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十篇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十篇

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3:36

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篇1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技术标准

一、我国实行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我国实行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必要性

联邦制和集权制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的要求不同,由于集权制国家强调公民公共服务的一致性,更需要有相对统一的公共服务标准的要求。因此,像我国这样的集权制的大国对公共服务标准化的需求更为迫切。

(1)公共服务标准化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政府公共服务标准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制定公共服务标准的目的,除了提高政府效率的考虑之外,也需要通过标准的制定,规范政府公共管理,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最终达到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一,通过公共服务标准,促进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为均等化创造条件。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所具备的内部条件和内在可能性,即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所拥有的能量、资源,包括地方政府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权力资源、权威资源等。同样的公共服务投入,不一定产生相同水平的公共服务,通过制定公共服务的标准,促进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进而达到均等化的目的。第二,公共服务标准为财政转移支付提供了计算依据。财政转移支付的依据主要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收入水平等,其中公共服务的标准是制定转移支付数额的基础。第三,公共服务标准,增强公共服务的规范性。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与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提供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将追求品质、改善品质、提高品质作为其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尽管全面质量管理在政府公共部门的实施有其一定的困难和限制,但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公共服务的全面质量管理,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理念和原则与公共部门公共服务的精神相结合,成为大幅度提升政府绩效和政府公共服务品质的有效途径和工具。

(2)公共服务标准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存在动态调整关系。世界各国政府公共服务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管理能力、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相应的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水平也各不相同。从纵向上看,这种标准和水平呈现从低级向高级变动的趋势,并在这种变动中不断形成新的动态平衡。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标准需要与更高水平的均等化相适应,反之亦然。如美国“进步时代”以前,食品、药品标准并没有纳入公共服务的范围,进步时代以后食品和药品标准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这种动态性的表现之一就是公共服务标准的制定要与公共服务能力相适应。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如英国公民运动中,英国铁路监察机构中央交通协调委员会对于“铁路旅客公民”的执行情况的报告显示,英国东南部铁路网执行状况令人满意,但是标准偏低;城市铁路干线的执行情况最差,其原因在于其所订立的标准过高。

(3)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较低水平的公共服务标准。对于同一个时代、地域环境来说,公共服务标准应该为公共服务确立一个基本目标,是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最低公共服务标准。如美国顾客服务协会规定的公共服务标准的定义要素为:及时性(timeliness)、准确性(accuracy)、合适性(appropriateness)、可及性(accessibility),这四个定义要素都立足于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现实性,使得公共服务的供给者经过努力所能够做到的。并且,对于服务接受者来说,这种较低的公共服务标准保障了基本的生存和机会均等的权利。

2.我国实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可行性

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不仅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且从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政府财力及居民需求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从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实践分析,具有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可能。其一、政府有制定、实施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丰富经验。建国以来,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十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虽然各个历史时期政府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涉及社会发展问题,关系到各类公共服务。政府制定、实施五年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经验教训,可为一定时期制定、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提供借鉴,其工作程序、调研预测方法、管理制度等,可运用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管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政府五年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奋斗目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也可为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出明确要求,引导政府各项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其二、各级政府有明确任期,可将公共服务标准执行情况列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根据《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公务员法》等法律制度,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都有明确的任期,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五年一届,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基本公共服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可将公共服务标准执行情况列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职责,保证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与提高。其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管理具有技术上可能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以及各地区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实践,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各门公共服务指标进行了较为细致认真地研究,国外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也得到广泛地介绍和传播,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对教育、科技、文化、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有些指标体系已有二级、三级指标分类。这些研究成果,可直接为各级政府进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管理服务,因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2)从城乡居民需求方面分析,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具有可行性。第一,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可以减少不公平感。政府通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管理,使城乡居民在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如义务教育、初级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等方面享受到同等待遇,体现社会公平性,可逐步消除城乡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不公平感,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第二,通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管理,可以使城乡居民从切身利益的变化感受到政府在努力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提高对政府公共政策的满意度。而通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可以使城乡居民从切身利益的变化感受到政府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在消除城乡差距,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人,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从而提高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并主动配合政府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增强政策效益。对一些暂时还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能够看到希望。第三,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城乡居民能够理解、接受。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受经济发展阶段和政府可支配财力的限制,公共服务的水平不可能很高,而选择一些与人民生活、经济社会关系密切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如义务教育、初级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等,按统一标准在城乡实施,城乡居民能够理解、接受。

(3)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在政府财力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看,政府完全具备实施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能力。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大关,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9亿元,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万亿,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6万亿,2009年全国的财政收入更是突破6.8万亿元。较为充实的财力,为实施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现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及实践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现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实施标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下几点。

1.缺乏实物标准

多数标准仅考虑货币数额,缺乏实物标准。举几个例子。比如,全国的大部分省份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地方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标准。这些标准以货币的数量来衡量,比如上海市规定人均年补助额为30元。再如,农村医疗合作的补助标准也以货币数量衡量,不论中西部地区还是东部地区均是如此。补助标准从起初的20元,到2009年的80元。还比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标准,现在的做法是:对于东部地区做实个人账户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原则上不予补助,地方财政对做实个人账户的补助资金,必须列入预算,及时足额到位。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拨款标准与补助标准以货币计量。在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领域实施的救助标准也是货币标准。

公共服务的货币标准有助于计量的统一,但是各地由于物价水平、生活水平不同,同样的货币标准产生了不少的问题。以我国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例。我国目前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领域实施的救助标准是货币标准,因各地居民收入、生活成本存在巨大差异,货币标准不足以实现均等化目标。在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的货币补贴或补助,在黑龙江地区可能只能建设相当南方地区同类设施的50%,因为东北地区的设施建设需要防寒,墙的厚度要求可能是南方同类设施的二倍。这样,如果仅仅采用货币标准,就很难实现公共服务的标准化与均等性。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也有类似的问题。

2.标准比较模糊

由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制定的实际困难,有时对标准的说明采用模糊的语言,有时标准不太统一。大部分文件或政策只说明按照当地的情况考虑,没有给出最低标准;比如社会养老的设施标准:民政部“十五”规划标准要求全国百名老人平均拥有床位为1张,“十一五”规划要求是1.2张。而2004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项目中对直辖市每百名老年人口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提出三个指标要求:大于2张、大于1.7张、不大于1.7张,以1.7张为标准,2张为优。“十一五”期间,国内其他省市中,广州是2张,青岛是1.85张,温州为2.7张,上海为1.86张。不同文件、不同地区的规定极不统一,执行起来不知按照哪个标准。再比如对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户,国家规定:各地民政部门在实施生活救助、发放救助金时,根据其家庭实际困难和子女就学情况,适当提高救助水平。这样的表述弹性很大,到底如何执行,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些情况的存在,说明实行公共服务标准化十分迫切。

3.过于强调地方经济状况,缺乏一般标准

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时,过多的强调了区域的差异,而忽视了统一的标准。比如社会福利,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费用确定”。同时又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自行确定”。对于农村五保户,县级、地级或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以本行政区农村村民在吃、穿、住、医、教、葬等方面的人均消费支出指标为基础,同时考虑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指标,制定当地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这样,各地的标准肯定是千差万别。

4.公共服务的标准普遍落后于实际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制订工作还比较滞后,适应不了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多数公共服务标准的制定需要严格的程序,从研究、制定、审批到实施一般都需要2-3年的时间。所以新标准的制定往往与社会实际的发展不相适应,都有一个时间差,不能很好的体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实际的需要。有些标准修订不及时,有些标准标龄太长,标准老化。这些都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过过程中要解决的技术性问题。

总体看,我国还没有针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来建立一套针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标准;没有设定与这些标准相对应的客观因素评估法,来核定地方财政平衡能力。此外,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一些标准比较模糊,大部分文件或政策只说明按照当地的情况考虑,没有给出最低标准;缺乏各项公共服务的人均占有标准;一些方面的服务标准还没有被考虑;标准制订工作还比较滞后,适应不了形势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标准制修订工作透明度不够;标准修订不及时,有些标准标龄太长,标准老化;有些标准未能得到全面、正确实施。这些状况都要求我们对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思路

国际上实施均等化战略的经验表明,“标准是均等化的核心参数”。应当说,世界上提出使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口号的国家并不多,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借鉴也很少。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战略应当是,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来引导改革和完善政府间关系,最终实现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所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当是一个战略目标。为此,我国公共服务标准化要确立如下的思路或者原则。

1.建立公共服务的国家最低标准

许多国家在建立财政均等化机制的同时,制定公共服务的国家最低标准,由国家制定均等化目标,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由国家制定标准对于建立国家最低标准有益于商品、服务、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减少的各行政区之间无益的支出竞争。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这种模式在最佳方式是中央政府在制定最低标准的同时,直接相应拨款,无需地方政府配套,这样可以弱化地方政府限量提供服务的动机。国家最低标准包括服务质量、服务对象、服务需求等。

2.必须就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种类、标准在技术层面进行研究

组织相关部门讨论,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达成全社会的共识;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把基本公共服务与公民的基本权利联系起来,换句话说,把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居民的基本权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制化。

(1)通过编制发展规划,确定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种类、标准,并建立和完善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财政体制。

(2)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教育的实物标准,包括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全国统一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实物标准,包括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考虑了当地价格和消费指数的,全国统一的社会福利标准和养老保障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全国性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技术支持体系。

(3)通过规划执行,来监督和检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和机制。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中央政府提出的均等化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特别是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

(4)为了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果进行评估,要研究和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这也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的技术基础。

(5)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进一步推进,“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供给将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必须从现在起认真研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标准,为制定更科学的“十二五”做好准备。

3.在促进基本公共均等化过程中,更应发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独特作用和角色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研究、制定各类公共服务的建设标准、设施标准、财力标准;应要求各个部门、各类规划必须有明确、科学的建设标准、设施标准、财力标准,并将其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基本要求和审批标准;要建立能够支持这些建设标准、设施标准、财力标准的数据采集系统,为制定规划奠定基础,也为将来实施规划、评估规划奠定基础;还要研究制定与这些建设标准、设施标准、财力标准相适应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机制―转移支付行为、规模、支出责任、结算等,并在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以法规或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

4.尽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技术标准

在客观因素评估基础上,确定转移支付数额,减少转移支付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科学准确计量转移支付的数额,减少转移支付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是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在实施均等化战略时需要考虑和对待的问题。他们的通常做法是:第一、使用客观因素评估法核定地方财政平衡能力,在此基础上实行严格、灵活、多样的补助的办法。通常,客观因素评估主要包括人口数量、土地面积、人均耕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支出和价格指数、民族成分、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各地区都按照这些因素确定计分标准和计算得分,最终得出地方财政支出水平;第二、根据地方的税源、税种以及税基、税率等计算各地的“理论收入”;第三、计算地方财政支出水平与地方“理论收入”之间的差额,根据差额,计算转移支付的数额。这样,既可以避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讨价还价,也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安体富,任强.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地区差别视角的量化分析.财贸经济,2008(6).

[2]丁元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标准建设问题.甘肃理论学刊,2008(5).

[3]郭宏宝.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评价与实际应用.当代财经.2008(3).

[4]李.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服务标准:各国的理论与实践.财政研究,2008(10).

