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十篇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十篇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8:49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篇1

案例一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国内广为流传的版本是,日本迫于美国压力签署“广场协议”,而“广场协议”后日元对美元汇率大幅升值,最终酿成资产价格泡沫,以致日本经济陷入长达20年的衰退。

其实,中国对日本的教训存有严重误读。日本主流经济学界对此有两种解释:一是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上半期的15年内,由于日本拒绝汇率升值,导致“广场协议”前日元对美元名义汇率存在严重低估;二是“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时,由于害怕对其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负面作用,日本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地产与股市泡沫的累积。

我们目前的做法实际上是重蹈日本覆辙。一是拒绝汇率调整;二是实施格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目前来看,中国很难避免在未来再度形成资产价格泡沫。

案例二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政府至少吸取了两大教训:一是资本项开放不能过快;二是来自发达国家或imF的援助靠不住,欲预防下一轮危机,须依靠本国积累外汇储备。

客观而言,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有两个教训中国并没有吸取借鉴。第一,如克鲁格曼所言,东亚奇迹之所以虚幻,在于其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而高投资率和高要素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不难持续。然而,中国消费率从1997年至今,下跌超过十个百分点,目前投资率接近50%。一旦国内外最终需求不能消化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企业低利润率与银行坏账问题就会爆发。

第二,东亚经济体过于依赖银行体系间接融资,导致过多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系统,金融脆弱性不断累积。中国商业银行之所以能经历几次大冲击,一是政府对银行进行财政补贴;二是存款利率被压制在低位,居民财富不断转移至银行与企业。2009年高达9.6万亿元的人民币信贷,恐怕又给两三年后新一轮不良贷款浪潮的爆发埋下伏笔。

案例三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针对此次危机教训,国际经济学界形成的共识包括:一是金融监管不力,导致金融创新泛滥,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被放大;二是美联储实施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房地产泡沫产生;三是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经验教训银行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9)09-04-05

2007年7月,美国房地产价格下跌引发的次贷危机迅速向全球蔓延,并最终发展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在危机爆发和升级的过程中,金融创新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在分析金融创新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产品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缺乏有效监管的过度金融创新是危机的重要诱因

(一)美国金融危机起因的解读

在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升级为全球金融危机并向经济危机演变的同时,经济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危机的起因进行了剖析。学者们的观点虽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乎经济模式、货币政策、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等几个方面。主流的观点认为,这场金融危机的内在根源是美国经济模式的弊端,直接原因是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过度金融创新,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失误则助推了这一危机的发生。

美国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根源所在。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本质上是一场经济危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1980年代末以来全球经济经历了15年-20年的高增长、低通胀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增长。但以纳斯达克市场狂泻为标志,美国经济在2001年3月已经出现了衰退的迹象。

推广“次级贷款”是美国政府缓解衰退的主要措施之一。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国已缺少有效的投资渠道来拉动经济发展。美国贸易长期赤字,出口已成为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长期的高消费政策已使得美国消费率高悬不下。于是,房地产成为美国国内投资的主要领域,以“次级贷款”刺激居民购买房地产,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政府刺激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但也因此埋下了危机的祸根。

“次级贷款”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资产型储蓄”为赤字经济条件下的投资提供储蓄支持。美国政府对“次贷”的支持,推动了金融资产价格不断上涨。“资产型储蓄”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经济增长,却催生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当货币政策紧缩时,市场信心丧失,房地产市场下泻,金融基础产品大规模违约,“资产型储蓄”机制难以为继,危机在所难免。

金融创新过度导致的衍生产品泛滥是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金融创新的目的在于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更好地满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金融机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如果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过度开展金融创新,必将集聚巨大的风险。历史上几乎所有金融危机的背后都有金融创新的影子。1636年的荷兰郁金香热、南海泡沫事件和密西西比泡沫三大危机都是由金融创新失控所引发的。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国脱离实体经济需要而过度泛滥的金融产品创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滥发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虽然次级贷款面临的道德风险远高于优级贷款,但由于美国政府对房地产业发展的支持,房价上涨的预期和利率过低带来的利润动机,使得房地产金融机构逐渐放松了抵押贷款的收入和信用标准,将其还款来源完全依赖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

二是为创新而创新、滥用资产证券化工具并夸大其信用评级。为降低次级贷款的风险,迅速回笼资金,次级贷款机构把次级贷款组成“资产池”,通过真实出售、破产隔离、信用增级等技术,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形成了“次级贷款(SB)mBSCDoCDS合成的CDo”的衍生金融产品发展路径。在此过程中,评级公司对这些创新产品过高的评级提高了其销售能力,进一步刺激贷款机构继续放贷,金融风险不断累积。

三是金融机构高杠杆化的资本运作。巨大的商业利益不仅推动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降低业务的风险门槛,而且在高杠杆比率下大规模投资于高风险的金融产品。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投资银行的杠杆率为50倍,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杠杆率则高达60倍以上,导致风险过度放大,严重影响了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货币政策失误和金融监管不足加速了金融泡沫的形成和破裂。在次贷危机发生前,美联储无视过去20多年货币政策的成功经验,背离了谨慎稳健的政策思路,放弃了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货币政策指导原则,自2001年以来连续14次降息,把基准利率设置在过低的水平上,造成了货币供应泛滥。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引发房价泡沫,助长了次贷产品的蔓延和风险的积累。2004年后货币政策的急剧转向,连续17次的加息引起房地产市场下跌,触发了次贷危机。

美国的金融监管当局则表现出明显的疏于监管的问题。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标志着美国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阶段,金融监管的理念从强调对风险的管理和规范,发展到放松监管。但是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未能紧跟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变革,从而出现了金融主体混业经营而监管机构分业监管的不对称情形。

由于各监管机构监管标准不同,监管领域的重叠和空白同时存在。随着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金融产品的界限日渐模糊,但每一监管者只关注局部的情况,难以掌握全局,风险监控无法全方位覆盖,因而难以做到对风险的防微杜渐,金融体系的问题因未得到有效控制而不断扩大或扩散。对场外金融市场和评级机构监管的缺位也放大了金融风险,给金融危机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综上所述,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蔓延是美国经济结构失衡、货币政策失误、金融监管不足和过度金融创新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过度的金融创新在金融危机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美国金融创新过度的经验教训

在对金融危机追根溯源的时候,金融创新往往成为千夫所指,被认为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元凶”。金融创新这一积极事物备受诟病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当激励和监管不足导致过度创新,放大了金融风险,并以一种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而这正是我国金融业在开展金融创新过程中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

不当的公司治理和薪酬激励放纵了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金融产品具有明显的准公共产品属性(semi-publicgoods),有较强的外部性,金融机构在获取产品交易所带来的全部收益的同时并不需要承担其所带来的全部风险。由于华尔街金融机构管理层与员工激励机制设计失当,在奖惩不对称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及其员工往往会为获取更多奖励而倾向于让外部承担过高的风险,包括运用过高的杠杆率、追求短期高回报和行为短期化等。

