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描写秋天的散文十篇描写秋天的散文十篇

描写秋天的散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2:19

描写秋天的散文篇1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前言】

《折桂令·中秋》是元代诗人张养浩所创作的散曲。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

【注释】

①飞镜:比喻中秋之月。

②玉露泠泠:月光清凉、凄清的样子。泠泠,清凉之貌也。

③银汉:天河。

④恹恹:无精打采的样子。

【赏析】

描写秋天的散文篇2

我爱生机勃勃的春天,也爱果实累累的秋天,更爱秋天的早晨,它纯洁、凉爽,使人振奋。(点评:这样的开头比较经典,也常见,是属于四平八稳的开头模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秋天早晨的特点――“纯洁、凉爽、使人振奋”。接下来的文段,最好接着对此展开详细叙述。)

清晨,我和好友郑炜散步到河岸边。(建议:此段开头第一句,不妨交代得更详细一些。比如,河叫什么名字?如果是无名河,则可以在河岸处落笔。河流很长,河岸也很长,各处景致不同。可以散步的河岸当然有些特别的地方。意思是,得把到河边散步这件事的真实感受写出来。小编我也喜欢到河边散步,我会这样描述:我和谁到河边散步,这一段河岸很安静,沿岸有桂花树。清秋时节,恰好也是桂树花开时节,一边散步,一边轻闻桂花香。走一段路,心旷神怡……我为什么这样写?因为这是我平时在河岸边散步的真实感受。)河水清澈见底,如同一面大镜子平铺在大地上,顿时觉得有一股难以形容的凉意透过全身。河边,有许多鹅卵石,我拾了一块看了看后,往水里一扔。呀!“镜子”被我打破了。正当我感到惋惜时,一阵秋风把几片金黄的叶子吹到了河里,像几只小船要去远行了。树木的落叶景象让我很快想起一句名言:“一时的委屈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着。”我明白了,原来树木是在养精蓄锐,以使来年长得更旺盛。(点评:这段由河水的清澈平静,写到吹落到水面的树叶,然后再联想到秋天树木落叶是为了养精蓄锐……作文的步骤是符合逻辑的,可是读者看完这一段,总会觉得有种空泛之感,觉得太简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作者对河水的描写,对落叶的描写不够细致,不够具体。那种河水清澈,落叶飘飞的情景,原本是很有画面感的,一幅秋天意境的图画,清静,萧瑟。可是作者一笔带过,不能详细地把画面展开。所以,文段结尾的联想也同样显得苍白,不像是自然而然的感触。)

远处,火红的太阳慢慢地升起,一会儿就升到了半空中。好温暖的阳光啊!我和好友情不自禁地赞美熠熠照人的晨光。看看美丽的小花,看看翠绿的芦苇,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勇气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建议:“翠绿的芦苇”?南方的秋天虽然温暖,但一般来说,清秋时节,芦苇是由青绿转为浅黄了。作文源于生活,所观,所察,有所感触,发而为文。观察细致很重要。建议小作者平时多多留心平常生活。有心人,处处皆是神秘世界。)

啊!秋天的早晨,你催人奋进、向上,你鼓舞着我们这代人去迎接新的明天、更美好的未来!(建议:这是经典的结尾,首尾呼应,又升华了主题。形式虽然经典,但不是适用于每篇文章。此段删去,文章更显简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勇气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句结尾已经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作为结尾显得更加自然。)

描写秋天的散文篇3

归省xǐng

踱duó步

怠dài慢

絮叨xùdāo

潺潺chánchán

凫fú水

不惮dàn

撺掇cuānduo

皎jiǎo洁

屹yì立

茶峒dòng

踊跃yǒngyuè

干燥zào

擂léi鼓

泅qiú水

蘸zhàn酒

糁shēn儿

涿zhuō州

鬏jiū

阖hé家

烙lào印

簸箕bòji

澄chénɡ清

疙瘩ɡēda

抠kōu

晾晒

黄晕yùn

酝酿yùnniànɡ

蓑suō衣

抖擞sǒu

葱茏lóng

黛dài色

贮zhù藏

迸bèng发

遗憾hàn

磅礴pángbó

匍匐púfú

苦涩sè

髻jì

镶xiānɡ

二、识记下列四字词语

不识好歹

呐喊助威

赏心悦目

返老还童

邪魔鬼祟

念念有词

七嘴八舌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繁花嫩叶

轻飞曼舞

承前启后

蓬蓬勃发

闲情逸致

宛转嘹亮

三、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

1.不识好歹:不知好坏。指愚蠢,缺乏识别能力。

2.赏心悦目:因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

3.念念有词: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4.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5.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打扮艳丽。

