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直播论文十篇网络直播论文十篇

网络直播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57:27

网络直播论文篇1

【关键词】网络直播;流行现状;流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108-02

2016年被称为国内网络直播发展的元年,根据中国投资咨询网的《2016-2020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国内现在网络直播平台超过200家,网络直播平台的用户数量达2.35亿,大型直播平台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1]。网络直播在一年的时间里快速发展,参与网络直播成为了一场属于全民的网络狂欢。

一、网络直播的流行现状

(一)直播内容愈发多样化。网络直播发展至今,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网络直播在诸如YY、六间房等网页端进行直播的秀场时代;第二个阶段是诸如虎牙、斗鱼的网络游戏直播和花椒、映客的社交直播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也就是现今所处的随走随播的移动视频时代。在网络直播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网络直播的内容也随之不断丰富。从最开始的网络直播只是单纯的歌舞秀表演,到了现今的歌舞、游戏、新闻、影视、旅游、企业、教育、医疗、科技、财经、时尚、音乐等各种内容入驻网络直播平台。网络直播的流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直播内容的丰富,而网络直播内容的丰富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直播的流行。

(二)网络直播参与者越来越多。在移动视频设备普及与移动数据大范围覆盖的当下,一个视频拍摄工具加之网络就能进行网络直播,这样低门槛的准入方式,促使大量的w民参与网络直播。加之在大量的社会资本融入网络直播行业后,网络直播行业成为了网络行业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之一,使得人们从中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成为网络直播用户。网络主播可以通过观看用户的打赏获取报酬,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草根人士加入网络直播。而草根主播的直播内容往往“接地气”,交流方式更加生活化,吸引着更多用户观看。

网络直播的用户超过中国网民的50%,这使得网络直播成为明星的“聚气池”。越来越多的娱乐明星、体育明星、企业、新闻媒体等主流人士选择网络直播作为人气聚集与宣传的平台。这些本身在社会具有高人气的主流人士,吸引其粉丝、关注者参与网络直播,对网络直播的发展有一定的反哺作用。

二、从传播学角度探析“网络直播”流行机制

(一)从技术角度看。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的理论中讲到:从长远的角度看,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2]。换而言之,传达不同的信息需要不同的与之匹配的媒介。网络直播不单单是一种网络社交软件,也是一种新兴的媒介工具。依托于全球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移动网络的全面覆盖、随走随播随时观看的特点,网络直播作为一种媒介工具,满足了网络时代人们对于信息交流及时性、互动性的需求。

同时就技术对于网络直播平台的作用来说,一方面在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网络直播行业以后,这使得网络直播在发展完善自身的技术发展上获得了足够的资金。从而网络直播在网络直播的视频信号、清晰度、主播-观众互动的即时性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现今移动网络数据的大范围覆盖、电脑手机的网络终端工具的普及,乃至VR眼睛的快熟发展,在技术上支持了网络直播的发展与普及。

(二)从传播主体角度看。网络直播作为一种新兴媒介,网络主播作为信息传递的发起者,从传播学角度来看,网络主播即传播主体。而根据网络主播的直播内容,可以把网络主播分为两类:直播内容不具有舆论价值的主播;直播内容具有舆论价值的主播。

当前者作为网络直播信息传播的主体时,其直播的内容多由歌舞、游戏、电影、音乐等娱乐性很强的节目构成,加之主播的即时互动,且互动语言更加市井、接地气的特点,这对上网放松自我的网民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促进着网络直播的流行。当后者作为网络直播主播时,一方面因为直播的内容所具有的舆论价值,往往极易形成相关事件的舆论场,吸引其他网络媒体,乃至传统媒体的关注,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大对网络直播的好奇与关注。另一方面因为网络直播庞大的用户数量,与用户对于直播内容的讨论参与力度大于传统媒体。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新闻媒体等社会主流阶层入驻网络直播,来扮演一个网络直播信息传播的主体,而这种选择也会吸引着一定数量的关注他们的非网络直播用户流入网络直播平台。同时,诸如企业、新闻媒体的主播加入,会为网络直播行业带来完善节目选择与制作体系、成熟的主播相关团队,从而促进网络直播内容的优化。这对网络直播的流行起到了一定程度上促进作用。

(三)从传播的受众来看。

1.数量巨大的潜在受众。网络直播的流行,是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基于网民对于娱乐与信息获取的强烈诉求,这使得网络直播在发展初期就具有以庞大网民为基础的潜在受众。同时网络直播在信息上具有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介所不具有的优势,吸引着网民的使用。以微博为例,微博在信息的中往往是图片配以文字,对事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加以阐述,即使微博视频,对事件加以说明,也要事件结束以后才能完整的内容。而网络直播却是通过视频的方式直播,对事件进行实时报道,这使得网民可以对直播内容、直播内容的发展、直播内容的结果更加具有期待与认同。这样的优势,使得网络直播在发展过程中吸引更多的网民涌入。

2.草根文化更具认同感。草根文化作为一种在网络时代崛起的文化,网民对于草根文化的接受与欢迎,是毋庸置疑的。网络直播内容往往是网络主播选择身边广受网民欢迎的事物,或者观看用户在观看过程中要求网络主播直播的,这种选择所表现出来的便是一种未经主流文化加工审核的草根文化。这种独立与主流文化的特性,是网络直播用户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的视频、语音、弹幕自发构建起来的一种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这种属于网民自我选择的话语体系,对于网民来说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与认同感。

3.娱乐致死的思想流行。网络直播的流行本质上来说是现今网络娱乐致死文化的流行与体现。网络直播发展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主要直播内容便是极赋娱乐性的秀场与游戏直播,这为网络直播的前期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吸引力。而网络直播发展的当下,网络直播的内容多以娱乐性内容为主,信息的易读性公式及施拉姆的信息选择告诉我们,任何一条信息如果其通俗易懂,而人们又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那么这类信息就能得到很快传播[3]。网络直播所表现出来的草根文化使得网络直播很快就为网络直播受众所接受。

(四)从媒介角度看。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关于媒介的理论提到:媒介是人的衍生[2]。从媒介角度来看网络直播即视觉与听觉的延伸,与同为视觉与听觉延伸的媒介电视所不同的是,网络直播具有电视所不具有的即时互动性与交流能力,这使得网络直播在作为媒介时更加吸引受众。

另一方面,网络直播作为一种随播随看的媒介,这使得网络直播的使用打破了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使用网络直播传递信息,做到面对面细心交流,这样远超传统媒介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得网络直播的流行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投资资讯网.2016-2020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B/oL].http:///,2016.

[2]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2000.

作者简介:

网络直播论文篇2

关键词:网络直播;著作权;法律行为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3.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7.03.012

abstract: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internet,thenetworkbroadcastplatformbecomesincreasinglypopular.meanwhile,theactoflawofnetworkbroadcastplatformatcopyrightofcontentshouldnotbeignored.Basedonthesummaryofthepresentsituationofthenetworkbroadcastplatform,thispaperexpoundsthelegalrisksthatthenetworkbroadcastplatformmustface.Finally,fromtheperspectiveoflaw,thepapersystematicallyanalyzesanddemonstratesthetwomainkindsoflivebroadcastofthecopyrightinthepresentbroadcastplatform,providingatheoreticalreferenceforthenetworkplatformtooperateinthetrackoftheruleoflawcorrectly.

Keywords:LiveStreaming;networkBroadcast;Copyright;analysisoflaw

0引言

近年恚网红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网络直播平台日益受到线上用户的追捧,网络直播平台作为线上网红的重要载体,在传播相关内容时必须重视从法律的角度规范相关行为。从学术角度来看,近年来,相关学者从法律或者法治层面对网络直播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网络直播平台健康发展的研究,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色情直播、暴力直播等方面,主张加大对网络直播平台行为的预防、规范和约束[1-3];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是关于股权资本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有资本独资或控股网络直播平台等方面,主张网络直播平台在股权资本方面不能忽视和触碰法律底线[4]。内容著作权是作者或著作权人应当享有的权利,网络直播平台在发生直播行为时也会涉及到内容著作权方面,无论是翻唱歌曲,还是直播游戏都涉及到了内容著作权的问题。而现有研究缺乏从法律层面来分析和研究直播行为与著作权的关系问题,因此,研究直播平台内容著作权的法律行为,对健全完善网络直播的法律规范及管理,促进直播红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网络直播的发展现状

网络直播最早源于电子竞技游戏的比赛直播[5],网络直播平台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最初的网络直播只是一种简单的休闲娱乐行为,但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直播逐渐职业化,众多直播平台的出现又进一步推动网络直播走向产业化。2016年被誉为直播年,资本力量推动了直播行业的迅速发展,涌现出以游戏直播、泛娱乐直播、平台自制综艺节目等为主的多家大型直播平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根据中投顾问的《2017-2021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基于2015年数据显示[6],30岁以下关注直播人群占比60%,其影响力不容小觑。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直播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维持网络直播的健康发展,加强监督和管理已经势在必行,尤其是从法律层面来讲,必须加大对网络直播的规范力度。

2网络直播平台面临的法律风险

网络直播平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由于发展过于迅猛,在监管技术、手段、政策和法规等方面还不健全,因此,网络直播平台还存在三个方面的法律风险。

2.1传播低俗不健康内容等方面的风险

网络直播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是网络主播,而网络主播通过吸引众多粉丝关注等手段,来提升人气,推动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为了能够吸引受众,进而提高人气,许多主播往往通过口无遮拦、言语低俗等不健康的方式来与受众互动;甚至有的主播在平台上直播吸毒、、飙车等触犯法律的行为。而对于网络直播平台来说,主播的高人气值也能提高平台的知名度和经济收益,因此,许多平台往往放松监管,甚至有包庇和纵容之嫌。根据我国现有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上述直播行为都存在触犯法律的嫌疑,必须引起互联网主管部门的重视,同时,直播平台也要引以为戒,避免因传播低俗不健康的内容而触犯法律。

2.2侵犯他人肖像权和隐私权的风险

网络直播的形式越来越丰富,除了经常出现的一对多的聊天直播外,还有其他很多形式的直播,例如户外直播,探险直播,吃饭、健身等日常行为的直播等等。这些直播往往在播出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不知情的人或者其他事物,如直播健身运动,健身房里的其他人可能在直播过程中一点都不知晓。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种未经授权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在直播平台公开的做法,涉嫌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

