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4:17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篇1

一、解读大学生创业之创新思维

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作为青春代表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具有强烈的改变现状的的意愿萌发,表现出潜在的创业动机,对其在创业实践活动起着指引推动作用,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及行为,是创业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思维推动大学生对未知事物产生的强烈好奇心,摆脱现有的固有思维定势或思维框架,产生独立性,创造性思维,并积极转化为探索创业的原动力。

二、周边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当下,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相规定鼓励大学生创业,高校也设立了各类大学生创业支撑项目和专项资金,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热情高涨。本人目前创业近一年,通过与大学生创业群体的交流学习,针对本校及周边高校调查得出一份数据:在被调查的大学生创业者86人,涉及多个行业领域,但不难发现,大学生获得项目立项和专项资金支撑只占数据14%。半年后对之前被调查的86人进行交流调研,当中不到30人坚持创业,大多是由社会经验不足,竞争压力大,人脉圈小,承担较大的成本而放弃创业。但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例如:调查数据中有12人开设创意陶瓷工作室,目前均已打开销路,极大的鼓舞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之创新思维的建议

众所周知,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创新思维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之一,面对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极低的窘境,以下是个人从创业中得出的感悟和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者需加强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结合本人周边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分析,我认为,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创新思维具有突破性、新颖性、独立性特点,大学生创业者入世尚浅,缺乏经验,所以不能人云亦云,一旦确定创业方向,要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路;创业之路是艰辛的,大学生创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验,优秀的创业项目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创业者不但需要具备基本的管理知识,更要善于灵活应用人际交往的技巧,结交志同道合的创业者,提升团体协作能力,众人拾柴火焰高,采取“头脑风暴法”,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创新理念。

(二)高校要加强创新思维培养,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目前,高校均开设了创业创新指导课程,但由于师资不足,教材缺乏等诸多问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实用指导性不够,要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作为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首先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编写专门的创业教材(讲义),介绍政府扶持非公小型企业发展的法律与政策,特别是适宜大学生创业的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和相关政策。以及各级教育部门,高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设立的各类项目支撑和通道;其次进行授课方式改革,突破原有的单一性课堂授课模式,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授课形式,从课堂授课拓展到专题讲座,如邀请成功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代表、优秀的创业校友现身说法,介绍创业经验,分享创新理念,帮助学生群体解读创业道路中的困惑,激发大学生创业创新的热情。从整体教育细化到个性化辅导,针对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建立跟踪扶持系统,加大扶持力度。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篇2

关键词:大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大学生

1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入手

作为一种美的艺术,不管是进行美术创作还是美术鉴赏,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大学生已是成人,他们的审美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教师在大学美术教学中,要使大学生对美拥有深刻的感悟和热切的向往,进而让学生萌生创造美的意愿。要想学会欣赏美好的事物,关键在于大学生的心境,大学生要心胸开阔,才会在周围世界中善于发掘美的事物。在大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带领学生欣赏美好的美术作品,使大学生对美产生向往之情,增长他们的感性经验,进而使他们具有创造美的可行性。事实上,大学美术教材中的美术作品都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经典的美术作品,包括西方的油画、中国的水墨画等,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美好的事物,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操。

2引导学生探究美术作品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可能是虚无缥缈的,要建立在大学生具有一定美术素养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善于运用所学到的美术知识来认识美术世界。大学生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就为他们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比如在“千姿百态的美术作品”鉴赏课中,我在介绍了课件中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巴尔扎克》创作的背景之后,由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可用探究式方法分组写出作者的创作意图,然后选派学生代表宣读讨论结果。一个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这样说道:“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组观摩此作品时感想很多,罗丹的作品大气、洒脱、富有大师气魄,不但这件作品精彩,前课中的《欧米哀尔》也十分大气,从作品的创作意图中可以看出,罗丹是一位阶级感情十分明朗的雕塑家,也是一位极富同情心的艺术家,他的许多作品,如《加莱义民》和《思想者》等,都是为人民而呐喊的。他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强精神,他的作品的表现手法夸张中有洗练的气度,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气势,让人观后久久不能忘怀。作品《巴尔扎克》是罗丹一生最得意的作品,其动态选择恰如其分,巴尔扎克夜间写作后的踱步情景,加上雕塑家大胆、夸张的表现手法,准确地表现出大文豪巴尔扎克的精神气度。”学生发言后,我给予了适当评价。这样的教学过程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我予以了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他们也有意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探索美术世界,在无形中形成了创新思维。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篇3

