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十篇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十篇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56:23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篇1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XXX小学食堂管理作如下交流发言:

一、基本情况

我校食堂本学期有1800多名师生就餐,现有粗加工间2间、精加工间2间、净菜间2间、储藏间1间,就餐间1200平方米,配备有管理人员办公室、监控室、更衣室等,食堂管理人员2人,工作人员11人,食堂软、硬件条件较好。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事关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一是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食堂管理机构网络图,工会主席全面负责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检查工作,总务主任具体抓食品安全日常检查监督工作。二是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校长对食堂管理负全面管理责任,分管领导负主要管理责任,食堂管理员对食堂管理负有直接管理责任。三是建立健全《食堂原辅材料采购制度》、《食品进货验收制度》、《索证索票制度》、《餐具、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等20项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保证食堂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责必究。

(二)完善设备,规范流程,全面提升。一是按照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的要求,设置操作间、粗加工间、精加工间、洗碗间、消毒间、更衣室、食品安全办公室,配备标准的洗菜池、浸泡池、洗手消毒池、拖把池等,整体布局科学合理,流程规范,功能齐全。二是在设备设施下功夫,本学期师生就餐人数增加了一千多人,学校投入近10万元对就餐间改造,扩大就餐间面积、添置就餐桌、餐具;投入4万多元购置两个蒸饭箱、一个大型消毒柜、一台大型灶具和多个储物架,做到餐厨用具卫生、干净。

(三)管理细化、严把质量关。食堂原材料的采购验收是食堂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是在供应商选定上进行资格审计、集中招标、实地考察等形式确定,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并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索取并留存供货商许可证、营业执照的复印件等资质证明。二是实行食品采购索证索票、专人验收及台账记录等制度,学校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台账主要记录进货时间、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或批号、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冷冻食品、粮油制品、调味品等小包装食品单独记录并留存外包装标识;肉类、家禽类要有检疫检验合格证,食用油、调味品有合格证等;采购发票、收据、供货清单、合格证等食品索证索票有关资料,按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归档,妥善保存、备查,以满足食品溯源。三是学校每天安排一名老师和食堂厨师共同对当天供货商提供的食材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报食品安全管理员审批放行后,方可进入食品加工程序。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篇2

中共以来,在自治区、xx市政协的具体指导及xx县委的正确领导下,xx县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履行政协职能过程中,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力开创xx政协工作新局面。

一、紧跟核心强思想,开创政协新风气

(一)强化思想武装筑根基。坚持把夯实共同思想作为做好政协事业的前提和基础。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领会“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增强“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认真学习新修订的宪法和政协章程,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确保xx县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强化理论武装聚共识。建立健全以政协党组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通过政协党组会和主席会议带头学、常委会集中学、委员分批学、机关干部经常学,切实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抓好新修订政协章程的学习辅导,深入开展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探索交流新时代政协履职新方法新途径,致力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各界人士的广泛共识。

(三)强化学习创新拓能力。2018年率先在xx创新探索在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站建立党小组并发挥其独特作用,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全覆盖,释放政协党建新能量,在服务科学发展上有新作为、在促进团结和谐上有新面貌、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有新成果,大力唱响政协声音。该项创新做法在xx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介绍。特别是运用极具xx特色、经久传唱的山歌、彩调形式,编成集党的思想政策理论、精神、政协知识等为内容的多部山歌集,有效提升政协机关的学习特色、学习成效。

二、围绕中心尽职责,干出政协新样子

(一)聚焦中心,政治协商有高度。xx政协坚持聚焦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开展xx重大部署开展也协商议政活动。重点围绕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桑蚕茧丝绸产业提质升级、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特色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等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政治协商、谋策建言。委员们提出的许多前瞻性、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部分意见建议被直接或间接纳入决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二)服务中心,民主监督有力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文件精神,重点聚焦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xxxxx”发展战略,每年选择一批有助于推动县委、县人民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有益于推动热点难点民生问题解决的重要提案,由主席、副主席领衔督办推动落实;对部分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多数群众利益的重要提案,探索建立跟踪督办问效机制,确保真正见到实效;推行提案评审结果公开通报制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有效提升委员履职成效。

(三)贴近民心,参政议政有广度。坚持广泛开展委员进社区、进园区、进农村活动,设置乡镇委员工作联络站,让委员有机会、有阵地、有平台了解群众呼声愿望,积极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每年精准选取5-7个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形成具有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供党委政府决策、部门施策提供参考。构建以全体委员会议为龙头、专题协商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新格局,提出150多条事关民生热点的意见建议。每年精选3-5个提案列为重点提案,以现场察看、会议协商、跟踪督办等形式推动提案合理化建议落实。

三、创新方式聚人心,彰显政协新特色

(一)创新开展文史工作,以优秀文化凝聚人。与xx市级政协联合建成xxx政协文史馆,并免费对市民开放,推动文化文史“飞入寻常百姓家”,xxx政协市县文史馆建设经验交流座谈会在我县召开。创新开展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在xxx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编辑出版《xxx》、《xxx》,编撰完成《xxx文史丛集》、《xxx文学作品典藏》等多部作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文化繁荣发展。

