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式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2:15

医学模式的内涵篇1

关键词: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内涵式发展;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数量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以扩大规模为主旨、强调数量增长的高职院校,在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渐凸显,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要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1]教育部教高[2008]5号也再次明确:“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2]而高职院校如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话题。[3-6]

1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概念界定

“内涵”与“外延”是逻辑学的一对范畴,原义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概念外延则是所指对象的范围[7]。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在办学硬件改善的基础上提高领导能力与管理水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出特色,造品牌,提升学校的整体“软实力”,从而使学校的管理、质量、水平、效率、效益等产生“质”的飞跃。

高职院校的发展模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一种为外延式发展,其实质为“量”的扩张,强调的是“改变形象”,主要表现在招生规模的扩大,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加、教师队伍的扩大、校园面积的拓展、教学设施的改善等;另一种是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以追求是“特而精”为最高目标,强调的是“脱胎换骨”,主要表现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学校规模适度,专业设置合理,文化底蕴增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等方面。内涵式发展是量的科学发展,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医药类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模式的途径探索

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模式具有其建设的动态性、系统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体系改革、产学研结合、文化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下面以笔者所在单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阐述医药类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模式的主要途径。

2.1办学理念个性化

办学理念决定学校发展,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学之大,首先在于精神之大,品位之高,在于至高至大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人类精神。[8]高职院校在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不能忽视精神文化的内涵,一定要更新观念,以开放、宽容、理性、创新的胸襟和精神,秉承学术自由、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必须科学、准确定位,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以保证高职院校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对医药高等职业教育本质与内涵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六十年的办学传统进行了较好的传承与创新,理性设计了学校的办学定位,十分注重办学特色的打造,强化重庆医药高专人精神家园的培育,学校形成了七个办学共识,即先进的办学理念是灵魂,科学的办学定位是前提,专业建设是核心,队伍建设是关键,打造特色是生命,强化创新是动力,政策支持是保障。

学校秉承“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弘扬“笃学求真,懿德善能”的校训,发扬“求同存异,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知难而进、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负重自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懿德善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遵循“弘德善教、爱生律己”的优良教风和“修德勤学”的优良学风。

我校坚持紧贴重庆和西部地区(办学区域定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药品生产经营行业、健康相关产业发展需求(办学面向定位),培养具有良好医学人文素养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重点办好普通专科教育,积极开办继续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药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专业为主体,带动相关专业群发展,主干专业优势比较突出,行业特色比较鲜明,西部领先,国内知名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2.2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

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是指积极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承担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政、校、企(院)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为推进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要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建立起有效的校企合作、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多年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联袂153家国内知名职业院校、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成立了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是由政府、医疗卫生单位、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药类学校和行业协会等单位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集团发挥成员各自优势,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的办学格局,形成了政府、行业、企业(医院)、学校等各方面合作办学,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跨专业协同育人的合作平台,在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章程框架下,采取理事会的运作模式,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模式的互惠互利合作,实现深度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职教集团组织机构,先后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团队建设委员会、实训基地建设委员会、招生就业指导委员会、社会服务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职教集团的框架下,分别制定了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社会培训服务管理办法等11个管理办法或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校企合作的长效体制机制。

2.3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是高职院校推进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意识、就业本领和社会适应能力。[9]创新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修订和完善了顶层设计,固化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模式及与之相匹配的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2.3.1“校厂一体”模式,走产、教、研、开发和社会服务等“五结合”的发展道路。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就开陆续办了重庆渝生制药厂、重庆医学检验试剂研究所、重庆市明泰医药器械有限公司等校办企业。明确提出走产、教、研、开发、和社会服务等“五结合”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校中厂、厂中校”的“校厂一体”的办学路子。具体做法:一是师生依托校办企业的生产车间、经营场地和设备,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二是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以教师科研项目实施带动学生实践培养;三是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的生产现场紧密结合,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生产实际应用的距离。近年来学校投资近1000万元建成了重庆市首家校内Gmp模拟药品生产实训车间,生产实训车间总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余名学生进行高仿真实训。同时也可为企业提供粉末直接压片、干法制粒压片等中试试验的服务。实现了教学、生产、科研、开发、社会服务的五结合。

2.3.2“引企入校”模式,增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企业化元素。学校与职教集团常务理事单位联手,成立“太极学院”、“迈克学院”、“康曼学院”。在大一新生中,学生自愿报名,校企双方共同选拔学生进入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纲。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和学生管理团队,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实行共同执教、共同管理。学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直接进入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并免试用期。合作企业设立奖助学金及特困生帮扶基金,并给予每生一定金额的安家补贴。

2.3.3“办校进院”模式,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校院合作新格局。近年来我校与部分医院(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渝北区人民医院、璧山县人民医院等)开展了“1+2”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指第一学年在校内完成基本素质能力模块课程、职业基础能力模块课程的教学。第二学年办校进医院,进行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及部分职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的教学。第三学年在联合医院进行临床顶岗实习。其核心是:校院共同组建专业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共同搭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专门机构,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共同组建课程组,定期开展教学研讨及集体备课;共同组建由行业、医院、学校、毕业生及家长参与的多方质量评价体系。该模式实现了“病房里建课堂”,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实现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校院合作格局。

2.4课程体系改革特色化

课程体系改革特色化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它是指根据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技能性与职业性的特点。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或更新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注重工学结合教材、精品开放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等项目等的建设。

以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为例,本专业以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充分利用行业办学优势,改革传统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院校共育“1+1+1”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模式,构建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五个对接,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对接、学习环境与工作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知识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按照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原则,探索教学内容无缝衔接的系统化课程改革。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整合课程内容,打破学科界限,探索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联合行业专家编写特色教材,并开设“系统化教学”改革试点班,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学校通过近几年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与探索,在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家长和社会反响较好。如2012年我校新生一志愿录取人数率为98.7%(重庆市、四川省为100%),分别高于2010年1-7个百分点,2012年新生三本线以上为34.5%,分别高于2010年7-14个百分点。2012年新生报到率为86.69%,分别高于2010年1-3个百分点,名列全市高职高专院校前茅。2012年我校招生情况在中国教育在线和中国教育网全国高职高专报考热度调查中排名第六。2012年年终就业率为95.33%,分别高于2010年5-7个百分点。2012年度,我校在二级以上医院就业人数,占医院就业率的42.97%,分别高于2010年3-12个百分点。就业对口率均超过95%。社会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均超过90%。重庆市各大医院现任护士长中有50%以上为我校毕业生,如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21名护士长中有15名为该院与我校联合培养的学生,西南地区医疗机构药学、检验技术业务骨干70%来自我校毕业生。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校友,有担任国家部委、市级部门重要职务的管理精英,有获得国家政府津贴专家,有领衔学术研究的博导,有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等。在企业界,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和药房销售总监、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迪康药业董事长等均为我校毕业生。

3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想要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想有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

求,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为本,转变学校发展方式,由以前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内涵式发展上来,坚持内涵式改革与发展,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内涵式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以“特而精”为最高追求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并以竞争力高低和能否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我们深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将得到社会及学生、家长的认可,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也一定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美丽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R].2006.

2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R].2008.[8]

3黄保德,康思琦,李桂霞.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17):12.

4谈松华.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选择[J].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5李忠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年10月号(下).

6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17期.

7董刚,杨理连.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模式的要素解析与途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0,(27):8.

