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08:00

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建设融合产业融合工农融合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党提出的建设新的城乡关系的新思路。所谓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根据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程度,现阶段我国应把实施城乡建设融合、产业融合和工农融合作为推进城乡融合进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着力点。

一是推进城乡建设融合。就是重视城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的规划建设的做法,把县域范围内的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在统一规划、明确各个区域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设置,有效整合城乡资源,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以推动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的有机结合。

二是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产业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如果没有产业作为基础,城乡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过去一段时间,在快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以城带乡的口号推动下,各地轰轰烈烈地建起了一些开发区和小城镇,其中有很多由于没有产业支撑,缺乏人气、商流、物流,发展难以为继。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县域内城乡经济发展规划,调整城乡的产业布局,促进城乡市场统一开放、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尤其是推进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扩散,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以实现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全面发展。

三是推进工农融合。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公平就业。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通过诸多降低城市落户门槛的措施,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为推动上述“三大融合”的快速实现,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加快制度创新。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要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要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要推进社会保障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要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二是重视小城镇建设,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快发展小城镇,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以做大做强中心镇。为此,要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发展环境,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区域性人口集聚中心、产业集聚中心、商品集散中心。要把小城镇发展与推进农村工业化结合起来,办好特色经济园区、加工园区和商贸物流园区,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要坚持规划先行,依据产业优势和区位条件,培育发展各种类型的特色小城镇。

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篇2

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全会提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意味着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并且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经营服务体系的建立,各种新型合作组织的兴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等等,将极大地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并将经过实践的检验,逐步进入制度建设的层面,在稳定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实现经营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二是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会立足于我国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突出强调“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意味着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这根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保护耕地资源和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各项制度。特别是全会明确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仅充分肯定了各地对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所进行的积极而大胆的探索,也为相应的各项具体制度措施的建立与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我国农户平均经营面积不足0.5公顷,大体相当于日韩的1/3,欧盟的1/40和美国的1/400。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大大提高农村的土地利用效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应对农业入世挑战,提升农业竞争力,促使中国农业实现新的起跳。

三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全会指出,将从农业投入、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相应的支持保护制度,并完善和优化各种有效的运转机制,这意味着国家将进一步强化对农业这一国民经济基础和战略产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特别是“三个大幅度”要求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增加农业、农村投入的决心。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大幅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实行“四减免、四补贴”,出台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等等,对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调动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仅以补贴政策为例,目前仅“四补贴”资金规模就达到了约1028亿元。将这些强农惠农措施上升为制度固定下来,已成为现阶段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使农业的发展建立在可靠的制度保障基础之上。

四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服务落后,金融渠道不畅,一直是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全会提出“创新农业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这将极大地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为农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强化支农措施,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准确地抓住了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极大地破解了农村金融长期供给不足的难题,并将迅速催生一系列崭新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使农业农村的持续科学发展有充足,可靠的资金支持与保障。

五是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是当前我国最突出的矛盾。全会提出了“五大统筹”,即要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统筹城乡劳动就业,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特别是对保护农民工权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政策要求。这是落实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求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的具体部署。按照这一要求,未来一个时期,国家将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篇3

关键词: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原因分析

我国东北地区的城乡差距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并不仅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表现,由于历史上我国长期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和偏重于城市及重工业的经济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后转轨经济的一些重要制度特征,造成了我国当前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错综复杂的城乡关系。也可以说,我国东北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要问题是由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和政策造成的,而实施东北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也应当从现行经济制度和政策的改进着手。因此,我们对于东北地区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主要着眼于对改革开放前后实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及其后果的考察,而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的制度和政策分析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差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了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当时落后的经济基础和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及工业城市的战略。相对于轻工业和服务业而言,重工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为了稳定城市社会和经济,我国相应地在农村建立起了制度和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这样的制度安排使我国出现了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特殊现象。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城镇化进程不仅发展缓慢,而且在“三线”建设以及“上山下乡”运动时期还出现了倒退。可以说,偏向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和严格的户籍制度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过程中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最大特点。

在东北地区,与工业化迅速发展形成对照的是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这主要是因为偏向于重工业的工业结构无法为服务业提供足够的生产资料和需求市场。2005年,我国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仅占总就业人员的31.4%,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有很大差距。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主要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美国75.9%,英国75.0%,日本65.6%,德国65.5%,韩国63.5%。相对于工业而言,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明显的趋势,而我国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落后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有很大关系。

城市化是缓解和消除东北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而我国历史上特殊的工业化政策对城市化进程形成了很大的阻碍,这种阻碍作用到今天仍然在东北地区城乡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着影响,这些影响是造成我国东北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克服这些影响也成为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最为棘手和紧迫的任务。

二、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计划经济时代优先发展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都属于资本密集型工业,而在当时国内积累不足,又无从获得国际援助和外国投资的情况下,我国只好从农业中获取资本积累,以换取重工业的迅速发展。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一个是农业税收,一个是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实际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本质也是一种农业税收,这种税收是通过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来实现的。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仅直接减少了农村的资本积累,而且也沉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于乡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都是一种损害,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促成我国东北二元经济结构的特殊原因。在现实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农业增产但不增收。因此,我国东北地区目前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仅存在,而且呈扩大态势。这对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及东北城乡经济的协调是极为不利的。作为关乎国家经济安全而又弱质的产业,农业在绝大多数国家中都得到了各种措施的保护,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依靠工农业剪刀差来发展工业和城市,特别是东北地区,对于农业和农民的保护措施在很长时期内都是空白,真正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在近几年才实施的,而这些措施还很不完善,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以及东北城乡协调的预期目标还远未达到。