6.承前启后: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四、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社戏》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的“社”原指土地庙或土地神,“社戏”是指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2.《端午日》的作者是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小说。沈从文读过两年私塾,仅在小学受过正规教育,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是自然和人生这部大书给予的。他的作品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的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

3.《本命年的回想》的作者是刘绍棠,中国著名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刘绍棠因受作家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从而走上了乡土文学之路。他的作品通常以乡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他创作了洋洋洒洒600万字的乡土文学作品,其中有不少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4.《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海,长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现代诗人、散文作家。以散文闻名,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录于《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其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

5.《三峡》的作者是郦道元,被称为“中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勤奋好学,博览奇书,一生足迹遍及半个北部中国,在此基础上撰著的《水经注》四十卷,是我国古代地理学名著。历来研究《水经注》已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郦学”。郦道元写景,遣词精当,“词组只字,妙绝古今”,或用白描,或施浓彩,疏落有致,都能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意境。《水经注》文章清丽,富于变化,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著作。《水经注》还开创了山水游记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也深受郦道元的影响。苏轼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这是苏轼对《水经注》文学语言的艺术感染力的赞赏。

6.《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有“语言大师”的称号,一生写了800余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等。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所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广泛,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并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7.《夏》的作者是梁衡,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在散文创作方面,过去二十年他主攻山水散文,深得古典山水文章的传统,行文草木有灵,水石有韵。近年来又致力于人物散文,特别是历史伟人、名人题材的写作,其作品《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8.对联常识

对联,也称楹联、对子,是一种由字数相同的两句话组成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语意完整的文学形式。它发源于我国古诗的对偶句,始创于五代时期,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联的形式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音形义统一的汉字特色的体现,所以,对联是汉语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既要用诗一般精练的语言表达完整统一的语意,又要以工整巧妙的形式和优美和谐的韵律来体现。形式工整和韵律优美是对联最突出的特点。

对联的长度不定,短的可以只有一两个字,长则可达几百个字。悬挂的时候通常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五、背诵下列语句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水调歌头》(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6.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7.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六、积累下列文言词句

1.通假字

略无阙处(“阙”同“缺”,空缺)

2.词类活用

乘奔御风(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3.古今异义

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今义:自从)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不以疾也(古义:不如;今义:不因或不靠)

4.一词多义

沿溯阻绝(断)绝巘多生怪柏(极高)哀转久绝(消失)

5.重点字词

略无(完全没有)飞漱(飞泻冲荡)沿溯(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良多(确实很多)涧肃(山涧寂静)属引(连续不断,引:延长)

6.重要译句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翻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翻译: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山石林木的)影子。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翻译: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的确是趣味无穷啊。

七、鉴赏下列古诗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诗人敏锐地抓住了最具早春特色的景物——如酥的小雨、朦胧的草色,运用比喻、对比、反衬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清新恬淡、情趣盎然的早春图。第一句“天街小雨润如酥”,“酥”就是奶油之义。经受如酥小雨的滋润,草色清新、柔嫩,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之美。“草色遥看近却无”,兼摄远近之景,传神地描绘出早春之色,表现了诗人在久盼中突见草色的无限喜悦之情。“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又在早春。早春时节的草色是柔嫩的,更是娇贵的。诗的结尾说“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早春的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绿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一对比,更加反衬出了早春的特征。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在这首词中,写晴,作者抓住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明月、清风、鹊、蝉、蛙和清风送来的稻花香,既写出了所见、所闻,又写出了所嗅,使人如身临其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出了农家的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抒发了人逢丰年的喜悦。这正是作者心情的自然流露。这一句写得有景,有声,有情,三者水融,真是情景相生,声情并茂。

