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理论考试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3:50:01

护理理论考试总结篇1

【关键词】护理;操作技能;培训;考核方案

护理操作技能作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具有技巧性强、难度大等特点,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理论基础,熟练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这样才可以在紧急抢救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1]。目前,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和考核主要集中在训练考核、临床考核,这也是评估护理人员操作能力的常用方法[2]。本研究中,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晋升护理师前的护理人员,给予护理部的规范、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晋升护理师前的80例护理人员,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科内培训、随机考核)和观察组(护理部培训、随机考核),每组各40例。40例对照组中,年龄23.0~25.0岁,其中本科13人、大专22人、中专5人;40例观察组中,年龄23.0~25.0岁,其中本科12人、大专23人、中专5人。在年龄、学历方面,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培训及考核方法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其他科室护士长组成,到各个病房逐个考核,考核人员打分的平均值为被考核人员的测试分值。培训和考试时间为半年。对照组采用科内培训,观察组采用护理部培训,最终考核是随机抽取,培训项目和考核时间预先制定,从护理准备(总分8分)、操作步骤(总分50分)、整理(总分6分)、质量(总分16分)、理论(总分20分)等方面,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每项考核成绩相加,计算平均分,得出被考核者的总成绩[3]。

1.3观察指标及考核成绩评分标准对两组考核成绩的优良率,以及每步测试的分值及总成绩,进行观察和比较。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差四个等级:①优秀:95~100分。②良好:90~94分。③中等:85~89分。④差: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两组考核成绩分级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测试成绩的优良率明显升高p

2.2两组每步测试的分值及总成绩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质量、理论测试分值及总成绩均明显升高,p

3讨论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成绩优良率明显提高,p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质量、理论测试分值及总成绩均明显升高,p

参考文献

[1]杨淑美.试论在职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最佳培训与考核的方式与方法.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427.

[2]刘校瑾.浅析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方案.中国现代医生,2011,5(3):236.

[3]徐士华.护理技能培训与考核方法的探讨.全科护理,2011,9(9):2314.

护理理论考试总结篇2

1、培训的目的

通过4周时间的实习,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熟悉手术室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一般规则,以及无菌技术的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完成4周的实习内容。

2、培训方法

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小讲课,内容从手术室的制度、环境及要求到各具体操作规范。

跟随带教老师担任巡回和洗手护士工作,熟悉环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

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中、小型手术的配合。

3、出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

理论考试由护士长拟定试卷进行无菌概念、消毒灭菌等手术室有关基本理论的考试。

考核洗手、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传递器械等基本技能。

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时间在实习的最后一周进行,并征求对带教老师的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二、新毕业护士的培训

1、岗位培训为一年;培训目的是使新护士在一年的时间内全面提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边工作边学习理论。

2、培训内容一是理论学习,具体学习为业余时间;指定高年资护士为指导老师,负责业务技术全面带教。二是实践,主要参加手术配合担任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工作。

3、护士长定期检查完成工作指标情况,如定期考核操作和理论,一年内不少于3次。定期抽查笔记、上台洗手和巡回手术配合次数,同时抽查每月护理工作总结中扣分情况,以此作为一年来工作表现和各项工作达标的总结,并上报护理部。

三、护士的培训

1、对护士的培训要求是毕业后1~5年,她们工作热情高,接受能力强,应尽快创造条件使其达到晋升上一级职称的水平。

2、考试和考核每年不少于2次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由护士长制定标准和准备试卷。在晋升护师之前对各项护理基本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要达标。

四、护师的培训

1、负责本科人员的业务素质管理并指导和帮助护士学习本科业务知识。

2、负责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指导。

3、高年资护师负责带教、指导实习护士的工作。

4、撰写学术论文,年底向科内写出专科总结。

五、主管护师的培训

1、担任指导老师或教学组长。

护理理论考试总结篇3

【论文摘要】护理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当今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弊端较多,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考试模式的改革,引入课堂考试、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等方法,全面考核学生,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观的不断深化,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学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理论已经成为当代护士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在各护理院校也彰显重要,成为主干课程之一。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适应这个发展,深化护理心理学的教学改革,与世界接轨,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1]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护理心理学考试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教师命题的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我们对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使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形成最大关联度,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心理学和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以下报告我们在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体会:

1传统考试方法的分析

1.1单一的考试形式: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存在着命题凭经验“讲什么、考什么”,完全的理论考试,试卷组成不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不能有效地代表全部教学内容,造成考试与教学内容有偏差,严重影响了对培养人才的评价。

1.2考试内容不合理: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的基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知识应用的考核,造成普遍的“划范围、圈重点”,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准备考试,达不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1.3缺乏应用能力的考核:

虽然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课程比重大,缺乏实用有效的实践课程,但是不能忽视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该注重心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传统的考试对学生实验技能考核体现不出来,不能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革措施

