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开展课外辅导总结十篇开展课外辅导总结十篇

开展课外辅导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59:16

开展课外辅导总结篇1

关键词: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3/14-0146-04

课程辅导教师是开放大学课程教学与学生支持队伍中的重要角色,也是影响开放大学教学与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1]“办好开放大学”作为新形势下高等继续教育改革的方向写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2012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在成立大会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战略。面对如此重大的调整和变化,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呢?本研究以北京东城电大为试点,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开展相关的调查和研究。

相关研究综述

素质模型英文为“Competencymodel”,在国内又被译为胜任力模型、能力模型,它是为完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的组合是帮助企事业单位提高人员选拔、培养、调用、提升等方面工作效率的先进工具。[3]

在我国,对教师素质模型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尤其是对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成果颇丰。王昱等(2006年)[4]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得出高校教师胜任素质模型由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人际理解力、责任心、思维能力、关系建立、成就导向七个维度组成。许安国等(2012年)[5]以研究型大学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讨论法,得出研究型高校教师素质模型由基本素质、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四个维度组成。丁越兰等(2013年)[6]以高校管理类教师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和实证调查基础上揭示管理类教师胜任素质静态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三大特征,并以此建构管理类教师胜任素质模型,其包括即教学胜任能力、学习发展胜任能力、科研胜任能力和社会化胜任能力四个维度。宇(2014年)[7]以应用型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理论构想、行为事件访谈、特尔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应用型高校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其包含自我发展、开放与创新、动机与价值、沟通协作、社会取向五个维度。远程教育教师素质模型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姜玉莲等(2009年)[8]以远程教育辅导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研、关键事件访谈法、专家论证法等方法,在对辅导教师主要角色及其胜任素质的要求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远程教育辅导教师素质模型。张卓等(2014年)[9]以成人高校远程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构建了成就取向、归纳思维、团队合作、沟通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五个维度的远程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目前,针对基层电大辅导教师素质模型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立足于基层电大,并结合开放大学改革新形势下课程辅导教育应具备的素质模型开展相关研究。

研究思路及方法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的构建思路包括:①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和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访谈,提炼出素质初始指标,聘请远程教育专家对各个指标的内容释义进行评价和修正,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形成素质指标;②以素质指标为依据编制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调查问卷;③正式调查以东城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④利用spss21对调查数据进行因素分析,依据分析建立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构建

1.调研对象

本研究以北京东城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为调研对象,但由于现在东城电大课程辅导教师中60%左右的教师为外聘教师,而这些外聘教师大多来自北京市其他基层电大,所以本次调查对象涵盖了东城、西城、朝阳、石景山、怀柔等基层电大的课程辅导教师。

2.访谈及问卷编制

笔者选取了5位不同基层电大的课程辅导教师进行访谈,通过对访谈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相关的文献分析结构,形成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的初始指标,并对素质的各项初始指标进行释义、随机排列,同时还聘请远程教育专家对各个指标的内容释义进行评价和修正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形成素质指标。基于各指标构成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问卷,包括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基础知识、信息化能力、科研管理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内容。为便于后续的统计分析工作,笔者将各项指标分别编号(如表1)。

3.问卷调查及模型构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2份,问卷有效率为95.83%。其中助教10人,占总样本量的10.87%;讲师55人,占总样本量的59.78%;副教授24人,占总样本量的26.09%;教授3人,占总样本量的3.26%。其中2年以下教学经验的有8人,占总样本量的8.70%;2~5年教学经验的有25人,占总样本量的27.17%;5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有59人,占总样本量的64.13%。其中本校教师35人,占总样本量的38.04%;外聘教师57人,占总样本量的61.69%。

(1)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问卷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得出样本的Kmo(取样适当性)=0.554,Bartlett’s(300)=629.383,p

(2)问卷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21对问卷数据分析,并采用常用的内部信度检测方法alpha系数检验问卷的信度,得出alpha系数为0.888,且得出远程教学专业知识、教学基础知识、信息化能力、科研管理能力、合作创新能力、服务态度六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alpha系数分别为0.826、0.754、0.758、0.619、0.700、0.897,说明此量表有良好的信度。

笔者在编制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评价量表时,根据前期的研究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进行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相关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该评价量表的项目能够最大程度地反映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因此很好地保证了该量表的效度。

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应用展望

笔者在借鉴人力资源管理对素质模型的应用的基础上,认为基层电大对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辅导教师的聘用

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明确了优秀课程辅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帮助基层电大确立了用人标准,从而避免了现在基层电大在外聘课程辅导教师时仅考虑职称、教学经验等传统标准,忽略了基层电大的特殊情况。

2.专业培训

基层电大可依据现有辅导教师团队已具备的素质和应具备素质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培训。本研究在建立模型的同时测试了北京东城电大课程辅导教师已具备的素质,如下页图3所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应具备程度和已具备程度差距最大的是教学基础知识和远程教学专业知识,差距最小的是服务态度。

3.绩效管理

将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应用于学校的绩效管理,可以帮助学校建立公正的、具有发展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能够区分出绩效优秀教师和绩效一般教师具备的素质,学校应用此模型考核课程辅导教师既体现了公平性,又为绩效一般的教师指明了发展方向。

4.课程辅导教师职业规划

建立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对教师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个人特质与工作特点及大环境变化产生的新要求,学校也能够据此指导教师设计出符合个人特征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给予支持和辅导。

这四方面的应用看似各自独立,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用管理学的另一个概念――pDCa来进行解释。p(plan,计划)对应课程辅导教师的聘用,确定了人员聘用的计划和标准;D(do,执行)对应专业培训,依据素质模型为达成计划和标准开展相关的培训;C(check,检查)对应绩效管理,执行一段时间后实施检查,审视和目标的差距;a(action,改进)对应课程辅导教师职业规划,教师明确了自己的差距和优势所在,并确定发展方向和职业规划。这四个阶段是一个小循环,每一次循环结束,开始新的循环,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如图4)。教师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模型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员的发展,模型也会发生变化,要不断修正才能符合实际。

由于样本的局限性,本研究对基层电大课程辅导教师素质模型的构建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修正。

参考文献:

[1]李爽,张艳霞,刘永权.北京开放大学课程辅导教师能力需求与实际现状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

[2]刘永权,武丽娜,邓长胜.我国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基于教师分类与角色定位的视角[J].中国远程教育,2015(02).

[3]彭剑锋,荆小娟.员工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21.

[4]王昱,戴良铁,熊科.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J].高教探索,2006(04).

[5]许安国,叶龙,郭名.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

[6]丁越兰,骆娜.管理类教师胜任素质模型建构――基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5).

[7]宇.应用型高校教师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教育评论,2014(06).

开展课外辅导总结篇2

一、工作总结

1、XX年暑期,举办了两期“生命如花绽放”心智成长主题夏令营即中小学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供辅导学员35人。夏令营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等为形式,融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学习珍惜和热爱生命并创造生命独有价值。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尤其是互动中的体验和同伴分享给了孩子们前所未有的心灵触动。学员们通过活动加深了自我认知,树立了生命信念,提高了自信,增强了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

2、10月10日,参加了城区妇联主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开展了现场咨询、版面宣传和心理健康知识传单免费发放等活动,帮助市民更科学地认识心理咨询的同时,也扩大中心的知名度。

3、10月28日,应基教科要求,为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作了题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兼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培训。明确了心理辅导室建设的有关要求,介绍了台湾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一般理念和操作技巧,为学校科学规范建设心理辅导室并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提供了及时而有益的帮助。

4、11月15日至30日,随基教科对全区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进

行了一次排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情况,并对检查工作做了及时总结和交流。

5、完成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成长沙龙的个人资料收集工作。

6、从11月9日开始,为满足学校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家长教育水

平之需要,主动义务送讲座下校。先后为城区职高、英雄街小学、惠丰小学、淮海小学、站前路小学、华丰路小学等六所学校送去七场教师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受到了听课教师和家长的欢迎。

7、自觉开展理论学习,坚持提升业务能力。暑期先后赴北京参加了第三届海峡两岸生命教育研讨会和首届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将学到的理念与技术及时应用到学生团体辅导和教师及家长的各类培训中。

8、继续完善了咨询部档案并做对外宣传报道。

二、工作反思

1、有时候想问题理想化,脱离实际,原因在于一方面急切想为城区中小学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点什么,但又不了解各校实际状况。为此,以后还需要更主动深入学校,这样才能确切了解他们的需要,也才能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为做好辅导积累第一手资料。

2、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内容、途径等方面还需要结合城区实际做进一步的探索,做出特色同时追求实效。

3、在扩大心理与教育咨询部的知名度方面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被更多人知晓,才能为更多人服务。

三、工作计划

(一)完成咨询部本职工作,扩大咨询部社会影响。

1、立足活动中心,发挥公益资源优势,做好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推广

亲职教育公益讲堂,坚持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服务。

2、继续搞好学生心智成长主题冬夏令营活动,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有益的辅导。

3、做好课题研究。申请省级十二五科研课题,并发展有积极性和有能力的学校和老师加入,尝试走出一条边学边研,以研促教的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

4、完善资料归档留存,为明年文明城市验收检查打基础。

5、完成咨询部室软硬件建设。

6、做好咨询部对外报道工作。

7、加强业务学习和交流,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完善沙龙运作机制,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模式。

1、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建设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成长沙龙。组织心理健康教师成长沙龙持续开展培训和学习,让我们的心理老师有一个团队支持系统和持续学习的动力。争取在五年之内,帮助我区心理老师有理念、会技术、能研究,在所在学校生动、活泼、有效、多渠道、多形式、独立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以心理教师为主体,通过集体教研、公开课展示等形式,尝试以绘本为载体的《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班级教学实验,探索形成我区学校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在实践的基础上编制适合我区学校应用的《生活素质教育》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

3、主动对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日常指导和帮助。选择有兴趣、有潜力的重点学校重点辅导。

开展课外辅导总结篇3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发展;“内生型”发展;“外源型”支持

就目前来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存在种种困境,如职业感缺失,职业倦怠严重;职业发展前景缺失,发展通路堵塞;队伍建设缺失,人员流动性大;等等。总体来说,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在此情况下,探索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寻求解决职业发展困境的对策,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良性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在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满足之后,在社会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方面就有增强的倾向,职业发展属于后一层面的需求。辅导员在职业上也有向上流动、向前发展的本能愿望。合理的流通渠道能够为辅导员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不仅有利于高校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也能够有效地激发辅导员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开拓进取精神,推进学校的进步和发展。

流通渠道需要学校从两个方向进行开拓,包括内部发展通道和外部交流通道,概括来说就是“内生型”发展和“外源型”支持两种。“内生型”发展是指通过种种方式来丰富辅导员职业内涵,增强辅导员职业的内在吸引力,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外源型”支持是指开放辅导员岗位与高校其他岗位如行政管理岗、教师岗之间的流通渠道,建立一套岗位间流动的标准和实施办法,为适合行政工作和任课教师工作的辅导员寻找出口,扩大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劲头,促进校内人才的合理流动。