2.3知识产权风险

这种风险是指由于在直播过程中使用了未经授权的作品而存在发生侵权的可能性,该类风险也是本文要重点进行分析的一种直播行为。例如,翻唱当红歌手的歌曲是现在直播平台的部分主播赖以成名的手段之一,虽然其中某些主播展现出了极大的音乐潜力,但仍不能否认其翻唱行为,如未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可能存在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法律风险。虽然,就目前情况而言,还并未出现因直播版权问题产生的网络直播纠纷,但专家提示,这种直播行为存在着较高的法律风险,也应该努力避免。

3网络直播行为的法律分析

根据以上描述,网络直播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而网络直播翻唱和电子游戏是现有直播平台的两种主要形式,本文重点讨论这两种有关著作权的直播行为,从法律层面来分析和研究直播行为与著作权的关系问题。

3.1网络直播翻唱行为的法律分析

翻唱是指将已经发表并由他人演唱的歌曲根据自己的风格重新演唱,不改变原作品的行为。通过网络实地调研发现,某大型网络直播平台在固定的时间段内的直播内容,都是依靠音乐播放器软件或电脑录音软件,有少数辅以吉他、钢琴等乐器,翻唱他人已的音乐作品,观看者少t几千人,多者可达数十万。翻唱当红歌手的歌曲是直播平台部分主播赖以成名的捷径,但是如未取得著作权人许可,都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了著作权人的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另根据《著作权法》第37条的规定,使用他人作品演出,表演者(演员、演出单位)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由演出组织者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表演者方可进行公开表演。一般情况下,主播直播的内容并不是由平台规定的,而是由其自行选择,多数主播也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直播内容,如游戏、翻唱、舞蹈等,部分主播的翻唱行为因其在一个面向公众的直播平台上公开表演他人作品,其直播受众亦不固定,只是形式较为新颖,由常规的公共场合表演转为互联网直播表演,应当取得作品创作者的许可。直播平台本身也会定期举行一定形式的活动来吸引观众,如组织翻唱比赛,在这种情况下直播平台成为了表演组织者,参赛者的曲目也应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在现实生活中,网民观看直播,往往不需付出费用,只需要登录网页即可观看,表面上这种直播是不盈利的,那么这是否属于《著作权法》第22条所规定的法定许可使用情形?根据《著作权法》第22条第九款规定,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可见该法条的核心要件是表演者进行表演,既未向观众收费,表演者也未取得报酬。

网络主播分签约主播和未签约主播两种形式,签约主播与直播平台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由直播平台向其发放报酬;未签约主播则只能以虚拟礼物向平台兑换报酬。同时直播平台本身可以通过从观众购买并赠与主播的虚拟礼物中抽取分成,其巨大的观看量也可进行流量变现,植入广告或者引导分流等都可以为直播平台带来许多收入,某些宣传方式较为前卫的企业甚至选择以直播方式进行新产品的。由此可以看出,至少从直播平台的角度来讲,与其形成劳动关系的主播进行对他人作品的公开表演(翻唱),并不符合《著作权法》第22条第九款规定的情形,仍需要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否则即构成侵权行为。当然,若是有主播借助直播平台表演由自己创作的作品,或是经著作权人许可表演作品,则当然不属于侵权行为。

3.2游戏直播行为的法律分析

电子游戏相比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及二十一世纪初,得到了颠覆性的发展,无论是从其画面表现力还是游玩形式、系统机制,都出现了巨大革新。当下电子游戏的一大特点便是与互联网联系紧密,在线游戏完全依靠互联网运行,而单机游戏也往往具有在线模式,其次要内容也需要互联网进行游玩。许多游戏更是开发了视频录制系统,使玩家可以上传、分享自己的游戏表现,增强互动性,提升游玩乐趣。与此同时,随着直播大潮来临,许多玩家通过视频直播软件,摇身一变成为游戏主播,提升自身知名度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利益。

这就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电子游戏作为作品的一种,是不是应该赋予其表演权?过去并不会有针对该问题的讨论,因为当时的电子游戏,难以进行向公众展示的游玩,仅存在极少数的面向公众的电子竞技比赛,影响力也相对有限。但如今情况不同,每个游戏玩家,尤其是技术优秀的玩家,都可以轻易通过上传视频、直播等方式在网络上向他人展示其技术,该行为也并不是单纯的游玩行为,具有表演的性质。在传统观念来看,音乐、戏剧、电影、电视剧等才可以被表演,而游戏作为一种计算机软件,何谈表演一说。

从表现形式来看,音乐是通过一定的乐器或人声或二者结合,以特定的曲调进行演奏或演唱,从而带给人们感官上的愉悦和享受;而戏剧、电影等,则是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台词念白等,带给人们享受和思考。笔者认为表演的核心要素在于将作品以一定动态形式表现出来,并给人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和享受,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几种作品。我们可以将游戏形式的表演与演奏乐器进行类比,游戏就类似于特定的曲谱,玩家通过计算机进行表演,为人们提供欢乐,至于表演水平高低则不关心。在这里必须指出,许多游戏玩家开发出的某一种特殊游戏方法,可以为游玩带来优势,这种并不属于对游戏的再创造,而是利用系统机制产生的效果,换言之,该方法都在游戏的设计之内,只不过处于一种等待发现的状态,该特定玩家只是发现了这一个机制而已。因此笔者认为,以当下电子游戏的发展程度而言,对于一切游戏,都应被赋予表演权,网络技术的极大发展导致每一款游戏,无论是单机还是在线游戏,都有被玩家公开展示的可能性,而且从游戏系统的设置上看,许多游戏本身就包含了录制系统,这也在实质上鼓励玩家对游戏内容进行公开展示,那么表演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既然赋予了电子游戏表演权,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许可问题,游戏开发组织自然是拥有对该作品的表演权,那么玩家公开展示其游玩技术,是否需要得到开发组织的授权?笔者认为从开发者对游戏的设计意图来讲,可以推定开发者在游戏发售时,一并将表演权赋予了购买的玩家,允许其自由表演。该推定的理由如下:其一,如上文论述,开发者设置录制系统就是为了满足玩家向朋友、亲属甚至公众展示的需求,这样的推定在其合理设想范围内;第二,赋予玩家表演权有助于游戏的宣传,以此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电子游戏在现在也属于一种常见的虚拟商品,但是由于诸多社会偏见以及游戏开发组织本身的财力限制,导致该类作品很少以常规方式进行宣传,比如电视广告、电台广播、公开放映等等,电子游戏更加注重实际展示和口碑宣传,所以依靠玩家本身作为宣传载体就很重要,玩家向他人展示自己游玩技术的行为可以吸引更多的玩家购买该游戏,所以当然要授予玩家表演权。那么随之而来的,则是玩家在其进行对公众展示的表演行为,也就是游戏直播,是否应该给予其表演者权。《著作权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下列权利:

(一)表明表演者身份;

(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

(四)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

(五)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

(六)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被许可人以前款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方式使用作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部分玩家在进行表演活动时,并非仅仅直播游戏内容,而另外在画面中插入自己的形象,以类似于视频聊天的形式与其观众进行互动,他们之中不少人也因其外形、声音、表情、肢体语言等得到观众的喜爱和支持,那么这类既包括游戏内容、又包括玩家个人形象的融合一体的表演,相比单纯的游戏表演而言,更值得保护,这类表演不仅展现了游戏本身的内涵,而且加入了玩家个人作为表演者的智慧劳动,让该表演更具有吸引力。

直播行业的火爆,造就了另一批直播行业从业者,即依靠游戏主播的直播内容,通过对其进行剪辑或艺术加工,制造喜剧效果,从而获益的视频制作者,他们属于直播行业的次生现象。部分该类制作者可以与主播形成良性循环,一方提供内容素材,另一方提高主播本身的知名度,两者互惠互利。但也有部分人仅仅通过盗播、偷录等方式,直接`取主播直播内容,获取利益。因此赋予游戏主播表演者权,有助于其在未来通过适当方式,维护其合法权益,也能对直播主行业和视频后期制作这一次生行业进行更好地区分。虽然直播行业前景尚不明朗,但在司法层面也应对其进行保护,更何况现行法律完全可以在框架内对其进行规制,没有创设新法的必要。

4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当下直播平台存在的两种主要的有关著作权的直播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目前还没有出现被媒体报道的直播平台侵权案件,希望本文可以为将来可能发生的潜在纠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郭雁云.新媒体视域下网络直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法制博览,2017(2):187-188.

[2]彭韵佳.群雄逐鹿下的网络视频直播平台[J].新闻论坛,2016(6):7-11.

[3]王江山.透视中国网络直播当前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321.

[4]刘金星.让网络直播平台运行在法治轨道上[J].新闻前哨,2016(8):48-50.

