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幼师答辩论文十篇幼师答辩论文十篇

幼师答辩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2:41:06

幼师答辩论文篇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为幼儿创设想说、敢说、积极说的语言环境,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辩论活动正是在培养幼儿的雄辩意识的基础上为幼儿创设了语言交往的机会和条件,同时培养大班幼儿思维的敏捷性、语言的逻辑性、以及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就晴天和雨天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专注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尝试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活动准备;

课前与幼儿共同搜集多种反映晴天和雨天特征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

能够反映晴天和雨天的音乐;

录制散文《秋天的雨》;

“晴天好”、“雨天好”的标志牌;

竞赛用的表格

红队(晴天好)蓝队(雨天好)

发言积极

注意倾听

反驳有理

合计

可粘贴的小红旗若干个。

活动过程:

请幼儿倾听晴天和雨天的音乐。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天空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讨晴天和雨天的特点。

你认为晴天是什么样子的?雨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认为晴天或者雨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引入论题,分组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晴天还是雨天?为什么?

请幼儿按观点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各组幼儿自由交流观点及理由。

讲解规则,展开辩论。

辩论规则:

两组幼儿轮流发言。

一次理由充足的发言可以为本队赢得一面小红旗。

一方发言之后,另一方可以反驳,理由充足的,同样可以赢得小红旗。

幼师答辩论文篇2

【关键词】幼儿;自主阅读;能力;低效现象;绘本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生存在终身学习时代的孩子,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和价值多元的观念,需要通过阅读与书不断对话,逐渐学习独立思考。因此,阅读是他们学习的基础。

研究发现,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儿童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逐渐能够独立思考。所谓自主阅读,决不是指幼儿认识了一些字后可以自己阅读的意思。幼儿的阅读大多是一种图形的阅读,情感的“乐”读,是幼儿凭借色彩、图形、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是孩子在没有获得全部文字的情况下就开始阅读的能力。所以,尽管他们还不完全识字,但是他们能够独立阅读各种图文并茂的书,能够自己与书对话,成为成功的自主阅读者。唯有成为自主阅读者,才算真正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才会对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具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才会在阅读中跨越时空、纵横古今,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广度和心灵高度的培养。

绘本是20世纪产生的图书品种,因其图文并茂,充满情趣,非常适合3-10岁的幼儿阅读,深受幼儿喜爱。而今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幼儿园的绘本教学应脱离传统故事教育的模式,不能过多注重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略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幼儿自主的阅读能力,才能使很多优秀的绘本真正发挥出绘本的多元价值。那么,当前绘本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能否有效达成教育目标?基于以上思考,本文试就当前幼儿自主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绘本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幼儿自主阅读中目的性不明确,自由散漫

在对幼儿自主阅读情况的观察中,我发现,很多孩子存在坐不住、看不进、无从下手、走马观花、随意翻翻……甚至还不少幼儿跳跃式看书,不是从头到尾看,而是翻到哪页看哪页的问题。不少老师会这么认为:孩子太皮了,所以看书没耐心;孩子好动,所以看书习惯不好,等等。很多人把孩子阅读方面的问题归咎于孩子的好动、调皮上。但是在日常活动中,我却发现,孩子的好动调皮与否和他(她)阅读并没有明显的关系。分析原因,我认为很重要一点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及时适时地去引导孩子,引导孩子怎样进行一个科学有序的自主的阅读活动,哪怕给予一个启示,一个预先的提问,都足以让孩子带着一个有目的性的问题去书中探究答案。

(二)幼儿读图能力差

“读图能力”就是通过读图的方式理解图书内容的一种能力。通过观察画面的背景、色彩、人物表情、动作、神态及其常用符号等,从而知道图与图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他们喜欢听故事,看图画书,但缺乏细致的观察力,幼儿在阅读时,画面首先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但是在阅读画面时,有的幼儿并没有仔细的观察画面,只是粗略的看一眼就过去了,阅读的目的性不够。有的幼儿读图的方法不恰当,导致对画面的表达缺乏连贯性。也有的幼儿缺乏对图片的想象以及和生活的联想,是他们的表达缺乏创意、内容单一。

(三)幼儿自主阅读后自主提问的信息量少,答辩能力差

在幼儿自主阅读后,发现幼儿自主提问的信息量少,答辩能力差。幼儿对于画面的认知和理解还停留在陈述和回答者的角色上,他们对于何为提问显得无所适从,当我最初请幼儿尝试对画面提问时,他们回答的却是:“我看了……。”可见幼儿对于提问的方法和模式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思维意识,他们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老师问,幼儿答”的师幼学习互动方式上。因此老师鼓励幼儿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主动提问和质疑时,还应教给幼儿一个适当的质疑方法。对故事画面提出质疑,是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在质疑问题时,课堂的互动不仅仅是停留在单一的师幼间的,更多的是自发于幼幼之间的对问对答。通过幼儿对于画面的理解和产生的疑惑,以提问的方式寻求同伴的帮助这一形式,激发活动中幼儿阅读的积极性,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三、针对绘本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学习

教师的提问应从怎样更好地促进、吸引幼儿自主阅读这个角度出发,精心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

1.创设探究性提问,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

探究性提问是一种设置悬念,让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或操作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以寻求答案的一种提问。幼儿都有好奇心,巧抓幼儿好探索的这一心理特点,吸引孩子去看故事。在一次绘本教学中,我选择了《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展开教学活动,由于孩子们已有的学习经验,知道动物们都是不穿衣服的。刚一开始,我采用了开放性的提问方式:“虽然小动物们平时他们都是不穿衣服的,可是他们也和我们小朋友一样爱打扮,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打扮自己的,小动物们打扮自己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幼儿的学习更有方向性,这样的阅读方式自主性更强了,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师答辩论文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实践性教学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各地高职院校努力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能够胜任当前教育需要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以适应时展的需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分析,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意见。

一、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实践性教学主要包含四大内容,即:实践教学课程、幼儿园实践活动、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科研训练以及社会实践。

(一)实践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目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大致分为三个课程,即:专业课程、活动课程、素质课程。三大课程又可以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理论课程应该与实践课程相互结合,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学校在实施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老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任务教学等教学模式,帮助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幼儿园实践活动。幼儿园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从事幼儿实践教学的能力,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主要通过实习见习和顶岗实习两种主要模式,实习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课堂游戏、卫生安全等方面。高职院校应该要求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每学期都要到幼儿园进行实习见习,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到幼儿园进行顶岗实习,为学生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的才艺技能有着很高的要求,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绘画、跳舞、歌唱、钢琴、手工等多项才艺,学校可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每学期举行一次才艺竞赛,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加,竞赛内容即为日常教学中所要求才艺,对竞赛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鼓励其他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艺能力,为学前教育教学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科研训练。科研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学生自主研究教学内容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应该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给予高度重视。学校应该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锻炼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学校应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培养。(1)选题。老师应该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论文选题,要求学生所选论文的范围尽量小而精确,要针对幼儿教育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研究。(2)写作。学校应该安排讲师以上级别的教师担任学生的论文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论文的写作。(3)答辩。学校对学生的答辩要严格要求,对于答辩不合格的学生,要求其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然后进行二辩,最后根据二辩成绩决定学生的论文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则推迟毕业。

