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政治学习笔记十篇政治学习笔记十篇

政治学习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52:58

政治学习笔记篇1

一、学生在听记和使用政治学习笔记上存在的误区分析

通过观察和与部分学生沟通交流,本人发现,高中学生在记录和使用学习笔记方面主要存在如下三大误区:

误区之一:把课堂学习笔记搞成了教学实录。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少同学试图把老师讲的所有内容都记录下来,一节课下来,乱七八糟多达四五页纸张。殊不知,一味忙于记笔记,就会使自己失去思考和参与的机会,不能处理好听、看、记和思的关系,时间一长,反而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走向肤浅,也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形成了恶性循环。

误区之二:认为课堂上记笔记就是浪费时间。一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无论讲授什么内容,在教材、学生学习用书、学案等资料中基本上都能找到,根本没有必要做笔记,因此,课堂上记笔记就等于是浪费时间,甚至还会影响听课效率。这些学生没有认识到课堂笔记的重要作用。

误区之三:笔记本成了过期报纸,过后基本不用。

有的同学课堂笔记为了记而记,记后很少翻阅,根本没有发挥出课堂笔记在课后进一步复习、巩固、提高的作用。笔记本好比过期的报纸,时间一长就弃于一旁。这实际上是不会学习的表现,一是可能根本做不出高质量的学习笔记,二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注意到学生记笔记这一形式,更应注重学生如何记笔记和使用笔记这一实质。针对这些误区,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高中学生在政治学习中怎样记笔记和用好笔记进行了探索和指导,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指导学生做好用好政治学习笔记的四点策略

(一)指导学生认识到记笔记的重要性,从不记到记,做一个主动学习的人

对那些还没有养成记笔记习惯的学生,要做好思想工作。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记笔记是学习的一种重复和延续,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记笔记活动本身就可以引起学习中的积极活动,有利于组织记忆和知识迁移。与单纯的听讲比较,记笔记可以提高注意力,进而使学习者更加精细地思维。同时,在复习笔记时,可以唤起对讲课内容的再认,巩固所学内容,帮助理解知识。所以,我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认真复习笔记。让他们多看看同学中的优秀笔记,既以榜样激励自己,又从中学习记笔记的技巧方法。

(二)指导学生从全记到巧记,变教学实录为精华实录

一般来讲,在政治课堂上,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讲和思考,通过眼看、耳听、动手、动脑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脑皮层兴奋域,构成多通路的联系,并简明扼要地把教师讲的思路记下来,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或略记。同时,要记下自己的疑问或闪光的思想。例如老师分析如何组织答案时,应主要记分析思路、关键性的答案要点以及一些重要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对复习讲评课,重点要记“知识网络”的梳理,要记政治各题型的解题策略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等,总结思维过程,揭示解题规律。记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课后反思、整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有利于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变过期“报纸”为“读者之友”

事实上,许多学习优胜者的经验之一就是使自己的笔记成为个人的“学习档案”和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因为,好的笔记是课本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合理利用笔记可以节省时间,突出重点、提高效率。当然,还要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建立有个性的学习资料体系。只要这样坚持做下去,不断扩大成果,就能克服“盲点”,走出“误区”,到了紧张的综合复习阶段,就会显得轻松、有序,还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四)指导学生笔记一定预留空白,逢补即记,做一个善于积累的人

政治学习笔记篇2

在一些共产党员中,有一种比较流行的想法:就是认为坚定而纯洁的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立场,对于一个共产党员了解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是没有关系的。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无产阶级立场虽然不很坚定,思想意识虽然不很纯洁(即还残留着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也可以彻底了解和真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他们认为,只靠书本学习,只靠书本知识,就可能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只有彻底站在无产阶级立场的人,以无产阶级的理想为理想的人,才能彻底了解和掌握它。没有坚定纯洁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和理想,是不能彻底了解和真正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门科学的。如果他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不是无产阶级的彻底的革命者,不是要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他不想革命,或者不想坚持革命到底,而想半途而废,那末,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门科学,对他也是没有用处的,或者是用处不大的。