改革对象为本院05级、06级三年制大专英文护理专业学生,共4个班级,126人,全部为女生。根据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20%、60%,学生的最终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具体考试方法如下:

2.1提高教学效果,积极进行课堂考核:

课堂考核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开动脑筋。考核内容可以复结,做到课与课之间的联结,考试内容和时间不预先通知,即兴提问,所有学生均在备选之中。所以课堂考核的随机性大,公平性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并做好分数记录。

2.2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践考核:

护理心理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实践应用内容: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应用,如:记忆广度实验、注意分配实验,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等;另一部分是心理学理论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如:模拟病房场景,对不同阶段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各种沟通技巧的使用等。实践考试时间、地点由教师统一确定,考试项目由学生自己抽取,每项考核内容都有相应的赋分标准,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分值,满分10分。

2.3布置开放性和发挥性的问题,供学生论述:

除了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外,我们也给学生布置开发性和发挥性的问题,如:“不同气质类型临床病人,如何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列举自己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论述,字数300~500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整理论述。在此期间,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答疑,以保证论文的顺利完成。2.4必不可少的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涵盖了护理心理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具体方法等。在理论上强化学生记忆,为灵活运用奠定必要的基础。考试题目包括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力求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中,层次分明。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效果讨论

3.1使护理心理学考试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针对护理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改革后的考试成绩由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占相应的比例,这样的成绩能客观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培养的学生从“应试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3.2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考试改革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问卷反馈,95.8%的学生非常欢迎考试改革,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运行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对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顺应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3考试改革促进教学改革:

考试不是目的,也不仅仅是检验教学效果,还有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应试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四部分考核成绩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践考核和问题论述成绩较低,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及时增加实践课时数,加强学生的临床心理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护理心理学问题论述,并与教授护理科研、文件检索的教师沟通,进行分工整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总之,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使学生由被动应付转为积极参与,仅仅靠死记硬背就远远不够了,迫使学生在学习上主动思考,善于发现创新。只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才能把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把创新教育与考试创新结合,从而到达教、学、考的和谐统一。

护理理论考试总结篇4

关键词:护生;健康评估;成绩;比较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者是否具备护士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论本科护生还是专科护生都必需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才能上岗。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采用a(a1~a4)BX题型,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健康评估》在教学过程和期末考试均采用aBX题型,在提高《健康评估》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打下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学部2011级护理本科生130人,2012级护理专科生134人为研究对象。其中本科护生学制为四年,专科护生学制为三年,生源均来自高中毕业生。

1.2方法教学过程使用相同的教材,即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吕探云主编的《健康评估》。本科护生理论学时72,专科护生理论学时62。在《健康评估》教学过程中逐步融入aBX题型,课后复习使用的相同的自编的习题集,习题集的题型均为aBX题型。

1.3试卷特点期末考试总题量100道,满分100分,题型为a(a1~a4)BX题型。

1.4效果评价

1.4.1考试成绩本科护生成绩与专科护生成绩比较。

1.4.2试卷分析根据本科、专科护生考试成绩分别对试卷进行分析。

1.4.3统计学方法本科护生和专科护生成绩比较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采用试卷分析软件进行试卷分析。

2结果

2.1本科护生与专科护生成绩比较本科护生130人,平均成绩71.95分,合格率91%,最高分89分,最低分45分,成绩符合正态分布;专科护生134人,平均成绩60.27分,合格率63%,最高分80分,最低分34分,成绩呈偏态分布。平均成绩在70~80分之间说明试题的总体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60~70之间说明试卷较差或学生水平较低[1]。专科护生平均成绩60.27分,说明专科护生水平偏低。本科护生和专科护生各题型得分情况及总成绩比较见表1。

2.2试卷分析

2.2.1试卷难度分布难度表明试题难易程度,用p表示,得分率越高其难度越小。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在0.3~0.7比较合适,高于0.7说明较易,低于0.3说明较难[2]。试卷整体难度本科护生为0.649,专科护生0.382。试卷难度见表2。

2.2.2试卷区分度分布区分度是考试题目对考生水平的区分程度,用D表示。D≥0.40的试题很好;0.30~0.39的试题良好,修改更佳;0.20~0.29试题尚可,仍需修改;D

3讨论

3.1考试情况分析考试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平均成绩71.95分,及格率91%;专科护生平均成绩60.27分,合格率63%。本科护生和专科护生在各个题型的得分均有明显差异,且专科护生的成绩明显低于本科护生。这说明专科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都有很大差别。本次试卷本科生的整体难度为0.649,专科生的平均难度为0.382,因此对于本科生试卷难度适中,而对于专科生试卷难度偏高。这一方面说明本科生的基础较好,另一方面也提示试卷对专科护生偏难。其中a1型题是以记忆为主,a2型题是病历摘要题,a3和a4型题是病例分析题。a1型题对于本科护生和专科护生难度都偏低,a2、a3、a4型题对于本科生难度适中,对于专科生难度偏高。这说明专科护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试卷区分度尚可,但仍需修改。在今后的考试中应贴近大纲要求,补充质量高的题目,从而更真实反应学生的能力。本次考试试卷质量基本可以反映教学效果。