网络直播论文篇3

关键词:网络直播营销;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朱婧婧(2001.03-),女,汉族,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保障系,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基金:甘肃农业大学2020年SRtp项目"项目名称: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014010"的结项成果;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网络直播是新时代互联网经济孕育的新产物。直至2016年,其井喷式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网络直播营销的商业模式,并使该商业模式迅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新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商业模式之一。网络信息化时代下,该商业模式几乎占领了各大消费市场。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其无疑是网络电子信息产品最庞大的使用群体和网络信息化时代下各种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潜在市场。所以,其生活方式的表现将对网络化的商业模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无疑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更好地去了解及探索网络直播营销的商业模式将会如何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态度及消费行为的倾向,以便为大学生提出合理的建议。因而基于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本项研究将从量的角度对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群体在行为与态度方面的表现进行探索与思考。

2.研究意义

在本文中,笔者所要探索和回答的问题主要在生活行为和生活态度方面。网络直播营销对大一至大四的在校大学生产生了何种影响?通过这些影响,我们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调查兰州市安宁区的本科在校大学生对于网络直播营销的态度和行为取向,分析网络直播营销对其是否产生影响,进而来探讨网络直播营销中出现的问题及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建议。其研究意义具体如下:

(1)理论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以对有关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议题提供比较系统的知识参考,同时可验证前人研究该营销模式对大学生消费影响方面的相关理论。

(2)实践意义

本课题样本的规模和性质将允许我们在不同高校之间进行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影响的多重比较,且本课题为日后网络直播营销的发展及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本课题选取了兰州市安宁区的"兰州城市学院"和"甘肃农业大学"两所学校中的所有本科在校大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调查总体及分析单位,并通过"定量"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的研究方法、"非概率抽样"中"偶遇抽样"的抽样方法抽取了110名大一至大四的本科在校大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调查样本,并以"问卷"作为本次调查的调查工具。

1.资料收集方法

本课题通过"自填式问卷法"中的"个别发送法"来收集资料并辅以"观察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说明。问卷分别从生活行为及生活态度两个维度出发,就大学生生活方式这一因变量,考察了与网络直播营销有关的相关自变量。研究资料收集过程以"试调查"、"问卷发放"和"问卷回收"三个阶段依次展开。总共发放试调查问卷13份,正式问卷110份,且经过最后的筛选,得有效问卷99份,废卷11份,有效回收率为90%.其中,男生57名,女生42名,且大一人数为32人,大二人数为30人,大三人数为17人,大四人数为20人。因此,从问卷回收的总体情况来看,本次问卷的质量较高。

2.资料分析方法

因为本课题最终所得数据主要以定类或定序为主,所以笔者主要借助了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进行了分析。

三、网络直播营销影响下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现状

本课题在了解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后,主要通过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行为两个维度对课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1.网络直播营销影响下大学生生活态度的现状

在生活态度方面,笔者主要从网络直播营销可能会使大学生产生购买意愿产品的类型、网络直播营销相比传统广告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点、大学生最喜欢的网络直播营销模式、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的态度及评价几个方面对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态度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具体如下:

第一,在大学生中,被服饰类吸引而产生购买意愿的人数最多,占总人群的17%.其余被美食类、美妆类产品、游戏娱乐类、书籍学习类、日常用品类、健身类和其他类吸引而产生购买意愿的人数分别占总人群的16.3%、13.8%、11.6%、11.6%、11.6%、7.2%和4.3%,而无任何购买意愿的人仅占调查总体的2.2%.这说明服饰类及美食类的直播营销更易使大学生产生购买意愿。

第二,在网络直播营销过程中,被直播的娱乐性所吸引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9.6%.其次是被直播的实用性所吸引的人群,其占总人数的51.5%,再次是被直播的双向互动性所吸引的人群,其占总人数的47.5%,而后是被博主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的人群,其占总人数的27.3%,最后是被直播的优惠券所吸引的人群,其占总人数的26.3%,至于选择被其他类所吸引的人群,其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1%.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与传统广告相比,大学生更喜欢卷入参与型的网络直播营销模式。

第三,60%的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的态度保持中立,30%的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的态度为支持,仅有9%的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持反对态度,所以总体而言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模式的接受度普遍较高。

第四,28%的大学生认为直播缺乏消费者权益保障且评价体系不完善。24.7%的大学生认为主播之间恶性竞争且商家造假数据很严重。21.6%的大学生认为消费人群管控不够。20.8%的大学生认为直播的门槛低,且缺乏监管。最后,还有4.6%的大学生认为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这说明,在现在的网络直播营销模式中,仍存在许多的弊病。同时,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模式在关于权益保护及售后服务方面的关注普遍较高。

2.网络直播营销影响下大学生生活行为的现状

在生活行为方面,笔者主要从观看网络直播的频次、是否购买过网络主播推荐过的产品、观看网络直播的主要目的、观看网络直播的类型、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其具体如下:

第一,大一年级的调查对象中观看网络直播人数为23人,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可能由于部分高年级学生要准备考研深造或者实习等客观原因的影响,观看网络直播的人数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由问卷数据可知,在大一至大四的调查对象中,平均每月观看一次的总人数为20人,平均每周观看一次的总人数为34人,平均每天观看一次的总人数为27人。由此可见,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在观看网络直播时的频率依然较高。

第二,36.4%的大学生从不购买主播推荐过的产品,44.4%的大学生偶尔购买主播推荐过的产品,19.2%的大学生经常购买主播推荐过的产品。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会购买主播推荐过的产品,但仍有极少数的大学生会因为网络直播营销的影响而产生消费行为。

第三,35%的大学生是为了空闲时间娱乐观看网络直播营销的相关视频,22%的大学生是为了观看教程而收看网络直播营销的直播,20%的大学生是为了购买产品而收看网络直播营销直播,还有11%的大学生是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去观看直播,而仅有6%的大学生从来不看网络直播。这说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在观看网络直播营销方面的东西,且大多数人的收看目的在于娱乐。

大学生观看直播的类型图

第四,由上图可以看出,观看游戏直播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19.5%,而观看日常直播的类型仅占5.1%,且不乏有3%从来都不看直播的大学生群体。这说明,网络直播营销会极大程度影响大学生在选择观看游戏等娱乐类直播营销的行为,从而使大量时间被挤占。

第五,50%以上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会受到网络直播营销的影响,仅有5%以下的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并不会受到网络直播的影响。这说明,网络直播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四、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通过分析,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在网络直播营销视频的影响下,大学生群体对服饰和美食产品类的购买意愿表现得更为强烈。因此,大学生是否应该在这种购买意愿的影响下避免冲动消费?

第二,在实际购买的过程中,仍有极少数的大学生会因为网络直播营销而产生购买行为。因此,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实际购买的过程中理性消费?

第三,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广告而言,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于其娱乐性、实用性及双向的互动性。且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更倾向于卷入参与式的营销模式。因此,大学生是否应该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自觉维护网络直播环境?

第四,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网络直播营销商业模式的评价都聚焦于其缺乏对消费者权益保障和评价体系完善方面的内容。因此,大学生是否应该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

第五,在观看网络直播营销的过程中,大学生观看网络直播营销时的频率都相对较高。因此,大学生是否应该合理利用时间?

第六,多数大学生观看网络直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娱乐,对自我提升及实用型网络直播营销类型的视频观看较少,且直播类型绝大多数都是以游戏为主,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得出一个结论:网络直播营销的相关视频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大学生学习的时间。因此,大学生是否应该有选择的观看直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本课题只抽取了安宁区甘肃农业大学和兰州城市学院的本科在校大学生作为样本来进行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结果和代表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网络直播营销时代下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建议

针对近年来网络直播营销的兴起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笔者主要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避免产生冲动消费行为。由于网络直播营销主播的口才和商品推荐能力,易使大学生在消费时对主播所推荐的商品产生盲目信任、追求主播同款等心理购买倾向,从而导致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易忽略商品的质量和实用性。因此,大学生应避免冲动消费。

第二,明确自身消费需求,理性消费。部分大学生可能会由于对营销主播存在盲目崇拜行为,即被营销主播的人格魅力所吸引,从而产生部分消费支出,且大部分大学生生活费来自父母,额外支出易对大学生形成经济压力。因此,大学生在购买网络直播中的商品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需求,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购买产品,理性消费。

第三,自觉维护网络直播环境。大学生在观看直播时,可通过互动栏发送弹幕进行自由评论,但缺乏监管机制,直播间秩序混乱。因此,大学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禁发私人信息和不良言语,与他人共同营造和谐良好的直播营销氛围。

第四,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网络直播平台对于直播中的商品缺乏严格监控,使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而无法被保护。因此大学生应增强自身维权意识,向有关部门对网络直播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反映并投诉。

第五,合理安排时间。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提升自身能力。因此,大学生在观看网络直播营销的相关内容时,应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以免挤占日常生活中做其他事务的时间。

第六,有选择地观看直播。网络直播具有多样性和领域性,大学生可以观看一些office办公基础知识和英语发音技巧等与应用型知识相关的直播营销,适度选择消费,提升自身软实力。

六、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化商业模式的日益发展,网络直播营销的商业模式也必将在未来的商业营销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基于本研究在未来网络化的商业大环境中,作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网络直播营销等网络化商业模式的影响,我们应做好自己的时间规划,明确自己的风向标,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来认识新时代的商业模式。而网络直播营销等新潮的商业模式也应该及时根据大学生等消费群体在生活方式上的改变,而及时做好发展策略方面的调整,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吴琼,卜斌网络直播下品牌营销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4):90-91.

[2]罗子盈。论网络直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记者摇篮2019(11):117-119.

[3]钟风云,牛哲鸣。网络直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36-37.

[4]兰岚,梁婧雯,王一诺关于网络直播营销对大学生消费影响的调查[J].中国商论,2019(13):87-90.

[5]周国林,伍珈汛,付开放,王宣涛直播平台的商业模式研究--以斗鱼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9,20(03):102-112.

[6]王力。移动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9(03):126-129.

[7]赵小丽,王泽众。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J]河南农业,2019(06):21-23.

[8]但鸣啸,武峰。网络直播营销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实证研究[J]管理观察,2018(36):41-44.

网络直播论文篇4

【关键字】受众新受众研究网路传播御宅族

受众研究作为大众传播中比较固定的角色,经历了多重视野。在面对后工业时代和消费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网络的出现,对受众的界定和行为模式的分析则更为复杂和新颖。

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方面是传统媒介传播市场的份额在不断收缩,其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在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则是新兴媒介(如博客、BBS等)的勃兴与活跃、传播通路的激增、海量信息的堆积以及表达意见的莫衷一是,这便是现阶段传播力量建构所面对的社会语境。在这种社会传播语境下,再由于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当代媒介文化在内容上更加具有极强的“扩张性”。从一元文化向多元文化,从单层次传播到多层次传播,媒介的内容日渐复杂多变,现代传播媒介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各个层次的联系和影响更加紧密。

一、受众研究发展历程

(一)关于受众

受众,简单来说,就是接受信息的人。他既包括大规模信息传播中的群体,即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的个体。随着网络传播的出现,受众中又加入一个新的成员“网众”。

受众在网络媒介中赋予了新的涵义,无论是信息的者还是接受者,他们首先都是网络媒介的共同使用者。网络受众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团体或国家,即既包括传统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也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受传者。

