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基础统计学知识十篇基础统计学知识十篇

基础统计学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7:03

基础统计学知识篇1

关键词:统计;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184-01

作为管理人员不可或缺的业务素养,统计对于培养企业中等管理人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文,笔者结合日常教学经验,初步探讨如何教授《统计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提高统计技术,养成统计思维与能力。

一、中职院校《统计基础知识》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因素。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考高中落榜的学生,学生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学习能力不强,接受能力差。再加上许多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并不热心积极,这使得统计基础知识教学面临极大的困难。《统计基础知识》中的教学内容本来就晦涩难懂,枯燥乏味,没有吸引力,不仅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起来非常困难,时常会滋生厌学情绪。

(二)教学方式落后。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场地依然集中在课堂,与社会实践相对脱节。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灌输式教育方式。[1]作为课堂的权威,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然后依据传统的授课方式把知识输送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得到很多认可,但是《统计基础知识》是现代化特征明显的课程,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这门课程的教授呈现出与普通课程截然不同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既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统计的积极性,又不能异化统计的学习,极大的降低了《统计基础知识》的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式单一。考试的终极目的是为教学指引方向,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可惜这一目的正被人们逐渐忘记,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在《统计基础知识》这门课程的考试中,考核方式十分单一、死板,题目仍然是计算和简答这类有明确答案的封闭式题目。而依据实际情况选择统计方法的能力在考核中根本体现不出来。单一的考核方式并不能检验学生的统计水平。

(四)落后的实践教学。虽然中等职业院校的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实用性的人才,但是在统计教学中还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导,统计的实践课程缺乏完整的体系,实践课的目标在于验证学生在书本上所学的理论。[2]在统计课程中很少有学校会开设独立的统计实践,只有少量的统计模拟实践。统计课程实践的主要内容还停留在手工填表阶段,实践方式为集中实践。这种传统的手工操作达不到现代化社会对统计人才训练的要求,无法满足统计的信息化。这些落后的硬件设施使得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统计知识与社会要求脱节,无法培养出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二、提高中职院校《统计基础知识》教学效果

(一)完善实践教学。统计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统计知识和方法至关重要。完善实践教学,需要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真正突出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积极的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3]现代化社会要求统计实践教学引入信息技术,丰富统计基础知识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应该建立独立的统计技术培训基地,改变传统的手工填表实践方法,让学生学习进入职场后最需要的统计技术。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众所周知,中等职业院校所招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其数学思维能力差,数学成绩普遍不好。因此,对统计教学内容的难度进行适当降低,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对于提高统计课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意义。在备课时,统计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的基础和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对于教学难点,要采取措施降低难度,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放弃难懂的理论教学,统计公式推导,只要求学生掌握公式,记住应用条件即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统计的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三)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当代教学的潮流,许多中小学都开始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它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中等职业院校更应该将计算机引入课堂,使在校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功能。统计基础知识这门学科本身就与计算机联系紧密,是学生必须要掌握得不可或缺的工具。教师要善于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开发一批能使学生易学的统计课程,在计算机上用excel给学生演示统计技术。

(四)完善考试方法。中职学生学习统计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因此在考试上要侧重技能和统计方法的掌握,而非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理论知识。完善考试方法要注意两点:第一:要侧重考察学生应用统计知识的各种能力。第二:要引入讨论、撰写调查报告和答辩等开放性考试方式。[4]

如何教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并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是令中等职业技术院校老师非常困惑的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对各位中职统计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静.淡化理论,重在实践―中专“统计基础知识”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8(06):45.

[2]王平光.中等职业学校《统计基础知识》教学有效性及对策研究[J].问题与建议,2010(08):105-106.

基础统计学知识篇2

关键词:连贯性;项目教学法;统计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84-03

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分清主次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各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教学的其他环节构成了相辅相成的整体。每种教学方法都不能照搬使用,必须在本学科中根据其知识特点综合运用。近年来,笔者参加了各类教学教研活动,项目教学、项目课程的提法不绝于耳。但本人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宜用这种方法。即使有些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课程,也并不是所有章节采用项目教学的效果都好。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项目教学法比较适宜实践性较强、理论知识点相对集中的课程,而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就比较适宜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很多人认为,《统计基础知识》这门课理论性较强,不适宜采用项目教学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这门课若采用一般的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不明显,但如果采用连贯性项目教学法,则教学效果显著。

《统计基础知识》这门课,由于理论性强,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比较枯燥。如何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一直是笔者不断地探索新问题。经过多次实践,认为适当地转变“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以及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走出课堂,转变师生角色,灵活地采用教学方法,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典型的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书本知识教育,摆脱书本、课堂的制约,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完成某个项目,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师生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是指导者、协调者,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都是处于积极参与状态,而不是被动的接收知识。在职业教育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实施的教学活动。笔者在《统计基础知识》这门课的教学中,将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并且突出了项目教学法的连贯性。

