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写日记的格式十篇写日记的格式十篇

写日记的格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52:43

写日记的格式篇1

关键词:数学日记;意义作用;有效;阶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写数学日记,坚持写数学日记,是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数学日记成为学好数学的有效的方式。

一、数学日记的内容和形式

1.什么是数学日记

所谓数学日记,就是用日记的形式记录数学活动中与数学知识、数学教学、数学教师等相关内容的日记。

2.数学日记的内容

数学日记的写作内容十分广泛。可写当天数学课上学习的回顾和反思,可写生活中用到数学的情况,可以介绍在书上看到的数学知识,包括趣味数学、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家的介绍、数学游戏的玩法等,可以是数学课程或跟数学教师密切相关的内容,如课堂小结的内容,或是学生的新发现,或学生想对对老师说心里话等,可写温习功课或预习功课中的要点或发现……按照时间先后可以分为四种:

(1)写课前日记,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学生预习自学,将自习预习内容要点、收获的疑惑和生活中的实例写到数学日记中,并加以整理和应用到学习内容中。

(2)写课堂日记,理解生活中的数学

选择课堂中最有意义、印象最深刻、最有收获的内容作为课堂数学日记的内容。

(3)写课后日记,运用数学到生活中的

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过程中最有价值的作为数学日记内容。

(4)写发现日记,探索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写日记习惯,就会乐意去探索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有所发现和收获,并把它记录整理为数学日记。

这几种数学日记,可以都写,全面记载,天天写作,也可以只写其中某一个部分或某几个部分的内容。写作的内容要有意义、有价值,不能为写作而写作。数学日记的内容是宽泛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文字要求简洁、清楚,字数不限,各个年级有不同的要求。

3.数学日记的形式

数学可以完全借鉴语文日记的样式和要求,是叙述的段落,有时间、地点、天气、人事等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创其他形式的数学日记,如下表的表格式的数学日记;也可以是没有格式的数学日记,就是简单的一句话、几句话或一段话、几段话。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数学日记,记载的内容必须真实而有意义,数学日记可以是长篇大作,可以是短小精悍的短文。

4.表格式的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的内容和形式十分自由,格式多样化,但数学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推荐好的日记式样,以下的表格式的数学日记就值得推广应用。

填写的内容要真实而有实际意义,表格中的项目可以填写完整,也可以填写其中一项或几项;可以是表格里的项目内容,也可以是其他格式或样式;也可以改变表格里的项目,还可以是表格以外的项目,跟数学课程或跟数学教师密切相关的内容,如课堂小结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数学日记的内容,或学生课堂有什么内容发现,或学生想跟老师说的心里话等。

二、数学日记的特点

根据数学日记的意义及其内容、形式可知道,数学日记有以下的特点。

1.“小”

数学日记可以长篇大作,但一般是短小精悍的短文,也可以是一句或两句话,能把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内容、形式和结构等都不受限制。

2.“活”

(1)内容“活”

可写高兴的内容,也可以是忧伤的事情,还可以是遗憾或难忘的事情;可以写法则、性质、公式、解题方法、经验教训等。只要有意义的都可以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学生的个性。

(2)形式“活”

数学日记可长可短,可叙事可议论,题材和体裁不受限制。

(3)时间“活”

学生随时可以写作,不受时间的限制,学生乐意去写。

3.“精”

数学日记重在记录要点,不求华美,不凌乱、不嗦、不记流水账,要记录要点或观点。

4.“随”

数学日记来源于数学活动,伴随着数学活动而产生,有数学活动就有数学日记的写作素材生成。

三、数学日记的意义与作用

根据数学日记的内容和形式以及特点不难发现,数学日记除了具有跟语文日记等同的作用外,还有其他很多功能和作用。数学日记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日记有以下的作用。

1.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数学日记必须是真实记录数学活动中真实的内容,“迫使”学生主动参与相关的数学活动,也促进学生上课特别的用心,留心知识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促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写作的素材和内容,才能有数学收获。长时间坚持,可以成为一种习惯,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现实。

2.及时反馈信息,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学生积极地坚持写数学日记,把想交流的东西及时的反映给教师,这样,教师能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熟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心理动态等,获得大量的有用的信息或信息以外的收获。

3.沟通师生情感,增进师生情谊

学生写数学日记是写自己所想的心里话,把日记作为师生交流的一种载体,可解决学生面对教师不敢说、不好说、说不好的弱点。教师能及时获知学生的心理,及时调整自我,逐步发展学生面对教师敢想敢说,与教师交心谈心,学生与教师感情能够得到很好的沟通,增进师生情谊。

4.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学生写数学日记,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高。学生坚持写数学日记,为相互间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交流的平台。这样,学生间的交流不会流于形式,充分发挥了交流的作用。

5.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只在书本知识,还存在于生活中,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掘者,用数学的眼光留意身边的人和事,使数学课堂开放,使数学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并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养成复习、预习的习惯,温故且知新

学生写数学日记,是通过回顾当天所学的要点知识和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收获到课堂所不能发现、课堂不能学到的东西,使所学更多、更扎实。

四、启发引导并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数学日意义重大,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学会写数学日记,坚持写数学日记。写好数学日记,充分发挥其作用,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认知数学日记,培养提高写作数学日记的兴趣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数学日记,知道数学日记内容形式是什么样,知道它有什么特点,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日记有什么意义和作用,以启发动员学生写作数学日记。

2.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数学日记,学会写作数学日记

教师的指导以数学课堂为载体,上课前给学生提供表格,布置任务,提示学生留心课堂中的知识,交流内容,最深刻的事件、自己的发现以及感受等,在作业的时候让学生填写表格,也可以如同语文的短文那样写作。教师也跟随学生写数学日记,把自己的日记和学生的优秀日记作为范例,经历多次的训练指导,学生学会写作课堂数学日记,也学会了写作其他类型的数学日记。

