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音乐德育论文十篇小学音乐德育论文十篇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2:32:47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1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好的开始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必须要注重课程的导入,让德育教育自然地渗透到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在教授学生少数民族歌曲时,如:《娃哈哈》、《草原就是我的家》、《侗家儿童真快乐》等,都可以在导入时放一些和少数民族有关的影像视频。少数民族中有很多学生不了解的民俗习惯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这一切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是陌生而新奇的,所以让学生了解“56个民族,56个家”,除了汉族以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成员都是我们自己的同胞,我们要民族大团结,祖国才会更加的繁荣昌盛。在教授学生革命歌曲之前,可以跟学生说一些和革命有关的小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教师在教授《义勇军进行曲》时,作为学生对这首歌并不陌生,但是并不了解这首歌的含义,所以教师在导入这课时,可以有步骤、有层次的深入,通过一层一层的启发和铺垫,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创作时间、内涵以及当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名的革命故事,如:抗日小英雄王朴、的扁担等。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为了歌颂这些为了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军人,歌曲中所有被压迫、被欺辱的中国人民都开始奋起反抗,进行民族自救,由衷发出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歌曲中所描述情景之间的差异,鼓励学生树立起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到了歌曲,思想品德也受到了熏陶,强烈感受到革命历史歌曲所传达出的浓烈感情和丰厚的凝聚力。

2.内涵的挖掘

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音乐教材中出现了很多反应学生健康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歌曲,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歌曲所具备的内涵。一方面,歌词积极向上。如:《美丽的家乡》歌词充分赞美了家乡的美好;《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热烈歌颂了我们的首都,充满了浓烈的北京气息;《我们多么幸福》充分展示了儿童、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些歌曲都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德育内涵,教师必须要用巧妙的手段让学生的情感和思想都受到歌曲独特魅力的感染,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同时,学生也可以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教师在教授《萤火虫》这首歌曲时,由于这首歌曲的歌词非常美丽且生动,所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让学生展开联想:美丽、宁静的夏天夜色中,眼前出现了一群一群、一闪一闪的绿色萤火虫,这些萤火虫虽然只有非常短暂的生命,但是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都是不断照亮周围。对于其他类型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七子之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从而提升思想美境界。教师要想充分挖掘小学音乐教材中独特的德育内涵,就要在课程开始前对这首歌曲进行充分的了解,为日后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拓展和实践

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一定要进行课堂小结,对一节音乐课进行总结和回顾。进行小结时,要针对班集体所有学生,对本节课涉及到的音乐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突出重点内容,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让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可以和音乐教学工作共同开展,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音乐人才。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还要注重音乐的实践活动,如:教师在《我和小树来比赛》音乐课程结束之后,学生们都希望可以为美化家园尽自己的一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让学生到固定的地方去种下属于自己的树,美化环境,生活才可以更加美好。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音乐兴趣小组,如:舞蹈队、合唱队、器乐队等,这些兴趣小组都可以是音乐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歌唱比赛以及一些团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养成严守纪律的好品质。

4.结束语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2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德育教育;真善美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018-02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

我们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论语》记载,孔子在齐国,听到了上古舜帝的《韶》乐,赞叹这支曲子真是太美了!三个月不停地听,不停地学,废寝忘食、食不甘味,竟感觉不到吃的肉的味道。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表现一下几个特征:

(1)注重道德教育功能。孔子乐教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是培养国家所需的治国之人。音乐教育与培养人的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并且是培养完整人的最后阶段。"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把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后阶段,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在整个人的培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孔子的乐教与德育紧密结合,强调音乐的"仁"教。他推崇西周的礼乐思想,将礼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主体内容,将音乐学习视为教育的最高阶段。《论语・泰伯》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将"乐教"视为人生教育完成的终极目标,把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完善最终都归结于音乐,可见他对音乐学习的重视。

(2)讲究教育方式方法。孔子的一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主张"因材施教",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讲究"学思并重"的治学方法,"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善于启发教导学生,"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等诸如此类的教学经验,在孔子的众多子弟中,多出自毫无阶级地位的"农民"家庭,但在孔子那里得到的是没有任何歧视的教育,把出身"卑微"的贫农子弟教育为不同程度的"贤人"。这种教育思想再现今看来仍旧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3)强调审美体验意识。孔子注重音乐的审美意识,对音乐的鉴别、审美趣味及音乐美感的体验进行建构。《论语・八梢》云:"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盒如也;从之,纯如也,嫩如也,绎如也,以成。"'这是孔子与鲁国乐官讨论音乐演奏时所说,言语虽简洁但可以看出孔子对所演奏音乐的音色、韵律、节奏、层次等方面的审美要求,他寻求的乐音应该是纯美和谐,悠扬悦耳,连绵不绝的。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本人对音乐中包含的美感因素的重视与欣赏。这种对音乐中美感因素的重视至今被后人当作引用的典范。

1.帮助学生建立德与技并重意识

孔子追求的音乐是"美"和"善"的统一,"美"属于艺术的范畴,"善"属于道德的范畴,只有尽善尽美的音乐才能感人于心。他对"乐"的要求其实也是对人的要求。"孔子的音乐思想提示我们,音乐教育在教育领域居于无可替代的地位,能够使人的人性的完成在'乐教'中得到。身为一线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努力吸取孔子乐教思想中的精华,努力培养德艺并重的学生。具体为:首先就要帮助学生建立德与技并重的意识,加强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让学生学礼、知礼、行礼,懂得与人和睦相处,遵纪守法;其次通过教学,用美妙的音乐感悟、教化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求学生学习上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会用高超的技艺和纯正的心灵去表现完美的音乐。

2.提高学生音乐审美修养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师要通过教学生演唱、演奏、欣赏音乐,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孔子一生热爱音乐,对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把音乐中的"和"同人性中的"和"结合起来,主张美善合一。我们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应把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提高文学修养,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然后要用好的音乐感染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同时还要向学生灌输技能技巧是为声音服务的意识,音乐的创作与表现都离不开好的声音,美的情感内涵,引导学生怎样用技巧去表现美、创造美。从音乐中探求真善美。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3.因材施教,以德育人