三、财政税收对农业的收支差

除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这个隐藏的税收以外,我国也通过正式的税收从农业中转移了大量剩余。改革开放后这种形式虽然有所好转,但农民的税务负担仍然沉重。我国的农业税直到2006年才被全面取消,而在此之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仍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之一,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业采取保护政策,但是我国对于农业的税收过重,对农业的投入则过低。这种被长期实施的农业政策实际上仍是对农村多取少予的政策模式,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背道而驰,必然造成农民的经济困难和农村的相对落后,进而拉大了城乡差距。

财政税收政策对于东北农业的忽视除了表现在数量上的多取少予外,还表现为对于东北农业扶持政策的结构问题。一方面,财政对于东北农业投资的内部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我国财政对于东北农业的补贴政策结构与wto规则不相适应。这些结构问题造成了财政支农的政策效率低下。在支农政策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对于东北农业和农民的扶持效率又过于低下,必然造成东北地区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四、农村金融存贷差

在国家财政对农村投入不足的同时,我国正规的金融服务系统在东北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差距。从1994年开始,农村金融出现了存贷差,并且差额呈逐年扩大趋势,大量农村资金被金融系统转移到了城市。东北农村金融发展的落后严重损害了乡村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资本积累,使资本更为迅速的像城市集中。与此同时,东北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面临着较为普遍的“贷款难”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自有资金,这也是造成乡镇企业经营困难的重要原因。巨大的金融缺口限制了东北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金融资金的使用效率。

农村金融存贷差是东北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宏观表现,具体考察我国目前的东北农村金融体系,可以发现东北农村金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首现,东北农村金融服务的种类过于单一,阻碍了东北农村资本的形成。其次,东北农村金融机构的构成不合理。最后,东北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结构不容乐观。造成我国东北农村金融巨额存贷差以及其严重结果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仅从制度上考虑,主要的原因有:金融机构产权改革滞后,城乡金融改革进程分隔,相关政策措施的缺乏与失当。

五、土地征用与出让价格差

城乡土地市场的土地二元性导致土地“农转非”的过程中,土地征用价格与出让价格存在巨大差额,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土地征用价格与出让价格的差异体现了城市对于农民土地所有权收益的剥夺。此外,在土地产权制度模糊的同时,还缺乏与征地过程相适应的程序规定,补偿标准规定,转移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制度,申诉制度等相关制度措施,导致因征地而起得矛盾冲突日渐频繁。据一项对东北失地农民的调查,30岁以下的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比例达到了70%,30-50岁的比例达到了82.5%,50岁以上者更是有87%的农民对土地被征用怀有抵触情绪,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原因中,最为普遍的是土地被征后缺乏生活保障,以及补偿标准偏低。

六、城乡居民就业差

在城市化过程中,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者。高素质劳动力大规模向外迁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县以下地区总体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缓慢,有可能在总体上降低农村地区居民的就业能力。

城市化的发展会导致东北农村地区一部分就业能力相对较高的人口的流失,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我们担心东北城乡差距扩大的理由,因为城市化本身就是消除东北农村隐形失业的根本途径。我国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制造了障碍。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城乡居民划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东北农民向城市迁移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制度至今没有完全消除。没有城市户口的打工者无法纳入城市正常的管理体系,因为无法得到应有的全力保障。大量进城务工人员以“农民工”的身份在东北城乡之间流动,他们从客观和主观上都被认定是农民身份,虽然在东北城市劳动力中占有重要份额,但他们很难取得在城市长期居住的权力,只能过着“候鸟”式的生活,给东北城乡经济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了挑战,也阻碍了东北城市对农村辐射带动能力的提高。这才是我们担心当前的城乡居民就业差会促成东北城乡差距扩大了真正理由。

七、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

东北城乡居民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待遇差别,同作为国家公民却没有平等的国民待遇。较为明显的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别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就业机会等方面的差别,如果说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东北农村经济落后的“客观”条件决定的,那么在制度和政策上的国民待遇差别则主要是由“人为”的因素造成的。在此,主要分析制度和政策上存在的国民待遇差别,他们主要是由政府行为的失当及缺位造成的,与东北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权利相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却对东北城乡差距的拉大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首先,东北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各地政府对“农民工”制定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城市政府为了稳定本市就业率,出台了很多限制外来民工就业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

其次,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和“市带县”的行政体制造成乡村居民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财政权利。东北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县乡两级财政,东北地区有些县乡财政存在不同程度困难的情况下,教师的工资经常被拖欠,学校运转费用,校舍建设等教育经费更是毫无保障,大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学由于缺乏教育经费,普遍存在乱收费现象,“人民教育人民办”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地区的口号,义务教育在很多乡村已经名不副实。不对等的财政权利必然会限制东北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及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从而直接和间接地拉大了东北城乡差距。

最后,东北农村居民在政治权力上也与城市居民存在很大差距。东北农民在政治权力上受到的非国民待遇使其成为当今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这本身就是一种明显的城乡差距,这也必然会放大东北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业已存在的种种差距。

参考文献

[1]刘易斯,施炜等译.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梅健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农业劳动力转移[J].农村经济,2003,(5).

[3]韦廷柒.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质是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J].农业经济,2004,(11).