论文摘要:21世纪是教育和人才的世纪,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趋势。任何一个国家都只有在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过程中,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登上时代的顶峰。以何种方式培养学生已成为我国高校新时期教育工作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均在改变教学体制,逐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但纵观我国高等学校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在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的同时,也加以分析并试图探究使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给予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维;人才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加强自主创新,创建创新型的国家,是在综合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世界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创新思维人才的创新教育应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实践活动,面对我国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新科学技术的挑战,高等学校必须由过去培养市场人才的传统模式向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创新型教育模式转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人才已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诉求,也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二、创新思维概念的界定及我国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内涵

创新思维是提高创新能力的特定思维过程,是达到产生新观念的最佳思维状态并使头脑产生新观念的能力最大化,是产生原创的、多样的、精心设计的观念的思考能力,是产生思想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精神活动,是探索行动和思维多样化途径的过程。

创新思维培养与以往的改革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在教育功能上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教育理念,其具体的内涵如下: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弘扬人的创新本性,以学生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发展学生的创新性的一种教育;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实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健全的人格以及民主精神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树立奋斗目标,顽强地去超越自我,不断地追求卓越,成为具备创新思维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三、我国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开始重视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基础扎实稳妥地推进。此外,还把转变教育方式与教学体制作为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把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教育转变为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并重的教育,并培养大学生的双向思维,逐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总之,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已经不断地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融入课堂,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

2.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建设方面稳步推进,已基本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首先是大力加强了重点学科的建设,并以教学带动科研,加强了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其次是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力度,突出创新人才及教育队伍的建设;第三,围绕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推进高校的体制创新。尽管教育体制的创新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高校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型教育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总之,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基本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格局。

3.高校完善实验基地并培养创新思维建设团队

目前许多高校把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来抓,确立产学合作,注重实用性,加强和社会的紧密联系。许多学校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让大学生较早地参加到科技研发和创新活动中去,为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与此同时,高校把培养创新型建设团队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来打造,如利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载体,使得一些学生创业公司和众多创新科技参赛作品脱颖而出,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打造大学生创新思维建设团队和大面积的培养创新思维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我国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校体制创新的不足制约了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创新,招生考试制度创新和教学科研体制的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一些旧有的模式还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推动也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没有对创新的教育体制给予足够的保证和推动,而进一步推动教育体制的创新恰恰是推动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关键。

2.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展较为缓慢

当前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还部分停留在以旧有知识为中心的基础上,旧有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蓬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这也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方面也同样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制约,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统治的地位,以致现代信息和传播的技术不能较好地得到运用,无法充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增强研讨科技的兴趣和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3.缺乏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创新思维师资队伍

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教师是否首先具备了创新思维,在于教师育人的观念创新。一些教师在发挥自己教学和科研中的创造性以及提高创新水平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方面还存在欠缺,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还照本宣科、教学方式生硬,与实践生活结合的内容较少。高校的创新科研工作大部分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学生主要还是从事最基础的不涉及核心技术的研究,因此具备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也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关键。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的素质虽然在不断地增强,但新进的高学历者大多缺乏教育经验,使得对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优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我国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对策探析

1.加快高校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证

高校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在转变了教育观念后,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推动切实可行的教育体制的创新。完善高校的体制创新,首先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创造软硬实力;其次是办学体制的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上,在多种办学层面的融合等问题上加大创新的力度;第三是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模式及手段的创新,应建立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的体系,这些体系应该包括:大学生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内容体系、途径与方法体系、管理与评价体系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2.用创新思维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当务之急是用创新思维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彻底扭转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局面。创新活动首先就是对问题的感受能力,树立问题意识。另外,教学内容本身也存在着过时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去着手优化改革:首先是要优化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应该从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两方面去进行;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局限课堂和教材,应该与实践联系起来并运用于实践中去;第三,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这一媒介,立足第一课堂,开展实验、实习活动。在活动中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并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3.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为契机,建设高水平的创新思维教师队伍

依托行业和地方企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进行工程教育改革,探索相关行业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高水平的创新思维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体现行业特色,结合各自学校优势基础、办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定位,制定相关专业的本科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个性化”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科学分析能力、设计制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并制定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措施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篇4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创新思维;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接触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实践课,是他们探究科学活动的阵地,与发展大学生创新思维有着密切联系。物理实验解释物理规律的本质,体现物理现象的神奇奥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严密性,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发挥学生想象力。大学物理实验课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坚持不懈的精神,敢于创新的勇气。总之,大学物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

1目前大学物理实验的弊端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就是物理实验,经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得到严谨,系统的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创新思维能力。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实验教学都存在如下弊端:

1.1单一的实验仪器,现在的实验仪器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原因在于现在实验仪器的集成化程度的逐步提高,以前很多要学生亲自动手才能得到的实验数据,到现在只需按几个按钮,看一下结果,至于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不了解,由此而成为实验而实验的课程,这样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不利的。