一般性的项目教学法与连贯性项目教学法的区别

一般性的项目教学法只将整本教材的某一个或几个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分步实施教学,产生局部效应;而连贯性项目教学法则将整个课程教材中的主要教学课题连贯成一个项目,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使教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将课程需要学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一个项目的完成,全部掌握,产生整体效应。一般性的项目教学法和连贯性项目教学法的区别是前者突出的是“个别教学课题”应用于“同一个项目”中,后者突出的是“大部分教学课题”应用于“同一个项目”中。

也许有人会问:“大部分教学课题”应用于同一个项目中可行吗?笔者在《统计基础知识》这门课中,尝试用连贯性项目教学法,答案是可行的,而且教学效果显著。连贯性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将统计学的全学期主要教学内容即统计的五个工作步骤: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贯穿在一个项目中,对统计工作的每一个工作步骤,要求学生都亲自去实际操作,每次得出的结果都是一个小结论,没有最终结论,最终的答案要等到学完本课程的内容才揭晓。每个结论都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寓学于乐。

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中,由于一般性项目教学法的项目多,在不同项目中,大量地用到许多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新技能,常常是学生做该项目时无从下手,连贯性项目教学法避免了这个缺点。连贯性项目教学法是循序渐进的,新知识不会提前出现。例如,学生利用已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因为是同一个项目的内容,学生就会按照所学到的知识逐步展开,不会涉及后面未学到的新知识。另外,整个学期的靠后项目中,一般性项目教学法必定会用到学生早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是以项目的形式出现,在实践操作中,学生要想触及项目中的新知识,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项目中的旧知识,这会浪费大量时间,而且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连贯性项目教学法是循序渐进的,旧知识不会重复应用。例如,学生利用前面统计调查已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时,不用再重复统计调查这部分内容,可节省教学时间,教学效果更佳。

一般性项目教学法是将系统的知识拆成零碎的部分分布在若干项目中,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和记忆。而连贯性项目教学法在整个项目中将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整体,平时有小结,项目完成时,有一个最终总结,当该项目的全部工作完成后,学生基本掌握了统计工作的五个基本步骤。

连贯性项目教学法在《统计基础知识》课程中的实施步骤

基础统计学知识篇3

关键词: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新时期的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近年来医学现代化发展前提下的一门重要医学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医学院校和计算机教师只有抓住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才能够以更加深入的课程改革措施来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

一、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从教学重视程度不足、课程发展基础较差、教材脱节现象严重、缺乏具体医学知识、教学专业人才缺乏、课程安排时间较紧等方面出发,对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许多医学院校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理解较为片面,造成了重视程度不足。现今我国许多医学院校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专业知识的培养,诸如临床医学、护理课程等。而将计算机基础课程视为单纯的辅助课程。而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现如今信息化时代是很难培养出合格的专用复合型医学人才。其次,教学重视程度不足还会使得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较为空洞,并且缺乏足够的资金资源支持,因此很难进行卓有成效的课程教学。

(二)课程发展基础较差

部分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础还比较差。通常来说在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开始了对于计算机信息的普及工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缺乏足够的专业计算机教师。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只能够由相关学科教师来进行授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其他专业的代课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大多数是经过自学或者是进修,因此在专业性、先进性等方面较为欠缺。其次,课程发展基础较差还体现在部分计算机教师的医学知识相对贫乏。因此在这一前提下无论是兼职计算机教师,还是医学专业教师,在教授计算机课程时都很难将计算机知识和医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升。

(三)教材脱节现象严重

我国许多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和教学的实际内容出现了脱节。教学脱节现象首先体现在部分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是理工科院校使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因此教师根据教材所教授的内容必然是计算机发展简史、计算机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图文处理系统等较为基础、泛用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新时期培养高级复合型医学人才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缺乏专业性、有针对性的教材是无法满足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需要。

(四)缺乏具体医学知识

我国一些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只有基础内容,而缺乏专业的医学知识。计算机的应用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现学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并没有给医学专业知识的提高带来帮助。目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基本为基础知识教育,并且偏重于计算机基本原理,对于计算机技术在医疗过程中的应用大多一笔带过。其次,由于许多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师都为理工科院校毕业,因此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本身就是空白,导致计算机教室选择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刻意的回避,这实际上无法满足新时期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如何进行计算机改革,并且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已经成为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五)教学专业人才缺乏

专业教学人才的缺乏严重阻碍了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教学专业人才的缺乏实际上导致了教学改革的举步维艰。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医学知识缺乏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师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中一部分是由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转化而来,另外一部分则是非医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而具备相关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计算机老师非常稀少,因此这种情况下许多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教学效率不高,严重的阻碍了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的提高。

(六)课程安排时间较紧

课程安排和课时的限制无疑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深入有着影响。课时的紧张和教学任务的沉重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非常严重的一个矛盾。这也是许多计算机基础教师在上理论课的时候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的缘由。其次,课程安排时间较紧还导致了理论课与实验课间隔时间较长,容易让学生对理论课所学内容有所遗忘,最终使得实验课效率低下,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以下从大力培养教学人员、增强课题专业水平、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入先进权威知识、鼓励学生课余学习等方面出发,对于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进行分析。