(二)受众研究基本途径

英国传播学大师麦奎尔(D•mcquail)1994年将大众传播学受众研究区分为三种不同的传统或途径,即“结构的”、“行为的”和“文化的”。“结构的”受众研究是指以社会学理论为背景,以协助传播管理为宗旨而进行的受众调查研究,本质上是根据受众的构成与总人口的社会结构的关系来描述受众,以便迅速而全面地提供一种反馈。“行为的”受众研究是指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为背景,运用实验或准实验方法,旨在探索大众传播与人类心理、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的诸般研究。“文化的”受众研究是指以人文科学为理论背景,运用定性及民族志学方法,旨在了解受众解读与媒介文本的关系,以及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之一部分的媒介使用经验的研究。三种研究途径中,前两种均形成于二三十年代,迄今为止仍是主流研究途径;后一种形成于80年代,是受众研究领域的新起的研究途径。

二、网络传播环境下受众的转变

网络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已经成为今日社会生活、特别是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最具支配性和主宰性的力量之一。现代媒介就是电子媒介,其传播速度无与伦比地加快,达到了“即时性”的程度,传播空间无限扩展。网络传播以海量信息为背景,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应。电子媒介的兴起向纸质媒介的一统天下的局面发出了强势的挑战。媒介文化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大众文化走向前台,城市文化快速传播蔓延,时尚文化大批量复制,采用了浪潮式的运作方式。网络文化正逐步改变我们的交往方式。网络传播的出现,也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受众的地位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

面对网络传播这个新的领域,分众传播出现了更为积极的变化。可以说后分众化的传播时代已经到来。这样的分众传播并不以传播者的意志为转移,而以受众的选择为标志。

(一)网络受众的新特点

1、传统议程设置的削弱和受众主动性的增强

威尔伯.斯拉姆说过:“大众传播的接受者力求掌握信息的个人控制权的趋势将越来越强,而信息垄断集中的形式将被改变。”这一语言在今天的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中得到实现。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利,不仅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在网上自由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是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人们在瞬间就能进行角色互换。每个人都可以是传播者,每个人又可以受众。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已经无法合理地解释网络传播,互联网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非线性的传播样式。网络的互性给于人们转换角色的自由,受众可以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可以主动掌握和控制信息,并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活动中去。

对于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来说,网络传播环境大大削弱了传播者的主控地位,相反,受众关注和探讨多的话题更能成为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比如网络草根的兴起和备受追捧,芙蓉姐姐,二月丫头等网络红人成为网络话题的焦点。再者,比如百度贴吧和天涯,猫扑等论坛,都是按照不同的话题进行分类,而且排序是根据网民们的跟帖数来决定的。更让受众拥有话题的主动权。

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中描述的到:从前所说的大众传媒正演变为个人化的双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给”消费者,人们把所需要的信息“拉出来”,并参与到其创造信息的活动中。这也使原来关于大众传媒对受众产生“议程设置”这一理论受到一定的挑战。在网络上,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BBS自由选择信息接收表达观点,所有用户都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逻辑上地位是平等的[4]。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网络的交互性特征提供了物质保障,使得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电子论坛进行同步或异步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对传播者而言,在第一时间了解受众的反应和想法,掌握信息传播效果,以便对自己的传播行为作出评价和修正,对受众而言,除了可以直接对传播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外,还能从传播者那获取新闻背后的信息。

2、“重新村落化”的交流方式的回归

在麦克卢汉看来,“地球村”(globalvillage)的主要含义并不是指发达的传媒使地球变小了,而是指人们的交往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和文化形态的重大变化。交通工具的发达曾经使地球上的原有“村落”都市化,人与人的直接交往被迫中断,由直接的、口语化的交往变成了非直接的、文字化的交往。而电子媒介又实施着反都市化,即“重新村落化”,消解城市的集权,使人在交往方式上重新回到个人对个人的交往。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可以理解为有两层含义,一是传媒的发达与信息的透明度促进了全球化,二是人与人的交往方式重返“村落化”。网络的高速交互传播使得“环球一村庄”成为现实,“地球村”里的居民,借助网络可以很方便地与远在千里万里之外的朋友或者是陌生人进行交流,聆听别人的意见,传播自己的观点。同时,由于现实传播时空在网络世界里的极大压缩,人际沟通便捷和自主选择性的极大提高,具有共同兴趣爱好或者地域临近的网民也就更容易形成众多的“孤岛”。在网络传播出现以前,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和广播,由于种种原因,都很难达到网络传播这样良好的沟通效果。当然,一方面,网络满足了网民远程传播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同时形成了新的沟通隔阂,造成了大众在现实中沟通的相对减少。但总的说来,网络传播效果的良好沟通性优于以往任何传播渠道,带给传播者和受众的满足感也更强烈。

(二)网络受众“使用与满足”理论应用

“使用与满足”研究(usesandgratificationsapproach)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最初是一些学者对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机进行的研究。1974年,传播学家e•卡兹等人进一步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网络传播内容的极大泛化、兴趣化、明确化和虚拟化,既在拓宽人类生活环境的同时,也让传播内容的极大丰富。网络的非文本性和超文本链接,交互性等特点让受众能自由选择和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得到相应的信息。或者满足社交和自己心里的需要进入网络论坛,发帖根帖等。大多时候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传统媒体诸如报纸、电视不同,网络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更加注重受众的能动性。是以受众为中心和主体的传播。

三、对网络传播中出现的“宅男”“宅女”的受众分析

(一)“御宅”的指代

“御宅”是网络传播下新出现的指代名词,这个字在日文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你的家”。是一种对对方比较尊敬的称呼。到了80年代,当时动漫画迷之间以御宅来互相称呼,例如说“请展示你(御宅)的收藏”。到了现在,御宅是指一些人过份沉迷于某种事物,例如动漫画、游戏,现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对网络媒体的沉迷等。当下流行的词“宅女”“宅男”,源于电子信息高度发展的日本,是指以网络为生的人群,这也是传播媒介对于现代人群的影响之一。

(二)“御宅族”的社会角色分析

我们则可以从文化和符号的路径来分析当前的“宅男”“宅女”的网络现象。从社会文化语境来看,“宅男”“宅女”一般是指20岁以下的新人类,他们的成长伴随着媒介的发展和繁荣。他们的童年基本是伴随着电视媒介成长的,等成年以后网络的兴起,让他们基本上不看报纸,从小就习惯于影视语言和网络语言,对时尚信息反应迅速。。因此,他们完全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且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没有意义,每天过着很满足的生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御宅族会寻找某种特别事物作为媒介从而辅助封闭自己。

我们通常说的“宅男”“宅女”,大多是80后的新兴人类,他们处于后结构主义的思潮,将媒介文化中的各种偶像和图像杂揉拼汇,挑战传统的审美观念和传统界限,打破高雅和低俗艺术的界限。将个人主义在网络文化中无限放大。比如网络出身的宁财神,步非烟等,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网络一族,现在,他们的作品已经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SoHo一族、播客、威客的出现,都为“宅男”“宅女”提供了网络生存空间,同时又能通过网络的一些工作得到现实的物质保障。但是,这种媒介依存让他们减少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这也让我们要更加关注由此产生的“文化隔离”和其他影响。

【参考文献】

[1](英)麦奎尔著•潘邦顺译•大众传播理论〔m〕•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1996

[2](英)奥利弗•博伊德-巴特雷克里斯•牛博尔德著•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m〕•新华出版社2004.1

[3]石燕红网络传播中的受众诠释〔C〕•国际新闻界1999.3

[4](英)尼葛洛庞蒂〔m〕•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

网络直播论文篇5

关键词网络传播;传统新闻;挑战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20-0037-02

1网络传媒的特征

网上的传播活动也表现出复杂多样、平等、互动的特征。

1.1从传播方式来看,网络传播主要可以分成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两大类

同步和异步这两个概念来源于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过程。在网络通信中,接收方的采样速度如果和发送方发出的比特的到达速度保持一致,那么收发双方就进入了同步,这时的数据传输状态叫同步传输。所谓异步传输,是指接收方并不知道数据会在什么时候到达,因此,每次异步传输的信息都以一个起始位开头,以便给接收方一个响应、接收和缓存数据比特的时间。

根据传者与受者数量的不同,网络同步/异步传播还可分为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多人及多人对多人的同步/异步传播,如:网络在线寻呼就属于个人对个人的同步传播,网络聊天室里进行的活动包括个人对个人和个人对多人的同步传播,网上的电子邮件来往属于个人对个人的异步传播,而新闻组和BBS讨论区里的活动则包括个人对多人及多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当然,网络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传播活动,譬如有人会在BBS讨论区进行“版聊”(即在版面上以发帖子的形式进行聊天),尽管这种活动大多数情况下是被禁止的,但这时讨论区的传播活动就变成了个人对多人及多人对多人的同步传播;再如个人有时也会使用电子邮件的群发功能,这时的传播活动就变成个人对多人的异步传播。因此,对网络传播活动进行划分的标准也不是绝对的。

1.2从传播内容来看,网上的传播内容十分丰富,简直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从新闻时事信息到情感交流内容,从商业发展情报到生活服务咨讯,从大众娱乐快报到专业研究报告,几乎涵盖个人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每一个网络用户都是网上传播内容的潜在构建者,只要是用户感兴趣或有需求的信息,网上就会出现相关的内容。仔细分析起来,网络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使用者个人,一类是其他媒体。使用者个人提供的信息通常被称为原创作品,这类作品可能来源于作者个人的直接体验,也可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由于原创作品具有直接性和创新性,同时凝聚了作者的智力和心血,因此这类作品在网上广受欢迎,而且在很多时候成为引发讨论的导火索。第二类来源于其他媒体的信息主要是指网络直接转载或略经改编后转载的内容,转载来源主要是报刊、广播、电视、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体。

总的说来,正是由于网络用户具有多样性需求,而网络技术又恰恰提供了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这才形成了网络传播内容复杂多样的特点。从这些内容的表现形式来看,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应有尽有,尤其是超文本技术的使用,使得网络信息的传播跳出了单一的线性传播模式。由于信息在网络空间的相互链接,通过简单的点击,用户就可以方便地从一条信息跳到另一条信息从而使得网络传播更加符合人脑的思维特点。

2互联网媒体给传统新闻传播带来的挑战

2.1模式向度上从单向线性转向双向互动

线性传播模式,强调传播者的“把关人”角色,从某些方面放映了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媒介所含有的单向传播的特点,但它将复杂的人类传播简单化,忽略了受众反馈活动的存在和社会因素的复杂性,导致了若干研究上的偏见。双向传播模式这种双向的关系是建立在反馈机制上的,传播模式研究开始突破单向线性模式的局限,逐步转向注重信息反馈,注重传播效果,注重受众地位。