一、“内生型”发展的路径及意义

(一)“内生型”发展路径

要真正吸引和留住优秀辅导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辅导员在观念层面上认同自己的职业身份,认同学生教育工作。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真正踏实工作,为学生教育事业奉献自己最大的力量。高校应该探索辅导员职业的“内生型”发展路径,帮助辅导员在观念层面上认同这个职业。

1.探索辅导员职级制,形成单独评定系列

辅导员的职称评定主要走思政讲师――副教授――教授系列,上升通道狭窄,尤其从讲师上升到副教授这一级别很难。一是课时量的要求,大多数辅导员没有上课的机会,何谈达到一定的课时量。二是层次和质量的要求,辅导员在承担大量学生工作的同时还要像教师一样做科研、发表高质量论文,难度过大。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如果把其单独纳入辅导员系列进行评定,制定更为合理的评定维度和标准(如工作业绩水平和理论成果水平有一个恰当的比例),那么对于促进辅导员从业积极性,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例如:上海大学深化辅导员岗位聘任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岗位“聘任制、任期制、职级制”,由低到高设立了1~5级辅导员岗位,最高级别辅导员的职级与教授级等同,有效地激发了整个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2.理顺岗位培训体制,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一种职业的从业人员,只有具备独特性和排他性技能,才不会轻易被其他人替代。但是目前来看,辅导员的专业技能不够突出。大家似乎有这样一个看法,辅导员职业门槛较低,不需要多高的技能技巧和知识水平。从事辅导员这个职业没有突出的优势,成就感自然就会很少,同时又面临着随时会被其他人取代的困境。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该搭建一个好的培训平台,针对辅导员群体建立专门的培训体系,设计专门的培训课程,这是提升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辅导员所需要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是多方面的,因此培训的内容也应是多方面的。同时,培训形式也要采取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结合、岗前培训与岗中培训结合、脱产与在职结合、专题培训与系统培训结合等多种方式,以全方位提升辅导员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例如:南京师范大学对辅导员队伍实施了“菜单式”培训,每两周举办一次主题鲜明的“辅导员沙龙”,每年举行3~5次专项业务培训,从形势政策报告、心理专家讲座,到就业指导分析、科研技能拓展等一应俱全,所有辅导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自订“菜单”,选听选学。此外,根据培训考核的成绩,南京师范大学每年都组织部分辅导员参加校外专业培训或学习考察,促进他们的跟进式发展,同时鼓励本科学历的辅导员在职深造。

3.提升辅导员学术能力,搭建科研平台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引导教育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这些都需要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学术科研能力。然而,辅导员在申报科研课题时往往处于弱势,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科研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有人质疑辅导员的科研能力,但实际上,辅导员在做科研方面是有其独特优势的。一方面,辅导员手上掌握着大量的素材和数据,并且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支撑,工作中发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而目前业界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研究不足,存在很多研究空白点,辅导员在科研方面大有可为。另一方面,近年高校招聘的辅导员几乎都是硕士研究生,甚至包括博士研究生,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拥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高校要积极为辅导员学术水平的提升搭建平台,指导辅导员开展工作研究和课题申报,通过构建多层次的科研平台来推动辅导员队伍从“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发展。

4.探索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道路

探索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道路,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美国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情况。美国辅导员分类非常细,包括全职的心理辅导员、职业辅导员、学习辅导员和生活辅导员等,学生通过预约方式来要求辅导员进行专业指导。这些辅导员许多都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并且通过辅导员协会的职业考试。他们不是追求大而全,而是追求小而精,每个辅导员都能成为所在领域的专家。掌握了这样的技能和知识,即便是换了工作环境,也照样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细分化将是不可避免的。精细化能帮助辅导员摆脱全能型的集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工作现状,跳出“任务繁重、职责混乱、疲于应付”的工作怪圈,集中精力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与特长,瞄准自己选定的工作主题和课程项目高效率开展工作。

尝试专业化建设,高校可以提供条件多鼓励辅导员考取相关资格证书。例如:早在2007年,80名南京师范大学辅导员经过外聘的江苏省脑科医院专家的系统培训,正式走上了首批“心理气象员”的岗位。

(二)“内生型”发展的意义

“内生型”发展理念的提出,与长期以来辅导员工作积极性较低、社会地位较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的现实状况是分不开的。为此,高校开始探索如何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让辅导员成为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职业。“内生型”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来说,一是让辅导员有发展、有进步,不是固守在一成不变的岗位上,而是在职级、地位上有所提升,在福利待遇上有所改善;二是让辅导员有专业、有技能,改变辅导员职业技术含量低的印象,让其成为不可替代的专业人才。

二、“外源型”支持: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补充路径

(一)开放辅导员与行政岗的流通渠道

一是开放辅导员与普通行政岗的通道,行政岗位有空缺时,优先从学校辅导员岗位上进行竞聘,这样可以给有转行政岗意愿的辅导员提供机会。二是开放辅导员与党政管理干部间的通道,将辅导员作为党政干部的后备军,定期从中选拔优秀管理人员。学校在开放辅导员与行政岗的流通渠道时,需要制定一定的标准和制度,做到优中选优,最终实现这样的目的:一方面能够鼓励辅导员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能够给特别优秀的辅导员提供更适合的工作岗位。

(二)开放辅导员与教师岗的流通渠道

首先,对于一些有专业背景、符合上课条件的辅导员,可以给他们提供条件,让其参与“两课”的教学。根据笔者的观察,学生对辅导员的称呼大多数为“辅导员”,很少有称呼“老师”的,因为在学生的眼里,只有上课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老师,让辅导员有机会踏上讲台,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两课的目的与辅导员工作的目标是不谋而合的,通过上课,辅导员可以通过一种更为生动活泼的方式,将价值观念输送给学生,学生也会更容易潜移默化地接受其影响。其次,与学生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课程,如党课、职业规划课程等,都可以适当向辅导员开放。再次,学校要鼓励辅导员提升学历层次,支持辅导员考硕士、博士,为转教师岗提供帮助。

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不仅需要辅导员系统内部的提升和流动,还需要建立流通渠道,实现高校整个教育系统师资力量的流动和平衡。这一方面会对高校师资提供有利补充,另一方面会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多种选择。

三、小结

如果把“外源型”支持看作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外因,那么辅导员队伍自身的“内生型”发展和内在推动就是内因。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所强调的,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内生型”发展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外源型”支持是一条补充路径,二者的主次关系不能颠倒。

“内生型”发展不排斥“外源型”支持,但它并不单纯地依赖外部支持,它更重视从优化职业发展本身来探索辅导员发展路径。“外源型”支持为辅导员职业发展提供了另外的选项,起到重要的外部支撑作用。但是如果过于重视“外源型”支持,开放过高比例,有可能会导致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转岗,新的辅导员又缺乏锻炼和磨炼,不利于学生教育的持续性。

“内生型”发展和“外源型”支持对于辅导员职业发展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二者形成合力,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进行探索,才能为辅导员职业发展寻找到科学、合理的路径。

参考文献:

[1]程德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高原现象的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8).

[2]张端鸿.中美高校辅导员制度比较[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5,(3).

开展课外辅导总结篇4

一、完善组织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1、成立领导小组,认识统一,分工明确

我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负责该项工作的领导、组织与管理,副校长Xx,副教导主任Xx担任副组长,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安排和资料收集,大队辅导员与学校行政分别负责协调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Xx为心理辅导室“阳光苑心语小屋兼职负责人,蔡菊娥等24位取得Xx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合格证的老师轮值心理健康辅导室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班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协助心理健康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助性的心理辅导工作。

2、重视“心育”,将相关内容纳入学校总体工作目标

学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以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自强自立的合格人才为指导思想,以成功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服务每个学生为目标,既注重学生“成才”,更注重学生“做人”,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成人与成才,齐头并进”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历年来,我校德育工作目标、措施中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不可分割和舍弃的重要部分,努力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到常规工作、团队工作和学校重大活动中去。

1234567每学期初,学校行政班子都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具体布署;学期结束时安排老师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交流总结。平时的健康教育工作则给予了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做到切实抓好细节的落实。2008年学校在教育教学极度紧张的的情况下挤出了2万元作为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经费,并给予报销车费及伙食补贴。同时为心理健康辅导室进行装修,配备电脑等器材。

3、完善的制度,确保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1234567二、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心理辅导能力

1、接受专业培训,遵守职业道德

我校领导班子很是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8年三月份参加“Xx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场会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题会后,就着手筹划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选派了25名老师参加了Xx师范大学主办的Xx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学校现有25名心理辅导教师,其中四位获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a证,21位获省心理健康教育C证。她们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识,具备科学的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并且严格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方法,遵守职业道德。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会议和活动,让心理辅导教师通过积极和专家请教,同仁交流,不断增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增强实践能力,积极推动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2、培训学习,为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条件

12345673、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

开展室内外拓展训练,维护和调适教师心理,另外,学校还创造条件带领教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好的学校进行参观、学习,使教师们学到了先进的方法,坚定了进行心理健康研究的决心和信心。结合教研活动开展观摩心理活动课等,2012年四月结合我中心校教研开放周活动,Xx老师进行了心理健康辅导课《男孩,女孩》的教学观摩研讨,以点带面,以新的理念引领学校心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1、结合文件要求,因地制宜制订教学计划

我校按市教育局文件规定,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程设置在1-6年级,课程内容包括了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知识普及等。有时课程不仅局限在课堂内,而是由课堂向外延伸,例如师生情谊这节课中,设置机会给学生采访任课老师,同学不同程度地感觉老师比自己想象中要可爱。有些学生对老师的印象大为改观。老师也觉得通过此次活动和学生的感情更为融洽。每个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每学期除了做好个别心理辅导工作外,至少得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是结全自已的学科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课。并像其它学科一样备课进入常规化管理,教案上传至学校服务器。两年来,我校教师执教了学科渗透课。典型的有语文《体验真情,珍爱生命》《唯一的听众》体育渗透课《障碍跳》数学渗透课《确定位置》《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统计》心理辅导课《给厌学开处方》《情绪与健康》《学会战胜挫折》《快乐伙伴》等。

12345672、班主任工作及少先队工作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一直注重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培养和运用。每学期我们都会为班主任开设专题讲座以提高班主任的理论知识。同时提供机会和舞台让班主任充分交流和展示他们在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我们开设的讲座包括:重视对孩子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人际交往效应与师生沟通等等。我校明确规定德育处、大队部、心理咨询室、年级组、班主任要相互配合,每学期应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结合年级学生特点及工作重点利用班会时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一年级及撤点并校初入我校四年级的新生对他们进行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今年的开学初Xx老师利用在寄宿生中进行了为题为《想家了,你就哭吧》的团体心理辅导。通过辅导今年村校转入我校学生的适应期明显比往年短,哭闹的现象明显减少。中段年级积极开展以“认识自我”,“搞好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班队教育活动,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以及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高段年级尤其是六年级,面临毕业考试的压力,难免有焦虑紧张的情绪,我们通过讲座辅导、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增加正确的竞争意识、克服自卑心理,正确对待考试。