我们常看到某些由工人出身的最好的党员,虽然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准备比较少,若要考试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籍和公式,他不一定比别人记得多。但是,在他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时候,只要能用他懂得的话解释给他听,他的兴趣,他所了解的程度,常比某些知识分子出身的党员还要高得多。比如《资本论》中关于剩余价值一段,对于某些党员来说,是不容易了解的。但是对于这些由工人出身的党员就不同。因为工人在生产中,在同资本家斗争中,深切了解资本家如何计算工资、工时,如何剥削工人取得利润,如何压迫工人等。因此,他也常常比某些其他阶级出身的党员能够更深刻地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我们说,许多由工人阶级出身的党员比较容易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当然并不是说,他们由于出身关系就是天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而是说,一切具有坚定而纯洁的无产阶级立场的同志,一切没有任何个人成见和其他不干净的东西的同志,只要虚心努力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切实掌握实事求是的方法,他们在观察和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一定会比其他同志更敏捷而正确。他们在斗争中,也能够更好地洞察真理,能够更勇敢地拥护真理,而没有任何顾虑。

我们也常看到许多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由于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态度,而得到不同的结果。一般地说,这些出身于非无产阶级的党员,在他们参加革命的时候,无产阶级立场不很坚定和明确,思想意识也不很正确和纯洁,还有或多或少的、各种各色的、旧社会的、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的残余。显然,这些东西都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直接相冲突的。但是,由于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因而在这种冲突中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有的人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时候,把这种理论学习同他的思想意识的修养正确地结合起来,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去抵制和克服自己思想意识上的旧东西,这样,他就端正了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纯洁了自己的思想意识,并且能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去处理实际问题。这样的党员是很多的。另外有的人则走了相反的道路,他身上的旧东西积累得很多,有许多固习、成见和个人的物欲私念,而又没有改造自己的决心。在他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时候,不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去批判他思想意识中的这些旧东西,相反,他企图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作为达到他个人目的的武器,甚至用他原来的成见去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因而他就不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不能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和实质。在他处理革命斗争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会因为他有旧社会的习惯和成见,有个人主义的打算,而患得患失,顾此失彼,徬徨动摇,不能无阻碍地洞察事物,不能勇敢地拥护真理,不自觉地以至自觉地掩蔽和歪曲真理。这种人根本不能正确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也就不能敏捷地、正确地、实事求是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去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有时在党组织或别的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正确地解决了实际问题以后,他甚至采取拒绝的态度。这种情形,也并不是怎样少见而奇怪的事情,而是可以常常见到的。

政治学习笔记篇3

为使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课堂笔记的记用方法,笔者立足实践,结合经验,浅谈几点关于政治课堂笔记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政治课堂笔记本的建立和记笔记的技巧

1.笔记本要从一而终,注意完整性。有的同学做笔记非常随意,今天用这个本,明天用那个本;今天记书上,明天记本上,甚至一本笔记本上各科都有,笔记记得乱七八糟,复习时东翻西找,影响了学习效率。因此,笔记本要选一个较厚点的、硬皮的本,要从一而终,注意完整性,并且要好好保存,以备复习时用。

2.政治学科笔记的格式。政治学科笔记用的纸张,每页左右都要留出一定的空白来,不要把一页纸写得满满的。建议把笔记的一页最好用一条竖线格式分为两部分。其中左面占2/3,右面占1/3。较大的栏内记老师讲的内容,较小的栏内记自己的想法、问题等。两栏内容之间要有对应,这样便于对照复习。

3.对重要的部分可以通过缩格、上下留空、加画重线或改用其他颜色的笔等标记来突出。用语要言简意赅,常用词语可用代号。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二、记政治课堂笔记要注意把握时机

学生要协调好记笔记与听课的关系,这是提升课堂质量的重要的环节。如果有内容没记下来,要暂时放弃,课堂上跟上老师是第一要务,下课再问同学和老师,以避免有时记笔记就跟不上老师讲的,听上老师讲的就记不好笔记,最后导致课堂上听不明白,笔记记了一大堆,课后又没有时间去看笔记,最后束之高阁,没有多大意义。因此,学生在做笔记时应把握好时机:一个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三、政治课堂笔记需要记的主要内容

1.记预习时发现的问题、体会,自己掌握不好的旧知识。课前预习对于做课堂笔记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预习,能让我们先对知识网络和重、难点有大致了解,特别是哪些地方还有疑问,先掌握部分知识,形成一个课堂笔记的框架,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有效地解决“听”与“记”的矛盾。