写雨,既有层次,又有特色。先以“七八个星天外”写雨前的天象,再以“两三点雨山前”写骤雨来临,最后写雨中人的心理变化。他想起了“社林”边的“茅店”,可那是“旧时”,不知现在在否。等他转过“溪桥”,“茅店”忽现!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忽见”一词,把人物的喜悦心情活脱脱地再现出来。这一句写得灵活、轻快,富有情趣,读后,那个急而复喜的雨中人的形象,历历如在目前。

3.《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描写秋天的散文篇4

关键词:散文艺术

余秋雨,作为学者散文创作的一员。其散文创作以其独特的审美取向、文化取向、语言取向和价值取向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独步文坛。笔者在此对其散文的艺术特色发表以下拙见,供大家参考:

一、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的散文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禧日记》和《千年一叹》,尤其是《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反响,颇受读书界的欢迎和好评,在台湾和海外华人文化界和出版界也引起了轰动,其作品发行量之大令人鼓舞。其读者上到学者教授下到平民百姓,可谓雅俗共赏。文学作品有如此之大之广的效应,是当今许多学者难以望其项背的。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余秋雨的散文是成功的文学作品。

二、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1、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而非抒情

纵观余秋雨的散文,其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如《阳关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2、独特的视角,哲学的思辨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触及了历史,而且对历史传统文化,投入哲学的思考,重新判断和审视,余秋雨在《都江堰》对我们民族心理的“长城情结”不敢恭维,后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读了康熙不修长城的一段话,简直找到了一个远年的知音。他的批判精神更充满了理性思辨的色彩。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作家指出:“无数的事实证明,在我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批判规范,虽然堂皇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偷看自己心里从小埋下的历史情结和民族情结,有多少可以留存,有多少可需要校”。他的散文多了自己的理解,指出:“山庄的营造,是一代政治家在精神上的强健”。对待历史人物,用诚实的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秦桧是南宋的奸臣,人们都痛恨他咒骂他,没有人会为他说话,但余秋雨还是客观地理性地留出空间让他申辩。而对于坡的好友沈括,也不避揭露其短,他曾因妒忌而陷害过坡,他所检举的诗句,正是坡分别时送给他的诗句。秋雨散文不同于以往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理性审美意识所支撑起的恢弘气度。

3、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4、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

余秋雨文化散文具有戏剧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散文与戏剧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有连续性、完整性、生动性的特点。而传统散文为了体现主题只是截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场景,用以凸现主题。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描写秋天的散文篇5

秋词(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结合,通俗清新。秋天的景色如作者笔下所写:明净洁白,有红有黄,给人一种干净清爽的感觉,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令人肃然起敬。诗人设想若登上高楼而望,便可觉清澈入骨,不会像繁华浓艳的春色那样让人轻浮若狂,作者最后用反衬手法来突出这一主旨。诗人在这首词中,用咏秋色来颂情操之清白。

秋夜喜遇王处士

(唐)王绩

北场芸藿罢,

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他乡居的老朋友王处士在一天的田野劳作之后,在秋夜不期而遇。一轮圆圆的月亮高悬天空,清辉洒满大地,飞舞着的萤火虫发出的光闪来闪去。寂静的月夜和流动的萤火虫的光交织在一起,绘成了一幅独具魅力的秋夜图,衬托出此时此地诗人的心境,虽不着一“喜”字,而“喜遇”之情跃然纸上。全诗平淡质朴,色调清朗,景中藏情,意境优美,活脱脱地写出了诗人隐居田园的生活情趣。

秋园

(唐)吴融

始怜春草细霏霏,

不觉秋来绿渐稀。

惆怅撷芳人散尽,

满园烟露蝶高飞。

这首诗开头的“霏霏”,本来多用以形容又细又密的小雨,诗人却在此用来形容初春刚生的嫩草,很有新意,表达了对新生的细绿小草的喜爱之情。第二句的“不觉”,正与起句的“始怜”相呼应,表示时间之短。不知不觉间就到了红销翠减的秋天,那可爱的绿色也渐渐稀少起来。季节如此,人何不然,岁月流逝,美人迟暮之感油然而生。第三句表面上看说的是采花、爱花的人都离散而去,深一层寓有即使有“鲜花”也不会有人采摘,何况自己已是迟暮之年,更不会有人赏识,只会像今年的秋园一样“满园烟露蝶高飞”了。全诗以春衬秋,借春秋季节的变化,抒发人生无常之感。

