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心得体会题目十篇心得体会题目十篇

心得体会题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0:00

心得体会题目篇1

22日晚8:00我在中央电视第一频道收看了《榜样5》专题节目,节目总时长60多分钟,节目主要聚焦学习宣传伟大抗疫精神,集中展示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次疫情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同时拥现出大量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他们在抗疫中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

《榜样5》专题节目通过典型事迹再现、嘉宾现场访谈等形式,展现了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彰显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我们争做合格党员的生动教材。

这些榜样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党和人民,他们身上闪烁着绚烂光辉,作为一名中储粮员工的我,更知自身的重担,“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为了更好履行职责使命、保障粮食安全,我在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勇于担当作为,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情。二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发扬斗争精神,着力解决中储粮发展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为保证企业更好的有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榜样对标学习,我更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全心全意投身自己的本职工作,牢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的权威,向优秀党员学习,向榜样看齐,不忘初心,不断前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心得体会题目篇2

四月十五日,是国家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我项目部以此为契机,举行“国家安全教育日专题节目学习会”。通过视频教学,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关于国家安全的定义,其涉及到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等方面。

首先我们要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国家的安全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国家的荣誉、利益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尊严和发展。维护国家安全既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又是个人安全的需要。

其次,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包含的内容和重要性,也要认识到国家安全和我们本身的利益有着切实紧密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我们应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我们应该明白“国家安全”离我们并不遥远,要提高警惕、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心得体会题目篇3

【关键词】情感倾诉电视节目困境对策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发展,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导致人们心理承受的压力无处释放,于是,情感心理倾诉类电视节目应运而生,此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受到了欢迎,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

一、情感倾诉类电视节目的兴起

2001年3月,黑龙江电视台开办一档名为《沟通》的情感倾诉类谈话节目,采用主持人和嘉宾相对而坐,娓娓而谈的形式,邀请在生活、情感各方面遭遇困惑的嘉宾,选用优雅端庄、善于倾听、睿智点评的主持人,以帮助嘉宾解开心结、走出阴影。这一前所未有的倾诉烦恼、舒缓压力、解决矛盾、沟通交流的平台从开播伊始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沟通》也成为黑龙江电视台的名牌节目。《沟通》所获得的成功,引起了其他电视台的学习和效仿。湖南卫视2001年5月开播的《真情》和2011年开播的面向80、90后社会群体的《8090》、上海东方卫视的《心灵花园》和之后于2010年开播的《幸福魔方》以及江苏卫视的《人间》都将目标锁定在情感生活遭遇挫折,渴望倾诉的群体。

而这类节目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有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大众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呼应了普通人对媒体人本化、平民化的要求以及对真实情感的需要。节目的倾诉者讲述的都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事例,节目中所涉及的情感纠葛,往往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爱情、婚姻、亲情等方面的问题,容易让观众感同身受并从他人喜怒哀乐的真情倾诉中,获得某种人生启迪或情感身份上的认同。

第二,倾诉“真人秀”满足了大众窥探他人隐私的心理需求。日本社会学家藤竹晓认为,社会大众都有一种“窥淫癖”,而通常这种心理是不被社会认同的,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经济腾飞、贫富差距扩大的环境中,这种心理体现得尤为突出,情感倾诉类电视节目将大众的这种不被认同的心理“合理化”,倾诉者能够将自己的不如意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观众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不免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遭遇同样的不幸,这无疑将引起大众的兴趣。

第三,替代专业咨询机构帮助部分倾诉者和观众解决心理和精神困惑。我国的心理咨询及治疗机构的发展还很不健全,很多人想摆脱精神上的困扰却倾诉无门,而此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心理专家可以给倾诉者提出矛盾的解决建议和困惑的心理分析,电视观众也可以通过专家的分析,学习处理生活中出现的类似问题,以此为鉴。

二、情感倾诉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我国心理倾诉类节目如火如荼地发展到今天,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成功,满足了大众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拥有了自己的收视人群,但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此类节目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大话爱情》、《心灵花园》、《幸福魔方》等情感倾诉类节目的真实性都受到观众的质疑,节目内容屡屡出现割腕自杀、昏厥、谩骂等偏激的现象和行为,甚至因为侵犯隐私、损坏名誉而被诉诸法庭、卷入官司。

总体来说,我国情感倾诉类电视节目的特征是从现象出发,注重现象和矛盾冲突,浅谈现象背后的本质。通常是一期节目邀请一个故事的倾诉者,以详细讲述和评论倾诉者的故事、解决倾诉者的矛盾问题为主。这样的形式导致节目吸引人的亮点在于故事本身和倾诉者的个人遭遇,要求倾诉者将自己的故事讲得事无巨细,甚至过于强调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隐私问题。可一旦观众和社会各界对故事的本身关注度高,节目主题、心理情感调节、专家点评和对于整个社会的教育意义就被削弱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节目为了赢得眼球效应而发生故事虚构、剧情夸张、格调低下的现象出现。

三、情感倾诉类节目出现困境的原因

近年来情感倾诉类节目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节目的初衷也从最初的“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倾诉情感”向“实娱乐、伪倾诉,实调侃,伪调节”的趋势发展,出现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

其一,节目制作方将商业利益作为节目追求的唯一。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单纯追求高收视、高关注度,一些节目往往漠视道德伦理底线,经营“眼球经济”,不仅不关照倾诉者的情感,还无休止的挖掘其隐私,放大给观众看,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不仅不能解决倾诉者的问题,反而让他们暴露在社会的争论和非议之中,深受媒体带来的“二次伤害”。

其二,当事人权利意识的欠缺。倾诉者基于对节目本身和“心理专家”的信任,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了侵犯,在节目编排的诱导下暴露隐私,激化矛盾,致使情感倾诉类电视节目的题材越来越离奇、话题越来越劲爆、格调越来越低下。

其三,主持人和心理专家的素质欠佳。部分情感倾诉类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和专家都不能满足节目本身的要求,比如主持人不能很好地把握现场的气氛,在场面接近失控的时候不能及时调节,过分挖掘他人隐私,而有的心理专家则资质不够,不能较好的为倾诉者疏导,一味的批评指责,刻意制造节目的“二次冲突”。

四、情感倾诉类节目的改进对策

从某种程度上说,情感倾诉类节目就是通过谈话的方式来诉说倾诉者的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纠葛,应属于谈话节目的一种类型。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相当部分优秀的谈话类节目都是采用注重本质,揭示由本质而衍生的社会现象的编排线索,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优秀谈话类节目的优势,从中找到情感倾诉类节目可以借鉴的地方。