3.2考试情况反思在按照《护士条例》规定,不同学历水平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参加统一标准的注册考试,本次健康评估考试采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式,结果显示专科护生的成绩明显低于本科护生。其原因可能有:①专科护生文化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②专科护生学习时间短,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较本科生差;③专科护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大多学科的考试命题以传统的考试题型为主,即多以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题、问答题等,主要考核学生的识记能力,而aBX题型则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专科护生平均成绩60.27分,合格率只有63%,这可表明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差。

结合本次考试的分析结果,要提高专科护生《健康评估》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需做到:①选用适合专科护生的教材,浅显易懂,知识点明确,便于学生学习基本的、重要的知识点;②专科护生基础差,学习时间短,因此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病例结合,在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整体分析具体病例的能力;③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讲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录像等形式,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④针对专科学生自律性差、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较弱,要加强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检查,督促其课后复习。课后复习以自编的习题集为主,习题集中的题型是aBX题型,通过加强练习使其掌握aBX题型的解题技巧,同时增

参考文献:

护理理论考试总结篇5

关键词:护士;目标管理;规范化培训

新入职护士由于临床工作经验缺乏、沟通技巧生疏以及对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弱,极易导致护理风险增高、护患矛盾激化[1-2]。规范化培训是新护士由学校理论知识过渡到医院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是提升职业素质、改善护理质量、促进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途径[3-4]。研究表明,从事护理工作的第一年是职业认同危机形成的关键时期,每年约有6%的新护士选择离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改善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规范化培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复杂的临床环境[2]。目标管理法是以成果为导向,以行为科学理论为依据,由单位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协商制定目标,且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并对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管理制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培训模式[3]。本研究旨在探究目标管理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招聘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5名护士。其中女性61人,男性4人;平均年龄为(23.28±1.02)岁;本科学历6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干预组33名护士,对照组32名护士。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和经验等基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培养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训。(1)理论知识:岗前培训第1~4周,采取线下理论讲授和线上专题讲座的形式,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基础护理知识和专科护理知识,除此之外还包括医院规章制度、岗位层级晋升制度、工资和休假制度等。(2)操作技能:岗前培训第5~8周,采取线上视频讲解、技能操作示范和分组练习反馈的形式,主要根据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教材内容进行培训。岗前培训结束后根据轮转计划进行轮转,其中内科、外科、急诊科和重症医学科为必轮科室,五官科、感染科和护理部等为选轮科室,轮转周期为4个月。(3)临床思维:轮科期间每月参加1次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同时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按时完成护士轮转手册,并在轮科结束前提交1份病例汇报书。(4)科研和教学:采取理论授课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培训结束后准备20分钟小讲课并完成1份教案书写,小讲课内容以轮转所在科室的专科护理内容为主,同时提出1~2个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查阅相关文献和指南提出解决方案。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阶段性目标管理为导向的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岗前培训期间召集医院护理管理小组,开展团体活动,建立使命感和团队意识,同时对新护士的能力和特长进行评估,与其共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第二阶段:掌握基础护理知识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熟悉护理相关文件书写规范,了解临床实际工作流程,与科室护士长共同建立轮转目标,由知识扎实、技术娴熟和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系统化带教,及时发现问题并定期反馈,以便及时对轮转目标和带教方案进行调整,并采用新老互评的方法对培训结果做出评价。同时加强护患沟通技巧指导,改善护患关系,以达到身心同护的目的。第三阶段:由医院培训团队或科室培训师对危机事件处理方法进行培训,提高新护士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同时对其进行临终关怀教育,使其能够以平常心态面对死亡,并为丧亲家属提供指导和帮助。1.2.2考核评价理论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共150道题,其中基础护理学30道,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各40道,儿科和妇产科护理学各20道,满分100分;技能考核:采取四站式考核,一站考核项目为入院流程和生命体征的测量,二站考核项目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三站考核项目为为静脉输液,四站考核项目为病例分析和出院流程,每站25分,满分100分;护士胜任能力: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4-5],该量表包含7个维度共55个条目,总分为220分,分数越高代表能力越强。该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08,166分~220分代表核心能力高,110分~165分代表核心能力中等,<110分代表核心能力低。

1.3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收集数据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和干预组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总分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前理论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理论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训前后理论考试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对照组和干预组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总分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前技能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技能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训前后技能考核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2.3对照组和干预组培训前后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

两组护士培训前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士培训后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培训前后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培训前后岗位胜任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目标管理应用于新护士规培有助于改善技能水平