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篇4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长沙410003

[摘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国城乡建设与发展实践,不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的认识,不断推进了我国城乡关系深入发展,进而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是“三论一体”的有机整体,科学地回答了城乡关系如何发展,城乡关系为何发展,以及如何推动城乡关系深入发展等重要问题。一是城乡关系发展的趋势论,主要展现城乡关系由“城乡同一—城乡对立—城乡融合”的发展路径,揭示城乡融合实现的必然性;二是城乡关系演进的动力论,主要揭示生产力、社会分工等在推动城乡关系发展中的作用;三是城乡融合实现的方法论,主要探讨城乡融合实现的基本条件,提出实现城乡融合的策略和措施。[1]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国城乡建设与发展实践,在实践中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创新发展;同时,又坚持运用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导新实践、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促使我国城乡发展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探索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一)理论创新

城乡融合是共产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特征,实现城乡融合必然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城乡关系都渐进地向前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和规律。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如何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有什么规律可以遵循?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党一直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寻答案,在回答的过程中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创新。

1.深化对城乡矛盾非对抗性的认识

早在1937年,毛泽东就在《矛盾论》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矛盾的非对抗性。他指出:“经济上城市和乡村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那里资产阶级统治的城市残酷地掠夺乡村),在中国的国民党统治区域里面(那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买办大资产阶级所统治的城市极野蛮地掠夺乡村),那是极其对抗的矛盾。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面,在我们的革命根据地里面,这种对抗的矛盾就变为非对抗的矛盾,而当到达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这种矛盾就会消灭。”列宁也曾指出:“对抗和矛盾断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换而言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已经不存在尖锐的城乡对立,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矛盾仍以城乡不同分工、城乡要素配置、城乡发展差距、城乡面貌差别等形式而存在。正是这种非对抗性的城乡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不断向着健康、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

2.深化对城乡关系发展内涵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城乡关系发展内涵的认识。建国初期,主要侧重于以城市和工业为重心推动城乡建设,从政治、经济等领域推动城乡关系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主要以农村改革为起点,在深化城乡改革中不断推进城乡关系发展;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深化了对城乡关系发展内涵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系列战略举措,进一步拓展了对城乡关系的认识视角,丰富了城乡关系的发展内涵。

3.深化对城乡关系发展目标的认识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解放和发展城乡生产力,消除城乡差别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发展的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关系发展会有不同的具体目标,但这些都是由根本目标所决定,并最终朝着根本目标的方向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可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就是当前解放和发展城乡生产力、消除城乡差别和两极分化的现实目标;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就是当前推动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现实目标。

4.深化对城乡改革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改革在促进工农、城乡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在城乡发展改革上做出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城乡建设和城乡关系发展。邓小平指出:“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改革深入了城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不断改变着城乡关系的发展面貌。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明确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作为城乡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城乡改革必将在城乡关系发展中产生更加深入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开创城乡关系发展的新局面。

5.深化对工农城乡互动关系的认识

在推动城乡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15年4月,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物质技术条件,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党果断采取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着力推进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建设,逐步推动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动态平衡、协同发展。

(二)实践创新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城乡关系,要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法,这些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实践中去探索,需要用实践来回答,更需要用实践来检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通过推进手工业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农业生产“集体化”、促进重工业和轻工业共同发展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改变着城市和农村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又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着城乡关系发生深刻的历史变化。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根据新的发展形势,深入推进了城乡发展领域的改革与实践:一是贯彻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取消了农业税并实施农业补贴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全面部署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并在重庆、成都等地开展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在“四化同步”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努力探索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法与途径,深入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实践创新。

1.大力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和立法保障,大力推进了乡镇企业发展。经过3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成为城乡经济市场化改革和以工哺农的先导力量。可以说,通过推进乡镇企业发展,成功探索了一条社会主义农村工业化道路。

2.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党推出了废止农业税、发放种粮补贴、改革农村土地政策、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政策制度,采取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强化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走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3.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浦东等地改革试点,到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从推进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到逐步形成系统化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我国新型城镇化走过了从大胆探索到逐步成熟的过程。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49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市数量达到658个,建制镇数量超过20000个。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通过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有效地探索和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4.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

我国城市和农村长期以来分割发展,形成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为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我们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并推进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对“三农”的投入机制,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房产权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让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将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看待,推动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保险市场体制建设,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配置,努力消除劳动力就业壁垒,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三是逐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建设。通过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建设,有效促进了“三农”发展,推动了农民增收,缩小了城乡差距,增强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篇5

[关键词]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政策;工具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3-0038-03

城乡一体化的出发点在于城与乡两方面都发展,不是只强调乡村向城市靠拢,更不是城市乡村化,而是城市与乡村互相吸收对方优势方面的一种双向演进过程。它是要把城市和乡村建设成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形成城乡间互动有序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互惠互利的平等协作关系,其核心是发展问题。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打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在政策措施、市场信息、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等方面的一体化,最终使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融为一体、、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新形势下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等方面相互作用不断增强。但由于受自然、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形成了东、中、西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带,且各个地带城市化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从总体上来看,城市发展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东部地区已进入城市化发展中期阶段,中部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面对我国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事实,政府应该针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工具,以使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更有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一、城市化初级阶段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城市人口比重很低,大都不到25%,整个社会仍然保留着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大量散居的农村人口。对于城市化水平较低、居民分布零散、规模较小、生活方式较封闭的农村要开展“撤村并点”工作,以建设成为居民规模较大、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村镇。在城市化初级阶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通过相关制度的设计或改进,为城乡一体化的形成提供激励和约束。统一性制度安排确立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框架、战略目标和具体的政策实施机制,使得农民和各类组织等经济主体在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有了制度保障和指导。

统一性制度安排――制定时不考虑城乡空间因素,普遍适用的政策的简称。城市化初级阶段为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政府应尽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制度性安排,统一性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六层含义:

(1)构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近几年来,各级政府正在尽力改变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政策,逐步取消各种不利于农民工的限制。这包括政府不断推进户籍制度及配套改革,放开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完善城乡人口一体化管理政策,并通过给予农民工准市民待遇到市民待遇的逐步过渡,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使其转变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的工具。加快现有户籍制度改革,在身份上给予城乡居民平等地位,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重大推进作用。

(2)构建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主要是要消除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让城乡市场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将城市市场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市场体系;同时,农村市场应实现多样化,推陈出新,满足城市的需要。…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网络,实现工农互动和城乡互促;深化农村市场改革,培育形成农村市场化主体;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等。