被称为电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谈话节目,由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主持的《奥普拉秀》是一档非常重视选题的节目,节目一般以某一话题为中心,关注性、自闭症、虐待儿童、减肥困难、缺乏自信等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并邀请一位心理专家,试图通过对某几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和探讨,给人们提供一种指导性的建议,心理专家也会通过自己的分析和解释,帮助到场的几位嘉宾解决自己的困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奥普拉秀》开播二十多年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这档节目在充分体现“脱口秀”的特质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奥普拉·温弗瑞作为主持人也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嘉宾和观众着想,获得了观众的信任和好感,广大观众把她真正当作可以信赖和倾诉的对象。由此不难看出,从话题本质出发,通过典型事例分析解读话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形式可以作为情感倾诉类节目形式改革的一个不错的选择,从“由现象到本质”向“从本质看现象”的转变可以使节目具有以下优势和特色。

提升节目高度,挖掘社会本质。既然将节目定位在解决社会上特定人群的心理、情感、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困惑、矛盾上,那么只有提升节目本身的高度才可以更好的获得倾诉者以及观众的信任,同时获得观众的好评。

保护嘉宾免受媒体的“二次伤害”。节目邀请几位有相同经历的、想倾诉自己遭遇的嘉宾来到现场,共同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样可以将观众和社会各界的注意力分散开来,不至于使倾诉者独自承担媒体过分的情感娱乐、情感追踪和情感挖掘,以至于倾诉者的不幸沦为大众讨论、调侃的素材,保护倾诉者的个人隐私,使节目或电视台避免陷入法律纠纷的窘境。

确保节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现在的情感倾诉类节目为了确保节目的可看性,难免会将倾诉者的故事添油加醋甚至亲自炮制情节给观众看,这样会造成节目失实、误导观众的后果,也会过分迎合观众猎奇心理而造成错误的社会导向。同时邀请几位嘉宾做客节目,以话题作为节目的主打,可以保证节目的客观真实性,也会让节目质量得到保证。

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从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出发,关注特殊人群,心理专家客观、权威的指导性建议,都将有效的实现传媒对社会大众的教育和舆论引导功能,让观众在与倾诉者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能对社会上的现象做出思考,这正是传媒以及情感倾诉类电视节目的使命和目的所在。

五、情感倾诉类节目实现转变的条件

情感倾诉类电视节目要实现上述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会、传媒机构、倾诉者和节目制作方等多方的配合与努力。

注重选题的社会性和公益性。作为节目制作方应该从社会的大环境出发,关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嘉宾邀请上要注意代表性和针对性,并确保故事的真实可信,只有这样才能转变节目的形象,提升节目的高度和深度。

主持人和心理专家素质的提高。只有主持人的素质提高才能保证节目的质量,只有主持人赢得观众的信赖才能保证节目受到欢迎。而心理专家的权威性也有待提高,只有心理专家的权威性得到保证,节目的看点和受众的期待才能得到满足。

提高倾诉者的权利保障意识。我国法律对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电视节目出现侵权行为的时候,倾诉者要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督促情感倾诉类节目朝着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

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媒体监督要靠法律规章制度、行业组织和社会舆论的共同作用,在我国媒体行业发展不成熟、社会舆论影响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部门的责任重大,只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形成对媒体的责任压力和理性感召,才能保证竞争环境的健康和有序,使电视传播事业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针对情感倾诉类电视节目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节目形式、节目选题、人员素质等多个方面,才能使这类节目走上健康、真实、深度、积极的发展道路,更好的完成传媒的社会使命。

参考文献

①李黎明,《论电视情感类节目中的情感伤害》,《电视时代》,2010(2)

②黄鹤,《情感倾诉类栏目的价值取向分析》,《青年记者》,2009(18)

③祝今,《媒体中情感倾诉类栏目的吸引力探微》,华夏心理网,http://

/enpsy/200307/84933623.shtml

心得体会题目篇4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工作;问题青年;心理;社区;小组

一、问题引入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青少年在成长教育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在政治思想方面,青少年的主流意识淡漠,他们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信仰。在品德方面缺乏起码的文明礼貌,集体主义精神淡漠,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体贴父母。在劳动方面,青少年缺乏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缺乏自理能力,在性格和气质方面,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过度溺爱,不少青少年任性、骄横跋扈、自以为是、承受挫折力差。青少年a段是个体成长、发展最迅速、最复杂和变化最大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成长、发展不仅会影响青少年个体,而且会对家庭、社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开展不仅迫在眉睫而且任务也很艰巨。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利用专用知识促使青少年的成长趋于良性状态,实现青少年个体的成长与整个社会发展相协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是一个社会中最敏感、最具影响力的团体,青少年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重视,因为青少的问题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和影响力。“少年强则国强”因此,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就非常突出,做好青少年社会工作也是为实现富国强民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的开发。我国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虽然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但是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差距较大。吉林省长春市虽然是省会城市,但是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社会工作项目不丰富,工作经验缺乏,但发展前景却十分广阔。故我选择了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开展项目。

二、项目情况分析

1、项目性质:在社区内开展面向青少年的一种社会公益服务性项目。

2、项目内容: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主要试点社区为西康路西社区,服务该社区的问题青少年。

3、项目目的:针对该社区问题青年进行排序,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小组及社区工作,对这些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介入,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

4、项目过程及成果:

经过项目组成员的努力,该项目取得了一些较为突出的优秀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步是在吉林建筑大学内以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实验室为依托成立五色土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站。

(2)成功了解试点社区的实际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首先,本项目组遵守社会工作专业伦理针对试点社区进行有针对的走访,并且将所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项目组成员针对该社区问题青年进行排序,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及小组工作,为每一个问题青年提出个别化解决方案。

(3)缓解社区家庭矛盾。我小组走向问题青少年家中,与问题青少年及家长沟通,对问题少年做心理疏导及渐进式放松为其减压。此举成效显著,受访家庭矛盾明显缓和,为解决问题青少年提供了助力。

(4)解决问题青少年的核心问题。经调研,小组将工作重点放在解决该社区网瘾青少年。由于网络危害重大导致很多青少年沦为网虫,耽误学习,故此我小组聘请资深心理咨询师针对其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成效显著。

(5)整合社会资源,整合长春市各个基金会为有需要的留守儿童提供医疗救助、聘请心理咨询师为问题青年作心理疏导、为有教育需要的儿童申请教育基金的资助、开展个案、小组工作拓宽其社会支持网络等。

