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7:06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1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江苏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江苏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江苏各地区都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主要取决于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的发展。

一、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高职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业与产业不够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与岗位需求不够吻合、中高职课程体系不够贯通、课程内容不够衔接、中高职衔接管理工作不够规范等。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学衔接的关键,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课程内容重复。中高职院校缺少有效的沟通,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如中职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与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都开设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液压传动、电工电子基础等课程,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

2.基础课程薄弱。中职学校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现象,使得很多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弱,升入高职后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困难,尤其是数学、物理、英语等基础性课程。

3.技能训练重复。高职院校技能训练定位低,中高职较多实践训练项目相差不多,存在重复训练的现象,甚至造成高职与中职实践技能课程“倒挂”的现象。

因此,迫切需要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建,切实解决上述实际问题。

二、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1.岗位需求分析及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江苏省等长三角地区,通过多种渠道,深入了解中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企业用人需求及学校培养现状。全面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深入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情况及对中职、高职毕业生素养能力的具体要求,着重对中、高职毕业生从事机电产品和机电设备的设计、操作、装配、测试、质检、维修、销售、技术服务和经营管理等工作岗位的初期定位及迁移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如表1:

表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岗位

2.职业岗位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及能力结构分析图如图1所示:

图1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结构分析图

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出发,确定中高职教育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在中职阶段应重点掌握普通机床加工、机电设备的简单安装、中级维修电工等基本技能,应注重特定岗位的熟练操作能力训练,学生凭借中职阶段掌握的技能,既可直接从事相关的操作性工作,又可为高职阶段的能力提高打下扎实基础;高职阶段重点培养先进设备的运行、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控制程序的编制、高级维修电工、设备开发等能力,还要掌握相当的理论知识,学生通过高职阶段学习,既可提升单项技能,又可使这些技能得到综合运用,使之具备从事机电复合型高端技能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学生从某一具体岗位到整个职业生涯,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结构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衔接框架。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搭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框架,如图2所示。

在人文素质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身心素养、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在职业素质方面,课程设置由浅入深,中职课程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方面注重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掌握基本职业理论、训练基本职业操作能力;高职课程注重技术分析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工作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实践性。根据中高职两个阶段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建课程体系,规划教学内容,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从而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上,做到既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又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

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基础技能的实践为主,以能力拓展为辅,注重基础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以专业核心课程和高级技能实践为主,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图2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框架

2.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课程体系结构总体分为中职主干课程和高职主干课程两个层次,其中,两个层次中的衔接课程在中高职教育阶段对接设置,中级工要求的相应知识与技能就是专业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课程设置体现能力和知识的提升,各模块有相应课程完成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如autoCaD与三维CaD,机械基础与机械设计基础,pLC(一)与pLC(二),电工工艺与技能与电气控制技术,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与机电设备维修等在课程上形成中高职衔接,形成中高职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提升。主体部分有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岗位能力课模块、专业综合能力模块和职业能力拓展模块五个模块式的结构。

图3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

3.课程模块设置内容。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置课程模块的具体内容。(1)基本素质课模块是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设置的含德育、体育、文化基础在内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文化基础课程和德育、体育、政治经济类和公共选修课程,尤其是数学、物理两大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习的重要基本保证。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因此,首先在招生时要对文化课程中数学、物理成绩提出最低要求,其次可以通过入学后的测试,是否达到中高职专业学习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建议通过补习等方法,弥补不足。

(2)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是以职业岗位共同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构建的课程。为后续专业岗位提供支撑作用,既避免了专业基础课程的重复,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中职开设二维autoCaD,高职开设三维CaD。所有专业基础课都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3)专业岗位能力模块。模块是从岗位职业能力提炼的反映职业特性的技术性课程。这些专业核心技术课程,都安排在高职阶段以企业典型任务为载体,完成工作项目为课程目标,按照工作任务设置教学项目,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企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4)专业综合能力模块。中职阶段培养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包括认识实习、车工实习、钳工实习和中级维修电工实习,完成中级维修电工的职业技能考核;高职阶段培养高级技能和创新能力,包括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高级维修电工,并完成高级维修电工的职业技能考核;最后是毕业设计、毕业综合实习和顶岗实践,实现中高职实践环节的无缝衔接和职业能力的循序提高。

(5)职业能力拓展模块。职业能力拓展模块主要开设职业拓展岗位,中职阶段开展机电产品采购与销售,高职阶段开展产品质量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四、中高职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策略思考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架构是基础,课程内容的衔接是落脚点。整合优化课程目标,实现中职操作性和实用性目标与高职技能性和创造性目标的衔接;必须解构和重构课程内容,整合中高职的教学资源,避免教学内容重复,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中高职教学有效衔接。加强专业岗位职业证书的管理,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证书及相关技术证书是衔接的标准。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任务为中心,以机电设备产品的分析设计为载体,将相关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技能资格认证要求、龙头企业培训内容等有机地嵌入到课程中,按照学生职业素质贯彻全过程,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层次递进的发展规律,构建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为依据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保证中高职职业教育的顺利衔接。

参考文献:

[1]刘大勇.职业能力导向的模具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广东教育,2012(5):13-14.

[2]李英欧,阳丽.机电类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8):127-128.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2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教育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b)-0220-03

《国家中长期教育1985年我国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高职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我省就提出了对口单招的入学制度。2011年江苏省又率先实现注册入学制度,注册入学制度是指学生在申请入学时经过一定的程序直接录取的制度,注册入学类型分中职注册和普高注册,中职的学生升入高职无需参加对口单招考试,普高的学生升入高职无需参加高考。中、高职衔接的相关问题研究迫在眉睫。

促进中、高职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必须开发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职业能力研究是构建机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定职业能力标准、获得技能点、知识点、能力点的前提和先决条件。研究中高职机电技术专业每个岗位所要完成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为下一步中高职机电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课程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该文案例选择,中职学校为扬州市邗江中专机电技术专业,高职学校为扬州市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1中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群分析

(1)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群分析(注本部分内容来源于扬州市邗江中专学校机电技术专业)中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自动化设备和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营销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撕透谖蝗悍治觯ㄗ⒈静糠帜谌堇丛从谘镏萁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在机电及其相关行业和企业从事机电设备操作、机电产品组装、调试、维护及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专业实践能力,并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中、高职机电技术专业特点

2.1专业复合性强

机电一体化技术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目前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

2.2专业硬件投入大

无论是中职的机电技术专业还是高职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硬件投入都比较大,一般学校需要配套:电类实验实训室、机类实验实训室和实习工厂。电类实验实训室需要电工、电子、传感器、单片机、pLC、伺服系统等设备;机类实验实训室需要常用机械设备模型、液压、材料等设备;实习工厂需钳工台、普通机床、数控机床、以及校企合作单位捐赠设备等设备。这些设备都需要学校很大的投入,硬件的投入才能保障基本的教学质量。

