐步从教育机构走向集图书杂志音像出版、出国留学服务、职业教育、在线教育、教育软件研发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育科技集团。

三、新东方的品牌形成过程及现有缺陷。

通过回顾新东方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市场需求是新东方发展的核一i1,。品牌的逐步形成依靠的是长远的市场眼光和多元化的营销战术。当多种战术共同作用时,新东方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广阔的市场和稳定的地位。新东方对市场的细部划分是品牌战略形成的关键,通过市场细分而逐步发展的多样化服务项目使得企业不仅可以整合资源,还可以创造资源。

在新东方的迅速扩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师资力量的不均衡阻碍了企业的全面发展;繁复的课程设置使得有些课程的质量与新东方整体的宣传质量不完全相符,对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在企业逐步壮大的过程中,企业在教育营销上也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吴。市场营销理论的微观经济学渊源[J】。现代商贸工业,2008(o1)。

【2】胡正明。市场营销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