[5]吕炜,王伟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财政研究,2008(5)

[6]钱凯.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讨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07(4).

[7]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王国华,温来成.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可行性选择.财贸经济,2008(3)

[9]王伟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般分析框架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5).

[10]王玮.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比较视角的分析.财贸经济,2008(5).

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篇2

(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界定及其范围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但还需继续完善的条件下,政府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目标,通过完善财政体制和提供财政保障(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使不同地区政府确保本地区居民有机会、有能力、有权力接近的与公民基本权利有关的公共服务项目,包括医疗卫生(或者叫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教育(义务教育)、社会救济、就业服务,和养老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体现了发展的社会属性。就转移支付而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上是政府间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分享。这种责任分享是建立在公共事务责任明确和财政责任合理划分基础上的。考虑到我国现阶段的特点,尤其是地区差别较大,可以把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分为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和省市(直辖市)级基本公共服务。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是中央政府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支付能力、全国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确定的满足全国居民基本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省市(直辖市)级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指一些发达省市根据自己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和现阶段的财政支付能力,为满足本省居民需求而确定的,本省市内部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界定及现状评估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现实,我们把我国现阶段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界定为:中央政府通过制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设施标准、设备标准、人员配备标准、日常运行费用标准),在财政上确保负责提供服务的地方政府具有均等支付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确保社会、政府、服务机构不存在偏见、歧视、特殊门槛的前提下使每个公民不分城乡、不分地区地能够有机会接近法定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过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在基本公共服务面前,每个人都受到平等对待,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近基本公共服务,每个人得到的最终结果也是大致相等的。在实现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主要负责服务范围划定、服务标准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服务监督评估;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服务规划、服务组织、服务实施、服务改进。从工作内容上考虑,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通过立法,确立不分城乡、不分地区地使居民能够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第二,确立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基本范围和最低标准;第三,建立和完善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政府间财政关系;第四,实现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能力和财政需求能力均等化,确保居民拥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权利和机会。

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是一个基本事实。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状况做出一个基本评估。

一是义务教育虽在全国基本实现,但在设施、设备、和人员配置存在巨大地区和城乡差别,这些差别也存在于城市内部的打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地区因素和体制因素相互交织。

二是卫生保健方面的地区差距首先表现在卫生费用的分布上,农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设施与城市比较也有一定差距。其次表现在资源分布上,许多乡镇卫生院的硬、软件条件都不到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甚至缺乏一些基本的手术器材。农民工难以享受到新农合的优惠,而在务工地更难享受到城镇医疗保障。

三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的覆盖范围比较窄、各地差异较大、部分社会群体保障待遇水平较低,城乡社会保障存在体制分隔、缺乏衔接。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总体参保率仅为15%。在我国农民工整体参保率十分低下的情况下,退保率却在逐年攀升。

四是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费不能随经济社会发展相应增加,导致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保障范围狭窄、标准低。

总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存在严重地区性不均等。而这种地区差别由于城市化滞后又表现为严重的城乡差别。长期的城乡分治在城乡之间形成严重体制分割和城乡歧视。城乡差别和体制分割给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造成了现有的各类基本公共服务体制不接轨。这是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基本特征。

(三)造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分析

技术上,我国还没有针对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来建立一套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标准和与这些标准相对应的客观因素评估法,用于核定地方财政平衡能力,以及根据地方的税源、税种以及税基、税率等计算各地的“理论收入”,和计算地方财政支出水平与地方“理论收入”之间的差额、政府间计算转移支付数额的方法。

政府间关系上,虽然我国提出建设公共财政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框架,而且推进工作也在进行,但是需要做的事还很多。首先,政府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尤其是像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五级政权的国家,划分各级政权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尤为困难。其次,目前我国形成非对称性财政结构不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收入和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比重缺乏合理的制度安排,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保险等方面的事权和责任划分不清,中央政府有关政策文件在涉及政府间关系问题上过于模糊,不利于政策实施。中央政府在分税制后,自然要提高中央占整个财力分配的比重,来履行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能;省级和市级财政也往往着力提高自己在财政分配中的比重,最终是苦了县乡财政。而县乡政府往往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再次,我国业已形成的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完善。建立在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不清基础上的专项转移支付缺乏科学分配依据,申报方式随意,分配方式不规范,加上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落后,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甚至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在城乡体制上,城乡差别问题在一般意义上不属于均等化范畴。由长期实施户籍制度造成的乡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不同身份,以及掩藏在这个身份背后的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均等化问题的特征之一,这也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

二、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对策

(一)确定全国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建立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我国在法定基本公共服务上需要均等化的地区和领域。奠定计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需要财政支出的技术基础

必须就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种类、标准在技术层面进行研究,组织相关部门讨论,在充分沟通、协调

的基础上,达成全社会的共识;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把基本公共服务与公民的基本权利联系起来,换句话说,把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居民的基本权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制化。

通过编制发展规划,确定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种类、标准,并建立和完善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财政体制;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教育的实物标准,包括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全国统一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实物标准,包括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以及考虑了当地价格和消费指数的,全国统一的社会福利标准和养老保障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全国性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技术支持体系;通过规划执行,监督和检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和机制。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中央政府提出的均等化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特别是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研究和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这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的技术基础;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进一步推进,“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供给将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应当着手研究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标准,为制定更科学的“十二五”做好准备。

(二)根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评估需要均等化地区的财力和财政支付能力;调整和改革政府间关系,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实现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能力均等化;明确政府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要研究中国这样的单一制国家,人口众多、五级政府的情况下,由哪一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最有效、最合理?或者采取不同的政府提供不同类型的基本公共服务模式,问题包括:第一、是否可以由中央政府来制定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实施方法、财政体制及转移体制框架;第二、由省级政府负责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监督、执行和评估;第三、由地方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负责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指导思想应当是,通过实现财政能力均等化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实现地方财政能力均等化,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确保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从负责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转向全国基本公共服务的规划、指导、政策和监督。根据规划和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和机制。中央政府应当就基本公共服务制定和完善各类标准,并对贫困地区进行无条件转移支付,提高弱势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以及低收入阶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

应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方式,对于属于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的项目委托地方政府完成的,所需经费应全额由中央政府负责;对属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负担的项目,也应当直接计算中央政府应承担的部分直接给予补助。

在明确了政府间事权范围之后,还应该解决事权落实所需要的财政能力问题。近期内可以考虑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中央政府尽快制订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框架内的各项具体制度的最低标准。这是中央财政有效实施对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并形成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的前提。具体标准的设定可以根据经济和财政指标将全国划分为几个片区,分别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对于财政负担能力低的省份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熨平不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差距;二是完善省以下政府财政的分担机制。参照中央与省级政府的财政分担办法,省级政府在中央划定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下,根据市县具体经济总量、财政收支以及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规模等指标,合理确定本省范围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并形成合理的省以下财政分担机制;三是建立政府间各项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应尽快将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责任财政分级负担的落实情况纳入衡量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考核的指标范围,加强上级对下级审计和监察力度以及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和反映工作。

(三)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体制。提高公共财政投资效率和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结合政府转型和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在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的同时,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社会组织管理部门要制定有关政策和标准,为社会组织购买政府公共服务创造条件。把社区服务、养老、就业培训、科普教育等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形式转移给社会组织去做。

通过完善社会组织的管理法规,完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全社会,特别是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管理和监督。通过对社会组织服务的购买来实现对社会组织的管理;通过制订基本公共服务专项发展规划、服务标准,完善相关措施,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供给情况的监督。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供给监督;在公共服务采购中,引入社会组织的参与,构建一个和谐互动的政府与社会的合作伙伴关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采购供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局面,从而实现促进社会组织壮大与提升预算资源使用效率的“双赢”目标。在自身供给与外包采购的成本收益比较中,审慎权衡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让渡的公共服务的规模与结构。

(四)加速城镇化进程,消除城乡体制分割,实现各种体制对接

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并实施社会公益设施配置标准和规划,大力调整社会事业结构,优先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强化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的发展,扩大教育、卫生、文化等优质资源的供给能力,使包括迁移人口在内的所有城市居民都能够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加大对农村职业学校支持力度;要把提高城市化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在城市化过程中,要着重解决迁移人口的就业、住房和社会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使居住在城市地区的所有居民不分原居民和新迁移人口,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要调整城市建设的思路,在城镇规划、住房建设、公共服务、社区管理上考虑进城就业农民工的需要。城市的财政支出和各种公共服务不能仅考虑城市户籍人口的需要,更应该有效服务于全社会;对人口流动应采取疏导和吸引的管理方式,促进劳动力有序流动。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定期劳务需求信息,吸引本地需要的技术人才和特定职业的劳动力,避免流入劳动力过剩造成流动人口失业。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开展实质性的协同管理;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外来人口的居住空间、公共设施,促进农民工成为市民。在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的同时,提高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特别是对农村的反哺,统筹城乡发展。

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篇3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落实政府的主体责任,切实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功能,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基本原则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防治结合注重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积极推进。

(三)工作目标从年开始。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年,全市建成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等基本医疗服务。具体目标是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城市居民比例达到90%以上;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达到35%以上;以家庭为单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以上;社区内高血压、糖尿病人等重点人群的管理率达75%;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管理率达到70%辖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二、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二)理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日常监督和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独立法人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业务上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对由医院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经营管理由医院负责,业务上接受市卫生局的统一管理,实行“院办局管”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分工协作关系。将现由地段医疗机构承担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功能逐步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要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逐步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的首诊服务的承担者和一般慢性病的管理者。

(三)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编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市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市编办会同财政、人事部门核定。原则上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并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全科医师与护士的比例,目前按1∶1标准配备,其他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总数的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首先从卫生机构现有人员编制中调剂解决,同时相应核销有关机构的编制。

(四)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社会公益性单位。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按照事业单位改革的原则,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把社区卫生人员的岗位职责、业务水平、服务质量、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作为其收入考核的基本依据,不得与其服务收入直接挂钩。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自主用人制度,相关人员的职称评定享有与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等待遇。

(五)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依法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按卫生部制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基础设施、基本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内部管理等方面实行标准化建设。统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识、用药目录、服务价格等。不符合要求的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及时调整退出,确保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三、完善职能。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得向单纯的医疗型机构发展。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方式,建立社区家庭健康管理责任制,落实全科医生分片管理措施,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团队式服务为主要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的综合性健康管理与服务。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实施干预措施,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的监测和规范化管理;提供保健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疾病的诊疗及护理;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学技术指导,开展残障、智障、疾病恢复期康复治疗等服务。

(二)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社区现场应急救护,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以及转诊和康复医疗服务。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置中医药专业人员,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积极应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的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要拓展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保证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落实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批准可以根据社区居民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专科保健服务以及家庭护理、老年关怀等延伸性卫生服务。

四、提高素质,增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一)加强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科教育,充分利用卫生学校教学培训基地的有利条件,积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和护士,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二)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根据社区卫生服务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具有本科学历和执业医师资格的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充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鼓励城区大中型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特别是具有中、高级卫生技术职称的人员,经过全科医学培训后补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学历教育、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等,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能力和岗位技能。分批对社区医务人员开展全科医学岗位培训,所需经费由市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年前,全市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执业要求。

