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十篇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十篇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3:49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篇1

历史素养,即学生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所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换言之,所谓历史素养,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评价历史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启示。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要求正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坚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积极引导学生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正确的考察,并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属于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同时也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方法论,学术界通常也称之为唯物史观。

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

1.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作为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

在特定阶段,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后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称之为课程目标。素养则是要求学生在一定教育经历后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着重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将培养学生素养作为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完全可以称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质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称之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其属于历史基础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等内容。

2.从学生素养形成角度对历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从古至今,国内外关于学习的理论众多,尤其是西方,关于学习的理论流派非常之多,如我们所熟知且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必须对学习理论加以研究,因此我们需从学生素养形成角度对初中历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相对于其它学科,历史较为独特,因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具有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为了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这种优势并展开有效教学,教师除需具备较强的历史专业素养外,还需具备跨学科的知识。针对如何梳理历史的基本脉络与发展线索问题,我们可按照历史基本要素、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历史人物的活动规律、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历史进程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历史问题的性质影响、人类文明的进步更迭等进行梳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打破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利用一定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思考历史与体验历史,进而通过细致考察与反复论证来感悟历史之美。

3.寻求有效检测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这一要求的提出意味着教师要积极寻求有效z测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途径,以促进我国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真正落实和深入发展。寻求检测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途径,实质上就是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目前学术界存在众多与学业质量标准相关且内涵与之交叉的基本概念,如教育标准、课程标准、学习机会标准、成就标准等。教师要以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习评价为突破口,以学生达成历史学科素养为标准,综合发挥评价对学生历史学习中的检测、诊断、激励、引导及反馈作用。在以往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精力在教什么、怎么教、有没有教的问题,“学生学会了什么”这一重要命题却被忽略了。因此,历史教师需严格遵循目标、教学与评价一致性的原则,并就作业设计、纸笔测试题命制以及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标准的构建等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坚持以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篇2

一、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兴趣,让其了解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提升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从核心素养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兴趣是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的基础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先决条件,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单方面的教学使得学生们失去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学生们就感到很枯燥,课堂教学质量就很低。我们对历史的学习主要是背,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大多情况下都是死记硬背,对知识缺少了解,他们在背的时候不知道思考,所以学习的效率不理想。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祖国的过去,以此来让学生们铭记历史,刻苦学习,报效祖国。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这样的目的并没有达到,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们兴趣的培养。

一般情况下,初中历史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近代史,另一类则是古代史,在学习古代史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一下即将要学的内容,熟悉一下所学的基础知识,并且联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这个历史阶段的涉猎。教师可以把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们发言,看看学生们对这个历史阶段的认识,不管对这个历史阶段了解多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王燕飞上课的气氛就会变得越来越浓厚,学生们的兴趣就会提高,课堂效率就会随着提高。讲到近代史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时间是讲我们国家一段屈辱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下,我们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个是可以激发学生们内心情感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怒和对祖国的热爱,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这样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科学鼓励每个学生,充分发挥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作用

把核心素养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中,能够不断提升教学效率,还能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片面的夸奖学习好的学生,忽视学习差的学生,教师应该摆正自身态度,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尝试采用科学的方法鼓励每一个学生。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们的错误或者是一次考试成绩很差的试卷时要保证持有鼓励的心态,不是批评学生,而是想办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并鼓励学生们要有信心学好。初中生还是未成年人,心灵还是很脆弱的,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批评,对学生们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对自己的一切失去信心,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影响很大。相反,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或眼神都可以让他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所以说一正一反还是相差很大的,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坚持鼓励的心态面对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课堂效率,才能让他们有学习历史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面对错误时,学生内心肯定也不好受,这个时候教师更不应该一味地批评学生,批评学生只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教师应该找出学生们出错的原因,然后帮助学生找出知识的缺陷,帮助他们填补知识的不足。这样鼓励的方式会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历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三、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成效

由于不同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历史学习需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提前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他们对各种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教师在讲到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做出相应改变。教师可以分开了解,就是每学到一个历史阶段的时候进行一次调查。还可以进行总的调查,教师给学生们发一个问卷调查,对学生们进行一个大体的了解,教师把这些知识点进行记录,然后讲课的时候就要做出改变调整。