秋怀

(宋)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和感叹国事的复杂情感。首联说应季节时令而产生的景物难道不好吗?为什么所引起的秋思却这样令人心神沮丧呢?颔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描绘“节物”,咏尽秋日佳趣。那么,究竟为何而心绪黯然?颈联告知我们,诗人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茫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中无补的苟且生活,所以尾联便写作者归隐的思想。这就是诗人心绪黯然的所在。

[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元)卢挚

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这首小令,首句写出了山的雄奇,船在湘江上行驶,极目远眺,只见那苍劲的枯松倒挂在悬岩峭壁间。次句写水的明丽。作者化用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用船帆的飞驶来表现自己欢愉的心情。尽管是秋风飒飒,整个天地充满了秋意,但湘江上的景物却在萧瑟中见雄奇,在惨淡中见明丽。前五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湘江秋天的落日图。船移景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两句作者为我们推出了一幅湘江秋天的月夜图:在空旷寂静的江面上点缀着“云帆月影”。面对着这迷人的景色,作者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融进了这幅自我描绘的图景中去,他几乎惊奇地要叫起来。这首小令描绘的虽是湘江两个不同时空的景物,但透过这两幅画面,可以看到一个心胸豁达、洋溢着喜悦之情的仕宦者的形象。

[越调]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描写秋天的散文篇6

首先,作者通过巧妙的叙述方式自然地介入到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中,使自己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如“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像花儿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等语句,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觉到作者就生活在这个秋天,甚至让人觉得那个“泡一碗浓茶”,在院子里坐着看天的,早晨起来到街上散步的人就是郁达夫,他甚至还会在雨后的桥头和熟人用“平平仄仄”的北方话一同感受秋的凉意。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散文中作者的平民意识,就是因为在文中,郁达夫并不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俯视平民的生活,而是以一个普通的北京人的心境感受自己周围的生活。透过文字的表层,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郁达夫不仅在写秋景,更是在描述一种生活。于是,文中的景和情在生活的层面上融为了一体。这样,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也就不仅仅是故都的秋的特点,更是郁达夫对人生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一种包容着中国文化精神的生命价值追求。所以,直到文章的结尾,郁达夫仍然没有从故都的秋味中跳出来,而“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其次,本文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表达上侧重于主观世界。我们知道,从文学活动的规律来看,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调各有侧重,而作者郁达夫又是在什么样背景下创作写出《故都的秋》一文的呢?

1933年4月,郁达夫为逃避国民政府的高压和文艺界的纷争而由上海迁居杭州,但他很快发现杭州也并非“世外桃源”,于是写下了“烽火满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这样的诗句,以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1934年7月,郁达夫离开杭州去青岛避暑,8月转赴北平,终于发现了与中国历史文化精神息息相关的“深沉的地方”,写下了传世名篇《故都的秋》。这就决定了郁达夫在描绘故都之秋时,必然会侧重于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表达,于是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只不过是郁达夫主观心境在客观景物上的投影,而客观景物则成为了郁达夫精神世界的缩影。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与其说是郁达夫饱尝了故都的秋味,还不如说是郁达夫找到了一种符合他悲凉心境的生活。这种生活既让他暂时忘却了现实的烦恼,又让他触摸到了历史文化的气息,正好契合了郁达夫的精神需求,成为了他“儒生逃秦”的好去处。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文人和秋的关系,对郁达夫的主观世界加以分析。正如郁达夫在文中所写“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郁达夫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旧中国知识分子,必然深受中国传统悲秋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国文人的这种悲秋意识中到底包含着一种什么情结呢?著名学者赵敏俐认为,“中国文学里的悲秋作品,并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自然感应,而始终比较明显地和相思与怀归的母题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蕴涵的正是“相思与怀归”的主题。而“怀归”恰恰又是“相思”的目的,因此,《故都的秋》更侧重于“怀归”主旨的表达,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怀归”,更是一个生活在战乱年代、饱受人生忧患与哀痛的读书人对精神家园的“怀归”。