医学模式的内涵篇2

军队医院转型发展要义是发展模式转型

1务实选择医院发展样式要积极适应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模式整体转型要求,努力推进医院从数量规模型外延式发展模式向质量效能型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型。中心医院发展模式从传统综合型、临床型医院向医、教、研并重的协作型、复合型、转化型医院转型;从投入型、利益驱动型向创新型、科技驱动型医院转型;从建设“大而全”的规模型医院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结构优化、特色明显、优势聚焦的品牌医院、精品医院转型。临床部从诊疗型医院向诊疗服务型医院转型;从“小而全”的综合性医院向协作联动、“差异化”发展、特色鲜明的“大专科、小综合”型医院转型。疗养院从疗养保健型向疗治结合、注重康复、突出特勤、服务多元的综合性疗养院转型。

2合理调控医院建设规模医院展开床位数要依据不同编制、级别控制在适度规模,坚持与承担任务、等级标准、管理能力、人力资源、技术实力和运行效益相适应,充分考虑医院基础、部队官兵需求、未来发展、辐射面积、驻地及周边人口数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资金投入与回报等多方面因素,科学论证,合理确定。医院学科建设要从追求总量向追求要素匹配、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学科体系建设转变,重点学科向研究型学科转型。科室设置与展开床位规模应遵循编制规定,适应保障任务,符合医院等级标准要求和业务拓展需要确定,不得以单纯经济利益为目的。坚持着眼发展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活力的增强,构建规模与内涵相互促进、滚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内涵发展推动规模结构动态合理调整。

3有效转变服务保障模式适应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转变新要求,着力构建依靠科技驱动实现内涵深化、技术进步、能力提升的新模式。积极建立区域协同、内外上下联动协作和鼎力创新机制,加强在科技创新、学科人才、医疗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帮带、交流协作,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开放共享,构建功能互补、联合互动、一体融合、共同进步的医疗技术和保障能力提升的新格局。

构建分级救治与远程覆盖、全维维护相结合的高效救治体系。医疗服务由传统的重“病”不重“人”的单纯疾病治疗模式、“坐堂行医”的被动诊疗模式和重“个体”不重“整体”、对“单兵”不对“战位”的孤立服务保障模式向“医疗、预防、健康促进”为一体的新的服务模式转变,推动保障工作由“点状开花”向“树状建设”新格局迈进。着力构建寓军于民、寓战时于平时的医疗救护和应急救援体系,使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卫勤保障能力与平时的医疗救护能力同步提升,拓展军队医院优势。

军队医院转型发展着力在运行机制转变

1决策机制转变医院管理结构从垂直型、宝塔型向扁平型转变,从职能型向流程型、网络型转变。建立战略委员会,负责医院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战略委员会由医院高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以及与医院关系密切的外部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成为医院党委决策的支持机构。建立执行委员会,负责重大事项的科学决策和组织实施。执行委员会由医院管理者、多专业、多系统的专家共同组成。

对大项工程建设、大型仪器设备配置、大宗药品耗材采购、引资合作项目等医院建设发展的重要事项,坚持基层调研、机关论证、专家咨询、集中招标、全院公示、党委决议、逐级报批的决策流程。

2管理机制转变坚持从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从依靠传统手段向基于现代信息平台的管理方式转变,走“精品、细化、厉俭”的节约化经营之路,成立人力资源、财经管理、物资采购中心,实现医院资源归口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

创新成本管理的方法手段,从传统经营型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从资源配置的战略角度研究成本形成与控制,优化价值链,促进医院与社会良性互动,取得竞争优势。主动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形成大局整合、功能互补、分级联动、军地协作、统筹共建、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资源竞争型向资源互补型转变,更好适应多元办医格局,营造可持续发展环境。转变后勤保障模式,实现从“医院办社会型”的封闭式发展向军民融合、灵活取给、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社会办医院型”的开放式发展转变。坚持人事相宜、鼓励竞争、促进流动的原则,推进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实现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转变。

医学模式的内涵篇3

全科医学人才的严重匮乏和质量偏低成为制约我国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不高,“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加快全科医生培养、提高培养质量是当务之急,对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迟,缺乏训练有素的全科医学师资,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多由专兼职教师组成,不具备全科医学理念,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专职教师缺乏临床经验,兼职教师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亟待解决。教育评价系统尚不完善,未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加强全科医师理论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

1.1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全科医生培训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1.2访问国内已有的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及已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高校,学习先进经验。

1.3通过定量问卷调查法对豫西南六地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现状、培训需求、对课程设置的要求展开调查。通过定性问卷调查法,选择一定比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及资深全科医生进行个人访谈,深入了解全科医师基本情况,知识结构及需求现状,以及影响全科医学的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1.4通过学习、培训、调研,更新教育理念找准培养目标。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使全科医师具备临床基本技能和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置

以基层“六位一体”的卫生医疗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全科医疗临床思维、全科诊疗模式为原则,合理优化课程结构,打造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

3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3.1通过调研——实践——反馈问题——修订方案——再实践的方式,促进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及健康发展,为调整社区卫生政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措施的合理性、管理的准确性、服务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3.2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在职转岗培训是暂时缓解基层和社区全科医生不足的权宜之计,未来的全科医生培养必定要逐步规范为本科层次“5+3”模式及专科层次的“3+2”模式。医学院校要增设全科医学专业,并为全科医学专业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

3.3深入分析全科医师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利用培训基地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立基地对口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切实为群众的健康提供有效保障,降低医疗费用。

4预期达到的目标

4.1通过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技能,培养真正“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具备“六位一体”能力的基层全科医生。

4.2通过强化全科医生理论培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不断积累经验,为培养高水平的全科医生奠定基础。

4.3通过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的内涵建设,为全科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参考。

医学模式的内涵篇4

关键词:文化涵化;民族关系;团结和谐

中图分类号:G05;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1)05-0119-05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08K009)

作者简介:胡晨,女(土家族),湖南龙山人,硕士,吉首大学文学院教师。胡炳章(1955-),男(土家族),湖南龙山人,吉首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国学界有关文化涵化的研究,大约兴起于1980年代,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均停留在对文化涵化的过程研究上,即着力探讨汉民族文化对各民族地区文化的涵化现象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涵化现象,很少有人借用文化人类学的“涵化”理论研究我国的民族关系,从而使得学者们的研究大多止步于文化现象描述阶段,而缺乏更进一步的探讨。本文以湘西地区民族关系发展为个案,从文化涵化的角度对湘西地区民族关系何以能长期和谐发展的问题寻求初步的解答,并以此求教于诸位方家。

一、文化涵化的功能分析

1936年,美国人类学家赫斯柯维茨等人指出:“当拥有不同文化的个人的群体间直接的接触,继而引起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涵化。这个概念说明涵化与文化变迁和同化具有不同含义,前者是涵化的一个方面,后者是涵化的一个阶段。”[1]赫斯柯维茨等人对“涵化”概念所下的定义,在人类学界堪称经典。这一定义至少厘清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文化涵化是一种自然的客观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发生“直接的接触”,那么,自然就会出现文化涵化现象。二是文化涵化并非只是单向度的涵化,也有可能出现双向互动现象,即你涵化了我,我也涵化了你,但是这种双向涵化并非同等关系,其中强势文化对相对弱势的文化所发生的影响要大得多。三是涵化并不等于“文化变迁”,不等于文化的同化,但是文化的涵化却能够引起文化的变迁或文化的同化。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赫斯柯维茨等人的这一定义,更多的是针对文化涵化的社会功能立言,其所谈论的多为文化涵化的社会作用。我们认为,这种对文化涵化的社会功能的描述,特别是对文化涵化的结果描述,是有着一定的道理,也符合社会历史事实的。

当强势文化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以后,强势文化自身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明显的文化优势,将会对弱势的一方形成某种压力(这种压力并非只是政治上的压力,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悬殊所构成的某种群体心理压力),从而使弱势文化逐渐向强势文化靠拢,并吸取强势文化的长处,改变自己的传统文化模式。尽管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所有存在的文化在其各自的生长背景和发展进程中,都是合理的、优秀的文化,因而文化本身并无高低之分。但是,一旦其文化的生长背景发生变更,也就是说,当社会处于发展进步之际,文化的先进性问题将会凸显出来。尤其是一些文化在科学技术上的先进性,足以突破人们内心深处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坚守的防线,使得人们不得不承认他文化的优势和自身传统文化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的优劣高低并不需要依靠政治的压力得以显现,而完全是以其自身的优势,自然地在弱势民族的群体心理上呈现出来。美国人类学家C•恩伯、m•恩伯在其《文化的变异》中指出:“人毕竟不是海绵――不会自动地把周围的东西通通吸进去。……而事实显然不是这样。传播具有选择性还因为文化特质在其可以进行交流的程度上有所不同。诸如机械过程和技术这样的物质文化要素,以及像体育运动这样的其他文化特质并不特别难以表现。因而,它们是靠自己的优点而得到其他文化的接受或受到排斥的。”[2](p540)