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分业监管体系所导致的监管不足也为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大开绿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实施后,美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迅速发展,但其金融监管体系仍基本停留在分业经营时期的状态,“政出多门”,且联邦和州两个层面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政策不尽相同,存在重复和遗漏。各监管当局比较迷信“市场纪律”,过于依赖详细的规则开展监管,而疏于抓源头、抓本质和抓趋势。在监管不足的背景下,投资银行为获取短期高回报而在场外市场发展极为复杂的多级衍生品,包括利用交易对手在这些复杂产品契约安排方面的无知而使其承担不对称的高风险和不利的交易条件,自己则从中获得比场内市场业务高出几倍的收益。

金融创新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违背了服务经济和充分揭示风险的原则。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贷基础产品违背了可偿还性原则,未建立在第一偿还来源之上。对于房地产类信贷产品而言,为有效控制风险、保证银行本息安全,应关注收入与房价这两个基本还款来源。但“次级贷款”完全依赖于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而放弃了收入这第一道防线。二是金融创新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忽略了基本面的风险,对有瑕疵的“原生产品”不停地进行分拆、组合、升级,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恶性循环,mBS、CDo、CDS等“衍生的衍生”产品爆炸式增长,导致风险过度累积和过度放大。

二、金融创新仍将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动力

如上所述,过度创新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金融创新的全盘否定。恰恰相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金融创新尚处在初级阶段,创新仍将是推动金融深化、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当然,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积极稳妥地推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一)从历史上看,创新是经济社会和金融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创新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过程决定了创新无止境,不能“因噎废食”。作为最先明确提出创新概念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指出,真正的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换言之,创新是为了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断解放生产力。只要人类社会在发展,创新就会延续。受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创新难免会偶尔偏离航道、遇到挫折,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创新。面对当前美国金融创新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我们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限制或停止金融创新、因噎废食,而应当深入分析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实践,更好地掌控创新这把“双刃剑”,不断丰富和深化金融创新。

从长期看,创新是各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金融创新是开发利用金融资源的工具和载体,是金融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一部世界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史。从货币的产生到金融衍生品的出现,每一次金融创新都推动了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跨越式发展。1960年代以来,为逃避金融监管、规避风险、提升收益,各国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特别是1970年代后,金融创新更加活跃,新市场、新机构、新工具不断涌现,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促进了各国经济金融发展。因此,金融危机并不能否认创新在金融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相反,危机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对创新风险性的认识,并使金融监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金融的发展。

我国的经验表明,锐意创新是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金融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靠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作为其原动力的。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最突出标志是与时俱进。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就是一个创新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创新是改革开放的“应有之义”。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与西方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不尽合理,金融业的开放和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金融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西方国家金融创新的困局,我们仍应继续解放思想,以理念和制度的创新推动金融产品创新迈上新台阶,促进金融业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仍旧不足,需要大力推进

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水平仍然偏低。经过近年来的市场化改革,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意识在我国各家商业银行逐步扎根。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仍存在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商业银行发展以及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一是金融创新层次较低,业务创新主要局限于对传统银行业务的补充和更新。二是传统的财务会计对金融创新的成本效益无法十分准确地核算。三是创新的内部管理不够完善,金融创新的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推进金融创新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的需要。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面临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大任务。在短期内,我国必须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严峻挑战。这需要切实扩大消费、带动私人投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和支持外贸结构升级。而无论上述哪个方面,都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效支持。只有积极实施金融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赋予金融业的重大使命。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加强金融创新也是商业银行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需要。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利差收窄、金融脱媒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已经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而金融创新则在应对挑战方面可以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可以通过金融创新,有效把握危机中的一些发展机遇,如小企业融资、消费信贷等。

我国商业银行深入开展金融创新的风险基本可控。目前,我国银行、证券、保险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发展模式,监管分工比较明确,这有利于加强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随着股份制改造的完成,商业银行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内部经营管理体系。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杠杆率还很低,人民银行的《2008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作为杠杆化率重要指标的商业银行平均贷存比约65%(美国该比例接近100%),为1994年以来最低点。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积极稳妥地开展金融创新的风险是完全可控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西方的经验和教训,优化自身的金融创新活动

一是始终坚持在稳健经营原则下进行金融创新活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稳健经营的理念。银行坚持稳健经营,就是要把安全性和流动性作为各项活动的首要考量,对盈利性的追求必须以安全性和流动性得到保证为基本条件。否则,对盈利性的过度追逐可能置商业银行于危险之中,美国商业银行在次贷及其衍生品发展中的实践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推动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稳健经营的理念,突出安全性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创新工作。

二是不断优化金融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高效合规创新的关键制度因素之一。在推进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吸取华尔街不对称激励以及缺少有效约束的教训,优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兼顾短期与长期、风险与收益、规模与结构,避免盲目性、短期化、不顾风险和片面追求规模的金融创新行为。

三是全面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推动全方位创新不仅需要有积极的创新意识,而且要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建立在对经济金融运行规律的认知、对市场需求和客户特质的把握以及对创新的风险、成本、收益综合权衡的基础上。这要求商业银行立足于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在吸取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掌握经济金融运行的基本规律,辩证分析金融创新的收益、风险和成本及其管理问题,改善成本核算机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客户分析能力,全面提高金融创新的专业水平。

四是以金融机构经营体系的创新推动其业务产品创新。虽然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西方一些综合型金融机构遭受了重大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综合经营模式本身被彻底否定。通过综合化经营发挥协同效应、分散经营风险、提升竞争能力,依然是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大中型金融机构的较好选择。我国金融机构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以金融机构经营体系的创新为契机,推动产品业务创新的高效发展。

五是实施协调性、差异化的创新监管,推动创新能力强的机构先行先试。科学高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创新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建议各监管部门继续紧跟我国国民经济和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不断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在业务产品创新问题上的联络沟通,促进金融创新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对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实施差异化监管,鼓励创新能力强、风险管控好的金融机构在业务产品创新上先行先试。

三、交通银行推进产品服务创新工作的新探索

近年来,交通银行在深化股份制改革的同时,围绕如何改进产品服务创新工作,在创新的价值导向、体制机制、风险管理、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后一个时期,交通银行将认真借鉴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做好产品服务创新工作,高效满足客户需求、支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彰显创新的服务功能

今后一个时期,我行金融创新的重点包括:第一,积极响应中央号召,认真落实监管部门要求,以经营模式和产品服务的创新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三农”、节能环保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第二,服务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提高核心竞争能力。配合上海市加强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业务体系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安排,积极开展债市交易、基金管理、理财产品、衍生产品、私人银行、并购贷款、托管清算、人民币国际结算、离岸金融、航运金融、综合经营等方面的创新,着力提升金融创新能力,打造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公众持股银行集团。第三,作为上海世博会商业银行全球合作伙伴,我行将继续以世博金融服务为抓手,创新服务体系、服务规范、服务标准和金融产品,兑现我行对上海世博会作出的“创新的金融服务、和谐的城市生活”的承诺。

(二)不断完善机制流程,构建高效的创新制度保障

完善的体制机制和运作流程是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高效创新的制度保障。近年来,我行按照“总体规划、条线主导、技术支撑、资源保障”的原则,初步理顺了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了创新的运作流程。今后一个时期,我行将围绕“走国际化、综合化,建设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一流公众持股银行集团”的战略目标,继续完善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专业化管理、协同化运作的创新体制机制。继续完善创新流程,激发全行创新活力,完善创新应用的管理体系和后评估体系。