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卡茨―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模式、传统议程设置模式、传统把关模式都显示了典型的直线单向的传播过程。霍尔的编码―译码模式是模式向度的一个重要转向,他所提出的三种解读立场重新确认了受众在电视消费中的重要参与角色。

2.2模式类型上从传递模式转向接受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两级传播模式、议程设置模式、传统把关模式、“电视对个人行为之影响的心理学模式”和涵化条件模式等传播模式多强调传输者取向在意义上的传送,认为接受者的取向是一个使用与满足的认知过程,也即是传输模式。

自霍尔的编码―译码模式后出现的传播模式如使用和满足模式,受众到达、选择和欣赏模式,在传输者取向上开始强调“偏好型译码”,接受者取向上强调“差异性译码/意义建构”,即转向接受模式。

2.3议程设置的流向呈现多向性

网络为受众提供了自由选择议题的平台,向大众传播信息已经不是专业传播机构的特权。在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流向不仅仅只是从传统媒体流向网民或网络媒体,在很多情况下,网民或网络媒体的信息或意见也会流向传统媒体,甚至出现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在信息或意见上的双向对流。网民议程设置具有双向、互动的、参与的、自下而上的等特征。

2.4议程设置的主体呈现多元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的主体不仅仅只是专业传统媒介组织,还包括政府、网民特别是意见领袖、新闻网站、商业门户网站等主体。

网民包含有各种利益取向的群体,这些群体在舆论形成过程中也会进行议程博弈,甚至出现“群体极化”现象,网络传播者泛化及把关人缺乏使得议题在传播过程中可能朝任何一个方向发展,路径不确定并经常进行转换,这导致原有的议题可以衍生出多个与之相关乃至无关的议题。

网民议程设置的自发性、分散性、随意性、私人性、个性化等特征,为网络时代的议程设置增添了丰富的议题内容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受众通过开放的网络话语权编织着一个属于个人的价值体系,他们不再机械地套用大众媒体的那一套传统体系,因而也就能加速、消解或重构传统媒体为公众所设置的议程。

3结论

人们的传播活动越来越多模式化,一方面,人们在网上同时使用多种应用,同时进行多种活动。另一方面,人们的网上活动也与网下密切相关,虚拟现实的理想情景已经在我们身边出现。人们的各种各样的生活都是通过不同的网络媒体同外界进行交流和获知的。

参考文献

[1]彭晶晶.网络传媒――公共领域再次转型的契机[J].安康师专学报,2005(1).

网络直播论文篇6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舆情;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239-02

截至2013年底,全国网民数量过6亿,手机通信网民规模超过5亿人。2013年,以微博、微信、QQ、论坛等为代表的自媒体成为一些突发事件、热点话题的信息源,自媒体舆论场初步形成。近几年与高校直接相关在自媒体上首先爆发的突发公共事件、热点话题层出不穷,部分事件没有得到及时处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损害了高校声誉,波及了高校稳定。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特征

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数字科技的手段(如:微博、微信、人人、维基、BBS、QQ等)向不特定的群体或特定个体传递关于他们自己信息的媒体称为自媒体。其传播以网络为媒介,传播内容呈现出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为主的多样化形态,受众为横跨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人群。网络舆情是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属于一般公众网络舆情子集,是社会舆情的一部分,又由于其在舆情主体及信息传播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其还具有如下鲜明特点。

1.舆情主体大众化,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传统媒体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泾渭分明,而自媒体时代两者间界限模糊,信息接受者不仅是旁观者或被动接受者而且是通过发图、文或转发等方式主动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充当了“新闻记者”的身份,如“李刚事件”、“人大招生门”等舆情事件的发生,均由自媒体用户在网络上首发。同时,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具有大量性、同质性思想活跃具有一定知识层次的青年学生组成的集合,存在强烈好奇心、求知欲和责任心,有独立的想法,表达意见的愿望强烈,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能力强,网络媒体使用娴熟,并擅长使用自媒体发表想法、表达诉求。

2.舆情曝光比例高,内容有规律可循。在人民网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研究者抽取了2013年100件热点舆情的首次曝光媒介中,由普通网民和认证网络用户通过互联网自媒体曝光约占47%,自媒体成了热点舆情曝光的主体之一。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内容则无所不包,看似纷繁复杂,事实上可大致分为:沟通交流型、咨询求助型、表达意见型、不满发泄型、其他庸俗化商业化和灰色的网络舆论及垃圾信息等五类。

3.舆情传播“爬山虎”式,“意见领袖”作用明显。自媒体用户可在信息传者与受者间穿梭,有时两者并存,信息出现双向传递接收的“爬山虎”式传播。同时,自媒体媒介环境允许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种沟通交流方式,最终实现信息流的环环互通,但信息传播“结点”发挥作用并不均衡,在信息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意见领袖”,如:微博“大V”、校园论坛“十大牛人”等都在信息传播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4.舆情传播受限少,网络、地理空间传播迅速。传统媒体往往只在有直播信号时才能进行信息实时传播,普通大众对信息接收选择上处于被动地位,对于信息的更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自媒体的舆情内容不再受限于固定的时间、地点、设备等客观条件,自媒体用户甚至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在有移动信号条件下便可便捷地在第一时间通过直播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感。高校和社会网络舆情两者虽在网络空间传播速度差异可忽略不计,但是在地理空间上两者差距明显。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具有同质性的大学生都集中住在宿舍园区,地理位置非常接近,而社会网络舆情具有同质性的主体居住地理位置却相对分散。综合高校学生时间相对闲暇及自身特点,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多数人广泛传播并产生影响。

二、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传播路径分析

通过对现实案例分析不难发现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完整路径为:个别网友爆料网友讨论形成网络舆论压力传统媒体介入有关部门应对再掀波澜及再次应对网友注意力转移网络舆论消退。

第一,个别网友爆料阶段指自媒体(以“微博”、“微信”为代表)始发的信息分散在网络空间,如果不是访问量大的门户网站和论坛或经“意见领袖”、“大V”转发,信息浏览量有限,在未被广泛关注、转发前就埋没在海量网络信息中,往往不会形成舆情,无须给予特别地关注。第二,网友讨论阶段指原本分散在自媒体空间中的信息,在某些传播因子的促进下,引起其他网民关注,信息被多个网站或网页转载,信息访问量增长,形成信息在网络上集中。同时,网友的评论、转发也同步增长,形成网友意见参与讨论的相对集聚,网络舆情形成。第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阶段指网友跟帖、发帖、评论及转发等迅速聚集,“意见领袖”出现并加入进来,进行分析、批判及公开评论,将网民的意见和诉求集中地呈现出来,舆论压力骤增。由网友的讨论到形成网络舆论压力历时较短,多数在半天内可完成,甚至在“意见领袖”转发或发帖后的1―2个小时内即可完成。第四,传统媒体介入阶段指传统媒体参与相关网络舆情传播,形成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交互促进的舆情发展态势,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均将舆情进展作为传播议程的重点加以呈现。处于该阶段的舆情,由于自媒体作用凸显,网友的参与度进一步得到提高,舆情压力进一步增大,舆情中民意诉求进一步强化,第五,有关部门应对阶段指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无论是相关的直接责任主体,还是作为高校管理者的党政部门,在舆论压力形成情况下,处理舆情所涉及的问题难度增大。需要事件处理、媒体传播协同作用,才能正确对舆论引导,单方措施对实施舆情处理效果都不会理想,双方联动才能减少舆情压力持续时间与提升事件处理的网友接受度。第六,再掀波澜及再次应对阶段指直接责任主体和高校党政部门的任何处置做法的细节都会被公开和放大,对于事件处理不公情况引起现实社会网民激动情绪,危及高校稳定和声誉。为此,高校再次应对舆论压力即使采取相关措施解决和钝化事件本身所含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满足网友诉求。第七,网友注意力转移阶段指网友的注意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网络上其他热点事件出现之后,关注原来事件的网友很可能就会转而被新生热点事件所吸引,注意力发生转移,由对原来事件关注度持续下降直到放弃原来事件,转而去关注新热点事件。第八,网络舆论消退阶段指网友对舆论的意见慢慢减少,偶有反弹始终处在消退状态,逐渐经历自然衰变。舆情事件传播中总结或概括出来流行语在网络传播乃至社会公共传播。

三、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1.对网络舆情科学地研判。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科学研判必须以及时迅速获取的最新原始数据为重要基础。为此,高校应首先建立网络舆情事件数据库来收集数据并完成数据资料的整理、归纳,初步判断相对聚集信息是否有形成舆论压力倾向。高校还应更进一步需根据历史网络舆情经典进行案例分析综合德尔菲法等设定网络舆情不同传播阶段的阈值,并运用词频统计、相似度热度排序、词汇语义特征评分、数据挖掘、神经网络等技术方法判断具体网络舆情事件具体所处传播阶段,作为高校党政部门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2.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高校要积极发掘其成为思想教育主阵地潜力,运用其积极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文化占领高校网络阵地。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3.逐步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当前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多集中在宣传部和保卫处,舆情管理工作条块分割明显。为此,高校需形成由宣传、安全部门倡议上至学校党政、下至广大师生的广泛参与,涉及宣传部、保卫处、学生处、团委、信息办、二级学院等多部门之间的联动,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保证各部门间的联系顺畅和协同作战,逐步形成“大宣传”部门,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最大合力。

4.建立权威信息平台。国家政府部门和高校建立权威的自媒体公共信息平台,如:在微博、微信、人人等媒介创建公共服务账号,实现国家政府部门、高校和学生之间的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使得政府和高校开展工作符合时代特点、“接地气”,避免以讹传讹的网络无端造谣事件发生和相对单纯学生被不法分子利用。

5.培养高校“意见领袖”。高校应按照“立足体制内、放眼体制外”的总体思路,发现和培养“意见领袖”,网构出一支发出主流声音、能左右网络话语、爱国、拥党、护校的学生队伍。以高校“意见领袖”为落脚点,不断拓展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在大学中弘扬主旋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融入大学生的思想中。

6.建立健全应急反应机制。对由突发网络舆情所造成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影响波及全体师生,并对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转构成威胁,高校应快速反应,紧急应对,尽可能控制局势,甚至利用行政手段,遏制高校的恶性蔓延,将其危害降到最低。事后对的恶意炒作、挑拨离间的不法分子进行严惩,防止事件进一步蔓延升级。

四、结语

开展自媒体时代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应在深入了解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深入分析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发酵机制和动态传播路径特点的基础上,在舆情的科学研判、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高地、整合高校资源、培养意见领袖、疏堵并举等多方位形成合力,建立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长效引导机制。

参考文献:

[1]Bowans,willisc.wemedia:howaudiencesareshapingthefutureofnewsandinformation[eB/oL].[2013-02-11].http:///wemedia/weblog.php.

