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数据互联网论文十篇大数据互联网论文十篇

大数据互联网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57:32

大数据互联网论文篇1

1.互联网融资平台的技术优势。首先,传统信用评级使用的数据,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在各类生产运营活动结束后汇总、记录的运营数据,这些数据多以文件或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比如从企业财务报表可以获得财务数据,从季报、年报等可以获得销售数据,从仓库台账可以获得存货数据等。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则不局限于生产运营结束后,从运营前的准备过程、运营中的操作过程都可以收集到数据进行信用分析,数据的形式从文本扩展到音频、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收集的范围也从企业文件扩展到各种存储媒质、互联网网页上、电商网站的后台数据库中,甚至社交软件的聊天记录里,从运营大数据扩展到交易大数据、交互大数据,因此包含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传统评级必需的“硬信息”,也包含丰富的“软信息”,从而形成实现对企业的全面、实时、动态性信用评级的基础。其次,在获取到这些信息后,需要在云计算下利用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这需要有软件和硬件良好的结合与支持。互联网平台能够为云计算和大数据机器学习提供这种对接通道。由此可见,利用人力资源进行信用评级的传统做法在信用大数据下就不再适用,而必须在一个组织规范的互联网平台上才能进行,因此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用评级是技术上的必然要求。

2.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用评级,较之传统信用评级方式能实现规模经济优势。由于传统的信用评级方式需要贷前调查,贷中跟踪,贷后审计,存在较高的成本,如果融资额度不够大,会使贷款利润较低。而互联网平台在设计、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总成本不随评级企业的数目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单个企业分摊的成本却越来越小,从而实现信用评级的规模效应。此外,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对企业进行实时监测,一旦企业出现危险的信号和行为,会即时预警,提升信用评级的预判性,能够增加信用评级的深度。同时,将经营成熟的互联网融资平台的数据库在监管机构的管理下实现联网,进而建立起面向全社会的信用体系,能够增加信用评级的广度。由于依托互联网融资平台进行大数据信用评级,可以实现传统信用评级下不能或不愿提供的融资业务,从而使其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基本运作方式。

二、基于大数据建立互联网融资平台的信用评级模式

1.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运作模式。对于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运作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比如,从运营形态上,可以分为:(1)电商平台模式,如阿里小贷、京东京宝贝;(2)网上超市模式,如陆金所、各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3)p2p模式,如人人贷、拍拍贷;(4)众筹模式,如众筹之家。从资金的来源上,可以分为:(1)平台提供资金,如阿里小贷、京宝贝;(2)平台担保,银行提供资金,如京东的供应链金融;(3)平台利用吸收的资金提供贷款,如各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4)平台做信用评级,撮合投资者和资金需求方进行融资交易,如各家p2p。尽管这些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运作方式不同,但都需要对客户的融资需求进行信用评级,因此是否具有成熟可靠的信用评级技术,有效控制信用风险,成为互联网融资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2.互联网融资平台信用评级的模式。当前互联网融资平台的信用评级模式按评级信息的来源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模式:(1)基于运营大数据的信用评级。该模式多用于各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以及p2p网贷平台、众筹平台上,其中尤以p2p最为活跃,面对的客户为个人及小微企业这一类低信用水平群体,融资金额从几千元到上百万,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对该类群体提供融资服务的空白,因此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基于交易大数据的信用评级。该模式多用于成熟的电商平台提供的融资服务中,如阿里小贷、京东的京宝贝等。这一类融资平台最近几年随电商市场的发展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份额上升的很快。(3)基于交互大数据的信用评级。该模式目前多用于一些提供个人贷款服务的互联网平台上,知名的企业有ZestFinance和weCash闪银。这类融资平台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但可预见,未来基于交互大数据的信用评级会逐渐成为信用评级的主要方式信贷,会逐渐从个人及小微企业贷款发展到对大企业贷款。由于不同信用信息的来源、属性不同,导致各类融资平台评级时在指标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运用过程中采取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但信用评级的基本流程是相同的,只是在一些步骤的实施过程中,受信息属性的决定而使用不同的评级技术。

三、基于大数据互联网融资平台信用评级的实施策略

1.信用评级的流程设计。大数据信用评级的流程可以用图1表示。由图1可见,实施大数据评级,第一步是对待评项目的理解。首先要掌握项目运营方式、客户特点、市场状况、风险构成等项目内容;其次根据对项目内容的理解设计项目计划,包括安排项目可行的技术路线,制定项目的进度等;再次,待项目计划安排好之后就要确定大数据的来源,因为大数据来源虽然众多,但会受到各种限制,如有的可能过于昂贵,有的则不开放,必须选择那些技术上与经济上均可行的作为数据源。因此,需要基于对项目的理解做好这些在项目正式实施前的准备事项。第二步是准备数据。所做工作是:根据数据的来源,确定数据的类型,采取可行的数据收集技术,获取大数据;很多数据存在不完整、重复、错误等缺陷,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如果属于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需要进行格式化,转化为结构型数据,为实施下一步骤做好准备。第三步就是进行机器学习。首先是选择合理的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关联关系,其次是解读和评估数据挖掘的结果,找到最合理或最有说服力的,实现知识发现;最后就是根据知识发现的内容,建立适用的信用评级模型。第四步就是实施评级。根据知识发现的模型,开展对被评级对象的信用评级,生成评级报告,并对结论进行分析,帮助客户理解评级结果。最后对整个项目的运行做全面总结。在以上各个步骤中,技术上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数据准备过程中的大数据转化与机器学习过程中的大数据挖掘。大数据转化的困难在于需要把各种各样的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转化为可以被机器处理和学习的结构化数据,大数据挖掘则在于需要对数据进行理解,选择最合适的数据挖掘技术实现知识发现。

2.信用评级的实施路径。信用评级的实施路径可以分为内容计算和流计算。首先是内容计算。内容计算多采取主动方式获取数据,方法是设置好信用信息源和信息采集时间段,针对信息源的原始信息格式,设计支持多协议的上站机,每隔一段时间对特定的信息源进行查询,遇到新内容则马上采集过来,再用于下一步的数据转化和挖掘。其次是流计算。流计算多采取被动方式,一般用于处理融资平台上的流数据,具体做法是,后台流程设计中在不同的数据流入环节设置不同类型的数据接入接口,及对接的流计算平台,流计算平台负责设置相应的处理规则,根据预设规则将流入的各类数据转化成可以直接分析的结构化数据,从而实现实时的业务分析与判断。

四、基于大数据互联网融资平台信用评级风险管理策略

互联网融资平台在进行信用评级及提供资金时,处于风险管理重心的是对信息技术风险的控制。由于大数据自身的“4V”特性,且数据中包含的又是大量的用户隐私信息,这使得信息技术风险主要产生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大数据存储的安全性风险,另一方面是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过程中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风险,因此如何确保大数据的存储安全及在使用时的隐私保护是一个挑战,前者涉及到技术安全层面,后者涉及到制度安全层面。在技术安全策略层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首先,应依托大数据加密技术对使用的数据实施加密管理,制定出完整的加密保护方案,包括数据密级的设定、加密技术的选择、对密码安全性的攻击测试等;其次,严格网关管理,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制定不同的权限级别,严格控制访问权限;最后,建立面向全平台的数据实时监测引擎,第一时间对各类非法操作发出警告。在制度安全策略方面,在当前尚无明确立法规范的环境下,要积极进行宣传和游说,获得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舆论的重视和支持,争取早日出台规范的数据获取及共享标准,互联网融资平台的设计、管理和风控标准,从而把可能出现的信息技术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五、结论和展望

大数据互联网论文篇2

两个舆论场

“两个舆论场”的概念最早由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提出。他很早就注意到,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即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组成的官方舆论场,都市报特别是互联网构成的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小,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改写了“舆论引导新格局”。

2008年,《人民日报》在建立舆情观察室的时候,也提出要打通体制内和民间的两个舆论场。

2012年《南方传媒研究》第38期的“本期焦点”就专门针对“两个舆论场”组稿。

其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撰文《“两个舆论场”的由来和融通之道》指出:“两个舆论场的隔阂,需要体制内和民间双向拆除‘精神之墙’。”①

资深传媒人石扉客则撰文《两个舆论场的纠葛渗透融合》指出:“到2011年以后,两个舆论场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影响与相互影响,已经呈现出相当细密的技术特征。”②

而现为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的韩国记者李成贤则撰文《中韩两个舆论场的比较》表示“两个舆论场的存在并非中国特色,韩国也有类似的问题”,并指出:“中国两个舆论场的‘一体化’将意味着中国社会的进步”。③

在打通两个舆论场这件事上,《人民日报》与《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新华社与“新华社中国网事”微博都是值得关注的范例。其他党政机关、单位的政务微博也逐渐成为沟通“两个舆论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社交奥运会

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第一届在社交媒体上联欢的奥运会。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socialmedia)带来的传播革命,给奥运会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伦敦奥组委负责传播事务的主管杰基?布洛克?多伊尔的话充分体现了新媒体与奥运会的关系:“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互联网上网速度还很慢;2004年雅典奥运会时,智能手机还未出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社交媒体还没成气候。在伦敦,万事俱备,每个人都可以用社交媒体来关注奥运会的比赛。”④为此,国际奥委会针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专门《社交媒体、博客和互联网使用指南》。

同时,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还获得国际奥委会的授权,面向64个国家和地区直播超过2200个小时的赛事。

而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上,独家买断奥运转播权的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主动迈出了一大步。它首次在nBColympics.com网站或通过各种新的移动应用程序进行现场直播,而它与推特的合作,通过台网联动打造“我推(特)故我看”的传播模式,也初见成效。统计数字显示,观看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奥运节目的10岁~19岁的青少年观众上升了54%。⑤

而在我国,几大门户网站和开心网、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也与独家转播商CntV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合作,社交媒体更显得积极主动。

当然,本届“社交奥运会”也不乏在运用新媒体上引以为戒的案例。比如开赛前,希腊三级跳远女运动员沃拉?帕帕克里斯托因在推特上发表了歧视非洲移民的内容,被希腊奥委会取消参加奥运会的资格。而在男子足球第二轮小组赛后,瑞士队后卫米歇尔?莫加内拉因发表针对对手韩国队的不当言论,被瑞士代表团提前一轮驱离奥运会。