(二)创新政协宣传工作,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坚持强化“四个意识”,牢牢把握政协宣传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综合运用《xxx政协》、网站、电视、报刊杂志等多元化宣传媒介,着力讲好xxx政协故事、传播xxx政协声音、展示xxx政协形象、扩大xxx政协影响、推动xxx政协工作,有效聚人心、暖民心、筑同心,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在各级各类媒体刊发新闻信息300多篇,多次荣获xxx政协报刊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在xxx市政协新闻宣传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有多篇论文入选xxx、xxx政协协商民主专题优秀论文集。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篇3

“停课不停学”、“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河各庄中心小学响应上级领导号召开展了疫情期间的本学期德育工作,全体师生结合线上载体用实际行动助力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河各庄小学以《“童”心战“疫”,共克时艰》为德育系列活动主题,以此向广大奋战在一线岗位的医护人员、民警以及人民解放军致以崇高的敬意!

一、凸显品德课堂主阵地,构建“知行统一”的德育。

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晨会、班会课和校会,是实施小学生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以小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培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学期,我校立足课堂,从学生实际出发,拓展和整合德育和智育的内容,切实改进德育课程的方式方法,注重了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做到四个到位,强化品德教学工作。

一是统筹安排,确保师资、时间到位。学校精心安排师德高尚、工作认真、业务扎实的教师担任专职品德课教学。要求班主任对每天的晨会课和每周的班队会都必须做好专题安排。学校通过日常巡查和学生座谈会,经常了解这些课程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是认真钻研,确保教学研究到位。我校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思品课教学活动设计评比,每年的中心校德育工作会议都安排进行思品课教学经验的交流。积极开展小学低、中、高年级思品课教学的模式构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低、中、高各年级段的品德课的教学模式。低年级为:(1)激情对话,导入新课;(2)看图学文,初步明理;(3)内化巩固,深化明理;(4)联系生活,辨析导行。中年级为:(1)情境导入;(2)范例感染;(3)主题陶冶;(4)延伸体验。高年级为:(1)看场景,受感染;(2)明事理,晓规范;(3)知做法,为实践;(4)联实际,辨是非。

三是拓展延伸,确保教学内容到位。如今的社会,各种新问题不断出现在儿童生活当中,给他们的道德判断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因此,在思品课,学校要求教师在对班级学生情况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必须把视角适度地扩展到学生家庭、生活中去,找出学生的道德薄弱点,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我校曾出现过这样一部分特殊儿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上网,有些几乎发展成为疑似网瘾少年。

四是制度保障,确保教学效果到位。学校建立了品德课集体备课制度,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确保教学效果到位。

二、巧用学科课程资源,追求“润物无声”的德育。

小学各学科都蕴含着育人的因素,渗透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精神食粮、人文思想,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自觉地把教材中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元素充分挖掘出来,使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和谐共生,有机统一。这里,仅以阅读和科学两门学科为例。

一是阅读育德。我校的语文课注重通过阅读欣赏表演,提高学生自我德育能力。新开设的“阅读欣赏”课就是熏陶学生道德情操的一个良好的切入点。我们注重通过阅读欣赏,引导学生走进一个阅读求知、阅读养性、阅读生智、阅读培德的新境界。我校建立了校级和班级两级的阅读交流平台,通过对书中主人翁介绍、点评,让学生在无痕无迹的状态下获得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建立健康向上,积极向善的道德意志。我们还放手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德育成果。学生自编自导了《负荆请罪》、《三袋麦子》、《餐桌上的一堂课》、《青蛙看海》等课本剧,在对剧中主人公的褒贬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次生动的道德洗礼。

二是科学育德。我校近年来一直把科学与德育的联姻融合作为研究课题之一。我们在高年级学生中推行了“写科学小论文,做科学小行家”的活动。在上学期推荐参加全市小学生科学小论文评比活动的小论文中,有五篇荣获等级奖。活动开展以来,学生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甚至性格特征,都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这样的德育效果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将始终发挥主导作用。

三、积极开展研究,构建富有特色的德育。

在加强品德课程教学的同时,我校不断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努力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一是改进方法,实现从知识德育向生命德育的回归。我校通过改进品德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内容,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训练。通过学习青少年儿童自己的生活中的榜样,培养学生善于欣赏别人,乐于分享精神收获的习惯和意识。

二是以生为本,充分体现德育的自主性。近年来,我校调整了德育工作思路,积极实施目标定位、小处入手的教育策略。我校制订的“十一五”德育特色规划就是《倡导自主道德学习,构建自主教育模式》,以“管好自己的口和手”为抓手,进行基础文明养成训练。在各班自编“自律儿歌”的基础上,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愉快的道德学习,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篇4

近年来,我们抓住**被列为全国首批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的契机,紧紧围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培育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整合聚集社会化公益性的服务资源,有效推动了社工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一、聚集社会资源,培育多元化的民间社工组织