经过科学、高效、系统的规范化培训,新进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操作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应用目标管理进行规培的干预组护士与接受常规培训的对照组护士理论考试总分相比差异不明显,应用目标管理进行规培的干预组护士技能考核总分明显高于接受常规培训的对照组。究其原因,新入职护士对医院规章制度缺乏了解,对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不够熟悉,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匹配度较低,科学系统的规范化培训使其具有更加明确地总体方向和阶段性目标,有效缓解工作时的迷茫感和被动性[6]。应用目标管理进行规范化培训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且让新入职护士参与到目标设定和结果反馈当中,与此同时带教老师会运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知识讲解、技能评价、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等形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培训,并按照计划要求进行逐项考核,使新入职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的更加扎实,从根本上解决了其在心理上对临床阶段工作的恐惧和在现实中对遇到突发事件的手足无措。

3.2目标管理应用于新护士规培有助于提升其岗位胜任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新护士经过系统、科学的规范化培训后岗位胜任能力较培训前有了显著提高,培训前其岗位胜任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培训后其岗位胜任能力则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究其原因,新护士进入临床阶段后自身责任感增强,需要独立护理患者,会遇到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而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实操能力更拓展了临床思维能力,再者面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和焦急万分的家属,语言的慰藉和紧急的救治同样重要,只有身心同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有效沟通不仅能建立良好的护患信任关系,还能缓解当前医患矛盾的紧张局面。与接受常规培训的对照组相比,应用阶段性目标管理进行规培的干预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总分较高。究其原因,新入职护士在临床实践和危机事件应对上缺乏经验[7],而以目标管理为指导的规范化培训有医院专门培训团队或科室培训师对其进行危机事件应对指导,并及时与新入职护士进行互动反馈,使临床带教工作更加有的放矢。由此可见,将阶段性目标管理应用于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中,不仅能够增加其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而且能改善其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使其更加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找科学的途径加以解决,与此同时也能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医护工作协调有序进行,增加护患交往信任程度。

3.3目标管理应用于新护士规培有助于促进其职业认同感的形成

新入职护士处于护生和护士的角色转化阶段,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医院临床实践不能完全匹配,现实工作环境与预期差距较大,护理操作技能生疏,护患沟通技巧缺乏,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进而导致离职率逐年攀升。应用阶段性目标管理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让其加入到培训目标和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及培训结果的反馈当中,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新入职护士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训内容、轮转科室、换科周期等方面征询新入职护士意见,并根据其个人意愿进行安排和调整,增加了新入职护士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与医院护理管理小组老师沟通交流,共同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使新入职护士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将目标管理融入到新护士规培中,使其在知识、技能以及岗位胜任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领导的表扬、同事的鼓励、患者的认可都增加了新入职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激发了其从事护理工作的热情,从而促使护理队伍更加稳定,护理工作更加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陈惠,黄求进,王晓春.两种培养方式护士岗位胜任力现状的比较和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9,39(4):80-82.

[2]曹晓翼,刘晓红.护士职业认同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学杂志,2010,45(2):181-183.

[3]HempSonDa.managementbyobjectives[J].medGroupmanage,1981,28(2):38-46.

[4]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4-206.

[5]庞亚娟,周兰姝.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6):2064-2066.

[6]刘珍蓉,周荣菊.目标管理在护理人员业务学习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8,8(2):44-45.

护理理论考试总结篇6

【关键词】糖尿病专科护士;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评价

随着医学领域科技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护理工作在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对护士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护理队伍综合素质,不仅要加强在职继续教育,也要加快专科护士的培养。专科化护理人才的发展逐渐成为趋势和需要[1~5]。糖尿病领域对护士的专科化要求显得尤为突出,临床需要护士与医生合作,共同参与糖尿病预防、教育、治疗、研究、咨询、管理等工作[6]。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自1975年Harden首次提出至今,应用于医学生临床综合技能的考核,在国内外均取得了一定成绩[7]。目前在我国,许多医学学科都应用oSCe其作为评价临床能力的方法,并已将其作为临床能力考核的重点[8]。本研究参照国内外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研究,结合我国专科护士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考核与评定方法,结合培养方案,为今后形成糖尿病专科护士认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实现糖尿病专科护士培养的系统化、规范化。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4年级护理本科生(四年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时成绩与学生意向,共选择品学兼优,且同意接受培训的学生30人,参加为期3个月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后,进行oSCe,以检测oSCe对培训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评价的效果。护生的情况:男生5人,占总人数的16.67%;女生25人,占总人数的83.33%,年龄最小21岁,最大23岁。

1.2方法

1.2.1培训内容见表1。表1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内容

1.2.2考站设置考试设置12个站点,见表2。表2考试站点设置

1.2.3评分标准oSCe考试中13项能力的考核均制定有统一的评分标准(表3)。设定每个考站分值均为100分。

1.3考核过程控制13个站点考查学生糖尿病护理技术、护理程序应用、糖尿病病例分析、pBL小组配合、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科研能力、职业态度和评判性思维等13项能力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依次进入各个考站,每名学生考试所需考试时间共260min。考核过程采用流水作业形式,考完的学生离开考试场地,不得与未进行考试的学生接触,避免考核过程中出现泄题、漏题现象。