(一)大力培养教学人员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大力的培养教学人员。医学院校在大力培养教学人员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认真的分析和探讨教学人员招聘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对应的改革措施,从而能够期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医学院校在大力培养教学人员的过程中应当加强非医学专业毕业的计算机教师的医学知识的学习,计算机教师必须对于基本的医学原理、临床理论、医疗器材有着足够的了解,并且对于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学科有所了解。

(二)增强课题专业水平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建立在增强课题专业水平的前提下。教师在增强课题专业水平的过程中应当和其他医学专业的教研室进行技术上与知识上的合作,从而使计算机的应用价值得以进一步体现。其次,教师在增强课题专业水平的过程中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科研课题来进行更多专业知识的讲解,从而能够使基础知识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具体,这也有助于激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最终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本学科。

(三)应用信息管理系统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合理地应用新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医学院校在应用更加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时首先应当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改善作为系统应用的首要目标。例如学校在引进、应用系统时应当将计算机一级考试作为系统应用的前提,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医学专业通过这一计算机专业测试,获得更加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其次,医学院校在应用信息管理系统时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医学专业开设相对应的计算机必修课或选修课,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的学有所用、有所收获。

(四)加入先进权威知识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当在加入先进权威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教师在课堂中加入权威知识时,可以通过图像存储及通讯系统作为表达方式。例如教师在以医学检验专业作为教学内容时可以相应的加入医学信息理论中的检验系统,来更直观的介绍与检验相关的各种数据采集和信息录入,以及患者信息管理等内容。其次,教师在课堂中加入先进的权威知识时可以对于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则重点加入了计算机在医学科研和疾病预防等方面中的应用,并且进一步讲述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疾病预防和统计系统,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对先进的医疗系统有所了解。

(五)合理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的合理应用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合理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基础知识掌握不同、个人条件上的差距来进行合理的分层。例如教师可以在计算机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同来将他们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然后对于每个班的教学内容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从而能够让每个班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其次,教师在合理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坚持彻底抛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而且选择先进、优秀的互动式、协作式教学方法,从而能够真正地做到教学内容上的理论联系实践。

(六)鼓励学生课余学习

鼓励学生适当的课余学习是缓解计算机基础课程课时紧张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鼓励学生课余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合理的应用远程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来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做到计算机知识的理论联系实际。其次,教师在鼓励学生课余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具体的医学信息网来将部分课程提问和成绩报告等内容放到网络上,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学,从而能够在减少计算机基础课堂课时压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医学专业知识。

四、结束语

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内容、课时、教师、教材等多个方面着手。因此医学院校需要在加大师资力量、系统更新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这一课程的重视程度,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达到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钰,林巍,王哲,刘秋红,李海英.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08(20):40-42.

[2]肖嵛,杨胜,王田,沈娟.新时期军队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4,04(01):16-18.

[3]雷炜.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7,11(15):32-34.

基础统计学知识篇4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进方法

当前专业教学中的热门学科,但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提高基础会计教学的职业能力,在教学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会计已经成为要注重基础会计的理论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基础会计在实际的工作中实践能力更强,符合当前企业对基础会计人才能力的需求,提高企业经济发展的动力。

1基础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会计教学中,会计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中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在当前中职也已经成为会计学的基础必修课。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依然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主体,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低,对复杂的会计学理论知识难以理解,影响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掌握,难以进行相应的实践练习。

1.2教师专业素质水平不齐

在中职院校的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师的素质不同,使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在中职院校中的教师很多都不具专业教学能力,对基础会计教学知识掌握不扎实,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按照基础会计教材照本宣科的给学生讲解,对于实际基础会计中相关的知识拓展或会计工作经验都没有深入的了解,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专业教学中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使用生疏,难以用基础会计教工作中的实际经验给学生做相应实践培训[1]。

1.3课堂教学方法陈旧

基础会计教学中,教师依然沿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在理论教学中对基础会计的理论理解能力有限,教师课堂教学中没有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自身对课堂教学认识不足,很容易在课堂教学时出现学生睡觉的情况。大学教学又不像初高中课堂教学中还有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纪律,教师课堂教学中一直沿用传统课堂教学,学生课堂教学中没有相应的实践练习,所以在基础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不能够结合使用,影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际操作。

2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改进

2.1以培养基础会计职业能力为宗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将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教学改为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将基础会计教学培养最终目标变成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培养、基础会计技能培养、基础会计职业能力培养,合理的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将理论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减少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的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基础会计技能的练习。同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及时的对自己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有不会的知识点能够及时的请教老师,增加学生与教师的课堂有效互动。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中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中能够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能力,为当前企业市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2]。

2.2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在基础会计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学生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对基础会计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探索,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针对学生理解不了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课堂教学中节省出的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实践是认识真理的条件,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实践练习中出现问题就是对相应的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可以重点对不懂的知识进行讲解,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进行知识点指导,减少课堂教学中没有必要的时间浪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2.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进行改变[3]。有条理的将知识建立成相应的知识链,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知识串联起来记忆,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建立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效率,减少课堂理论知识的讲解时间。基础会计知识是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基础,只有对基础部分的理论掌握扎实,才能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

3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首先要了解传统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问题和原因,将会课堂教学改进方法中有效规避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增加课堂教学中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能力型的人才,提高基础会计教学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郝晨君.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6):71-72.