2.记教学过程中教师整理总结的知识体系,难于理解的重点及难点以及自己悟出的重要体会;记课堂上没有解决的疑难,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联系或结合点,容易发生错误和混淆的概念。

3.记老师讲课时推导知识的思路和过程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可以学到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独特见解。

4.记书上没有的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记规律,记课堂小结和老师更正补充的内容。有些内容,分散在各节之中,甚至在课外书籍中,是老师在查阅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出来的。对课本上落后于现实的知识,老师往往会进行更正、补充。这些内容往往是重要的考点,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5.对联想、发现的问题,心得体会,要及时记。这些都是思维的火花,是有价值的内容。书上有的知识、次要的知识和一看就懂的内容不需记。如果什么都记,势必影响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四、政治课堂笔记的课后整理和使用

1.由于课堂时间紧,一些内容可能漏记。课后要及时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补充,使笔记进一步条理化、系统化。这样既可提高听课效率,又能使笔记干净整洁、有条理,还是一种很好的课后复习方式,使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切忌抄别人的笔记。有的学生比较懒,自己在课堂上不愿做笔记,下了课去抄别人的笔记。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不利于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一定要记住:笔记要自己写,自己做的笔记对自己才有意义。

3.经常对照笔记,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便于运用。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减缓对知识的遗忘。

4.在考试前要把所记知识横向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有些同学的笔记本好比过期期刊,时间一长就弃于一旁,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在可惜。事实上,许多中(高)考优胜者的经验之一就是自己的笔记成为个人的“学习档案”和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因为好的笔记是课本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和提炼。合理利用笔记可以节省时间,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突出重点,提高效率。

政治学习笔记篇4

一、课前预习,多想问题是学好政治的基础

预习好课本内容能为听课打好基础。预习要带着问题去看书,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教材内容,把教材中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段落画出来,想一想本课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会出现一些什么问题……这些都是课前应该多想的内容。例如初二法律在谈到“依法制裁侵犯公私财产的违法犯罪”时,就会涉及七年级下册第七课“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征”,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国家依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内容,还涉及九年级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等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师在课前引导学生多想问题,有助于学生上课时更有效地听懂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调动他们学习政治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专心听课,做好笔记,积极思考,多问问题是学好政治的关键

即专心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记(记好笔记)、积极参与(积极动脑,和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还要考虑预习时所确定的听课重点。看、听、记、参与等形式都必须动脑,这是衡量专心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这些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

学生听课要紧跟教师的讲课思路,把握教师如何分析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要主动思考,寻找答案。还可利用课本的练习、“相关链接”等栏目促进思考,帮助深化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整体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锻炼和发展。

做好课堂笔记是课堂听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复习资料。同时记笔记能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为了学好政治课,必须记笔记。

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思考问题,这点实际上也不难。大家都知道,政治出题不外乎三类大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思考问题时,多从这三大方面来考虑即可。

上课是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开放性考试也带来了开放性的教学,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时间更多了,这就更需要多问。学生可以问自己,问同学,问老师,其中最重要的应是问自己——自问自答,实在不懂才去问老师或同学,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问”还要联系时政热点,多角度多层次地问。

三、做好练习和作业是学好政治的必备条件

练习和作业是提高思维能力,复习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题速度的途径。有的学生上课时明明听懂了,但遇到题目却不会做,考试成绩也不理想。这就需要学生加强平时练习和作业的训练,注意掌握各种不同题型(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和论述题)的解题方法,通过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达到训练和巩固检验自己,从而提高成绩的目的。

对于教师不要求交的练习,学生如果有时间还是要做的,自己先思考一下,简单写答案要点,然后再对照参考答案,一定要分析自己所写的跟参考答案有什么不同,从中学习答题技巧。如果时间实在有限,也可以在看题后先自己思考一下应该用哪些知识点来回答(即打腹稿),然后直接去对照参考答案。当然这种方法肯定没有前面的方法好,不过这也是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比较好的办法了。