1.4统计学方法考试结束,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入计算机,利用excel和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考试结果通过正态性w检验和各分数段成绩分布进行分析;考试质量通过难度系数、区分度系数、Cronbach系数的α值以及CVR效度进行分析。考试的难度系数采用学生在某考站实得分的平均数与该考站满分之比计算,以反映考试难易程度。区分度采用某考站的得分与考试总分之间的极差相关系数表示,反映考试对于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考试的信度采用Cronbach系数的α值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9]。在考试前进行关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考试难度、考试权重和评分标准的专家咨询和审核,以检测考试的效度CVR。表3各站点评分标准

2结果

2.1考试成绩分析对护生oSCe成绩分别进行了正态性w检验和各分数段成绩分布,结果见表4、表5;图1。表4护生oSCe平均成绩的正态性检验结果表5护理本科毕业生考试各分数段成绩分布

2.2考试质量分析见表6。表6考试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2.3问卷调查与座谈考试结束后,就有关考试的设计与组织、质量和效能等方面的内容,对参加考试的30名护生和7名主考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座谈。学生问卷在考试后现场发放、现场收回,发放30份,收回30份,均为有效问卷,教师问卷在考试后发放,2天后收回,发放7份,收回7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率100%。座谈会在问卷调查后第10天举行,以辅助分析调查结果。

3讨论

3.1考试成绩分析表4、表5所示:本次考核成绩均呈正态分布,学生各成绩段人数分布均匀。说明考试质量控制良好,考试结果客观、公平。各考站学生平均成绩分布的峰度系数为低峰态,提示位于平均成绩附近的学生较少,高低分人数较多,学生的成绩相差较大,优劣区分明显,即oSCe考试能区分学生的优劣,呈现差距。考试中,学生面对具有真实体征变化的“患者”,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技术联系起来,将意识融入行动中[10],故考核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真实水平,有利于评定学生的知识掌握、个人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水平。

3.2考试质量评价

3.2.1考试难度卫生部国家考试中心将试题难度分为难、中、易三档,难度0.8属“易”[11],难度指数越大,考试难度越小。表6所示,oSCe各考试难度均在0.7~0.8之间,难度适中,表明本次考试的难度是可以接受的。

3.2.2考试区分度美国当代教育测量学家ebel.L提出:区分度指数>0.4,试题的区分度与鉴别能力好,区分度在0.3~0.39之间,试题的区分度良好,略加修改更佳[11]。本次考试的区分度较高,表明本次考试有较好的区分和鉴别能力。

3.2.3考试信度美国全国医学考试委员会规定只有α>0.70才可以被接受[12]。oSCe各考站信度均α>0.70,因此,oSCe考试具有良好的α内部一致性,考核结果较为可靠。

3.2.4考试效度考前进行专家咨询和审核,本次eCS考试的效度检验CVR平均得分0.94,说明考试的内容效度较好,专家咨询结果认可此两项考核代表了相应检验内容。

3.3问卷调查和座谈结果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与座谈,了解此次oSCe的应用效果。

3.3.1考试的设计与组织的调查结果93.33%的教师认为考试在考试的设计和组织方面,设置较为合理,用以测评护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较为客观、全面。由于考试时间较长,6.67%的学生认为考试时感到紧张,提示加强护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3.3.2考试质量调查结果在考试质量方面,90.0%的学生和100%的教师认为,运用oSCe检测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比较客观地评价了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考试难易度适中,符合临床护理工作对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基本要求。有10%的学生认为,有些突发性糖尿病危重急症使自己措手不及,提示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3.3.3考试效能调查结果在考试效能方面,96.67%的学生和100%的教师认为oSCe考试内容与糖尿病临床护理工作内容接轨,对护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与他人配合相互协作有帮助。在座谈中,大部分学生认为oSCe考试在某种意义上讲,令自己明确了学习的目标,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更有助于提高今后的糖尿病专科护理理论学习水平和临床技能的掌握。

4结论

糖尿病专科护士的培养目标是:牢固掌握糖尿病护理理论与研究;对糖尿病患者及家庭现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估;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健康教育[13];开展糖尿病护理研究;能够为社区与公众组织举办糖尿病教育课程,促进群体健康;能够组织和实施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工作;与护理同行、医生、专业人员以及健康领域的其他人士协作;指导和帮助低年资医生和其他护士提高糖尿病相关防治工作;把握专科发展的前沿,开展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等。此次对参加过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的护生进行oSCe考试,(1)了解了护生的总体水平和糖尿病专科护理综合能力的掌握情况,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改进的依据。(2)检验了考站设置、考试方式以及各评分标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结果证实,oSCe考试在遵循“实践性、客观性及保护性”评估原则的前提下[14],测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并体现了考试的客观性、规范性和可重复性,实践证明,oSCe可作为糖尿病专科护士考核与评定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尤黎明.专科护士在护理专业中的角色和地位.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85-88.