(3)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就是要确保城乡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权利。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机会,平等地享受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它的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从而使城乡居民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并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权。

(4)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合理而现实的社会保障目标应该是建立一个广覆盖、低标准、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待遇的差距。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包括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在内的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城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构建城乡统一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使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5)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土地经营制度。城乡一体化经营制度的核心在于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经营管理制度。包括:一是要在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土地使用政策。二是要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规划,切实改变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理顺规划体系,通盘考虑和安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三是要不断完善土地征地制度,要严格执行公益性建设用地国家征用制度,改革征地补偿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四是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实现土地的规模经济效益。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土地经营制度,能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有利于农业规模经济的实现,进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6)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建立有效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共财政体系。一是要不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探索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农村偏向型财政分配体制,建立城乡平等的金融制度。三是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统筹城乡发展的投融资渠道,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因此,我们应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协调处理城乡关

系,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二、城市化中级阶段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中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大约为30%一70%,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城市规模日趋扩大,城市数量日益增多。在城市化中级阶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继续发挥统一性制度安排对城乡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同时政府还应当促进连接城乡空间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受惠范围,促进城乡一体化。

连接性基础设施――考虑城乡空间因素的政策和规划的简称。这里的连接性基础设施是所有连接城乡地区及提供公共运输和设备等公共商业服务的投资的政策范畴的简称。¨6’主要包括为促进城乡间交易而建设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为加强城乡间信息和观念的交流而改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设施。也就是说,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和通信等促进商品、服务、人员城乡间流动和观念交流的设施都属于连接性基础设施这一范畴。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电力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投资与城乡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联系,这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而制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提供了依据。

(1)城乡间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力支撑,因此,一是要不断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物质资本能力,实现村村通公路。二是发展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三是要以便捷高效的路网体系为枢纽,引导城乡之间劳动力合理流动,尤其要使农村与发达的城市保持密切的联系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加速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能有效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增加农民获取现代生活方式和享有经济发展成果的机会,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2)城乡间信息通信服务设施。由于电信投资的收益递减,落后的农村地区往往收益更大。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间信息通信服务设施将发挥重要作用。完善的通信服务设施将促进信息交流,能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效益,促进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网络、通信等设施的建设和改进,使其保持与发达城市的密切联系,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规模效益和综合效益,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能进一步提高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效率。

中国西部地区的重庆和成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处于城市化中级阶段,针对城市化比例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的特点,重庆和成都均强调普适性制度和连接性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更好地促进城乡一体化,统一性制度安排的重点在于各级政府的相互协调,管理土地的使用和转化等;此外,政府不断完善连接性基础设施建设,大量连接性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列人日程,政府把大量资金投人建设城乡交通网络,邮电通信设施等项目。这些政策已经在地方初见成效,重庆地区2008年农村收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市居民,成都每年工业部门大约吸纳10万个农民就业,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地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工具选择

高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城市人口增长速度与总人口增长速度相当,城市经济在这段时间内发展平缓。当一个地区处于城市化高级阶段时,政府除采用统一性制度安排和连接性基础设施外,还必须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是对统一性制度安排和连接性基础设施的补充工具,如果土地和基本服务等方面的制度效率不高,交通、通信基础设施缺位,针对性干预措施将不会奏效。

针对性干预措施――具有空间针对性、常常主导政策讨论的干预措施的简称。这里干预措施是指为促进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而采取的地区针对性干预措施的政策范畴的简称。这包括国家针对特定农村地区的减贫方案或促进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投资的激励措施以吸引生产商到该地落户,以加速经济增长和平衡城乡间经济增长的成果。当城市化高级阶段农村地区危及集聚经济的时候就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最佳时机,如果农村地区出现犯罪和脏乱问题,较好的战略是改善邻近地区的条件;如果农村地区的问题是低效率,较好的政策是提高该地的土地利用效率,并辅以给予农村居民补偿措施。针对落后农村地区的干预措施还包括发展特色产业、居住方式统一规划、文化方式统一引导等。

(1)发展特色产业。城乡结合部村庄要特别利用紧靠城市的便利条件,发展都市观光农业、都市工业、新兴第三产业和发展为城市内的有关产业提供配套的服务性产业等,尽早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跨越式发展。特色产业的确立和发展加快了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2)居住方式统一规划。在城乡结合部,农民住房面积很大,住房建设分散,样式五花八门,这种杂乱无章的农居点不仅不利于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也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品位,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因此,相关部门应在城乡一体化方针下,统一规划农村居民居住方式,把原来的单家独户的居住模式转变为在居民楼内共同生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3)文化方式统一引导。由于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行为方式与城市环境格格不入等,政府需要引导农村居民有健康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使农民最终能够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式,使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个人素质和收入水平等逐步与城市文明接近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从而真正实现以农民的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

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制定针对地区的脱贫方案以解决城乡一体化程度不高造成的分割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有9个城市组成,现在是我国最发达的城市集聚地区之一。该地区2006年城市化比例将近75%,部分地区问题突出表现为“城中村”现象,也就是相对的“贫民窟”。这些地方布局混乱,十分拥挤,缺乏基本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而且容易遭受环境的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府采取针对地区的干预措施处理城中村问题。广东省从2006年6月开始重建城中村,珠海市计划重建26个行政村,其中一个激励方案就是允许行政村及其居民、开发商共享土地增值带来的利益。_8’这些政策初见成效,既改善了“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又没有削弱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潜力,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四、城乡一体化政策工具的和谐应用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经历了乡村孕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即城乡一体化等几个阶段,城乡一体化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相当高的基础上实现的。当前我国城乡之间还存在很多不平等和不公平问题,而且各种社会问题经常交织在一起,因此,我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政府有必要设计一整套公共政策体系来解决城乡之间的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政策工具组合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明确的政策措施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城乡一体化战略选择政策工具时,应考虑以下三点要求:一是政策应当首先强调提高全体城乡居民的福利水平,鼓励他们抓住机会。二是从长时间看,政策应当有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三是政策应当削弱而不是加强城乡分割问题带来的限制。