1.2陈旧的教学内容。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多数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几乎没有,教科书上把每一个实验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还有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办法都交代得很清楚。学生不需要计算,查资料,思考,只要按着书本去做就行了,这样的实验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1.3死板的教学过程。由于本科生开设的实验课时仅为理论课的一半,在这么少的时间里讲那么多的实验,那只有填鸭式教学,只要学生会做实验就行,极大的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积极性,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4实验室条件需要改善。由于实验经费的投入很少,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致使很多实验室没有配备多媒体网络设施,也造成教学方式的落后。实验仪器数量不足,好多学生共用一台实验仪器,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参与实验,自己动手,体会实验的快乐,获取思维的锻炼。

1.5实验室开放不理想,学生缺乏创新的氛围。有些实验室在时间上可以开放,但是呆板的管理制度,也限制了内容的开放,学生的实验设想没有机会验证。实验室的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创新性的人才,很少对学生进行创新指导。

2大学物理实验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大学物理实验本身就应该发挥实验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做实验,通过实验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规律,为我所用,也是创新。大学物理实验与创新思维能力有很密切的关系,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2.1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测定电子的荷质比,学过物理实验后,学生就可以想出多种测量方法。偏转法,根据电子在高速运动中因电场和磁场发生偏转的原理;光源分析法测定,在光谱分析法中又可以利用塞曼效应进行测定。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学生可以从一个问题出发,向各个方向探求问题的多种答案,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2物理实验的过程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

围绕一个物理问题,学生只有通过分析、综合、思考,对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才能设计实验,进行试验。整个物理实验探究过程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了不同的逻辑训练。

2.3物理实验教学生质疑,发展批判思维

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用怀疑的精神去审视大学物理实验教材上写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动脑思考,认真实验,客观分析实验现象,得到实验结果。

2.4物理实验为想象插上翅膀

做“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的实验时,完全排除滑块与气垫导轨之间的摩擦力,使滑块受到的阻力为零是办不到的。要得到滑块不受阻力而运动的情况必须应用想象。

3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单单靠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育机构去制定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纲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学生积极的配合才能够表演一出精彩的剧目。

3.1改革实验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必须首先要有完善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建立从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实验课程设置。还要建立起发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基地,这个重要任务只有落在开设实验选修课上。

其次,实验教材要优化,实验内容要改革。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面向大学理工科学生开设时,要选取一些有价值的实验,淘汰一些对于学生培养实验能力作用不大的实验,按照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分类。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应该扩充一些实验内容,比如电工电子,家用电器,数码影像等方面的内容,引入与通信、光电相关的实验项目,丰富实验内容。有必要改变传统的实验管理模式,实验管理中心制定管理办法,让研究生参与进来,指导实验,进行日常管理。

最后,加大实验室经费的投入,提高实验条件。随着近年来高考扩招,招生的人数在逐年加增加,但是实验室的仪器没有增加,老师也缺乏培训的资金。老师由于缺乏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新的教育理念跟不上,先进的实验技能更不知道。因此每个大学必要的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从而有效保证实验的有效开展,改善实验条件。

3.2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上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物理实验教学也不例外,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思维水平的高低,大部分要靠老师课堂上怎样去引导,引导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责任重大,在教学中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教师改变教育理念,把创新思想融入教学中。教师们开始关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把握学生心理,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发展学生创新潜力。物理学的脊髓是物理思想,只有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思想解决问题,观察物理现象,才是授之以渔。我们在教学中渗悟一些物理思想发展史,看看名人如何思考、创新,进一步在课堂中融入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潜力。

最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教师的教育理念先进,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学生提出标新立异想法时,不要急于做出评价,应在肯定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点拨,使学生的这些想法趋于合理化。

3.3通过学习发展创新思维

陶行知先生曾经讲过,强迫鸡去吃米不行,只有鸡自己想吃才行。学习更是如此,只有把老师讲的,书本写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会学习。在物理实验中,只有爱学习和会学习,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为创新提供丰富的智能基础。首先,课前要预习实验,做好创新准备,任何机遇的降临都是光顾有准备的人,通过预习,做到心里有数,在课堂上能抓住关键,做到有的放矢,发挥主观能动性。留出自己思考的空间。预习时有时会遇见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同学讨论,查资料自己解决,还可以问老师,这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实验中学生要学会观察思考。在实验中要多问为什么,根据实验目的,原理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实验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经过努力,克服困难,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通常,思考问题会出现创新的火花,会有创新的想象。实验结果要用实验报告表述出来,这是整个思维过程的写真,把实验中零碎的实验现象形成文字,上升到理论角度,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总而言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当然,也要学生自己主观的努力,善于思考,敢于创新。机遇是光顾有准备的人的,创新也不例外。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知识的积累。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一门动手能力较强的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晓莉.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3).

[2]顾新梅.大学物理实验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7(1).

[3]张洪宪.试析大学物理教学创新[J].科教文汇,2008,3.