随着对外来文化科学技术层面的优势的承认与吸收,也就等于在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打开了一扇心灵的大门。尽管文化的传播具有自身的选择性,但是物质文化层面的优势往往能够引发人们对外来文化精神层面的一定的兴趣。另一方面,强势文化往往还会借用其政治上的压力进行强力推进,更使得强势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涵化力度获得增强。在这两种力量的合力作用下,优势文化的涵化就会从物质文化层面进入到精神文化层面,从而逐步完善文化涵化的整个过程。

就文化涵化的功能效应而言,会“引起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认为主要是在文化涵化过程中,有可能引发群体以及个体对外来文化内在的认同,用文化人类学的术语表示,就是“心理涵化”。当处于弱势文化的一方,长期在强势文化的熏陶下,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的内在心理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历史上蒙古族、满族历史上的文化涵化过程获得证明。蒙古族、满族曾一度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但是在强势的汉民族文化面前,他们的文化模式不是改变了汉民族文化模式,而是最终被汉文化模式所改变。而这种文化模式的变异,就是建立在对汉文化优势的认同的基础上的。当作为少数民族的蒙古族、满族成为中国的统治者以后,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使他们感到震惊和钦佩。这种内在的钦佩就是一种内心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感促使他们开始从物质文化层面到精神文化层面全面地吸收汉民族文化的长处,从而最终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文化模式。

同样道理,当汉民族文化进入湘西地区以后,这种前所未见的先进文化势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的群体心理深处,产生一种强大的震撼力,从而促使他们向汉文化学习,接受汉文化的涵化。因此,我们认为,文化优势是文化认同的基础,而文化认同则是文化涵化的前提。

二、湘西民族地区的文化涵化

相对于湘西本地的民族文化而言,汉民族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自己突出的优势,而这种强大的优势本身就成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认同和接受汉文化,改进自己的文化模式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这样说,汉文化的优势几乎是一种全面的优势,不管是在物质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这种优势都是十分突出的。这里仅粗略地谈几点。

首先是先进的农耕技术。在改土归流之前,湘西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农民们一直是简单粗放的农耕方式,即刀耕火种。这里的人们不知道精耕细作,不知道农田水利建设,甚至也不知道给农作物施肥,最多也不过是刀耕火种中的轮作制度,也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耕耘几年,土壤肥力下降以后,再换一个地方耕耘。过了几年以后,待其地上杂草树木生长起来以后,再进行刀耕火种。这样的原始农业,自然产量低下,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处于贫困状态。因此,当朝廷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派遣流官来到湘西实施行政管理以后,流官们发现这里的人们生存的艰难,便极力劝导人们学习先进的汉民族农耕技术,以提高农业产量,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如桑植县知县钟人文就曾于乾隆年间过《劝民筑塘制车示》:“桑邑山多田少,民间粒食惟靠山庄杂粮,而于稻田水利略焉不讲。殊不知蓄水之法,惟有开筑塘堰,装备水车,以资灌溉。如水无源流者,或于冲头坡下,或于山岔洼壑,相其地势,水可积蓄之所,务须开凿塘堰不嫌其多。且塘之为利,非特可以防旱,并得以养鱼种莲。”[3]其他各县的流官同样也根据各县的实际,告示,积极推动汉族农耕文化的传播。也许这种文化传播过程在一开始的时候,是带有政治的强力色彩,但是,当人们尝到先进文化的甜头之后,人们向先进文化的学习便逐渐从被动转入主动,从不情愿转入自觉。

其次是医药卫生方面。这一层面的文化传播,基本上不是依靠政治的强力推动,而完全是处于民众的文化自觉。因为,中医文化相对于湘西地区十分原始的巫医文化而言,其优势和效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据当地地方志记载,旧时的湘西地区山高林深,人们长期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生活十分艰苦。“病则无医,唯椎牛羊,师巫击鼓卜以祀鬼。”[4]而随着改土归流以后,汉民族特有的中医文化也进入这一地区,从而相应地改变了过去“师巫击鼓卜以祀鬼”的原始医疗方式。一些经验丰富,医术高明的中医甚至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医”,在民众中地位十分崇高。他们不仅给这里的人们治病疗伤,使得以前垂手待死的病人起死回生,恢复健康,而且也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这里的人们,使得湘西土家族和苗族的医药事业逐渐发展起来。如对疾病的诊断,土家族与苗族的民间医生沿用了中医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同时,在药方的运用上,也学习中医的多种药物搭配的方式,虽然也保留有单种药物治病疗伤的传统方式,但这种多种药物搭配的药方相对来说,其应用更为广泛。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涵化和民间的交流,使湘西各民族的民间医疗技术、医药技术得到了共同的发展,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民间医药体系。

再次,是文化教育事业的兴起,推动了湘西地区文化涵化向纵深发展。湘西土家族苗族均无自己的文字,他们的一切社会交往,均依靠本民族语言的口耳相传,除了少数土司家族偶尔学习汉族文字之外,民间绝大多数人们一直与汉文化处于长期隔离,目不识丁的状态。随着汉民族文化的进入,人们开始注重文化的学习。尤其是流官们在湘西积极兴办教育,鼓励一般民众的子弟上学读书,从而使得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子弟得以直接地接触到汉文化的精髓,不仅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学识,提高了民族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人们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的社会风气。这里,仅以不同时期的《凤凰厅志》记载为例,即可见这种文化涵化的深度:“五十年来,德化威慑,仁渐义摩,举蠢丑犷顽之众,一变而为力圳鼓腹之民。且闻铎悟迷,负笈执经,菁菁芹泮,已岁不乏人。而国家之制度典礼,纲目巨细,亦略备焉。”[5]“从来凤(凰)俗兴化移易,而欲民气之敦庞,文风之丕变,必先端士习。盖士习克端,则文行兼修,为顽愚所矜式,斯能潜移默化,而一跻于郅治。我圣朝重累洽,久道化成,即属边陲,亦莫不兴乐利而敦仁让,其所渐摩者久矣。……由是屯苗之子弟,皆得负笈相从,几于户尽诗书,人知礼义。”[6]前者系乾隆年间杨盛芳序言所载,当时教育方兴,故而对汉民族的典章制度,“亦略备焉”。后者为道光年间周汇万序言,所载凤凰厅苗族社会风气已经为之大变,达到了“户尽诗书,人知礼义”的程度。

第四,民间信仰的涵化。信仰文化系人们精神文化的内核,其变易程度意味着一个民族文化整体模式的改变,因而相对来说,它的变化是艰难、滞后的。湘西自古属于楚地,其间巫风盛行,人尽信鬼。东汉王逸就曾对沅湘一带南蛮社会的民间信仰有过描述:“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每祠必作歌乐,鼓乐以乐诸神。”这种信鬼好祠的巫风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然而,改土归流以来,各地流官不断实施政治高压,强迫人们改变其信仰。早在清雍正八年,首任永顺知府袁承宠就曾颁布《详革土司积弊略》,其中就有关于民间信仰的禁令:“查土俗旧例,凡遇疾病死丧,必杀牛祭鬼,抑或互争不明之事,亦杀牛吃血。近奉禁宰耕牛严例,始以羊。今既改流,凡一切淫祀,俱宜禁绝,而况不当祭之鬼乎?且土民穷苦,每因祭祀,破费家资,遂至恣为不善,应一并禁除。”[3]在这种政治高压下,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民间信仰不得不发生相应的改变。许多被称之为“淫祀”的民间祭祀逐渐消于无形,从事民间信仰的兼职巫师社会地位急剧下降,更重要的一种变化就是,汉民族道教、佛教信仰进入湘西地区,道观、庙宇相继修建起来,香火也日渐旺盛。且道教与佛教的神灵也开始大量地渗透到土家族、苗族的信仰神灵之中。如太上老君、土地神、城隍神、药王神、鲁班、观音菩萨等等,而且这些道教与佛教神灵逐渐占据了民间信仰的崇高位置,而本民族的神灵却逐渐退居其次,处于某种尴尬的地位,从而使得湘西民族地区的民间信仰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文化涵化与湘西民族关系