航母style

看到“航母style”,自然就会想到之前的原型——“江南style”,以及其后势不可挡地复制出来的各式各样的“XXstyle”。

《江南style》(英文GangnamStyle)是韩国歌手朴载相(pSY,网上俗称“鸟叔”)的一首单曲,于2012年7月15日。SY击量一路狂飙,12月22日凌晨时分突破10亿大关。

《江南style》的走红掀起全球范围内的模仿秀,各种Style亦纷纷出炉。在我国,至“航母Style”达到高潮。

2012年11月24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完成舰载机起降训练。在媒体报道的图片和视频中,起飞指挥员以半蹲为姿势,右手食指和中指指向飞行甲板前端,代表“允许起飞”信号。

这个动作迅速引起网友蜂起模仿,且被网友与网上流行元素“江南Style”结合而命名为“航母Style”,很快在各种社交媒体上传花样百出的模仿秀照片、图片,短时间内即在网上引起极大轰动。11月26日,“航母Style”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抛开具体意义不论,无论是《江南Style》,还是“航母Style”,体现的都是互联网迷因(internetmeme)的巨大传染性和传播力。互联网迷因指的某个观念或信息迅速在互联网用户间传播的现象,通常以超链接的形式通过电邮、博客、社交网站还有即时信息等途径传播。

“迷因”(meme)这个词最早是由英国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他1976年出版的科学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中使用的。他判断“任何生命都是通过复制实体的差别性生存而得以演化”,而有生命的地方必然有复制因子,他给这种复制因子命名为“迷因”。稍后的1983年,美国学者侯世达提出了“迷因学”。

从“江南Style”到“航母Style”,作为一种流行的、以衍生方式复制传播的互联网迷因,和任何优秀迷因一样,都发展出了各自的诸多变体。这恰恰体现了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病毒式传播效力。

一句话,要想真正理解作为新媒体的互联网,不能不深入了解互联网文化基因。

otttV

2012年8月,第一届中国otttV峰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议题围绕着“otttV”概念,集中在中国视频新媒体的转型探索上。“otttV”是“overthetoptV”的缩写,是以over-the-top方式服务的互联网电视,指的是“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智能手机等等。意指在网络之上提供服务,强调服务与物理网络的无关性。从消费者的角度讲,otttV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集成互动功能的互联网电视”。⑥早在2010年市场上推出的appletV及GoogletV就属于这种模式。

相比于国际上的otttV概念而言,otttV只是中国电视触网在当前的一种新提法,属于互联网电视概念的演进。

电视触网是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电视行业自身不得不走的一步棋。在互联网电视概念之前,由电信运营商主导的iptV实验、运营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而互联网电视作为一个市场概念早在2009年就开始走红,各家店厂商纷纷以上网看视频为名推出互联网电视产品,并通过与各大门户网站或专门的视频网站合作,获取视频内容资源。

目前,国家广电总局掌控着iptV业务的集成播控权,并绕开电信开展互联网电视等产品。不同于美国以GoogletV、Hulu和itV为代表的开放式otttV模式,我国的otttV模式强调内容的可管可控,广电总局采取牌照制方式以实现其对otttV的可管可控,而且将电信运营商排除在外。

实事求是地说,otttV真要在我国发展起来,相关政策和带宽一样,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这将影响到电视产业的未来。

app

“app”是“application”的缩写,意思是“应用程序”。这个词按说不算2012年的新词,笔者将app列在2012年新媒体关键词里,则有两个主要理由:

首先,这是移动互联网新时代到来的一个重要表征。本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互联网在全世界的大规模普及给传统媒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移动互联网浪潮到来。新技术不断推动新媒体的变革与创新。随着3G网络的规模化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接近5亿,使用移动终端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过亿,pC用户正加速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移动终端+app”的移动新媒体模式迁移。

2012年9月召开的2012年度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主题“开放?诚信?融合——迎接移动互联网新时代”,就充分体现出这一趋势。app正是这一趋势的重要表征。

其次,作为自媒体的载体之一,app在2012年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如果说作为游戏、工具类应用的app此前早就受到用户热捧,那么媒体形式的app的出现则是我国移动互联趋势下水到渠成的事,比如腾讯在2012月15日推出的全新自媒体产品平台《大家》,表示会开放移动app,实现其在移动终端的渠道触达。

大数据云计算

罗列2012年热词,“大数据”不能少。不过,在笔者眼里,“云计算”(CloudComputing)与“大数据”(BigData)这两词现在有点“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关系。索性,就把它们搁在一起。

2002年后,wi-Fi技术迅速普及,上网越来越方便。于是,“随时随地访问、处理和共享信息的需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云计算的概念因此诞生。Google、iBm和亚马逊在2005年就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⑦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曾打比喻说,“云计算”就仿佛银行的自动取款机(atm),我们出门再也不用随身携带大量现钞,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取用。

抛开具体技术细节不说,大数据其实是云计算的延伸。因为只有在云计算的平台上,大数据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机构是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数据分析也就经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大数据的特点有四个层面: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比如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第三,价值密度低。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第四,处理速度快。1秒定律。最后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不同。⑧

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促进大数据研究的学术交流,2012年10月,中国通信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而传媒界也普遍认为,随着诸种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新媒体的多元化发展,信息数据、用户数据的积累与整合不仅成为一种可能,而且势在必行,特别是新媒体的数据存储量庞大、数据信息处理量巨大、终端多样化、要求数据格式多样化,正需要云计算技术的支撑。可以说,大数据、云计算和新媒体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广为人知的经典案例是《纽约时报》。该报为向新媒体转变,需将1851年以来所有的报纸转化成电子版,以供用户在线检索查询。此事交给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处理。结果,1100万篇文章不到24小时就处理完了,生成了1.5tB的数据,且价格低廉,仅为240美元。而如果用报社自己的服务器去做这项工作,数月甚至是数年都无法完成。⑨

不言而喻,这将给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带来新机遇。而新媒体的发展也将在技术驱动下呈现出更丰富多彩的可能性。(来源:《中国记者》杂志文/邓瑜作者是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media.nfdaily.cn/cmyj/38/content/2012-11/27/content_58958710.htm

②media.nfdaily.cn/cmyj/38/content/2012-11/27/content_58961290.htm

③media.nfdaily.cn/cmyj/38/content/2012-11/27/content_58961669.htm

④zqb.cyol.com/html/2012-08/14/nw.D110000zgqnb_20120814_5-08.htm

⑤zqb.cyol.com/html/2012-08/14/nw.D110000zgqnb_20120814_5-08.htm

⑥古福,《ott模式:广电野心膨胀》,《互联网周刊》2012年第16期第44页

⑦吴军,《浪潮之巅》第499页,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大数据互联网论文篇3

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态和金融理论研究带来的影响,研究了互联网时代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育的新要求,从重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结构、革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时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金融;金融学;人才培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终端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服务领域,对传统金融业产生了挑战和冲击,出现了互联网金融这种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时代金融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和培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互联网技术给金融业态和金融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影响

1、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态的影响

(1)支付模式的创新。传统的支付模式主要是线下银行间支付体系,互联网技术为支付业务创造了更便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是由非金融机构作为收款人和付款人之间的支付中介,提供网络支付结算、银行卡收单、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业务,全面覆盖了线上和线下,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网络购物、充值缴费等功能。analysys易观的2016年上半年金融类app排行榜,移动支付类app排行前五名依次是:支付宝、翼支付、京东钱包、银联钱包和百度钱包,预计未来两年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规模将达33.51万亿元,第三方移动市场规模可达52.11万亿元。(2)融资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通过数据挖掘与信息处理,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提供供需双方直接联系交易的网络平台,个性化金融产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有p2p网络借贷、电商小贷、众筹融资。2015年,通过互联网融资模式获得融资的企业已达370家,融资金额为944亿元左右①。同年,互联网金融被纳入中国的十三五规划,p2p网络借贷、电商小贷、众筹融资等各个互联网金融领域得到了国家层面相关政策支持,互联网融资步入快速发展阶段。(3)金融产品销售与理财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拓宽了理财产品的销售和购买渠道,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及时评价理财产品的收益、风险等特征,进行产品的申购、赎回,由此形成了互联网理财模式,例如余额宝、理财通、平安盈等。互联网理财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来管理理财产品,也促进了传统金融机构理财模式转型。据宜信公司与零壹财经研究院的《一站式互联网理财报告》,未来五年内,一站式互联网理财规模或将达10万亿元,产品与服务供给将更加多样化、智能化。(4)虚拟货币。随着互联网和电子支付的普及与发展,为实现支付的便捷、迅速,人们对虚拟货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虚拟货币相对于传统货币而言更加通用、便捷,主要分为电子币和电子货币。其中,电子币主要是指游戏币和专用货币,例如腾讯Q币;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等值,持有者从发行人处获取并以电子形式存储于电子设备之中,可用于支付结算、兑现、储蓄、信贷,例如比特币。

2、互联网技术对金融理论的影响

传统金融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的。在互联网和信息经济时代,许多传统的金融理论受到挑战,正在孕育着新的金融理论。(1)突破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主要是利用交易费用理论及信息经济学来研究金融中介为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信息不对称所进行的金融创新活动。由于市场存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金融中介才会存在。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金融交易可以在网络平台实现,这种交易模式,首先能够实现信息共享,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其次,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从而降低交易费用;最后,实现网络平台的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价格发现机制的形成。传统金融中介的部分职能正在被互联网金融所取代,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基石已被挑战。(2)打破传统货币理论。传统的货币理论指出货币的供给由国家控制,国家发行货币的基础是国家信用。而互联网货币产生的目的是为支付结算提供方便。然而,虚拟货币的产生与应用势必会打破传统的货币形态,与现实中的货币不同,互联网货币是在社交网络的共同信用价值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虚拟货币形态,它的整个发行和运作流程均在网络之中。虚拟货币种类繁多,运作模式有别于传统货币,需要创新新的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