[4]宋艺华.物理创新思维的培养[J].昌吉学院学报,2007,3.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篇5

关键词:大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74-03收稿日期:2016-07-19

作者简介:陈宇风(1978―),男,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人才的培养是实现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因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前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任务。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创新思维能力是以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为核心的综合性思维,而形象思维在创新中更发挥着关键性和突破性的作用。

一、形象思维的内涵、特征和重要性

1.形象思维

人的思维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形成感性材料后,再对此进行分析、加工、升华,进行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大脑活动过程。

形象思维是把事物的具体形象经过人脑的思维加工成可以脱离具体事物和代表事物本质的表象,并以表象为细胞,再应用想象、联想进行加工生成新的表象,创造出新知识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是以形象为基本特征,以表象为思维的细胞,形象、具体、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思维模式,一般是经过表象、意象和典型形象三个过程[1]。

2.形象思维是取得创新成果的关键性要素

创新的实质就是研究创新问题时,应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通过科学实验等获得的新信息,按照思维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等加工处理,在头脑中发现和建立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认识未知世界的内在规律,创造出新知识、新理论、新产品。在此过程中,形象思维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1)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及一切思维模式的基础。

形象思维模式通过对具体事物形象进行反复观察、分析、去粗取精、逐步舍去具体的事物形象及非本质的东西,抓住本质形成概念,在概念中还存在观念性形象。由于任何思维模式都是从事物的形象开始,在思维过程中也离不开形象,因此,形象思维是一切思维的基础。

(2)形象思维在创新中的关键性作用。

创新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创新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创新的酝酿阶段;第三阶段,明朗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通过已有知识,联系要解决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产生新观念、新思想,并逐步形成创新的假设方案;第四阶段,验证阶段,验证创新假设方案理论上的合理性、严密性、实践上的可行性,并修正假设方案。创新的四个过程是互相联系的,但关键是第二、第三阶段,也就是人脑对信息加工创造新成果阶段[2]。爱因斯坦说:“表象是能够予以‘自由’地再生和组合,这种再生和组合活动才是富于创造的思维的基本特征。”因此,许多创造发明都是通过形象思维模式取得的。在创新的第二、第三阶段,人脑在信息加工的思维活动中,以观察力、想象力和联想力为主要武器,而它们又是形象思维的优势。由于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力在形象思维过程中经常使用,同时人脑感觉皮层又有可塑性,即感觉皮层使用越频繁越增强,由于经常使用,逐步熟练,熟能生巧,甚至形成思维定势。由于形象思维具有上述优势,因此,在创新中常起关键性作用。

(3)形象思维在创新中的突破性作用。

在创新中经常会遇到要解决的创新难题,经过长期冥思苦想而得不到解决。而形象思维是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很好的“接线工”,要靠表象接通思路,实现认识的飞跃,突发地实现创新理论,取得创新成果。如灵感思维遇到难题时,经过长期冥思苦想而得不到解决,这往往是由于思路中断,要接通这个思路,往往要依靠形象思维。当思路中断后,为什么需要形象思维呢?这是因为把自己思考的问题与自己的经验和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往往以形象为载体,可以以联想、想象为桥梁把间断的思路连接起来。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对有机化学结构式的长期思考没有结果,有一天在半睡眠状态下,看见蛇舞构成的形状联想到有机化学中的化学结构式,在头脑中形成苯分子式C6H6的环形结构式,揭开了碳链结合的秘密,这是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作用的结果。

3.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各种思维结合应用能发挥更大作用

由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思维模式,各有特点及适合应用条件,同时创新过程是需要各种思维综合作用的。因此,创新过程始终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及各种思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优势互补、互相促进、紧密结合的过程。如丁肇中教授1972年就感到很可能存在许多有光特性又比较重的质量的粒子,为弄清这个问题,他时而用抽象的量子理论分析,时而用形象的实验探索,最终在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的实验中发现了震动物理学界的J粒子。可见,只有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各种思维结合应用才能对科学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

建筑科学、机械加工等工程科学都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结合,在抽象思维中存在形象思维内容,在形象思维中存在抽象思维内容。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互相促进,融为一体。如建筑师在设计房屋时首先在脑子里存在很多房屋的表象,并对各种房屋表象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提出自己最佳的设计方案,这主要是形象思维过程。在方案确定后,要以抽象思维的力学公式进行计算,在计算中要结合各种构件的尺寸形状等形象进行计算,得出理论计算结果,最后要用图纸的形象表现出来,才能进行建筑实践。

二、大学生形象思维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对形象思维的认知不足

大学生由于对形象思维没有迫切要求,长期没有学习,也没有自觉应用,除艺术院校大学生外,大多数大学生基本上没有形象思维知识。如对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等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回答对的学生只有44.15%,不对的占55.85%,这个百分比属于猜想概率范围。由此看出目前大学生对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等知识的了解很缺乏,基本上没有形象思维及创新思维概念。