积极适应"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围绕市、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吸纳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大力培育协助政府从事社会事务,开展居家养老,帮助就业创业,提供心理法律咨询等社会服务类民间社工组织;大力培育社会福利型、文化教育型、医疗服务型等公共事业类的民间社工组织,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变后的各类公共服务;大力培育社会帮教、青少年教育等社会维稳类民间社工组织,协助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目前,我区已培育发展了"心晴工作室"、"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颐乐老年养老中心"、"残障儿童康复中心"等涉及公益类、服务类的民间社工组织25家,招募个人会员1550余名,集体会员180多个,重点开展新市民培训、创业指导、心理疏导、社会帮教、家庭教育、居家养老和残障康复等专业化社工服务。同时,我区在街道社区分类挂牌组建的以领衔志愿者姓名命名的"李永翠青少年教育特色工作室"等35个"志愿者特色工作室",逐步打造了多元化的社工人才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健全运行机制,打造专业化的社工服务团队

为推动民间社工组织的高效运行,我们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运作、社工引领、各方参与"的社会工作模式和"三工联动"(专职社工-专业社工-义工)的运行服务机制。专职社工由社区公共事务所内的社区社工担任,负责上下衔接、需求调查和资源调度;专业社工由熟悉法学、心理学、社会管理学等专业的研究人员担任,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和个案帮扶等专业化服务;专业义工(志愿者)由各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面向社会招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志愿从事义工服务等活动。同时,加强与在蓉高校的交流合作,在14个街道社区挂牌成立了"社会工作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了高校与地方社工人才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我区"统筹城乡青年服务社"通过创新运作模式,推行了跨区域服务的"3+X"模式。"3"即1所高校+1个街道+1个社区,"X"即为项目中参与的数支高校社团的数名志愿者,参与项目的合作方涉及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医药大学等8所高校43个社团,着力为农村新型社区提供长期服务。目前,我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已与区内外70多家单位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分类组建了法律服务、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社会帮教、老年服务等专家资源库12个180多人,招募专兼职义工(志愿者)890多名。

三、推行服务外包,引入市场化的管理评估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加大培育扶持力度,我们制定出台了《**区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考核评估办法》,将一些可以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事项,以"购买服务"和"项目管理"等方式委托给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实施。在考核评估标准上,主要对非营利性民间社工组织的社会工作服务量、服务成效和社工组织管理规范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每年底由区委组织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估方式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分值确定评估等次,发放奖励补贴。近三年来,我区已向非营利性社工组织出资购买了创业就业培训、青少年心理调适、家庭教育、居家养老、司法矫正和残障康复等15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发放奖励补贴经费17万元。通过项目考核评估、评选"年度优秀社工组织"等方式,促进了民间社工组织的规范化管理,调动了服务居民群众的积极性。

四、组建社工协会,发展自律化的行业管理组织

我们着眼培育发展社工人才队伍自律性行业组织,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制定了社工协会《行业公约》和《自治章程》,吸纳了来自机关、社区和民间社工组织200多名专兼社工自愿加入协会,进一步搭建了民间社工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平台,加强了民间社工组织之间的业务交流和行业自律,有效提高了专业社工的服务水平。社工协会成立以来,已组织全区460多名社工人才参加全国职业资格考前培训,我区有67人获得助理社工师和社工师职业资格;组织编写了《**区社会工作案例集锦》,精选各类社工案例30多个,为全区社工人才开展专业化服务提供了"实战"参考。同时,为提升社工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还建立了社区社工人才专业职称补贴制度,对取得助理社工师职业资格的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补贴,对取得社工师职业资格的给予每人每年2400元补贴。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篇5

一、基本情况。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我镇主要从X园区征拆工作、服务落地企业、建设政务服务大厅等方面落实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X园区征拆工作。X.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推动征拆工作顺利完成。一是充分发挥群众党员的带头作用,一方面动员农村党员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征拆工作,另一方面发挥农村党员群众基础好,说话有威信,做事有魄力的作用,在涉及两屯争议地还未解决之前,由他们号召涉及群众响应政府“搁置争议、先行用地”的创新性提议,确保了涉及争议地的多个项目进驻园区用地顺利开工修建。二是充分发挥工作组中党员的带头作用,发扬“干为先”的X精神,采用“X+X”、“白+黑”的超常规工作方法,带动工作组其他人员深入村屯作宣传动员,深入农户家中“拔钉子”、“啃骨头”。X.开创性实践“搁置争议,先行用地”的范例,成功地将涉及两个屯多达X多亩的争议地先行为企业供地。

(二)服务企业工作。

X.积极协调进驻X园区企业与群众的关系,确保项目顺利施工。园区的建设也是为了带动地方就业,在项目平整和围墙建设过程中,我镇通过政府协调,让附近的村民也能找到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X个项目的施工都有与地方施工队有各种各样、灵活多变的合作方式,既确保了企业顺利施工,又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达到了双赢,解决了园区建设过程中常见的村民阻工问题。