基础统计学知识篇5

我校通识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具有多学科思维方式和多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计算机作为一个学科,也是一种独特的、新的思维方式,也是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有力的方法和工具。因此如何把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体现出这种特点,是我们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所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1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十年来的四次改革

1998年新浙江大学成立,我们整合了原各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定位为全校本科的公共课程。整合的指导原则是根据当时国家教委有关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要求,划分了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三个层次:计算机文化课、程序设计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如表1所示。该课程体系持续到2001年。

计算机文化课的教学目的是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教学内容为计算机技能性知识,如windows系统、office软件等。在这个阶段,我国的计算机无论其应用还是市场基本上处于起飞初期,普及程度还相当低,大多数中学还没有开设计算机操作课程。

进入21世纪,我国的中学阶段基本上已经开设了使用计算机的课程,因此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必须随着这一形势进行改革和建设。为此我们在2002年改革计算机文化课,其思路是把计算机文化课中的技能性操作部分改革为直接上机考试的“通过制”,即不再上课教学,但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参加辅导课或直接参加上机考试取得学分。考试内容和形式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类似。

作为基础性课程,计算机文化课改革后分设“计算机科学导论”和“网络应用技术基础”,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选修。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侧重于比较全面地介绍计算机系统知识,而“网络应用基础基础”侧重于网络技术及应用。前者适合于基础知识比较缺乏的学生,后者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

不可否认,计算机文化课的通过制考试的高通过率,一部分原因是学生的“考试能力”,再就是技能性知识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这在我们其后的教学实践中得到的反馈也验证了这一点。选修网络基础课程的同学往往在基础知识上表现得极为缺乏。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从2004年开始,将计算机科学导论课和网络应用技术基础课重新合并,新开设的课程名称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如表3所示。

和文化课不同,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以知识性系统性为主,兼顾有关技能型知识,两者的比例大约为2:1。也就是说,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定位是以知识性为主,技能型为辅。这是因为大学新生大多数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也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学习计算机,为后续课程如程序设计、专业课学习运用计算机奠定必要的基础。

2006年开始执行的06-08本科培养计划,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被定位于“通识课程”。新的教学计划如表4所示。

到今年已经完成了这一轮(2006-2008)改革后课程的教学任务,我们将在前次实践的基础上制定更加符合课程建设目标的新的教学计划(2009-2011)。

十年间的四次课程改革,每次都是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如何适应教学对象计算机技能不断提高而缺乏理论知识的实际,而是不断探索作为基础类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如何服务于整个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在2006年以来,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类课程需要把计算机能力、计算机方法学作为重点,是我们进行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分析

进行课程建设,必须把握课程的基本属性,了解课程的特点。和大学中其他基础类课程,如数理化、人文类基础课不同,计算机基础受到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影响,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需要不断改进。这也是我们不断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源动力。我们的对课程特点的认识有以下几点。

2.1“变化”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主旋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技术的进步往往改变了传统的方法和思路,也改变了原来的知识组成及表达。一个直接的表现是微机的操作系统从DoS过渡到今天的windows,技术上的进步是人机交互从字符方式改变为图形界面,而产生的影响是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从难到易,极大地推进了计算机使用的普及。

不但是人机交互的改变,计算机系统结构也在迅速改变。单机的单核处理器模式开始被多核取代。更重要的改变是网络:延伸了计算机的功能,使信息交互、检索和运用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经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取更多的、更及时的信息。

从程序的角度看,传统的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在许多方面被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取代,过去强调的程序优化等被应用到嵌入式系统,一般意义上的“计算”被“信息处理”替代。计算机不再是单纯地作为“计算”工具,而是作为事务处理的重要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知识不断变化,因此需要在课程建设中反映这些变化,而课程建设必然滞后于技术本身的发展,这种矛盾就是进行课程建设的前提。有统计表明,在所有学科中,信息量和信息更替最为频繁和迅速的就是计算机。因此,作为基础课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需要,也必须能够反映计算机的这些基本特点。

2.2课程建设的重点从技能性转变为基础性

从科学的角度看,计算机具有本身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本身也在不断的超越自我,更重要的是需要认识它的科学性和基础性。技术进步并没有改变计算机构成的基本元素,也没有改变它的二进制基础和处理器核心地位。因此单纯把技能性的知识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既不符合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我们的课程目标也完全背离。因此课程建设的重点定位在“基础性知识和理论”,是回归课程应该具有的属性。因此无论是计算机文化课、程序设计基础课,突出其知识型、系统性,理解计算机、理解程序原理,这是课程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所在。

计算机作为科学的历程只有半个多世纪,但作为人类追求计算自动化的历程它是和人类文明进程同步的。早期的计算机是专业化的,而今天被称为“桌面时代”,pC机和以pC机为节点的网络已经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没有人怀疑计算机的重要性,而问题在于需要认识“计算机重要在什么地方”。这也是我们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需要需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反映出课程的基础属性,需要掌握基本知识、系统知识,进而理解计算机既是工具,也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一种先进的方法学。