[2]王冬梅,吴锦春.网络时代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领力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4(3).

[3]黄婷婷,沈娟,徐雷.自媒体视域下网络舆情现状及引导路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4]刘社瑞,唐双.自媒体时代微博舆情演化与应对策略[J].求索,2011(10).

[5]郑魁,疏学明,袁宏永.网络舆情热点信息自动发现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3).

收稿日期:2014-10-23

网络直播论文篇7

关键词:网络媒介大众传播优势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达受众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而且越来越个性化。正如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所揭示的,不同传媒的特性带来了人们接触媒介方式的变化。在这样一个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相融合的时代中,传播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信息流动的自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信息社会中的受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具有主动性和参与性,也更富有独立的个性。

今天,网络媒体在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形成了较完整的网络新闻传播体系,已经能够和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一样,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并迅速形成社会舆论。《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在加速调查的网民中,有82.6%的网民表示,网络是他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首选。其他依次是电视,占总数的64.5%;报纸,占总数的57.9%;杂志,占总数的18.8%;书籍,占总数的18,7%;广播,占总数的14.4%;其他,占总数的6,9%。这样一个排名充分表明,网络媒体在发挥传媒的功能方面已经达到了不输于其他大众传媒途径的程度。可以肯定地说,网络媒体在今天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传媒形态。

这表明,网络媒介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发展迅速,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本文从网络的崛起、崛起的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部分为结论,即网络媒介的优势。

二、网络媒介的崛起

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经历了几个阶段。而其中之一便包括网络发展成为一种传播媒介,并逐渐为受众所广泛接纳。

1.以微博为例看网络媒介发展的迅速性

从1994年博客面世,到2005年的“博客热”,博客使网络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博得了无数用户的青睐。而如今大火的微博,更是真正使网络实现了大众化,迅速占领市场。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随后,微博本身也成为了新闻发生地。2009年11月21日,针对昆明市螺蛳湾批发市场的群体性事件,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在新浪微博开设了国内第一家政府微博客“微博云南”,并在第一时间对“螺蛳湾”事件作出了简要说明。目前已有一百三十多万人关注了微博云南。“微博云南”开设后,引起社会高度关注。11月23日《人民日报》载文,将“微博云南”称为国内第一家政府微博,并评论说,“现场直播”不一定只在电视上才有,突发事件现场的每个人都可以是“记者”,应对突发事件要“边做边说”,才有主动。

根据事件发生当天每秒钟网友的相关微博的数量,网络上评选出了2011年度twitter微博上的十大热门事件。“碧昂丝在2011mtV音乐录影带颁奖典礼上宣布怀孕”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旗下网站的统计,8月28日这一天,每秒钟有8868条微博在谈论碧昂丝怀孕。

微博作为“个人信息即时共享综合平台”正在深刻改变中国社会,其影响力渗透到了无论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还是日常生活。尽管微博的规模化成长才仅仅两年,但它已经迅速拥有超过两亿的用户,并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主持的“网络舆情智能化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的监测:在2010年,刚刚成长了不到一年的微博已经在各种传播平台的影响力排位中位列第三。根据相关数据推演,2011年,微博作为一种社会舆论和信息交换的传播平台,影响力排位极有可能升至第二,甚至有可能成为第一。面对微博数量的快速增长,传统的主流媒体也争先登上微博这辆大彩车,南方人物、凤凰卫视等均开通了官方微博。

由此可见,微博的草根性、即时性、便捷性,是它迅速发展并占领市场的主要原因。而这些特性也集中体现了网络媒介的优点。

2.网络文化的形成

关于网络文化,中山大学常晋芳下的定义是,“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以文化信息为核心,在网络构成的开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地实现多样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创造,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文化形式总和”。

在互联网上,人们能够利用各种软件设施进行各种活动,诸如电子邮箱、搜索引擎、资料上传或下载服务、各类信息查询、网上聊天室、新闻网、BBS公告栏、免费个人空间主页、网上游戏、网上炒股、网上购物或商务活动、短信服务、网上教育、网络电话、网上支付、视频会议、多媒体娱乐等。几乎过去的各种社会性、日常性的生活与活动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得以实现。

网络文化以技术为基础,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体现了更多的传播自由和平等。在网络交往中,传播主体可以自由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情绪,甚至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身份。网络带给人们更为广阔和自由的交往范围,任何人都能找到一个发言的平台,获得一个发言的机会。

三、原因及分析

网络媒介快速发展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网络媒介具有比其他传统媒体更吸引受众的优势,且更好地适应了当前新闻传播发展现状。它能充分满足受众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信息反馈更为便捷。(二)传统媒体意识到其自身的局限性,纷纷登录网络,在网络上开通了自己的传播平台。从最初主流的传统媒体开通博客,到今天的微博,包括报刊电子版,官方网站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传统媒介对网络媒介的利用也大大推动了网络媒介的发展。(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网络媒介提供了技术支持。科技的支持,是网络媒介崛起与发展的根本保障。(四)人们思想观念上对新媒体的接受度大大提高。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人们习惯于看报看电视。网络媒介最初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接受。随着90后的成长,对网络的接受和认识逐步提高,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所带来的信息便捷,加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更多的人认识到了网络的优越性。上个世纪末计算机专业热,让人们看到了网络的意义。也带动了更多人对网络的接受和认可。直至今天,几乎大部分人都接受了从网络媒介获得信息。

由此可见,在如今这个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自身的优势的到发挥格外重要。美国新媒体专家杰夫·杰维斯(JeffJarvis)认为新的媒体规则是,首先,让人们支配媒体,受众或用户会使用它,否则这种媒体自然要失败;其次,低成本的媒体制作与发行,必然会导致小众,这样媒体成本越低,如果人们参与制作,信息的供应将是无限量的。

四、结论:网络媒介在大众传媒中的优势

有学者认为:“互联网络可以囊括以往传统新闻传媒的一切表现形态和特点,同时具备它们所不具备的特点。”

(一)传播速度迅捷。互联网又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表明了其信息传播速度之快。网络传播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信息传上网络的瞬间便可以同步地到达用户手中。因此,最近很多大的新闻事件,反应最快的常常是网络媒体。尤其是随着图文直播、音频直播和视频直播的出现,网络新闻的时效性日臻完美。研究表明,利用光纤,每秒钟几乎可以传送万亿比特,也就是说,像一根头发丝那样细的光纤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可以传送《华尔街日报》创办以来每期报纸的所有内容。网络传播的这种快速性使传播方式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直接影响了传播信息的实效性。当美国发生“9.11”恐怖事件之时,正是网络传播走在了传播媒介的最前面,最快捷地向世界进行了报道。

(二)内容的海量性。网络传播凭借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快速传播的优势,使自身的传播容量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传播媒介。一个9G的硬盘可以储存45亿汉字的信息量。同时,网络媒体可实行全天24小时发稿。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站和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实行全天候发稿以有十年的时间。网络媒体的每日发稿量(包括条数和篇幅)远远大于传统媒体。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是一个浩瀚的信息数据库。

(三)良好的开放性以及很高的信息共享度。互联网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平台。除了商业型以及新闻性网站需要进行审核以及注册才能运行外,很多学术性的以及大量的个人网站的注册基本上是放开的,门槛很低。也正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平民化,它才真正发展起来,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普通的网络使用者都可以为互联网络提供信息,它承载信息的扩充性是无限的。网络媒体可以依靠这些宝贵的资源,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各方面的信息在允许的范围内收为己用,这种信息共享无疑大大丰富了网络媒体的信息量,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增强。这是电视媒体无法做到的,随着网络媒体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种优势体现得也就越明显。

(四)广泛的传播面。“网上无国界”是对互联网的很好概括。与互联网连接的主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只要你知道ip地址或域名,都可以访问任何与互联网相连的计算机,尽管它在地球的另一半。网络媒体这种跨地域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五)兼具信息传播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网络传播可以进行同步与异步的传播与交流,体现出传播功能上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所谓异步性是相对与同步性来说的,信息的同步传播就是指传播的过程需要传播者与受众同时参与。而网络媒体则脱离了这个限制,信息的者将信息到网络服务器上则完成了他的工作,受众在此后随时可以上网查询该项信息,信息的发送与接受过程不需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异步性。此外,网络同时又可以进行如网上直播或网络会议等多种方式的同步信息传播。这样的特点,使网络信息传播可以满足不同传播形式的要求,使传播双方摆脱了时间的局限性,同时可以即时性的参与其中。BBC的新媒体主管阿斯里·海菲尔德(ashleyHighfield)说,现在媒体的发展正趋向于用户点播和用户制作内容。2008年,BBC用户制作内容占网站内容的2%,但是预计会增长到10%-20%。

(六)自主选择性。对于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不管如何增强互动,受众大部分仍只是以旁观者的姿态在接受信息。并且,信息内容都是由传播者决定的,虽然传播者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会考虑受众的需求,但是受众仍然只有接不接受的自由,而没有选择内容的自由。而人们在浏览互联网查阅信息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的查找信息资料,各取所需。有了互联网,受众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导者,甚至还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直接回馈给传播者,这是网络媒体最突出的优势所在。

(七)具有多媒体特征的综合信息传播方式。匡文波认为:“所谓多媒体,就是使电脑成为一种可以作用于人的多种感知能力的媒体,它集合了多种媒体表现形式来传送信息。”我们知道,网络媒体是基于inteRnetweB网页技术存在的一种新型媒体。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weB网页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因此,网络媒体实际上也就是包含了多种媒体形式的综合型媒体。多媒体的表现力将大大超过单一媒体形式。这是网络媒体先天优势。美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硅尔认为:“真正的‘传播革命’(communicationrevolution)所要求的,不只是讯息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者受众注意力在不同媒介之间分布上的变迁,其最直接的驱动力,一如以往,是技术(technology)。”