X.积极协助X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新街小区项目。我镇组织涉及该项目群众代表、X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代表与X投资有限公司就房屋置换、市场置换两个关键问题进行协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达成一致意愿。同时,积极主动与区建设局、区国土分局就项目建设指标、项目用地等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完成了项目总平面图、功能分析图和流线分析图等设计方案,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篇6

围绕打造人民满意的医护品牌创先争优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院紧紧围绕“树先锋形象、做健康卫士”,引导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爱岗敬业争优秀,推进了医疗护理质量、医德医风建设、整体服务水平“三提高”。

一、在加快医院发展中创先争优。一是提高医护质量效率。不断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契机,通过落实手术分级管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制度,大力开展病案质量展评、示范工程试点病房活动,全面启动临床路径监测、实时监控诊疗、护理、医嘱变异,推行责任包干整体护理模式、临床护理电子病历,制作“高敏体质”警示牌、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杜绝了医疗安全隐患,实现了全程无缝护理,提高了诊断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二是提升员工素质能力。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先后举办提高病历内涵建设、临床路径管理、医院高级管理等培训班218期,邀请30余名专家教授来院临床指导,外派3位专家前往德国培训。围绕公开承诺,结合五好党支部、先进科室、示范窗口、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医师、星级护士等系列争创活动,党员带头钻研业务、现身说法,带动身边医护人员比学赶超,全院医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医疗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三是优化医院环境形象。院党委从加强硬件建设入手,完成了米东医院加层改造、区党委门诊部维修等工程150余项。组织专家对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技术革新、优化整改,消除了不稳定隐患。投入资金8475万元,购置320排ct、心内科心血管造影机等大型医疗设备13台,为医务人员提高诊治水平提供了保障,给患者提供了舒适的就诊环境。

二、在改进医德医风中创先争优。一是抓好警示教育,增强自律意识。针对医疗服务行业特点,通过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文件、通报典型案例、观看警示片、岗前教育、邀请法律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进行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廉洁从医的意识不断增强,全院30名医务人员拒收“红包”2.72万元。二是拓宽监督渠道,规范从医行为。专门设立举报箱、意见箱、投诉电话、意见本,定期开展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和医德考评,随时接受患者的监督。聘请34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义务监督员,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社会监督员对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有效推动了医德医风建设。三是坚持典型带动,弘扬行业正气。大力开展“我是党员,向我看齐”、党员佩徽上岗、“行风示范窗口”等活动。以“医德高尚、医风端正”为主题,在全院大张旗鼓地表彰、宣传先进典型311个。与此同时,采取诫勉谈话、整改承诺、监测预警、不当处方公示等方式,加大对违规人员的惩诫力度,巩固行风建设成果。,全院接到患者投诉165起,对2人给予通报批评,对35人给予告诫。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篇7

建设的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的市场位于四路,始建于,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有固定工商户110多个,临时摊位30多个,年成交额近千万元。社区农贸市场在市、镇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率先按照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建设标准进行升级改造。

一、先行一步,建设有落实

农贸市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直以来,社区对农贸市场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在积极响应市政府提出开展样板市场建设工作前,社区已对市场进行了多次的改造升级,努力营造良好市场商贸环境和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认识水平。早在去年,在市经贸局和镇委、镇政府的引导下,社区率先提出市场列入了建设样板市场的第一梯队,着手探索建设样板市场工作的开展。在“经贸局-镇政府-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推动下,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样板市场创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大投入,升级有成效

在4月7日在常平镇召开了全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建设暨散装水泥中转库整治工作会议以后,社区认真落实《东莞市建设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积极与镇经贸、工商等部门协调沟通,组织社区领导、村民代表等人员多次到其他镇街优秀样板市场参观学习,并邀请专业公司按照《东莞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建设标准》对农贸市场进行科学的设计。社区总投入120多元万完成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目前,经改造后的市场分布合理,日常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完善,经营秩序良好,并顺利通过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的验收工作。积极与镇经贸、工商等部门协调沟通,组织社区领导、村民代表等人员多次到其他镇街优秀样板市场参观学习,并邀请专业公司按照《东莞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建设标准》对农贸市场进行科学的设计。社区总投入120多元万完成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目前,经改造后的市场分布合理,日常管理规范,工作制度完善,经营秩序良好,并顺利通过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的验收工作。

三、强化督导,成果有保障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篇8

我镇把握西区开发建设的机遇,历届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镇,工业兴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2005年,预计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25.1亿元,比增26.8%;工业总产值达78.5亿元,比增25.8%;截至今年11月,一般预算财政收入7338万元。近年来,我镇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山东省教育强镇”等。在狠抓经济建设,使经济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镇委、镇政府坚持像抓经济一样抓好社区建设的发展,切实加大对社区居委会的资金投入,全面推进社区优质服务,使我镇社区的综合服务、社区管理不断增强。四会社区是我镇社区发展建设的龙头,在近三年来,荣获“山东省卫生村”、山东省“老年人星光计划”先进单位、“珠海市依法治居示范社区”、“三水区文明社区”等省、市、区各级荣誉52项。该社区居委会的关欢球书记今年还被评为省社区工作的先进个人。现把我镇社区建设工作的情况向大家汇报:

一、我镇当前社区发展概况

我镇下辖的XX、XX、XX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都是在2002年3月换届期间按照市政府加快农村向城市化进程迈进的发展战略而撤并和新成立的社区居委会。四会、金海岸、草堂湾社区管辖的面积分别是:13平方公里、27平方公里、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分别是:4328人、15165人、3547人。

社区居委会成立以来,我们以党支部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居民小组为基础,区内各部门及企业为共建单位,构成一个功能完善的社区组织体系。随着四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口的增加,社会事务不断增多,我们社区工作与日俱增,压力越来越重。面对压力大、任务重、人员不足等不利因素,社区“两委”班子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始终围绕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目标,同心同德,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凝聚力得到增强,成功地打造了一个个团结、务实、创新的社区班子,开创了社区工作的新局面,保障社区各项工作顺利正常开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镇的社区建设在摸索中逐步完善和发展,形成一个不断完善、充满活力新型的社区。

二、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的发展,充分认识到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是社区居委会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建设和谐社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社区成立后,镇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镇委专门安排一名领导负责社区建设工作。为加强社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镇委安排了4名镇委政府领导和13名镇府干部到各社区挂钩驻点。镇还安排了多位镇部门领导及多位优秀退伍军人充实社区居委会两委班子建设,如金海岸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年轻退伍军人就有4位。我们坚持以社区党建为重点,不断健全党建工作的机制,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在实现“一居一支”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党建联络站,加强社区内单位党组织的联络沟通。为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骨干凝聚作用,在近年来,我们不断培养年轻党员干部,充实社区“两委”班子的力量。在今年5月换届选举中,全镇3个社区14位当选的社区居委会成员中,30岁以下的4人,31岁—40岁4人,41岁—50岁6人,文化程度全部高中以上,党员就占了11位,而3个社区居委会的书记、主任职位均为1人兼任,四会、金海岸社区共配备了交叉任职的三位副书记和三位副主任,大大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战斗力,把社区群众团结、凝聚在党周围。

三、加大投入,完善社区建设设施。

近年来,我镇不断加大投入,努力建设和谐文明社区。首先解决社区办公场所,镇委通过多方面的灌渠道去解决了3个社区办公场所,三个社区均由镇财政出资装修及配置办公设备。目前社区办公条件比较好,最大的社区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300平方米。我镇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及社工工资列入镇财政配给。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委员、社工工资待遇分别为:XX0元、X0元、XX元、1XX元。每人每月按400元办公经费下拨。其它经费按实际预算划拨,保证了财政正常的供给。为了进一步完善各种社区功能室设施配置,镇财政和上级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解决了办公室、星光老人之家、残疾人康复场所及社区各功能硬件设施配套等等。如四会社区,设有办事大厅、会议室、社区警务室、“老人星光计划”的老人活动中心、健身房、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室等,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同时,还投资兴建了社区灯光篮球场,500平方米的室外健身活动场所。我镇尽最大努力增加投入,支持社区建设,使社区各方面条件得到改善。

四、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文化体育水平。

我们将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的操场、球场、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文化中心等开放为社区文体活动阵地。我镇各社区的资源经过整合后,充实了社区文化体育的活动能力。为搞好社区的文体活动,加强社区文化体育建设,打造特色文化体育品牌,促进良好民俗风尚的形成,多年来,镇委镇政府、各社区都非常重视社区文化体育的建设。投入500多万元兴建了集休闲娱乐、纪念集会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伟民广场,面积达1.8万平方米,是目前珠海市镇级最大的文化广场。落成以来,每天都有许多群众在广场上跳舞,休闲娱乐,经常举办了一系列的文艺演出,大大丰富了四会群众及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投入600多万元兴建文化中心大楼,按照省特级文化站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楼高四层,建筑面积达6630平方米,2002年1月竣工使用,成为全镇中小学生文化体育活动基地,2003年12月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组建了书法、盆景、乒乓球、篮球、醒狮、文艺等8个业余文体协会,大力发展会员,加强培训引导。邀请专业人士教授群众跳交谊舞、元极舞、秧歌舞,使到公园、广场跳舞的人越来越多。每逢佳节,邀请外来表演团体或组织当地企业员工、学校师生、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自编自导自演,举行各种文艺晚会。在建成使用的三年时间里,在伟民广场举行了大型文艺演出共72场。大力抓好文化市场的管理,整顿文化市场秩序,净化文化市场。充分利用各种纪念节日,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举办全镇性的田径运动会、各类球赛、游园活动、拔河比赛等的活动,大大活跃了社区群众的文体生活。每年,组织举办全镇性的田径运动会,各村(居)委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都组队参加。通过开展各项社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营造了团结向上、健康进取的良好文明社会氛围。