3、学科教育渗透,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我校充分利用教案评比、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公开课等契机深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思想。倡导发掘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说这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起到了很大的转变作用,也更突出了心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每学期要求心理健康教师要至少上一节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并把活动教案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同时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情感方面的目标是否达成,以突出学生情感认知的变化,让教师们以良好的师德和精神风貌影响学生心理,塑造健康人格。

12345674、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交流

结合家长学校及每学期的家长会,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交流。每学年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了不同的辅导内容,内容丰富,涵盖了新生适应问题、考试焦虑、家长和学生沟通、创建学习型家庭等等。

四、规范细致的咨询辅导,为学生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1、规范的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学校在校园格局调整,教室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仍旧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专门的辅导室,安置了档案柜、专用电脑、沙发等设施,给予了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极大的支持,同时也方便保存管理相应的学生心理档案。心理咨询室的各项制度都齐全规范上墙,心理教育教师严格按照规定每天定时开放,为学生细致服务,得到孩子们的一致喜爱与认可。开设了“悄悄话信箱”每天早八点开箱。一年多来,总收到了约三百封的来信,主要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在男女生情感,父母家庭等方面的困惑,我们的辅导室的老师都针对对来信一一回信并亲自送至学生手中。

2、认真填写、分析咨询辅导记录,为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服务

咨询与辅导是达到学校心理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本学年我们延续了以前的传统,,25位心理兼职老师在心理咨询室接待来访学生的咨询或预约,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或困惑。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各种形式及时必要的咨询、辅导,做好详细记录,并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学生隐私。实践下来,不仅实实在在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还能有效利用资料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而且好的口碑也在同学中传播,使得更多同学了解到这样一个可以倾诉的场所。绝大部分学生感觉情绪得到了宣泄,获得了考虑问题的新角度、新选择,或是感觉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

1234567五、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专设心理健康宣传板报,用有趣的资料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

学校图书室有专门的心理类图书资料,供全校师生查阅。校园内有专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展示师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绘画等作品,由心理辅导室定期进行更新和宣传。每学期三期的心理健康小报——《阳光心语》,用彩印,发放到每个班级,让学生感受心理健康教育无所不在。学校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手抄报制作比赛等,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健全自己的人格,拥有阳光的心态,全面健康的成长。

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果

在近三年的心理建设工作中,学校在各个方面都有较突出的表现。在Xx市教师优秀论文评比中,我校唐德添老师的《教师心理健康分析》Xx老师的《我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获一等奖。在Xx市西片教研活动中心理健康活动课《男孩、女孩》获与会领导与同行好评。

七、存在问题

当然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对学生、家长、教师的心理辅导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现在部分学生、家长、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还存有一些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隐性效果认识不足,认为只有分数是看得见的,追求功利性,忽视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完善和发展,使学生在面对自己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感到不知所措。

开展课外辅导总结篇5

[关键词]辅导员;实践教学;比较优势;积极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5—0132—02

2012年,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择优资助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执政党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然而,实践教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点。自实施“2005方案”以来,天津师范大学以辅导员为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走出了一条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相互配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同进互补的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之路,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新进展。〔1〕本文结合天津师范大学的相关做法,就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比较优势和积极效应两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比较优势

在高校,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队伍主要是两支: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理论课教师),二是辅导员队伍。之所以选择以辅导员作为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除了他们与理论课教师一样都具有政治素质过硬的特点外,还因为他们具有以下比较优势:

从整体上说,辅导员比理论课教师更了解学生,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无论是在理论上探讨,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都表明,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展脉搏,在此基础上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前提。理论课教师编制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社科部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除授课外,平时与学生一般没有接触机会。特别是很多高校迁往了大学城,理论课教师多住在远离学校的地方,更是阻隔了他们与学生接触、了解的通道。而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生活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思想的引导者,全天候地和学生摸爬滚打在一起,是高校中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教师队伍。这也使他们最有条件与学生结交为朋友,获得学生思想变化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最能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教师。这些无疑都利于他们开展更富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

从整体上说,辅导员比理论课教师有更强的发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条件。理论课教师组织实践教学常遇到两个难题:一是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很多人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能力不强;二是由于平时与学生接触少等原因,在学生积极性又不高的情况下,组织实践教学较困难,且难以保证较高出勤率。与理论课教师相比,虽然辅导员的理论水平一般都不及前者,但理论课教师的短板恰是他们的长处,即组织管理学生活动的能力更强。同时,由于辅导员与学生接触多,在组织实践教学时,可打“感情牌”;辅导员对学生入党、评定奖学金等有较大影响力,学生也更有可能买辅导员的“账”。这些都有助于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并提高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出勤率。另外,不能忽视的是,辅导员对学生家庭情况更了解,便于通过学生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调动其家长所掌握的资源,开拓实践教学新渠道。

与理论课教师相比较,辅导员这支队伍更年轻,精力更旺盛,可缓解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向实践教学投入精力不够的问题。理论课教师师资短缺是很多高校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但根据笔者在2012年对某省的调研,尚有48.3%的学校达不到此要求,甚至有的学校与此相距甚远。鉴于此,理论课教师不可能将太多精力投到实践教学中来。而辅导员队伍数量比理论课教师队伍庞大的多,且有年轻、精力旺盛的特点。据在天津市的调研,2012年,各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均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的辅导员占65%,30-40岁之间的为29%。其中,在独立院校,30岁以下辅导员的比例高达89.9%。辅导员承担实践教学无疑为该项工作增添了生力军,有助于缓解理论课教师数量不足、向实践教学投入精力不够的问题。

二、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效应

(一)有助于破解实践教学中的一些难题,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水平

第一,有助于突破辅导员与理论课教师间缺乏横向联系的难题,从“两股劲”变成一个整体。辅导员队伍有较强的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但在组织社会实践时却常遇到理论水平不够的难题;理论课教师虽然理论水平较高,但在组织实践教学时,也常常遭遇精力投入不足及组织活动能力不够、难以保证学生较高出勤率等方面的困难。不论是上级要求,还是加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求,都需要这两支队伍做到密切结合。但实际上,两支队伍却缺乏经常性地相互沟通,难以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通过两支队伍在实践教学中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发挥理论水平较高、更熟悉课程结构的优势,具体承担:(1)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思想实际拟定各门课程实践教学总体方案;(2)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课程的理解;(3)根据辅导员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提供其它帮助。辅导员是承担实践教学的主体。根据他们的比较优势,在实践教学中主要承担:(1)根据理论课教师拟定的适用于全校的总体方案,结合学院、本专业、本班级的特点,设计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方案;(2)组织实践活动,并观察学生出勤与表现,协调其它可能出现的问题等;(3)要批改学生实践活动的体会或调研报告等文字成果,评判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并按考评标准给出学生成绩。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两支队伍各自发挥了在组织实践教学中的比较优势,加强了相互联系,形成了共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合力。

第二,突破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张皮”的难题,有助于达到以实践教学服务课堂教学的目的。从理论上讲,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形成合力,但实际上往往效果不佳。重要原因之一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随意性大,与课堂教学直接关联度不高,实践教学不能有效地为破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尚存的理论困惑、认同在课堂学习中学到的重要理论观点服务。

通过在理论课教师的指导配合下,主要由辅导员承担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实现“同目标、同内容、同进度、同考试”,有助于破解上述难题。“同目标”,即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在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在各教学单元层面上都要服务于共同的教学目的,并共同针对学生的主要思想问题。“同内容”强调的是实践教学不能偏离课堂教学所教授的重大理论观点、要解决的学生主要理论困惑。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理论课教师发现学生在“资本——帝国主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上受到了的影响。于是,除了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讲授该问题外,还要求辅导员在组织实践教学时要围绕这一问题继续开展教学活动,以期深化学生的认识、破解思想困惑。“同进度”,即要求在教学单元层面,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大体上同步,进度不能快于课堂教学,也不能落后太多,以稍晚于课堂教学1-2周为宜。“同考试”,即实践教学成绩作为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成绩的基本组成部分,占总成绩的30%-40%。天津师范大学的实践证明,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同目标、同内容、同进度、同考试”,对解决二者间存在的“两张皮”问题、达到同进共补、相互支持是有益的。

第三,突破了实践教学难以保证全员性的难题。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必修课的课程性质决定其必须平等地面向全体学生。但在很多学校,由理论课教师承担的实践教学,由于没有能力大规模展开,在多数情况下只能由部分学生参与,甚至成为少数“精英”学生的特殊待遇,大部分学生对此望尘莫及,也就不得不搞所谓的“以点带面”。如前面所分析的,辅导员相对于理论课教师在精力、组织能力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使他们可以组织多次覆盖全体学生的实践教学,并保证出勤率。

(二)有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稳定辅导员队伍

从总体上说,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的辅导员队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德才兼备、热爱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

其一,有助于推动辅导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组织好实践教学,既需要较强的组织活动的能力,还特别需要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实践教学中,辅导员要认真钻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关注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并研究、把握其内容、性质等,还要做好实践教学设计以推动学生对重要理论的认知、认同和转化。同时,在实践教学中,辅导员还可通过与理论课教师的相互协作,得到理论课教师的培训、辅导和帮助。这些实际上都是辅导员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提升政治素质的学习机会。

其二,有助于辅导员在职务或职称上得到提升,增强归属感。

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岗位重要,但在待遇、职称等方面大都无法与同龄专业教师相比,而且差距有可能会越拉越大。一些辅导员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心理落差,从而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归属感减弱,甚至“身在曹营心在汉”,致使该队伍不稳定。

辅导员借助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自己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创造更优质的工作业绩,这些都有助于辅导员在职务上获得提拔。

评定德育系列职称,对提高辅导员待遇,稳定辅导员队伍有重要意义。在职称评定中,辅导员常面对两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一是科研成果数量不足,级别不够;二是课时不足。辅导员通过承担实践教学,不仅可以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对实践教学内涵、规律、机制以及遇到的种种问题的深入思考,能发现很多科研选题,争取获得科研课题的资助,产生较多高质量科研成果,从而增强在评定德育系列职称中的竞争力。

在高校教师收入构成中,课时费是重要组成部分。但辅导员较少有获得课时费的机会。按照要求,学校层面设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用于实践教学活动费和支付辅导员承担实践教学的课时费。通过承担实践教学,辅导员可以获得一定量的课时费,帮助缩小他们与同龄专业教师间的收入差距,并通过改善待遇、提高收入水平来稳定辅导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开展课外辅导总结篇6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生涯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1]。生涯规划不仅仅是职业的规划,更是人生的规划。在社会高度发展、分工细化、选择多样的今天,学习如何合理地规划人生,直接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实现自我的价值最大化,并拥有人生的幸福感。高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个性、才能、兴趣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也是学业发展与职业理想树立的关键期[2]。了解自己、了解现实世界、建立自己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链接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心理辅导活动课走入我国高中校园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基于此特性,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是五花八门的:学生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就设计什么课程。所以,高中阶段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一般包括自我意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人际关系辅导、情绪辅导、青春期辅导和生涯发展辅导等内容。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生涯发展辅导”只是心理课中一个很小的板块,往往就是一两节课简单带过,远远无法满足高中学生进行生涯探索、做出生涯抉择的宏大需要。