(三)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政府举办的大中型医院应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定点技术协作关系,有计划地安排中高级技术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坐诊、传技带教,进行技术指导、咨询,举办讲座;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和培训,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城市大中型医院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必须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1年以上。建立政府举办的城市二级以上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交流培训机制。城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要组织具有高级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技术指导,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要定期到定点技术指导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修,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减免进修费用。

(四)吸引和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提前1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资格考试参加高级职称量化评审时,可适当加分。鼓励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的离退休专家、教授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应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离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在原单位待遇不变,卫生行政部门应准予执业备案。对经过批准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中级职称以上的卫生技术人员,由市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五、强化管理,建立科学运行机制

(一)依法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准入管理。按照《城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城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审批注册,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执业。

(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公示和服务满意度评价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考核标准,将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社区居民满意度、社区居民健康指标等纳入考核范围,进行综合评价,作为政府核拨补助经费的依据。

(三)规范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及价格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服务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医疗服务项目规范。

(四)建设数字化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逐步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社区健康档案系统、社区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和社区卫生工作评价系统。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家庭、社区、医院和管理部门信息互动共享。

(五)采取多种措施降低社区居民医药卫生服务费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居民实行医药卫生服务费用减免政策。逐步扩大减免范围。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用药目录,确保群众基本医疗用药需要,积极推广适宜技术和药物,降低居民医药费用。采取得力措施,减少药品流通中间环节,进一步降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销售药品的实际加成率。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积极开展医药分开试点,降低药品费用。

(六)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经费的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运行监管机制。确保各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

六、落实政策。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保障机制

(一)建立以政府为主的投入补偿机制。中央、省补助主要用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基本医疗等从年开始,市财政按城区居住人口每人每年4元的标准补助社区卫生服务经费。市政府补助主要用于社区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各地要按《城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城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3年内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3年后,市政府补助经费转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人员培训补助经费。因政策原因造成的基本医疗服务亏损,由财政给予适当补助。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政府委托的公共卫生服务和政策性基本医疗服务,按照有关规定,享受政府补助。油田社区卫生服务地方配套补助经费,油田公共卫生职能还未完全剥离的情况下,其经费的落实,按现行体制对待。

逐步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范围。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财政给予补助

(三)充分发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促进作用。劳动保障部门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起付线按基本医疗保险执行的同等级医院起付标准降低20%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个人自付比例相应降低5个百分点。建立社区慢性病费用控制与效果管理机制,将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慢性病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管理,个人自付比例相应降低5个百分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病人设立家庭病床,符合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根据需要及时调整社区基本医疗保险服务项目和用药范围,推动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社保机构应及时结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垫付的医保病人费用。

七、加强领导,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一)切实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加强社区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各地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城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研究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问题,加强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工作的组织指导。城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具体负责城区卫生服务的日常工作。

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篇4

公共领域的投资体制改革是自1978年我国启动体制改革以来剩余的几个关键领域的重点改革之一,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为公共领域的投资体制改革直接关系到社会组织的发育、社会体制的完善和公民社会的形成,更关系到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的社会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我国目前社会体制建设的特点与发展的阶段性有关。本文认为公共领域的投资体制改革是社会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在这里,所谓公共领域,是指必须由公共财政负担的领域,或者叫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它也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现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应当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还需继续完善条件下,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通过完善财政体制和提供财政保障来使不同地区居民有机会、有能力、有权利接受主要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或者叫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教育(义务教育)、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就业服务、养老保险,以及保障性住宅。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体现了发展的社会属性,所以我们说它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对于那些公益性弱,可以由市场介入的公共服务,我们暂且将其视为市场领域的问题,本文不予讨论。

一、我国公共领域投资体制的特点及其问题

我国公共领域投资体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关系的处理上,一是政府间关系,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二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我们把前者认定为宏观体制问题,把后者视为微观体制问题,因为后者基本集中在服务供给的末端。

(一)宏观体制:各级政府责任不明,政府间财政负担不规范

按照国际上的划分,中国应该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如英国、瑞典、以色列、埃及、加纳和菲律宾也都实行单一性的政府体制。在单一制国家中,中央政府扮演最终权威的角色。在联邦制国家中,权威是在联邦政府和选区政府之间进行分配。在职权领域内,每个政府在理论上都是至高无上的。不论是单一制国家还是联邦制国家都要处理政府间关系,特别是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而且,这种关系非常复杂,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以美国为例,自内战以来,美国联邦主义的演变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二元联邦主义、合作联邦主义和新联邦主义。在二元联邦主义中,州和联邦政府在各自范围内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之一是分权问题。我们把责任划分和责任明晰作为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特征之一。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在社会体制建设上面临的问题之一是,中央政府的社会建设目标由于与地方政府实行财政分权,以及双方责任划分不清晰而难以顺利实现。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中央政府的社会政策直接变成了地方政府的社会政策,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998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公共财政”的理念,并把其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意味着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政府要把关注点放在具有公共风险的领域,从其他不该介入的领域坚决退出;在与公众的关系上,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作为要务。至此,围绕着公共财政体制目标,政府对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清费正税、取消农业税、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新一轮税制改革等等。尽管改革开放以来,财税体制几经改革,但距公共财政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但是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形成非对称性财政分权的格局(见表1)。

[@图头@]表1:2004年全国主要支出大类占预算支出的比重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摊比例

从义务教育为例。从对云南省调研的情况看,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各地财力差异很大,而且由于标准等问题,经济富裕的地区反而得到的转移支付更多。另外,教科书费用由中央财政解决,但是中小学的教学辅导书很多,一般在53元到63元之间,是由个人支付的,贫困家庭很难负担。据调查,“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78%由乡镇政府负担,9%左右由县财政负担,省负担11%,中央财政负担不足2%。”①我国完全落实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存在诸多困难,处理目前的义务教育“欠债”问题既困难又复杂,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十分艰巨。

再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我国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领域投入体制还是多元化的,城乡体制分割非常严重。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中,对中西部地区中央政府采取转移支付方式给予支持,东部发达地区主要靠地方力量,包括过去几年推行的公共卫生建设也主要采用这种模式(见表2)。“预算内公共卫生支出,中央政府仅占卫生预算支出的2%,其他均为地方政府支出,而地方政府,县、乡共支出了预算的55%~60%"。②根据国际经验,类似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这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在许多国家是由中央政府(联邦)或省政府支出的。另外,在我国基层政府没有税收立法权、没有举债权,没有独立的主体税种,掌握的财政资源有限,其财力与事权不匹配。

[@图头@]表2:2004-2006年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情况(%)

还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这方面的公共财政责任在实践中采取了责任分解、分级负担的做法。由于中央与地方事权、责任、财权划分尚不规范,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费的支出,在体制上还存在突出问题。昆明市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实行财政分级承包。区级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以区财政为主,市财政适当补贴。实际情况是,一般的区财政很难承担,最终造成标准低、覆盖面窄。昆明在云南属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就更难说了。黑龙江省80%的县依靠国家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农村最低保障工作,尽管省财政尽了很大努力,给予了78.5%的资金补助,但是仍然有贫困县市需要自行匹配的资金,无法落实。救灾方面,黑龙江目前的救灾资金主要用于灾民的口粮救济。国家每年拨给黑龙江省救灾资金在1亿元左右,需政府救济粮人口按300万计算,平均每个灾民实际得到救济33元,基本口粮的保障都十分困难,再加上蔬菜等生活副食的支出,灾害救济金更显得捉襟见肘。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不断上涨,贫困居民的生活压力持续增加。每年国家拨付的恢复重建资金十分有限,补助标准经历了从300元到600元的漫长历程,到近期才提高到每间房子补助1500元的标准。近些年来,虽然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比较大,对弥补地方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费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实践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转移支付缺乏严格的规范、制度设计和执行标准。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不全面、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农村社区建设等项目上,中央财政没有做出合理和适量的财力转移。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制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公共财政面向城市基础之上的,这种模式对我国体制建设形成了严重制约。第一,现有农村老年群体,保障水平低,容易形成一个庞大的老年贫困群体。第二,城镇化进程加速,失地农民数量增加,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模式受到挑战。调查发现,即使像北京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尽管政府对市、区县两级财政每年给每个参保农民的补贴为50~70元,但是仍不能达到全市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公平。与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基本相同,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养老保险缴费必须满15年才有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资格,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出台相应政策,致使45岁以上的失地农民不能投保,这意味着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对这些失地农民关上了养老保障大门。

oecd的研究报告指出,从支出责任看,中国的财政体制是高度分权化的,但财政收入比财政支出分权程度低得多,地方政府没有确定税率的自主权,以获得收入来满足当地的支出需要。由此形成的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和税收收入的缺口需要存在一个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此外,现行体制内存在的逆向激励也扭曲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因此,现行的财政体制在公平和效率方面都需要改进。这是全部财政问题的根本问题之一。我国目前公共领域投资体制面临的问题还有,中央各部委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重投资轻规划,尤其缺乏基本公共服务的设施标准、人均财政支付能力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致使规划目标不明确、不准确,实施措施不具体,可操作性差。

(二)微观体制:服务组织欠发育,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是通过非营利组织向社会递送公共服务,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组织发展迅速。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为19.2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为16.1万个。但是,从现状来看,无论是人们的观念,还是社会组织数量、规模,以及更为重要的其整体的能力和作用,都还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多数现有的非营利组织,特别是社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官办和行政色彩太浓,缺乏应有的民间性、自治性、自愿性和自主性,创新精神和开拓性不足,不少组织以营利为目的;(2)自律机制不够健全,对于非营利组织所应具备的透明度、公信度和良好行为准则,许多组织还不甚了解;(3)人员年龄老化、观念老化、知识结构老化,运作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化的环境和社会治理方式;(4)结构失衡。真正能适应环境,及时回应和满足民间需求,又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源的非营利机构和组织所占比重太小。

我们目前还没有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确切统计数据。从民政事业的支出中也很难看出政府有购买公共服务的款项(见表3)。从调研情况看,各级政府通过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还不普遍,只有个别地区的个别组织得到本地政府的财政支持。目前我国社区建设资金还是比较缺乏的。根据2005年民政部的百城(区)社区建设抽样调查和社区建设问题专题调研,2004年,被调查的235个社区中,27.66%的总收入在1万元以下,1~8万元的占31.91%,13.62%在8万元以上,有26.81%的社区未填。这些有资金的社区其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调查表明,政府每年拨款在5000元以下的社区占28.09%,5000元到15000元之间的占13.62%,25.96%的社区可以得到15000元以上的政府拨款,有33.19%的社区未填。社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社会组织了。

[@图头@]表3:2000-2005年我国民政事业费支出明细(单位:亿元)

二、公共领域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这样确定:在宏观体制上,改革和完善政府间关系,培育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直接管理者、提供者角色;在微观体制上,发育和壮大社会组织,培育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供给者角色,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形成一个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体系,一种合理的社会体制安排。

(一)调整和改革政府间关系,完善转移支付机制

在中国这样的单一制国家,人口众多,五级政府施政,由哪一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最有效、最合理?能否采取不同层级的政府提供不同类型的基本公共服务模式?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一,是否可以由中央政府来制定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财政体制及转移体制框架。第二,是否由省级政府负责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监督、执行和评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第三,是否由地方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负责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