2.3专业对教师要求高

专业需要电类和机械类的教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还需要针对新兴技术教师,比如,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光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知识教师。同时中高职专业都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前的要求教师具备讲师职称又要具备工程师职称,现在的要求教师具备讲师职称又要具备技师证。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保障了专业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2.4专业面对就业岗位广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应用领域广泛,就业岗位群大,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应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机电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改造以及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从事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与实施、工装设计与实施、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等工作。

3中高职机电专业职业能力的研究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一般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基本职业能力是指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所必需的能力。按照职业工作的层次递进规律,将岗位认知、工作任务执行、工作改进和创新作为基本职业能力的4个逐步递进的层次[1]。关键能力是学生在以后工作中,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能有继续学习,不断进步来适应新岗位的能力,关键能力范围要大于基本职业能力。关键能力要求学生具有机电专业关键能力、方法关键能力和社会关键能力。

根据“中职机电技术专业调研报告、“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中、高职机电专业岗位任务和能力”等内容分析,以及我国机电行业标准和中、高职职业教育实际,并参阅了“美国终身学习制度”“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德国双元制”,分析出机电专业的职业能力,见图1。

4中高职机电专业职业能力的异同性

通过中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群、专业特点和职业能力的研究3个方面,总结出中高职机电专业职业能力的异同性如下。

4.1职业素养的不同

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大多数为未成年人,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建立阶段,心理成熟度不高。学生在初中阶段无任何职业素养的教育,缺乏职业意识,专业思想不稳定。学校应该更为注重学生的“成人”教育,着重解决中职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认清自我的性格特征,从而确定是否符合职业发展的需求,为进一步树立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打下基础。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经过3年的中职或高中培养,思想相对成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办学,共建专业,营造和工厂工作环境相同的真实职业情境,提升了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水平,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由“成人”向“成才”方向发展,进一步培养高职学生隐性的职业素养。

4.2技能成熟度的不同

根据表1所示,分析出中职机电专业学生由于到职业学校学习时间较短、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学习适应性及将来面对的工作岗位等方面的因素,其技能C书等级为四级(中级工),技能等级低、工种范围窄,为后续的工作或学习打下了基础。根据表2所示,分析出高职机电专业技能成熟度相比中职学生有一定的提升,部分技能证书等级为三级(高级工),工种类别也较多,高职机电学生由于工作岗位范围广、要求高,对其职业技能要求更高。通过比较中高职机电专业学生技能发展的可持续性,其工作岗位由单一的装配工转向复杂的安装调试及售后维护工种,职业技能要求必然由中级工往高级工方向发展。

4.3职业能力的深度不同

中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中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深度不同。中职主要培养经验层面的职业能力,而高职主要培养策略层面的职业能力,策略层面的职业能力主要体现技术应用能力、统筹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2]。中职学生职业能力从无到有,是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比如机电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经验的积累,而高职的要求更高点,在具有机电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经验的基础上,要往策略层面发展,要具备技术工人、车间主任等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

4.4创新能力的不同

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创新”,特别是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一直提倡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发展,创新能力是关键。目前中、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很不足,问题出在一个方面社会对中高职学生培养创新性有偏见,多认为中高职培养的工人和蓝领,创新能力培养应针对本科和研究生;第二个方面中高职学校的教师创新能力不足,教师还是传统的概念,立足于上好每一节课,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不够,特别是中职教师;第三个方面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中职阶段由于学生心理发展相对不成熟,各中职学校管理过于严格,忽视了学生创新潜力培养。高职阶段应以多元化的管理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差异性,需要相应的学习根据学生的职业能力特点,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培养出人才符合“金字塔”规律,特别是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3+4”培养模式;对比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对专科层次以上人才的需求度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2年,江苏省着手试点“3+4”七年一贯制项目,即3年中职与4年本科分段培养人才。“3+4”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本科层次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对于江苏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3+4”是一个新生事物,通过其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可以更好地明确“3+4”人才培养模式的独特性,并从传统模式中获得经验与启示。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

(一)三年制中职培养目标: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三年制中职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为主,要求学生能够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岗位;有健康的体魄与较高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例如,三年制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描述为:“培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生产线安装、调试、运行、检测、维修及营销等工作,有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

(二)五年制高职培养目标:技术技能人才

五年制高职在三年制中职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一定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会操作,还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能运用于实践。因此,五年制高职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有较高综合能力,能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例如,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描述为“: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的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与操作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检修与技术改造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3+4”人才培养目标: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国内高等院校对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及探索,“3+4”就是其中之一。“3+4”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职与本科阶段有更为具体的培养目标。例如,“3+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符合电气工程领域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乃至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的,具有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工程能力的,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电气自动化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后5年左右在相关领域企业的生产、研发、质检、管理等部门担任管理及技术骨干”。其中,中职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面向智能装备制造业,培养具有基本的文化知识、会学习、会创新,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理、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需够用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与中级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本科阶段培养目标为“培养符合电气工程领域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乃至区域经济建设需求,既有本科层次专业理论、又经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电气自动化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面向的比较

(一)三年制中职职业岗位:注重基础操作

三年制中职的职业岗位主要是基础操作性的,对理论知识要求不高。例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与产品维修、自动生产线制造、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设备管理员以及营销员等。

(二)五年制高职职业岗位:注重技能形成

五年制高职的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略高。例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机电产品或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修、质量检验等工作,还可以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机电设备的改装、生产现场的技术服务等工作。①

(三)“3+4”职业岗位:注重技术应用

“3+4”的职业岗位对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宽专业口径、深化专业生产管理开发、设计及研发创造能力有一定要求。中职阶段学生的职业面向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制造及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维修、质量检验,电气自动化设备及产品的营销、生产现场技术服务、电气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改装以及相应的电气设备的维护、生产等企业、供配电等相关行业。本科阶段培养学生的电气生产及技术管理、设计、研发、建设维保、质检及销售的工程应用能力,毕业时学生具备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优势将会更明显。

三、课程体系的比较

(一)三年制中职课程体系

三年制中职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组成,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确定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其中,公共基础课有文化课、体育课、德育课等,专业技能课有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与专业任选课,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开设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维修、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以及机电产品营销等专业技能课程。除了专业课程学习外,学生还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内外实训,最后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操作技能,为未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二)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

五年制高职的课程体系也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组成,与三年制中职课程体系有所不同的是在课程开设数量、课程内容难度与深度上都有所增加。例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课有机械识图及CaD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装调技术、机电设备管理技术等。

