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测绘专业毕业论文十篇测绘专业毕业论文十篇

测绘专业毕业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3:12:17

测绘专业毕业论文篇1

毕业设计选题,拉开了本届测绘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帷幕。此后,在学校的精心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在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及我系全体教师的认真指导下,经过测绘09级全体同学的努力拼搏,为期13周的我校测绘工程系2013届毕业设计工作圆满完成任务,59名同学全部顺利通过毕业答辩,为大学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经毕业设计成绩统计发现“优秀”9人,“良好”15人,“中”34人,“及格”1人,09级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见表1。根据表1的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分布表绘制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折线统计图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毕业设计成绩分布合理。

2本组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我在本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中主要完成了对Studentguan,Studentyu,Studentsong和Studentyue四位同学的毕业设计指导,对本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总结如下。

2.1确定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选题要符合本专业培养方向,与本行业的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能够综合运用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2013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是我校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学院领导对首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尤为重视,要求毕业设计应一生一题,且从学院成立就积极联系兰州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兄弟单位以收集测绘生产中急需研究的课题,以便我们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紧密联系测绘生产实际。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时,按照学校、学院的要求,结合测绘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我主讲的工程测量学课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我拟定了CaSS7.0软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安装测量方法研究、GpS-RtK工程放样的方法及精度分析和城市隐蔽地区地物点的采集方法及精度分析等五个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经过毕业设计动员及选题会,Studentguan等四名同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爱好及就业去向选择了其中的四个选题,后因生产单位的需求,Studentyu,Studentsong两位同学到中铁十七局“兰渝项目岷县工区”去进行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两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随后进行了调整。四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及变更情况见表2。

2.2制定适合学生的设计任务是毕业设计按期完成的前提

由于个人智商的差异和十几年知识积淀的不同使毕业生在基础、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指导教师在安排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与学生基础、能力相适宜的毕业设计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个人能力范围内,积极有效地展开毕业设计工作,这是我们的毕业设计工作得以完成的前提。我指导的四位学生中,Studentguan是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Studentsong可以说是班上综合能力比较差的一位,Studentyue,Studentyu居中。根据四位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结合四位同学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我在安排设计任务时要求Studentguan要熟悉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掌握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方法,分析安装测量的主要方法自由设站法的精度,由于高速铁路施工方面的课程并未学习,Studentguan要在补充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任务比较重;要求Studentyue掌握GpS-RtK工程放样的主要方法及步骤,分析GpS-RtK工程放样的精度及影响因素,总结RtK进行工程放样的精度保障措施及注意事项,任务适中;而yu,song两位同学结合自己生产实习的中铁十七局兰渝项目二工区的实际工作,分别对兰渝铁路LYS-3标路基工程及路基附属设施的施工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其测量精度,设计任务相对比较小。这样,三位同学都能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期完成设计任务。

2.3答疑与检查是毕业设计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训练过程。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可能要用到以前学过的多门课程的知识,有些知识学生可能印象已经不是很深,有些甚至已经忘记,指导教师要在毕业设计开题时安排好设计的内容和进程,学生在必要的知识准备的前提下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进程开展设计工作。在设计的每个阶段,指导教师应对本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拟完成的工作、设计方法做以部署,并随时与学生沟通,做到及时解决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设计的正常进行。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对学生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检查,督促毕业设计工作进程。

2.4撰写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设计工作,以期在知识运用、程序开发、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提高。毕业设计的成果常以书面的形式表现,这就是论文部分。毕业论文应该结构合理、观点正确、语句通顺、格式及文整符合规范要求,这些方面指导教师应严格把关,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2.5答辩是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手段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答辩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成效,因此,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重视答辩环节,做到:1)指导教师在答辩前就答辩要求、技巧及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如论文陈述时间的控制、答辩ppt的制作及重点内容的总结与陈述等;2)学生应按答辩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熟悉个人毕业设计的内容、毕业设计主要内容的提炼、设计与制作具有个性风格的答辩ppt、论文答辩ppt的放映操作、陈述内容及时间的合理控制;3)通过预答辩发现问题并进行完善与总结,既可使陈述内容与时间控制更合理,又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如此,只有学生在答辩前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保证答辩时的万无一失。本组四位同学答辩现场发挥正常,对毕业设计的陈述条理清楚,能抓住论文的重点,能够正确地回答答辩组老师及专家提出的问题。通过答辩组老师与专家评议,本组四位同学都顺利通过答辩,Studentguan毕业设计成绩为优秀。

2.6发现问题与不足

本届毕业设计工作中发现,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能够紧密结合测绘生产实际,但由于生产单位的工作任务安排比较饱满的原因,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比较难保证,这对毕业设计的按期完成不利。因此,若要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应该提前返校进行论文的撰写,这对有效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是必要的。

3结语

测绘专业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用人单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就业率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221-02

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用人单位是产品的用户,是高校的“上帝”。如何让产品适销对路,也就是说如何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率,是高校广大教职工不得不面临的严峻挑战。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本科教育开始实行扩大招生规模、学生自行负担部分培养费用、毕业后自行择业。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向社会公布其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并将该指标作为下达该年招生计划指标的依据之一,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将高校推向了市场。如何使高校的产品――毕业生适销、畅销,成为各高校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使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等方面更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但是,总的来说,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还很不够。比如,在修订培养方案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闭门造车”,致使“产品性能”滞后于市场需求。媒体不断有报导,某些职校生的就业形式远远好于本科生。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在于那些职校的办学思路比较灵活,重视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反馈,有的甚至为用人单位“量身定做”来培养人才。我国的本科教育,虽然不能说已经是职业技术教育,但无疑已经是大众教育。老百姓花钱让子女来上大学,是需要回报的。高校应该参照某些职校的成功办学经验,打开大门,走出象牙塔,听听用人单位的意见,培养用人单位真正能用得上的人才,避免孤芳自赏,自以为是。对于教学内容,我们当然要考虑到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最新发展;但事实是,某个行业普遍采用的方法,往往不是我们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重点与难点。本科生在理解学科的理论基础并了解最新发展的同时,应该熟知最实用的技术。遗憾的是,由于长期缺乏和用人单位的沟通,致使许多教师不了解行业现状,教学内容和实际应用脱节。我校从1989年开设测绘专科专业,1994年开设测绘本科专业,现每年招生本科生150余人,由于我校注重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假、大、空,虽然我校的测绘专业办学时间不长,但颇具特色,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具体而言,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通过与用人单位进行长期而稳定的交流,了解我校测绘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与不足。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了和相关企业长期合作的有效机制。先后在测绘行业内技术力量雄厚的用人单位四川旭普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测绘工程院、四川省琛原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星光测绘服务有限公司、四川省核工业地质测绘院、绵阳市规划局测绘工程所、绵阳市天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建立了实习基地,并从中聘请了5名兼职教授和2名产业教授。每年寒暑假或毕业实习期间,我们都会派学生去这些实习基地实习,很多在实习期间表现良好的学生毕业后就在这些单位就业,比如成都星光测绘服务有限公司一次就和十九名学生签订了就业协议。我们请产业教授和兼职教授来讲座,介绍本行业的发展新动向、人才市场需求等情况、指导和帮助开展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我们建立了本专业校友联谊会和QQ群,为二十余年来毕业的校友提供了一个和母校保持长期稳定联系以及相互交流的平台,很多老校友也直接为师弟师妹提供了就业岗位。我们设计了分别针对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工作情况反馈表》和校友的《毕业生进行自我评价跟踪调查》,从毕业生在校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毕业生在校所学知识的运用程度、对学校在培养方面的建议或意见等方面,通过到用人单位调研、校友返校团聚的现场交流与在QQ群里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探索出了高等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有效联系途径,从而建立了一套毕业生质量的反馈机制。