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篇6

一、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需要从战略高度推进城乡―体化发展

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二元结构问题,而目前最大的难点也在于此。二元结构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由统购统销、农业集体化和户籍制度等三项基本制度构成,三项制度相互支撑和补充,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刚性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人为地将全体公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造成农民和市民社会地位完全不同,也形成了城市和农村两个各自封闭的循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开始松动。但城乡二元体制在很长时期里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直到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4年开始,中央的城乡政策开始由“以农补工”向“以工补农”阶段的历史性转变。但二元结构体制涉及户籍、就业、土地、教育、财政、社保、管理、市镇设置等多项制度,彻底破除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解决二元结构需要从战略高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互相吸收先进和健康因素、摒弃落后因素,逐步形成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的一个历史变迁和发展过程。城乡关系在城乡分离阶段,农村和城市两个系统相对独立;城乡对立阶段,农村成为城市的“类殖民地”,也是“以农补工”的阶段;城乡联系阶段,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进入二、三产业,传统农业开始转型;城乡融合阶段,是从“以农补工”向“以工补农”转变的重要历史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是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组合、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城市带动农村、农村城市化、城镇化的过程。只有实现了要素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才进入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阶段,而城乡统筹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从战略高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一方面是实现“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解决目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的双重二元结构的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实现全面小康到更高水平全面小康,再到基本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战略保障。

至2009年底,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类、十八条、二十五项指标中,已有二十三项实现了预定目标要求。但目前江苏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矛盾依然突出。在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城乡联系发展、90年代城乡融合发展阶段之后,21世纪经过“十五”、“十一五”两个五年规划的建设发展,江苏已开始进入到从更高层次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提出并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尽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是对原有战略目标顺应新时期要求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将产生深远意义和影响。

二、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本质内容的一致性

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本质内容上是一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基本任务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根本要求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本质则是通过城乡统筹发展,解放生产力,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为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一个新的动力源,使我国全体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人的全面发展获得更大程度的解放和实现。

两者本质内容的一致性还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指标要求上。江苏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中,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等作为衡量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情况的监测指标,这些指标也是江苏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纵观江苏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全面小康的指标要求一直贯穿始终。在上世纪80年代城乡联系发展阶段,城乡隔离状态的打破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上世纪90年代的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在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带动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市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让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分享了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提高了自身生活、教育和文化素质水平。本世纪以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一系列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金融税费制度改革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不断缩小着城乡差距,使江苏的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得到优化,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交通居住环境、社会福利服务水平和社会满意度与幸福感获得了大幅度提升。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出了“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要求,并连续出台落实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切实落实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战略举措,促进城乡互促共进发展机制的形成,不断增强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更高水平的经济社会利益。

三、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需要分区域、多形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方面应以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历程为借鉴,实行差异化策略,分区域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江苏分区域分时序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步骤,也是江苏城乡一体化进程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或者说分区域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是最终实现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的路径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实践性、创新性和改革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江苏南北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起点、基本条件、所处阶段各不相同,应依据区域基础的差异性,实施分时序的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逐步推进。苏南地区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基础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在省内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已进入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目前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在城乡一体化的进

一步推进过程中,应该在现有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分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下一步的发展形成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架构,突破土地流转、资金筹措、人才资源和政绩考核等瓶颈。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基础、政府财力、社会福利水平等方面较苏南有较大差距,目前条件下,应当发挥现有优势,以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发挥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辐射效应,吸引更多农民主动融入城市;同时以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左右两翼,引导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广大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的有序过渡,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以大幅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差距。在分区域有序推进一体化进程中,还要注重三大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加快区域间的产业梯度转移、全省跨区域农地非农化指标交易市场的构建等举措,最终形成“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发展互动、利益共得”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另一方面应以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量化目标为参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建设。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过程中,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量化目标的实现程度要不断提升,这是一个地区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城市生产、生活文明向农村辐射。在这个历史变迁过程中,要消除长期二元结构形成的城乡发展落差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此,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在城乡空间内塑造若干形态来有效接受城市文明的辐射,逐步实现城乡之间从垂直差距向梯度差距,直至水平无差距的渐进性转变。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量化目标的实现程度要不断提升并落到实处,需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形成有效的形态载体,通过有效的形态载体建设保证一体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基于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以及阶段性、区域性特征,结合江苏农民进城入镇落户的可能途径,江苏城乡一体化的有效空间形态具体可以通过城市扩展型、中心镇集聚型、村企一体发展型和乡村重塑型等各种有效的形态载体加以推进。

尽管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经济基础条件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水平有所不同,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是所有地区的共同要求。因而城乡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的一体化内容,完全可以在全省范围内同步推进。这一方面能够显著改善苏中、苏北地区部分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水平;另一方面能为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提供保障,促进苏中、苏北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缩小南北差距,使江苏经济的区域统筹发展水平获得提升。1997年开始在全省范围推广实施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的以工补农性质的农业税改革以及城乡全覆盖的社会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改革等,都大大加快了江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四、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巩固深化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成果

首先,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注重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内生动力发展机制的形成。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单纯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而是一个城乡互促内生发展机制建立的过程,是全面小康社会内生动力发展机制的一部分。随着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的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源,最终城乡共同为社会的科学、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保障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成果的不断巩固和深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要着力做好城乡各领域市场的一体化对接工作,保障消费品、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资源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加大城乡尤其是农村的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城乡尤其是农村的金融服务等制度建设,降低城乡间经济往来的交易成本;着力做好城乡产业在空间、功能上的一体化布局,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局面的形成。