(三)“3+4”课程体系

“3+4”强调前3年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并突出其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后4年强调更为宽泛的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衔接,形成七年一贯制课程体系。3年中职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突出技能的形成与实际应用,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组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养,达到本科学校的入学要求,将通识课程中的几门课程称为接口课程,定为核心基础课。与本科学校共同协商,加大课时,加深内容,考核由本科学校主导。专业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构成,主要培养学生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专业技能。4年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将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设计与应用能力、创新素质融为一体,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通过七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培养,前3年突出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并夯实学生基础,后4年将理论与实践深入融合并进一步深化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实践技能、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四、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对“3+4”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完善“3+4”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的制订对“3+4”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必须明确培养目标的规格,完善培养方案的各方面内容。“3+4”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可由本科学校牵头,本科学校、中职学校、相关行业企业、教育专家共同参与。例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3+4”中职阶段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健康的体魄与心理,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升入本科学校继续学习的必要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同时取得中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证书,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本科阶段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控制仪表、过程控制、电机拖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在工业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机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开发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3+4”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明确中职与本科学校各自的培养目标、教学过程的安排有重要作用,为“3+4”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明确了方向。②

(二)制定“3+4”课程标准,保证教学质量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重中之重,是中高职衔接的落脚点。为了保证课程的顺利衔接,中职与本科学校必须共同制定“3+4”课程标准,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3+4”课程标准的制定要因专业而异,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来制定,中职与本科学校按照同一个课程标准分段实施。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还应取得行业企业、教育专家等主体的帮助,不断完善课程标准。多个主体共同参与课程标准制定,对于中职与本科学校合理的教学分工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课程标准的落实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学校对“3+4”试点班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进而不断完善课程标准。

(三)确定“3+4”考核机制,科学评价方式

“3+4”中职阶段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由中职学校组织评定,期末考试的文化课可采用全市统一命题的方式进行,专业课可由中职与本科学校共同组织命题。3年中职的学业完成后,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才能顺利转入本科学校继续学习。一是学生所学课程必须全部合格,按时完成规定的最低学分;二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相应的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三是学生必须参加本科学校组织的转段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转段。考核机制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教师了解教学实施情况,对提升“3+4”的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四)建立“3+4”教师培训制度,优化师资队伍“3+4”班级与普通的中职或本科班级有一定差异,为了保证“3+4”班级的教学质量,要建立“3+4”教师培训制度,优化师资队伍。首先,应成立“3+4”专门的教师课程组,按照专业分类,把所有参与“3+4”教学的教师集合在一起,共同讨论教育教学问题。其次,中职与本科教师应互到对方学校交流学习,了解合作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所遇到的困惑、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等。最后,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学校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提升学历,提升专业素养。

作者:黄小璜杨燕柳铭单位: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注释]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4

关键词:能力为本位课程体系中职机电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48-02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领域的生产、服务单位,培养能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修、生产运行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中职教育的鲜明特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应当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必须按职业能力的要求来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实行综合式、模块式课程结构模式,按岗位确定能力,按能力确定课程体系,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同步,课程开设与科技同步,教学设备与硬件换代同步,运行机制与市场变化同步。根据当地产业结构的特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探索陕西省机电行业的岗位对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在技术能力及职业素质方面要求,完善中职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以企业需求拉动培养的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高水平职业素养的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

一、学生就业岗位分析

以职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依托陕西省多家企业的机电行业背景,对企业人事部门、企业一线工程师、操作人员、就业学生等进行多方面的广泛调研,参照陕西省职业资格认定要求,确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主要岗位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对应关系情况如表1所示。

二、机电类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

机电行业现已成为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随着产品设计与制造工艺水平的发展,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群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制定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当突出以下几点:

1.计算机技术大量应用于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加工中,学生必须具备应用CaD/Cam软件的初步能力;

2.机电类产品制造中,越来越多采用自动化设备,毕业生应初步掌握自动化技术的能力;

3.产品制造朝着追求最佳寿命周期费用方向发展,因此,要求毕业生不仅要熟悉制造技术,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经济头脑;

4.行业分工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因而,要求专业教学中采用模块式教学,形成各专门化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5.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机电技术不断进步,毕业生应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能力的培养要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突出实用性、先进性和专向性;主要应具有以下职业能力:初步具备机电装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初步具备数控加工的编程、操作、调试和维护的能力,获得具备本专业相应工种的技能操作技术等级证书,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CaD/Cam应用的初步能力,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的初步能力,具有从事专门工作安全生产、环保、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优化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式教学

在确定了企业对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及根据我校机电专业毕业生从业的实际情况,将机电专业教学计划综合后分为三大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和岗位综合能力应用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个子模块组成,其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

四、机电综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

1.设置综合课程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训”还是“先实训后理论”的中职课程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因为它们都割裂了学科与技术的密切联系,没有注意到技术的综合性。正确的中职课程设置应是“理论与实训融合”的课程体系。经过广泛调研,我们确定以加强机电系统整体观念和就业能力,改革机电专业课程。即压缩机电专业理论基础课程,新开设一门专业综合课程。将传统机电专业的几门主课筛选重组,删减了不实用的理论和繁琐的公式推导,通过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减少课程内容重叠,增加一些生产实际范例,以及实践教学与实训内容,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

2.结合专业知识,编写配套综合教材现行的机电专业教材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需要。教材应从整体上安排机电专业的知识体系,实行综合教学使各分科知识有一个合理的比例,适当降低理论性,广泛挖掘工程应用实例,重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还要反应科技新成果,使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3.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中,必须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根据课程章节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工作岗位培训法等等。在充分利用原有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VCD播放设备、计算机软件等的基础上,再增加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4.重视课程的过程性评价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实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评价等几方面评价相结合。逐步推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课程评价模式。

五、结束语

几年来,我校在机电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机电专业毕业生很快能够适应就业岗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使教师队伍受到很好的锻炼,整体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5

   论文摘要:根据国家整体规划,胶东半岛蓝色经济圈已经进入快速建设期,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在本地区也将迎来一个高峰期。本文对其专业人才需求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根据本校及本专业现有的师资力量,提出了建设“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方案。在本文中,确定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总结了“1.5+0.5+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及“双证融通”式课程教学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机械、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技术,也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随着山东省大力推进半岛制造业基地暨北部沿海经济产业带建设,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黄金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以及汽车、手机、电脑三大产业集群均进入了快速膨胀期。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提升,最显著的标志是采用大量的自动化生产制造系统取代了传统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生产方式。

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学科有机结合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食品、医药等行业。可以说,任何产品只要投入工业生产,就必须采用自动化生产制造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否则将没有市场竞争力,而自动化生产制造的核心技术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因此加速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山东省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但一方面,企业难于招聘到合格人才,另一方面相应毕业生感叹就业困难,工作难找。分析原因是供非所需,高职院校内部在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应依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服务地方经济,并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1根据半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确定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对山东省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和胶东半岛大中型机电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的基础上,归纳出半岛经济发展急需的三种职业特色鲜明的机电类就业岗位群,分别是食品灌装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生产与维护,电子组装工艺操作。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包装和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带动了食品灌装、包装设备的飞速发展。自从我省做出重点发展食品产业群的重大决策以来。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对灌装生产线人才的大量需求早已初见端倪。