无论怎样强调其重要性,文化的涵化毕竟只是文化运动发展的一种现象,这种运动发展对整个社会、族群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文化都会发生巨大的影响。这里仅从文化涵化与湘西地区民族关系的变化角度展开讨论。

我们认为,文化涵化现象无论是从主观还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它最终的目的都是促进文化的趋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涵化的过程也就是从文化的个性走向文化的共性的过程。在这种文化涵化的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族群的文化个性之间的差异性将会逐渐消隐,而其共有的文化特色将会得到弘扬和扩大,使其一方或者双方的文化模式发生改变。要么是双方的文化模式朝着一种新型模式转变,要么是弱势的一方文化模式向着强势文化模式转变。湘西地区的文化涵化所呈现的态势主要属于后一种涵化现象。

湘西民族地区文化涵化现象,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呈现为一种自然的涵化过程。其间虽然存在着某些人为的因素,但其文化模式的转变则是自然的转变。尽管在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族群文化模式之间,其原初模式的共同因素并不多,但是,汉民族文化的强大优势,相对于土家族、苗族的弱势文化而言,具有更为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巨大的吸引力促使土家族、苗族文化模式积极向汉族文化靠拢,文化弱势的一方不断地吸收强势文化中的先进性因素,而自身文化模式中的各种构成部分则在这种吸收过程中逐步弱化,从而使得文化模式越来越呈现出相似或相同的一面,最后逐步呈现出某种明显的文化趋同。

文化趋同并非是文化涵化过程的终点。因为在文化趋同以后,会在人们的心理上自然地激发起一种群体想象,并会自然地创造出一种新的想象共同体。在这种群体想象中,人们会认为我们大家都是一个共同体的成员,或者说我们大家都是一个民族大家庭,每个不同的民族均是这一大家庭中的孩子,各民族之间实际上是兄弟姊妹。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兰•芬利森曾对这种想象共同体进行过这样的描述:“共同体是一群人,他们在表达其认同感时,吸收了一组相同的符号资源。它不仅是与认同的其他形式相匹敌的一种认同形式,还是塑造认同的一种共同的手段。身处共同体的体验就是以一种方式阐释或解释世界,即使这种方式与我们理解他人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也与其是一致的。”[7](p297)在这样的共同体中,所有成员所享有的符号资源是一致的,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也是一致的。由此,自然也会产生一种内心的亲近感,并能够不断地塑造和强化内在的认同感。而这种心理上的认同情绪将会在人们处理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时发挥其强烈的黏合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民族关系朝着和谐友好的方向发展。

历史事实也完全证明了我们上述的判断。自改土归流以来,尤其是经过乾嘉时期朝廷加强了对民族地区文化涵化的力度以后,湘西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这种民族关系的质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湘西少数民族群体心理上与汉民族之间产生了内在心理的认同感,而且这种认同感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强化。用广泛流传于湘西民族地区的民歌来说,就是“土苗汉是亲兄弟,十指相连共手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一书中曾对湘西地区民族关系有过这样的概括:“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以后,党和政府对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非常重视,经常开展加强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的教育,融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涌现出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生动事迹。”[8](p72)在湘西地区,许多家庭成员也逐渐由原先的单一民族逐渐演变为多民族结合体。常常是祖父是汉族,祖母是土家族,母亲是苗族,而且在这样的家庭里,三个民族的语言也依然通用。这表面上看主要是婚姻纽带的连接作用,但在更深层次上,这种不同民族之间的婚姻关系仍然是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之上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群体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婚姻纽带才能发生其正常作用。

二是湘西少数民族逐渐掌握了汉民族的认知符号系统,并在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上与汉民族日趋接近。随着文化涵化的深入,湘西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自乾嘉以降,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各民族一般百姓的子弟也纷纷入学,自觉接受汉文化的教育,从而使得湘西少数民族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符号资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乾嘉以来各民族的秀才、举人,还是民国以来各民族的文人学者,乃至建国以后各民族的教授、专家,在他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过程中,其所运用的符号资源与汉民族完全一致,甚至包括一般民众也是如此。从而使得湘西少数民族在认识世界与解释世界的方式上,与汉民族保持一致。

三是湘西少数民族国家观念日益增强。由于群体心理上的文化认同,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的一致性,从而使得湘西各民族共同的国家观念获得强化。虽然说明代时期就有土家族土司率领湘西各族人民奔赴东南沿海一带抗倭的辉煌,但那个时代人们纯粹是听从朝廷的指挥所致,而并非是源于国家观念的力量。但此后如晚清湘西土家族、苗族将领杨岳斌、郑国鸿、罗荣光等人抗击八国联军等的血战;湘西各族子弟组成的128师在浙江嘉兴的抗日血战,以及湘西各族子弟奔赴朝鲜参加上甘岭、松骨峰等著名战斗,则完全出于对国家的忠诚,是自觉的肩负国家兴亡的历史使命的积极主动的行为。因为在这一段历史时期,人们心中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中国是自己的祖国。因此,他们把参加卫国战争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自己冒着枪林弹雨,是为祖国的兴亡而战,为祖国的荣誉而战,也是为了自己的家乡父老而战。惟其如此,他们才那样的英勇无敌,威震敌胆,建立了赫赫战功,为祖国和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季方.文化人类学与涵化研究: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4(1).

[2][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m].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3][清]魏式曾,等.永顺府志•檄示:卷11[m].同治十二年增刻乾隆本.

[4][清]张天如,等,修.永顺府志•风俗志:卷10[m].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5][清]杨盛芳.凤凰厅志•序[m]//[清]潘曙,等.凤凰厅志:卷首.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6][清]周汇万.凤凰厅志•序[m]//[清]黄应培.续修凤凰厅志:卷首.道光四年刻本.

[7][英]阿兰•芬利森.想象的共同体[m]//[英]凯特•纳什,等.布莱克维尔直至社会学指南.李雪,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8]《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acculturationandethnicRelations

――Researchon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ethnicRelationsinXiangxi(4)

HUChen,HUBing-zhang

(College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JishouUniversity,Jishou,Hunan416000,China)

医学模式的内涵篇5

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应用学科,是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的变化,医学模式的转变。

康复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康复医学的需求的增加,其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逐步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全国各地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康复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尤其是综合医院内康复科的设置受到了广泛关注。

198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及“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提出了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的标准并作了明确的规定,1996年卫生部正式颁布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对不同级别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的设置作了明确的规定。从此,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康复医学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当前,学科名称和内涵须进一步明确和统一;康复医学科带头人匮乏;康复人才培养滞后,康复科人员资质参差不齐;不重视科室质量管理、康复医疗资料记录不全;康复治疗操作不够规范,存在违规操作隐患;院内管理无序,缺乏行业约束管理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康复医疗名不符实的服务;康复教育不规范等。

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发展已经有20余年,发展很快,势头也很好,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许多方面都要与国际接轨,康复医学这门新兴的学科也不例外。

康复医学也称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根据我省三级综合医院三类指标评审标准康复医学科是必设的一级临床专科。

康复医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康复医学的基础学科;②临床学科康复治疗学科;③康复护理学康复工程;④中国传统治疗;⑤文体治疗;⑥康复护理;⑦社会服务。

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学模式的内涵篇6

【关键词】中医;证侯模型;命名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但以证候动物模型的生物表征比照人的生物表征来判断动物模型某证建立成功与否的方法,由于当今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无疑已经成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发展的瓶颈。所以必须加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命名方法后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切合实际的临床前研究载体。