2.3大学计算机基础类课程适合于按知识点组织教学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计算机繁多的名词大有难以应付的感觉。这些名词都有其特定的背景,要理解其意义实在是不容易,即使是计算机专业人员也未必能够应付自如。再如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理解计算机语言的抽象表达、形式化结构也是困难的。

实际上,知识之间的关联、交叉、按序渐进的传统的知识表达方法并不能很好地用于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组织方法满足课程本身特点,而知识点教学也许是一个好的选择,也被证明是成功的选择。

知识点教学既是计算机课程本身的特点所致,也是进行计算机系统知识学习的一个好的途径。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采用何种方法组织这些知识点,使之和今天的教学对象的实际更好地结合。这也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需要不断实践的教学研究问题。

3培养计算机能力是课程建设的目的

非计算专业学习计算机的目的,已经从传统的“应用”进化到“基础理论与应用”。“学习计算机方法、培养计算机意识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这个提法并不是新的,也不是喊口号,问题在于理解什么是计算机方法以及什么是计算机意识,只有明确这些问题才能够有效指导我们开展课程建设。

计算机技能是重要的,但计算机技能不是,也不一定需要通过课程教学实现。已经有科学学研究观点认为,计算机不再单纯是一种工具,它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计算机方法。因此,计算机方法也是重要的,它同样不能仅通过课程教学实现。

我们知道,科学的方法是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数理分析、实验或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方法得到,至少目前的许多科学研究和事务处理使用计算机,也离不开计算机,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认识了计算机方法。

通过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学习,基础课程是建立有关计算机系统的概念,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处理问题的,计算机如何把对问题的求解归结为程序处理,进而理解程序处理是计算机所独有的方法,也是科学研究处理分析数据所依赖的方法。计算机具有一套完整的处理过程,理解它的处理过程对进一步使用计算机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重要性是显见的。即使不是直接去设计程序解决问题,但如何描述问题以使得计算机能够处理问题却是使用计算机的第一步。

计算机方法不能简单地使用语言加以描述,它的形式化表达和处理来自于设计者的思路,来自于设计者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结构。计算机本身不能理解和处理我们所理解和处理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和计算机进行交互,这种交互过程本身就是计算机方法的一部分。

有了计算机方法,就有了计算机意识。有专家认为,“计算机意识”是指在解决专业问题过程中能够“知道”如何使用计算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显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会使用”计算机就能够做到培养“计算机意识”。这不但需要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更需要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与计算机结合。

4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未来之展望

显然我们把注着眼点放在“能力”上,并不是弱化计算机的技能,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学习计算机”,即充分体现GUi系统的特点,安排适当的课外上机时间和布置相应的实验要求,让学生自己完成,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通过06课程计划中的一轮实践,效果也是预期的。

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导学生从记忆语法到理解算法,通过编写程序理解计算机,这一思路已经得到成功的实践,何钦铭教授担纲的“C程序设计基础及实验”课程是部级精品课程,而且按照“案例驱动、算法为主”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也已经在国内许多高校广泛推广、使用。

我校的新一轮课程建设已经启动,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而言,将有新的机会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更好地把握课程的基础属性,围绕通识要求将是我们未来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小红.美国通识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启示[J].外国教学研究,2006,(1):37~39

基础统计学知识篇6

一、主要结构介绍

(一)知识结构

1、通用知识。通用知识是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并对今后从事的计算机应用工作起辅助和支持作用。通用知识包括扎实的文化、社会科学和法律知识,以及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原理等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2、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作的根基。专业知识包括VisualFoxpro程序设计、VisualBasic.net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图形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

(二)能力结构

1、基础能力:计算机相关高等数学的应用能力;基本程序设计能力;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能力;外语应用能力;汽车驾驶能力。

2、专业能力: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的设计、调试和维护能力;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系列软件的能力;运用关系型数据库VisualFoxpro设计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利用VisualBasic语言编制一般视窗应用软件的能力;计算机多媒体素材的处理能力;综合性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

3、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竞争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

(三)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良好的敬业、创新意识。

2、文化素质。具有高等数学、程序设计、数据处理等理工科知识,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具有必要的哲学、法律、职业道德等人文社科知识,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3、业务素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操作各种常用应用软件;具有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管理、维护能力;具有一般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系统的编写和使用能力;具有以业务知识为基础,专业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为标志的较高的业务素质。

4、身心素质。具有强壮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掌握基本的擒拿格斗方法。养成科学的强身健体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主要课程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等数学、基础英语、C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基础、离散数学基础、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邓小平理论理论、数字电路、线性代数、计算机导论、计算机组织与结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物理(工)、离散数学、工程经济、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高等数学(工本)、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论论与数理统计(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三、应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

计算机硬件工程师、计算机二级三级、计算机国家二级三级、LinUX管理、平面设计师、网站设计师等。

基础统计学知识篇7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刻理解统计学课程的基本内涵和基础理论,并能够灵活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成为统计学发展的趋势[1]。在这样的趋势下,《管理统计学》课程不仅要强调基础理论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方法、思路及实践指导。