从根本上来说,大部分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分高低,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同。例如,在学习唐朝文化的过程中,不同学生对唐朝诗人的了解肯定不同,教师在讲的时候就要注意,要根据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来讲,这样学生们才能得到自己最需要的知识,他们在课堂上听课的效率才会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就随之提升。还有就是学生们对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兴趣可能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们这个特点分开教学,这样之后,学习的效率就会提升很多。

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的讲解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单一的教学模式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的历史事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缓解这一问题,让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例如我们可以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等史料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到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凉心动魄的事件,也变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的思维印象,让他们能够多角度、多渠道地理解历史内涵。为了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除了要多方面运用现有的资源,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注重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方面,我要求学生们多多接触教材以外的书籍,同时也鼓励学生多搜集资料,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并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在学生进行分析的时候,也是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的时候,我鼓励他们采用小组合作模式,交流探讨,自主创新,正确地认识并学习历史。

五、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要位置,不断完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历史知识的现状,我们就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探知欲望和好奇心的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思考问题,去想象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然而然会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篇3

关键词:中学生;核心素B;提升

核心素养对中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中,老师不光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要从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历史与社会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历史与社会教育的鲜明价值观

在历史与社会中,我们通过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与社会中所包含的价值观。通过对这些观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树立更为鲜明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2.提升认识质量

我们对历史与社会进行了解,可以对其历史与社会进行全面认识,不仅可以认识事件的起因,还可以详细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通过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详细了解,从而提升认识的质量和高度。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素养实践

1.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学生的学习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对学习历史与社会更感兴趣,因为课堂的轻松和知识点的容易记忆和少占用学生的课后时间和休息时间,学生会更加游刃有余。情境教学法对教师也有很大的好处,通过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拉进和学生的距离,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和学生的交流变多,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2.积极设疑,鼓励独立思考

在历史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与社会的学习是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学习的,由于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社会,课本中只是学到了部分重点,还需要学生可以通过上历史与社会课,培养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的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可以促进对于其他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影视作品在历史与社会课中的应用,能够将实际从电视中所涉及的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结合当下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对历史与社会也有了一定的把握,例如,通过《康熙王朝》这一电视剧的观看,使得学生能够对清王朝某一段历史与社会有初步的了解,使得学生产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让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

历史与社会的发生不是一个方面的原因,而是许多原因综合在一起,而爆发历史与社会事件。因此,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问题。必然在分析爆发原因的时候,不能单单看到爆发的直接原因,还要分析当时的历史与社会背景,更要从其他原因来分析,比如经济、文化等,的爆发不单单是一个原因所造成,而是很多原因共同所引发的。学生在分析每个历史与社会事件的时候,一定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要做到思考问题的全面。

三、历史与社会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改革途径

1.转变思想

在历史与社会学习中,老师和学生都要不断转变思想。老师要把课堂还于学生,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要使课堂尽量活跃起来,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他们不再仅仅只是在大脑中储存知识,而是把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学生一定要积极地融入课堂中去,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教材说“不”。

2.提高老师素质

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老师,一定要不断地学习,要积极开拓进取,充分利用课改的机遇和资源,主动参加专业知识培训。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时刻洞察国内国外的重大事件。只有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才能够在时代中奋勇前行。

3.改善课程设置,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在对课程的设置上,也要进行改革。不要因为历史与社会是副课就随意地缩短课时,随意地进行简化。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尽量做到详略得当。

总之,在当代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素养,要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才能成为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在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力。

参考文献:

[1]姜少荣,叶军豪.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6(82):134.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篇4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教学;重要作用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必要性