严格的论文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原创科研意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提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生实践能力措施

(一)加强学生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根据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学校应该结合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突出锻炼学生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有关研究证实,专项实践能力是一个人整体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根据当前学前教育的工作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为目标。培训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熟练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各项技能,包括绘画、跳舞、唱歌、钢琴等多项技能,在熟练掌握的同时还要灵活运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幼儿书画比赛、幼儿舞蹈编创比赛、幼儿歌舞表演等形式,在锻炼学生基础技能的运用能力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积极落实学生毕业实习任务。任何技能都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得到提高,毕业前的顶岗实习是学前教育学生最好的实践途径,同时也是发展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虽然很多,但是学生对于这些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却不强,而顶岗实习则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在实习期间,学生可以以真实的教师身份进行实际教学工作,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相互结合,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真正的从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学校应该为学生制定一份合理高效的实习计划,将实习学生以小组形式划分,有助于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管理,同时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地点和岗位进行实习。

三、结语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理论教学体系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相互结合,在进行学生理论知识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锻炼学生应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幼师答辩论文篇4

关于毕业论文答辩的重要性及毕业论文答辩中,毕业生的表现所带来的教研方面的思考,很多第一线的教师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指导毕业设计多年,对毕业答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进行了思考。

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科学研究素质的培养的启示

毕业设计除了综合考查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独立专题研究技能的培养环节。即培养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确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确定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等的过程。但在答辩过程中毕业生们经常表现出研究思路不清,研究对象模糊,研究内容片面,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等。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与基础理论是否扎实,实践活动是否充分,毕业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等相关,这在本文后的几篇参考文献中都有论述。但文献中提到的原因及改进方法,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越难完成的事情,成功的几率就越小,同时对学生和教师的激励也就越低。因此这些改进方法对于现实的意义就有了局限性,所以我们应该寻找其他的途径来改变这一现状。

在多年参与毕业设计环节的X作笔者发现,以上现象的出现跟大学生不会做科学研究相关,毕业设计显然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而大学生们却不会做科学研究。这是他们的毕业设计完成质量不高,研究思路不清,研究法方落后,研究方案漏洞存出的一个重要根源。而造成他们不会的原因又非常地简单,也不是他们没能力,不是他们不愿意学,而是他们根本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在他们的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关于如何完成课题研究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的教师没有教会我们的学生如何做研究。

其实,在我国国内不仅是我们一些大学生不会做学问,我国有一些学者也不会做学问。那些会做学问的很多是自己摸索出来的。究其原因,他们不是没能力,而是没有人教过。与此不同的是国外做学问的、做研究的教育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而我们到了大学还没有开始。

在美国,幼儿园的小朋友被经常要求作一个主题的研究报告,为了完成报告要去图书馆查资料,制作报告,还要在班级上进行演讲。这种做法非常的好。而我们的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却极少开设关于如何做研究的课程。这个可以从我们毕业生的毕业答辩中看到,只要提问“你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要么茫然不知,要么答非所问,要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在英国,研究生一入学,就会对如何完成硕士论文,如何开展研究工作进行教育,会把《如何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生与导师手册》161作为教材人手一册。虽然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是有区别的,但从进行科学研究方面看,这一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大学生一入学有《XX大学的学生手册》,但手册当中却不教大学生如何做研究。

这一状况要得到改善,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曰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研究技巧的教育。教师自己还不懂的,就要先补补课,然后再教学生。这一点做到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一定会得到提高。

二、关于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启示

适应专业发展以及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每过几年,我们都会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这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响应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社会需要如何获得?毕业答辩就是一个获得当前社会需求的窗口3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前毕业生通常都会在一个专业对口的组织中,实习一段时间,称为毕业实刁,这也是为了毕业选题收集资料,满足毕业(设计)论文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最近几年,很多用人单位为了让新员工尽快地适应工作,要求毕业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就参与实际工作3使得很多毕业生边工作边做毕业(设计)论文,这样他们就直接参加了实际的工作,而不仅仅是实习。所以他们所接触的就是实际的社会劳动实践,因此在他们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就常常能反映出目前的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从而明确知道哪些技术早已经淘汰了,哪些是新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我们的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教学大纲的修正都很有帮助,也能使我们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紧跟时代脉搏,同时培养出更多学有所用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所以说,毕业答辩现场是获得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一个窗口。

三、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启示

我国着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就提倡“要在做中学”。我们可以把其引申为学习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毕业生在答辩过程中常表现出就理论谈理论,没有自己的认识,这都是因为不能将所学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仅仅会纸上谈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践,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怎样做到?因为经费和时间的关系,实际的教学中,很难长时间地带着学生去参加生产实践,但作为教师却应该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一种实践的环境,并激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这是一对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十分发达的今天,音频,视频,3维,4D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已经极大地方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教学中,教师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比如工程管理专业的模拟实验室就可以开展模拟招标、投标及评标活动。学生们可以组成相应的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招标单位负责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审核投标单位资质,以及主持整个招标活动;投标单位负责编制标书,参加投标,进行投标答辩等。而教师则扮演评标专家,最终按照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打分。这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也可以改革课程的考核制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极大地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资源,可谓一举三得。

四、毕业设计选题方面的启示

通常每一位教师指导的毕业生会选择该教师擅长的研究领域。但在实际中每位教师指导的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且选题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毕业指导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近年来,随着招生人数进一步增加,这一状况有恶化的趋势。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故指导教师难免对每位学生的选题和研究内容不能考虑周全。毕业答辩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毕业生的设计(论文)“挑刺”。在毕业答辩中,答辩委员们会把他们对毕业选题的观点等表达出来。常会见到答辩时答辩委员们之间的辩论,甚至争论。笔者认为这里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不管观点合理与否,都会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裨aZ.