描写秋天的散文篇7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前言】

《秋风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在这深秋的月夜,诗人望着高悬天空的明月,看着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诗人不禁黯然神伤。曾经的点点滴滴,像放电影,在脑子里回放着。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存流于心底的不可割舍,那段情感和思念反而让诗人后悔当初的相识。

【注释】

①落叶聚还(huán)散:写落叶在风中时而聚集时而扬散的情景,从视觉进行描写。

②寒鸦栖复惊:写栖息的乌鸦在寒风中被蓦然惊起呜叫的情形,从听觉角度进行描写。

③绊(b6n):牵绊,牵扯,牵挂,写相思之苦。

【翻译】

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想真是情何以堪。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描写秋天的散文篇8

写景多用于记叙型的文学作品,例如散文、通讯、小说、报告文学等,还用于诗歌和剧本。写景主要是为了达到如下的目的和作用:1.交代地点、时间、天气、气候;2.交代社会背景;3.推进故事情节;4.渲染气氛,衬托人或物;5.借景抒情;6.托物言志;7.比喻、象征或比兴。

有些人所描写的反映季节性的气候特征和物候的特征的景色,内容带有共性,放之四海而皆准,缺乏个性,非常空泛,绝不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亲身观察到的真实景观的准确具体的写照,而是闭门造车,凭空臆想,想当然地写出来的,写出来的景色是哪个地方的,是否真的如此,连他自己都没把握,既不真实,也不具体,脱离实际,违反科学。

所以,通过细致的观察,具体、真实而又科学地把握自然环境的特征,是写好自然环境的前提。

可纳入观察范围的对象很多,包括天地、日月、风霜、雨雪、雷鸣、电闪,江河、湖海、草木、虫鱼、禽兽等。我们要根据写作的需要来确定观察对象范围的大小,要对观察所得的素材作出取舍,从中筛选出文章的写景材料,丰俭由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全文只有两句写景,惜墨如金,却有力的烘托了菲利普夫妇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心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大篇幅地描写小煤屑路、荷塘四周、荷塘上面的月夜景象,浓墨重彩,充分表现了他在不宁静的日子里从荷塘月色中得到的短暂的喜悦,片刻的安逸。

我们要立体的动态的观察自然景物。所谓立体的观察,是指对自然景物进行仰视、平视、俯视、环视和鸟瞰式的观察。所谓动态观察,是指对自然景物随着时间推移和空间变换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这涉及定点、动点和散点观察的技巧。例如,屠格涅夫的《村》运用定点观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运用移步换景式的动点观察,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则按时间的推移描写景色的变化。

我们要开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对自然景物进行多觉观察,观察自然景物的形状、颜色、动静、声音、气味、重量、温度、质地、分布、种类等,从而发现其特征和意蕴。这要具备一定的地理学、气象学、气候学、天文学、生物学(包括动物学和植物学)、物候学等学科的知识,要以这些自然科学知识为后盾,再从文学角度观察和描写自然景物,不然就会闹出“广州的雪花大如席”、“广州的高粱红似火”的笑话。

某地某时的自然景物的特征,除了可以凭借直觉马上把握外,还可以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来把握。横向比较,是指将某地的景色与同一时候其他地方的景色相比较,如《济南的冬天》,它就冬天的气候特点,把济南同北平、赤道、热带相比;纵向比较,是指将某时的景色与同一地方其他时候的景色相比,比如,就广州春天的气候特点,可以从气温、降水量、日照强度、季候风的风向与风量、动植物的状况等方面,拿它跟夏、秋、冬相比。

写社会环境,也许还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历史、伦理、民俗、宗教、建筑等方面的人文知识。

通过观察掌握了写景素材后,还得运用适当的文学技巧才能把景物栩栩如生的描写出来。因为,我们写的不是传播地理、气象、气候、天文、生物、物候知识的说明文,而是在具体、真实、科学地观察的基础上,把个人的主观印象和主观感悟融入观察所得,然后借助各种文学手段来写景状物,以反映观察所得,写出景物的状态、特征和美感,从而写成既有真实性、科学性,更有形象性、情意性的属于记叙文范畴的文字优美的文学作品。