2.我们多年来坚持派专任教师到本专业生产第一线交流学习,熟悉行业需求,通过大量横向科研项目锻炼老师与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校测绘教师承担了嘉峪关气象塔海豚状钢结构安装定位项目,本项目由中冶集团建设。海豚造型高100米,由上千根直径24~18cm的无缝钢管对径焊接而成。这样一个国内外没有先例、无任何资料可供借鉴的复杂钢结构项目,因为风险大而一时无人敢于承接。本校测绘专业教师凭借精湛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在施工条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圆满地按期完成了任务,在业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都江堰西街是有百年历史的老街,市政府委托同济大学设计院做规划设计。设计需要测绘老建筑结构及平面图。由于精度要求高,街区狭窄测量工作极其困难,因而多个测量单位承接后又中途放弃,以至于最后无人承接。本学校测绘教师迎难而上,仅仅一个半月就完成任务,使得极其挑剔的同济设计院设计人员称赞“工作效率高,无可挑剔”。教师在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经受实际锻炼后,不仅熟悉了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在授课时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用人单位搜集的资料,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直接用于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使广大学生在毕业前就接触实际测绘工作,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尽量缩短适应期。

测绘专业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体系优化

1.引言

实践教学是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和影响,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使得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型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现代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测绘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市场需求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需要加强对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了实践教学在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1]。

目前,我校正以“城市”为主题,以成功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为争创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奋进。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训练环节。对于测绘工程专业来讲,它是一个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经过亲手操作,了解更多的仪器设备性能并掌握其操作方法,熟练使用它们并完成既定的测量任务,测绘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2]。因此,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测绘人才培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加之测绘工程专业已朝现代化、实时化、数字化、动态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高精的新式测绘仪器不断涌现,传统的测绘方法不断革新,在这种形势下,测绘工程专业的教育与教学要不断进行调整,在注重理论知识积累的同时,更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使所培养的学生能与时展相适应,对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优化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对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应根据应用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通过确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目标,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及加强配套化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实践教学总体设计的优化;构建富有创造性的课程及教材体系,建立课程淘汰制度,改革课程讲授内容,以及加强专业化的授课等措施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固定的实践基地,对现有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改善实践条件。通过上述措施,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培养学生广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奠定物质基础。

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途径

3.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建设,学生不仅要有厚基础、宽知识,还要具备研究和创新能力。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必须转变传递式教学思维,确立创新教育理念,改革单项传递知识的教学体系,倡导传知探究相结合,这是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

3.1.1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课程体系以专业相关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为主体,突出工程性等实用专业知识,综合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相关课程,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柔性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形成注重综合素质、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

3.1.2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考虑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工程第一线实际工作,在培养方案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上循序渐进,四年不断线,步步深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紧密围绕设计、施工、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需要开设,同时兼顾注册工程师对知识构成的要求;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在实验课程中的比例,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毕业设计选题的内容覆盖面广,贴近生产实际,尽可能涉及专业的新技术,并鼓励毕业设计真题真做[3]。

3.1.3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通过定期举行测量技能竞赛、工程测量工技能鉴定、测量程序设计比赛等,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科学精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紧密结合的社会实践和创新科技活动,体现第二课堂的学习实效。如参加“高速公路的勘测与设计、新农村规划测量、农村宅基地调查”等,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及创新意识。

3.1.4加强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设立本科生课外拓展学分,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水平,以厚实的专业知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3.2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制订的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将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及人才市场的需求要不断进行改革,保证实践教学环节循序渐进,贯穿整个培养过程。需要在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

3.2.1教学实习的改革。测绘工程专业的主要实习有认识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教学实习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强化课程实践环节,将分散的课程实习,整合为综合性实习。在培养方案制订中将传统测量仪器操作、全站仪操作、认识实习、数字化测图实习、地籍测量有机结合。通过优化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实习兴趣,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在测量实习中,采用组合作与个性安排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3)在生产实习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密切依靠实习基地,结合生产实际实习,请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学生讲课,在实习中与技术管理人员打成一片,通过实际锻炼学生[4];(4)在毕业实习中,学生与生产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打成一片,锻炼积极合作、不怕吃苦的测绘精神,多参与、多动手,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熟悉项目生产的整个过程,把书本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学生通过实习收集到更多素材,在指导教师和生产单位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兴趣,结合毕业设计选题,请校外专家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座,通过到生产单位实习扩大学生专业知识面,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3.2.2实验教学的改革。主要改革内容有:(1)密切跟踪工程实践的发展,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区分基础实验课、专业基础实验课、专业方向实验课三个模块,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区分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三个层次,切实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3)改进实践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实验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例如,我们利用三维动画的形式模拟测量仪器的构造及测量的原理与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新仪器及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看”的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5];使基本操作与现代模拟仿真相结合,达到了实验教学目的;(4)积极推行开放性实验,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自主完成实验过程,教师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和评价,通过建设开放式管理平台,推广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时间、空间、内容、仪器设备的开放,进一步提高了基地、设备和教师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制定和完善了管理及开放制度和实施细则,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2.3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改革。改革内容主要包括:(1)课程设计主要围绕设计选题、指导方法、成绩评定等环节进行改革;(2)设计选题要求多样化;(3)指导方法采取课堂指导与网上指导结合;(4)毕业设计严格按照一人一题要求,如:部分毕业生深入工程一线真题真做,聘请生产第一线的专家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和毕业答辩,部分同学到设计院直接进行高层建筑测绘工程设计等;(5)鼓励教师将成熟的科研成果融入毕业设计,让学生感受和参与最新科研成果的应用。

3.2.4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对于实现实验教学目标,确保实验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传统教学方法下,教师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得出实验结果,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要想避免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就要在教学观念上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主线,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实施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达到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3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实习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学校下发的有关实习教学的工作规程外,相关的教研室还应对实习教学的各项建设与教学实施进行比较详细的规定。从思想上、行动上对实习教学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加强组织,确保实习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3.1搞好实习教学的组织计划。一是按照有关规定,合理进行实习教学工作的组织分工。二是要搞好实习教学的总体安排,主要是安排好四类实习、两种方式。即对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四种类型的实习进行统筹安排,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采取集中与分散两种方式具体实施。三要科学制订实习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组织编写实习教材或指导书,对实习教学进行具体安排。

