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27:11

文化产业的特点篇1

关键词:文化产业;特点;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不再仅仅依靠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文化产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在此基础之下,文化发展成为了时代主题,各国也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当做国家战略目标实施,纷纷出台相关文件,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文化产业的产品属性决定了文化与其他物资产品有着极大的区别。(1)从产品需求来看,文化产业产品与其他物质产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物质产品的消费人群没有明显的倾向性。物质产品面向所有消费者,提供给人们物质需求,解决生活所需;(2)从产品的生产者来看,文化产业产品主要是一些有能力进行文化生产的脑力劳动者,主要提供文化服务。而物质产品的生产者多种多样,既有体力劳动密集型也有体力劳动,他们分别与脑力劳动相结合。还有一类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这些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3)从产品的消费对象来看,文化产业的消费对象是虚幻而难以判断的。市场上出现一类文化产品可能受到所有人的追捧也有可能无人消费,因而生产文化产品具有不确定性,也需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文化产业的生产者不可能预估到市场的具体需求,因而也不能面向特定的人群创造易于消费的产品,不像物质产业,明确摸透了市场,打开市场的缺口,站在消费对象的角度模拟消费,清楚地了解消费对象的消费心理,而文化产品的消费对象可能是所有人群也可能是部分人群。(4)从产品的属性来看,文化产业的产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不可复制性,每一个文化产品都是经由文化创造者思索而来,是他人难以窥探的,因而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任何一个文化产品的创造者所创造出来的产品都不可复制,属于知识产权范畴。(5)从产品效益来看,文化产业的从产品属于隐形资本,具有无限的可开发潜力,是看不见的市场效应,越好的文化产品越能引发市场供应,形成品牌意识。而物质产品的产值就是固定的,市场需求多大,产值就是多大。(6)文化产业的产值是长久的,正如人们所说,艺术家有国界而艺术没有,艺术就属于文化产业的一种,它可以长长久久的被人们牢记,源远流长,传扬中外。(7)从产品的共融性来看,文化产业的产品更容易与其他产品产生共融。文化产业可以无形的融入任何一个产业形态之中,形成特定的企业文化内涵。人们常说的酒文化、茶文化正是这个道理,而其他的物质产品缺就难以共生,网球可以和球拍形成商业链却不能两者共融。

二、文化产业的特点

1.产业链多样化。打造完善可靠的产业链是保持产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也逐步迈入主流,形成了一个拥有强大生命力的产业链。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逐渐焕发了生机。横向产业链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滋生出来一系列共生产品,例如,网络游戏、网络电视、网络小说和网络商务等。另外,电子邮件、音乐资讯和视频直播在内的众多互联网热点都是文化产业的龙头,互联网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文化产业的营销手法。横向产业链的重大成就还不足以使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拥有强大商业头脑的人们找到了与横向产业链交错的纵向产业链。部分文化行业生产的纯粹的文化产品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了完善产业链,活跃市场,文化周边产业应运而生,衍生出了许多具有艺术性质的周边产品。以影视剧行业为例,除了影视剧本身的收视率,票房收益和点击率等纯粹的影视文化收益之外,影视行业周边产业也纷纷抢占市场,先后出现了影视基地、明星海报雕塑、小说、影院以及由明星代言的各种产品等。这些文化周边产品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市场,调动了市场的活跃度,加速了文化产业的繁荣。此外还有复合产业链也成为文化产业的一大特点,所谓复合产业链就是以多种复合形式进行宣传的营销手段,当下众多综艺节目都采用了这一手段,不再仅仅依靠电视节目的广告时间来宣传,而是借助节目本身或者手机报纸和杂志等所有可以投放广告的平台,多维度多角度积极造势,实现文化产品顺利地推出。2.高新技术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网络时代的到来,不论是通讯还是娱乐都有了全新的方式,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数字电视和数字影院的发明成为了文化产业的主流,促进我国电影产业迅速跻身于世界前列,从而创造了价值不菲的收益。互联网音乐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前景,唱片公司和原创音乐人在互联网技术下转变生产模式,与高新技术相融合,创造出更为先进流行的文化产品。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技术的空前繁荣,新兴媒体已经开始逐步向传统媒体融合,主要表现在传统媒体主动向新兴媒体看齐,传统媒体与高新技术网络媒体的联合。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1.数字技术的推广成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力量。前文提到,数字技术已经向传统媒体渗透,渐渐融合,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鲜活力。数字技术的推广在日后的进程中不仅仅是渗透和融合这样简单,数字技术将彻底改变现有的文化产业形势,推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向更具有综合竞争力的方向提升。数字广播、多媒体技术、手机影视等终端技术的开发,为文化产业产品的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电子版和网页版等娱乐信息将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不断地完善和健全文化产业的不足,过去传统文化产业出现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转变,推动文化产业的稳步发展。2.文化产业集团即将进入整合期。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一类一行这样,既然是产业就势必会有多样种类的行业。近日,包含在文化产业内的数十个行业类别纷纷进入调整期,推出了极具特色的带有个人风格的文化产品,影响着国内国外的同行业产业群。运用现代化的企业运作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文化产业运营习惯,强化了文化的品牌意识。文化产业说到底也是在做产业,既然是做产业就要做大做强,发掘自身产品特性,着力培养雄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组织力。3.产业之间合作共赢,传统产业进一步向新兴文化靠拢。新兴文化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文化的地位,传统文化在市场上需要求生就必须做出改变,要么迎合新兴产业,要么模仿新兴产业运作。在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中,传统文化产业将会再一次进军新兴文化产业,向新兴文化投出橄榄枝。金融产业和资本产业的融合、信息设备制造业和软件开发行业的融合都将在未来的时间里出现在中国的文化产业领域。特别是传媒行业,已经受到了强烈的波及,新兴传媒技术与传统传媒理念的融合将成为未来传媒业发展的重要路线。

四、结语

在文化产业愈发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竞争因素的重要时代,一定要充分发掘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找到文化产业的特点,切实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找到共生点,从而共生共存。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将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离不开国内外的通力合作、更加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扶持,只有把握好发展方向和发展路线,才能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李雅梅.试论我国文化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理论与现代化,2004,02:49-50.

[2]和肖毅.文化产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4:12-13.

文化产业的特点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概述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特点:

一、历史悠久,积淀深厚

二、形式多样,多元并存

三、海派风格,中西兼容

从当前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自身需要来看,笔者认为上海地区大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今后将会在如下一些领域中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较为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1、民间工艺品业。民间工艺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个重要的门类,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民间剪纸、民间雕刻、民间彩绘、民间编织等等。它们的主要特点,就是其制作方式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具有较强的“人性化”与“个性化”特点,这与那些虽然在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规范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却较为缺乏个性艺术特点的机器生产类艺术产品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个性化艺术需求的逐渐增强,具有民间手工特点的各种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必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一些独特的文化产业门类。

在这方面,日本的一些做法对于我们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虽然日本已经是一个经济强国,现代化的生活水准很高,但是日本使用传统漆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习惯上却至今并无多大变化,直至今日,成套的日用漆器名目繁多、品种齐全、档次各异。每种器皿的用途分工细致明确,不仅有专门用来喝汤、盛蔬菜、装饭、放生鱼片的用具,在各种节日中还要使用不同的器具以配合不同的习俗和食物。据有关资料介绍,现在日本平均每个家庭使用的仅仅是漆器托盘就不少于10个,再加上各种漆碗、漆杯、漆盘等,每个家庭使用的漆器数量是非常可观的。特别是漆碗,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面很广,不但家庭使用,而且餐馆、饭店也很普及。据说一年销售量达一千万件以上。此外,诸如社会交际,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日本民众都有选择漆器作为礼品的习俗。