音乐教师是音乐的重要传播者,又是教育工作者,又是引导者。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表现,是现代音乐教育追求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恰恰需要"灵活性",孔子的"教学灵活性"思想赋予了现代音乐教育重要的启示。所以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还需努力钻研教法,学会借鉴孔子优秀的教学经验,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因材施教,科学执教;同时教学中,要大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不只会弹琴、唱歌、跳舞,还要懂得怎样教,怎样学会创新,以迎合我国音乐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寓乐于教。更要注重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爱乐"的行为、思想去感染学生,形成正确的、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

总之,孔子的乐教思想包含了道德、文化、技能技巧、音乐审美等方面,其中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无论是从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来看,给后人留下的启示,都是深远的、不可估价的。结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学习孔子乐教思想中的精髓,把好的教育理念贯穿在教学中,注重教法,并以孔子的敬业精神为榜样,落实到实处,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小学教育会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音乐教学;德育方式

2011年7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标准(2011年版)》出版。深入分析发现,新课标虽然并未明确强调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但字里行间无处不彰显了对于基础音乐教育德育价值的要求和重视。基于此,我们有必要系统梳理新课标所提出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内容,总结其德育价值,并据此提出新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学德育方式,从而深化对新课标的认识,为基础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一、新课标下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内容

通过对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新标准(2011年版)》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和传统历史文化,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平、统一,尊重兄弟民族等等;2.集体主义教育,包括尊重、关心他人,爱班级、爱学校,维护集体团结与集体荣誉等等;3.社会主义教育,也即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坚定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路线的信心;4.理想教育,也即是要明确学习目的、职业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个方面的内容;5.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备社会公德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环境道德修养等等;6.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热爱劳动,勤劳简朴,尊重劳动人民及其劳动成果;7.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8.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积极进取、诚实正直、真诚友爱、坚韧不拔方面的性格特征以及自我约束、自我学习方面的性格特征等等。由此看出,新课标背景下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内容既涉及到维护国家发展、社会和谐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涉及到学生性格、心理、情感健康发展方面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充分彰显了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基础音乐教育德育价值的重视。

二、新课标下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

1.基础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能力

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要求学生能够从特定的音乐作品中体悟作者的情感思想、情感意蕴以及各个方面的思想道德观念等等。这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情感思想与情感观念,增强其情感认知能力和思想道德认知能力,从而能够从日常学习、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并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习活动。另外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音乐创作活动来自由地抒发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这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更需要其主动地挖掘、发现并利用合适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兼具音乐创作的技术性与情感性双重特征。而且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还必须考虑到外在听众对象或的情感思想、价值观念、道德认知状态,据此建构起合理的音乐情感内涵与表达方式。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学习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其道德行为。

2.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

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和欣赏每一首音乐作品的过程都是一个用心体验和感受新的情感思想的过程,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不仅能够培养出强大的情感认知、情感体验能力;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思想,使其具确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并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活动,逐渐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比如中小学最常学习的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运用通俗易懂的歌词,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与崇敬心理;《前进,快乐的少先队员》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各类青少年团体的热爱,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意识;《十四岁》则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心理。

3.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能够规范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

基础音乐教育也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一定的规范作用,由此呈现出更具实际意义的德育价值。首先,基础音乐教育活动所带来的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方面的转变以及相应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本身就能够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日常生活过程中的思想道德行为,由此表现出正确的、符合社会大众认可的行为方式。其次,当前基础音乐教育中的部分音乐作品在歌词内容中本身就直白地表达出善恶、美丑、正确与否的观念,从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方式产生直接的规范作用,比如《学习雷锋好榜样》中唱到:“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这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爱憎分明、艰苦朴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呈现出正确的行为方式。

4.基础音乐教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性格特征

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积极进取、诚实正直、真诚友爱、坚韧不拔方面的性格特征以及自我约束、自我学习方面的性格特征等等。而基础音乐教育活动在培养学生性格方面则呈现出多方面的功能价值,比如特定音乐作品的歌词内容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爱憎分明、积极进取等等;特定音乐作品的曲式旋律培养学生多情善感、温文尔雅的情感心理和性格特征;特定音乐作品的学习与训练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忍受孤独和寂寞以及进行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性格特征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基础音乐教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性格特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对中小学生实施德育活动的一种重要体现。

三、新课标下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方式

1.中小学校应加强对基础音乐教育的规划

基础音乐教育活动是顺利地实现德育效果的载体,因此,各所中小学校要想发挥基础音乐教育应有的德育价值,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利益观念,抛弃单纯地追求学生升学率和提高上级部门考核水平的理念,而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深化对基础音乐教育活动核心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并按照主干课程的标准,结合国家对于基础音乐教学活动的德育要求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建构起一套系统、严格的基础音乐教学计划和教学纲要。

2.中小学校应实施科学的基础音乐教育德育发展方式

各个中小学校除了要提高对基础音乐教育活动的认识并加强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开展活动之外,还必须在国家教育部门所制定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规划的指导下,深化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方式、德育价值的重视,并且在相关政策文件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基础音乐教育现状、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情况,建构起一套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计划,包括本校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模式、德育效果监督与考核措施以及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等等。

3.中小学校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选拔与后期培训活动

各个中小学校一方面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选拔活动,包括其音乐专业素质、教学能力、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标准,由此为随后的音乐教学活动顺利地实现德育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应当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后期培训活动,包括音乐专业素质的培训、思想道德的培训、音乐教育中德育内容与德育方式方面的培训等等,由此使其深化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价值的认识,并掌握科学、有效的德育方法,由此顺利地实现基础音乐教育活动的德育效果。

4.音乐教师应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

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制定出系统而严格的考核措施,提升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要选择一些既蕴含着积极正面的德育观念,又符合学生音乐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展开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基础音乐学习活动,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基础音乐教育中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熏陶与感染,最终逐渐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总体来说,基础音乐教育的德育方式既体现在歌词内容、曲式旋律之中;同时也体现在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各个中小学校应深化对新课程标准中音乐教学德育要求的认识,据此加强对基础音乐教育的规划,建构起科学的基础音乐教育德育发展方式,加强对音乐教师的选拔与后期培训活动以及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学习兴趣,由此才能从整体上推动基础音乐教育活动思想道德教化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4