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的核电和风电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山东在半岛沿海地区规划了海阳、荣成、乳山三座核电站,并计划在“十二五”末全部投产发电。同时山东地处东部沿海,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各大发电集团竞相在山东沿海地区修建风力发电厂。这使得山东省核电、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可以预见随着山东核电、风电产业发展的推进将需要大量掌握核电、风电相关知识的装备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现代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子应用技术发展的不断需求,电子组装技术在真个电子整机装配加工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胶东半岛在发展电子信息与家电产业集群的同时,电子组装技术备受关注,据调查分析,电子组装技术产业的人才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在未来需要众多电子组装技术人才满足企业生产需求。

我们通过以上市场调研,制定了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食品灌装生产线的运行与维护、新能源装备制造的生产与维护、电子组装工艺操作。

2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胶东半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1构建“1.5+0.5+1”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实施“2.5+0.5”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中两年半在学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最后半年赴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为地方企业量身打造而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化人才。因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势在必行。“1.5+0.5+1”正是贯彻分方向教学并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一种教学新模式。1.5是指在新生入学后在第一到第三学期,学习基础类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技能核心模块,在这样一个公共知识平台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从事机电类岗位的基本能力。0.5是指在第四学期进行专业拓展能力模块的学习,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意向自行选择三个就业方向的一个,进行该方向一系列知识和技能领域的学习。1是指在最后一年,学生根据各自选择的专业方向到对口的企业进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并顺利完成顶岗实习。

2.2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分方向教学的课程学习中,部分课程专业性强,如没有合适的实训载体,学生难以实际掌握该专业技能,因而在合作企业的帮助下建设了两个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在这里实现了部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实际操作为载体。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得到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并有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课程的部分授课任务,使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实现了“零距离”接轨。

2.3实行“双证融通”式课程教学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而国家在长期对各行业生产一线和生产过程职业技能的总结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各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所以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课程内容的重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这种以“双证书”为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后可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学校期间可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证书和机电一体化技能认证。

3结语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科学定位。通过对胶东半岛人才市场需求的深入调查研究,培养特色鲜明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仅契合高职院校的服务定位,而且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

参考文献:

[1]李宏.构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4,12.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4)32-0022-03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决定着中职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也反映着中职专业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质量。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推进专业课课程改革是提高中职办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专业定位――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

明确专业定位是推进专业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总结中职办学实践可以发现,一个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定位的依据就是相关产业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需人才的专门化方向与标准,也就是区域化、校本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南通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濒海靠江,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受益于周边地区,尤其是上海和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南通地区的工业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海洋工程、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这一变化使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区域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带来精细化、智能化的行业分工,在机电行业,原先以数控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技术、机电设备装配与维修等为主要专门化方向的分类已经被现代化的工艺流程和智能设备生产制造业重新整合,基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的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基于这一变化,南通地区中职机电专业的定位应由过去以培养加工制造类人才为主调整为培养三个方面人才:数控加工技术专门人才,以满足精加工生产需要;机械制造加工产品检测、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机电设备特别是智能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方面的专门人才;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专门化人才。

二、课程设置――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引领

课程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最主要载体,直接反映中职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任务之一就是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优化和调整,包括专业课主干课程的设置、教学课时的确定、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学习强度的安排。从中职的办学方向来看,这些内容都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上的。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下进行专业课程优化,提高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吻合度。以机电专业为例,依据南通地区产业发展的特点可以对专业课程进行如下优化,见表1。

三、教学内容――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

通过产品或项目来整合知识技能,重新组织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可以满足学生专业与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改革教学内容,可以按照职业发展的一般能力要求对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确保学生达到既满足职业生涯需要,又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的基本文化知识、方法及心理素养等;以关键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理论够用的基本要求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增加实用操作类知识,构建起宽基础的专业课程模块;增加职业群课程所占的比例,按技能过硬的基本要求,以就业(上岗)为主要目标,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构建职业群模块。

专业教学内容的确立,首先要进行机电专业领域职业群、工作任务分析,形成机电专业能力素质体系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对机电专业群链各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筛选,确定典型产品或项目作为机电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现专门化方向。

四、教学模式――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

南通地区是油泵的重要生产基地。如n761-15油泵是一家企业的新开发产品,该产品主要分为机油泵盖、机油泵体、轴和齿轮四个部件。学校可以围绕这四个部件开发项目课程,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等专业课程、实训课程融入这四门项目课程中,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实行项目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一方面,学校聘请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到课堂(生产车间)现场指导,让学生感知、掌握专业生产技能。另一方面,营造情境式的学习课堂,学生通过岗位轮换,体验不同的工种岗位,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岗位适应性。

五、评价机制――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参照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其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即中职学生能否适应区域机电企业的用人需求。

建立专业课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确立专业课程评价的实施基础。南通市通州区有机械商会,中职学校可以联合机械商会建立起人才培养的市场跟踪机制,根据企业反馈的毕业生工作岗位适应与发展情况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对接行业企业生产管理体系,变革专业课程学习评价的标准。一是以产品(服务)的生产标准来对接学生的学习作业规范,并采用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明确的质量表述用语来评判;二是以员工的企业标准来对接学生的学习纪律规范,以改良版的5S管理体系进行学习现场管理;三是以经理的创业标准来对接学生的学习创新发展,不断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

六、专业拓展――以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

所谓专业拓展,就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细化中职机电专业门类,开发出适应企业生产需求的机电专业专门化方向。与以往相比,南通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企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又使得机电产业分工更为细化,一些新兴、主导产业分布于多个行业,机电专业人才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开发出更为适宜的专门化专业方向。

以南通市为例,目前模具加工与制造专业因其较强的劳动强度正在向其他地区转移,学生专业学习的意愿不高。近年来,南通地区承接上海及苏南等地产业转移,加工制造类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加工设备的数量迅速增加,设备的生产性能逐步更新,加工机械零件的精度、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对人才培养有了新要求。同时,随着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楼宇智能管理专业成为机电专业需要关注与大力开发的重要方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区某些传统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又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以不锈钢加工产业为例,其产品早已不是人们原有意识当中的不锈钢生活器皿,其产业群链已经延伸到大型的建筑装饰、广场等公共场所的艺术形象等领域。机电专业毕业生进入相应企业,可以是车间生产一线的机床加工工人,可以是产品工作室的普通设计员,还可以是在工地现场进行施工、美化的技术员。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机械加工技术,还要掌握CaD辅助设计技术,以及建筑施工的一般性常识与技能,甚至还要具备美学基础。