四、课后及时复习是学好政治的保障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但考前的“临时抱佛脚”作用不大,特别是对于初中课程,由于内容比较丰富,更需要重视平时的复习。学生复习时需要做到精读教材,回忆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和要点,多看参考书以补充知识。复习并不是只复习一次即可,而是要循环复习,这样才有利于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政治学习笔记篇5

一、宏观掌控法

此法有居高临下的特征。学生可通过教材的前言(或引言、或致同学们等)了解教材内容在该学科中所处的地位、核心主体、基本价值,甚至还有特别的学法介绍,进而在学生学习伊始就具有主动性。例如:历史必修①(人教版)前言明确告知四个层次:

地位:本册教材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外国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

主体:可分为几个主要方面,第一,中国和外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第二,重大的政治事件;第三,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重要政治人物;第四,重要的历史现象。

价值: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回顾,更清醒地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的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关系:历史必修①②③之间的关系与结构。

以上四个层次是本册教材宏观的理论性架构,它需要通过老师的指导,变成学生的理念,渗入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去。同样,历史必修②、③也均有具体的要求,并且高中9个学科的必修与选修课程都提出类似的实质问题,它说明,对高中生的方法指导是不同学科的共性。然而,这些问题,时常为老师、学生所忽视。

二、做好笔记

笔记有很多种:课堂笔记(又分要点记录,课堂随记),课后整理笔记,课后摘抄笔记,等等。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笔记,可以把零散的知识收起来,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这有利于消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并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补充教材,突破课堂的局限,更有利于以后复习。勤做笔记,做好笔记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途径,那怎样做好笔记呢?

(一)做好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的内容主要是老师所讲解的重难点问题,如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观点,重要结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例,老师板书的知识框架与线索,听讲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和疑难批注等。绝不是记下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在黑板上所写的每个字,而这样实际上既无必要,又不可能。由于记笔记不能影响听课,因此,记课堂笔记时,书写速度要快,对历史名词、概念等尽量简记,对较长的句子可抓住句子的主干缩写或关键词,还可以自己定义一些特殊的简单的符号来代替文字等,从而节约时间。

(二)做好课后整理笔记。课后整理笔记就是把课堂笔记进行整理,可就原笔记基础上进行补充、修改、完善,也可重新处理,做好课后整理笔记,实际上这是一个再回顾、领悟、巩固知识的过程,可以收到较好的复习巩固效果。

(三)做好课后摘抄笔记。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加快,而我们的教材,课堂提供的信息量很有限。因此,学生应充分利用各种现有资源和手段(图书馆、媒体、网络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新的历史知识。这对学生学习历史很重要,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促使学生全面分析和看待历史现象,从而弥补教材与课堂教学的不足。做好课后摘抄笔记,就是把通过各种途径有针对性地搜集来的信息整理出来,进而进一步理解教材,把握学术观点与学术动态。

三、归纳法

即将知识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纳,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于知识间脉络的把握。比如,我们可以把中国从西周到元的地方制度罗列出来,会很容易发现分封制和以后的地方制度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产生了哪些影响,这就是要考虑的问题。在西方政治制度这一块,我们还可以按照共和制、君主立宪制把美、德、英、法政治制度分为两部分,这样一来,脉络清了,就减轻了记忆任务。

四、要点记取法

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五、对比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如把近代社会各阶级提出的土地纲领相比较,可以认识到只有代表无产阶级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通过对晚清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比较,可以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通过英国《权利法案》与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比较,会发现同样是君主立宪,但它们还是各有各的特点。总之,比较法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问题,加深印象。

另外,我们也要知道一些历史基本理论。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是不断进步的……这会影响到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

六、质疑听课法

“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学生在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政治学习笔记篇6

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政冶下册第一课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八年级政冶下册第一课知识维护宪法权威

(一)宪法明确国家权力

1.我国宪法的原则是:

(1)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5.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7.我们怎样当家作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8.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确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

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人权的主体: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4.人权的内容: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三)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各级国家机关如何产生?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2.宪法通过什么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4.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5.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6.权力如何依据宪法规范运行?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利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国家机关应该如何行使权力?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8.滥用权力有何后果?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9.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什么?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初中政治学习方法总结一、如何预习

具体的方法有三:1找难点、抓重点;2联系实际提问题;3做好预习笔记。

政治一节课学习一框内容,你就利用10分钟时间看一看,找出几个不懂的问题,就算达到预习的目的。

二、如何听课

1.政治老师讲了好多有趣的事,但考试有不考,我应该怎么办?