回观上海,各种具有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特点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并不亚于日本,其代表性的形式主要有三林刺绣、嘉定竹刻、金山农民画、徐汇木雕、南汇石雕、黄浦面塑、闵行剪纸、松江丝网版画、嘉定草编、杨浦微雕、浦东绒绣等等。它们在制作方式上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都为手工制作,而且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正是这些特点,使它们具有了很高的民族艺术特色,深受国外市场的欢迎。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些以手工制作为主的民间工艺品势必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喜爱与欢迎,并成为上海文化产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2、民俗旅游业。旅游业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一种重要的门类,在当今蓬勃兴起的各种旅游形式中,以传统文化为主要游览对象的各种民俗旅游、农家乐旅游、文化生态园旅游等旅游项目具有相当的比例。在这些旅游项目中,人们所感兴趣的主要是那些与现代生活具有鲜明差异性的传统文化事像,以及产生这些传统文化事像的文化氛围。通过这种旅游,人们企图获得一种“审美的距离感”,一种可以激发他们对于“古老”“原始”“神秘”“质朴”“纯真”等诸多传统文化现象产生追寻、好奇与幻想的独特情趣。正如美国人类学家雷格本(Graburn)所指出:“越是濒临灭绝和消亡的东西,越吸引当代的都市旅游者。”正是这种当代人所有的对于古老历史与旧日生活的追寻与好奇,使许多这原本已经逐渐趋于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人的文化消费与现实生活中又重新找到自己的出路,经过一定的创意与改造,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可以转化成为为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感提供某些服务的旅游文化资源。

在上海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中,有相当一部分具备了吸引现代人审美兴趣的条件,例如充满乡情野趣的田山歌、阿婆茶、摇快船、棉花纺织、老式结婚;充满海派风情的石库门住俗、时装衣饰、城市叫卖、老字号商业、都市庙会等等。这些资源经过一定的创意与改编以后,都可以融入当代上海的民俗旅游事业之中,并为当代上海文化产业的繁荣创造诸多的机会。近年来上海在有关城市民俗旅游方面的一些成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例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一些特色民俗旅游项目,如石库门风情游、农家乐风情游、古镇乡土风情游、赛龙舟风情游、茶俗茶礼风情游、农民画村风情游等等,已经有了较为良好的发展势头,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与欢迎。可以相信,这些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势必会形成更为明显的优势,并且成为推动与促进今后上海城市文化产业壮大发展的一些知名旅游品牌。

3、会展业。会展业是当代文化产业上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兴产业形式。通过会展,人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展示的文化产品具有整体的、立体的、多角度的了解和认识,扩大了文化产品的受众面与影响力。在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着大量可以转化为当代会展业的资源,如松江顾绣、嘉定竹刻、徐行草编、金山农民画、乌泥泾手工棉纺技艺、朵云轩木板水印技艺、海派黄杨木雕、海派剪纸等等,它们在推动与促进上海城市会展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强盛的活力,可以为上海城市会展业的兴盛与发展提供大量的营养。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会展业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在为期五天的世博会上海活动周期间,上海非遗中心根据“上海一天”的理念,撷取上海传统的石库门建筑作为空间场景,让游客通过逛街的形式,领略上海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而突显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普通百姓在文化、生活上带来的诸多改变和益处,使海内外观众亲身感受到上海人的真实生活,了解上海的城市文化遗产。参加世博会期间展出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有紫檀木雕、海派玉雕、嘉定竹刻、象牙篾丝编织、江南丝竹、朵云轩木板水印、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龙凤旗袍、顾绣、中式服装盘扣、绒绣等等。一大批上海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博会这样盛大的会展中进行集中展示,充分体现了上海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与强盛活力。更为值得重视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主要以“人”为传承主体的文化形态,其展示的方式并不仅仅是静态的,而且也可以有动态的。通过各种栩栩如生而具有强烈现场感的动态性展示,可以有效提高展示的效果,更好地激发观众对于展示对象的兴趣。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人们不但可以欣赏到大量技艺精湛的上海民间手工艺绝活,如周虎臣毛笔、曹素功墨锭、嘉定竹刻、海派微雕、顾绣等,还可以直接观看艺人们制作这些工艺品的过程,甚至还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体验。这种通过“体验”与“参与”性的方式来提高展示效果,加深人们对于展示对象的印象的做法,正是现代展示业所注重的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展示业领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在今后的实践中,通过各种方式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好地引入上海的会展产业之中,并配以图片、音像与多媒体演示,势必会有利地促进上海会展产业的发展,为上海的会展产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文化产业的特点篇3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是分不开的。青海是一个资源大省,同时又是一个文化资源富矿地区。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各族人民经过逐渐融合、传承发展,创造了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及多样式的民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和旅游文化等。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各民族文化相互磨擦、碰撞和冲突,通过文化整合,最终形成了独具高原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文化类型,从而奠定了青海民族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格局,也为发展青海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优势。

青海省地域辽阔、文化产业有形物质资源和无形精神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随着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青海文化产业也有了较好的起步和进展。“十一五”期间,青海利用地域特色和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西部民族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新模式新方法,涌现出昆仑玉、热贡艺术、藏族织毯、传统手工艺以及西部特色旅游等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初步形成了工艺美术、文化旅游重点推进,艺术品业、文艺演出、文化娱乐等协调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必须看到,与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与建设文化名省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相比,青海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问题。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增强各级党政领导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以年均20%的增长率递增,增速明显高于国民经济增速。近年来,文化产业也已成为青海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省内各级党政干部对文化产业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对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建设文化名省战略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各级党政、各级干部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毋庸讳言,在发展文化产业问题上,有些干部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模糊认识:有的干部不能正确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认为,政企政事不分,垄断经营,效益很好,职工收入不错,党和政府的控制力也很强,没有必要发展文化产业;有的干部鉴于西方文化领域出现的问题,对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合理性、发展文化产业的“适众性”提出质疑;有的干部认为我省发展文化产业基础差、风险大、周期长、回报率不高,存在畏难情绪,等等。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文化也是生产力、抓文化产业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思想,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政治责任;要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检查落实,把文化产业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要健全共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凝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大繁荣。

二、认真组织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青海具有开发前景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些还是全球绝无仅有的“精品”、“极品”。青海省“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我省未来5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确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建设文化名省的要求。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要确立发展重点。根据我省文化资源的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应重点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民族民间工艺、演艺休闲娱乐、文博节庆会展、’广播影视制作、印刷出版发行、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产业。要不断提高传统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运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产业,不断培育新型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结构和水平。各地区应根据各自的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特点,积极打造如藏毯、民族服饰、唐卡、昆仑玉、奇石等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要发挥优势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各州、市、地、县城区为依托,按照集约化、规模化和特色化的要求,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产业园区,加快优势产业区域性集中,提高文化产业的协作配套水平,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文化产业整体质量和效益。

文化产业的特点篇4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产业;战略支点;发展繁荣;德宏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21世纪,文化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完成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指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提高文化竞争力和文化生活水平。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和文化水平,普及科学知识和提高国民素质,是文化强国建设和文化现代化的一个战略支点,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战略前沿和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我们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加快转变步伐,建设文化强国。2009年云南省委确立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三大战略目标。德宏州“十二五”规划思路中提出,要紧紧抓住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历史机遇,不断拓展开放空间,全面提升开放质量和水平,充分利用德宏特殊的地缘、人缘、区位、资源、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桥头堡”的功能,加强民族文化产业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德宏州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德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约53%。州内居住着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是全国景颇族、德昂族和阿昌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特色十分浓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尤其是经济市场化后,因为地州经济欠发达,各种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德宏边疆各少数民族正逐渐被周边及全国的汉族同化,居室汉族化,衣着汉族化、语言汉族化、生活习俗汉族化及文化生活也在一步步散失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内、外特征。为继续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充分展示边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真正发挥文化产业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引导社会思潮,促进文明建设,实现建设民族文化强州战略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推动边疆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德宏州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要研究德宏文化产业发展的构建和整合,需要对德宏发展做全面分析,即在既定条件下,分析德宏的优势与机遇,找出不足和面临的挑战。

