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十篇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十篇

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8:10

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篇1

[关键词]称杆乡冬小麦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02-0080-02

称杆乡位于泸水县北部,距州府六库53公里,属山区与半山区,境内高山河谷相间,气候、植被呈立体分布,最高海拔4162米,最低海拔919米。现有总耕地面积26274亩,其中:旱地20642亩,水田5632亩。随着近几年来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人民群众对科学技术的提高,在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生产技术上取得了增产增收的效果。全乡范围内种植冬小麦的农户和面积逐年增加,并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每一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项目、技术骨干力量,提高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力度,收到了显著的成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1冬小麦种植现状

根据称杆乡的实际情况,全乡绝大部分地带都适宜种植冬小麦。最适宜种植冬小麦的村委会有称杆村、双奎地村、阿赤依堵村三个村,种植农户和种植面积也多,是全乡最适应选择种植冬小麦试验、示范、推广基地。目前,全乡冬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500亩,单产在80―148公斤之间,单产低,种植管理水平落后是制约全乡冬小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效促进全乡冬小麦生产的发展,我们主要采取冬小麦条播栽培技术和冬小麦免耕栽培技术两种。其中绝大部分采取了冬小麦条播栽培技术,也改进了以往的粗放式耕种制度,较大地提高了全乡粮食作物的产量。

2冬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

在称杆乡境内,由于受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水、温度和光照、耕种制度、栽培品种的影响,冬小麦病虫害时有发生。在病害方面主要以小麦锈病、白粉病为主,年发生面积800多亩;虫害方面主要以蚜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为主,年发生面积1100多亩。

2.1冬小麦病害的发生症状及危害

2.1.1冬小麦锈病的症状及危害

冬小麦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叶片,严重时可以侵染穗部。发病时出现金黄色条形孢子堆组成的病斑,破坏叶肉组织,影响光合作用进而减少籽粒产量。它可以在冬小麦苗期发病,也可以在成株期发病。

2.1.2冬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症状及危害

冬小麦白粉病主要发生于叶片上,也可发生于植株叶鞘、茎秆和穗上。一般叶正面病斑较叶背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病害重。冬小麦白粉病病部表面附有层白粉状霉层,病部最先出现白色丝状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呈长椭圆形较大的霉斑,严重时可覆盖叶片大部,甚至全部,每层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并逐渐呈粉状,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色,上生黑色颗粒。

冬小麦白粉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量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容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

2.2冬小麦虫害的危害症状

2.2.1冬小麦蚜虫危害症状

冬小麦蚜虫是从冬小麦苗期至穗期都有危害,以穗期危害对产量影响最大。苗期危害症状造成麦苗发黄,影响生长,后期危害症状是被害部分出现黄色小斑点,麦叶逐渐发黄,麦粒不饱满,严重时麦穗枯白,不能结实,甚至整株枯死,严重影响产量。

2.2.2冬小麦蝼蛄、蛴螬危害症状

蝼蛄与蛴螬危害麦苗的症状有区别:蝼蛄常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严重的造成缺苗断垄;而蛴螬则危害麦苗的根颈处将麦苗咬断,断口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

2.2.3冬小麦地老虎危害症状

地老虎幼虫食性很杂,白天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地老虎危害症状是将麦苗基部咬断,常常造成冬小麦严重缺苗,甚至毁种。

3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冬小麦病害的防治措施

3.1.1冬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

3.1.1.1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品种布局;

3.1.1.2农业防治:一是适当晚插,避免过早播种,避免秋苗侵染机率;二是合理施肥,控氮,增磷,补钾,补充微量元素,增强小麦抗病能力。三是合理灌溉,土壤湿度大或雨后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重的需适当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

3.1.1.3药剂防治:一是秋播前实行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30%三唑酮(粉锈宁),拌种力求均匀,拌过药的种子必须当天播完;二是冬小麦出苗后,对初见病叶或发病中心田块及时进行挑战或全田防治;三是冬小麦到拔节或孕穗期病叶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均匀喷雾。重病田应间隔7-10天再用药一次。

3.1.2冬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3.1.2.1种植抗病品种;

3.1.2.2麦收后及时灭茬翻耕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1.2.3合理密植,合理施肥

3.1.2.4田间出现病叶时每亩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或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50毫升兑水40-50千克喷雾防治,连治1-2次。

3.2冬小麦虫害的防治措施

3.2.1冬小麦地下害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的综合防治措施

3.2.1.1农业防治:一是深翻土壤,精耕细作,破环害虫孳生的环境;二是调整茬口,合理轮作,减轻其危害;三是合理施肥,猪粪、厩肥等农家肥必须经充分腐熟后方可减轻危害;四是早春铲除地头、地边的杂草,并带到田外及时处理或沤肥,能消灭部分卵和幼虫。

3.2.1.2物理防治:利用蝼蛄、蛴螬的趋光性,每年4月初其出土期设置诱虫灯诱杀,地老虎则用糖:醋:白酒:水=3:4:1:2,兑好后加总量的1-2%的敌百虫,放置于盆中于田间诱杀地老虎蛾子。

3.2.1.3药剂防治:一是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加水20-25千克拌种250-300千克,均匀喷洒,摊开后凉干即可播种;二是毒土。用75%辛硫磷或20%除虫菊脂等乳剂分别以1:300与1:200的比例拌土成毒土,每亩20-25千克撒于垄台苗眼附近;三是毒饵诱杀蝼蛄。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拌香的玉米面,加青菜叶于傍晚撒于植株周围土上;四是地面喷药。利用地老虎1-3龄暴露地表的时机,喷施药液,如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液。

3.2.1.4化学防治:一是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兑水25-50千克,拌种250-500千克,可防治蛴螬、蝼蛄等。二是土壤处理。在冬小麦返青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300毫升,结合灌水入土中,可防治地下害虫。用50%辛硫磷乳油0.5千克,兑适量水喷拌在100-150千克细土上作成毒土,顺垄低撒,施在幼苗根际附近,每亩撒20公斤,可防治地老虎和蛴螬。三是毒饵。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00克兑适量水制成毒饵,可防治蝼蛄和地老虎。

3.2.2冬小麦蚜虫危害的防治措施

防治冬小麦蚜虫采取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8克或可用10%吡虫啉或蚜虱净10-20克兑水喷雾或弥雾。

参考文献

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篇2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发生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皖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S43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6-0121-02

皖北地区小麦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和蚜虫、麦蜘蛛等。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现介绍皖北地区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以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1小麦白粉病

1.1发生症状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在小麦的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侵染叶片,也可侵染叶鞘、茎秆及穗部。叶片受害后,有直径1~2mm的白色霉点着生其上,随着病情的发展,霉点扩大成椭圆形或近圆形的白色病斑,并出现其典型症状即病部表面覆有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当有外力或遇到震动时,白粉则立即飞散。发病严重时,霉层长满叶片,导致光合面积减小,叶片早枯,分蘖数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一般可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时减产达50%以上。

1.2发病规律

白粉病菌在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越夏越冬,借气流传播到小麦叶片上。早春气温回升至5~25℃均能发生,湿度较高有利于发病扩大危害。

1.3防治技术

小麦白粉病病叶率达10%以上时,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20~150g/hm2、50%粉锈宁胶悬剂1500g/hm2防治。

2小麦赤霉病

2.1发生症状

小麦赤霉病为皖北冬小麦的常发病害,一般可造成减产1~2成,大流行年份减产5~6成,对小麦的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小麦整个生育期均能受害,以穗部为主。通常一个麦穗的小穗先发病,然后迅速扩展到穗轴,渐渐蔓延至整个麦穗,病部呈褐色或枯黄,后期可产生黑色颗粒[1-2]。

2.2发病规律

小麦赤霉病菌以腐生状态在田间残留的稻桩、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各种植物残体上越夏越冬,春季形成子囊壳随风雨传播到麦穗上引起发病。4月气温变幅较大,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发生。

2.3防治技术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关键是抓好4月20―23日小麦抽穗扬花初期喷药预防,可用40%多菌灵悬乳剂3000g/hm2+24%抗蚜・吡虫啉300mL/hm2,或25%吡蚜酮300g/hm2+磷酸二氢钾1500g/hm2对水1225kg/hm2+黄腐殖酸叶面肥750g/hm2均匀喷雾。间隔7~10d后,即小麦灌浆初期再补喷1次,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3小麦纹枯病

