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优质护理论文十篇优质护理论文十篇

优质护理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2:05:17

优质护理论文篇1

1.1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如:病情监测、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提升医护人员护理的水平:医院领导要积极培养医护人员优质护理的理念,务必将优质护理理念传达至每位医护人员,统一医护人员的护理观念;院方还应定期对医护人员优质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从而深化医护人员优质护理的意识。此外,还应建立健全优质护理责任轮班制度,将责任落实到每位护理人员上,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进而提升护理的质量。

(2)提供优质的病房环境:对于入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及相关主治医生,进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护理人员还在病房和走廊上设置便民座椅、纸笔和电话等;并在楼梯和地滑的地方设置安全标语。对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应为其介绍病房内其他病友,并保持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适宜,定期更换床单,做好病房内的消毒工作。

(3)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干预:基层医院患者多因无法耐受疾病而就诊,其心理的恐惧和害怕等情绪更甚,因此,护理人员还需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干预,与患者多交流和沟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进而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还可询问患者的生活,翻阅患者的病历,告知患者医院治疗该病的一些成功案例,进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及时给予疏导,同时,鼓励和安慰患者,使其能够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等待或接受治疗。

(4)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多来自于农村,其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且理解的能力较差,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翻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和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温和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度;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嘱患者及家属需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切勿私自增减用药的剂量。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护理人员要保持心态的平和,认真、详细的向患者说明,给予患者相应的尊重,进而增强护患关系。

1.2评定指标

护理后,采用本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具体评定的内容有:入院的介绍、服务的态度、操作的技能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等,实行百分制:分数高于84分为满意;分数在60~84分之间为一般,分数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珋±s)表示,计数资料检验用X2,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2.86%,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论文篇2

1.1明确岗位责任职责

成立了肛肠科品牌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者,由护士长任组长,负责检查品牌护理服务工作的落实情况,患者满意度回访,副组长1~2人,负责具体品牌护理工作组织实施,制定肛肠科品牌护理服务工程工作思路,制定不同工作岗位职责,明确责任,并切实落实到人,切实做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来落实责任,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落实。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落实护士长—责任组长—主管护士三级质量控制体系,让治疗、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加强督查机制,护士长根据查房及质控小组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分析讨论,逐步改进。

1.2实施绩效考核制度

制定考核标准,建立激励机制,在工作质量、制度执行、服务满意度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基础上,增加了护士基础护理工作量的考核评分,每月评选护理明星,在宣传栏上张贴表扬,给予表彰奖励,让护士劳有所得,优劳优得,提高了护理人员积极性,使护士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创建和谐的就医环境

2.1创建和谐的就医环境

室内环境整洁,摆放鲜花,窗帘采用温馨图案,调整手术间温湿度舒适,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50%~60%,播放背景音乐,提供完善的设施和规范化管理,使患者有初步的安全感

2.2规范服务礼仪

强化护理人员服务礼仪培训,入院时主动关心患者,多介绍一句,让患者感到热心;做治疗和护理时多解释,让患者感到放心;做检查前、后多沟通,让患者感到安心;出院时多宣教,让患者感到放心。日常生活由责任护士多协助。工作中做到办公护士“四主动”:主动站立迎接,主动办理手续,主动介绍护士,主动通知医生;责任护士“五到位”:自我介绍到位,护送入室,安置休息,介绍环境制度到位,评估患者到位,安排饮食到位,执行治疗护理到位,服务过程要“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取拿轻;言行规范到环境要求都注入人文关怀改善服务态度,使患者感受到“住院”如“住家”。

3“关爱、人性、五心级”专科特色护理

3.1“宣教零距离”

为让患者更好的了解病情,手术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护士制作了手术宣教视频,利用移动查房设备,到患者床边进行更直观的知识宣教,同时发放健康宣教手册。定期进行公休座谈会。

3.2“心情随意贴”

患者及家属可以随意将心情、意见、建议贴在医患沟通栏,医护人员可以更直接的了解病友的想法,有效减少医患矛盾及促进病友间知识交流。

3.3制作统一的移动式输液架及护理包

制作健康教育展板,将复杂深奥的医学原理,变为通俗易懂的知识。针对呼吸系统的训练在临床普遍存在,但效果参差不齐的实际,通过简明、生动、形象和流畅的具有表现力及感染力的文字及图片,增加患者的学习及阅读兴趣,熟悉了术前至术后的一系列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减轻了患者的恐惧感,规范了护士的服务行为,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3.4进行广泛宣传,提升品牌价值