随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规范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基本公共服务的政府财政责任,应该逐步走向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促进均等化的责任分担模式。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在许多领域本质上属于地方性公共产品,地方政府财政应承担支出的主导责任,中央财政具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收入分配调节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责。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指导思想,应当是通过实现财政能力均等化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中央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从负责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转向全国基本公共服务的规划、指导、政策和监督。根据规划和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和机制。中央政府应当就基本公共服务制定和完善各类标准,并对贫困地区进行无条件转移支付,提高弱势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以及低收入阶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

科学划分基本公共服务中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要遵循实践和理论两条原则,一是应从有利于建立中央对地方有效调控的角度出发,尽可能调动作为提供公共服务方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二是依据公共需要与公共产品的层次性理论分别界定各级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事权。根据上述原则,应该建立有权威的、能对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进程实施有效领导的中央政府相关部门,把属于全国性和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划归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把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性基本公共服务,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对于各级政府的共有事权,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内的共有事权,应按照项目分级管理和费用分级负担的原则进行合理划分。在相应的支出责任上,必须明确划分中央财政的固有支出与地方政府的固有支出;必须依法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共同事务的费用分摊的计算方法、原则和比例。

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在财力分担上涉及到不同层级政府的具体出资问题,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成为从公共财政角度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重要方面。尽管1994年以来确立并实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当前的一些转移支付形式具有原体制遗留的成分,办法还不尽合理和规范。尤其是,面对基层政府的普遍财政困境和地区发展的巨大差异,在全国范围内要较好地履行对全体居民的政府责任,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就难以进行。因此,在讨论了政府间事权界定,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社会救助职责和中央政府制定的基本标准之后,应该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层面,对致力于解决各地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提出一个思路。

总体思路是逐渐淡化人为因素在确定基本公共服务资金各级财政比例分担的权重,加重对影响财政支出的客观因素的权重。近期内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中央政府尽快制订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框架内的各项具体制度的最低标准。这是中央财政有效实施对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并形成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的前提。具体标准的设定可以根据经济和财政指标将全国划分为几个片区,分别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消除不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差距。二是,完善省以下政府财政的分担机制。要积极探索省级政府以下的财政分担办法,比如,省级政府在中央划定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下,根据市县具体经济总量、财政收支以及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规模等指标,合理确定本省范围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并形成合理的省以下财政分担机制,也可以寻求其它解决方案。

(二)明确社会组织的角色,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供给者作用

1、通过完善社会组织的管理法规,完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全社会,特别是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管理和监督

通过对社会组织服务的购买来实现对社会组织的管理。通过制订基本公共服务专项发展规划、服务标准,完善相关措施,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供给情况的监督。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供给监督。基本公共服务,可以通过政府直接投资举办,也可以由社会机构等社会组织举办,政府采取委托协议等形式购买其服务,提供给公众。放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准入限制。对有关地方性法规、政策以及各职能部门设定的行政许可和审查制度进行清理,凡是国家没有明文禁止和限制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都对社会开放,凡是对社会举办和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带有歧视性的做法和不合法的规定,都要取消。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按照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分类指导基本公共服务发展。

2、培育非政府组织应遵循分类对待的原则

对于一些经济类的中介组织、基金会组织或一些较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非政府组织,政府只要给予相应的鼓励、优惠政策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公益组织或民间福利组织,他们的很多服务属于低偿或无偿,难以通过收费维持,政府就应给予一定数量的财政支持。另外政府需要探讨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制定一套考核委托(托管)或补贴机构服务绩效的指标体系,以及明确组织监督和公众监督的方式,据以评判各种各类非政府组织和机构的经营运作状况以及满足群众需要的程度,以此来确定扶持的方式和标准。总之,政府给市场、给财政补贴,将是鼓励非政府组织,尤其是民间福利机构的最有吸引力的方式。

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篇5

我国目前社会体制建设的特点与发展的阶段性有关。本文认为公共领域的投资体制改革是社会体制改革的切入点。在这里,所谓公共领域,是指必须由公共财政负担的领域,或者叫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它也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现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应当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还需继续完善条件下,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通过完善财政体制和提供财政保障来使不同地区居民有机会、有能力、有权利接受主要公共服务,包括医疗卫生(或者叫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教育(义务教育)、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就业服务、养老保险,以及保障性住宅。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它体现了发展的社会属性,所以我们说它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对于那些公益性弱,可以由市场介入的公共服务,我们暂且将其视为市场领域的问题,本文不予讨论。

一、我国公共领域投资体制的特点及其问题

我国公共领域投资体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关系的处理上,一是政府间关系,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二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我们把前者认定为宏观体制问题,把后者视为微观体制问题,因为后者基本集中在服务供给的末端。

(一)宏观体制:各级政府责任不明,政府间财政负担不规范

按照国际上的划分,中国应该是一个单一制国家。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如英国、瑞典、以色列、埃及、加纳和菲律宾也都实行单一性的政府体制。在单一制国家中,中央政府扮演最终权威的角色。在联邦制国家中,权威是在联邦政府和选区政府之间进行分配。在职权领域内,每个政府在理论上都是至高无上的。不论是单一制国家还是联邦制国家都要处理政府间关系,特别是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而且,这种关系非常复杂,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以美国为例,自内战以来,美国联邦主义的演变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二元联邦主义、合作联邦主义和新联邦主义。在二元联邦主义中,州和联邦政府在各自范围内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在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之一是分权问题。我们把责任划分和责任明晰作为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特征之一。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在社会体制建设上面临的问题之一是,中央政府的社会建设目标由于与地方政府实行财政分权,以及双方责任划分不清晰而难以顺利实现。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中央政府的社会政策直接变成了地方政府的社会政策,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998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公共财政”的理念,并把其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意味着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政府要把关注点放在具有公共风险的领域,从其他不该介入的领域坚决退出;在与公众的关系上,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作为要务。至此,围绕着公共财政体制目标,政府对财政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清费正税、取消农业税、预算管理体制改革、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新一轮税制改革等等。尽管改革开放以来,财税体制几经改革,但距公共财政的目标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但是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却在不断下降,形成非对称性财政分权的格局(见表1)。

从义务教育为例。从对云南省调研的情况看,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各地财力差异很大,而且由于标准等问题,经济富裕的地区反而得到的转移支付更多。另外,教科书费用由中央财政解决,但是中小学的教学辅导书很多,一般在53元到63元之间,是由个人支付的,贫困家庭很难负担。据调查,“我国的义务教育经费78%由乡镇政府负担,9%左右由县财政负担,省负担11%,中央财政负担不足2%。”①我国完全落实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特别是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存在诸多困难,处理目前的义务教育“欠债”问题既困难又复杂,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十分艰巨。

再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我国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领域投入体制还是多元化的,城乡体制分割非常严重。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中,对中西部地区中央政府采取转移支付方式给予支持,东部发达地区主要靠地方力量,包括过去几年推行的公共卫生建设也主要采用这种模式(见表2)。“预算内公共卫生支出,中央政府仅占卫生预算支出的2%,其他均为地方政府支出,而地方政府,县、乡共支出了预算的55%~60%"。②根据国际经验,类似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这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在许多国家是由中央政府(联邦)或省政府支出的。另外,在我国基层政府没有税收立法权、没有举债权,没有独立的主体税种,掌握的财政资源有限,其财力与事权不匹配。

还有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这方面的公共财政责任在实践中采取了责任分解、分级负担的做法。由于中央与地方事权、责任、财权划分尚不规范,作为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费的支出,在体制上还存在突出问题。昆明市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实行财政分级承包。区级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以区财政为主,市财政适当补贴。实际情况是,一般的区财政很难承担,最终造成标准低、覆盖面窄。昆明在云南属发达地区,一般地区就更难说了。黑龙江省80%的县依靠国家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农村最低保障工作,尽管省财政尽了很大努力,给予了78.5%的资金补助,但是仍然有贫困县市需要自行匹配的资金,无法落实。救灾方面,黑龙江目前的救灾资金主要用于灾民的口粮救济。国家每年拨给黑龙江省救灾资金在1亿元左右,需政府救济粮人口按300万计算,平均每个灾民实际得到救济33元,基本口粮的保障都十分困难,再加上蔬菜等生活副食的支出,灾害救济金更显得捉襟见肘。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水平不断上涨,贫困居民的生活压力持续增加。每年国家拨付的恢复重建资金十分有限,补助标准经历了从300元到600元的漫长历程,到近期才提高到每间房子补助1500元的标准。近些年来,虽然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比较大,对弥补地方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费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实践中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转移支付缺乏严格的规范、制度设计和执行标准。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不全面、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农村社区建设等项目上,中央财政没有做出合理和适量的财力转移。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体制是建立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公共财政面向城市基础之上的,这种模式对我国体制建设形成了严重制约。第一,现有农村老年群体,保障水平低,容易形成一个庞大的老年贫困群体。第二,城镇化进程加速,失地农民数量增加,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模式受到挑战。调查发现,即使像北京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尽管政府对市、区县两级财政每年给每个参保农民的补贴为50~70元,但是仍不能达到全市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公平。与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基本相同,失地农民存在的问题是: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养老保险缴费必须满15年才有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资格,大多数地区还没有出台相应政策,致使45岁以上的失地农民不能投保,这意味着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对这些失地农民关上了养老保障大门。

oeCD的研究报告指出,从支出责任看,中国的财政体制是高度分权化的,但财政收入比财政支出分权程度低得多,地方政府没有确定税率的自,以获得收入来满足当地的支出需要。由此形成的地方财政支出责任和税收收入的缺口需要存在一个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此外,现行体制内存在的逆向激励也扭曲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因此,现行的财政体制在公平和效率方面都需要改进。这是全部财政问题的根本问题之一。我国目前公共领域投资体制面临的问题还有,中央各部委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重投资轻规划,尤其缺乏基本公共服务的设施标准、人均财政支付能力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致使规划目标不明确、不准确,实施措施不具体,可操作性差。

(二)微观体制:服务组织欠发育,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是通过非营利组织向社会递送公共服务,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组织发展迅速。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为19.2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为16.1万个。但是,从现状来看,无论是人们的观念,还是社会组织数量、规模,以及更为重要的其整体的能力和作用,都还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多数现有的非营利组织,特别是社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官办和行政色彩太浓,缺乏应有的民间性、自治性、自愿性和自主性,创新精神和开拓性不足,不少组织以营利为目的;(2)自律机制不够健全,对于非营利组织所应具备的透明度、公信度和良好行为准则,许多组织还不甚了解;(3)人员年龄老化、观念老化、知识结构老化,运作方式不能适应市场化的环境和社会治理方式;(4)结构失衡。真正能适应环境,及时回应和满足民间需求,又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源的非营利机构和组织所占比重太小。

我们目前还没有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确切统计数据。从民政事业的支出中也很难看出政府有购买公共服务的款项(见表3)。从调研情况看,各级政府通过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还不普遍,只有个别地区的个别组织得到本地政府的财政支持。目前我国社区建设资金还是比较缺乏的。根据2005年民政部的百城(区)社区建设抽样调查和社区建设问题专题调研,2004年,被调查的235个社区中,27.66%的总收入在1万元以下,1~8万元的占31.91%,13.62%在8万元以上,有26.81%的社区未填。这些有资金的社区其收入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调查表明,政府每年拨款在5000元以下的社区占28.09%,5000元到15000元之间的占13.62%,25.96%的社区可以得到15000元以上的政府拨款,有33.19%的社区未填。社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社会组织了。