1进行中医动物模型研究的必要性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为什么人最贵?《荀子·王制》在分析了“水火”“草木”“禽兽”都由气构成之后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现代医学研究也规定,进行正式的临床研究之前必须有动物实验的数据,使得人的“贵”得以确立,也使得动物实验作为临床的前期研究得以确立。而且研究发现动物对于同一个施加因素干预后,表现于外虽则种属有异,但内在的生理病理变化则是相同或相近的,比如对大鼠基因组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且大鼠基因组与人的基因组序列较为相似;所以动物模型作为实验室的体外研究与人类发病研究之间的桥梁,对很多疾病的临床状态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医要实现质的飞跃,完成中医证候研究从临床向实验室的过渡、人向动物的过渡,必然要借助中医证候动物模型。

虽则不同医学基于各自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对疾病(或患病机体)有不同的阐述,但由于其所针对客体的同一性,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可通约性。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成果,比如中医的初始形成阶段,哲学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所以我们就借鉴了哲学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医的哲学-思辨-医学模式,解释医道首先从哲学的观点出发。后来,中医又不断接受并吸纳了易学、数学、理学、朴学等学科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中医历来是开放的、是善于借鉴当时先进的科学和思维发展模式的。

王永炎院士曾提出“证候是四诊信息表达的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整体反映状态”[1,2],就是说“候”是“证”即机体内部状态的反映,而中医讲究的也是辨证论治,而不是“辨候论治”。所以理论上讲,只要机体内部出现了病理生理的一系列变化,不论有无异常生物表征的表现,理应诊断为某种“证”。古人之所以重视“候”的作用,不过是限于当时的技术诊断水平。时至生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日,我们应该在证的诊疗上有所突破,争取在“候”出现之前就诊出某种“证”的存在,所谓“候前状态”,即有“证”无“候”的状态,提前干预,“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病邪“陷入易易耳”,为中医“治未病”提供支持,这无疑必须借鉴动物模型。

2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命名及其优缺点

传统的诊疗方式是,由一组症状我们可以判定为某种证,也就是所谓的证候诊断标准,而且可以推测其内部存在生理病理状态的改变。那么我们在一种生存状态的模拟下,一段时间,动物模型出现了某组症状,而且这组症状有着一定的稳定性,经过检测,模型机体内部确实处于一个异于正常的病理生理状态,那么在生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各种诊疗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该组模型的症状进行证候学的科学命名呢?

目前对中医动物模型的命名主要依据动物模型已经出现了的生物表征(四诊表现)和人的某种证所表现生物表征的符合程度,制定所谓的主证、次证和哪个证的诊断标准符合的多一些就诊断为哪种证,这在中医学的发展中无疑是一个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实验科学的发展。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们至今很难搞清哪怕是灵长类动物猿或者猴的某一表现到底和人的表现是否表达相似的意义。譬如人有喜怒哀乐,高兴了有的表现方式是笑,而有的表现方式则是哭,还有的表现为不停的进食各种零食。关于动物,是否有相似或相近的现象出现,这也值得考证。至于啮齿类动物,就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其具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了,至于其具体表现代表的意义,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精力去探索。

而且,中医证候讲究的是相互联系与演变的过程和趋势,这样以某一时点动物模型的生物表征比照人体生物表征的模型命名方式可能会陷入僵化,使流动的证候演变为生硬的症状比对,有失证候的实质内涵。

3基于寒燥证证候模型建立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命名的探讨

证候是一组宽泛的概念,其发生、发展不仅会受到特定致病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当地气候、环境、饮食甚至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被赋予与当地特点相适应的生理病理状态,表现于外就是某特异“候”的出现或某“候”在相应证候群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新疆地处中国西北部,是典型的干旱地区,秋冬季节气候又兼寒冷之性。受此环境影响,初入新疆之人,机体会出现一系列诸如干涩、焦虑、烦躁等异常反应,日久这种环境还是诸如过敏性鼻炎、皮肤病、支气管炎,甚至某些心血管疾病等新疆特发高发疾病有多发倾向的共同原因。故此,我们在中医病因学说指导下,遵循病因模拟、生物表征观察、生物学基础检测的研究思路,以病因的模拟为切入点,生物表征的观察为落脚点,生物学基础的检测为辅助,来建立寒燥证(西北寒燥证)证候模型。

发现在寒燥环境下,某一阶段,小鼠可以表现出相似的生物表征,而且至21天,其机体内部也处于一个异于正常的病理生理状态。我们经和初入新疆人群生物表征的比较发现,有些方面是符合的,但也有一部分是不同的;而且,在其演变过程和趋势方面和人类也不尽相同。于是,我们在考虑,为什么在同一个干预因素的作用下,小鼠出现的生物表征和人群出现的生物表征不是完全的符合呢?如果根据病因学说的观点,给这群人中出现某一组固定症状的人的表现命名为寒燥证,那么同样在这种模拟寒燥环境(为了便于控制,根据当地气候学资料,固定了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生活的小鼠是否也该命名为寒燥证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同一个证——寒燥证在小鼠和人的表现是有差异的,其主症和次症表现及所占权重并不是完全相符的。

凡此,提醒我们,在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定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以此之生物表征比照彼之生物表征的吻合度来确定,必然要考虑到该种属动物的生活习性,也必然要照顾到该证在人类之所以产生的普遍原因(有些可能是抽象的)。因为就算动物模型出现了和某证非常相似的生物表征,但也未必就是该证在此类动物的表现,譬如豚鼠非常的胆小,而且喜欢打洞,所以我们不能因此就诊断为怯证;同样以某化学物质的应用而导致的动物出现某组症状,也很难因此就诊断为该证,因为那不过是药物的副作用,而同样的在人出现该组症状(证候)在更多的时候却并非由此原因引起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某动物模型在导致人群出现该证的干预因素作用下一段时间,没有出现某证候人群诊断标准的主证,或者次证出现的频次不够就轻而易举的否定该证在动物身上的存在。如果,我们只是参照诸如以上所述传统的证候模型的评判标准来判断其成功与否,从而诊断或排出某证的存在,那极有可能失之偏颇,甚至事与愿违。

当我们都在为小鼠的四诊表现与人相似的四诊表现所表达的实质内容相似与否而殚精竭虑、苦苦考证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同时换一种思维方式,从源头即古人当初是如何给症状命名为某种证的思维方式出发来给动物模型的证候诊断以命名,部分摆脱仅靠生物表征对应生物表征的动物模型评价及命名依据呢?因为,在中医形成的初始阶段,并没有现成的某种证的诊断标准,都是在古人的探索中形成的一组综合症状的命名,后来才成了诊断依据。那么古人是怎样命名证候名称的呢?以六淫学说为例,就是他们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体在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结合气候特征与自然界中的直观现象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比较,来推求病因,然后结合症状和病因将机体的表现命名为某种证。同样,我们在进行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命名的时候也应该先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来摸准该类动物的常态和非常态,寻找在同一个干预因素(包括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人的证推导而来的)作用下,该类动物可能出现的主证、次证,详加观察分析并予以归纳,并通过各种手段去揭示其可能存在的生理病理状态,以该病理生理状态为辅助中介并比照人的生物表征来命名该组动物模型,进而总结出该组症状所表达的与人类相似的中医临床意义,即揭示某证在动物模型上的实质内涵。

4结语

无疑诊断依据的形成和规范促进了中医临床学术的发展和服务范围的扩大,增加了可操作性和可信度。但是我们现在在对中医动物模型的研究中,采用了一条恰好与古人相反的思维方式,我们是在假定动物模型所有表现和人类相同/相近的前提下,采用从人类得来的证候诊断标准来诊断命名动物模型的。当然有的时候我们会“反弹琵琶,出奇制胜”,但是如果我们能回本溯源,从另一种与当初中医证的命名阶段相似的思维方式——如根据病因——出发来给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命名,也就是用古人总结命名中医证候名称的思维方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分别从人和动物出发来总结证候内涵,形成统一的人和动物通用的“证”的命名,其机体内在的病理生理状态是相同或者相近的,但其“候”由于不同的种属和行为表现方式的不同可能会有所不同,就是说同一个“证”在动物和人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物表征,但是这一组不同的生物表征代表的内涵是相同的,因为病机相同。以病机的改变为主要评价手段命名中医证候摸型,以期提供一个与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及证候实质更吻合的中医证候模型命名方式。