3.“统一性”和“随意性”结合

(1)统一性

统一性表现在作业之后,学生与教师课堂之外的交流是学生想与教师交流的话题,是告诉教师自己的发现或心里话;统一写在专门的数学日记本上,记录课外的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容,日记内容完整和规范。

(2)随意性

数学日记不规定内容、形式、篇数、字数,也不受到时间的限制,想到就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4.评价学生的写作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生的数学日记当作作业,要及时批阅、即使评价,用或其他符号给予等级表示鼓励,对优秀的给予表扬,并作为示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答复或帮助,既是解决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满载而归,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写作数学日记的兴趣。

五、注意问题

数学日记是新事物,非正式作业,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愿望和积极性,让学生自愿写作、乐意写作,个别学生不愿意写,不做强硬的要求,不同的年级学生或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一。数学日记虽然是学生随意写作,但也要提高写作的数量和质量。数学日记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每天写作一两篇足够了,偶尔多写几篇,不能让数学日记成为负担,更不能起负面的作用,这才能充分发挥数学日记的作用,这样才有意义、有价值。

写日记的格式篇2

观察的对象多种多样,可以观察自然界的动植物,也可以观察生活中的某人某事,或某种社会现象。当然,如果是观察某种社会现象,比如你身边的拆迁事件,这当然也是观察,但这样的观察有些不一样了,我们把此类观察叫作“社会观察”或“社会调查”。我们现在要写的作文,也就是常说的观察日记,一般还是指对自然界中的事物的观察。

观察日记,有单篇观察日记和连续观察日记之分。这两种观察日记,其区别在于观察时间的持续性。单篇的观察日记,针对的是发生时间较短暂的事件,或者不需要长时间观察的事物。比如一个物理、化学实验,或者某个动物某方面的特性。而连续观察日记所记录的是某事物长期的变化发展过程,或三五天,或三五个月,甚至三五年。

那么,我们如何来写观察日记呢?

第一,要确定观察对象。你要观察什么,要做哪些方面的记录,要有明确的目标。你不能今天观察的是黄豆的发芽生长,明天记录的是绿豆的发芽。对自然事物的观察日记,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如动植物、环境气象、天文地理,等等,一切自然界存在的现象都是观察对象。

第二,要注意观察的环境。所谓“环境”,包括在观察过程中留心时间的推移、季节的变化、天气的不同,甚至温度、湿度的变化,这些都会对动植物的生长和习性产生影响,因此都有必要加以记录。正规严谨的科学观察记录,会把观察时间细化到某一日的某一时,甚至某一分。

第三,既然是日记,就要有日记的格式。而且观察日记所要求的格式,比一般的生活日记更多一些。一是题目。观察日记要写清题目,比如“绿豆发芽实验观察日记”之类,题目在第一行写。这一点与写生活日记就不同了,生活日记一般不写题目。观察日记的题目既要新颖,也要观点明确。如果是连续观察日记,还可在每段日期前再加一个小标题。二是在题目下写清楚观察记录者的姓名,其实就是观察日记的作者,写明日记的时间,即×年×月×日,星期×,天气情况。如果是严谨的科学记录,还要求把当天的室内外温度、湿度都记录下来。三是正文,这是日记的主体。到了正文这一步,与平时写文章的区别已经不大,根据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写法,或记叙,或描写,或说明,甚至也可以有议论和抒情。正文的另一种写法是表格式或坐标式记录,这种写法更近似于“填表”而不像是“作文”,把诸如天文气象、生长变化、分类比较、统计数据等按一定的表格形式记录下来,这种写法更形象直观。在观察日记中,如果需要记录的内容比较多,可以分成几个小段来写,篇幅长短取决于所记内容的多少。

第四,观察自然界的事物本身就是在进行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所记内容不能虚构,应依据观察的客观现象如实记录。这样,结论才具有科学性,对今后的查阅、参考才有作用。

第五,写连续观察日记,一定要观察细致,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了就去看一看、记录一下,想不起来就不记录。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观察记录的时间间隔上,要尽量有规律。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这一点并不是严格的要求,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现观察对象有了新变化时就记录,没有变化时也可以不作记录,可以灵活一点。

写日记的格式篇3

一、掌握格式,引导入门

日记的一般格式为:第一行记录年、月、日、星期,气候等内容。第二行开始写正文。这是日记的最重要内容,格式和一般作文一样,开头空两格,写完一段另起一段,开头同样空两格。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日记两则》就是最好的范例。教学时,学生反复读课文后,再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日记的格式,并且记牢,从而明白日记的一般格式要求。

二、大胆去写,丰富内容

刚开始时,有一半的学生都愁眉苦脸地说:“老师,天天写日记,我实在没什么可写的呀!”是的,从他们交上来的日记来看,确实不如人意,有的写:今天,没什么事发生。有的写: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是我的生日。还有的从早上起床写到晚上睡觉,完全成了毫无意义的“流水账”。对此,我哭笑不得。后来,我不时出一些话题让学生去写,如:你想对老师说什么?你好朋友的优点(缺点)是什么?今天心情如何?为什么?等等。一段时间后,我放开学生手脚,告诉他们凡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可以写下来。如:一个陌生人,一件奇怪事,一个新发现,一个感人的画面,一处美丽的风景,自己的喜怒哀乐,别人的吹拉弹唱……这些都是日记内容。同学们听后,恍然大悟,感觉要写的东西太多了。久而久之,同学们再也不用冥思苦想、抓耳挠腮了,每天都有可写的东西。