3、创新金融监管理论

传统的金融监管理论主要是《巴塞尔协议》提出的资本监管要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业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货币形式、产品形态、金融交易模式、金融风险的生成与传导等,都与原来有很大不同,因此,改革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迫在眉睫。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更为科学的监管手段和决策依据。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理论研究应该着眼于将信息化技术合理运用于监管之中,同时要跟随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步伐,转变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同时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4、催生互联网金融相关理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与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新的理论层出不穷。KmRw声誉模型被广泛运用于研究互联网交易主体的声誉特征;互联网经济学理论主要研究互联网经济的边际特征;梅特卡夫定律主要研究网络技术发展规律以及网络外部性的乘数效应;长尾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传播的边际成本以及网络属性;平台经济理论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平台经营特征和经济效应;大数据主要注重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云计算主要进行数据的计算处理,将大数据与云计算加以结合,互联网金融能够提供更有价值的金融服务。

二、互联网时代对金融学专业人才培育的新要求

据前程无忧的《2015年第一季度雇主招聘意愿调查报告》可知,2015年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及金融相关领域人才需求增幅超过88%,职位需求占全国职位总数的16%,市场对网络运营管理、互联网产品经理、软件工程师等职位需求数量快速增加。可见,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把握当下行业形势与人才需求机遇,合理应对互联网时代对金融专业人才培育的新要求。

1、掌握金融基础理论,把握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现代金融人才培养要求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为此,学生要牢固掌握金融学基础理论,能够解读宏观经济及金融相关政策,能将微观层面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对金融市场、金融企业管理等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学生要熟悉互联网金融的业态特点及发展现状与趋势,学习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发行、交易等各个环节的原理和实现方式,熟知互联网金融中可能涉及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方法;最后,学生要学习法律、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

2、具备互联网工具运用与数据处理能力

根据怡安翰威特和领英中国智库联合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人才白皮书》,互联网金融急需高科技行业人才,吸引力指数排名第一。因此,金融学专业要加强交叉复合型人才培育,要求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数据库技术,掌握一定的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支持知识,具备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能力;学习并掌握相关数据处理软件,例如matLaB、SpSS、Stata、eViewS等经济计量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数据处理软件;掌握HtmL5、JaVa、SQL、C、C++等编程语言,顺应程序化交易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3、加强持续学习能力的培育,培养互联网思维和金融创新思维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产品融合创新的产物,同时也是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涉及金融、数学、法学、计算机、社会学等多门学科。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使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因此,互联网金融时代要求金融学专业人才需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互联网及创新思维,具备自主学习的精神,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具备在互联网金融环境和业态中思考、工作的能力。

4、强化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互联网金融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来传播个人、机构以及产品等信息,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披露,节省了交易费用。交易信息披露是否真实、有效、完整,比较难以监管;安全性是交易双方关注的重点,它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传统的金融风险有了新的表现,技术风险、信息泄露风险愈显突出。这就要求金融学专业的人才要加强新的风险管理技术的学习,具备开发新的风险管理技术的能力。

三、互联网时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路

1、重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当前金融业态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形成新的培养目标,遵循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知识宽广、应用能力强的培养原则,培养数据技术型、it综合型、应用型等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

2、优化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传统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比较偏重于文科教学,对金融量化分析、大数据以及新的金融业态关注不够。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创新的产物,因而互联网时代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在传统模式上进行优化改革。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要使学生形成全面的、最新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包括如下知识模块:一是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基本金融理论、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公司财务、互联网金融等基础知识;二是金融产品知识,包括债券、股票、金融衍生品等传统的金融工具知识,以及结构化产品以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等新型金融工具知识;三是基础数学与数理统计知识,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数学分析、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等数学与统计知识,熟悉这些知识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四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包括金融计量与统计相关的软件操作与编程知识,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等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要使学生形成综合性、多层次的能力结构,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与创新的能力。金融学人才要具备的能力结构:基础业务操作和管理能力,能够从事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基础业务工作;计算机操作能力及互联网营销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新技术、新平台管理公司业务系统,运用新媒体进行金融产品销售、宣传;金融分析能力,能够撰写行业研究报告,对新的业态、新的政策等有独特的见解,能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处理经济金融信息;互联网思维及金融创新能力,能够熟悉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流程和潜在的风险,设计互联网金融产品,利用新技术进行金融创新。

3、革新金融学专业教学内容

从当前金融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来看,金融学专业教学应趋于微观化、互联网化、产品化、数量化。因此,革新金融学专业教学内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整合各门课程的内容,避免重复,去除不合时宜、陈旧的知识,纳入新知识;在专业课程中加入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知识,反映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增加案例分析、金融资讯、研报分析等热点内容,让学生了解新的财经资讯,学会解读行业变化和政策信息;加强实验与实践教学,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注重定量分析与数据处理能力的培育。

4、全方位创新金融教学模式

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技术,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加快金融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在课内教学模式方面,要丰富授课手段,可采用讨论会、研究组、结构化、演讲等形式,将ppt、音视频、案例讲解、学术沙龙、远程教学等模式加以组合实现课堂教学;邀请知名学者、业界人士到课堂中与师生进行交流,实现跨校联合、校企联合等培养模式。在课外教学模式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网络精品课程、慕课资源、云课堂、微信公众号、学术论坛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任务,方便师生交流讨论。加强作业布置和考核方式改革。可采用案例分析、小论文写作、行业研报、财经新闻评论、新金融产品介绍等多元化作业内容,采用课堂布置、网络布置双重任务安排模式,激发学生完成课程作业的积极性。将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进度,实行全面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郭福春、潘锡泉:融合与重构:大资管时代金融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156-160+165.

[2]张铁铸:经济新常态、创新能力与金融专业人才通识教育[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4)21-27.

大数据互联网论文篇4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

分类号G250.76

Doi10.16810/ki.1672-514X.2016.11.019

abstractthispaperelaboratestheinteractiverelationshipbetweenthe“internet+”andthesmartlibrary,andintroducessmartlibraryuserservicesfromtheperspectiveofpeople,resources,technology,andservicessystematically.itfocusesonexploringthesmartserviceprocessbasedontheuserbehavior,andstudiesthesmartlibrarybuildingmodelundertheperspectiveof“internet+”.itaimstoprovideareferenceforsmartlibrarybuildingandsmartserviceintheeraof“internet+”,andpromotesthetransformationandinnovationoflibrary,aswellasenhancesthelibrarysmartservicecapability.

Keywords“internet+”.Smartlibrary.Smartservice.

近年来,“互联网+”呈井喷式发展,为教育、金融、交通、社交等经济生活领域注入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将互联网发展视为适应新常态、深化新常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新动力’,实现‘大作为’。”在互联网助力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产品和服务实现了空前的跨区域流动,互联网无疑是人类智慧的交融汇聚平台。“互联网+”的崛起同样为图书馆发展带来新契机,将“互联网+”与图书馆深度融合,是图书馆由“知”转“智”的必经之路,是信息时代摆脱被边缘化命运的转型关键。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全方位创新和转型,如何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图书馆实现智慧服务,是当代图书馆必须正视的责任与挑战,也是图书馆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1“互联网+”与智慧图书馆

1.1“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是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生态。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步伐。简单来说,“互联网+”的生命力,源于加法的可行组合,“互联网+传统行业”=转型创新,通过深度跨界融合、开放连接,通过创新驱动、结构重塑,对各领域进行改革推动,这也是“互联网+”的特征所在。如“互联网+交通”实现了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互联网+金融”拥有了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手机理财app,以及支付宝类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依托互联网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互联网与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一种国家生态策略,势必会影响图书馆的改革创新。

1.2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伴随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发展,图书馆经历了传统服务、知识服务、智慧服务三个阶段。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的aittolam首次提出智慧图书馆的概念,指出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可以帮助用户找到所需图书和相关资料[1]。智慧图书馆在我国国内出现的时间较晚,对于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等),基于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系统应用之上的智慧型移动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智慧”二字上,智慧服务是一种综合能力,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体验,借助移动互联网,连接用户、图书馆、资源,实现个性化、人性化、专业化信息推送,促进共建共享[2]。由此可见,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服务的新模式,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发展。

2“互联网+图书馆”模式

2.1“互联网+图书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目前,国内的智慧图书馆研究仅十年之久,远远落后于英、美、日等国家,图情界的研究多集中于技术层面,忽视理论层面和人文层面。面对“互联网+”浪潮的冲击,无论在理论体系还是应用模式层面,图书馆发展都没有现成案例与模式可供参考[3]。巩固学科地位与价值,保证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图书馆立足的根本,图书馆唯有融入“互联网+”浪潮,利用“互联网+”理念、思维、技术进行智慧建设。另外,从理念层面来说,比较“互联网+”和智慧图书馆的定义和特点,两者均强调“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强调开放连接等;从技术层面来说,智慧图书馆源于智能图书馆,突出数字化与智能化,同样依托互联网核心技术;从单纯性质来说,互联网和图书馆不存在竞争,可以相互服务,“互联网+”与智慧图书馆的深度融合是可行的[4]。

2.2“互联网+图书馆”=智慧图书馆

2.2.1热度分析

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智慧图书馆”为关键词进行高级精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6年5月2日,共有266篇论文。最早的相关研究为2010年,代表性文章为严栋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探讨物联网的定义、特点,提出智慧图书馆的概念、特征,以及智慧图书馆的基本要求、发展阶段,并阐述了智慧图书馆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5]。近5年的相关论文情况详见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有关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自2012年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2014年和2015年,智慧图书馆相关研究文献总量达到高峰值。通过对以上文献的调查研究可知,当前国内的智慧图书馆研究多集中于定义、应用技术方面,服务层面和人文智慧层面的相关文献较少。

在CnKi中以“互联网+”并含“智慧图书馆”进行高级精确检索,截止日期为2016年5月3日,共得文献32篇。其中,2012年之前(含2012年)总共只有3篇,2013年为3篇,2014年为6篇,2015年为14篇,2016年为6篇,以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研究居多。由此可见,国内基于“互联网+”视阀的智慧图书馆研究总体处于单一、不成熟的状态。“互联网+”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需注重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利用“互联网+”理念和技术,打造智慧图书馆新姿态,实现智慧图书馆与用户的交流与互动[6]。