3.1发生症状

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叶鞘和茎秆上,小麦播种以后,发芽时若受病菌侵染常引起烂芽,导致麦苗不能出土;幼苗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期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拔节后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并继续向上部扩展至旗叶。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初期散生土黄色或黄褐色的霉状小团,担孢子单细胞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基部稍尖,无色;小麦孕穗抽穗期病情迅速发展,扬花灌浆期病株率达到高峰,病斑扩大,相互连成典型的花秆症状,烂茎,致使主茎和大分蘖常不能抽穗,形成枯孕穗,有的抽穗后成为枯白穗,结实少、籽粒秕瘦,病株植株矮小,易倒伏[3-5]。

3.2发病规律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土传性病害,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或越夏,侵染对象除小麦外,还有玉米、水稻、谷子、高粱等。菌株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30℃以上时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13℃以下时生长缓慢,5℃以下则停止生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呈现冬前零星发生,小麦返青后病害发展加快,小麦拔节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抽穗后病情发展趋缓的特点。

3.3防治技术

一是加强田间管理,形成合理的田间种群密度。二是播种前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3~4g拌麦种100kg,或用种子重量0.2%的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拌种或小麦种衣剂包衣,以压低苗期病情基数。三是当田间病株率达15%以上时进行药剂防治,皖北地区秋苗发病较重地块于11月中旬用25%粉锈宁500g/hm2,或10%井冈霉素1500g/hm2喷雾防治。次年小麦返青时即2月底再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975~1500g/hm2,或10%井冈霉素2250g/hm2,或三唑酮1500~3000g/hm2喷雾防治,注意加大用水量,使植株中下部充分着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4小麦蚜虫

4.1危害症状

小麦蚜虫可在小麦的多个生育期进行危害,苗期主要集中在叶鞘、叶背及心叶处进行危害;拔节抽穗期主要集中在茎秆、穗部及叶片处进行危害,同时还可排泄蜜露,影响植株的光合及呼吸作用;穗期小麦蚜虫的危害可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籽粒干瘪,引起严重减产。

4.2发生规律

小麦蚜虫分为2种: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前者又称穗蚜,喜在嫩穗上取食,种群密度较大,3―4月气温回升时,产生大量有翅蚜,通过气流传播至北方麦区进行危害;后者以卵越冬,初夏迁至麦田,在小麦返青至乳熟初期进行危害[6-8]。

4.3防治技术

小麦蚜虫的防治关键是防治穗期蚜虫,4月20―23日(小麦扬花初期),当百株蚜量达500头或有点片群集危害发生时,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10%吡虫啉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喷雾,或用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1000倍液、50%烯啶虫胺水乳剂1500倍液、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等喷雾,间隔7~10d再喷雾1次,并确保药剂的轮换使用。

5麦蜘蛛

5.1危害症状

麦蜘蛛以成若虫于春、夏对麦苗造成危害,被害麦叶出现黄白小斑点,植株矮小,发育不良,严重的整株干枯死亡。

5.2发生规律

麦长腿蜘蛛1年发生3~4代,以成虫和卵越冬,次年3月开始活动。卵连续孵化,4―5月进入繁殖危害盛期。麦长腿蜘蛛喜干旱,生存适宜温度为15~20℃,最适宜相对湿度50%以下,白天活动危害,以15:00―16:00最盛,遇到阴雨或露水较大时,即潜伏在麦丛或土壤缝隙中不动。

5.3防治技术

在冬小麦返青后,当平均每33cm单行长幼虫数达200头以上,上部叶片20%面积有白色斑点时即可进行药剂防治。选用虫螨克等阿维菌素类农药,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2000倍液喷雾。

6参考文献

[1]韩才斌,王娟,韩根成,等.大丰市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7):141,144.

[2]张震,侯明翠,李玉鹏,等.豫西南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J].种业导刊,2011(8):28-29.

[3]张德奇,季书勤,李向东,等.主要病虫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2):67-70.

[4]张穗,宋万昌,傅伟,等.河南省小麦纹枯病发生动态关键因素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5(S1):104-109.

[5]闫光升,屈改枝,焦松峰,等.小麦纹枯病的发生条件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3(2):27-28.

[6]郭春强,靳文奎,廖平安,等.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5(4):737.

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篇3

关键词:小麦产量;原因;防治措施;泗县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5)03-04-46-02

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黄淮海南端,地处苏皖2省5县交界地带,是产粮大县,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5%以上。小麦平均产量正常年份为428kg/667m2,高的年份可达495kg/667m2,低的年份为387kg/667m2,年份之间产量波动较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灾害天气和人为因素造成的。

1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原因

1.1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旱灾频繁泗县农田水利虽然经过国家投资多个项目的综合治理,河、大沟基本畅通,但仍有些河、大沟淤堵,特别是近年来秸秆禁烧,农民把秸秆堆积在河、沟中,有的田头沟、地边沟被挤占耕种,造成部分河、大沟、田头沟、地边沟不畅通,遇到大的水灾时不能及时排涝。同时农田中的机井缺少,不能达到干旱时所有的农田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地灌溉,旱灾频繁。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资料显示:近20a中有10a为干旱年份,造成小麦不能正常生长而减产。

旱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秋旱。小麦秋种遇干旱情况,有的农户坐等自然降雨,有的灌溉较晚,有的虽灌溉但水量不足,造成小麦不能适时播种,不能保证在适期内―播全苗;越冬前干旱。越冬前(泗县小麦越冬期在12月20日左右)干旱,造成小麦根系不下扎,发育不良,越冬期耐冻性差;拔节期干旱。小麦拔节期干旱,会使幼穗分化受阻,难以形成大穗。

1.2倒伏泗县小麦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倒伏导致叶片光合作用降低,造成减产。发生倒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扬花灌浆期,遭遇大雨、大风。密度过大,茎秆柔软;氮肥用量过大,茎秆细长柔软;耕层浅,根系不发达且分布于土壤的浅层;受纹枯病为害,茎基部乃至整个茎秆发生病变。发生倒伏的时间不同,减产程度不同:扬花期倒伏,减产30%~40%;灌浆前期(小满之前)倒伏,减产20%~30%;灌浆末期(小满之后)倒伏,减产10%~20%。小麦播量过大、密度过大是造成倒伏的主要原因。科学的小麦播量要求为10~12.5kg/667m2,大部分田块的播量达到20~22.5kg/667m2,有的达25kg/667m2以上。

1.3冻害冻害发生的程度,取决于降温程度和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冻害包括冬季冻害和春季冻害。冬季冻害:在冬季遇到低温造成叶片受冻,在冻害特别严重时,才会冻死分蘖,但不会冻死分蘖节,这种冻害对产量影响不大。泗县推广的小麦品种几乎都是半冬性品种,抗寒性强,冬季一般不会被冻死。春季冻害:春季冻害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冻害。早春冻害:多发生在2月中、下旬至3月份,一般只叶片受冻;春末晚霜冻害多发生在3月下旬~4月上旬,又叫”倒春寒”。此时小麦抗寒能力显著下降,特别是幼穗分化至四分体形成期(孕穗期)前后,对低温特别敏感,此时遇到低于4℃就会对其造成伤害,形成“哑巴穗”、白穗、光秆穗、半截穗,减产严重。泗县2013年4月7日最低温2℃,4月10日最低温1℃,造成当年小麦白穗、半截穗、光秆穗较多,小麦减产10%~30%。

1.4耕种技术不到位有的农户常年用旋耕机旋耕,耕层逐渐变浅;有的秸秆还田时秸秆粉碎质量不好,造成土壤耕层不实、悬空;有的播种过深,地中茎过长,最多长达7~8cm;有的播后不镇压,出苗不齐,且易遭受冻害和旱害。

1.5旺苗和弱苗多旺苗可分为早旺苗和密旺苗,播种较早再遇到暖冬,会在冬前形成早旺苗;适期播种,播量过大,遇上暖冬气候,会形成密旺苗。泗县小麦多出现密旺苗。俗话说:“麦无二旺”,年前旺,年后就不旺,旺苗会造成减产。晚播苗和弱苗,因苗小抗寒性差,容易遭受冻害。

1.6病虫草危害小麦遭遇病虫草危害,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有的损失惨重。如2003年泗县赤霉病普遍发生较重,一般减产10%~17%,南部发生最重的减产30%。草害:杂草可分为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麦蜘蛛、蚜虫(苗蚜、穗蚜)、吸浆虫等。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颖枯病等。