首先,必须讲究修饰性、描绘性词语,如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拟声词等的准确运用,只有反复推敲锤炼,才能传神地表达出景物的形、色、态、音、味,等等。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便以使动用法,把春风拟人化,描写出在春风吹拂下江南植物复苏吐绿的景象,既有色彩美也有动态美,令人叹服。

其次,要学会白描,也要学会巧妙运用修辞方法。屠格涅夫的《村》、鲁迅的《故乡》在景物描写中就运用了白描。鲁彦的《听潮》用拟人、博喻、排比、通感几种修辞描写海潮消退归于静穆时的情态和声音,将无形的难以捉摸的听觉形象化为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真是妙笔生花。

准确运用词语和巧妙运用描写,都能使景物变得具体形象逼真。

再次,要注意语句的骈散结合。写景,适宜用短小明快的句子,适宜用两两整齐对称的语句,以增加文章的形式美。当然,文章中也要自然穿插一些句式灵活的散句。只要欣赏一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整散句的运用技巧,你就能领略其中的真谛。

有的作家写景时,还喜用叠音词、儿化词来描摹景物,增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文基础扎实的,还会信手拈来前人的好词佳句,加以化用。朱自清的《春》便是如此。

有的作者不但写眼前的实景,还联想到与眼前的实景有关的逸事、风俗、传说和诗文,甚至想像出一些超现实的事物。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就由人间的街灯联想、想像到天上的街市和牛郎织女,以他们在天界幸福团圆的生活,反衬黑暗的旧中国。

写景文章既要讲究技巧,又不能露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这才是最高的境界。

写景要注意条理。要么用空间顺序,如朱自清的《绿》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要么用时间顺序,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和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要么用逻辑顺序,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和朱自清的《春》。

另外,不能单纯地写景状物,必要的话,还得描写该景物背景下人们相应的活动与心态。朱自清的《春》便写到了经历冬困后纷纷出来活动筋骨、抖擞精神、喜迎新春的人们,梁衡的《夏感》则描写了夏日里热火朝天地收割打场的农民,何其芳的《秋天》描写了人们伐木、摘果、打渔、放牧的情景,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亦描写了生活在暖和的老城里的居民们喜笑颜开的表情和有着落、有依靠、不着急的心态,以及误把冬天当成春天的错觉。

最后,我们不能为写景而写景,写景要有立意。没有立意,写景就没有灵魂。

在以写人记事为主,描景状物为辅的文章里,写景的立意就是要明确所进行的景物描写究竟为写人记事提供什么服务,是交代地点、时间、天气、社会背景、推进故事情节,还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鲁迅的《故乡》描写鲁镇的格局、氛围,就是为了交代孔乙几活动的背景,《丑小鸭》描写冬天的来临,是为了推进故事情节;契诃夫在《变色龙》里写广场和饭店周围的景色,为的是反映沙俄统治下的的萧条冷落,渲染气氛,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写烈日和暴雨的景色,为的是烘托祥子拉车的辛苦和他的顽强刚毅。

在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里,写景的立意就是明确所进行的景物描写要表达什么意思,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以景物比喻、象征人物的某种精神品格,或进行比兴,托物兴词。朱自清写《春》是为了赞美春天的新、美、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春光。周敦颐写《爱莲说》意在寄托自己对君子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崇高品格的喜爱。茅盾写的《白杨礼赞》便以白杨的品格象征中华民族的意志。《诗经》的《关雎》便以在河洲之上关关和鸣的雎鸠作比兴,引出追求窈窕淑女的君子。

景物描写里要融入自己的个人情绪和主观感悟。在《夏感》一文里,作者梁衡就开门见山地写出自己的感悟“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让我写《秋》,我赞美它的热闹繁盛高洁,我哀叹它的凋零萧索没落,我会吟诵“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景语即情语”,这就是说可以含而不露地借景抒情,间接表达立意,即所谓融情入景,情景交融。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对夜雨景色的描绘和联想便寄托了他杀敌卫国的情怀。当然,有时也可以在写景之余来一点直白的抒情,即直抒胸臆,直接揭示立意,如屠格涅夫的村的结尾便直接抒情“呵,俄罗斯自由之村的富足、宁静、丰饶啊!呵,和平和幸福啊!”