参考文献: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7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电气自动化职业岗位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152-01

早在教育部【2006】16号文件中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做”一体化、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高职院校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河南、山东、江苏等7省市的索尼、西门子、新飞电器、宇通客车、济钢集团、开封火电厂、广州索尼等27家企业进行现场调查,调研分析表明,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生产技术与管理规范的应用与运作,如高新电气设备的维修人员、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维护人员、高新技术控制设备的操作人员等高技能的操作人员,大中型企业的厂级管理人员和技术干部等。

1“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基本认识

“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1)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

(3)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仿企业架构管理模式搭建班级管理模式,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4)处理好三个不同层面的关系

学校:理论与实践(搭建工学结合模式平台)。

教师:教与学(教师指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学与做(以做为主,做中学,学中做)。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在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教学中,将课堂设在实训室,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项目为载体,按项目的实施过程开展教学,通过边教边学、边学边练、学做合一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2.1以岗位和职业资格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

(1)岗位分析

从事岗位:电气维修、自动化仪表及系统安装与调试、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调试、高低压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变配电室值班等。

技能证书:电气工程师、维修电工、电工上岗证、电气设备安装工、单片机工程师等。

(2)专业定位

服务面向:制造业、流程工业、电力行业、新兴产业等。

就业部门:机械制造公司、自动化仪表公司、自动化系统公司、电气安装公司、电器设备公司、电力公司

就业岗位:电工维修、电机拖动系统设计与检修、自动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高低压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变配电室值班等。

岗位证书:电工上岗证、维修电工、电气工程师、单片机工程师等。

(6)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足够专业知识,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3.2依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

(1)知识结构及标准

①了解国家的基本法律法规,会运用相关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②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③掌握电路、数电技术、模电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④掌握autoCaD电气工程制图、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pLC应用系统设计与安装、成套电气控制柜总装等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及标准

①具有获取本专业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自学能力;②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及电子测试仪器仪表;③会熟练使用autoCaD绘制并识读机械零件图及电气工程图;④能胜任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⑤能胜任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改造等工作等。

(3)素质结构及标准

①具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②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③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④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4)专业技能及认证

本专业毕业生在获得一种对就业有实际帮助的国家职业资格技术等级证书外,还须获取本学院自己组织的本专业的精湛技能证书。

3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关键时期,部分高职院校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化课程的实施,可有效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容易,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能够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程宜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4-96.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8

关键词:企业办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如何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提出了五个对接平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是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本文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校企共建专业、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和校企文化互融等内容的大量研究与实践,凝练了“两车间、三领域、三证书、五段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破解难题,实现高职教育的“五个对接”进行了探索。

一、“两车间、三领域、五证书、五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两车间、三领域、三证书、五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校企合作办学形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指导下,对基于企业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凝练,“两车间”是指学校“教学车间”和企业的“生产车间”,“三领域”是指文化基础领域、专业核心领域和素质拓展领域,“三证书”是指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和素质拓展证,“五段交替”是指学生的五个培养阶段分别在校内“教学车间”和企业的“生产车间”交替进行。如下图所示。

“两车间、三领域、三证书、五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主要任务,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包括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和校企文化互融等主要内容,是对实现高职教育“五个对接”的一次探索。

二、实例: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现状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由国有大型企业——湘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电集团)主办,其前身为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总厂艺徒训练学校,有71年办学历史,是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对接产业,工学结合、破解难题、提升质量,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从劳务输出主导型向促进地方产业型转变,从规模发展型向内涵发展型转变,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2.“五措施”推动“两车间、三领域、三证书、五段交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创新企业办学基础上的校企共同体,实现职业教育融入地方产业发展。为破解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关键时期遇到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僵化、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法规政策缺陷、政府行为缺失等瓶颈问题,结合“企业办学、校企融合”独特办学优势,积极探索企业办学模式下的校企共同体,创新校企一体化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在企业办校的基础上,学校以重点专业为切入点,着力探索与实践校企共同体的体制机制改革。依托电机与电器、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与安装、机电一体化三个重点专业(群),分别与湘电集团下属分公司——湘电电机事业部、湘电风能有限公司、湖南海诺电梯有限公司开展深层次、紧密型的战略合作,先后建立湘电电机学院、湘电风能学院、湘电海诺电梯学院等三个校企共同体,强调校企“双主体”合作模式;校企共同体(二级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理事会的领导与监督下,校企双方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由湘电集团牵头,项目组先后参与制定了《校企共同体管理办法》、《校企共同体机制实施办法》、《校企共同体理事会制度》等多个校企共同体实施办法,通过制度保障,机制约束,确保校企双方利益,解决合作中的普遍问题。为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学校与3个校企共同体企业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强调在校企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处处以企业为中心,全过程凸显企业的主体地位。

(2)校企共建专业,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在校企合作办学形式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指导下,依托湘电集团,立足长株潭,面向湖南,辐射全国,学院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以新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湖南现代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

首先,由湘电集团公司领导带队,组织学校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与安装、电机与电器、机电一体化等5个重点专业对湘电集团及下属11个单位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业调研,学校与企业签订了22份共建共享的“产学研实践基地”协议,撰写了5个内容具体的专业调研报告,充分利用了企业资源,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的对接。

在专业调研基础上,校企共同凝练了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与安装专业“系企融合、双线并行、三层递进、五段交替”、电机与电器专业“双融通、五位一体”、机电一体化(电梯方向)专业“产教五对接,工学九结合”等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企业职业标准,校企共同建设“三领域、三证书”课程体系,各个重点专业按照“企业专家提供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教育专家选择典型工作并归纳整合职业行动能力——企业专家确认典型工作和职业行动能力——教师对典型工作和职业行动能力进行教学论加工——校企专家共同确认课程体系”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在“三领域、三证书”课程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学校与湘电集团下属单位(电机事业部、湘电风能公司、湘电莱特公司、湘电物流公司、湘电海诺电梯公司等)开发了“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导向的进阶式专业课程体系”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紧扣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校企共建“两车间、五段交替”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在校内“教学车间”和企业“生产车间”的“五段”来交替实现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引入第三方评价和企业评价,校企共同建设了“五评三查一考核”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3)校企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巧匠”对接。充分利用企业办学优势,提出了以专业为单位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模式。即:1个专业由至少1名技能大师或教学名师、校内和企业的专业带头人2名、校内专任教师团队和企业教学团队(或管理团队、或技术团队、或车间团队)至少2个团队组成。打破传统的企业兼职教师个体聘用方式,各专业分别以“管理团队、技术团队、车间团队”成建制形式从企业的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聘请“企业教学团队”。制定“专任教学团队”和“企业教学团队”(或管理团队、或技术团队、或车间团队)建设规划,创新了教学团队组织管理模式,构建了以校企“双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企业生产车间为载体,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协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实施了“聚合”工程,建立了“专业教师”与“企业巧匠”身份互换制度,落实了校内“骨干教师”与湘电集团“能工巧匠”“一对一”结对,建成“结对共聚”的专业教学队伍,实现学校“教师”与企业“巧匠”对接,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4)校企共建“工作室+两车间”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从湘电集团引进了学校杰出校友、部级技能大师董日中,在学校建立了“董日中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上建立了“董日中大师空间”。建立“教学车间”和企业“生产车间”配套的风电、电机、汽车、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五大实训中心、54个实习实训室为主体,22个“产学研实践基地”挂牌企业为依托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车间”模拟企业生产车间,由湘电集团投入设备,建立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技术标准;同时通过网络实景课堂,将车间工作情境引入专业教学,将湘电文化融入到校园,实现了产学一体化、学生员工一体化、教室车间一体化、教师技师一体化、作品产品一体化教学模式。紧扣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校企共同构建基本技能、综合技能、替岗能力有机结合的“三层递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五段交替”教学来实现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实现教学与生产的对接。