参考文献

医学模式的内涵篇7

医事法相关概念的来源

“医事法”是源自于日本和台湾的概念,但对于其内涵与外延,国内在将这个概念引进时从来都没有界定过,甚至成为一个比较含糊和暧昧的概念;从现阶段来看,学界对于医事法的使用非常混乱[6]。在日本,医疗相关的法律被概括的称为“医疗事务法”,以最具代表性的植木哲教授所著《医疗法律学》、《医疗纠纷预防法—医疗事务法律》等书为例。这些著作集中在以医疗纠纷处理和调整为核心的法律上,阐述了医疗法律学研究综合性医疗事务法。由此可见,日本学者论述的医疗事务法主要指调整由医疗行为所引起的医疗纠纷法律关系,其内涵和外延就是调整医疗行为相关法律关系的医疗法(medicallaw)。台湾学者中对医事法著述颇丰的黄丁全先生在其《医事法》一书认为卫生法学已不能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必将为医事法学所取代并成为医事法学的一部分。但通读其《医事法》全书,全篇涉及医疗行为、医患关系、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医疗责任的体例和内容,完全以医疗行为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和理论为核心,并未涉及卫生法与医事法的内涵与外延的详细论述,也属于设定概念而非解析概念的就事论事模式。由此可见,从日本和台湾所舶来之医事法,无非是以调整医疗行为所涉及事务的法律关系为核心和内容。我国医事法学者因此而主张的医事法概念,不过是医疗行为事务法或医疗事务法的简称而已,以此内涵和外延想要统括整个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似有欠妥之处。

医事法与卫生法之概念比较

医事法与卫生法概念比较的核心是医学与卫生的词义区别事实上国内现有的法学理论并没有从内涵和外延上对医事法与卫生法做过深入的比较研究,要么就认为二者是同意词,要么就武断地认为医事法取代卫生法是世界潮流、必然趋势,甚至实在无法区分时还使用了一些含混不清、大包大揽的医疗卫生法、医药卫生法、医事卫生法等称谓。在理论界定缺乏的情况下要区分医事法与卫生法,只好从“医事”与“卫生”的词义范畴的界定出发。但医事法和卫生法是两个语义相近的词汇,无论侧重如何或采用什么名称,两者共同关心的问题都是“生命和健康”问题,其核心都涉及到公民健康权益的实现,存在着关联和交叉是理所当然,在使用什么名称上更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习惯。如医事法是源自于日本、台湾对医疗事务法律的称呼,我国大陆原本并没有使用该概念而习惯性称为卫生法。当然,我国对卫生法的传统理解更多是指卫生事务的行政管理,也曾狭隘地将卫生法理解为卫生行政法。但“医事”一词的内涵和外延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宽泛,如果仍坚持与“医疗事务相关的法律”,似乎就很难涵盖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与健康相关产品的法律领域。事实上,医事法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中有一个概念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医学法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医学法是有关医学方面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医学法学是研究医学法制建设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7]。由此可知,医学法作为有关医学方面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内涵就是调整所有医学事务的法律总和。并且,世界医学法学协会(worldassociatianformedicallaw)迄今已召开了十八届世界医学法学大会,已成为具有权威性的国际学术会议。鉴于医疗法与医学法具有相同的词源内涵medicallaw,故此从医疗事务上升为医学事务,把医学法作为医事法概念的前身,即医事法无非是医学事务法的总称,这样能否拓展出比医疗事务法能涵括更宽范围的法学范畴呢?面对当前医药卫生领域众多混乱的概念和理论使用、众多具有相同体例和内容的医事法和卫生法教材,通过医学法学的概念启示将医事与卫生之争还原为医学事务与卫生事务的比较,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医学与卫生的词义比较。医学与卫生的词义比较医学往往可分为传统医学(中医学、印度医学等)和现代医学(西医学),所谓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之分只不过是针对人体的诊治行为学科的不同,即医疗行为实施模式的不同而已。就是所谓的社会医学也主要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以制定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和增进人体的身心健康。因此,医学事务的范畴局限于医疗行为实施模式的各个领域范畴,旨在保护和增进人体的健康状况而非营造一种保障人类健康的生存大环境,其行为模式基本上属于微观层面的具体医疗(技术)行为范畴。由此可见,关乎人体健康的医学事务领域与医疗事务的领域是基本一致的(当然医学事务还包括医学教育、科研等超出医疗事务的范畴),以保护人体健康权益实现为内容的医学事务法律与其他国家有关医疗事务法的界定并无出入,都可统称为医事法。卫生一词最早见诸《庄子•庚桑楚》中“卫生之经”的记述,后晋代李颐在《庄子集解》中把“卫生”理解为“防卫其生,令合其道也”。宋代的王雱在《南华真经新传•庚桑楚篇》中指出:“卫生者,卫全其生也,能卫全其生则生所以常存,故曰卫生之经也”。初版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医学大辞典》把“卫生”解释为“防卫其生命也”,表明“卫生”的涵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千年未有明显变化。如今《辞海》对“卫生”的解释是: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改善和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个人和社会的措施。将传统和现代的观点结合起来看,“卫生”的完整内涵应是“为保卫生命而创设的保护身体健康之措施”。如此看来,卫生既包括了微观的医学措施,着眼于医疗技术活动以增进和保护人体健康;也包括了宏观的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措施,从生命安全的高度广泛采用各种措施去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实现。因此,卫生的内涵显然大于医学,医学事务包涵于卫生事务之中。但如果仅以词义的比较就得出卫生法是比医事法更大的范畴,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针对医事法学者们的立论依据作深入研究才能令人信服。其实,无论确立那一个词汇作为本领域的基本概念,其决定性的标准在于:(1)其是否最完整地覆盖了医药卫生全域的法律范畴并最全面、有效地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实现?(2)其是否能与国际接轨并符合法律实务的发展趋势?

从医事法到卫生法的理性回归,是保障健康权益实现的内在要求和法律实务发展的历史趋势

医学模式的内涵篇8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对护理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复合型的人才,加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未病先防”、养生保健观念的强化,决定了护理职业学院的教育模式必须突出“和”的特点,不仅限于掌握某一技术的狭小涵义,而扩展为具备一定专业的包容能力,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长远的发展潜力,以“和”促和,以“和”培养教育模式达到人文和科学技能的和谐,以“平和”的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适应社会。

1社会的发展需要护理教育的特点是“和”的教育

1.1社会的发展需要复合型的护理人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不再仅仅满足于对疾病的防治,而是积极地要求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氛围。根据21世纪培养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模式,社会的发展需要应用型的人才,能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与专业技能解决工作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并利用综合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技能操作技术好,更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和解决各种问题和社会矛盾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具备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的应变能力。

1.2现代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内涵就是“和”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原有医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为现代医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医学的境界,更加强调关爱病人,关注社会和人文素质,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共同提高。社会需要我们培养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而现代的医学模式的内涵就是“和”,即兼顾人文和科技两个方面。

1.3树立先进的护理观念,顺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新的护理理念,是以“和”为指导思想,以服务理念为工作中的准则,“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新型医疗模式的核心,把护理服务理念深入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去,用服务理念来严格要求自己,建立自己的护理品牌,顺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

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带动“和”的教育

2.1提高文化素养,将文化知识融入专业和技能训练中

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根据需要合理调整和设置文化基础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课程,探索适合二者关系的教学方法,将文化基础知识融入到技能训练中,提高技能训练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文化基础知识在技能训练中运用,潜移默化的提高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并为学好理论典定基础,真正做到理论能联系实际.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使护生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相匹配,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让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上升到一个高度。