(三)切实加强风险管理,强调规范开展创新

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开展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时刻不忘风险管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创新的过程中,应当切实加强风险防控,提高创新的规范程度。在加强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方面,我行一是把创新风险的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新产品新业务开发过程中,条线管理部门逐项评估信用、市场、操作和合规风险。风险管理部则对上述结果做出独立评估,并确保业务部门已制定适当的风险政策、程序和管控措施。二是按照“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不断完善客户评估机制,在充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投资预期、风险偏好和风险认知等情况的基础上,客观评估客户的投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尽责地开展金融创新。三是做好新业务新产品的客户服务和投诉处理工作。通过改善和优化it支持系统,及时更新产品信息。结合“神秘人”抽查活动,监督和跟踪客户经理执行效果。定期组织客户交流活动。及时跟踪客户投诉情况。四是完善金融创新的绩效评价体系,继续对经济利润等导向性指标进行考核,加强对客户结构的考核,避免不顾风险的短期化创新行为,引导经营机构开展理性创新和长效创新。五是坚持稳健创新的风险文化,在开展新产品新业务创新时,认真审视市场环境,注重风险、收益的匹配,不盲目追求和承诺过高的收益水平。

(四)实施人才兴行战略,为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抓住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才“回流”的时机,重点吸纳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的高级创新专业人才。二是抓紧培养市场营销、产品设计、资金交易、风险管理和信息技术等各类紧缺创新人才。三是按照“适人适岗”原则,促进内部人员良性流动,使得适合从事产品创新的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四是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培训,搞好与汇丰银行的合作培训工作,基础培训、重点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持续提升创新人才的专业能力。五是完善产品业务创新的激励机制,对产品经理族群采用针对性的考核体系,对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实施专项奖励,充分调动开展业务创新的积极性。

(五)有机融合it与创新,夯实创新的技术基础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243-02

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以各种形式走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业务。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对外贸人才需求量不断上升。同时,新形势对国际经贸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实际应用型人才。而国际金融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国际金融理论能为将来从事国际贸易宏观管理者提供认识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形势、未来金融经济走势及对国际贸易管理的影响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国际金融实务能为将来从事外贸进出口报价核算业务、外贸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防范及投融资安排提供业务上的指导。同时国际金融也是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业务员及全国外销员等职业资格考试的指定内容。所以,国际金融教学目标应由以往的单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转变。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变革。

1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精选案例教学

国际金融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平时生活中较难接触到,因此学生很难理解。将国际金融的原理与当前国际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加大案例教学的比例,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开展分析与讨论,既能够使学生直观、真实地理解有关国际金融理论,又能够培养学生用理论观察政策,用政策验证理论的思维习惯。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述汇率的决定与变动一节时,可以就著名的“广场协议”,谈谈日元被迫升值后对日本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从而引发学生对当今人民币该不该升值,如何升值及升值后会对我国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的思考与讨论;在讲解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时,可引入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案例。分析这三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有什么不同,针对根源探讨如何防范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在讲汇率制度选择时,可分析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背景、成效及后续改革的方向;在讲离岸金融市场时,可引入人民币nDF交易的案例。这些案例有的可以由教师课堂讲解,有的可以让学生成立案例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对案例教学不仅开拓学生思路,在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提高,使其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

2遵循行动导向原则,引入情景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就是通过对各种真实金融交易环境的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增加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目前,许多财经类网站提供免费的模拟交易账户,学生在这些专业网站注册后,就能够运用真实的市场交易环境和行情,以模拟账户体验各种金融交易。如在讲授外汇交易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像美国嘉盛集团提供的模拟外汇交易平台。条件许可的学校可以成立金融教学综合模拟实验室,引进或开发金融教学系统。如外汇交易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就是一套可以模拟全球金融市场的实验系统,采用宽带网接收实时的全球同步的24小时外汇行情,进行外汇实盘模拟交易和外汇虚盘模拟交易,最终计算盈亏情况。模拟交易的基本程序如图1,一是针对教学目的,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介绍,设计实训方案(见表1)。二是呈现情境,学生角色扮演动态模拟,教师给予操作指导。三是学生完成操作报告。四是教师总结归纳,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实训内容实训要求

实训一外汇交易的商品――外汇掌握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主要货币名称与代码缩写;了解外汇交易账户和交易头寸的定义。

实训二:外汇交易中价格――汇率看懂报价行的报价;计算汇率报价差的基本点。

实训三:实盘外汇交易熟悉实盘外汇交易账户的开设程序;进行实盘外汇交易的实务操作,平仓并分析盈亏。

实训四:虚盘外汇交易熟悉虚盘外汇交易账户的开设程序;进行虚盘外汇交易的实务操作,平仓并分析盈亏。

以仿真、务实为特色的外汇模拟交易所带来的“实战”体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操盘能力,亲身体会外汇投资的风险。使其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很快适应环境,有效缩短理论与现实的距离。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社会实践教学

近几年来,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率持续走低,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很多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内容安排等不符合企业的要求所致。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市场需要之间的脱钩已成为阻碍大学生就业的瓶颈问题。国际金融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般的国际金融业务操作程序,如外汇交易实践操作、外汇风险管理、贸易融资业务的运用等。参加社会实践是加强学生对相关实务性强的课程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实际应用和具体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社会实践的形式可以多元化,例如和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有经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这些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带领学生到有关金融机构、企业开展参观、经济调研等。例如在讲授金融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之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期货经纪公司实地参观和模拟,同学们可以亲临其境,非常直观地了解到期货交易的运作过程和分析方法,书本上的一些抽象概念和理论都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技能。在参观和模拟金融期货交易的过程中,公司投资顾问和业务经理们的指点,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达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在讲授外汇风险管理措施时,可深入外贸企业了解这些措施在实际运用的效果及局限性。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也可“请进来”,聘请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有丰富经验的主管领导和校友,对相关的业务环节进行专题讲授。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可以弥补任课教师理论功底见长、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4提高市场适应性,大力推广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适应了金融信息化的市场要求,它的突出优点在于教学容量大、方式灵、信息快捷、模拟生动。一方面,多媒体网络教学引入使现代直观教学法可以通过图文并茂、声形并兼的方式来介绍国际金融知识,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直观性,加大授课的信息量。另一方面,通过向学生推荐有关国际金融方面的网站,使学生可以更及时、全面地了解国际金融信息和国内外金融理论的发展动态。如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人民币汇率、我国的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债等历史数据和最新数据,还可以提供我国外汇管理方面的最新政策动态。中国银行网站则能够反映有关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实务知识。除此之外,将教案、习题、案例资料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陆学习,并利用网站论坛、博客等,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真正实现教学互动。

5顺应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要求,灵活开展双语教学

国际金融是与开放经济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国际金融》课程必须利用双语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阅读有关国际金融的英文文献,也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工作奠定一定的英语基础,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英语从事涉外经济活动的能力。但《国际金融》课程的双语教学必须灵活,双语教学中中英文授课的比重要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而定,要根据课程内容的难度而定。否则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过分注重英语语言本身,而忽略了对基本原理和理论的深入理解,对双语课程内容的掌握过于浅显,不利于后续专业课的跟进。