鉴于此,本研究拟将生涯教育与心理辅导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个体一生发展”的生涯教育理念来重新构建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这样,既可以保证高中阶段生涯教育开展的时间,为学生提供阶梯式、系统性的生涯辅导;也可以对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系统的改革,使其更具有“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长远引领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上海某普通高中高一至高三全体学生和学校国际课程班全体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选取的对象来源广、家庭背景各不相同、升学方向大相径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研究在时附锥沃饕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在总结阶段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发现

(一)生涯教育背景下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应具备新的课程理念

1.“全体―个体”的课程理念

全体:生涯教育与辅导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个人生涯的发展。而唯有通过促进个体的发展:帮助个体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并拥有人生的幸福感,才能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所以,以生涯理念构建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个体: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性格、能力、气质、兴趣、爱好、价值观,也有着不同的对生活、对未来、对职业的憧憬与向往。故而,在进行课程规划时,要注意留出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以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让课程能够服务于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

2.“全程―阶段”的课程理念

全程:人的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终身发展的过程。生涯教育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课程的实施,其取向都不应该是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事件,而应该是一个不断前进、长期引导的过程[3]。有效实用的“生涯理念下的心理辅导课”理应贯穿高中全程。

阶段:个体对于生涯的认知、对于自我的了解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改变而改变的。高中三年,是学生心理、人格的飞速发展的阶段:从高一的懵懂;到高二开始走向成熟、思考人生;到高三成人、做出生涯抉择。所以,“生涯理念下的心理辅导课”在规划之初,就需要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及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不同的人生挑战,按不同侧重点进行设计。

3.“综合―实用”的课程理念

综合:从生涯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来看,高中生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科选择能力与职业规划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对个体的生命历程具有宽广而深远的透视”[2]。宏大的主旨要求“生涯理念下的心理辅导课”的教育内容需要具有综合性:包括自我认知、自我管理、个人与社会、生涯探索、职业教育、升学教育、学业指导以及原有的心理活动课内容等诸多方面。

实用:与即将面临现实社会、人生抉择的巨大挑战相比,高中生的心理、认知发展还是相对滞后的。这要求“生涯理念下的心理辅导课”的设计必须秉持“实用性”理念,避免空洞的说教与过多理论的渲染。对于生涯部分课程每一节课的设计,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这节课能让学生在生涯唤醒、生涯认知、生涯探索或者生涯定位方面收获什么?

(二)生涯理念下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全新构建原则

1.“由内至外”的课程构建

内在的“我”,是一个人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起点;也是他愿意付诸努力、克服障碍、成为自己、构建人生的原动力。一个不具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不知道自己内心渴望的人,很难想象他能进行恰当的自我定位,并与外在世界建立良好的、有效的链接,最终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所以,高中生涯教育的起点要从“认识自己”开始。通过“我是谁”“什么是‘我’”等系列主题,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走入自我探索的世界。只有在学生对自己有了基本的了解、特别是学习了从哪些角度、用何种方法去了解自己之后,老师才会带领学生展望外部世界。

2.“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课程构建

高中生涯教育虽然无法规避“职业出路”“专业选择”的阶段性使命,但是对于尚处在心理、人格发展阶段,远未成熟的高中生而言,过早的(如高一)人生定位并不符合现代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认识――人的发展具有无限可能性[2]。“由大到小”的课程设置原则是指在老师带领学生探索外部世界的时候,一定要遵循从全面、泛化到局部、精细的“聚焦”过程。“由远及近”则是指当老师带领学生探索未来的时候,要遵循从“遥远的梦想,到现实的职业,到眼前的学业”的“倒推”过程。“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课程设计原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人生定位,先充分了解、再进行选择;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能、并促进外在发展,因为这是我的梦想、我的选择。

(三)生涯理念下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设置

在具体课程设计上,研究者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发展需求和现实挑战来进行统筹安排。

高一年级是以“生涯唤醒”为主导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以“认识自我”“生涯初体验”为主线,辅以“学业指导”“情绪管理”“青春期教育”等内容。

高二年级课程开展以“生涯探索”为主线,再辅以“人际与社会”“自我管理”等心理辅导活动课内容。

高三年级课程以“生涯定位”为主导,辅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学习方法”“考前辅导”等针对性心理辅导内容。

(四)生涯理念下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践效果

1.学生问卷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表示该课程对于他们的人生发展有积极和较为长远的实际指导意义。

学生J:小学、初中的时候,学校也开设了心理课,可感觉就是一个可以“放轻松”的学科,同学们也都不太重视。如今的生涯心理课,因为它的充实而引起了同学们普遍的重视。

学生K:一周一节的生涯心理课,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从一开始马虎的自我认识、到职业规划、职业应用,让我对未来逐渐有一些期待。一个本来对未来感到迷茫不安的我,竟在这快一年的课堂中找到了梦想的碎片,并有了补全它的想法。

学生L:我以前并没有认真去思考过自己的职业、人生规划等。但我现在发现,随着年纪的增长,的确不得不面对。通过课堂,我慢慢开始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学会根据能力来寻找职业,不盲从、不从众。

学生m:我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看清自己、认清自己,慢慢体会自己成长的滋味。这种有意识的成长,对,就是对自己内心深处事物的认识是发人深省的!

学生n:我觉得这种由浅入深的教育非常有意思。层层递进,让我们自己探索:对自己有更好的认识,对未来进行展望。这是老师辅助我们自己进行探索学习,很有意思!

2.授课教师反馈研究

授课教师的反馈如下:

①学生上课比以前更加认真积极了。

②由于有生涯发展的主线引领,所以上课时,无论老还是学生都觉得是有主线、有方向的。

③生涯教育的内容的加入使得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授课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基于生涯发展理念开展的课外探究型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切实增进了学生们的生涯探索能力。

四、结论与思考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应该担起高中生涯教育的重任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帮助学生从单纯的象牙塔中走出去探索外在世界,并建立自己对外在世界的独有认知;帮助学生将深层的内在自我与广阔的外在世界之间建立其独特的、有效的联结;这是一个有效的高中生涯教育必须完成的三项命题。高中心理教师以其独有的心理专业性、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特性的准确理解与把握,是帮助学生完成这三大生涯命题的不二人选。

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作为一个存在多年的、成熟的课程体系,为高中生涯教育的开展时间与空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运作平台。只要我们转换思路,在对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课程设计时,以“生涯规划教育”这个更为长远的角度与高度进行思考,并进行较为系统的生涯教育的专业学习,那么我们将能有效保障高中生涯教育开展的时间与师资,并使高中生涯教育体系化、系统化和专业化。

(二)教学模式多样化是成功实施“生涯理念下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关键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的活动课程。它一般具有:重感受、不重认知;重体验,不重教导;重课堂,不重课后等课程特点。但是,如果要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有效开展高中生涯教育,研究者认为,上述课程模式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紧密涉及到生涯规划的部分。

首先,由于高中生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涯规划对个体认知能力的较高要求,使得新型的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必然涉及大量的认知内容。包括:个体对自我的深度认知、对外在世界的广泛性的普遍认知、对生涯概念的基本认知等等。这些都是个体有效开展生涯规划的必要条件。所以,生涯教育理念下的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要重视认知活动的开展。

其次,由于生涯规划其实是一种深度的探索与联结,所以仅仅依靠每周一节课的课堂体验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大量的探索需要在课后完成。所以,老师们要调整授课方式,在课堂上教导、引导、指导以完成面向全体的教育部分;同时,还要留下相当的课后任务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发展与探究,以完成生涯教育中更为重要的个性化的部分。

(三)新型心理辅导活动课需要全新的课程构建理念、原则和实施方略

一般传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都是根据学生阶段性发展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来设置不同的板块内容。而对于以生涯教育理念引领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虽然我们也进行了板块设置,但课程设计的理念和原则是全新的。这就是,在课程设置时我们始终秉承“全体―个体”“全程―阶段”“综合―实用”的课程理念,以及“由内至外、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课程构建原则。

此外,在课程实施上我们也要尽量实现“教师引导、学生主体、推动学生主动探索”的课程实施方略。因为,生涯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关注个体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你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漫长的探寻之路,是需要每一个个体独自去完成的。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引导: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理论与方法,精心设计一些“课题”,让学生想起来、动起来,推动学生主动探索。

唯有秉承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构建原则以及实施方略,生涯教育理念下的新型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才能更加体系化,具有更强的引领性,并且完全尊重学生阶梯性发展和长远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当前,对人性的重视和对生命质量的追求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3]。《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要“着眼于每一个学生长远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根据生涯教育理念重新构建“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将生涯教育与心理辅导活动课有机融合,以生涯教育理念对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再构建,既能保证生涯教育开展的时间,又能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生涯专业辅导;是现阶段高中学校有效开展生涯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成功的、可行的模式与途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带领学生打开生涯探索的大门,巧妙地将他们推向生涯探索的前台,这群年轻的新一代是乐于、勇于且善于接受这项人生的挑战的。

参考文献

[1]高雅珍,陈方敏.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刘静.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新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5(10):34-37.