1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使用数据分析工具的能力[2]。因此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首先阐述清楚管理统计学各种方法的实际应用背景与其所解决问题的定位与对象,在此基础上强化基础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并选择相应案例运用统计软件进行计算与分析。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统计学思想,以及统计方法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工具,并能够综合运用统计理论与其他经济、管理理论进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教与学,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a、统计软件SpSS上机操作的能力;

b、利用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

c、面临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的能力;

d、解读软件处理结果并支撑实际决策问题的能力。

2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先导课程基础薄弱

管理统计学的先导课程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般学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开设学期为大学二年级上学期,而管理统计学的开设学期为大三下学期,两门课程教学间隔时间较长,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管理统计学课程时,对于概率论方面的基础知识少有印象,造成对管理统计学中的一些知识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例如假设检验部分内容,统计学需求得显著性p值,而p值的计算方法则是属于概率论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于知识点衔接不上造成很多学生学习统计学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2.2理论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教学手段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3]。教师通过讲述、课件展示的方式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的位置。虽然能够教师能够用较短的时间将知识系统、全面地教授给学生,但是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达不到要求的教学效果。另外一些统计分析方法,需要大量数据,并且计算较为复杂,因此讲解难度较大,而且无法连贯下来。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不结合案例讲解[4],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晦涩难懂,从而降低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2.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不会通过计算机手段,使用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统计学就没有了用武之地[5]。而很多院校的统计学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虽通过课堂学习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了一些数据统计分析方法[6],却没有掌握将统计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践当中的工具和手段,常常只会手工运算,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学模型,就只能纸上谈兵。缺少实践是整个问题的关键,使得不能利用一些成熟的统计分析软件去求解问题。只有通过大量的上机操作训练,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统计分析软件,并能正确地应用。

3教学改革研究

3.1基于案例驱动式的理论教学

在进行管理统计学知识点讲解时,以一个真实的统计分析案例贯穿于整个理论教学,从研究的设计、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预分析、统计制图、统计制表、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到回归分析,对每一个知识点都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理论知识为案例分析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案例分析是对理论知识的升华。进行课堂教学组织时,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方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来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在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统计结论。这种案例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统计分析研究的思路。

3.2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的模块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选用不同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教学,对于非统计学专业,可采用功能强大且操作简单的SpSS进行实践教学。在进行实践教学时,根据统计分析软件的结构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例如可分为数据设计及录入模块、数据整理模块、统计描述模块、统计分析模块、统计建模模块。针对不同模块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案例数据进行演示,让学生对于统计分析的过程的阶段化有更深的理解。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将调查所得的信息转化为SpSS可处理的数据,并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获得更深层次的数据认识,挖掘出隐藏在数据中潜在的规律和特征,从而为统计决策提供依据。

3.3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课程设计

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增加课程设计环节,让学生自由组合3-4人为一组,完成一项统计分析研究。要求学生结合社会热点,以统计学课程和理论知识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将收集的的数据描述转换为数据文件,然后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和推断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和统计建模,最后总结设计过程,整理课程设计的书面材料,撰写并提交一份统计分析报告。通过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主动运用统计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去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统计分析结果达到决策支持的能力。

4教学改革的实施

我校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信管专业学生的要求为:要具备信息获取、组织、分析的能力,就必须学习统计学相关的知识。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体系中,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管理知识的基础,统计学中的一些统计分析方法也是学生在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统计学在信管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此制定了教学改革后的《管理统计学》教学大纲,如表1所示。

基础统计学知识篇8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教材改革;工程应用

1.引言

《数字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1]。随着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系统的高速发展,以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和CpLD(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为代表的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的广泛应用,使传统“板上数字系统”被“片上数字系统”替代[2]。为适应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传统《数字电子技术》教材内容进行了改革,在教材内容的安排和例题选用上,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2.教材改革的基本思路

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处理数字电子技术的经典内容与现代内容、传统分析设计方法与现代分析设计方法之间的关系,是教材内容改革的重点。教材以“基础知识器件原理器件应用器件仿真系统构建系统仿真”为主线,构建数字系统的知识框架。在教材内容组织上,将数字电子技术和数字系统有关知识融为一体,系统介绍数字电子技术与数字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在教材内容编写上,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采用案例式或项目式编写思路,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把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作为主要方向,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既强调理论基础,又突出应用性。对于集成电路注重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介绍,增加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技术基础知识[3],利用multisim软件对部分电路进行功能仿真,并介绍VHDL语言、QuartusⅡ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利用VHDL语言设计部分数字电路,利用QuartusⅡ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适应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和应用的需要。