3.3.2加强测绘实践教学中心/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体现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和地位。因此,加强实验室改革与建设,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改革与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对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测绘工程专业建设水平有重要作用。

3.3.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在实习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同时,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也是教育部评估的重要观测点。校内实习基地应加强基地建设规划、基地的组成框架、师资队伍建设、场地与环境建设、仪器设备及经费投入、管理体制和措施等主要内容的建设。对于校外实习基地,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把学生放到生产、服务的第一线去学习和锻炼,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会生产者、服务者的感觉,使他们的能力、素质在实践中得以提高,可与有关的企业、公司、服务机构等联合共建实习基地。

3.3.4加强实习教学过程的协调控制。突出实习教学的关节点,加强组织协调与控制。(1)实习准备。认真做好实习前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准备,成立实习教学指导小组,拟订实习计划,编写实习指导书,等等。(2)实习动员。使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意义,提高实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实习的基本理论、生产知识、安全知识等,强化实习效果。(3)实习实施。实习中严格要求学生完成实习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6]。(4)实习考核。严格按实纲要求进行考核,考核的形式应根据实习性质不同而多样化,如写出实习报告、口试、现场操作、完成指定作业等,并结合学生的实习态度、劳动纪律、考勤情况和实习报告、小结等综合评定实习成绩。(5)实结。实习结束后,各院系要组织交流,并写出书面总结,内容包括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质量分析与评估、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体会与建议,等等。

3.4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是教育的使命。发展人的创造性是21世纪时展的必然要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从事科研实践提供必要的机会,让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针对学生科技实践环节的不足,最直接的改进措施就是让大学生参与到研究中,亲身体验发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科学方法训练和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因为良好的协作精神是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素质。

3.5优化实习考核指标体系。

目前,对于测绘工程专业的教学实习,国内许多高校仍缺少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指导,其完成的质量、精度、时间等,均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以致给每位同学评定实习成绩时,尤其是评定每位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时,没有一个定量或定性的标准。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指标体系,不仅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而且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及特点,在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一套较为系统的实践性教学考核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例如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的考核指标体系着重考核学生的测、算、绘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学生动手操作仪器的能力,同时兼顾测绘工作必备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实习报告的编写等综合素质。

4.结语

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并与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数字时代,改革与完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面对新形势,应对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深层次、全方位设计,积极与生产、科研单位交流,及时引进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完善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付宗堂.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05,21(3):79-81.

[2]朱刘娟,景海涛.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6):131-133.

[3]赵琴霞.论应用型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性构建[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12(3):67-68.

[4]贾永华,周铭.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3):152-153.

测绘专业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测绘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思考

[中图分类号]p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5)-7-277-1

1引言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日渐增长的研究生数量及培养质量要求。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逐渐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以工程应用为自身特点,以培养工程技术和技术管理类型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在联合培养模式下,高校与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能够相互合作,不仅降低了培养成本,更提高了培养质量,是加快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和方法。

2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

近年来,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在各高校和科研企事业单位之间逐渐兴起。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案的确定上主要突出“测绘工程应用”的特点,学生所学课程除国家教委规定公共基础课外,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灵活多样,紧密结合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科研特点,既满足国家教委对工程硕士课程设置的要求,又实实在在让学生学到测绘地理信息单位业务急需的知识。虽然培养方案和管理体制尚有待进一步改进,合作机制仍需完善,但该培养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各培养单位之间交流,充分利用优质教学、实践资源,有效提高培养质量、降低培养成本。因此,逐渐被广大高校和科研企事业单位所认可。

3联合培养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总体目标

联合培养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总体建设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校为主体、以单位为依托、以培育优秀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研究生为努力方向,参与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协作监督制度化的联合培养模式。”

显而易见,总体建设目标的形成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形成并实现多个子目标,才可以顺利达成。

3.1以高校为主体

研究生来自高校,始终离不开高校培养,高校具备强大理论教学和师资力量优势,高校尤其是地方合作高校是建设好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基础,要充分发挥高校在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3.2以单位为依托

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在研究生联合培养中的设备、资金、创新、场地等方面优势,单位指导老师长期从事具体测绘地理信息生产科研工作,相比较高校指导老师,有一定的实践业务优势,可实现更加全面均衡地培养研究生。

3.3以学生为基本

以培育优秀测绘地理信息专业研究生为努力方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根据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最新需求确定内容,如天地图、数字城市、地理国情普查等大型项目,让研究生参与项目的设计、建设、验收等关键环节,全面提高研究生学术和实践能力。

3.4参与主体多元化

测绘地理信息单位的业务范围和工作领域随着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拓宽,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三维建模、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技术持续发展,给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带来了多个研究主体,为联合研究生培养开启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

3.5运行机制多样化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研究生培养对接市场需求,基地建设的制度化、单位对基地建设的内需化。同时,采用教育、咨询、开发、服务、共建实体等多种形式,将多元主体的作用发挥出来。

3.6协作监督制度化

为更好保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法权益,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同时对联合培养单位的效益有所保障,必须在高校和联合培养单位之间建立起协作监督制度,实现高校、单位、研究生三方相互监督的培养机制。

4测绘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4.1实行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硕士生,学校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副高职称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一般校内导师负责学生基础理论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学生实践环节,双方共同指导学位论文。

4.2合作项目联合指导

校内外单位合作承担科研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共同培养研究生,通过开展项目科研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专业硕士实践能力提高的目的。

4.3毕业论文相互审核制

为切实提高论文质量,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严把撰写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关。联合培养院校和科研生产单位专家参与研究生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毕业论文审核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严把学位论文出口关,在毕业论文审阅过程中,先有联合培养院校和基地导师进行指导审阅,再以盲审的形式送外校导师或基地导师审阅,二级把关,确保论文质量。

5联合培养模式下的几点不足和思考

测绘专业毕业论文篇5

一、学历和资历

(一)学历

2016年5月毕业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完成了大学专科学历的所有学业,取得了大专文凭证书。

(二)资历

2008年至今从事测绘技术员工作。

二、专业理论水平

在测绘工作期间,系统而高效的学习了现代测量学、现代地图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GiS基础应用技能、数字地形图测绘技能、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卫星导航定位等专业课程,参与专业认知实习、基础地理数据采集、工程训练、地形图测绘实习、控制测量实习、摄影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专业轮岗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实践环节,具备基础地理数据采集、地形图测绘、控制网设计与实施、工程施工放样、地图设计与编绘等专业技能等。

三、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

首先,本人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对自己的单位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信心。在这期间不仅仅注重自己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而且在工作中言行一致,作风端正,实事求是,团结同志,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诚实,工作认真,敢于负责,有担当意识,工作有开拓精神。