二、公共领域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这样确定:在宏观体制上,改革和完善政府间关系,培育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直接管理者、提供者角色;在微观体制上,发育和壮大社会组织,培育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供给者角色,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社会,形成一个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体系,一种合理的社会体制安排。

(一)调整和改革政府间关系,完善转移支付机制

在中国这样的单一制国家,人口众多,五级政府施政,由哪一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最有效、最合理?能否采取不同层级的政府提供不同类型的基本公共服务模式?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一,是否可以由中央政府来制定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财政体制及转移体制框架。第二,是否由省级政府负责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监督、执行和评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第三,是否由地方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负责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

随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规范化建设的不断进步,基本公共服务的政府财政责任,应该逐步走向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促进均等化的责任分担模式。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在许多领域本质上属于地方性公共产品,地方政府财政应承担支出的主导责任,中央财政具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收入分配调节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责。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发表思想,应当是通过实现财政能力均等化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中央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当从负责提供公共服务的支出,转向全国基本公共服务的规划、发表、政策和监督。根据规划和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和机制。中央政府应当就基本公共服务制定和完善各类标准,并对贫困地区进行无条件转移支付,提高弱势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以及低收入阶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

科学划分基本公共服务中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要遵循实践和理论两条原则,一是应从有利于建立中央对地方有效调控的角度出发,尽可能调动作为提供公共服务方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二是依据公共需要与公共产品的层次性理论分别界定各级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事权。根据上述原则,应该建立有权威的、能对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进程实施有效领导的中央政府相关部门,把属于全国性和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划归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把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性基本公共服务,交由地方政府管理。对于各级政府的共有事权,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内的共有事权,应按照项目分级管理和费用分级负担的原则进行合理划分。在相应的支出责任上,必须明确划分中央财政的固有支出与地方政府的固有支出;必须依法确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共同事务的费用分摊的计算方法、原则和比例。

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在财力分担上涉及到不同层级政府的具体出资问题,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成为从公共财政角度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重要方面。尽管1994年以来确立并实行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当前的一些转移支付形式具有原体制遗留的成分,办法还不尽合理和规范。尤其是,面对基层政府的普遍财政困境和地区发展的巨大差异,在全国范围内要较好地履行对全体居民的政府责任,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就难以进行。因此,在讨论了政府间事权界定,明确了各级政府的社会救助职责和中央政府制定的基本标准之后,应该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层面,对致力于解决各地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提出一个思路。

总体思路是逐渐淡化人为因素在确定基本公共服务资金各级财政比例分担的权重,加重对影响财政支出的客观因素的权重。近期内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中央政府尽快制订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框架内的各项具体制度的最低标准。这是中央财政有效实施对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并形成合理的财政分担机制的前提。具体标准的设定可以根据经济和财政指标将全国划分为几个片区,分别制定相应的标准,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消除不同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差距。二是,完善省以下政府财政的分担机制。要积极探索省级政府以下的财政分担办法,比如,省级政府在中央划定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下,根据市县具体经济总量、财政收支以及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规模等指标,合理确定本省范围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并形成合理的省以下财政分担机制,也可以寻求其它解决方案。

(二)明确社会组织的角色,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供给者作用

1、通过完善社会组织的管理法规,完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全社会,特别是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管理和监督

通过对社会组织服务的购买来实现对社会组织的管理。通过制订基本公共服务专项发展规划、服务标准,完善相关措施,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供给情况的监督。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服务质量、供给监督。基本公共服务,可以通过政府直接投资举办,也可以由社会机构等社会组织举办,政府采取委托协议等形式购买其服务,提供给公众。放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准入限制。对有关地方性法规、政策以及各职能部门设定的行政许可和审查制度进行清理,凡是国家没有明文禁止和限制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都对社会开放,凡是对社会举办和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带有歧视性的做法和不合法的规定,都要取消。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发表目录,按照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分类发表基本公共服务发展。

2、培育非政府组织应遵循分类对待的原则

对于一些经济类的中介组织、基金会组织或一些较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非政府组织,政府只要给予相应的鼓励、优惠政策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公益组织或民间福利组织,他们的很多服务属于低偿或无偿,难以通过收费维持,政府就应给予一定数量的财政支持。另外政府需要探讨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制定一套考核委托(托管)或补贴机构服务绩效的指标体系,以及明确组织监督和公众监督的方式,据以评判各种各类非政府组织和机构的经营运作状况以及满足群众需要的程度,以此来确定扶持的方式和标准。总之,政府给市场、给财政补贴,将是鼓励非政府组织,尤其是民间福利机构的最有吸引力的方式。

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篇6

一、工作背景

(一)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的意义

在全省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贯彻落实省委、省人大确定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要求和奋斗目标的需要,也是全面完成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的需要,更是对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发展和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工作目标实现度的一次检验。

通过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了解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状况,掌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以及财政投入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率;推进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三方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维护居民健康、构建和谐社区,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利和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情况

市建城区面积约209.1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玉山镇范围,下辖11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68.9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1.35万人。截止底,已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面积17685.77平方米,有病房床位40张,观察床位157张,输液椅525张。有工作人员396人,其中卫技人员337人,卫技人员占比85.1%,卫技人员中有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56名,初级职称207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门急诊93.57万人次,住院3959床日,实现收入7832.76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2518.22万元,业务收入5314.54万元,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4104.06万元,药品收入占比77.22%。

二、过程方法

本次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由市财政局负责,市卫生局协助开展,于9—11月间完成,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工作布置阶段

1、9月中旬,参加省财政厅组织的绩效评价工作会议,接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综合评价表》和《绩效评价基础表》的填报、评价软件应用及计算机网上数据填报操作技术培训。

2、成立由市财政局、卫生局分管领导、相关科室人员、相关单位分管领导、财务人员组成的工作班子,讨论确定玉山、兵希和蓬朗3家社区中心为本次绩效评价对象。

3、10月上旬,召开三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会议布置任务,并开展绩效评价业务培训。

(二)基础数据表填报、复核和汇总阶段

1、10月25日前,三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基础数据采集系统》要求,按时完成评价基础数据填报,经计算机校验后上报市财政和卫生部门。

2、10月31日前,市财政和卫生部门按《基础数据采集系统》要求,负责完成本级有关基础数据表的填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基础数据的接收、审核汇总,经计算机校验后上报省财政厅。

3、11月上旬,市财政局和卫生部门按时完成“居民与职工两个满意率”问卷调查工作。

(三)数据汇总分析、综合评价和提交报告阶段

11月底前,完成自评价工作,市财政和卫生部门在完成全市数据填报、核查、审核、汇总及问卷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省财政厅提供的全省统一评价标准,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自评价,出具自评价报告。

三、基本结论

随着我市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投入的持续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结构不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水平不断增强,社区居民满意度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市、镇两级财政加大了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设备配置、药品补贴、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投入,极大改善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水平,有效降低了医疗卫生总费用,社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市卫生局有效整合城市医疗资源,将市一院、市中医院、市二院等单位社区门诊部统一划归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较少的人员和设备,完成了较大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三是社区工作效益明显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实履行职能,积极开展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等“六位一体”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效益明显提升。

四、主要成效

(一)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一是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性质和人员编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原则上按照服务人口8名/万的比例配置。二是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补助经费。从起,根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际人员数,实行每人每年1.5万元的财政补助,由各区镇财政预算安排,以后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补助标准。三是建立基本建设和基本设备专项资金。市、区镇两级财政部门根据新、改扩建机构建设计划,将社区基本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原则上基本建设和基本设备资金由市、区镇、村按4:4:2比例负担,经济薄弱村由市、区镇两级财政各50%比例负担。四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养经费政府补助机制。对应聘至社区工作的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实施定向脱产培训,培训期间每年每人补贴3万元。对籍全科医学生,每年每人补贴1万元。对公立医院下派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人员按职称实行经费补助政策,补助标准平均每人每年约1.5万元。五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惠民政策。起,市级财政按城镇职工与居民医保参保实际人员数实行人均20元标准,对社区常用药品实施补贴。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政府补贴,为人均23元。

(二)规范建设标准,推进机构建设。一是完善设置规划。我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制订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到,全市将规划设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6家。原则上城市建成区建制街道(约3~5万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人口规模大于10万人的增设1家,在服务半径大、人口较多、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适当设置一定数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每5万人左右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每3000—5000人左右设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二是统一建设标准。根据国家、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以及《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试行)》,加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功能、基本设施、基本设备、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等规范化建设。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社区站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社区中心基本设备配置标准为300万元,社区站基本设备配备为10万元。三是推进机构建设。按照三年时间,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要求,,我市实施新改扩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家,实施设备标准化配置中心3家,社区站27家。市镇两级财政直接投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设备配置资金约1685万元。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我市重点建立和完善了“五个一批”人才培养机制。一是提升一批。一方面组织在职社区医生参加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已完成社区医师、护士、乡村医生全科规范化培训214人次。另一方面,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工作,共有33名乡村医生参加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二是引进一批。我市加大了社区人才引进力度,,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实用型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37名。三是培养一批。我市积极组织参加全科规范化培训工作,已选派8名本科毕业生参加位于苏州市立医院和市一院的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为期三年的培训。四是资助一批。从今年开始,我市将每年定向资助一批籍的全科医学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今年已与31名全科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签约,每年将资助学费1万元。五是下派一批。全面推行城市医生下基层社区工作制度,今年已有15名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到城市社区工作。同时,对下派人员实行补助。

(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惠民程度。一是实施社区常用药品政府补贴制度。7月1日起,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全面实施居民常用社区药品政府补贴制度。补贴对象为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补贴的药品目录为847个品规,社区基本药物价格在国家规定的现行价格的基础上平均下浮19%。二是推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对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妇女卫生保健、儿童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管理、卫生应急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等8大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行政府补贴。三是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定点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到医保定点单位,今年6月,我市结合社区药品政府补贴制度的实施,将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纳入了城镇职工医保定点单位。

(五)强化功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一是顺利完成老年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为切实加强健康体检工作的组织管理,确保苏州市政府实事项目任务的全面完成,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我市于四月份就部署了相关工作,60岁以上老年居民已建立健康档案38605份,建档率88.47%。二是切实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城市社区掌握并管理高血压患者7981人,糖尿病1164人,其它慢性病879人,孕产妇系统管理3845人,0—6岁儿童系统管理人数20932人,全年预防接种807932人次。三是全面推进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评估标准,明确各单位健康教育职能,制订健康教育人员的工作规范。以农村卫生现代化建设、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卫生城镇和健康镇村建设等为载体,切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全面提升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五、存在问题

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城市建成区机构规划建设难度较大。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由于种种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较少。到底要完成9个社区中心和46个社区站的规划建设,基本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二是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任务艰巨。我市提出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乡村医生占比降到20%以下。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存在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虽然我市己经采取了很多促进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的办法和措施,但是离我们提出的到具有国家法定执业资质人员比例达80%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队伍建设任务非常艰巨。三是社区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进程亟待加快。虽然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由全面普及信息化建设,实行刷卡看病,但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离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信息化建设进程亟待加快。