(5)校企共育文化,实现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搭建“企业家论坛”(侧重管理内容)、“专家论坛”(侧重技术内容)、“大师讲坛”(侧重操作内容)、“校友讲坛”(侧重创业内容)的企业文化融入平台,实施了“湘电力道文化”进课程的文化融入机制,开发出《力道文化》课程,开发出基于“职教新干线”的《力道文化》网络空间资源课程,形成了在学校宣传栏中展示湘电集团技术能手(如国家技能大师董日中、牟密等)风采的定期宣传机制,实施了校企定期进行交流的制度。在制订的“订单班”建设管理办法中,明确了“订单班”以企业名称命名的管理规划。

校企共同建设“教学车间”,融入了湘电企业文化元素,在“教学车间”的墙壁上张贴湘电集团的厂训:“严谨、创新、感恩、自强”和企业的各种文化标识,用湘电力道文化的精髓激励学生;“订单班”课堂的第一讲必为《力道文化》课;“订单班”学生必须穿戴企业车间的工作服才能进入学习场所。借鉴湘电集团“6S”管理经验,校企共建的“教学车间”实施“6S”管理。

3.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成效与应用推广

学校经过三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了专业建设。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学校与企业建立了22个“产学研实践基地”,开办了“订单培养班”29个,订单培养学生总人数1438人,占在校学生人数比34.5%。近两年,学校获得省特色专业2项,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培训)基地1项,全国机械行业创新专业2项,省技工院校精品专业1项,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发展项目2项,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项,校企共同开发空间资源课程90门。获全国机械行业教学成果奖5奖。

第二,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2008级毕业生就业率达99.16%,企业满意率达到95%以上,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同时,2011年招生分数创历史最高,学院大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都高出分数线80多分。2011年以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37项,其中全国技能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3项。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9

关键词:电力企业;职员管理;机制

中图书分类号:F426.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53-04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己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本,从20世纪20年代初萌芽的人事管理发展史看,现今世界迎来了人力管理的崭新时代。企业要对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科学合理使用和管理,需要建立科学实用、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现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全球发展史上只有西方美日两种模式,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均需符合本国的国情,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于现代管理学,同时符合企业文化特点,开展各类型、各层次人才合理配置和使用,提高其综合素质,发挥人才最大的潜质,发挥人力资源管控的优势,这些是现今国内多数电力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2人力资源管理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大局

21世纪是全球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企业如何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国际核心竞争力,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关键在“人才”。变革和创新国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可囊括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表现为:有利于深化国企改革,增强国企的综合竞争力。微观表现为:有利于培养造就一支“敢打敢拼、勇于创新、奋发图强”的优秀的经营管理队伍,提升国企的管理水平,吸引和留住具备专业技术、技能的各类人才,加速推进企业“企业化运作、公司化经营”的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提高职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国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3.1国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究

①企业结构性缺员和冗员问题突出。国内电力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全国电网网架区域复杂、电压等级越提越高、对电网自动化程度、技术要求极其苛刻,造成企业岗位设置趋向复杂,对职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急剧攀升,因此普遍现象是企业结构性缺员问题十分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智能电网”建设、电力新技术运用与生产,职员原有技术和综合能力已不适应电网发展的要求,因此职员出现大量“隐形失业”的现象,冗员问题更加严重。根据国家研究中心估算,目前国企冗员比例至少已达20%~30%,实际情况甚至更高,最终导致国企高精尖精通专业人员和优秀管理人员短缺现象严重。

②机构臃肿管理层级繁琐和资产闲置问题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就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优化资产达到优化劳动力配置的目标。但是电力企业现状是:企业虽然在推行“三集”(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财务集约化管理、物资集约化管理)“五大”(大生产、大运行、大建设、大规划、大营销)体系建设,但是电力企业普遍机构设置庞大、管理层级多,职员富余、运转效率低下、集约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国企部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其它资产投资结构性僵化、闲置、运转不灵,未发挥资产增值的作用,同时造成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上述状况互相影响、恶性循环问题突出。

③企业阶段性岗位调整和用工方式衔接问题突出。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就是要求劳动力实用价值和企业效益紧密挂钩,科学岗位设置和调整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状况。但是目前国有电力企业内部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工作轻松的管理岗位存在着人员富余,而苦、重、脏、累岗位由于人员短缺又大量使用计划外用工。这种局面导致出现“只会动口、不会动手”的“老爷”职员,严重制约电力企业的高速发展,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阶段性岗位调整和企业发展严重脱节所造成。

④生产岗位和管理岗位比例失调问题突出。长期以来,国有电力企业存在着的“一线紧、二线臃、三线松”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扼制,也是产生冗员现象的原因之一。目前电力企业部门多、人员多,生产岗位和管理岗位职能交叉力度不强、效率不高,而一线职员紧缺,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和管理岗位人员比例不平衡,调剂功效不显著,因此无法实现国企“减员增效”的最终目标。

3.2国有电力企业职员培训

现今国有电力企业缺乏人力资本的投资意识,认识停留在职员知识和技能提高是个人问题,与企业无关,不愿意过多投入资金用于在职培训,只“重眼前、轻长远”,对“人力资源”开发关系企业生存发展认识不足。由于培训制度不全,使的公司、电网发展无法与人才发展相适应;先进的管理方法、大量新技术革新和运用,职员知之甚少,发现问题无法解决;部分职员得不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机会,而有关系和有职位的人员却总是抢占机会,成了培训专业户;大多数培训流于形式,出问题就解决现有问题,不从源头防治;培训方式呆板、内容枯燥,脱离实际,不仅无助于职员进步,造成职员对培训的反感,结果适得其反,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3.3国有电力企业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目前虽电力企业完成改制,建立了配套的现代企业制度,但是也有改制企业沿用一些旧体制下的管理模式,未建立真正意义的岗位竟聘制度,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的任用管理机制。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复杂,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小团体、小圈子的利益团体,部分单位内部形成不同的派系,排挤弱势职员群体,严重限制优秀人才的成长,导致人才流失。完全违背“要任人为贤、杜绝认人为亲”的用人原则,在职务升迁、职称聘用等方面,不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存在论资排辈、走关系现象严重;最终导致国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上的弊端,优秀人才、学有所成职员无用武之地的闲置浪费。