2张平平,张江雁.日本临床护理专家及专科护士的现状.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716-717.

3张立颖.高级执业护师的诞生与发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2):545-547.

4姜安丽.高级护理实践和高级实践护士的现状和展望.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4):1-3.

5卜美琦,张燕.培养临床护理专家的必要性及其认证现状.现代护理,2005,11(16):1307-1308.

6霍孝蓉,刘世晴,莫永珍.建立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实践与体会.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496-498.

7刘文励,杨为民.临床程式化直观教学测试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8李颖,范自力.浅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体会.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481-1482.

9王孝玲.教育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9-140.

10张静,陶红,桂莉.急救护理学的综合模拟教学.南方护理学报,2002,9(6):53-55.

11金中执.考试与考试理论化简介.继续医学教育,2000,14(3):20-22.

12周东海.医学教育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4-152.

13李亚洁,张立颖,彭刚艺,等.广东省糖尿病专科护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的实施.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499-501.

护理理论考试总结篇7

【关键词】综合教学;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应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63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66-02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实验教学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护理专业学生(简称护生)的临床工作态度,因此,构建优秀的实验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值得广大护理教育者重视和探讨。现将我校实验教学经验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某专科学校2010级三年制大专护生,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57人,对照组60人。两组护生在性别比例、班级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示教,学生反复练习”为主;实验组采用教学模式,以传统教学方法为基础、小组合作教学法、pBL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等进行综合,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安排,采取适当的综合教学模式进行实验课堂教学。例如,在讲授“肌肉注射操作”时,可按照①实验教师提前一周将教学病例和教学问题发放给护生,课前由各个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对病例进行讨论,分析问题;②实验课堂上,可以由三名学生分别扮演护士、10岁的儿童,儿童的母亲。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护患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护士不仅仅要注意技术操作的熟练性,还要做到安慰患儿,对患者母亲给予指导和健康教育,并随时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引发出来的各种问题;③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课前十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对各个小组的操作手法进行评价,对所设置的问题一一解答。

1.3教学评价①课程结束后,两组进行统一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满分100分;两组护生的考试内容、监考老师均一致。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②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

1.4统计分析资料整理收集后,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的比较详细结果,见表1。

2.2两组护生课堂教学效果调查情况详细结果,见表2。

3讨论

3.1综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高专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生在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3.2综合教学模式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综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提高护生学习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中以“问题”为主线,在实验练习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根据教学病例,是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路线完成实验操作过程。教师将情境-问题作为学习背景,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以增强学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学习动力[2],提高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进行角色扮演中,让学生既能体会到患者的痛苦,又能够感受到护士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3]。同时,小组成员间也相互比较和相互竞争,学习紧迫感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护生学习更加自主主动。

3.3综合教学模式有利于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综合教学模式,教师将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发放给护生,各个小组护生通过角色扮演,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无形中拉近了实验室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距离,使得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更加紧密,也有利于高职护生更快的由“学生”向“护士”角色的转换。

总之,综合教学模式的整个教学过程注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展了学习的思维[4],顺应了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高了高职护生护理技能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护理人才,值得护理教育者将此教学模式进一步探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艳梅,窦冬梅,李博.综合教学模式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C):564-565.

[2]周芸.pBL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7-8.

护理理论考试总结篇8

1.科室准备

1.1带教计划修订:护士长、科室总带教老师根据院年度带教要求、护生文化程度及上届护生反馈意见进行分析讨论,修订新一年度带教计划。

1.2带教人员确定:采用自愿报名加民主评选产生。首先科内发动,自愿报名。其次,根据护士文化程度、护龄、带教经验、护生评分、临床工作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评定,择优录取,确定带教人员。

1.3带教培训:科总带教老师对带教护士进行系统培训,主要包括:科室带教计划;具体实施方法、步骤;优秀带教护士介绍带教经验;带教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2.实习生入科教育

2.1入科第一天由总带教老师负责集中教育。讲解科室规章制度;科内人员;病区环境;仪器设备;主要收治病种;常用药物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基本护理操作示教等。并强调医疗安全、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2.2根据护生文化程度差异结合护理院校实习要求,告知其入科后须掌握的临床护理知识、技能;出科考试内容、形式。

2.3护生与总带教老师相互交换联系方式,如:手机号、qq号等,以方便在实习过程中沟通、交流。

通过上述步骤,消除了护生入科时陌生感,对实习科室有了初步了解,对实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能帮助护生顺利开展护理实践工作,较好地完成护理目标。