初中历史属于基础性人文学科,涉及大量枯燥的理论知识,而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采用具象思维,并且大多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因此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难帮助学生深化初中历史学习。将多媒体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系列技术优势下,可以有效弥补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在积极丰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使得初中历史教学形式实现有效创新,进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多媒体技术本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下,将多媒体合理引入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培育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有助于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内在学习动机。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一课时,由于该课涉及战争背景、战争时间、战争过程、战争结果与影响等众多理论性知识,如果完全采用教师口头讲述的方式,不仅枯燥,也难以帮助学生深入完成对相关历史知识内容的消化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学习兴趣和学习规律使用多媒体,将原本平面、枯燥的历史知识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逐渐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利用多媒体以图片、短视频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也同样有助于学生快速把握教学核心内容,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长期对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笔者发现,由于历史学科中史料以及其他信息资料极其繁多,通常需要学生从海量历史资料中精心筛选出其所需资料,对此展开深入分析与逻辑推理才能深入完成历史学习。但历史课堂教学课时有限,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有效帮助学生迅速突破教学重难点,而多媒体则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例如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重难点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路线等内容,并深入感知体会红军长征精神,形成良好核心素养。考虑到该课程涉及诸多历史场景及其他理论性知识内容,在实际教学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制作了动态的三维动画,不仅直接展示出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并且根据长征中发生的历史事件以及经过的重要地点,穿插相应的图文介绍和音频说明,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作用,使得学生可以利用动态、直观、形象的教学动画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并从中深刻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难及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进而在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成效。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篇5

[关键词]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国家认同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当承担的责任。核心素养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涉及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等方面的内容。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可从国家意识、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等方面进行。

一、多管齐下,培养学生国家意识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教师习惯了按照教材教,让学生识记、练习教材内容,以期学生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就学生的国家意识培养而言,很多教师并没有将其纳入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目标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如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教学中,对于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掌握,还得引导学生理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必要性,从而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分子的国民身份。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不能以单纯的讲解为主,要注重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要注重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国情,懂得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热爱祖国并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如在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时要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而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中华文化的无限风光,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力量,从而认同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如故宫,很多学生没有亲自去看过,但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了解其历史和建筑特点,理解其凝聚了我国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二、坚定信念,提高学生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社会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观念及政治权利运作方式所产生的一种肯定、接纳和赞同的情感体验。政治认同所反映的是人们的价值观念的选择和判断,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利益追求,它对政治执法、社会政治稳定与和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政治知识薄弱,政治认知能力不高,政治认同感不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重点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而使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形成共识,在行为上成为准则。尤其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学生的政治认识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渗透文化,树立学生文化自信力

文化自信,是以文化为基石的民族心态的表征。初中生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文化的认知基础上的,而随着国家间交往的发展,外国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力较大,初中生的文化自信也受到了侵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重点是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内在意识上的自觉和自信,还应当在社会生活中成为行动上的担当,自觉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传承并弘扬历史文化。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篇6

一、深度阅读史料,找到“契合点”

历史学术型课堂的建构离不开对史料的深度阅读。何谓对史料的深度阅读?国际权威阅读评价项目piSa、piRLS和naep都从阅读的认知思维角度将阅读能力划分为三个层级,尽管三者阅读能力层级的名称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都可以概括为字面性理解、推理性理解和批判性理解三个层次,三者呈递进的层级关系(见表1)史料的深度阅读正是依据上述层次,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过程。新高考试题中的第Ⅱ卷部分,试题的问题设置本身就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并要求考生的阅读水平达到相应的层次。以2021年全国高考历史乙卷第47题为例:材料一:冯道(882—954),“少纯厚,好学能文”。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曾居高官显爵,自号“长乐老”。其自诩:“在孝于家,在忠于国,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货。所愿者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非人之谋,是天之祐。六合之内有幸者,百岁之后有归所。”——据《长乐老自叙》等材料二:史臣曰:(冯)道之履行,郁有古人之风;(冯)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旧五代史》材料三: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新五代史》(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冯道的评价。(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从对史料的深度阅读的视角来审视该题,对第(1)题的回答,要求学生的阅读水平达到评价的第一、二两个层次,即提取材料字面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合和概括,所谓知其然;对第(2)题的回答,要求学生的阅读水平达到评价的第三个层次,即对材料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深入了解作者提出观点的背景因素,所谓知其所以然。历史学术型课堂的建构重视探究、反思和批判,与对史料的深度阅读过程相吻合,而且二者之间高度契合。学术型课堂的建构需要运用丰富的史料,以史料设置学习情境和问题,增强教学过程的探究性、思辨性。譬如,学生通常想当然地认为宋朝“积贫积弱”,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研读新教材中新增内容——宋代社会的变化,以及相关“唐宋变革论”的学术成果,从多个领域辨析北宋“贫、弱”在哪里?发展又在哪里?对于一些政治制度的演变,如选官制度中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等,教师可以运用史料梳理源流、分析利弊,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通过对史料进行深度阅读来建构学术型课堂,选择的史料一定要精当、真实、权威,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应当优先选用教材中提供的史料。这些史料主要设置在教材的辅助栏目,如课文引言、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学思之窗、问题探究等。有时,仅仅依靠教材提供的史料,师生共同对其进行深度阅读,就可以建构起学术气息浓厚的学术型课堂。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对于宋初政治改革的评价,教材一共提供了四则史料,分别放置在史料阅读和问题探究两个栏目。史料的作者苏洵、范祖禹和叶适身处不同的时代,站在不同的立场,出于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或褒或贬,具有很强的学术思辨性。