2.2提高文化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护理教育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师生关系的和谐。要提高护生的教育质量,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老师的文化素养及作用,在和谐教育中也是重要的因素。同时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也是搞好师生和谐关系的重要一环,学生文化素养提高了,才能更好的与老师互动,能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且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老师要作到知识渊博,知识精专,才为人师,并且要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老师往往起主导作用,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很重要。因此,老师要关心学生,学生要尊重老师,二者的关系要和谐。

3重视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和谐”

3.1重视课堂实践

护理职业学院的护理专业在“与临床零距离”思想指导下,多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如模拟病房、心肺复苏、实体人练习等等,设备非常完善。让学生在实训课上、业余时间反复进行操作练习和模拟病房练习,将健康、疾病、保健、营养、法律、社会、文化等“和”思想内容贯穿于护理实训中去,使学生在实践中,熟练地掌握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结合中医护理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特色,学会用中草药、针灸穴位、推拿按摩等为病人解决痛苦,也可以多设情景,让学生去处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突发事件的能力,为用人单位培养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护理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护理学院的学生在完成在校2年理论课程后,将走向实习单位,让她们感到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很有用,与临床技能操作结合后,很快就能得心应手,很有成就感。

3.2重视临床实践

尽管在学校创办模拟病房,与临床零距离,但临床见习、实习对学生来说是从课本到临床实践、实际操作的一个飞跃。护理学生只有置身于医院的各个科室,亲临其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从事护理工作,才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与临床的零距离,真正了解到从事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真正认识到了“和”教育的运用。同时在实践中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促进实践,体现在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培养方面,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特长,并在实践中补其不足,使其在工作中达到“和”。古人曰,和而不同,这才是“和”的真正境界,培养护理人员也是如此。

3.3重视社会实践

医学模式的内涵篇9

abstract:"threeGoodandoneSatisfaction",whichcontains"goodservice,goodquality,goodmorality,andpeoples'satisfaction",isanationalprojectinhealthcareindustryaimingtoelevatemedicalservicequalityandimprovesocialstatusofmedicalcareindustry.thispaperelaboratesonthemeasuresofwuxino.2people’sHospitalinthisproject.

关键词:医院精细化管理;三好一满意

Keywords:refinedhospitalmanagement;threegoodandonesatisfaction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162-02

1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本质、特征

1.1何谓医院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实际的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方法及内涵就是我们所说的医院精细化管理,[1]目前,社会分工精细化及医疗服务质量精细化趋势越来越显著,这就对现代医院提出了实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这种精细化管理以常规医院管理为基础,并将其进一步深化,这种管理模式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等落实到医院各个环节。

1.2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和特征关于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①它是一种分解细化医院发展战略和目标,并将其认真实行的过程;②它是更好地落实医院发展的战略和规划,并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的过程;③它为医院整体执行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方案。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重基础、重细节、重具体、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2]认真完成医院管理中的各个细节,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争取做到最好。

2运用医院精细化管理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始建于1908年,目前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江苏省首批基本现代化医院、江苏省患者安全目标管理首批示范单位。医院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通过注重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有效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使得“三好一满意”活动取得了实效。该院强化内部精细管理的具体做法,得到了国务院、卫生部和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要求在公立医院试点改革中予以宣传和推广。

2.1细:细化服务举措,优化就诊流程,努力做到“服务好”

2.1.1推行优质服务“五个一”模式无锡二院在精细化服务管理的规定下,从2004年开始一直逐步推行“五个一”服务模式。其中,“一医一患一诊室”不仅给患者与医生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且最大限度保护了患者的隐私;“一个窗口发药”利用信息化手段,使从前排长队“人等药”变成如今的“药等人”,患者人均缩短等候时间20分钟;“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了集中预约、分诊导医、便民措施、药物咨询、审批报销、方便门诊、投诉处理、邮寄报告等服务功能,真正减少了患者往返时间;“168后勤服务专线”为住院患者提供所有生活、设施保障,检查陪送服务及营养饮食供应;“一条红腕带标识”使急危重病人真正得到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治疗的权利。“五个一”服务吸引了全国、省、市等主流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和健康报社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2.1.2门诊限时服务,提高服务透明度医院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了“综合检查预约中心”,即将B超、Ct、mRi、心超、HoLteR等多项可能需预约的检查集中办理,减少病人往返次数,使病人能在一天内完成所有检查。此外,医院还在门诊大厅公开向社会承诺限时服务,对相关检查时间提出了限时要求,门诊的工作效率和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病人就医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大大降低。

2.1.3实现医疗服务错峰分流医院实行“无假日门诊”,并根据患者需求调查问卷,在心血管内科、眼科、神经内科、普内科、消化内科实行“全天候门诊或专家门诊”。医院还通过弹性排班,推行“早上早一点,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错时服务、开设无午休门诊和专家夜门诊,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平均日增门诊量400人次。医院还购置4台自助挂号机,通过自助挂号有效分流了挂号窗口的人群。

医学模式的内涵篇10

“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继承和创新中医药事业的主导力量,在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理应承担起其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因此,在教育现代化和中医药现代化的浪潮中,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成了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而如何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也许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结合多年的高校管理经验,笔者以为,要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上至政府、中至中医药院校管理者、下至教师,都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

1离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需要政府行为及政策支持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政策牵引”特征,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行政部门的评估或管理手段,必须通过立法、行政等手段确立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制定相关的发展政策,从制度上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运行。高等中医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传统医学人才的优势,不仅可以为民族健康和民族繁衍及提高民族素质做出贡献,而且可以对世界文明进步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其培养现代中药人才的优势,不仅可以为持续发展我国中药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人才资源的支持,而且可以在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以人才对科技的支待作用,不断扩大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促进中医药国际市场的拓展。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作为我国中医药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中医药教育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而经费投入和宽松严谨的政策环境是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支撑条件。不仅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鼓励高校贷款用于教学基本建设,而且高等教育总经费的分配应本着“教学第一需要”的精神,优先投资于学科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技术手段建设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应该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特殊政策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政策性软环境的建立,有时比经费的支持更为重要。四十多年来,高等中医药教育从体系的诞生到改革发展都始终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指导,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教育方面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争取政府直接投资增长的同时,高等中医药教育自身要用足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获得间接的政府资助。

2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高等教育观念变革包括教育目的观、本质观、质量观、人才观、发展观等方面的转变。

教育目的观的现代取向高等中医药教育要由单纯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方面发展;要由只重视课堂教学向重视科研、临床能力的培养转变;要由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转换;拓宽专业口径,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迈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既需要坚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又要熟练掌握临床才能和具有学术、科研敏感性,还应有现代医学知识。同时,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必定要满足社会医疗和人们健康保健的需要。因此,作为中医药教育主体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一定要在满足社会服务的基础上,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1教育本质观的现代转换

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质取向和根本价值所在。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而言,它的现代本质取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才。②进行中医中药的研究开发工作。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2。2教育质量观的现代转化

对于高等中医药教育而言,其产品主要包括各类各级中医药人才、中医药科技成果及相关社会服务,其中,其培养的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是高等中医药教育质量最集中的体现。因此,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否按照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人和培养的人是否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评判其质量的最核心标准,而对于具体的中医药院校来说,其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评判其教育质量的标准更应体现在其培养人才的特色上。因此,中医药院校只有构筑自己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创业文化,才能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并且最终达到保证教育质量使“用户满意”的目的,从而真正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2。3人才观的现代转向

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下,人们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正确地认识健康和疾病,以整体化、社会化的观点去研究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改变生物医学模式下“病”与“人”的分离,这样才能在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系统全面地培养医学人才。因此,在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适应医学模式由纯生物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人才观要实现现代转向,以新的医学模式为指导,坚持整体性、动态性和社会性的原则,确立现代人体观、健康观、疾病观和治疗观。