3.实习过程中人文化带教

3.1带教老师二“主动”。一指主动与护生沟通,随时了解带教计划完成情况,个性化一对一带教。二指主动关心护生生活、交友及情绪变化,予以照顾、帮助。

3.2护生二“主动”。一指主动参与病房管理,积极与患者沟通,与患者建立互相信任、感情融洽的护患关系。二指积极与老师交流,不断累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3护理总带教、护士长对每位护生至少进行一次交流,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4鼓励护生参与科室活动,使护生能更好、更快融入新科室。

3.5严抓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护生进行各种形式讲课:即兴提问、小讲课、业务学习、疾病查房,鼓励护生主持讲课等。不断促使护生主动学习,强化理论知识。

4.规范出科考核

4.1理论考试:由科室护理总带教命题,带教老师监考

4.2护理操作考试、整体护理考试由总带教主持、把关。考核结果予立即反馈,肯定优点,指明缺点,告知其改进要点。护士长抽查。

5.带教效果反馈

5.1对护生考核:护生完成出科小结后交给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根据护生自我评定、平时工作表现、理论考试、操作技能、整体护理考试结果结合实习目标给出总体评价。

5.2对带教老师考核:避免护生对带教老师评价失真,评价表由护士长发放、收集,并在表格发放前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务求真是、可靠。护生从带教老师带教态度、专业知识、讲课能力、操作技能、教学管理能力等几方面对带教老师作出评价。

护理理论考试总结篇9

【关键词】角色转换;Sandwich教学法;护理本科教育;妇产科护理学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1.07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31-0140-03

妇产科是临床主干学科之一,涉及内容广泛,理论性、整体性及操作性较强,此外,由于妇产科涉及女性隐私,产科是公认的高风险科室,愿意配合临床教学的患者很少,进一步增加了教学难度。在当前形势下,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疗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当前要求的妇产科医疗/护理人才,是教学中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1]。

笔者所在医院前期教学实践与研究表明,以本科阶段医学生为中心的角色转换模式在临床教学中优于传统的教学法[2-3]。该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对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不足,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做旁观者而不是积极参与者。Sandwich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交流、沟通,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教师的积极性[4]。王莉等[5]发现Sandwich教学法对提高本科护生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效果有积极作用。鲍玉新、龙海燕等[6-7]发现Sandwich教学法在成人健康护理学和护理管理教学中均优于传统教学法。

本项目拟探讨角色转换结合Sandwich教学法在护理本科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探索妇产科护理学最佳教学模式提供新思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江南大学护理专业2013级两个班的本科生51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以护理一班27名作为试验组,护理二班24名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年龄(21.0±0.3)岁,对照组年龄(21.1±0.2)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根据五年制医学生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要求,由资深妇产科医生和护师组成教学团队,研究教学内容和时间的分配。试验组采用角色转换结合Sandwich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对本科护生进行妇产科护理学教育。在理论教学阶段,授课老师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穿插少量互动、答疑的形式。试验组选择妊娠合并症、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的章节采用角色转换结合Sandwich教学法进行教学。先将27名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5~6人,授课老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本次课堂的学习目标,提出5个有针对性的问题,供5组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时间5~10min;每组分别讨论1个问题,时间20~25min;小组讨论结束后,进行交叉学习,每组学生进入到新的小组,在新小组内汇报各自原来小组的讨论结果,每个新小组的每位成员能分享5个问题的讨论结果,并获得新的意见,时间20~25min;再回到原来的小组进行汇总和整理原来的问题,选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各组的讨论结果,时间15~20min;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围绕本次教学目标进行补充讲解和难点重点分析,进行互动反馈及小结,并结合临床提出新的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时间15~20min;在分组讨论期间要求学生角色转换成护士-医生-患者-家属-老师,从不同视角来分析和讨论。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和综合能力成绩,问卷评分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理论考试总分为100分;综合能力考核成绩通过模拟诊疗从主动学习能力、诊疗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解决问题能力等4个方面评价,每项0~5分,总分20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评分,包括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包括对老师是否满意、教学方式是否满意、能否开拓思维、能否提高诊疗沟通能力、是否有助于通过执业考试等5个方面,每项0~2分,合计0~10分)、老师对学生的满意度(包括有无爱伤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如何、主动性如何、诊疗能力如何、沟通能力如何等5个方面,每项0~2分,合计0~10分)。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理论考试和综合能力成绩比较

试验组理论考试和综合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和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国外已经发展起了“学生表达”与“学生作为研究者”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这为实现学生的主体角色转换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近年来,关于认知技能的发现与研究,也在理论上证明了学生具有可以监控、判断和管理自己的“知识”(包括认知与知识)的主体性[8]。如Bovill等[9]研究结果所表明的一样,学生完全可以成为教学方式、课目设计(Coursedesign)与课程开发(CurriculumDesign)的合作伙伴。

笔者所在医院的前期教学实践与研究表明,以本科阶段医学生为中心的角色转换模式在临床教学中优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2-3]。其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指导的作用,它把学生置于教学、诊疗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解决问题。老师采用引导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尤其对于护理专业本科生而言,站在医生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对提高个人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对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不足,由于没有每个人都要参与讨论和汇报的压力,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做旁观者,而不是积极参与者。