三、结论

心得体会题目篇5

距离中考越来越近了,如何确保初中三年寒窗苦读的胜利果实能颗粒归仓呢?下面我们就谈谈英语考场上应注意的事项,供同学们参考。

[考场心态――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

事实上,中考不仅仅考查考生的智力和知识,而且考查考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每年都有平时成绩不错而中考成绩却不理想的学生。究其原因,大都是因为心理素质不过硬,临场发挥欠佳所致。因此,做好自我心理调整,提高临场应试能力也是中考英语复习后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1.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精神饱满地参加中考,考出自己的水平是考生和家长共同的心愿,在此,就考生在考场上应注意的问题给考生提醒几点,以期帮助考生在考场上更好地发挥。

调查显示:在影响中考成绩的20个因素中,考场心态的重要性位居第一位。因此,考生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适当的目标期望值,坚定信心,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保持良好情绪。对待中考不能过于紧张,但需要十分重视,适度紧张有利于活跃和激发思维。另外,考生不必在意别人,因考生的情况不同,其考试心态和考试体验也不同,因此对考试的反应便不同,所以不要被别人的情绪所干扰。

2.在考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某些影响考试的现象,因此考生需要有应对考试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进考场后发慌怎么办?紧张是普遍现象,特别是英语听力测试。遇到这种情况可参考以下方法:微闭双眼,轻轻地对自己说“放松”,并注意体会全身放松的感觉。此外,深呼吸法、闭目休息法等都可以减轻焦虑,将注意力转移到试卷上。

3.战略上藐视考试,战术上重视考试。相信经过长时间的复习自己已准备充分,经过多次模拟考试已积累了经验,中考并不可怕,这是应试的总策略。但在具体解每道题时,则应认真细心,看清楚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每一句话,尽量不丢一分。“信心”和“细心”是中考取得成功的保证。

[答题过程――讲究策略,从容解答]

为了把所学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取得满意的分数,考生除了考场上要调整好应试状态外,还应在答题时掌握一定的应试策略。

1.试卷发手中,浏览莫放松

进入考场后,考生首先要稳定情绪,做到气静神闲,快速进入状态。一般监考教师会提前5分钟分发试卷,英语还有听力试音时间。这时,考生也许会好奇地翻阅试卷,看阅读理解难不难,作文写什么。其实这样做并没有好处。因为如果考生觉得题目难,就会造成心理压力,难以正常发挥水平;如果考生觉得题目不难,就会掉以轻心,错误百出。建议大家拿到试卷后,应充分利用放录音前的宝贵时间,争分夺秒,迅速地捕捉每个小题的题干所提供的信息,预测句子、短文或对话可能涉及到的内容,这样带着问题听,带着预测去搜索答案,就可以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就能抓住关键词,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2.仔细审题意,细心答好题

答题前,首先要仔细审题,看清答题要求,抓住关键词语,找出考点。有的考生平时习题做得多,考试时便凭“经验”,匆匆下笔,结果会做的题也做错。因此建议大家在做每道题前,既要仔细阅读和掌握试题要求,又要联系上下文语境,整体把握,切不可凭思维定势盲目答题。

3.按顺序答题,避难就易

在考试过程中,有的考生错误地认为先抓住大题目就可以得高分;而有的考生遇到一时不能解答的题目时,苦苦专研,结果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考试过程中正确、合理的答题方法是:

(1)迅速浏览一下试卷有多少页,多少大题,做到心中有数和防止遗漏题目。在此基础上,做到立足全卷,科学决策答卷的速度和顺序。

(2)按顺序做题,先易后难,稳扎稳打。由于每个考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各题对每个考生而言的难易度不一,因此,试卷对个人来说并非都是由易到难编排的,这就要求考生答题时调整策略,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答题,解答容易的题目会使考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作答的信心,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来完成其他题目。

(3)遇到难题,标上记号,暂时跳过,待做完其他题目后,再回过头来集中精力思考。出现一时不会做的题目,常常是由于思维定势或过于紧张所致。因此,完成试卷上的大多数题目之后,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从而使先前遗留下来的难题得以顺利解决。

另外,还要特别提醒大家考场上常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看到试题比较简单而特别兴奋,失去了警惕性而粗心大意。要知道自己感到容易时多数考生都会感到容易,这时候谁细心谁就会得高分。另外一种情况是看到试题比自己想象的难度大,变得紧张和焦虑,甚至失去信心。此时要知道自己感觉难,别人也不会感觉容易,在这种情况下,要沉着思考,先把会做的做好,再开动脑筋,积极地解答其他题目,力争提高分数。

4.卷面要整洁,书写要规范

考生答题应时刻注意字迹清晰、工整,标点准确,答案布局合理,保持整张试卷的整洁美观,使评卷人产生“愉悦感”,从宽给分,不知不觉送上了“印象分”和较高卷面分。从多次参加中考英语阅卷的经验来看,尤其是书面表达不少同学由于疏于审题,仔细检查后,发现有诸多不妥之处,于是对原文修修改改,或在试卷上涂黑,使字迹潦草甚至难以辨认,标点错误,格式混乱,卷面不整洁,使阅卷人产生厌烦情绪而从严给分。

5.认真复核,仔细检查

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要整体上把握答题时间,尽可能留有余地。做完后应认真地复查,一查姓名、考号等项目是否填好;二查是否还有疑惑,对把握性不大的题目,重新思考,进一步验证答案;三查有无遗漏题目,以及单词大小写、词形变化、语法等方面的错误。针对英语科目填涂答案多的特点,建议考生在考试时最好做题与机读卡填涂同步进行,在草稿纸上记下自己不确定的选项和答案回头再改,以免没有时间涂卡。

心得体会题目篇6

关键词:数学慢教育;情意目标;社会属性;上位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69-04

文献检索与课堂观察显示,“教”与“学”范畴三维目标(认知层面、过程层面、情感层面)呈现辩证型折线走势。认知技能目标实现了指标化研究形态,认知过程目标取向于实证化研究形态,但带有一定社会性特征的情意目标,在课堂研究领域“悬置”倾向严重,造成课堂教育社会观缺失。作为教育目标学系统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社会关系,情感价值观目标自然带有社会性“人”的功能特征。基于社会学研究视角,情意目标的达成正是“让学生拥有‘带得走的能力’”[1]的行为表现,即社会力原则的集中表现。为此,就数学慢教育[2]课堂,对慢教育目标的社会性(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自觉性等)原则进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合法”检视,是有必要的。

本研究从系统主义社会性、决策主义社会性、人学主义社会性以及文化主义社会性四个维度,投射数学慢教育目标研制的社会性原则的“合目的”性,试图通过慢教育目标策略的实施,调试教育学领域教学目标的“跑偏”形态,以实现大课程论“教育性”的正向变迁。