其次,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注重对农民长远利益的考量和维护。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是这一过程中利益关系最大、也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各地政府在推进一体化进程中,要注重对农民长远利益的考量和维护,以避免偏离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方向和最终目的要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要设身处地为农民群众着想,充分考虑农民失地后的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关键要解决其收入来源问题;注重在一体化过程中系列操作程序规范的建立健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坚持示范带动、自主自愿原则,倾听农民诉愿,充分满足失地农民群众的合法合理要求;注重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保障农村的持续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篇7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全会和中央、省、地、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以抓机遇、抓投资为契机,以招商引资、项目拉动、城市建设为重点,大力培植新增财源,努力挖掘增收潜力,确保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建立完善政府融资体制机制,积极筹措建设发展资金。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本着“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和“部门预算、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的要求,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顺序合理安排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职工工资、离退休费、基本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教育、科技、农业等支出的合理增长,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任务为76100万元,比去年增长16.04%,地方财政收入任务为61520万元,比去年增长16.27%。其中:国税部门13800万元(所得税3000万元,增值税10000万元,消费税800万元),地税部门35900万元(所得税5800万元,其他各税30100万元),财政部门26400万元。

三、建立完善奖励激励机制,促进财政全面增收各征管部门和执收单位按照抓大不放小的原则,认真履职尽责,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年全市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1、烟叶税:根据年全市烤烟种植计划,凡有烤烟种植任务的镇乡办事处,其烟叶税收达不到下达任务85%的不予奖励,完成任务85%至100%的按实际完成数的10%予以奖励,超过100%的部分40%奖励给镇乡办事处。

2、耕地占用税:农民建房耕地占用税,由各镇乡办事处组织征收,年终任务内按照实际入库数的20%予以奖励,超任务部分按30%予以奖励。市内招商引资等大型项目的耕地占用税,由市地税局统一征收;相关镇乡办事处要竭力配合,年终按照各镇乡办事处实际收地数结算一定的工作经费予以补助。

3、其他收入(包括罚没收入):其它收入实行零任务考核。各镇乡办事处的其它收入按年终实际完成入库数的20%予以奖励,市直部门按实行综合预算后的比例予以奖励。

4、煤炭及其它矿产品税费收入:各产煤镇乡办事处要加大煤矿建设工作力度,促进煤矿企业早日投产。年煤炭及其它矿产品税费收入,按实际入库市级收入部分的20%予以奖励。

5、砂石厂、砖厂、门面及房屋出租税费:年试行由各镇乡办事处牵头负责,税务部门持票配合征收的办法,探索建立砂石厂、砖厂、门面及房屋出租税费征管的新机制。年由镇乡办事处牵头完成税收市级收入部分(不含税务部门直接组织征收部分)的50%奖励相应镇乡办事处,其奖励资金可以用部分直接奖励参与征收工作的镇乡办事处及村(社区)干部。

6、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费:市建设部门、人防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加大基础设施配套、人防费收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未经市政府批准,不得擅自减免、缓交。市建设部门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缓交基础设施配套费的追缴力度,确保年内全面清收缓交的基础设施配套费。

四、加强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进一步完善审批程序,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转

1、实行零增长预算。按照上级要求,今年公用经费实行零增长预算,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各镇乡办事处、各部门年公用经费预算原则按照年支出预算执行,个别特殊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2、及时按预算划拨。市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各镇乡办事处、市直各部门纳入预算的公用经费及干部职工工资要按时及时拨付。财政部门(会计核算中心)要加强会计监督和核算,确保人员工资按月入卡,公用经费落到实处。

3、规范审批程序。市级财政预算到部门的各项业务经费,由部门提出使用计划,经分管市长提出意见,分管财政市长签批后拨付,未经签批,不得随意拨付。上级下达的各类项目建设专款,财政部门根据其项目建设进度的资金需求和财政资金的调度情况予以拨付,同时,向分管该项目的市领导报告。各镇乡办事处年实现的分成及节余资金,由镇乡办事处提出使用计划,经市财政局审查提出意见后报市政府审批(50万元以内的由分管财政市长审批,50万元以上的由市长审批)。

4、统筹安排配套资金。市级预算安排的各种配套资金,由承办项目的单位提出项目配套资金计划,市政府根据各项目需配套资金情况统筹安排,最大限度地做好扩大内需等项目配套资金到位工作。

5、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各镇乡办事处每年要按照法定要求编制预算草案,镇乡预算草案要报经同级人代会审议通过,并严格按通过的预算执行。市财政局要加强业务指导,不断提高镇乡办事处财务工作水平。各镇乡办事处要按照《会计法》的有关规定按时向市财政局报送会计报表,年度结束要进行财政决算。不按时报送会计报表的,市财政于次月起停拨其一切经费。

6、严格财政检查。由市财政局牵头,市审计局等部门参加,定期对各镇乡办事处财政账务进行检查,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提高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五、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扩大融资规模,弥补财政资金不足

1、加强融资平台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更多的融资平台,当前要积极依托开源建设投资公司、天河市年财税工作安排意见城司、安达交通工程公司、利群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和即将成立的德溪新区开发公司等融资平台,进一步优化整合国有资产,建立健全融资平台资产注入机制,不断增强融资能力,为我市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建设提供充足资金。

2、加强银政合作。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探索建立金融创新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为我市投融资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3、做好融资项目储备工作。建立完善融资项目储备制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实际,做好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项目储备工作。要选择一批有优势、有潜力,符合融资政策并可迅速用于融资的优质项目,确保融入资金及时投到项目建设上。