三、教给方法,指导写作

1.学会留心观察。学生写日记感到无话可说,原因就是没有去留心周围的事物。如果能仔细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对所见所闻进行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日记就会有内容可写。如以“找春天”为题写春天里的发现,我就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让学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双手去摸。就这样,学生们不仅发现了春天的花红柳绿,还聆听到了鸟儿的歌声、小溪的琴声,更重要的是闻到了泥土的气息,摸到了青草的柔软。

2.选取重点表达。日记不能记成一天的流水帐。如果从早晨起床写到晚上睡觉,不仅不能提高写作水平,而且写日记变成了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写日记要抓住一天中重要的事,印象深刻的事来写。如:今天学会的一样本领、明白的一个道理,看到满天云彩的想象,听到一则新闻的感受……清楚地记得杜玉凤同学这样写到:“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床上看我小时候的照片。爸爸说我小时候是调皮鬼。妈妈说我小时侯特别爱睡觉。看着爸爸妈妈满脸的笑容,我觉得自己真幸福!”是啊,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幸福的家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它却触动了心灵。我不禁为她称赞。

3.表现真情实感。日记是用来记录自己每天所做的、所见的、所闻的、所想的,真实是日记的生命。在生活中中细致地观察、用心地思考,写出来的日记才会打动人,才具感染力。永远都不会忘记班上那位叫刘慧的女孩,她就用极为朴实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周末,爸爸妈妈回乡下看望生病的爷爷。我也很想去,因为我很久没看到爷爷了。可妈妈说要是我也去就要多话三十元的车费,让我还是别去了。我只好留在家里。不知道爷爷现在怎么样了,我挺想他的。其实,多花三十元也没什么。”半个月后,他爷爷去世了,她在日记中写到:妈妈告诉我爷爷去世了,我非常难过,我哭了好久。我有点恨妈妈,恨他上次不让我去看爷爷。要是爷爷能活过来那该多好啊!我不得不为这位同学真实细腻的情感打满分,话语虽然不多,可打动人,感染人。

4.尝试用心思考。“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昼夜不息。”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精辟地概括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生活是作文之本。很多时候,由于学生年龄尚小,他们虽然走进了生活,但不一定有所发现。老师则要指导他们去发现自己以前没发现的东西,尝试用心思考,去获得自己以前没获得的感受。如一次看电影后,大部分同学写的日记是介绍电影的内容,而一位男生却由片中的小男孩联想的自己。他觉得自己比那个小男孩幸福,但不如他懂事,不好好学习,经常向爸爸妈妈要钱买零食、买玩具,还调皮捣蛋。他觉得自己很惭愧,以后要向那个小男孩学习,不乱花钱,不调皮,还要帮妈妈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么难得啊,小小年纪竟能中影片中受到启发!这不正是他从实际从发,用心思考的结果吗?

写日记的格式篇4

关键词:新日语能力考试;学习策略;日语学习

一、研究目的

日语能力考试(theJapanese-Languageproficiencytest,JLpt)是目前世界最具权威性的日语能力考试,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及其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交流协会举办,自1984年开始在日本国内及其海外举行。2010年,主办方对原日语能力考试进行了改版(本文称此次改版为“新日语能力考试”),在等级、分值、出题标准、评定方式等诸多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动。新日语能力考试(n1)的阅读和听力所占的比例从原来的1/4提高到了1/3,而阅读和听力是大部分考生的难点。所以可认为新日语能力考试的难度有所提高。笔者所在学校的日语专业生的n1级通过率也比原日语能力考试时下降了很多。

相比较旧版,新日语能力考试的改动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重视语言实际运用,着力检测应试者利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二,提供can-do一览,以便于学习者的自我评估,同时为用人单位判断应试者的日语能力提供更为直观的标准;第三,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实行得分“等值”,提高考试的妥当性与可信赖性。

如何应对新日语能力考试,对日语教学者和日语学习者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改变以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下,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结合新日语能力考试来探讨日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将其与学习策略联系起来的研究尚未发现。于琰(2010)考察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原日语能力考试一级成绩的关系,得出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为重视语言的输出技能的结论。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探讨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日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应如何应对新日语能力考试,最终提出新日语能力考试对学习策略的一些启示。

二、研究方法

2.1调查时间与对象

2011年3月,笔者对福建省两所大学2008级日语系学生84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回答了一级考试成绩的人数为55人,占65%。本论文针对回答了成绩的调查对象的学习策略进行研究。

2.2调查内容

本调查使用了刘振前、肖德法(2006)的英语学习策略问卷,剔除1项(因不符合日语),使用其中46项并根据日语特征做了语言上的调整。问卷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记忆策略(6题),认知策略(10题),弥补策略(10题),元认知策略(7题),情感策略(6题),社交策略(7题)。问卷采用5点计分,分数为1(根本不使用)到5(经常使用)。分数越高,表明学习策略使用得越多。问卷还要求写出新日语能力考试的总成绩和各部分成绩,以及自由简述考试的难点。

三、结果与分析

3.1成绩合格组与不合格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新日语能力考试一级成绩合格(100分以上)的人数为11人,不合格的人数为34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学习策略进行t检验。如表1所示,两组受试者在以下8道题的得分上可见有统计意义的差异,即合格组与不合格组在8个项目上的使用频率是有差异的。

合格组在3个学习策略上比不合格组使用得多。如“10.我经常练习日语的发音”,这说明善学者经常模仿母语者的发音或标准发音。“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可看作是所学知识的活用,是在建立知识的输出系统的过程。“40.我与他人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体会”,是属于社交策略,说明善学者通过与他人交流日语学习的体验促进日语学习。

不合格组比合格组使用得多的学习策略为第1,5,7,8题,即“背诵短文”“背诵单词”“复习课文”“重复读写”,从中可得知不善学者更多地使用机械式的记忆策略。“44.我经常从日语教师那里寻求帮助”的社交策略也是不合格组使用得多。可想而知,不善学者因没有理想的学习方法,对自己的日语知识信心不足,因而从他人寻求协助。于琰(2010)也得出:不善学者经常使用“寻求协助和肯定”的社交策略。