四、工作方面

自2008年9月至今,工作以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参加学习培训,不断充实自己;遵章守纪,两年来,自己在工作中做到不怕吃苦,不怕累,学习优秀员工的方法,认真完成了本岗位各项工作任务;团结同事,共同努力,同事关系融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五、工作总结

好钢需要千锤百炼,做事需要百折不挠。吃苦耐劳,踏实工作,不怕困难,勇于争先。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把自己放在生产第一线,积累经验,提升测绘技能,以具体的实践来促进我对侧护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再认识。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观念和爱岗敬业精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动力,以振兴和发展中国测绘视野为己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测绘,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测绘工作任务。

二o一八年十一月六日

扩展阅读: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主要内容:1.全过程参与三、四等水准复测与改造工程,获益非浅。2.进一步熟悉国内常用数字化成图软件,取长补短。3.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同步提高。4.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时展的需要, 

本人于2000年12月评定为助理工程师,一直在广西第一测绘院从事测绘工作,2004年2月在第一国土测绘队任副队长。任现职以来,我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在技术管理、生产管理过程中努力摸索和创新,先后于2001年至2002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四等水准路线复测与改造工程中担任藤海线、横檀线、桐扶线等16条三等水准路线复测与改造工作的技术负责人;于03年至04年5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绘工程中担任第一国土测绘队测区负责人;于04年6月至今在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测绘工程中担任测区负责人。在一线锻炼的几年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院部、总工办的直接领导下,我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对整个测区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总之,五年来自己在技术工作中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也存在着很多有待提高的问题。现对几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过程参与三、四等水准复测与改造工程,获益非浅。 

区内三、四等水准路线复测与改造工程周期较长,一般为20至30年,随着我区经济建高速度的加快,周期稍微缩短。由于有将近三十年水准丰富经验的的老测量员仍是这次复测与改造工程的主要参与者,在工作过程中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书上学不到的知识。本人作为技术负责人带队完成了藤海线、檀张线、横檀线等16条水准路线的复测与改造,全方位掌握了踏勘选埋、仪器与标尺检查、观测与数据处理等工序。熟练应用广西第一测绘院提供的《三、四等及等外水准记录程序SZJL01》和广西第二测绘院提供的《水准测量电子手簿数据处理程序SZCL_34》两个程序,并完成了16条水准路线的技术总结。

二、进一步熟悉国内常用数字化测图软件,取长补短。 

任现职以来,本人先后在几个测区担任测区负责人,由于每个测区使用的数字化测图软件不一样,如在北滘测区使用SZCt成图软件,在桥头测区使用GtC成图软件,加上之前在广州测区使用过的SV300、CaSS4.0等成图软件。每一个软件都是在生产过程中慢慢 

完善起来的。在工作过程中,在熟悉应用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软件的优缺点,对其进行改进,并能在测区范围内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各项工程能顺利完成,自身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了。

三、技术管理

在钻研专业技术知识、提高自身技术素质的同时,本人还努力探索技术管理、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以促进测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先后在各测区制定队伍管理办法、质量管理办法等。率先在桥头测区执行“预定类别╳质量系数=分配类别”的质量管理办法,这样,产品质量与收入科学的挂钩了,整个测区产品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获得了十分挑剔的甲方监理的好评。

四、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时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技术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本人坚持学习和钻研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如应用word完成文字处理工作及文字材料;应用excel打印各种记录表格,完成工程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处理,自学GpS、GiS及测绘新知识。在助理工程师任职期间,我院已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并且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的测绘单位。本人也在执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提高了技术业务水平,并于2004年9月获得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内审员资格。新技术的发展使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同时也让我本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近五年来从事的主要技术工作的情况,通过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他人那里学习,再加之自己的分析和思考,确实有了较大的收获和进步。成绩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行。我将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一、个人简历

本人于2004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本科学历,获学士学位。自2006年4月至今在房地产交易服务中心从事房产测绘成果备案与房产图文系统图幅的修测更新工作。于2010年4月获助理工程师资格。

二、继续教育及目前的学术水平

本人在工作中虚心好学、不懂就问,同时注重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充实。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和技术规范的学习,主要有以下各项:

2006年:产权登记管理办法培训;2007年:房地产测绘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2008年:《房产测量规范》培训;2009年:苏州市房屋权属登记面积计算规则培训;2010年: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培训。

随时间的增加,通过大量的备案成果审核与图幅修补测工作,本人的知识结构、业务素质、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自我抓基础、抓内功,抓实效工作,不断提高自我工作素质,使自己成为工作行家里手;注重自我工作作风的培养及业务能力的提高,着力提高工作效能。

三、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业绩

1、主要工作内容:本人按照自己制定的工作思路及各阶段性工作目标,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勤思考,并通过努力,千方百

计,不折不挠地开展工作:

(一)房产测绘成果备案工作。房产测绘是房产产权产籍管理的前置性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精确度要求很高的工作,关系到国家、房地产权属单位和房地产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房产测绘必须做到标识规范、数据准确。房屋建筑面积作为衡量房产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绘成果的准确、公平、合理与否,在业主中成为敏感性问题,所附带的责任亦越来越大。针对房产测绘市场测绘成果质量参差不齐,本工作规范统一了本市房产测绘标准,增强房产面积测绘透明度,对测绘成果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使测绘成果合法、真实、有效地反映房屋实际情况。对用于权属登记的房屋测绘面积,特别是共有建筑分摊面积,严格按照房屋报建、竣工验收图把关、审核,以确保作为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测绘成果符合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

(二)房产图文网络系统图幅的修测更新与维护工作。房产图文网络系统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数据管理与组织,以各种比例的航测图、测控网数据作为房地产产籍图库的来源,以此为基础对房屋相关属性信息进行索引与管理。本系统是由房产信息数据库系统以及建立在数据库系统之上的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组成,实现了图形与属性的有机结合,可以方便快捷地提取房屋的属性数据,同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地形图修补测、实时的房屋数据输入及更新以及灵活方便的打印输出功能,本工

作通过对系统图幅的修测更新实现了以图管房,以图管档的管理模式,使房产管理更加科学、实用和方便。

2、主要工作成绩:本人在任原职期间作为技术骨干,房产测绘成果共备案了商品房?,厂房?,私房?;图文网络系统修补测分丘图?;图文网络系统的楼盘建立?配图成果输出?。在其他方面,本人能够主动热情地帮助同事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特别对新来的同事能在工作中加以指导,使其尽快适应自己的岗位。能够踏踏实实地完成领导交给我的各项任务,按照岗位职责,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

四、论文情况

1.《GiS在房地产中的应用》独著,内部交流论文;

2.《房产测绘的差错控制》独著,内部交流论文;

概述了房产测绘中的几点措施,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基于误差分析,提出了房屋预测方案,便于将误差降低到最小。