2.2.2“互联网+”与智慧图书馆的交互关系

“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挥“互联网+”的先导力量,将“互联网+”引入图书馆管理系统,努力探索图书馆的智慧所在,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与创新的智慧化水平。“互联网+图书馆”是一种创新重构模式,将智慧图书馆加入“互联网+”这个生态体系中,加强两者的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从而实现“互联网+”与智慧图书馆的互利双赢,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人性化、移动化服务。

3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服务

3.1由“知”转“智”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以及新媒体的出现,使互联网技术充斥着整个经济社会,基于网络环境的创新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传统信息服务转变为虚拟电子信息服务,以图书馆为中心的被动服务也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主动服务,信息化赋予了图书馆“智慧”的因素,面对机遇和挑战,图书馆应积极构建“互联网+图书馆”的创新模式,实现知识服务到智慧服务的升华[7]。基于“互联网+”视阀下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应依托“互联网+”技术从人员、资源、服务几个层面进行一体化转型与创新。

3.1.1以人为本,关注用户体验

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本质是满足新信息时代的用户多元化需求,实现“互联网+”形势下的智慧化管理与服务。智慧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文智慧,鉴于“互联网+”与智慧图书馆理念的相通性,“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主导”成为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头等大事。用户是智慧图书馆的受益者,因此要关注用户在使用前、中、后的体验,为其构建便利化、个性化、人性化的用户网络服务平台[8]。同时,要加强基于用户数据的挖掘分析,包括用户的访问时间、行为踪迹、阅读偏好、浏览记录等,统计用户资源,重视用户评价系统和反馈系统建设,将有益于智慧图书馆服务实现质的飞跃。

馆员是智慧图书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馆员的知识水平和数据素养将直接影响“互联网+”视阀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加强馆员多层次培训,引导馆员实行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估,提升馆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保证智慧图书馆提供专业化、智慧化、高效化服务。

3.1.2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智慧检索

智慧资源是基于“互联网+”实现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基础。从馆外生态圈来看,“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深度跨界融合及馆际交流与互动,保证了信息的流动性;从馆内生态圈来看,智慧图书馆需要重视两种资源:一是馆藏资源,包括纸质、电子期刊、数据库等任何文献资源;一是用户资源,包括用户资料、入馆记录、借阅数据等相关信息。“互联网+”视阀下的智慧图书馆应具有全新定位,对所有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分类、聚合,构建统一一站式检索系统,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开放性的检索途径,力求推送用户真正需要的信息,并实现知识增值。

3.1.3智能融合,实现开放式智慧服务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与用户基于智慧的交流和互动,是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缩影。图书馆智慧服务可以划分为传统服务和数字化服务,依托“互联网+”的推广,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深度融合和共享协同服务,实现对智慧图书馆智能系统、智能设备、智能技术的应用[9]。智慧服务要秉承服务新理念,提升服务技术,改进服务品质,优化服务团队,同时要具备科学眼光,保持信息敏感度,开创“互联网+图书馆”特色道路,打造智慧图书馆新模式[10]。

3.2技术驱动,重塑智慧结构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是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行业的融合创新,智慧图书馆强调利用新一代“互联网+”理念和技术让图书馆的资源、设备、信息等“能说话”“会说话”,技术成为智慧图书馆构建的重要支撑[11]。

3.2.1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互联网+”下的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图书馆设备及机器接入互联网,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实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资源、用户与设备等的信息交互,改变传统模式仅通过opaC目录和数据库查询的单一模式,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技术加快图书馆实时数据信息的感知、识别、跟踪、分析和传送,深度挖掘用户资源,统计与挖掘用户多元化信息需求,提供专业性、智能性、个性化的推送信息,提升智慧图书馆服务水准(详见图2)。

3.2.2互联网技术在智慧图书馆的应用

“互联网+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方向,面对“智慧”的挑战,“互联网+”技术优势成为重要支撑,在关注物联网在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中应用的同时,图书馆全面转型还需要借鉴RFiD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多种技术。

RFiD是对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模式的创新,可通过无线电讯号感知、识别、追踪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拥有图书藏、借、阅一体化的功能,在图书自助借还、自动上架、智能盘点、安全防盗、火灾预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云计算技术是具有超强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平台,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体验,以期为用户推送个性化的数据,云计算可以为智慧图书馆的构建提供虚拟化存储、绿色数据计算等高效化服务。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图情界研究比较多的技术,通常视大数据与云计算为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大数据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对于图书馆智慧服务和决策具有关键作用。此外,“互联网+”下各种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都将提升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智慧图书馆的构建需要明确定位,紧随潮流,努力推进多元、精细化服务。

3.3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构建模型

“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的构建强调三点:物质、技术与服务,笔者相对应地将智慧图书馆构建模型分为3个层次来描述,分别是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见图3)[12]。从图3中可以看出,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效互联,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完成数据的一系列运作,才能最终提升智慧服务能力,向用户推送高效的服务内容。

4结语

“互联网+”的崛起推动了图书馆智慧发展,“互联网+图书馆”是图书馆适时调整、创新服务的新模式。在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的进程中,软硬件开发、数据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馆员培训等多项环节需要进一步调适。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应时刻保持科学眼光,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升智慧服务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图书情报事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轶.三维智慧图书馆的设计和实现:以宝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2):89-92.

[2]温怀琴.以人为本的智图创新服务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1):190-192.

[3]张兴旺,李晨晖.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J].图书与情报,2015(4):63-70.

[4]李婴.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图书馆模式及特征分析[J].情报探索,2016(3):116-121.

[5]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7):8-10.

[6]刘亚玲.智与德的共生:智慧图书馆发展愿景[J].图书馆论坛,2016(1):31-35.

[7]邓新梅.“互联网+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6(3):98-100.

[8]康耀玮.“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网络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5(10):100-102.

[9]谭荣玲.智慧图书馆角色定位及发展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1-84.

[10]贾西兰,李书宁,吴英梅.“互联网+图书馆”思维下的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J].图书与情报,2016(1):44-48.

大数据互联网论文篇5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大数据;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45-0097-0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通过手机上网已经成为网民的主要上网方式。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它的出现不同于传统的媒体,不仅丰富了互联网信息内容,也对传统传播方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通过自身独特理念、价值、方式及渠道的构建,移动互联网传播对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促进作用。

1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的新特点

2015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有6.49亿,2014年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智能手机,使用率为64.1%。其中,截至到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有43.8%的网民表示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非常喜欢的占6.7%,比较喜欢的占37.1%。

1.1终端平台移动化

用户上网从电脑向平板、手机转移,尤其是4G时代的到来,移动设备的上网速度和观看清晰度明显增强,手机用户的数量处于明显迅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为网络信息传播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之前互联网的重要特点是终端移动化,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入互联网,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自己发现的新闻或者关心的话题事件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进行或者评论,从而移动互联网时代跨越了官方媒体的审查,提升了信息传播速度,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传播的跨时空。

移动互联网在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的设置环节中以微信、客户端等app为代表成为新的信源。基于“去中心化”的基本属性,互联网成为新的公民表达各自意见的领域,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从而形成了网络舆情的重要渠道。

1.2舆情传播强关系化

互联网时代传播呈网状,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多是陌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联系。然而在移动互联网中,网络社交多是基于熟人之间建立起来的,我们把它称之为传播的强关系,如微信、腾讯QQ好友,一般移动社交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同学、同事或者亲人,这种基于熟人信息的传播模式降低了传播过程中的信任成本,使得移动互联网比之前的受众之间有更强的关联程度,传播效果也会相对之前有更强更为迅速的影响力。

以微信为例,微信好友的添加主要以手机通讯录和qq好友为主,朋友圈中“雷达加好友”“面对面群聊”也是半熟人的关系,基于双方同意的熟人间传播容易形成较高的信任度,转发率、可信度以及到达率都明显

增强。

随着手机制造成本的下降,价格的降低,智能手机开始普及,3G和4G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机上网,手机用户的年龄跨度增大,其中低收入低学历的群体也可以使用手机上网来获取信息。移动终端的传播在社会舆论形成流变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与传统互联网舆论传播共同构建了不同于以往的媒体生态和舆论环境。“一对一”“多对多”的精准传播很容易形成病毒式传播,实现深层次的舆情渗透。

1.3传播形式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视听化语言更好地增强用户的体验,信息内容与用户的互动性增强,出现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短片等形式共存的网络舆论场。人人都是传播者,信息传播的碎片化由此产生,其重要表现为信息来源多样化、分析视角多角度化、文本信息零散性及信息要素缺失性。

信息传播的碎片同时还带来了意见性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及网络意见的异质与分裂。在移动互联网中,有相同情绪的受众很容易形成聚集,这种情绪互相感染,形成同样的舆论。同时“网络水军”的出现和推动,某种程度上也会混淆公共舆论和网络舆论的视听。另一角度来看,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对受众来说,反而不利于受众对信息的判断和客观认识。

2网络舆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舆论环境的特性,网络舆论日益凸显出其“双刃剑”的作用。该现象为舆情工作的引导提出的巨大挑战。

2.1政府部门组织对网络舆情的控制被减弱

网络舆情的控制是当今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群众行使各项重要权利的阵地与途径,网络为群众的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诉求表达、沟通交流、建言献策的途径与方式。

但是,进入自媒体时代,媒体格局发生变化,人人都是传播者,政府主导舆论的场面发生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强化这一点。网民可以第一时间用手机图片、视频信息。政府部门在移动舆论场中处于劣势,特别是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个别政府部门缺乏处理经验及相关技巧,从而丧失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应对不及时导致失去舆论的引导地位而处于被动

局面。

2.2线上线下联动增大的发生

移动互联网时代中通信工作使用的便捷,促进了具有相同或相似看法受众的聚集,同时也便于同类受众的相互影响,从而形成较为集中的舆论表达。

移动终端的位置服务大大提升了人们对现实活动的组织能力。通过“查找附近人”可以与一定距离的用户连接沟通。当微信内容真假难辨信息安全性降低的时候,微信舆情就会在民众恐慌中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监管部门在微信舆情形成扩散的短时间内认识不足应对迟缓风险评估不够,就很有可能演变成为微信舆情危机,并进而转化成为现实中的。