表1合格组与不合格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策略问题内容合格与否n均值标准差比较结果

记忆1.我经常背诵一些日语短文。不合格342.12.81不合格>合格+

合格111.82.98

记忆5.我经常背诵词汇书上的单词。不合格343.471.02不合格>合格**

合格112.18.60

记忆7.我经常复习课文。不合格343.09.75不合格>合格**

合格113.181.25

认知8.我通过重复读写来记忆单词。不合格344.09.71不合格>合格**

合格112.911.38

认知10.我经常练习日语的发音。不合格342.88.88合格>不合格**#p#分页标题#e#

合格113.09.30

认知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不合格342.50.99合格>不合格***

合格113.00.45

情感40.我与他人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体会。不合格342.761.02合格>不合格+

合格113.18.60

社交44.我经常从日语教师那里寻求帮助。不合格343.00.74不合格>合格+

合格112.55.93

***p<.001**p<.01+p<.10

3.2“文字、词汇、语法”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新日语能力考试总分为180分,合格分数为100分,而“文字、词汇、语法”分数占60分。根据这个比例,33分以上为成绩高分组,33分以下为成绩低分组。“文字、词汇、语法”的成绩高分组人数为14人,低分组人数为18人。对成绩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学习策略进行t检验,得出如表2的结果,即在7个项目上有统计学差异。

高分组比低分组使用得多的学习策略为“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10.我经常练习日语的发音”“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24.我尽量去预测讲话者将要说什么”“40.我与他人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体会”。“文字、词汇、语法”是日语的基础语言知识,可看出善学者注重知识的活用,积极地创造和使用实际操练日语的机会。

而低分组比高分组使用得多的学习策略为“8.我通过重复读写来记忆单词”“43.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日语”。不善学者不讲究记忆的方法,只靠重复读写的机械式记忆法。从中可得知,单靠机械式背诵的学习方法在基础日语的习得上也是行不通的。还有“与其他同学练习”的学习方法看似不错,但是在“文字、词汇、语法”的习得上效果并不好。

表2“文字,词汇,语法”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策略问题内容高低分组n均值标准差比较结果

记忆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低分组182.331.08高>低+

高分组142.43.76

认知8.我通过重复读写来记忆单词。低分组184.00.84低>高*

高分组153.331.35

认知10.我经常练习日语的发音。低分组182.831.04高>低**

高分组153.13.35

认知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低分组182.501.10高>低*

高分组152.87.64

弥补24.我尽量去预测讲话者将要说什么。低分组183.11.96高>低*

高分组153.60.51

情感40.我与他人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体会。低分组182.611.04高>低*

高分组153.00.65

社交43.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日语。低分组182.83.79低>高+

高分组152.73.96

**p<.01*p<.05+p<.10

3.3“阅读”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同上方法,阅读成绩33分以上为高分组,33分以下为低分组。阅读成绩高分组人数为15人,低分组人数为13人。通过t检验得出如表3的结果,在9道题的得分上有统计学意义。

成绩高分组在6个学习策略上比低分组使用得多。从第2,15,29题中可看出成绩高分组平时学习时,重视知识的活用和积极探索学习日语的方法。第35,37,38题为情感策略,可看出“阅读”成绩与受试者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学习日语的积极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在自由简述问题里,很多受试者写出:阅读量大,速度慢,造成时间不够;阅读不易理解作者的观点等。新日语能力考试的阅读题所占分数比重比原来增多,注重受试者的“综合理解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等。可见,想提高阅读能力,不仅要提高知识的活用能力和对言语不安的心理调节能力,而且要加深异文化理解能力。还有根据阅读题的要求,合理使用扫读、跳读、猜读等的阅读方法也很重要。

低分组使用得多的学习策略为“1.我经常背诵日语短文”“43.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日语”“44.我经常从日语教师那里寻求帮助”。第1题为记忆策略,第43,44题为社交策略。可看出靠“背诵短文”“寻求协助”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学习策略并未提高阅读能力。

表3“阅读”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策略问题内容高低分组n均值标准差比较结果

记忆1.我经常背诵一些日语短文。低分组132.00.71低>高*

高分组151.931.03#p#分页标题#e#

记忆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低分组132.151.14高>低+

高分组142.43.76

认知15.我用日语记笔记,写便条,信件或报告等。低分组132.381.04高>低*

高分组153.07.70

元认知29.我试着找出如何学好日语的方法。低分组133.69.85高>低+

高分组154.07.59

情感35.每当感到害怕日语时,我便努力放松自己。低分组133.08.76高>低*

高分组153.271.33

情感37.我尽力去注意在学习或运用日语时自己是否情绪紧张。低分组132.69.63高>低+

高分组152.801.21

情感38.尽管我害怕出错,但我还是鼓励自己去讲日语。低分组132.92.49高>低**

高分组153.401.06

社交43.我与其他同学一起练习日语。低分组132.77.73低>高*

高分组152.731.16

社交44.我经常从日语教师那里寻求帮助。低分组132.69.48低>高+

高分组152.67.82

**p<.01*p<.05+p<.10

3.4“听力”成绩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比较

同上方法,听力成绩33分以上为高分组,33分以下为低分组。听力高分组人数为7人,低分组人数为27人。通过t检验得出如表4所示的结果,即在6个学习策略上有统计学意义。

高分组在以下3个学习策略上比低分组使用得多。如“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16.我通常先快速地浏览一下日语短文,然后再从头仔细地阅读。”“28.有人讲日语时,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从中可看出善学者讲究记忆方法以及答题技巧。在自由简述问题里很多学生写出:听力很难集中精神;听力语速快,一次无法听清;听力题知道大概意思,在找出正解之前就要进入下道题等。听力不但与受试者的日语语言知识有关,还与答题技巧以及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关。新日语能力考试听力的题型里“即时应答”和“发话表现”是原考试里没有的新题型,是考察受试者的瞬间问题处理能力以及看图理解能力。这更需要受试者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反应敏捷,思维转换迅速。