二、针对核心素养,靶向“着力点”

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5],“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6]。可见,新课标对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和考试评价都指向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021年全国高考历史文综甲卷选择题,第24、26、27、28、29、30、32、33、34、35题的试题命制都主要地指向了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第25、31题的试题命制都主要地指向了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当然,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是五元一体的,不可割裂。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过程中需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需要将史事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条件下去理解,以及家国情怀的价值追求。所以,高中历史学术型课堂的建构必须与学科核心素养深度结合,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作为学术型课堂建构的“着力点”。如何将学术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建构学术型课堂?教师不妨围绕某个有学术价值的探究主题,提供典型的史料,从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史料进行分析和解读。譬如,在对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探究中,刘洪生老师建议采用国际性与宏观性的视野,将英国与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欧国家进行对比得出结论:英国的政治体制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而这恰恰是其他欧洲国家所缺乏的。此外,采用多元化与多维度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历史解释,包括煤炭能源储备、社会结构、科研与成果转化、文化素质、致富观念等。[7]教科书的正文部分多是结论性、概括性的表述,在学术型课堂,教师可以使用史料对其进行一番实证探究。教材简要地介绍了明清时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贸易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这一史实。教师不妨带领学生从明代小说如《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中找寻白银在中国流通的信息,加深对这一史实的理解。笔者在执教“秦汉史专题”复习课时,从马克思科学实践论的视角阐述时间、空间与人之间的一体和互动关系,进一步深化对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秦朝在全国全面推行郡县制是中华农耕文明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农耕经济已经形成的社会空间需要郡县制这一地方治理模式。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有可能向南方丘陵地带推广,却不能向北部草原游牧地区推广。秦朝在当时的社会时空条件下,主动地部分改造了南方的社会空间结构,将南方地区成功地纳入国家统一的范围。但是,秦朝在统一全国之初,对社会文化空间中各地区的差异性缺乏清醒的认识,用严刑峻法简单粗暴地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秦制、秦法,所遇阻力可想而知。汉朝建立初年的地方治理充分考虑到了社会空间结构中各地区的差异,实行封国制的地区基本上是在距离关中较远的原燕、齐、楚等地,而实行郡县制的地区基本上是在原来秦地,以及较早被秦国兼并的韩、魏等地,这些地区早已习惯了秦法、秦制。这种“东西异制”、“因俗而治”的地方治理模式避免了因习俗差异带来的地方治理的冲突,用较小的代价迅速稳定了社会秩序,并发挥了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西汉的经济很快地恢复和发展起来。

三、创设学术情境,搭建“支撑点”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篇7

关键词:史料实证;历史教学;核心素养;有效对策

一、“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内涵

“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指的是依靠可靠的史料,经过严密的逻辑分析,建立历史认知,并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能力。它需要学生将自己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寻找有关的史料,分析、推理所选的信息,最终形成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品格也得到了相应的培养。

二、“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如何将“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下面,以“新文化运动”为例进行探讨。

1.精心设计教学思路

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教师可从表说、图说、轴说、众说四个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基本知识,树立历史时空观念,感受历史解释的实证性和历史评价的多元化,进而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史学素养。