关键词:音乐功能;音乐教育;课程观

中图分类号:J6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3-0115-05

引言

音乐在全世界各民族能跨越一切困难和障碍流传下来,除了能够愉悦人的身心之外,必然存在某种实用性的功能。前人已经做出了较为精辟的论证,特别是学校教育中经常提到的音乐的娱乐功能、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等。在以往音乐功能论的诸多研究成果中,大都将音乐作为一种工具以实现某种教育目的,如开发智力、培养品德、提高审美鉴赏力等等,索性将其称为音乐的工具性研究。所谓工具,“就是在对人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是该种行为所引起的现实结果,而不是该种行为的动机与实现手段的正当性与否。”包括急功近利的手段。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工具不同于功利,功利是从功利主义思想中衍生出来的,然而,功利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共同幸福”,“功利主义”并不带有感彩偏向。

从历史的角度看,音乐工具性研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因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要想将音乐确立为一门学科(特别是在中小学中),必须通过各种研究证明其存在的教育价值。事实证明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1901年,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设立“乐歌”课,成为我国最早正式设置音乐课程的学校。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中小学音乐课从此有法可依。然而,旧中国的落后及新中国的百废待兴,并没有使得音乐课在学校中站稳脚跟。时至今日,音乐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仍然不容乐观。如果音乐在开发人类智力方面超越了语言类、推理类学科;在培养人们品德方面超越了其他德育类课程,那么作为教育者没有不重视它的理由。事实证明,音乐的智育、德育、体育类功能没有确凿的科学依据,其功能的发挥都是间接的。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其存在的价值也不应该是作为其他学科领域的附庸,这需要当代研究者、教育者对音乐的存在价值重新进行考量,对其在教育中的地位要重新确立。

一、音乐智育功能批判

音乐的智育功能,顾名思义就是音乐在开发人们智力方面起到的作用。智力是以语言和逻辑推理能力为核心,集空间感知力、人际关系能力、音乐智力等多种能力的统一体。多元智力理论的倡导者――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其《智能的结构》对智力的定义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有一些研究认为爱因斯坦、钱学森等科学家之所以在科学界有如此卓越的成就,跟他们业余时间的音乐爱好不无关联。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钱学森热衷于演奏钢琴云云。但是,还有相当一些著名科学家不擅长音乐,却在科学领域亦有较卓越的成就,如陈景润。还有一些其他领域的专家也爱好音乐,却鲜有人提及。不知何时,在中国盛行一种说法,学习音乐可以改善儿童智力,提高学习成绩,特别是在“莫扎特效应”的驱使下,诸多家长让自己的孩子从3、4岁便开始学习乐器,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拥有如此多的琴童。

智力是一个多元统一体,但国内大多关于音乐开发智力的研究并没有表明,音乐能具体开发智力的哪些方面。有研究指出,“同年级音乐专业学生的智力要比非音乐专业的智力要高,学习器乐时间长的学生比学习器乐短的智力水平高”,这里所谓的智力水平高,就是指的学习成绩好。抛开上述研究使用范本、问卷设计是否合理这一问题不说,国内早就有研究认为:学习器乐长短,与学习成绩好坏之间没有相关性。就目前高考艺术生,及艺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来说,文化课分数线普遍偏低,这又如何解释?如果学习器乐的时间长短与文化课的学习分数高低成正相关,那艺术类考生的分数线应该偏高才合理。

有研究认为学习器乐使得控制双手的左右大脑同时得到锻炼,特别是右脑的开发,从而达到开发智力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左撇子”就一定比使用右手多的人聪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如果我们换一种能够使左右手同时得到锻炼的运动,是否一样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呢?例如,有些人经过练习能够左右开工同时写字,或者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部分人的智力不见得比学习钢琴的人的智力差。总之,人类的智力是由诸多能力因素构成的,音乐只能提高其中的音乐能力,如果说对其他方面的智力因素起作用也是“间接的”。目前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证明音乐能提高人类的学习能力,科学创造能力等非音乐能力。

二、音乐德育功能批判

音乐的德育功能,就是用音乐实现提高人们思想品德修养的目的。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通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口头教化,或者行为影响,而这两点音乐显然做不到。之所以有研究说音乐具有德育功能,那只能说明这些研究混淆了音乐和音乐作品这两个概念,如果说众多音乐作品中,歌曲具有德育功能倒有一定可信度,因为歌曲的德育作用主要是通过其中的歌词来实现的,归根结底是语言的德育功能,而不是音乐的功劳。如果作曲家先创作曲调,没有歌词的情况下,未必能产生同样的德育效果。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看,歌曲显然不等于音乐,只是其表现形式之一,音乐以其非语义性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对人产生德育功能。

音乐能引起人们的情绪、情感的波动,因为作曲家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就伴随着自身情绪、情感的变化。而人类的情绪情感是有某种共通性的,这就是所谓的“情感共鸣”。但是“情感共鸣”的产生也是以主体的意愿为前提的,而且以欣赏主体的生活经历为背景,如果人们不想听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作品,“情感共鸣”便无从谈起。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音乐的德育功能具有某些不可知性,如果将音乐的德育功能这一说法改为部分音乐作品,即歌曲的德育功能,那倒是有一定根据。

再看我国孔子关于“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慨,西周音乐的演出形式严格按照等级制度来规定,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在这里音乐已经沦为传统血缘宗法制的附庸。将音乐的形式跟政治地位联系在一起,具有德育效果的也仅限于这个音乐外在的表演形式,而不是音乐本身。孔子的育人思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儿’,及蔡元培的“以文学美术之涵养,代旧教之祈祷”说,都是将音乐作为政治的附庸,为音乐贴上了本不属于它的标签。从某种程度上说,“八佾舞于庭”也是回归人性的表现,“而每一次文明的发展和跃升,也源自发现人性,回归人性”,回归人性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三、音乐美育功能批判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中小学音乐课的课程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里有一个问题,只有“美”才是有价值的吗?所谓的“美”的音乐,“丑”的音乐终究还是人类选择的结果。“音乐审美的概念把音乐等同于‘音乐作品’,并作为一种客体来认识它的本质。”一些中小学音乐教师,甚至是大学教师为了展示其所谓的“美”的音乐素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使用大量的教学方法,先入为主地教给学生灌输一些欣赏音乐的模式,听出作者的所表达的感情,作品的曲式结构。甚至跟心理学交叉,产生了“联觉”这个词,即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是红色的,爵士音乐是蓝色调的等等,全然不顾聆听者的感受。学生忙于做笔记,划分曲式结构,在音乐课上非常被动,无法融入到音乐当中,最终音乐课沦为音乐分析课。此种教育方式早已成为后现代主义哲学批判的对象。站在客位的角度,甚至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欲弄清作曲家的创作心理是不可能的,音乐教师自己的理解也不一定准确。所谓音乐的曲式结构,也是从作曲家的创作出来的作品总结出了的一些规则。而这些规则又被后起的作曲家不断打破。从历史角度来看,音乐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则。