2防治措施

2.1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政府应增加投资,加强对河道、沟的清淤、疏浚,修整田头沟、地边沟、腰沟、畦沟,达到河、沟道道畅通。同时增加机井的数量并合理布局,达到涝能排、旱能灌。干旱发生初期,政府及技术人员及时动员农民开展灌溉,特别是要浇好“三水”:底墒水、越冬水、拔节水。提倡农民浇“增产水”,而不是麦苗干得奄奄一息时浇“救命水”。

2.2防止倒伏选择抗倒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推广深耕深松技术,增加耕层,促进根系下扎;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的用量和推广氮肥后移技术;控制播量,降低密度,在适期适墒的情况下,播量10~12.5kg/667m2,不超过15kg/667m2;及时防治纹枯病。

2.3防止冻害选择抗寒品种;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播后镇压,保证一播全苗;镇压弥合土壤裂缝防冻;灌水防冻应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之前1~2d突击浇灌麦田,墒情好时可以不浇;寒流到来之前,在麦田四周堆放碎草熏烟,驱赶寒流;寒流过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促进恢复。

2.4提高耕种质量实施机械深耕深松技术,深度25~30cm。对于秸秆还田的地块,必须进行深耕,提倡前茬作物收后及时粉碎成3~5cm的小段,然后深耕,翻埋严实,耕细耙透;对于旋耕田,播前要重耙,播后要镇压,以紧实土壤,播深3~5cm;推广使用大、中型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实行旋耕整地、化肥深施、播种、镇压一体化播种作业,全面提高耕种和作业质量。

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篇4

关键词农业有害生物;种类;危害特点;原因;对策;山东文登

中图分类号S4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7-0148-02

文登市地处胶东半岛东端,地理位置特殊,常年种植小麦2.8万hm2,全市麦田有害生物年发生11万公顷次。受近几年气候条件、结构调整、栽培措施等因素影响,麦田有害生物种类较20世纪70—80年代有显著变化。笔者结合开展山东省农业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课题,采取系统调查与普查相结合、定点观测与定位调查相结合、一般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文登市麦田有害生物种类进行全面普查,基本摸清了目前文登市麦田有害生物种类;同时对小麦防治技术进行田间试验,优化配套了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集成技术,在保证小麦生产安全的同时,减少了防治次数,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1麦田有害生物发生种类

文登市麦田有害生物种类有123种,其中病害14种,虫害24种,草害82种,鼠害3种。病害以小麦纹枯病、小麦叶枯病、小麦白粉病、小麦叶锈病为主(图1),虫害以麦蚜、麦蜘蛛等为主(图2),杂草以繁缕、看麦娘、荠菜、播娘蒿为主,鼠害主要以黑线姬鼠和大仓鼠为主。

病虫害种类变化情况表明,新增小麦叶枯病、小麦黑颖病2种病害,灰飞虱、八字地老虎2种虫害,棕色田鼠1种鼠害。小麦全蚀病、小麦秆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霜霉病、小麦线虫病、小麦秆黑粉病[1]等6种病害,麦秆蝇、麦茎谷蛾等2种害虫,黑线仓鼠1种鼠害等9种有害生物已不见其危害小麦。

麦田杂草种类变化不大,主要危害种由40余种变为以繁缕、看麦娘、荠菜、播娘蒿、野燕麦、稗草、马唐、藜等优势种为主。

2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文登市小麦病虫害返青拔节后开始活跃,穗期危害最重。小麦纹枯病整个生育期均可见到病株,拔节后以水平发展为主,病株率上升迅速,抽穗期前后垂直发展为主,病指上升最快,严重的后期出现白穗;小麦叶锈病冬前可见病叶,春季5月1日前后可见到病叶,严重的地块病叶率达100%,严重度达40%以上,是小麦生产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白粉病较前几年略有下降,冬前很难见到病叶,春季一般在5月上旬以后始见病叶,灌浆期达高峰;叶枯病上升为中后期特别是穗期以后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后期的光合作用;小麦条锈病作为一种暴发性、气传病害,近几年在文登市发生较为频繁,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始见病叶,发生区域以小观、泽库南部沿海为重点,沿宋村、张家产、大水泊、文登营一线呈西南东北方向带状分布,离轴线越远越轻。小麦散黑穗病于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达高峰。

文登市小麦虫害以穗蚜为主,一般在5月上旬开始上穗,为害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灌浆期,一般持续7~10d。麦蜘蛛发生有冬前和返青拔节期2次小高峰,5月1日后开始自然消退。

3原因分析

3.1气候条件

2000—2012年13年间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5℃以上的有7年,偏低的5年;其中2010—2012年连续3年出现温度偏低现象,造成早春物候期推迟,病虫害发生盛期也随之推迟;2001—2004年连续4年温度偏高现象(即暖冬现象),增大了小麦病虫草害越冬基数,加重了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3—5月正值文登市小麦起身至灌浆初期,也是小麦生长的重要时期,适度的降水对小麦的生长极为有利,但雨量过大、过于集中会影响温度的回升,形成低温寡照,不利于作物生长,还会加重一些喜湿性病害如纹枯病、白粉病等的发展。

3.2栽培措施

文登市已连续多年实施配方施肥,但仍未彻底改变农民偏施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忽视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肥习惯;播种量偏大,造成植株密度偏大,养分过度消耗,群体结构不合理,田间通风透光性较差,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扩展。小麦、玉米连作有利于纹枯病等根部病害的积累和发生。

此外,小麦机收高留茬,把大量植株病残体留在土壤中,为翌年病虫害的繁殖与发生提供了大量的病原菌。另外小麦跨区作业也有利于纹枯病、散黑穗病、杂草等病虫草害的横向传播。

3.3品种抗性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普及,文登市小麦良种实现了全面覆盖,品种杂而乱的现象得到了根本改变,目前主推广品种包括烟农5158、青丰1号、烟农24等,抗叶锈病,不抗纹枯病,青丰1号感条锈病。从小麦大田调查情况看,病虫害发生特点与品种特性很吻合。

4防治对策

针对近几年文登市麦田农业有害生物种群变化及发生特点,因苗因地因天,结合控旺促壮、防冻防倒、科学合理运筹肥水等管理措施,以小麦纹枯病、小麦叶枯病、小麦条锈病、小麦蚜虫等重大病虫害为重点,全面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技术指导,力争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4.1选用抗、耐性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一方面要选择抗、耐性较好、高产,兼抗条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纹枯病等当地主要病害的品种,以增强群体抗病性。另一方面,在一个县域内统一供种要根据不同的生态类型,合理搭配不同的品种,防止品种单一,造成病虫害大流行[2-3]。

4.2加强栽培管理

在适期晚播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播量,以控制群体数量,确保基本苗不过多,有效穗数不过大,努力创造一个不利于病虫发生而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实行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中微肥,控制大水漫灌,注意锄划保墒,提高小麦自身抗逆性[3]。

4.3优化筛选防治集成技术

农业、物理防治是基础,化学防治是关键,在抓好病虫监测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优化筛选,集成了”一拌两喷”技术。“一拌”:即播种期拌种。用2.5%适乐时(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0~300mL/hm2加水1500mL混合均匀拌种,晾干后播种,防治纹枯病、根腐病等。地下害虫及苗期蚜虫等害虫可用70%锐胜(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10mL拌麦种5kg。“两喷”:即返青拔节期、穗期2次喷雾。返青拔节期(4月10日前后)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以防小麦纹枯病为重点,兼治麦蚜等。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600g/hm2+20%吡虫啉150g/hm2+15%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50g/hm2对水450kg喷雾。穗期(5月15日前后)进行“一喷三防”:以穗蚜、白粉病、锈病为重点,同时预防赤霉病,促进灌浆,提高产量,防止倒伏,抵御后期早衰和干热风的危害。用22%阿立卡150mL/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g/hm2+12.5%欧博(氟环唑悬浮剂)300~450g/hm2或30%爱苗(苯甲·丙环唑乳油)300mL/hm2+Fa旱地龙750~1500g/hm2对水450kg喷雾。以播娘蒿、荠菜、繁缕、藜等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用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5.0~22.5g/hm2,对水450kg喷雾防除。以野燕麦、看麦娘、雀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用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4.5~7.5kg/hm2对水450kg喷雾防除。也可2种药剂混合喷雾[4-5]。防治适期为小麦三叶期后至起身期前。

5参考文献

[1]杨奉才.小麦病虫草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4-11.

[2]2011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及科学用药建议[J].山东农药信息,2012(6):45-48.