上述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但就笔者的教学工作体会以及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反馈意见看,教学还是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积极效果。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对现实金融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得到锻炼,描述和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包括基本外贸业务能力、组织活动能力、调研分析能力也有所提升。当然,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金融将会出现更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在总结和完善上述教学改革方法之外,还要不断推陈出新,需要探索出新的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2007,(6):91-92.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篇4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方法;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基于实训平台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批准号:2012JGB130)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7-019-2

随着中国-东盟战略化地位的凸显、东盟区域化金融合作不断加深,各经济部门需要大量熟悉国际金融实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经济类大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国际金融的内容既深刻又丰富,同时又要求不断地与国际现实环境更新俱进,这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挑战。而面向东盟的国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应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突出和重视实践与知识的有机结合,将记忆与理解、学识与能力、理论与现实完美融合。因此,如何在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中不断注重实践环节的强化,达到提高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面向东盟国际金融课程特点

面向东盟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与一般性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相比,既有共同的属性,又有自身特色和鲜明的个性。面向东盟的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有如下特点:

(一)着眼国际金融,结合区域金融

随着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加强,中国-东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向东盟的国际金融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要熟悉和了解与整个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与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外,还需与东盟区域的经济金融发展相适应,紧贴国际和东盟区域经济金融趋势,以培养立足于东盟的实践人才为导向。

(二)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国际金融与其他课程相比,本身更加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其中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外汇储备、外汇交易、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货币危机理论等,此部分教学注重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对理论形成机制的分析。实践性部分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的实践,能够使用基础理论来深入剖析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国际金融问题,由此明晰一国或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辨别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趋势,并正确理解其变动对我们日常经济生活的冲击和影响;二是微观层面的实践,学会理解和运用外汇即期、远期、掉期、套汇与套利、外汇期货、互换交易等外汇交易工具,达到外汇风险管理和外汇投资的效果,为学生在经济金融部门做操作型和实践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富有时代性,重在顺势而为

东盟地区的金融相对比较落后,金融深度和广度较低,虽然东盟地区金融底子薄,但是东盟区域金融的发展大有可为,并且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能够掌握和运用国际金融问题的人才。从巴林银行倒闭,到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整个国际金融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到2007年越南金融危机,东盟地区金融环境也已时过境迁。每一次重大国际金融事件,都标志着旧时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不仅为我们提供时代鲜明的案例,也在不断地修正和补充已有的金融理论。因此,国际金融的教学也应富有时代特征,顺应历史潮流。

(四)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既然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瞬息万变,如何运用创新的思维衍生新金融工具以有效地规避外汇风险和损失,如何在促进资本项目稳步开放下维护外汇汇率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如何促进东盟各国金融关系的协调发展,是个人、企业、国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关乎到个人的日常经济生活、关乎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关乎到国家的经济金融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拥有创新性的思维,创新性的思维从课堂教学做起。

二、面向东盟国际金融课程存在的缺陷

(一)教学模式上已有转变,但整体改观不大

尽管目前基本上都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模式可以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但是大部分国际金融教学没有克服传统教学方式单一的缺点,仍然是教师一言堂、“照屏选科”,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较少。同时教师的实践教学理念不深入,课程安排上依然以教师讲解为主,普遍缺乏模拟实训教学,导致学生对国际金融的外汇远期、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知识的理解仍停留在抽象层面,很难有感性认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另外,虽然有些教师有实践教学理念,但由于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教师对实务展示、案例教学等教学设施的需要,无法进行分组讨论和师生实训互动,也无形中打击了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素质影响教学效果

国际金融本身知识比较抽象,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需要把抽象知识具体化,才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和更进一步理解,这既需要大量的教学案例和实训设备,又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在证券、银行等金融部门工作的实践经验,特别是面向东盟的国际金融教学,还要求教师对东盟各国的金融政策和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但是恰恰绝大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在金融机构或者企业金融部门工作的实践经验,大量的年轻教师都是从研究型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进行教学工作,加之又没有实训教学环节的训练,致使教师自身实践操作较弱,更难言指导学生进行实训。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

伴随高校对实践运用的重视,绝大部分高校有针对性地与企业签约、建设相应的专业实习和实训基地,但受制于人、财、物等企业资源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实训基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况且面向东盟的人才培养大多集中在广西、云南两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企业资源有限的地方,寻找对接企业的难度更大、各方面资源更为有限,现有的实训设施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实训操作机会,难以满足面向东盟的人才培养。

三、面向东盟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改革

面向东盟国际金融教学由于自身鲜明的特征,以及教学资源的严重稀缺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实践方法。

(一)拓展一切模拟教学渠道

国际金融的强实践性和运用性,决定了实践教学在这门课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对于有条件的高校来说,可以充分利用金融实验室,借助诸如国泰安等金融系统,模拟真实的金融交易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掌握外汇交易操作和流程,娴熟地运用外汇投资策略和外汇风险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当然,由于建设金融实验室的费用昂贵,对于没有条件和能力建设金融实验室的高校来说,充分运用各财经网站的免费模拟交易,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不少专业的财经网站为了吸引浏览用户和提高知名度,均开设了免费的外汇模拟交易软件,如嘉瑞基外汇之星、腾讯财经的外汇模拟交易软件。只要登陆网站注册,便可进行模拟操作,不仅节约成本,而且非常简便快捷。

(二)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

由于国际金融知识较为抽象,为了增加上课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加入视频、案例。国际金融较强的实用性,决定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身边关于国际金融的案例和视频也非常易于寻找,授课中适当地加入视频,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国际金融瞬息万变,我们的教材知识相对固定和有限,又难免有滞后性,所以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丰富资源,补充书本的不足。如对于各国最新的金融政策,可查看各国央行的网站;对于各国外汇的走势,可以浏览东方财富、第一财经等专业财经网站;对于国际上的重大金融新闻或者外汇的评论,可以查看金融时报、彭博社等网站;对于熟悉外汇衍生金融工具,可浏览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网站等。

(三)校外实训基地教学

社会是最好的实践老师,学生毕业最终要回归社会,被社会选择,因此到社会企业中参加社会实践无疑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最佳场地。高校应积极地联系涉及到金融知识的相关单位,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签约合作,建设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让流于形式的校企合作发挥真正的用武之地。只有让学生在社会单位进行认识实践,掌握实际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等,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才能为培养面向东盟的人才尽快进入角色定位阶段。

(四)用人单位专家讲授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篇5

关键词:金融危机 阶段 应对措施 启示

一、引言

当前,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被《纽约时报》称为“末日博士”(Dr.Doom)的纽约大学教授罗比尼(nourielRoubini)早在2006年国际货币基金会议上,就预言房市将拖垮经济,重创不动产抵押的金融业,并随之引发惨重骨牌效应。当时极具争议的观点如今已成不争的事实,昔日“居者有其屋”的美梦现在却成为美国经济噩梦的“温床”。罗比尼称,产生灾难性金融和经济后果的可能日益加大,即恶性循环。经济衰退导致金融亏损更为严重,反过来,不断加剧的大规模金融亏损和金融危机更令经济衰退雪上加霜。三个原因可以说明这次经济衰退的严重性:其一,美国遭遇有史以来最惨重的房地产价格下跌,跌幅最终可达20%到30%;其二,因为信贷泡沫已从房贷扩散到其他领域,再加以不计后果的金融创新和证券化,目前持续的信贷危机最终将演变成信贷紧缩;其三,美国家庭消费数额已经超过GDp的70%以上,如果将其所有债务包括抵押贷款以及其他形式的债务累加,其实际数量远远超出他们应该消费数量;由于房价跌落以及严重的信贷紧缩,一段时期内个人消费将会出现大幅萎缩。罗比尼预测,2008年经济衰退将持续12至18个月。