目前,各高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越来越重视,标准也越来越高,也出台了非常多的措施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广东工业大学就设立了优秀论文奖和设计创新奖,以激励教师和毕业生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

要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选题尤为重要。怎样才能不年年写同一题,届届谈老一套怎样才能避免学生找不到题,或是研究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怎样才能在内容上拓宽,在研究上深人,使得后续研究成为可能。这些是令导师头痛、毕业生们头痛的问题,好好地利用毕业答辩环节的“挑刺”,将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对于好的选题,答辩委员们会认可,那么这个选题就可以继续作为下一届的选题,各委员在认可的同时还会提出该选题研究中的不足和需要加强或补充的地方,这样完全可以作为下一届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下一届的研究,一可以避免重复研究,二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避免了学生无材料可用的情况。比如笔者2008年春季学期带的一个本科毕业生的选题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调查及效果分析”,在答辩时获得了好评,同时该论文被推荐为校优秀论文奖和创新奖。这就肯定了这一选题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但同时,各答辩委员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如在工程项目的选择上要考虑不同类型项目的比重,在研究方法上要完善调研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的检验等3这就给这个选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而且完全可以作为下一届的毕业设计选题。

五、结束语

毕业论文答辩不仅是对毕业生整个大学学习情况的一次综合测试,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次综合考核。作为一名教师认识到这一点更为宝贵。通过毕业答辩,洞悉学生各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幼师答辩论文篇5

坦率说来,铁哥以及数以亿计的网友都是互联网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在传统传媒模式之下,我们的文字想有如此大影响力可能性极低,几乎不可能,之所以现在网友各种封杀言论能够引起关注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开发性,公平性给大家提供发言平台。开放是互联网最基本特点,虽然老生常谈但我们完全网友却未真正领会。

杜汶泽的发言在网上确实伤害了中国大陆人民的感情,我们提出抗议不满也是应该的。但封杀杜汶泽包括封杀他演出的电影有正常理由吗?

在此我们不去考虑杜汶泽是否借机炒作,此种时间揣测当事人真正用意也毫无意义。我只想说即使杜汶泽是炒作,是故意伤害大陆人民感情就要被封杀吗?我们都会熟悉那句名言“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是否真正领会了这句最具有互联网意识的名言?杜汶泽有表达的权利我们有辩论和讨论的权力,可以不支持可以反对但应该是包容的看他为何有此言论,是果真脑残或是真有原因。目前呼吁封杀的网友有多少人仔细看过他所有言论,或者是有无意愿听他对事情的真实看法,单边的封杀就事情本身无意义,双方真正良性互动辩论才是互联网的精神。当年王朔与金庸对战,王朔语言虽刺激但始终未有号召大陆读者封杀金庸之意,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包容精神。

铁哥真心觉得,对于杜汶泽的言论可以表达不满,可以逐条批驳可以辩论甚至可以谩骂,但就是不能封杀。网民的集体封杀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表面声音嗓门大其实外强中干,心虚不得了。强大的族群是不应该动辄就封杀某某的。包括那些参与其中的明星,如果阴谋论考虑他们或许才是真正才炒作,发起号召明星要么沦落八九线久矣,江湖中连传说都没存在,要么就是最近有动作,急于预热。相比杜汶泽的口无遮拦,这些参与明星才是真正的投机者。如果有人用所谓民族感情煽动公众情绪,这种人是最值得鄙视和不屑的。

以上文字也不是为了给杜汶泽翻案,只是阐述事实,要喷铁哥麻烦再继续看以下文字。

其实互联网虽然已经在中国发展了十几年,其开放性包容性也影响了几代人,但互联网始终难以灭绝集体无脑现象,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

外因是互联网中存在着太多吃煽动网民这碗饭的,从各种营销头衔的各种教父专家到各种大V,都是在竭力以自己为中心来煽动影响网民。某营销大师曾经跟铁哥说,网民都是可以带领的,只要语言够辣,动作够夸张就会有拥趸,网民也是可以干扰的,如果某企业新闻负面,跟帖本身是吐槽,我们只需要在跟帖中用各种方式同情企业甚至矛头直指政府,往下跟帖风向就会大变。在这些大牛教父专家的教育之下,网民习惯被别人牵着脑子走。一出现各种舆情,网民都在等各种大哥的振臂一呼,然后支持,陷入集体无脑,集体跟风状态。还不服的看看你的微博吧,有多少是跟风发的转发,又有多少是自己的独立思考。相信,也就是这样,各种心灵鸡汤大号才有用武之地,网友根本不考虑是否真的对,只觉得煽情貌似有道理就照单全收,当然得利者是大号所有者。

内因是网民自身的学识以及思维方式。中国填鸭式教育误人子弟,铁哥感触颇深。从上学第一天开始,为应付各种考试,老师以告知为主要教学方式,忽略答案的推导过程。课堂发言,表面是提问互动,学生却在等老师标准答案记笔记。铁哥在mBa课堂开始极其不适应,分组讨论虽然热烈,但脑子中却时刻惦记老师的标准答案,而多数情况之下老师往往会说我们的讨论无标准答案,大家各抒己见,这个过程铁哥曾经十分纠结。现实的无脑对应到网络中,网络中万千网友也是在等待网上会有大牛对某问题有标准答案,然后集体用户。表现之一就是站队,出现分歧不讨论问题本身而是匆忙站队,最后对方的观点一概不听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近几年网民的独立思考性有所提高,但多数网民尚在苦苦寻脑中。

以上文字少不了网友的拍砖和喷,铁哥也欢迎各种与铁哥进行有意义的辩论而不是谩骂,如果真能进行友好辩论那铁哥即使被骂也甘心。

幼师答辩论文篇6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学前专业;教学改革

为确保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规范教师队伍管理,保证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最大化,教育部于2013年8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面试都合格才可申请教师资格证。这一政策的实施,是提高幼教行业准入门槛,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业素养得以提升,同时也对职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提出新要求。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概况

1.面试考查的核心内容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面试部分,旨在考查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保教实践能力,重在考查申请人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的基本认识、心理素质、仪表仪态、与人交流沟通及观察幼儿等方面的职业素养,以及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基本教学技能。面试时采取结构化面试和展示(试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其中试讲(演示)环节占面试总成绩的70%,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试讲是面试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它体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以“能力为重”的理念。我们从笔试和面试内容、知识点设置的比重来看,面试重在考查申请人的综合实践能力。

2.面试中的“试讲”流程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面试部分主要包括候考、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七个方面。其中,备课(活动设计)环节要求考生抽取试讲题目后,在指定的备课室进行一节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时间为20分钟,备课结束后至相应的面试室准备正式面试。面试时先回答两个规定题目,然后再进行试讲,即需要考生进行10分钟以内的无生教学。无生教学是指考生根据指定的教学目标和相应的教学要求,在没有教学对象的情况下模拟课堂教学。模拟教学过程中要求考生对自己提的问题自问自答,并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穿插其中,无生教学的难度大于有生教学。比如考生抽到的试讲题目是弹唱《小熊过桥》,题目要求考生依据幼儿的特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现场模拟面对幼儿时教唱歌曲的场景,考生在模拟时一定要尽力做到表情适宜,设置的教学内容要与歌词内容相符。