2.3网络舆情内容的碎片化为舆情研判带来难题

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微博、微信、博客等社交平台上表达诉求,分享观点、意见,由此产生的几百亿甚至几千亿条的超大数据量构成了大数据的重要部分。这些数据在拓展人们视野、激增信息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令人真假难辨的虚假信息,从而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并导致网络谣言产生。

作为发表意见的渠道,网络舆情常常为负面的,如情绪型言论、诚信危机、语言暴力和媚俗化。自媒体作为“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体现出网上数据无限性和网民关注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它的即时交互性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每一个用户都可以自行甄别、吸收、评价、传播。同时,个性化的观点更易找到认同的关注者,不断被强化,导致舆论偏激情绪的加剧。

在自媒体社交平台上,每一个用户都既可以是信息者,又同时接受其他用户的信息。他们的信息相互交错,衍生出新的结论,使得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碎片化的信息在转发的过程中被标题党断章取义,从而影响网络舆情的研判

3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效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

政府应将移动互联网看作汇聚民意、推动政府工作的重要资源,正确客观的应对移动互联网舆情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交流互动、提升自身的舆论研判能力,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3.1提升政府舆情的分析和研判能力

舆情分析能力和研判能力是引导网络舆情的前提。政府要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网络舆情的研究方法。

舆情分析和研判是整个舆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在继承传统数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碎片化的信息为网络舆情资料的收集带来更多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建立起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的立体化的舆情监测系统。政府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数据分析机构为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比如最近几年出现的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新华网舆情在线等信息研究机构。

由于网络舆情的处置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实现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体系,有效应对舆情,首先应该提升政府人员的新媒体素质,将媒介素养尤其是移动媒体素养纳入到人才建设中。最基本的是能够会用、爱用、善用各类新媒体。

3.2强化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

议程设置是引导舆论的重要环节。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之间存在信息的关联。通过议程设置,政府的工作和政策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政府和媒体联合引导舆论实现合力效应。

使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舆论引导,需要重点打造开放和平民化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与民众直接沟通,有利于建立两者之间的信任。

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中活动设置,积极组织群众就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开展讨论、建议等活动,同时通过合理奖惩机制的运用,保持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优化政民关系。

3.3建立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理机制

危机管理是政府树立良好形象,积极进行舆论导向的重要内容。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积极稳妥的突发事件预警与处理机制是掌握主动、正向引导舆论的关键。

网络媒体危机事件中,病毒性传播的危机信息特点会导致短期内的强舆论漩涡,并导致不可预知的结果。作为危机处理的主题,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的进行网络舆论的议程设置工作,及时准确掌握舆情的前提下预测舆情走势来适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

信息预警是通过搜集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进行检测,使组织能够提前了解警示信号,在危机事件采取预防措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传播速度之快和后果之大不可预测,当网络舆情出现不良或者不可控的情况是,舆情研判及引导部门应该避免与其对抗的行为及措施,而应该在危机中寻求合适的发力点进行形象修复,以缓解舆情危机,避免更大的不良影响。危机处理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舆情研判的结果进行网络舆情的议题设置,通过该项危机信息机制的举措来逐步掌握网络舆论的引导权。与不良信息的病毒式速度传播的特点相同,危机处理机构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信息如果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也会呈现出非常强的传播速度及效果。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仍然需要注重在构建通常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基础上,危机相关机构、媒体及nGo等组织之间充分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大数据互联网论文篇6

关键词热点营销体系营销触发营销策划营销监控营销评估

一、研究背景

移动互联网时代,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如何从客户当前和潜在的需求着手,将产品和服务进行精准推荐,对营销方案的设计、实施、评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信运营商或多或少存在缺乏专业数据源收集和整理能力,对互联网营销时机、热点捕捉不及时,对于营销活动缺乏动态调配能力,营销渠道未实现系统化整合和应用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有效开展基于互联网热点的精准营销。基于以上营销痛点,电信运营商势必需要构建一套围绕互联网热点的营销运营体系,从而满足客户需求。

二、研究基础

热点是大众关注的新闻事件或信息,具有实时性(突然爆发)、病毒性(广泛传播)、互动性(舆论讨论)的特点,落脚到互联网比较鲜明的例子就是各种小道消息,娱乐圈就是各种八卦新闻。热点的几种可能:与公众相关或大众能够参与或具备争议与猜测的信息,否则没有人愿意传播则无以成热点。

互联网热点具有更新快、传播快、影响大等特点,所以互联网产品营销必须在短时间内、快速吸引用户、获取客户。而“热点营销”作为互联网通用、典型的营销手段,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以网络为传播载体,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

事件营销往往是通过营销策划行为后,形成网络和社会热点关注话题,才达到事件营销的概念标准,被称之为事件。也有些营销行为,是在社会关注点出现后及时跟进传播策略,进行商业品牌的进一步植入,并取得不错的传播成果,这种行为被称为利用网络热点进行事件营销。

三、研究方法

电信运营商利用互联网热点开展营销运营是通过及时捕捉互联网营销时机和热点,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客户当前和潜在的需求进行剖析,通过营销方案的设计、执行和监控过程,对营销动作、策略和渠道的进行动态优化,将产品和服务进行精准推荐,并形成客户和产品标签体系,沉淀更多的营销经验和可固化的营销模板。

互联网运营体系是按照营销触发、营销分析、营销策划和方案制定、营销执行、营销评估、营销沉淀六个环节,形成闭环式的运营流程。

营销触发环节是通过对互联网热点的捕捉触发营销流程或根据热点挖掘模型自动触发。互联网的热点捕捉渠道包括互联网社会化媒体、新媒体平台、各大品牌门户网站和各大搜索引擎。通过对内容阅读次数、传播次数、下载次数、使用人数、传播人数等关键数据的综合分析,结合各大门户网站的品牌影响力,构建热点内容捕捉模型,利用此模型挖掘互联网热点内容。

其次,营销分析环节是通过对热点、目标客户、产品或服务、营销渠道进行分析,为营销策划环节提供可筛选、可识别的基础信息,具体分析方法如下:从热点的价值型、可传播性、影响力判断是否符合开展热点营销;从受众用户群、分类进行分析,精准匹配目标客户群和所营销产品;从传播周期和传播途径分析,制定热点营销的活动周期和营销渠道。

借助大数据平台整合话单、信令、Gn口数据、VGop平台等各个系统数据,通过建立客户标签库(包括基础属性、业务特征、消费价值特征、营销活动偏好、终端偏好、渠道偏好、互联网内容偏好、服务偏好等),从而进一步挖掘用户当前需求和潜在需求。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通各类系统数据源,并能够整合B域、o域等现有系统的数据源(Dpi、话单、位置等),有效支撑实时营销。通过大数据的聚合和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多维度洞察、整理、解析数据特征,为运营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将营业厅、短信、呼入呼出、电子渠道、互联网及新业务触点进行整合,建立触点协同运营机制,根据实时营销方案内容实时匹配可营销触点。

在营销策划和方案制定环节,利用上述对互联网热点、客户、产品和渠道等标签体系的分析信息,对按照映射关系进行匹配,实现营销动作场景和方案的设计。(如图1)

只有向客户提供符合其真正需要的产品才能促使客户订购量的提升,所以做好营销产品与客户的匹配工作至关重要。依据分群画像后的各个潜在订购客户群标签信息、内容标签信息进行互联网产品内容和用户的匹配,向互联网产品潜在用户推荐个性化互联网内容。只有通过合适的营销渠道才能成功有效的接触到目标客户,从而促进客户业务订购量的提升,这是整个营销执行的关键环节。

营销活动中的交互环节比较多,执行周期也较长,为了尽可能降低执行中的风险和及时发现问题,各个执行环节的监控必不可少。通过对整个互联网产品营销活动的全流程进行监控,包括营销渠道监控、营销进度监控、营销质量等,提高整体营销活动流程的可靠性和可控性。

营销效果评估是阶段性营销任务完成以后,对营销活动进行全面总结的过程。通过评估不仅可以获取营销活动的实施效果,分析营销活动是否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而且可以总结营销活动存在的问题与经验,为营销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

营销结束后进行营销标签沉淀,标签类别涵盖客户基础信息、业务特征、消费价值特征、营销活动偏好、终端偏好、触点偏好、互联网内容偏好和服务偏好等内容,并形成个性化的微营销场景,将合适的业务,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渠道推广给合适的客户。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运营商为提升互联网产品的发展水平,必须把握产品内容特征、互联网特性,准确识别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驱动,利用互联网的舆论热点事件,向偏好符合、终端符合、价值符合的用户进行营销,并且不断引进大数据挖掘等新技术和新的营销思维,进行互联网产品营销的深度探索,在开展具体的营销活动中,积累沉淀更多、更好的营销经验。

(作者单位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罗森文.运营商打破营销困局之路:精确营销[J].通信信息报,2014.