测绘专业毕业论文篇6

一、毕业设计图纸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是图纸的标准化问题。学生的标准化意识淡薄,作图随心所欲,标准件不按照标准画,如螺纹、滚动轴承、齿轮、皮带轮、链轮等的表示。另外,表现在图幅大小以及比例的不按标准选择。譬如,所有的零件图,无论尺寸大小均采用相同的图幅,造成大图纸画小零件,图面留出大片的空白,而一些较大尺寸的机架零件、箱体零件,画在较小的图幅上,除了顶天立地外,用于反映结构的局部视图或剖切图便无空间表达;对于标题栏、明细栏的填写也非常随意,或直接简单套用国外三维软件中的格式,不符合我国的技术制图规范;在图线应用上也是粗细不分、虚实不分,标注所有的字体大小不规范等现象也时常发生。

其二,是零部件的表达方法问题。目前,学生在做设计时,一般先应用电脑软件完成三维建模,再将三维模型在电脑中转化成二维工程图。一些学生不具体分析零件的结构,在转化成二维工程图时一概用三视图表达。实际上一些简单的轴、盖、轮、环等,一个或两个视图就能表达清楚;而复杂的箱体零件可能需要三个以上视图表达。另外不会选择合适的剖视图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些学生对需要剖切的部分不作剖切,既使剖切也只采用单一的剖切平面画全剖视图,不会使用多个剖切面或其它剖视图。

其三,是尺寸标注问题。学生对于装配图的尺寸并不清楚应标注哪几类,通常只标注总体尺寸,装配尺寸、安装尺寸遗漏较多;而对于零件图的尺寸很少考虑设计与工艺基准问题;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不采用标准符号,如沉孔、倒角等的尺寸;另外,亦存在装配图上的配合尺寸与零件图上的公差数值不对应,在装配图上漏注配合尺寸和在零件图上漏注公差等更是常见病。

以上诸多问题的存在,反映学生在多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不足,当然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课程首当其冲。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唯一一门学习投影制图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基本投影方法的建立、制图国家标准的掌握以及零部件表达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反映在毕业设计图纸上。如何针对学生在毕业设计图纸上所反映出的不足,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相应调整与优化,笔者从《机械制图》课程教师的角度,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提出一些建议。

二、《机械制图》课程体系的优化

虽然机械制图课程指导委员会对课程的学时数有指导意见,但目前大多数学校对课时都会压缩,以缓解其它新设课程所带来的课时紧张。学生应对就业的压力的提前实习,更加重了教学时数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课程体系的优化尤为重要,包括内容的增减,练习的方式,教学手段的配合等,以保证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得更实用、更扎实。

1.《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优化

(1)强化学生的标准意识

工程图纸称为“工程界的语言”,是科学技术交流、生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图样的绘制必须建立在统一的标准基础上,如在国家《技术标准》《机械制图》标准中,针对图纸幅面、标题栏、明细栏,绘图的比例、图线以及图中所注的尺寸、书写的字体等都有明确规定。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仅用几节课的时间介绍标准,难以培养学生自觉贯彻执行标准的意识,应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如在画三视图、剖视图的练习时加入标题栏的填写、尺寸标注训练,并强调各种图线的正确应用。此外,在计算机绘图的教学中,强调标准的执行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绘图软件是国外引进的,所采用的标准与我国的标准有所差异,必须强调这种差异,并使学生学会对不符合我国标准的部分加以修改,日常的每次出图都应符合规范。只有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牢固建立标准意识,在毕业设计时对标准的应用自然会驾轻就熟。

(2)加强零部件表达训练

毕业设计课题中,涉及到许多非标准零件的设计,必须通过画零件图反映出设计思想。零件图应包括视图、完整的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其中视图既要求将零件全部结构形状表达清楚,又需力求简洁明了,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易事,需在平时加强练习,而实物测绘练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的方式。

实物测绘从教学角度看是从形体表达到机械设计的一个台阶,对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将来从事制造业,他们也将经常接触实物测绘,消化吸收先进机械的仿制,首先需要测绘;而当破损的零件缺少备件又无图样和资料可查时也需要测绘;对原有设备零件更新改造时,也是在测绘的基础上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因此,实物测绘是机械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实物测绘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单个零件测绘和部件测绘。在教学手段上,让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测绘、讨论与研究,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因反复练习所带来的枯燥乏味。

在单个零件测绘中,主要开展零件表达方案讨论。例如,主视图的方向、视图的数量;用哪一种剖视图表达中空结构最合适;带倾斜结构的零件如何用斜视图和局部视图结合起来表达。鼓励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掌握零件表达方法的综合应用。

在部件测绘中,学生通过拆装装配体,了解零件各个结构的功能,明白结构的设计主要由功能所决定。同时,也了解了设计的整体性问题,如结合的可靠性、拆装的方便性、外形与内形的一致性等,为之后的毕业设计作知识上的铺垫。忽略零件的工艺结构亦是毕业设计中容易犯的错误,对于这方面的错误,可通过零部件的拆装、绘制草图等练习,加强意识、提高常见工艺结构设计能力。

另外,毕业设计课题中有不少会要求对机器的机身、大型底座进行设计,这部分通常是焊接结合件,需要焊接图方面的知识作支撑。因此焊接图不能因为课时原因不纳入教学内容的范畴,相反应该加强焊接图表达的学习,同时掌握标注标准焊接符号。

(3)注重简化画法的应用

传统制图教学中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绘制,向来是《机械制图》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讲解这些内容耗费了较多的课时。随着计算机设计与绘图技术的普遍应用,学生的三维造型能力普遍提高,截交线和相贯线的的投影通过实体造型可方便获得,学生只需掌握相交实体的形状,截切平面的位置,掌握交线的走向,其结果只需以简单的线条表示。在国家标准GB/t16675.1中,对表面交线的简化画法都有说明,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也是简化处理的。对于简化截交线和相贯线知识的讲解,既可以精简学时,又可以解决教学难点。除此之外,常用的螺纹紧固件(GB/t4459.1)、滚动轴承(GB/t4459.7)等在制图国家标准中都有简化表示,教学中加以强调,练习、考试也以简化画法为主,提高学生制图的简便性。

2.《机械制图》课程与其它课程衔接的优化

《机械制图》一般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学生从学校到学校,许多学生都没有看到过机床等加工设备,更不可能了解一个零件是怎样加工出来的,所以在讲解“尺寸标注”“公差与配合”等内容时,学生对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难以理解,对配合方式的选择和公差的标注感到困惑也是可以理解的;对这部分内容在本课程中可以加以淡化,把本课程结束时的制图大作业延迟到《金工实习》《互换性与公差配合》《机械设计》等课程上完以后进行,再来结合大作业加强“尺寸标注”“公差与配合”等教学内容,学生会容易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后都会有课程设计,其中的制图部分一点也不能放松要求,要完全按规范进行。只有将机械制图贯穿机械专业学生四年学习的全过程,才能让学生循序渐进,不断深入地掌握好这门工程界的“语言”。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学生对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进入职场前的模拟考,通过《机械制图》课程体系现的优化,对提高学生的图纸质量会有一定积极的作用。而要全面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需要学生、教师、学校有关部门等多方共同的努力,如优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相关实践性课程的衔接,优化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毕业设计的选题最好来自厂矿企业实际课题,与学生今后从事的工作相关,吸引学生投入更多精力;做好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对课题进行论证,对图纸进行修改,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万宏强.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中的设计与绘图问题.科技创新导报,2010,(12).