二、当前美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

美国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国家现在正面临着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尽管美国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救市措施,但短期内仍无法逆转目前危急的金融局面,美国经济终将步入下行期。2008年11月25日的报告显示,美国经济在第三季度紧缩了0.5%,超过之前预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美国银行损失可能高达10,000亿美元,更有一些专家称该数字会高达20,000亿美元。随着金融危机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金融问题也在不断升级,美国政府动用准备金及其他手段保护着处在风暴中心的金融体系。从去年3月11日美联储宣布一揽子援救计划向银行和投资公司提供2,000亿美元贷款,11月23日向花旗集团(Citigroupinc.)再次注入200亿美元的资金,美国政府为遏制金融危机所投入的资金数额一路飙升,目前已经达60,000亿美元。这些数据反映出美国政府在应对持续扩大的金融危机漩涡所承担的巨大负债。

西北大学金融学教授、摩根大通银行前执行董事斯道维尔(DavidStowell)认为,鉴于拯救资金的有限性,应该将资金主要投入到金融行业。美国总统布什说,美国经济会从目前的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经济恢复的第一步就是要保护美国的金融系统。11月25日,联储委和财政部宣布金额为8,000亿美元的贷款计划用以解冻信贷市场。其中,2,000亿美元用于汽车贷款、学生贷款、信用卡欠款以及其他小型企业贷款,6,000亿美元用于购买房贷相关机构发行或担保的债务。同时,联储官员称,将要根据需要印刷美元以恢复处于瘫痪中的美国金融体系,减缓由于次贷损失引起的波及到经济方方面面的震动。美联储已经进入到支撑经济的一个新的激进的阶段,分为两个目标,即降低金融市场的恐慌和骚动以及支撑因信贷枯竭遭受重创的经济。针对第一个目标,美联储向银行以及华尔街的公司扩大贷款计划,组织援救面临倒闭的公司。针对第二个目标,则主要依赖于传统工具,即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即金融机构间隔夜贷款的利率),降低银行间拆借利率。

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表示,美国目前的经济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生产和消费的减少使美国金融市场问题更趋严重。美国金融风暴重创华尔街,意味着对华尔街上的家庭和企业而言要“勒紧裤带过日子”。他认为,经济的全面恢复不会立刻发生,在经济出现好转之前,经济情况还可能会继续恶化。在11月24日芝加哥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说:“面对处于危机中的经济,我们不能犹豫、不能耽搁。”他提出“代价高昂”的经济刺激方案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同时希望能够为美国经济今后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该计划也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可能会持续几年的时间。在这个经济刺激方案中,他将优先考虑创造250万就业机会,投资道路、桥梁、学校以及洁净能源项目。

针对当前金融危机,美国前财政部长、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summers)(他已由奥巴马正式提名出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提出了应对目前金融危机的建议。他指出,既往金融危机中总结出许多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当应对重大金融危机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可以在反应过度方面犯错。他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市场过度反应就意味着政府应对政策和措施也应过度反应,过度反应导致的错误要比反应不足导致的错误容易纠正。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提醒我们,既然市场表现出过度反应,政策措施也要过度反应,而且还要采取坚决果断的行动。

第二,可信度至关重要。抵制住做出乐观的预测的行为而不是依靠采取措施行动。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为了树立信心,总会有不断的诱惑,试图通过言辞而非行动注入信心,忽略了人民最为关心的问题。

第三,结束危机归根到底就是恢复公众信任和公众信心。

第四,信任的恢复需要时日,切忌期望立竿见影。

第五,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密不可分。

第六,这次危机蕴藏着巨大的机遇,而且历史已证明历次金融危机结束之后都会带来绝好的机会。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篇6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同时引发了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从此长达十年的经济低迷使日本经历了漫长的冬天。在这期间,消费不振,通货紧缩,民间投资停滞,失业率持续走高。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长期实行零利率政策,但收效甚微。

为恢复和刺激经济复苏,在尝试过各种经济的和政府的手段均不奏效之后,日本政府着手从解决中小企业就业和融资难问题切入。从2001年始,日本政府组织调查中小企业持续高失业的真正原因,2003年更是组织了全国性规模的大型调查。对全国中小企业发出10万件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出人意料:并非是企业用工需求低下,而是用人需求和人才供给的严重脱节造成了失业率不断走高。例如,2002年日本的失业率为5.4%,其中由于人才供给不对称引起的失业率为4.1%,占整个失业率的75%。究其原因是由于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首先缩减培训经费的投入,2002年全国企业的内部培训支出和1980年代的高投入期相比减少1000亿日元(约合70亿人民币)。而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由于生活压力,可用在个人能力增长的支出比例更是少得可怜。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为应对经济危机,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高级技能型人才。2003年的调查显示,中小企业所需要的特殊人才主要集中在年轻创业型人才,企业整编和企业改组的操作型人才,企业提升经营能力人才(含企业型金融人才),重点成长型行业的科技人才等四大领域。

日本政府通过2003年的大型调查还显示,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然成为遏制经济和高失业率的核心问题,但融资难的本质并非是金融本身,真正的原因是企业和金融企业的相关人才不足。例如,1998年,伴随着金融危机和泡沫经济的破灭,单纯依靠不动产担保就可以很容易获得贷款的日子已经难以维持。中小企业的贷款难、融资难成为当时日本经济复苏的瓶颈。作为金融企业,面对如此窘境也是一筹莫展。一方面是来自于政府干预和形势的逼迫,从社会责任的角度需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但另一方面,同样是作为社会责任,金融企业必须对储户负责,保证信贷资金安全。所以说中小企业融资似乎是一个难解的局。按照西方金融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应对危机所出台的措施就是将融资的基础建立在企业价值基础之上的,同时,解决资金的手段也从单纯的间接融资发展为投融资、债券流动化、证券化等多种方式和手段。人们正努力谋求多样化、组合式解决资金的全新金融手法。但是如果要想使这一新的金融方法达到其预想效果,关键的关键是借贷双方都要有相应的人才。所以培养精通企业金融和企业财务的人才既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应急之举,也是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长久之计。

根据上述调查,日本内阁于2003年决定,在2002年度的追加预算案中,增加人才培养投资预算89亿日元。与民间教育机构结合力图通过三年时间,培养出100万高级技能型人才,借此带动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就业和融资难问题。

自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间,日本政府在这项庞大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共投资接近300亿日元。其中企业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共投入资金8.7亿日元,开发了J-CFo(日本企业财务总监),K-CFo(中小企业战略财务),K-CFa(金融企业战略财务咨询顾问)等专业资格证书式培训项目,培养企业和金融企业相关人员,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和顾问式营销能力,缩小银行投放信用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疏通融资渠道。

集中人才培养计划已经成为日本中小企业和金融企业最为重要的高端培训项目。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的再生和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和融资难问题,为就业铺平了道路。此后,日本政府进一步完善该项制度,使其常态化,成为日本解决金融危机和就业危机的重要手段。