2.大学生对形象思维重视不够

有一项问卷调查提出关于“人的一生追求”的问题,选择一生追求生活好的有70.9%,一生要求有所创造发明的仅占20.1%。由此看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比较薄弱,创造发明还没有成为大多数人的人生追求目标。可以看出,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缺乏紧迫要求,没有引起重视。

3.大学生应用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欠缺

从形象思维、创新思维能力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不均衡的,是欠缺的,他们根据已有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常规的正向思维的能力还可以,而应用形象思维及反向等非常规思维的能力则比较弱,而它们则往往是创造新成果的关键思维。如在调查中应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回答正确的占67.36%;对有一定难度的形象思维问题回答完全正确的占3.35%,回答部分正确的占53.97%,回答不出来的占42.68%。

三、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若干思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心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会后在全国掀起了万众创新的热潮,而创新的关键是培养创新人才,提{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但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提{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已引起教育界、科技界以及广大人民大众的关心和思考。笔者也通过学习,进行如下思考。

1.转变思维模式,从观念上重视形象思维

早在20多年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就曾提议:“我建议把形象思维研究作为思维科学的突破口。”为什么以形象思维作为突破口,这是由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等一切思维的基础并在创新中起关键作用,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带动整个思维体系的提高。

许多学者对思维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几十种不同名称的思维模式,如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逆向性思维等,但从严格的科学意义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本质来说,只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是思维的基本模式,其他思维模式都是由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复合或简化而成的,都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法划分的。

总之,抽象思维离不开形象及形象思维,当然在形象思维的信息加工中,也有应用判断推理抽象思维的地方,因此,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渗透的,不同的是以谁为主的问题,其他思维模式就比较简单,都是由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组合或简化而成。如发散思维是解决创新问题时,向问题的四周方向辐射,扩散出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方案,而每种方案都是由形象思维或抽象思维形成;集中思维是把多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从中选择一种方案作出决定,而分析比较综合过程,不是使用形象思维就是使用抽象思维或两者的结合;再如直觉思维只是形象思维或抽象思维的简化而已,是根据创新者的经验、感觉直接作出判断。

形象思维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只要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基本原理弄清楚,掌握其应用方法、规律,就可以带动整个思维体系水平的提高。

2.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训练形象思维

大学生要提高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学习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各种思维知识,理解各种思维的概念、内容及各种思维之间的关系;最后重点掌握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应用方法及其规律。知识是基础,能确定思维的方向,可避免学生在创新中走弯路。

学习了创新思维理论知识,不等于会正确应用思维规律,取得创新成果。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应把教学课堂和自学作为培养自身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实践。在课堂上,结合前人创新中应用形象思维等取得创新成果的典型事例,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作为创新性学习,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前人创造的知识,而且要理会前人创造知识的全过程,像前人那样去思考问题,学习前人的思维方法,吸取解决问题的经验,发现新问题。同时,把学习功能提高到自觉应用思维规律上,具备吸取新信息、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学习方法由死记硬背,改为探究性学习,把每一个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论文等都作为创新活动,自觉应用形象思维等各种思维方法,不断总结提高,这才是最好的实践。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学校要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要全面考虑制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要把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把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摆在核心位置;要增设创新型课程内容,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启蒙教育,进行创新思维和科研基本方法等教育,增强创新意识;要把科研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要拿出一些科研经费为学生设立科研项目,有条件的高年级学生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研究;要对全校教职工及学生进行教育,全员重视创新人才及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3.文理结合教育,在融合中形成形象思维

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坚持理工科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人文教育别是艺术教育对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优势。

文理结合可以建立完整的创新思维体系。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来看,研究自然科学主要形成的是抽象、严谨的逻辑思维;人文科学主要形成的是形象思维、直觉、顿悟、灵感等非逻辑思维。二者结合起来就是比较完整的创新思维体系。

人文别是艺术对形象思维及其要素,如事物的形象、形象观察以及形象之间的联想、结合、想象等具有很大优势;对树立形象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力,增强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艺术创造中存在大量的观察、想象、联想等非逻辑思维,有的甚至全部是由想象、联想、创造出来的。如《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小说就是最好的例子。音乐更是一种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的艺术,要通过音乐反映客观世界,只能通过音响的运动,靠想象力、联想力以象征、模拟、音乐、抽象、概括的方法间接地显现客观世界。要认识音乐的主题含义也只有在通过听赏音乐中,从客观存在的音响运动中了解时代、民族特点,通过联想、想象了解时代的思想精神。如《十面埋伏》是以楚汉相争,刘邦与项羽在垓下决战为题,全曲分13段,以不同音调、节奏和演奏技法依次展现战前、战中、战后的场景,从欣赏音乐中联想、想象出当时金戈铁马、雷霆万钧的宏大战争场面。