描写秋天的散文篇9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虚”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一般情况下,“虚”包括三种类型:(1)虚幻世界和梦境;(2)想象和回忆;(3)设想之境。“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从而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它不仅能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还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雨霖铃》是柳永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一对情人之间的离别苦楚。作者为了渲染离别的氛围,首先对离别之前的环境进行了描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深秋的蝉,叫声凄切,夕阳下的长亭,长亭本为送别之人歇脚之处,更何况是夕阳下的长亭,再加上秋雨刚停,天气转凉,这一切都渲染了环境的凄凉,是实景的描写。紧接着作者又描写了情人不忍离别的情思,“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船儿要出发了,可是离别的人儿却不忍分手,彼此手拉手,泪眼蒙,无人言语。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情的最高境界,这两部分主要是以写实为主。在上阕的最后部分,作者因为离别从而产生了联想,“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此次一别山高水长,前途渺茫,相会无期,这是虚写。下阕作者则浓墨重彩,在虚的想象之中把别离之伤进行了进一步的渲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离别本已令人无限感伤,而那萧瑟凄凉的清秋的时节又为离别增添了感伤,这是对离别的真实描绘,是实写。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作者对离别之后的想象,作者料定自己与情人离别后一定会一醉方休,等自己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正在杨柳岸边、晓风之中、残月之下。而对于未来的生活,作者也已预见到“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那将是非常痛苦了无生趣的生活。整个下阕作者通过对别后的想象,更深入地对离别之痛进行了抒发,让人读过之后不得不为之动容。作者在把实写升华到虚写的过程中,把虚实的优点都展现了出来,在虚实完美结合中产生了效果,进而把那缠绵悱恻的“别离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八声甘州》也是为我们熟悉的一首词,这首词主要抒发了游子悲秋以及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词中虚实结合交相呼应,从而产生了绝高的境界,不失为一首绝妙词作。首句“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主要描写了清秋暮雨,清澈如洗,其中“潇潇”、“洒”无疑是对秋雨的实写,而一个“洗”字则主要写了秋雨之后的效果,这是对虚的妙用,渲染了秋雨之后凄凉的气氛。后段首句,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描写是实写。“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景中含情,这是实与虚的结合。霜风渐起,凄寒逼人,关河残照,悲凉萧瑟。秋风肃杀,再加秋风横扫关河则是由秋风实际给人的寒冷之感,从而联想到夕阳西沉之后的悲凉,这是一实一虚双双联动,从而让游子产生了强烈的飘零之感。这首词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羁旅他乡的心灵苦痛,“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作者长期漂泊在外,有家难回,所以对故乡的亲人充满了思念,是实写。而作者为了进一步渲染这种相思之情,紧接着则采用了虚写的手法,“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是想象佳人此时此刻正在妆楼上眺望,好几次误把别人的归舟当作自己情郎的归舟,而词的最后“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恰恰又是实写自己此时此刻也正在思念佳人,这一虚一实,两相对照就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玉蝴蝶》一词主要描写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文章一开始以“望处”二字统摄全篇,首先给我们描写了雨收云断,晚景萧疏的景象,由此萧瑟实景,自然引起“堪动宋玉悲凉”的联想,这是由实生虚。紧接着词人选取了这肃杀之秋中典型的“轻轻的水风”、“见冷的花”、“寒冷的月露”、“飘黄的梧叶”等意象,一方面是进一步渲染了秋之萧瑟,更重要的是引出下文作者的故人之思“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而下阕“难忘”一词开头,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对昔日的回忆,作者和友人曾经把酒言欢,这是虚写,而现如今却是“海阔山遥”,这是实写。作者与友人天各一方,曾经的快乐现如今变成了无尽的思念,作者甚至不知道友人身处的“潇汀”到底在何处,只能独自在夕阳下黯然相望,以期待友人的出现。昔日“文期酒会”的快乐,现在的孤独黯然,两相对照,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就尽体现在这虚实结合的妙用之中了。