老师讲有趣的事,第一是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第二是为了说明政治上的原理。学习政治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道德品质,从而促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中,不能因为与考试直接相关的内容就认真地听,而与考试相对较远的内容就不听,要重视课堂学习的体验过程。

2.老师上课的节奏很快,我不知他上到哪里了,应怎么办?

老师上课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果你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说明你对教材内容比较生疏,因此,务必做好预习工作,通过预习,明确了上课内容,即使老师上课节奏快,也是能跟上他的思维。

3.黑板上有板书,课件上又有内容,我课堂笔记得如何记?

有利于解决疑惑问题的信息必须要记,一堂课主要的知识点也要记,还有一些信息是教材中没有的,要尽量记。课堂笔记是预习笔记的完善与补充,要在预习笔记中留出一些空白处,就是为了记下上课中所得的重要信息。有时教师上课节奏快,信息量也大,那就要学习记下关键词、记下思路。等课后再去整理。

4.提高听课的效果要处理哪些关系?

要处理有趣与无趣的关系,一堂课不可能45分钟都有趣,有趣的内容要听,无趣的内容也要努力地去听。要处理好听课与笔记的关系,一边听一边记下重要信息,不要只听不写,也不要只抄写板书,不听老师讲解。要处理好白板与黑板的关系,它们本是相辅相存的关系,而主导这些板书内容的根据主要是教材。因此,不要只看白板生动有趣的内容不记黑板中的板书内容。

初中政治如何记笔记1.如果我把重点内容全背下来,可以不记笔记吗?

要提高学习效果,必须转变死记硬的学习方法,要多思考、多积累,同时也要勤做笔记

2.笔记具体记有哪些内容?

第一,是预习阶段的预习笔记,主要对重点与难点知识及时勾画。

第二,听课阶段的听课笔记,把教师在上课中呈现的一些新信息记录下来。

第三,就是复习阶段的笔记整理,画一画单元知识框架图,列一列相同类的题目,比一比易混淆的概念与原理。

3.笔记什么作用?

预习笔记有收集学习素材的环节,则可以积累资料,扩充新知,获得许多新知识。课堂笔记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记笔记能提高听课的效果,而整理笔记是反思的过程,自己分析与综合能力会得到训练。

政治学习笔记篇7

论文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由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和任务决定的,又是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提高能力是紧密相连的。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能力是掌握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谈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越来越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查,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这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开放性教学模式;注重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促进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学能力是指个体对相当明确的目标进行学习,并达到所学目标的主观条件。具体的说,自学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阅读,理解其精神实质,积极主动地从各方面获取知识,有不断提高自己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能力。目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基本形成自学能力的条件,他们在学习上的兴趣性、积极性、自觉性明显增强,观察力、注意力、思维、概括、理解、分析、记忆等心理机能进一步发展,开始能领悟各门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他们为探究新知识已经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既是需要,又有可能。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就学科而言,学生一般对理科颇感兴趣,对文科文史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利用兴趣的迁移性特点,从旁的学科入手,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思想政治课中来,并在此过程中揭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热情。

    学生对数学很有兴趣,于是可以在高中《思想政治》第一册(哲学常识)前言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数和形这些抽象概念的来源,使学生们认识到无论“数”还是“形”都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数学这门极其抽象的研究量的科学产生于人们的生产实践,而这种认识观点就是哲学中唯物主义,数学中的每一个原理都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哲学道理。学生对物理也有兴趣,我们可以用牛顿研究“第一推动力”的悲剧,说明正确的哲学理论在科学世界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对于这样的教学,学生们觉得很新鲜,不枯燥,有收获。

    学生需要是多方面的,有近期的也有远期的,学生最主要的需要应该是升学、就业、成才。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有助于升学、就业、成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课程的性质及学习的意义。用科学理论来武装学生的头脑,让学生明白,学好《思想政治》课,就能使自己拥有了“哲学(智慧)头脑’丫‘经济头脑”和“政治头脑”,这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与《思想政治》课有关,从而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变成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增强社会责任感来深化和提升这种需要,这样学习就有了真正可行的动力。