[3]2012年山西省农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J].农化市场十日讯,2012(11):41.

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篇5

关健词小麦;病虫害;防控措施;黄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S43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8-0104-03

黄淮地区小麦主要病害分4类:一是小麦叶部病害:白粉病、锈病、叶枯病;二是穗部病害:赤霉病、黑穗病;三是根茎部病害:纹枯病、全蚀病;四是全株病害:以土传花叶病为主。对小麦生产危害严重的害虫有麦蚜、黏虫、吸浆虫、麦秆蝇、麦叶蜂及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现对其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小麦病害

1.1小麦白粉病

白粉病在黄淮地区发生较严重,白粉病大量发生,可导致小麦叶片早枯,成穗率减少,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与产量,被害麦田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损失高达20%~30%,个别地块甚至达到50%以上。

1.1.1危害症状。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

1.1.2发生条件。小麦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对温度、湿度较为敏感,黄淮麦区冬前气温偏低,病害不易发生。翌年初春,温度回升至12℃时,病苗即发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当环境温度适宜(15~20℃),湿度70%以上时,极易造成病害流行。

1.1.3防治措施。白粉病的流行与危害程度与品种、栽培、气象等因素有关,感病品种是病害流行和严重危害的重要条件。因此,生产上首先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多施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浇水抗旱,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采用药剂拌种:用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麦种重量的0.2%;或用种子重量0.01%的烯唑醇(有效成分)拌种。做好田间调查,3月下旬或4月上旬,待病情达到防治指标(田间发病率3%~5%),用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重病田在第1次喷药后10d再喷1次。在白粉病菌对三唑酮已产生较高抗药性和赤霉病重发区可用粉唑醇、腈菌唑和烯唑醇等农药防治。

1.2小麦锈病

黄淮地区锈病以条锈病为主,条锈病曾多次在黄淮地区大流行,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小麦锈病大流行年份,感病品种一般减产30%左右,中度流行年份减产10%~20%,特大流行年份减产达50%~6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

锈菌对小麦植株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病菌可大量掠夺植株体内的养分和水分,干扰和破坏植株正常的生理功能,使呼吸作用增加,光合作用降低,叶绿素被破坏,光合效率下降;同时由于表皮组织受到破坏,使其蒸腾量增加,失水严重,最终造成籽粒秕瘦,千粒重和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1.2.1危害症状。小麦锈病有条锈病、秆锈病和叶锈病,3种锈病的共同特征是前期产生铁锈色的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色的冬孢子堆,其症状区别主要表现在孢子堆的分布、大小、形状、颜色和排列方式上,可将夏孢子堆描述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1]。

1.2.2发生规律。黄淮地区10月下旬可以见到病叶,锈病发病的轻重主要与雨水量、越夏越冬菌源量和感病品种面积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夏季雨水多,感病品种面积大,菌源量大,锈病发生就重,反之则轻。

1.2.3防治措施。当田间发现小麦条锈病单片病叶,要立即摘除发病叶片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立即围歼防治,控制其蔓延。大田条锈病病叶率达0.5%时,要立即进行普治。防治药剂品种、用量同小麦白粉病,重病田块在首次喷药10d后再喷1次。

1.3小麦叶枯病

1.3.1危害症状。初发病叶片上生长出卵圆形淡黄色至淡绿色小斑,以后迅速扩大,形成不规则形黄白色至黄褐色大斑块,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枯死,后逐渐向上发展[2]。

1.3.2发生规律。多数叶枯病菌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对小麦产生危害,但以抽穗后灌浆期发生较重,是主要危害时期。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叶枯病的发生。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降雨量对病害发展影响很大。小麦开花期到乳熟期潮湿(相对湿度>80%),且有较高的温度(18~25℃),有利于各种叶枯病的发展和流行。

1.3.3防治措施。选用无病种子,适期适量播种,播时要施足底肥,氮磷钾配合施用,以控制田间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禁止大水漫灌,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是防治叶枯病的关键时期,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喷雾。视田间病情防治1~2次。

1.4小麦赤霉病

1.4.1危害症状。最初在个别小穗的基部或颖壳上出现水渍状褐色斑,后逐渐扩展使整个小穗枯黄,受害籽粒皱缩、变小,表面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层。赤霉病造成穗腐,不仅严重影响产量,而且使病麦粒含有真菌毒素。当病粒率超过4%时,不能加工面粉和食用,甚至不能作饲料。

1.4.2发生规律。小麦赤霉病菌在抽穗开花时入侵危害小穗,一般在扬花后6~10d出现症状,发病盛期通常在乳熟期到糊熟期,黄熟后基本停止。气候条件尤其是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雨日、雨量和相对湿度等是决定病害能否流行的重要因素。赤霉病发病最适温度为24~28℃,最适相对湿度为80%~100%。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果阴雨连绵,潮湿多雾,天气闷热,极易造成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施氮肥过多,植株贪青徒长,田间郁蔽,种子混杂等也有利于发病。

1.4.3防治措施。防治小麦赤霉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和减少初侵染源为基础,充分利用抗病品种,及时喷洒杀菌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播种时精选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播种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植株群体过密和通风透光不良;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实行按需合理施肥,氮肥作追肥时也不能太晚;小麦扬花期应少灌水,忌大水漫灌,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采取必要措施消灭或减少初侵染菌源,小麦扬花前要尽可能处理完麦秸、玉米秸等植株残体;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促使植株残体腐烂,减少田间菌源数量。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尽快脱粒晒干,减少霉垛和霉堆造成的损失。防治的最佳时期为抽穗扬花期,若天气预报扬花期多雨高湿,就应抓紧在齐穗期用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在小麦齐穗期喷施1次后,间隔5~7d再喷施1次,确保防治效果。喷药次数根据天气预报和发病趋势而定[3]。

1.5小麦黑穗病

小麦黑穗病是由种子带菌下田,受害麦粒变成黑粉,发病株颗粒无收。过去曾普遍发生于黄淮海冬麦区,后已基本上控制了该病的危害,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又有所回升。

1.5.1危害症状。主要有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2种,小麦散黑穗病是带菌植株孕育病穗,最初病小穗外包一层灰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病菌冬孢子)。成熟后破裂,黑粉飞散,仅残留穗轴;小麦腥黑穗病,主要在穗部表现症状,病穗短直,颜色较健穗深,初为灰绿色,后变成灰黄色,病粒较健粒短而胖,因而颖片略开裂,露出部分病粒(称菌瘿),病粒初为暗绿色,后变灰黑色,内有黑色粉末(即病菌的冬孢子)。

1.5.2发生规律。小麦抽穗期开始危害。小麦开花期遇有细雨和多雾、温度高的环境,有利于冬孢子萌发和侵入,种子带菌率就高;相反,如开花期干旱,孢子难以发芽,种子带菌率就低。此外,开花期遇有暴风雨,可将冬孢子淋于地下,不利于传播,发病亦少。

1.5.3防治措施。种子处理是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的关键,要建立无病种子田,选用无病种子,或采取药剂拌种(用五氯硝基苯粉剂、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或萎锈灵乳油等拌种);小麦抽穗前,加强种子田的检查,及早拔除残留的病穗,以保证种子不受病菌侵染。

1.6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发生普遍而严重。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平原麦区逐年加重,对产量影响极大。一般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50%左右,个别地块甚至绝收。

1.6.1危害症状。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症状。病苗死苗主要发生在小麦三至四叶期,在第1个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花秆烂茎是在返青拔节后,下部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1.6.2发生规律。小麦纹枯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带菌土壤可以传播病害,混有病残体和病土而未腐熟的有机肥也可以传病。小麦播种后即可受侵染,在整个小麦生长季节,病害在田间的发生和消长出现冬前和春天小麦拔节至孕穗期2个明显的发病高峰。小麦播种萌发后,幼苗地下部的幼根、幼芽即可受病菌侵染与危害。随着气温变化,病害发生发展大致可分为冬前发生期、返青上升期、拔节后盛发期和抽穗后稳定期4个阶段。

1.6.3防治措施。种植抗(耐)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促进小麦生长健壮,适期适量播种,避免过早播种,减少冬前病菌侵染麦苗的机会,创造不利于病菌生长发育的条件。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增施钾肥,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选用咯菌睛、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等药剂拌种,用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或50%甲基恶霉灵300倍液,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应根据病情发展进行喷雾防治,以分蘖末期施药防效最好,拔节期次之,孕穗期防治效果较差。