制作展板,护理包(印有品牌标志,发放患者,既方便了患者,又进行宣传),通过院内报刊、简讯等,将品牌塑造的目的、意义、具体措施、实施动态等及时向全院护理人员,为护理人员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台。

4体会

近年来,全国广泛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全国多数医院均在创建不同形式的护理质量工程。本院开展的护理品牌建设以护理工作者的素质、行为和形象为载体,以“用心管护,快速康复”为核心目标,以“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模式,实施了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理念的转变,做到了护理工作无缝连接,全天候到位,赢得了患者的信任,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用心管护,快速康复”的品牌护理使护理人员体会到人文精神的真谛及价值,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责任和竞争的重要性,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强化,使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优质护理论文篇3

1.1研究对象

选择于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XXX省XXX市XXX医院骨科住院的208例患者,其中,男性146例,占70.19%,女性62例,占29.81%;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49.71±8.63)。

1.2方法

1.2.1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进行科室总动员,号召大家积极参与

2009年11月11日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讨论会,会上医政司护理管理处郭燕红处长强调当前抓好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而后连续《“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下发,并在南京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院领导组织护理部管理者讨论并且分析当前的形势,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由护理部主任牵头,科室护士长统一管理,让全科护士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指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的意义,该项工作的顺利实施能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落实党和政府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可很好的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2.2正确认识基础护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召开骨科专题会议,让护士尤其是新护士对基础护理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有正确的认识:基础护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护理,让住院病人清洁,也让病人舒适,而且是落实整体护理、提高临床护理专业水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护理工作在护士和患者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起桥梁作用,能够在第一时间为患者解决一些迫切需要的问题,为患者提供全面、耐心、主动、细致的护理服务。通过每周二次小讲课、不定时晨间提问,每月一次护理查房,讲授基础护理理论及实践,强化护士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知。

1.2.3领悟优质服务理念精髓,转变护士服务理念

护士作为医院基础护理的具体操作者,在基础护理工作中不断强化护士的主动服务、按需服务、不依赖家属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让护士真正领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意义,理解其内涵。先后开展了“假如我是病人”的换位思考活动,要求全体护士在为病人进行临床护理之前进行换位思考,站在病人和病人家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采取人性化的护理行动,让病人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感动。反复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输和活动的开展,有效转变护士的服务心态和行为,使她们自觉地给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举动,使病人满意和感动。

1.2.4组织护士学习与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在科室内利用授课、小组讨论等形式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创优工程”相关文件和知识,使全体护理人员掌握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做法,领悟其精髓。争取得到医院护理部和其他领导的大力支持,派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参加区内、市内的“创优”专题培训班。

1.2.5建立护理层级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基础护理实施到位

根据护士的护龄、职称、技术等能力建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组成的基础护理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护士长每周抽查,月底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而责任护士在上午、下午下班前都要检查各组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采用全面检查、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三种检查方案相结合的方法,使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确保各项基础护理实施到位。同时,要求护士长、责任护士、指导和管理护士。

1.2.6绩效考核,实施护士奖金分配

改变以往的奖金分配制度,根据护士护理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护理患者的数量、护理的质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重点倾向于临床一线的护士,提高夜班补贴,做到客观公平。

1.2.7责任护士对骨科患者推出人性化举措

骨科患者由于肢体创伤、骨折、瘫痪等因素大部份需卧床休息,基础护理工作相对繁重。而责任护理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住院期间患者的舒适度、安全等密切相关,责任护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提高其护理工作的质量:(1)骨科内设立“创优”服务意见征集本,责任护士除护理治疗外,其他时间也到骨科患者床边征求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记录在册,并根据患者的意见进行护理服务的不断改进。(2)责任护士做到微笑服务,在工作中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不将生活或者工作中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骨科患者。对每一位新入院患者做到笑脸相迎,进入每个病房,微笑与患者打招呼,微笑回答患者的疑问等。(3)认真落实基础、生活护理,待患者如亲人,使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4)责任护士为开通绿色生命通道。急患者所急,断指、断肢患者入院时在第一时间为其做好术前准备,尽快送上手术,再协助办理入院手续,为患者的断指断肢的再植成功赢得时间,减少患者伤残率。(5)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康复护理。在患者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由骨科责任护士负责患者康复指导和锻炼工作,有效促进了患者功能的早日康复。