    二、加强指导是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培养和提高能力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

   1、坚持平时训练,掌握自学的一般要求

    阅读能力是自学的首要能力,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教学中,要适量的安排阅读并进行一般指导。首先,“读书要用笔”。阅读时用笔在书上作各种帮助记忆和理解的符号,动笔在书上作旁批、眉批,动笔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其次,“读书用多问”。学问即学又问。注意表扬提问题的学生,并将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交大家讨论。再次,“读书要多思”。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惘”。要求学生动笔,实质要求学生动脑。动笔则不能不思。不思则无问,也无法问,思考得深才能有价值的问题。

    2、认真组织课内和课外阅读,精心设计课堂讨论和讲授

政治学习笔记篇8

一、注重学生体验,突出学生德性教育

政治这门课程不能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样会让这门课程显得死板生硬。离开了学生的真实体验,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上的道德律令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我们必须把课本上的知识带到实际生活中。初中政治教学不能停留在课本上。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与学生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体验,促进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初中政治教学可以通过案例、情境把理解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现实的冲突中去感悟、选择。根据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自己去灵活地运用于现实生活。我们也可以根据课本知识编一些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去理解和运用课本知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亲身体验的机会。新教材在许多方面都做了改动,这样可以把课本知识变得更生动,让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在实践中领会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形成道德信念,提高道德实践能力。

二、提前预习,带问题上课

学生在这节课上课前,提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看完书后,最好能独立回忆一遍,及时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尝试作笔记,把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在听课时,由于提前做了预习,学生对于老师课上讲的内容,就会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把自己在预习中找到的重要问题和疑难问题带到课堂上来,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把这些问题逐个解决,还可把自己在预习中对新课的认识与老师的解释作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一个问题出现在黑板上时,学生要自己先思考一下,然后再跟老师讲的答案作比较,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在课上,抄写笔记是必要的,不抄笔记会遗忘一些知识点,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学生并不需要全部记下来,书上有的东西就不要再重复记录了,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和典型的问答题。还可着重记下自己不理解、不清楚的部分,课下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同时重点记忆老师反复强调的有关内容,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需要记录的东西,如果看见什么就记什么,势必会影响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三、强化“激趣”教学意识

激趣,顾名思义,即激发兴趣。从教育心理学来说,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有了某种兴趣就会对该事物或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情绪态度。但是我们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政治重要性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主观上自觉重视该科的学习;另一方面,根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事实教育人”的原则,可采取一些方法、措施和手段,使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达到趣中求知、趣中受益的目的。也即,使学生通过思想教育活动获得情绪的满足,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一种感兴趣的心理倾向,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主体功能。

例如:教师可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一堂课新颖精彩的开端,可以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的成功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比如,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或从学生思想认识入手导入,或从情感入手导入,或从行为入手导入。有的教师还提倡运用谈话法或讨论法、直观法、辨析法、哲理法导入,开宗明义,直奔主题;有的提出问题设问法或类比法、归纳法、游戏法、故事法的运用,激发兴趣,引起悬念导入新课;有的则提出通过音响法或图像法、观察法、演示法、汇报法的运用,创设情境,塑造形象导入新课。如此种种导入方法,都能够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具有积极学习的状态。

四、优化练习设计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课堂练习是对新课知识的有效巩固;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新课内容进行有针对地强调、补充,甚至是再学习。那么,如何设计好课堂练习呢?

笔者认为,优化课堂练习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要由浅入深,有一定的梯度、深度;要题型多样,有一定的广度、跨度;要贴近生活,有一定的实践度、亮度;要题量适中,有一定的精度。其中,最重要的是练习设计的难易度。如果练习设计得太容易,学生就会不以为然,从而失去练习的价值;如果练习设计得太难,学生就不敢答,不会答,甚至会破坏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就是说,练习设计的难易适度有两个标准:一是练习本身,二是学生的素质。如果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能够考虑到这两点,那么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练习的价值,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深入生活,学以致“用”

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就是认为学来的知识没有用或者说不会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把学到的知识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增添前进的信心。

六、寓教于“乐”,提高兴趣

政治学习笔记篇9

关键词:初中政治;高效课堂;课堂

组织初中政治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该学科的特点非常显著,具有很鲜明的时效性,因而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十分必要。由于种种原因,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构建初中政治高效课堂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的目标