测绘专业毕业论文篇7

目前,国内开设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约有80多所(不含独立学院),具有硕士点的高校近40所,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包括武汉大学、同济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河海大学、中南大学等12所国内名牌高校,重点选取了武汉大学、同济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三所不同类型、不同学科背景高校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2.1 培养目标与定位对比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直接决定了人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9]。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两所高校都家底殷实和实力深厚,武汉大学定位于“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专业方向涉猎面广,重视专业理论基础、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同济大学定位于“开发与管理”,侧重于测绘数据和信息的处理、开发和测绘工理管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也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老牌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定位于“测绘工程设计、实施和管理”,定位层次也较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工程设计能力,同时还要求有很高的工程施工和管理及创新能力。2.2 课程体系对比课程体系是由相互关联和依赖的不同层次的课程构成的整体,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10-11]。国内大学课程体系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一般实践性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三所国内大学的主要专业课程如表1。在公共基础课程方面,同济大学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分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全面发展。并充分考虑不同专业的知识差异性,根据专业的知识需求分别开设对应的公共基础课程,如“测绘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测绘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较好地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专业课程类由于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科背景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武汉大学由于在天体物理及卫星大地测量等领域对坐标及高程解算、平差处理及拟合有较高的要求,在专业基础课方面开设了数值计算方法、复变函数、微分几何、理论力学等课程,专业课分设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卫星应用4个方向和课程组,体现了武汉大学深厚的专业底蕴和较宽大的学科研究领域。同济大学依托土木工程及建筑学学科背景,在专业课设置上强化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设置了工程管理、土地与测绘法、土木工程概论、房屋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房地产估价、地籍管理等一系列课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学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办的矿山测量专业,具有鲜明的地矿特色和较厚重的专业积淀。其专业课程设置十分精细,分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必修课,以矿山测量、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等为核心课程,选修课开设了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地下管线测量、水下测量概论等7组课程供学生选修,充分兼顾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

2国外相关高校的对比分析

国外高校没有与国内测绘工程相同的专业,选择比较相近的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地球空间科学专业、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地球空间信息工程专业及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的测绘与空间科学专业进行分析(见表2)。由于社会体制的差异,国内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有较大的不同,尽管不完全具备可比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三所国外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塔斯马尼亚大学的测绘与空间科学专业(Surveying andSpatial Sciences)及卡尔加里大学的地球空间信息工程专业(Geomatics engineering)与国内的测绘工程专业较为相近,主要课程如Fundamentals ofsurveying(测量学基础)、Computing forGeomatics engineers(测绘工程计算机基础)、Geodetic and engineering Surveys(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与国内大体相当,侧重于培养学生测绘科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现代测绘技术方法,并要求具备较强的空间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其中,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地球空间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绝大部分与国内测绘工程专业通用课程相近。其课程体系分为学位课程、高级课程和实践课程,相对而言,课程体系比国内高校要简单,在专业课课时分配上,总课时在600~700小时,大致与国内相当(900~1000课时)。比较突出的是,卡尔加里大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所有高级课程中,95%以上的课程理论和实验课时各占一半,远高于国内高校的实践课时数,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工程项目实施能力,强调专业技能与工程应用,值得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借鉴或深思。

3专业调研与需求分析

社会需求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它对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方向设置有重要影响。为了做实应用型、亲产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使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更好地贴近企业生产和需求,从2009年开始,对厦门市企事业单位、福建省相关高校进行了较广泛的调研。走访了福建省地质测绘院、闽矿测绘院、南方测绘、山水测绘公司、厦门银据、厦门精图、集美建设局等企事业单位。较深入地了解其业务范围、生产现状及发展规划,与企业的领导、总工、业务负责人等进行广泛的座谈交流,从多角度了解企业对测绘类人才的知识需求,特别是从业务发展和企业发展规划中把握未来的人才需求趋势,为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总体构架、专业课程及知识拓展等设置奠定可靠的基础。同时也与福州大学、集美大学、闽江学院、龙岩学院及福建农林大学等院校进行交流,了解测绘工程及相关专业就业情况,及在专业建设、产学联合与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和优化提供参考。调研获取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帮助明确了用人单位对测绘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目前测绘类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与人才需求具有下列特点:1)产业链向两端拓展:为了使利润最大化,以传统测量为主的企业向产业下游发展,即开始涉足测绘信息的开发,将测绘产品集成开发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开发类人才需求较大。而以测绘数据处理与开发为主的企业向产业上游发展,开始涉足摄影测量、雷达数据获取与处理,开展土地等资源调查、系统开发与集成等,对遥感与摄影测量方向的人才也有较大需求。2)业务多样化拓展:近些年来,随着测绘市场的全面复苏和繁荣,测绘类企业的业务量都大幅增加,甚至产值创历史新高。除了传统的工程测量外,近几年快速发展的房地产测绘、地籍测量、基坑测量、土地调查等业务出现较大的增长,同时地下管线测量市场开始走俏。同时,随着数字城市、数字矿山等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测绘信息化也成为企业的重要业务拓展方向。3)测绘新技术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开拓市场,大多数测绘类企业都在积极更新测量装备,广泛使用了最新的测量新技术,如超站仪、GpS(RtK)测量、CoRS系统、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等进行外业调查和抢占市场先机,大大节省人力成本和提高外业工作效率。另外,近几年随着加大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一大批高速公路、现代化铁路工程先后开工建设,对精密工程测量的需求日益增大,这些对测绘类人才的知识结构特别是现代测绘技术方法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缺口也较大。