1.3效果观察

基础护理合格率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满意度由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

2.结果

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基础护理合格率为81.76%;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84.59%;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0.87%;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2.79%,实现了护理零投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2检验发现,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论文篇4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1.5±5.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74h,平均时间(21.5±3.6)h。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40.6±5.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78h,平均就诊时间(17.6±5.6)h。纳入标准:18~60岁者;语言交流无障碍者;理解能力正常者;排除标准:昏迷者;存在严重生命安全者;精神病患者;严重器官衰竭者。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一般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排班制度

排班时需要与apn班、白班、弹性班结合。白班为8:00~18:00,a班是早上7:30~13:00;p班15:30~22:00;n班为22:00~8:00。治疗护士与办公室护士等均为白天上班,两种班次更换1次。

1.2.2工作制度

责任组长主要负责护理质量安全、专业技术及病房管理,对护士进行治疗,作护理质量的监督及考核,及时予以质量改革及反馈,从而促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建立责任护士制度后,需要责任护士每日查房,加强与医患双方进行交流,促使责任护士能够更加了解患者病情,并掌握护理相关重点,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促进医患配合。考核方式: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考核结果,与评职称及晋升有关,为有效调动护士积极性,将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采取多劳多得的制度,从而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3评价标准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问卷总分为100分,主要有5个模块,主要内容为病区管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关爱及沟通、主动性、服务态度等方面。护理质量是主要经过急救药品器材、病区管理及分级护理、护理文件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为(49.35±5.60)分,出院患者满意度(22.54±2.65)分、健康教育实施评分(25.65±1.84)分;对照组住院患者满意度为(38.35±3.25)分,出院患者满意度(18.56±1.65)分、健康教育实施评分(18.42±1.63)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质量分析

观察组病区管理(97.82±5.32)分,分级管理(97.54±5.14)分,消毒隔离(96.85±4.65)分,急救药品器材(97.41±5.11)分;护理文件(96.81±5.21)分;对照组病区管理(90.11±4.15)分,分级管理(89.18±4.26)分,消毒隔离(88.75±4.12)分,急救药品器材(90.48±3.11)分;护理文件(86.47±4.36)分。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整体护理中实施责任制方式,可以实现分层级作排班模式调节,责任护士进行分管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能够使护士获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增强护患关系,从而更加细致的观察患者病情,有效实施护理制度。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无明显差异。针对急诊特点,实施整体四化一体的护理模式,责任护士通过随医查房,与住院医师加强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并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有利于加强医护配合,从而促进护理质量提升。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能够有效增强护理操作的整体能力。实施考核制度,也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关键。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语

优质护理论文篇5

1.1调查工具和评价方法

①自行设计问卷: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②焦虑自评量表(SaS)[5]:该量表主要评定老年手术病人有无焦虑症状及其频率,含20个条目的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2分:小部分时间;3分:相当多时间;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1.25)≥50则认为病人有焦虑情绪。③抑郁自评量表(SDS):该量表主要评定老年手术病人有无抑郁症状及其频率,含20个条目的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1分:没有或很少时间;2分:小部分时间;3分:相当多时间;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各条目得分累积之和×1.25)≥53则认为病人有抑郁情绪。④病人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病人满意程度,总分为100,<60分为不满意,60分~79分为基本满意,80分~100分为非常满意。

1.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病人焦虑标准分为(41.13±3.58)分、抑郁标准分为(41.14±3.96)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实施做到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在开展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之前,一方面加强了科室护士对全程优质护理理念和精髓的理解,让护理人员领悟到的全程优质护理理念和精髓贯穿于日常护理过程中,对既往存在的护理缺陷也有更为深刻的认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另外,一方面加强护理人员手术方面护理知识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病人所患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加强护理人员对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和演练,减少因病人无法得到同质化的护理服务而影响本研究的结果。