一、系统主义社会性原则

系统主义社会性原则属于数学慢教育目标本体论范畴。按照钱学森的系统说,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方式联结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属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整体思维是系统运动的基本单位,整体观念是系统的核心思想。教学目标作为数学课堂慢教育系统的核心要素,应该具有多重塑造社会人的整体特征,不止于认知技能、思想经验,更在于积极的情感、高尚的信念和审美的态度。而情感、信念、态度等非认知目标因素在塑造整体社会人的作用层面具有不可替代性。问卷测量学属性检验的有关结果表明,包括动机、情绪情感、态度、意志、性格5个维度的“高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特征调查问卷”结构合理,并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与稳定性,可以作为高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特征调查与评测的工具使用。[3]这就在实证层面说明情感、态度等社会性教育目标在教学系统的作用不容忽视和不可取代。事实上,慢教育目标就是突出情意信念等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中的正向作用,突出“无为无不为而有为”的教育价值取向,终于慢教育目标本体价值思想的现。

博比特(Bobbitt)、查特斯(Charters)等人强调,教学系统要先设定特定的学习结果即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学习后儿童能知道什么,能感觉到什么,能做什么,然后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以便将这些教学行为“复制”出来。[4]这里3个整体意义的“什么”的设问和反问,就是系统主义社会性原则的具体化行为,尤其是“做什么”的预设,带有强烈的社会性特征,反映目标指导下集体人的社会行为和变换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数学慢教育研究组在设计“一元二次方程”起始课时,确定的教育目标是:(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模型意识;(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这里的“模型思想”“观察动作”“归纳行为”都带有社会性思维形态特征,一方面反射定向把握“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过程行为;另一方面突出目标学系统思想的整体性。即把主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放在“章”层面,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来龙去脉,到达知其所以然的所以然境界。事实上,观察、归纳、建模行为本身就是架构认知目标的外驱行为,是情感价值依附的动作载体,有利于人的社会行事观的正向建立。这就突出情感价值系统论的本体意义,反映实现慢教育目标的社会性原则。当然,系统主义目标,还需要整体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来承载,方能让目标适合不同人的教育性。正像章建跃教授所指出的那样,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具体化、可操作、可监测的原则,经过课堂教学能看得见学生的变化。[5]

二、决策主义社会性原则

决策主义社会性原则属于数学慢教育目标主体论范畴。目前,自我决策理论(Self-Determinationtheory)在教育目标学领域得到很好的发展。该理论探讨了人的行为在多大的尺度上是自主的、自己决策的,以及影响自我决策的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内容。其中基本心理需求是社会因素的主概念,包括胜任(competence)需求(个体与环境互动中体验到希望的结果)、关联(relatedness)需求(基于社会情境,被他人接受的心理需求)和自主(autonomy)需求(个体作为自己行为主人的选择性活动需求)三个维度,反映客观心理环境因素对主体人的社会行为的聚焦影响。在教育学视域内,决策主义社会性是借助决策理论的社会因素,即心理需求概念解释教学目标“合目的”社会性意义,反映情感教育目标对人的指导作用。数学慢教育目标学在决策理论思想统领下,得到针对性发展,反映决策主义社会性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课时目标揭示非认知因素的个性化心理需求作用;二是章节目标强调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既开放又带有适度的弹性心理特征;三是预期目标突出可操作的心理需求特征,观照情绪信念在问题解决中的社会性影响(行事观)。

泰勒(tyler)认为,若要把目标陈述清晰到足以用来指导学习经验和设计教学活动的程度,就既要指出使学生养成哪种行为,又要指出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内容领域或生活领域。[6]我们在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概念”时,作为课时目标只需要经历概念的生成过程,即由特例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特征并进行正反例类化行为,还原概念的过程就是胜任心理需求发挥作用的过程。作为章概念则还需要在“用数学”意识中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比如设置“任写一个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并赋予合理的实际情景”的问题,编制该命题的过程就是对学生关联心理需求施加作用的过程。而作为预期目标还应在问题解决中让学生经历问题环境变化维度,感受方程建模的本体意义。比如,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正方形桌面问题、花园围栏问题、梯子靠墙问题等概念行为,反映决策主义自主需求的社会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后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研究者认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表征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决策事件”,强调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这就是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为什么总是要呈现“培养应用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的价值”等情感层面目标的根据。课程目标强调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知识技能来自于社会实践,因而与生俱来就带有社会性特征;而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及其上位的情感态度都在社会情绪层面突出自我决策力。这就从三维目标社会关系层面揭示发展情感目标的重大意义,实现了由过去“我被学”的知识技能目标,转向“我决策”的多元目标教育意识的变迁,终于决策社会观教育价值。

三、人学主义社会性原则

人学主义社会性原则属于数学慢教育目标实体伦范畴。人学论的发展经历了自然主义、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三个阶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劳动实践。这和后来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于此可见,人学是以自由实践和社会关系为核心思想的大概念。古希腊“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就是对人学主义社会原则的揭示。数学慢教育目标学领域,人学主义是指借助阶层目标,激发每一个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不同的人经历这次课的学习都能获得应知、应会、应能的发展。数学慢教育课堂人学主义的社会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目标层面:一是知识技能目标体现自由实践意识;二是思想经验目标反映社会关系意识特征;三是情感态度目标反射“自我”社会意识。施良方认为,如果目标都以行为方式来界定,那么,课程就会趋于强调那些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而那些很难测评,很难转化为行为的内容就会从课程中消失。[7]研究者认为这里的“难以测评要素”就是情感价值领域的目标内容,关乎人学主义、关乎思想意识,更关乎社会学原则,只有将这些形而上的观念融进教学目标体系,方能实现教育精神的实体意义。

“后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强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使学生获得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发展。这就从人学社会学层面说明课程教育目标不在于“明确识别的要素”而在于“难以转化的要素”。换句话说,就是数学教育目标的真正目的落脚于人学主义意识的发展,不是以领悟“纯数学”为目标导向。杜威指出,也许当今教学上最大的失败是仅在特定时间内教给学生特定的东西。[8]这里“特定的东西”就是缺乏生命力的纯数学知识。实际来说,学在于用、用在于思、思在于行,因此数学慢教育目标以“用”和“行”来突出其社会性特征。