2.注重优化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告知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自主搜集相关历史资料,资料的来源可以是网络、书籍等,资料类型可以是纸质或视频图片,搜集的方法和途径自由选择。(2)课上教学。1)课堂导入,以课题为切入点,列出一段描述“新文化运动”的语句。教师提问学生“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运动”是什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给它下个定义,教师总结。2)表说。在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填写一张知识表格,内含“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标志、代表人物、两大旗帜、意义等,以初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帮助学生自我检测,构建本课的知识框架。3)图说。学生在搜集资料时,一定会查阅许多杂志,如《青年杂志》《新青年》等。教师可提问:陈独秀创办杂志的目的何在?并要求学生用材料进行质证。4)轴说。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突破章节,树立时空观念,清晰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在历史坐标中的定位,并放到特定历史环境下体会它的发展历程。5)众说。这一环节要充分利用学生获取的史料,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用史料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质证,其他同学对史料的真实性进行讨论。在观点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

3.认真进行教学总结

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史料,师生、生生进行开放式讨论,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到“新文化运动”的价值,有利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落实。

三、基于实践教学经验,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对策

1.科学选择史料,树立实证意识

在选择史料时,应当注重史料的真实性、局限性、有效性。教师要对所展示的史料进行精密的考证,避免不太真实的史料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教师选择的史料要和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并充分利用史料的价值为教学提供帮助。由于史料的局限性,教师切勿用一条史料证明许多问题。

2.搜集整理史料,丰富历史储备

学生一开始搜集到的信息一定杂乱无章,相互之间缺少关联,需要进行整理。而学生搜集整理史料的过程,其本身就是对信息进行提炼、概述。因此,当学生厘清了事件过程、人物关系后,既能丰富自己的历史储备,又能产生一些独特的见解。

3.正确解读史料,探究史料价值

拥有了可靠的史料,最终的环节是正确解读,探究出其中的价值。教师要通过设置有效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一步步带领学生研究出史料中隐含的观点、立场、意图等,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设置的问题一定要体现史料价值,让学生有探究欲望。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引言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小见大,有助于探索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道路,但是这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和策划。但由于在现阶段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经常会出现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相混、将小组讨论直接等同于合作学习,甚至对学生进行全程“放手”管理,认为此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民主性等众多教学误区,因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核心素养是对一个社会性的人最全面的概括,是指一个人未来能独自面对生活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所有能力。主要包括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自主发展和自我约束,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三大方面。

(一)学科素养和人文情怀。学科素养自然是指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学科的掌握程度,是知识普及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环节,深化教育改革,必须使学生真正的从自然科学的学习中领悟到格物致知的理性思维和严谨踏实的学术精神,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在探究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人文情怀是我国教育现状最薄弱的一面,包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继承与发展,学生个人的道德素质和家庭教养以及学生的审美态度与情趣。

(二)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现阶段教育中出现的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欲望,在知识授予中处于被动状态。加上独生子女的社会环境,来自家庭对于学生的管束相对较少,自制力的培养应当从小事做起,教师必须负起责任。同时,学生的认知、经历有限,难以形成对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对自身的定位也会欠妥当,容易出现眼高手低,懒惰自私,很难对自己的人生尽心规划,细心筹谋,需要他人从旁引导。

(三)社会关注度与社会实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此观点脱离了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被现代社会淘汰掉的观点,但现实中还大量的存在。学生应当“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从实践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培养社会责任感与成就感。

二、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

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对初中生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效的塑造。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

(一)课程的调整与合并。一方面,简略课本中一些单调乏味、空洞的教条化内容,开发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引例鲜活生动的课题,赋予课本崭新的生命力。以兴趣为引导,使学生用单纯的信念去学习知识,而不是简单偏颇于学生的成绩。另一方面,加强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从国学中汲取仁义礼智信等美好的品德与修养。

(二)教师和家长的协调与沟通。初中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心理敏感脆弱,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关怀和疏导,尤其是家长和教师,必须做好协调工作,相互配合,与学生积极交流,关注其情感变化,理解宽容其过失,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心态沟通,如此才能达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三)社会各界的人文关怀。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全社会要重视人才的个人修养和品德,加大对道德败坏,屡教不改的青少年的处罚力度。

三、现阶段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

(一)教学与学习目标相混。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本身并不相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容易误将二者等同对待,直接从教学大纲或是教辅书中照搬其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导致预设目标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虽然制定出了具w明确的教学目标,但这仅仅是建立在其想要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基础之上制定而成的目标,并非真正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其依旧未能够通过学习历史与社会形成较好的核心素养。