面对本轮金融危机,日本政府再度提出增加预算,加速培养具有研究生水平的专门职业会计金融高端人才,以应对解决本次金融海啸带来的新型人才不足问题。

当前,我国政府为应对危机,挽救经济,出台了系列性的政策和方法。但这些都不过是治标的权益之计罢了。试想,政府可以永远发放购物券吗?亏损直补会有几次?即便有,长此以往带来的是更加剧烈的经济震荡。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显示,政府经济优于市场经济。那么根本的问题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体制,提高中小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笔者于近日对某沿海城市的简单调查中得知,目前我国沿海中小企业的现状和问题是:认识不到自己存在财务战略问题出在哪里的企业占50%以上,另外还有30%的企业尽管已经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但束手无策。其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人才匮乏。另一方面贷款难始终困扰着中小企业,分析其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障碍就是在把握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时,缺少必要的财务信息。比如,在整个申请贷款的企业中61.7%的问题集中在企业财务信息不足上,同样的比例还表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缺乏可信任度。

所有这些问题表明,企业在财务金融方面的软能力不足,中小企业的金融机能不健全。

为了恢复中小企业的金融机能,就必须开发一套提升金融机构和企业所需人才的实战能力的教育课程。据以培养中小企业中的核心管理人才、金融企业中的顾问式综合营销人才和社会第三方企业战略服务人才等。通过提升企业的软能力,来彻底解决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为中小企业变革、个人创业和企业与地域性金融机构的有机融合铺平道路。

参照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这套课程的目标是,使相关的金融和财务人员提升企业战略财务知识水平。根据企业现状,借助适当的金融手段(企业结构改组、金融资产合理化整合、资产证券化方案等),适时改变企业不适合市场变化的恶质化结构,提升企业实际价值,从而提高企业评级,达到效率融资的最终目的。

课程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

(1)基础部分。这部分内容重点是要夯实基础财务和战略财务的理论功底,通过对企业基础财务状况的理解,增加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2)解决能力部分。培养企业的财务核心人员和金融企业法人客户经理,使其能够准确把握企业的战略财务状况,正确认识现存课题并对其提出整体的解决方案,并通过实施整体方案改变企业现状以应对环境变化。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篇7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金融职业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273-02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相关农村金融做保证,对民族地区金融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就具有较现实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位于阿坝藏羌自治区的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相关金融专业学生课程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发展民族地区金融职业教育改革建设性意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处于藏羌民族地区高校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保险实务专业和数学系会计电算化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为本文提供调查问卷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使得问题的设置更符合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实际。

2.问卷调查法:发放学生问卷100份,回收98份,有效回收率98%。

3.访谈法:对部分专业较好的学生以及其指导老师,通过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关金融发展和改革的问题进行访谈,了解到相关的一些信息,为研究、分析数据做服务。

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的问卷进行分类,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分析结果

1.相关金融专业课程开设不足。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保险实务专业和数学系会计电算化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在校学生开设相关金融的课程有管理学原理、金融实务、财务与金融、货币银行学、会计学基础、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等,但与金融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金融学概论、投资项目评估、金融工程、银行会计、投资银行学、金融审计、金融统计、国际贸易原理、国际金融、计量经济学、数理金融学等相比,专业课程开设严重不足。问卷中认为开课与金融专业开课不足的比例高达96%,认为课程较多的比例为2%。

2.金融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够。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保险实务专业和数学系会计电算化专业开设的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不够,比如管理系保险实务专业除了大一有经济数学涉及到数学知识之外,其他课程较少的涉及到,甚至连国际金融都没有涉及到;而数学系会计电算化专业也没有涉及到国际会计、管理学等相关课程。随着科学的发展,面对金融全球化、网络化、技术化的趋势,金融专业教学必须做到与法学、数学、管理、外语、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再生能力,也符合金融学科的发展需要。

3.教学形式缺乏多样化。问卷中认为教师课堂无趣无味的占53%,一般的占32%,生动的占12%。导致无趣的原因学生大部分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方式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兴趣,学后知识又掌握的不牢固。生动的教师讲课一是借助了现代技术,课件制作精美,加大课堂信息量的传输,吸引同学兴趣;二是知识较渊博,并给学生提供相关案例讨论,用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和激发兴趣;三是利用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借助实验室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目的兴趣。

4.金融教学团队建设缓慢,相关金融实训基地缺乏。问卷中学生认为金融教学团队的个数为零。到目前为止,阿坝师专虽有相关金融方面的专业,但没有相关金融的教学科研团队。由于阿坝师专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其地区相关金融服务比较欠缺,学生没有相关金融实训基地,理论无法应用于实践。

三、总结与建议

根据教高[2014]1号文件《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的要求,高职院校的金融教育改革也应该顺时发展,一大批金融职业院校或高等专科学校设置的金融专业于雨后春笋般遍布中国大地,为继续深化金融职业教育改革和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金融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以人才培养为终极目标,提高金融人才国际竞争力。近年来,许多高校对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但高职院校对于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的区分依然不够清晰,无法顺势适应现实金融人才的需要。金融业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之后,中国金融人才培养面临新问题,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成为金融职业教育改革最主要的核心点。从现实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标准为核心,构建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努力培养一大批实用型人才,提高金融人才国际竞争力。

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去培养单一的专门人才向培养适应能力更强的复合型人才转变;从为封闭的国内经济金融部门服务向为开放的国际经济金融部门培养人才转变;从单一的为金融机构培养人才向为政府金融机构公司企业科研院校等在内的整个市场培养人才转变;从培养单一层次金融人才向培养更多的大众化人才和高质量的精英人才并重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转变。通过对金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了解经济运行规律和较强双语能力,能够在国内外金融机构从事各种金融业务和金融管理工作能力转变。

2.以专业课程为教育载体,提高金融人才综合素质。在金融课程的设计上应结合现实需求和国外的实践经验,突出现实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的新兴学科,如投资学、理财学信托与租赁投资基金学金融中介学;设立反映金融网络化方面的网络金融学金融信息学金融数据库;增设有利于培养能直面国际竞争,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市场学等等课程。同时着力于加强金融学与数学、法学、外语、管理学和网络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增补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具有前瞻性的课题。

金融专业课程设计由原来的轻理论向重能力转化,从原来的轻课堂向重实训转化,从原来的轻灌输向重参与转化。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增加师生间的共鸣,既可以教学相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教学团队为教学平台,提升金融人才培养质量。高等院校教学团队建设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联合推行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有效组织形式。2009年国家教学团队305个中,其中有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郭福春教授《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教师从来源单一,实践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不足逐渐向顶岗实践和科研项目并重,产教结合提高教师技术实践能力或聘请有丰富经验的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形成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上的“双师”素质转变;从金融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素质不高向加强教师岗前培训和定期教学研讨,学历提升与短期培训并重,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推动教育教育能力持续提高转化。进而可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

4.以实训基地为教育范例,提高金融人才实践能力。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办学特色,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需要高技能型人才,职教毕业生需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才能有就业的竞争力。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建立高效运行的实训教学体系作为培养人才的保障。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高校要争取创造条件,和金融类机构积极合作,加强企业和学校的沟通。管理体制从校内实训基地向校外实训基地扩展,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校内“金融综合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与管理模式从学校自己筹集资金、管理实训基地向引入企业资金校企共同投入,或完全由企业投入转变;从校内实验室、实训室这类校内实训基地,实训的形式大多为仿真实训、模拟岗位或模拟实习向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的培养,采用的是顶岗实习、半工半学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转化;从实训成效通常为提交的实训报告向通过认证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实训将直接创造经济效益转化,毕业即就业,学生的技能得到更有效的培养和提高,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孙颖,于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2).