音乐毕竟是一门听觉艺术。涉及到感觉,就不得不谈人们的个人偏好。人们的听觉也存在个人偏好,而且这种听觉习惯会随着欣赏者的生活阅历、心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孟子云:“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这恰恰承认了听觉是有认同性的,总有一些人耳不“好五声”,即便是“好五声”的人,也有自己钟爱的音乐风格。虽然音乐能够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它的作用不可能胜过吃、穿、住、用。音乐是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才去追求的东西。康德也指出:人类在艺术方面的判断力不能构成一个形而上学的哲学的一部分,只能作为一个中介。音乐的作用应该是使人们“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趣味”,大多数专业音乐工作者认为古典音乐是美的,流行音乐是庸俗、简单,甚至是难以入耳的,但是这个规则却不适用于普通大众。聆听音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休闲方式、放松方式。一个人在极度饥饿、悲伤的时候聆听莫扎特的音乐,他还能听出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吗?马克思说过:金银财宝对饥肠辘辘的人来说不是对象。也许一个馒头,抑或是一句安慰都比我们给予的一段音乐更有用。

再来谈谈“美”和“丑”的问题,审美是有意义的,审丑就是无意义的吗?“美”的存在是以“丑”的存在为前提的,所谓的“美”是站在何人角度的“美”?这个“美”在某种程度上是他律的,带有一定“互渗性”。翻看任何一本中小学音乐教材,或者大学生《音乐鉴赏》教材,里面充斥的大都是西欧古典音乐,国内外民族、民间音乐,流行音乐只是蜻蜓点水。某种意义上说流行音乐是“丑”的,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目前流行音乐的听众要远远多于所谓经典的欧洲古典音乐,最起码在国内是这样的。那么站在大多数人的角度上,古典主义音乐就是“丑”的。其实,古典主义音乐也是流行音乐,它流行于作曲家创作的那个年代。文化的“互渗”是以相同的价值背景或者价值认同为前提,教育者或者教育管理者以个人的知识文化背景来界定别人听赏音乐风格的“美”或“丑”都是没有根据的,也是徒劳无功的。

四、音乐娱乐功能批判

如果说音乐具有智育功能、德育功能、美育功能,那也是建立在音乐的娱乐功能基础上的。音乐人类创造音乐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听觉需求,它是唯一一种不用翻译的语言。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研习音乐,目的大都在于娱乐”。亚当・冯・富尔达也曾说过:“音乐首先是一种娱乐”。如果人们创造音乐是为了娱乐,那么为了娱乐而创造音乐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纯粹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成为音乐得以存在的唯一价值。黄帝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李纯一“食禁重”)”,与其相似的言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此处黄帝与老子共同指出了单纯追求听觉娱乐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将是毁灭性的。在这个充溢着浮躁之气的时代,音乐的这种娱乐至死的倾向愈加明显,一些粗制滥造的音乐越来越受人待见。一些曲调简单,内容不健康的歌曲却能蛊惑大量听众,这其中部分媒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真人秀节目日益盛行的今天,部分音乐表演者、创作者一味地迎合观众的口味,哪怕是低俗的、不健康的,甚至是道德败坏的,为的就是一夜成名。如果全社会皆纵情声色,则距离灭亡之时不远已。历史上不乏此类例证,商纣王之所以成为商朝的掘墓者,就是在其统治后期穷奢极欲,贪图声色,一味地追求感官享受,不顾百姓死活。庄子日:“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其言论虽然过激,但是也在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对待音乐的娱乐功能应该抱有一个中庸的态度,前述黄帝“声禁重,色禁重”的言论就是表达的这个意思。

五、音乐教育价值追问

既然音乐作为一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不能提高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品德,涵养人的美感,那也就是说明音乐没有作用,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剔除掉?这是以往教育工具主义理论,或者说是急功近利教育理念时常强调的,最终才导致了音乐课在国内外的学校教育中大幅缩水。音乐课不被重视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世界问题。“人文学科和艺术教育正在被砍掉,中小学如此,学院和综合大学也是如此”。这一问题是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崛起,及实用主义的影响下产生的,随着“西学东渐”运动,被引入国内,加之中国已有工具性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这一问题在中国表现的更为明显。墨子把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建筑在现实生活的功利基础之上,其最著名的兼爱说便是以现实功利为根基的。墨子认为:“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近代梁启超受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杰里米・边沁的影响也提出了“为我也,利己也,私也,中国古义以为恶德者也。是果恶德乎?曰:恶,是何言!天下之道德法律,未有不自利己而立者也。故人而无利己之思想者,则必放弃其权利,弛掷其责任,而终至于无以自立。”其实无论是中国的墨子,还是英国的哲学家杰里米・边沁,其功利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追求人类的共同幸福,只不过后来者没有很好地继承这一思想,进而演变为急功近利的工具主义理念,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育成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在学校教育中成为提高升学率、提高就业率的手段。

前述功利主义的目的是追求人类的共同幸福,音乐在人类的幸福生活中到底扮演一个什么角色?若能回答这个问题,那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就能重新确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人类的生理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在基本的生理需求与安全需得到满足之后,人们渴望得到关爱,尊重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是在这一阶段人类对音乐的需求产生了。学习音乐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斯宾塞指出,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是为了满足爱好和感情的活动,以享受美好的休闲生活。而音乐作品的诞生也是作曲家为了愉悦、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自由创作的。