4培养方案关键问题分析

培养方案的优劣以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为重要标准,不同高校学科背景、办学条件、目标定位等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能简单照搬和原样复制。为了贯彻落实厦门理工学院建设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的办学目标,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2-13],在上述专业调研和人才需求分析及借鉴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培养方案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1)专业定位:秉乘“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于海西(厦门)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和服务产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较好的测绘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通过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和造就符合产业需求的测绘理论基础扎实、测绘技能突出、测算绘综合能力强的“一专多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专业方向:专业方向是设置专业知识和课程体系的指南,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选定和设置“工程测量”和“测绘信息化”两大专业方向。目前工程测量仍然是测绘类企业的主要业务,特别是精密工程测量人才需求较大,测绘信息化是测绘类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基于GiS的测绘数据集成与开发方面的人才紧缺。3)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传承和参照国内同类高校的共性课程,同时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强化基础理论和测绘技能的培养。重点围绕选定的两大专业方向来开设专业课程,即以工程测量、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和以GiS开发与应用、测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GpS测量与数据处理作为两大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并且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如测量学、地图学、遥感导论、GiS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等课程的教学,为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核心课程另设2~4周的实习。4)知识与能力拓展:对选修课重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能力,侧重于测绘新技术新方法和相关行业测绘应用及管理等。一方面,通过开设专家讲座或学术报告会、产学合作办学、科研转化教学等手段[14-15],让学生更多接触现代测绘前沿技术,对包括GpS(RtK)测量、CoRS系统、激光三维扫描系统、测绘数据库应用等现代测绘新技术进行较全面的学习,增强发展后劲和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开设房地产测量、测绘监理、测绘工程管理等行业应用与管理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就业面,使学生能够就好业。5)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能力的重要环节[16-17],重点解决好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弱、怕吃苦等问题。着重加强学生测绘技能训练,包括从外业测量到内业数据处理与制图等各方面技能,通过多种类型和不同形式的实践环节强化仪器操作训练,熟练掌握常用测绘仪器的施测技巧,要做到精、快、准和一专多能,并能熟练使用测绘软件和测绘数据库。同时,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磨练学生的意志,提高其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专业精神。6)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18-19]。除常规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外,通过实施“四种经历”(即第二校园经历、创新创业经历、企业经历和项目经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量化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指标,学生必须参加规定的多种形式的创新环节,并取得3学分的创新创业学分,才能达到毕业及授予学士学位资格。同时结合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一系列实践,造就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测绘工程高级人才。

5结束语

测绘专业毕业论文篇8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

北工商教字[2006]30号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特制定本工作规定。

 

第一章  教学基本要求

一、时间及学分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安排时间为9~13周,学分为9~13,正常情况下应在第四学年第八学期结束之前完成。

二、主要任务

1.理工类各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有关图表。

2.经济、管理、文、法类各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并绘制有关图表。

三、知识要求

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能力要求

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方案设计、资料查阅、实验研究、社会调查、理论计算、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外文资料的阅读和翻译、计算机应用、文字表达和论文(设计)撰写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五、综合素质要求

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和研究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和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第二章  选题原则

选好题是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其原则是:

一、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二、应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获得比较全面的训练,允许将一些需要深入研究的专题作为学生的选题;

三、选题应符合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可增加与实际相结合、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的题目的比例;

四、选题的份量和难度要适当,在保证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既能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题目内容,又能使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

五、选题应尽量做到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先进性、开拓性。

六、非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完成计算机软件题型设计题目时,其设计内容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七、要注意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八、学校鼓励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与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以获得科研经费、企事业单位经费的支持,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成果促进科研项目的完成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以实现双赢。

 

第三章  成果形式

一、理工类各专业

成果形式主要为工程设计型和工程技术研究型的毕业论文(设计),应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设计、绘图、计算、测试、实验、软件开发和技术经济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基本训练。

(一)毕业设计

1.设计说明书的字数不少于20000字。如为软件设计,则软件工程文档应包括:有效程序软盘和源程序清单;软件分析与设计说明书;软件分析与测试分析报告;项目开发总结。在学生毕业答辩前,该专业教研室应组织软件验收。

2.绘制设计图纸。使用最新国际标准,有条件的院(系)可用CaD绘图。

3.文献阅读。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4.设计摘要200~300字。

5.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等。

(二)毕业论文

1.实验、测试报告及论文正文的撰写字数一般为8000字以上,但不超过12000字。

2.绘制有关图表。

3.文献阅读。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4.论文摘要200~300字。

5.应用计算机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实验结果的分析。

二、经济、文、法类各专业

成果形式主要为科研论文,应侧重于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1.毕业论文正文一般为8000字以上,但不超过12000字。

2.论文摘要200~300字。

3.文献阅读。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4.应用计算机进行建模、数据分析及绘制图表。

三、管理类专业

(一)科学研究论文

侧重于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训练和对本专业中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的培养。

1.毕业论文正文一般为8000字以上,但不超过12000字。

2.论文摘要200~300字。

3.文献阅读。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4.应用计算机进行建模、数据计算与分析及绘制图表。

(二)软件分析与设计

侧重于软件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培养。

1.分析与设计说明书的字数为10000字以上,但不超过15000字。软件工程文档应包括:有效程序软盘和源程序清单、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验收记录单、项目开发总结。在学生毕业答辩前,该专业教研室应组织设计验收。

2.文献阅读。要求阅读与课题有关的外文资料3~4篇,写出3000汉字左右的调研阅读报告或者翻译1~2篇外文原文(不少于20000印刷符)的书面材料。

3.论文摘要200~300字。

测绘专业毕业论文篇9

abstract:Surveyingandmappingspecialtyofhigheroccupationtechniqueeducationisaverypracticalspecialty,theeffectofpracticalteachingisthekeytoenhancethequalityoftrainingprofessionaltalents.thispaperfocuseshowto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surveyingandmappingspecialtytrainingbaseontoday'soccupationeducationfield,constructproductivetrainingbase,improvethequalityandeffectoftrainingbase,strengthenthecomprehensivesurveyingandmappingtechnologyandlevelofstrengthengraduates,soastobetterservetheteachingworkofhighervocationalsurveyingandmappingspecialty.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素材建设;制度建设;可持续发展

Keywords:productivetrainingbase;materialsconstruction;systemconstruc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252-02

0引言

测绘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测绘专业毕业生适应测绘工作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训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实训环节教学主要依赖于实训基地的条件及实训环节教学的细节。测绘工程各主干课的教学安排中,教学实习占有教学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1]。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这三个方面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2]。

1测绘类专业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1.1校内测绘实践教学功能测绘专业实训基地主要解决测绘类及相关专业的测绘类课程的实训环节教学。实训环节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能体现测绘工作过程中的各项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也能让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测绘工作过程,在锻炼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获得“工作过程知识”。

1.2对外测绘技术服务功能利用测绘实训基地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仪器设备,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测绘类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开展测绘展业技术应用和项目合作,努力实现产学结合。将测绘技术服务与测绘类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实习效果,克服模拟实践环节教学的一些不足,同时也能提高实训基地指导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水平。

1.3对外测绘技术培训功能测绘实训基地除了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外,还应开展对各地区基层的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测绘技能培训。培训对象:各基层水利站、水文站、土地所等。

1.4测绘职业技能鉴定功能目前国家对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对上岗证、从业资格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越来越重视。测绘实训基地利用其技术、设备和场地,可向当地人社部门或劳动部门申请设立测绘职业技能鉴定站或鉴定所,从而开展校内学生及校外相关单位测绘技术人员的测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和社会。