1.7小麦全蚀病

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1.7.1危害症状。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苗期病株矮化,分蘖减少下部黄叶较多,根部变褐色,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抽穗灌浆期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并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

1.7.2发生规律。全蚀病侵染小麦的适宜土温为12~20℃,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土壤温度逐日下降,缩短了有效侵染期,因而适期迟播病情减轻。冬前雨水大,越冬期气温偏高,春季温暖多雨等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1.7.3防治措施。种植耐病品种,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对怀疑带病种子用立克秀、三唑醇拌种。小麦播种后20~30d,使用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水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1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危害,并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轮作倒茬可明显降低发病。

1.8土传花叶病

1.8.1危害症状。多发生在小麦生长前期。冬前小麦土传花叶病毒侵染麦苗,表现斑驳不明显。翌春,新生小麦叶片症状逐渐明显,现长短和宽窄不一的深绿和浅绿相间的条状斑块或条状斑纹,叶片扭曲,叶面有突起点,表现为黄色花叶,有的条纹延伸到叶鞘或颖壳上,次生根少,分蘖少,后期病斑愈合,导致整个病叶发黄枯死,严重者植株矮化,影响小麦正常生长。

1.8.2发生规律。在田间主要靠病土、病根茬及病田的流水传播蔓延,侵染温度12.2~15.6℃,侵入后气温20~25℃病毒增殖迅速,经14d潜育即显症,春季多雨潮湿、地势低洼、重茬连作、砂土地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灌溉地水流下方严重。

1.8.3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与其他作物轮作3~5年可减轻危害;适量追施锌肥可增强作物的抗病性;防控药物可选用病毒必克,或病毒a等抗病毒制剂与磷酸二氢钾混匀,对水喷雾,间隔7~10d,连喷1~2次即可。土传花叶病毒病的地块常伴随纹枯病的发生,应及早预防。

2小麦虫害

2.1麦蚜

麦田蚜虫繁殖力很强,1年发生10~20代,主要在小麦的茎叶和嫩穗上刺吸汁液,出现黄斑或全部枯黄,生长停滞,分蘖减少,籽粒秕瘦或不能结实。小麦返青至乳熟初期,在嫩穗上吸食。

防治蚜虫的化学药剂种类很多,但以选用吡虫啉、抗蚜威等对天敌安全的药剂为好。

2.2黏虫

黏虫,大发生时能将作物叶吃光、穗咬断,造成严重减产。成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在黄淮地区1年可发生3~4代,幼虫3―4月为害小麦,以蚕食麦叶为主,有时为害嫩穗。黏虫的幼虫共有6个龄期,初孵幼虫怕阳光,夜间取食,多聚集危害,1~2龄时仅食叶肉,形成小孔,3龄后蚕食叶片边缘,5~6龄进入暴食期,占总食量的85%以上。

防治方法:应在黏虫3龄前,当麦田有幼虫20~30头/m2时用药防治。药剂可用敌百虫、辛硫磷等有机磷制剂,也可以用杀虫双、敌杀死、毒死蜱等药剂,以便兼治其他害虫。为保护天敌,在黏虫3龄前可用特异性杀虫剂灭幼脲1号,或灭幼脲3号喷雾防治。

2.3吸浆虫

吸浆虫1年发生1代,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地表,4月中、下旬大量化蛹,羽化后大量产卵危害。一般情况下,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常会引起该虫大发生,成虫盛发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发生重。

防治方法:麦播时对吸浆虫常发地块,可用林丹粉拌土,均匀撒施地表,犁耙均匀,可兼治地下害虫;卵期,用甲基异柳磷,或甲拌磷,或辛硫磷颗粒剂拌细土撒施;成虫期,用敌马粉、西维因粉喷粉,或用辛硫磷乳油、氧化乐果乳剂、速灭杀丁乳油对水喷雾。

2.4麦叶蜂、麦秆蝇

小麦叶蜂又叫小黏虫、齐头虫等,分布广泛,主要发生在淮河以北麦区。小麦叶蜂以幼虫为害麦叶,从叶边缘向内咬食成缺刻,重者可将麦叶全部吃光。麦秆蝇又称麦钻心虫、麦蛆等,该虫在小麦作物上普遍发生,以幼虫蛀入麦类作物茎内取食物幼嫩组织,在小麦分蘖、拔节期、孕穗初期、抽穗初期危害,使小麦形成“枯心苗”、“烂穗”、“白穗”。

防治措施:小麦播种前深耕细耙,破坏其化蛹越冬场所,或将休眠蛹翻至土表机械杀死或冻死;药剂防治:喷粉用敌百虫粉剂,辛硫磷乳油、氧化乐果等可兼治。

2.5小麦地下害虫

为害小麦的地下害虫有蛴螬、金针虫、蝼蛄3种。主要发生在小麦秋苗期、返青期和灌浆期。主要咬食种子、幼苗根部、茎部,秋季危害造成小麦缺苗、断垄,春季危害导致枯心苗,使植株提前枯死。

防治措施:应采用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如精耕细作、轮作倒茬、深耕深翻土地、适时中耕除草、合理灌水以及将各种有机肥充分腐熟发酵等,可压低虫口密度,减轻危害;药剂防治:用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或辛硫磷颗粒剂于耕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耕翻入土中。也可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麦出苗后,当死苗率达到3%时,用辛硫磷颗粒剂,或甲基异柳磷粉剂对细土拌匀后开沟施,或顺垄撒施后接着划锄覆土,可以有效防治。

此外,防治小麦病虫害要根据小麦各生育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把握各个环节,尽量减少用药次数,采取有效综合防治措施,从而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小麦播种期的防治对象是地下害虫(金针虫、蝼蛄、蛴螬)、小麦全蚀病、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冬前麦苗的防治对象是地下害虫、蚜虫;小麦返青、起身至拔节期主要防治对象是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白粉病、锈病;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的防治对象是小麦吸浆虫(蛹、成虫)、白粉病、锈病、早代蚜虫、小麦赤霉病;小麦灌浆期至成熟期的防治对象是小麦蚜虫、后期白粉病、锈病。采取综合防治,以减少用药次数,达到一药多治、一喷多防的效果。

3参考文献

[1]司文修,李元振.小麦播期病虫害防治要点[J].河南农业,1998(9):15.

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篇6

关键词:小麦种植;管理方法;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432056

1小麦各个生长阶段种植管理要点介绍

1.1播种技术

精细化的种植与管理不仅能够将小麦的抗病性与抗倒伏性能提高,还能促进小麦再熟,结出更大麦穗,将肥料的利用率提高。与此同时,因为播种数量较少,使小麦种植的成本大大节约了。小麦精细少量播种先要具备肥沃的土壤以及平坦的地势,山东位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小麦的生长与成熟,并且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达1.2%~1.6%以上,其中,氮、磷元素含量较高。在小麦播种时需要先对土地进行平整,确保田地能够规整,土壤更加细碎;精少量播种小麦种子时,能保证穗大、饱满、颗粒多,与当地的自然条件与环境非常适应。此外,在播种的同时,还要保证积温,对积温进行有效控制,能够使小麦达到初次分蘖高峰,使播种数量大大减少,数量能够控制在5.8~9kg左右[1]。

1.2生长期田间管理

小麦的生长过程中,田间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过程,遵循孕穗增粒和返青拨节的原则,还要在冬季来临前促生长,入冬以后要将增蘖育苗的数量增加,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入冬前需巩固分蘖。同时,配合拔节,施肥重促等,这样才能确保小麦更加健康的生长,抽穗成熟期间能够防止造成早衰情况。要调节好土壤水分状态以及营养供给,为小麦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良好的条件,能够起到增产作用。小麦叶施肥问题也是重点,做好麦叶养护确保其始终保持生长活力。此外,在孕穗期间,在喷洒碳酸二氢钾溶液时可分2次进行,浓度控制在0.2%,促进有机物的合成,防范早衰与青杆。

2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

2.1病虫害防治原则

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上需结合生物防治与农业防治的结合,此外,随着人们绿色无公害认知的强化,小麦、蔬菜等化学农药残留备受人们关注,需减少化学农药的喷洒,防止出现农药残留对人体与环境造成危害,确保小麦成为绿色无公害、质量有保障的粮食作物。