1、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

德宏有奇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繁荣的边境贸易和异国情调的特殊魅力,为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1)德宏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是云南省主要的旅游区之一。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观有:瑞丽江——大盈江部级风景名胜区,更有“一个坝子、两个国家、三座城市”的奇观,勐巴娜西珍奇园、畹町生态园、允燕佛塔、景颇绿叶宴、树包塔、菩提寺、淘宝场、榕树王、三仙洞、虎跳石和落水洞等景点更让人领略热带雨林植物王国的千姿百态和神奇美丽;有国家、省、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8个,馆藏文物5000件,有全国唯一保存最完整而被称为“傣族小故宫”的南甸宣抚司衙署、有“马嘉里事件”发生地、有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和旧战场遗址等等,造就了德宏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德宏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德宏少数民族聚居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民族文化、、民居建筑、民族歌舞、节日活动、饮食习惯等方面各具特色:傣族“泼水节”蜚声中外,景颇族“目瑙纵歌节”粗犷豪迈,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傈僳族的“阔时节”,德昂族的“浇花节”风格各异。

(3)边境地区多民族跨境而居和异国情调的特殊魅力。德宏与缅甸的国境线长达500多公里,构成“一寨两国”、“一家两国”、“一井两国”的稀有独特景观。中缅两国人民历史上友好往来,有着边境贸易、通婚、互市的习惯、习俗。

2、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比较

(1)优势。作为桥头堡建设的黄金口岸,德宏州具备政策、区位、资源、旅游等发展优势,集边境、口岸、民族为一体,自然环境优美,边贸活跃,民族风情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一是政策优势。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云南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把瑞丽确定为全国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的提出和实施,给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最佳前沿的德宏州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和政策叠加的优势。二是区位优势。德宏三面与缅甸接壤,是中缅合作的最佳区域。陆地口岸优势突出,有瑞丽、畹町2个部级口岸和盈江、章凤、芒海3个省级口岸,还有许多陆路通道和渡口,区位优势明显。三是自然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德宏境内5种主要世居少数民族各具特色,构成了风情无限的民族文化风景。与缅甸毗邻而居,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是中华文化、东南亚文化、南亚文化的汇聚之地,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吸引力。

(2)劣势。德宏虽然优势突出,也存在资源较分散,资源整合难度大,地区影响力较低;对外宣传上形象不鲜明、不突出,尤其是某些媒体对、艾滋病的一些负面报道,给德宏形象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交通不完善。陆路交通距离远,公路等级不高,远程市场开发困难;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消费市场小,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山区与坝区之间的差距大,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仍然贫乏,文化消费水平还较低等,制约着德宏文化产业的发展。

3、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桥头堡”建设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德宏的文化产业发展仍存在基础落后、体制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产业规模小、低利润的问题,难于实现德宏快速发展。

(1)体制与机制落后。德宏州产业发展还处于较低的起步阶段,管理体制不适应,计划经济色彩较浓,运行机制不灵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各项机制尚未建立,文化管理手段落后,文化生产机制缺乏灵活性,多种筹资渠道尚未形成。

(2)文化产业基础薄弱。德宏文化产业建设投入不足,缺乏较大型的企业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不配套,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建设需要。文化事业费基数过小,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3)文化产业链不完善,产业规模小。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总量规模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不够,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偏低。

(4)国际化人才紧缺。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德宏国际化人才紧缺的矛盾凸显出来,特别缺乏文化艺术创作、文化品牌策划、文化产品设计、文化生产经营、文化中介服务、文化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无法形成人才优势,由于政策的不到位,原有人才大量流失,人才的作用很难发挥。

三、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强州建设的重点和思路

1、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抓住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良好机遇,以建设民族文化强州为目标。把德宏放在构建中国-东盟和中国-南亚文化旅游双向通道的核心和纽带的视角来思考文化产业的发展,那就是:以文化商品、文化旅游业、印刷出版业为支柱,文娱演艺业、影视业、会展业为基础,着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改革、创新文化体制,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文化市场,形成突出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与异国风情特色的社会化、多元化、市场化、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大文化发展格局。实施中国-东盟商贸文化前沿基地战略,把德宏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国际商贸文化区。

2、发展重点

随着云南桥头堡建设正式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作为桥头堡建设排头兵和黄金口岸的德宏州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各项事业建设蓄势待发,前景广阔。在文化产业方面,把德宏的文化产业发展放在如何面向东亚南、南亚,如何与大理、保山联动的文化产业大区域建设的高度,以此分析,整个产业布局建议是:以芒市和瑞丽为龙头,突出把芒市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东南亚、南亚文化展示及文化商品交易中心、休闲度假和民族生活体验中心相关产业链建设;突出把瑞丽建设成为商贸文化展示与交易中心、会展中心、跨国旅游主要通道相关产业链建设。重点建设项目有:德宏民族文化城、勐巴娜西珍奇园、法帕康体健身休闲中心相关产业链;中国-东盟商贸文化会展中心、东方珠宝玉石文化城相关产业链等。

四、德宏州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探索

当前,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是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也是德宏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机遇,在激烈竞争和巨大机遇面前,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构建与整合文化产业,走出一条统筹对内与对外合作、加快发展的新路。要做到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做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把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新一轮大发展的战略支点,促进经济与文化相互支撑,高度重视和研究产业构建与整合对地方发展的意义,明确产业构建的思路、目标、重点,并与桥头堡建设、西部大开发更好的结合起来,制定符合德宏实际的,与国家和省发展战略相统一的,具有前瞻性的德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

2、加大扶持力度,发展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好三大产业链

结合德宏的实际,应重点做好农特产品、民族文化产品外贸加工和旅游三大产业链。一是发挥德宏气候和生物资源优势,打造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包括蔗糖、橡胶、茶叶、咖啡等产品的产业链。二是扶持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打造珠宝文化产业、民族民间工艺产品业、传媒与出版印刷业、节庆会展业、文艺演出业、影视产业、体育产业、葫芦丝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产业、红木文化产业、民族餐饮、民族医药与养生保健业等特色产业,形成若干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文化品牌和产业基地。三是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促进德宏旅游的崛起。抓住桥头堡建设和全省旅游二次创业机遇,加快旅游产业由观光型向观光购物、康体休闲、商务旅居型转变。充分发挥德宏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优势,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快一批旅游基础设施、景区景点重点项目建设,把德宏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3、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制度与机制创新工作

建议积极争取国务院和省政府支持在探索沿边、沿陆政策上先行一步,解放思想,完善机制创新工作。一是努力争取国家特殊优惠政策支持。积极探索建设边境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区、国际物流合作区等方面先行先试,争取赋予德宏特殊的财政、税收、投资、贸易以及其他配套的产业政策。二是以体制改革与机制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立和完善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实现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项目开发、产业经营与流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加强文化要素市场、产品交易市场等市场体系的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4、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外向型经济产业发展

搭建交流平台,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发挥本州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运用好国际、国内两种市场,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中华优秀文化的持久影响力。一是积极培育特色文化产业。要内联外引,多方协作;实施“民族文化工程”、“精品工程”,大力培育具有德宏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把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推向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二是加强内涵式建设与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加科技含量,建设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科学含量高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出口基地。三是争取在国际投资方面先行先试,率先“走出去”。包括:搭建平台,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沟通与交流,率先在境外建立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境外经济合作区等。

5、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在德宏黄金口岸建设中,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新理念、更要强调人才的国际化。一是灵活引进人才。结合德宏产业发展实际,实行优惠政策和人才流动新机制,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培养和引进大批国际化人才,包括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大量英语或者小语种人才,懂得对外投资、贸易、经营管理的人才,熟悉国情、省情,懂经营会管理的各类人才,同时,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经纪人、企业家来德宏创业。二是培养大批本土人才。整合优势教育资源,鼓励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强化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努力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三是建立人才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根据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以此来促进边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的特点篇5