(二)视小组讨论为合作学习。为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通常会选择使用小组讨论等方式,但小组讨论并不等同于合作学习。教师在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对学生小组讨论管理等方面均明显表现不足,许多教师为了能够方便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往往直接让学生与其前后左右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而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认知能力则常常千差万别,同时教师并未重视对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划分,因此经常导致只有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只是在小学讨论当中全程充当倾听者的角色,并未能够真正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因此也很难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过度重视课堂活跃度。在核心素养当中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在该方面的能力,教师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说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按照顺序依次发言,在看其活跃了课堂气氛之下,学生并未对讨论内容有着明确的认知,很多情况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只是各说各话,并不懂得如何在讨论过程中吸收他人的论点论据;而教师对于讨论时间也未能进行合理把控,学生未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问题的深化讨论,此种低质量的课堂氛围并不能够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其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受教材局限。历史与社会想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并具备相对较高的知识技能水平,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有意识地丰富和创新教学内容,在将其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的基础之上,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但事实上,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是老老实实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教学,就是过于重视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常常会在教学中加入大量的单科课程知识,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尤其是受到升学考试等影响,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当中,教师则更加倾向于将重点教学内容放置在帮助学生尽可能掌握最多的知识技、能方面,对于其创新意识、发散思维、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则稍显欠缺。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策略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习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良好的工作作风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使他们在与人交流中得到智慧和启发。以搜集相关学习资料为例,譬如说在八下《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借助互联网或是图书文献等搜集有关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方面的文字、图片、影音视频等各项相关资料。但为了避免学生只是简单地搜集资料,而未能对其进行细致浏览和深入分析,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等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要求每一个学习小组就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某一方面,如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等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筛选、分类,鼓励学生在小组之内进行任务分工,选出组长、记录员等,总结出秦始皇为何要统一的原因、具体的统一过程以及统一表现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在经过小组内部的整合之后再在教学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分享,由此可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基本掌握相关教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当中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而学生在积极提出自己看法与见解的同时也是激发其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知行合一。基于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综合性强,联系广泛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比如,学校组织游携手长征、徒步毅行的活动,教师随行可以讲解红军长征的时间、原因、艰难不易及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的遵义会议,学生经过此次行走,一定获益匪浅。实践活动的增多不是徒劳的,会使知行合一的思想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得他们拥有坚毅的性格和良好的行动力。

(三)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需要在有意识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重视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发散型思维,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以综合复习《八下历史人物》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设计评选“全球十大人物”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推选本小组的“十大人物”,并在纸上写出推选人物的具体成就,在全班进行分享。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当中对人物做出的贡献与成就、发挥出的作用等进行简要概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杰出人物身上具有哪些高贵品格,对你又有何启示,学生自己应当通过何种方式向优秀人物学习靠拢,在层层的深入和反思之下,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激发和活跃自身思维,在建立一种家国情怀之下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完成课程内容学习。

(四)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创新和互动,令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讲故事,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教学,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收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比如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实地探访活动,与战争中幸存的老人交流,最终以书面形式上交感想,体会战争带给人民的影响,从而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古今中外,历史不是孤立的,都有相通之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推演历史,将历史,地理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互相贯通。例如从古代的历史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如何指导当今社会的发展,古代各国文化的交流发展与当今中西思想的交融,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对如今网络文化的影响。

学生的知识面往往有限,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开阔眼界,锻炼文笔,进行课前演讲,使学生摒弃懦弱无为的思想,敢说,敢质疑,敢于承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使其未来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重点是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多方位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个人的力量是单薄,汇聚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一定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成为教育改革中的一大助力。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篇9

   的背景和内容,本文拟对此进行简要介绍和说明。

   一、教学大纲修改的背景

   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迅速推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国力竞争日益转变为人才竞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了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把目光投向教育,投向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上。历史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也融进了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历史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在课程理念上。强调历史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和发展性。强调本课程的宗旨不是培养历史学家,而是为培养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本课程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关注学生需要与体验,注重的是人文素质的培养;本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更注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观的形成。如英国颁布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点燃了学生心中对于英国和更广阔世界的好奇之火。学生思考历史怎样影响了现在,过去社会是什么样的,这些社会是怎样组织和运行国家政治的,什么信仰和文化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当他们这样做了后,学生就建立了关于历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年代结构。他们看到了人类经历的多样性,对他们作为个人和社会成员有了更多的理解。他们从历史中所学到的能够影响其个人选择、态度和价值认识。”