2测绘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2.1科学规范化原则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类仪器出现升级换代快的特点,因此学校在规划设备数量及购置计划时,应分批次、分缓急、分步骤地科学地制定实训基地设备采购,科学地利用现有设备,规范设备使用过程。另外实训基地建设应该充分地加强内涵建设,在实训管理制度建设、实训环节各种资料收集、实训科目素材积累、实训考核方法研究、实训质量评价手段探索等方面进行加强,从而保证实训基地在高职测绘专业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2可持续发展原则测绘类专业实训基地投入通常较大,测绘仪器设备升级换代也较快,要使得高职学校教育跟上测绘技术发展步伐,其投入是相当大的。所以测绘实训基地应该在保证学校常规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寻找机会和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承担部分测绘实践项目,通过实训基地自身盈利补充基地设备维护和更新发生的大量的费用,做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产性测绘实训基地。

3测绘实训基地教学素材建设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各种测量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检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运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要使测绘实训基地发挥最佳效果,不仅需要在硬件设备上升级换代不断加强,更需要在实训基地各门实训课程的素材积累方面不断努力,这样才能使实训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老师安排实训课程方便快捷、省时高效,学生学习起来素材丰富,流程清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训项目基本内容建设、实训项目教学方案建设、实训环节质量控制方法、实训环节考评指标体系、实训环节考核评价方法等。

4测绘实训基地管理及运营制度建设

规范化的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方式,实训基地的运作和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4]。

良好的管理和运营制度是实训基地最大限度发挥功能的基础,要对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职责、仪器设备使用、实训环节开展等制定规范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如下方面:实训设备使用申请制度、实训设备领取登记制度、实训设备用后检查制度、实训设备损坏赔偿制度、实训室工作人员的职责、测量实训环节基本要求、精密测绘仪器使用要求、测绘仪器管理使用要求、测绘仪器使用方法要求、测绘仪器维护保养要求等。

5结论

测绘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在科学化、规范化的原则下,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校内实践教学、技术服务、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其开发性和共享性,增强基地自身造血功能,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加强其内涵建设,不断丰富各类实践环节课程教学素材,加强教学资料积累;不断完善各类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强化实训基地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昌华等.测绘工程专业测量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J].测绘工程,2005(3):75-76.

[2]邓军等.高职工程测量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0):136-137.

测绘专业毕业论文篇10

关键词:卓越计划;测绘工程;培养体系;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同济大学于1932年成立高等测量系,专业办学历史已经超过84年,2012年同济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正式列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构建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体系过程中,吸取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改变过去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单线条式的教学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为基础,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团队为保障,创建以递进式高水平课程群为课堂教学链,以规模化实习基地、教学实验平台和创新研发基地等为创新实践链,以高频次参加国内测绘技能比赛、大学生测绘科技创新论文竞赛等为交流合作链的立体化、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1构建培养体系的理念

遵循宽口径、大专业、多方向、强适应的原则和厚基础、宽知识、高素质、强能力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结合同济大学的实际情况,以学科优势为依托,以3S技术为主线,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突破口,稳定规模,优化专业结构,探索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根据这一理念,确定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国家未来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地面与卫星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应用与服务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经过工程师业务的基本训练,能胜任国家基础测绘、运载工具导航、城市和工程建设测绘、国土资源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遥感技术应用、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定位导航和资源与环境研究等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领导意识、创新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在构建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体系时,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并处理好以下关系:1)在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上,树立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适应性的思想;2)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3)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的思想;4)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思想;5)在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上,兼顾个人拓展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以及加强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6)在本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上,树立本科教育要重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

2构建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师资队伍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11人,讲师10人,助理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7人,硕士学位的4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1人。其中国家学者1人,国家杰出科学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青年2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2人,全国首批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以及其他人才计划支持10余人次,全职外籍教授1名。9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0%的教师有出国学习、进修和合作科研的经历,70%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学缘背景,9名教师通过国家考试成为全国注册测绘师,从而构建了一支适合培养卓越测绘工程师的师资队伍。学校和学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发挥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①明确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要求;②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确保教学运行和教学基本建设的需要;③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④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投入机制;⑤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⑥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⑦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⑧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⑨加强学风建设,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工作评估,完善和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3强化校企合作

学院先后与上海市测绘院、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总院、浙江农林大学、井冈山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测绘质量监督检验站、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京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市测绘院、上海南康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在这些单位共建了测量实习基地,逐步将学生的实践教学引入到校企共建的实习基地去进行。在强化校企合作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包括:①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标准制定,逐步完善校企双方“四个共同”机制,即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共同设置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工作;②在江西吉安市井冈山大学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综合实习基地,满足测绘工程专业进行等高线地形图测量实习的要求;③与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满足测绘工程专业开展工程测量、GpS控制测量实习、摄影测量与遥感实习等实践环节的需求;④有计划地聘请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制定培养方案、革新教学方法、开设联合课程、指导企业实践等教学环节;⑤测绘工程专业的全部学生都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三周的毕业实习;⑥利用校企合作基地,企业根据实际工程应用提出课题,导师审核后确认课题,双方导师联合指导毕业设计,逾50%的学生参与校企联合毕业设计。

4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在深化教学改革方面,以本科教学、人才培养以及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推进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深入实施,着重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课程建设内涵,开展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扩大学生国际视野等方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围绕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和国际化等方面先后开展的教改项目达30项,项目情况见表1。在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的同时,不断地将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融入到专业教学之中,促进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高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

5拓宽国际视野

持续推动和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保持现有国际合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强化与德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测绘优势高校的合作,积极筹建国际、境外联合实验室及高水平合作平台。继续筹办各类国际会议,实施以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与讲座等多形式的国际引智计划,建设汇聚世界一流专家的协同创新团队。大力支持教师出访及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努力提高暑期学校、双学位和联合培养等多方式国际交流中学生参与率。在提升国际视野中采取的措施包括:①针对本科生开设4门全英文课程,按照培养方案每位学生至少选学2门全英文课程;②2011年以来,从德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引进了6位青年教师;③每年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暑期学校,第一年在香港理工大学,第二年在同济大学,如此循环;④每年举办前往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访学的暑期学校,学员以本科生为主;⑤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学院讲课与讲学;⑥鼓励学生前往国外进行一学期的短期交流。培养卓越测绘工程师必须采取“以人为本”的开放式、多样化、递进式的培养模式;以工程教育为导向,构建适应培养卓越测绘工程师的师资队伍;强化校企合作,逐步完善校企双方“四个共同”的机制;深化教学改革,以提高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持续推动和深化国际交流,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6结束语

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课堂学校社会的一个完整培养链条,这不仅带来教学理念和教学计划的调整,同时也有来自社会的认可和问题的驱动引导。同济大学作为首批开始实践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的大学,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构建的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和视野的多位一体培养目标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在这一框架下培养的学生逐渐在测绘行业多类型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本文所讨论的卓越测绘工程师培养的理念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宁津生,王正涛.面向信息化时代的测绘科学技术新进展[J].测绘科学,2010,35(5):510

[2]潘正风,程效军,成枢,等.数字地形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3]顾孝烈,鲍峰,程效军.测量学[m].5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