六、相关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要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列为市政府年度实事工程为契机,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完成规划建设的中华园、蓬朗、长江、城中、城南、江浦、枫景苑等7家中心和1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施新改扩建及设备标准化配置任务。在加快社区机构建设的同时,完成省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建设。要继续做好引进、提升、资助、下派、培养“五个一批”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优化我市社区人才队伍结构,继续做好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及定向培养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做好籍全科医学生资助培养工作,继续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各项经费政策,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行列。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设。要以社区药品政府补贴制度、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减半等惠民政策为抓手,切实提高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要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化管理为重点,全面提高社区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要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全科团队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卫生主动服务和连续服务的优势,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

四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建设。在社区居民常用药品政府补贴制度上,要开展社区药品政府补贴制度运行的分析研究,结合省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目录要求,调整社区药品政府补贴的药品目录品规,保证社区药品供应。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购买制度上,我市将修订并印发《市社区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制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评细则,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和评估管理,规范市、镇两级社区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篇7

[关键词]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标准化工作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1.093

[中图分类号]G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1-0187-02

0前言

如今,随着“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逐渐开始对社会管理和公共务服务标准化领域进行探索,并建立启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部级地方试点工作。在实践过程中。综合标准化的理念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快速持续发展。

1标准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基本定义

所谓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而综合标准化,又可叫做“全面标准化”或“整体标准化”,是针对不同的标准化对象,以考虑整体最佳效果为主要目标,把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系统处理的标准化管理方法。

所谓社会管理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手段,采取制定规范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建设自然和谐发展的当代型社会。

所谓公共服务是指通过大力推动发展社会服务产业,例如发展社会就业、社会教育产业、社会保障服务、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文化、卫生、体育、科技的公共事业,更好地为社会生活、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的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

2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十分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控制人口增长,减少贫困,普及教育,卫生保健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①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政府公共服务滞后于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政府很大程度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社会事业的建设。②我国传统的政府与社会高度的集中管理模式,很难适应当前多元化发展的社会。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形成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城乡差距较大,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增加。④社会对基础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大,但是供给却严重不足,同时城乡差距也造成基础设施的严重分配不均,城乡基础设施明显少于城市,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3综合标准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公众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更好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当务之急。

标准作为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制度,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构成,所涉及的部门和工作千头万绪,综合标准化用系统分析方法,针对社管理和公共服务具体的标准化对象及其相关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而形成完整而统一的综合标准化体系,为政府自身改革、政府管理社会提供了一种科学性、技术性的解决思路,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一种有可操作性的手段。

4对标准化工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标准化法制建设,在依以治国的原则下,标准作为一种基础性制度必须有法制和法治的保障,才能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起到更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2)加快建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标准体系。以综合标准化为手段,围绕保障改善民生,开展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针对教育、公共交通、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推动相关标准体系结构性调整;加强政府管理标准化,构建政府管理标准化体系,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开展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工程,提升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3)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实施力度,完善标准实施推进机制,完善标准实施监督和实施后评估制度,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4)加强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加快培育标准化服务机构,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标准化人才储配库,形成优秀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

5结语

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综合标准化,要正确把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正确认识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现状,大力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意识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标准化人才队伍,同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成功案例,结合当前国情,明确政府的新角色,不仅是管理者,也是参与者,同时也是标准化实行的试验者,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标准化进程,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好更快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卢俊,王彬彬,康雪娟.福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的思考[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6(3):9-12.

[2]明钢.榆林市政务服务中心被列入部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J].当代陕西,2016(8).

[3]张若晗,刘宗武.综合标准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应用[C]//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2015.

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篇8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设地方和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一些地方和部门依托平台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措施不断涌现,政务服务平台已成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分散、办事系统繁杂、事项标准不一、数据共享不畅、业务协同不足等问题较为普遍,政务服务整体效能不强,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需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强化整体联动、强化规范管理,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更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现就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强化协同,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从“线下跑”向“网上办”、“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全面推进“一网通办”,为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全国统筹。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衔接,注重统分结合,完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强化标准规范,推进服务事项、办事流程、数据交换等方面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各地区各部门已建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政务服务资源,协同共建,整体联动,不断提升建设集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便利化水平。

坚持协同共享。坚持政务服务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联网是原则、孤网是例外,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撑作用,以数据共享为核心,不断提升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能力,推动面向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政务服务事项公开、政务服务数据开放共享,深入推进“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

坚持优化流程。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聚焦需要反复跑、窗口排队长的事项和“进多站、跑多网”等问题,充分运用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成果,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强化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利高效,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坚持试点先行。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部门先行试点,推动在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服务模式、流程优化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以试点示范破解难题、总结做法,分步推进、逐步完善,为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积累经验。

坚持安全可控。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网络安全底线思维,健全管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网络安全规划、安全建设、安全监测和安全态势感知分析,健全安全通报机制,加强综合防范,积极运用安全可靠技术产品,推动安全与应用协调发展,筑牢平台建设和网络安全防线,确保政务网络和数据信息安全。

(三)工作目标。

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形成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政务服务流程不断优化,全过程留痕、全流程监管,政务服务数据资源有效汇聚、充分共享,大数据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互通,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全面实现全国“一网通办”,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2018年底前,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主体功能建设基本完成,通过试点示范实现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制定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编码、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等标准规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要求对本地区本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进行优化完善,为全面构建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奠定基础。

2019年底前,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国务院部门垂直业务办理系统为地方政务服务需求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的水平显著提升,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框架初步形成。

2020年底前,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强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国务院部门数据实现共享,满足地方普遍性政务需求,“一网通办”能力显著增强,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2022年底前,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总枢纽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更加完善,全国范围内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做到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办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二、总体架构和任务要求

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由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办理系统)和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组成。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是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总枢纽,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是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具体办事服务平台。

(一)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统一政务服务门户、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等公共支撑系统,建设电子监察、服务评估、咨询投诉、用户体验监测等应用系统,建立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为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和公共支撑。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作为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总枢纽,联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数据汇聚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撑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以中国政府网为总门户,具有独立的服务界面和访问入口,两者用户访问互通,对外提供一体化服务。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办理系统)和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

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统筹整合本部门业务办理系统,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公共支撑系统,统筹利用政务服务资源,办理本部门政务服务业务,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与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办理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服务业务。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相关信用信息系统等专项领域国家重点信息系统要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做好对接。

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按照省级统筹原则建设。通过整合本地区各类办事服务平台,建成本地区各级互联、协同联动的政务服务平台,办理本地区政务服务业务,实现网上政务服务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办理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政务服务业务。

各级政府要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类网上政务服务系统,向企业和群众提供统一便捷的服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务服务平台按照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标准规范及相关要求,全面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其政务服务门户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政务服务门户形式统一规范、内容深度融合,实现事项集中、服务集中提供。鼓励各地区各部门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开展个性化、有特色的服务创新。

三、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推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国标准统一、全流程网上办理

(一)规范政务服务事项。

政务服务事项包括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编制全国标准统一的行政权力事项目录清单,按照统一规划、试点先行、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的实施路径,以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为重点,推动实现同一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在国家、省、市、县四级统一。全面梳理教育、医疗、住房、社保、民政、扶贫、公共法律服务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编制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逐步推进公共服务事项规范化。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申请材料、中介服务、办理流程等信息要素,实现办事要件和办事指南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事项库,与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库联通,推动实现一库汇聚、应上尽上。建立全国联动的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各区域、各层级、各渠道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同源、同步更新,推动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办理流程和评价标准统一。

(二)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按照“一网通办”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基础支撑,推动证照、办事材料、数据资源共享互认,压缩办理环节、精简办事材料、缩短办理时限,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证照制作、决定公开、收费、咨询等环节全流程在线办理。整合优化企业开办、投资项目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涉及多个部门、地区的事项办理流程,逐步做到一张清单告知、一张表单申报、一个标准受理、一个平台流转。积极推进多证合一、多图联审、多规合一、告知承诺、容缺受理、联审联办。通过流程优化、系统整合、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实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成”,为推动尽快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等改革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三)融合线上线下服务。

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政务服务整体联动、全流程在线,做到线上线下一套服务标准、一个办理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办理状态等相关信息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终端、实体大厅、政府网站和第三方互联网入口等服务渠道同源。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站点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归集、关联与企业和群众相关的电子证照、申请材料、事项办理等政务服务信息并形成相应目录清单,持续提高办事材料线上线下共享复用水平。

(四)推广移动政务服务。

以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健康、民政、住房城乡建设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推进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推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加快建设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接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移动端服务资源,提供分级运营、协同联动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服务。制定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引,明确功能定位、设计展现、应用接入、安全防护、运营保障等内容和要求,指导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集约建设、规范管理。加强对各级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的日常监管,强化注册认证、安全检测、安全加固、应用下载和使用推广等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两微一端”等政务新媒体优势,同时积极利用第三方平台不断拓展政务服务渠道,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四、推进公共支撑一体化,促进政务服务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一)统一网络支撑。

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原则上统一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构建,通过部署在互联网上的政务服务门户提供服务。拓展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满足业务量大、实时性高的政务服务应用需求。推动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与电子政务外网对接整合。

(二)统一身份认证。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基于自然人身份信息、法人单位信息等国家认证资源,建设全国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积极稳妥与第三方机构开展网上认证合作,为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及移动端提供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统一利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认证能力,按照标准建设完善可信凭证和单点登录系统,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在不同地区和部门平台重复注册验证等问题,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办”。各地区各部门已建身份认证系统按照相关规范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

(三)统一电子印章。

制定政务服务领域电子印章管理办法,规范电子印章全流程管理,明确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材料合法有效。应用基于商用密码的数字签名等技术,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权威、规范、可信的国家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使用国家统一电子印章制章系统制发电子印章。未建立电子印章用章系统的按照国家电子印章技术规范建立,已建电子印章用章系统的按照相关规范对接。

(四)统一电子证照。

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电子证照业务技术规范制作和管理电子证照,上报电子证照目录数据。电子证照采用标准版式文档格式,通过电子印章用章系统加盖电子印章或加签数字签名,实现全国互信互认,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交材料、证明多等问题。

(五)统一数据共享。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国家人口、法人、信用、地理信息等基础资源库,对接国务院部门垂直业务办理系统,满足政务服务数据共享需求。发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作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和数据交换通道的作用,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的政务服务数据共享需求,由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受理和提供服务,并通过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交换数据。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简化共享数据申请使用流程,满足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数据需求。落实数据提供方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谁主管,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保障数据供给,提高数据质量。除特殊情况外,国务院部门政务信息系统不按要求与一体化平台共享数据的,中央财政不予经费保障。强化数据使用方责任,加强共享数据使用全过程管理,确保数据安全。整合市场监管相关数据资源,推动事中事后监管信息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一网通享”。建设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据资源中心,汇聚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数据,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全国政务服务态势分析,为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提供大数据支撑。

五、推进综合保障一体化,确保平台运行安全平稳规范

(一)健全标准规范。

按照“急用先行、分类推进,成熟一批、一批”的原则,抓紧制定并不断完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框架、数据、应用、运营、安全、管理等标准规范,指导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数据、流程等标准化,实现政务服务平台标准统一、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加强政务服务平台标准规范宣传培训、应用推广和贯彻实施,总结推广平台建设经验做法和应用案例,定期对标准规范进行应用评估和修订完善,以标准化促进平台建设一体化、政务服务规范化。