[3]杨婧.从美国生涯教育的经验看我国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及其课程设置[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开展课外辅导总结篇7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课实践教学制度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3-0005-03

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是以技能学习为目的,而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必要教学手段、途径和环节,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各高校普遍存在学生管理体系与思政课教学体系严重脱节,德育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现象,致使思政课教学绩效和德育工作实效整体不高。因此,探讨政治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体制机制与制度保障,构建能够同时发挥政治辅导员与理论课教师比较优势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对于缓解高校思政课人员配备不足、辅导员出口单一、提升思政课以及德育工作实效性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以政治辅导员为核心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为中坚的理论教学体系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两条腿”,共同支撑着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技术的改进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思政课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因为“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完善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能力素质的培养,是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战略问题”。[1]

2004年中共中央16号文件颁布后,实践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推行。经过近10年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广泛探索,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思政课教学的必要环节,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可喜的是,近年来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始突破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为中坚的理论教学体系,逐渐与以政治辅导员为核心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融合,政治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众多高校关注的领域。

(一)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职业发展比较狭窄,辅导员队伍流动性相对较大。虽然近年来党委政府逐渐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但辅导员更多是作为“办事员”与“消防员”处于高校教育与管理体系的底层,在“人生导师”的魅力光环与“学生公仆”的现实之间挣扎与徘徊。大体上,辅导员在高校内的职业发展有三个方向:被提拔进入行政管理岗位;转入教学岗位;做职业化辅导员。第一个方向由于岗位有限,以及来自“学而优则仕”的教授们的竞争压力,专职辅导员提升为高校中层领导需要提升学历或者职称。就第二个方向而言,辅导员专业荒废多年,如不提升学历或者职称从事专职教学会力不从心。第三个方向,大多是学历或者职称无法提升,既不能提干也不能转岗者,职业前景充其量成为正处级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会太高。这就造成很多人因为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太多而觉得辅导员没有意义,同时由于辅导员职业出口狭窄又把辅导员工作当做过渡性或者临时性工作,辅导员队伍难以真正稳定。

如能理顺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体制机制,无疑既为辅导员搭建了施展才华做大学生人生导师的价值平台,又为辅导员开辟了职业发展的新途径,十分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促使辅导员将管理、教学、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他们的学科归属感和事业成就感,提升他们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从而达到稳定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目的。另一方面,辅导员承担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工作,可利用倒逼机制促使他们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和研究,提升德育工作技能与水平,使其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管理相得益彰,并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从而愿意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这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保障。

(二)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思政课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其基本动因在于解决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相比思政课理论课教师而言,辅导员具有年龄小、精力旺盛、综合素质强、更了解学生、具有更多实践教学资源等优势,有利于提升思政课实效性。

辅导员年龄较小,与学生心理差距小,基本无代沟,可以借助朋辈优势提升思政课实效性;辅导员入职门槛较高,高校一般会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强者担任政治辅导员,这样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具有较大优势;辅导员成天与学生打交道,更了解学生,更清楚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更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辅导员队伍同时也是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平台不断拓展,教学方式不断多样,实践教学效果不断增强。

(三)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提升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国家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不仅在于向青年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仅有理论说教,没有实践感知的德育难以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学术界已经注意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目前开展实践教学的形式仍然局限在课堂讨论、参观考察等形式,校园文化活动、学生日常管理活动并没有充分融入德育要素。

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学生“认知”与“践行”的脱节问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由知到行的转化,这不仅仅关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更关乎高校德育工作的大局。可以与思政课理论课专职教师形成互补的是,辅导员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管理活动中的生动事例和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引导学生践行上下工夫,从而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在思想认识上,没有把辅导员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主体

一些高校领导认为学生工作系统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涵盖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辅导员没有必要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另外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由于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压力,辅导员队伍成为了高校维护校园稳定的主力军,用一票否决的考核利器把辅导员绑在维稳战车上面,不允许辅导员分心去思考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问题。

(二)辅导员与思政课理论教师分属不同部门,缺乏横向联系,难以建立起紧密协作、互相配合的协调互动机制

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最重要的队伍,发挥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和骨干作用。但是他们归属不同部门,思政课的教学责任单位是社科部或者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内部二级教学单位,而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的责任单位是学生工作处与团委,是高校内部行政机构,两者同为校内正处级单位,职能上各自为政,互不负责。这实际上造成实践教学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机构和以学工部、校团委、专业院系为代表的学生管理机构分别占有的局面。即使有着共同的实践育人总目标―――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由于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不同又缺乏沟通合作,使得思政课教学机构很难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延伸到大学生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之中,学生管理机构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很难与思政课教学机构主导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协调对接起来,实践教学资源闲置浪费严重。[2]

(三)辅导员专业背景不一,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不一

从专业背景来看,高校各院系配备的辅导员在专业背景上大多与本院系相关专业相同或相近,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为数甚少,绝大多数辅导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系统知识,也缺乏系统的在职培训,对思想政治理论难以深入了解和彻底把握。

(四)辅导员配备不达标,事务性工作较多,工作压力大

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和服务的事务性工作较多,学生管理考核中又有诸多的“一票否决”,致使辅导员工作压力大,难以有时间对一门课程进行深入系统的钻研,绝大多数辅导员都没有承担理论课教学的任务。另外,有些高校在“双定”后,选择管理编制的辅导员不需要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不需要也不能承担教学任务。所以,辅导员开展实践教学会面临教学投入和教学效果难以保障的问题。

(五)实践教学工作量核算较难达到精准

课堂讨论、课内视频、课内情景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这些形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理论课教学沉闷乏味的问题,但是不能真正达到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目的。理论课教师不愿意把实践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大致有这样几方面原因:一是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难以有时间组织课堂外耗时耗力的实践教学活动;二是担心学生走出课堂的安全问题;三是实践课工作量难以计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思政课既安排了理论课,又安排了实践课,但是给教师们核算课时量的时候,只统计理论课课时。辅导员参与实践教学的工作量同样难以计算,由谁负担相关经费更是一个难题。

三、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

作为高校德育工作中坚力量的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单一且实效不高的可行途径,须在“德育为先”理念支撑下,整合资源,科学设计,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社情、校情的参与模式,构建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体系,真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一)组织保障制度

树立大德育观念,确立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特殊作用。当前,高校思政课普遍面临生多师少的困境,思政课大多采取大班教学模式,理论课授课教师必须面向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难以实施课堂之外的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承担全校思政课教学任务的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没有隶属关系,难以单独推动全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与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和其他二级学院等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学校层面,成立权威的大学生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纳入管辖范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应该亲自挂帅、亲自负责。“各高校要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把实践育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抓好落实。”[3]

(二)沟通协调制度

在学校成立的领导小组中,应该把相关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作为成员,参与组织协调。在进一步明确学工处、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其他院系的职责的基础上,统筹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学生工作,保障辅导员与思政课理论教师的互动合作,加强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制度,统筹协调,发挥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优势和特长。这样一定能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形成常态性的沟通机制,就队伍建设、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绩效考核与学生日常管理进行统筹安排与协调。

此外,还要通过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通过吸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兼任班主任、指导学生社团、参与主题班会等活动,推动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交流互动、协作配合,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优化。[4]

(三)考核评价制度

一是要改变思政课的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在大班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课的考核,主要依托于期末时的理论知识考核,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均存在重考试成绩、轻现实表现,重知识考查、轻行为养成,重课堂传授、轻社会实践等问题。这样的成绩评定方式难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辅导员参与实践教学后,学生的成绩评定方式必然要发生改变,要把学生的现实表现、行为养成、社会实践等因素纳入考核,真实地检测出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是辅导员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绩效考核。把辅导员开展实践教学的情况与效果纳入辅导员年终考核体系,以实践教学实施计划、工作日志、学生评价以及实践创新活动成果为基本考核依据,引入辅导员与思政理论课教师的互评机制,全方位考查评估辅导员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工作绩效。

(四)激励约束制度

要建立辅导员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准入制度,确保师资队伍的质量,制定辅导员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行为规范,并建立平常检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对于辅导员开展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考核合格的,应该按照不低于理论课课时津贴的标准给予课时津贴,并在职称评定、教育培训、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待,以鼓励辅导员潜心研究、积极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全面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注释]

[1]张天俊.关于实践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赵增彦.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与一体化运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开展课外辅导总结篇8

关键词:课外辅助资料;思维;教材;知识

一、课外辅助材料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化学教辅图书方面的选购和使用的指导。经过调查发现,面对升学的压力,有73%的学生会经常使用课外辅导,但是市场上众多的课外辅导性的资料让我们无所适从,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暴露的弱项进行学习,一定要选购一些课外或者单元检测的辅助资料。在辅导书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突出化学教材中的重要作用,弥补教材中的不足,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以主教材为准,不能本末倒置。同时,还需要用好辅导书的习题答案,让学生对所看的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审题。我们需要先进行独立地求解和思考,然后找到其中的答案,发现其中的不足,这样才能真正地训练,并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1.“一例题一习题”的辅导书的种类

“一例题一习题”的辅导书,它的种类相对比较多,通常情况下是根椐教材的进度进行编写的,它与人教版的配套辅导书编写的比例类似。学生可以根椐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用,对化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这类辅导书。教师应该极力推荐这类课外书籍,比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的时候,可以翻开此书中自己正在学习的章节和例题,看看是否比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更丰富和更详尽,然后尽可能地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和系统。如果认真学习一小段之后,学生会觉得有新鲜感,这样对自己的思维也会有很大的启发。

例题:写出na2Co3(碳酸钠)和naHCo3(碳酸氢钠)两者的比较。

2.“习题一解答型”学习辅助书

“习题一解答型”学习辅助资料,这类书籍需要按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编排,可以提供更多的练习,一般情况下这类解答部分都是非常详尽的。有些学生对记忆当中的知识点和规律相对比较熟练,那么就可以开拓思路,但是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有些学生学习相对比较困难,不能很快理清思路。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就需要借助学习辅导书,尽可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如果方法掌握学生并不是很熟练,那么我们就需要选用解答更详细的部分,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二、课外资料书辅助中学化学教材教学的好处

课外资料书一般可以不求多,但是一定要有,必要的课外资料书一两本就可以了,同一类的课外资料书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编写,而且内容上差异并不大。因此,教师可以根椐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选择,课外资料书只能当作学习辅助的读物,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够过分依赖课外资料书,而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有的学生把参考书当作做作业的标准答案的工具,不对习题进行思考,那么课外资料就起不到辅助化学教材教学的作用。

1.形成个性化学习

依据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化学教学的课外资料的应用是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改革,化学课外资料如何应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化学方案,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并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喜悦。我们知道,编写化学教学的课外资料,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习惯,设计探究学习问题的层次。课外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引导的步骤和例题解析,每个学生学习特点不一样,教师只有对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指导,并要求学生做到思想和方法的紧密结合。化学教学的课外资料书,需要学法与教法的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教师也可以通过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纵横交错的学习方法,并促进学生全面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总结,然后从课外资料书找到学习的技巧,并在摸索中找到符合自己想法的学习方法,不断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选择合适的课外辅助资料书

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学习资料书,教师需要进行选择,一般市场上的中学会考复习辅导书和同步学习辅助用书,这两种用书的用途都有不同,使用同步学习辅导型的资料书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主要是这类书可以按照化学教学知识的难度由浅到深地编写,所以对于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规律、方法是无法在课本当中全部写出的,比如高一年级化学课本中的第一章是《化学反应及其能量的变化》,重点是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这两个内容,由于刚上中学的学生化学知识还不够,但是课本上只是阐述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转移等方法,所以课外辅导资料则明显弥补了教材中的不足,它在后续的教学中,课外辅导资料书可以帮助教师对重要物质性质进行分析,还对金属和非金属的活动性的顺序等内容进行必要的归纳和总结,同时结合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并在具体问题中进行灵活运用。

3.学生要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学教材教学

学生要想迅速地提高自己的水平,就必须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课外资料书,辅助自己的学习。由于是与教材配套的辅导用书,所以要具备一定的权威性,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生用书,如各年级的《能力培养与测试》《素质教育新学案》等,都是学习化学的必备书,所以这些书籍对各节的“学习方法和要求”“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都有非常详细的分析,同时还安排了“能力达标训练”“强化能力训练”等不同层次的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对综合知识的自我检测。

总之,化学学科是一门理性学科,对于教师来说,使用课外辅导资料辅导化学教材的教学,需要注意化学学科的特点。任何教学主要是以课内学习为主,而辅助资料书只能够当作是参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需要充分利用化学课的时间,认真去听讲,然后深入地思考发现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可以借助资料与教师进行详尽讨论,得到教师的帮助,但是切不可因为有了课外资料书就放松了课堂学习,课外资料书只能作为自习和课堂教学的辅助。