二、考生面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够严谨

认真审题,弄懂题目要点是正确答题的基础。然而在试讲(演示)环节,一些考生因审题不够严谨,导致自己设置的教学活动内容偏离教学主题。我们以试讲内容为儿歌《太阳和月亮》为例,试题单上会直接给出以下四项考查内容:试讲题目、试讲内容、试讲基本要求及有关答辩题目。这四项考查内容的审题关键在于试讲内容和试讲基本要求两项。试讲内容是明确给出的这首形象生动、朗朗上口的儿歌。试讲基本要求则明确告知了考生试讲的重点:一是依据儿歌设计游戏活动,游戏活动要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二是模拟向幼儿提问,在儿歌活动过程中,模拟向幼儿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助于幼儿对儿歌的理解;三是在10分钟内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然而不少考生由于审题不够严谨,没有抓住题目的关键,因而不能很好地确定活动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有很多考生在审题时会忽略基本要求中的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由于试题清单中未注明该活动的年龄班,这就需要考生反复思考,最后综合判断出该教学内容是属于哪个年龄班的,以免出现本是适合中班的活动,却被设计成了小班或大班的活动。

2.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欠缺

幼儿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是整个面试的重要内容,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在短暂的备考时间内是否能根据题目要求,合理地设计出一节教学活动课。笔者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备考辅导,发现学生在幼儿教学活动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活动目的模糊不清且不具备针对性。面试中要求的整个试讲环节仅有10分钟,实际上是针对某个年龄段的幼儿进行的模拟试讲,并不是一节完整的集体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学生在审题时能够聚焦题目考查的重点,对试讲的内容作出相应的取舍。然后准确把握幼儿的年龄段,根据活动内容精心设计活动导入、开展、结语、延伸等活动环节。然而学生在设计活动时,常常会出现对幼儿的年龄段把握不准,设计的活动内容过多,10分钟内难以完成自己的试讲内容,或者是设计的目标过于盲目和散漫,不符合面试题目对活动的要求。二是活动导入比较平淡。活动导入旨在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后续活动的深入开展做好铺垫工作,但多数学生的导入由于过于简单和生硬,很难激发幼儿的兴趣。三是封闭式提问比较多。由于是模拟幼儿园教学活动,考生需要设计一些问题以在试讲过程中对幼儿进行提问,虽然考生普遍采用了提问法,但多是“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封闭式提问,无法做到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3.基本功不够扎实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幼儿教师的基本功一方面包含了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唱、弹、画、跳、说等,另一方面是幼儿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面试的试讲题目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儿歌、弹唱、简笔画、故事和游戏设计与组织五个方面的基本技能。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弹唱技能弱。考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弹唱出抽到的弹唱内容。二是考生口语表达方面问题比较多。如有的考生抽到的是讲故事,但不能做到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地为幼儿讲述故事。此外,还有的考生在模拟课堂教学时引导语平淡乏味,缺乏抑扬顿挫,声音还不洪亮,“气场”不足。还有的考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弱,词不达意,一紧张就出现了方言音,且普通话不够标准。还有的考生出现了口头禅,比如“然后”“那么”,等等,这会使得整个教学环节显得不够流畅。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1.立足“面试”,调整授课计划

为帮助学生备考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很多高职院校逐步依据考试标准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了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授课计划等。但在面试环节做得还不够完善。首先,针对面试中的试讲环节,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涉及的知识点在现有授课计划中没有,这需要高职院校在以后的授课过程进行适当的增补,并将其纳入学前教育专业整体授课计划之中,以提升学生面试的能力。其次,高职院校一定要使学生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除了要拿到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之外,个人的教学能力等也一定要过关,而这需要日常学习中的扎实训练。

2.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职业技能,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对此,高职院校应做到理实并重,将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与幼儿园一线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幼儿教学技能。同时,紧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文件精神,践行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制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践课程计划。(1)组织开展教学技能训练本着“练一技之长”的培养目标,可以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内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技能训练,如五大领域教学法的学习。开展学生小组学习共同体,邀请相关教师定期进行指导,比如学习教案的书写、教具准备及说课等。除了教学技能训练外,还可每月组织开展一个跟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相关的主题活动比赛,或者组建舞蹈、美术、声乐、简笔画、讲故事等兴趣小组,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2)定期下园观摩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幼儿园了解幼儿教师组织五大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流程,从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活动的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和教具、实施活动、延伸活动及反思活动等环节观摩整个幼儿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幼儿园的见习,学习如何进行幼儿教学活动设计,如何开展幼儿活动教学,等等。在这一过程里学生可以了解一名幼儿教师教学的全部过程,帮助学生明确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职业特点,促使学生明确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3.重视五大领域教学法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由于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都是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工作,在幼儿园一线工作的经验较少,因而他们在教授学前教育专业领域教学法时理论大于实践。同时,随着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的扩招,导致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试讲、见习实习指导方面缺乏专业的教师,且学校存在着现有教师多是从其他学科领域,如汉语言文学、哲学等转岗而来的情况,学前教育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人数较少等。诸多问题导致高职院校课堂所教与幼儿园工作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五大领域教学法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加强教师培养工作,比如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承担教学法类课程的中青年教师到幼儿园一线挂职锻炼。另一方面加强与地方幼儿园的沟通和联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一批省级或市级示范幼儿园的园长、省级教授能手、骨干教师等到校承担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法的授课任务。同时,高职院校一定要研究和推出相关的保障和激励机制,鼓励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课余时间到一线幼儿园进行挂职学习,及时补充自身的一线实践经验,以形成教学法师资团队,并将教学法课程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四、结语

幼师答辩论文篇7

《一虎一席谈》栏目的口号是“一虎一席谈,有话大家谈”,“这里不是一言堂,所有的意见都备受尊重”。《一虎一席谈》节目话题的类型多种多样,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话题,包括国际政治、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等等。而要讨论的话题的选取基本上都是非单向的,大部分会出现“会不会”“是否”等选择性字眼,或者采用疑问语气。这些话题没有标准答案,表现出节目给予论辩各方多重选择的空间。这样的话题设定使每一位参与者,即嘉宾和观众都能够找到自己支持的论点,并且寻找论据,在论证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思考、参与辩论。

一、话语权在节目中的表达

1、表达的主体

在《一虎一席谈》的节目中出现的、具有话语权的人有四类:主持人、当事人、嘉宾和观众。

(1)主持人。主持人胡一虎起到引导和操控现场的作用。他的角色类似于辩论赛赛上的裁判,在这场论辩中,他不会将个人意志强加在论辩双方身上,不会阻碍双方的语言表达,不会在节目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与辩论赛赛上的裁判所不同的是,主持人胡一虎需要对论辩者的言论进行把关和引导,使其言论遵循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为社会舆论带来正面引导,并且符合节目主旨,围绕各个环节论辩的焦点,在保证每位发言者的话语权的同时,还要保证发言内容不跑题、不违法、不进行人身攻击。因此,可以说,主持人胡一虎是节目中最直接的“把关人”。