关键词:工业文化遗产;城市建设;历史文化

1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们对于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度不够

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工业文化遗址就是一些已经失去价值的陈旧不堪的废弃厂房和机械,其存留下来的意义并不是太大,而且,随着城市发展的高速化,城市当中土地资源呈现出高度紧缺的状态,而对于工业文化遗址的保护则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因此对其保护和维护就更缺乏一定正确的认识和积极性。

1.2国家相关法律构建还不够健全

现如今,对于城市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并没有一定的方案以及整体的保护策略和相关措施,受到一些体制的限制和约束,对这方面进行保护通常会缺乏一定的依据,而且没有科学的评估体系以及相关参考数据能够有效的予以保护、实施,管理体制各自为政,保护标准各行其是,管理模式五花八门。

1.3城市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

在城市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对工业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该保留什么,怎样保留,怎样与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统一起来,都导致了它与城市规划的不协调、不搭调,形成了“保护性破坏”。

1.4市场化程度相对较弱

有些地方只看见了对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却看不见合理利用和市场化运作。这其实也反映出改造后的工业文化遗产如何与我国的文化传统,老百姓的文化素质、精神需求、生活习惯等相适应的问题。

2工业遗产保护所具有的价值体现

2.1是工业遗产所具有的历史价值的见证

工业遗产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经历长时间的历史积累、发展逐渐存留下来的最为悠久的文化体现,彰显了历史时期对于城市发展所具有的文脉内涵,是当时社会发展、演变以及技术水平进行展现的主要物质载体。人们所创造出的工业文化遗产充分记录了工业文明时期的发展历程,对这些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能够有效的对历史文明进行延续和传承,从而真正体现出这些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历史价值。

2.2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遗址艺术价值

工业遗产所表现出的特点能够凸显一个城市的肌理特征,而在其原有的空间规划、建筑以及构建方式等方面同样也会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体现。工业时代所具有的高效率以及简单化的特点,进而形成了一种大规模生产的主要特征,构建出了具有特殊特点的城市文化体系,而这种体系则是城市发展历史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最为先进的艺术特点以及造型特点,并且具有很高的利用率,有些工业遗产还成为了当时城市构建当中最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这些通过历史文明遗留下来的,带有鲜明特征的文化遗址承载了时代前行过程中厚重的历史感,其所表现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优美的构建特点以及均衡的设计理念,都在其方方面面表现出极强的艺术价值,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能够更好的对这些文化遗址当中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不断的发扬和拓展,从而让人们领略到历史文化当中最为优美而又厚重的艺术特点。

3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对现代城市发展的作用

3.1工业文化遗产的文脉特征能够促进现代城市的发展和规划

文脉是一个城市发展情况下所存在的重要语境。从对工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文脉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也就是对这些文化遗址所遗留下来的规划层面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所具有的关系理念,而在进行新城市建设和规划当中,其所表现的与文化遗址之间存在的文脉关系如何,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环境应当具有的价值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新城市在构建形式上就是对文化遗产中所表现的语汇进行延续,在工业文化遗产周围对新城市建筑以及其他体系进行构建的时候,应当与遗留下来的文化体系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整个地区具有可识别性和历史文脉传承性,形成有工厂特色的城市形象。

3.2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够促进城市文脉复兴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也随之不断增加,怎样去凸显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特点,对城市的个性特点进行展现,成为了一个城市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所在。单霁翔曾指出:“一座城市在其发展建设过程中,如能注重自身的文化内涵,重视自身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弘扬,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就能成功建设一座未来的理想城市。”依据英国的一项文化对英国城市复兴贡献的数据报告显示,历史文化遗产能够有效的对城市文脉进行复兴和促进。在这个报告当中,通过一些数据和案例对这方面的信息予以了证实:文化对于社会物质、经济发展以及环境都有着良好的效益,是促进城市复兴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现如今,对于城市文脉的延续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复兴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核心所在。通过对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对城市的发展形态具有深刻的影响。对工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也就是对其历史价值进行延续,而这些同样是对城市文脉进行保护的关键所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紧密相关,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催生新的文化产业,可实现以文化创新与经济发展为特点的文化经济繁荣点。因此,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不是局部而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文化新增长点。通过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工业历史地段与工业遗产的适宜性再利用以及城市特色的营造,使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崔向东,于富业.阜新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名城,2011(4).

[2]秦伟.铁西,百年工业文化的传承[J].装备制造,2010(6).

[3]刘永涛.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艺术建设[J].理论界,2010(7).

[4]赵晓荣.人类学视野下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J].天津社会科学,2010(5).

[5]程萍.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J].理论与现代化,2010(6).

文化产业的特点篇6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宏观布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要依托于一定的“物质实体”和“空间载体”。“物质实体”综合表现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类型;“空间载体”,指这些重点领域和类型在一定自然地理区域和文化区域内的结合所形成的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宏观布局。把握好这两大载体,民族地区才能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

我国少数民族广泛分布于祖国大地,不同的地理、地质和气候与民族分布和文化特色息息相关,造就了独特的区域性特征、民族性特征和文化性特征,因此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融入相关的自然环境特色;少数民族地区各种物质、非物质和社会民俗类文化资源类型多种多样、特色鲜明、底蕴浓厚、可再生性强,是进行产业化开发不可多得的“金矿”。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重点类型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本质要求在于发展其文化产业。确定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门类的基础在于我国对文化产业门类的界定: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确定的标准,文化产业可以分为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大类。除了吸收借鉴上述国家分类体系和标准外,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还要考虑资源因素、产业(行业)基础因素、发展潜力因素、规划布局因素等。当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局的任务是增强各个行业、企业的集聚以打造产业的增长极,因此,在其重点行业的选择上要注意在产业发展基础上的深度整合。依照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如下。

一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业。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业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其文化旅游经济的聚合和扩散效应极为明显,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最大,现阶段也呈现好的发展态势,是今后发展的重点产业。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首先是少数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广泛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跨越多个地理、气候类型区和生态经济类型区,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多样化的自然景观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资源优势明显;其次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广大民众特别是东部地区的民众旅游的意愿和能力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的行业,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再次是《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等政策文件都强调要积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少数民族地区对发展文化旅游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贯彻也较为及时和有力。

二是影音、影视、歌舞等现代传媒和演绎业。这类行业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首要原因在于有丰富而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基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四大门类:少数民族经过整理而定型于书面的口头作品和原生态形式的口头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以自身身体、动作、体态、姿势作为表现对象和表现形式的体态型文化遗产;以少数民族自身的智慧和创造力反复探索和实践所形成的技艺和创造物—造型技艺文化遗产;以口头与形体表现相结合的、视听触嗅味相结合、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综合文化遗产。少数民族特色的影音、影视等现代传媒、娱乐产品几乎都从各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吸取素材、创作灵感和技艺。

三是生活、文化及艺术用品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这类行业所依托的资源基础也是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长土壤极为肥沃。尽管在现代化、国际化、趋同化趋势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很大一部分少数民族依然对自己的生产生活保持着民族特色,保持着对基本的生活、文化及艺术品的需求,比如对服饰、宗教、饮食、艺术类用品的需求。此外,来自非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区域外甚至是国外的需求,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及艺术用品也具有适应性、适用性和科学性,在不断的跨文化交流以及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现代物流的影响下,上述行业的产品早已突破民族界限和地区界限。

四是医药饮食业。彝药、苗药、藏药、白药等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连锁”餐饮(清真)、风味小吃、特色主食、养生食疗、保健饮品、特色茶、酒、糖等为代表的饮食制造销售业已打造出了一些家喻户晓的品牌,享誉大江南北世界各地。医药饮食业产业基础相对雄厚、发展历史也相对较长,但目前绝大部分堪称人类文化遗产具有重大科学、保健价值的饮食、医药文化还未发展起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确定以上四大门类为少数民族地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是基于整个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类型的产业基础、发展空间和开发价值等综合视角提出的,具有明显的宏观性和总体性;在具体民族类别、具体区域或具体行业发展的战略研究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基于地理和文化特质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宏观布局