六、强化融资项目资金管理,建立健全融资项目资金偿还机制

1、加强融资项目资金管理。各融资平台要按照总量控制、综合平衡的原则,根据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财政承受能力范围内,科学合理制定融资计划,报市政府审定后组织融资。融资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政府融资原则上按申报项目安排使用,特殊情况需调剂使用的,在征得贷款银行同意后,报市政府审批。承贷公司要加强融资项目资金管理,认真落实《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规范政府融资管理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毕市府办通〔〕9号)文件精神,依据贷款到位情况和建设项目招投标情况编制预算,经市财政局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执行。建设项目资金实行“按计划、按预算、按程序、按进度”拨付,市财政局要全程监督管理,确保融资项目资金安全。

2、建立健全融资债务偿还机制。按照“谁用款、谁还款”的原则,实行偿还资金筹措领导责任制。原则上市政府分管领导为资金筹措负责人,项目承贷单位或公司为还款直接责任人。今年市财政除预算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融资还贷外。相关项目单位要积极采取措施,筹措贷款偿还资金。融资平台要加强贷款资金管理,切实履行还款职责。市政府将加强协调调度,综合采取土地整治开发变现,国有土地挂牌出让,闲置公产公物出租、拍卖,企业改制后房屋及土地处理等多种方式筹措还贷资金,确保按时还贷。

七、积极稳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实现对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的动态监控。积极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依法依规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缴、稽查和管理力度,强化政府性基金和各类国有资产、资源收益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工作。在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管采分离”制度,完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规范镇、乡、办事处财政收支行为;启动“村财乡代管”改革;开展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推进我市农村公益事业大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搞好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并建立制止发生新债的稳定机制。

八、积极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推进公共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能力的作用按照“抓项目、支三农、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原则,确保重点项目建设、三农、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合理增长,充分发挥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保障作用。

1、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大力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扎实做好项目筛选和申报的前期工作,力争更多项目落户我市。

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篇8

[关键词]小城镇;基础设施;公益性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8-0009-01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向农村地区扩散和推广。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城市化影响和带动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渗透下,乡镇居民对生产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如物质环境方面,包括居住建筑、道路、水利、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配套;景观环境方面,包括居住区、家庭的绿化和景观的营造等;文化环境方面,包括教育、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经济越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越高,对这些设施的要求也越高。乡镇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应该与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甚至应超前发展。然而,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乡镇居住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居住区,基础设施建设却滞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及居民的生活水平,且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目前大部分小城镇中普遍存在交通拥挤,供排水不畅,环境污染严重,学校、医院等服务设施不足和不便的问题。问题的根源还是发展初期起点低、资金不足,导致人们短视,不能正确地预见城市的发展规模与速度,缺乏选见的规划和布局。以前的城镇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过于单一。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依靠当地财政投入。而大多数的乡镇财政还不是一级完全财政,预算内收入都要上缴,支出靠县(市)财政下拔,因此乡镇一级的财力十分有限。大多数镇级政府沿袭传统的城建项目,甚至兴建楼堂馆所和各类专业批发及零售市场,削弱了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政府并非法人和实体,不能成为独立的融资主体,既不能向银行融资也缺乏还贷保证。乡镇企业虽然是独立的融资主体,但因企业规模小、效益差,缺乏良好的资信度,也难以从银行融资,致使信贷资金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十分有限。

2.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1)制订规划。牢固树立规划意识;制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与思路,提出重点建设项目,加强规划的管理和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统一性、权威性。

(2)拓宽思路。争取政府适时逐步扩大投资,重点用于城市道路与环境建设,探索通过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区域整体开发与经营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租赁等形式筹资的路子,积极鼓励和引导个人、集体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充分利用股票、债券等方法,扩大直接从市场融资的份额。

(3)抓住机遇,加大投资,加快对重点项目的实施。

(4)深化改革,在不断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发展相关规模的产业。要按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改组。一是对行业按照自我发展的要求,即投资――经营――回收+一定积累――再发展的良性循环,价格按成本+一定利润改革,一步或逐步到位,价差由国家补一点、消费者拿大头逐步过渡到国家取消补贴、全部由消费者负担。将公交、液化气价格一步到位,补贴可同时立即取消。煤气价格逐步到位,补贴逐步取消。把相关行业的经营单位按照企业化要求进行公司制改造,鼓励、吸收社会单位法人参股经营,推向市场,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

3.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可在产业园区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镇区建设规划,拓宽镇区发展空间,优化镇区服务功能,加快镇区与园区的尽快对接,公共基础设施共享,力争镇区建设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率先建成工、商、贸为一体的综合型城镇。在具体工作中,可围绕综合型城镇功能定位,统筹水、电、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提升建设品味。

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契机,做好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工作,将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纳入土地总体利用规划,确保建设需要。要加快商贸市场的建设,增加人流、物流,凸现聚集效应。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要开放市场、打破垄断、形成有序竞争格局的思路发展,要根治原有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主体单一,投融资渠道单一以及对政府高度依赖的痼疾,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应大力引进集体和私营企业及个人等各类投融资主体,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集体和私营企业及个人等社会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和多元化投融资主体结构。这种新型主体结构有利于拓宽资金渠道,注入竞争活力,有利于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打破垄断,促进竞争格局的形成,有利于降低基础设施生产成本,提高供给效率以及改善服务。因此,这种结构是保证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关键举措

4.完善机制

要抓住国家重视小城镇建设和加快重点镇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引导新兴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聚,扩大城镇规模。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等方式,多措并举,多渠道筹资,积极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倾全力参与城镇建设。在项目建设中根据各类项目性质,工程进度安排要求等编制标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向社会公开招标,并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坚持做好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进料、统一实施、统一验收。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实行落实责任制,强化领导作用。将年度城镇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工程质量进度与目标责任捆绑的工作机制,按照所包区域进行化段包干,实行层层包抓制度,并与各包抓领导、各包抓干部签订质量指标、工程进度目标责任书。

5.结语

整体规划编制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特点、科学可行,在编制过程中要遵循城乡体系规划编制内容的强制性规定及严格的程序性规定,充分听取各方面、各部门、各位专家的意见,充分反映民意,维护发展的共同利益,确保小城镇居住区建设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规划的实施一定要严格,应加强村镇居住区建设规划的审批,对不符合实际的规划坚决不予批准,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性。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应将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作为重点来考虑,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整合乡镇的医疗、卫生资源。

参考文献

[1]李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难点及对策[J].华龙网,2005(8):12.