孙玉胜曾说:“同样是表达者,记者、主持人和播音员之间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的表达是主动的,拥有表达的控制权,而播音员和一部分司仪型的主持人则完全是被动的,表达的控制权掌握在导演和编辑手中,他们的表达只能是念稿子串场和串片。现在看来,表达的主动性和控制权是名记者和名主持人之所以成名的重要因素……我将这样的主动权统称为‘主持人主权’。”①人们一般认为,主持人和播音员的不同之处是,播音员是没有话语权的,主持人在镜头前的语言表达则是实现了话语权的回归,而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话语权实质上是把关权的授予。“赋予主持人主权的同时还要求主持人具有‘把关人’意识,负起社会和政治责任。”②

(2)当事人。由于《一虎一席谈》的节目话题相对较为高端,选题重大。比如,日本解禁军售是否威胁中国(2012-01-

14)、伊朗核危机会不会殃及中国(2012-02-11)台湾大选马英九能否连任(2012-01-07)等等,这些话题的当事人难以邀请到现场,所以在节目中新闻的直接当事人出现的机会很少。在“虐童老师该不该重判”这期节目中,没有将新闻当事人——虐童老师请到现场,但是通过电话连线采访了温岭虐童事件中受害儿童的父亲,在电话中表达他的看法。

(3)嘉宾。节目中所请到的嘉宾大多与事件相关,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等。通过选择持有正、反两方观点的嘉宾,各自陈述观点,并与现场观众互动,使得节目现场呈现多种见解的碰撞交流。这就是媒介话语权在嘉宾身上的体现,以嘉宾的意见、争议,体现节目对某一个话题的关注,用嘉宾(甚至是现场观众)之口来表达节目想说的话。

节目中所请到的嘉宾主要为社会精英,他们凸显出一种带有精英文化意味的、主流的思想和多元化的意识,他们的职业有媒体人、作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律师等等。如,“虐童老师该不该重判”这期节目中请到的嘉宾有:媒体人、律师、心理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等。

(4)现场观众。进入现场的观众一般对于节目要探讨的问题有话可说。他们可能是职业或者专业与话题领域相符合,可能正是事件相关的参与者,可能是受到事件影响的人。比如,“虐童老师该不该重判”节目中,请到的嘉宾不仅有家长还有孩子,不仅有幼儿园园长,也有小时候曾经受到过老师虐待的学生等等。这就能够确保这些观众对于节目话题有自己鲜明的观点,甚至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到了现场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进一步将话语权掌握在自己代表的一类人手中。

2、表达的客体:事实和意见

(1)事实。事实的讲述有三种方式:主持人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放映新闻短片、当事人的讲述。一般说来,事件当事人的发言有两层基本作用:讲述事实、表达意见。有些当事人因为受到各种条件限制,比如没有合适的表达渠道、有些媒体断章取义等原因,没能在之前将事实完全展示出来,从而造成公众对事件的误读。但在节目中,给当事人这样一个讲述事实和表达情感的渠道,就能够帮助现场嘉宾、观众等更清晰地了解事件真相,使他们进一步根据事实提炼自己观点,从而进一步对公众舆论进行正面的引导。

(2)意见。首先可以直接表达意见的是嘉宾。一些作为专家身份出现的嘉宾往往会在节目之前就了解过事件背景,并且选择好自己的观点,选择自己作为正方或者反方角色在节目中出现。专家学者在现场辩论中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围绕话题和对方进行激烈辩论。嘉宾每个人面前都有话筒,可以自由发言,现场会经常出现双方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场面,而这正是体现了对嘉宾话语权的保护。

另外,现场嘉宾能够跟随主持人的引导,深入和扩展话题,也能够通过他们的讨论将现场观众带到辩论当中。而现场观众的意见,不仅仅是针对节目总体的辩论话题,还可能是针对嘉宾刚刚说过的某一句话提出反对。比如在“虐童老师该不该重判”节目中,现场数据提到有40%的儿童受到过虐待,而现场一位观众的妻子是幼儿园园长,他立即反对说,据他了解,在自己妻子所在的幼儿园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虐待孩子的情况,所以他对40%的数据提出质疑。

嘉宾表达言论的形式主要是在现场阐释自己的意见和反驳对方的观点。当事人的表达形式有时是现场发言,有时是场外连线。现场观众则可以在嘉宾发言期间,随时举起手中写有“赞成”或“反对”的牌子,首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当主持人允许某一观众发言时,观众就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话语权在节目中的实现

1、赋予话语权

首先在《一虎一席谈》节目开始时,主持人会利用一两句话简单引出该期节目的话题,紧接着就直接向几个嘉宾轮番提出相同的问题,要求嘉宾简单回答,比如在“虐童老师该不该重判”这期节目中,主持人首先提出:“小鱼(一位现场嘉宾),你想对这位老师说什么?”“庞标,你会对这个老师说什么?”等。这个问题往往与节目的话题中心有关,能够引出最主要的矛盾问题,吸引嘉宾有继续表达的欲望。而嘉宾简单的回答可以使嘉宾一上场就摆明观点,让观众直接明白他的立场。

当事人的话语权由主持人,或者说节目的导演给予,主要体现在对其进行的采访。现场观众的话语权通过主持人赋予,观众可以举起自己手中的“赞成”或“反对”牌,表示想要发言,主持人示意工作人员将话筒交给某位观众,观众获得发言的权利。

2、引导话题深入

由于节目流程由围绕话题而展开的诸多问题串联起来,所以这些具体问题有逐层深入的特点,一步一步更加深刻地探讨中心话题,一步一步接近矛盾的解决。

在引出该期节目要探讨的话题之后,主持人围绕话题提出第一个问题,接着现场进入嘉宾的自由辩论环节,嘉宾可以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进一步阐释,可以对不赞成的观点进行反驳。比如在“虐童老师该不该重判”节目中,首先讨论的是,“虐童老师以寻衅滋事问罪是否合理”,这是最表面的基本法律问题。然后话题范围由这个单纯事件扩大到全国以往发生过的其他虐童事件,进而讨论“重判虐童老师是否是道德绑架法律”“该不该单独新设虐童罪”“该不该把学前阶段纳入义务教育”等更深层、更广泛层面的问题。