一是东北林海雪原民族风情文化产业区。位于我国东北部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西南经辽西走廊和山海关通往华北,东、北两面分别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南临黄渤二海。在这里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有赫哲、锡伯、蒙古、朝鲜、鄂伦春、鄂温克、达瀚尔、满、回、柯尔克孜等10多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普遍特质为“豪放之神、阳刚之气和壮丽之韵”,还具有各自的饮食习俗、居民建筑、传统服饰、民间工艺和人生礼节和节庆等独特特质。与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是以林海雪原为特质的自然资源,沃野千里、湖泊众多、林海茫茫、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冰天雪地是本区代表性的自然风貌。

二是西南少数民族多彩文化产业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广西四个省区,民族成分众多集中了我国绝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世代居住的约有30多个少数民族。独特各异的农耕、游牧、节庆、服饰、饮食起居、医药、婚丧、建筑、语言文字、、神话传说等民俗风情构成了文化产业所依托的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在自然资源和风光上也呈现多彩性,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千年雪山、原始森林、热带亚热带高山峡谷风光、高原湖泊、热地火山、江河景观等等。将多姿的自然景观和多彩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发展多型的民族文化产业是这一区域的魅力所在。

三是青藏高原民族文化产业区。青藏高原民族文化产业区主要位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地带,包括青海省、自治区和四川西北部地区,少数民族主体构成为藏族,还分布有少量的回、蒙古、撒拉、门巴、珞巴、土族等少数民族。以神秘宗教文化为核心的民族风情是青藏高原的文化特色所在。神秘民族宗教文化和绵延的雪山、耸立的冰川、苍郁的森林、无垠的大草地、如镜的高原湖泊一起,营造出了“天人一体”的高原风情。

四是西北丝路民族文化产业区。西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甘肃、新疆和宁夏二区一省,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滔滔黄河两岸、雄伟神秘天山南北、富饶的河西走廊、美丽的甘青高原,主要分布有维吾尔、回、蒙、哈萨克、藏、东乡、克尔克孜等少数民族。穿越辽阔区域、壮美山川、沙漠戈壁、草原绿洲、森林雪原等干旱半干旱地貌的远古丝绸之路是这一区域的名片。围绕沙漠戈壁、丝绸之路和西北民俗风情进行系统化的民族文化产业开发是这一区域发展的特色。

五是内蒙古草原民族风情文化产业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在著名的内蒙古大草原上主要居住着蒙古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茫茫大兴安岭、雄伟大青山、巍巍贺南山、滔滔黄河水构成了这一区域独特的自然风景线。利用广阔的草原风光和独特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历史等遗产,在广阔的内蒙大草原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将大有可为。

上述五大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区域是基于地理特征和文化特质提出的,以期对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宏观区域特色的把握起到一定的作用。当然,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产业类型有技术导向型、资本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等,其空间布局早已突破区域界线,故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研究用途和实践导向按实际需要进行划分。

结论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过程中确定其重点发展的类型和领域,可以实现生产资料、生产要素和各类资本的高效利用。少数民族文化早已形成了特定地理范围的区域特色,因此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区域特色为依托打造区域文化产业是大势所趋,从国家范围内自然地理和文化层面来确定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总体空间布局具有基础性意义。

文化产业的特点篇7

(一)文化产业布局中轴的选择

1.轴的选择依据

选择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开发与布局轴线,是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充分认识,也是从战略角度对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安排与规划。文化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文化经济空间存在的根本所在。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从根本上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客观存在,而不流动性要素决定了流动性要素的流动趋向和集中程度[4]。产业轴线的经济学意义在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流通,不同层级的产业轴线促使了点点、区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交换,而其空间意义体现为生产要素的空间载体或者生产要素空间集聚带,在不同的轴带上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生产要素结构形态。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布局轴线的界定应充分考虑各地区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结构和流动性程度的差异。

2.轴的选择

文化生产要素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地理区位有着密切联系。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及现代区域经济有关研究,我国呈现出三大经济要素梯队,即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要素发展水平依次成递减规律。三大地区生产要素结构不同。如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水平最高地带集中了资本、技术、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对地区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很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低,资本、技术等要素较为欠缺,生产要素水平较低,但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厚,是其发展和竞争的的优势所在。因此,从横向来看,三大经济梯队体现着不同的生产要素结构,可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空间横向划分的宏观纵轴。再从纵向来看,我国有南北两大河流横贯我国东西地区,横跨我国主要经济大省和中心城市。黄河流域和长江沿岸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已历史性地成为我国高密度经济走廊,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生产要素聚集地带,并且自西至东文化资源丰厚度依次递减,技术、资本等流动性生产要素呈逆向分布。因此,以黄河流域、长江沿岸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横轴。综上,形成了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三纵二横”发展轴线。

(二)文化产业布局中点的选择

1.点的选择依据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产业聚集是其基本特征。这充分体现在文化产业尤其是现代文化产业对数字技术、资本、创意人才的高度依赖性上。当前城市中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的大量开发和建设正是文化产业集聚特性的充分体现。同时,文化产业具有依附性,即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消费品是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是直接面对市场、面对消费者的[4]。无疑,城市是人口聚集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满足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依赖性和依附性需求,文化产业节点的选择必然是对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城市空间的选择。

2.点的选择

由于不同城市经济发展、地理区位不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性,直接以城市为单位进行横向比较,则一因城市数量众多,比较程序繁琐且复杂,二因直接横向比较必然导致因城市经济发展与区位的不平衡性带来的文化产业节点选择的空间不平衡性。因此,本文以省(直辖市)为单位,对省内主要城市进行纵向比较,选择出各省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作为宏观布局中的“点”,从而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选择文化产业节点时笔者考虑以下指标作为选择依据:文化产业产值,反应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与水平;GDp,反应城市经济实力与生产要素水平;交通水平,城市经济辐射能力。通过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中主要发展城市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文化产业节点与省会城市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作为省会中心城市,集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等优势于一身,是文化产业中心节点的首要选择。

3.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点轴布局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确定发展轴线以及对轴线上的“点”进行重点开发[2]。从纵轴依次来看,东部纵轴集中了北京、天津、济南、青岛、上海、杭州、南京、福州、厦门、深圳等城市,成为东部梯队重要文化产业布局节点;中部梯队集中了太原、武汉、长沙、南宁等主要文化产业节点;西部梯队则主要集中了银川、成都、昆明等文化产业节点。从横轴来看,北轴线上分布了西宁、兰州、西安、郑州、济南、青岛等文化产业节点;南轴线上分布了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等文化产业节点。从全局来看,三纵两横及轴带上的节点共同形成了我国文化产业基本空间布局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文章只从宏观角度选取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节点和主轴线,暂不对各区域文化产业次级节点、次级轴线及其组合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与展示。

二、对我国东、中、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战略布局的规划建议

基于点轴理论,打造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是推动各地区文化产业渐进式发展,构建我国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途径。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打造关键要考虑其可行性。从可行性的角度来讲,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选择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文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主要是各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平衡性问题;二是考虑文化产业集聚区内节点的层级性、丰富性程度及文化要素水平等。综合两方面的考虑以及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布局结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可形成六大集聚产业带:即东部的环渤海文化产业带、长三角文化产业带;珠三角文化产业带;中部的中原文化产业带;西部的西北文化产业带和西南文化产业带。