参考文献:

开展课外辅导总结篇9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多样,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国际化目标。maringe区分了五种形式的教育国际化措施:留学生招生、学生和员工流动、合作办学(联合学历教育、海外分校、远程教育)、合作研究和实习、教学计划改革。除了学生到海外留学外,各国也在开发其他形式的国际教育,提供成本较低的国际学习机会,包括远程教育、合作办学、开办分校和交换项目。有研究表明,很多高校在国际化过程中均采取两种主要形式:本土国际化和海外国际化。已经建构的一系列国际化模式也表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高校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国际化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也给高校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maringe&Gibbs发现,国际化水平较高的高等教育机构往往收入来源多样、年收入高、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就业面宽、吸引更多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人才和世界公民,最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则是课程,而教育改革的重心也是课程改革,课程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性内容,课程也是教育国际化的“经典载体”。我校在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渐凝练出四个方面:人才培养国际化、教师队伍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和校园氛围国际化。我校暑期国际化课程的开设,就是对国际化办学战略的具体实践,而且国际化课程对国际化的四个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二、国际化课程教学组织

1.制订管理办法。

我校由外教授课的国际化课程最初主要是各学院邀请教师,给指定的学生开设某些课程。这样的教学组织具有偶然性、随机性、分散性等特点。2013年,在组织第一批暑期国际化课程之初,学校就指定具有长期国际教育经验的管理人员,负责起草国际化课程管理办法,以规范课程的过程管理。草稿完成之后,学校多次召开有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和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参加的管理办法研讨会,逐条讨论其中的每项内容,最终形成定稿,提交学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或提出修改意见。2013年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暑期国际化课程管理办法(暂行)》分八章二十条,对我校国际化课程的目标和分类进行了界定,并就课程设置、课程修读、课程教学、考核评价、学分认定、课程保障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为我校国际化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2.外籍教师聘请。

组织国际化课程的首要条件是聘请外籍教师,高水平、多元化的教师是国际化课程质量的必要保障。我校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联系国外高校教师,外籍教师主要来源包括:与我校签订合作协议的国外高校、来校洽谈合作的国外高校、赴国外洽谈合作意向的国外高校、与本校学院和教师有科研合作的国外高校和大型企业。学校制定政策,要求各学院通过联系和沟通确定来校授课的教师。由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制作来校授课申请表,统一联系国外教师,要求提供个人简历和简易课程描述,并提供两门课程备选,明确课程层次(本科或研究生)和开课时段(7月或8月)。根据外籍教师提供的课程信息,汇总全部计划开课课程基本信息,会同教师简历和课程描述,送交各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组织专家确定各门课程所属学院、适合听课对象和层次,并由学院安排课程辅导教师。2013年暑期,最终来校教授国际化课程的外籍教师19人,分别来自7个国家,开设19门国际化课程。2014年暑期,来校授课的外教包括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47位教师,开设48门课程,较上年显著增加。

3.组织学生选课。

为了使更多学生在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组织中受益,开阔眼界,拓宽视野,我们对学生选课过程制订了详细的方案,对每个环节都精心设计。2013年,学校召开了有分管教学副校长参加的宣传动员会议,介绍课程实施方案、基本情况,讨论可能问题和处理方案,提出相关要求。针对2014年暑期国际化课程,2013年12月专门召开布置会,总结经验,肯定成效,分析问题,布置任务。2014年6月,召开了暑期国际化课程相关问题协调会,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方案。选课前期的广泛宣传和准备,为学生自主选课做好充分准备。进入选课阶段,学校在教务处、研究生院网站选课通知,并通过制作展板、纸质宣传页和其他网络系统进行宣传,随通知上传所有课程基本信息。本科生在教务处教学管理系统选课,留学生和研究生填写表格进行选课。2013年,19门国际化课程的选课总数为730人次。2014年,48门国际化课程选课人次增加到2236人。

4.课程教学组织。

我校国际化课程分学期国际化课程和暑期国际化课程,前者由各学院自行组织,后者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暑期国际化课程分两个阶段实施和两个校区进行,每个阶段两周时间。第一阶段是7月初暑期开始的前两周,时间上紧接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之后,第二阶段安排在新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前的两周时间。课程教学组织的第一步是条件准备,包括课程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为了保证各门课程教学顺利进行,遇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我们为每门国际化课程配备了一名辅导教师,准备了课程表、点名册、成绩册、外教和辅导教师联系信息表、辅导教师听课记录表。国际化课程管理办法明确了辅导教师负责。此外,在国际化课程教学活动过程中,相关人员还不定期地到课堂巡查,加强过程管理。目前我校的国际化课程属于选修课,学生可以选课,也可以退选。因此,课堂出勤记录主要目的是调查国际化课程出勤率。2013年的国际化课程出勤记录表明,大多数课程的学生出勤率不高,主要原因包括:学生对课程不够了解,尚未培养出对国际化课程的兴趣;全英语授课难度较大;暑期上课,学生不适应时间调整;课程修读与其他暑期活动时间冲突;暑期天气较热。2014年7月25门课程中的21门课程,平均出勤率达到71%;8月23门课程,总平均出勤率67%。两个阶段的44门课程学生平均出勤率为69%。照此计算,全部选课学生中有约1500人次修读了这些国际化课程。这表明我校的国际化课程教学已经在学生中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7月出勤率在50%以下的2门课程分别为“机场管理与规划”“、云计算与应用”。前者授课教师为华裔澳籍,选课51人,最高出勤31人,最低出勤14人;系统选课34人,评教14人,评价等级分91.3。后者教师也为华裔澳籍,选课46人,最高出勤30人,最低出勤19人;系统选课33人,评教8人,评价等级分91.6。概而言之,两门课程出勤率较低的原因可能与选课时对课程的了解程度、课程相对于全校工科学生的专门性程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对课程兴趣等有关。

5.教学质量保障。

在国际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校还采取多种措施以保障课程教学质量。除上文提到的制订课程管理办法、召集国际化课程工作会议、管理人员巡查、配备听课教师、考勤制度外,另外还进行了学生评教、外教评课、辅导教师评课和课程总结、全部国际化课程教学总结报告等环节,对保障课程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校暑期国际化课程和学期中间的国际化课程,均有至少一名辅导教师,国际化课程管理办法对辅导教师职责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辅导教师职责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教学辅助,一是教学科研合作。在课程教学中,辅导教师随堂听课,担任助教,进行课堂教学情况记录,了解、学习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外语表达能力,撰写课程小结,提交课程资料。课程教学记录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特点、学生出勤等。在教学之余,辅导教师作为学科与专业同行,与外籍教师开展教学和学术交流,发展有效科研合作,促进学院与国际高水平大学、一流学科专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可见,辅导教师在国际化课程教学质量保证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对课程进行问卷调查时了解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2013年,针对国际化课程设计了问卷调查表,调查学生对课程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满意度,以及国际化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2014年,全部国际化课程进入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实行学生网上评教。数据显示,除两门课程未生成评教结果外,其他课程的学生参评率为53%,46门课程的学生评价百分制得分均在85分以上,总平均得分为88.3分,其中29门课程得分在90分以上,占比63%。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对于暑期国际化课程的满意度比较高。为了了解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还设计了由外教填写的问卷调查表,征询外教对课程组织、听课学生的评价,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其中有43位教师提交了问卷,在“一般评价”、“评价学生”、“评价组织工作”、“存在问题”、“对课程组织的建议”和“其他”等六个方面,均提供了很多评价信息,为国际课程的改进提供了有力依据。

三、结语

开展课外辅导总结篇10

中国的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化之路

一、引言

心理辅导与治疗,乃现代行为科学中较强的一门学科,在中国人聚居的几个主要地方.也的确是一新兴的事业。在中国内地,真正的发展只有约15年的历史。在香港约为25年。至于在率先引进这项事业的台湾,亦只不过是40余年。各地发展的情况与步伐有所不同。但发展到今天,可喜的是无论是参与工作的人员,还是政府当局与社会群体,都越来越重视这专业,因而亦对此专业产生更大的期望.故此.我们很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努力.朝着专业化方向作出改善、发展与开拓,以期有效并及时地回应时代带给我们的任务与挑战。

二、心理辅导的概念与功能

什么是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的范围中.我们该如何给它定位?在香港,心理辅导的地位逐渐清晰。在台湾情况亦颇乐观。惟在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内地,情况则较为复杂和混乱.除了偏重医疗与病态取向之外,还夹杂着与思政教育和德育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搞清楚心理辅导是什么之前,首先要明确.心理辅导不是什么?聚焦于内地热门的争辩,我要首先说明,心理辅导不是思政教育.心理辅导亦不等同于德育。心理辅导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教导,但倘若只有教导或只是在说教,却又不是心理辅导了.心理辅导也不是仅仅进行逻辑分析,给与忠告与建议.更不是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虽然往往会包括资料的提供,但单单提供资评,开不是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也不是普通的会见,不是社交式的谈话,更不是指责、批评、游说、嘲讽或恐吓;至于用同情的态度、行为去安慰与开解等,也都不是心理辅导。

多年来,学者专家纷纷为心理辅导作出定义.从狭义看,心理辅导最简单的定义是“帮助一个人自助”。若从广义看,心理辅导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也曾尝试为心理辅导下一个定义:“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致力与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治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拥有自尊自信,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统合并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林孟平,1998)

当我们将不同学派的学者对心理辅导所作的定义作出整理时,会发现其中无例外地都包括有改变、发展和成长的含意.个人身心发展,传统上是心理辅导的核心(mytick,1987).remley(1991)曾指出.心理辅导专业已否定了在服务工作中的医疗和疾病取向的模式.论到心理辅导在心理健康领域的独特性,他认为诊断并不是人们接受心及辅导的必经步骤,并强调人人都可以透过心理辅导而得助益。他深信一个建基于发展取向、聚焦于预防和身心健康的信念.会让当事人达至明天会更好的人生。ivey(1991)等的看法与remley相同,他相信心理辅导的核心是发展取向的(vanhes1eren&ivey,1990),不过,不同于remley的是,他认为我们的工作是去促进人的发展。人生中免不了有问题发生,故此,我们应该珍惜问题的出现,因为它也是一个发展与成长的机会。

论到心理辅导在中国的定位,我很认同以上的信念。医疗模式的心理健康服务.其功能往往只是将人的病医治好。不像发展与成长取向的心理辅导,其功能是促进人整体上积极的改变与成长。我乐意委身心理辅导工作.是因为我个人深信,它是一项优化国民素质的重要而庄严的专业。