3.4国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

针对存在问题和原因,提出以下对策:

①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各种招聘途径,择优录用,而且企业科学组合,力争“人尽其力、才尽其用”。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使业绩突出的人得到重用,实现自我价值。推行竞聘结合的用人办法,通过竞争上岗、公示制等形式,把优秀人才选聘到合适岗位上。加快推动人才流动,吸引高素质、高学历人才。

②完善培训机制,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国有电力企业必须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筹集资金、加大培训投资力度,完善培训体系、系统地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电力企业可采取与高校联合办班的形式,提高骨干职员的知识、技能水平,采取半脱产参加各类培训班。同时鼓励职员进修,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最大限度发掘职员的创造潜能,推动企业的创造和技术革新。培养职员的职业能力、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岗前、岗位、转岗、经理、阶段性等形式企业职员争当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

③健全和完善职员激励机制。激励是调动国有电力企业职员为实现工作目标的主动力。根据职员的不同需要、思想觉悟以及价值观、奋斗目标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和手段。此外,企业不仅要运用物质利益来激励员工,更要运用精神激励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进取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让职员参与企业的目标管理,鼓励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学以致用、业绩突出的职员,要关心爱护予以重用。

4国有电力企业职员管理状况分析和研究

4.1电力企业职员管理机制探究

4.1.1企业职员管理机制总体状况

一是公司绝对缺员与结构性缺员矛盾突出。电力公司是国有省级电力企业,截止2011年底,公司系统劳动定员范围内职员为3131人,缺员率达到23%,在总量严重缺员的同时,下属企业缺员率达到22.3%;造成职员新老交替缓慢,人才成长不适应公司发展的要求。

二是职员素质亟待提高。公司在岗长期员工中,本科及以上学历414人,仅占12.1%,初中及以下学历1118人,占32.67%;高级职称仅有23人;技师仅有1人,在职称评定,公司未实行聘任制,职员获取职称的积极性不高,职员的业务技能与电网发展、公司发展现实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仍需提高。

4.1.2企业职员管理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①选拔人才缺乏科学合理性。近几年,电力公司作为国有电力企业,在人才的选用上存在着与其它国有电力企业相同的状况:由于改制前企业存在政府行政干预,公司同时承担行使政府行政和企业职能,企业无自,虽然现今公司已改制,但是人资管理工作起步较晚,企业对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缺乏长远眼光,没有人才储备。选入口单一,招人难、留人难,缺乏科学合理的岗位管理手段,职员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缺乏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职员工作动力不足,压力不大,危机感不强,缺乏教育培训的长远规划。

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未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巧,因此,公司缺乏制定人资长期规划能力的职员。在业绩考核、人事任免多方面,缺乏客观公正审视企业各方需求的能力、看待问题倾向化等。最后,只会着眼于岗位设置,缺乏严密的跟踪考核机制,对于能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漠不关心,监管不力,这样就削弱了企业的管理绩效的成效。

②培养人才环节薄弱。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是职员不能全面掌握工作技能和能力(各岗位各自为政),如果同事出于竞争需要而保守秘密,则新手业务水平的提高会更慢、更难;新人员通过培训能够独立工作后,很长时间在从事同一岗位(工种)工作,存在弊端,知识和技能原地踏步,现有水平无法适应更高的工作要求;二是虽然公司提倡职员各种方式的在职学历学习,但是由于在职自学成本太高,职员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实践、摸索,增加自学的时间。三是培养方式完全跟不上电网发展的需要。

③局部冗员、人才成长缓慢。作为一个省级公司,却有在职员工3131人(不含劳务派遣和不在岗人员),凸显冗员问题。局部冗员问题普遍,主要由政府行为企业化造成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招录职员完全受到政府行政指令性计划干预,未考虑录用人员的综合学历及能力,由国家统包统配安置的劳动力,除非其犯有严重错误,否则不能辞退。为此,人浮于事,完全缺乏现代企业公司化运作和企业化经营的理念,原有的冗员沉淀的恶果,已成为制约企业高速发展的绊脚石。

④人资管理存在的两种误区认识不清。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管理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人事管理把员工作为劳动者,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把员工看作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强调以“人”为中心。人事管理要求职员绝对服从工作安排,忽视职员对岗位自由选择,抑制职员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造成人才浪费;而人力资源管理把职员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发挥职员主观能动性,让其实现自身价值。人事管理日常忙于员工招聘、绩效考核、转正考试、发放奖金,对职员实行“身份证”管理。

职员获得某种职位,只升不降,与工资待遇挂钩,终身受益;“终身制”的用工制度使职员几乎被终身不变地设定在一个企业或岗位上,几十年的终身制所形成职业终身性的观念,培养出劳动者的“铁饭碗”意识,职员安于现状,从一而终,求稳怕变,这种体制下的人事部门决定职员“身份”大权,职员的前途往往在人事部门“好恶”定了终身,多少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失去了机会。因此这种体制驱使职员不是努力学习业务技能、增长才干,而是存在熬资历、混日子,托“门路”,拉“关系”的情形,因此应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进职员任用上的“终身制”和“不正之风”。

⑤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重。在国内电力企业内部,分配实行利益平均分配制度,造成劳动力能力的低下,电力企业经过公司化改制后,虽然实行了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的模式,但是“岗位差距、能力差距、水平差距”没能够得到体现,无法展示个人价值标杆,人多人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利益分配上差距不明显,制约了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干部无视工作效益,追求安逸享乐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不能“改革创新、割除毒瘤”实现分配收入与个人贡献紧密挂钩,如破除平均主义分配制机制不能实行,那么电力企业不可能打碎冗员的伽锁,不可能真正摆脱困境,走向市场。

⑥企业化社会保障的枷锁未被打破。多少年来,国内电力企业成了一个“小社会”将一切大包大揽。这就意味着职员只要进了国有企业大门,成为正式职员,收入不但可以稳固,还能够获得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生活等一系列保障机制优厚的待遇资格。正是因为企业化运作、公司化经营的国有企业承担着社会化服务职责,致使电力企业冗员人员能够轻而易举的获得社会福利保障;在如此优越条件下,人们自然选择留在企业,使电力企业冗员问题不好从根本解决,故应从根本打破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枷锁,才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冗员问题。