②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做到采用集体讲座和个人教育相结合、文字和多媒体及书面与口头教育相结合、理论讲座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手术病人进行集中宣教,让病人对手术室环境、手术,麻醉方法、术中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均有一定的了解,减少病人认识方面差异而导致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减少盲目的担心和恐惧,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③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很好地运用了共情技术、正性暗示语言的应用、微笑、触摸等护患沟通技巧,与病人建立更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优质护理论文篇6

1.1方法

1.1.1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使用专用的护理车,形成流动的护理站。首先,简化护理文书,取消一般护理记录,设计了适合神经内科的护理记录单,护士只需客观、实时填写护理记录,并简化护理记录内容,尽量实行表格书写,有效减少护士书写时间,增进护患沟通机会,真正把时间还给护士;其次,减少走动。护理过程中尽量减少走动,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接触,真正做到床边护理,护患关系更加密切,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满意度也进而提高。

1.1.2通过医院内优质护理服务经验交流,倡导先进、主动的服务理念和行为准则

推行“八声服务”:即患者入院时有迎接声;见面时有招呼声;技术操作前有解释声;操作中有问候声;操作完毕有应答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节日来临有祝贺声;出院时有送行声。践行“三前服务”,即走在红灯呼叫前;想在患者需要前;做在患者开口前。履行“四心服务”,即用责任心换取患者的放心;用爱心换取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用耐心换患者的欢心;用细心换患者的舒心。推行“四点一线“工程:技术精湛一点、手脚动勤一点、微笑多一点、言行柔一点,一线:给每位出院病员送一张联系卡。

1.1.3改变薪酬机制,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为了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对护士实行绩效考核,改变以往的奖金分配制度,根据每位护士所管患者的护理质量、工作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各项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全科护士动态评分,并标明加分、减分项目,进行每月评分将评分结果与奖金和岗位挂钩,达到了奖励先进,督促后进的良好效果。

1.1.4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根据脑卒中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每个患者及家属都能受到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参与治疗。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有个别指导、集体讲解、文字宣传、座谈会、视听材料等。内容包括脑卒中的基本知识(饮食、排泄、皮肤的护理,良肢位的摆放,适量的肢体被动活动,平衡训练,aDL能力训练等)、安全常识、饮食护理、早期肢体锻炼的重要性、康复成功的例子等,并且在病区设置护患沟通栏,设制简单易懂的健康保健小知识。

1.1.5用药护理指导

严格执行医嘱,对每日用药施行服用药物发放到床头,监督患者服药。对每种药的适应证、不良反应及禁忌证熟记于心,严格按照说明书及医嘱执行时间的同时,注意患者个体差异问题和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1.1.6开展跟踪随访

建立出院患者随访登记本,每月电话随访1次,详细记录脑卒中患者后续治疗及康复锻炼情况,根据患者个体恢复情况告知下次来院复查时间,收到满意效果。

1.2评价方法

基础护理合格率由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满意度由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