三、研究与本土化

心理辅导的本土化,自然是一个不容忽略的课题.杨国枢(1993)强调,建立中国人的本土心理学是一种学术运动。在此运动中,所有有志于此的心理学者应当同心协力地促进中国人本上心理学的发展.他建议内地、台湾及香港的心理学者,应各自在当地努力。同时也要不断分析与比较三地民众在各种心理与行为上的异同.然后加以组织与统合。不过,在1994年,他又补充指出,过去40多年来,内地、台湾和香港的变化和发展很不同。结果是使三地的中国人在心理、行为及生活等方面各有特点。故此在心理学的探究上,他提醒大家,除了要留意三地中国人的共通性外,一定不能忽略其独特性(杨国枢等,1994)。

杨中芳(1992)多年来对本土心理学努力不懈。她指出本土心理学致力于把历史、文化和社会体系放人我们对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架构中.至于如何将这个体系放入研究架构中,则是目前许多研究者在探索的问题。令人遗憾与担忧的是,对于以上的问题,当大家仍然未有把握的时候,已有不少人在本土化的心理辅导有关课题上,作出了结论,其中包括“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心理辅导理论和实践方法,不适用于中国人”这样的结论。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受到重视,公众亦纷纷要求此专业提出研究的实证.为了能给当事人提供有信誉保证的优质服务,也为了发展高学术和专业水平的培训课程,使新的心理辅导人员有能力在事业发展上与其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竞争,我们除了要将研究成果整合于心理辅导的培训课程外,还要将它整合于我们为人们提供的服务中,来保证工作的质量(sexton等,1997)。

心理辅导的从业人员不重视研究成果带来的知识,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许多人声称心理辅导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而实际上,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表现之一是心理辅导从业人员很少做研究,同时也不会研读有关研究报告(morrow-bradley&elliot.1986;nor-cross,plochaska&gallagher,1989)。如果我们不努力改善工作,将研究成果带来的知识整合于临床的工作与培训中,则心理辅导专业的信誉将会出现危机(kanfer.1990)。

前述西方学者指出,不少心理辅导从业人员忽视研究工作.往往过分依靠个人的直觉与经验。与此同时,江光荣也指出,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所出现的文化讨论热潮中,有相当多是谈论中国人的心理与性格的。但在这些讨论中,却有几个值得引为鉴戒的消极特点:1.研究死人多,研究活人少。2思辨研究多.实证研究少.3.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4.文史哲学者参与研究的多.心理学工作者参与研究的少。我个人很认同江氏的观察,而且发觉近年参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研究人员,良莠不齐。不少人既缺乏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论基础,又缺乏临床经验。在根本来弄清楚什么是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情况下,就草率作出种种素质有问题的研究。亦有些号称专家的研究者,自己对某些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论并未有所认识和尝试,更未具体验证,就草率地作出否定。

就本土化的重点来所,情况亦不乐观。有些人强调文化的差异,在未经实证检验的情况下,就言之凿凿地作出了结论.只凭直觉与个人臆测.就肯定地宣告:西方建立的心理辅导理论,绝对不适用于中国人!与此同时,一些欠缺实证支持的、新颖的、甚至流于哗众取宠的新模式亦应运而生。在眼花缭乱之余,想到我们这专业必须承担的专业职责和服务质量的保证,难免感到担忧、不安与焦虑。

在个人的观察中,多年来,我反复思考的一个重点问题是:不同民族、国籍、地域的人,在心理、认知与行为上,到底是相同的多,抑或是相异的多?不过,在这问题未经实证检验之前,一些学者专家们就纷纷在认定差异较大、较多的前提下立论和操作.

可以肯定的是,不同民族的人,基于历史、文化和社会体系的不同,其心理与行为自有一些差别,我们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总是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对于由文化、社会环境造成的群体或个人的差异需要心理辅导从业人员敏锐地观察、知觉和关注,如此才可为当事人提供最高效能的服务。但过分注重差异,而忽视相同相似之点的时候,许多流弊也就随之出现;而且许多基本的课题,看来亦难以解决。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美国在心理辅导研究和服务上,通常将中国人、日本人、越南人、印尼人、印度入等都归入亚裔美国人。这一个人口类别(paniagua,1994corev,1996;ivey,1997)内的不同民族,是在历史、文化、社会上差异极其巨大的群体,却就被视为一个定型,实在很有问题。心理辅导的一个很基本的信念,是接纳与尊重个别的差异;而上述的文化定型所引发出的理念和操作上的矛盾与问题,就变得十分严峻。

事实上,对于偏重差异的取向,90年代初权威学者已作出了总结性的说明。在1991年,pedersen与ibraham不约而同界定心理辅导是共性的。在此之前,pedersen(1990)已提到,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心理健康辅导都是多元文化的心理辅导。同时他亦曾针对问题的症结指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心理与行为,其差异被过分重视;而相同之处,则过分被忽略。至于sue&sue(1990)亦清楚地对多元文化心理辅导作出结论。他们认为心理辅导重在治疗过程中所提供的接纳、尊重、同感、信任和关爱,这些令心理辅导产生成效的基本条件,是超越了文化的限制的。

早在1978年,patterson就已经指出心理辅导与治疗过程中的辅导人员必备的一些基要的本质。他强调具有尊重、真诚和同感等条件的人际关系,是一般心理辅导的核心。它也适用于多元文化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总的来说,约20年有关跨文化和多元文化的辅导的争议中,主流的声音是:面对来自不同种族、宗教、文化、社经阶层、年龄和性别组合的人.学者专家曾主张依个人之不同.选用特别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来处理和治疗。然而.到了90年代初.这信念开始动摇。转变的结果是:视所有的心理辅导治疗都是多文化的。而成功有效的治疗,其关键乃在于心理辅导员本人的素质与修养.

在个人的临床经验中,无论在美国面对美国人、美籍华人,还是面对现代化社会居于香港的中国人(杨国枢,1994),或者是面对内地出生与成长的中国人时,我当然会发现各人之间有所不同.但更多的是,我发现各人有更多相同相似之处。vontress。(1988)就提醒大家:所有的当事人都是人。在人性与感情需要上有众多的共通点。同时,他亦曾指出.文化可分为五个层次.最基本的是普遍性的文化.在其中,人类乃具有相类似的需要和权利(vontress.1986)。

随着科技与现代化生活的过程,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人跨地域的互动和沟通.令人类的同质性不断增强;而地球村的概念.亦日益显著.在今天,心理辅导与治疗在中国要向本主化发展.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前述西方学者所走过的路,可以做我们的参考和借鉴。的确,所有的当事人都是人。在我的工作中,我重视与专注的是来谈的这个人。而这个人最基本的特性和需要,乃来自他身为一个人的本质。其次,才是文化、历史、社会与他所处的现实环境。固然,我对后者保持敏锐的知觉,但却不会与前者先后倒置。

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我们要对西方的理论存有一种开明的态度,迫切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以实证方式如结果研究,来检验有关理论在中国人中之有效性,然后去芜存箐。同时,通过吸收、借鉴外来的理论和方法,在个人与集体的努力下,发展或创造出适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特点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体系。

四、政府的认同、支持并专业的制度化

基于1966至1967年香港出现的动荡不安,在香港政府回应市民的需要与问题的过程中,心理辅导的概念第一次正式出现。1970年香港大学聘用了香港历史上第一位心理辅导员,第二年还增聘了两人(educatots’socislactionlcouncil,1980)。随着香港大学的倡导,香港浸会大学(当时为浸会学院)亦于1971年第一次聘用了两位部分时间工作的心理辅导员。至于在中学.虽然完全欠缺专业的心理辅导员.却早在1965年的一个研讨会上,讲者曾提出应该聘请心理辅导员来协助学生的成长。可借,直到12年后,政府才回应此需要。当时,社会工作者被安排在中学工作。至于小学,则由学生辅导主任来负责(林孟平,1997)。

香港的心理辅导,已有将近3o年的历史,可是发展很不理想。虽然从服务的层面与多元化上,应该是所有华人社区中情况最好的一个地区;但在质与量方面.较诸其他先进国家,则仍需要大力改善。在研究与培训上,政府认可的学位课程,时至今天,仍还只有一个。虽然中文大学的课程,除了提供硕士学位的研读外,还有哲学博士与教育学博士的研读,但为硕士与博士学位提供的名额,每年不多于10人,无法回应需求。持有高等学位的心理辅导与治疗学者,屈指可数。香港的心理辅导专业协会(前为亚洲教育与心理人员协会·香港分会)虽然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但由于政府的支持很不足,人力并其他资源的限制太大,往往是举步维艰,但却仍然在学术与专业上为专业人员提供支援。其中包括开设培训课程、从事研究与出版学术期刊“亚洲辅导学报”。此外,亦于年前完成了香港心理辅导专业人员的道德守则。

总的来说,香港的心理辅导仍在始创阶段.未能做到专业上的制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是政府虽然认可,亦一再强调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家庭、社区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但却欠缺具体计划与实质上的支援.反观台湾,它除了是所有华人社区最早(1960)开展心理辅导的地区外(hwang,1972;kuo,1977),也是本专业领域人才最多,发展亦较佳的一个地方.探索其原因,关键是从6o年代开始,直到今天,政府一直重视,并且实际上提供了相当有力的支持.早在60年代末期,台湾心理辅导的服务已经有了高速的发展。到1983年,台湾所有学校,包括小学至高校,都已开展了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服务(barclay&wu,1986)。此外,政府亦强调心理辅导与治疗在社会发展方面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in-istryofeducationdepartment,taiwan.1991)。

一门新的科学与专业.其发展往往与学术机构的支援、经济条件都有关.台湾由于省政府认可与推动,高校中的心理辅导培训课程专业点有好几个.质量亦不错.持有高等学位的学者专家,数目相当可观.至于资源方面,除了长久以来的支援外,在1991年至1997年实施的“教育部辅导工作六年计划”中,政府所提供的经济支援,数额高达约24亿元人民币。虽然此计划的开始,是针对台湾近年青少年罪犯人数急剧上升的现实,惟计划的总目标是“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及国内外资源,建立全面辅导计划,统整规划辅导工作发展,亦减少青少年问题行为.培养正确人生观,促进身心健康,增益社会祥和.”从总目标中,喜见计划的目标没有局限于解决问题的层面,而且确实是反映了心理辅导的哲学与精神。例如前述的“发展”与“成长”这两项特质,就具体整合于总目标之中。

香港的心理辅导专业人员,曾经透过专业协会,尝试在专业化的重要课题上跨步前进。香港迫切需要建立专业人员的证照制度。很可借,多次的努力,因为种种因素,包括缺乏官方的支援,至今毫无进展。再看台湾的情况,由于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部辅导工作六年计划”中,在第二阶段就包括了这一项重要的项目。事实上,证照制度的建立,是将专业上监管工作制度化,的确是心理辅导专业服务质量保证的重要关卡。在人员的编制上,由于资源充足,台湾今年在此一方面的发展,亦不断完善,吸引和培育了不少优秀的人才。

在日本,教育界人士对辅导的诠释纵有不同,但未闻有否定辅导功能者.而早在1956年文部省已经对学校辅导作出肯定和支持。从所出版的《辅导手册》亦可窥见,文部省对辅导的定义已经有正确的掌握。手册中说明了辅导的意义并非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对策而己,应该在积极方面促进各个学生的性格发展。同时,文部省强调“辅导是达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功能之一.”(文部省.1956)