3、论辩:保证各方的话语权、防止现场失控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嘉宾的自由辩论过程中,一般来说主持人为了保持客观公正,是避免参与到话题讨论中的,但是有时一些嘉宾会言辞激烈,情绪激动,和对方争执不休,双方互不妥协,甚至大声争吵,使现场陷入失控。此时,主持人胡一虎会站出来,大声要求双方停止争辩,微笑着对争辩得面红耳赤的嘉宾说:“谢谢,请各位稍等一下”。有时主持人会简单对双方的陈述进行总结,继而抛出下一个问题,换另外一位嘉宾进行回答。有时主持人又会提出“请场中央的各位嘉宾休息一下,我们来听一下现场观众的意见”,在要求双方停止辩论之后,将话筒交给现场观众,缓和一下现场紧张的气氛。

4、控制:正向、积极引导言论

主持人在节目中需要对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发言内容进行正确把关和正向引导,从而完成媒介话语权的实现。因为论辩式谈话节目通过现场辩论的语言来构成节目内容,因此整个节目甚至栏目组的立场和观点也是通过这些人的言论来传达给观众的。假如在他们的言论中出现了违反道德、法律的内容,就可能对舆论产生不正确的引导。比如在“虐童老师该不该重判”中,节目开始主持人询问嘉宾江小鱼:“你想对这位老师说什么?”嘉宾江小鱼激动地说:“我要弄死她。”而主持人就提出,如果你真的这样做的话,肯定会吃上官司的。这就是暗示观众应该理性对待这件事,对节目嘉宾言论和观众看法的引导就体现出来。

幼师答辩论文篇8

abstract:thisarticlefirstexpoundstherelationshipbetweenemotionandcognition,andthenstatestheapplicationofevaluationmethodtofosterkids'collectiveemotionintheprocessofunderstandingthecollective.Finallythecollectiveemotionfosteringmethodisintroduced,mainlyfocusingondifferentmeanstofosterkid'scollectiveemotion.

关键词:教育评价;幼儿;热爱集体

Keywords:educationevaluation;kid;lovethecollective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229-02

0引言

教育评价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幼儿除了要学会与人竞争,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与人合作,热爱集体的情感能够让人更好的处理集体与个人、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因此集体主义教育是儿童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人的感情和认识有着辩证的关系,情感随着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产生和发展,又会反过来推动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将探讨利用教育评价手段培养幼儿热爱集体情感的方法。

1在幼儿认识集体的过程中采用评价手段

集体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集体的认识必然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再产生情感、进而深化认识,这一过程贯穿了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培养幼儿热爱集体的情感也必然是一个日积月累、有浅及深、由自然情感升华到道德情感的过程。

1.1创造干净、整洁、美观的环境人的情绪总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幼儿的情绪和成人比稳定性差,环境的影响更大。同时环境是幼儿认识幼儿园、班级等集体的概念的最直接刺激物。干净、整洁、美观的环境能更好的激发幼儿热爱集体的情感。当然,物质环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应该让他的班级成为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精神环境。在班级里,保育员与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适时、合理的表扬与批评,将热爱班级、热爱集体的观念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游戏中,使得幼儿接受教师评价的引导,树立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

1.2寓评价于具体的生活环节幼儿对于具体形象的事物比较容易认识,带有一定的直觉性、具体性、个别性,对于抽象化、概念化的事物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在认识集体的过程中,在幼儿园这个集体里的日常生活将对幼儿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感性认识。因此,将评价活动渗透到幼儿园每天的生活环节中,在各个生活环节对幼儿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评价与具体的事物相结合,使幼儿在具体的生活、事物中获得直觉的体验,产生热爱集体的情感,并通过评价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相关道德标准。

例如,我们在入园、进餐、做操、洗手、游戏、教学、午睡、出园等环节渗透热爱集体的教育。有意在班级内部开展团队竞赛等,培养幼儿的分工合作意识;在班级层面上开展评比,对班级活动进行集体的评价,奖励优胜班级,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这些做法能使幼儿更好的理解、关心集体的内涵,让孩子们从身边的所见所闻中获得正面的评价,从而丰富认识内容,激感共鸣,引导和强化良好的行为表现,使幼儿由被动到主动为集体和他人做事。

1.3组织专门的集体主义教育活动除了良好的环境、渗透到日常生活环节的的集体主义教育以外,定期主义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热爱集体的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体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趣味横生,寓教于乐。例如,在火龙果班(大班),我们开展过“一个人和一群人”的活动,这个游戏使孩子们体会到集体的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对比。教室的一边放了2堆各10个足球,老师先问孩子们:“同学们,拿东西是小孩拿得多还是大人拿的多?”小朋友们回答:“大人拿的多。”老师说:“那如果一群小孩和一个大人比赛拿足球,谁能赢呢?”小朋友们有的回答大人赢,有的回答小孩赢。老师接着问:“那我们做一个游戏,一群小朋友和一个老师比赛拿足球,从这边开始,走一趟,把教室那边的球拿到这边来,看是一群小孩拿得多还是一个大人拿的多,好不好?”孩子们踊跃报名参加,老师挑选10个孩子组成一组,其他孩子当啦啦队,另一名老师当一个人的一方,喊一声开始,两队人奋勇当先朝足球跑去,只见老师努力抱起了4个足球,回到这边,当老师转身去拿第二趟时,10个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球,很轻松的回来了。小朋友们热烈鼓掌。当老师时候问小朋友们的体会时,有的小朋友说:“人多力量大。”“一群小孩也能超过一个大人。”

2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激发幼儿的热爱集体的情感

教育评价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影响幼儿的认识。情感与认识具有辩证的关系,情感能推动认识的形成,认识又能反过来促进情感的升华,教育评价正是以认识促情感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第九幼儿园努力将评价活动与集体主义教育紧密结合,采用不同的形式,利用不同的机会,开展不同的教育评价,促进幼儿热爱集体的情感的形成。

2.1以教师为主的引导式评价以教师为主的引导式评价,对幼儿能起导向作用,使幼儿的行为更具目的性、主动性。例如,在做完游戏以后,教师随时观察,如果有小朋友主动把散落的玩具收拾起来,这时教师及时提出表扬,请小朋友们看看游戏区的变化,再请做好事的小朋友谈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种方法有效的促进了幼儿对集体情感的认识,很多孩子由此形成了自觉做好事的习惯。

2.2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比较式评价比较式评价是以幼儿自身的活动为评价对象,注重活动的过程,让幼儿在活动中互相比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老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和小朋友一起做出评价,使幼儿不断深入的认识自己,改正不足,获得更多的进步。

2.3以幼儿为主的感受性评价情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是客体在主体心中的一种映射关系,这种体验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感受性评价以幼儿的亲身感受为基础,由幼儿自身的需要引发活动动机,亲自参与评价的全过程。评价的内容并不是来自于教师的语言,而是来自于幼儿自身的感受,即在活动中获得的感受,在感受中产生评价,在评价中得到提高。

2.4根据不同的年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幼儿良好情感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在小班以感受性评价为主,体验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爱。中班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合作与分享,大班则放大集体的概念,由班级扩大到整个幼儿园,主动做好事,为集体做贡献等。

3结论

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在认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促进热爱集体的情感产生,又以教育评价的方式引导、教育、培养孩子的情感,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康德瑛,王瑜元.萌发幼儿爱集体情感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6,5.