比如,慢教育课题组在研究基本事实“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设计如下活动:在学具箱中,(1)取一根与三角形纸板的一边相等的木棒,再取两根与纸板另两边不等的木棒搭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纸板能重合吗?(2)取两根与三角形纸板的两边对应相等的木棒,再取一根与三角形纸板的另一边不相等的木棒搭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纸板能重合吗?(3)取三根与三角形纸板三边对应相等的木棒搭建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能与三角形纸板能重合吗?这里借助数学实验的方式验证基本数学事实(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就人学主义来说,验证的过程既是一种自由实践的表现,又是思想经验的具体化,还是“自我意识”能力的外显。这就使得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各自思维层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搭建三角形”是做笛У耐庠诒硐郑“判断能否重合”是用数学的内在行为动作,而同一款式的“服装设计与制造”“三明治的烘焙”等社会性“行数学”的行为,则是人学主义目标的表现与审美理性的外化。

四、批判主义社会性原则

批判主义社会性原则属于数学慢教育目标客体论范畴。批判思维(criticalthinking)是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可能为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映过程,并使科学的根据与日常常识相一致。在现代教育社会,批判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目标之一。其基本要素是断言(claims)、论题(issues)和论证(argu-ments)。识别、分析和评价这些构成要素是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数学慢教育目标课堂的批判主义是以批判性思维为突出特征,使得目标明确,问题清楚,思想澄明;批判主义社会性原则是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为活动对象(断言行为),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研究项目(论题行为),突出经验思想的社会学视角(论证行为),终于数学概念图(概念题图或构图)的社会化能力。

数学慢教育目标的批判主义社会性原则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让学生在“我”做中选择并发现问题;二是让学生在“我们”研讨中批判并提出问题;三是让学生在“你、我、他”审美中思量并权衡问题。比如,课题研究组在探索“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时,基于探索发现目标指向,创设以下问题:(1)任写一个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画出它们的图像并指出其性质;(2)写出一个顶点在原点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画出它的图像并指出其性质;(3)在几何画板中画函数y=x2、y=-x2、y=-x2的图像,描述自己画图的步骤及其新的发现,并在平台上判断谁的图像画得较好?为什么?(4)借助上述活动经验编制一道函数问题并给出解答方案。这里的问题(1)作为发现问题的先行组织行为,反映个体“做的情绪”,带有社会性选择特征;问题(2)作为批判问题的前概念行为,反映我们的公共经验水平,带有共同体审美批判的社会性质;问题(3)作为批判思维的活动主题,学生的画图、辨析、断言、表征等运动行为,带有经验考量的社会情感特征,反映我们大家的客观体验和社会意识;问题(4)则是权衡问题的具体表现,反映共同体的经验思想的变迁能力,是批判力由内而外社会性表现。事实上,任何一个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行为离不开人的社会观念的参与,包括社会学范畴的师生及课堂。

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地依照自觉设定的目标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9]数学慢教育目标的社会性原则是以社会性活动为目标载体,以情感价值为社会取向,以还原数学概念为逻辑的慢教育形态,反映课堂教育目标的“非认知”的认知倾向,揭示课堂即社会的教育意义,实现慢教育的社会性目标。

参考文献:

[1]顾云辉,倪潜梅.让学生拥有“带得走的能力”[J].上海教育科研,2015(10).

[2]朱桂凤,孙朝仁.初中数学慢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4.

[3]王光明,宋金锦,王兆云.高中生数学学习非智力特征调查问卷的编制[J].数学教育学报,2015(3).

[4]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北:复文图书出版社,1985:27.

[5]章建跃.数学教学目标再思考[J].中国数学教育,2012(9).

[6][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7.

[7]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5-86.

心得体会题目篇7

关键词:教学难点;巧设题目;吸引力;深刻的内涵

初中物理力学、电学、光学等各部分都有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对学生理解应用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这些难点,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进一步发展,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攻克教学难点,是进行有效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品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一.发现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至关重要。

例如浮力部分,从表面上看,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是教学难点,这几乎是同行们的共识。但我们通过实验探究,通过理论分析都不难得出F浮=G排=ρ液gV排的结论,再通过例题进行详尽完美的讲解后,学生处理起相关的题目来仍是困难重重,稍有变化就感觉力不从心,茫然的很。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难点没有找准。其实浮力部分真正的难点就一个,那就是V排。理解了V排,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为了弄清V排的本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例1.重1n的水最多可以产生多大的浮力?

即使学生学习了浮力的概念,知道了阿基米德定律以后,面对这个问题,也还是很容易草率地给出错误答案:1n。

正确答案应该是:理论上可以产生无限大的浮力。

请看图解:

如图甲:某容器盛有重1n的水,图中黄色部分;图乙:在容器中放入一物体,由于物体排开一定体积的水,容器中液面升高,黄色部分仍表示水,水重为1n。

很显然,物体排开的水不是图乙中的黄色部分(重1n),而是绿色部分,所受浮力应该是体积为绿色部分的水重。由图乙不难看出,绿色(V排)比黄色(容器中水重1n)部分的体积可以大很多,理论上可以无限大,所以浮力可以无限大。

这个题目的答案出乎学生的意料,直接击中了学生想当然的要害,令人深思,让人记忆犹新。

有了对V排的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再让学生思考V排变化对液面升降的影响,(V排增大,液面升高,V排减小,液面降低)有关液面升降的典型题目,解决起来就得心应手了;再给学生介绍两个模型(漂浮模型和沉底模型),同样抓住V排,浮力部分将不再有所谓难题。

二.巧设题目,攻克教学难点

(一)题目要有吸引力

题目设计,一定要围绕教学内容,针对教学难点,要有吸引力,让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的题目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让学生兴致盎然地思考,愉悦地体验学习的乐趣。

1.题目要有趣。

初中生是小小少年,童心犹在,童趣仍存,有趣的题目才有吸引力。

例如讲摩擦力时,摩擦力的方向问题是教学难点,尤其是静摩擦力的方向。我给出了这样的题目:例2.一小猴子爬杆。猴子顺着杆(匀速)向下滑时,所受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猴子沿杆(匀速)向上爬时,所受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

题目是不是很有趣?不光有趣,还包含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问题。如果想进一步探讨有关摩擦力大小的问题,只需在题目中加上括号里的“匀速”两个词,就可以了。

再例如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为了突出“物距的不同不同是凸透镜成像的原因”这一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例3.某摄影师给一个小朋友照一寸照片。就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刹那,小朋友发现照相机的镜头上竟然趴着一个小飞虫!小朋友很担心,他的一寸照片上,脸上会不会有小飞虫的像?答案是否定的,小朋友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小朋友和小飞虫的物距不同,像距不同,即使都成实像,也不会呈在同一位置,同时使胶片感光,更何况小飞虫成实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2.题目要新颖。