五、利用创建契机,多管齐下,搞好社区综合管理。

近几年,我镇在三水区率先开展全国“亿万农民健康行动”、创建“国家卫生镇”、“山东省卫生镇”、“山东省文明镇”、“省特级文化站”、“山东省教育强镇”等,这些项目的创建是关系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把创建与提高社区

管理水平,治理能力和服务质量紧密地结合起来。搞好社区综合管理。针对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多,出现治安差,卫生恶劣、出租屋难于管理、计生政策难落实、乱停乱摆的现象较为严重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建立了四支强有力的队伍,充分发挥社区职能和互补作用,为我镇各项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是建立一支办事精干的社工队伍。社区建设我们坚持以“立足基层,服务社群,提高居民质量”为指导思想,努力建设高标准社区服务配套设施,抓好社区服务队伍建设,加快完善社区便民利民、帮困救济、医疗保健等服务体系。我们通过社区办事大厅作为服务社区群众的一个对外窗口的综合功能的服务平台,包括面向优抚对象和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社区成员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随着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改变和增长,不断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拓宽服务范围,不断增加社工,使社区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近两年来,为了给社区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开展了各种不同层面的社区服务活动,建立社区服务网点,成立社区便民服务组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二是建立了一支战斗力强的社区综治队。根据社会综合治理的需要,我们镇、村、社区建立了100多人的综治队和几十名的户管员队伍。对外来人口户籍登记造册,进行治安联防,协助公安部门追捕逃犯、盗窃、贩毒等各类犯罪嫌疑人,破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有力地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多次参与扑救山火,抗风抗洪、抢险救灾、处理居民住宅渗漏煤气和用电引起的突发事件;遏止了城区内长期存在的乱摆卖、乱停放的现象。每次的行动,社区综治队都是人数最齐、最早到达现场,组织得最好、最有战斗力的队伍。

三是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计生指导员队伍。我镇社区计生指导员担负着近十万人的计生工作,我们通过建立健全计生工作网络,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流动人口密集的企业建立联动管理机制;通过计生指导员宣传、计生排查、加班加点深入出租屋,窝棚、商铺、企业清查登记,完成一次次的集中清查验证任务,使每个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有序而有效。每次都能顺利通过省市计生检查组的考核,受到各级领导的称赞。

四是建立了一支能吃耐劳、默默奉献的环卫队伍。去年我镇容镇貌的环境卫生的整治交由社区管理,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镇容镇貌有了根本的转变,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现象。今年9月,我镇顺利创建为“国家卫生镇”。

六、加强综合服务,完善社区建设体系。

随着四会经济的发展,进入社区的流动人口迅速增长,仅四会社区的流动人口就有33000人,我们坚持“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为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治安管理,社区坚持执行《计划生育法》及省市计生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实行依法治区;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居民小组党员、居民代表的作用,实行民主决策,推进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财务监督,完善社区财务公开制度。四会社区率先建立联合会计,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各居民小组的帐务交由社区“集中管理,分户结算,居帐镇管”。通过实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使社区财务管理逐步迈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做到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社区的居务众多,如工程招投标、民政低保审批,临时救济核定等,社区都能公平、公正、公开有序进行。同时,镇、社区办事大厅实行联网互通信息,把社区服务窗口建设成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七、积极探索,开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新局面。

社区工作是社会事务综合性的服务工作,建设平安和谐社区,是深化城市中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四会的基础,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不懈努力,与时俱进,提高管治能力、依法办事,为民解忧,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围绕新时期达到“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要求,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为构建新型文明的社区而继续努力。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篇9

创先争优加快富民强乡进程

我们乡是县最大的农业乡,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以此为重大动力,推进奋发自强、创业振兴、富民强乡。

二、“三创三争”激活力。一是创建创业型党组织,争当创业带富型党员。立足乡情,着眼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和外向型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制定创先争优创业计划。选树89户党员“创业示范户”,履行结对一个养殖大户和一个一般户,帮扶一个贫困户的职责。二是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争当为民服务型党员。乡建农村社区,村设综合服务站。整合机关、站所干部资源,统一调配充实到农村社区和村级服务站,为群众提供全程代办服务528项。组建党员义工服务队,党员认领科技帮扶、政策宣传、扶贫帮困、社会治安等岗位530个,实行“党员义工积分卡”管理,党员“认岗践诺”,兑现承诺事项677件。三是创建创新型党组织,争当桥梁纽带型党员。实施村级事务“一会两票”决策,“一会”是村两委组织召开村干励约束。实施基层组织“示范创建、整治提升”活动,集中优势打造先进,挂牌跟踪整治后进,建成规范化党支部9个。依托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发展集体经济,去年全乡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提高了村级组织办事和服务能力。

通过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乡上下形成了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干的良好氛围。今后,我们将通过不断努力,创造新农村建设的新成绩,加快建设农牧民群众的美好家园。