低分组比高分组使用得多的策略为第22,27,32题。前一项为弥补策略,可看出不善学者因日语能力的不足,有随便造词的倾向。后两项为元认知策略,不善学者想有意识地提高日语能力,但并没有体现在成绩里。于琰(2010)指出:不善学者较常使用“订立学习计划”等元认知策略,但是只做计划并没有转化为具体有效的学习方法。

表4“听力”高低分组学习策略比较

策略问题内容高低分组n均值标准差比较结果

记忆2.为了记忆生词,我尽量使用新词造句。低分组272.331.00高>低*

高分组72.71.49

认知16.我通常先快速地浏览一下日语短文,然后再从头仔细地阅读。低分组283.361.10高>低+

高分组73.57.53

弥补22.当不知道应该用哪个单词时,我就造词。低分组282.79.88低>高+

高分组72.291.25

元认知27.我通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低分组283.57.79低>高+

高分组73.29.49

元认知28.有人讲日语时,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低分组283.57.74高>低*

高分组73.86.38

元认知32.我寻找一切能够阅读日语的机会。低分组283.00.86低>高+

高分组72.86.38

*p<.05+p<.10

四、结语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应对新日语能力考试的学习策略:

第一:从一级成绩合格组与不合格组的学习策略比较,可看出,善学者重视知识的输出技能,如“说”与“写”;而不善学者经常使用传统的机械式的记忆,只重视知识的输入。即善学者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渠道是畅通的,而不善学者的输入输出渠道是断开的。所以,要提高日语能力必须重视知识的输出技能,即利用所学知识“多说”、“多写”。于琰(2010)在原日语能力考试下的学习策略研究中得出“善学者比不善学者更为重视语言的输出技能”的结论。新日语能力考试重视利用语言知识解决交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对此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二:通过“文字、词汇、语法”部分的分析,可看出:即使是日语基础知识,也不能靠机械式的记忆,学过的知识要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运用。即通过建立输出渠道来巩固才真正成为自身的知识。#p#分页标题#e#

第三:通过“阅读”部分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因新日语能力考试的阅读考察受试者的“综合理解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即利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日语学习者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活用,对言语不安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加深对日本社会文化的理解。还要从平时开始尝试训练阅读的方法,如扫读、跳读、猜读等。

写日记的格式篇5

一、循序渐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教师应注重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工整、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英语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如写“我的家庭”时,指导学生写出一简单句。

二、限时训练

训练时当场发题,限时交卷,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步是关键,也是学生的难关。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白高考书面表达题既不是汉译英,也不是作文,不可任意发挥,要求的是将所规定的材料内容经整理后,

展开思维,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准确地表达意思的能力。必须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牢牢记住以下口诀:“先读提示,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句子结构和搭配,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细检查,点滴小错别忽视。”学生明确目的,并掌握要领后,要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训练的初级阶段,每次时间可放宽一点。随着学生写作能力增强,时间相应缩短,逐步做到30分钟内完成任务,不能养成拖拉的习惯。

三、范例引路

学生在进行短文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要求,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给予必要的提示。

四、掌握各种体裁文章格式

(一)记叙文(narration)。

这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文体。写作中应遵循以下几点。1.交待要素,即人、时、地、事;2.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叙述完整、具体;3.要重点突出,目的明确。记叙文所记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原则上通常用过去时态写。

(二)说明文(exposmon)、描写文(Description)。

这是英文常见的两种文体,以解说和描述为主要表达方式。

(三)日记(Diary)。

这是把自己当天生活中经历的有意义的事以及见闻或感受记录下来的书面形式。文体自由,通常用第一人称写。

(四)书信(1etters)。

一般分为私人信函(personalletters)和正式信函(Buslnessletters)。英文书信从信封到正文,其格式与汉语有许多不同。书信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信头(Heading)。寄信人地址和写信日期,写在信封右上角,地址由小到大;2.信内地址(insideaddress)。收信人姓名、地址在左上方,位置比信头低一至二行。私人信件一般不写信内地址;3.称呼(Greeting/Salution);4.正文(Body);5.结束语(ending);6.签名(Signature)。

(五)通知便条(notice,note)。

一般至少有口头通知、书面通知两种形式,至少包括三项内容:1.时间;2.地点;3.活动内容。便条一般有留言条,请假条。特点是:格式简单,开门见山,三言两语。

四、自改互改

对照范文,学生先对已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进行初改。考虑到范文不可能把各种表达方式都包括进去,况且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尽相同,因此,还可安排学生互改作业。互改以同桌的两人为宜。批改者对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待互相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更正。若有争议的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学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心里总是挺高兴的。他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最后,要求学生再对全文通读几遍,琢磨一下是否符合要求,尽量做到准确无误。如发现错误,可作最后修改,誊写工整,交老师查阅。

五、及时讲评

抓好习作讲评课,及时反馈信息,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为此我对自己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如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可抽查部分学生的作文评阅,重点抽查中下水平的学生的作文,采用当面批改的形式,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批阅过程中,认真记录习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为讲评课作材料准备。

(三)将一些写得较好的错误较少的习作张贴出来,或讲评时读给全班学生听,给予鼓励。

写日记的格式篇6

iama12yearsoldboy.Smartandhandsome.iamproudofmyself.BecauseicangetperfectscoresinChinese,mathandenglish.itisnotgoodenough,iamalsoproudofbeinganelderbrother.thatisaFridayevening,mybabybrotherwascryingallthetime.myparentswerebothcookingfordinner.isaidtomymum,letmelookafterthislittlething.mymumsaid,“areyousureyoucan?”“Yes,believemeican.”ianswered.thenmumwenttothekitchen.iwenttowardsmybabybrother.“ohbaby,don’tcry.iwillsingasongforyou…”icarriedhimandsingsongsforhim.afterawhile,hewasasleep.iwassotired.myparentswerehappyandpraisedmeagoodboy.thisismyfirsttimetolookaftermybabybrotherandifeelproudofmyself.