由此可见,在社会经济水平得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之后,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也就产生了。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国维曾提出:“美术者,上流社会之宗教”,美术代指艺术,王国维承认了艺术是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阶层才能享有的东西。相对于其他语言类、逻辑推理类课程,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休闲”,使学生繁忙的学习生活得以调剂。列宁同志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音乐具有非语义性和自由性。人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没有思想包袱,亦不用遵守任何规矩,是完全自由的,人们的个性得到彰显,这也是《世界人权宣言》对教育目的定义。如果在这一阶段我们压制人们对音乐的需求,显然是对人性的漠视。如果教育者自以为是的将自认为正确的所谓“教育内容”附加到本不属于它的音乐课中去,就是教育中的“独裁”。“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不断发现人性,解放人性的过程”,“如果有权否认他人的人性和个体性,人们就会做出恶劣行为。”作为一种放松和娱乐的方式,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是自发的、下意识的,但是从育人的角度谈音乐的娱乐性又应该是适度的,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该选择既能使学生感受到审美愉悦,又能使其健康成长的曲目充实到教学中。

六、人本主义课程视界

区别于专业音乐教育,普通学校教育中的音乐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作为“一种修养”加以培养,而不是提高其音乐专业水平。作为一种文化存在,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教育者有责任将各国的音乐介绍给学生,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康德认为:从事音乐、美术等类艺术欣赏活动能“赋予人作为一个人格的生存的存在以绝对的价值”,对自由的渴望,对于音乐的需求也是人类的一种“本性的规定”。这就要求教育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而不是专注于使用多种教学法,或者专业知识讲解,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尤其要减少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目前初中、小学还以唱歌课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相对较高,而高中音乐课几乎等于《音乐鉴赏》课,其他合唱、器乐、舞蹈课等参与性较强的课几乎是形同虚设,或各地区情况参差不齐,总体情况不佳。目前大学的公共音乐选修课情况也不理想,特别是理工类的高校,很少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即便是开设了,由于师资匮乏,其课程也是以理论性较强的《音乐鉴赏》课为主,教师大都照本宣科。然而,学生的选课积极性却普遍高涨,这说明高校学生对音乐课的渴望还是比较强烈的。在内容选择方面,其实音乐并无健康与不健康之说。之所以说有些音乐不健康,是因为和语言结合的结果,而不是音乐本身。仅就歌曲这一项来说,作为教育者,要注意选择歌词内容健康向上的歌曲作为自己的教学内容。因为作为一门学科,音乐课不能脱离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引导学生往好的、积极的方面发展。当然,这里所谓积极的方面并不是利用歌曲对学生进行政治教化,最终使得歌曲成为德育的附庸。其他音乐的选择方面应该以尽可能多地介绍各种音乐体裁、类型,引导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多谈自己的感受,而摈弃以前那种先入为主的教育理念。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5

关键词:音乐教学 德育 渗透

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和团结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课前备课——挖掘德育内涵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歌曲,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在卡吉德洛森林里》、《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另外,在备课时特别要备好作曲家和作词家,要把作曲家、作词家的高贵品质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了解历史、关注文化、感悟人生。伟大的音乐作品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主要是这些作品或凝结着不屈的民族气节,或展现出作者高贵的人格品质。可以说,聂耳、冼星海、田汉、肖邦、贝多芬的作品所展示的,就是他们自己的人生。因此,在备课时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点,只有学生读懂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们的人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们的作品,更有效地受到教育。

二、课堂教学——充分整合德育内容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把德育有机地渗透在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拉起手》、《歌声与微笑》、《欢迎你》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抗战胜利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三、课外引领——引导合理德育实践

21世纪的音乐是多元的,其中,通俗音乐所占比例非常大。而在通俗音乐这块领土里,学生最为喜欢、熟悉的也许就要数通俗歌曲了,这是因为通俗歌曲不仅短小易懂,而且具有较强的时常性、娱乐性、叛逆性、宣泄性,而时下的小学生正好这种通俗文化的包围中,我们不可能去回避它,所以还不如正视、尊重现实。新课标理念不是提倡教师要做学生的引领者吗?那么如何引领学生对待通俗音乐,关键先从德育入手,那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努力挖掘其中积极的教育因素。抓住时机,对流行音乐作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发掘通俗歌曲中积极的因素。流行音乐在校园流行的原因主要是从众心理使然,学生们对歌词、旋律并不会自觉做认真的思考。为让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结论,首先,我通过与学生交谈、参加课外活动等途径,摸清本阶段他们最喜欢的歌曲,然后利用适当的时间就歌曲的歌词、旋律、作者、演唱者等内容指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们自己澄清“我们为什么喜欢这首歌?”这一问题。歌曲消极也罢,积极也罢,在讨论中会自然明了。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养成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习惯和自我教育的习惯,同时也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也使得学生的兴趣爱好沿着正确规范的方向发展。

德育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充分重视德育教育是每一位音乐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愿大家都能够用爱心和激情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在孩子们的情感世界里播种出绚丽的彩虹,为祖国培养出优秀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6

关键词:时机;渗透点;手段;有利条件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103-01

我国近代教育家梁启超说:“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第一要件”。可见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它受到古今中外多少政治家、教育家、音乐家的重视。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讲到:“音乐应同其它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音乐可调和人性,诱人感染成性。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道德的呼唤,离不开情感作媒介,思想的共鸣也需要借助情感去撞击,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育正可为德育培养良好的情感基础。因此,运用音乐教学的优势,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让德育的触角在音乐教学中生长、凸现。

一、德育渗透定位

1.在教学手段中渗透德育教育。

将音乐与文化融合起来,把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音乐与历史、地理、体育的关系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来讲,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中低年级同学的喜爱。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歌唱和表现”。学生在自由表现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了自信与勇气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而新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养成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2.在“三结合”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经常把“学者型局长”———教育局高局长作词,曲家乾校长、崔雪作曲的享誉辽宁的《我爱我家》、《父母心声》、《受伤的小鸟》、《隔辈亲》等歌曲在音乐课中让学生学唱,进行感恩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需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意识,在本职岗位上,落实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3.在学习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以往音乐课的学习评价中,教师往往让几个学生组成一组选唱一首歌曲,打上一个等级草草了事。这样不仅没有起到综合评价作用,更重要的是严重淡化了学习评价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都是我们评价应包含的内容或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对美的追求。例如:我在一次期末考核中,加入了父母评价一栏,让学生把《自己的事自己做》回家唱给父母听,还可以根据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创编歌词,表演给家长看,家长给出简要的评价。第二天看到家长们的评价时,让我大感意外。“她长大了,懂事了!”“我的宝贝儿子也会做事了!”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不正是我们德育教育的最好结果吗?