经验交流发言材料篇10

一、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确保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跃上新台阶

我乡是个劳务大乡,年均有一万人外出务工经商。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手段,外出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违法生育比例较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社会抚养费征收困难、流动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已婚育龄妇女应享有计划生育服务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已经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突出问题之一,倍受各级计生部门高度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狠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真正使全乡流出人口达到“流得出、管理住、不失控”的标准。2007年全乡流出人口16670人,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6670人,办证率100%。其中外出已婚育龄妇女2781人,寄回合格孕检证明8361份,寄证率98%。2008年全乡流动人口16874人,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6874人,办证率100%。其中外出已婚育龄妇女2819人,寄回三月份合格孕检证明2787份,寄证率98%。近年来,我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已逐步迈入良性轨道。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乡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要求各村各企业单位把流动人口工作纳入本村本单位总体工作,落实责任,专人负责,明确任务,严格兑现奖惩。

(二)摸清底数,建档立卡。每年年初,乡村组三级干部对本辖区的流出人口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做到流出人口人数清、流入地

点清、流出时间清、联系方式清、婚育情况变化清、节育措施清。同时,每个季度又由乡村计生专干采取村村过、户户到、人人清的办法,对全乡流出人口开展逐组排查。通过清查,一方面核实原流出人员返乡情况;另一方面发现新流出情况,了解是否有未办证的人员,乡村工作人员及时督促其家属落实办证。多措并举,切实提高了办证率、验证率、回复率和协查率。

(三)合同管理,强化约束。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同管理,用合同约束流动人口。对申请外出的已婚育龄妇女在办理《婚育证明》的同时,由乡计生服务中心与她们逐人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的具体权利义务和责任。每年春节过后是外出务工经商的高峰期,乡计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不放假,随到随办,从不延误。同时,计生服务中心专门抽调业务精、能力强的同志直接入村到户,通知联系准备外出的已婚育龄妇女,上门服务,集中办理,既缩短了办证时间,也方便了群众。另外,凡不按合同规定办理外出流动人口手续、寄回孕检证明的流出人员,将暂停对其办理各种优惠手续,待其履行了相关义务后,方能恢复其应该享有的权利,实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强化流出人员履行计划生育义务的自觉性。

(四)建立驻外协会,形成内外沟通机制。我乡既是全国农民工工会组织建设的发源地,又是我市“金桥工程”先进单位,在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管理、农民工管理与服务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去年底,我们在苏州、温州两个城市分别建立了计生协会,由驻外

党支部统一领导,制定协会章程与责任考核制度,推选了理事长,工作经费由务工经商能人捐资解决。驻外计生协会负责在本市范围内活动的本乡籍流动人口计生信息收集,督促大家按时寄回康检证明,加强与流入地计生部门的联系,培养感情,沟通思想,形成了有情况及时反馈,有信息及时与家乡联系的良好机制。

(五)倾心关爱,亲情沟通。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中,我们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切实为流动人口提供及时、周到、便捷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让流动人口在切实享受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及合法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其应尽的义务。一是设立“爱心热线”。建立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交流沟通的“绿色桥梁”,每月免费为留守儿童提供至少一次交流机会,既为留守儿童与父母进行情感、生活、学习情况的交流,又能够及时掌握外出人员从事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及计生情况动态,用“小手拉大手”的活动方式,督促其家长自觉遵守计生国策。二是开展“关爱留守老人”活动,制订落实每月与留守老人交心一次、家访一次等“六个一”制度,确保让留守老人在心理、生理和其他各方面的健康得到关心和帮助,感受亲人般的温暖,用真情感动留守老人,让留守老人自觉做好外出务工经商的亲人遵守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的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领导重视,认真实施,把信息化建设摆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突出位置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生信息化建设,我们对这项工作要求

是:非办成不可,非办成精品不可,非发挥好作用不可。根据市县计生委对乡镇信息化建设要求,按照《商城县乡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标准》,我们结合春季计生服务活动,统筹安排,加大投入,高标准完成了信息化建设任务。

(一)抓好硬件建设。根据我乡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现状,对现有的房屋使用进行了重新布局,投入10多万元,建设了30平方米专用微机室,地面经过防干扰、防尘、防潮、防静电处理,吊装矿棉吸音板、安排了防盗门窗,使微机室全部符合上级标准。另外,在原有的基础上新添置台式电脑4台,笔记本电脑1台,配置了服务器、相应的辅助设备及网络设备、电脑桌椅、空调机、激光打印机、扫描仪、档案资料柜等办公设备。开通了宽带网,初步形成了以互联网为依托、计生局域网为中枢、乡信息室为终端的计划生育信息网络。

(二)严格选配信息工作人员。为了如期完成信息化建设,更好地发挥信息系统为计生工作服务的作用,我们挑选了3名热爱计划生育事业并从事计划生育工作两年以上,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有较强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的信息工作人员。