幼师答辩论文篇9

关键词:修辞活动口语语体积极修辞消极修辞

口语语体根据所用修辞手段的体系不同,分为幼儿口语语体和成人口语语体。成人口语语体又分为谈话语体、演讲语体和论辩语体。幼儿语言和成人语言因其年龄、文化素养、社会经验、性格爱好、成熟度不同等,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突出表现在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方面。

一、幼儿口语语体

幼儿口语语体中消极修辞的应用甚少。消极修辞的词语锤炼是一种重要手段。在颜色方面,幼儿喜欢色彩鲜亮的大红、大绿,不太喜欢交叉混杂的中间色,如米黄、乳白、湖蓝、墨绿等。在音节方面,幼儿喜欢音节响亮明快的词语,不喜欢低沉抑郁的音节,这正符合幼儿天真活泼、快乐向上的性格。如,儿歌《春风》:春风一刮,芽儿萌发:吹绿了柳树,吹红了山茶,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吹得小雨轻轻的下,孩儿们河边去种瓜。“刮”“发”“蛙”“瓜”押“ā”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响亮悦耳。

在积极修辞方面,幼儿喜用形象生动、富于美感的艺术语句,甚至利用语音、语形、语义的变异,故意在一般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创造出许多貌似不合语法实则韵味十足的句子,达到更适合表达幼儿性格行为的效果。如,幼儿较喜用“音变”中的“飞白”“押韵”等;“形变”中的“拟人”“反复”“比喻”“夸张”“顶真”“回环”等;“义变”中的“谐解”“曲释”“仿似”等。

1.音变方面,儿歌多押韵,产生一种韵律美。寓教于乐,便于记忆。如,儿歌《外婆的故事》:一只小船摇啊摇,摇到外婆十里桥。鸟儿在叫鱼在跳,外婆的故事我知道……

2.形变方面,在幼儿心中,一切事物都具有人性,故拟人修辞常见。如,耳熟能详的《上学赋》: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将花儿鸟儿人性化,体现了孩子们上学时愉快的心情。反复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事物。如,儿歌《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小草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滴答滴答,下小雨啦!采用句子反复和字词反复,写出了植物们需要小雨滋润的迫切愿望。除了拟人、反复运用频率较高外,幼儿还善于使用比喻、夸张、排比、顶针、回环、设问等修辞,很少使用拈连、反语、错综等修辞。如,儿歌《黑猫警长》: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机灵;耳朵竖得像天线,听着一切可疑的声音……将黑猫警长的眼睛比作“铜铃”,耳朵比作“天线”,其警惕状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又如,年歌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街上走。大串排比手法,更朗朗上口。又如,儿歌《娃娃爱妈妈》:母鸡妈妈,有群娃娃。妈妈领着娃娃,娃娃跟着妈妈。妈妈爱娃娃,娃娃爱妈妈。运用顶真和回环两种修辞,循环往复,字里行间流露着拳拳的母子情怀。再如,儿歌《雨滴滴》:天上落下雨滴滴,浇得花儿开一地。多少雨滴在飘落?一滴两滴三四滴。滴滴雨滴落在哪?落南落北落东西。设问的选用使得儿歌不再平板,更富有感染力。

3.义变方面。幼儿还未被语法的条框束缚,对词义、句意的理解随意性较大,常根据自己的习惯爱好、情绪心情对词语、句子做出“谐解”和“曲释”。如,儿歌《我的小鼓响咚咚》:我的小鼓响咚咚,我说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声,我的小鼓咚咚咚!哎呦呦,这不行!妹妹睡在小床中,我说小鼓别响了,小鼓说声:懂懂懂!把“咚咚咚”谐解为“懂懂懂”,寓庄于谐,妙趣横生。

二、成人口语语体

(一)谈话语体

谈话语体常营造随意即兴、轻松真实的气氛,常用简易的修辞手段,不追求文采,故消极修辞较常用,常见的有“省略”“引用”等。如,某连长和战士的谈话。连长问:“小王,入伍一年了,有啥想法啊?随便谈谈吧。”战士回应:“连长,俺是大老粗,不会说话,是饺子装在茶壶里,倒不出来。”歇后语的巧妙引用既化解了战士与连长谈话的紧张尴尬,又幽默风趣地体现出战士的真挚朴实。又如,在火车站排队买票时说“深圳、十点、三张”,售票员可以听懂,后面排队的人也会满意。选择“省略”修辞,取得简洁明了、干净利落的效果。

(二)演讲语体

演讲语体采用的修辞手段要根据演讲人演讲时的不同场合、情感,采用适宜的修辞。在演讲语体中积极修辞出现频率较高,常见的有增强气势的“排比”;生动形象的“比喻”;自问自答的“设问”;富有感染的“对偶”;引起注意的“反复”、烘托气氛的“夸张”等。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100年后,黑人依旧没有获得自由。“100年后,黑人依然悲惨地蹒跚于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之下。100年后,黑人依然生活在物质繁荣的贫困孤岛上。100年后,黑人依然在美国社会中向隅而泣,依然感到自己在国土家园中流离漂泊”。演讲开始就使用四个排比句,反复描述黑人100年后仍遭歧视的恶况,极具感染力地表达了他演讲的目的。又如,在谈及中国教育的病态和现状,易中天指出:“今日的中国,学校是工厂,院系是库房,班级是车间,学生则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齿轮和螺丝钉,只不过有的镀金,有的镀铜,有的压了塑料膜。但指导思想和生产模式,则是一样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健康、快乐,没有人去想。最该以人为本的教育,最不拿人当人。”运用大量比喻,形象生动,排比修辞,气势磅礴,话语简短有力,一针见血,引人深思,更能引起教育部门的反省。