(一)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带

从东部梯队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三大经济圈,即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作为东部沿海三大经济战略阵地,资本、高新技术、人才、现代化基础设施、交通等要素极其丰裕,且三大经济圈从北至南依次排开,空间分布具有平衡性。东部沿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三大经济圈具有内在一致性。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支柱性产业。其中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其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高达12.3%,提前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三大经济圈区位及经济圈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理想的空间环境,依据经济的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应努力打造以北京为中心节点,以天津、济南、青岛、沈阳、大连等为次级节点的环渤海文化产业带;努力打造以上海为中心节点,以南京、杭州、苏州等为次级节点的长三角文化产业带;努力打造以广州、深圳为中心节点,以珠海、东莞为次级节点的珠三角文化产业带,形成我国东部地区三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战略布局。

(二)中西部文化产业带

两横两纵成“井”字状要素轴线贯穿了整个中西部地区。从空间布局的角度看,纵横交叉的交点是连接各区域的枢纽,四大枢纽成“口”字形将整个中西部地区构成一个区域整体。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交点往往成为各要素聚集与扩散的中心,该区域易形成以枢纽为中心,以生产要素极化和扩散效应为内在动力,以各个干线作为要素流动轴线的经济增长极。从文化产业节点来看,中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沿主轴线呈线状分布,南北跨度较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呈南北两地分布。综合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及节点分布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可以打造三大产业集聚区,即中部文化产业带、西北文化产业带和西南文化产业带。

1.中部文化产业带

中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南北分布。郑州和武汉处于中部核心区且是轴带的交点。郑州是我国中原经济中心城市,文化历史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河南省致力于将郑州打造为中原区域文化中心,形成中原文化产业要素集聚高地。武汉作为全国特大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且方圆400公里内涵盖40多个大中城市,经济辐射力很强。近年来,武汉紧抓文化和科技融合机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到2015年实现总收入3000亿元,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10%左右,致力打造“创意之都”。长沙市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全国首批部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2011年,长沙市文化产业总产出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0%。演艺、动漫、广电、出版四大湘军产业的异军突起使得以长沙为代表的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考虑到中部地区的特殊性,中部文化产业集聚区应该打造以郑州、武汉、长沙为核心增长极,以郑州为核心节点,向北辐射太原、呼和浩特等次级节点,以武汉、长沙为核心节点向南辐射南昌、南宁等次级节点,加强郑州、武汉、长沙三大增长极的联动,从而带动整个中部地区南北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2.西部文化产业带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特殊产业,对生产要素结构需求有较大弹性。文化、资本、技术等要素结构的不同,文化产业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西部地区在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欠缺的历史背景下,依托文化历史资源、自然资源等禀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旅游产业已然成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有两大聚集区,北部主要包括甘肃、西安、银川、西宁等节点,南部主要包括成都、重庆、贵阳、昆明、拉萨等节点。其中,西安、成都和重庆分别为轴带交叉点。西安是我国西北人口超大城市和建设中的外向型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2011年西安全市旅游业增加值约占GDp的8.5%,明显高于全国的4%。重庆和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重镇和交通枢纽。2011年,其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5%、8.45%。因此,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特性、要素水平及文化产业节点的空间布局形态,可打造西北、西南两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分别建立以西安为核心节点,以甘肃、银川、西宁为次级节点的西北文化产业带;以成渝为核心节点,以贵阳、昆明、拉萨等为次级节点的西南文化产业带,发挥南北两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聚集和扩散能力,带动整个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三、结束语

文化产业的特点篇8

关键词:文化资本;运营;发展;模式

文化资本运作模式的合理与健康与否直接决定着文化产业能够可持续性发展。目前,美国、西欧、韩国和日本等世界强国正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支柱。经过其多年的文化运营实践,在运营模式上不断地完善且业已成熟,通过其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开展模式侵占了全世界范围内的优质文化资源,对我国的文化资本运营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我国的文化资本运营模式尚不成熟,且我国在相关体系的建设上起步较晚。同时,文化体制改革不够深入,投融资体系和资本管理体系的管理体制仍不健全,缺乏文化产业与资本管理政策支持体系,文化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核心文化产品和创新的文化主题,在国际上缺少文化资本竞争能力。因此,深入分析文化资本运用模式,正确的把握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产业概述

首先,我们必须定义文化产业并把握文化产业的意义。文化产业融合了经营产品的文化特征和经济特征,其资产多为无形的文化形式,在经营模式上也与传统经营模式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准确地说,文化产业应该包括“文化经济”和“经济文化”两个方面。文化产业应该作为一个状态存在,其建设的过程是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相互结合。文化的经济化,便是发挥文化的内涵挖掘其内在的经济性,从而发挥文化的经济可运营价值。而经济的文化便是在经济运营中融入文化的特性,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更高层次的发展,经济发展能够不断为两个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时,我们便将这个过程视为经济的文化。

文化产业的特点包括:第一,文化产业的本质是实现文化资源的产业化运营。第二,文化产品对创意性要求较高,且其具有这密集性和高新型的特点。第三是文化产业子在经营范围上具有全球性的特点,有个极高的可包容性和可拓展性。第四,文化产业在利润收入上具有极高的弹性,其成本大多为无形的资产,同时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也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第五,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意识形态性。文化资本的健康运营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文化产业的深化发展和结构升级提供可能性。

二、文化资本运营过程中的交易模式与文化产业组织

(1)文化资本运营过程中交易模式的演变。文化资本的交易场所称之为文化资本市场。文化资本市场又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狭义角度上来讲,文化资本市场指的是文化产品交易的具体场所,业务的开展借由不同的传播载体和媒介公司来实现。文化资本交易在同时呈现出不同的交易模式。广义的文化资本市场既包含为文化资本运营提供资金投入的市场,同时也包含文化资本的交易场所,同时也包含文化资本的服务于消费者评价等方面。文化产业的资本化运行其本质目的是为了追求效益,其中包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满足人们对文化产业需求以及为社会提供文化需求的同时而实现文化企业运营所需的效益性。这种能够社会的需求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营体制,正是现代文化市场的需求。如果文化企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或者过于脱离实际,这种产品便失去了其意义性。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产业市场的构建需要以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实际需求量,以市场为导向来改革和调整市场运用模式,才能保障文化产业链的健康发展。从本质上讲,现有的文化市场已经决定了该地区的文化产业空间结构。

(2)文化资本交易模式的特点。从文化资本的交易方式来看,可分为传统交易方式和现代交易模式。传统的交易方式主要通过现货交易的方式来进行。而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文化资本的电子商务交易提供了可能性。电子商务下的交易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BtoC(BusinesstoCustomer)下的交易模式。这种交易模式呈现的是文化运营企业面对消费者的电子服务形式,一般以网络营销模式开展业务介绍并开展业务流程,同时通过网络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售后跟踪服务。第二种,BtoB(BusinesstoBusiness)下交易模式。这种交易模式实现的是企业面向企业的经营模式,通过网络互联进行产品推销、信息沟通、生成订单以及售后服务等内容。B-B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为企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经营方式来分析,BtoB的交易模式结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政府作为其投资基金的核心,通过政府所具有的资源可调用优势来组建自身使用或是对外开放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文化产品在更广范围上的业务开展。二是以规模较大的运企业作为核心,尤其出资构建网络交易平台,为其他文化企业提供资源供应和产品线上销售,如阿里巴巴的运营体制。三是网络科技公司为核心的投资创造一个共同的电子商务平台。

三、依托文化资本运营的优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实现从文化资源优势到文化资本优势的转化。文化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层次:1)文化事业范围的文化资源。2)文化产业范围的文化资源。3)介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文化资源。这几种形式的划分便于对文化资源进行归类研究,在实际资本运营中,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文化资源的固有特性决定着文化产品的构成方式,由于近年来市场对文化产品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如何输出更多的文化产品成为现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引出文化资源的分配问题,其分配方式在社会范围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实现:一是通过在消费的过程中引入价格机制进行分配。二是通过行政干预的方式进行分配。

(2)深化经营性文化事业改革。其改革内容主要包含机制改革和经营体制改革两个方面。其中,体制改革包括文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模式、组织形式、产权制度等方面。机制改革包括人力资源分配、培训与评价体制、利用分配等方面。当前,经营性文化事业的改革是否彻底和深入,关系着我国文化产业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

(3)完善和加强政策支持体系。1)完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对我国的文化资本运营市场加强管理,在政府指导的基础上完善运营体制。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文化产业财税政策,同时要出台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包括实行差别税率或免征、减征、税收返还等政策。2)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体系。在保持现有的以政府资金投入为核心的基础上,广泛的吸纳社会资金。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项目,对文化资本的优势项目和重点企业提供运营资金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孔德壮.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及驱动因素分析[J].中国外资,2013(04).