拓展阅读:小升初英语作文写作格式和写作技巧

1、格式:拿到作文题,一定要把握好题目的要求,看清是哪种类型的题目,确定好相应的格式。

常考的题如日记,日记的格式就是需要在第一行左方顶格写上日期和星期,右方写上天气,然后再开始写正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日记基本上都是描写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所以孩子们注意一定要用一般过去时哦!

还有一类常考的作文题型就是书信,书信的格式更需要大家注意:

3rdapril2008

Dearmr.i

Howareyouthesedays?iwillgotoshanghaiformyholiday。

Yourstruly,

nancy

2、语法:这是现在孩子们在英语写作中丢分最多的一项。

(1)写完作文后要记得检查:语法知识需要靠我们平时一步步积累,但是孩子们要注意在写完作文之后一定要细心检查自己的作文,一些学过的语法点不要再错了。

(2)避免使用自己拿不准的句子:很多孩子喜欢用长句、复合句等。可是又对这些句子掌握得不是很牢固,所以很容易出错。一切拿不准的词和句子,都应该使用自己会的简单句和简单词,这样才能给考官留下好印象。

3、词汇:如果在文章中能够正确使用一些高级词汇和词组,而不再是简单词汇,这会让老师耳目一新。例如:如果要孩子们来写holiday。很多孩子们一开始就会写iwentto……lastyear.用went就很大众化了,但是如果用takeatrip这个词组就会显得你的英语水平跟其他人不一样了

对于词汇这个点,我向孩子们提两点建议:

(1)词汇需要平时积累,但是大家积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灵活使用学过的词。大家已经学过很多词组和单词了,可是大家都不会拿出来用,原因就是在于大家学的时候只记得了它的意思,没有认识该怎么使用,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所以大家以后学习词汇的时候一定要翻翻词典学习例句,自己也拿来造个句子,要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用。

(2)学习语言并不是纸上谈兵,练习写作也应该要多加练习。熟能生巧,练得多了,自然也就会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词,该怎么写作文了。

写日记的格式篇7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5.096

表格式护理记录单以其设计规范、简洁及全面的特点,得到了临床护士的欢迎,不但避免了护士由于专业知识参差不齐、书写内容不科学而引发的护患纠纷,保证了护理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使护理人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护理服务。笔者所在医院的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分为患者入院评估单和患者护理记录单,前者是在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后填写的,后者是在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记录,由于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模式仍处在摸索中,护士理解与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1存在问题

1.1患者入院评估单

1.1.1由于采取了表格式记录方式,表格提供内容较多,涵盖了患者整体情况,护士由于粗心,空、漏项存在较多。

1.1.2评估非健康状态时,护士对表格内容掌握不透彻,填写时未关注到后面的说明选项而造成空项。

1.1.3由于入院评估单要求有时效性,护士对入院原因或主诉拿不准时,仍然按照老习惯等待医生的问诊情况出来后再填写,随即入院评估单归病历后遗忘,导致空项。

1.1.4由于专业知识缺乏,对评估单列出的专科内容理解不透彻,导致评估结果与患者病情、医疗记录不符。

1.1.5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自我保护意识,随意在评估单上进行涂改及刮擦,修改方法不符合规范。

1.2患者护理记录单

1.2.1护士习惯了原来拖沓的书写方式及多写不会有错的老观念,“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栏记录内容与表格已显示内容有重复。

1.2.2记录过程中不能正确使用说明栏中统一规范的英文代码或符号,导致记录错误。

1.2.3书写过程中随意涂改刮擦。

1.2.4由于表格式护理记录单需顾及多科室使用,设计时具有项目全、记录直观等特点,虽受到专科性较强科室的欢迎,但在其他科室使用时由于许多内容并不需要,填写后的表格存在多处空白。

1.2.5医院科室专业分类较细,表格式护理记录单提供的专科内容受限,但需记录的专科内容过多,护士抱怨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栏所留空间太小。

1.2.6护士仅注重表格式护理文书所列出的专科病情观察项目,忽视了患者整体评估,记录中有疏漏,不利于并发疾病的观察、护理。

1.2.7护理记录及时性欠缺,主要原因为护士盲目减少护理书写量,忙于接待新入院患者、执行治疗及完成常规护理,不能将病情变化及护理活动随时记录,事后做回顾性描述,导致事实与记录不符[1]。

1.2.8护士在记录中主观判断与客观判断仍有混淆。

1.2.9由于护士收集资料与医生资料来源不一致,导致医护记录不相符,使举证倒置处于不利地位[1]。

2对策

2.1严格按照《河南省医疗机构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要求(试行)》,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完善我院表格式护理记录单的修订。

2.2根据专业和病情观察要点,制定不同模式的护理记录单,如心(胸)外科护理记录单、普外(骨)科护理记录单、神经内(外)科护理记录单等,但应避免制定过多版本的护理记录单而造成书写标准过多难以统一、质控难度大等现象,尽量保证专业有关联性的科室使用相同记录单。

2.3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使用期间,要根据科室使用情况及观察重点不断完善记录项目,“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栏应尽可能留大空间,以利于记录。

2.4抓好护士病历书写的基本功训练,保证护理记录的科学性、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2.4.1护士人手一册《护理记录书写规范》,使其正确掌握文书书写规范及统一符号的使用。