求新求变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是孩子的天然的好奇心使然。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我在设计题目的时候力求新颖,不妨赶一下时髦,以时髦的东西作载体,渗透科学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例如以神舟七号为背景,可以设计有关重力加速度,曲线运动和力的知识;5.12大地震,可以导入振动和波;海啸飓风三峡大坝科幻电影都可以是题目的有效题材,只要用心,这样的题目学生一定喜欢。

3.题目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初中物理大部分知识都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例如电学部分,家庭电路、所有的家用电器,都是最好的题目素材;光学中的眼睛和眼镜就在我们眼前;力和运动、简单机械等我们也可能亲自体验和运用等等。我们身边能用的东西很多,只要合理筛选,合理运用,亲自设计,你的题目一定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题目要有深刻的内涵

看一个光学题目,理解像的本质。

例4.有一凸透镜成像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物体发出一条光线(不是平行于主光轴、过焦点或过光心的特殊光线)试作出这条光线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图表1

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的光路图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但上例中入射光线非特殊光线,而且透镜的焦点、光心、2倍焦距处都未标出,特殊光线作图的思路肯定行不通。但题目物体和像均已经给出,根据像的本质--------光线会聚(即物点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都会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物体的像),不难知道这条光线的折射光线一定指向像点a’,所以由折射点指向像点的光线就是所求。

看两个电学难题,体会数学的奥妙。

例5.如图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移动时,电路的总电阻如何变化?

例6.如图3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大于灯泡的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消耗的电功率如何变化?

处理好这两个题目,需要数学中极值的知识,利用基本不等式a2+b2≥2ab可求得例5中,当滑片位于中点是总电阻最大,题目结论是先变大后变小;例6中,当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等于灯泡的电阻时,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最大。所以题目结论是先变大后变小。

看三个浮力题目,感悟模型的运用技巧。

例7.漂浮模型:有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木块总体积的1/3,则木块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几分之几?

模型特征: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所以答案是2/3。

例8.沉底模型:有一金属块沉在水底,已知金属块重30n,受到的浮力是5n,那么金属块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几倍?

模型特征:V排=V物,G物/G液=ρ物/ρ液,所以结论是6倍。

例9.液面升降模型:小船载石头漂浮于水面上,把船上的石头抛于水中,则水面是升还是降?

模型特征:V排减小,液面下降。

每一个模型都有多种变化,稍加改动,能拓展学生思路,训练学生学习型大脑,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习品质。

攻克教学难点,其实方法不一而足,既会因教师不同,也会因为学生而异,同时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具体分析,只要找准难点,围绕难点巧设题目,有效教学可遇可求,将是师生共同的幸福体验。

心得体会题目篇8

北京体育大学直属于国家体育总局,是目前全国体育院校中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体育院校。“十五”期间,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的办学模式,坚持体育科技主动为体育运动实践服务的方向,积极推进体育科技创新,组建科技创新团队;争取重大科研项目;强化体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加强横向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体育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面向体育主战场承担重大科研项目

“十五”期间,北京体育大学组织各学科专家、教授组建不同学科的科技创新团队,瞄准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的重大与热点问题,特别是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备战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积极申报国家科技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高级别科研项目。5年来,学校共获得部级科研项目33个(表1),省部级项目246个(表2);引进科研经费3000多万元,在课题的数量、层次与经费额度上比以往都有了较大突破。

在上述立项的科研项目中,突出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展的一系列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项目,体现了“科研为体育实践服务”的发展方向。如:学校承担的科技部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优秀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为我国部分优势项目(如体操、跳水、自行车等)的高水平优秀运动员选材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依据;“2008年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管理标准研究”将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赛的科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另外还有科技部项目“提高运动员体能的关键技术研究”、“我国优秀长跑运动员分子遗传学特征的研究”、“奥运科技需求”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年奥运会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内涵与实践研究”、“2008年奥运会企业赞助行为法制化的研究”等课题,分别从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不同角度探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的各类研究项目占了“十五”期间学校科研立项总数的1/3以上。

实行训练与科技合作提升体育科技

学校坚持科研与体育运动实践紧密结合,深入运动实践第一线,将科技主动为训练攻关服务。为了使中国体育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优异成绩,在各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必须及早加强各项目的科学训练与科技攻关服务,提高训练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与科学理论指导。

2004年希腊奥运会为北京体育大学高水平的运动训练、全方位的科技攻关服务和综合性的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提供了平台。学校组建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中青年科技骨干,发挥北京体育大学学科、专业齐全,科研实力雄厚,知识、人才密集的优势,全面服务竞技体育主战场,从2002年开始,学校先后共有教师和研究生68人次参与备战奥运的科技服务,主要为国家田径队、游泳队、赛艇队、排球队等17支队伍进行奥运科技服务,服务的内容主要涉及运动员的营养调整、疲劳消除、机能评定、动作技术分析、体能训练和心理调节、咨询以及信息收集、咨询等。参加人数多、服务的队伍多、服务内容多、服务形式多、重点服务项目金牌、奖牌突破多,是北京体育大学为第28届奥运会科技服务的鲜明特点。学校在优秀运动员选材研究、运动训练科学化研究、低氧训练和基因选材研究、运动员免疫力和运动能力低下研究、体能训练与恢复研究、运动技术生物力学分析研究、体能恢复与营养补充研究、奥运发展战略研究、奥运赛事组织管理研究、人文奥运研究等11个方面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研究群体。在皮划艇、游泳、跆拳道、自行车、网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体操、艺术体操等项目的专项技战术和训练方法研究、信息收集与分析研究;体操、艺术体操的动作编排设计研究等方面也形成了专门的研究特色或优势。结合各运动项目训练中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教练员、运动员积极配合,用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集中解决训练、心理和管理等问题,取得了科技攻关的良好效果。

此外,学校深入到国家游泳队和皮划艇队的科技服务攻关小组,吸取了世界体育强国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运动员的身心特点与训练实践,较好地解决了训练中用多学科指标的负荷控制、质量监控和体能恢复的一系列关键问题,显著地提高了这两个项目的训练水平与运动成绩,为在雅典奥运会上这两个项目获得金牌做出科技贡献,我校有多人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第28届奥运会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奖。

筑科研合力,探索“产、学、研”结合之路。

北京体育大学利用多学科优势共筑科研合力,通过建立多个项目的研究生工作站,以及对“产、学、研”三结合的有效探索,实现了科研成果从理论到实践的积极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先后与游泳、冬季项目运动管理中心共建“国家队科研工作站”,双方利用各自资源,进行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与攻关,多学科的集团服务于国家队,深受国家队和科研人员欢迎。