构建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地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量,并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政治原理,并学会运用这些原理去解决问题。构建初中政治高效课堂,提倡以知识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重点,立足于学生的自主探索,重在追求学生的发展。因而构建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的目标是以高效课堂作为依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思想意识,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并且能够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1]。如此,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让学生真正受益,能够健康理性的成长,才是构建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根本目标。

二、构建初中政治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充分备课,为高效课堂做好指引工作

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之前,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来进行充分的备课,将需要着重讲解的知识点加以固定,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点加以固定,如此,才能使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繁简得当,重点突出,也利于学生的接受。否则,学生的学习内容过多,无法突出重点,也会造成他们的压力和负担。教师可以在教案中进行备注,通过自己熟知的标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分配,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为提升学生主动性奠定基础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学习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活跃起来[2]。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资料的方式开启课程,让学生带着“视频里的内容都有什么”的疑问投入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试讲教学内容的方式融入学习,让学生和教师互换角色,让学生体验新颖的教学方法,使他们真正意识到教师工作的不容易,意识到政治课程的重要性。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照顾到学生群体的特点,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同等的参与机会,不以成绩论高低,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参与意识提供空间,这样学生的主观愿望才能被尊重,教师才能与学生有机会亲切接触,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并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课程的特点,制定更为完整的教学计划,使其在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更为科学合理,符合初中政治教学的长远目标。

(四)笔记和作业并重,为确保教学效果进行定期检查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课堂教学笔记与课后作业没有太大的价值。其实不然,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后,在实现学生主体的高度参与后,课堂笔记和课后作业都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尺。一旦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课堂笔记反映了学生的思路与教师是否保持一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否更加明确,是否与教师的教案保持一致,是否存在漏记的知识点;课后作业尽管都是涉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知识点,但是多次的思考,也能让学生的思维被逐渐打开,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有效课堂评价,让学生学会理性自我认知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保障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提升的前提下,还要让学习评价及时的呈现[3]。当然,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一般都是由教师对学生做出,从而对学生的发言情况、学生的主动性等方面进行总结。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以此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判断,更是对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发现不足,让教师从中发现问题,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利于教师的教学思维调整。从本质上说,教学评价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发挥作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促成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结语

对于中学政治课堂来说,确保其高效性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从课堂本身入手,通过精细的组织,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真正践行高效课堂源于精细的课堂组织的“格言”。

参考文献:

[1]阮成烈,高效课堂.源于细节[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3(30):112-113.

[2]范琴.高效课堂源于自我完善[J].文理导航,2013(12):114-115.

政治学习笔记篇10

关键词:初中政治自学预习学习方法思维环境

政治课主要特点在于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为背景,特别注重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活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它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情感、思想和精神的培育与塑造。这些内容不是单靠老师的讲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创设一切有利因素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完成思想上的升华。

一、课前预习的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听课的基础。新授课要求预习教材,因为授新课是传授教材的新内容、新知识,预习功课可提前发现自己在新课学习中的难点,以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与新课有关的问题,从而增强听课的主动性和理解力。凡新课预习要做到“四出来”,即把简单观点背出来、主要观点标出来、重要论点划出来、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预习过程中要边读、边思、边划、边记,即一边阅读,一边划出重点难点,以便在上课时注意留意,把握重点解决难点;一边读一边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和难点记下来,把自己的初步体会或点滴看法记下来,准备上课时解决或参考,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往往都是走马观花的读一遍或者看一遍,没有办法理解课程的要点和重点。就需要设定几个问题,学生必须通过书本的知识来解答,在上课之前会存在一些疑惑,因此学生就会有针对性的听课,并且这些问题,都能很轻松的把学生带进课堂。在预习的初期,需要老师的指导,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老师就可以慢慢的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提出一些在预习中发现的自己的观点,以及疑问,由老师一一的进行讲解,那样预习的效果会更好。