二、德育渗透法策略

1.抓住德育教育的渗透点。

音乐学科是融艺术性、情感性为一体的综合万象学科,它是人情感体验最好的载体。在教学中抓住“情感”这一德育渗透点,迸发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其从自然、本能的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进入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中。课堂上我曾这样尝试:采用对比讨论的方法,播放了两首不同情感的乐曲:《金色的秋天》和《扬鞭催马运粮忙》,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体验不同的情绪变化,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两幅图片,一幅是秋风萧瑟、万木凋零的画面,一幅是麦浪滚滚、热火朝天收割场景。当忧郁深沉的小提琴曲与画面将学生情绪带入沉思时,又播放了热烈欢快的《扬鞭催马运粮忙》,随着乐曲不同的情绪、情感变化,学生的情绪、情感也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学生聆听着、体验着、感悟着,思索着不同的情感是通过哪些不同的音乐要素来表达的,音乐的内涵是什么?音乐的情感呼唤着学生的情感,激起了学生心中阵阵情感的波涛。

2.抓住德育渗透的手段。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在以审美为核心的歌唱教学中,情感的表现、情感的宣泄以及情感的交流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目标。歌唱教学是情感体验最重要的过程体验,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是认识主客观世界必不可缺少的途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抓住不同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德育渗透的重要手段。

用情歌唱,用情表演,用情参与实践。是我歌唱教学中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我以我的热情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使其真正体验到不同乐曲中不同的情感抒发。在《银屏乐声》的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了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主题音乐片断,让学生听辨乐曲不同情感的抒发。并鼓励学生看着大屏幕的歌词跟唱,随着歌声抒发内心的情感,同时思考讨论音乐与原作品的关系。接着采用分组比赛,师生同唱的方法,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歌唱,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情感的支配下,尽情地表现音乐,以情带声,以情感人,引领学生步入真善美的境界。

3.抓住德育渗透的有利条件。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成才必先成人”。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还要始终把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家乡的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素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表现爱国主义的音乐作品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给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利用好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净化心灵的教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一把是教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音乐不但能益智,而且能以美辅德,是德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中”。在音乐教学中要渗透德育,要依靠音乐本身的优势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震撼学生,使其心灵萌发美的种子,这是赋予每个音乐教育者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7

摘要: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德国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渊源关系,总结出德国音乐文化对德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并从德国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关系中,得出发展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些启示,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相联系,促进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德国学校音乐教育文化传统启示

一、引言

所谓“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通过几百年以来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而逐渐形成并流传下来。①德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德国的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分不开的。音乐教育在德国普通学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清晰地判断德国当代音乐教育的目标,判断德国社会对音乐教育功能的重新认识,对加深对德国音乐文化传统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二、德国学校音乐教育与文化传统的关系

(一)早期学校音乐教育与文化

1.中世纪学校音乐教育与文化

欧洲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得到高度发展,它十分重视音乐,是音乐性很强的宗教,有人称之为音乐宗教。基督教会学校继承了古希腊七门自由艺术的思想。

这一时期世俗音乐文化兴起,出现了圣歌者运动、骑士制度、名歌手和城市吹笛者等。

中世纪时期道德教育直接服务于宗教。除加强人与教堂的联系,以及认识上帝的超然存在,发展“善”和“美”亦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艺术教育以此类题材为内容,紧密配合道德教育。

2.文艺复兴时期学校音乐教育与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督教文化以人道主义为旗帜,实现了世俗层面与宗教层面的分离,人文主义思潮推动德国音乐进入全盛时期,出现了德国古典音乐,同时音乐完全摆脱了由教会控制的局面,宫廷音乐开始兴盛,整个德国社会对音乐的喜爱和需求大大增加了,音乐具有生活化、民族性和群众性的特点。音乐开始出现世俗化,逐渐形成较完备的教育理念,大量的歌曲和舞曲出现,学校给音乐提供广阔的活动余地,作曲法的理论著作开始出现。

这一时期,人文主义思潮深深影响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和理念的形成。音乐被看做完成人道过程的重要手段,试图追求塑造完美的人,认为音乐能最大限度地打动人心,使个人的情感体验成为可能。

(二)启蒙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和文化

虽然启蒙时期德国音乐文化处于繁荣阶段,社会非常重视音乐,但是学校音乐教育却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而被削弱。学校教育强调理性思维,中小学强调的不是艺术而是语言和科学。但由于法国教育家卢梭所倡导的音乐教育观念不断地影响着德国音乐教育家,学校音乐教育有了一线生机。卢梭认为:“音乐教育必须从小学开始。实践性及主要是耳听的音乐体验应放在读、记音乐的前边来学。要相信天资,让孩子自然的发展,从孩子出发。”②

(三)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和文化

1901―1905年,英国音乐教育家胡拉创导了第一次音乐教育改革,把机械地读谱、练耳、唱歌变为有艺术性、有感情地歌唱,强调了师资培训的重要性。第二次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由克斯藤贝格创导。他强调艺术教育的作用,把音乐教育看成一门课,是人的整体教育,同时将音乐课纳入文化常识课程中,打破了音乐课等于唱歌课的模式,强调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为使音乐课成为全面的音乐修养课打下基础。

(四)第三帝国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和文化

这一时期的德国学校教育遭到了破坏,以艺术教育为主的文科中学被大量裁减。伴随着狂热的种族主义情结,整个学校音乐教育都被纳入专制主义,犹太人的歌曲不能唱,现代音乐被禁止。

(五)德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和文化

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空前繁荣,无调性音乐出现,作曲家的作用大大减弱,社会音乐思潮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20世纪60年代后期,德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更加摆脱传统,学校音乐教学内容扩展了,从丰富多彩的音色到音响。学校音乐教育的新任务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音乐,了解音乐的全貌,提倡面向全世界的多元音乐文化。