大数据互联网论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统计数据质量管控研究

一、统计数据质量管控概述

统计数据质量管控是统计数据工作中重要的部分,完善有效的质量管控可以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为企业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性

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性更大。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统信息的数量越来越多,并更加复杂化,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可以及时地位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和经营的真真实有效的数据,但低质量的统计数据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增加,因此,“互联网”+时代下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更高。

(二)传统统计数据质量管控方法

传统统计数据质量管控方法有:基于数学模型的方法、基于知识的方法和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传统统计数据质量管控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在新形势下,统计数据工作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改进统计工具和统计质量管控的方法,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提升。

二、“互联网+”时代下对统计数据质量管控的新要求

(一)“互联网+”时代的特点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快速传播性,给企业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数据库资源,有利于数据资料的搜索与使用,大众可以随时搜索到他所想要了解的数据信息。

互联网时代下的统计数据要更具真实性,更具准确性,才能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如何对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下的统计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质量管控,成为企事业单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准确、真实、具有时效性的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可以为企事业单位的职能规划和经营发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新形势下统计数据质量管控工作面临的挑战

1、统计对象日益复杂化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使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数据能够利用互联网进行储存和传递,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使统计数据的对象日益复杂化;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企业的不断发展,使统计数据的对象多而杂,很多民营企业或者小型企业生产经营不合理,在进行经营统计数据时面对着很多复杂的统计数据问题,导致统计数据的质量无法保证,不利于统计数据的质量较低。

2、基层统计工作没有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虽然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统计数据的方法和工具的改进,有利于统计数据质量的管控,但是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较少,由于地域和资金的限制,不能有效地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各项信息技术进行熟练掌握,导致数据的统计工作出现滞后和不真实的情况,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三、利用“互联网+”加强对统计数据质量管控的可行性分析

(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最重要,它是支持数据质量的前提,准确的统计数据可以为企事业单位工作提供有效的管控数据。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技术设计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价信息体系,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管控,促进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的提高。

(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由于统计制度不够完善,统计方法不合理,统计监管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统计数据不真实的现象存在。“互联网+”可以促进信息数据有效共享,有利于消除和减少生产经营、贸易往来中的虚假信息,促进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同时计算机统计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有效真实的进行数据统计,提供了具有科学分析水平的统计工具,实现数据的快速、有效收集和统计,并保证了统计的真实性。

四、结束语

本文从统计数据的质量管控现状出发,以企事业单位数据统计为重要研究点,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统计数据面临的调整和问题,分析统计数据质量管控的可行性,希望本文对“互联网+”时代下的统计数据质量管控的研究,能够为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促进统计数据质量管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学刚,王学斌,刘康兵.中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评论,2011

大数据互联网论文篇8

关键词:传播学;互联网技术;权力集中化;跨学科

自从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在1969年诞生以来,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奇妙演变,互联网已经从一个主要在学者之间传送邮件的内部网络进化为当今世界最核心的全球性沟通基础设施,被嵌入了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在线视频、移动网络和数据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更让互联网成了各大学门热议的焦点议题。传播学门的互联网研究自然不甘人后,有学者整理后发现,“传播学者所关注的并不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而是互联网作为传播媒介的本质以及基于互联网的传播行为对人类社会、特别是人际和大众传播的行为和方式的影响”,英语世界学人的综述也显示,“互联网的媒介属性、互联网与公共领域、互联网社区(eommunity)是最流行的理论主题”。在我们看来,上述传播学门的主流互联网研究的最大局限,是将互联网技术设计本身预设为无需讨论的前提,多聚焦人类沟通行为在过去或当前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形态,而鲜有人从互联网技术设计本身人手,想象未来可能出现的互联网技术更新对人类沟通行为的影响。

已有传播学人试图在技术哲学谱系下为同仁理解互联网提供了新刺激,这提示我们打破自我设限,从传播学门外的互联网讨论中汲取营养。克里斯琴斯(CliffordG.Christians)告诫我们,互联网框定了我们对应然生活的想象,“当今天的网络技术为我们描绘世界、影响我们的决定、塑造我们的认同之时,它其实在决定我们生活的方向。技术告诉我们新闻应该是什么样子、广告应该被设计成什么样子”。孙玮也指出,微信这一中国移动互联网新宠的意义不仅限于连接和交流,而是“呈现了群体的共同在场,创造了人类社会一种崭新的‘共在’感”。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的跨学科院刊《Daedalus》“互联网”专辑更为我们了解传播学门外学人的互联网讨论推开了一扇新窗。该学刊在2016年初推出了由哈佛大学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本科勒(YochaiBenkler)与美国科学院院士、互联网名人堂成员克拉克(DavidD.Clark)联袂主持的互联网专辑,汇集了来自互联网设计、网络安全政策、信息管理等领域的前沿学人的讨论,期待“对快速变革的互联网进行现实(real-world)分析,坚持公开、理性地探讨前人所做的互联网设计抉择对展望互联网之未来的意义,进而理解并批判性反思这些变化给互联网设计者们带来的挑战。”本文试图梳理这些讨论,为大陆传播学门同侪拓展视野、深化对互联网技术更新的了解提供参考。

一、终端、数据与关系革命:技术更新给当前互联网世界带来的变化

当前的互联网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本科勒和克拉克做了如下概括,“借助物联网,互联网正迅速发展成现实环境(physicalenvironment)的重要控制系统与组织平台。通过移动及可穿戴计算(mobileandwearablecomputing),互联网与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在我们看来,终端、数据与平台等方面的三大革命,是在《Daedalus》“互联网”专辑中亮相的学人眼里当前的技术更新正在给互联网世界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

(一)互联网接入终端的移动化和智能化与早期只能借助被安放在特定地点的特定台式机上网冲浪的网民不同,今天的绝大多数网民都有通过个人移动终端里的app接入互联网的体验。2014年《美国移动app报告》显示,“大部分手机和平板电脑用户都利用app而非浏览器上网。通过台式机上网的网民的年增长率只有1%,而通过移动app上网的网民年增长率超过了52%”,装有app的可移动掌上设备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互联网接人终端。与移动化相伴而来的是智能化,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成了主流设备。克拉克讲述的智能手机成长史成了一场终端制造商向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叫板、谋取更多分红的互联网江湖大戏。过去互联网江湖里的重头戏是应用软件设计者们与网络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博弈,终端制造商只是配角。“应用软件设计者们向往的是一个开放、中立的创新场所,而网络服务提供商们则只醉心于掌控他们提供的服务,以期更有效地将用户体验变现(monetizetheuserexperience)。个人电脑制造商们看似中立,其实只是因为无力置喙,缺乏能让专利应用软件与单机捆绑销售的赚钱模式。”智能手机则让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终端制造商们全面翻身。有了捆绑在智能手机上的appStore襄助,苹果公司也能打造用户体验并将其从容变现。用户每通过appStore下载一款付费应用软件,该公司就可分到30%的费用。

(二)数据规模海量化、存储远程化和应用行动化(actionable)

数据规模的海量化与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的飞速发展有关。物联网可利用传感器、控制器等设备,将人员、物体和环境联结在一起。随着传感器成本的降低,与互联网相连的传感器可能无处不在。它们可被安装在轮胎、桥梁、田间、手腕、驾驶室等一切可安置传感器的地方,记录轮胎胎压、桥梁安全指数、菜地土壤湿度、起夜独居老人走动轨迹、司机开车时违规打手机时长等一切能被记录的数据。这对任何试图驾驭这些数据的系统来说喜忧参半,“它们可以读取所有被联网的信息,并根据这些数据预测甚至干预相关事件进程”,但应付汹涌而来的海量数据流及潜在攻击漏洞却并不容易。数据存储的远程化则是“云计算”(cloudcomputing)的直接产物。云计算让我们能远程操控我们放在由服务商提供并管理的网络“计算及存储集群(storagecluster)”上的数据。此举貌似可以节省数据存储成本、并为我们提供大大超出个人计算机处理极限的计算、存储和应用能力,但实则风险重重,“云计算服务商甚至第三方都可以对用户存储及处理数据的行为进行技术控制,而在数据和软件都存储在用户个人计算机终端的过去,这是不可能的任务”。数据应用的行动化则是“大数据”结出的果实。大数据的关键不在于“大”而在于“全”,我们被互联网嵌入的生活里的蛛丝马迹(BBS留言、还款信用记录、发微信地址等)都是有机会被抓取的“大数据”。通过统计、建模、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等“计算性推理”(computationalinference)技术,这些碎片化的“大数据”可以被用来拼接出我们的个人特征,甚至被用来预测甚至引导行动。已经出现的应用,如从选民的“数字记录”中推断政见、精确预测投票行为,或根据用户购物记录自动推送相关产品网页广告,催生用户的“针对性购买”(targetedpurchasing)行为。用本科勒和克拉克的话说,日益行动化的数据正成为互联网的核心应用,“数据不再只被用于监测,还可被用于自动控制围绕被联网的各种装置的诸多行为。”

(三)网民关系被少数站点“中介化”

“对于越来越多人而言,Facebook和Google就是互联网”,这是多弗奇(Zeyneptufekci)引述的一份2015年美国Facebook用户调查中的结论。她据此推断,由Facebook、twitter和Google等排名靠前的极少数站点掌控的互联网世界将成为“围墙高耸的算法花园”(algorithmicwalledgarden),“互联网的力量,源自我们在它上面的关系。可是,我们的关系正日益被那些站点‘中介化’(mediated):它们搜集网民的数据,决定哪些(数据)有关、重要及可见”。Google检索结果排序背后的细微调整都会对举棋不定的中间选民的抉择产生重大影响,而选民们对此却浑然不觉。Facebook设置了“互动须双方同意”规则,这让其用户形成了以熟人为主的小朋友圈;而twitter则允许用户“无须对方同意便关注对方”,更适合明星维系与粉丝的关系。

既然如此,人们为何还会对排名靠前的极少数互联网站点趋之若鹜呢?一方面,害怕网络病毒和钓鱼软件等安全隐患的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Google,Facebook等相对安全、貌似友好的知名站点,“Google致力于让那些看似永远混乱不堪的链接更为有序,而Facebook则提供了一条管理用户社交网络里的信息流的法子”。另一方面,喜好扎堆的他们其实懒得选择,往往主动对极少数知名站点投怀送抱,“人人都想和其他所有人呆在一起(everyonewantstobewhereeveryoneelseis)……多数人只选用户更多的服务,而非更适合自己的服务”。

二、走出“权力集中化”的迷障:用更新的技术照亮互联网的未来?