(三)论辩语体

论辩语体的修辞要根据论题内容、对象、时间、地点等随机应变,采用或繁或简,或华或朴,或曲或直,或刚或柔的修辞手段,消极修辞较常见,以逻辑思维来认识论辩事物的本质,达到理解的效果。如,东周时,诸侯攻伐不止。齐庄公在位时,燕国伐齐,占了齐国四座城池,不久,秦兵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许以割地五百里。大臣陈定主张乘机讨伐燕国:“燕国曾夺我城池,我们应乘机报仇雪恨。”崔杼反对:“我们是邻国,互为唇齿,只有共抗暴秦,才能保平安。”陈定说:“燕国是我们的仇人,我们怎能帮仇人?”崔杼道:“如果我们这次帮助了他们,燕国一定会感恩戴德,以后两国就会和平相处。互相攻伐,黎民百姓将永无宁日。”陈定说:“燕国曾得罪过我们,我们一定要乘这个机会雪恨,怎能反过来救援他们?”崔杼说:“按你的说法,主公曾处罚过你,削职减俸,你是不是也想进行报复?”陈定哑口无言。崔杼为了黎民百姓,认为必须与邻国建立良好关系,陈定却坚持报仇。崔杼利用陈定话中的逻辑错误:别人得罪了你,你一定要手刃别人,引出“他要报复主公”的谬论。是非对错,一目了然,自然驳倒辩敌。

三、结语

尽管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至今都没有明确的划分,但是通过具体语体与修辞活动的选用,我们可以确定,消极修辞侧重理解,以事示人,以理服人,只求明白、准确、通顺、简洁。积极修辞侧重情感,把表述的事物表达得形象生动,以情动人。上述从这两方面初步探讨了不同口语语体的修辞特点。从修辞活动中认识口语语体,使它披上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外壳,利于人们掌握修辞活动,以便生成无限相同类型的言语作品或语体文章,使口语语体这朵鲜艳夺目的花朵盛开得更加艳丽多姿。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黎运汉.汉语风格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圣野等著.儿歌三百首[m].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

[5]许钟宁.修辞手段与语体手段[J].宁夏大学学报,2007,(09).

[6]陈晨.略论口语修辞的几个特点[J].扬州师院学报,1991,(02).

[7]腊静霞.试论体现在儿歌修辞中的和谐之美[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7).

幼师答辩论文篇10

【论文摘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迫在眉睫,在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历程中,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督促教师共同进步,不断反思,超越自我,让教师潜移默化的转变为“特色型教师”。这是教师的成长过程,也是幼儿园的兴起过程,更是幼儿园管理者管理艺术不断成长的过程。

幼儿园教师队伍是一个主要由女性构成的特殊群体,她们的情感细腻,在乎小节,因而对管理上出现的问题更是反应强烈。管理者只有正确把握当代幼儿教育开放性、创造性、终身性等特点,发挥教师的内在潜能,才能激发、维护、调整教师的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发展水平。

1.以人为本,激发教师的专业热情、工作乐趣。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而在以往的幼儿园管理中,以“事”论人,评价方式统一,激发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要改变现状,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以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师管理的核心目标,在管理中有预见性,有严谨扎实、长期性的责任观念,才能使教师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1.1针对女性特点,调整教师心态。幼儿教师相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优点:没有考试压力,教师自主性大,能够面对天真可爱的孩子等等。让教师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精细的、长期的、紧张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而这一特点正符合女性的优势,细腻、温文、含蓄、对新生事物的敏锐、感知快速、接纳能力强等,从而来调整教师的心态,让教师学会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快乐,调节情绪。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我们带领教师学习众多优秀案例,找出一切从“小”至“面”的优秀案例。要求教师从一个幼儿的问题、一个教学原则出发,对目标进行层次定位,让教师了解“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引导教师勇于“尝试”,敢于“犯错”。

1.2真情融入,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园长应努力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性格,珍惜每一位教师的个人价值,在包容、信任的基础上发现教师亮点,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成长需要,让教师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工作中通过周记、谈心、联欢等活动与教师沟通,解决教师工作和生活中实际困难,改变传统评价模式,注重对教师的合理评价。人性化评价能让教师感受到自身发展的需要,唤醒主动参与的意识,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让教师快乐、主动的工作。

2.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服务、支持、分析、鼓励的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初步阶段,管理者应根据教师能力和幼儿园的现状,以有效解决本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提升教师群体专业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深化《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园本教研”的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作为服务支持者,管理者应了解教师需要,满足教师需要。这需要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自尊、成就等精神需要。园长在“园本教研”中的任务应是组织协调活动的开展,提供与实践活动相关的资料、材料,参与过程进行阶段性反思与总结,而不能事事抓。抓权只能抓听话的教师,抓不出个性,抓不出思想,抓不出高水平的教师。而放松不等于放弃。如何通过放权给教师,让教师有自主的空间,表现的舞台呢?应放中有引,放中有序,作为管理和鼓励者,要淡化自己的权力,尊重教师,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园本教研中,尊重教师的话语权,打消教师顾虑,务实参与教研活动。当教师在实践当中把握不住要领,园长应整合资源,帮助教师分析为什么这么做,优点在哪儿,实施条件有哪些,引导教师努力去发现问题,积极探索并解决问题。同时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给予培训、订购专业书籍等物质上的支持与鼓励。3.发挥团队效应,提升办园质量。在共同研讨中,教师会暴露出一些问题,有时不能坦然相待,有一定的防御意识;有的教师不愿意露“拙”,不愿意把自己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告诉同事,来暴露自己的不足,因此会不懂装J懂;有的教师守着多年的经验不愿与其他教师共享;有的教师对别人提出的意见、建议滋生不满或害怕被指责等种种问题会让教研活动陷入困境。

我们可以以一人为“点”,以一名骨干教师提出问题,领导班子进行质问,骨干教师进行辩论,再用共同寻找答案的方法,让教师认识到当别人提出自己的不足时大家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让所有人共同进步,让教师体验到合作研究的“互惠”过程,让氛围从害怕到愿意到主动要求提出问题,帮助寻找不足。大家可以自由讨论,每一位参与者都可以为自己深信的观念和行为辩护,但辩护的过程,不是空洞的喊叫,而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局面上提供论据,这样对理论的学习和对实践的深入总结就成了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同时,根据每一个人的能力优势再进行合理搭配人才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合作中解决问题,互相倾听,互相启发,珍惜冲突,摆脱不同思维。合作研究让教师从不愿思考到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不会提问到能从各种角度多元地看问题,老、中、青教师经验共享、创新共享,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勤于实践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反思是汲取经验才识的最有效手段,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地分析、反思,这是教学方式变革,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1“心得”记录。教师可以从教学实践中捕捉信息进行自我反思,将需要讨论的问题记录下来,经合作同伴或教研组讨论,集结众人的智慧进行反思。

4.2备课一听课一说课一评课一再实践。教师先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教研组随堂观察教师教学过程,再由执教教师就自己设计活动思路、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以及活动实践效果、活动后的反思进行说明、解释和自评,再由听课人员从各自的视角对执教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过程、活动效果提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最后再由执教教师针对问题进行改进。由于实践中行动前的全面斟酌,行动中的及时协调,行动后的撰写教育心得、反思日记,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