三、德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纠正全面反传统的错误思想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悠久的,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教育一直以“口传心授”为主。儒家的道德观念占主导地位,表现在音乐教育上,以机械的学习和记忆式的学习为主要方式,而西方的音乐教育更多地强调独立思考、积极创新、主动参与和积极表现的能力。

(二)音乐教学中仍普遍采用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授人以鱼”的灌输式教育,它把学生看做一个有待加工,可以被动塑造的对象,最终导致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种局面的产生。我们要将音乐课从单纯的、技术性的唱歌课转为真正的音乐课,从通过音乐进行教育转为培养情感和美化生活,通过音乐教育认识音乐转为主动与音乐打交道,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

(三)我国专业音乐者和音乐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不高

我们要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中去,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提高音乐学科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高人们的音乐文化修养和综合性文化素养,注重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并不断地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四、结语

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主体就是现代的中国人,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正确抉择应当是:古为我用,今为我用,中为我用,洋为我用。我们应该思考、比较、借鉴、学习德国学校音乐教育,致力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只有以这样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才会成为最优秀的民族,才能拥有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文化,促使我国音乐教育健康发展。

注释:

①[美]提顿主编.周刊译.世界音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2.

②谢嘉幸,杨燕宜.德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125.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8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育;新课程;德育;探究

在中职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也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思想道德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梦想来探究。通过不同的艺术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有的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新课程代表着全新的教育理念,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笔者作为一名中职音乐教师,就中职音乐教师如何将德育寓于音乐教学之中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音乐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特殊意义

1、音乐教育是美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听者对音乐的审美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在中职音乐教育中,以歌唱、器乐、欣赏、表演等方式,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理解、鉴赏、创造的能力。从形式到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情感升华、心灵净化。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生活真实、什么是艺术真实,什么是源于生活、什么是高于生活。

2、新课程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车尔尼曾说:“音乐教育不全是培养音乐家,而是使大多数人接受音乐的熏陶的同时使之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社会、热爱国家。是一种培养人的艺术活动”。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我国现阶段中职音乐教育目标是: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拓展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培养互助合作意识、自信的生活情趣。使中职学生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目标。

3、音乐的功能是心灵的净化。音乐作为一种声音,是自然的物理现象;人在有意或无意中生理上都会受音乐的影响;音乐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作用是双向性的,使音乐教育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平衡和谐发展。音乐是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音乐源于生活,但它表现的是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热爱音乐的孩子绝不是坏孩子,有句话说得好“体育强身、音乐养心”

二、中职音乐教育与德育

1、音乐教育和德育一脉相承、互为补充

音乐教育把那些很具象的事物通过艺术手段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使中职学生在接受审美的同时,得到心灵的净化,使道德情操得以升华,达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北京奥运会上唱响了弥渡民歌《小河淌水》,同学们都很高兴、很自豪。激动地和我说:“想不到我们弥渡的民歌也登上了大雅之堂了”。他们的爱家乡、爱祖国自豪感油然而生。接下来几天的比赛都分享着奖牌总数带来的快乐,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在音乐的熏陶下,同学们真正的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2、让音乐插上艺术想象的翅膀,德育教育水到渠成

陈刚和何占豪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民间故事为素材、吸取地方戏曲越剧的音乐元素诠释了梁山伯、祝英台如诉如泣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抨击,反映了劳动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当欣赏到“长亭送别”、“楼台会”二段时,学生被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主旋律和音色所倾倒,被主人公真挚地情感所感动,这是真挚的爱的表达;“呈示部主部主题”柔美、深情,“副部主题”旋律清新、活跃,使学生体会一种纯朴、善良;“化蝶部分”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双双彩蝶、翩翩起舞、冲破黑暗、追逐梦想……注重情感的体验,德育教育在音乐教育中获得了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效果。日本著名指挥家小征泽尔指挥了这首世界级名曲曾感叹道“这首曲子把人间的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了,真是一部中西合璧的绝唱,我一定要把它带到世界各国。”

3、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德育教育事半功倍。

(1)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中收获德育。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由于教学对象的艺术素养参差不齐,因此教材内容应是丰富的、鲜活的、灵动的,选择学生宜于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融入德育内容。如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背景。中国作曲家贺绿汀的代表作品《游击队之歌》时,虽然创作年代久远,但学生们合唱《游击队之歌》时依然是情绪饱满、豪情万丈。学生在欣赏或演唱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时,通过体验音乐再次升华跳动的心灵,撞击出一束束音符的火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追求梦想。

(2)在音乐实践中渗透德育的理念。音乐是表演的艺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给学生实践的舞台,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相互学习,磨练毅力是必不可缺的。在我校多次文化艺术节、师生才艺展演中,学生们不但在艺术修养上有所提高,并且体验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辛与喜悦。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是学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要培养与时展所需的优秀人才。我们必须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育才会产生效果。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音乐美感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沁入中学生的心灵深处,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在学生心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对学生进行着艺术方面的培养,更对学生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抚慰着人们的心灵、在激发着人生的真、善、美。孔子说“宁可十日无肉,不可一日无竹”,说的就是音乐与我们的学习、工作、密切相关。音乐教师应时时与学生合作交流,把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德育教育作为目标,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其欣赏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科学论坛》四川教科研所理论室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9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学;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8-020-01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正确的观念,因此在教育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必不可少。音乐不仅能带给人们听觉享受,还能够陶冶情操,对德育教学的开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小学音乐对德育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

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来说是一种更为强有力的工具,节奏与和声有一种渗入人的灵魂深处的特殊方法。”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工具,它以其特殊的手段和方法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净化学生心灵。小学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的发展都很不成熟,道德观念和思想品质的形成依赖于教师的教导和家庭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对学生未来观念的正确树立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小学音乐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能力,美妙的音乐能够展现美好的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的情感和音乐的情感融为一体,从而起到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作用。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音乐的教学模式也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教学方式的改变活跃了课堂气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音乐课中,有的课程需要开展相关的活动来进行,小学生有着爱表现的特点,教师设计的活动会让学生们跃跃欲试,急于表现,在这种冲动的作用下,学生的大脑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在课堂活动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想象力得到发挥。