[2]曹中军,吴大川,刘伯权.西部村镇居住区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篇9

一、新进展

(一)编制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专项规划

北京、上海等城市正在抓紧编制“十二五”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从规划层面统筹谋划今后的工作。

(二)惠农支农投入取得新突破

北京市连续6年固定资产投资投向郊区的比例超过50%。上海市财政支农占全市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6年的5.1%提高到2009年的7.3%,中心城区和郊区基础设施投资强度比从“十五”的2.5∶1调整为“十一五”的1.6∶1。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北京市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光纤网络”,天津市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上海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到95%,重庆市实现全民医保目标,武汉市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成都市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型社区。

(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北京市构建由农业贷款、农业投资、农业担保、农业投资基金、农村信用社建设、农业保险和农业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组成的“七农”现代金融服务平台。天津市推进宅基地换房,上海市建立基本农田、公益林、水源地的生态补偿机制,重庆市出台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政策,武汉市建立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成都市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耕地保护、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五)农民收入跃上新台阶

2009年,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成都农民人均纯收分别达到11668元、12482元、8687元、7161元和712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2.29∶1、2.46∶1、2.31∶1、2.57∶1和2.62∶1,城乡差距明显低于全国3.33∶1的比例。

二、新问题

(一)户籍问题

本地农民不愿意“农转非”与外地农民“农转非”难的问题并存。由于郊区土地升值潜力大、城市生活成本高,以及附着于农村户口和土地上的优惠政策及福利待遇,目前城市郊区农民大多数不愿意转为非农户口。过去一些“农转非”的甚至要求“非转农”。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外地农民工难以在务工城市得到户籍。

(二)农村“空心化”与“城市病”并存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以及农村建房存在建新不拆旧的现象,目前形成了一些“空心村”。同时,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大城市的住房紧张、交通拥堵、水电供应紧张、社会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凸显。

(三)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非农化倾向明显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村劳力、存款及土地增值收益等要素流向城市,一些农产品生产受到影响。比如蔬菜,据调查,2006―2009年,京、津、沪三大城市蔬菜播种面积由33.82万公顷减少到27.75万公顷,减少了17.9%,而同期三市常住人口由4471万人增加到4904万人,增加了9.7%,这一增一减给城市蔬菜供应和价格带来不利影响。

(四)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一些地方对中央提出的“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要求,缺乏足够认识和有力措施,农村金融改革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农民及社会资金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建设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三、建议

大城市虽然农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但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必须有清醒、足够的认识,并进一步加强以下工作。

第一,通过保护菜地、支持菜农、注重物流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措施,保障蔬菜供应,防止菜价过度上涨。

第二,在土地征用、耕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更好地保障耕地安全和农民权益。

第三,在城区、郊区镇、农村的居民和外来农民工多元社会保障方面,政府补助标准应逐步缩小差距。

第四,当地农民和外地农民工转为户籍市民,要依据《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解决好承包地、宅基地等问题,并综合考虑农民意愿、城市人口容量、城市财力等因素,统筹解决好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

第五,推进农村集体财产的产权制度改革,在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交易市场,加强维权、监管等工作。

第六,在城市郊区更好地发展小城镇,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缓解主城区在住房、交通、服务、就业等方面的压力。

第七,在注重发挥郊区农村的农业、生态、水资源保护、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对耕地、生态等的补偿。

第八,要加强统筹城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规划工作,在“十二五”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中,提出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篇10

一、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l.产业与城市化发展严重失调、空间布局过于分散,城市功能辐射弱;2.政策体制差异太大;3.资金短缺,农村金融服务体制不健全;4.社会阶层结构和城乡人口比例失调;5.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差别太大;6.农村居民整体综合素质较低;7.生产力水平不高。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

根据我区当前的实际,要加快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应着手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实施我市村镇规划“123”工程。规划是城乡建设的“先行者”,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建设必须要以科学、合理及适度超前的规划为指导,走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按照《防城港市村镇规划“123”工程实施方案》(防政办发[2005]83号)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加快实施我区三个建制镇和22个行政村的规划工作(工业区内行政村也要做好搬迁安置)。通过做好村镇规划,指导村镇各项建设,把镇、村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良好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城镇功能完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新型村镇,以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

(二)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1.通过市场运作多渠道筹措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确保建设资金足额到位;2.盘活土地市场,依靠全社会力量,启动建设热潮;3.旧城改造与新城区建设同步进行;4.制订优惠政策,引导政府、社会资金投向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三)打破城乡封锁,加强建立城乡平等的制度体系创新。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保障,针对我区的现状,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l.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现状。要建立包括户籍管理、劳动力市场、资源配量、国民收入分配和金融体制、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国民待遇平等的政策。2.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近期应特别重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统一管理城乡就业,加速劳动力的流通,为其他要素的流动提供人力保证。3.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人口流动的制度保障,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向劳动、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的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4.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要积极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制订符合规划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以及农村住宅登记交易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有偿调剂和有偿退出,制订符合实际的新型土地征用补偿办法。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培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开发效益。5.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工业生产和行业管理体系。废除修订传统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使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