二、认真听课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第一,集中精力,专心听课。这是保证题刻质量的主要条件,只有几种精力专心听课,才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才能从老师讲课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提高听课质量,才能做好笔记,为课后作业和复习打下基础。第二,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眼睛要看教材,看板书,看老师的手势表情;耳朵听内容;脑要协调眼、耳、手的活动,思维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手要认真做笔记,在书上划出重点、记符号,同时在四者并用,四个动作结合时,要注意协调看、听、思、记四者的关系。首先是听,听是关键,是基础,特别要听对难点的讲解;其次是记,心记不如笔记,听课笔记一定要记,而且要记好;第三是思,只有思才能受到启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得到更多收获;最后是看,看虽处于辅助地位,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记课堂笔记

好脑子不如勤笔头。记好听课笔记可以帮助思考,加强记忆,有利于课后复习,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怎么记呢?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记听课笔记。第一种方式是书上批记,即将主要论点、论据、重点、难点及理论知识的层次等在书上逐一做下各种符号,必要时还做一些文字记述;第二种是笔记本记录。但无论怎么记,切记依葫芦画瓢,照搬照抄老师的板书,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不一定都记,老师没有写的也不一定都不记。要听记结合,不要贪多求全,把老师每一句都记下来,要记关键性内容,特别是教材上没有的知识,凡是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内容而记书码和行数,同时记笔记要精简内容,分门别类,使用统一符号。

四、及时巩固复习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及时巩固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目前的新授课,我们学生自己复习的形式主要是日常复习和阶段复习。其中日常复习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复习形式和方法。第一次重复最重要,当天学过的内容一定要进行及时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及时巩固增强记忆的效果。否则,日积月累,不会的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基础差,以后很难再补,所以当天讲过的内容一定要及时巩固,搞好日常复习。其次是阶段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可以按照笔记把知识编制成简明扼要具体直观的图表,实现知识的系统性。总之通过日常复习和阶段复习就能实现局部到整体,整体到局部知识的相互转化。

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调查和研究中发现,很多学生很认真,但是却无法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这个问题,我们很容易想到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老师此时就应该介入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初中政治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初中三年的教材紧紧围绕心理健康、法律常识及基本国情这一轴线而展开。而政治课要求学生理解记忆性的内容又比较的多。所以综合这门学科的两大特点,老师必须注重系统的把知识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去。比如说,掌握阅读教材的顺序,先看标题,理解大的标题意义之后,从大的框架上把握本章知识的内容,掌握知识的重点;接着要区分政治概念中的主要特征和非主要特征,有力度的把握政治概念中的本质特征,明确概念之间的区别。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多在书本上做标记,把问题记在书本上,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然,学习方法的指导还包括学生阅读方法。初中生的阅读能力相对较低,没有通过阅读就能系统的把握和理解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初中政治这样一门比较深奥难懂的学科,一个学生如果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窄,很容易被其中拗口的词语和晦涩的句子感到困惑和不理解。由此很多学生从而变得不喜欢政治这么学科,从而放弃阅读和学习。因此,老师必须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一开始的时候,老师要对学生做示范,对课文的内容逐条逐句的进行阅读分析,对一些专门的术语和关键的词汇进行解释和重复的阅读,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用自己语言去总结,并且把认为重点的内容做上标记,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老师在阅读完毕后,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在自由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刚刚老师在阅读过程中所提到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自己体会本章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当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后,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分组阅读和讨论,老师只要起到一个巡视指导的作用就可以了,同时多多鼓励后进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从而让所有的学生体对阅读产生兴趣,最终把阅读当中一种有目的性的自觉地习惯。

三、培养学生开阔的思维环境

政治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还很难从形象到抽象进行转变,因此,为了尽量让学生从形象的思维中进入抽象的领域,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说运用幻灯片或者录像的模式,例如在讲授“法律的特征”这一小节的时候,可以不按照书本上的来,可以先放一段录像启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全国人大通过《物权法》,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高官因贪污等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刑罚……,然后可以通过短片,来提出疑问,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分别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呢”这种问题提出后,学生都有一种急切的求知欲和急迫感,想要很快的知道答案,这个时候老师再带领学生进行学习课文,将会更加的容易懂得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律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既获得了理性的认识,又获得了感性的学习印象。学生的思维大门很容易就被扣开了。本来很模糊的知识点,变得的更加的清晰,学生的认识更加的深刻。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老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自学,还要放手让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不足。初中政治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晦涩难懂的课程,学生要逐渐从不懂到学会再到会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