上述终端、数据和网民关系等方面的变化让人应接不暇,它们在本科勒眼里则成了让本来以“去权力集中化”为设计指向的互联网趋向“权力集中化”的推手。这些变化让“某一实体(entity)改变其他实体的行为、信仰、结果或结构的能力”剧增,而最让本科勒等人担心的“实体”,除了曾在斯诺登事件之后进入Google用户数据库搜罗资料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破解圣贝纳迪诺枪击案凶手的iphone手机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等政府机器,就属苹果、Facebook、Google等在互联网时代迅速崛起的商业巨头了,它们让被本科勒等人奉为圭臬的自由民主等西方价值观遭遇了空前威胁。

互联网商业巨头们正在全面监视作为“用户”的网民们,形成祖博夫(ShoshanaZuboff)笔下的“监视资本主义”fsurveillancecapitalism)。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让互联网商业巨头们得以将用户的上网浏览记录、所在位置及购买记录等信息勾连起来,形成有效的“(行为)转换追踪”(conversiontracking)。显而易见,“当网络接入、用户位置信息上传、支付行为都在同一设备上进行时,网络服务商及广告主们就更易判断某则广告的有效性”。例如,某位用户先是在将手机连人附近的wiFi基站的过程中曝光了其位置信息,然后在使用某款手机app时浏览了弹出的某款轿车广告,不久又通过手机银行在其所在地附近的车行订购了该款轿车,这些行为都被记录在案,成为在互联网商业巨头的平台上投放该款轿车广告的广告主们判断广告效果的依据。另一方面,互联网商业巨头们开始向四周张开触角,拓展它们已有的用户数据库。例如,Facebook就利用其庞大的用户群招揽合作商。用户可用自己的Facebook账号登陆合作商们开发的app,合作商们获得了Facebook用户的姓名、性别、好友圈等信息,Facebook则可通过了解用户使用各类app的情况完善其通过用户“关注对象”(Likes)对用户“种族、宗教观念、个性、智商、喜好、父母婚姻状况”等信息的推测。毫无疑问,这些被更新的用户数据很可能被滥用。有报告显示,研究者只需调出某用户的社交媒体使用痕迹(imprint)(无需再靠传统问卷调查帮忙),就可在临床症状出现前预判该用户的抑郁倾向。与此同时,广告商们发现那些有抑郁倾向的女性更易成为疯狂的化妆品买家。既然如此,“不难想象,(化妆品)广告主们将利用在线站点搜集的数据锁定那些有抑郁倾向的女性网民,并不失时机地向她们展开营销攻势”。

互联网空间内的“权力集中化”现状让人担忧,这可与早期互联网设计者们“去权力集中化”的初衷大相径庭。本科勒们试图进入历史,在对互联网设计史的追溯中找寻互联网未来的应然出路。早期的互联网设计诞生于1960年代,顺应了当年美国随着反越战、争取黑人民权等社会运动而兴起的“反叛权威”思潮。早期互联网的设计师们多出身于计算机行当,“大多数计算机的设计并无特定目的,该心态左右了互联网设计”,这让互联网成了一个兼容各类数据而非某类特定数据的“通用网络”(generalpurposenetwork),与当年只为承载电话数据而服务的“专用”(classical)电信网络分道扬镳。早期的互联网设计并不追求所谓的完美和最优配置,而是敞开胸怀,“包容开放性和松散连接(loose-coupling),并允许持续不断的试错、学习和反复适应。未来的互联网也应如是”。早期的互联网设计更笃信“工作无政府状态”(workinganarchies)的力量。多项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的制定者ietF及无数知识人膜拜的维基百科都是传承了这一精神、独立于市场或国家的典型自治组织,这表明“同侪生产及社会组织就能为解决集体行动问题及落实组织效率提供一个多元而丰富的设计空间,既不用担心会落入国家或市场的窠臼,又无须轻易允许不负责任的寡头(unaccountableoligarchies)插足。”本科勒号召人们找回初心,应对当前互联网空间中的权力集中化之势,“让权力形式(无论新旧)在出现伊始就被打破,以允许一定程度的自由,让个人和组织能在互联网正在展现出的权力的缝隙间闪转腾挪(bobandweave)”。

具体而言,本科勒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设计更新,期待让未来的互联网空间重新成为拥抱自由的应许之地。其一,培育“由用户所有及共享的基础设施”(user-ownedandcommons-basedinfrastructure),摆脱无线网络服务商对移动互联网络的掌控。美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证明,移动计算并非离不开大型网络服务商,中小组织及个人所有的小型蜂窝网络(small-cellnetwork)的角色吃重,它们常常是“数据收发始末两端的基础设施”。为今之计,乃是发展一套技术及协议系统,“让人人都能相互接人他们各自拥有的无线网络站点”。其二,利用开源软件(FoSS)开发新的掌上操作系统,遏制苹果appStore在手机应用市场中的一统天下之势。开源软件的威力不容小觑,早在微软ie浏览器如日中天之时,横空出世的火狐浏览器就是利用它们开发出来的。若仍无法阻击苹果公司,则不妨尝试立法,“勒令appstore采用一定形式的非歧视政策。”其三,采用一套“由用户控制”的终端加密技术,应对物联网时代针对用户设备的恶意入侵。当前的不少数字版权管理(DataRightsmanagement)软件也涉及终端加密,但它们保护的保护对象是版权所有者而非用户,甚至视用户为有解密倾向的潜在威胁。“由用户控制”的终端加密技术则“只向已加密设备的拥有者开放,而限制他人在设备上的操作”,这让保护目标落实到成千上万台个人用户设备层面,“大大增加了破坏这些设备及存储的数据、干预这些设备上的操作的成本和难度”。其四,甚至可以构思一套针对互联网巨头的监察和问责(auditandaccountability)系统,追踪并确认互联网巨头的滥权行为并问责。本科勒提出,比特币交易网络内的数据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可为范本。该技术记录了整个比特币网络的交易情况,每块比特币的交易史都可被追踪到。

谁是上述设计更新的推动者?早期那些在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下只关心设计、不关心赚钱的互联网缔造者们的身影已经远去,本科特们只能寄望那些受“有关方面”(interestedparty)资助的新一代非盈利行动者。这些“有关方面”是谁并不重要,它们既可能是良心发现的商业巨头,也可能是摆出合作姿态的各国政府。本科特们重视的是那些不愿再沉默的普通网民们,“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来自用户世界里的声音如何被注入(injectedinto)那些塑造互联网的未来的决策之中。”普通网民们的创造力常常让互联网设计专家们惊叹,他们能让某项应用一夜成名,更能创造出专家们从未考虑过或忽视的应用,如红极一时的p2p音乐共享软件就是典型的网民自造软件。

三、结论与讨论:与技术有关的线性互联网演化故事及其对传播学门的意义

上述技术更新建议能否落实并遏制互联网世界里的权力集中化之势,本科勒们也无把握。身居经院里的他们心知肚明,这可不是学者所能左右的,但学者有责任指出他们眼中当前互联网的病灶并开出药方,“鼓吹那些有助于(互联网)权力分化的设计选择,为去集中化、自发的有机集体行动(organicallychosencollectiveaction)留下火种”。他们理想中的未来互联网世界是一个既统一又多元的世界,“互联网平台是通用的,但这不应意味着人人的玩法一致……它应能容忍其大多数用户的上网体验展现出多元面貌,同时也能让那些有意沟通者无障碍地相互交流”。

大数据互联网论文篇9

盘点过去一年互联网的发展,既有出人意料的光彩夺目,也有前路未知的迷茫惶恐;既有技术扩张引发的更新换代,也有行业竞争带来的跌宕起伏。但无论如何,发展的车轮终会穿过技术的迷雾,开辟我们前行的路,奔向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时代。

——编者

“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由人民日报“新兴媒体”版、人民网研究院联合。评选对象为当年中国互联网领域具有影响力、富有前瞻意义的事件、现象与趋势。自2011年起,该活动已连续进行3年,评选结果于每年年底。

“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评选活动于2013年12月10日启动,人民日报“新兴媒体”版、人民网研究院基于对2013年中国互联网领域的观察,先期梳理出16大动向作为候选。随后,邀请党政机构、业界、学界权威人士作为评审专家参与评选、投票。至12月20日投票截止时,共收到20位评审专家的反馈意见及投票结果。人民日报“新兴媒体”版、人民网研究院根据候选动向所得票数高低进行排序,筛选出最能代表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的十大动向。

1、手机端应用成为互联网发展新引擎

随着手机用户成为中国新增网民的第一来源,手机端应用已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应用发展的主要驱动力。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总体上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具体应用则有升有降,电子邮件、论坛/BBS等传统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继续走低,使用率保持第一且持续攀升的即时通信,其增长率主要来自手机端;在所有应用中创增长率新高(17.5%)的网络新闻,也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条件下碎片化阅读的大量增加;手机网络音乐、手机网络视频、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均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率。相比之下,pC端网络娱乐类应用使用率变化不大,网络游戏使用率甚至略微下降。2013年,手机端电子商务各类应用的使用率呈整体上升趋势。总之,手机端已成为互联网应用规模增长的重要突破点。

2、互联网全面深入中国社会政治生活

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方面,均对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例如:通过建立健全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等。

今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了中国裁判文书网,并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裁判文书全部上网。8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微博直播备受海内外关注的薄熙来案一审开庭审理情况,被舆论认为是法治中国的历史性进步。中国法院还将继续积极创新庭审公开方式,以视频、音频、图文、微博等方式及时公开庭审过程。互联网,正在改变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3、网络公共空间开始走向清朗

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以及实施寻衅滋事犯罪、敲诈勒索犯罪所适用的刑法条款,厘清了网络信息传播、在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行为提供明确的法律标尺。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如此明确、可操作的界定,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将网络空间全面纳入公共空间管理,对于保障公民表达权、监督权、名誉权,还互联网一片清朗的天空,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金融模式

2013年6月,阿里巴巴在支付宝基础上推出在线存款业务产品“余额宝”,不仅可以支付、转账,还能获得比银行更高的活期利息。随后,百度推出“百发”在线理财产品,腾讯推出微支付、基金超市,新浪推出微博钱包,京东推出京保贝,互联网巨头纷纷“搅局”金融行业。

与此前的电子银行、第三方支付不同,余额宝所点爆的“互联网金融”涉及广泛的金融业务,过去只有金融机构才能经营的业务,如存贷款、融资、增值业务等,互联网企业开始涉足,出现了p2p小额借贷平台、众筹股权投资平台、小微信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扩张势头迅猛,百发理财产品推出的当天销售额超10亿元;余额宝推出不足半年,其后端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平等、开放、透明、协作、便利、草根性、低准入,以低廉成本聚集资金,共同分享更高回报,互联网金融这些特性,对于封闭程度和准入门槛都较高的传统金融模式来说,无异于颠覆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产品丰富了人们投融资的渠道与方式,促进了民间资本流通,开辟了小微信贷的新渠道,但也为金融监管提出了新课题。