学校建立的第一个工作站是与中国皮划艇协会共建的“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训练基地。工作站为国家皮划艇队训练管理提供了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为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科学文化培训等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体育科研提供了实践场所,促进了训练、科研、教育的紧密结合。学校科研人员坚持训练创新,开展皮划艇项目备战奥运会的“创新工程”,提出了“金字塔有氧训练方法体系”、“程序化参赛”、“高原训练平原化”和“训练方法结构化和训练内容有序化”等观点。金字塔有氧耐力训练有效地强化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程序化参赛保证了皮划艇队多次大赛运动员状态的控制和稳定发挥;高原训练平原化创新了高原训练的新理念,改变长期以来高原训练以状态为主导的训练体系;训练方法结构化和训练内容有序化提示教练员用系统理论关于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和梳理训练系统,提高训练的综合效益,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中国皮划艇在2004年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学校与游泳中心建立了科研工作站,把有关训练的新理论和方法及时应用到实践中,科研人员承担奥运攻关课题“罗雪娟奥运夺金保障研究”,进行了有关运动员个性化的最佳竞技状态模式的探讨,最佳训练效果反馈评价模式,最佳训练监控指标的筛选,最佳恢复手段评价的工作。在研究测试中坚持快速反馈,保障重点需要,强调科技服务,建立动态科技研究攻关课题,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观察和个性方案实施。根据运动员的不同训练周期,提出科技保障措施。其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国家游泳队的训练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体能训练是我国冰雪项目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北京体育大学与冬季项目管理中心专门建立了科研工作站,为训练计划的制定,体能训练的指导,机能评定和测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专门组建体能训练科技攻关小组,选派有经验的科技人员深入训练第一线,在冰雪训练场上与教练员、运动员共同研讨解决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科学训练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冬季项目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为掌握和提高技战术水平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2006年冬季奥运会上,我国冬季项目取得了总奖牌数和雪上项目金牌的两大突破,学校的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领导的一致好评。

建设科研基地展开综合、前瞻性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抓住2008年奥运会契机,重点建设“科训结合型”科研基地,从国家体育总局争取到1800万元的建设经费,成立了“体能训练与恢复重点实验室”,由体能训练研究中心、低氧训练研究中心、机能恢复研究中心和体能测试与评价研究中心四个部分组成,将围绕体能训练与恢复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综合性、前瞻性的研究,解决体能训练与恢复中的重大问题,为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

为支持国家队科学化训练,北京体育大学于2002年10月建成了低氧实验室,主要用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低氧实验室把传统的高原训练基础研究逐渐固化到每一个运动员,具体到监控手段和目标,逐步形成个性化特点。实验室建成之后,先后为国家女子中长跑队、女子跆拳道队等进行了11轮100人次左右的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北京体育大学多次获得高原训练的立项课题,引进100余万元的专项研究基金,从事运动员提高竞技能力的研究,寻找低氧训练的最佳模式的研究,对低氧训练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注重协调发展为全民体育事业服务

“十五”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体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其中很多基本理论与方法急需论证和解决。北京体育大学及时关注中国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态势,组织学科教师申报各类研究项目,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其中急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如秦椿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对检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一期的5年实施效果,全面认识我国群众体育的进展情况,探讨影响我国群众体育的社会因素,为我国各级群众体育管理机构、组织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体育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研究”、“2008年奥运会后效应对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研究,为我国开展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宏观管理决策与实践及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与参考。

心得体会题目篇9

想百姓所想,提供交流平台

“港城事大家议”节目宗旨就是关注民生,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大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改革发展的举措,小到居民日常生活、居家杂事都是节目关注的内容。鉴于此,节目时长设定为40分钟,让听众有更多的节目时间畅所欲言。为了实现听众与执法机关、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服务单位的直接交流,在各级领导的协调与支持下,每周二和周四又与市行风评议办公室联合推出了“行风面对面”节目,直接、详细、快捷地让群众了解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能任务,监督其职责的履行情况。9年来,节目一直深深扎根于秦皇岛的百姓中间,越来越多的听众信任它,支持它,不断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写信的方式把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告诉我们来丰富节目内容。每周一为“回音壁”,针对上一周节目中涉及的突出问题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处理结果进行总结回馈。基本实现了听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着落”。为更好发挥节目的监督作用,节目设立专门记者,开设了“记者追踪”板块,对节目中涉及的问题做进一步了解和报道。

急听众所急,认真对待百姓每个问题

广播电台作为城市的主流新闻媒体之一,必须肩负起沟通群众、解疑释惑的责任,进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作为新闻话题类节目,我们要着力做到这样几点。

首先:有一颗“爱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港城事大家议”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这样可以让听众感觉到节目真心关心他们,更能拉近彼此距离,让听众觉得和节目主持人的沟通就像是和自己的亲人、朋友一样直言不讳、真挚坦诚。“爱心”,就是在节目中、节目后对听众的关切和对听众提出的问题能给予及时的满意的答复,切实帮助听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比如,一次一位盲人朋友打来电话,想让节目组帮他租间便宜些的房子,节目主持人立即帮忙联系,及时解决了问题。

其次:要细心、耐心、诚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百姓的衣食住行、家长里短、大事小情都会在节目当中涉及,然而听众文化水平各不相同,语言组织能力有强有弱,这就需要节目对每件事、每位听众有足够的耐心。针对听众在节目中所提到的问题,节目主持人还要细心观察,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相关部门与听众交流。2004年冬季秦皇岛开发区在推行分户采暖工程过程中,在未征得某小区居民意见的情况下强行施工,引发了居民与施工队间的激烈矛盾,双方僵持之时一位听众给节目组打来电话,记者马上赶到现场,先缓解了当时的僵持局面,随后分别向居民和开发区负责改造工程的动力公司了解事件经过。为更准确把握政府有关分户采暖改造工程的政策,还专门到市供热办搜集大量的相关政策文件,了解了全市改造工程的整体情况。在充分掌握政策,全面了解事件全过程的前提下,利用三期节目将所了解到的情况、政府政策给听众做了介绍,广泛听取了听众对此事的意见和看法。节目后又及时将听众呼声反馈给秦皇岛开发区动力公司,最终动力公司做出了停止施工、召开群众听证会的决定。

办听众所需,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港城事大家议”节目之所以能够顺利走到今天并取得一定成绩,用一位听众的话说就是“现在老百姓的心里话能有地方说了,说了能有人听了,听了有人管了,管了有效果了”。然而媒体并不是政府部门,不是执法机构,只能起到纽带和桥梁的作用。这就需要节目能够及时下情上达为听众负责,随时上情下达为政府负责,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媒体负责。