文化产业的特点篇9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正在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经济现象。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等一系列战略发展机遇的到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加快扩张、健康发展的大好时机。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州”的要求,结合建水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建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一、建水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分析建水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其众多的古迹,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彩的民族风情,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在省内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鸡石”、“通建”两条高等级公路的即将贯通和建水“文化旅游大县”建设的实施,建水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建水旅游业不断升温,有望成为云南既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知名旅游热区之后的又一旅游热点。省、州提出建设“建水历史文化名城区”,给建水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从建水自身的情况看,发展文化产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一)主要优势及机会1.建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数量众多、极富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迹,发展文化旅游业有着良好的基础。2.建水民族众多,民风民俗淳朴自然,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民间传统文化独具特色,民间艺人颇具实力,民族资源十分丰富。3.建水处于滇南交通网络的枢纽位置,两条高等级公路贯通后,便捷的交通将给外来者带来便利。4.建水发展文化旅游的定位与省、州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大州的总目标一致,发展文化旅游有政策和措施保障。5.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正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识。(二)劣势及威胁1.由于对外宣传的不足,建水作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远远落后于其它同类城市。2.众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未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外界对建水的认知还比较低。3.旅游硬件设施还较薄弱,软件建设不够完善,部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刚刚起步。4.与省内其它地区在旅游及文化市场的竞争上后劲不足。二、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指示精神以及红河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州”的决定,围绕“新型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大县、特色农业强县”的奋斗目标,从建水实际情况出发,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突出特色,发挥建水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推进文化创新,综合开发建水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转型,分阶段、分层次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突出特点,理顺机制,调整结构,合理布局,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建水新的经济增长点。2.建水发展文化产业应遵循的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的经济效益日渐显现,文化产业对市场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文化进入市场,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既要遵循党的文化方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也要遵循市场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求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两者的相互统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抓住特色,就抓住了生存权与主动权。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文化产品没有特色,文化产业就无从发展。因此,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最具特色和市场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开发,发展优势产业。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初期,应以自己的特色文化为重点,先在重点领域内实现突破,起到辐射和带动效应,进一步促进其它产业的良性成长,最终实现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遵循市场规律,恪守文艺规律的原则。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最终目的是使大部分文化形态尤其是经营性文化产品进入市场。因此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市场法规运作,发挥市场对文化产业的调节作用,使文化产品适应社会的需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坚持对文化资源的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既要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又要注意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使其不受破坏。以人为本的原则。发展文化产业要以人为本,一方面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要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合理地利用人才这一无形资产,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用其所长,才能加快文化产业建设的步伐。3.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目标通过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一个投资多元化,特色鲜明,结构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的开放的文化形态体系,发挥文化对三个文明建设、增加全县综合经济实力的积极作用。三、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建水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在红河州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份量,在地理位置、交通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建设“建水历史文化名城区”的要求,根据建水的地域特点,建水应着重发展以下文化产业:(一)文化旅游业建水旅游业的发展已被定位为“红河州龙头旅游城市”、“云南省重点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正在逐步成为建水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建水旅游业的发展应按照“依托旅游资源,拓展文化内涵,打响城市品牌”的思路,以建水特有的文物古迹、人文习俗、民族风情和区域文化为核心,来带动饮食、住宿、商业、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文促旅、以旅兴文。1.抓住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和红河民族文化大州建设的机遇,做好对文化旅游景区的区域布局规划。利用人文这一主线,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在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大对现有资源的利用,不断推出具有建水特色的旅游产品,开辟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旅游线路。如以建水文庙、云龙山、指林寺、燃灯寺等寺庙为主的宗教文化旅游,以朱家花园、张家花园等为主的古民居旅游,以哈尼族、彝族民间节庆为主的民族风情旅游,以建水燕子洞为主的岩洞探险旅游,以建水古桥、古塔、古井、古街为一体的特色资源旅游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2.配合旅游黄金周、节日、双休日,以曲江温泉、黄龙寺、绵羊冲等景区为主,积极创建以娱乐、休闲为主的生态旅游和短期里程旅游市场。3.加强对旅游业的投入和支持,提供招商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旅游设施配套建设尤其是宾馆酒店的建设,力争在近两年内建成一批新的星级酒店。4.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积极策划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推出一部“斯文人家·建水故事”方言系列剧,打响“燕归古镇、斯文人家”的建水旅游形象城市品牌,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二)民族工艺品产业建水民族工艺品以建水紫陶和民族银饰品为代表。建水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建水民族银饰品具有民族特色。两种艺术品均具有产业化经营的基础。1.提升两种文化产品的艺术品位,突出品牌及特色,走高工艺、高品质、高价位的营销路子;2.改革工艺美术陶厂和民族首饰厂现有体制,采取多元投资方式,走组建企业,实行规模经营、连锁经营,实现产销一体化;(三)文化饮食业建水有着丰富的地方名特食品:过桥米线驰名海内外;烧豆腐、草芽为建水独有;建水汽锅鸡为滇味名肴。还有许多小吃独具特色。发展饮食业有着良好的基础。1.建立一座名城饮食城,使之成为建水名特食品的集中展示点。2.过桥米线最早起源于建水,历史悠久,风味独特。重点培植一家有实力的饮食企业,对过桥米线进行更具品质和文化品位的研究开发,将过桥米线打造成为“东方麦当劳”,拓展成为连锁企业,打入外地市场。(四)娱乐产业发展文化娱乐业的指导思想是要以生动活泼的、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爱的优秀文艺产品,来满足群众休闲娱乐的需要。其思路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带动一片。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划加强对娱乐业的管理和引导,为文化娱乐业的发展提供舞台。1.盘活电影公司现有资产,广泛吸纳社会和外来资金,组建一个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文化娱乐公司,建设大型综合性娱乐场所,使之成为建水文化娱乐业的龙头,带动全行业的发展。2.以曲江温泉度假区、黄龙寺水上游乐场等乡村度假区为中心和重点,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大型游乐中心,提高文化娱乐和休闲度假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积极发展文化娱乐业,带动其它文化娱乐场所的发展。3.探索发展娱乐业的新技术、开拓新的娱乐方式和项目,提高文化娱乐的文化科技含量,促进文化与娱乐的结合,在挖掘建水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娱乐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健康向上的新型娱乐项目。(五)演艺产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1.以红河彝族花灯团为试点,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其通过精品展演逐步实现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增强活力,5年后逐步与政府脱钩。走文化演出单位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实现由公益性事业单位向经营性方向的过渡转型。鼓励外来企业集团参与艺术展演产业的投资和经营管理。2.组建一个文化传播中心,投资建设各类艺术培训基地和活动场地,开发演艺市场;以为群众提供优质艺术产品和服务为目标,开拓文化服务市场。3.利用建水丰富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以朱家花园为主要场地,拍摄一部精品电视连续剧,打造建水滇南影视拍摄、创作基地。4.组建一支建水芒鼓艺术表演团,在政府调控下尝试商业性演出。(六)体育产业1.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体育经济实体,从事体育健身娱乐方面的各类经营性活动。2.政府投资兴建体育中心,为各类体育竞赛和群众开展健身、健美、康复、娱乐等体育活动提地设施和技术指导。3.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承办各种规格和级别的体育竞赛表演;积极开发建水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七)教育产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要确立教育的产业化意识,真正把教育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作为最重要的基础产业来抓,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使其适应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需要。1.深化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竞争上岗和择优选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2.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扶持发展民办学校,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方式,积极吸引省内外资金和设备到建水办学。3.以建水一中为示范点,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和教育服务业。以联办等方式,使学校后勤部门从学校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形成市场化的后勤服务体系。(八)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1.在两年内完成县博物馆、文化馆的建设,使之成为建水规模较大、功能较齐全的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集中展示建水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五年内建设完成县图书馆,完成后可形成公益经营兼容的文化产业运作形式。3.四年内按照州资金配套政策完成各乡镇文化站的新建、重建和扩建任务,实现全县乡镇文化站全部达标。四、主要措施1.认真贯彻执行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将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组织工作。2.加强政策扶持,广开门路,多渠道筹集资金,除积极争取国家、省、州支持外,还应争取社会多方面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合作经营、土地置换等方式,引导投资文化产业设施和经营文化产业项目。3.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对有较大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文化产业项目重点给予支持。县财政可拿出部分资金作为文化发展基金,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4.鼓励企业赞助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组建国家政策许可的各种文化经营企业,在规划建设、土地征用、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5.创新用人机制,搞好文化产业队伍建设。文化事业单位要建立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定岗定酬,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红河彝族花灯团要加快文艺尖子人才培养步伐,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组建商业演出团队、发展演艺产业打下良好基础。6.成立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落实编制、人员、经费,明确工作职责,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各项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协调工作,发挥职能作用。