2.4.2组织全院护士进行护理记录书写规范的学习,针对个案病历组织教学,教会护士使用客观数据记录病情,避免在记录中加入自己主观的判断而造成纠纷,切实做到写自己所做、做自己所写的内容;同时要科学、合理利用表格形式给予的方便,避免记录内容繁琐且重复。

2.4.3针对专科病情观察与记录要点组织科室讲课与考核,提高护士专业水平,使护士学会有重点地整体评估患者,以免患者病情突变而无相应记录;安排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工作2年以下护士进行书写带教与质控。

2.4.4加强护理文书质控检查,采取护士把好自己的书写质量、护护之间做好相互提醒、高年资护士每日审核、护士长48h内抽查及质控组每月集中检查等形式,对护理记录单及时进行质控,要求科室设立护理文书问题汇总本,以保证护士随时纠正,同时质控组可定期对存在共性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随时发现、修改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存在的不合理性。

2.4.5推行科学、合理的记录方式,推行“三个随时、三个重点”[1],即有问题随时记录,病情变化随时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用药及手术后随时记录,重点记录客观事实,重点记录护理行为,重点记录护士确实做过的事情。

2.4.6加强医护、护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认真执行交接班,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1],遇到问题不能主观臆断,在紧急处理病情变化后、重要数据记录时要求主管医生进行核查。

2.5加强护士法律意识,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让护士学法懂法,真正掌握护理记录缺陷中隐含的法律问题,以便在书写护理记录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懂得自我约束。

3结论

护理记录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是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医嘱、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实施护理手段的客观、真实的记录,也是重要的法律依据[2]。因此,护士必须了解规范书写护理文书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加强自律性和慎独精神的自我培养[3]。表格式护理文书的推广以来,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定期对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整改、评价,吸取教训,改正不足,使护士真正认识到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在护理记录质量方面有了全面的提高,也使护理记录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护士的书写负担,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服务患者。

参考文献

[1]王俊霞,麦慧.护理记录单书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7):76-78.

[2]陈红岩,杨金莲.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7,5(5):59-60.

写日记的格式篇8

背景: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是北京一家集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度假村,占地3300亩,目前10%用于经营,90%用于种植养殖。开业8年,目前共有五个大餐厅,分别是:开饭楼、田禾源、蒙古餐厅、宴蟹楼、天陇塬,另外还有季节性的休闲广场、啤酒广场等,餐饮部一个月流水最高达400多万。李耀全是这里的行政总厨,全面管理整个餐饮。

开饭楼的景色

开饭楼特色东北包间

辘轳

初见李耀全,淡定而沉稳,就是这样一位年仅30岁的大厨,管理着北京著名的绿色生态度假村――蟹岛的各个厨房,而且管得井井有条。李耀全说:做蟹岛的总厨说累也不累,累的表现是我每天几乎没有时间休息,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我必须在厨房里不停地转、检查,几乎没有哪个总厨像我一样整天待在厨房;不累是因为,虽然厨房很大,但是管理起来很顺手,我每天就是抱着一本工作日记,不停地发现问题,填写问题,然后和各厨师长交代如何解决问题,仅凭这一项工作,就能玩转这么大的厨房。

蟹岛目前用的管理系统是iSo9000管理系统。这套管理系统的完整流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记录―复查。在此管理系统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是最关键的一步,这项工作如何做好?蟹岛在八年内摸索出一套有效方法。

八年得出二百条

蟹岛起草的“餐饮前厅、后厨每日检查200条”里,涵盖了厨房各角落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餐饮后厨每日检查表为例:

冷荤间需要检查的问题是:场地卫生是否合格?冰箱食品卫生是否合格?手布是否用消毒液浸泡?砧板是否消毒?有否未洗或变质的食品?拌菜有否戴卫生手套?刀具是否用酒精消毒?冰箱食品是否加保鲜膜?员工有戴首饰的吗?冰柜是否及时清理?二次更衣是否达标?使用餐具是否消毒?个人卫生是否达标?生熟是否分开?冰箱冰柜是否清洁?毛巾是否干净?粗加工是否干净?是否了解当日预定?

“检查200条”制定过程小插曲:

1、关于手布是否消毒问题。去年夏天,蟹岛某餐厅内有5名客人就餐后出现腹泻情况。经理和李耀全立即去厨房检查,发现热菜和冷菜组的各项出品指标都合格,实在是无从考证腹泻问题的由来。开餐时候,李耀全来厨房检查时,发现打荷员工用手布擦盘子――这是一个很常规的做法,各厨房都是如此操作,但是李耀全意识到问题可能就出在手布上,因为夏天手布虽然看上去洗干净了,但是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将此手布拿到质检部,检查发现果然是手布闯祸,就此,李耀全将“手布是否消毒”列入检查条例。

2、二次更衣问题。很多厨房忽略此问题,冷荤厨师上班后换上衣服直接进入冷荤间,这过程中就包括开门、摸钥匙等过程,容易交叉感染,尤其是做刺身的师傅,很容易将细菌带入菜品中。所以,冷荤间门外开辟了一个二次更衣间。里面有消毒抹布等,换好衣服开门后要在此抹布上擦手,达到消毒目的。

冰箱一角

二次更衣室

所有项目的检查时间不同,比如“二次更衣”、“使用的餐具是否消毒”、“个人卫生”等是开餐前需要检查的项目,而“手布消毒”、“砧板消毒”、“食品有没有加保鲜膜”等是需要收档后检查的项目,而“冰箱卫生”、“场地卫生”等则需要开餐前、收档后检查两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店厨房情况不一,具体各项检查时间各厨房厨师长可灵活掌握。

