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识字知书识字知书的意思
shízhīshū

识字知书



识字知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有文化知识。

出处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例子一百多代表中,‘识字知书’的很少,可是穿着倒还不错。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五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zì zhī shū

注音ㄕˊ ㄗˋ ㄓ ㄕㄨ

繁体識字知書

感情识字知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识文谈字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的意思解释、识字知书是什么意思由组词百科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亲上作亲 亲戚间再结姻亲。
地地道道 真正的,够标准的。
后继有人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物阜民安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酒囊饭袋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枝对叶比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色飞眉舞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犀牛望月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断断续续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遁世离俗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不僧不俗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天之骄子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明争暗斗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牛口之下 借指卑下的地位。
连编累牍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火烛银花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倦鸟知还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羊质虎皮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古往今来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牛骥同槽 见“牛骥同皁”。
清风劲节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凌云之志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叫苦不迭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圆凿方枘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薪尽火灭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主人翁 当家作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