   在课程目标上,重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能力培养。强调课程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美国在1994年颁布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加拿大安大略省1998年颁布的课程标准则明确了在社会学习(1--6年级)、历史(7年级)、地理(8年级)中的态度培养要求,即“学生需要发展态度或者‘思维的习惯’,这对于学生在迅速发展的技术、经济、政治和社会变化而赋予特点的复杂社会中,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是十分必要的。这些态度或思维习惯包括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对个人、团体和全球社会文化的尊重、宽容和理解;对于环境的尊重和责任感;对于基本权利、特权和公民责任的理解和正确评价”。各国都把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如美国的纽约州将历史学习纳入社会学习范畴内,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能力培养的体系。首先,将能力“分为思维能和思维策略两个方面”。“思维技能包括收集、解释、组织、分析、评价和综合信息的能力。思维策略包含学生运用信息进行问题解决、做决定、探究和理性化的过程”。其次,细化思维技能和思维策略所包括的各个技能,并告诉学生应如何习得。如收集信息能力,第一步是确定信息的多样性;第二步是认识多种多样信息的优势和局限;第三步是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种类;第四步是分析信息;第五步是组织收集的信息。再次,给教师提出能力培养过程的建议。可谓是目标明确,操作性强。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统一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知识、技能和理解三个目标,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取得进步:对历史年代顺序的理解;对历史事件、人物和变化的了解和理解;历史阐释;历史探究;历史信息的组织与交流。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课程标准则强调探究和交流技能的重要性。在课程内容上,以时间为轴,采用主题形式选择学生成长所需的营养配餐,并以新颖、富有时代感的形式呈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不刻意追求知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如美国历史课程标准是以历史理解和思考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如加拿大安大略省7--8年级的历史分为6个主题,即“新法国”、“英属北美”、“冲突和变化”、“联邦”、“加拿大西部的发展”、“加拿大:一个正在变化的社会”。教材的主要设计类型为经验中心式、社会中心式和人本中心式。如德国历史教科书的习题从书本走向了生活,将课堂和社会实践相联系。有一道题目是:“在你的家乡调一下,大战结束时有何征兆?”类似题目还有“参观战争纪念碑,并在你的家乡城镇考察一下战争的痕迹”等等。有的还要求学生根据一张问卷表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一次调查,并分析讨论调查结果。教材的呈现形式也极具时代性。如加拿大的教材出现了文本、网络相结合和虚拟(网络)两种形式。在课程实施上,重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多元性的课程评价。强调只有在教师把课程计划作为自己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时,课程才开始实施,否则再好的课程设汁,也只是一张蓝图。如香港的《中学历史科课程纲要》(1997年)特设“教学指引”项目,列出提问、故事讲述、视听教材辅助教学、模拟游戏、讨论及辩论、单元设计、资料研习、访问、参观等9类常用而有实效的教学活动类型,供教师参考。英国国家中学历史课程提出了“为所有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机会”,并且提出了3个原则:安排适当的学习挑战;反映学生多样的学习需要;克服暂时的障碍,了解、评价个人和小组的学生。在课程评价上,强调评价的激励性和发展性功能,评价的指标和工具也更为合理。如美国最近出版了包括多种学科的《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标准指南》,在《社会学习评价指南》中明确提出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期望、历史学习的评价标准、历史和历史思维的成就指标。加拿大安大略省社会科课程标准在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方面提出了理解基本概念、探究与研究技能和利用地图与地球仪的技能、知识交流、概念与技能应用等4个评价指标。每个评价指标分为4个水平,并且现已成功地完成了第一轮l一8年级的课程学习评价。和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同步,我国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发展和进行改革。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首次构建了义务教育课程体系。1992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也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课程、教材、教学过程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小学应构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已成为继续深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后,既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如上海在总结第一轮课程改革的经验后,1999年又颁布了《面向2l世纪中小学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其中《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l0年)也同时颁布,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设想。北京市也于1999年制定并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有专家评论北京市的“标准”“体现了很多新鲜的观点和思想”,特别是把“思想教育”的提法用“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拓宽了其内涵。1997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中学课程纲要中国历史科》(中一至中三)在历史课程改革上提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新思路。1999年,以大纲的修改为始,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导航下,2l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