2.2农业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防治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适合在夏季使用防治技术,配合做好田间管理,定期除草,将上一季度麦苗铲除,到了秋季需要播种时,就可以采取人工方法将田间、沟边的小麦全部清除,防治病虫害源的传播。能够使小麦白粉病与锈病祛除,为小麦更加健康的生长创造条件。此外,要想在恰当的时候播种,就要避开旱季播种,这是病虫害的高发期,具体来说应该避开九月中旬,这样能够使小麦患纹枯病以及锈病的几率大大降低[2]。

2.3物理法防治病虫害

在应用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过程中,需配合使用人工锄草与划锄相结合的方法,这样能够将田间杂草清除,还能帮助土壤内部空气更加自然流通,保墒增温,这也是小麦种植用户经常采取的措施。针对田间的杂草,每年会以2~4m的速度生长到麦田中,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清除杂草将阻碍小麦正常生长,将使小麦单产量降低。

2.4生物工程防治技术的应用

生物工程药剂防治方法的优势是能更加高效的灭杀病虫,此过程不会产生抗药性,因为生物药剂中的活性成分存在于天然生态系统中,这样将不会出现交叉性抗药性。此外,可以使用昆虫技术与农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昆虫性激素药剂阻止昆虫正常,防止繁殖出过多的虫卵。这种方法也不会产生抗药性,并且无公害、无残留,是生物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果蔬种植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手段。化学防治则是针对锈病、纹枯病以及白粉病提出的一种防治方法,每566m2田间使用40g、20%浓度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将其兑水稀释以后均匀喷洒到田间[3]。

3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小麦种植管理要点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可见,要想将小麦质量与单产提高就要采取科学、合理手段管理与防治病虫害,实践证明,充分发挥综合性病虫害防治方法配合田间管理能减少病害,更好的促进小麦生长。

参考文献

[1]栗健,岳耀杰,潘红梅等.中国主要小麦种植区雨养条件下水分胁迫发生规律模拟[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1):105-112.

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篇7

1.1培肥地力,施足底肥

一般麦田施优质土杂肥45t/hm2,标准氮肥450~750kg/hm2,标准磷肥600~750kg/hm2,钾肥150~225kg/hm2,锌肥15kg/hm2。

1.2选择良种,做好种子处理

选用分蘖成穗率高、单株生产力强、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光合能力强、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在山东省可以选用济麦19、济麦20,高肥力地块也可以选择济南17。播种前用小麦专用种衣剂拌种,有利于综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易发生的根腐病、纹枯病等,培育壮苗。

1.3精细整地,保证底墒充足

适当加深耕层,破除犁地层。整地要求地面平整,明暗坷垃少而小,土壤上松下实。对墒情不足的可于前茬作物收获前7~10d浇水造墒或在收后耕前造墒,使土壤耕作前的含水量在70%左右。

1.4播期、播量、播深

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最晚不迟于20日。播量要求为75.0~112.5kg/hm2。实行机播,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深为3~5cm,行距为22~25cm。

1.5播后压实

随着秸秆还田面积的不断增加,使得土壤中空隙加大,种子和土壤无法密接,造成出苗率低,苗弱,不抗低温。因此,播后必须压实。

2田间管理

2.1冬前管理要点

2.1.1及时查苗补种。若基本苗较多,播种质量较差,麦苗分布不均匀,在植株分蘖前后,可进行疏苗、匀苗,以培育壮苗。

2.1.2浇好冬水。一般在11月底到12月上旬浇冬水。由于近几年都是暖冬,因此不施冬肥。浇过冬水后,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以破除板结,促进根系发育,促壮苗。

2.1.3综合防治病虫害。小麦主要病虫害为地下害虫和以纹枯病为主的根腐型病害等,防治病虫害以药剂处理种子为关键措施。

2.2春季管理要点

2.2.1返青期中耕。及早进行划锄,以松土、保墒,提高地温,视麦田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浇返青水。

2.2.2重施起身或拔节肥水。麦田群体适中或偏小的重施起身肥水;群体偏大,重视拔节肥水。一般施标准氮肥450~600kg/hm2,开沟追施。

2.2.3浇挑旗水或扬花水。挑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花,增加穗粒数,又能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如果小麦挑旗期墒情较好,也可以推迟到扬花期浇水。

2.2.4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克螨特或克螨克喷雾。返青至起身期,杂草发生较多的地块,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5.8%麦喜乳油或20%使它隆乳油,对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可用3%世玛乳油,茎叶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近年来,化学除草导致后茬作物药害的事故屡有发生。因此,应掌握除草剂适用范围、用药时间等,以免引起作物药害(除草剂喷施最晚不迟于4月10日)。

2.3后期管理要点

2.3.1酌情浇好灌浆水。在浇好挑旗水或扬花水的基础上,不用再灌溉,尤其要避免麦黄水。

2.3.2增施叶面肥,预防干热风。后期酌情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以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和籽粒品质。

2.3.3防治病虫害。此期主要病虫害有麦芽、粘虫、锈病、白粉病、全蚀病。防治锈病、白粉病、全蚀病用粉锈宁乳油喷雾;防治麦芽用吡虫啉或定虫脒;防治粘虫用菊酯类药物喷雾。

3适时收获

蜡熟末期,籽粒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时为最佳收获期。

4参考文献

[1]王德梅,于振文.灌水量对济麦20籽粒和蛋白质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7(5):54-56.

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篇8

一、冻害和冷害的防控

1.表现

2001年3月28日鲁西南遭受0℃以下冻害,造成小麦主茎以及大分蘖的幼穗受冻,虽然小麦仍能正常抽穗和结实,但穗粒数明显减少。冻害较重时,主茎、大分蘖幼穗和心叶冻死,其余部分仍能生长;冻害严重的麦田,小麦叶片、叶尖呈水烫一样地硬脆,后青枯或呈蓝绿色,茎秆、幼穗皱缩死亡。

2007年4月3日部分地块遭受0℃以上的低温冷害,此时穗分化正处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抽穗后表现为空颖或部分白穗,旗叶叶尖干枯,叶片发黄。受其影响,小麦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2013年部分地块亦遭受冷害的侵袭。冷害、冻害较轻的年份一般减产20%~30%。

2.防控措施

①选用冬性强的小麦品种。目前适合鲁西南种植的较为抗寒的小麦品种有:济麦22、济麦20、潍麦8、鲁原502等。在种植过程中,种植户应依据常年的种植经验,科学合理地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逆性强的品种,引进的新品种,在不熟悉品种特性的情况下,应先小面积试种2~3年,待品种表现达到理想目标时再大面积种植。

②小麦进入起身拔节期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寒流来临前1~2天浇水,因水的热容量大于空气,降温比较慢,霜冻发生时,水温常高于附近气温,通过以水调温,调节小麦植株附近的温度,预防或减轻冻、冷害的发生和危害。

③根据近几年的生产经验,在冷害、冻害来临前,叶面喷施300~400倍氨基酸和200~300倍红糖混合液,在很大程度上能减轻甚至规避冷、冻害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④烟熏。即冷害和冻害来临前,在麦田上风向用麦糠等于夜间12点左右点燃。须注意的是,该方法虽然有效,但会引起环境污染。

3.补救措施

①遭受冷害和冻害后,及时浇水追施速效氮肥。每亩用46%尿素7.5~8.5千克,促中小分蘖成穗,控制亩穗数的减少幅度。

②叶面追肥。冻害、冷害过后,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1%~2%糖尿液(红糖与尿素比例为1∶1),或叶面喷施1500倍芸苔素内酯溶液。

二、旺长和倒伏的防控

1.表现

旺长与倒伏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如2006、2008、2013年鲁西南地区冬小麦部分地块出现倒伏现象与冬前旺长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小麦旺长一般有三种类型:①营养生长旺长。11月份植株主茎叶龄7.0以上、单株茎蘖7.0个、苗高大于25厘米、群体总蘖数90万/亩以上,即为营养生长旺长。②生殖型旺长。冬小麦越冬期主茎幼穗分化达到二棱中期以后,即为生殖型旺长。③重叠型旺长。同一块麦田植株形态及群体数达到营养生长旺长标准,同时主茎分化达到生殖型旺长标准即定为重叠型旺长。引起小麦生长发育后期倒伏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生长旺长。暖冬是引起营养生长旺长的主要原因,如2006年11月份有效积温(≥12℃)多出常年135℃,从而引起小麦冬前旺长。

2.防控措施

①适期适量播种。鲁西南地区开播时间由常年的10月1日前后,推迟到10月5~10日。根据选用品种的特性,确定适宜播量,防止亩基本苗过多,造成幼苗行间拥挤,引起营养竞争型旺长。如济麦22亩基本苗一般为18万株,每亩播种量应控制在10千克左右。