三明治教学法是一种在25~30人的小班教学中,穿插同学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学习汇报等环节,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交流、沟通,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思考及探索新知识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将三明治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医学小班教学,建立了三明治医学教学方式,并逐渐向其他国家医学院校推广。三明治教学法形象地将教师多次分段讲授的内容比作“面包”,将学生多次分组讨论及交叉汇报比作面包片之间的香肠和奶酪,这样就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有向其他同学汇报的压力,促使学生必须掌握学习内容,在反复讨论交流学习中锻炼自学能力、总结综合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三明治教学法较为公认的优点包括课堂氣氛活跃、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在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表达沟通的交流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次重复后知识掌握较为牢固等;存在问题包括难以充分针对讨论问题检索文献、问题涉及面比较窄、讨论相对肤浅不易深入、问题的解决也较为局限等;难点主要是教案撰写、讨论问题设计、教师指导参与度与驾驭课堂节奏的掌握、教室设计等[10]。

江南大学医学院一直走小班化、精品化道路,每个班不超过30人,在人员上适合开展Sandwich教学;每个独立的临床教学单元至少两堂课,每堂课45min,中间有10min的课间休息,在时间上保证了Sandwich教学法的应用;集体备课、医护联合教学、培训和督导制保证了教师团队的高水平。学生们在大一开始接触和接受pBL、角色转换等培训,有了初步的自学、讨论能力。本项目将角色转换结合Sandwich教学法,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配合,更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讨论、合作能力。继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表达、交流、沟通、合作,注重团队协作,积极交流学习经验,善于讨论研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优质的“香肠和奶酪”。同时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充当指导者,在教案撰写、讨论问题设计、教师指导参与度与驾驭课堂节奏的掌握、教室设计等方面及时总结归纳。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根据每名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从诊疗思维、临床操作、团结协作、沟通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等方面考查,进行客观性、综合性考核。长期随访追踪学生情况,及时进行资料汇总和分析,及时调整完善。让教师成为优质的“面包”。

2012年教育部联合原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不断创新的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医学教学水平,使新时期医学生能更好地服务于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11-12]。教学方法是随时代和科技发展不断革新的,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教师应当因地制宜,灵活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13]。综上所述,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应用角色转换结合Sandwich教学法可以提高妇产科护理学学习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希望师生共同努力,教学相长,为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立足笔者所在医院放眼世界的医学生本科教育之路而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东阁,刘海莉.妇产科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50-51. 

[2]王元,邵茵.角色转换教学法在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30(11):116-117. 

[3]王元,邵茵.角色转换模式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1):21-23. 

[4]王春旭,王绪武,雷红英,等.Sandwich教学法教案编写的体会和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9(3):99-100. 

护理理论考试总结篇10

1.1研究对象

根据我院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计划,随机抽取2012级护理本科学生72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8人,女生64人,年龄19岁~21岁。将72名学生随机分到6个模拟病房进行授课,其中第1模拟病房~第3模拟病房的学生36人为观察组;第4模拟病房~第6模拟病房的学生36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所修课程、基础知识、入学成绩、任课教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授课内容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均按我院自编教材《护理学基础实验教程》内容进行授课,观察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融入护理美学相关知识,对照组按照原教材内容未刻意加入护理美学知识。

1.2.2美学相关知识培训

在上实验课前利用周末和晚上对观察组的护生进行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具体内容包括:①护理美学基本原理;②规范着装仪表;③规范行为举止,包括推治疗车、端治疗盘、持病历夹、站姿、坐姿、行姿、蹲姿等训练;④培养语言沟通能力;⑤培养人文关怀能力。

1.2.3评价方法

1.2.3.1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成绩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护理学基础理论考试成绩、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总成绩进行评价,理论考试采用统一试卷闭卷笔试,满分70分,由护理学基础教研室老师集体阅卷;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参照我院自编教材《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评分标准》,满分30分,考核内容以抽签形式由学生随机抽取,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授课教师交叉考核。总成绩为理论课和实验课成绩之和,以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1.2.3.2调查问卷测评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自行设计教学效果评价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服务态度、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思想、职业形象。分好、一般、差3个等级进行评价。问卷相隔2周的重测信度为0.87。共发放问卷72份,有效回收72份,回收率100%。

1.2.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秩和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课成绩、实验操作技能成绩、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在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巩固专业思想、塑造美好职业形象方面观察组护生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护理美学教育是现代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卫生部2005年8月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加快护理教育的教学改革,在护理基础课程设置中增加社会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知识的比重。护理美学作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美学修养,树立护生的职业形象,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感及职业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护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护生美学素质及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忠实于护理事业的职业精神是现代护理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改善对病人的服务态度、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巩固专业思想、塑造美好职业形象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