1.3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前,基础护理合格率为85.41%;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9.19%;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5.68%;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8.38%。实现了护理零投诉,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优质护理论文篇7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有切开引流指征;(2)患者无智力、听力、言语、语言等影响交流沟通的问题存在,导致无法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3)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其他明显影响患者情绪的躯体疾病;(2)患者合并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等重型精神疾病,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患者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优质护理开展前后各30例患者,分别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52±14)岁;部位:颊面多间隙感染9例,口底多间隙感染5例,颌下间隙感染6例,嚼肌间隙感染6例,眶下间隙感染3例,咽旁间隙感染1例;感染原因:牙源性感染11例,腺源性感染8例,损伤性感染6例,医源性感染4例,血源性感染1例。护理干预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53±14)岁;部位:颊面多间隙感染9例,口底多间隙感染6例,颌下间隙感染7例,嚼肌间隙感染5例,眶下间隙感染2例,咽旁间隙感染1例;感染原因:牙源性感染10例,腺源性感染9例,损伤性感染7例,医源性感染3例,血源性感染1例。2组患者性别构成、平均年龄、感染部位和感染原因等方面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仅接受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切口护理、口腔护理等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以下护理措施:(1)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印发健康宣教手册,介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基本知识,开设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知识专栏,组织护患交流会,告知围手术期护理重要意义及其注意事项;(2)全身肌肉放松训练:由于患者多担心该病对自身容貌造成影响,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为此,多出现明显的负性情绪,指导患者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首先从体会双手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开始,吸气时,患者逐渐握紧拳头(约持续5s),吐气时,患者缓缓放松(约持续15s),然后用类似方法从头—颈—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大腿—小腿—双足等部位肌肉,逐步放松训练,整个过程均与患者的呼吸密切配合,在做某一组肌肉的放松练习时,患者全身其他部位要保持放松,有效调节患者的负性情绪;(3)转移患者注意力: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兴趣和爱好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采用转移注意力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主要分为视觉分散法(读报、浏览网页、看电视、笑话等)、触觉分散法(轻轻触摸、按摩疼痛部位),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4)音乐疗法:建立包括现代舒缓音乐、轻音乐、戏曲、古典音乐、民歌等6种类型音乐的音乐库,让患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音乐类型。患者家庭条件允许则自行下载音乐,条件不可则告知护理人员其最喜爱的曲目,由护理人员为患者下载喜好的音乐。患者感觉耳鸣明显时则带上耳机,闭上双眼开始听mp3,声音强度选择十分重要,不能太高,避免引起患者烦躁,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1.3.1焦虑抑郁情绪

于患者入院时和干预2周后进行调查,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焦虑或抑郁症状的有无或者出现的频率。焦虑自评量表各条目自评量表得分累积之和×1.25为焦虑自评量表量表粗分,标准分≥50则认为患者有焦虑情绪,抑郁自评量表各条目自评量表得分累积之和×1.25为抑郁自评量表量表粗分,标准分≥53则认为患者有抑郁情绪。

1.3.2患者护理满意度

于患者干预2周后调查,问卷内容由笔者查阅大量参考文献后制定,经过3位护理专家评价修改内容,校正后信度系数Cronbach’sα为0.857,内容效度为0.979,调查指标包括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等,总分为100,<60为不满意,60~80为基本满意,81~100分为非常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比较

入组时,2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

2.2.2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比较

入组时,2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局部红肿热痛、发热、食欲不振、张口受限或吞咽困难、白细胞增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不及时和护理不到位,易出现脑、肺部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为此,优化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一直是学者们和护理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加,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逐渐暴露出缺陷,优质护理理念就是顺应这个时代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理念。产科患者和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但是,迄今为止,关于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应用效果尚未见报道。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此,优化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意义重大。本研究发现: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分别为(41±3)分和(41±3)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9±3)分和(5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优质护理活动的开展明显优化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考虑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由于患者多担心该病对自身容貌造成影响,尤其是年轻女性患者,为此,多出现明显的负性情绪,指导患者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印发健康宣教手册,介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基本知识,开设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知识专栏,组织护患交流会,告知围手术期护理重要意义及其注意事项,能够减少患者因缺乏正确认识而出现盲目的担心和恐惧,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治疗疗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2)考虑到精神或情绪紧张会影响患者的免疫能力,免疫能力下降又影响患者病情控制,形成恶性循环,为此,全身肌肉放松训练作为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能够有的放矢地缓解患者的焦虑不安、恐惧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治疗疗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3)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兴趣和爱好选择歌曲进行音乐疗法和转移注意力法,通过音乐疗法和转移注意力法能够提高患者主观舒适感,提高治疗疗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4结语

优质护理论文篇8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患儿均符合卫生部(现卫计委)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08版)》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热,其中皮疹多出现于手掌、足底、臀部。随机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其中研究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2.4±0.5)岁。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2.8±0.6)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优质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1.2.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

科室成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科室有经验的护理人员任组员,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组长负责临床路径方案的制订、质控、督察及科室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负责实际护理过程中各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督导,有经验的护士负责具体落实与记录,及时了解患儿的每天病情变化,及时与患儿家长沟通,了解他们的疾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

1.2.2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案

在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方案前,要求护理人员查阅大量的国内外关于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的文献,并与院内外的临床专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咨询有效的护理方法,提供合理化的建议。科室内应组织人员共同学习讨论关于小儿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并发症以及病情变化特点,遵循循证医学及相关指南,按照主要诊疗工作、医嘱、护理病情变异等制定临床路径表,严格按照计划实施。