“为听众负责”体现了节目的“贴近性”: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对自己利益造成影响或伤害的具体事情。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贴近百姓生活、尽可能多地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就成为工作重点。因此节目注重在话题选择上下工夫,比如大家关注的“二代证收费”“交通信号灯设置”“隔离栏设置”“社区内丢车谁来负责”等话题,保证听众对话题感兴趣,想参与。然而,老百姓所关注的这些焦点、热点问题中不乏批评声音,节目一直本着为听众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发挥着舆论监督作用,力求让听众得到满意答复,比如针对一位马女士热线反映的物价部门与保险公司对同一件交通事故车损评估做价相差甚远,保险公司一直回避不答复一事,节目进行了连续报道讨论,节目外保险公司也找过节目组商量私下解决,然而出于对马女士的一份责任,出于对所有关注此事的听众的责任,节目没有放弃。听众是节目生存必须的土壤,赢得听众的信任如同根须扎根土壤。

心得体会题目篇10

二、竞赛年级:(3-6年级)

三、竞赛地点:文学社活动场地(待定)

四、竞赛选题:

以下题目,任选一题,限80分钟内完成。

三年级

a组

1.题目:春天

提示:春天到了,一颗颗种子发芽了,钻出了地面,它们会看到什么?联系你看到过的春天景色,展开想像,写一段话。

2.题目:妈妈夸我真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聪明”、“能干”、“热心”、“懂事”、“有礼貌”等;[2]通过一件事写出“妈妈夸我”的原因,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3.“我有一个烦恼”或“最让我心烦的事”。(任选一题)

b组

1.根据下面所给的词语,编一个故事

小白兔考场山坡狐狸指南针

2.题目:我的小秘密

提示:你心中有什么秘密?把它写出来,注意要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3.题目:我喜欢

提示:[1]你喜欢什么?是读书、踢球、游泳,还是弹琴、跳舞、画画、踢毽子等等;[2]把题目补充完整,用具体事例,写出自己的感受。

c组

1.题目:我心爱的宝贝

提示:[1]你心爱的宝贝是什么?是小闹钟、文具盒、书籍,还是小猫、小狗、小金鱼或者什么玩具等等。[2]选一个“宝贝”来写,要写清楚宝贝的特点,表达你喜爱的心情。

2.题目:妈妈夸我真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聪明”、“能干”、“热心”、“懂事”、“有礼貌”等。[2]要通过一件事写出“妈妈夸我”的原因,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3.题目:我喜欢吃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西瓜”、“荔枝”、“小笼包”、“肯德基”、“大闸蟹”等。[2]写出喜欢吃的原因,吃的过程,尤其要写出自己的感受。

d组

1、题目:春天

提示:春天到了,一颗颗种子发芽了,钻出了地面,它们会看到什么呢?联系你看过的春天的景色,展开想像写一段话。

2、题目:我心爱的宝贝

提示:[1]你心爱的宝贝是什么?是小闹钟、文具盒、书籍,小猫、小狗、小金鱼或者什么玩具等等。[2]选一个“宝贝”来写,要写清楚“宝贝”的特点,表达你喜欢的心情。

3.题目:我的小秘密

提示:[1]你的心中有什么秘密、请把它写出来,注意要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2]写出喜欢吃的原因,吃的过程,尤其要写出自己的感受。

四年级

a组

1、题目:感谢

提示:[1]写出你感谢谁,为什么要感谢?[2]写出一件具体事例,表达你感谢的心情。

2.题目:我惹了祸

提示:写清你惹了什么祸,怎么会惹祸的,惹祸后的心情,受到什么教训?

3.题目:我战胜了

提示:[1]把题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写“困难”、“胆小”、“懒惰”、“依赖”等等。[2]重点写清楚你怎样战胜的过程。

b组

1.题目:有趣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上“这堂课”、“这件事”、“这次活动”或某个人等;[2]重点要写出“趣”。

2.题目:真好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奶奶”、“老师”、“邻居”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

3.题目:我喜欢吃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西瓜”、“荔枝”、“小笼包”、“大闸蟹”等等:[2]写出喜欢吃的原因,吃的过程,尤其要写出自己的感受。

c组

1.题目:我的双休日

提示:[1]想一想你的双休日是怎样过的。你愉快吗?为什么?你不愉快?为什么?[2]写出自己真实的感情和想法。

2.题目:真开心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得了一百分”、“得了一等奖”、“受到了表扬”、“旅游”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开心的原因,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3.题目:文明在我的身边

提示:写一件法发生在身边的讲文明的事,内容要真实、具体。

d组

1.题目:真开心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得了一百分”、“得了一等奖”、“受到了表扬”、“旅游”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开心的原因,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2.题目:我惹了祸

提示:写清你惹了什么祸,怎么会惹祸的,惹祸后的心情,受到什么教训?

3.题目:真好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爸爸”、“妈妈”、“奶奶”、“老师”、“邻居”等等;[2]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这个人好在哪里。

五、六年级

a组

1.题目:的启示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一句名言”、“一句古诗”、“一首歌”、“一件事”等等:[2]写出“一句名言”、“一句古诗”等给了你什么启示。

2.题目:校园新事

提示:事情要真实,内容要具体。

3.题目:我的

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烦恼”、“喜悦”、“秘密”、“愿望”等等。

b组

1.题目:文明在我的身边

提示:写一件发生在身边的讲文明的事,内容要真实、具体。

2.题目:玩

提示:“玩”是孩子的天性。章中请写出你玩什么,怎么玩,在玩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事,有什么感受。

3.题目:我家的故事

提示:想想,你家里发生过什么事?有趣的、愉快的、伤心的等,选一件印象最深的写下来。

c组

1.题目:我的绰号(网名)

提示:写清你的绰号(网名)是什么,它的由来,它给你带来了方便还是麻烦,欢乐还是痛苦。

2.题目:温暖

提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老师、同学、家长、邻居……一定给了你许多关爱,请写出一件让你感到温暖的事。

3.题目:我真想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有一个星期八”、“书包轻一点”、“早上多睡一会儿”等等;[2]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d组

1.题目:我家的故事

提示:想想,你家里发生过什么事?有趣的、愉快的、伤心的等,选一件印象最深的写下来。

2.题目:的启示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一句名言”、“一句古诗”、“一首歌”、“一件事”等等:[2]写出“一句名言”、“一句古诗”等给了你什么启示。

3.题目:我真想

提示:[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有一个星期八”、“书包轻一点”、“早上多睡一会儿”等等;[2]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