②氮肥后移。土壤含氮量较高的地块,基肥可不施或少施氮肥,清明后3~5天根据小麦长势追施氮肥,一般每亩施用量为15~20千克,既防止了小麦冬前旺长,又避免了植株底三节拉长,出现后期倒伏现象。

③深中耕。出现植株旺长的地块,结合冬季除草进行1次深中耕断根技术措施,减缓小麦生长速度。

④缓浇水。出现旺长的地块,浇越冬水的时间较正常生长地块应延后5~10天,如墒情许可可以不浇越冬水,并采取反复镇压技术措施。

⑤化控。冬前出现严重旺长时,11月中下旬每亩叶面喷施20%甲・多微乳剂30~40毫升,可减轻因旺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悬根和植株死亡的防控

1.表现

很多地方多采取旋耕进行秸秆还田,造成耕层浅、土壤不实。小麦播种后虽然能勉强出苗,但是根系均在秸秆内生长,造成小麦根际冻害或因失水出现死亡现象。行间缺苗断垄,群体产量降低。

2.防控措施

①前茬玉米采用具有秸秆粉碎效果好、抛洒功能强的收割机收获,促使还田秸秆均匀一致;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玉米秸秆粉碎抛洒后,地面喷施em秸秆腐熟剂,随机深耕,促使秸秆迅速腐熟转化为能被小麦利用的氨基酸或有机质等。

②播后浇水,秸秆还田的地块,无论土壤墒情好与坏,播后均采取大水漫灌,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小麦出苗后采取反复镇压的技术措施,压实土壤,以防悬根引起植株死亡。

四、越冬害虫的防控

1.表现

2010、2013年鲁西南地区冬季气温比常年高,一些刺吸式口器的害虫(特别是蚜虫)在麦田里越冬为害,引起小麦植株叶片发黄,甚至引发部分麦田病毒病发生蔓延。

2.蚜虫防治

①推广普及小麦宽幅精播技术。畦宽一般为3.6米、播幅8厘米,防止麦苗田间拥挤、通透性降低,以免为蚜虫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

②包膜杀虫剂的应用。在小麦播种前,结合防治地下害虫,每亩使用包膜缓释杀虫剂――毒死蜱2~3千克,通过包膜杀虫剂的缓慢释放,实现在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期杀灭刺吸式口器害虫的目的。

③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暖冬年份在最低气温0℃时采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重点防治小麦根茎部。

五、小麦根部病害的防控

1.表现

近几年,小麦根部病害已上升为小麦的主要病害。小麦常见的根部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茎基腐病。主要受秸秆还田和环境因素影响。

①根腐病。在小麦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均可危害,幼芽和幼苗根部变褐色,幼芽腐烂不能出土。出土幼苗近地面叶片上散生圆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枯死。芽鞘上产生褐色条斑。成株根上的毛根和主根表皮脱落,根冠变褐色。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折断枯死。

②茎基腐病。从小麦分蘖到黄熟均可发病,鲁西南最早表现症状出现在11月上中旬,发病植株根茎部出现褐色,绕茎一圈后植株死亡。

2.根部病害防控技术

①采取配方施肥技术。在不具备测土的情况下,根据前茬作物的长势,合理配比肥料。鲁西南地区施肥原则:控氮、稳磷、增钾。在此基础上增施腐熟有机肥或生物菌肥,如2013年我们在根腐病发生较为严重的邹城市石墙镇良种场通过使用以食用菌菌渣为基质的菌肥后,根腐病、茎基腐病发病率降低60%以上。

②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对小麦根部病害抗性较强的品种有:济麦22、泰农18等。

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篇9

关键词:瑞华麦520;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24-0038-02

黄淮海冬麦区南片是我国第一大麦区[1],其主要包括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除信阳和南阳部分区域外)、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和陕西省关中地域,区内常年小麦栽种面积约866.7万hm2,是我国小麦栽种最为集中、种植程度最高的地域之一,也是小麦换种率最高、市场最活跃的地域。黄淮南片麦区处于南方麦区和北方冬麦区的过度地段,受到大陆性气候影响较大,旱、涝、霜冻等农业灾害性气候和农作物病害频发,特别是2013年倒春寒大暴发,该区域遭受了自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倒春寒冻害[2],对小麦品种的抗寒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抗寒性突出的小麦新品种。瑞华麦520原名为“华瑞0049”,2015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现对瑞华麦520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应用前景进行综合评价,为瑞华麦520小麦新品种在黄淮麦区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选育经过

为选育丰产、抗逆、适应性广的常规小麦新品种,2001年以豫麦13(曾用名:郑州891)为母本,黔丰1号为父本杂交,2002―2007年,经过连续5代单株选择,2007―2008年在江苏省宿迁市塘湖良种场进行鉴定品比,综合表现突出。以华瑞0049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区试。

2特征特性

瑞华麦520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7d,比对照周麦18早熟1d。幼苗匍匐,苗势壮,叶片窄卷曲,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较迟,两极分化快,耐倒春寒能力中等。后期耐高温能力一般,熟相一般。株高87cm,茎秆蜡质重,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一般。株型稍松散,旗叶窄长上冲,穗层厚。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中等,黑胚率较低。穗数633万穗/hm2,穗粒数31.1粒,千粒重40.2g;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805.5g/L,蛋白质(干基)含量15.5%,硬度指数65.5,面粉湿面筋含量34%,沉降值33.7mL,吸水率57.2%,面团稳定时间6.1min,最大抗延阻力335e.U,延伸性144mm,拉伸面积66cm2。

3产量表现

瑞华麦520于2011―201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555.5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2%;2012―2013年度续试,平均产量

7278kg/hm2,比周麦18增产4.4%。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459.5kg/hm2,比周麦18增产5.7%。2014年参加江苏省好品种评选,经实打实收,示范区平均产量9780kg/hm2。

4适宜种植的区域

瑞华麦520适于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驻马店及以北地区、安徽省淮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5栽培技术要点

5.1适期播期10月初至11月中旬播种均可,最适播期为10月5―25日,基本苗180万~240万/hm2。

5.2合理施肥每hm2宜施纯氮240~270kg、p20590~105kg、K2o90~105kg、n∶p2o5∶K2o=1∶0.6∶0.6。运筹比例如下:氮肥中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4∶2∶2.0~2.5∶2~1.5,即基肥占50%~55%;磷、钾肥基追比为5∶5,追肥在7~9叶期施用。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5.2.1基肥重视有机肥施用,每hm2宜施有机肥15000kg,秸秆2250kg,碳铵180~270kg,复合肥(氮、磷、钾均为15%)450~600kg。

5.2.2壮蘖肥越冬始期(12月20日左右)施尿素45~60kg/hm2,捉黄塘促平衡。

5.2.3拔节肥在小麦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叶龄余数2.5时,施45%复合肥(氮、磷、钾均为15%)300~375kg/hm2。

5.2.4孕穗肥在小麦叶龄余数0.8~1.2叶,施尿素75~120kg/hm2。

5.3病虫草害防治

5.3.1越冬期冬前病虫害相对较轻,特殊年份因气温偏高,蚜虫、红蜘蛛、纹枯病等也有发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防治。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是防治麦田杂草的关键时期,注意防治阔叶杂草和部分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混发的麦田,可用两类除草剂按照各自的用量混合使用[3]。

5.3.2返青至孕穗期小麦返青后,杂草和小麦均开始快速增长,杂草防治难度加大,易对小麦造成严重为害,对于前期未能及时防治杂草的田块,应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另外,该时期还是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和红蜘蛛、地下害虫的盛发期,是春季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及时进行防治。

5.3.3抽穗期至成熟期小麦抽穗后,各种病虫发生达到了高峰期,也是防治病虫危害,夺取小麦高产、优质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该时期是蚜虫、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的重要发生时期,应注意及时防治。

参考文献

[1]赵虹,王西成,胡卫国,等.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倒春寒冻害成因及预防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8):34-38.

[2]王建设,张忠友,胡枫冉.倒春寒后不同措施对不同类型冬小麦冻害减灾效果研究[J].科技信息,2011.第19期.