(八)网络媒体的信息过程简易,运营成本低廉。传播者在互联网络上消息,只需要在与网络相连的服务器上放置相应的计算机代码。传播者传播信息的过程大大简化。这个过程只需要少数的策划编辑人员及网页制作人员,使用一般的计算机就可以完成,无须大量的播出设备和人员。因此,网络媒体的运营成本很低,小而灵活。

 

 

参考文献:

【1】      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1)

【2】      田智辉,新媒体传播,中国传媒大学,2008(6)

【3】      常晋芳,网络文化的十大悖论,天津社会科学,2003(2)

【4】      匡文波,网络媒体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

网络直播论文篇8

关键词播音主持多维传播语境延伸

播音主持工作一直是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一个播出前沿,承担着重要的传播功能。我国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从建国后到当今时代已经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其具有稳定性、鲜明性和对应性等特点,承担着舆论导向、信息传播以及服务娱乐等重要功能。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传播,当前的传播语境开始向多维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媒体极大的丰富了受众的视野,受众拥有了更多的对接收信息方式的选择权,播音主持的作用也在多维传播语境中得到了延伸。

一、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兴起

播音主持的传统工作根据地是广播电视媒介平台,播音主持工作也一直被视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前沿,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兴起,互联网在民众间的普及率已经大幅度上升,互联网平台正在成为新的播音主持活跃阵地。这就带来了传播语境从单一化向多维化的发展,对传统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近年来,互联网传播平台迅速成长,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也在不断的碰撞与融合。很多传统媒体都开辟了互联网传播途径,以中央电视台为例,中央电视台不仅将其视频节目和影像资料都在网络上进行了同步传播,还专门开通了中国网络电视台。其他地方电视台也不甘落后,纷纷开拓了播音主持的跨平台传播。

此外,互联网媒体也在不断的向传统媒体进军,网络媒体可以对传统媒体的节目进行同步直播,并且还推出了属于网络媒体的播音主持节目,各类音频视频的播音主持人已经受到了广大受众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播音主持功能必然会发生变化,播音主持功能会随着传播媒介的延伸而不断延伸。

二、多维传播语境对播音主持工作的影响

播音主持是一种特色鲜明的语体,其初始阶段主要包括文艺文体播音、通讯文体播音、评论文体播音和新闻文体播音等,播音主持在不断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注重艺术的朗诵类语体、重视交流的谈话类语体、提供参考的评论类语体和传播信息的播报类语体等等②。不同的语体具有不同的表述特征。

1、播音主持的核心特征

(1)播音主持具有稳定性。虽然播音主持的语体众多,但各种语体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别,不同语体各自的语体表现状态比较稳定。

(2)播音主持具有鲜明性。不同的语体都具有其鲜明的语体特征,使播音主持的不同语体一目了然。

(3)播音主持具有对应性。语体特征与其节目具有很强的对应性,例如资讯类节目的主持方式多为播报;评论类节目的主持方式则多为评述结合;谈话类节目则多以交谈的方式来营造交流氛围;朗诵类节目的主持语言则偏重于艺术性③。

不管是哪个类型的语体,传统的播音主持工作一直是以主流媒体的姿态,发挥其舆论引导、信息传播和服务娱乐的功能。

2、网络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

在网络媒体平台上,各种非广播电视主持人各显神通,其个体形象或隐性或显性,甚至干脆是群体狂欢的方式,以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各种形式发挥了播音主持的功能,为受众提供各种资讯和服务。与传统播音主持相比,网络媒体的评论往往更加犀利,视角更加独特。甚至网络媒体的兴起导致了受众将广播电视媒体的播音主持当作娱乐消遣,对主流媒体的观点不再完全接受,而是不断的议论发酵,形成新的评论点。

三、播音主持在多维传播语境下不断巩固和延伸其作用

1、多维传播语境下播音主持的反思

随着传播语境的多元化,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已经被打破,从一定程度来说给播音主持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播音主持要面对的受众已经在多维传播语境下发生了变化。播音主持的权威性被网络媒体所消解,播音主持人也要面对受众的评议、点评甚至是质疑和贬损,播音主持的内容和形式都会受到评议。

多维化的传播语境给播音主持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主持人和播音员必须拥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更好的专业素养,播音主持节目也必须具备更好的创作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播音主持的基本作用才能在多维传播语境中得到巩固,并不断延伸。

2、播音主持的基本作用在多维传播语境下的巩固

(1)信息传播作用的巩固。虽然受到了多维传播语境的冲击,但声音一直是播音主持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各类新闻类节目也是广播电视节目中最重要的部分④。播音主持通过声音向受众传播信息,表达观点,这种作用在多维传播语境下并没有改变,相反网络媒体也吸收了播音主持的信息传播功能,以声音来进行信息的传播。

(2)驾驭节目作用的巩固。节目的构建通常都需要主持人对各种视听元素进行组织,主持人在组织节目的过程中也在将自己的主持风格融入到节目中去。不仅新闻类、谈话类节目体现出播音主持的这一功能,很多纪实性的节目也受到了主持人风格的影响,例如近年来非常受欢迎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主持人通过解说将各种美食元素串联起来,并赋予食物文化意义,从而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说明播音主持对节目的驾驭作用并没有减弱。

(3)提供意见作用的巩固。虽然网络媒体极大地拓宽了信息的来源渠道,但是由于信息过剩,公众更加需要具有真实性的精选信息。网络媒体所提供的信息虽然丰富,却没有经过合理的筛选,虚假信息、无用信息给受众带来很大的困扰。播音主持可以通过精选信息、可靠的解读信息来为受众提供更为准确的、有价值的信息和意见。因此,播音主持提供意见的作用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巩固。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播音主持提供的意见更具有意见性和权威性,其判断价值也较高,比网络媒体的信息和意见更加可信。

(4)引导文化作用的巩固。文化具有多样性,而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也需要传播平台来进行传播。一直以来,引导舆论是传统媒体播音主持工作的一个基本社会责任。网络媒体在引导文化方面已经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但这并不表示播音主持引导文化的作用被消解了。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构成具有多样化,每一种文化都要在传播语境中找到其土壤。传统媒体的播音主持由于其权威性和官方性,依然发挥着引导文化的作用。

3、播音主持在多维传播语境下的延伸

多维传播语境下,传统的播音主持也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这也是播音主持在多维传播语境下对自身的不断反思和发展。

(1)对信息的加工程度更深。所谓的深度加工,就是围绕传播的主题,扩大素材收集的范围,并以严谨的构架来对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和解析。一直以来,传统的观念认为广播电视只是一种扁平化的传播途径,只具备信息的传播功能,而不能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然而,在多维传播语境下,为了应对网络媒体对播音主持带来的压力,播音主持也开始向深度化发展。通过主持人的组织,将大量的素材信息收集起来并进行分析,不仅对事件本身进行报道,更加引入对事件的深度解析,有些节目还利用新的通讯平台实现了观众观点的即时反馈。这正是多维传播语境下播音主持在信息传播作用方面的一个延伸。

(2)播音主持的公众分享作用得到了延伸。与网络媒体平台相比,播音主持具有一个独特的功能,就是公众分享功能。网络媒体属于私人化的信息接收平台,只能由受众独自享有。而广播电视则不同,特别适合在小型公众之间进行分享。从一定程度来说,电视媒体已经成为了家庭之中活跃气氛,沟通亲情的重要工具。在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抓住了电视媒体这一特点,以平和的态度兼顾所有家庭成员的收视体验和收视心理,给所有家庭成员以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3)播音主持体现了传播角色的置换。广播电视媒体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传播的顶端,一般只对公众的意见进行总结并进行权威式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格局已经被多维传播语境所打破,民众的意见在网络媒体的作用下可以成为媒体意见的来源,成为意见的起点,甚至可以对媒体意见进行更为智慧的总结。播音主持对于节目有着串联的作用,主持人的观念态度会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态度。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可以在节目中提供更接近公众意愿的观点,甚至一些电视节目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工具已经实现与受众的即时互动。这种转变是播音主持对多维传播语境的适应。

结语

在多维传播语境下,播音主持的作用并没有被网络媒体所代替和消解。虽然网络媒体从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但也给播音主持工作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播音主持在多维传播语境下不断发挥其传播信息、驾驭节目、提供意见和引导文化等传统作用,并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在信息的深度加工、发挥公众分享作用上不断发展,与网络媒体各展所长,不断吸收网络媒体的优点,发挥更为立体的传播功能。

参考文献

①王茼萱,《试论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优势》[J].《今传媒》,2012(8)

②孙志宇,《从央视国际看电视与网络的互动》[J].《科技风》,2011(8)

③王继兵、刘相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实现共赢》[J].《社会科学论坛》,2012(11)

④王晓雨,《从网络新媒体看媒介经营管理的变化》[J].《视听纵横》,2013(5)

网络直播论文篇9

关键词:网络传播;生态文明;传播媒介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4-0009-02

党的十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日益凸显[2]。而生态文明的传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运用网络这一传播媒介,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的传播,无疑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同时,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而且,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网络传播既可以兼具其他传播媒介的优势,也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特点,因而,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作用。

一、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更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从网络传播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而且,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和社会意义的集中所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在这方面就显得明显处于劣势。它们不可能实现传受两者之间的全面互通,同时,互动式传播内含着天然的民主亲和力与自由召唤力,从而构成了对现有传媒的致命冲击,构成了对传统意识的日趋迫切的反叛与否定。

因此,在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这一优势,将党和国家指定的有关提案或建议及时到官网上,这样就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其中,并可以在大范围内引起各行各业人士的激烈讨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人大代表就可以根据网民所提的意见或建议,形成更为完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环保提案,经人大讨论后,再形成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弥补现有的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的不足,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网络传播的平等性更有利于区域资源的健康发展

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者不再享有信息特权,而是与普通大众一样成为平等的信息交流者,网络用户既可以平等地信息,又可以平等地展开激烈的讨论,同时,信息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传者可以选择针对不同受众的需要制作不同的讯息进行传送,受众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有选择地接收讯息或即时地反馈讯息[3]。相比网络传播的这个特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就比较逊色了,它们作为信息的者,在与受众进行交流所体现的平等性方面就显得有很多不足之处。报纸可以通过座谈的形式开展讨论,电视也有了话题节目供观众现场摆擂台,但这些讨论一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二不是随时可以参加,三不时所有话题都可以讨论,四还不能完全给参与者以“言者无罪”的保证。然而,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话题,用户都可以在电子论坛里找到,并随时参与发表意见。