[2]赵家敏.从金融学科发展趋势看中国的金融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03,(4).

[3]谭舸.基于金融危机视角对中国职业教育困境的分析与解决[J].湘潮,2012,(3).

[4]宋桂珍,马志刚.金融业人才需求与金融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11).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篇8

关键词:金融监管改革监管模式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申请破产保护,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次年九月,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紧随其后,美国主要的投资银行、大的保险公司和众多银行纷纷破产、重组和倒闭。美国金融危机顺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经济链条,进一步演化成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面对国内外的指责和质疑,2008年3月,布什政府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的“蓝图”。2009年6月17日,奥巴马政府正式公布金融监管改革白皮书《金融监管改革:一个全新的基础》。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经过一年多修正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使这个被认为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厉、最全面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成为法律。

一、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内容和监管模式的发展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全球金融监管框架的缺陷和不足。各国均开始反思本国金融监管体系,力求完善以避免危机的再次降临。作为危机发源国的经济大国-美国,在全球和本国各个层面的压力之下,重新审视本国金融监管框架,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提出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法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的方面:第一,成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第二,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设立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第三,将之前缺乏监管的场外衍生品市场纳入监管视野。大部分衍生品须在交易所内通过第三方清算进行交易。第四,限制银行自营业务及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第五,设立新的破产清算机制,由联邦储蓄保险公司负责,责令大型金融机构提前做出自己的风险拨备,以防止金融机构倒闭再度拖累纳税人救助。第六,美联储被赋予更大的监管职责,但其自身也将受到更严格的监管。美国国会下属政府问责局将对美联储向银行发放的紧急贷款、低息贷款以及为执行利率政策进行的公开交易市场等行为进行审计和监督。第七,美联储将对企业高管薪酬进行监督,确保高管薪酬制度不会导致对风险的过度追求。

众所周知,自1999年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之后,美国正式确立了独特的伞形功能型监管模式。美联储是金融市场的总监管者,维护市场稳定。同时,又根据功能的不同来划分不同监管者的监管职能。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又实行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负责的分业监管,即所谓的双线多头。此外,《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后,赋予美联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权,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实行的是银行、证券和保险的混业经营。因此,美国的金融监管实际上还是混业经营下的分业监管。《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的出台,并没有完全否定之前的金融监管模式,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予以完善。增设了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和消费者金融保护局,主张关注系统性风险,做到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保护消费者利益,将监管范围拓宽到包括衍生品在内的所有金融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原有的功能型监管理念,转向目标型监管。目标型金融监管是将监管目标作为标准,将金融产品的监管划分给相关部门。弥补了功能型监管可能造成监管漏洞的不足,目标型金融监管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因为无论金融产品的功能如何复杂,其监管目标都是不变的,即以降低系统性风险为目标的审慎性监管和以降低非系统风险为目标的合规性监管”,这将大大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美联储被赋予了更大的监管权限,成为集货币政策制定与金融市场监管权限于一身的超级监管机构。美联储能够更加及时准确的了解市场信息,并据此更好的制定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为政策的滞后造成危机爆发和深化的可能性。并且在金融监管权限上与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相互制约,避免美联储权利过大。基于这些优势,笔者认为,美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维持这种目标型监管为主的新型伞形监管模式。

二、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对全球金融监管的影响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任何改革举措都必将牵动全球。正所谓,“美国一感冒,全球都要打个喷嚏”。该金融改革法案还未通过便已受到全球瞩目,再加上美国利用其霸主地位极力主张全世界都与它同步提高监管标准。因此,法案必将对全球金融监管产生重大影响。

1.注重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宏观审慎监管的缺失被认为是本次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法案提出不仅要完善微观审慎监管,同时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宏观审慎监管是一种新型的金融监管模式,它是将众多金融机构看成一个整体,从整体上评估金融体系的风险,以此作为基础来制定健全金融市场的政策。宏观审慎监管的重点在于逆周期性政策的引入。历次危机表明,金融系统中的亲周期性因素使得市场盲目乐观,并推动资产泡沫的形成和系统性风险的累积。法案称将成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对系统性风险实施监管,并且,扩大美联储的监管权限,使这个“超级警察”能够更好的把握金融系统中的亲周期性和货币政策的逆周期性。法案中这种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的理念,将对全球金融监管造成深远影响。

2.加强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金融监管标准全面提高。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以及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是长期以来放松金融监管,盲目崇尚新自由主义种下的苦果。法案规则的细化和实施都将在几年以后,避免过快的高标准影响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阻碍经济复苏的步伐。法案也指出,成立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有权认定哪些金融机构可能对市场产生系统性冲击,从而在资本金和流动性方面对这些机构提出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此外,美国也势必利用其在多个全球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督促国际监管标准同步提高,以防止本国银行单边失去吸引力。可见,在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中,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置于重要位置,新标准将全面提高,用以控制金融机构风险。于此同时,全球监管标准也将得到提高。

3.金融监管范围将会更加全面。法案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全面的,无论是危机爆发的起因-衍生品,还是危机蔓延和深化的推手-金融评级机构等都被纳入监管范围。实行全面审慎监管,填补以往金融监管中的漏洞,能够使监管体系趋于完善。当然,各国国情和经济环境存在差异,在衍生品的严格监管的程度上也必然不尽相同。新兴经济体衍生品市场本就不甚发达,过于严格监管恐会影响市场活力。但是,作为危机引发的重大原因-金融衍生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得到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同程度的关注。

三、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一系列加强金融监管的举措将降低本国的银行业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将给新兴经济体带来机遇。吸取金融危机教训出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但不同的是,美国是经济发达大国,国情的不同也必然在金融改革的实施上应存在差异。作为经济霸主,美国必定会要求全球与它一样实施严格监管,以免本国银行失去竞争力。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一定要争取话语权,表明新兴市场与发达市场的金融监管不应当实行统一标准的态度。当然,法案中也有部分条款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启示,避免我国重蹈覆辙。

1.应当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法案中限制大型金融机构的冒险行为,防止“大而不倒”。对于我国而言,同样应加强对大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原因在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比大,对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经过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十余年的努力,银行不良资产已大大降低。随着农业银行2010年7月宣布上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过资产剥离后成功转型,全部上市。我们应当看到银行业改革的成就,银行竞争力大大提升。同样也不能忽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后面临的更大挑战,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下行风险仍然存在。此外,由于我国银行退出机制不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又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影响,道德风险极易滋生。因此,应当加大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督促其建立和完善内控机制,加强抗风险能力,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并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防止银行为了盈利从事高风险业务,损害公众利益。