(二)加强安全保障。

强化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安全保障系统的风险防控能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一致性的防护体系,切实保障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平稳高效安全运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等信息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加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明确各级政务服务平台网络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保密审查制度,加强安全规划、安全建设、安全测评、容灾备份等保障。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安全态势感知分析,准确把握安全风险趋势,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及时通报、整改问题,化解安全风险。加强政务大数据安全管理,制定平台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的保护和管理。应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密码技术产品加强身份认证和数据保护,优先采用安全可靠软硬件产品、系统和服务,以应用促进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确保安全可控。加强网络安全保障队伍建设,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强化日常预防、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完善运营管理。

按照统一运营管理要求,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分别建立运营管理系统,形成分级管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运营管理体系。加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运营管理力量,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优化运营工作流程,提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作为总枢纽的服务支撑能力。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整合运营资源,加强平台运营管理队伍建设,统一负责政务服务平台和实体大厅运行管理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评估考核等工作,推进“一套制度管理、一支队伍保障”。创新平台运营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社会机构运营优势,建立健全运营服务社会化机制,形成配备合理、稳定可持续的运营服务力量。

(四)强化咨询投诉。

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建设、分级办理”原则,形成上下覆盖、部门联动、标准统一的政务服务咨询投诉体系,畅通网上咨询投诉渠道,及时回应和推动解决政务服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咨询投诉系统提供在线受理、转办、督办、反馈等全流程咨询投诉服务,与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协同处理,通过受理咨询投诉不断完善平台功能、提升平台服务水平。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完善政务服务平台专业咨询投诉系统,与各类政务热线做好对接,对事项上线、政务办件、证照共享、结果送达等事项服务,开展全程监督、评价、投诉并及时反馈,实现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咨询投诉系统做好与中国政府网咨询投诉功能的衔接。

(五)加强评估评价。

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网上评估系统,建立政务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的在线评估。同时,将各级政务服务平台网络安全工作情况纳入评估指标体系,督促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建立完善各级政务服务平台网上评估评价系统,实时监测事项、办件、业务、用户等信息数据,接受申请办事的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情况的评价,实现评估评价数据可视化展示与多维度对比分析,以评估评价强化常态化监督,实现全流程动态精准监督,促进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国务院办公厅牵头成立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协调工作小组,负责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顶层设计、规划建设、组织推进、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等工作。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协调机制,负责统筹建设和完善本地区本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同时做好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等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办公厅的优势,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二)强化分工协作。

国务院办公厅负责牵头推进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会同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推动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要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紧密结合。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级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安全保障和运营管理,做好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政务服务业务由该部门负责办理,跨部门的政务服务业务由牵头部门负责,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协同办理,国务院办公厅负责总体协调。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所需经费纳入各地区各部门财政预算,做好经费统筹管理使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三)完善法规制度。

抓紧制修订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急需的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同步推进现有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工作。加快完善配套政策,制定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数据共享、事项管理、业务协同、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管理制度,为平台建设管理提供法规制度支撑。

(四)加强培训交流。

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围绕业务应用、技术体系、运营管理、安全保障、标准规范等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日常沟通交流机制,以简报、培训、研讨等多种形式开展交流,总结成熟经验,加强推广应用。加强对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经验的宣传推广。针对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试点、区域试点,总结成熟经验,做好试点成果转化推广。

(五)加强督查考核。

建立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督查考核机制,明确督查考核范围、周期和内容,实现督查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纳入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列入重点督查事项。围绕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等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导向作用,形成推进工作的良性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加快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工作责任,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有关实施方案和工作进展要及时报送国务院办公厅。

附件: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组织推进和任务分工方案

国务院

2018年7月25日

(此件公开)

附件

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组织推进和任务分工方案

为做好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实施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和协调机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上下协同,集中攻关,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形成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确保到2018年底前,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主体功能建设基本完成,通过试点示范实现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

到2019年底前,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框架初步形成;

到2020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国务院部门数据实现共享,满足地方普遍性政务需求,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到2022年底前,全国范围内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做到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办理,全面实现“一网通办”。

二、组织推进

紧密结合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各项要求,统筹规划、标准先行,试点带动、迭代创新,统分结合、上下联动,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建政务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政务服务资源,推进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再造,坚持安全与应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扎实做好平台建设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各项任务。

(一)成立平台建设和管理协调工作小组。国务院办公厅牵头成立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协调工作小组,负责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顶层设计、规划建设、组织推进、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等工作。平台建设和管理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承担协调工作小组日常工作,组织督促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任务落实。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建设和管理协调机制,负责统筹建设和完善本地区本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同时做好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等工作。

(二)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国务院办公厅与各地区各部门形成紧密协作机制,牵头推进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会同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推动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政务服务流程不断优化;

牵头对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督查评估。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要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紧密结合。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级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安全保障和运营管理,做好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

(三)加强日常运营管理。按照统一运营管理要求,建立形成分级管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运营管理体系。国务院办公厅要加强对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运营管理的统筹协调,充实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运营管理力量,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优化运营工作流程,提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作为总枢纽的服务支撑能力。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整合运营资源,加强平台运营管理队伍建设,统一负责政务服务平台和实体大厅运行管理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评估考核等工作,推进“一套制度管理、一支队伍保障”。

三、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

(一)做好试点推进工作。

1.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部门开展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第一批试点省份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

试点国务院部门为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其他地方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成熟程度分批接入,2019年底前完成接入任务。(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19年底前完成;

试点地区、部门2018年底前完成)

(二)规范政务服务事项。

2.编制全国标准统一的行政权力事项目录清单,以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为重点,推动实现同一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在国家、省、市、县四级统一。(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协调各有关方面推进,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分工负责,2020年底前印发全国标准统一的行政权力事项目录清单,2022年底前全国范围内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做到标准统一、整体联动、业务协同)

3.编制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全面梳理教育、医疗、住房、社保、民政、扶贫、公共法律服务等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逐步推进公共服务事项规范化。(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试点地区、部门2019年底前完成)

4.推进办事要件和办事指南标准化、规范化,在编制行政权力事项目录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基础上,完善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申请材料、中介服务、办理流程等信息要素。(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试点地区、部门2019年底前完成)

5.建设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事项库,与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库联通,推动实现一库汇聚、应上尽上。建立全国联动的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各区域、各层级、各渠道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同源、同步更新。(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实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部门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

试点地区、部门2018年底前完成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事项库对接)

(三)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6.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基础支撑,推动证照、办事材料、数据资源共享互认。(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7.整合优化涉及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事项办理流程,实现一张清单告知、一张表单申报、一个标准受理、一个平台流转。(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四)融合线上线下服务。

8.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办理状态等相关信息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终端、实体大厅、政府网站和第三方互联网入口等服务渠道同源。(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试点地区、部门2019年底前完成)

9.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逐步实现线上线下一套服务标准、一个办理平台。推动政务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站点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2年底前完成;

试点地区、部门2020年底前完成)

(五)推广移动政务服务。

10.以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健康、民政、住房城乡建设等领域为重点,积极推进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向移动端延伸,推动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11.加快建设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接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移动端服务资源,提供分级运营、协同联动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服务。(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19年底前完成)

12.制定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引,明确功能定位、设计展现、应用接入、安全防护、运营保障等内容和要求,指导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集约建设、规范管理。(国务院办公厅牵头,2019年底前完成)

(六)统一网络支撑。

13.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原则上统一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构建,通过部署在互联网上的政务服务门户提供服务。(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19年底前完成)

14.拓展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推动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与电子政务外网对接整合。(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七)统一身份认证。

15.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基于自然人身份信息、法人单位信息等国家认证资源,建设全国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国务院办公厅、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负责,2019年底前完成)

16.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统一利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认证能力,按照标准建设完善可信凭证和单点登录系统,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在不同地区和部门平台重复注册验证等问题,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办”。各地区各部门已建身份认证系统按照相关规范对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试点地区、部门2019年底前完成)

(八)统一电子印章。

17.应用基于商用密码的数字签名等技术,借鉴二代身份证等制发和管理经验,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权威、规范、可信的国家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国务院办公厅负责,2019年底前完成)

18.制定政务服务领域电子印章管理办法,规范电子印章全流程管理。(国务院办公厅、公安部牵头,2019年底前完成)

19.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使用国家统一电子印章制章系统制发电子印章。未建立电子印章用章系统的按照国家电子印章技术规范建立,已建电子印章用章系统的按照相关规范对接。(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试点地区、部门2019年底前完成)

(九)统一电子证照。

20.借鉴二代身份证等制发和管理经验,建成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支撑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共享。(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19年底前完成)

21.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国家电子证照业务技术规范制作和管理电子证照,通过电子印章用章系统加盖电子印章或加签数字签名,实现全国互信互认。(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试点地区、部门2019年底前完成)

(十)统一数据共享。

22.国家人口、法人、信用、地理信息等基础资源库和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专项领域国家重点信息系统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自然资源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务院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2018年底前完成)

23.实现国务院部门垂直业务办理系统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向各级政务服务平台共享数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24.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受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的政务服务数据共享需求,提供服务。发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作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和数据交换通道作用,满足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25.建设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据资源中心,汇聚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数据,开展全国政务服务态势分析,提供政务大数据服务。(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19年底前完成)

(十一)健全标准规范。

26.制定完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总体框架、数据、应用、运营、安全、管理等标准规范。加强政务服务平台标准规范宣传培训、应用推广和贯彻实施,总结推广平台建设经验做法和应用案例。(国务院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委牵头,2018年9月底前印发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事项编码、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印章、统一电子证照、统一数据共享等第一批工程建设标准规范,2018年底前印发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安全保障、运营管理、数据分析等第二批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委牵头会同有关方面制定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管理急需的基础性国家标准,2019年底前基本建立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体系)

(十二)加强安全保障。

27.建立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安全保障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一致性的防护体系。(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

28.制定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重要信息的保护和管理,加强政务大数据安全管理。(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网信办、公安部负责,2019年底前完成)

(十三)强化咨询投诉。

29.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完善政务服务平台专业咨询投诉系统,与各类政务热线做好对接,开展全程监督、评价、投诉并及时反馈。(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19年底前完成)

30.建设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咨询投诉系统,与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协同处理,形成上下覆盖、部门联动、标准统一的政务服务咨询投诉体系。(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十四)加强评估评价。

31.建设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网上评估系统,建立政务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在线评估。建立完善各级政务服务平台网上评估评价系统,以评估评价强化常态化监督。(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2019年底前完成)

(十五)完善法规制度。

32.制修订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急需的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司法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档案局等相关部门负责,2020年底前完成)

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篇9

仅就城乡公共服务领域而言,纵观建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政府对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缺乏明确可行的政策目标、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制度保障以及监测和监督机制。仅仅停留在一般性号召,文件规定,或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则很难达到预期效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我们认为,实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应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种可行性选择。即通过在一定时期制定和招待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衡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

具体而言,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公共服务的需要,结合政府的财政能力,选择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事业等领域若干与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的公共服务项目,就其服务数量和质量提出明确标准,在城乡统一实施,实现服务目标,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选择的可行性