从整体而言,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大,据统计,土地面积总量居于世界第三位,耕地资源总量居于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总量居于世界第六位,河流年径流量居于世界第六位,矿产资源总量居于世界第三位。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致使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相对短缺,据统计,土地面积、耕地资源、森林面积、河流径流量、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3、1/5、1/4和1/2。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地、高原和荒漠集中的西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开发难度大。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水资源的分布也不平衡,加之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等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我们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这一传播方式,使各地政府平等地在网上交流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以及好的经验,以便其他的地方政府学习以及借鉴,同时,对于某些地区的资源短缺,技术落后等情况,有条件的地区应当给予必要的经济、技术以及专业人员的支持。各地政府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及时到政府的官网上,积极进行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三、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更有利于环境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网络传播的即时性是对网络新闻传播时效性强的形象表述。一般而言,网络新闻的制作和比起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新闻要简单、迅速得多。人们可以将自己发现的新闻事件编辑成电子版的文字即可到网上,这比起报纸杂志上的新闻经过采访、编辑、排版、印刷等步骤再进行要快很多,即时性更突出。加之,网络新闻的“把关人”较少,有时,一个人就可以经营一个网站。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这一特点,及时将各地和我们身边的破坏生态环境或者捕杀、捕食野生动物等行为即时到网上进行揭露,并向有关主管部门进行举报,同时,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跟踪报道,时时关注事态的最新发展情况,并使广大网民对相关人员的处理进行更有效的监督。这样,也可以通过对相关责任人的惩处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使更多的人更能自觉地不做破坏生态环境,破坏野生动物的行为,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我们身边人员的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等善举到网上予以表扬,传播更多的正能量,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我们的一分力量。

四、网络传播的多元性更有利于生态文明信息广泛的传递

网络传播的多元性是指网络传播是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运用多媒体处理技术,将信息经过处理加工后到网上,使读者可以清楚、直观地理解信息所要表达的内容。与网络传播相比,传统的传播方式大多是单一的媒介形态,如,报刊、书籍是纸质媒介,承载的是符号信息;广播是声音媒介,承载的是听觉信息;电视虽是一种综合媒介,但电视上的信息不易保存和反复阅读,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的是稍纵即逝的记忆。而网络传播不仅将传统媒介的优势融合到了一起,而且有效地弥补了单一传播形式的不足,使观众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了所要传达的信息。

目前,我国的许多地区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例如,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利用新疆新闻在线网和“直播新疆”法人微博,做好网络宣传。新疆新闻在线网在主页上专门开设“大美新疆”专栏,点击进入后可以查看到《开都河风景如画》、《塞外江南荷花香》、《薰衣草韵》、《赛里木湖美景》、《相思湖―夏日游客的天堂》、《新疆巴音布鲁克湿地重现“水鸟天堂”美景》等数百个图文网页,无数美景展示着新疆丰富而壮丽的生态环境和特有的旅游文化。同时,北极星节能环保网、中国产业信息网、中国生态环保网以及环保部网站也经常各地乃至其他国家的环保信息,各大网站各有所长,内容都是十分丰富的,不但有文字、图片、视频等,而且各大版块的设计都很有个性,共同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增砖添瓦”。

五、网络传播信息的海量性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的借鉴

首先,网络传播的空间大。网络传播的传播空间不分地域、没有疆界,可以说,全球是互通互联的,子网络有多大,网络传播的传播空间就有多大[4]。网络传播的空间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物理上的空间概念,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世界都变成了地球村。这是传统传播媒介所望尘莫及的。其次,网络传播的信息量大。一般而言,报纸要想多印一万字至少要增加一个版,再经过排版、印刷、发行等程序,运作起来就比较麻烦,而且,成本也会随之增加。而网络传播信息的存储空间是硬盘,1G的空间能存储几十万字,而且携带也比较方便。最后,网络传播的信息可以不限时、不限量。无论你什么时间想要搜寻的信息,只要上网找就可以了,然后可以把你找到的信息免费存放到U盘里,以便于以后使用。这就比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好多了。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份中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严峻的大气环境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子孙后代能有个好的生存环境,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治理大气污染,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这一传播媒介,充分借鉴外国治理大气、河流、土壤等有效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引进吸收。如在中国产业信息网公布的“美国加州治理空气污染经验:发展与治霾可兼顾”文章中指出: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美国气候项目负责人凯文・肯尼迪博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20世纪中叶加利福尼亚州因经济发展加快、人口激增及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叠加,发生过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范围最大的空气污染和雾霾现象,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理,终于再次迎来洁净的天空,“加州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不是短时间造成的,它们的治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生态环境治理的道路既艰难又漫长,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解决我们本国的环境问题,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的,我们的国家也一定会越来越富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陈沭岸.论我国生态文明传播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13(7).

网络直播论文篇10

以上对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功能和特点的介绍,主要是针对报社等传统媒体而言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的提高,媒体系统中网络媒体的政治传播作用不断增强。同时,由于社会环境尤其是政治、法律环境的变化,网络媒体在政治传播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变化趋势,值得关注。

涉及政治传播的网络媒体日益宽泛,突出表现为由“媒体性”色彩突出的网络媒体延伸至“社区性”色彩浓厚的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的发展可分为拷贝借鉴、用户化和网络原创三个阶段,①最初也即拷贝借鉴阶段的网络媒体主要是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它们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高度“复制”传统媒体,因此网络媒体上的政治传播内容也即“变脸”的传统媒体的相应内容。“媒体性”色彩非常突出。

而在用户化和网络原创阶段,大批门户网站、专业性网站、区域论坛型网站以及社交型网站不断创立并发展,它们与传统媒体网络版一起形成网络媒体百花齐放的局面。随着这类网络媒体自身影响力的提高以及与网民生活高度的贴近性,它们逐渐具备了参与政治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条件,当前已成为政治传播中不可忽略的一类网络媒体。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社区性”网络媒体在政治传播中作用越来越大,但在可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内容、信源可信度、影响力等方面的制约,网络媒体参与政治传播的主力军仍将是“媒体性”色彩突出的网络媒体――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千龙网、东方网等区域性核心新闻网站,以及大洋网、汉网等各地报业集团主办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和一些地方市级报纸的网络版。②但部分“社区性”网络媒体,尤其像新浪、网易等门户型网络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网络媒体的政治传播地位不断提高,逐渐由媒介系统中的“配角”转向“主角”

具体而言,网络媒体政治传播地位的“主角化”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

首先,网民数量激增。不断增长的网民数量为我国网络媒体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在客观上促使整个社会日益重视网络媒体。网民数量的大幅增加是网络媒体政治传播地位提升的基础。

其次,传统媒体纷纷上网。传统媒体是政治传播的主导力量,而传统媒体网络版高度复制相应媒体的传播内容,这种内容传承关系保证了传统媒体网络版在政治传播方面可以发挥同样的作用。传统媒体纷纷上网是网络媒体政治传播地位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再次,网路媒体成为新的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公民社会和国家之间进行调节的一个领域,在这一领域中形成舆论以监督国家权力并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③从这一定义出发,网络媒体显然已经成为新的公共领域。以2007年“厦门pX事件”为例。在《中国经营报》对该事件进行初步报道后,强国论坛、搜狐社区厦门论坛等各大论坛迅速转载,引发了网民激烈的讨论并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最终导致厦门市政府宣布迁建该项目。④网络媒体成为新的公共领域是网络媒体政治传播地位提升的转折点。

最后,政府对网络媒体的重视。有两个重要性事件,其一,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做客人民网,通过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尽管与网友的对话时间短暂,但对执政党来说意义非同一般,随后党政领导干部通过网络问政成为一种潮流。⑤其二,2009年4月9日,安徽省委办公厅审议《人民网网友给省委书记留言办理工作暂行规定》,网上民情的收集、处理在安徽形成制度。⑥政府对网络媒体的重视是网络媒体政治传播地位提升的关键。

网络媒体开始作为政府和民众的沟通平台,发挥新的作用

长久以来,由于受到传播载体等方面的限制,政治传播的传受两端很难通过媒体实现直接的对话与沟通。报社等传统媒体在政治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主要是工具性的而非平台性的,即政府与民众不是通过报纸而是通过报社进行沟通。

网络媒体在诞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传统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特色――网民只能“看”网络媒体,不能“写”。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网民通过网络媒体主动参与政治传播变为现实。跟帖、拍砖、灌水,网民在阅读新闻的同时还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情。但即使如此,政府与民众之间还是不能通过网络媒体实现直接的对话与沟通。

2008年网络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角色出现了新变化。5月14日,湖南省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实名在红网“株洲论坛”上发帖、回帖,成为第一位实名上网收集反腐举报信息的官员。同年7月,人民网专门推出“地方领导留言板”,为64位省委书记省长、800多位地市领导、近2000位县市领导开通了留言板,一些省委书记亲自回复网民留言。⑦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官员和民众在红网与人民网公开发帖、回帖的过程中,红网与人民网本身并没有作为“耳目喉舌”进行参与,而仅起到为政府与民众搭建沟通平台的作用。即政府与民众通过网络媒体实现了直接沟通。网络媒体的作用也扩大到为政府与民众提供高可信度和影响力的沟通平台,并通过对沟通信息的曝光与披露,保证政府和民众直接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虽然网络媒体不会改变政治传播中媒体作为政府与民众“耳目喉舌”的角色,但网络媒体由于背后技术的支持及所引起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已同时扮演起传统媒体不可能扮演的角色――政府和民众直接沟通的平台。未来网络媒体在不断强化作为政府和民众“耳目喉舌”角色的同时,作为政府和民众沟通平台的角色和作用会更加突出。尤其是“政府2.0”概念的提出,政府执政的透明性、公共性就更需要网络媒体的参与和监督。网络媒体将会是实现“政府2.0”的关键一环。

注释:

①张晴:《网络媒体在政府危机公关中的运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2008年毕业论文

②赵志刚杨磊:《中国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J],《新闻前哨》,2004年第1期

③④曾岩艳:《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调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传播系2008年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