制定完“200条”后由谁来检查?流程是这样的:各厨房各档口有一位主管,由他们轮流当班负责检查在厨房内各条是否达标并填写此表。比如,周一,冷荤间主管当班,早晨上班后、开餐前从办公室领一张“餐饮后厨每日检查表”,然后先到冷荤间,检查需要在开餐前检查的项目,并将情况填入表格,然后他再到配菜处,询问砧板老大,关于砧板的这些条款他检查得如何,并填写表格,依此类推。到收档后他再如此检查填写一遍,下班后将此表交给厨师长,厨师长检查签字后于第二天早上和本人的工作日记一起交给李耀全。

各厨房厨师长的每日工作内容是什么呢?除了要出新菜之外,他们还要在本厨房内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方案,责令其落实,如果下次检查出现同样问题,罚款最低50元。而整个发现问题、列出解决方案的过程要记录进入自己的工作日记。

一本日记解决千件琐事

接下来谈工作日记。工作日记就是各档口负责人、厨师长、总厨在检查厨房时发现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及方法的记录。各档口负责人每星期将本周内检查发现的问题、本人的想法填入工作日记,其工作日记每周上交一次;厨师长则需要每日填写一次;总厨李耀全也是每日填写一次。

总厨工作日记需要下级员工来签字

李耀全每日工作日记是他每天边检查边填写。比如,昨天晚上8点到开饭楼厨房冷荤间检查时发现,只有2名小弟在操刀制作凉菜,主要负责人和冷荤老大去了夜市档,这是不妥当的,因为夏天的8点是正餐阶段,正餐凉菜需要老大和主要负责人来制作或者监督制作,如果只有小弟制作,无法100%保证质量。李耀全将此事记入工作日记,并提出解决方法:只有在正餐结束后凉菜老大和主要负责人才可以去夜市帮忙。

李耀全转到热菜档时,随口尝了一个“酸菜肉片”,发现酸菜太咸了,应该多冲泡一会儿,而且必须飞水去掉多余盐分。这一情况也要记录并当场督促解决。将发现的问题逐一记录后,李耀全要把自己的工作日记给各厨房厨师长看一遍,让他们在自己厨房出现的问题旁边签字,目的是让各负责人知道厨房出现的问题并记住整改方法。

总厨工作日记格式:

厨师长工作日记由总厨检查并罚款

厨师长的工作日记格式:

写日记的格式篇9

博主:武宏伟

管理后记,是管理者对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决策以及后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由此所作的反思性书面材料。从取材起止时间来说,它可分芍掷嘈停阂恢质撬婊性后记,也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对每件管理活动的审视和分析,又叫“事事记”;另一种是阶段性后记,即管理者对一个阶段的管理活动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包括日记、周记、月记等。

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管理者,乃至伟大的教育家,往往是撰写和使用教育管理后记的高手。教育管理后记的篇幅可长可短。短者,一个问题,一种观点,寥寥数语,言简而意丰;长者,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多侧面,多角度,汩汩滔滔,洋洋洒洒。后记的具体形式和内容都不拘一格,带有典型的个人特点,以实用为标准。从写作目的来说,有经验总结式、失误纠正式、问题待解式、自我评价式、案例点评式、阶段回顾式、心得体会式等。从创作方法上说,可以是简要的问题积累,以待后解,也可以是重点疑惑的剖析,旨在解决一个重要问题,还可以是在前面问题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探索后的专题分析研究,并写出议论性的文章。从文章体裁上说,教育管理后记可以是应用文式的总结,也可以是散文式的感想,还可以是研究式的论文,甚至是案例的描述、戏剧式的精彩回放等。

日、周、学期的递进式的“三清”,是比较实用的后记模式。不论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也不论篇幅的长与短,写教育管理后记都要注意:一是贵在及时,所思所感要随时记录归结探究;二是真诚切实,不能走过场,要有多少写多少,并且要言之凿凿,切忌空洞无物;三是倡导多写,因某种特殊原因而没有完成的,事后要及时补上;四是追求崇高,形式及内容虽然不拘一格,但以形成专业性的研究论文为最高级别;五是功于坚持,坚持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坚持探究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式,坚持不懈地写,必能以写促思、以写促改,必能从教育管理中探索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形成独特的教育管理风格,使自己成为有思想的学生、教师、领导,乃至专家。

根据学校管理的特点和不同层次,需要撰写并上交管理周记的个人及部门,可以依次是:学生自我管理周记、班级管理周记、年级管理周记、部门管理周记、学校管理周记。运用“后记”实施学校管理,可以实现全员管理、民主管理,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感,使管理的时间延长,空间扩大;可以实现闭合回路式的管理系统的有效控制,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可以实现管理资料的原始积累的有效利用,为学校管理积累经验和教训,并留下积极调整的轨迹。特别是一些典型的管理案例和心得,可为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提供可靠的保证。当对管理的反思成为一种职业习惯,这才是教育管理者的专业成长不断走向纵深的时候。

写日记的格式篇10

一、实训的主要内容

为了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快适应并胜任实际工作,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要在学校学习期间培养学生的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其主要办法之一就是进行会计模拟实训。会计模拟实训主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和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登记总分类账及编制财务会计报表,还包括企业供应、生产、销售三个环节的核算和成本计算中会计凭证取得或填制的方法,还包括账项调整、账项结转与结账、错账查找与更正的方法,以及试算平衡表、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依据和编制方法等。

二、实训的基本流程

会计模拟实训是按照会计核算形式所规定的核算步骤进行的。

第一步,根据模拟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然后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是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可靠和完整的关键,是发挥会计监职能的重要一环。全部会计凭证必须经过有关人员严格审核,只有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第二步,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分别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然后与会计期末进行会计账项调整、结转并结账、对账。如过发现账簿记录存在错误、应及时予以更正。

第三步,根据有关的分类账簿记录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主要的会计报表。另外,正式编制会计报表前还应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

三、实训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