文化产业的特点篇10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幼儿;全面发展

一、发展工艺美术产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

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产业和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历史的活化石,又是当代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工艺美术的发展一方面受益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需求,一方面受益于新时代背景下各项产业政策的良好机遇。一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消费逐渐升级,需求正在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多地向工艺美术品及工艺美术的精神文化内涵倾斜;二是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之一,为工艺美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借力的平台;三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工艺美术产业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工艺美术产业的产业经济价值

工艺美术产业具有工业产业的一切要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层面看,它是无烟工业,绿色环保产业,能源消耗少、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工作地点灵活,劳动就业容量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经济层面看,它有相当的完整性,形成了较大的基数,对GDp的贡献逐年升高,是区域性的经济支柱,同时作为传统出口行业,很少受到反倾销的干扰。

(二)工艺美术产业是典型的乡村产业

山东工艺美术产业品种丰富、门类齐全,天然植物编织、工艺地毯、雕塑、琉璃料器、艺术陶瓷、金属工艺品、嵌银漆器、珠宝首饰、花画工艺品、玩具、民间工艺等12大类110余个品种多植根于农村,或以地方资源禀赋为基础、或以农副产品为原材料、或以农民为主体、或以农村文化为内涵、或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传承,从而实现吸收农民就业、提升农民收入、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因此,工艺美术产业具有乡村产业的一切特征,是典型的乡村产业。

(三)工艺美术产业是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工艺美术产业是生产和制作具有文化和艺术内涵的特种产品的产业,多发于资源禀赋丰裕、地域个性雄浑、文化特色鲜明的县、乡、村,如临沐柳编、卜庄草编、博兴蒲草编织等。具有原材料以农副产品为主、生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品以大众消费为主的特点,以及技术操作简单、进入门槛低和工作地点灵活等优势,在县或乡镇区域内可以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便于就地就近吸纳农民就业,也便于将产业初级加工环节通过公司加农户的方式辐射到千村万户,增加农民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增值收益,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三、工艺美术产业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工艺美术产业的精神文化价值

工艺美术产业具有文化产业的一切要素,是长期发展至今的情感文化产业。工信部和财政部下发的《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工艺美术列为工业文化产业。从文化层面看,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文化和世界艺术做出了贡献和影响,在世界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外交流中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从产业层面看,它作为工业文化产业的代表,工艺美术产业是传承“工匠精神”最重要的载体,是塑造我国工业新形象的战略选择。

(二)工艺美术产业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载体

陶瓷琉璃、农民画、木版年画、泥塑、刺绣剪纸等工艺美术品及其技艺,经过代代相传,发展成“非遗”文化,是“乡村记忆”工程的重要内容;乡村工匠、工艺美术大师、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是传播、传承、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主角。传统工艺美术产品及技艺的艺术文化属性和乡村民间特性决定了工艺美术产业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地位。《山东省乡村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价值的传统工艺产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推动齐鲁民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山东工艺美术产业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精湛的技艺、鲜明的地域特色、卓越的“非遗”文化成就和大量的手工艺大师、工艺美术大师和名人等技艺传承者已成为齐鲁文化的代表、对外交流的使者,必将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工艺美术产业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工艺美术产业的产城融合价值

特色小镇具有明确的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社区特征,是辐射带动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的重要着力点。产业选择决定特色小镇的未来,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以草柳编、木雕、石雕、陶瓷、琉璃、年画、风筝等工艺美术种类为产业特色,加之工艺美术产业自带的资源禀赋、文化内涵和工匠精神所打造的工艺美术特色小镇是工艺美术产业化和城镇化最好的结合,体现了新时代工艺美术的产城融合价值。

(二)工艺美术产业是特色小镇、特色村庄建设的重要主题

工艺美术产业的产业特色属性和文化旅游属性,决定了其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和价值,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山东省乡村振兴规划》中提出对具备特色资源、产业基础较好,尤其是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的村庄,打造乡村振兴特色村。特色产业类村包括具备特色农业、手工业等发展条件的村庄。山东省工艺美术产业诸多门类和品种,多数仍为手工业,分布在全省各地,借力美丽的生态环境、著名的文物遗址、传统的手工技艺、鲜明的地方产业特色等天时地利人和,抓住机遇打造成特色产业村,是对乡村振兴规划最好的落实。如淄川昆仑镇依托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和陶瓷产业优势,以及昆仑山、孝妇河的自然生态,全力打造了陶瓷风情小镇。

五、工艺美术产业在扶贫脱贫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工艺美术产业的社会民生价值

工艺美术产业因其独特的性质,是典型的社会民生产业。从社会层面看,它可以把劳动力吸引在当地,实现当地就业、家中工作,避免了人口大幅流动,提高了收入水平,避免了背井离乡颠沛流离,进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从民生层面看,它创造了大批工艺品、礼品、纪念品、收藏品等各具特色的精品、珍品,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工艺美术产业的独特优势

工艺美术产业,产品多为手工小产品,却有着大市场,多数以出口为主;工厂多为小作坊、工作室、合作社,却形成了大集聚;龙头虽小,却实现了大辐射,在为数众多的工艺美术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中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方式,将分散经营的农户联系起来,抱团发展,精准地解决了农村中就业最难群体的灵活就业与脱贫问题,是典型的扶贫产业。

(三)工艺美术产业是助力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强调,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以手工制作为代表的工艺美术产业具有技术操作简单、进入门槛低和工作地点灵活等优势,对劳动者有最大的宽容性,甚至没有年龄、性别限制,即使残疾人士也可以经过简单培训就能参加就业。特别对于农村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全部或部分失地的农民,甚至那些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因年龄或身体原因不能再从事田间作业等重体力劳动,也不具备外出打工或做生意能力的老弱残群体,都可以就地就业,甚至足不出户,终生就业。《山东省乡村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和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大姐工坊、乡村车间,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工艺美术产业因其产业特性,是最适合培育成家庭工场、手工作坊、大姐工坊、乡村车间的产业。实践证明,以手工制作为代表的工艺美术产业在乡村中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在实施产业扶贫方面积极作为,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吸纳和安排周边乡村的贫困人口就业,提高了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能够实现通过产业发展持久脱贫的目的,而且使劳动者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