3.教材的主要特点

3.1教材内容组织

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对《数字电子技术》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将教材内容分为十章[4]。第一章介绍逻辑代数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各种数制、常用的编码规则、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和化简方法等。第二章介绍eDa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multisim、VHDL语言、QuartusⅡ的基础知识。第三章介绍分立门电路、集成门电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特点,并介绍利用VHDL语言设计门电路的方法。第四章首先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基础知识,然后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最后利用multi-sim对组合逻辑电路进行功能仿真和设计分析,并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VHDL语言设计方法。第五章介绍各种触发器的功能和应用,并利用multisim对触发器进行功能仿真,介绍触发器的VHDL语言设计方法。第六章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介绍常用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和应用,并分别利用VHDL语言和multisim进行功能描述和仿真。第七章介绍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电路,重点介绍集成电路的应用。第八章介绍半导体存储器的特点和应用。第九章介绍a/D转换和D/a转换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对集成DaC和aDC的基础知识及应用进行简单介绍,并利用multisim对基本转换电路进行功能仿真。第十章介绍数字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3个实例介绍数字系统的不同设计方法。

3.2强调基础理论

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作为高校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走向数字化时代的第一门课程,也是某些高校相关专业的考研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编写强调《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将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等基础知识作为教材核心内容,并结合部分高校相关专业《数字电子技术》研究生考试大纲的要求,增加部分教学内容。例如,在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中增加利用观察法和隐含表法进行状态化简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传统设计方法。在教材内容编排上,反复训练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首先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然后介绍常用集成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应用,其中译码器、数值比较器按照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进行阐述,编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按照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阐述,使教材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适用于学生自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3突出实践应用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注重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强调具体操作过程中学习理论基础,将知识应用能力培养贯穿整本教材,突出教材知识的实践应用性。在介绍集成电路时,删除集成电路内部电路的分析,强调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5],例如,介绍555定时器时,在简单介绍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触摸式定时控制开关电路”、“双音门铃电路”等应用电路介绍555定时器的使用方法。在第九章“数/模和模/数转换器”中,以DaC0808、DaC0832、aD7543为例介绍常用集成数/模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分别给出DaC0832、aD7543与单片机at89C51的接口电路,既加强与后续课程单片机、微机原理等的联系[6],又突出教材内容的应用性。

3.4增加eDa技术知识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的缩写,是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概念发展而来的。教材第二章eDa技术基础知识介绍了multisim和QuartusⅡ两种eDa工具的操作界面和使用方法,并介绍了VHDL语言的基本结构、数据对象、数据结构、操作符和基本语句结构,使学生借助eDa工具进行电路分析和设计。教材给出了74LS138、74LS153、74LS194、74LS160等常用集成电路的multisim仿真电路和VHDL描述方法,并在第十章“数字系统设计”中,以“计数报警器”、“简易交通灯控制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为例,结合multisim和QuartusⅡ软件,详细介绍简单数字系统的设计过程,丰富教材内容。

4.结语

《数字电子技术》教材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必将对教材内容产生深刻影响。本教材于2012年10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21世纪全国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规划教材”出版,2013年12月被评为河南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教材经过3年多的使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收集了各方面建议和意见。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进一步改革。

参考文献:

[1]陆冰,魏芸,闾燕,等.“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2013,35(4):46-47.

[2]宁改娣,杜亚利.教材:《数字电子技术》教材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8):98-99.

[3]黎艺华,谢兰清.高职数字电子技术项目课程教材建设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5):131-132.

[4]秦长海,张天鹏,翟亚芳.数字电子技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王国新,张桂凤,宋婀娜.“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73-74.

基础统计学知识篇9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能不能实现,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体现,关系到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能力。教学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还是一种艺术,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呢?这就要求我们去深入分析中职学生的基础、教材特点、课程知识结构特点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轻松的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就要求我们大胆地改革现有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本教材,自始至终唱独角戏,包打天下。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喉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无所知。学生就会形成隋性,不积极思考,被动接受,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2.过于讲求知识的系统性,不注重知识的模块化教学。中等职业学校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时,习惯于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发展,讲到它的作用意义,再讲到它的构造特点,尤其是讲它的编程语言和方法,一下子把学生带入到云里雾里的境界,让学生产生了对学好计算机的恐惧感。要知道,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中职生,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兴趣不高。要因材施教,选取学生够用的、适用的、想学的、能学好的知识模块,如计算机基础模块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等。

二、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课堂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1.编写精品课程、校本教材,因材施教。使用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统编教材,存在教学知识老化、理论过多等问题,以该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第一不能与社会接轨,第二不能为其它需要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打好基础。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知识衰减周期短,技术淘汰快,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要求、特点和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要开发精品课程和校本教材,打破统编教材的知识体系,按模块化知识结构编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学得懂、够用、实用、能用。

2.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又取决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型的中等技术人才,因此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强调能力培养,并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安全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既定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学不应由外而内地注入,而应是由内而外的主动吸收。

3.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引入BteC教学法。英国的BteC教学模式是通过在教学中进行课业设计,并让学生主动完成任务,来解决职业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难题。以人格本位来充实和完善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新的能力标准、课程模式、教学方式及评价机制,是BteC课程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反映了当前发达国家职教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最新成果与基本趋势。