1.2.3人员培训

在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制定后,应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首先应让每位护理人员了解临床路径在小儿手足口病优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让每位护理人员详细了解临床路径表的相关内容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每位护理人员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表的相关内容按计划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以保证临床路径的严格落实,提高护理质量。

1.3疗效评价标准

患儿出院后详细记录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制定健康教育效果调查表及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其中健康教育效果调查表主要包括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几个方面,满分为100分,≥90分则为达标。护理满意度调查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操作技巧、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等几个方面,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患儿,健康教育达标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儿的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优质护理论文篇9

1.1合理选择体检套餐前台护士负责为个人体检者选定体检套餐,以往是根据年龄、性别、既往史等一般情况为体检人员制定体检项目,自实施极致化护理服务以来,进一步考虑体检人员的健康情况、家族史、个性需求、财政收入情况等因素制定符合其本身需求的体检项目,突出体现个性化。除了体现个性化还要具备合理化,对于连续多年在我院体检的体检人员,护士会根据电子健康档案,去除不必要的重复性检查,选择针对性强的体检项目,即为体检人员制定性价比高的体检套餐。

1.2科学制作体检单体检前团检单位将员工的姓名、年龄、性别、婚否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我院体检中心的邮箱。不但保证了体检人员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便利我们落实工作中的查对制度;体检导引单的制作需由两名以上护士查对,方能发放到体检人员手中。

1.3积极做好体检前宣教团检前3d,派专业素质过硬的护士去查体单位做体检前宣教工作,内容包括我院地理位置、体检项目及意义、体检前生活及饮食上的注意事项等等,以确保查体结果科学有效。每天下午培训导医护士,落实第2天体检的单位、人数、体检项目等内容,每人发放一张导医路线图,掌握体检流程及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如有Vip客户,指定专门的Vip护士提供“一对一”陪检服务。

2体检中的关键环节

2.1合理设置温馨指示牌为了加深体检人员对各科室的分布、体检流程和注意事项的了解,我们在体检大厅醒目位置和拐角处设置指示牌,以LeD屏幕的形式滚动播放,体检人员也可以在导医护士的指导下通过触摸显示屏了解到这些信息。

2.2科学处理“瓶颈”环节对于采血、彩超等空腹项目的体检高峰时段强化管理增设导医护士,及时引导并合理分流,完成空腹项目及时提供免费早餐,以免发生低血糖、晕厥等现象。遇行动不便的体检者,或是无人陪伴的老人,主动提供轮椅服务并指派一名护士全程陪同并优先安排检查。

2.3认真做好体检中宣教导医护士或Vip护士在导诊的过程中,适时进行健康知识和相关体检项目的宣教,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体检者较检项目的宣教,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体检者较愉悦接受宣教的内容,能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检查。使用规范语言,向客户传递准确的信息,在体检过程中多次对体检人员宣教,对有特殊要求的检查提前向体检人员说明,避免因沟通不利而影响检查的准确性[4]。

3体检后的延伸服务

3.1建立体检人员健康档案利用体检软件为体检人员建立完善的电子健康档案,包括个人信息、历年体检结果,便于体检人员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也便于次年体检时在体检项目的选择上能更加的个性化和合理化。团检单位,除了个人体检档案,还附加一份团体健康综合报告,以便单位全面掌握员工健康状况。

3.2设立乙肝疫苗注射联系卡需要注射乙肝疫苗的体检人员,注射完第1针后,发放乙肝疫苗注射卡并登记联系方式,下次注射护士会提前3d通知本人。卡片背面印有注射疫苗后的正常反应及相关注意事项。

3.3严格体检报告管理制度报告打印室选派责任心强的2名护士负责,按照规定3~5个工作日将体检报告打印出来,确保准确、无误并分类加锁放置。团检报告单个装订由单位统一领取;个检报告凭有效证件领取;不接受电话咨询结果,保护个人隐私。对于需要邮寄报告的单位或个人,护士建立邮寄登记本并选择有信誉的快递公司,尽快将体检报告寄出。