5、“互联网+”模式正在改变传统行业

2013年,“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旅游”等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互联网+”模式,正在从产品形态、销售渠道、服务方式、盈利模式等多个方面打破行业原有的业态,将越来越多发端于“线下”的传统行业植入互联网之中。

传统行业在与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中焕发新生:通过向互联网迁移,与之融合或者整合,可以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融合”,带来产业或服务的转型升级。互联网的“躯壳”与“灵魂”一旦附着某一传统产业,便形成新的平台,产生新的应用。研究显示,2004年至2012年,我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实现了2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15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45亿元。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到2017年医疗行业it花费将达到336.5亿元。零售、批发、制造、广告、新闻、通信、物流、酒店与旅游、餐饮……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传统应用与服务都应该而且能够被互联网改变,“互联网+”模式将给各个行业带来创新与发展的机会。

6、4G将引领网民享受“畅游无限”

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颁发“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经营许可,标志着我国电信产业开始进入4G时代。4G超过百兆的带宽将使整个互联网产业发生巨大变革,大数据和云计算、虚拟成像和图像识别、视频应用、游戏应用、可穿戴设备、语音和图片搜索等将获得突破性发展。更高质量、更高速率保障的网络使用,令人期待。前有pC端的宽带中国,后有移动端的4G领航,中国网民将享受“畅游无限”。

移动互联网个性化、社交化、移动性、碎片化的特点催生了丰富多彩的应用,移动终端即时分享的特性更使互联网的广度得到无限延伸。4G,将给用户带来随时、随地、随身乐享的无限资源,将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变革和更多的产业机会。

7、大数据驱动互联网应用加速演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产生大数据,大数据反过来驱动互联网各类应用的加速演进。2013年,继中国各大互联网公司布局大数据之后,政府部门加快了谋划大数据的步伐。5月,国家发改委与中科院正式启动了“基础研究大数据服务平台应用示范项目”。11月,国家统计局宣布与11家国内电子商务、互联网、电信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利用大数据。合作的内容包括:共同研究探讨建立大数据应用统计标准,包括指标定义、口径等;共同研究确定利用企业数据完善、补充政府统计数据的内容、形式和实施步骤等。这表明政府开始与企业共同推进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

大数据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获得新的认识和更强的洞察力,获得处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有效手段。大数据催生的新业态,让我们工作更轻松、经济更活跃、生活更便利。大数据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能够支撑信息消费,促进企业创新,优化行业改造,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作出准确的宏观分析,提供最优解决方案,帮助政府更有效地把脉中国、治理社会。

8、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2013年,围绕互联网安全问题,国际国内话题不断。从世界范围看,美国“棱镜门”事件曝光,网络安全问题再度升级。在国内,个人信息安全、黑客攻击、病毒肆虐,一再引起社会关注。事实上,伴随着虚拟化、大数据、云应用、自带设备办公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信息安全正面临着不断增多的新挑战,隐私安全问题愈加突出。随着4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应用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而这些应用的广泛使用也将给恶意软件等创造机会。目前,手机木马的危害正由最初的扣费、耗流量向操纵手机发送诈骗短信、隐私窃取等方向转变。手机用户面临更多的安全威胁。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人们在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之时,也必然面临越来越严峻的互联网安全风险。在互联网广泛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今天,互联网安全与个人、国家、社会的命运息息相关,正如所说,“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

9、电子商务拓展势头强劲

11月11日,淘宝和天猫一天的销售额为350亿元,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012亿元,日均700.4亿元。也就是说,淘宝和天猫“双11”的销售额达到了全社会日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9.97%。

虽然一年只有一天“双11”,但网购的狂欢产生了明显的传导效应,电子商务所扮演的“补充型”角色正在改变。报告称,仅2013年上半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4.35万亿元,同比增长24.3%。

电商应用范畴日益丰富,“电商不适合论”被一次次打破,服装、纺织品已成为电商最旺销的品种,曾被认为不具有电商特质的汽车销售业今年首次“触电”,成绩不俗。

面对着永不打烊、人头攒动的网络商城,如何建立更加多维、长链的数据,如何实现更加精细、智能的分析,如何实现更加精准、个性的服务,是电商未来大发展需要不断校正、提升的方向。

10、可穿戴设备将开辟互联网第三大市场

大数据互联网论文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选题论证;科技图书

在当前社会中,网络的应用已经十分普及,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工具。同样对于出版行业,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它在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科技类图书编辑来说,可以利用互联网联系作者、收集资料、策划选题等,本文浅谈如何利用互联网做好选题论证工作。

1互联网在选题论证中的优势

选题的论证工作是策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论证选题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和市场前景的过程,关系到图书未来的营利能力。图书出版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前提,选题自然也应该放到市场中去检验,最好是能通过未来的读者进行检验。互联网就提供了这样一个编辑与市场接触的平台,编辑在形成选题的雏形后,就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强大工具进行市场调研。

与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决定了它在信息的交流、收集、积累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第一是信息交流具有便捷性,可以利用网络以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方式实现实时通信。第二是信息交流具有经济性,在硬件具备的条件下,与书信、电话等传统通信方式相比,网络交流的成本很低。第三是信息资源具有丰富性,互联网上汇聚了海量资源。

网络上集聚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当然也包括图书的出版信息,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1],或通过亚马逊网、当当网等图书销售电商,可以方便地检索出同类图书,并可以查看作者、出版单位、出版年月、内容简介等信息,结合本社的图书出版情况,就可以初步了解选题的市场预期。在对选题深入研究后,编辑不妨将选题的名称、目录、内容简介在网上,向广大网友征求意见、建议。这样做可以收到两方面效果,一方面,网友从读者的角度提出的建议,可以增加优化选题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网友的反映的“热烈程度”推测出选题的市场情况,如果大家对选题的内容反应热烈,纷纷表现出购买欲望,说明选题的方向是正确的,如果大家反应平淡,编辑就要好好考虑其中的问题,深化选题的论证工作。

在选题论证过程中,互联网的信息优势无疑是个宝藏,值得好好挖掘。首先,网络资源丰富,可以利用网络收集信息,进行同类书对比,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其次,可以在网络上与作者、读者交流讨论,收集意见;再次,重点利用开卷信息,掌握专业板块市场情况。

2互联网选题论证方法

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很大,如果不加取舍,来者不拒地收集信息,必然陷进信息的泥潭,无法自拔,只有根据自身需要,按照选题方向有针对性地收集所需资源,并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分析,才能对选题论证产生帮助。

2.1选择论证平台

对科技类图书来说,应该按照资源内容的“专业性程度”来作为平台划分标准,这样便于编辑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在高水平的线索上,保障在短期内找到所需信息。

信息“专业性程度”从高到低分布区域是:论文、期刊数据库专业论坛专业网站行业网站一般性网站。举例说明,如收到《建筑幕墙工程细部处理》自投稿件,可以浏览、收集相关技术信息,以确定该书内容是否过时,是否包含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内容,以及应用情况如何。

在上面的流程中,数据库和专业论坛上的资源最可以帮助编辑成功论证图书选题。一般来说,数据库中的最新论文能够反映出学科的前沿发展状况,包括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广,新问题的出现,成功或失败经验的总结。通过对专业的全景式浏览,编辑就可以从中了解稿件的优势和不足。专业论坛上的注册用户往往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一个优秀的专业论坛都会聚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师,他们利用论坛这个平台展开激烈的技术讨论,或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或发表对某个专题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论坛的注册用户都是图书潜在的读者或作者,他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往往都是很有出版价值的选题

方向。

2.2借力专业论坛

专业论坛是与图书潜在读者流的良好平台。编辑可以将书稿大纲或样张贴在论坛中,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有时会收到论坛用户的修改建议,或者有用户毛遂自荐承担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网络与读者交流,可以通过在线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网上留言等多种方式实现,比起传统的书信、通话等方式,网络交流具有沟通便捷、成本低等优点,且一般不会打扰对方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2.3使用电商平台

电商对图书零售实体店的冲击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出版社都很重视与电商的合作,以开辟新的销售渠道。目前主要的图书零售电商有当当网、卓越网、京东网、淘宝网(天猫商城)等,编辑可以在这些网站上查询选题同类书的品种、内容简介、目录等信息,甚至可以看

到书的部分样张。获取这些竞争对手的信息后,可以与编辑手中的选题进行比较,分析市场竞争程度,论证营利的可行性,查找不足,完善选题内容。

2.4充分利用开卷信息

开卷信息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从事中文图书市场零售数据连续跟踪服务的专业公司。科技出版社定制开卷信息后,可以查看所属专业领域的图书全品种数据、本社在该领域中所处位置和竞争对手情况。编辑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收集同类书动销品种、各期销量等数据,市场竞争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同类书比较,极有助于选题论证[2]。

如果开卷公司为出版社提供了信息服务,那么该社编辑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如果开通了开卷数据网络查询服务,编辑登录系统后可以查询某专业板块的全品种数据,在查询系统中输入关键词后,可以看到新书时间、书名、定价、作者、出版社、本月销量、当年销量、累计销量等详细信息。此时可选择编辑重点关注的几个品种进行对比,系统能够提供各月销量对比表和销量对比图。这些信息对于选题论证十分有利,如在搜索关键词后,系统可自动搜索含有该关键词的在售图书,通过动销总品种数,编辑就可以得出该专业的大致竞争情况。然后可以重点研究表现最好的品种,对其内容进一步研究从而完善选题策划过程。

3注意问题

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问题。网上虽然集聚着海量的信息,但不是所有能收集到的信息都是适用的,由于有些网站更新不及时,所提供的信息不一定是最新的,有些信息也并不一定全面和准确,这需要我们具有辨别力,能将不可靠的信息剔除出去,以免其误导编辑的判断[3]。

4结语

互联网对出版行业的影响巨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选题论证时,由于互联网的介入,市场与辑被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作为一名身处网络时代的出版人,应该把握时代潮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得力工具。

参考文献

[1]宋丽华.策划编辑如何应用网络[J].科技与出版.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