⑦利益分配制度缺乏科学性、激励机制不健全。电力企业的“岗位技能工资”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未从“学历高低、岗位层次、技能高低、职称等级、职务级别”等因素综合考虑,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收入分配“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根深蒂固,同时处于企业“稳定”角度和“随意性”的工作行为制约破坏着企业的产能效率,以人、以事定岗现象屡见不鲜,“脱离实际、照搬照用”完全违背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企业新酬未能实现“按劳分配”,分配方式僵化、缺乏激励机制。目前实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对于职员绩效考核评价报酬的影响幅度很小,未实现收入分配的合理档次,体现不出收入与个人贡献大小紧密挂钩,缺乏激励作用,容易挫伤职员的工作积极性。

4.2电力公司改善职员管理机制的举措

近几年来,电力有限公司在探索职员管理机制管理改革过程中,做出了如下举措。

4.2.1完善制度体系,强化集约化管理工作

2011年,公司围绕“三提两保”中心任务,以“四支队伍建设”为载体,稳步实施队伍素质提高工程;对公司系统人力资源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编制了《“队伍素质提高”工程三年规划(2011~2013年)》和《“队伍素质提高”工程2011年推进计划》,以机构编制标化工作为基础,不断提高人力资源集约化水平;以深化工资收入分配为手段,切实发挥薪酬激励导向作用;稳步推进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创新完善职员考核激励机制,健全工作机构,制定工作措施,细化任务分解,确保取得实效。

4.2.2加强人力资源制度建设,巩固机构编制标化成果

开展基层单位“三定”工作回头看和检查工作,规范基层二级单位岗位设置,加强对公司系统纪检专责岗位进行了调整,公司系统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逐步趋以合理;加强劳动计划管理,指导各供电单位劳动定员贯标工作,增强了公司劳动计划和定员定编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认真研究公司系统劳务派遣用工政策,积极开展社会化用工情况调研,针对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控制了劳务派遣人员的增长,规范了用工管理,降低了风险和人工成本。

4.2.3多渠道解决总量结构缺员矛盾

拟订解决供电企业结构性缺员实施意见,努力推进解决结构性缺员工作;积极推进公司系统人才跨单位、跨区域流动,全年系统内调配80人,有效解决了部分单位缺员问题;通过加强技术进步、改进管理方式等形式,推行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战略的施行,推进发电厂、变电站少人、(无人)值班站的建设,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4.2.4严格管控总额,细化工资管理

全面实施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加强对工资总额分配结构和发放水平的管控力度,逐步理顺公司内部收入分配关系,将增量向一线、关键岗位合理倾斜,完善收入分配管理调控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了工资计划管理。

4.2.5加强监督检查,规范薪酬福利管理

2011年公司组织各单位开展收入分配自查,全面总结近三年来公司在工资管理、社会保险、公积金、年金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全面摸清管理现状;积极配合国家审计署和国家电网公司对公司的审计,对存在薪酬管理问题突出单位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结合公司本部处长和专责岗位选聘,对本部各职位等级的岗位岗级与奖金系数进行调整规范,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规范“五险两金”职员保障管理,及时开展五项社会保险与公积金基数调整,开展公司系统应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员情况统计核查,召开年金管理机构会议,组织年金账户核查,督促投资管理人开展年金投资运营。

4.2.6加强和完善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对基层试点单位的调研、指导,试点探索并不断完善生产一线的精益计分(工分制)绩效管理模式;借鉴内地兄弟单位绩效管理经验,结合公司实践,制定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制定基层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建立公司统一的2011、2012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对基层单位年中、年终绩效考核,开展公司本部特殊贡献和工作质量考核,全面提升工作业绩,规范化管理标准。

4.2.7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机制

公司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运用参与激励。公司举办各种各式各样的活动,鼓励职员参与,使职员感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形成职员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运用工作激励,通过职员岗位竞争,把职员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职员的新奇感,给予职员想象的空间,去创造,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职员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③运用荣誉激励。荣誉激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公司历来对每一项活动、每一个新的成果都注重荣誉激励的办法,从而有效地利用了职员的荣誉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果。

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使职员真正的在企业发展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为职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领导以个人的管理艺术、技术能力、综合魅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树立榜样,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最终实现职员自身价值和企业融为一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5结语

因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面临企业职员个性化发展的挑战,即企业职员日益跨文化化、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提供个性化、定制式的人力资源产品、服务和关系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较恰当的平衡组织与职员个人的利益,研究出适合企业和员工共同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我们要持续完成的任务。

机电一体化职业定位篇10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课程构建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中级工程技术人才。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构建“工作过程导向”主干专业课程,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

一.行业发展情况及人才需求分析

1.行业背景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多数装备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装备制造业比重已超过10%。预计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将达40万亿,高端装备超过6万亿元。我国正大力发展高端技术装备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十二五”时期,装备制造产业将带来广阔市场机会。机械工业的强势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业的特色突起,特别是区域矿山装备制造与工程机械制造的优势,汽车制造的后发优势,培养大批具有专门技能、善于解决难题、爱岗敬业的机电一线技术技能型、创新复合型人才势在必行。

2.人才需求背景

现代装备制造业生产的内涵正在发生变化,要求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不断高移,使得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级以上技工只约占全部技术工人4%,而企业需求的比例是14%以上,供需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装备制造领域,高级技人才缺口达12万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方向相适应,与人才需求量大的机电设备操作、制造工艺、设备维修、装配调试等生产一线岗位相对接。

二.主要职业岗位群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现代装备制造业人才市场需求,确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职业面向自动生产线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产品工艺设计、安装与调试、维护维修及售后服务和技术管理等岗位。

学生毕业后的初步就业岗位一般为普通机床操作工、数控机床操作工、机电设备的装配和调试工;工作2-3年后,逐步转到产品工艺设计、设备的维护维修和售后技术服务等核心就业岗位;工作5-6年后,学生将从事自动生产线、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改造等工作。

对具体的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分析流程为: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要求职业标准。为学习领域知识的构建提供依据。

三.学习领域课程构建分析

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行动领域,对行动领域进行提炼和升华,设计专业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干课程将课程与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以及能力模块有机对应和结合,筛选出与此相关学科中与培养目标直接对应的、使用频率较高的知识内容,结合技能教学,形成一个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岗位调研和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分析每个典型工作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确定到具体主干专业课程,课程的构建为具体教学实施提供了条件,为后续教学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内容的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为高职系列新型电气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曲珠.面向地方经济的特色机电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网络财富.2008(09)

[2]梁雯虹,魏合瑜.机电专业发展建设的探索[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7(07)

[3]张文明,陈跃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建设与改革[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