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的成语故事


孺子牛

拼音rú zǐ niú

基本解释孺子:儿童。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出处郭小川《登九山》:“人在变,思想在变,多少英雄甘当孺子牛。”


孺子牛的典故

春秋时期,齐景公在空闲时为了引逗庶子荼玩乐,用嘴咬着绳子装成牛让荼牵着走,荼十分高兴,又唱又跳的,一时得意忘形,摔倒在地,齐景公咬得太紧,冷不防把他的几颗牙齿给拉断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孺子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寸丹心 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十二 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炒鱿鱼 张贤亮《出卖“荒凉”》:“绝对听从我指示,做不到这点,立即‘炒鱿鱼’!”
金光闪闪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面上金光闪闪,手中雪刃辉辉。”
绰有余裕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草菅人命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志在千里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肝胆欲碎
百战百胜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