初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篇10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初中历史教学;渗透研究

众所周知,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诸多,包罗万象,历史悠久,作为一名中国人应具备一定文化自觉性,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确保现代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据此,初中教师应保持这一理念,引导学生理解并热爱传统历史文化、尊重历史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一颗敬畏的心。本文将分别从中华文化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对策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将中华优秀文化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同时也是中国历史的精神支撑。

(一)有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现阶段在历史教育改革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改革核心,可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生的家国情怀一旦树立起来,便能从情感、态度及观念等方面体现其对历史的理解与认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使学生的民族精神得以强化,引导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进行捍卫。值得注意的是,民族情感应与家国情怀相辅相成,只有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方能使学生理解家国情怀的意义。

(二)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的精神支撑初中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可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使学生学会谦虚、仁爱、不断进取与开拓,这些优秀品质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精神的支撑,教师可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浮躁的心境变得更加安宁,从而洗涤学生的心灵,确保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历史作为人文教学体系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教学进程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历史发展角度上对教学目标合理制定,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深入学习,使民族凝聚力以及自信力得到增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及思想品质均会发生变化,因此,教师需对学生合理引导,严格按照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并根据学生的发展过程对自身思考的重点及方向合理调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上述主要对初中历史教学中中华文化渗透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为确保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还应采取有效的渗透方法,通过师生共同品鉴与理解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知识实现师生共同交流、努力提升教师文化底蕴、延伸教材内容融入传统文化、组织历史课外实践渗透传统文化、对历史教学情境积极创设,详情如下:

(一)通过师生共同品鉴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回顾五千年历史,我们发现文化和图腾是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历史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古人的生活场景以及生活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着古人自己的个性思想,通过师生共同鉴赏便可理解文化背后的深厚内涵,例如《诗经》,在风、雅、颂这些作品均闪烁着民族的光芒,通过鉴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历史学习大有裨益。

(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知识,实现师生共同交流历史知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对相关知识进行挖掘,并向学生进行分享。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积极引导,挖掘诸多文化宝藏,对文化知识全面思考。例如:教师在对文字演变这一课进行讲授时,切忌照本宣科开展教学,而是对学生科学引导,对文字变化过程特点积极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举例对文字变化特点进行讲述。在古代教育家思想内容的学习中,通过阅读,学生可理解孔子的言论与思想,使其对文化存在敬畏之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对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掌握更多传统历史精髓。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将学生分为多个合作小组,通过这一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确保学生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

(三)努力提升教师文化底蕴教师素质涉及诸多方面,包括思想、性格、学识、情操等方面,为了确保初中历史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一方面教师应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同时有一定的道德修养素质,最后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情操及精神品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历史角度出发,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正视历史,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并对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是深邃的、丰富的,仅仅通过书本的学习无法包含全部,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对历史文化不断探寻,将其传授给学生,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在一起,以此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对教材内容不断延伸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尚未设置单独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也未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据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根据传统文化渗透特点以及教学要求,对授课体制进行科学制定,对相关内容详细讲解,充分挖掘教材外的内容,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本草纲目》这一书籍深入研究,对古人疾病诊断方法与西医间的差异进行区别,其次还应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融入中医文化,最后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制定有效的教学对策,对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间的融合策略予以调整。实际上,历史教材与中华传统文化本就属于同一领域的不同知识点,据此教师在知识讲述时,应确保知识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五)组织历史课外实践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目前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历史事件缺乏全面的理解,据此,教师应组织相关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传统文化。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历史资料收集能力以及信息提取能力得到提升,还能确保学生合作能力的形成。

(六)对历史教学情境积极创设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情境积极创设,使传统文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融入,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其中,通过图画、视频等资料对历史情境合理创设,使传统文化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其次,教师还应对第二课堂积极拓展,引导学生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对历史剧进行编排,确保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提升,对教学效果积极改善,为初中历史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通过以上对策的应用可确保初中历史教学的有序进行,使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历史课堂,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不断发扬,以此实现渗透的目的。

三、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情怀与人文素养,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将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感悟向学生进行传授,以历史教材为基础,并对历史素材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使学生历史文化感知能力得以丰富,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历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确保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志强.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J].天津教育,2020(2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