2。4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史,高等教育发展观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传统发展观、整体性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种发展观内涵不断扩大,包容性逐步递进,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观正处在从追求数量的发展向整体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转变过程中。因此,对高等中医药教育来说,一定要树立“一方面,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实现办学定位的现代转换

高等中医药教育由纯单科性院校向以中医药教育为主包括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高等院校发展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大趋势和高等中医药院校自身规模效益的需要。在办学定位上,建设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教育为提高,以留学生教育为窗口,以成人教育为继续,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中医药院校应成为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方向。办学定位一定要在坚持需求原则、可能性原则、特色原则等原则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实现办学定位的现代转换。

4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应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近代中医教育受科学主义思潮和班级授课制的影响,更多地强调书本知识的教育、学习,相对缺少学生思维的发展,临床技能的提高,科研水平的培养,而且人才培养基本上按同一尺度和同一规格进行。随着国际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中医人才的要求除了仍然重视专业知识和能力外,更突出强调的是人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高等中医药院校转变狭隘的人才教育观,树立全面质量观,拓宽专业口径,重视通才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大胆积极地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中医药高级人才。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疾病谱、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的改变、期望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优生优育、科学的发展对疾病概念的新认识等,使医学模式将由注重人的躯体卫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身体因素和其他因素并重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医学模式,医疗服务模式也将从传统的纯治疗型向保健、预防、主动参与转变,由过去主要面向人的个体向人的群体和环境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将对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而所有这些又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中介来实现。

对于具体的每一所中医药院校来说,学校的定位不同,其培养目标也必然不同。培养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结构的系统。按学校组织结构分,有学校培养目标、院系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培养目标;按学历层次分,有专科教育培养目标、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硕士教育培养目标和博士教育培养目标;按人才类型分,有研究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等等。与之相适应,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必然导致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同样,高等中医药教育办学类型的多样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质量标准多样化也决定了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目前,大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办学类型处于由专业性、应用型普通院校积极向专业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层面,同时,又兼有高职高专教育。因此,从办学类型和人才质量标准来看,高等中医药院校处在一个多层次交叉渗透、多类型人才培养并存的阶段,加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各中医药院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比如,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主辅修和双学士学位制;实行本硕连读融通的长学年制模式或实行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五年制硕博连读制;“按类招生,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培养模式;阶段性终身教育模式;培养全科医生等等。

总之,正如社会对人才规格要求日新月异一样,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检验,并且因时因地进行调整和完善,才是最终的出路。

5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走适度规棋效益之路

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必须走以内涵式增长为主的道路,而内涵式增长的最主要体现是质量效益型增长。高等中医药教育要努力实现规模效益,就必须遵循规模经济理论,寻求适度发展规模。实现规模增长有两种方式,一是系、专业数目的增加,二是系、专业规模的扩大,后者是内涵式增长的真实体现。对于高等中医药院校而言,小而全更是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规模小、效益低下成为制约高等中医药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办学规模的狭小,一方面造成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校内教学结构(师资、经费、设施等结构)难以完善,另一方面极大地限制了中医药院校办学的规模效益。高等中医药教育无论从在籍学生总数还是在层次规模、专业规模方面,都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增加学科门类来实现规模发展,提高规模效益。也可以通过提高生师比来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率和人力资源(主要是师资)使用效率,实现规模效益的发展。

6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走结构效益之路

规模只是影响效率的众多因素之一,在投入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组织结构的优化即结构效益比规模效益更能体现内涵式增长的内在要求,对于基本上依靠政策,以“短平快”方式发展起来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来说,努力减小结构性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改善结构效益,从而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与社会、高等中医药院校内部的协调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是其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结构性保障。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矛盾依然是:高等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的受教育机会不能满足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界“卖方市场”现象还比较突出。协调与解决这对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扩大供给。而扩大供给可以通过“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现有高等教育体制之外谋求新的生长点,即所谓外延式增长;另一方面,扩大现有高校招生规模,提高现有高校资源利用率,即所谓内涵式增长,其实就是高校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

因此,在高等教育地方化,增强适应性和实用性的思想指导下,结合地方特色和形势,实现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灵活、特色发展和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多样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实现现代化发展的现实的结构性选择。对于中医药院校而言,在各层次全日制教育之外,开展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兴办“附属学院”和“民办二级学院”,异地设分校,这些都是实现院校结构效益的有效途径。

7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实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多元、跨学科发展

大胆吸收和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成果、新进展、新理论,充分考虑反映课程现代化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伦理学、计算机、外语、社会医学等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既保留传统中医药合理精华部分,又体现现代医学和其他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多元化、边缘性、跨学科性,实现中西医学相互渗透,又兼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途径,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需要,也是中医药理论体系自身发展完善的内在要求。同时,对课程体系的理解和把握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科型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型课程等都各具特色和优势,所以,课程多元化还应考虑从实际出发,努力建立起最适于学习者需要的课程类型。

为了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高等中医药教育必须改变专业设置越分越细、专业口径越来越窄、课程设置越来越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和能力较差,适应性与竞争性不强的局面。面向新世纪,人才培养已日益强调综合素质,做人、求知、办事、健身、心理素质,尤其是协作精神的培养,都需要正确融合科学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

整体来讲,中医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坚持“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拓展”。

8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师承教育的关系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中国古代社会,传播中医药学术经验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形式是师承教育。师承教育不仅培养了一批名医传人,而且在全行业弘扬了尊师重教、勤奋治学和乐业敬业的良好风气。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再是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更重要的是方法教育和创造性教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应由“继承”向“创新”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向现代化转变。相对于师承教育的不足而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创造了时空。但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是万能的,教育的主体永远只能是人,尤其对中医药学文化而言,经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中医药教育还必须继承、保留和发扬师承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也不能只简单地看作是新型教学手段的应用的问题、方法问题,而应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并促进医学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加速实现医学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技术手段和教育成果的现代化。因此,要正确看待和处理现代教育技术和师承教育方式的关系,要在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师承教育的相得益彰。

9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必须以办学亲件现代化为物质墓础和前提

办学条件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教育现代化的显性标志。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中,办学条件现代化又是突破口。因为,一是办学条件现代化目标明确,操作性强,为政府、学校和广大师生认可,容易组织实施;二是办学条件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三是能因地制宜,一步规划到位,分步组织实施;四是教育体系现代化要依据办学条件现代化建设来思考和部署。

对于高等中医药教育来说,由于其起步晚,底子薄,多年来办学条件的恶劣比其它科类院校更为明显,因此,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更应高起点地规划自己,以跨越式发展的态势不断赶超,使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从而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10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和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益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现代管理的新思想,许多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取得了显著绩效,人本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组织,一个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特殊组织,其服务对象为活生生的人,因而更需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有其历史和时代必然性的。首先,社会向前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人类的生活在不断变化中。而任何高新技术都是由人创造、由人所使用并为人服务的,这反过来又对人的知识、智慧、管理才能和创造力提出更新的要求。当代和未来的科技之争,实质上就是人才之争,知识和人才将大大升值,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同时,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地位、价值也将不断提高。因此,社会发展要求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织,它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的作用。其次,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人事管理的新概念。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离不开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源。学校的管理过程是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是为教育培养人服务的。而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校长领导下的教师。因此,办好学校要靠教师集体的力量。也就是说,一所学校要办得成功,不仅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而且还需要他们发挥共同合作的精神,充分发挥潜力。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策略中最重要的是发挥有效的激励机制的作用,整体来说,激励的形式主要有目标激励、参与激励、经济激励、领导行为激励和支持激励等。而实行党政管理一体化和教学、学生管理一体化,科研、总务后勤产业化,管理手段网络化,管理队伍专职化等管理体制,更是提高管理效益的有效组织保证。

11高等中医药教育现代化要加强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树立教师新形象

教师是形成教育能力的重要因素。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师,是开展高等中医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人员组成的主要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交往等基本功能的实现都得依靠教师,一所院校的地位、影响,也主要通过教师的水平,特别是大师级学者的数量和水平来体现。因此说,师资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办好一所大学,必须加强师资管理,确立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