冬小麦病虫害的防治篇10

关键词麦蚜虫;发生条件;原因分析;河南平舆;2009年

中图分类号S435.1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1-0127-02

analysisontheCausesofwheataphidinpingyuCountyin2009

GaoXue-qinZanGJun-ling

(pingyumeteorologicalBureauinHenanprovince,pingyuHenan463400)

abstractwheataphidisonekindofpestwithfrequentoccurrenceandwiderange,andisalsooneofthemaindiseasesandpeststhatharmwheatproductioninpingyuCounty.wheataphidhasseriouslyoccurredmanytimesinthepasttenyears,especiallyin2009theprevalenceandspreadofwheataphidhadagreatinfluenceonwheatproduction.theoccurrenceofwheataphidsneedthesuitablemeteorologicalconditions,insectsourceetc.thisarticleanalyzedtheoccurencecauseofwheataphidsfromthecomprehensivefactorssuchasweatherconditions,andcontrolmeasureswereputforward.

Keywordswheataphid;occurrenceconditions;causeanalysis;pingyuHenan;2009

平舆县地处黄淮流域,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明显,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小麦种植面积常年达6万hm2以上,是平舆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1]。小麦病虫害较多,麦蚜虫是为害平舆小麦生产的主要病虫害之一,近10年来多次出现较为严重的危害,其中在2009年暴发,造成了严重的流行危害,对小麦生产影响很大。本文从气象因素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发生的原因,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麦蚜虫的特性

麦蚜虫俗称腻虫,是一种世界性和常发性害虫,在我国分布很广,已知种达12种,是为害平舆县小麦生产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平舆县麦蚜虫主要是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abricius)],属同翅目蚜科,体长2.3~2.9mm,有翅可迁飞,具有迁移性。麦蚜虫喜光、耐潮湿,苗期为害叶片,成株期多分布在麦株上、中部叶片正反面,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以刺吸口器吮吸食麦株茎、叶和嫩穗汁液,麦苗受害轻的叶色发黄、生长停滞、分蘖减少,重的枯萎死亡[2]。穗期受害则麦粒不饱满,品质下降,严重时麦穗干枯不结实[1]。此外,还能传播黄矮病毒,引起小麦黄矮病的流行,造成更大的损失。

麦蚜虫属于寡食性害虫,寄主植物主要局限于禾本科植物内,除麦类作物外,也为害玉米、高粱等秋季禾本科植物。蚜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春、夏季(3―6月)随小麦生育期因地区性的推迟,由南向北逐渐迁飞,北方小麦收后在禾本科杂草上繁殖,秋季(8―9月)再南迁,在1月0℃等温线以南地区以成虫、若蚜越冬。小麦出苗后,麦蚜虫陆续迁入麦田发生危害,由于气温逐渐下降,种群密度上升缓慢,温度达到0℃小麦停止生长时也随着进入越冬阶段,次年2―3月小麦返青后麦蚜虫开始活动危害,且随气温上升和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期而繁殖力逐渐增强,种群密度大增。至抽穗前后,蚜虫大量迁入,麦蚜虫进入繁殖盛期,蚜量显著上升,乳熟期达到高峰[2]。因此,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育期都能受到麦蚜虫危害,但以抽穗至乳熟期为主,是麦蚜虫危害的关键时期。

2平舆县适宜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平舆县麦蚜虫每年发生20代左右,麦蚜虫世代周期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上升而缩短,在10、15、20、25℃条件下完成1代的时间分别为16.8、11.3、7.2、5.2d。平舆县麦蚜虫在0℃以上开始发育和繁殖,在6月下旬气温达到26℃以上开始北迁,流行蔓延发病适宜温度为12~22℃,不耐高温和低温,比较喜湿,适宜相对湿度为70%以上。冬暖、春早有利于麦蚜虫发生蔓延,暖冬麦蚜虫休眠停止发育越冬较晚,延长了麦蚜虫繁殖时间,增加了越冬蚜虫基数;春早又提早了麦蚜虫的活动期,增加了繁殖机会,为穗期麦蚜虫发生积累更多的虫源。如果春季降水量适宜,更利于麦长管蚜种群的蔓延。

麦蚜虫流行蔓延、发生危害需要2个适宜的气象要素条件,即12~22℃的气温和70%以上湿度[2]。从表1可以看出,平舆县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气温为2.7℃,很适宜麦蚜虫的越冬要求,满足0℃以上开始发育和繁殖的需求,迁移而来的蚜虫常会在此越冬,成为麦蚜虫的虫源基地;春季(3―5月)平均气温为14.7℃,其中5月平均气温为20.5℃,很符合麦蚜虫对适宜温度(12~22℃)的要求。11月至翌年5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2%,满足麦蚜虫对适宜空气湿度(70%)的要求。因此,平舆县气候条件很适宜麦蚜虫越冬和发病的要求,只要有足够的蚜虫种群就有可能发生危害。

32009年蚜虫发生的综合因素分析

3.1适宜的气象条件

平舆县小麦于10月播种完毕,10月下旬至11月初出苗。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平舆县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秋、冬、春季连续特大干旱,降水量偏少导致暖冬天气出现。从表2可以看出,2008年10―11月平均气温为13.8℃,很适宜玉米、高粱等作物上残留的蚜虫发育要求,县植保站11月15日田间调查表明,麦蚜虫虫情为20头/百株。2008―2009年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平均气温为4.3℃,较常年偏高1.6℃,本地残留和迁移来越冬的蚜虫因为气温在0℃以上,没有停滞发育和繁殖,县植保站12月15日田间调查表明,麦蚜虫虫情为33头/百株。3月平均气温在10.2℃,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适宜的气温造成麦蚜虫大量繁殖,但由于正值秋、冬、春3季持续干旱,田间空气湿度在70%以下,其中2月由于旱情缓解,田间空气湿度达到77%,但由于气温较低没有达到12℃以上,所以秋、冬2季单个气象条件没有导致麦蚜虫的蔓延和危害。2009年4―5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5.8℃和20.1℃,很适合麦蚜虫对适宜温度(12~22℃)的要求;同时4―5月降水增多,田间空气湿度增加,4月18―20日降水使后期的田间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导致蚜虫对正值抽穗期的小麦发生流行危害,加上5月上旬的降水使田间湿度保持在70%以上,前期充足的蚜虫种群数量使病情迅速蔓延,尤其是5月10―16日的连阴雨天气造成蚜虫密度迅速增加到392头/百株,严重影响正值乳熟期的小麦生长。4―5月气象条件很适宜麦蚜虫的发生和蔓延,严重影响正值抽穗至乳熟期小麦的生长发育,化学防治喷施农药5~6遍才有效解除危害。

3.2蚜虫源和数量充足

2008―2009年暖冬和早春天气延长了黄淮流域麦蚜虫的繁殖时间,累积了充足的虫源。平舆县一方面本身是虫源地,又从南方北迁大量的蚜虫,具备发病和蔓延的足够虫源。加上气候条件适宜,造成了麦蚜虫的流行与蔓延。

3.3单一的禾本科作物栽培制度

平舆县作物栽培制度是以小麦与玉米轮作,二者均为禾本科植物,本身可以产生蚜虫并能残留给后荐作物,周而复始,导致了虫源的持续增加。

3.4天敌数量的减少

近年调查研究发现,影响麦蚜虫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前期以气象因素风雨为主,后期以天敌为主。由于现在大面积使用农药,导致麦蚜虫的天敌(如瓢虫、食蚜蝇和蚜茧蜂等昆虫)减少,使麦蚜虫缺少天敌的制约,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虫源,加重了危害[3]。

4结语

2008―2009年平舆县适宜的气象条件和充足的虫源,使麦蚜虫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小麦抽穗至乳熟期流行和蔓延,经过5~6遍的化学防治才取得有效防治效果,在大旱之年连续5年夺得小麦丰收,2009年平舆县小麦取得历史最高产量,可见麦蚜虫危害可以积极防治。

平舆县本身是麦蚜虫虫源地和聚集地,单一栽培制度和天敌数量因素在一定时期内也不能有效改善,因而积极防治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气象和植保部门要加强业务合作,在监测到有较多的虫源时,如果预测到将有其适宜发生危害的气象条件,要准确地制作出麦蚜虫监测预测情报以指导防治工作[4]。实践表明,平舆县麦蚜虫主要危害时间为4―5月,如果结合4―5月降水天气预报和虫情预测,制作出麦蚜虫监测预测情报,可及时指导群众统一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尽量做到提前防治、及时控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自2010年采取本防治方法以来,平舆县麦蚜虫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保护了小麦的生产安全。

5参考文献

[1]王山庆,袁建平.小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2]杨国栋.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册[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