3、能够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

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专业素质的好坏,还在于道德品质、思想政治倾向、心理健康等方面是否达标。小学音乐可以通过优美的旋律来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时,会熟记歌词,无形中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品格,比如有的音乐是斗志昂扬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内涵,从而培养了自己的品格,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促进了教育目的的实现。

二、在小学音乐中贯穿德育教学的措施

1、在课前计划中增加德育内容

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以及音乐对德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只有教师端正了态度,才能在课前计划、教学过程中以及课后渗透德育教学。教师在课前计划这一环节,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做好规划,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发掘潜在的德育因素,保证课程进行中德育观念的渗透。

小学音乐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这是一切德育工作的基础,对学生未来人生观的树立有重要作用,教师要紧抓这一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比如在学习《彩桥架到台湾岛》时,要让学生明白台湾属于祖国的一部分,并在歌唱中结合自己期盼祖国统一的思想,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

德育教学开展的主要场地是课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音乐的教材内容主要是围绕着祖国、母亲、学习等积极向上的因素开展的,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思想品质。比如《阳光牵着我的手》《爱我中华》《可爱的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内容很明显的是爱国思想,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教师在教学生唱这些歌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有感情的歌唱,了解歌中蕴含的思想。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德育的情境,比如在学《卖报歌》时,学生可以通过画面了解卖报郎生活的艰辛,让学生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3、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德育教学

德育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在课外也应该进行德育教学。根据小学生爱表演好表现的特点,教师可以安排音乐剧表演,学生通过反复的排练和真正的表演来体会歌曲中的思想感情。还可以组织合唱,这种团体的音乐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合作中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能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享受优美动听的音乐时培养了自己的思想品质、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需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小学音乐要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德育教学目的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德育论文篇10

西周时期的音乐教育

中国素有礼乐之邦的美称。西周时期的统治者将音乐作为治理天下的一种手段,正如《周礼?地官》所云:“以乐礼教和,而民不乖。”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明确的教育体系。和夏商两代一样,“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同时决定了西周音乐教育也离不开“官府”。“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意思是教育机构设于官府之中,即通常所说的“政教合一”。“官师不分”是“学在官府”的主要表现形式。所谓官师不分是指为师者必为官。“大司乐”就是其中所载的周朝王家音乐机构的乐官之长。大司乐的下面是乐师,乐师分为大乐正、乐正和小乐正,其爵位分别为下大夫、上士和下士。其余还有大胥、小胥、大师、小师等也都有着自己的爵位。这些都体现了西周音乐教育的“官师合一”。“学在官府”还体现在学生的选择上。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受教育的权利上存在着阶级差别,奴隶被剥夺了入学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平民只能入乡学接受小学教育,而只有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子、卿大夫之嫡子才有机会入大学深造。这就造成了礼乐教育与庶人无缘,所谓“官守学业,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着述文字”。《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其所属礼官中“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大司乐职掌大学的教法,治理王国的学政,并对国子施以教育。大司乐下面还有乐师、大胥、小胥等官员,他们不仅是音乐的管理者、演奏者,同时也是音乐教育者。全部加起来,周朝音乐机构的官员和乐师多至1463人。其上有音乐舞蹈总管、总教习、总指挥、总监督,中有音乐舞蹈的教育者、表演者及乐器、舞具的制造、修理、保管、发送者,下有各种职员及工役。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由此可以总结出周朝音乐机构的特点:人数众多、组织庞大、分工细致、管理严密。此中的大部分官员是从事教育的,其明确的分工,足以看出周朝音乐教育的水平之高。

周是一个重礼的朝代,干什么事都是与礼分不开的。礼与乐互为表里,其教育作用各有侧重:“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音乐教育在西周是一门主课,很受重视。“以乐德教国子,中和、袛、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此段话是《周礼》中的《春官宗伯?大司乐》对周代音乐教育内容的一个概括。中国古代教育具有重道德伦理的特点,《礼记?王制》云:“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西周立国推行“德治”,乐教也以德重,所谓“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西周统治者明确要求乐为政治服务,因此等级分明的教育便是乐德的核心。“乐者,通伦理者也”。乐德之教还要对贵族子弟灌输“中和、袛、庸、孝、友的观念。”其中以“中和”之德的培养为重要。“中和”就是指王道的和谐,即协调统治阶级内部,以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各种矛盾。乐德之教,就是要运用艺术的感染力,使学生从道德认识到道德情感都至于中和。西周的礼乐教育活动还注意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以年龄为依据设置学科课程,《礼记?内侧》云:“十有三年,学乐”《周礼?春官》记载,所教乐舞有《云门大卷》、《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简称“六乐”。这六乐也是周实施雅乐的重要内容。可见西周礼乐制度强调音乐审美意识的构建,颂扬的是英雄创业的伟绩、原始图腾等内容。其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其统治,通过审美意识来达到这种目的。

西周建立了我国历史是第一个比较完备的音乐教育体系。但从其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上看都存在着等级性和阶级性,都是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虽然如此,周代的乐教制度还是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并开了音乐教育系统化、体系化的先河。但是西周乐教毕竟是我国古代文明形成初期的教育形态,从整体上看尚处于较低级的水平。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度的瓦解,奴隶制官学教育体系不再适应时展的需要,终被私学和封建官学所代替,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又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教育

与西周相比,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教育在性质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西周时期官学的重心在宫廷,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兴起,音乐教育开始下移,这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中的一个转型期。但是,音乐的教化功能与政治的兴衰是相同的,音乐仍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音乐审美和教育中体现的平和,在外在上是音乐的协和,其内质也仍然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即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矛盾的调和。“礼崩乐坏”带来的文化下移,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尤其是儒家思想,对当时以及后世的音乐教育有都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推崇西周的礼乐思想,将礼乐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主体,将音乐的学习视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孔子在教育中强调“有教无类”,在教育的选择上突破了等级的局限,是适应时展要求的,但是他仍然认为社会政体需要有一定的等级制度。他在音乐教育审美中主张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通过乐的中正平和的情感态度来成就一种人生境界。孔子还主张教育中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