(三)强化制度建设,确保信息安全。为了使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规范运行,我们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采取三项措施,强化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了《操作员工作制度》、《数据安全及传输制度》、《工作日志制度》、《信息保密制度》等,制作了《人口与计生miS信息数据库系统运转流程图》和《人口与

计生系统网络示意图》。二是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严禁人机同宿,严禁上网玩游戏、聊天、吸烟,保持室内清洁。三是建立系统网络维护和保密制度,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安装正版杀病毒软件,定期进行杀病毒操作,严禁利用国际互联网传输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每月数据变更后及时进行备份,未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得随意查阅数据,年度信息保存实行双备份,作为长期档案保存。

(四)利用信息分析,促进工作。充分利用计划生育信息系统提供的人口分析、四项手术等信息,定期为领导提供快捷有效的定量、定,使领导及时了解人口形势。从miS数据库提取相关信息,分析年龄、出生、孩次、育龄妇女结构等情况,编制出合理的人口计划,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为制定计划生育工作措施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依据,从而促进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五)依托网络优势,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基层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利用数据库信息,及时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服务,使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树立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形象。在康检工作中,利用“数字计生”打造服务平台。

三、突出重点,增强台帐规范化管理的实效

针对过去计划生育台帐普遍存在“散”、“旧”、“虚”的问题,去年,在县计划生育资料集中管理会议后,我们及时组织骨干力量对22个行政村的计划生育资料实行了规范调整和集中统一管理。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适应省miS库信息化管理和省市计划

生育目标考核的要求,切实加强对计划生育台帐整理工作的领导,乡成立了由胡正乐乡长任组长,分管计生工作的纪委书记李顺国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计生台帐整理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办公室,责任到人,明确任务,限期完成。

(二)严格规范标准。注重加强台帐资料建设,做到内容变更及时,信息准确无误、档案规范整洁。乡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组织对各村计生管理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按照市计划生育台帐资料管理的标准,逐项讲解,逐项分析,逐项领会,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整理台帐资料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严格按照省统一要求资料标准计生台帐资料共分7大类十七项,并分类归档,一档一盒一夹,整体资料外观精美整洁。例如:统计资料,做到报告单、miS库、台帐每月及时调整,与已婚育龄妇女基本情况登记册、节育证明、免费证明一致;科技资料,做到与统计资料相符合、与证明证件相一致;流动人口资料,做到审批表、合同书、流动人口证明归档卡、目录统一装订成册,外寄证明及时催收到位,粘贴建档;法制资料,所有档案全部符合执法程序要求;宣传资料齐全,内容详实;药具管理,各村配有送药员,送药员经过统一培训,能熟悉各种药具性能,做到送药到人,完善了药具报表资料;协会资料,各村有版面、有协会组织,有协会工作记录薄、会员登记表和民主评议记录,达到了省规范化要求。

(三)强化科学管理。整理结束后,按照台帐资料规范化建设标准,将计生户口及各种档案资料全部输入微机,建立了计生服务信

息的微机管理系统,分类建立了已婚育龄妇女数据库。把已婚育龄妇女的婚情、孕情、育情、节育情况、保健情况、户籍情况等全部纳入微机管理。现在能够对每月的各类康检和随访服务人员名单、新婚人员培训名单、孕产期培训名单、妇科病普查名单、“四术”人员名单等各种服务信息及时反馈到各村,指导开展各种服务。

四、抓好试点,典型引路,促进村室建设由点到面稳步推进

为了切实抓好村室建设,加强村级计生文化大院建设,倡导婚育新风,改善村级计生管理员的工作条件,我们立足本乡实际,把幸福村作为村室建设试点单位,由乡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协助建好“两室一校”(资料室、康检室、人口学校),办好试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然后在全乡逐步推开,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落实中,我们决心在8月30日前全面完成各村室达标验收任务。

(一)宣传认识到位。对于村室建设,一开始个别村有畏难情绪。因为我乡是个贫困山区乡,村基本上无集体收入,依靠“村均两万五”过日子,村部办公条件简陋,有村室的村不多。有的同志认为搞村室建设既花钱,又费力,得不偿失。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组织召开了乡村干部大会,认真学习了省市县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加大宣传力度,乡党委、政府对村室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安排部署。通过统一思想,让乡村干部充分认识到村室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宣传婚育新风的阵地,是为群众开展生殖健康服务的迫切需要,是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保障。

(二)组织责任到位。为把村室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乡成立了以余国芳书记任组长,胡正乐乡长为副组长的村室建设领导小组,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为了避免墙上制度、墙上小组现象,确保组织发挥作用,明确了职责,实行了包村责任制,定期汇报进度,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

(三)经费投入到位。开展村室建设,需要装修房屋、增添设备、购买桌椅图书等等,这一切都需要资金支持。没有经费,村室建设就寸步难行,无从谈起。为此,乡党委、政府要求各村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方案统一设计、施工统一组织、标准统一制定、用具统一配备。到目前为止,累计新建婚育文化宣传长廊200多米,新安装计划生育宣传牌59块,沿各村主干道刷写墙体标语63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