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不仅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而且从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政府财力及居民需求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从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实践分析,具有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可能

1、政府有制定、实施五年经济社会展规划的丰富经验。建国以来,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十一个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虽然各个历史时期政府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但都涉及社会发展问题,关系到各类公共服务。政府制定、实施五年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经验教训,可为一定时期制定、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提供借鉴。其工作程序、调研预测方法、管理制度等,可运用于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管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政府五年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奋斗目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也可为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公共服务水平提出明确要求,引导政府各项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

2、各级政府有明确任期,可将公共服务标准执行情况列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根据《宪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公务员法》等法律制度,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明确的任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五年一届,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各级政府的职责,基本公共服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可将公共服务标准招待情况列为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各级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职责,保证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与提高。

3、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管理具有技术上可能性。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以及各地区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实践,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各门公共服务指标进行了较为细致认真地研究,国外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也得到了广泛地介绍和传播,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对教育、科技、文化、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有些指标体系已有二级、三级指标分类。这些研究成果,可直接为各级政府进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管理服务,因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二)近年来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在政府财力能够承受范围之内

从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看,政府完全具备实施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化的能力。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突破2万亿元大关,2004年又突破2.5万亿元,达到26396亿元。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突破3万亿元大关。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39343.62亿元,比2005年增加7694.33亿元,增长24.3%,比预算超收3920.24亿元,2007年全国财政预算收入44064.85亿元(资料来源:财政部网站)。较为充实的财力,为实施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城乡居民需求方面分析,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具有可行性

1、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减少不公平感,政府通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管理,使城乡民民在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如义务教育、初级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安全、基础设施等方面享受到同等待遇,体现社会公平性,可逐步消除城乡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不公平感,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2、通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管理,可以使城乡居民从切身利益的变化感受到政府在努力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提高对政府公共政策的满意度。而通过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可以使城乡居民从切身利益的变化感受到政府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在消除城乡差距,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从而提高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并主动配合政府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增强政策效益。对一些暂时还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能够看到希望。

3、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城乡居民能够理解、接受。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受经济发展阶段和政府可支配财力的限制,公共服务的水平不可能很高,而选择一些与人民生活、经济社会关系密切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如义务教育、初级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公共安全、基本设施等,按统一标准在城乡实施,城乡居民能够理解、接受。

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初步设计

综合我国城乡公共品供求状况、政府财政收支水平,特别是农村公共物品的迫切需求,我们认为,可将实行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界定在以下范围,并以2005年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为基础,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测算未来五年可达到的数值:如上表所示。

表中范围共7大类以及公共服务指标,29个二级公共服务指标,包含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公用事业设施、环境保护、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类别。这些基本公共服务,是所有公共服务中与城乡人民生活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领域。其中,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是城乡差别最大、农民反映最强烈的三类公共服务。近年来,全国人大、政协两会议案和提案,各类民意调查机构调查结果,以及一些实际调研结论,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参见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06年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手册》)。通过对上述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管理,在一定时期内明确需要达到的目标,配合相应措施,可有效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共同繁荣。

四、相关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就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各级政府明确一定时期城乡基本以公共服务需要达到的标准(可有一定的幅度),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政府年度或者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明确各个时期的目标,将一般性号召、政府导向转化为实际行动,经过若干时期连续不断的奋斗,则必然能够达到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

2.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现情况,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专项重要内容。由于公共服务的受益范围不同,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因而就需要进一步划分各级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责,实现其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运用政绩考核机制,促进各级政府尽职尽责,保证一定时期政府城乡公共服务目标的如期实现。

3.在制度上、法律上明确超标地区有帮扶落后地区的义务,并建立相应的支持机制。目前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调节,主要领先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上级政府到下级政府的纵向调节,主要靠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转移支付。在制度上没有横向的转移支付,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转移支付。只有一些对口支援等非制度性、非约束性的政策引导。因而除纵向转移支付外,在制度上、法律上明确规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超标地区有帮扶落后地区的义务,实行地区间、城乡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保障各地区城乡实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所需财力,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家政服务基本服务标准篇10

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4480美元左右。按世界银行2008年的分类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在3856美元至11,905美元之间的国家,都是上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因而,我国已从下中等收入国家正式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新形势对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对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统计规律来看,上中等收入国家公共服务支出较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有明显增加。例如,2008年,上中等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平均为4.6%,下中等收入国家这一比重平均为4.0%;公共卫生保健支出占GDp的比重,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3.53%,下中等收入国家平均为1.82%。因而,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要求政府及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有效的社会安全网,推进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和城乡间的均等分配。

第二,要求我们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国际经验表明,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发展为高收入国家,要比从低收入国家发展为上中等收入国家更为困难。按照公共服务发展的规律,在一个国家进入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经济发展机制将发生重大转变。在下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由产权保护、市场竞争、产业进步三者构成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所决定,公共服务的作用只是辅的、基础性的,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经济利润的激励。进入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之后,经济增长机制转变为由人力资本投资、公共服务、技术创新三者构成的现代经济增长方式,在公共服务支持下,人均GDp将突破8000美元、12,000美元的经济增长瓶颈,进入到高收入发展阶段。因而,在上中等收入阶段,公共服务与市场竞争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混合动力机制。我国所处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要求加快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进程,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第三,要求我们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共需求。要坚持以人为本,随着经济的增长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把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是否得到充分满足,作为检验政府职能转变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未来十年,我国将进入城市文明占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9.88%。同时,我国人民的生活已从生存型阶段转向发展型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破除城乡二元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公平的社会权利结构与社会阶层结构,不断拓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推动城镇化跨越发展。

第四,要求我们根据上中等收入阶段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从我国的国情和特定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仍然是发展中的大国这个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我国人口问题巨大、公共服务需求剧增的实际情况,优先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均衡考虑公共需求与公共财力。同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要从我国已经从下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基本国情出发,及时提高我国公共服务的水平,使之与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相适应,符合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活的更高期待,而不能简单沿用或照搬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公共服务模式与方式。

二、上中等收入阶段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2008年2月27日,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安排,与我国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健全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2020年时,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程度、服务水平、主要指标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较高水平。

第一,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体系。首先要解决公共服务制度全民覆盖的问题。要推进公共服务的全民共享,为没有制度保障的社会群体建立公共服务制度。其次要解决公共服务覆盖全民的问题。要扩大已有公共服务制度的覆盖面,使之覆盖到全体国民。最后要循序渐进地解决公共服务待遇水平不公平的问题,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使每个公民通过国家公共服务项目,保障其正常生活并享有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要逐步消除因户籍、性别、职业、地位等身份差别所导致的不平等,特别是为贫困家庭的子女提供平等的受教育与其他的发展机会。

第二,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在发展规划、体系要素、覆盖范围、体制机制方面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完整性和协调性。要按照制度全面覆盖的要求,打破干群分割、城乡分割、阶层分割、地区分割、行业分割,形成一个覆盖全体国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使全体公民不论其阶层、地域、性别、民族、收入及社会地位的差别,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应的、结果大体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必须覆盖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必须覆盖到全体国民,覆盖到全体城乡居民,将城市与农村的劳动者都纳入社会保险,将城市与农村的居民都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设施必须覆盖城乡,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互联互通、共享与一体化;加强城乡基层公共服务网络的合理布局与建设,使公共服务可及与均等。

第三,建立健全水平适度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各个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既要抓紧建立人民群众有迫切需求的公共服务项目,又要根据财政和经济支撑的能力确定适度的公共服务水平。要坚持发展优先的原则,优先发展作为经济增长重要保障的公共教育、公共科技、健康保健、就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加强对进入劳动年龄的青年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扩展性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坚持渐进发展的原则,充分兼顾我国在不同发展时期的财政能力、人口结构、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等特征,使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公共服务模式选择上,缴费性的社会保障和免费性的福利项目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形成政府、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机制。

第四,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在着力解决现实突出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着眼长远,统筹协调,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从而使公共服务体系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角度入手制定公共服务政策,加强公共服务支出的社会投资功能,把传统的补偿型福利模式转变为一种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公共服务模式。二是要完善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机制、服务供给机制、监管机制、问责机制、绩效评估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多元化,从而形成一种稳定、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政府在公共服务制度建设上既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公共服务立法,增加财政投入,也要发挥基于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调动社会组织的资源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区互助、慈善组织援助和家庭的传统保障功能。三是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必须持续增长,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四是我国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要积极有为,又要量力而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立足现实发展阶段,区别轻重缓急,循序渐进,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各类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

三、上中等收入阶段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

围绕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在上中等收入阶段,要着力完成如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

第一,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搞好顶层设计,形成一个体系完整、功能优化、结构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制定实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相关政策、重大项目与实施机制、财政保障机制等内容;要把对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共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基本住房、就业、公共文化、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战略规划,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充分发挥其整体效能。在国家层面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范围,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规模与质量标准,并确定公共服务提供的人员配备、设施、设备、日常运行费用等各项标准,特别是制定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适应城镇化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标准和建设标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基本公共服务可衡量、可评价。

第二,要按照公平公正、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致力于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明确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将九年制义务教育延长为十二年制义务教育。增加政府对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的公共财政资助,提高政府公共科技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和占GDp的比重,通过加大政府公共科技投入和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使我国研究开发(R&D)经费占GDp的比重到2015年时达到2%以上,到2020年时达到占GDp的2.5%左右,于2030年达到占GDp的3%以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工作;结合新农保推进的情况,加快建立城镇非就业居民养老保障制度,并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完善住房保障法律法规,实现住房保障法治化;各级政府要为居民提供基本的住房保障,努力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保障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成立“国家住房建设发展局”,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面的执行机构,专门负责制定全国公共住房建设计划,并负责公共住房的建设、管理与维护,使政府在房地产供给方面起主导作用。

第三,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步伐,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财政保障。必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总量与质量,使公共教育支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逐步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加快推进公共服务支出的法定化过程,把公共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与救助等公共支出法定化,并使法定支出的比重达到政府支出的70%以上。完善公共预算管理制度,把预算外收入统一纳入预算内管理,统筹安排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国有企业利润上缴中央财政的比例,将其中一部分用于改善民生,特别是用于支付老职工的养老金欠账。改革土地出让金使用制度,将城市政府土地出让金全部用于公共住房建设。适时开征房产税或物业税,使市、县政府拥有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充足的财政税收保障。改革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保障各级政府具有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财力基础,保障全国各地居民享有水平大体接近的、与基本生存权利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改革机关事务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预算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降低一般性行政支出,扼制浪费型行政支出,建设节约型政府。

第四,构建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与供给机制。基本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与能力建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水平,重点强化县、乡(镇)、村(居)和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向村级和社区延伸,统筹、综合、精干设置基本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机构的网络化、规范化、标准化与信息化,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台和网络。有效整合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发展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合并功能与覆盖人群相近的公共服务机构,实现公共服务机构的“大部门体制”。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为基础,完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人大、审计部门、公众共同参与评估的多元化绩效评估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问责制度。改变传统的公共服务由政府大包大揽、唱独角戏的管理格局,转变由政府包揽的资源配置方式,调动社会资源和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的范围,积极落实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各项优惠政策,实现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供给主体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