《倾怀》这首词主要描写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词的上阕重在写景,作者通过“鹜、霜洲,雁、烟渚、暮雨”等诸多景物的描绘,给我们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氛围,进而引出作者的“万绪离愁”,这是实写。而词的下阕则重在抒情,作者和自己的情人离别,现如今“水遥山远”,这是实写,而为了更好地表达对情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此处采用了对比写法,“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通过想象,虚写此时此刻的情人必定是内心深沉,形容憔悴,思念着行走天涯的作者,而“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又把因人散而寂寞的心情展现出来,而末句“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一个“空”字,则把作者想见佳人而无能为力的无奈实写出来。想象情人的虚与现实的无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整首词的感情充沛,错落有致。

描写秋天的散文篇10

1、今古文《尚书》: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伏胜记诵所整理的28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多16篇。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

2、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三部书的合称。

二、论述题

1、谈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参考答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总的趋势是,由简到繁,由质而文,由片断的文辞到较详细生动的记言、记事、写人。现存先秦的几部重要史籍看,主要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都带有极强的文学特色,大都注意将神话、传说渗入史籍,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注重描写与人物特征刻画,使历史人物形象化,对事件进行褒贬评价,记事记言声情并茂。

2、简述《春秋》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1)《春秋》的编订,有总结历史经验、为执政者提供借鉴的目的。它强调天下一统、社会稳定、定名分和周天子的正统地位,反对诸侯僭礼越位与兼并战争。(2)它是一部自成体系的书,按事件顺序记事,条理清晰,结构完整、系统。(3)它的语言简练含蓄,准确谨严,选词炼句,十分仔细,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被后世尊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3、简述《左传》的进步思想倾向。

参考答案:《左传》在选择史料、叙述史实和“君子曰”中表露了作者的进步思想倾向,具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赞美和歌颂明君贤臣及其辉煌业绩;(2)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残暴荒淫行为、列国间地频繁战争;(3)宣扬民本思想、怀疑天道、鬼神的传统观念等。但也有一些宣扬帝王将相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维护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的思想,这是其历史局限。

4、举例说明《左传》的文学成就。

参考答案:《左传》的文学成就很高,首先体现在善于叙事上。其叙述复杂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委婉周详,头绪清楚,注意伏线,照应,重点突出。其叙事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正叙、顺叙、倒叙、补叙等二十余种,奇正变化,神妙难测。如僖公二十三年,写重耳出亡。其叙事最突出的是写战争,作者不重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而总是围绕某一主题,侧重写战争的背景、战前准备、双方兵力部署、力量的对比、将帅士兵的活动、战略战术的运用、胜负的原因等与人谋有关的情节来描写,从而使文章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环环相扣,结构谨严,层次清楚,而又中心突出。如的“崤之战”、“城濮之战”、“邲之战”、“长勺之战”等大抵如此。其次,是《左传》的写人艺术。《左传》所写人物众多,既有王侯将相,也有商贾、倡优、役人、盗贼、侠勇等,范围较《尚书》、《春秋》远远扩大。对同一类人,作者也多能突出他们的鲜明个性。如子产和晏婴同是开明的政治家,子产果敢明断,晏婴幽默机警。对同一个人,有时注意到其前后性格的发展变化,如晋公子重耳由贪图享受、胸无大志到雄才大略一代霸主的变化。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也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或在矛盾冲突中揭示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或通过补叙情节表现人物性格,或以对比设法刻画人物,或以细节描写深化人物性格。最常见的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曹刿论战”中对曹刿政治远见和足智沉着性格的刻画。再次,《左传》的语言,简练而丰润,含蓄而畅达,曲折尽情,极富表现力。无论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大都能如此。尤其人物语言中的外交辞令,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如屈完对齐侯、展喜犒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王孙满论鼎、吕相绝秦等,或委曲婉转、陈述利害,或辞令激切、语挟风霜,均用辞雅正,曲尽人情,各得其妙。

5、简述《战国策》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得斗争及其有关谋议或说辞。在对列国统治集团间那些权谋、谲诈、角逐、战争、残杀活动的记述中,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与残忍,也表现了作者对权谋的推崇。在对诸国频繁的战争、苛重徭役及草菅人命的描述中,反映了下层百姓的苦难。此外,还记载了许多政治开明、坚持正义、反抗****的君主、卿相、士人、下吏的事迹,表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贵士倾向及对勇敢、正义和进步意识的歌颂,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