在理工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中,要充分发挥公共艺术课的作用,学习形象思维知识,参加艺术小创作活动、艺术欣赏、艺术比赛等实践中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

总之,形象思维对取得创新成果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及突破性等重要作用。要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努力学习形象思维知识,深入理解和应用形象思维规律,并在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锤炼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这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篇6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一、引言

近几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已经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更应意识到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创新思维只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因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求各种类型的思想活动,思维与学习英语的效果有直接关系,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渠道,尤其是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合理的教学对思维的发展有着要的作用,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二、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1.设疑引趣,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思维力。质疑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善于激疑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及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学生保持不断学习探究的动力因素之一。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点燃学生心中的好奇心之火。课堂上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的自觉性就会大大增强,其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英语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鼓励他们自由联想,发散思维。老师如何设疑引趣呢?如:通过一些图片,短片,讲故事,做游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一些讨论性、思考性问题。可以设置些问题,“whatcanyouseeinthepicture?”,“what’shappeninginthestory?”,“Canyouguesswhattheendis?”等。老师还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要求学生就问题尽可能地提出多种设想和解答,使学生的个体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2.更新教学理念,开发创新思维。新时代教育改革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教师就要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英语知识涉及面很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善于启发学生、激发学生思考,进行发散思维。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注意点面结合,即words―sentences―passages。教师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须精心设置学案,备好每一节课,包括备学生,备课本,备教案。有时教师在课堂上展开共同学习研究活动,在关键处进行点拨,针对学生的疑难进行解答。

3.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层次,选用适当方法,灵活使用,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操练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如给出话题,关键词,短语,让学生展开思维进行复述,这种复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可以进行发挥性演讲、辩论等形式去进行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全文大意。如上演英文小品或把课文故事编成戏剧在课堂上演绎出来等,这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现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如有一个单元主题是安徒生童话《绿野仙踪》的一个片段,课堂上设计让学生自编自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场面热烈,笑声满堂,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语言才能和思维想象能力。

4.进行积极评价,创设良好氛围,鼓励创新思维。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思维会更活跃。因此,课堂教学应创设自由、和谐的情境氛围,注意在教学中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如:鼓励性评价。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老师要积极迎合,予以积极的评价。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积极的回应,使他们勇于表达。对于犯错的同学,不要马上说:“no,youarewrong.”,而是说:“Good,but…”或“Really?areyousure?”。对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单单划“×”,而是在错误部分下面划线,并在旁边标注示意学生再考虑考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应依学生的个别差异作弹性要求。对优秀学生,给予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差点的,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接纳学生的错误,允许学生犯错,让学生形成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心理。教师只有以信任鼓励的态度肯定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发展。

三、Y语

总之,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从而使学生变得更灵活、更聪明,这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个人智能的研究

一、大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项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内就解决,同时,这项历史任务更是赋予了众多的曲折。因此大学生里面建造起浓郁的创新氛围也不是个人行为可以做到的。大学生应该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进来,与国家相互配合。

(一)要主动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

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积极热烈的创新环境可以是大学生本身产生创新的意识和灵感。一方面要配合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另一方面利用好大学中的各种环境,例如图书馆实验室,资料室等等。这些场所是培育和激发创新灵感的绝佳环境。同时,大学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大学校园,还应该主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理论和实践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成果。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们更应该将精力放在图书馆多翻阅书籍,提升自己的内涵,借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要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过分依赖网络及某些参考资料,在平时生活中放弃学习,应付考试、作弊等行为越发的多了起来。因而首先要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进行培养,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式,无论在什么时候尽可能的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将图书馆作为一个良好的工具场所,动手翻阅书籍文献而非百度搜狗,将网络的东西当做自己东西加以使用。此外,大学生思考思维受到太多的影响局限,同时又无新的意见见解。那么就应该放开思维,拓展想象力像名人说的:“敢想才能成功。”同样思考也不能仅从单个方面进行,要想有所成就,有所创新,要学会辩证思考,辩证分析提倡理性思维能力。

(三)持续积累夯实基础知识

良好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李开复认为,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其中包含数学、英语、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其原因是创新成果大都来源于基础知识的层次组合,另外如果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很难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因此,打好基础知识的根基,对于研究创新发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切不可因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就一味埋头苦钻基础而放弃了对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新知识的发现。我们要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二、个人智能在创新能力培养同时的提升方面

智能及智能的本质是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脑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但至今仍然没有完全了解,以致智能的发生与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一起被列为自然界四大奥秘。近些年来,随着脑科学、神经心理学等研究的进展,人们对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认识,但对整个神经系统的内部结构和作用机制,特别是脑的功能原理还没有认识清楚,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因此,很难对智能给出确切的定义。而个人认为智能会在创新思维与能力提升中有一定的提高。