2.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是金融市场能够得以发展的强大动力,维护发展动力的利益也必然会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法案提出设立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提供信用卡、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等消费者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以此保护消费者利益。在我国,金融服务产品虚假宣传的实例并不鲜见,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于金融机构偿付能力不甚了解,一旦这些机构出现问题,消费者的利益也将受到损害。因此,应当加大对金融服务产品的监管,提高透明度,填补信息缺口。于此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自身辨别力,不要盲目购买,切实保护自身利益。

3.在不影响金融创新活力的同时注重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金融危机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对于衍生品的自由放任。不同的是,我国一直以来都对金融创新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过度监管,防止衍生品影响金融稳定。但是,要想取得市场的发展,过度求稳并非上策。因此,我们要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注重衍生品的监管,拓宽监管范围。但是同时也要掌握度,不能为此影响金融创新的活力,进而影响本就不甚发达的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最行之有效的对策应是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控制银行杠杆率,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使监管的步伐能够跟上金融创新,不让衍生品有可乘之机。

四、结语

此次金融危机无疑给全世界沉痛一击,使得各国猛然觉醒,意识到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各国都吸取教训,反思本国金融监管框架,实行金融监管改革,全球监管趋于严厉。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当根据本国国情,吸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借鉴美国和其它国家金融监管改革的有用经验,逐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促使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要点[n].国研网,2010,7,19

[2]朱摇摇、李辰,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趋势:“伞+双峰”的模式[J]海南金融,2009,12

[3]李文泓、陈璐,美国、欧盟和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比较:措施、展望与启示[J]中国金融,2009,20

[4]李亚培、李楠,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新特征及其可能影响分析[J]甘肃金融,2009,8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篇9

一、系统全面的专题课学习,进一步夯实了理论基础

尽管自己以前参加过党建研究生班学习,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总觉得知之不多、知之不深。这次通过两个月的系统学习,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有了较多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在延安干部学院五天的专题学习和现场体验,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更深切感受,对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并能长期执政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马恩原著的辅导学习,特别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如何积极应对,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铭记“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的教诲,结合在延安的学习,撰写了心得文章《对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思考》。:

二、聍听高层论坛和专家讲座,开阔了视野

因身处渝东南偏僻一隅,对外界的感受较为迟钝,对急剧变化的世情认识不深,不时处于困惑之中。常言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需高人来指路。通过聍听高层论坛和专家讲座,有拨云见日之感,困惑不解的诸多问题都有了头绪。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的《危机后的世界》、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石齐平《国际金融危机评析》,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分析,其认识问题的视角,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让人耳目一新;牛力、金一南将军关于《近期国际变局及未来的冲击》的军事讲座,从另一视角分析了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警醒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持忧患意识,必须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障我国的长期和平发展;尤其是黄奇帆市长的报告,分析了重庆如何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加快重庆发展的重要举措,听后令人振奋,一扫金融危机“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压抑之气,增强了全市人民勇于面对危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金融危机后的经验教训篇10

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重创了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都堪称史上之最,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原有金融监管理论和监管体制的深入思考。金融监管理论对金融监管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理论与经验。本文对金融监管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金融危机爆发的特点,借鉴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改进经验,提出金融业监管要探索中国模式,而这一模式的基础是稳健高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

【关键词】

金融监管理论;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改革

一、引言

金融监管是指一国政府或其机构对金融机构所实施的各种监督和管理,包括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市场退出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对金融机构内部组织机构、风险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合规性、达标性的要求,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及过程。金融监管包括金融监督和金融管制两方面。金融监督侧重于复杂的日常行为,而金融管制则侧重于具有同一性规范的编制。

二、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经济学框架下的金融监管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金融危机、特别是1997年的由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古典经济学所倡导的金融自由化理论不断受到批评。另外,监管代表说的主要观点是,把金融监管看做是广大投资者及储户对金融中介实施监督措施的代表。

(二)功能观的监管理论

所谓功能观的监管,即指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金融监管体制,即一个给定的金融活动由同一个监管者进行监管。功能观金融监管的概念主要是来自于有关金融体系的“功能观点”学说。金融中介功能观大大地拓展了金融监管理论的视野,从而把金融监管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监管激励理论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的监管经济学研究都是经验研究,而不是系统的、理论的,直到拉丰、梯若尔《政府采购与监管中的激励理论》在1993年的出版:将激励问题引入到监管问题的分析中来,将监管问题当作一个最优机制设计问题,在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信息结构、约束条件和可行工具的前提下,运用相对比较成熟的完备合约方法,分析双方的行为和最优权衡,并对监管中的很多问题都尽可能地从本源上内生地加以分析。

三、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理论的变革

(一)加强审慎监管,预防系统性风险

审慎原则是金融监管的核心价值,但传统的监管理念体现为微观审慎,注重对特定金融机构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而缺乏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的关注。

(二)对顺周期性金融监管的反思

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主要体现在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顺周期性和公允价值会计引起的顺周期性两方面上。改革的方向主要是: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即在经济发展繁荣时期,在金融形势景气时期,资本充足率要求应相应增加。

(三)薪酬激励机制的变革

自危机爆发以来,针对金融业高管薪酬的评论和争议不断。二十国集团(G20)和金融稳定论坛(FSF)一致认为美国金融机构的高管为了领取高额薪酬,置股东和社会公众利益与不顾,追求高收益同时具有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放任金融风险,是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监管理念变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在全球金融监管政策选择的大国博弈中,我们必须要把握两个基本事实:一是任何一国的监管体制都必须与其经济金融发展和开放的程度相适应,尽量做到风险的全覆盖,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而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在现代市场条件下无论风险管理工具如何先进,都不能避免因为机构内部原因或市场外部的变化而遭受风险事件的影响,这是由其高杠杆率、高关联度和高对称性的特性所决定的。

五、后危机时代下探索金融业监管的中国模式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分业监管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对我国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实行分业监管,是典型的一级多头的分业监管模式。但是,随着金融业混合经营模式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我国传统的金融监管制度和监管理念难以适应金融风险管理的要求,通过借鉴各国的金融改革经验,我们应该要总结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金融监管模式。

(一)形成一个中心指导

可持续发展金融监管目标的中心应是促进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支持金融业在低碳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积极探讨金融环保机制、经营策略、激励考核体系,从业务流程与政策上把好项目关,完善惩戒机制。

(二)强调宏观审慎监管

危机的爆发表明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实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目标。因为单个金融机构的健康稳定并不能够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单个金融机构可以将自身的风险转嫁到别的金融机构上,或者将风险产品分割打包出售,但是整个市场上的系统性风险是不可转移和分散的。正是由于缺乏一个机构在宏观上对系统性风险进行监管,才导致此次危机具有如此大的规模,破坏力堪称历史之最。我国应吸取教训,在微观审慎监管框架下植入宏观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六、结论

西方各国普遍认为市场价格信号是正确的,因此金融危机前主流的金融监管理念是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少监管或者不监管。同时,西方各国还认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也没有必要,因为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会自动淘汰没有必要或不创造价值的金融创新,因此能在市场上经营的金融创新产品都是“好”的。正是这样的监管理念,导致了危机前金融监管的放松及金融监管功能上的重叠交叉与缺位并存,进而引发了波及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在危机过后,人们对原有的金融监管理论及机制所存在的缺陷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迅速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改革方案。我国应在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我国金融发展的监管体制。

参考文献:

[1]金夏中.金融监管体制的国际比较以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