日本70年代教育核心问题“学校人性化”,亦直接间接催化了学校辅导的良好发展。“学校人性化”是回应日本社会之非人住环境.面对这挑战,教育工作者所厘定的学校辅导目标为:根据人性尊严的观念,重视每一个学生。辅导是帮助具有内在价值之个人迈向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发展人性为目的。因为政府之认同与肯定,心理辅导的正确概念,很快落实于教育界,更得到校领导与决策者的认同。例如在全国中学校长中,有94%相信心理辅导是教师培训中最重要的一环(仙崎武,吉田辰雄,198o)。

让我们再看辅导与治疗发展得最好的美国。虽还早在1932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就已经设立了具有辅导功能的机构(williams.1939).但这一专业发展的转机,却要等待四分之一个世纪.1957年俄罗斯(当时的苏联)在太空科学上的一次超前,给美国政府带来极大的震撼。在检讨该次竞争的失败过程中,教育的检讨是其重点。结果是第二年,美国政府推出了一项“国防教育计划”(nationaldefenseeducationact)。此计划为当时学者专家正努力推展的辅导专业,带来了一次,且成为美国教育史,并学校辅导的界石.此计划不但有效地回应国民之个人需要,同时,还确认了心理辅导乃国家富强并教育生命力所在(gibson&mitchell,1995)。

“国防教育计划”使美国教育从根本上向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意义是深远的。它令美国教育从传统的大量生产形式转变为重视每一个个体,在尊重个别差异的教育原则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人化的关注与教育。在辅导这一领域,其支持力度大而且是多方面的。例如:自计划开始推展的1958年至1964年的六年内,在人员编制上,高中的心理辅导员由12,0o0增加到30,000,增幅达150%。在实质工作上,亦由1:96o的心理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改善到l:510。而在培训方面,在1964至1965年,此计划支持了480所高校改进了他们的培训质量与数量,共有15,700位中学辅导员接受了培训。

在中国内地,心理辅导真正萌芽始自80年代中期。1985年3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再次正式成立。协会的成立,为内地心理卫生展开了新的一页。在协会的组织推动下,相继成立了协会居下的专业委员会、分会与地方协会。与此同时,心理卫生工作人员亦在各地不同人群中积极开展了宣传教育和学术研究(马建青,1995)。

近十几年来,内地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发展相当快,除了精神疾病防治机构以外,各类医院、许多大中小学校、群众团体,纷纷设立了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服务单位。目前,卫生系统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是内地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心理辅导的另一个主要领域是学校,尤其是高校。不过从整体来说,多数学校尚处于自发阶段,缺乏制度上的保证,因而工作开展出现重重困难,包括人材不足、流失与设施上的匾乏。至于在理念上·人们对心理辅导与治疗仍然模糊不清。例如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价值观的急速改变,人们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以新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一些关心政治思想教育的人感到传统的“思想工作”模式似难以收效,寄望于心理辅导。甚至有人视心理辅导为“思想工作的现代化”(钟友彬.1995)、至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另一重要范畴——评鉴与测量,虽然已有专业协会,但由于未能制度化规范化,故心理测验与评鉴工具随意售卖和被滥用,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学者们对种种问题作出分析,指出主要原因为:政府有夫部门认识不足,行动迟缓.除卫生部门外,教育、民政等有关行政机构未采取得力举措来推动这项专业的发展;专业人员奇缺;教育和培训工作.尤其是正规的心理辅导人员的培养跟不上;治疗和咨询效果参差不齐等(江光荣,1995).不过,近两年来,喜见教育部已确认心理健康的重要,主张思政工作人员采用不同的策略,包括了心理性的干预方法.来协助学生(中国卫生协会.1995。国家教育部,1997).基于官方的认同,时至今天.有越来越多省市的学校开始将心理辅导与治疗纳入课程,或者设立服务单位.

五、专业系统培训课程

香港心理辅导专业的发展.相当差强人意。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专业的系统培训课程,远远未能回应专业和社会的需求。即使是全港唯一开设心理辅导学位课程的中文大学.多年来挣扎求存至今,无论在开设的科目,还是在教导人员的编制上,都有待进一步改善。由于该课程的名额有限.培训的人员亦不能满足社会急剧转变所带来日益增多的心理辅导需要。幸而多年来有不少人在外地获得适当培训后,回港参与此项重要的专业.不过,由于心理辅导和治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密切,长远来说,我们仍需要在香港本土上开创更多的培训机会。

至于台湾,前文曾说明了,由于四十年来省政府对此专业的认同与大力支持,各方面的发展相当可观。在内地,随着社会的转变,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需求日益增大和迫切。最急切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开展专业的系统培训。钟友彬(1995)对这个问题有相当透彻的分析,他说: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能胜任这个工作的合格从业人员太少了。尽管全国各地办了许多讲习班、培训班、派人出国或请外国的专家来讲学,并于1990年成立了全国性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委员会,出版了一些书刊,培养了不少从业人员,但水平参差不齐,至今还没有培养心理咨询人才的专业机构和系统的培训课程,也还没有正规的资格考试制度。”(江光荣,p4)

据过去几年个人在内地的访学中所见,具有心理辅导与治疗系统本科培训资历的人,真是凤毛麟角。不少已担任培训的人员,通过自学,理论上的知识往往很充实,令人钦佩与尊敬。但问题是,心理辅导与治疗是心理学中一门实用科学。上述的学者专家因着他们缺乏了临床实践经验,实在带给他们很巨大的限制.甚至是流弊。另一批负责培训的主力,来源是心理学本科毕业生.

遗憾的是,在心理学这庞大的领域中.各个专门领域的主导哲学与理念并不一定协调.其中部分的信念.与强调入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潜能、主导性和创造性的心理辅导与治疗,正恰恰背道而驰。故此,个人要强调;一个人若已具有心理学本科基础,再研读心理辅导,往往事半功倍;但并不是每一位心理学本科的学者都适合从事心理辅导与治疗。一个人是否适合作心理辅导工作,是因专业而异,更是因人而异。后者正是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上学者专家公认的信念:在辅导与治疗过程中,产生成效的关键是从业者本人的素质与修养。换言之,心理学其他专业方向人员的培训,往往不像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培训那样重视学员个人的素质与修养。中国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发展,若要迈向专业化,专业系统培训的设施.乃燃眉之急。一个专业系统性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carkhuff,1987;walkins,1997:):首先是理论学习。心理辅导与治疗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既是科学,自然少不了理论基础。一个专业工作者,不能只懂操作。他必须清楚,并且能解释他操作行为背后的理念。其次是从业员本身的素质与修养.故要为学员提供自我探讨的机会。在深层次的自我反思中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第三是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的训练。第四就是实习.学员要有机会实际为人们提供心理辅导与治疗.同时,他会接受导师严谨的督导。在专业的评核上,通常对实习的时间和接受督导的时间,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而负责督导的人员,在学术、临床经验与督导的资历上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与水平。

香港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道路漫长而工作艰难。我们一方面继续致力于专业化工作的改善和发展。另一方面,自垦荒工作之始,就同时尝试脚踏实地地开展半专业和非专业的心理辅导与治疗的培训。这一层面的培训,由于需时较短,各方面的资源要求亦较易解决.故此在量的供应方面.确实是舒缓了香港社会多年来工作人手的短缺问题,不过.无论是高校和社会团体所主办的半专业和非专业培训课程,都相当严谨认真。各有关方面对他们服务还质的评估,相当不错。

举例来说,在香港中文大学为香港教育署所主办的中学心理辅导教师证书课程,为期一年。上课的时间约相当于研究院三学科的要求。在课程的中段,学员要实习.并且以六人一小组的方式,接受督导,进行学习。此外,课程还设计了三次工作坊与个入成长的小组活动,整合于一年的学习中.学员获得的证书与资历,有助于他们职称的提升。

中文大学所提供的心理辅导课程,虽然有一定的限制,但由于求过于供,往往可以甄选出一些优秀的人才,纳入课程。在多年的培训经验中,前述的半专业和非专业培训,实在是为我们的研究部课程作了不少准备工作。凡有此类背景的学员,学业上表现往往相对地良好。故此类课程,在心理辅导与治疗迈向专业化的道路上,事实上扮演若重要的角色。在内地辽阔的国土上,在可见的将来,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需求会日益增加.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化的挑战,香港的经验,应该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六、总结与建议

前文初步讨论了心理辅导和治疗的概念与功能,研究与本土化,政府的认同、支持和专业的制度化;专业系统的培训等四个课题。当中固然有值得雀跃与欣慰之处,但同时亦有不少令人沮丧与担忧的事实。不过,透过反思与自省,肯定会帮助我们对现实有较清晰的洞悉和觉察。个人深信,这会引发和促进我们更有决心、更有力地向着专业化的目标努力。面对这艰巨的任务.个人有以下九点建议:

(一)透过学术与专业的研讨,澄清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概念,并且界定心理辅导与治疗在心理健康领域中的位置与功能.我们的专业,在本质上是对人类个体的重视与尊重.是发展与成长取向的,而自我实现则是不同学派最能协调与认同的终极目标。

(二)心理辅导与治疗(counselingandpsy-chotherapy).在中国不同的地域地注.名称各有不同。多年来,无论在学术交流与沟通,甚至在日常的运作上,已导致了不少的混乱与问题,实在是我们迈向专业化的障碍。故此,有必要尽快汇聚才智精英,以彼此尊重、欣赏的态度,超越各人的习惯与传统的限制,从学理上为这专业找出最正确的名称。

(三)为了专业的信誉和对社群的负责,我们必须留意监察培训质量与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不同地区的人员.应加速专业制度化与规范化。工作要项包括设立专业道德守则.建立专业人员的证照制度,并对培训课程订出审核的标准等.同时亦配合实务,发展心理辅导法规。

(四)组织各地人才,有计划地整理现有测验与评鉴的工具,尤其是常用的、重要的测验等。务必要建立中国人的常模。同时,将工作人员的资历规范化.并严格禁止测评工具随便售卖与滥用。

(五)探讨不同层面的心理辅导课程设计,规划各级学校心理辅导课程.亦配合实务与实况,编制与修订各级学核心理辅导工作纲要.

(六)在学术与专业上,我们应面向国际,努力发展国际网络。同时摈弃不必要的民族偏见,在尊重学术无分国界的前提下,以开放的心灵与开明的态度,透过个人并集体的努力,进行跨文化与多文化的研究。认真探索与发展本土化的心理辅导与治疗。

(七)吁请政府当局,肯定心理辅导与治疗的理念,并且在编制与经费上,对我们有实际的支持。在培训工作方面,鼓励与支持已有一定基础的高校,开设硕士课程,进一步发展博士课程。为有志投身本专业的人,提供足够的研习机会。此外,设法培育高素质的培训人员,以期保证培训课程的水平。至于在研究上,人力的配置与经费的支持,亦有待政府的鼓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