基础统计学知识篇10

高等学校it人才培养中创新和实践能力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校在实验课程的设计中与企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实验课课程设置中整体思想贯穿不够。为此,在新一轮课程体系改革中,围绕“能力分解、阶梯推进”的课程实验改革思路和基于阶段项目训练的课程体系的建设规划,结合我院it相关专业的特点,在基本不改变现有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对专业课程的实验环节进行重组、整合和系统性规划,将it行业的职业化场景真正引入课程体系和教学的全过程。实验课程改革目标如下:

(一)基础实验课程强调知识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融合与贯通;(二)应用设计类实验课程通过课程设计融合基础实验中的知识点;(三)应用设计类课程实验的设计内容围绕综合实验课技术要求进行规划。

二、项目驱动式的实验教学模式

为了达到上述实验课程改革目标,并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入学时就明确整个四年it专业课应完成的大作业,即综合设计实验项目”;围绕“综合设计实验项目”,学生应该掌握哪些技能;掌握这些技能学生应该修哪些课程;完成每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做哪些课程设计;完成课程设计,学生要做哪些实验。这样学生明确整个大学的总的任务,明确每个课程的课程设计和一系列的课程实验,使得学生踏入大学校门,就明确自己的任务和任务明细,在宏观上认识到课堂学习的目的是要解决未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不单单是学习理论,灌输学以致用的求学理念,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老师无形中也施以学习压力,让学生知道大学的学习不仅是书本的学习,更要提高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自主学习乃至创新设计的能力,进而提高在完成项目开发后提炼技术框架开发思想和行业知识业务流程以及基于某种商业模式的创业能力。下图是项目驱动式教学流程示意图。

三、实验课程重组与整合的若干思考

(一)实验课程重组与整合的框架针对it相关专业侧重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的特点,实验课程以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为基础和前站,基于此门课程的演示性、体验性实验之上,在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有了认识和感觉的基础上,以系统开发为主线展开系统开发专业技能的学习。系统开发专业技能以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核心,以数据库为后台,以JaVa、web程序设计等开发工具为前台,可支撑起一个简单系统框架原型。本实验课程重组框架也可以理解为在认识相关系统(七个基本类型系统等)基础上,着手一个系统分析设计过程,在过程中嵌入数据库设计和流程、界面设计理论,进而动手开发形成一个真实完整的系统。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认识是什么;第二阶段:学习怎么做;第三阶段:融合,做出你想做的。具体集成框架见下图。

(二)实验课程重组与整合思路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所教授的面向对象的设计和实现,为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方法,同时,java语言的学习为学生开发软件,尤其是网络版的软件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数据库系统”是开发数据驱动型软件的重要基础课程。在知识点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和“数据库系统”分别讲授了软件系统开发的前台和后台所需的各知识点,通过“对象和类”、“图形用户界面的程序设计”、“applet程序设计”、“数据库方案设计”、“数据设计方案的oracle实现”等一系列相关的重点实验,将一个较完整的软件开发过程有机地通过实验串联起来。通过这两门课的实验衔接,可以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核心技能。同时,这也为后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提供了坚实基础。“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侧重于系统的功能、使用和展示,在前两门课程实验的基础上,这些实验的练习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对信息系统的认识,加深理解。

(三)实验课程重组与整合内容

本实验课程重组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综合实验课程重组,使学生体验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开发、实施全流程,并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根据实验集成框架,将实验课程集成内容划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基础类实验集成,目标是针对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即认识是什么的阶段;第二层:综合类实验设计,目标是将课程中的多个知识点进行融合,即学习怎么做的阶段;第三阶段:创新类实验设计,围绕新的设计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创新,即做出你想做的。

1.基础类实验整合

该阶段主要在现有实验室已有环境的基础上,做适当的整合升级。首先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程序开发、数据库、数据结构、JaVa编程、weB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并在对应的课程实验中,用任务导向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上一个阶段完成的成果来开发下一门课程的内容。

2.综合类实验设计

利用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中做的阶段性成果(例如数据库、weB网站等),设计综合性的实验案例,该案例中融合了本专业各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而且给出每门课程每个阶段的实验要求,由学生通过各门课程的学习,把整个知识点贯穿起来。例如,可以采用大综合的网上商店系统作为综合实验设计方案,学生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可以了解如何针对该项目进行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进行系统需求的分析,在数据库课程中可以围绕该项目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在JaVa课程中可以完成该系统所需的程序代码设计,在网页设计课程中可以进行该系统的网站开发,通过we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可以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编程、测试和维护。这样,通过一个大的案例实验将所学的专业系统分析、信息管理、Java程序设计、web编程课程等全部打通融合,从而将多门孤立的课程实验整合起来。

3.创新类实验设计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实验训练后,学生基本掌握了信息系统开发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必备技能。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结合企业中的社会实践深入挖掘企业实际需求,结合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把真实企业需求和案例数据引入到实验实训课程中来,让学生自己开发满足实际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实训课程体系学习,经历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到编码开发、软件测试,再到系统实施、维护等全方位立体化的仿真实验,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企业运营流程,学会分析企业信息管理需求,起到“不出校门就能实习”的作用,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对于信息系统的开发能力,将实际的软件工厂引入课堂,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