(一)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学生首先具备的就是会说会写能说能写的能力。而在对于中文系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后提升其说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基本又不可或缺的能力对其十分重要。个人智能同时也会在语言表达能力中体现。一个人拥有高智能,那么语言表达水平也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创新能力的培育就是提升思维的过程,同样也会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二)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模式,是符合世间事物之间关系(合乎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源于社会实践,再一次说明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人的智能有一定的提升。逻辑思维作为智能的具体体现提升的展示十分明显。然而获取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经常培养和训练,善于利用发散性思维,在创新能力培养之上提高智能。

(三)肢体动作能力

肢体语言肢体动作作为人的智能的又一展现,在只能提升同时展现丰富。肢体动作能力强调大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将大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说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那么也就是说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大学生的智能在提升。

(四)自我反省能力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个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绝对是要学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在创新过程中要面对事物错误会更多。因此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之中,大学生自我反省能力也有了提升。因而个人智能也在提升。

三、个人智能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提升偏差

个人智能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定深度上都会因为时间和环境的限制而出现某些问题。大学生处于一个成长的重要阶段,思维正走向一个成熟的过程,而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会出现偏激的理解状况,过分创新而偏离自己所学的基础理论,过分强调创新能力而天马行空奇思妙想,无科学根据无理论基础,这样不仅不能对创新能力的提高可能还会使自己误入歧途,那么就无什么个人智力提升,反而是在限制智慧发展,无强力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协调肢体动作,也没有逻辑表达能力,更不要说是否会拥有自我反省能力。

所以,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学会合理的方式方法,除自身的行动外,国家及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引导,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放在突出位置,这样才会提高创新能力带动个人智力提升。才能成为中国复兴之路所需要的有用的人。

同样,个人智力的提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有一部分人可能想要将提升个人智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割裂开来,分别进行,那是万万不可的,

首先,个人能力提升是要有具体实践的,不能停留在书本中与个人的想象中,否则是不会有任何提升的,同时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反应在大学生个体上就是智力的提高。

其次,个人智力的外向表现就是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提高后的创新能力会应用的社会实践中有一定成就,这也是个人能力的现实成果,因此,个人智力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相互融合,而非割裂分开讨论与实践。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篇8

>>浅论作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浅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议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初探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谈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浅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情景创新思维的培养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政治>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随着时展对语文教育提出的要求,中职语文教育更要做到与时俱进,而想要做好中职语文的教学工作,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敢于创新,脱离原有的教学观念以及模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快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创新的思维,因此,创新思维在语文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应该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关键字:中职语文;创新思维;培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人才的竞争越加激烈,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就是对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就是它的灵魂,能够保证一个国家的兴旺和发达。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创新思维,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提高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国传统的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受到了束缚。为了使我国能够更好的发展,培养其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而培养学生的重任又落在了教师的肩上,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改善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目前所提倡的创新思维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明确语文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专业的教育方面,对于语文发展以及变化要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从而站在较高的层次去驾驭教材。可以通过提问题的形式,创设思维的情境,将知识进行对比与迁移,从而安排和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使教育更加科学合理。并且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在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角度和知识方面进行创新,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不仅具备追踪语文学科的学术动态并且还具备学术研究的相关能力,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思维的中学生[1]。

二、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课堂中教学方法占有很高的地位,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迫切的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

可以采取小组辩论赛以及知识问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其方法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师自主发展教学环境

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要求课堂需具有充分的活力,需要教师做到以人为主,给学生一种相互平等的氛围,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自主的研究其所学的知识,并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既可以获得经验,又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课堂模式要做到平等,课堂气氛要和谐,做到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以何种学习方式学习,争取建立新型师生之间合作的关系[2]。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课堂学习的知识十分有限,可以通过信息收集以及查找资料等途径来丰富知识,改变对于知识所产生的书本和知识的局限性,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不被格式化的知识约束。参加实践类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团结的意识,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对学习有一定的热情才能够学好习,必须对学习有着极高的兴趣,才能够具有创新的思维,课堂教学中可以加入多样的教学活动,这样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想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力

如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创新思维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这也就要求我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多功能人才,大多数教师都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宗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观念上的转变,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认真的思考所选择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是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合力,它们也实现了素质教育的最高表现形式[3]。

六、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新型人才

培养中职语文的创新能力使其他学科也逐渐认识到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同时还体现了素质中教育中所着重强调的运用学科知识转向智能开发以及启发创造的理念。这也是我们所提倡的将科学发展管和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等战略手段融入到教育中的写照,一个民族的教育必须要从青少年抓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争强我国国际竞争力。

结束语:

一个国家以及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不竭动力,因此,我国必须要进行自主创新。中职语文创新思维不仅有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能力,并且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时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新型的创造性人才。这些都充分的说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继续进行语文教育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慧.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5(01).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篇9

论文关键词:创新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模式;思维方式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兆雪教授主编的《创新思维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新视野》一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对于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一重大课题作了深入、系统的可贵探索。该书突破了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只重视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忽视创新思维培养功能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思想、新见解,新模式,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视野。该书的可贵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了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新理念,强调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创新意识是重新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关键

该书指出,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开设的成功与否,其主要的衡量标准,是看其课程设置是否齐全,理论体系是否完整,意识形态导向是否明确坚定,等等。但是,在新的形势之下,只抱着这种观点来评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功能与价值,无疑是不全面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充满活力的内在根据,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新教学观念,紧紧围绕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个目标,创造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乃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该书系统论述了如何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新模式。书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研究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要优化教学体系,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创新思维培养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对于如何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与探索

首先,该书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培育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创造性思维方式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导思维方式,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扩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相结合、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思维方式。其次,书中提出要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的创造性。创造性学习是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前提,只有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才能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三,该书指出要全面把握知识结构与创新思维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在优化知识结构中的指导意义。转贴于创新思维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既是形成当代大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要通过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创新。其四,该书指出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的心理品质,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创新心理,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对创新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五,书中指出营造有利于创新思维形成的教育氛围,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针对性和艺术性的重要方面。创新思维的形成需要良好的教育氛围,因此我们的教学要贴近学生,消除各种影响他们创新思维形成的障碍。其六,该书指出由于教学评估对教学过程发挥着重要的检测、导向、激励作用,因此我们要建立有利于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教学评估体系。该书从以上六个方面对创新思维的培养问题作了系统的思考与探索,使人深受启发。

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

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激发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灵魂,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与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㈠充分发掘数学的内在美感因素,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善于通过展示数学美,让学生在对数学美的欣赏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问题要新颖、奇异,引起学生好奇心。解决问题时,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思维美、方法美。知识整体过程中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统一和简洁美,进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㈡数学问题生活化,把身边数学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巨大的数学课堂,数学教学中要多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如“今天以后的第999天是星期几?”必能激起学生对二项式定理应用的浓厚兴趣。

㈢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逼真的动态演示,打破学习数学的思维定势,提高学生创新热情,为开展创新活动作充分的情感准备。

二、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创新的机遇。

问题是高中数学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备课的重点就是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其实,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去认真地分析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掌握的,教师没有必要通过传授的方法将这些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更主要的是摆脱了长期依赖教师传授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得到充分的培养,从而渐渐形成了创新的能力。

三、通过实施创新性教学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性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针对学生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创新性教学过程:

1、注重探索过程,培养创新思维。

对数学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把创新过程艺术性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尽可能的亲身体验,把教学立足点放在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和知识产生的基点上,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实现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

2、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思维水平。

思维的敏捷性是智力活动的速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就是要培养其正确迅速的解题和运算能力,以及在学习数学时积极地思考、迅速地判断、缩短运算环节和推理过程的能力,使学生迅速找到解题途径。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加强思维敏捷性的训练。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发散思维能力指学生从已知信息中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前提。数学上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往往来源于发散思维,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应和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可见,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

例如:求函数的最大最小值。求解时可用以下多种思路:⑴利用函数有界性来解;⑵利用变量代换,转化为有理分式函数求解;⑶利用解析几何中的斜率公式,转化为图形的集合意义来解,等等。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寻求问题解法,沟通知识联系,克服思维定势,拓宽了创新广度,从而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再次,教学中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或补充条件,变化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进行发掘和再应用,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很好的训练途径。

4、利用数形结合,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和“形”,是数学教学中的两大内容,数形结合,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中,可借助几何图形直观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代数知识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利用数轴直观学习理解有理数,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学习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直观、形象、便捷。

在几何教学中,通过几何图形的直观,注重对各种图形的表象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教学中,可通过三种图形的相同点、不同点进行比较,很快可找到他们的区别与联系。

除此之外,用类比的方法思考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果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认知进行教学,有效训练学生借助图形直观,数形结合,训练学生进行对比、类比、联想,将会很好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驱动学生创新思维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增强。

四、提供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大凡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一节课45分钟也好,40分钟也罢,如果这些时间老师还是窃为已有,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话,那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句空话。设想,如果将课例中的教学环节,改成教师展示,学生睁大眼睛看,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中教出来的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还能有些什么?更不要说创造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教师是保护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监护人"。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如热爱、美感、羡慕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动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

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综观全局,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理自由,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惟其如此,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新世纪、新课标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我们应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上具有全新的教育观,不断加强自身的创新性教学能力,不断唤醒、培养、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北京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