4结果

我院体检中心在实际护理服务工作上提出“极致化护理服务”理念以来,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体检人员满意度于2010—2012年均呈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

5小结

优质护理论文篇10

1、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加入优质护理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心理干预。妇产科患者常常由于妊娠、妇科手术等情况造成患者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心理干预计划,同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及行动,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2)健康教育。采用患者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普及和教育;告知患者手术适应证,不良反应,以及合并症等于手术治疗有关的卫生健康知识。

(3)患者均需通过硬膜外麻醉进行手术,在术前开放上肢静脉通路,对nBp、Spo2、eCG指标进行监测,术中吸氧并对跟踪监听胎心。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结束肌松后,行气管插管术并维持全身麻醉及肌肉松弛。

(4)术中护理。对患者术中血的颜色、出血量大小,以及流出血液的性状。对子宫收缩力进行分析判断,若患者子宫收缩力及子宫体积均发生异常,同患者阴道流血的颜色、性状等情况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判断,若分析结果发生异常,提示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及时向医生进行汇报,使患者尽快得到治疗。密切关注患者尿液的颜色及尿量变化:血尿者提示泌尿系统可能发生损伤,尿少者可怀疑应用导尿管对患者进行导尿时是否通畅,是否出现脱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输液药物及数量。若输液中含有Ca2+,对子宫收缩力具有一定保护力。

(5)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送入监护病房,监护6h无异常,生命体征平稳后将患者转入普通病房,转运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患者各种管路,尤其是导尿管,受压、变形、脱落或阻塞等情况发生。患者在监护病房期间,采用面罩进行吸氧,在麻醉后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前,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若患者口腔内分泌较多液体,则需要护理人员应用负压吸引器将分泌物吸净,保持呼吸道始终畅通。由于术中使用的全身物及使肌肉松弛的药物具有引发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症状的危险性,故需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时候受到抑制。

(6)指标观察。密切关注BBp、eCG,Spo2以及体温变化。若Spo2<94%时,需要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若患者出现口唇苍白无血色,大量虚汗等症状,这是发生休克的先兆,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对症处理。若患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要、极降血压,对症处理,同时还与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患者出现子痫。

(7)疼痛护理。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进行护理:①随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掌握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状态;②普及妇产科手术或分娩相关事项,耐心解释成瘾及副作用等问题,消除患者对手术或分娩疼痛的恐惧,重视患者疼痛反应,鼓励患者对疼痛的积极表达,减轻心理负担;③保证术后伤口清洁,避免发生疼痛、出血、肿胀、感染或渗液等情况发生,需积极对症处理,如引流、消毒等;④指导患者正确的休息、咳嗽及上下床方式,取健侧卧位或半卧位,缓解由于腹肌张力造成的手术切口疼痛;⑤术前预防性应用阵痛药物,术后疼痛呈进行性加强状态时,可通过肌注哌替啶来镇痛。

1.2指标评分

患者出院前,需填写两份调查问卷,分别是SaS及SDS,根据问卷结果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判断[5],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SaS、SDS评分以及心理情况数据差异应用方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计量资料应用检验,当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

2.2护理前后两组生存质量对比见表2。

2.3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各项指标比较见表3。

3、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护理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自从我院在常规护理工作中加入优质护理进行干预,使我院护理工作得到了显著提高,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广泛好评,对我院护理工作满意度逐渐上升,这对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的继续开展带来了更大的动力。患者到医院就诊是基于对医院的信任,且护理服务对于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要求护理人员了解甚至熟练掌握本科室相关疾病及合并症相关医学知识,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对治疗的信心。临床护理工作中,熟练的操作可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提升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故护理人员应虚心向有经验、专业素质过硬的护理人员学习,学习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技巧及经验,学习可在临床上应用到的穿刺相关技巧及经验,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还应重视基础护理知识,可通过阅读专业书籍等方式来提升。此外,基础护理工作应引起更高的重视,将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每个患者都由责任护士为其提供全程护理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体会到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带来的专业及信心。我院还针对科室内需卧床休养的患者实际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培训教育[8],让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如何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如何为患者正确叩背的方法、如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内容。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在常规护理模式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在护理前后差异比较明显(p<0.05)。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护理组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